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家乡新变化散文

2024-07-07

喜看家乡新变化散文(精选10篇)

1.喜看家乡新变化散文 篇一

喜看家乡新变化

杨静

清明将至,接到母亲打来的电话,要我们姐妹俩回家扫墓。我们一家居住在县城,而二姨和哥嫂居住在农村。我驱车往返于县城和农村老家之间,和前来扫墓的亲戚朋友聊天,耳闻目睹了家乡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

变化之一,回家的路程近了。昔日从县城到老家驱车走近路也要用40分钟,道路弯弯曲曲,有的地方还坑坑洼洼,而今,道变宽了,还是双向4车道,感觉就像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听妹夫说,改造长大线是去年滦南县委、县政府为改善民生做的实事之一。

变化之二,县城的街道宽了,景色美了。走在滦南县城的街道上,发现变化还真不小,中大街、南大街变的更宽更直了;道路两旁低矮破旧的平房不见了,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各施工现场用漂亮的围挡围起来,从外面看不到工地上的杂乱无章;昔日随处乱停,影响交通和市容的人力三轮车不见了,小小的县城居然开通了五路公交线路;夜晚的县城霓虹闪烁,美轮美奂;更让人惊叹的是雄伟壮观的北河大桥横跨北河,成为县城一道亮丽耀眼的风景,也展示着滦南城市发展建设的美好前景。

变化之三,村里道路硬化了,农民富裕了。过去村里的道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而今一条条水泥路,干净平坦。过去的冬天时劳累了一年的农民休闲的季节,村里年轻人有的聚众耍钱,搞得夫妻吵架,四邻不安,现在村里头脑灵活的小伙子,开办起了木炭厂,邻居家的大儿子买了两辆运输车,搞起了运输,听说每年能挣上百万呢!许多农户购置了私家车、电脑,开着小车去拜年在农村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我还用侄子家的电脑和在天津的小外甥视频聊天了呢!

变化之四,精神盛宴多了。滦南是评剧、皮影、乐亭大鼓的发祥地,滦南人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把它们发扬光大,据说滦南弘艺皮影二团元旦期间赴北京演出,滦南皮影火爆京城。就连外国人也对滦南皮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农民生活改善了,为了增添节日喜庆的气氛,不少村子在正月里都扭起了大秧歌;县城从正月初八开始了一年一度的秧歌进城展演,各镇秧歌代表队,扭起了欢快的大秧歌,尽情挥洒丰收的喜悦。

变化之五,欢声笑语多了。家乡亲朋的脸上无不洋溢着喜悦的笑容,“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社会风气也好了”,“生活困难的农村人也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了”,“滦南开发大铁矿了”,“统筹城乡发展,农村人和城里人一样也能住上宽敞干净的高楼,冬天再也不用烧煤取暖了”„„一句句开心的话语,从朴实的庄稼人嘴里说出来,幸福的笑容绽放在他们的脸上。我也被他们的幸福之情所感染,更从心里为他们高兴,真心地祝福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祝愿我的家乡---滦南的明天更美好!

2.喜看家乡新变化作文 篇二

回首过去,来宾没有成为地级市——还只是来宾县的时候,外婆家的自留地、果园子就是我的乐园。我和小伙伴们在那有过无数快乐的回忆:在那成片的玉米地中摘玉米;在那瓜果飘香的果园里摘果子;在那宽阔的草地上你追我赶;在那连绵的小山坡上放风筝……累了,随意找块软软的草地躺下,哼着小曲儿望着那如水洗过似的蔚蓝的天空和变幻莫测的白云,平淡的生活也过得有滋有味。这样的生活一直到政府为了建来宾地级市而征地之后。外婆的自留地和外婆的家成了政府规划的用地。从那以后的几年中,我几乎再也没有去过那些曾给我童年快乐的地方。

放眼现在,我和外婆都搬到了新家,我每天都要坐公交车去上学。说来也巧,我所坐的公交车必定会路过以前那片让我充满快乐回忆的地方。搬到新家的第二天,我就在一路行进的公交车上被眼前的场景给狠狠地震撼了!那些我童年时玩耍的地方,早已变成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那片土地也有了自己响当当的新名字——城北新区。从空旷的草地、满是泥泞的崎岖小道,变成现在那高大雄伟、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的公寓、小区,那得经过多少人日日夜夜的不懈努力啊!再看看四周,宽敞平坦的马路,五彩缤纷的花坛,远处那开拓的土地,无处不在映现着这城北新区的美貌。童年的记忆也在这一刻凝固,模糊了。这真的是我以前玩耍过的地方吗?这变化也太大了吧!

我越来越喜欢这个地方了,它不仅承载了我童年时的欢乐回忆,更象征着来宾市的崛起。

是的,几年来,来宾的变化无疑是巨大的。且不说现在富丽堂皇的小区,人们的交通工具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印象中满街跑的来宾“招牌”车——三轮车变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辆辆崭新高大的公交车、出租车及私家小轿车。商场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不再只满足于温饱。你看,人们对衣服也开始讲究穿法了。而电脑、各式各样的玩具成了孩子们的伙伴。如今,越来越多的商家看中了来宾这块宝地,他们的投资使我们来宾的蔗糖业、冶金业、锰矿业、电业突飞猛进、蓬勃发展,就连国内数一数二的大型铝厂也已落户来宾。作为一个来宾人,我由衷地为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感到高兴,为家乡的日渐繁荣而感到自豪!

我衷心地欢迎大家能够到来宾市来,留下你们欢快的脚步,与我们一起,手牵手,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园。

3.喜看家乡新变化作文 篇三

我的家乡在一个小山村,前几年我们全家人回家乡,谁知半路上下起了大雨,整条路上坑坑洼洼平时开车都很难通过,况且又下起了大雨,车实在是上不来,我们只能走着上去了。下雨天走家乡的这条路比登天还困难,一步一步艰难的前行,鞋子上的泥能有几斤重。回到老家后,我听奶奶说;家乡的小孩子上学的路程特别远,他们每天天不亮就要背着书包去上学,因为路程远,早上就拿着一个馒头,中午买一个一角钱食物就着吃……

今年,国庆节我再一次回到家乡。一切都变了,一切超乎人们的想象。平坦的公路代替了泥泞的古道一直通到家门口。我高兴的对奶奶说 以后再也不怕下雨天了 只听咚咚的声响传进了我的耳朵,我寻声望去只见一箱一箱的苹果被三轮车运往全国各地。家乡的人民因为道路变了,苹果也买了个好价钱,家家致富了。你看我的堂弟邢鹤家从破旧的窑洞搬到了崭新的大房子。三轮车代替了挑担子,收割机代替了鋤头,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手机电话。以前,家乡没有医院,如果生病了,就要跑十几里的路去看病,而现在,诊所就在家乡的前面,乡亲们只要走一段路就可以去看病,不用再跑十几里的山路那么远。进入邻居家,屋里的冰箱。彩电等家用电器都普及了。就连我老姨的孩子都转到城里来上学了。

4.喜看家乡新变化征文 篇四

在改革春风的吹拂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的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老师让我们看一本书《党旗飘扬——党的一大到十八大》,并布置了一篇作文,写关于家乡新变化,为了能把这篇作文写好我像一名小记者采访了我的爷爷。我们的家乡原来是啥模样,和现在都有那些变化,爷爷一一向我介绍。

原来一条条高低不平的小路现在都被宽大的马路所代替。爷爷说我们家门前原来是条很窄的泥路,每当遇到下雨的天气,路上到处是坑坑洼洼的,路上的行人很艰难地前进着,搞不好还会有滑倒危险。如今的这条路已做成宽大的水泥马路了,路灯树立在马路的两旁。每当夜晚,路灯亮的时候显得格外的漂亮。

爷爷接着说:“看你们现在用的漂亮的书包,爷爷小的时候可没有这么好看的书包用呀。”我迫不及待地问:“那用什么样的书包呀。”爷爷说: “我们那时只用一块布包着书然后打个结背在身上的,在去上学的路上还要随时看着,小心不要把书搞掉了。”

接下来爷爷又讲到了住房,一间间的平房、草房都变成了高楼大厦了。原来我们家住的是又矮又小的房子,每当到夏天的时候特别的闷热。现在可不一样了,住上了二层小楼房,而且每个房间都装上了空调,再热的夏天在房间里都觉得很凉快很舒服。

5.喜看家乡新变化 我与祖国共美丽 篇五

我的家乡是太湖之滨的一颗明珠——无锡。他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城,他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管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回顾这30年,无锡的腾飞是如此的快速,步伐是如此的稳健,发展是如此的蒸蒸日上,日新月异。记得以前曾读过《骆驼祥子》这本书,里面主人公祥子在旧北京时期他是一位“人力车夫”,一天下来没有赚多少钱反而还被车主刘四给抢走,那时候穷人和富人差别非常大,待遇也不同,没有平等。可现在呢,穷人和富等,不再有“土财主”,人民日子过的更好了。曾经有位记者采访一位无锡老人问他无锡最大的变化是社么,他说:“现在发展好快啊,无锡的景点很漂亮,我的子女们也很孝顺,总带我去,以前公园都是私家园林,现在都能对外开放让人人都能欣赏着,真的很不错啊!”

是啊,无锡是江南水乡的的确确有好多景点,大家最熟不过的是锡惠公园了,我听外公说以前的锡惠公园没有现在这么漂亮,只有一些花花草草之类的,并且只有普通的几种常见的,门口两个大气球,现在呢锡惠公园里很美,到处都是花有些花都不认识,老人们都觉得自己落伍了。除了锡惠公园另我印象最清楚的是梅园了,梅园以前是“荣氏兄弟”家的私家园林,后来是他们自己为了国家的发展捐出来的,呼,我真的非常佩服他们。除了这些景点还有很多呢如:鼋渚春涛、灵山胜境、锡山晴云、中视影城、运河古风、二泉映月、泰伯庙、善卷洞天、霞客故里、蠡湖烟绿、鹅鼻揽江、梅园香雪、宜兴竹海、薛家花园、太湖仙岛、东林书院、龙头马迹等

大家都知道,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环境,且核心是水环境。水是环境的核心,水是环境的灵魂。湖有蓝藻“侵入”不过经过整治,水环境改善了很多,现在人们可以在河里钓鱼、可以在水边休闲场所闲庭漫步……正如诗中所写:“长长的柳堤,一年一度春风,芳菲总是绿色的相思;满湖的火树银花,在洗涤后的红雨中绽放……”

太湖水变清了,锡城之魂得到了一次深刻的净化,给这座湖滨之城增。无锡人眉头开始舒展了,自豪的微笑又回来了。

外公总是说:“无锡变化很大,和以前的过的生活没法比喽!” 的确,翻开旧相册,里面照片微微泛黄,上面有张全家福,是妈妈在小时候和家人一起拍的,照片是黑白的,但还可以看出来当时的生活环境,说的一摸一样。那时的厨房里用的还是灶头,听老一辈的说那时候总要升头,每次身上都是灰,火还不能灭,不过现在大部分家庭都用上了煤气灶,条件好一点的还有天然气可以使用。

虽然老一辈们的生活我并没有真正体验过,但是每当听他们谈起的时候眼睛里总会流露出。不过我肯定一点的就是现以前的生活条件一点也不好。不过随着经济发展的快速,他们已经都住上了的高楼了,可见无锡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益处。

6.喜看家乡新面貌 篇六

徐思佳

我的家乡睢宁这几年的变化非常快而且非常大。一座座新型小区从无到有,从有到好;随意堆成的垃圾从多到少,从少到无。家乡的新面貌让我欣喜不已。

你瞧,我的家乡有了国家级旅游景点——白塘河湿地公园。政府大力投资,填沟架桥,平整土地。沿着西沟植树绿化,修草坪,造假山,设喷泉,建亭子。更有一系列健身器材,大型的娱乐设施,让这里成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你看,我们睢宁变亮了——路灯多了。以前只有中心街有路灯,其他街道的夜晚则黑糊糊一片,因此晚上出门很不方便,我在晚上就不敢出门玩耍。现在不同了,不仅大街小巷都有了路灯,连树上都有了装饰灯。五颜六色的彩灯,流光溢彩,把县城打扮得更美了。尤其是四十米大道更是花灯璀璨,各形各色的灯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来到乡村,以前稀少的土路变成了四通八达的宽阔、干净的水泥路。村村都通路,使人不用绕行就能到达目的地,节省了人们许多的时间和力气。下雨时,再也不用担心满脚是泥。路通村村,使农村经济活跃起来,农民的脸上乐开了花。

7.我看家乡新变化 篇七

你要问我天堂有多漂亮,我不知道。你要问我人间最可爱的地方在哪里,那我就大胆地告诉你,它在我的心里,那就是我的家乡——滦南县倴城镇钟泡村。

过去我爱它,因为它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但如今,我爱它,是因为它变了:新风貌、新生活、新气象、新家庭,新学校,一切都焕然一新。

家乡的住房变了,一走进我的村子,一栋栋高高的水泥房映入眼帘:白如雪的墙壁一眼望去似乎像下了一场瑞雪;绿如翡翠的玻璃窗户,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好象有许多森林里的绿色小精灵在跳着优美、欢乐的舞蹈;红如火的春联一副又一副地贴在了门上,更加有了喜庆洋洋的气氛。这些五彩缤纷的颜色把一栋栋房子装饰得富丽堂皇的,足以和城里的房子相媲美了。

家乡的路也变了,变得平坦,变得宽阔了。以前,村里都是土路,一下雨很难走,每次走过以后,地上的泥土都会粘到衣服上,那时有什么办法呢?除非你不出门。现在,“村村通”工程让以前窄小而冷清的土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宽阔平坦的水泥大道。远远看去,水泥路平坦而光洁,再也没有了滚滚黄尘,没有了泥泞的水坑,两辆车还可以并排行驶,可方便了。

家乡的交通工具进步了,原来村里有一辆三轮车也是一件非常稀奇的事情,平时都靠一双脚行走。如果碰上个急事,就得起早摸黑地赶路。现在不同了,路上来来往往的汽车,会让你看得眼花缭乱。以前,我们出去都是步行或骑自行车,现在呢,不只开上了摩托车、电动车,有的家里还买了家庭轿车;人们乘上这些新式的交通工具,心中无比欢乐!家乡的环境也变了,以前,农村最糟的就是遍地垃圾,那真是不堪入目。现在呢,这些垃圾死角上建起了一个个又整齐又干净的垃圾箱,使我们村面貌一新,过去那些成群的吃垃圾的大头苍蝇也不知去向了呢。一棵棵绿树像卫士一样茁壮成长。护卫在道路两旁。以前那种随意砍伐树木的人少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

家乡的学校也变了,每天,我们迎着朝阳走进美丽的校园,新建的多媒体教室,让我们感受现代科技的魅力。我们的老师知识渊博、业务精湛,每一节课都会让我们如醉如痴。更让我们欣喜的是:学校新建了锅炉房,通了暖气。教室里温暖如春,让我们远离了灰尘,远离了刺鼻的煤烟味。

说起这些喜人的变化,那真是数不胜数。以前,人们看的是15寸黑白电视,现在呢,变成了29寸大彩电。烧水煮饭再也不用烧玉米秆了,都换成了煤气灶、电磁炉、微波炉,方便快捷。部分村民已改用沼气、太阳能做饭,并在进一步推广。并且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很多人家有了电脑、空调、冰箱、洗衣机等电器,有的家里还买了汽车,有好多家庭都装上了电话,只要你一个电话,卖煤、卖粮的、卖化肥的的人就会把货送到你的家门口。在村中心还建有活动场所,为孩子和老人的生活带来了欢乐。如今,大型的农业机械代替了人们的手刨肩扛,省事多了。近几年来我们村还新兴起了苇帘加工业,几乎家家开起了苇帘加工厂,他们的工艺苇帘甚至远销到国外,还带动外村许多大姐姐、大妈大婶们都搞起了苇帘加工,一年下来一个人的收入也有一万多元。成了远近闻名的苇帘加工专业村。现在村子里除了苇帘加工外,还有很多人养起了大挂车跑运输、建起了蔬菜大棚,乡亲们的生财之道日渐增多,钱袋子一天天鼓了起来。

8.我看家乡新变化作文 篇八

有人可能会问:如此美丽、富裕的城市以前到底是什么模样?人们的生活是怎样的?你想知道吗?现在就听我细细道来吧!

听爷爷说,四十年前,我家附近是一个个砖窑,到处都是泥泞的土路,一到下雨天,小路又窄又湿,穿着鞋子出去,鞋子、裤腿都沾满了泥土。而现在,条条道路是宽阔的柏油路,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晚上,路灯通亮,汽车在马路上行驶,开着灯,就像一条条银光闪闪的玉带,非常漂亮!

奶奶告诉我,那时候,家家生活都挺艰苦的,大多数是靠种田、饲养家畜为生。人人都得早出晚归,一大清早就出去忙农活了,直到快天黑才回家。住的是平房,破破烂烂,冬天冷得要命,靠生炉子取暖,不美观也不安全。而现在,住的是宽敞明亮的楼房,社区环境非常优雅,设施齐全。

我妈妈常说,他们小时候家里穷,吃的是地瓜,稀饭配一些小菜,吃肉简直是奢望,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到少许的肉。现如今我们餐餐有鱼有肉还嫌还挑三捡四,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9.我看家乡新变化作文 篇九

记得三年前,也是这个车站,也是这个候车广场,那是用泥土铺成的,黄黄的,颜色很单调。坑坑洼洼,更令人难以忘怀的是,风一刮,广场上空立即尘土飞扬,黄沙满天飞,凡是从这里乘车的没有一个不抱怨的。

从车站出来,回家的路更是别具一格了,家乡人的顺口溜就能生动地说明:“形状似羊肠,路面像沙漠,晴天走英国(闽南语意思尘土飞扬),雨天到印尼(闽南语道路泥泞)”。

可如今,车站广场水泥浇筑,四周绿树成荫,中间景观喷池。站内候客大厅宽敞明亮。铝合金长条椅在灯光下熠熠生辉。液晶显示屏不断地更新路况信息和车次信息。身着制服的车站工作人员,脸带微笑时刻准备着为客人提供便利。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啊!”

家乡的路修成了柏油路,笔直平坦,路旁的一棵棵树木为路人们遮挡冬日寒风,为路人带来春天般的温暖。树下的花儿,在冬日的阳光下,顽强地露出笑脸,热情地欢迎漂泊在外的游子凯旋而归。

10.喜看家乡新变化调查报告 篇十

——喜看家乡新变化调查报告

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级:信息0901 姓名:费佳月 学号:20090622 实践地点:辽宁沈阳 实践时间:2011年8月

序言

30年岁月如歌,30载非凡年代。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年。这场在中国历史上最为生动、最为深刻的伟大变革,改变了中国,同时也影响并改变着世界。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实力大增,政治局面稳定,社会进步发达,民族团结兴旺,伟大的祖国正昂首阔步前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道上。老工业基地沈阳在改革开放中焕发了青春,30年来的改革历程展示着与众不同的发展轨迹,值得我们仔细回味和思索。

一、实践目的:

1、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理论教学奠定实践基础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它指导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也在实践中经受着不断检验,实践性强是它的突出特点,只有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才能深刻领会理论所蕴含的道理,才能理解理论的实质。

2、社会实践是当代大学生成才的内在要求

当代大学生生活面相对狭窄,他们的生活基本局限于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这一范围,这造成了当代大学生一个普遍的弱点,那就是脱离实践,对国情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这种先天性的不足,成了深入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大障碍。同时,现代教育是素质教育,崇尚实践、勇于实践、善于实践的素质,也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来培养。

二、实践内容:

调查沈阳公交车和地铁的发展轨迹 调查方式:

1、查阅相关书籍

2、登陆网站搜索

3、对老一辈人进行访问

三、实践结果:

(一)沈阳公交变迁史

曾经是顶着两条“大辫子”的电车,到今天豪华舒适的环保公交车的出现„„30年来沈城公交实现巨变!

1978年,当时拖着两条“大辫子”的无轨电车在沈阳公共交通中扮演重要角色。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沈城开始尝试公交以外的多种形式的运营模式,一时间小公共汽车、公交联营线路全都应运而生,给市民带来惊喜的同时,出行也日益方便。

“电改汽”使沈阳公交事业的发展出现了历史性的转变,而沈阳公交进入“卡”时代也成为沈城公交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这也是发展数字化沈阳的重要内容之一。

沈阳公交的市场化。2005年10月28日,沈阳客运集团公司与康福德高巴士有限公司签订《资产转让合同》,康福德高一举接受了客运集团的50条线路。公交行业的这一巨变标志着国有企业主导客运市场的格局彻底打破,沈阳公交事业实现真正意义的“市场化”。

从2001年开始,沈阳以每年增车500-1000台的速度迅速为公交“扩容”。到目前为止,沈阳市公交线路已由72条增加到现在的160余条,公交车总数有2107台增至近5000台,公交线路的触角探到三环附近,并且还向沈北新区、浑南等城市边缘进一步延伸。

沈阳公交30年大事记

1、交通局管理公共交通

2、双铰接公共汽车试制成功

3、小公汽上线

4、通勤捎客开始

5、线路承包开始

6、票价改革

7、公交联营成立

8、组建沈阳客运集团

9、第一条双层无人售票线路

10、无轨电车全部停止运行

11、沈阳丰城公交有限公司成立

12、启用公交汽车乘客IC卡

13、新建沈阳康福德高巴士有限公司

14、辽宁移动电视正式开播

15、沈阳市被授予“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示范城市”荣誉称号

16、组建沈阳市公共交通指挥调度中心

17、小公汽取消

18、开夜车通宵服务

19、奥运公交专线

(二)沈阳地铁发展轨迹

地铁是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至今最便捷的城市现代化交通工具之一。沈阳市轨道交通的历史之悠久,应属全国之首。沈阳地铁的筹备和建设过程,也可谓“三起三落”。早在1940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东北期间,日本大阪电气化局曾编制了4条线路共52公里的“奉天地铁线网规划和设计文件”。后因日本帝国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失败而告终。

新中国成立后,在1965年因战备需要,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沈阳修建地铁工程,后因“文化大革命”而停建。“文化大革命”后,于1979年5月绘制出“啥意思区人防、地铁建设规划图”。

1990年8月20日成立“沈阳市轨道交通筹建办公室”,沈阳启动轻轨一期工程建设。1992年国务院批准立项,同年成立“沈阳市轻轨交通建设指挥部”,后更名为“沈阳市地铁建设指挥部”,着手筹划沈阳电器轨道交通(轻轨、地铁)建设。1993年沈阳轻轨一期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家批准,后因各种原因没能实施。

1999年12月,沈阳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上报国家计委。2003年,沈阳市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精神,编制了《沈阳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计划》并上报国家发改委,当年10月通过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评审,2004年3月通过建设部的初步审查。

2004年10月,辽宁省人民政府正式上报《关于报请国务院批准沈阳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请示》。

2005年8月14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沈阳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2005年11月8日,国家发改委批复《沈阳市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5年11月18日,沈阳市人民政府在地铁一号线沈新路站址举行沈阳地铁一号线工程开工奠基仪式。沈阳地铁工程终于正式开工。

历经40多年的期盼,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春风吹拂下,沈阳人终于感到了地铁列车渐驶渐近、铮铮悦耳的车轮声。2005年11月18日铭记了全市人民喜悦激动的心情,翻开了辽沈千年古城历史上崭新的一页——沈阳从此昂首迈入地铁时代!

这一日,对每一位参与沈阳地铁筹建的人来说,都是热血澎湃的!

四、实践体会:

30年不懈奋斗,30年沧桑巨变。30年来,辽宁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自强不息,顽强奋进,谱写了经济腾飞、再铸辉煌、走向全面振兴的宏大诗篇。

30年来辽宁人民的奋斗精神昭示我们: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必须始终保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关乎社会的全面进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关乎社会的长远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关乎我国的发展和稳定,必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社会和谐。这既是过去发展的深刻启示,也是指导未来的宝贵财富。

上一篇:网吧业主会上讲话下一篇:高一寒假生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