台湾问题中学生(精选12篇)
1.台湾问题中学生 篇一
目前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是学生缺乏责任感问题
在当今的教育中。是很多的学生都出现了缺乏责任感。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和教育方式。我认为需先要从家庭教育中寻找问题和解决方法。
家庭教育。首先,在家庭当中我们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六口人一个孩子。把孩子当做宝贝,在孩子的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保护孩子”,首先表现在孩子的教育上存在着,独立和强势。家长总是感觉自己的孩子不能收“欺负”和“受气”使孩子在为人处世上,特别的独。只是考虑自己的多考虑他人的少。因为爷爷奶奶、姥爷姥娘、父母对女孩子都特别的宠爱甚至是溺爱。但他们从来都没有感觉到自己的受到了宠爱和溺爱。家长都以他们为中心,他们所有的事情都是爷爷奶奶、姥爷姥娘和父母替他们做了。更多的是他们还没有考虑的事情父母都替他们考虑到了,所有的事情都是父母安排。所有做的这一切,最终使很多的女生都存在着唯我独尊,什么事情都是以自己我圆心以自己的意志来画圆。一旦画不圆机会耍脾气,就感觉父母对不起自己。具体表现在,自私、自利、唯我独尊。在与其他同学的交往中体现出不合群,总是以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来处理事情与交友。这样和同学的关系就不会融洽,但是他们不知道是自己的原因,总是把责任推给其他人,从来都不从自身做起,来找出问题的是在。在其他人的眼中孩子就是一个“野蛮”的人。其次是现在的家长普遍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只要是孩子学习好,家长都尽可能的满足孩子的要求。长此以往使孩子养成了贪爱慕虚荣、脾气暴躁容易冲动等。
解决措施:
1、基于上述的种种,对现在的学生首先要教育他们有责任感,什么事情都要学会自己来承担。例如:孩子跌倒了,在没有受伤的时候父母一定要让孩子自己站起来,让他们学会坚强,不要老师依靠父母。让他们学会哪里跌倒在哪里爬起。在孩子的交友过程中出现了矛盾,总是替自己的孩子找借口找理由来找出对方孩子的缺点与不足。不是首先要教育孩子要找自己的毛病与缺点加以改正。总是怕自己的孩子所谓的吃亏。这样就造成了对孩子的溺爱。这样长此以往孩子就会缺乏责任感。
2、不要让孩子拥有过分的虚荣心。现在很多家长把好孩子都是夸出来这句话作为万能的钥匙来教育孩子。这是不行的。如果你过分的夸奖孩子,时间长了还自己就会有一种有一种优越感这种感觉就会很强烈。常此以往孩子的虚荣心就会过度的膨胀。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适当得到夸奖,要让孩子更多的是面对现实。正确的面对困难,用好的方法来解决困难。这样时间长了孩子就有责任感。
3、要让孩子接受挫折教育。现在的家长信奉一句话,好孩子是夸奖出来了。不管在哪些方面都做分的夸奖孩子。使孩子始终处于自我为中心。什么事情都是他做得很好,不会拥有承
担责任的感念。不管什么事情只要是有事了,都是别人的错误。长此以往孩子根本就不会拥有责任心。家长要正确的的对待好孩子是夸奖出来的这句话。适当的夸奖能促进孩子的责任感,过分的夸奖就会使孩子缺乏责任感。
孩子只要拥有到了责任感,不管做什么事情他们都会用心的去做,他们都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事情做好。责任感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责任感是一个人做好一件事前提,责任感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石。
职业幸福的叙事
职业幸福的叙事
幸福是人生追求不变的主题。我们作为教师就要感受教师的幸福人生。教师怎样在平常工作中追求自己幸福的人生。在我工作的这些年中有苦闷和烦恼。在这个过程中也逐渐体验和感受到了教师的幸福。在工作中当我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的时候,就会感觉到幸福。如:在课堂上,当每一位学生都全神贯注的看着老师,用渴望知识的眼神看着我,我就会对自己的工作油然而生的一种责任感和幸福感。当我在教学中讲解会了一个问题学生听懂了,在学生的高兴和幸福精神状态中,我也受到了感染同时也体验到了幸福。当我教的学生中学生的成绩提高了,我会有成就感的幸福。在给予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能力,在这句经典的话语激励下,我的知识不断充实,自身的知识与修养不断得到完善提高。教师只有自己能从自己的体验中得到职业的幸福感,才能真实的快乐、幸福传递给学生。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是学生更好地健康成长。
现在的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指数比较低。因为很多的教师把教师的职业作为唯一的谋生手段,所以在工作中就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还要背负各种各样的负
担与压力,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大大的降低。更多的时候教师的幸福不能用硬性的指标来衡量。
为了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我们不能改变环境但是要积极地改变自己,提高我们教师自己的工作与生活的质量。要在工作中找到快乐。在工作中感受教师职业幸福。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现实面对工作学习和生活。接受现实、面对现实、进而超越自己、改造自己。在工作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宽松、愉悦、和谐的气氛,在同事之间要互相团结互相帮助,相互关心,平等相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烦恼,疲劳都会远离我们,我们的工作心情会更加舒畅我们也会更加舒畅地工作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会增强。记不清是哪位名人说过这样一句颇有意味的一句话:那就是心雨的时候,天晴也是雨,心晴的时候,天雨也是晴。这就告诉我们每一位做教师的一定要摆正心态,去寻找属于我们的幸福。我们的工作虽然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但要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记得无数个让我感到幸福的画面:课堂上那一张张青春洋溢的笑脸,教师节收到的来自远方的短信,平安夜收到的那一个个红红的苹果,家长会上家长那发自肺腑的感谢的话语,这一切都让我感到幸福。
有时,我在想一个人幸福不幸福是一种感觉,就像穿在脚上的鞋,漂亮是给别人看的,舒服不舒服只有自己才知道。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最大的工作快乐就是能够为用积极,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工作,那么镜由心生,你就会由衷地感到幸福。
幸福在我的眼中就是这样简单,踏着夕阳回家的时候问自己一句:今天你幸福了吗?
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
我们学校走的课改的模式是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的模式。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先让学生发现问题或者困惑,然后教师在传授。
我们学校的教学改革与杜郎口的教学改革相比较,还存在着以下的问题需要完善:一是只是强调了学生的自主性,不强调合作探究,课堂气氛较沉闷,所以我认为在强调自主学习的时候,课堂上也应有合作探究的环节。二是洋思中学的教学模式比较完善,他们有晚自习,可以对当天所学的知识进行消化,而我们当地没有,在知识的消化上有难度,周周清只能占用自习,导致学生的消化知识的时间很少,这也是难处之一。以上问题只有在实践中慢慢完善。
2.台湾问题中学生 篇二
一个笑话是这样的:早自习, 教师来到教室, 发现一个成绩好的学生和一个成绩差的学生趴在课桌上睡觉。教师看看成绩好的学生说:“这孩子, 睡觉都抱着书。”再看看成绩差的学生说:“哎, 抱着书都睡得着。”
“教育要尊重每一个学生, 教学要关注每一个学生”,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 其实做到很难。大多数教师都做不到给予学生平等的关爱, 有所偏爱才是真的现实。
“三好学生”是指思想品德好, 学习好, 身体好的学生。它源于毛泽东于1953年接见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时说的一句话:“祝贺青年们身体好, 学习好, 工作好。”1982年教育部对“三好学生”给出了正式的定义。时至今日, “三好学生”仍旧是好学生头上的一道闪耀光环。而“问题学生”这个词, 一直没有正式的定义, 或者说字典里根本没有这个词, 但它在学校教育中又被大家广泛地提起。我想它大概是专指与“三好学生”相对的思想道德差, 学习差抑或心理、行为存在偏差的学生吧。
我不想太多地去论及“什么是问题学生”, 而是想和大家谈谈“问题学生”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我固执地认为:学生并非工厂里生产的“产品”, 那么又何来某些指标优秀者称之为“三好”, 某些指标不合格者又被称之为“问题”呢?正因为这样, 所以我认为, “问题学生”的问题极少地归咎于学生个人, 大多数问题出在我们这些以教书育人自居者的身上。
一位老禅师门下有一个不懂寺院礼仪规矩的童子。一天来了一位行脚僧, 见童子无学, 便教他各种礼仪。等老禅师归来, 童子礼貌地嘘寒问暖。老禅师不悦:“是谁教你这些的?”童子说:“是位行脚高僧。”老禅师将行脚僧叫来问到:“阁下是什么心行?这童子在我身边两三年, 可怜不失赤子之心, 是谁要你教坏他的?你快快整装, 给我离开!”行脚僧在大雨中被赶出了寺院。
也许有些人不理解老禅师的做法, 但是我觉得这正是破解教师如何对待“问题学生”的答案———童子“不懂礼仪规矩”完全是成人强加给他们的, 正如“问题学生”的诸多问题也是教师眼中所谓的问题。老禅师的大彻大悟, 是因为他相信童子到了一定年纪, 一些事自然会懂的, 也如学生会随着年纪增大、阅历见识增多、智力发展成熟……总是会成长、成熟起来的。
3.台湾问题中学生 篇三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 中学生 发现问题的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问题是创造的开端,没有问题便没有创造。科学研究与创新的起点不是已有的问题,而是从现象和事实中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科学研究最重要的一环。一个人一旦向自己提出了某个问题,产生解决它的欲望,形成了“问题意思”,就能够更敏锐地感受和觉察与该问题有关的信息,提高对无关信息的抗干扰能力。问题使人的注意力具有明显的指向性与选择性,对持续进行有目标的思维、探索活动形成具有显著的激励功能。
问题教学法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情景性),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社会性),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提出和解决一个或一系列问题,从而实现科学教育的一种教学方法。情景性、社会性、主动性是它的三个重要特征。
可见,问题教学是以问题为核心的教与学,在这教学中,教师围绕问题组织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中隐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疑问,是开启知识的源泉,这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好媒体。
二、提出问题的要求
(一)教师角色的变化是学生提出问题的前提
平时常听一些教师抱怨:“学生不爱动脑,不知要问什么”“老师没有提到的问题,学生就想不到。”其实,出现这种状况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必然关系。有些教师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落后,喜欢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经过把物理概念、规律平铺直叙地端给学生,从而压抑了学生的思维,很少留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和内容。有的教师过于重视学生提出问题的质量,对能体现学生思维火花的问题没有加以注意或不以为然,这样造成学生循规蹈矩,哪里还谈得上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所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前提是教师给自己准确定位;即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规范者。教师的职责并不是将知识直接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而是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导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及一定的学习能力。
首先,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重在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不能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讲课时教师不能把所有的内容都平铺直叙地拿出来直接表露给学生,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可供学生产生质疑的问题和思考的时间。而且,教师应把课堂归还给学生。要大力提倡学生争辩,通过争辩活动可以提高学生质疑的敏捷性、灵活性。量子力学中的不准原理就是海森堡的脑海中骤然出现的。长期引导学生进行争辩,互相质疑无疑会大大提高提问的动机和能力水平。
接着,教师应当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学生为本,就像有的教师说:教师有时应当故意“稚化”自己,把自己“退化”为一个初学者,像初学者一样在经历错误中进行学习。只有这样,教师才会美于发现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在学习中能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
(一)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基本条件
1.让学生对“提出问题”感兴趣
教育心理学家们用经验和实验证明“教育的主要职责就是让学生对有用的知识本身发生兴趣”,因此,要让学生提出问题首先应让学生对提出问题感兴趣。
2.培养学生敢于问“问题”
学生不敢问“问题”主要心理障碍是自卑心理和紧张心理。培养方法:当学生问“问题”时不能轻视,不能嘲笑,要满腔热情的接受和喜爱学生提出的“问题”。凡是能提出“问题”的学生都要想尽办法进行“合理”地表扬,凡是“问题”中的合理成分,要重在肯定,对不合理成分用积极的态度指出。对“问题”进行指正时要尽量让学生相互讨论,教师不能自己“冲锋陷阵”,对“问题”中的错误成分“穷追猛打”。总之,教师不要凌驾于学生之上,要与学生平等地讨论问题。
3.留给学生有足够的问“问题”的空间
教学中不能对问题的讨论匆匆了场,要让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学生间充分地争论。尽量地让学生有讨论问题的体验,使他们在体验中不但修正对问题的看法,形成正确的问题解决方案。实际上,问题解决的讨论过程中,学生间的争论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所以,问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关键是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
(三)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基本过程
提出问题的基础是了解问题的背景知识和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而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是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通过真实而有具体的问题解决活动,储备丰富的知识信息和形成一定的思维方法,有助于通过积极探究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和现实的创造力。
三、问题教学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途径
问题性教学是以问题为纽带,通过问题、通过学生在问题中的思考来学习知识,发展智力的,其操作程序是: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活动探索、讨论反馈问题、反思深化问题。
(一)创设问题情境,发现问题
设置情景,一方面使物理问题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活动探索中,关键是要验证所提出的问题。这时,就要进行设计方案。叫两位同学上台讲讲他们的设计方案。然后要求全班同学进行讨论、交流,看看这些方案是不是最完善。实验时会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看谁提出的问题最多、最好等等。这样,经过对问题的评价和批判性思考,学生既可以进一步明确问题意义,进而找到问题解决的策略,也能够对原来问题进行横向或纵向的拓展,使问题更具有发展性。
(二)使学生在讨论反馈问题中获得成功经验
教师可针对在独立探索活动中出现的一些典型的问题(如共同的难点、重要的概念、意见分歧比较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讨论的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讨论中僬侥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质疑,相互答辩,相互启发。这样,学生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能够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问题的本质,能从中尝到学习的甜头和亲自发现的喜悦。获得个体成功的经验,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大增加。
(三)反思深化问题、养成提问习惯
问题性教学不仅以问题为开端和主线,而且还可以问题为终结,教学的最终结果不应当是用传授知识而消灭问题,而应当是在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更多、更广泛的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养成善于提问的习惯。
四、总结
4.中学生的恋爱问题 篇四
进教室的时候大家都很兴奋,真的,我也很兴奋。当我在讲台上弄仪器的时候,学生纷纷问我:老班来吗?我知道他们的想法,和指导班主任申请之后,她说那就不去了,也许这也是一个好的方式,便于我们的交流吧。
班会开始了,一开始我说了我眼中和我知道的爱情,之后我就要求学生们讲他们的爱情观。有人很腼腆,站起来也没有发表任何的见解,只是笑,有人说,我们还小,还不适合谈,有人说,喜欢和爱有区别,我们现在最多的是喜欢,呵呵,有人说,他觉得要有责任,要对人家好,要负责,有人说,恋爱时要精力、财力、时间,但是现在的生活和学习太紧,没有能力来谈呢„„大家很吵,七嘴八舌的,真正要轮到谁说的时候又不发表意见了呢,孩子似的,或许早恋冠以的名词,早不是单纯的恋爱,而是一个大问题,大家太熟悉了,而谈到爱情的时候,很多人不愿意正视,感觉讲起来别扭,我也是,我在ppt上打了一面字,我要求学生读的时候,他把“爱情”两字省略为“那个”,很奇怪,我们太熟悉所谓的早恋了,但是真正拿到台面上说的时候却支支吾吾的。
没有过多的为难他们,学生们很诚实,互相“揭短”,说谁谁谁对谁谁谁有意思,又道谁谁谁和谁谁谁„„气氛很好,但我呢,这个主持人呢,不知道怎么办的,后来我觉得自己脸很热,今天南京很冷,而当时我忽然觉得我背后在冒汗,这个话题是不是真的只能在背地里说啊?快到下课了,在俞思远《暗恋情书》中结束了今天的班会。
5.中学生问题行为及矫正 篇五
黄茹
(陕西省宁强天津高级中学,陕西宁强 724400)
摘要:近年来,我国中学生问题行为检出率的不断上升,状况不容乐观。通过比较大量研究者对问题行为的界定,明确了当前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实质;并从个体、家庭和学校、社会等方面进一步深入分析了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干预对策。
关键词:中学生问题行为;界定;影响因素;干预
引言:
问题行为是儿童和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或困难, 如缺乏学习热情、考试焦虑、神经质、违纪等等。它们是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适应不良行为, 通过言语或行为矫治可以获得解决。问题行为有别于“问题儿童”、“ 差生”等概念, 后者只是少数人或个别人, 而问题行为则普遍存在于中小学生中。问题行为不但影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而且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甚至会使学生走向犯罪, 严重危害社会的安宁与稳定。因此,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学生的问题行为状况及辅导策略, 尤为重要[1]。周详等[2](2001)调查表明中学生问题行为检出率为 14.39%;周路平[3](2001)的研究表明在PTPB 各分量表上存在有较严重问题行为的学生比例均在13.7%以上;翟静等[4](2003)调查的初一学生问题行为检出率为 14.7%;高瞻等[5](2004)对家长或监护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初中生问题行为总检出率为 14.3%;任传波等[6](2005)调查发现12~16 岁中学生问题行为检出率为 17.1%;张朝[7](2006)调查表明中国淄博中学生问题行为的检出率为19.1%。因此,为了对中学生的问题行为形成正确的认识,并进一步有效地应对和预防中学生的问题行。当学生问题行为出现时,不少人都持有一种错误的观念,例如,家庭把责任推到学校的教育和社会,学校则认为责任应该在家庭和社会的不良影响; 而社会则认为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疏忽管理所致。而笔者认为除家庭、学校、社会外,中学生自己也应承担责任,甚至是大部分责任。下面,我就从家庭、学校、社会、学生本身在问题中的责任。
一、学生问题行为的家庭责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其身教胜于言教,如果父母本身的言行起不到很好的影响,再加之对子女的教育从小不严格要求,对子女的缺点和毛病视而不见,不闻不问,或认为是小事一桩。在这样家庭长大的孩子,就极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麦考贝和马丁(Maccoby&Martin,1983)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权威、专制、宽容、忽视四种类型:专制型的父母往往通过命令式言语与孩子沟通,并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不允许孩子有任何独立自主的要求,因此他们的孩子容易出现退缩和恐惧,而且女孩到了青春期倾向于表现出被动、依赖,男孩则可能趋于反叛、攻击;而宽容型的父母对孩子极少或根本没有限制,给予孩子的是无条件的爱,使孩子易趋于反叛和攻击,也易趋于自我放纵。大量的研究结果[8] [9][10][11]也发现父亲采用缺乏情感温暖和理解、过分惩罚或过度保护等教养
方式的中学生,和母亲采用缺乏情感温暖和理解、过分干涉、保护、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的中学生,在问题行为各因子的得分上往往比其他学生高,其中父亲对子女拒绝否认和母亲对子女过分干涉和保护是其发生问题行为的决定性因素。
二、学生问题行为的学校责任
除了家庭以外,中学生的主要活动范围就是学校,中学生问题行为的产生不可避免受到同伴、教师以及学校学业负担的影响。我国学者对中学生人际交往的调查研究表明,在总体上,学生的课余时间、游乐、倾诉和乐趣分享的对象均将同伴放在首选的位置[12]。因而,同伴可以说是中学生在校最直接的交往对象。Dobuis 等对自尊和社会支持所作的研究还发现,同伴的影响比父母的影响更易导致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具体来看,不良同伴关系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导致中学生的问题行为:1)同伴欺骗,同伴欺骗容易导致个体自我概念发展的障碍,从而引起中学生自我认知的偏差,使其过高或过低地看待自己,产生自卑、自负、退缩等情绪性问题行为;2)同伴排斥,在学校中受到排斥的儿童更可能产生适应上的问题。有研究[20]指出,受排斥儿童与其他儿童相比,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都表现出更多的问题行为,且问题行为倾向于攻击性的、过失性的、过度活动及社交退缩性的。3)同伴结盟,中学生处于由儿童向成人的过度阶段,在此阶段尤其向往成人的行为方式。但有部份学生由于涉世不深,缺乏足够的判断力,误将社会上一些不良青年群体作为模仿的榜样,在中学生中拉帮结派,进而使加入此类群体的学生表现为攻击性、过失性强等问题行为。在学校里,中学生们另一个接触的主要对象是教师。教师自身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行为,是引发学生问题行为的主要原因。例如有的教师放弃管教的责任,采取不闻不问的立场,放任学生;或是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做出过敏反应,处处设防,动辄对学生大加训斥,甚至不惜花费整堂课的时间进行冗长的训斥,甚至滥用惩罚。这些对待学生的态度和行为都会给学生造成大量的不良影响,有些学生因此产生逃课、厌学、撒谎等问题行为。另外,学校过于强调竞赛、等级记分和成绩名次等,可能给面临中考、高考挑战的中学生带来更大的学业压力,进而导致他们出现各种的问题行为。
三、学生问题行为的社会责任
美国犯罪学家雷克里斯提出,用控制理论来说明中学生犯罪行为形成的原因。他认为,外在社会环境的诱惑相当于外在的拉力,而内心的倾向或抵御相当于内在的推力,外在的拉力和内在的推力相互作用产生犯罪。如果环境中存在诱发问题行为的因素,而学生本身又无法抑制自己内心的欲望,就极易导致问题行为的发生。
四、学生问题行为的自身责任
人作为生物与社会的结合体,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这些差异既来源于遗传因素,也有社会生活经历,这些都反映在人的气质和性格中。个体的气质和性格有可能存在某种缺陷,导致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障碍,如自尊不足,压抑、冲动、缺少社会技能等等,而这些障碍又将进一步导致学生问题行为的出现。中学生正处于暴风骤雨的青春期,作为问题行为发生的主体,形成中的人格特质和个性特征必然会对其行为产生巨大影响。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面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应做好预判制定方案、科学施治。
首先,应做好家庭治疗,目的是消除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
1.矫正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家长不能急于求成,盲目跟从,通过施加压力来教育孩子,这样只能事与愿违,只会使孩子形成不正确的道德认识。
2.合理运用奖励方法。要求家长用赏识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及时鼓励并奖励其合理行为,使这种行为及时得到强化。惩罚绝不能体罚,要与奖励共同使用,一般应以取消孩子的奖赏来实施惩罚。
3.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要求父亲、母亲放下 “尊严 ”,不 高高 在 上,使 孩 子 敬 而 远 之,要 多 同 孩 子 谈心,多鼓励孩子,为其建立宽松的心理环境。这样,孩子的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的满足在家庭得到一定的保证。
其次,应做好认知治疗。
转变其道德认识。首先,使其逐步具有正确的道德认识,以此作为道德判断的方式进行教育。采用此法的前提是平等待人,取得学生的信任。通过谈心了解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并相机进行教育,纠正其错误的道德认识。
最后,应及时调节情绪,激发学习动机。在学校,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受情绪的影响。情绪决定学生学习的态度和心志的努力方向。在课堂上,情绪直接制约着学习动机的趋向和动机水平。因此我们要尽力调整好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孟四清, 陈志科, 李 强, 王彦力.中学生问题行为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科学,2011, 27(4)
[2] 周详,曾晖.海南中学生行为问题的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1,22(4).[3] 周路平.问题行为早期发现量表在初中生中的应用[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19(1).[4] 翟静,李宪伟,刘金同.初中生行为问题的相关因素研
6.中学生行为问题与规范 篇六
课程考核论文
题目:中学生抑郁症问题与矫正
姓名杨韬
学号***年级2011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2年 12 月10日
中学生抑郁症问题与矫正
案例:小明是某中学高二一名学生。在初中的时候,小明是一个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一直是老师和父母的宠儿,是一个十分乖巧,性格略显内向,十分安静的男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点高中以后,父母对他的期望更高了,将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由于学习环境的变化,学习难度和压力的增大以及竞争压力的加剧,最近几次月考下来,考的很不理想,成绩名次一落千丈。小明变得紧张焦虑和不安,感觉自己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打击,老师对自己也渐渐冷落,这让他变得更加难过,内心十分难受。他突然觉的自己什么地方都不如别人,自己明明很努力了,成绩却依然这样不如人意。小明对自己产生了极大的怀疑,情绪也渐渐低落,变得更加沉默寡言,老是一个人发呆,整天忧心忡忡,上课老是走神。案例分析:首先,看完这个案列之后,我们知道小明严重影响着他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并有可能引发其它一些不良症状,心情压抑、焦虑、兴趣丧失、精力不足、悲观失望、自我评价过低、学习困难、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成绩全面下降或突然下降、厌学、恐学。其实,小明的案例十分具有代表性,很多中学生都可能有着类似或相同的经历。
我们根据抑郁症的表现和情境基本可以断定小明患了抑郁症。抑郁,这是一个情绪上的表现,通常一个人如果情绪上持续的低落,消极,很又无法排解,便会陷入抑郁的阴影,久而久之就会抑郁苦闷,甚至患上抑郁症。那么,当一个人患上抑郁症的时候,通常会有哪些表现呢?是不是说一个人情绪低落,处事消极就说明他患上了抑郁症了吗?显然,不是这样的。
一、抑郁者的表现、症候。
首先即表现为一种情绪上的持续低落,悲观失望,从小萍的表现当中可以看出既是一种消极低沉,忧心忡忡,打不起精神,感觉做什么事都无意思。在生活上可以看出也是十分悲观的,从饮食上来看食欲不振,饭量较小,从睡眠上来看往往难以入睡,睡眠时间较短,睡眠质量不高。在思维上往往一个人发呆,去想一些不合实际的琐事,陷入一种混乱的状态。在与人交往方面,往往表现为待人的冷漠疏远,沉默寡言,言语较少。这些表现从上述案例当中都可以看出,当然抑郁症患者还会有一些其它的表现。比如,更严重的话会出现过度悲观,认为生活没有意思。再者,就是过度的自卑心理,自我评价和自我的认同度降低,老是怀疑自己,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陷入一种深深的自责当中等。当然,还会有其它诸多表现。
二、产生抑郁问题的原因。
凡事有果必有因,那么抑郁症患者也必有其产生的原因。下面,就简要分析一下其出现的原因。
1、内因:心理上的发育不够健全尤其是自卑心理的存在。这个是导致抑郁产生的基础。内因是根据,外因往往仅是是事物发展的条件。首先,抑郁症是一
种心理上的疾病,其出现必定与其心理上的不健全有关。在性格上往往比较内向,不爱与人交往,处在一个自我封闭,相对狭小的空间里,这样一些不良情绪往往就会难以倾泄出去,就会郁结在心口,久而久之就会出现问题;在情感上往往较为脆弱,意志较为薄弱,耐搓能力较差,一点小困难就可能导致情绪低落,多愁善感,内心脆弱,这应该是主要的心理特征;往往对自己不够自信,对自我的认识不够,这就会在遇到困难失败时,过度贬低自我,产生极大的失败感,进而陷入抑郁焦虑当中。
2、外因之要因:对中学生爱与关怀的缺失。首先是在家里父母关注较多的也只是孩子的身体和学习成绩。父母对孩子给予了很高的期望,十分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在物质上极尽可能的为孩子创造最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当全世界都在在乎你学的好不好,而不在乎你学的累不累时,孩子就会不堪重负。其次是在如今这个以分数论英雄的学校里,多数老师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好坏,考试分数的高低,而对学生的心理,情感问题关注较少,不在乎学生的情绪变化,没能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受伤的心就得不到安慰,那种低落的情绪便可能会持续很久。所以,单纯的物质上的满足是不能解决学生的一切问题的,有时候他们更多地是需要别人的关心,需要的是老师和家长更多的爱与关怀。当然,一些事情也可能会让孩子产生抑郁,比如说曾经的悲伤经历留下的创伤,家庭的重大变故,父母离异,亲友离世等事件的影响这些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问题,造成抑郁的症状。
3、外因之诱因:脆弱的自尊心及父母过高的期望之间的矛盾则可能成为其患病的诱因和条件。这个也可以说是外部条件的刺激,即学生在学习生活当中所遇到到的困难和挫折,这是导致中学生忧郁的直接原因,也是重要的原因。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中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学业负担十分的沉重,加上考试的失败的打击,就会让他们感到一种失败感,再加上父母,老师的高期望高要求,他们又无法达到,就会感到很疲惫,感到深深的自责,自信心大大下降,加上他们原本在性格,心理上的一些问题,他们就会变得更加的沉默寡言,可以说外界困难压力的刺激对中学生的抑郁现象的出现,起到了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导致并加剧了这种现象的产生和发展。案例中的小萍不正是如此吗?巨大地学习压力,家长老师的过高期望,考试的接连失败,这些都让原本内心十分脆弱的小萍变得身心俱疲以致于陷入抑郁的怪圈难以走出。这应该是直接的原因。
三、矫正治疗策略
抑郁症的产生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其矫正方法也是有很多的。但不管怎样,首先都要找准方法。由于抑郁症的出现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家长对此都十分的重视。但由于家长对这方面的了解知之甚少,会出现盲目寻医治疗的情况。很多医生将此当成一般的疾病进行治疗,但效果很差。正所谓“解铃还
须系铃人”,“心病还须心药医”。其次要找到原因。其实造成中学生产生低落情绪的很多并不是由于事情本身,并不是由于他们所遇到的困难本身有多么的复杂强大,而是由于他们的认识不足,即在对事物本身的认知上存在不足,这是导致
他们产生悲观情绪的原因所在。下面提一些比较流行的治疗方法策略。
(一)、一般性咨询和支持心理治疗
这是目前进行最多,最普遍的心理治疗方法,常用的有:
(1)倾听:心理治疗师与抑郁症患者接触,首先要倾听患者的问题,当好患者的倾诉对象是至关重要的,一则患者可以通过倾诉发泄胸中压积的郁闷会产生一种轻松感,二则可以有充分的时间来倾听了解病史,使患者感到工作人员是在关心和理解他。这时,心理治疗师在倾听过程中的非语言性集中注意的姿势和重复、回述、归纳患者所讲的内容会有助于提高倾听的效果。倾听本身也是所有治疗的核心。
(2)解释指导:通过倾诉对患者有关躯体和精神问题给予解释和心理卫生知识教育,矫正有关不正确知识,并给予适当的指导。使病人明白自己疾病的性质,对治疗康复的前景心中有数。
(3)减轻逆遇和痛苦:通过患者的情绪表达或疏泄来减轻其心理痛苦或逆遇。如:人们遇到棘手问题或挫折时感到悲观、伤心、失望,但同时又会感到愤怒和不公平等一种复杂的情绪体验,难以用言语表达,甚至感到这种心理上的痛苦比忍受生理上的痛苦还要艰难。鼓励其将有关问题或体验表达出来而不是压抑。
(4)提高信心:针对抑郁症患者的消极悲观,缺乏自信的特点,帮助他们鼓起勇气,提高应付危机的信心,对患者仍存在的长处和优点以坚定的语言、肯定的态度令其固定下来。对生活帮助其学会“知足者常乐”。对抑郁症状积极配合药物治疗。
(5)强调自助:鼓励患者学会自助和自我处理问题的能力。病人常常在心理治疗师面前失去主见,产生依赖,事事要心理治疗师或别人来做主,这就需要心理治疗师做好心理治疗的善后工作,让病人不依靠“拐杖”走路,这也是所有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最终目标。
(二)行为治疗
早期对抑郁症的行为学习理论特别重视强化不足在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认为抑郁症的产生不仅与适应性、积极的行为减少有关,而且与适应不良性行为的增加也有关,在行为治疗中,主要是让病人学会如何改变或矫正不恰当的行为。
用于治疗抑郁症的行为疗法主要有以下三类:
1)自控疗法。
2)社交技巧和自信心训练,如让抑郁症患者学会表达自己的主张、拒绝不合理的要求,以及主动承担责任等。用于抑郁症病人的自卑和社交回避行为的处理,帮助病人用社会所认可的方式来表达思想和感情。可用集体心理治疗方式进行。
3)社会学习疗法。治疗开始2周主要是进行行为诊断、监察记录每一天的情绪和活动,然后制定治疗计划,增加做一些高兴的事,改变环境,作自信心训练,放松训练,增加社会活动,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在提高病人的活动能力和社会技巧。
(三)认知治疗
认知治疗是精神科心理治疗师为抑郁症治疗设计的心理治疗方法,是目前最盛行的心理治疗,其治疗效果肯定。
认知治疗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病人的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它通过言语交谈和行为矫正技术相结合帮助病人识别、检验和改正曲解的概念,纠正其认知偏差或不恰当的思考方法,使得病人在症状和行为方面得到改善。认知治疗以贝克的认知理论为基础。
(四)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
7.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提出问题 篇七
一、注重生活, 提炼数学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践越贴近, 学生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 教师要留意生活, 以生活为题材创设问题情境, 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 发现蕴含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提炼数学问题。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的教学, 教师用课件出示“兰兰想美化居住环境, 在自家门前小路的一侧种上小树苗”的生活情境。从美化环境入手,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了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 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提出问题:“种小树苗, 要考虑哪些因素呢?”有的学生提问:“要种多少棵小树苗?”有的学生提问:“间隔多少米种一棵?”有的说:“小路的一侧有多长?”有的说:“这条小路的两端有建筑物吗?”等等。在学生初步感知植树的情境时, 我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的情境, 你能提什么问题呢?”让学生经历了提炼问题的过程, 综合刚才学生的意义, 提出了探究性的问题:“要在全长20米的小路的一边栽树, 每隔5米栽1棵树 (两端要栽)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这激发了学生学习“植树问题”的内在需要。
二、注重激发新知生长点, 引发数学问题
研究表明: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连接处, 最容易感到迷惘。因此, 教师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 认真研读教材, 找到课时新知的生长点, 创设让学生欲速而不达的问题情境, 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 提出急于要解决的问题, 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使学生融入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 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 教师通过研读教材, 可以发现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是建立在“总长÷间隔”的除法意义基础上。“总长÷间隔=间隔数”是旧知, 而“种植棵数=间隔数+1 (两端都栽) ”是新知, 新知的生长点是在间隔数与棵数的关系上。弄清了这些关系, 就领会了教材的编写意图, 学习起来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我在学生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要在全长20米小路的一边栽树, 每隔5米栽1棵树 (两端要栽) ,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后, 先让学生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水平去猜测。有的猜“20÷5=4 (棵) ”, 有的猜“20÷5+1=5 (棵) ”。猜想反映了学生的认知情况, 难免出错。但我并不急于评价、引导, 而创设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情境:“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你的猜想是正确的?”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思维过程。学生通过运用不同的方法来研究“棵数与间隔数的数量关系”时, 自然地引发了“为什么在两端都栽的情况下, 植树的棵数=间隔数+1”这样的数学问题, 激发了学生的数学思考, 使得新知纳入了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也使认知结构得到拓展。
三、注重操作, 生成数学问题
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对于抽象数学概念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就必须借助学生动手操作去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因此, 教师要创设让学生动手操作的问题情境, 使数学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做”的过程。学生亲身经历, 在“做”的过程中感受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做”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生成了数学问题。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学生手中有两根固定的长为2cm和5cm的小棒, 要求从1cm~10cm的十根小棒中拿出一根小棒, 与2cm和5cm围一围, 看能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动手操作的情境, 极大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 积极主动地探究了三角形的围成情况, 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学生在动手中感悟了有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有的三根小棒则不能围成三角形, 这样自然引发学生的思考, 生成了数学问题:“三角形的三边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三角形的两边之和与第三边有什么关系呢?”问题在动手操作中生成, 更能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
四、注重反思, 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的自主建构要靠不断地反思调整, 在反思中实现自我更新, 提升数学理解的能力。因此, 教师要积极创设反思问题情境, 在情境中产生问题, 以问题为导向, 评判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 总结解决问题经验, 反思方法的优劣, 促进了数学的理解。如五年级《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教学, 学生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了“1/4+3/10”。有的学生把分数转化成小数进行计算, 3/10=0.3, 1/4=0.25, 所以1/4+3/10=0.3+0.25=0.55;有的学生可能这样计算:1/4+3/10=5/20+6/20=11/20。这时我不急于评价哪种算法的优劣, 而创设了一个反思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用这两种算法解决新问题, “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算法尝试解决1/7+1/5”, 学生自然产生这样的问题:“这两种算法都好吗?哪一种更适用些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体验感悟了两种算法的优劣, 在反思中找到了解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
8.困扰中学生的“问题” 篇八
中学生一:我认为我的父母太庸俗了,太看重物质了,他们知道我爱吃什么,爱穿什么,却不知我为什么哭、为什么笑,不知道我最渴望什么、最厌恶什么。当妈妈逼着我跟她去买便宜货时,她不知道我会难堪。她非让我去买菜,却不知道我会因此感到头晕脑胀。唉,我可怜的母亲呀……
中学生二:老师发下来的英语试题我丢失了一张,我不知道该不该对老师讲。如果对老师讲了,不知他会怎么看我;若不讲,被老师知道了怎么办?这件事弄得我昨天一晚上没睡好觉,今天还是看不下书去。快考试了,我该怎么办?
中学生三:我个子很小,同学们老是开我的玩笑。我原来不太在意,但是他们老这么开玩笑,弄得我特别不自在。眼看别人越长越高,我开始觉得很自卑,我不愿和别人一起走,连下课也不愿出去玩了。
这些中学生的“心声”反映了一个现状:一向让老师和家长忧心忡忡的学习成绩、能力水平等较少引起中学生的烦恼与忧虑。
学生们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关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就是说,把自己当成要认识、研究的对象。这时,就会关注自己的外表、能力、特长和被社会接受的程度等,并形成关于自己的看法,即自我概念。自我概念在调节心理健康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研究,我们发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自我概念有关。初中一年级是整个中学阶段自我概念发展的最低点,以后迅速提高,高一时达到顶峰,且趋于稳定。初二以后,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与深化给他们带来了种种“困扰”。这些“困扰”的主要因素:他们在家庭、学校与班级中的地位,他们与家人、老师的关系,以及对自己的外貌、身体特征的自我认识与评价。
自我概念不合理最容易引起的心理问题是抑郁,其次是人际关系敏感。中学生中存在的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症状多来自于不合理的自我评价。中学生处在情绪敏感且波动性较大的年龄阶段,他们对冲突和挫折的耐受性较差,些许的挫折就容易使他们变得情绪低落、无精打采、悲观失望,生活中的每一消极事件都可能导致其产生抑郁情绪。
解铃还须系铃人
中学阶段是个体自我意识快速发展的时期,少男少女们的社会意识也会因此变得清晰,他们开始关注自己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这是个体成熟的表现。在家中,他们渴望得到家庭成员的理解和支持,渴望自己的见解被采纳,渴望自己有自主权。他们会“坚决”捍卫自己在穿什么衣服、戴什么饰物、留什么发型、交什么朋友、某时某刻做什么事情等问题上的自主权。在学校里,他们口头上满不在乎老师,但内心里却时刻关注老师如何评价自己和他人。由于这种关注,使他们认为教师最重要的品质是公平和公正。他们会时刻用他们自己心中的砝码去衡量老师的所作所为,一旦体察到教师对自己有失公正和尊重,就会产生较强烈的情绪反应,甚至偏激不当的行为反应。外貌和身体特征之所以受中学生的格外关注,是性生理和性意识发展的必然。在一个性生理发育走向成熟的时期,中学生势必会关注自己的外表是否符合或接近大家公认的“美”的标准,如果是,他们会非常高兴,相反,就可能会产生焦虑或自卑感。
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排解困扰中学生的“问题”,避免由此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家长、老师和学生本人都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家长做点什么 当孩子升入中学以后,必须转变教养方式,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精神生活,要多在精神世界中与孩子沟通、对话,要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精神上的支持、理解、关爱和信任。这样,孩子就会自然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唠叨、斥责、强制只会加深亲子之间的隔膜。
老师做点什么 面对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快速发展的学生,必须屏弃传统“师道尊严”的老师观。以对学生的尊重、信任与协作代替轻视与独断,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形成师生之间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
学生做点什么 作为学生本人,有必要通过专门的咨询和训练,发展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学会处理各种冲突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心理状态。
9.台湾问题中学生 篇九
一
创业者资金难题
大学生创业时资金问题成为制约大学生创业的一大难题。除了极少数有家庭支持资金的同学外,一般大学生没有经济基础和经济来源,对于有许多的贫困学生而言就更加是个不可逾越的难题,这成了这部分贫困大学生创业的最大的障碍。同时大学生在集资方面又欠缺经验,故常常导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局面。
二
创业者市场实践经验不足
现在的大学生在校园中学习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有一定的知识面,然而这些毕竟是校园知识,不能很好的了解市场规律和法则,同时又欠缺实际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各种理财能力以及良好的创业心态,在真正处理事情的时候就显得手忙脚乱,不能镇定自如的处理突如其来的问题,有时甚至因为一时的失误导致创业的过程全盘皆失。
三
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比较薄弱
他们缺乏实际管理惊艳以及一些专业的法律和风险投资意识,虽然许多大学生在校期间也从书面中学到了丰富的管理方面的知识 ,他们所创办的公司也组成的自己的管理团队,但是大多数来说他们的管理还是存在缺陷的。一方面他们的社会关系的和谐度不够,另一方面,管理力度不够,他们在短时间内不能充分有效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运用。创业不光是对产品有一个创新,也不止是能吃苦耐劳,最主要的还是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一个聪明的创业者往往不需要自己去努力,而是利用管理魅力来让别人来帮助自己实现创业的梦想,大学生缺少的正是这一点。因此学习和掌握管理常识也是很有必要的。
四
大学生创业思想不成熟
有些大学生对于创业的认识并不充足,往往只是局限于眼前的创业前景,“不过于注重创业的结果是好是坏,只为在创业的过程中锻炼自我,积累经验”,有点交学费上社会实践课的意味,创业的意识不明确往往导致创业失败。
五
社会环境影响
大学生在走出校园开始自己创业的过程中,需要社会的很多帮助,而且还会受到社会的大环境影响。但社会不应该也不可能将大学生创业放到“保温箱”里,而是要在现有的社会环境下逐步锻炼其市场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由于大学生在学校这个“温室中“保护的过于较弱,不能马上适应外面的环境,一旦碰上问题可能把创业者的积极性打击垮了。
六
市场敏感度不强
这是一个发展的瓶颈,大学生创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总是会盲目的开发市场,对市场的不熟悉,或者是简单的理论掌握都会导致失败的发生。因此总结一些经验和教训,多学习一些创业经验还是很有必要的。
七
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这里的准备工作是包括多个方面的,包括资金等外在物质条件的准备,也包括内在心理承受能力等的精神准备,要知道创业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一旦得不到好的疏解的话就会出现发展瓶颈,因此做好各方面的准备是成功的一个保证。
10.中学生早恋问题及解决办法 篇十
中学生的早恋问题一直是令家长老师无比头疼的问题,其实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具体的分析这个问题然后采取一个合适的渠道来解决。
解决这个问题之前要先来给此问题一个合适的定位,它既不是猛虎也不是毒蛇,对只是青春期的孩子的青春的萌动,爱情的向往,是人类情感的萌发,是一种最美好的感情。只要有老师和家长对孩子加以合适的引导,自然青春期的孩子们能够平稳的度过“青春期”,这些有关青春的回忆也必然能够成为孩子的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在“早恋”由一种自然情感到一种成为家长老师心目中的“瘟疫”过程中,其实,家长和老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有很多时候,是家长老师对待孩子的青春期的正常的青春期现象表现出来夸大的不合理的过激反应。很多时候孩子们在老师家长口中所谓罪大恶极的早恋行为不过就是一种稍显亲密的异性交往,它的危害性并不是像家长老师想的那么严重,或者说它不是绝对的存在着危害性的事情,是家长老师对待这个事情的态度扩大了青春期对爱情渴望或者好奇这个事情的严重性,或者说是家长老师对待此事的态度已经严重的妖魔化了这件事情。本来只是掠过湖面的清风,被老师家长渲染成了一阵可怕的龙卷风。这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这种草木皆兵的态度影响了孩子对自己此时的行为以及心理的合理定位与认知。孩子当有了青春的懵懂对异性产生了好感等微妙的前所未有的情感的时候,还没有来得及细细的品味感受这种情感就被老师家长的态度吓了不知所措,以为自己的心理产生了问题,作了十几年的乖孩子,突然成了一个家长老师眼里的问题学生,成了一个需要管教教育的坏孩子,此时,孩子不但在经受着情感转变期的不知所措,还要面对家长老师的陌生的态度,这个时候,孩子们会产生迷茫感,负罪感,甚至无法面对自己的家长,渐渐就开始拒绝和父母进行交流,出现郁郁寡欢,成绩下降等症状。在这个时候,家长老师直接发现的现象就是孩子的成绩下降了,然后一切问题的原因都被简单的赋予了一个简单的答案,就是这个你早恋的结果,早恋必然会导致成绩的下降,事实说明了一切的问题,没有什么好说的了。青春的萌动被判了死刑,这个时候的孩子已经对自己的行为不再有负罪感,因为孩子会认为:你们心中我早就不是好孩子了,我也不愿意在听话了。孩子与家长老师开始进入了对抗的阶段。而这些也被家长老师简单的概括为孩子的逆反行为,而此时,老师家长应该做的其实是好好研究一下孩子逆反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
家长老师的不可推卸的责任,除了有没有加以合理引导外,还有就是对孩子感情世界的疏忽。现在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本来应该是孩子得到的关注更加多了,孩子应该更有被关注的感觉了,其实并不是,现在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家长为了生活为了孩子的未来,需要面对着巨大的工作压力甚至是生存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对孩子的关心与交流自然是不够的,甚至已经到了几乎没有了的情况。而青春期的孩子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会觉得整个世界都在看我,我需要关注,需要欣赏。当孩子得不到来自父母师长的关注的时候,他会从自己周围的人那里获取关注,此时一个欣赏自己的异性在他心中变得非常重要,而青春期的孩子们的确也更多的去关注了异性。更愿意去欣赏异性,着本市一种最正常最自然不过的人类情感,他是美好的,也是不存在功利心的,但是他也是和爱情无关的,但是孩子们此时已经没有分辨的能力,或许他们也就已经不愿去好好分析,他们只是沉浸在被欣赏被关注的喜悦中,而孩子们觉得这就是神秘而且美好的爱情,其实则
不然。已经被所谓的爱情冲昏了头的孩子愿意迎着来自父母学校的压力来坚守自以为是的伟大的爱情。这个时候对爱情的误读导致了家长老师心目中的早恋行为的滋生。
我认为,当家长老师看到自己的孩子或者学生出现了所谓的早恋现象的时候,应该做的不是“堵”,而是“疏”,成功的疏导和排解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家长应该让孩子在青春期到来之前就接触讲解青春期的科普之类书籍或者是心理对话之类的书籍,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对自己的心理变化有了心理准备,当青春期到来时候,自然不会惊慌失措,而是平静的迎接青春的到来;家长老师还应当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告诉他们爱情和对异性的好感的区别,讲爱情代表的责任和成熟,当这些成为一种被解开了面纱的知识的时候,孩子或许就坦然的平静了而不是盲目的追逐这种神秘的情感;假若老师家长看到了疑似“早恋”的孩子的时候应该做的是平和的和孩子进行对话,告诉他们父母对待此事情的态度,不要强烈的反对,越是反对越是不利于问题的最终解决,而是应该告诉孩子“我相信你们只是好朋友一样的交往,我相信你们在一起可以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美好的感情是不会影响到学业的,相信你们可以吧自己的精力放在此时你们应该关注的事情上”对孩子的信任会让他们感觉到安全,感觉到被信任,在这种情感下,他们会愿意和师长进行交流,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家长老师更有利于对他们的心理变化时时了解。
家长对孩子的关注是任何东西也无法替代的。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一定要投入更多的关注,只有更多的关注才能让孩子产生安全感,觉得不管什么时候都有人欣赏自己。家长对孩子的关注是度的。没有关心或者关心太少,孩子容易从欣赏自己的异性那里寻找安慰或者满足感,当错把这种感觉当做是爱情并且产生严重依赖的时候,家长切莫惊慌失措,相信自己与孩子的交流慢慢的会改变问题,那些所谓的早恋现象也会迎刃而解了。
当家长老师对孩子的关注过多并且使其产生了压抑感时,孩子们必然会产生一种想要逃离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故意违背父母老师之愿,故意来以“早恋”来作为自己的发泄压抑感的渠道。逃离父母的视线,过一种在大家的眼里“离经叛道”的生活来释放情感。所以,家长老师在关注孩子的时候必须知道把握好度,在一个若即若离的位置静静的看着孩子的动态,关键时刻给与指导和抚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使孩子既自由成长又不偏离轨道。
11.中学生适应不良问题研究 篇十一
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适应不良、焦虑和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适应不良的年级、地域、是否住校差异显著,适应不良存在年级、地域、学业成绩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表现为来自乡村的A类学生中高一学生的适应不良高于高二学生;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的地域差异显著;适应不良对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有着正向预测作用;焦虑在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之间存在中介效应。
适应不良 焦虑 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 中介效应
学校适应性是指学生在学校的学业行为、学校参与、情感发展、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情况[1]。刚刚踏入高中的中学生,面对新的学习生活,往往会出现适应不良问题。中学生学校适应状况不仅对学生的心理、行为产生影响,还会对青少年将来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2],因此,探讨中学生学校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究表明,中小学生学校适应不良由八个维度组成,它们分别是失败感、不信任感、自我放纵性、无助感、猜疑感、压抑与忽视感、自我放弃感、依赖性[3]。本研究采用王极盛教授撰写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对相关变量的释义,其中对适应不良的释义是:“中学生的适应不良主要表现为对学校生活不适应、不愿参加课外活动、不适应老师教学方法,不适应家里学习环境等”[4]。
国外有关适应不良的研究,主要围绕社会支持、师生关系、同伴接纳等方面。如Barrera M等人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个体适应具有显著的相关[5]。Birch S H等人研究发现,过度依赖师生关系与学校适应困难之间有较强的关联[6];Gary W等人研究发现,朋友越多的孩子越能够适应学校、喜欢学校[7]。
国内有关适应不良的研究,主要围绕学习生活环境、自我概念、社会支持等方面。如谭千保等人的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环境、班级环境满意度越高,则对学校适应越好[8][9];崔娜的研究表明,自我概念的各个维度对学校适应的各个层面都有预测作用,其中家庭自我是预测力比较强的因子,其次是自我满意和社会自我[2];李文道等人研究发现,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学生的学校适应质量越高[10]。
本研究探讨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学生焦虑主要表现为感到紧张、心神不定、无缘无故的害怕、心里烦躁、心里不踏实等;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主要表现为认为别人不理解自己、别人对自己不友好、感情容易受到别人伤害、对别人求全责备、同异性在一起感到不自在等[4]。希望通过探讨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教师指导学生缓解焦虑问题、提高适应能力、改善人际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在本市某中学,采取随机整班抽取方法,选取25个班,共1500人,回收有效问卷1326份。其中高一560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42.2%;高二766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57.8%。班干部237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17.9%;非班干部1089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82.1%。独生子女512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38.6%;非独生子女814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61.4%。住校生986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74.4%;走读生340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25.6%。来自城镇的学生520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39.3%;来自乡村的学生806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60.7%。A类学生469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35.6%;B类学生479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36.3%;C类学生378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28.1%。
2.研究工具
《中学生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量表》选自王极盛教授撰写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分量表[4]。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中学生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量表》KMO为0.946,因子载荷量为0.329~0.762,α系数为0.894。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其GFI为0.959,AGFI为0.946,NFI为0.936,IFI为0.953,TLI为0.945,CFI为0.953,RMSEA为0.046,说明模型适配度较好。三个因子分别为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共18题,采用五级计分法,无为1分,轻度为2分、中度为3分、偏重为4分、严重为5分,将每个分量表六项得分之和除以6,就是该量表的因子分。分数越高表示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问题越严重。
3.程序
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施测时间约为15分钟。数据采用Spss13.0和Amo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二、研究结果
1.中学生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的差异分析
我们根据不同年级、地域、学业成绩各指标得分情况,以年级、地域、学业成绩为自变量,以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为因变量,进行了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适应不良的年级主效应显著(F=7.088,P<0.01),地域主效应显著(F=7.165,P<0.01),学业成绩主效应不显著,但年级、地域、学业成绩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F=3.226,P<0.05)。进一步分析交互作用发现,不同年级对来自乡村A类学生的适应不良影响显著(F=11.407,P<0.01),表现为来自乡村A类学生中高一学生的适应不良高于高二学生。
焦虑的年级、地域、学业成绩主效应皆不显著。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的地域主效应显著(F=5.445,P<0.05),年级、学业成绩主效应不显著。
我们根据是否班干部、是否独生子女、是否住校各指标得分情况,以是否班干部、是否独生子女、是否住校为自变量,以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为因变量,进行了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适应不良的是否住校主效应显著(F=8.553,P<0.01),是否独生子女、是否班干部主效应不显著。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的是否班干部、是否独生子女、是否住校主效应不显著,三个自变量之间交互作用均不显著。
2.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的相关分析
表1的结果表明,适应不良与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显著正相关,焦虑和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显著正相关。
表2以适应不良为自变量,以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为因变量,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适应不良对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都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分别解释了焦虑变异的34.3%(p=0.000<0.01),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变异的35.7%(p=0.000<0.01)。
3.焦虑中介效应
我们假设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是Y,焦虑是M,适应不良是X,适应不良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的回归系数是C,适应不良对焦虑的回归系数是a,焦虑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的回归系数是b,回归方程依次如下:
(1)Y=cX+e1
(2)M=aX+e2
(3)Y=c'X+bM+e3
模型如下:
我们采用中介效应检验三步法,依据表3统计分析结果,适应不良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的标准化系数c(0.598)达到显著(p=0.00<0.05),适应不良对焦虑的标准化系数a(0.586)达到显著(p=0.00<0.05),焦虑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的标准化系数b(0.595)显著(p=0.00<0.05)。放入焦虑作为控制变量后,适应不良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的标准化系数c'(0.249)降低,差异显著,说明焦虑在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SE表示标准误
三、讨论
1.高中生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的差异讨论
根据结果可知,学生的适应不良存在年级、地域差异。高一学生的适应不良高于高二学生,因为高一学生刚刚步入高中,学习和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相对于高二学生,适应比较困难。来自乡村的学生适应不良问题比来自城市的学生严重,这与汪清华等人的研究一致。汪清华等人研究发现,城市学生的学校适应水平显著高于农村学生[11]。乡村学生适应不良问题相较于城市学生更为严重,原因可能是来自乡村的学生,相比于来自城市的学生,对市高中的学习生活环境更为陌生,升入市高中后,适应起来比从小就生活在城市的学生困难。
研究还发现,适应不良的是否住校主效应显著。住校生的适应不良问题大于走读生,这与已有的研究一致。崔娜研究发现,住校生学校适应状况比走读生差,在对待学校的态度情感和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及常规适应方面都较走读生差[2]。住校生的适应不良问题大于走读生,原因可能是住校生不仅需要处理学习问题,还要处理与舍友之间的关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习惯,这需要住校生相互之间进行磨合。
本研究中,适应不良的学业成绩主效应虽然不显著,但学业成绩、年级、地域三者之间存在交互作用,表现为不同年级对来自乡村的A类学生影响显著,来自乡村A类学生中高一学生的适应不良高于高二学生。不同年级对来自乡村的B类学生、C类学生影响不显著,原因可能是来自乡村的B类学生和C类学生相对于A类学生,学习往往不是他们的全部,他们更热衷于参与各种校外活动,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人和事,适应能力相对较好。
根据研究结果,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的地域主效应显著,来自乡村的学生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度高于来自城市的学生,这与已有的研究一致。张晋等人研究发现,农村中学生问题行为倾向总检出率为38.4%,检出率最高的是学习不适应为21.7%,其次是人际关系不适应为15.1%[12]。这可能是因为来自乡村的学生,相对于来自城市的学生,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上更为拘谨,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更为敏感,从而引发人际交往问题。
2.适应不良、焦虑与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的相关关系讨论
研究表明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之间显著正相关,适应不良对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都有较好的预测作用。这表明学生如果长时间对学校生活不适应,无法融入新的集体,无法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就会紧张、害怕,没有安全感,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就会影响到学生与他人的正常交往,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
3.焦虑中介效应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焦虑在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即当适应不良变化时,焦虑水平也会随之改变;当焦虑水平改变时,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也开始改变。当把焦虑作为控制变量时,适应不良与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的显著相关关系变弱。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学习缓解紧张焦虑的放松技巧,让学生学会自主排解紧张焦虑感。当学生的紧张焦虑感减少,变的更加自信、更有安全感,适应不良和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问题也会得以缓解。
综上所述,适应不良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会使学生产生紧张焦虑感,还会造成学生的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教师不应忽视学生的适应不良问题,应该通过开展学习学法指导、集体生活指导,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中学学习和生活。教师还可以授学生以渔,指导学生学习缓解紧张焦虑的放松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学会自我放松、自我调节,从而缓解适应不良和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
本研究探讨了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的关系,同时探讨了焦虑对适应不良和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的中介作用。针对适应不良的探讨尚有不足,在后续的研究中,还可探讨不同纬度的适应不良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 刘万伦.中小学学生学校适应性的发展特点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2).
[2] 崔娜.初中生学校适应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3] 谭千保,黄娟娟,梁燕.中小学生学校适应不良图式问卷的初步编制[N].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4] 王极盛,李焰,赫尔实.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J].社会心理科学,1997(4).
[5] Barrera M,Ramsay T.Preliminary development of scale of social support:Studies on college students[J].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981(9),
[6] Birch S H,Ladd GW.The Teacher-child Relationship and Children's Early School Adjustment[J].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1997(35).
[7] Gary W,Ladd.Having Friends,Keeping Friends,Making Friends and Being Liked by Peers in the Classroom:Predictors of Children's Early School Adjustment?[J].Child Development,1990(4).
[8] 谭千保,刘志军.论学生学习环境满意度与其学校适应的关系[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9] 谭千保,陈宇.班级环境对初中生学校适应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
[10] 李文道,邹泓,赵霞.初中生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3).
[11] 汪清华,张通昌,孙晓明.社会环境与青少年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J].中国社会心理科学,2007(Z2).
[12] 张晋,魏嗣琼,张建新,等.农村中学生问题行为倾向及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3(2).
12.台湾问题中学生 篇十二
《咬文嚼字》是高中新课标教材人教版必修5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我把“读”、“思”、“导”、“议”、“结”作为组织指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依照这个目标,我设计了“引读激发兴趣——速读走进文本——重读疏理探讨——细读筛选概括——精读博思质疑”五个环节组织指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
依照教学设计,上课时我开门见山,直奔课题:“咬文嚼字是我们熟知的一个成语,同学们,谁能准确无误地说出它的常用意思吗?”大部分同学都没能准确说出,只知道个大概。随后我出示了投影:
咬文嚼字:
①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讽刺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②后也指故意卖弄自己的学识。③也指十分认真地斟酌字句。
——《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曹雪芹创作《红楼梦》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苦吟》
并请学生大声朗读,随后进入课文教读。
教师: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朱光潜先生的文艺随笔《咬文嚼字》。本文是作者借“咬文嚼字”这个成语来谈对阅读和写作的理解。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遍课文,并借助《学案》感知课文内容。
6分钟后教师提问:“读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你是如何阅读这篇课文的?”一位男同学回答:“文章末段作者告诉了我们咬文嚼字的道理:‘领略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勉,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与语文的精练与吻合,他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在谈到如何阅读课文时,他说:“结尾段是总结段,我重点读了这一段内容。”随后一位女同学发言:“这篇课文是讲‘咬文嚼字’的道理,要我们在阅读或写作中认真对待字词,做到正确、精确使用。”谈到第二个问题时说:“我抓课文中的关键句子读。”
教师:如果有没能读完课文的同学,我想,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阅读的方法很多,要迅速了解文章内容,就要学会快速浏览。下面老师就给大家介绍一点阅读方法和与阅读此类文章相关的知识。出示投影:
阅读方法(一)
①读文,抓文章首尾段、总结段、过渡段,找关键句,读懂主旨。
关键句:从内容来看,中心句、主旨句和诠释句是关键句;从结构看,段落的首尾句、总结句、总提句及重要的过渡句是关键句;从出现的频率来看,反复出现的句子是关键句。
阅读方法(二)
②读段,抓首尾句、概括句、过渡句、议论抒情句,找关键词,读懂段意段旨。
关键词:表明话题的词、概括性词、中心词,反复出现的词、句子主干词、议论抒情性的词。
阅读方法(三)
③明确文体,依体读文。
从文体而言,本文是一篇文艺随笔,也叫文艺短论(说理散文),读此类文章,首先要读懂作者在文章中阐述的观点,即中心论点;其次读懂作者选取哪些论据来论述观点的正确性,最后还要弄清作者说理的行文思路。
议论文体: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章体裁,旨在阐明作者的观点和主张,以宣传真理,批驳谬误,使读者信服。阅读此类文章是为了获得某种思想,懂得某个道理,解决某个问题,求其意。议论文重在告诉读者“为什么”。议论文体由论点、论据、论证构成,谓之三要素。行文思路是提出问题(引论:表明观点)→分析问题(本论:用论据证明观点)→解决问题(结论:重申观点,提出要求、希望和解决的方法)。
并带领学生朗读、识记。
随后,教师请学生再次速读课文,筛选重要信息,探讨文章主旨,完成第二个阅读环节:
(1)作者提倡“咬文嚼字”的理由有哪些?
(2)本文的主旨(中心论点)颇易引起争议,你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5分钟后,绝大部分学生都完成了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出现了争议,意见集中在第3自然段和第8自然段。我让学生讨论这两个意见,并提示学生说理文的行文思路。经过讨论,意见集中在了第3段,可是又出现了争议,有同学认为是第3句,有同学认为是第5句。我又让同学们讨论交流意见,并从段落的结构和文章主旨与文题的关系作点拨、指导,最终得出了文章的主旨即中心论点。
课文读到这里,学生对文章行文思路和主旨领会了,我便组织学生进行第三环节的阅读:细读文段,概括文段中的例子,并回答各说明了什么道理,进一步理解文章材料与作者观点的关系。
我把全班学生分成5个组,每个小组研读一个段落,按小组序号顺序依次研读第1、3、5、6、7段,要求学生细读该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各段中所用例子,并说出这些例子分别说明什么道理。”要求学生把答案写在纸条上。出示投影:
第3段:王若虚对《史记》中李广射虎一段的修改,说明一句话换一个说法,意味就会改变,斟酌文字与调整思想和情感的密切关系。
第5段:贾岛、韩愈对“僧推月下门”的推敲,说明不同的字眼能表现不同的意境,在文字上的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第6段:朱光潜先生对苏轼《惠山烹小龙团》三、四两句的剖析,说明字的联想最难把握,用得好能在含混中显得意蕴丰富,无论是阅读和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第7段:对“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说明字的联想义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语言跟着思想走,文章也就不会落入下乘。
从学生纸条上的答案来看,问题主要集中在概括不够准确和不会抓段落主干句、关键词。
读到这里,教师作了这样一个教读小节并出示投影:
“咬嚼”二字犹如一条金线贯穿全文,以上是郭沫若对剧本《屈原》的“咬嚼”,王若虚对《史记》中李广射虎一段的“咬嚼”,作者对苏东坡《惠山烹小龙团》中诗句的“咬嚼”、对“柳腰桃面”等套语的“咬嚼”。还有作者对郭沫若“咬嚼”的“咬嚼”(第2段)、对王若虚“咬嚼”的“咬嚼”(第4段)、对韩愈“推敲”的“咬嚼”,说明了文字和思想情感有密切的关系,“无论阅读和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表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求实、大胆探索的精神。
完成最后一个教读环节。
教师:请同学们各自选取一段进行“咬嚼”,可质疑,可问难,可交流探讨,现在老师找几点,我们共同来“咬嚼咬嚼”,愿意吗?
我出示了投影:
(1)第二自然段的过渡句“这是炼字的好例”。
(2)“推”字能“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吗?
(3)用“点石成金”还是用“点铁成金”好?
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咬嚼”起来。5分钟后,请学生交流,学生发言很踊跃,也能言之成理,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出乎意料。
教师作了点拨、提示:
(1)“这”指代不明或“好”有歧义,因为第一段中的事例是有好有坏。
(2)第五自然段中,“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也许庙里有几个和尚。
(3)“点石成金”比“点铁成金”程度更深,效果更好。
二、教后反思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课程设置发生了变化,“模块”、“必修”、“选修”,给我们新课改的直接实践者——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实现“必修课”教学的有效性,为“选修课”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已是教师的当务之急。
这堂课,我始终把“读”、“思”、“导”、“议”、“结”作为组织指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了“走进文本”、“疏理探讨”、“筛选概括”、“质疑探究”阅读活动,让学生在自读、博思、讨论、交流活动中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与教师的对话,教师把学生当问题,学生把文本当问题,有效完成了教学目标。
一是这堂课的教学过程始终贯穿“课标”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突出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课文让学生自己读,收获让学生自己说,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解决,积累让学生自己完成,以培养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上让学生走在教师的前面,站在阅读的前沿,去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帮助,所需知识教师提供,走不通的路教师引导、疏通,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合作,亲自体验,大胆探究,学习阅读,学会阅读。
二是把教师指导、帮助、点拨、评价作为教读教学策略的首选。教师解决学生问题,学生解决文本问题。整堂教读课的各个环节,都凸显了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不再是教师说书、学生听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挫折、甚至失败,教师告诉他们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及时给予指点、帮助,并告诉他们相应的知识,为他们提供智力支持。实现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和主体的有效阅读。
三是教学内容有效体现了“必修课”的教学目标。各个教学环节贯彻“用教材教”的理念,既在教“例文”,也在教“样本”。李海林老师说:“阅读思维是文体思维,因此,教不同文体就是教不同的阅读思维。”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文体的特殊性,进而充分地体现阅读的特殊性,实现了教是为了不教,为选修课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教学过程贯穿“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体现了阅读主体学习的有效性。从教学过程看出,学生在各个阅读环节中,既在学习知识,也在应用知识;既在体验学习的过程,又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掌握方法。阅读,从阅读心理学的角度说,就是一次体验,对作者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
【台湾问题中学生】推荐阅读:
当代大学生对台湾问题的看法调查问卷06-26
台湾问题专题复习06-16
台湾问题与和平统一09-16
台湾问题和国家统一10-06
台湾问题的过去未来11-14
台湾问题的由来与发展07-29
中美关系与台湾问题08-10
形势政策论文-台湾问题09-06
台湾问题的现状和思考09-26
浅析祖国统一之台湾问题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