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七年级作文

2024-09-20

中秋七年级作文(共17篇)

1.中秋七年级作文 篇一

又是一年中秋。

没有月的中秋是不完全的,没有文人骚客的月是不完全的。中秋时,月当圆。圆月便静静地挂在天上,散发着清辉月华,那是宛若清练的溪流,那是宛若轻纱的帘幕。听着得意或不得意之人倾诉衷肠,待到那些心有积愿之人讲乏了,她便轻柔的抚摸着他们的脸庞,像是一位温情的恋人,又像是一位博爱的母亲。诗人倦了,靠在她的身上,缓缓地睡去,睡时的昵语,也被她小心的珍藏,留待千百年后的我们揣摩,文字被赋予了魔力,那是如怨如慕的、又是如泣如诉的。她讲述着那些人的故事,我们仿佛看到了,才华横溢的诗人傍在窗边,深情着望着远方的月亮,明亮的光芒照在他们的身上,拉下的影子好长、好长。

然而不知何时,那窗沿坍塌了,那赤子不见了。那里不再是与心有涛息的人发泄的地方,金戈铁马成为了主旋律。明月仍然照在当空,影子却没了。她曾经照在天涯的土地上,为背井离乡、郁郁失意之人传递着讯息,但明月照耀的地方变小了,它缩入了长城,它缩入了江南,再也没有不平之鸣,只有矫揉做作的诗词文赋。不再被她照耀的地方,应该是有墓碑的,它应记录着才华的消逝、灵感的死去的,但墓碑没有,这些黑暗的地方被人遗忘了。或许还有亡夫的妇人想要刨开厚厚的土堆,寻找爱人的踪迹,但她们没有得果,她们也追随着爱人去了,历史这本厚书里是写不下她们的去处的。只留下“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绝句,记录着她们所向所感,但这声音也变小了、沉默了,最终化为死一般的寂静,风中好像传来了哭咽声。不知曾经的明月,是否还是如今的明月?明月大概并没有变,然而人却早已面目全非。月光仍旧澄澈,但这片土地放不下横溢的经纶,它被历史隐去了。只留我站在床边,伤秋悲春。

夜才启,月将坠。不知天涯之下,又有多少游子与我同样感叹?该睡了,便让月报于那些想要吟咏的人儿吧,我无意于她。

2.中秋七年级作文 篇二

关键词:作文单元教学,层级分解,设想

1 七年级作文单元教学能力层级分解

1.1 理想的作文单元教学编排

(1) 写作和阅读密切结合、循序渐进。

(2) 写作与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可结合的结合起来, 不可结合的另起炉灶。

(3)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并重。

(4) 遵循文章生成的自然规律。把情感的积淀、素材的积累、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饰润色、修改加工等各个环节做好、做细。

1.2《课程标准》对七年级作文教学能力层级的主要要求

(1) 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2) 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捕捉事物的特征, 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4) 根据表达的中心, 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 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 丰富表达的内容。

(5) 写记叙文, 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 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 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 写日常应用文。

(6) 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 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 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 进行改写。

(7) 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 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1.3 小学作文教学状况调查

初中阶段作文能力点小学基本都已涉及, 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作文命题类型, 有了一定的情感的积淀和素材的积累, 具备了基本的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饰润色、修改加工等能力, 有了一定的作文技巧。但还存在如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1) 作文能力和技巧的把握还很肤浅, 运用还很生硬。

(2) 情感积累过于程式化, 缺乏自己独立的生活体验。

(3) 语言比较贫乏, 平时积累不足。

1.4 七年级写作能力层级与实现途径分析

(1) 积累生活, 培养情感:阅读教学, 综合性学习, 学校德育活动。

(2) 语言积累, 素材搜集:阅读教学, 综合性学习, 日记, 小作文、大作文练笔。

(3) 表达方式的选取与运用1记叙要素:阅读教学, 专题知识, 小作文、大作文练笔。

(4) 表达方式的选取与运用2景物描写、人物描写:阅读教学, 专题知识, 小作文、大作文练笔。

(5) 内容具体, 处理选材与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阅读教学, 专题知识, 大作文练笔。

(6) 结构严谨, 详略得当:阅读教学, 专题知识, 大作文练笔。

(7) 语言生动, 巧用修辞及写作手法:阅读教学, 专题知识, 小作文、大作文练笔。

(8) 联想和想象:阅读教学, 专题知识, 小作文、大作文练笔。

(9) 缩写、扩写、续写、改写:阅读教学, 专题知识, 小作文、大作文练笔。

(10) 修改作文:专题知识, 小作文、大作文练笔。

2 七年级作文单元教学设想

2.1 作文课的基本构成元素

(1) 积累汇报讲评:语言积累、素材积累。

在平日阅读教学、课前活动、综合性学习活动、日记、练笔中进行。作文课进行汇报。

(2) 小作文练笔讲评:片段作文、缩写、扩写、续写、改写、专题训练。

在平日阅读教学、日记中进行。作文课汇报、讲评。

(3) 专题知识辅导与训练:涵盖所有作文能力训练点。

在阅读教学、作文课中进行。

(4) 大作文训练:审题、构思立意、列纲起草。

审题、构思立意、列提纲在作文课上完成, 起草作文可在课后完成。

(5) 讲评修改:作文讲评、一文三改。

可利用作文课以“作文汇报会”形式完成, 也可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可面批面改, 也可互批互改。修改要反复进行, 直到满意为止。

2.2 具体教学设想 (七年级上)

第一单元。

(1) 积累汇报讲评:语言积累、素材积累。

(2) 小作文练笔讲评。

(3) 专题知识辅导与训练:记叙的要素

(4) 大作文训练:记一件________的事 (半命题作文) 。

要求:记叙要素齐全、语言生动。

(5) 讲评修改:记叙要素、表达方式的运用、详略处理。

第二单元。

(1) 积累汇报讲评:语言积累、素材积累。

(2) 小作文练笔讲评。

(3) 专题知识辅导与训练:表达方式的运用 (记叙和描写) 、详略处理。

(4) 大作文训练:重写《记一件______的事》 (半命题作文) 。

要求:记叙和描写综合运用、详略得当。

(5) 讲评修改:表达方式的运用、详略处理。

第三单元。

(1) 积累汇报讲评:语言积累、素材积累。

(2) 小作文练笔讲评。

(3) 专题知识辅导与训练:景物描写的作用与方法、修辞方法 (比喻、拟人) 的运用。

(4) 大作文训练:方案1:修改《记一件难忘的事》中的景物描写。

方案2:生活中到处都有美, 生活中的美景随处可见:校园中寻求知识, 是一道富有诗意的美景;家庭中感受亲情, 是一道充满温馨的美景;社会中奉献真爱, 是一道多彩多姿的美景……

以“我心中的美景”为题写一篇作文。 (命题作文)

要求:抓住景物特点、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5) 讲评修改:景物描写方法、修辞方法 (比喻、拟人) 的运用。

第四单元。

(1) 积累汇报讲评:语言积累、素材积累。

(2) 小作文练笔讲评。

(3) 专题知识辅导与训练:景物描写的技巧、描写动物的方法。

(4) 大作文训练:方案1:修改《秋》 (重点对语言进行修饰) 。

方案2:我喜欢的小动物 (无命题作文) 。

要求:抓住事物特点、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语言优美。

(5) 讲评修改:景物、动物描写方法、修辞方法 (比喻、拟人) 的运用、语言优美程度。

第五单元。

(1) 积累汇报讲评:语言积累、素材积累。

(2) 小作文练笔讲评。

(3) 专题知识辅导与训练:人物描写方法与技巧。

(4) 大作文训练:方案1: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作文。

7岁:爸爸真了不起, 什么都懂!

14岁:好像有时候也说得不对……

20岁:爸爸有点落伍了, 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25岁:“老头子”一无所知, 陈腐不堪。

35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 他今天肯定是个百万富翁了。

45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子”商量商量, 也许他能帮我出主意。

55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在的, 他的看法相当高明!

60岁:可怜的爸爸, 您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请以“阅读长辈”为题, 写一篇作文。 (给材料命题作文)

方案2:妈妈的唠叨 (命题作文) 。

要求:综合运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 突出人物性格特点, 详略得当。

(5) 讲评修改:抓住人物特点、多种人物描写方法的运用、详略处理。

第六单元。

(1) 积累汇报讲评:语言积累、素材积累。

(2) 小作文练笔讲评。

(3) 专题知识辅导与训练:想象与联想。

(4) 大作文训练。

随着人体器官的移植获得越来越多的成功, 科学家又对记忆进行了研究。据报载, 国外有些科学家在小动物身上移植记忆已获得成功。他们的研究表明:进入大脑的信息经过编码贮存在一种化学物质里, 转移这种化学物质, 记忆便也随之转移。当然, 人的记忆移植要比动物复杂的多, 也许永远不会成功, 但也有科学家相信, 将来是能够做到的。假如人的记忆可以移植的话, 它将引发你想些什么呢?

以“当记忆可以移植”为题作文。 (命题作文)

要求:合理想象、生动贴切, 多用描写表达方式。

(5) 讲评修改:想象的合理性、描写的运用。

参考文献

[1]孙绍振.直谏中学语文教学[M].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5.

[2]教育部.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S].

3.农村初中七年级学生作文教学初探 篇三

关键词:农村七年级学生 作文教学 三步走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一个学生语文水平的好与坏,就体现在学生的作文写作中。因此,切实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是一位语文教师的责任。

农村初中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因为班额过小,教师没有很好的办法实施作文教学,不能很好引导学生观察、体会、反思。每次作文,基本都是教师布置,学生抄写作文选,靠记忆原文应付作文,我在批阅小升初的语文试卷,特别是作文,一部分学生无话可说,胡乱拼凑,而大多数学生的作文不是出自己手,千篇一律。升入初中后,他们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对语文学习兴趣减退,知识层次脱节,学习行为紊乱,导致学习成绩大幅度滑坡。笔者对这些现状进行了逐一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认为教师可以从激发兴趣、做好知识点和教法的衔接、加强学法指导入手,使农村初中七年级学生尽快适应初中语文的学习,提高语文学习的成效。

开学以来,我所教那班级已经写过两次作文,从作文质量来看,并不理想。我执教的这个班,共有51人,大部分作文基础很差,只有四五个学生基础较好。这些学生平时写作文字数总在一二百字左右,所写内容单调乏味,不会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平铺直叙较为简单的生活、学习事件。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创新,逐步探究出一条适合于学生,并逐步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路子。

在研究过程中,针对七年级学生,以记叙文为主。首先,教师适时布置作文,说明具体的写作要求。学生依据写作要求和教师的提示开始构思、揣摩、搜集、整合素材,以自己的实际写作水平去认真写作。教师就学生的原始作文,进行全方位地批阅,既要指出学生小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用好了一个词语也罢,及时给予指导性的鼓励,又要点出学生作文中的不足,哪怕是一处标点符号的应用,让学生心中全方位明白自己本次的作文的得与失。其次,教师还要对学生作文集中、全方位点评,点评的过程就是学生认知和反思的过程。

完成第一步骤后,教师就同样的题目、同样的写作要求,允许学生从作文书、网络、媒体等不同途径,抄写一篇同样的作文,要求学生在文后要罗列出这篇习作的结构图,按照结构图看看这些优秀的小作者在写作同类作文时是如何构思中心、如何布局谋篇、如何组织材料,在表现人物方面运用了那些手法,在结构上应用了哪些主要手法等。对于学生抄写的这次作文,教师每次选择一至两篇进行精心点评、指导,和学生一起分析这些习作之所以优秀的原因,是因为故事感人、是因为中心突出、是因为用词华丽、是因为结构严谨……从中寻找值得借鉴的的地方,使学生心中拿自己的习作与这些优秀作文比较,吸其精华,提升自我。

就这个题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原始作文和抄写的相结合,重新审视、构思、立意、谋篇,再精心写一篇相同题目的习作,我们叫它“三结合”作文。教师在这次批阅中,只说优点,不谈不足,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树立学生写作的自信心,这样,学生明白了之前自己写作中的许多不足,借鉴了优秀作文的写作技巧,完成一篇较高质量的习作,得到老师、同学们的肯定,在今后的习作训练中就有兴趣去写,就有兴趣去看、去阅读、去总结、去反思。久而久之,学生只要试图去写,努力写好,就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叶圣陶说过:学校里作文为的是练习写作,练习就不得不找些题目来写,好比算术课为要练习计算,必须做些应用题目一样。并且,善于教导学生的教师无不深知学生的底细,他出题目总越不出学生的经验和意思的范围之外。学生固然不想写什么文章,可使经教师一提醒,却觉得大有可写了。

根据这个计划和方案,我就将七年级2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虽然学生有个体差异,但我对每位学生作文的要求不完全一样,有不同的标准。原本写作水平好一点的学生,要求高一点,反之,要求低一点,总体目标是让每位同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要求学生利用闲暇、假期,多阅读课外作品,多积累写作素材,多记忆精美句段,留为己用。

要求每位同学准备两本作业本,分甲、乙本,甲本是学生自己的作品,叫“原创作业”,乙本是学生抄写的作文,叫“借鉴作业”,一方面这样做能形成鲜明的对比,激励学生试图达到或超越乙本水平,另一方面,这两本作业也是一个很好的作文笔记,学生随时可查阅自己习作的优缺点,查阅乙本作文的借鉴之处,同时也为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素材,为以后作文打下了一定的素材基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原创作业”+“借鉴作业”=高质量作文。

对这一班学生,我经过调查发现,在小学阶段作文水平差,大多数学生习作都是漫无中心,记流水账,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字迹潦草,不用标点,教师无法批阅。还有的就是一直抄写别人的作文,自己毫无兴趣,完全是应付。在小升初的统考中,语文平均是60.8分,作文成绩平均只有16分。

经过这一学期的训练,我运用“三步走”写作法,收到了可喜的效果,原本作文错别字满篇的学生,作业本上的“×”少了;原本语句不通的学生,说话有条理了;原本语无伦次的学生,说话有了大致的中心;原本提起笔来无话可说的学生,现在可以写300--400字的作文了……在学校组织的庆祝教师节征文比赛中,本班学生两位学生分获第一、第二名的好成绩;在期中考试中,本班语文成绩名列前茅,特别是作文成绩平均达到38分(满分60分)。

经过研究和比较发现,“三步走”的作文教学效果明显,有提高学生的写作有一定的意义。对于农村小学阶段习作水平差、平时素材积累少、缺乏想象力、不能布局谋篇的现象,能有很好的改观,并且能调动学生写作的欲望和兴趣,引导学生逐步走向写作正规化、优秀化。

4.中秋赏月七年级作文 篇四

早早吃过晚饭,我们把桌子搬到阳台,妈妈拿出准备好的月饼,我们一起坐在阳台上静待月亮升起。妈妈准备的的月亮有很多种口味:哈密瓜味的、豆沙的、草莓味的、凤梨味的……每块月饼上都有一层香香的油,闻起来香,吃起来也很酥软可口。妈妈又把剥好的石榴、切好的苹果端上来,我们边吃边聊,时不时望向天空,生怕错过了月亮。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天渐渐黑了,月亮终于升了起来。天空格外明亮,云朵遮挡下月亮像个害羞的小姑娘,圆圆的脸时隐时现。天越来越黑,月亮也越来越亮,我仔细观察发现月亮上好像站着一个人,而那个人旁边有一棵树,这个人正拿着斧头砍树。真奇怪了,月亮上不应该是嫦娥和玉兔吗?我疑惑地问姐姐,姐姐说:“其实这只是一个神话传说,吴刚因犯了错被天帝罚去月宫伐树,而这种树是随砍随合,所以吴刚只能一直留在月宫砍树。”听完姐姐的故事,我不禁感叹古人的想象力,也对神秘的月亮更加向往,那上面究竟会有些什么呢?如果有一天我能飞到月亮上,我一定要一探究竟!

5.中秋七年级作文500字 篇五

中秋之夜,月亮显得格外圆,也特别亮。家家户户都喜欢坐在一起,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据说吃月饼象征着合家团圆。几百年来我的家乡一直有这传统风俗。

晚上,我们一家人便早早聚集在阳台,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桌上的月饼各式各样,有豆沙月饼,水果月饼,果肉月饼……还放着各种糖果。月亮渐渐升上了天空,金色的圆月仿佛一个大月饼。微风吹佛着我的头。这时劳累了一天的奶奶,慢慢的走到我们大家面前,开始为我们讲起了“吴刚伐月”,“嫦娥奔月”等许多神话故事。听听奶奶的故事,看看天上的圆月,我觉得自己仿佛进入了故事角色。

这时在一边喝着茶的爸爸也接上了话,他放下手中的茶,面带微笑的用手指着圆月说:“你看,月中吴刚正在砍桂花树了。”我抬头一看,真的,月中真的好像有一个人在努力砍一棵树了。爸爸又喝了一口茶,笑着说:“吴刚砍了一年,才从桂花树砍下一片叶子,从天上掉到人间就变成金叶子。这一片金叶子会掉到人间最勤劳的人家门口,这家人便会富起来。所以,你长大了一定要勤劳。”听这爸爸的故事,我又一次进入了想象之中,我仿佛看到桂花叶子正在飘飘悠悠地从天上飘下来,正巧落在我家门口……

6.中秋七年级作文500字 篇六

今天是中秋节,我们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在一起吃着香甜可口月饼。

我们一边吃着月饼,一边谈论着一边上着远远的明月,正如诗人李白说,好似一个白玉盘,有说有笑,在小姨的谈论中我在知道,今年的月饼和以往的都不一样,这个月饼是昨天才打的,昨天下午,小姨把材料交给了做月饼的,直到晚上他说:“要我们家派两个人去帮忙。”我想,今天下午3点就给了他们都6点了还没打好,就这样我们紧紧的吃过晚饭派出了小姨,和姥姥,8点钟我小姨还没有回来,我就睡了,姨夫看门,三小姨也在那里看门,过了一会小姨对我说:“你去送30个鸡蛋。”我应声答应,到了那里,我并没有走,看了再打月饼中需要许多的过程,要把馅捏成一个团,然后把面也能成一个团,把面像包饺子一样包进去,用伍仁的模子,把他能成一个漂亮的,这样一个就大功告成了,后面还有几百个呢?这得能到这什么时候,衣服来叫我回家,回到家里,姨夫说:“你睡吧!明天就能吃到月饼了。”过了好大一会姥姥回来了说:“我们走了你自己在这里吧!”我说行。就这样,小姨对我说,昨天晚上一直打到12点还多,打月饼真是太辛苦了,我们细细的品尝着昨天晚上打的月饼,真是太香了,我觉得用劳动换来的食物就是香。

今年的月饼不但香,还让我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

7.谈七年级数学兴趣教学 篇七

一、要充分把握入门阶段的教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编写者的指导思想。七年级学生翻开刚拿到的数学课本后, 一般都感觉新奇、有趣, 想学好数学的求知欲较为迫切。因此, 教师要不惜花费时间, 深下功夫, 让学生在学习的入门阶段留下深刻的印象, 产生浓厚的兴趣。为此教师在教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时, 可多运用几何体教具进行教学, 还有多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几何体, 课上多动手操作, 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第三节“几何体表面展开图”时, 让学生以组为单位, 剪、展纸盒, 通过动手实际操作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通过第一章的学习, 一点点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消除学生害怕学数学的心理, 以数学的趣味性、教学的艺术性给学生以感染, 使其像磁铁上的铁屑离不开磁铁一样。

二、要保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

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了初步兴趣后, 要保持七年级学生学数学的永久兴趣, 教师还应抓住七年级学生情绪易变、起伏较大的心理、生理特点, 要求以“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 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对此, 我的具体做法:

(一) 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导入环节

一个好的导入设计, 能使这堂课先声夺人, 引人入胜, 更为重要的是, 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 并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以下是我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的几种课堂导入的方法。

1. 设置情境, 激发兴趣。

创设良好的导入情境, 激发探索动机是引导学生探索学习的前提。因而, 在导入阶段教师应注重情境的创设, 创设好奇、疑惑、生动、有趣的情境, 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进而产生主动探索的强烈欲望。如在教学“用平面截几何体”时教师可用实际切豆腐演示的方法导入,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设置疑点, 引起兴趣。

“学贵有疑”, 这是常理。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 学习数学才有兴趣, 才会主动。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此教师在导入教学过程中, 还可以设置障碍, 故意制造疑团和悬念, 提出一些必须学习了新知识才能解答的问题, 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从而形成一种学习的动力。

3. 联系生活, 灵活应用。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存在。要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会学生去观察生活, 领悟生活的数学因素, 教师就应注意课堂中实际生活的渗透, 巧妙设置情境;启发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某些规律, 从而导入新课, 这种方法可使学生在发现的喜悦中提高学习的兴趣, 同时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 课堂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

教材针对七年级学生喜欢观看、喜欢动手的性格特征, 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性内容,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抓住教材这一编排特点在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 如在教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一节时, 教师可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每组一副扑克牌 (去掉大、小王牌) , 让学生任意抽取四张牌, 然后根据牌面上的数字进行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 使运算结果为24或-24, 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此外, 教师可讲与数学知识有关的小故事, 做小游戏等, 适当增加趣味成分, 使看似枯燥的数学变得形象具体, 这样也可以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三、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七年级数学在每章节内容的编排上安排了“观察与思

考”、“一起探究”、“做一做”、“大家谈谈”等栏目, 独具匠心、面目一新。其宗旨是设法使学生学有趣、学有法、学有得。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 逐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使数学兴趣真正变成永久兴趣。具体做法:

(一) 培养观察习惯

学生对图形、对实验的观察特别感兴趣, 教师就可以引导他们有的放矢、积极主动去观察, 边观察、边提问、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根据他们观察、分析的情况逐步引导出知识点。这样能使学生体会观察的收获与兴奋, 自觉养成观察的习惯。

(二) 培养思考习惯

具体方法是课前或课中出示思考题, 如教学“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 可出示思考题:你还能想出另外的方法解这道应用题吗?鼓励学生思考多种方法, 表扬回答正确的学生, 使学生有获得成功之喜悦, 从而产生兴趣, 养成爱思考的习惯。

(三) 培养探究的习惯

教师通过提问, 引发学生积极探讨数学知识, 逐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习惯。特别是一题多解的题目或需要分类讨论的问题, 如在教学“平行线的特征”时, 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探究。通过探讨, 归纳出平行线的性质。

以上只是我个人在七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一点粗浅的看法, 还望各位同仁给予指教。教师在实际教学中, 其方法、措施是多种多样的, 体会也各不相同, 对于数学教学还有待于我们共同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8.中秋七年级作文 篇八

一、仿写在七年级英语作文教学中的实践意义及可行性

所谓仿写,即仿效优秀范文中的词语、句型、结构等进行写作。模仿是语言学习的必经之路,也是学习语言的必要手段。《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写是综合性很强的语言运用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初一学生由于词汇和知识面等方面的限制,识字少,阅历浅,对写作材料和写作方法才刚刚开始积累,要他们写出有一定思想、构思新颖的文章还是高不可攀的事。而仿写恰恰给学生提供了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练习,从而使语言运用练习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但仿写就必须要有范文。仁爱教材内容广泛,突出了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较好地解决了与日常生活的衔接问题,因此,教材是学生学习书面表达的最主要的教学素材。我们应充分合理地利用教材本身,给学生提供大量有效的、活生生的运用语言的机会,不断地进行由浅入深、由模仿到创作的仿写训练。

二、仿写在七年级英语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实例

仁爱七年级英语教材安排了大量的仿写练习,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刚开始学习写作,本人觉得应指导学生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仿写。

1.仿写基本句型。仿写的第一步,就是模仿所学的基本句型来进行书面表达。通过仿写句型的训练,可使学生注意到汉语与英语在表达方式、句型结构及语序上的差别,从而避免根据汉语随意翻译英语的不良现象出现,同时也逐渐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意识和英语思维习惯,最终达到灵活运用、熟能生巧的程度。如教学了 I have milk for breakfast .这个句型后,就可让学生根据”has/have+食物 + for + 三餐”这个句型结构,运用 ___ has/have ____ for _____这个结构,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仿写句子。例如;

S1: I have bread for breakfast.

S2:I have noodles for breakfast..

S3:I have eggs for breakfast.

待学生仿造完早餐吃什么的句子后,让学生仿写午餐、晚餐饮食的句子。课堂上立刻出现了踊跃举手的场面。

S4: I have fish for lunch..

S5:I have chicken for supper. 等句子。

通过不断机械的仿写训练,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这个表达法,这时让学生改变人称,介绍同桌三餐的饮食。这时,许多学生举起了手,又仿写了许多句子。

S6: He has porridge for breakfast.

S7: She has hamburgers for lunch. 等句子。

由此可见,“I have milk for breakfast”这样一个抽象的句型之所以引发初一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靠的就是仿写的训练方式。这种训练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找与所给的句型相关联的事物,从而使学生能活用从课本上学到的英语。

2.仿写对话。仿写是一种基本而有效的写作训练,是写作训练初级阶段运用的写作方法。可以对对话的写作构思、篇章结构、遣词造句、情景场景等进行模仿。如教学了仁爱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3 Topic2 SectionB后,就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仿写对话。原文如下:

Kangkang: Maria , what does your mother do?

Maria: She is a nurse.

Kangkang: Where does she work?

Maria: She works in a hospital.

Kangkang: 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Maria: He is a cook.

Kangkang: Where does he work?

Maria: He works in a restaurant.

因为每个学生父母亲的职业不同,所以学生仿写后的对话也尽不相同,现举一例:

A: what does your mother do?

B: She is a teacher..

A: Where does she work?

B: She works in a school.

A: 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B: He is a worker..

A: Where does he work?

B: He works in a factory..

仁爱版英语教材初一每单元开头都要求教学对话。笔者认为只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仿写,他们就能根据所学的知识信息,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

3.仿写课文。任何语言学习都需要模仿,英语写作也需要模仿,即便有了词汇,语法等基本语言材料,但在进行写作时还需要模仿英语的语言习惯,模仿用英语写作的方法及技巧。模仿范文能直接提高学生谋篇布局和衔接上下文的能力。如教学了仁爱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3 Topic3 Section D My family 这课文后,就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仿写自己的家庭,也可以适当地提供一些有关职业的词语,帮助学生完成仿写练习。又如学了仁爱英语七年纪下册Unit 7 topic3 Section c Kangkang”s Birthday Party 后,我让学生写他们上次的生日聚会。

七年级学生处于学习英语的起始阶段,写作时要模仿课文的写作思路。在学习课文时,教师除了要让学生仿写句型、注意文体结构外,还要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写作思路。例如,仁爱英语七年纪下册 Unit5 Topic3 SectionC My School Life其写作思路及内容是: 第一段:介绍自己(包括名字、班级及篇首点题 My school life is very interesting.)第二段:学校的生活。(包括作息时间、学的课程、自己喜爱的学科及原因。)第三段:课余生活。第四段:总结(首尾呼应)。学生了解了以上的写作思路后就可以很轻松地仿写他们自己的学校生活。

常言道:熟能生巧。只要学生多模仿写作,模仿到纯熟的地步,自然水到渠成。他们就能灵活运用英语去表达新事物、新观点及思想,正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个道理。

4.看图说话文章的仿写训练。仁爱英语七年级教材图文并茂,看图说话的材料很多,另外,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有关看图说话的材料,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这些看图说话范文的写法。看图说话文章的仿写,关键在于按一定的顺序和步骤来说明图画内容,如教学仁爱英语七年纪上册 Unit4 Topic3 Section B 3a.的写作训练。具体做法如下:

(1)让学生根据图片信息仿造已给的对话依次仿写新对话。

(2)接着让学生仿造 Kangkang gets up at a quarter past six.这个句子给每幅图写一句话。给出句子结构:He______at ____。学生仿写出的句子如下:

S1: He has breakfast at a quarter to seven.

S2: He meets friends at home.

S3: He goes to the zoo at nine oclock.

S4: He sees the animals at ten oclock.

S5: He goes home at half past eleven.

(3)让学生把这几个句子连起来。给出开头 Its Sunday today.和结束语He has a very happy day。这时一篇仿写的英语作文Kangkangs Day就完成了。例文如下:

Kang kang s Day

Its Sunday today. Kangkang gets up at a quarter past six in the morning. He has breakfast at a quarter to seven. He meets friends at home. He goes to the zoo at nine oclock. He sees the animals at ten oclock. He goes home at half past eleven. He has a very happy day。

再如教学仁爱英语七年纪下册 Unit8 Topic1 Section C Four seasons in China . 可先概括说明“There are four seasons in a year”,然后根据四个季节画面的提示,说出每个季节的特征。最后教师指导学生仿写。训练的时候,可以先讨论再进行仿写。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大胆开口,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另外,学生的作文教师要及时讲评,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

5.仿写英文的结构形式。仁爱教材的编写更注重英语的实用性。因此,学生首先学习的就是应用文体,如书信、日记等。这些文体的结构和格式是相对固定的,但英文书信、日记、申请等与中文是有差别的。因此,学生必须通过多次仿写训练才能熟练掌握。如教学了仁爱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3 Topic3 Section D,简写给杰克的信后,就布置学生代替杰克给简写封回信,让学生练习用英语写信,通过实践掌握英语书信的格式和基本要求。笔者认为学习写信可先从 回信入手,有所借鉴,易于模仿。

三、英语作文仿写教学适宜使用的方法

1.搜集好词好句法。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把短文中的好词好句摘录下来进行背诵,在进行仿写进行好词句的添加,加工改造成为自己的写作素材。

2.循序渐进法。让学生从仿写句子、短文开始,逐次对课本上的各种文体进行仿写,逐渐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慢慢地,他们就可以写出好的英语文章了。

3.习作展示法。我们要经常把学生的习作展示出来,发现其中的亮点,多鼓励,多赞美,培养学生的写作成就感。

4.修改法。“三分文章七分改”作文的修改是必不可少的,老师在改作文的时候,要帮助学生找出错误的根源,让学生的作文在不断地修改中趋向完美。

9.快乐中秋七年级优秀作文 篇九

吃完晚饭,我早早地坐阳台上,盼啊盼,月亮姑娘才害羞地爬上树梢,展现在大家眼前。这个晚上的月亮格外圆,白,亮,像一个“白玉盘”。我望着这月亮,似乎看到了嫦娥和玉兔在广寒宫里嬉戏呢!这月亮又像一颗洁白无瑕的珍珠,在空中闪耀。

我沐浴在这月光下,它不像太阳那样强烈的光,而是淡淡的,暖暖的,风中夹杂着一丝清凉,使人感到惬意,舒适,仿佛融化在这柔美的月光里了。这时,天空中飘来了无数孔明灯,它们随风而去,在空中舞蹈。远远看去,像一只只红灯笼挂在空中摇曳,美极了。“砰砰”烟花在空中绽开了笑脸,一颗接着一颗,漆黑的夜空瞬间增添了许多光彩,这些烟花红中带绿,黄中带白,使我眼前为之一亮。

渐渐地,月亮越来越高,柔和的月光洒满大地,好像一盏明亮的灯,为人们指引前方。那高高的楼房,广场,大树都一览无余。那一排的路灯,围绕着泰和县城一圈,甚是好看。我站在树下,凉爽的秋风扑面而来,看着月亮照在树上,地上洒下一片斑驳的光影,我聆听着风吹树叶的沙沙声,聆听着虫子的悦耳歌声,它们好像也在欢庆中秋呢!家家户户都热闹非凡,当然我们家也不例外,我一边吃月饼一边看央视中秋晚会里的精彩节目。

晚上九点多时,月儿旁边倒还有一些云,被月光朦胧地照着,就像梦里的轻纱。轻纱中,还透着一些稀疏的星星,竟若隐若现,给人一种古典的韵味美,云里雾里,就像仙子下凡,飘然若仙。

10.又到中秋节作文七年级 篇十

”今天月儿圆又圆,家人围坐看月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

中秋节有许多习俗,比如说吃月饼、赏月、拜月等,月饼的形状是圆形的,像天上的圆月亮一样圆,这就象征着团圆,除了月饼形状外,月饼还有许多口味,如红豆味、玫瑰味的、板栗味的……闻起来香喷喷的,咬上一口,又软又酥,口感很好,老人、小孩都爱吃,在重多口味中,我最爱吃的就是红豆味的,于是,今年中秋节我让妈妈多买了些红豆味的月饼。

终于到了晚上,我怀着一颗兴奋而又激动的心来到姥姥家阳台,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围着桌子坐下赏月,过了很久,洁白如玉的月亮终于挂上了夜空,照亮了整个夜空,将那温柔而舒适的月光撒满整个大地,在月亮的中间我仿佛看见了嫦娥正在伤心地哭泣,把月亮都哭花了呢!看到这般景象,不仅让我想到老师之前教的一首古诗,名叫《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我正被这美好的景物所吸引,不知从哪传来爸爸的声音,他们对我们说:”我们不如一边赏月一边做点游戏。”

还没等我开口,表妹已兴高采烈地拍手说:”好哇!好哇!我们来玩”写月饼”的游戏吧!”写月饼?是什么意思?”我问表妹。表妹看我疑惑的样子,就说:”我们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月饼形状,再用红领巾把眼睛蒙上,拿上笔,在画好的月饼中写上“中秋快乐”几个字,看谁写的最好,谁就能吃到最美味的红豆味月饼。”我明白了游戏规则。

游戏开始了,表妹先“上阵”,只见她熟练的样子,我真担心我会输,可没想到她把“秋”字竟没写进月饼,我心中暗喜。轮到我了,我拿起笔,小心翼翼的找着位置,可就这样我也没写到月饼里去,虽然这样大家还是情绪高涨,积极“上阵”,阳台上充满大家的欢声笑语……

赏月、吃月饼、玩游戏让我感受到中秋节全家欢聚的快乐!

又到中秋节作文七年级2

年年中秋,又到一个月圆之夜。以前中秋节都是在家里过,今年的中秋节有些特别,爸爸妈妈带着我和爷爷奶奶来到山东的青岛。

到了中秋节的晚上,我们来到了宾馆的阁楼上一起赏月吃月饼。从阁楼向外望去,夜色下的茫茫大海是那样的宁静,它温柔的抚摸着黑色的沙滩,轻哼着不知名的夜曲,声音是那样的轻柔,仿佛少女纤细的手指在钢琴键盘上轻轻的划过。夜色,给大海披上了一件黑色的外衣,使海面和天溶合为一体,把大海打扮得更加神秘;海面上不见海鸥的身影,唯有灯塔发出斑斓的光芒;海风轻吹着我的面颊,带着一丝淡淡的咸意,清爽宜人,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仰起头,望着天上那明亮的圆月,此时的月亮像玉盘似的在云中悠然地穿行,淡淡的月光洒向寂静的大海。看着月亮上的阴影,我很自然地想到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正当我沉醉在诗一样的美景的时候,爸爸又给我讲了一个关于中秋节的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事,以示惩处。原来关于中秋还有这么多故事呀!正在这时,岸边的小路上传来了兜售孔明灯的叫卖声,我急忙的放下手中的月饼,说:“妈妈,妈妈,我们也去放一只孔明灯吧!”我拉着妈妈的手一溜烟地跑下了阁楼来到了岸边的小路上。花了十元钱,买了一只红色的孔明灯,望着亲手放飞的孔明灯在空中越飞越远,我衷心的希望它能把我的祝福带给远方的亲人。

中秋节承载了我们太多太多的对亲人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信这次的中秋节会给我的一生留下美好的回忆。

又到中秋节作文七年级3

会中秋之夜,我仰天,望望月,然非常谓一轮皎洁之月,空中有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适此月与清云之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人之言曰,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流。此似流之月将于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可,谚有“八月之望云遮月”之说。云中月隐,神秘、迷。是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湖之流善睐,而独调。

愿随月在云中步,听其讲旧老相传,亦愿立于静悄凝。不过,凡此皆化为柔之月在身上。乃是真实之接,是故人之祝福。众人愿在屋中欢饮终是中秋之夜夜,而我更好在宁谧之夜,在高者或户外听月之歌台,感于“月中清枪朝夜”。

吾尝读唐人曹松之《中秋对月》“至于天头无尽处,无私照一人”之句,亦尝观李白《峨眉月歌》中“峨眉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者绝,又朱自清生《荷塘月》。此难得之佳中松之诗,言者为不平,《峨眉月歌》以谓旧之思,朱先生之文发愁。其均写月,为月之无私均照地,写月淡月给者慰,纵其不皆是中秋圆月。月古今所思、温柔、静之象。中秋圆月,人生几举情,写下传世之作,又有多少离人之兮。而未之兮,余忆台湾之震,其牵我亦牵炎黄亿万赤子之心,一片温跨海传情。

中秋之月好象亦是以感人之默默流泪。其,烦扰之使,国民之安由之传。然则,盖思、温柔、美、静也中,更宜添一毫爱与助,使无益之人见之则思欲,思明之美。此虽不及日月之光烈,而更能起想——在困之时,定有人伸手私之,与汝相和温。此非谓世俗之乞归,而我是在地球上之类少生之性,性。大海纳百川,是中秋圆月若为静之海吸此人之思,以其柔静中,思之波亦在徐释,化云雾环绕其周。此意,注新象之意。

又到中秋节作文七年级4

今天是我盼望已久的中秋节,我们全家吃完晚饭,坐在阳台上看月亮,月亮像饱经风霜的老人,不紧不慢的梳理着白花花的月光。这时,我说:“咱们来个赛诗会把!”爸爸妈妈听了以后连声叫好。

赛事会开始了,气氛非常紧张,我给他们说规则,规则很简单:每人都要说带“月”字的诗句,谁接不上,谁就算输,输了就罚喂赢者吃月饼,爸爸妈妈拍手赞成。我想:我肯定会赢。我一马当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妈妈立刻向我发起了进攻。

爸爸也不甘示弱地说:“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轮到我了,但我的脑子不太给力,死机了,我左想右想,简直是绞尽脑汁,这时,不知怎么,一个诗句从我的脑瓜里蹦了出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我信心百倍地说道。

妈妈也充满自信地说:“十五的月亮……”不等他说完,我就说:“错了,淘汰!淘汰!”我高兴的站在沙发上乱蹦。妈妈只能灰溜溜地坐在旁边,这时,只听爸爸说:“我宣布,我,我……也不会啦。”听了之后把我和妈妈逗笑了,我端来两块月饼走到他们面前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现在发你们俩喂我吃月饼!”爸爸妈妈只好照办。在安静的天空,到处弥漫这欢笑声……

渐渐的,一阵凉意袭来,我不禁打了个冷颤,妈妈看见了我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咱们明天再赏月吧!”

这次赛事会我明白了,凡事都要有付出,才有收获。

又到中秋节作文七年级5

一年有很多的节日,有热闹的春节,有肃穆的清明节,有欢快的儿童节,也有欢欣鼓舞的元旦节……而我最爱那象征着全家团圆的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因处于秋季中间,故得此名。“中秋正圆”在这一天,天上一轮皎洁的明月,形如玉盘。我国民间把月圆当做团圆的象征,把中秋节作为家人团聚的日子,所以中秋节也叫团圆节。

每到中秋之时,我跟爸妈就到外婆家团聚,共进晚餐。听外婆讲的最多的故事就数“嫦娥奔月”了。传说在远古时代,嫦娥偷吃了一种“长生不老药”。她吃了这种药后,就身不由己地飘了起来,一直向月亮飘去。月亮上有一座美丽的宫殿叫广寒宫。嫦娥上去以后,就成了广寒宫的主人。传说在月亮中陪伴嫦娥的`还有一只玉兔。中秋的夜晚,天空晴朗,月亮又圆又亮,此时赏月,仿佛会看到嫦娥和玉兔呢!

我们吃完团圆饭,在外面赏月吃月饼。突然,我兴奋的对爸妈说:“我们来进行一场背诗比赛吧!”妈妈也爽快的回答道:“好!”我还激动的对妈妈说:“简单的诗句太多了,要加大难度,要每句诗中都有个月字哦!”

“比赛开始”只听见妈妈一声令下,我连忙背起了古诗来“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妈妈也不甘示弱,“小时不识月,呼做白玉盘。”还没等妈妈讲完,我脑海又想起了一句“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节倍思亲。”哈哈,我可把爸妈难倒了吧!爸爸左思右想,还骄傲的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兴奋的对爸爸说:“爸爸你错了,你的诗句里面没有月字哦!你要罚你要罚!”我不时的在爸爸身边左蹦又跳,妈妈也跟我起哄。害得爸爸一脸都通红,爸爸也只好接受我和妈妈的处罚。我看着爸爸做的动作,让我笑弯了腰。这幸福的感觉,让我真是其乐融融。

这个中秋节真是难忘啊!

11.探究七年级英语写作 篇十一

关键词 英语写作;探究教学

一、原因分析

上述问题的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系统的、循序渐近的写作基本功训练,问题虽然出在学生身上,但笔者认为根子在于教师。许多教师是怎么样让学生作文的?他们常常是日常忙于赶教材进度、批改作业,无暇于作文的指导,结果是双休日回家的作业少不了布置一篇单元习作。这样的习作作文,教师不作任何引导,学生自然不重视,说叫苦不迭吧还不至于。学生的法宝是抄袭、摘抄他人之作,谈不上写作训练效果。加之不少教师错误地认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初三阶段的教学重点,是九年级把关教师的事;更有甚者几乎将初一、初二年级的写作教学省略了,从而使学生的写作训练成了一句空话。显然,英语写作流于形式,教师的指导思想和教学思路出现的严重错位,导致学生错失了英语语言思维形式的“黄金期”。因而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整体偏低就不难理解了。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端正思想和工作方法,坚决纠正写作能力训练对低年级学生可有可无的错误认识,坚决抵制那种只重基础训练,不拿正课时间来正规地引导学生书面表达,致使英语写作流于形式的错误做法。将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进行到底,切实将初中阶段的英语写作教学落实到实处,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

二、教学探究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就如何在七年级进行英语写作能力的指导、训练和培养作了一些积极尝试,现谈谈个人几点粗浅的认识,权作抛砖引玉之用。

以“仿写”为主要训练形式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包括母语学习。学习英语写作也离不开“仿写”,因为要使用某种语言就得“入乡随俗”,遵从这种语言的表达习惯。在写作训练的入门阶段,“仿写”是最基本、最有效的练习形式。现行七年级英语教材“Go for it”中就安排了大量的仿写练习,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刚开始学习写作,老师应指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仿写。

1.仿写基本句型

仿写的第一步,就是模仿所学的基本句型来进行书面表达。通过仿写句型训练,可使学生注意到汉语与英语在表达方式、句型结构及语序上的差别,从而避免根据汉语随意翻译英语的不良现象出现,同时也逐渐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意识和英语思维习惯,最终达到灵活运用,熟能生巧的程度。

2.仿写英文的结构形式

新目标英语教材的编写更注重英语的实用性。因此学生首先学习的就是应用文体,如书信、电子信件、日记、失物招领、撰写小广告、小海报、招聘启事等等。这些文体的结构和格式是相对固定的,但英文书信、日记、申请等与中文是有差别的。因此,学生必须通过多次仿写训练才能熟练掌握。由于篇副所限,这里就不举例赘述。

3.模仿课文的写作思路及内容

七年级学生所积累的词汇、语法、句型等基本语言材料都极有限,在写作练习中还谈不上多少发挥和创新,因此对课文的依赖性很大,不仅会模仿课文的体裁,而且会模仿其思路和内容。那么在学习课文时,老师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语言知识和句型句式,还要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写作思路及内容。

学生通过对课文写作思路及内容的模仿,会慢慢掌握审题、列提纲等写作技巧,为今后的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常言道,熟能生巧。只要学生的模仿写作达到纯熟的地步,自然水到渠成,就能灵活运用英语去描述新事物,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道理再明显不过了。

4.布置写作任务并作写作指导

等学生对表演内容很熟悉时,就布置写作任务,请以“Myself”为题写一篇自我介绍。这时教师应作适当的写作指导:如果哪位同学感觉有难度的话,不妨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一下黑板上的几个问句,然后再将你的答语(回答完整)写下来,这就是你的自我介绍。当然,写自我介绍的目的就是让别人了解你,那么,你写出的信息越多,别人看了就对你越了解。

5.修改

修改是写作训练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尤其是在刚刚开始学习写作时,老师一定要认真指导学生养成写后必须修改的良好习惯。修改的形式有:(1)自己修改;(2)同桌互改;(3)小组讨论修改;(4)利用投影集体修改等。不同的修改形式各有其优缺点,教师可根据具體情况而定,其中“自己修改”是每位学生在写完草稿之后都必须做到的。

老师应指导学生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修改:(1)书写格式是否规范、大小写字母是否正确;(2)标点符号是否正确、单词有无拼写错误、句子是否完整正确;(3)是否注意了前后衔接、语句通顺与否、是否避免了一种句式写到底单一无变化等等。

12.七年级英语课堂教学探讨 篇十二

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我认为七年级英语课堂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注意在课堂导入上多下功夫

特级语文教师于漪曾经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想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课堂导入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一观点在英语课堂上同样适用。设想如果老师每次呈现新知识的方法千篇一律,经常是一上来不是问就是讲,学生就一定容易厌倦,学习热情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导入方法需要灵活多样。

(一)设置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

刚刚升入七年级的学生,他们仍然保持着活泼开朗、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师可以借助于游戏等形式来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我曾经听过一节英语公开课就是这样导入新课的:上课铃响后,老师没有跟学生打招呼,而是自顾自地大声和别人通起电话来,等醒过神来才知道,这是讲课老师事先设计安排好的课堂导入环节,其目的在于通过自己的情景表演导入新课,这时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课堂教学也趁势巧妙地切入了主题。

(二)音乐激趣法导入新课。

音乐不仅可以给人带来愉悦的心情,而且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对于七年级的孩子们来说,有着非常强的吸引力,他们大都很喜欢,因此如果在课堂教学导入环节中能够想方设法引入音乐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帮助学生尽快地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定能起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疑”是学习的起点,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根据新授内容为学生巧妙地设置不同的悬念,意在使学生暂时处于一个困惑状态,使学生主动投入到揭开“谜底”的探究活动当中,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

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应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课选择使用不同的导入方法,达到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持久的英语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要注意抓好单词教学

七年级英语的词汇量较之小学猛然增多,学生感到不适应,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怎样才能让七年级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教材中的单词呢?我的方法如下:

(一)重学生记忆方法的指导。

单词由音、形、义三方面构成,音在模仿,形在书写,义在思考,三者相辅相成。因此,教师在进行单词教学时,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努力培养学生音、形、义巧妙结合记忆单词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总结单词的记忆规律。

(二)从教学方法入手,把竞争机制引入单词教学之中。

日常教学中,教师经常用一种方法教授单词,学生会感到乏味。因此教师要经常变换单词教学方法,力求给学生新鲜感,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适时、适当地利用歌曲、笑话、谜语、竞赛等游戏活跃气氛、寓教于乐,激发兴趣,对记忆单词大有好处。事实证明,这些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争强好胜的欲望,确实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开展灵活多样的活动,加强复习巩固。

人的记忆是有一定的时效性的,原本记住的东西,如果不在一定的时间内加以复习和巩固,很快就会遗忘。切记一定要注意根据遗忘曲线规律,做到及时引导学生复习,以不断加深印象。为了巩固记忆不妨经常做些小练笔,形式可以多样,诸如,默写单词、抄写句子、用词造句,等等。还要让学生适当增加课外阅读量,从而达到巩固单词记忆、扩大词汇量的目的。

其实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只要能够让学生爱学、乐学、愿学,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就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的。

三、要正确看待日常教学中汉语的运用问题

目前,非常流行运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这似乎成了一种时尚。有些老师,尤其是在对外进行的公开课中,坚持不用一句汉语,甚至认为课堂上用到汉语就意味着自己水平不够高。其实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片面的认识。事实上,假设课堂上学生在对一些抽象知识点的理解上出现了障碍,这时汉语的适时适度的运用则会在教学中起着无法忽视的作用,因为我们的母语毕竟不是英语,而是汉语。相比英语而言,学生对汉语记忆起来相对更容易,印象也更深刻。而且,《新课程标准》中也曾经强调让学生通过体验和实践进行学习,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英语教学的信息交流过程中应适度发挥母语的积极作用,把母语用得恰到好处。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要想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兴趣不减,不是绝对不用汉语,而是做到活用汉语,也就是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已有经验、教学环境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条件等各方面情况扬长避短来实施课堂教学。这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可以作为学生的一种学习策略加以培养,从而有效地提高其本身的学习效果。

四、要重视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通过表扬和鼓励来激发和保持学生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对于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同样奏效。激励性评价是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基础之上的,在教学中,每个学生都理应得到教师的关爱,每个学生的求知欲也都理应得到爱护。但是一定要注意把握评价的尺度,要根据情况灵活使用,真正起到吸引学生,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作用。当然,不同类型的学生要区别对待,比如,对自信心不足、学习上存在问题的学生,要善于精心抓住他们日常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适时地给予充分肯定,不要吝啬鼓励的话语,应通过激励性语言,使他们时常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唤起他们足够的学习热情;而对于个别成绩优异却易于得意忘形的学生,则应见好就收,切莫过头,否则他们很有可能会因沾沾自喜而出现种种失误。

13.快乐的中秋节七年级作文 篇十三

上午,我舒舒服服地睡了个懒觉,睡到自然醒。吃好早饭,爸爸妈妈带我去爷爷奶奶家。姑姑和姐姐也来了。爷爷奶奶准备了好多菜,有糖醋排骨,清蒸鲈鱼,烤鸭,大头虾等,摆满了整整一桌。望着一桌子香气逼人的菜肴,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鸭腿狼吞虎咽地啃起来,惹得爷爷奶奶哈哈大笑起来。我们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吃完饭,我玩起了电脑游戏。平时学习很忙,爸爸妈妈都不让我玩游戏,今天可以彻底放松一下了,我和姐姐一起玩得很不亦乐乎。中间为了让眼睛休息一下,我们一起到小区里玩了一会儿……

晚上,我们一起看月亮吃月饼。今天的月亮很大很圆,像一个大玉盘挂在天上。妈妈给我们讲嫦娥奔月的故事。看着明亮的月亮,我想起了李白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还有宋朝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王菲有一首歌就是唱的这个词,我们一边听着歌,一边赏月,一边吃着月饼。爷爷奶奶准备了很多月饼,但我不喜欢吃很甜的月饼,我最喜欢吃鲜肉月饼。

14.中秋七年级作文 篇十四

盼望着,盼望着,小假日放了,中秋已来临。又是一年中秋时,节日里本该有的喜悦自然是不差,因为这可是个放松一下的好机会。

圆圆的月饼代表满月的天,“圆圆”更是代表着一家人团团圆圆。这不,一大早地赶去超市购物,然后又风风火火地将东西运到姥姥家。途中,这俩大人竟还跑上了,是有多迫不及待呀!

“咚!咚!咚!”依旧是专属于我的简单粗暴的.敲门方式。还是来晚了一步,因为都已经来了很多人了。只见茶几上,厨房里忙碌着许多“长发飘飘的……”她们是:我的姥姥、姐姐、姨姨、舅妈……但在这时,一枚短发男子加入了这个“团”。也就是老爸来亲自“掌勺”。

“咚一一咚一一”比我的方式还粗暴,定是我那个淘气包一一小侄子了。果不其然,一冲进门就一副“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仿佛要把我们这群“鬼子”全部消灭!第一个目标,没错,是我!只见屋子里的爷爷在一旁若无其事地看电视,还有一群哥哥姐姐有的看热闹的,有的还若无其事的样子。而这一大一小就满屋子乱窜。不能以大欺小,又没有“武器”,只有三十六计之……“跑啊!”“啊!”“站住!”“哈哈哈一一”……最终战况如何?当然是一一“鬼子”被水枪给打跑了。

“战争结束“,终于,还是这刚被端上饭桌的美味带给我“安慰”,顿时就满血复活了!当然,“战争”不会再打响,全家老小沉浸在一片欢乐当中。

15.七年级几何推理的教学心得 篇十五

一、引发好奇, 使学生对推理证明产生浓厚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几何学习是学生新鲜接触的学科, 他们想学好的愿望比较迫切, 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态, 因势利导, 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就有浓厚的兴趣。

在进入推理课学习的第一课, 我用学生都喜欢的名侦探柯南的例子做了引入:“同学们, 我们接下去要上的课和名侦探柯南有些关系, 大家都看过柯南破案, 谁能说说他是怎么做的?”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他会找线索”“他从现场找到的证据想象罪犯的动机”“他会把最后的案情和找到的线索加以联系……”“很好, 我们这段时间要学习的内容就和破案有关, 只不过我们要破的是题目, 这题目和案情一样都需要推理的过程, 希望大家和柯南一样有聪明的大脑, 学好这部分内容。”同学们会心地笑了。在学习的起始阶段给学生留下一个好印象, 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很重要的。

同时在教学实践中, 我从兴趣入手, 注意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讨论的氛围。教师通过有针对性、合理性的提问, 引发他们积极探讨数学知识, 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讨论的习惯。特别是一题多解的题目或需要分类讨论的问题, 学生的智慧是无穷的, 三五分钟的讨论会让他们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同时彼此思想火花的撞击要比教师简单的灌输有意义多了。

几何说通俗点就是图形, 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多从实物和模型出发, 让学生感受到几何知识的应用无处不在, 使学生在图形学习与逻辑推理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打好基础, 让学生对推理证明有知识积累

几何推理证明在七年级下学期的平行章节中才出现, 可是几何题的计算在第一学期就开始学习。线段和角的相关计算有些特别, 它不是简单地加减乘除列式计算, 为什么有这样那样的数量关系, 你需要一定的因果关系去说明, 我就在第一学期的几何计算的学习中就开始慢慢渗透一些说理的过程和方法。

比如在学习线段的和、差、中点时, 主要以图形的认识为主, 让学生直观看到它们的形成, 这样有利于培养识图能力。同时也要求学生能在图形和相关数量关系之间建立联系, 并与有关的符号表示联系起来。即由点M是线段AB的中点, 就有AB=2AM=2MB, AM=MB=1/2AB (反过来, 如果点M在线段AB上, 且有这样的数量关系, 那么点M是线段AB的中点) , 这对于以后学习用符号表示推理是很有帮助的。同时在后面的计算中也通过一些简单说理, 为后面逐步让学生养成言之有据的习惯做准备。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 对于一些相对复杂的计算题同学们能把前因后果说得很清楚了, 并且在书写上也养成了很好的用数学符号来表示的习惯, 这为以后进一步全面学习几何推理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开始进入推理学习后还要注意让学生养成仔细的审题习惯。读题很重要, 题目中提供了哪些条件, 需要求证什么结论, 在审题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意找到与结论有关的条件, 或者从已知条件中找到哪些小结论等等。审题完毕, 通过提问、讨论板演的形式来检查效果, 同时, 鼓励学生找出问题, 并不失时机地表扬有收获、有进步、有成绩的学生, 使学生有获得成功的喜悦, 养成良好的审题的习惯。

三、从易到难, 为学生进一步求知创造台阶

进入推理证明的学习后, 由于上学期在图形计算过程中打下的基础, 学生对于接触到的推理题的一般说理步骤掌握得比较好。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 我在讲课中特别注意按内容的难易程度逐步深入讲解, 在例题及习题的安排上, 应由浅入深, 由简单到复杂, 分散难点。

几何题的推理方法经常是不唯一的, 有的方法好有的方法欠佳。我从不否定他们的各种思路, 只是把各种做法展示出来, 学生就会发现最好的一种方法。让他们学会在比较中自己去寻找推理的最佳思路, 从而调整自己在推理中的不足, 这也是提高自我的一种方式。

16.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 篇十六

() 1. I got an e-mail this morning. Its ______ my best friend John. (2008浙江嘉兴)

A. inB. onC. at D. from

()2. Millions of Shanghai citizens are learning to _______ English for the 2010 World Expo. (2006上海市)

A. tellB. speak C. sayD. talk

()3. She can speak Chinese, English and ________ French. (2008四川泸州)

A. a little B. a few C. few

答案与解析

1. 选D。根据句意来判断,应用表示“来自……”意思的from。

2. 选B。表示“说某种语言”要用speak。

3. 选A。a little意为“一点;少许”,用来修饰不可数名词。a few与few用来修饰复数可数名词。French意为“法语”,是不可数名词。

Unit 2

()1. —Excuse me, young man. Where is the park, please?

—Its across ______ the supermarket.(2008浙江湖州)

A. in B. onC. from D. at

2. 根据汉语提示完成下列句子,每空一词。(2008内蒙古乌兰察布市)

你们的教室紧挨着图书馆吗? Is your classroom _______ _______ the library?

3. 根据句意及所给中文提示或英文解释,写出句中所缺单词。(2008江苏宿迁)

—Would you please put this box ________(在……之间) the desk and the wall?

—No problem.

()4. —Excuse me. _______ is the park?

—Its next to the supermarket. (2008内蒙古呼伦贝尔)

A. WhatB. When

C. WhereD. Which

()5. 词语释义:There is a tall treein front ofthe house. (2007海南省)

A. behindB. beforeC. beside

()6. —________, could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Park Street?

—The Park Street? Oh, go straight and turn left. You cant miss it.(2007安徽省)

A. All right B. Never mind

C. Excuse me D. Thank you

()7. Look, there ________ a cat and a dog fighting under the tree. (2008广西北海)

A. are B. is C. have D. has

8. 根据句子意思及汉语提示,写出所缺的单词。(2008江苏徐州)

I could see her ________ (透过) the window.

()9. Mary bought a house ________ a small garden. She will move in next week. (2007云南)

A. fromB. with C. forD. of

()10. —Our family are traveling to Germany for the Beer Festival.

—________!(2008山东潍坊)

A. CongratulationsB. See you later C. Have funD. Take care

答案与解析

1. 选C。根据答语来判断,应用across from,意为“在……对面”。

2. 填next to。next to意为“紧靠……的旁边;贴近;最接近”。

3. 填between。介词between意为“介于……之间”,between可与and连用,表示“在……与……之间 ”。

4. 选C。根据答语来判断,所问的应是“地点”。

5. 选B。in front of意为“在……前面”,与before意思相同。

6. 选C。因某事需要打扰对方时,一般要先说Excuse me。

7. 选B。There be ...句型表示“某处有某人 / 物”,be用is还是用are,要与其后面的第一个词的单、复数形式保持一致。have / has表示“拥有”,与there be不可出现在同一个句子中。

8. 填through。across与through都有“穿过”的意思,但through所表示的是“从某一空间中穿过”,across所表示的是“从某一物体的表面穿过”。

9. 选B。介词with有“带有”的意思。

10. 选C。have fun意为“玩得开心”,此处是用来表示祝贺的,答语意为“祝你玩得开心”。

Unit 3

()1. —Mum! The boxs too heavy.

—Dont worry. Let me ______ it for

you. (2007浙江台州)

A. carryB. carries

C. carryingD. to carry

()2. —Why do you hope to visit Hawaii

some day?

—_______ it has beautiful beaches.

(2008浙江温州)

A. ThoughB. Or

C. BecauseD. So

3. 根据句子所给汉语,写出句子空缺单词的正确形式。(2007广西桂林)

Miss Lin is very ________(友好的) to us.

We all like her very much.

()4. —Isnt he a pilot?

—________. He is a reporter from

CCTV. (2007湖北随州)

A. No, he isntB. Yes, he is

C. No, he is D. Yes, he isnt

5. 根据句意,用括号内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

填空。(2008甘肃兰州)

There are a lot of _______(leaf) on the tree

when spring comes.

()6. —Mary, would you like to go hiking

________ me? (2008吉林长春)

—Yes, Id love to.

A. inB. atC. toD. with

答案与解析

1. 选A。let sb. do sth. 意为“让某人做某事”,do为不带to 的动词不定式。

2. 选C。由why开头的特殊疑问句,要用because来回答。

3. 填friendly。friend是名词,意为“朋友”;friendly是形容词,意为“友好的”。

4. 选A。否定的一般疑问句翻译成汉语,意为“难道……不……吗?”,多用来表示提出请求或表示说话人的看法或惊异的情绪。在回答否定疑问句时,要注意应根据实际情况回答。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用“Yes, +肯定结构”;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用“No, +否定结构”;但Yes通常译为“不”,No通常译为“是的”。

5. 填leaves。leaf是单数形式,其复数形式是leaves。

17.中秋七年级作文 篇十七

一、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欣赏三首诗词。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重点和难点:

1、 形象和情感是如何统一的。

2、 景和情是怎样统一的。

3、 朗读

三、教学设计:

熟读或者背诵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创设自身情景,铺设感情基调(让学生谈谈对中秋的认识:月饼、月亮、团圆、思念)导入所学课文,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学设计1》。

二、深入课文:

反复阅读、揣摩诗词,谈谈你最喜欢哪一首,说明理由。

共同欣赏:(侧重于意境的分析)

十五夜望月 唐 王建

1、 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环境气氛,把读者带入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2、 点拨:

(1)、讲透诗题“十五夜望月”。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却处处含“月”试分析。拓展:白——月光,联想李白的《静夜思》。

树栖鸦——听到,非看到,联想周邦彦《蝶恋花》“月皎惊乌栖不定”烘托了月夜的.寂静。辛弃疾的《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湿桂花——桂花已湿,夜太深,联想月中桂花是否也湿,月中嫦娥、吴刚、白兔是否也像庭中人一样无眠,意境更为悠远,这里暗点“望月”。

(2)、后两句抒情,非直接倾诉,而用委婉的疑问语气间接表达。“落”字最妙,妙在何处?(新颖妥贴,不同凡响,给人以动的形象,仿佛秋思随着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

水调歌头北宋苏轼

1、 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文学家,书法家,官场常失意。其文想象力丰富,又流畅自然,有时还含有深刻的哲理。与其弟苏辙、其父苏洵合称“三苏”。

2、 这首词把宇宙、人生问题融合在一起,把对官场的思考和对弟弟的感情贯穿到赏月中去,想象瑰丽又不离现实生活。宋代词评家胡仔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把握作者思想情绪:因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与弟弟子由分别七、八年,中秋对月,无不抑郁惆怅之感。但作者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却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3、 拨:上下片都有包含人生哲学意识的句子,找出,试分析。

上一篇:福利费发放标准下一篇:《我爱秋天》作文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