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历史的眼眸文章(精选2篇)
1.透过历史的眼眸文章 篇一
关键词:司马迁,《史记》,价值
历史本是一段灰飞烟灭的过往, 假如我们缺乏任何可资追溯的凭借, 历史也仅是一些选择和沉淀后的后世想象, 只因我们永远无法回到现场。《史记》, 纵横捭阖的三千载春秋, 从司马迁笔端磅礴而出 (司马迁, 字子长, 约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 夏阳 (今陕西韩城) 人, 著名的思想家、历史家、文学家) 。这并非不期而遇, 而是一场瓜熟蒂落的必然事件。
一、谁为为之, 孰令听之
(一) 历史契机
汉武帝时, 经济发展、政权稳固、文化学术空前繁荣, 封建地主阶级要求整理一部“上记轩辕, 下至于兹”的贯通古今的历史著作, 已成为时代的需要。汉惠帝废除禁止私人藏书的法令, 汉武帝建立国家图书馆 (石室金匮) , 并派专人广泛收集和抄写书籍, 使得书库丰富, 这些都为司马迁写《史记》创造了有利的客观条件。
(二) 家学渊源
司马迁出身于史官世家, 其父司马谈对其影响极大 (司马谈, 汉初为五大夫, 汉武帝时任太史令, 通阴阳、儒、墨、名、法、道各家之长短) 。司马迁自幼聪慧、童年无忧, 后随著名经学家董仲舒、孔安国研习《春秋公羊传》和《古文尚书》。他博览群书, 学术渊博, 成为他写《史记》的重要条件。
(三) 交游广博
司马迁20岁举足漫游江山史迹, 形态各异的民俗民情为他的写作提供了新鲜材料, 加深了他对历史记载的理解和自我斟析;形形色色的各阶层人物, 加深了他对某些历史人物的印象和理解, 从而使见诸笔端的人物惟妙惟肖, 富有生活气息。
(四) 飞来横祸
天汉二年 (公元前99年) , 当司马迁潜心撰写《史记》之际, 却遇上了飞来横祸, 因李陵事件蒙冤入狱, 含辱接受宫刑。至此司马迁修史动机有所调整, 由“明圣盛德”、述“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的初衷, 转以抒发心中的抑郁不平, 对盛世的赞颂融入了较重的怨刺成分, 人物传记更多抒发着他的含冤肺腑。
二、天人之际, 古今之变
(一) 残缺之《史》
司马迁虽为朝廷史官, 却并未完全体现最高统治者的意志。朝廷曾下诏删补《史记》, 被删后仅十余万言的《史记》, 在汉以后即失传, 以后一直流传的是经续补的《史记》。可知今见之《史记》并非当日司马迁所著之完整版, 《史记》的残缺确凿无疑, 这注定是一个遗憾。
(二) 磅礴之《史》
《史记》是一部通史, 全书有一百三十篇, 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约五十二万字。“本纪”是全书总纲, 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表”是用表格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 是各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也是全书叙事的脉络和补充。“书”则记述制度发展, 囊括礼乐兵律、社会经济、天文地理等诸方面内容。“世家”主要记载诸侯国之事。“列传”主要记载除帝王诸侯外不同类型、不同阶层的重要人物传记, 少数列传则叙述国外和国内少数民族君主统治的历史。《史记》由这五种不同体例和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与补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全面叙述了我国上古至汉初三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发展, 是对古代历史的宏阔总结。
三、史无前例, 传唱不衰
在浩如烟海的文史卷牍中, 《史记》何以成为一座不朽的丰碑?它的价值, 也许可用鲁迅先生“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一语要之, 以见其历史学和文学上的“独创性”与“先锋性”。
(一) 史学价值
1. 历史编纂的独创性。
(1) 纪传体通史。司马迁在继承前人著述体例的基础上“勒成一书, 分为五体”, 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创造性地探索了以人物为主体的历史学方法。 (2) 百科全书史。在历史研究领域方面, 囊括古今中外、汇总百科, 无论深度广度都是史无前例。第一次把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包容在历史学的研究范围内, 从而开拓了历史学研究的新领域, 推动了我国历史学的发展。
2. 史学思想的先锋性。
(1) 秉笔直录。《史记》明确表示反对那种“誉者或过其失, 毁者或损其真”的作法, 主张实录。 (2) 重视人的历史作用。司马迁是反天命的, 强调人是历史的中心。因此, 他在写帝王将相的同时, 注意为社会上的各种人立传。 (3) 进步的历史观。司马迁在《游侠列传》里“窃钩者诛, 窃国者侯, 侯之门仁义存”所体现的是对法律、道德的阶级本质的反思;在《货殖列传》里, 看到“待农而食之, 虞而出之, 工而成之, 商而通之”, 重视物质生产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并强调总结历史经验, 提出“以史为镜、鉴往知来”的思想。
(二) 文学价值
1. 文学地位。
(1) 世界意义传记文学的确立。《史记》作为第一部传记文学的确立, 要比“世界传记之王”普鲁塔克的《列传》几乎早产生两个世纪。 (2) 人物传记文学传统的开创。纪传体为后代史书所继承, 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历史人物传记。此外, 史传以外的别传、家传、墓志铭等各种形式的传记, 也与《史记》所开创的传记文学传统有渊源关系。作为我国第一部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大规模作品, 《史记》为后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多种写作可能性。
2. 叙事艺术。
《史记》由五种体例相互补充、贯古通今, 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叙事网络。 (1) 合情合理原则。本纪、世家的传主基本上都是传说或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皇帝侯王, 根据政治地位决定他们入本纪还是入世家。此等安排, 可谓苦心孤诣, 既充分尊重史实, 又合乎逻辑。 (2) 兼顾相从原则。《史记》各人物传记的排列基本以时间为序, 但又兼顾各传记间的内在联系, 遵循以类相从的原则。 (3) 详略得当原则。在处理材料时, 司马迁是略古详今的。这并非他薄古厚今, 而因越相近的史料越完备, 也越易辨真伪、驾轻就熟。 (4) 两相呼应原则。“互见法”的运用, 是《史记》选取、安排材料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史记》特别注意人物形象的统一性, 为了既不伤害这种统一性又能忠于史实, 在一个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的主要经历和性格特征, 以突出其基本特点, 而其他一些不宜在本传写的材料安排到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 (5) 论断于叙原则。《史记》结合具体史实, 吸收当事人的评论或反映, 以“寓论断于序事”的手法间接勾画出了人物性格, 表达了作者的立场。
3. 人物刻画。
(1) 人物丰富多样。司马迁以传神之笔触为我们勾勒出一个个栩栩如生、风采各异的人物画像, 为中国文学建立了一个重要的人物原型宝库, 对后世的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散文创作等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 个性丰满鲜明。在司马迁的《史记》里, 自以为功高盖世的帝王们同样有无耻暴戾、虚假懦弱的一面。这种个性与共性的展现, 让复杂的人物性格因多维透视而旁见侧出。
4. 风格特征。
(1) 宏阔深邃。《史记》中“囊血射天、破釜沉舟”等恢宏, “失之毫厘, 谬以千里”等洞见, “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等豪情, 俱被司马迁以一支如椽巨笔凛然而出。 (2) 悲壮雄浑。司马迁羞愤著书、韩信鸟尽弓藏、屈原忠而被谤、项羽四面楚歌……全书包括一百二十多个悲剧人物, 令人唏嘘, 发人深省。 (3) 跌宕传奇。司马迁爱猎奇, 曾把许多传说故事写入人物传记中造成一种神秘感。写汉高祖发迹, 用刘媼“感蛟龙而生子、刘邦斩巨蛇”等传说显示灵异;张良的出现“恍若神仙”……为文疏荡多变, 忽起忽落, 可谓精彩妙绝。
5. 不足之处。
受时代的限制, 《史记》也存在某些缺点与不足。例如存在“天命”、灾异和历史循环论的神秘思想的影响。在《六国年表序》论述秦并天下的原因时, 指出这是“天所助”的结果;在《天官书》中, 记述各种特殊的自然天象时, 常常与人事联系在一起, 更多地表现了灾异的神秘思想。这些说明《史记》在“究天人之际”时, 仍没有摆脱“天人感应”神学思想的影响等。
四、道德文章, 山高水长
2.透过历史文化还原昭君的多维价值 篇二
史书留给昭君的记载少而又少,后世关于昭君的民间传说和文人作品却是不计其数。历史的昭君更多地被演绎成了文学和传说中的昭君。蒋方教授开篇便在“史实篇”廓清了种种笼罩在昭君身上的迷雾:昭君名王樯、王墙还是王嫱;今天名为昭君村的宝坪并非真正的昭君村,史书上的昭君村当是与现在陈家湾相近;《琴操》所载昭君进京的故事是杜撰之说;昭君从兴山到长安的具体路线;昭君是自请出塞和亲等。史书中的昭君当是一个“心有不甘的女子”,是一个勇于改变自身命运的女子,是一个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女子。历史上自请出塞的昭君,内心承受了怎样的痛苦已不得而知,却留下令人悬想无限的空间。蒋方教授反对“无视情境中人的痛苦”的冷漠,主张怀着“人性的慈悲”去理解,去感恩。
与史书语焉不详的记载相反,民间和文坛给予了昭君从未有过的长久吟诵,以至于一个弱小的女子竟成为“一种高度凝注的文学题材”,形成了倍受关注的文化现象。由于人们总愿意将自己的感受寄寓在昭君的遭际上,昭君也就有了多面的形象。一些人将画工毛延寿与昭君对立起来,赞赏她那清正不阿的高洁与忠贞;一些人为出新论,不惜将昭君认作了“女祸”,伤害了本来就是弱者的昭君;一些人怀着美好的祝福,演绎昭君与呼韩邪、汉元帝之间的爱情故事,给予昭君爱的温润;一些人努力地去表现昭君的美貌,留下了千姿百态的美女昭君形象;一些人以无限的同情与悲悯塑造了千古悲怨的昭君形象,一些人视她为富有牺牲精神的和平使者等等。
不管人们赋予她何种形象,我们都不能忘记她“以柔弱之身而换得和平的义举”,因为“她的整个人,从身体到情感,都投入到汉匈和亲的事业中”。历史没能记住昭君的美好容颜,却记住了她勇敢和坚毅的情韵,她用她柔弱的身躯为后世筑起了一道心上的长城,这长城绵延不尽。昭君既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更是未来的,是一座永远驻足在汉匈民族中的丰碑。昭君形象的张力也因此“在时间和空间上超越了她本身的存在”,成为一道值得欣赏的多维风景美图。
蒋方教授在书中对这“由一个简单的历史事件而演化形成内容十分丰富的昭君文化”高度赞赏后,表达了对目前民间传说中的昭君形象渐趋单一现象的忧虑,呼吁减少人为干预的影响,给昭君文化一个宽松而自在的人文生态环境,保持其鲜活而多样的文化特性。文化的多向性和多面性才真正是文化长久不衰的魅力所在,蒋方教授的这份忧虑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以历史文化名人制造噱头,是现代旅游屡见不鲜的招数。不少地方为拉动旅游经济,不顾史实争抢名人而营造文化效应,让历史事实屈从于经济效益,出现了一幕幕有悖良知的闹剧。蒋方教授能够摆脱当今旅游文化建设的负面影响,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还昭君形象历史与文学的真实,显示出她一贯求真的学术精神。该书不仅有着学术的严谨性,也极富文化普及的可读性。这也是该书十分值得推崇的地方。
【透过历史的眼眸文章】推荐阅读:
透过历史看中国的面子文化09-30
透过表象看本质的例子08-27
透过表象看本质的事例12-29
第五课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教案10-07
透过云层阳光更灿烂优秀作文07-21
透过不良贷款看银行不规范论文07-16
透过窗子,我看到了你作文700字06-22
浅谈历史地图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08-28
高三历史复习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历史答题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