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亲情电影《我的父亲母亲》影评

2024-07-14

感恩亲情电影《我的父亲母亲》影评(12篇)

1.感恩亲情电影《我的父亲母亲》影评 篇一

黑白的现实,彩色的回忆,张艺谋同学在《我的父亲母亲》里描绘的是怎样一种无以伦比的美丽!

影片反复出现的那条从乡村通往城里的山路,蜿蜒地穿过似乎属于世外桃源的原野,迈过微微倾斜而又略有起伏的山坡,正是“母亲”情窦初开期盼“父亲”的坎坷心路。

克制含蓄的对白,无处不在的音乐,纯净而又绚烂如油画的美丽村庄,还有那条充满坎坷而又曲折迂回的山路,一切都是那么纯粹,一切都是那么唯美。

没有曲折迂回扣人心弦的繁复情节,也看不见华丽而庸俗的浮华尘世。纯粹,质朴,这就是张艺谋的极致艺术。

(有幸欣赏到这无以伦比的美丽,我甚至试图将文笔优美化,如上的尝试实在是太难为我了。还是回归本色的语言吧。)

影片有两个时间段:一段是90年代,“我”回到山村准备安葬父亲;另一段是50年代,“母亲”回忆起与父亲爱情故事。前一段是现实,后一段是回忆。张艺谋同学在描述现实时特意采用黑白色,而描述“母亲”的回忆时画面却被调成高饱和度的彩色。黑白的现实如素描,忧伤冰凉;彩色的回忆如油画,绚烂温暖。这一冷一暖的对比格外动人心弦。

张大导演让影片尽可能少的出现人物对白,而大量运用人物动作、神态以及充满意境的唯美画面,追求一种“以图言声、以图表意”的效果。在张大导演的深厚功力下,影片很多画面有着“无声胜有声”的表现力。(当然,三宝的配乐也让这些画面的意境得到了更高的升华。)

很欣赏章子怡在这部影片的表现:纯净如水的明眸,略带羞涩的清纯笑容,娇憨而异样的步伐,完美的塑造了一个有点桀骜不顺、对爱执着的清纯少女。这个似乎有点偏执狂的情窦初开的少女,那份偏执的倔强的确打动了我。

固然远离俗世的质朴爱情犹如童话般超脱于现实,那种美好也只能在已然逝去的初恋才能找到,而《我的父亲母亲》告诉我,它是真的存在。

这就是《我的父亲母亲》的成功之处。

[爱情剧情电影《我的父亲母亲》影评]

2.感恩亲情电影《我的父亲母亲》影评 篇二

关键词:《我的父亲母亲》,画面,声音,色彩,空间

导演电影风格的形成主要体现在对电影造型元素的运用, 作为电影创作者要善于运用造型元素解构故事、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主题观念。由此可见, 造型元素的设计对于一部影片来说有多么重要, 它直接关系到电影能否成功。电影被称为“最生动的艺术”, 而造型元素就是解构这种“最生动艺术” 的骨架。张艺谋可谓是中国影视界最擅长运用造型元素的导演之一, 其作品着力展示电影造型的魅力, 达到一种至高的境界, 反映出新的电影美学追求。现代电影中, 造型元素对电影越来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电影的造型主要包括画面、色彩、声音、空间四大元素。现结合张艺谋的影片《我的父亲母亲》, 对造型元素的运用进行具体分析。

一、画面造型元素

画面造型是电影艺术中最直观、最重要、最基本的一种造型元素。所谓画面是指不间断地通过摄影机拍摄下来的静止或运动的对象, 能表达一定含义, 并能与上下电影画面进行组接的有可视影像的一段胶片片断。在影片的叙事结构上, 张艺谋讲究画面的首尾呼应, 追求一种独特的构图形式;善于运用固定镜头, “无情”地凝视着镜头前所发生的一切, 达到一种真实、自然的效果。从张艺谋所有拍摄、导演的电影作品来看, 他往往选择那些富有强烈视觉性的物象来表达主题。譬如在 《我的父亲母亲》中, 导演运用红棉袄、红发卡、青花瓷碗、红布等一系列的物象, 来隐喻父亲和母亲之间那种纯真而伟大的爱情, 令人感动不已。

电影画面造型元素往往用来揭示故事内容、体现导演意图、展示演员表演, 实现主创人员的创作设想和创作结果。电影艺术中的画面构图一般由主体、陪体和环境三部分组成, 电影画面构图不仅要处理好主体与陪体、环境之间的位置, 大小、透视关系, 还要处理好运动镜头和主体的运动所产生的变化, 可以这么说, 电影画面构图是一种动态构图。影片画面构图的前提条件是导演对于空间造型的设计, 它决定了画面构成形式, 决定了影片的造型风格, 影响了影片的情感基调。影片《我的父亲母亲》的开篇和结尾处均采用曲线构图的形式, 产生一种绘画般的平衡感和秩序感。影片一开始是一条弯弯曲曲的路延伸至大山深处, 用“路”的曲线构图形式来象征母亲对父亲真挚而纯洁的爱意, 影片最后, 张艺谋依然借助“路” 来表达母亲对父亲那份真诚和执着的爱情。

二、声音造型元素

电影艺术作为第七艺术, 是由视觉和听觉共同组成的, 是一门视听综合艺术。声音的融入为导演带来了更大的创作空间, 在影片中声音与画面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正是由于声音与画面的互相配合甚至矛盾冲突, 才使电影具有更丰富的创造表现力, 在人们心中产生悠远深邃的回响。张艺谋作为电影造型运用方面的高手, 尤其注重声音元素 (语言、音乐和音响) 为造型表意、写实叙事服务。因而有必要对电影《我的父亲母亲》声音造型元素之一——音乐加以阐述。

影片的音乐以其旋律优美、感人至深、富有想象力等特征, 成为一种重要的电影叙事手法。音乐作为一种造型符号在张艺谋的电影里得到充分的展示, 运用音画分离和音画对位的手法, 在不同时空环境中顺畅地过渡和交叉, 成功营造了影片的氛围。有时音乐和画面的节奏、情绪、意境、倾向相反, 类似于文学中的反衬手法, 形成音画相辅相成、对立统一;有时声音游离于画面之外, 不拘泥于影片的具体情节, 从更高的层次塑造音乐形象、表达主题思想。《我的父亲母亲》的电影主题音乐旋律优美, 生动感人。在村口, 人们迎来了“我的父亲”—— 骆先生, 父亲不经意地一瞥, 打开了母亲心中的情感闸门, 羞红了母亲的脸颊, 母亲依依不舍地目送父亲。此时的音乐悠扬、舒缓、开阔, 采用单簧管、竹笛奏出优美的旋律, 声音纯洁、 干净、悠扬, 天籁之声响彻天空, 仿如一颗萌动而激荡的少女之心, 音乐使影片更加精彩、感人, 成功地营造了影片的气氛。

作曲家三宝所做的《我的父亲母亲》主题音乐, 旋律优美、 婉转动听, 每当主题音乐响起, 脑海便会浮现出与之相关联的画面, 如金黄色的背景, 鲜红色的围巾, 年轻母亲清澈如水的眼睛等画面, 运用音乐成功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总之, 声音造型打破了屏幕的边框, 延伸出无限的空间感, 传达出更多画面无法表达的含义, 正如美国著名的作曲家赫尔曼说的“:音乐实际上为观众提供了一系列无意识的支持。它不经常露面而且你也没必要知道它, 但是它却起到了应有的作用。”[1]

三、色彩造型元素

张艺谋所拍摄和导演的影片追求形式美感, 构图新颖、画面精致、色彩绚丽、影调极具张力, 带有极强的主观性和表现意识, 色彩效果极度张扬、冲突强烈、形式感异常强烈, 以突兀的视觉冲击力赋予了色彩本不具备的意识形态内涵。

在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 张艺谋运用色彩解构时空, 开头结尾采用黑白色, 中间的回忆部分用彩色, 色彩形成前后对比, 使得情感产生强烈反差。现在的“黑白”的悲痛, 使人怀念曾经拥有的“彩色”回忆;而过去“彩色”的美好回忆, 更加突显失去的“黑白”痛苦。

色彩在张艺谋的电影作品里不仅是纯粹电影化的造型手段, 而且还构成他电影的视觉语言形态, 色彩艺术由自然真实达到了艺术真实。张艺谋偏爱红色、黄色这种偏暖色调, 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形成鲜明的个性特征, 使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影片中, 红发卡、红布、红棉袄、红围巾等符号的运用, 彰显张艺谋导演的鲜明个性和独特认识, 形成极具特色和倾向性的影片风格, 我们必须承认, 张艺谋在这一点上取得了成功。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艺术是这样一项人类活动: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 而别人为这些感情所感染, 也体验到这些感情。”[2]张艺谋巧妙地借助色彩这一外部载体完成了人物主观情绪的客观投射。张艺谋电影色彩的象征意义和主观表现性得到了张扬, 赋予颜色以特定的内涵, 激发观众潜意识里的联想, 使得色彩造型元素更具表现力。

四、空间造型元素

德·西卡曾说过:“选好一部影片的场景, 一部影片就成功了一半”。张艺谋作品中的空间设置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与原著相比, 电影场景呈现形象化、典型化和符号化的造型特征, 成功塑造人物形象、深化主题思想、传达价值观念。如在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路”的空间设置, 既有助于讲述父亲与母亲从相识、相知到相恋的爱情故事, 又有助于塑造一个美丽、真诚、执着、纯朴的母亲形象, 影片最后仍然是在“路” 上升华主题。《我的父亲母亲》的英文名字为“The Road Home”, 影片的主场景是在乡间蜿蜒的小路上, 年轻的母亲在 “路”上奔跑的镜头在影片中多次出现, 每次“路”上奔跑镜头的运用又表达了不同的感情色彩, 既有幸福, 又有伤感, 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没有直接的语言对白, 只有一个纯朴的农村少女在乡间绵延的小路上追逐心爱的人、期盼心爱的人、陪伴心爱的人。在影片中, 导演把“路”进行符号化处理, 而“路”的空间设置又升华了故事内涵。

“电影具有构成空间的可能性……电影空间不是现实空间本身而是现实空间的再现。”[3]张艺谋设置的电影空间是对于现实空间的“重构”, 达到电影空间“再塑”的极致。纵观张艺谋的影片, 高粱地、陈家大院、教室、监狱、皇宫……影片都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环境叙述故事、抒发情感, 时间却被设置为一个时代背景而存在。“空间结构的单纯化使被表现的对象从错综复杂的空间关系中凸现出来, 从而获得象征意义。”[4]在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 这条乡间小路象征希望, 意味深远。这条路把两个心爱的人联系在一起, 这条路承载着母亲最大的希望和诚挚的守候。影片把东方文化中含蓄内敛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以至于章子怡塑造的年轻母亲的形象成了东方女人的典型。张艺谋通过极致的表现手法, 把故事发生的空间推向了极端。于是, 乡间小路不再简单的是土黄色的路, 它成了一种符号、一种象征、一个寓言, 娓娓地诉说着东方古老而又神秘的传奇。

总之, 电影作为第七艺术, 是一门视听综合艺术, 其艺术形象是通过电影造型构成要素表现出来的。因此, 要创作一部优秀的影片, 除了有一个好的剧本和创意之外, 更加离不开电影造型中画面、声音、色彩、空间四种元素的合理编排、烘托和互补。

参考文献

[1]李南.影视声音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1:6.

[2]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48.

[3]电影艺术词典[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6:207.

[4]王志敏.现代电影美学基础[M].北京:电影出版社, 1996:76.

[5]大卫·波德维尔.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M].曾伟祯, 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8:

[6]潘奕.电影画面造型的视觉美感与叙事功能[J].长春:电影文学, 2014 (1) :41-42.

3.感恩亲情电影《我的父亲母亲》影评 篇三

从影片《我的父亲母亲》的时空关系、主观视点、叙事表意符号等方面可以看到张艺谋在电影创作中的造诣,影片中的每一个镜头都能够看到导演的蒙太奇思维。影片《我的父亲母亲》中营造一种含蓄诗意之美,这种意境架构在主流叙事基础之上。这种心灵深处的感动会触及到每一位观众——淡雅与温情,诗意与朴厚。

一、影片叙事时空关系构建

热奈特在《叙事话语》著作中提到两个时间:“所指”时间和“能指”时间。[1]如何改变与组织故事的时间成为导演叙事的技巧之一。《我的父亲母亲》中对时间结构安排和再现形式的表现,实现了物理性时间和人物心理时间的深层把握。

影片开始运用黑白影调讲述了父亲去世的现状,随即运用唯美淡雅的色彩语言讲述回忆的段落。影片后期又回到黑白灰色的现实:父亲抬回家的路上,最终影片定格在母亲奔跑的镜头。影片并没有按照传统时间叙事策略。而是采用:现实+回忆+现实+回忆的叙事策略。

回忆性的段落更多为叙事表意服务。这些回忆性的段落里导演常用光影和色彩进行构建。母亲在织“红”的段落里,导演运用金黄色的光线从窗户边投射人物身上。随后镜头对准人物手部进行拍摄红红的布段。这种光影与色彩的运用,让观众迫不及待的想知道人物此时的面部形象。随后导演运用 “红”线作为前景,金黄色的影调作为逆光处理。朦胧而温暖的暖色为影片故事编织提供写意空间。“那些年,那些温暖。”这为张艺谋回忆段落运用暖色调的处理找到了人物主观心理的写照,现实的凄凉已成为现实,那些年的温情与唯美就显得更加美好。这种冷暖色构架现实和回忆的时间中,这是为影片叙事服务,更是为人物抒情表意服务。

“电影的基本单元——画面,就是一种完美的空间能指,以至于电影与很多其他叙事载体相反,始终同时表现引发叙事的行动和与其相配合的背景” [2]空间环境的设置为影片的整体基调提供外在依据。《我的父亲母亲》中金黄淡雅的田野,弯曲延伸的道路,质朴静谧的小院,宛如一幅幅宁静致远的中国画。一方面这样空间环境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场景,进一步讲为故事情节的展开提供了外在依据。母亲第一次与父亲正面眼神交流,导演把场景安排在金黄淡雅的田野。远景拍摄到母亲回去拿篮子,羞涩的母亲成为田野的一部分,田野又成为母亲内心情感的外在表达。人、景、情在整部片子中营造了一种清新淡雅的叙事空间。

二、影片叙事主观视点表意

“讲述一个故事,意味着架构一个可供观看或阅读的文本。而要构建一个文本,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谁来讲述故事?”[3]根据电影叙事学的理论,讲述的视点决定了电影的叙事形态。电影《我的父亲母亲》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用冷静的视角讲述故事,这是将主体意识隐藏起的一种叙事形态。影片中采用“我”的口吻进行讲述故事,颠覆了鲍十中篇小说《纪念》中的第三人称的客观叙述。张艺谋用画外音呈现第一人称的叙事形态,“这就是父亲和母亲的故事”每一次画面与声音的归属与统一让观众对影像画面产生了认同感,潜意识里跟随人物的视角进行情感体验。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主观视角演化成一种“冷静、客观”的视角,完成每一次情感共鸣。“我”来讲故事,同时也能看出:导演在讲故事。由客观视角变为主观视角,一方面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 另一方面表现了我对父亲母亲的敬爱与尊重。 父亲和母亲的形象在导演的镜头下得以挚爱真情的表现,导演的人文关怀情结得以彰显。

三、影片叙事表意符号生成

《我的父亲母亲》中娴熟的造型手法,实现了视觉语言与叙事策略的完美结合。张艺谋运用视听元素讲好故事,同时又唤起观众心中的真善美情怀。

第一,从叙事手法看,影片情感线索高于情节线索。从外部活动看,影片表现了父亲和母亲之间的爱情故事。不论是父亲和母亲第一次相见还是影片最后母亲“送”父亲回家的道路。整部影片用一个个现实片段化的故事完成影片的叙事过程。从人物的心理活动看,这种片段化的过程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化:“三次送公饭”、“送学生路上的等待”、“蘑菇馅蒸饺”、“红发卡”、“青花瓷碗”,那朗朗的读声音被赋予一种信仰贯穿影片,同时也承载着文化母题。

第二,从镜头造型语言上看,《我的父亲母亲》中多处运用长镜头造型语言。“我”回家后第一次见到母亲,导演运用28S的长镜头拍摄悲伤的母亲。影片中也多次运用长镜头拍摄奔跑中的母亲。影片中长镜头的运用一方面真实地展现了事情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影片的叙事节奏,形成舒缓的节奏形式。老年母亲听到“我”的读书声走路过程,导演运用长镜头拍摄此过程,长镜头此时传达出淡淡的悲伤基调,淡化了情节,进而是渲染了影片的抒情基调。这种影调和节奏对影片叙事产生影响。

第三,从运动镜头上看,《我的父亲母亲》注重对人物动作表现, 同时将人物的动作发展置立于运动镜头的表现, 影片中大量的跟镜头和推镜头表现母亲的奔跑, 运用特写镜头表现母亲痴情、期盼、失落、凄凉、欣望、幸福等细腻而丰富的面部表情, 人物的动作都在运动中表现, 镜头在运动, 画面在运动, 母亲的心事在流动,影片的节奏亦在变化, 流动创造着清扬淡雅的影像风格,进一步将那段纯真年代的纯情故事渲染得如流水般灵动, 风样飘扬,阳光似的灿烂。

导演张艺谋在舒缓节奏中凝聚真情,《我的父亲母亲》没有追求叙事的冲突性,而是将这种冲突性融入到散文化的笔触中刻画人物形象。点点滴滴的小事件上,表现一种原生态的生活状态。关注社会、聚焦现实、彰显情感以及刻画人生历程的人文内涵,这种手法融入影片《我的父亲母亲》的叙事过程中,积淀升华影片清新的散文化基调。

四、影片叙事风格总述

《我的父亲母亲》中渗透着民族意蕴和生活真实之美相交融的风格,张艺谋早期的作品更多蕴含一种民俗文化风格,如《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从《秋菊打官司》开始张艺谋开始将镜头对准现实主义。影片《我的父亲母亲》中原生态的生活状态和自然情景,形成叙事节奏相对舒缓。生活、现实、情感、人文这些元素都融入影片的叙事过程,积淀衍生《我的父亲母亲》中平凡朴厚、清新淡雅、诗意浓郁的散文化叙事风格。

[1]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年版,第 12 页

[2]安德烈•戈德罗:《什么是电影叙事学》,商务印书馆,2005 年版,第 104 页

4.我的父亲母亲影评 篇四

本部影片中有许多感人至深的小细节,或是表现母亲的娇羞可人,或是表现母亲的执着坚持,或是表现母亲的勤劳善良,无处不彰显着人性的光辉和魅力。章子怡扮演的母亲的形象恰到好处,展现了她对爱情的执著,纯真动人对爱情矢志不渝的追求的勇气。她的那双乌黑发亮的大眼睛,一颦一笑都因父亲而变化,影片中采用特写的方式展现了人物细微的神态和心态变化。当母亲听说父亲马上要回城的消息时,言语急切,失望、怨恨爬满了脸颊;当父亲答应母亲腊月初八前一定回来,并掏出红发卡送给母亲时,母亲羞涩又甜蜜地笑起来。人物的内心情感展露无疑,不加掩饰,纯净而自然。

回忆的画面徐徐展开,在欢迎教师的人群里,母亲一下子就被父亲吸引住了,兴奋与羞涩显现在她18岁年轻而娇羞的脸上,心中怀揣爱情的秘密,一路奔跑着,气喘吁吁地推开家门,把红夹袄脱下整齐地放好,立即掏出一件新衣裳仔细地穿上。打从第一眼看见父亲,母亲的心从此就被与小学一切有关的事物紧紧的拴住了。新校舍落成时挂在房梁上的红布由村里最美的母亲来织,母亲织布也格外用心,影片后也介绍了后来父亲上课抬眼就可以看见红布,就会想起母亲的笑容,当学校问起是否要换屋顶时,父亲婉言谢绝了,他心里就是舍不得那块布呢。

在男人建造学校时,母亲变着花样做了葱花油饼、葱花炒鸡蛋、蘑菇馅饺子,用同一只大青花瓷碗送去,躲得老远眼睛使劲儿瞟着自己的碗,期待着父亲能够吃上。在学校第一天上课时,母亲一路从家里小跑至学校,透过密密麻麻的人群,仔细谛听父亲洪亮的读书声,这读书声从此成为母亲心里最温柔动听的音乐,伴随了她40年。影片中母亲也多次重复道:“就属你父亲的读书声最洪亮最动听了。”此后,母亲为了能多看见父亲几眼,母亲特意绕过学校到前井打水。有一次,母亲已从井里打好水,突然瞥见父亲挑着水桶远远地走来,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水又倒回井里,心里小鹿乱跳等着父亲来临。

后来,母亲听说父亲常送路远的学生回家,母亲就特意到那条路附近蹲点守候。在黄绿色树叶的掩映下,穿黑色衣服的父亲与孩子们走在路上,背景是大片大片的金黄色的白桦树,逆光照射在父亲与孩子们身上,勾勒出人物的轮廓,小孩们一蹦一蹦,父亲迈着大而从容的步伐,稳健而富有弹性,整个画面极具美感。同时,画面中还不断切换母亲母亲远远翘首观望,在树林间奔跑、追随、凝望的样子。有一天,母亲与父亲第一次在路上面对面相遇时,只有父亲轻轻的道一声:“嗨”,只有母亲因慌张与兴奋无语含笑,一时高兴过头,竟然忘记了自己的篮子,扭扭妮妮地快步走开了,却被父亲叫住,父亲把篮子递给母亲时,母亲羞涩地接过篮子,内心喜悦又激动,连走路的样子都变得十分可爱。

终于,父亲吃派饭轮到母亲家了,母亲天未亮就起床下过做菜。午饭时,穿一身新的粉红袄,左手手扶着门框,右手因紧张轻轻搓揉着棉袄,站阳光里甜甜地笑着迎接父亲,那一场景成为父亲心中永恒的画面。父亲在吃饭时,母亲透过小窗户偷偷地父亲,父亲一个转头刚好与母亲四目相对,母亲忙埋下头洗刷碗筷。母亲与父亲相约后日再来吃饺子,可父亲突然被叫回城去,母亲一路跑着追赶,穿近路走小道,奔跑在路上、山坡和树林,穿着碎花红袄的母亲在黄艳艳的大山间奔跑的镜头,扎着绿绒线的辫稍活泼地跳跃,母亲的脚步声“啪嗒啪嗒”、青花瓷碗撞击的“哐啷哐啷”声和母亲气喘吁吁的声音牵动着在场观众的细腻的心弦。最后母亲一个踉跄摔倒在地,青花瓷碗也摔碎了,母亲伤心地哭了。匆忙奔跑中,父亲送的红发卡也不知掉在什么地方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母亲早出晚归满山遍野地找了几十里地,终于才发现掉在了家门口的红发卡。

一日盼着一日,终于挨到约定的日子,腊月初八一大早,母亲就到村路口等候。毛绒般的大雪纷飞,散落在母亲的帽子上,围巾上,和眉毛上,就像是一个雪人似的。可一整天也不见父亲的影子。母亲在风雪中瑟瑟发抖,回到家中早已冻僵,一下子就病倒了。谁知,第二天她执意拖着带病的身体只身上路,准备前往县城找父亲,娇喘吁吁,很快中途母亲就冻倒在雪地里被村长用车拖回家,一病不起。这么一躺又是好几天,有一天清晨,当教室里父亲和学生的读书声传来时,母亲醒了,一骨碌爬起来就向学校飞奔。原来是父亲是听到母亲病倒的消息后偷跑回来的,也因为这次的见面让他们正式见面的时间又拖延了好几年。

镜头又来回到现实中,呈现出黑白灰的画面,一反以往的影片风格做出了大胆的创新,灰暗的色调体现了人物内心的深深的伤痛。母亲因父亲逝去非常伤心,常常整日坐在父亲讲课的教室外默想,我从县城回来时第一件事就是把母亲从教室外的石凳上带回家来。我与母亲回到家中,母亲叫我把多年不用的织布机找出来,重新拼装,执意要亲自织一块布给父亲挡棺用,影片中国浮现母亲瘦弱的身体在织布机前晃晃悠悠,织布机因年久失修发出依依呀呀的声音,好像是在为母亲哭诉,亦或是在为母亲感叹呢。年迈的母亲依然和年轻时一样顽固执拗,她坚持要把父亲的遗体从城里抬回来,她认定了这条路上有她今生注定的缘分。她要用自己孱弱的生命为赌注,亲自陪着父亲再走一遍那条令她永生难忘的恋爱之路。大雪中,父亲的无数学生从四面八方赶来,争着抬父亲的遗体,在原野上汇成一股强大的人流,让人肃然起敬,内心充满了无以言表的感动。

5.我的父亲母亲影评 篇五

那一辆马车将教书先生骆长余拉到了他们的小山村,村里的人都聚集了出来欢迎张望。昭娣也在其中。

先生的打扮极具那个时代的特色,短发利索干净,中山装笔挺精神,温和干净的笑容,浑身都散发着一股温文儒雅的气质。更难得的是,作为一个有文化有知识的人,他不恃才自傲,而是亲和的和村民们说,不必叫我先生,叫我老师就好。

少女昭娣笑容明媚,脸上有种乡村少女的羞涩,清亮的眸子紧紧的追随着骆长余的身影,或许就在那目光的追随间,在先生那温文的笑容里,昭娣的一颗心也渐渐沦陷。

昭娣是小山村里最美丽的女孩,家里常常有人来提亲,但是都被母亲拒绝了。

而这次,她找到了能够执着的那个人。

学校盖房,村里的女人们餐餐送饭,她便做了好吃的饭菜用青花瓷大碗装着摆在第一道的位置;

因为是他的学校,织红时便格外用心仔细;

她不识字,听不懂学堂里传出的读书声是什么意思,却每一天都跑去听,只为了能听到骆长余那清朗好听的声音;

为了飘过学校见到他,她跑到最远的前井去打水;

看到他也要来打水时,她赶忙把打好的水倒入井中,只为了能有个暂时不走的理由;

轮到他来家里吃饭,她劈柴烧水忙活许久;

包好了那碗蘑菇馅的饺子,一遍遍的绕近路去追那辆马车,只想让他走前吃一吃;

看到教室的窗户纸破了,她便糊了新的上去,还贴上了好看的剪纸;

他许诺腊八回来,她便穿上了他喜欢的大红棉袄,佩上他送的发卡,站在路口执着的等;

甚至在听说他被留在县里回不来时,她高烧着也要冒着风雪去找他,最终却昏倒在半路上。。。

那样傻,那样执着,那样纯真。

这些质朴简单的细节,交织在一齐,述说着她单纯热烈的爱意。

这样的细节,看上去很平淡无奇,却感人至深。

还好,这并不是一个流水有意落花无情的结局。骆长余也被昭娣的单纯完美感动,她羞涩却明媚的笑容也进驻了他的心底,一切彷如水到渠成那般自然。他送她发卡定情,听说她病了,偷着从县里跑回来守了她半宿。

也因这一次偷回来,他们的再次见面推迟了好几年。

但他们终究在一齐了,此后便时时刻刻不再分离。除了死亡。

影片中,现实是黑白色的,回忆是暖色调为主的彩色,两种强烈的视觉比较,折射出现实的冰冷无情和回忆的完美。

穿插在影片的音乐很感人,每一段旋律都哼到了心里,为影片增色不少,也成为一方重要的催泪辅助剂。

影片中的旁白是骆长余和昭娣的儿子,他深沉低缓的语调带起了回忆的部分,缓缓的说着父母亲完美的初恋故事。

而后父亲为替学校借钱盖房病死,母亲悲痛欲绝,静静的坐在学校前,怀想他们以前的一切。

母亲的性子一如以前的执着,必须要将死去的父亲抬回村里,也必须要亲手为他织一块遮棺布,再怎样劝也不改变主意。

或许也只有父亲的事才能让她如此执着。

母亲老了,但他们的感情没老;父亲死去,但他们的感情犹存。

什么是感情?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但我明白,父亲与母亲也许一辈子也没有跟对方说过一句我爱你,但是他们执手一生的情必须是爱。

这样的感情,简单又不失浪漫,平淡中透着一股纯真,令人向往,让人欣羡。

我愿相信,这世上,还有这样至真至纯的爱。

6.我的父亲母亲的亲情散文 篇六

父亲几乎没上过学,颠沛流离的日子,让他从小就饱尝生活的惨淡和艰辛。听父亲说,在那些不堪回首的年月,爷爷奶奶带着一家老小,不知经历多少周转,历经多少磨难,才来到现在的地方定居。住过山洞,住过草棚。匪患和兵患,一次次让不成样子的家,饱受摧残和折磨。新中国的诞生,使父亲一家人感受到了阳光和温暖,好日子,终于渐渐地走近了久违的生活。所以,即使到今天,父亲母亲对共产党,对毛主席,总是感怀颇深,常常念念不忘。解放后,由于勤劳和胆识,父亲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一直担任生产队长。一张张奖状,一面面奖旗,记载着父亲的坚韧、付出和成功。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找出那些奖状和奖旗,那双粗糙得有些变形的手,在奖状和奖旗上颤抖着轻轻地抚摸,眼睛里,因此而闪动着异样的光彩。每次看完,总是很怀念地和母亲回忆曾经的那些岁月,或愉悦,或感叹,或失落……每次看完,总忘不了叮嘱母亲把这些宝贝收捡好。而且,折叠这些宝贝的时候,父亲和母亲,总是那么细致、庄重……

母亲从小就给人家做帮工。七八岁的时候,给人家放羊;十多岁,就和大人一起干重活了。说实话,我实在难以想象母亲的童年是怎样艰难地度过的,更难想象,母亲的少女时代,会不会也有其他人的那些美丽和美好。太早太多的劳作,让母亲练就了硬朗的身体。别看母亲瘦小,无论是帮人苦工,还是集体劳动,母亲超乎寻常的劳动能力得到了人们充分的认可。在“大跃进”年代,母亲,一个瘦小的女人,用自己的实力,夺得了一面面奖旗,一朵朵绸花。直到今天,母亲常常讲起秋收的时候,她可以整个季节踩沉重的打谷机,并且,流动红旗,总插在母亲的那台打谷机上……

因为儿女多(我们兄弟姐妹十多个),因为供养我们读书,还因为那些艰苦的年代,父亲母亲,熬过了太多的困顿。父母常常回忆,为了养家糊口,他们夫妻俩,在农忙的空隙,常常利用黑夜的掩护,去背大板﹙一种加工棺木的原材料﹚转卖。又是黑夜,又是提心吊胆,父亲和母亲,在暗淡的星光下,不知熬过了多少个揪心的夜晚。难以想象,身体瘦小的母亲,竟然可以和父亲换着背百多斤重的木头!也许,正是生活的希望,正是家庭的曙光,让他们,把多少个青春年华,留在了那一条条为生计奔忙的小道上。至今,父母回顾起那段辛酸的往事,还会为赚到小钱的成功而笑得开心,也会因某几次害怕被抓,忍痛丢弃牵连生计的木头,空着手饿着肚子无奈地回家而吁吁不已。

儿女的渐渐长大,父亲和母亲,也渐渐的老了。尽管儿女们还都孝顺,特别是小妹常常很关照父母,但是父母总闲不下来。他们不仅自己不辍劳作,还总是牵挂着儿女中的这家和那家。直到今天,好像我们那慈祥的父母,仍然是我们弟兄姊妹十余家的当家人。无论大事小事,年迈的父母,总放不下心来,总要关心这,关心那,总放不下那份执着的牵挂。我们做儿女的,大的已经是当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了,但是,不管遇到什么事,总还是像小孩子一样,愿意征询父母的意见,好像,父母永远是我们最依赖的那个暖暖的靠背。

一定是上天的眷顾,父亲和母亲,虽然吃了那么多苦,但是身体一直很好,很少打针吃药。那年,大姐家的一个儿子意外病逝,父母似乎突然间老了许多,也衰弱了许多;又是那年,兄弟姐妹中最善良的三姐又惨然病故,父亲和母亲,几乎就快站不稳了。从那天起,父亲和母亲,视力、听力就大不如前了;从那时起,我的老父亲老母亲啊,一天天走入了苍老,一天天显现出了无奈的老态龙钟。曾经的硬朗和不随便服输的老父亲老母亲,就算是走在街上,蹒跚的步履,也似乎更加弱不禁风了。

一定还是上天的眷顾,父亲母亲的子孙很是兴旺。对现代社会来说,很少有人家可以四世同堂,但是我们这一家,却早就是这样的情形了。父母的子孙、重孙、外孙、外重孙,坐在一起,就像一个小村在聚会。每年春节,总有那么几天,三四十口人聚在一起,熙熙攘攘,热热闹闹。这个时候,老父亲老母亲,就开心得不得了。他们两老口,拉拉这个,拉拉那个,沧桑的脸上,展露着一份又一份甜蜜。儿孙们或多或少的礼物,总是让老两口左推右让,最后,各式各样的孝敬堆成了小山。老父亲老母亲,不是因为礼物,而是因为上天给他们这么多的儿孙后辈和孝心,忘却了心头的那一份份伤感,那一份份心酸。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和母亲几乎没有吵过架,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爱。在我勉强懂事的时候,就记得母亲总不会忘记挂念父亲的酒和茶叶,哪怕是挖草药或者是打草席卖,母亲,总是在父亲的酒和茶叶吃完以前,就添补上新的。甚至,母亲也陪着父亲少少的喝点小酒,淡淡的喝点茶水。有的时候,父亲喝剩的酒和未喝淡的茶水,母亲也很有兴致地喝掉。而且看得出,母亲因为这感受到一种快乐和幸福。好多年来,我们做子女的,常常幸福的看到,每当父亲母亲老两口坐在一起的时候,母亲,总是习惯双手扶在父亲的膝上,时不时的,还帮父亲拉拉衣角,弹弹灰尘。这一幕幕,让我们成年的儿女们温馨,也让那些不懂事的孙辈们嘻嘻哈哈的笑个没完没了。

今年的那个凉凉的秋末,父亲的身体坏得不得了。好像是几十年没用的针药,全都聚在这个寒意初到的秋天了。连续地医治,连续地吸氧,特别是母亲连续的贴身呵护,父亲又一天天好起来了。又可以说话的那几天,父亲总是在没人的时候,缓缓地,一次又一次地对我说:“三儿子,好好干公家的事,好好抚养两个孙子,婚姻是缘分,不要再东想西想了……”我不知道父亲母亲是第几十次说这些话了。对于我的纯属包办的婚姻,婚前婚后的种种样子,逃不过双亲的眼睛,更没有逃过双亲的牵挂。我在努力地营造婚姻的幸福,甚至努力地伪装婚姻的幸福,可是真相怎么逃得过过桥比我走路多的慈祥的父亲母亲呢!兄弟姊妹十多个,唯有我的婚姻的困窘,让父母常常感到心愧和遗憾。也许可悲的是,这个心愧和遗憾,要带到父亲母亲多年后的坟墓里去。有一份内心的美好,我几次想说给垂暮的父母听,可是,杂乱的酸楚和模糊的泪眼,总是阻止着我一次次的说不出口……

就像晚霞留恋天空,父亲母亲对人生的留恋越来越强烈。周围几个村,只要有老人过世,父亲母亲一定要莫名地悲哀好几天。在父亲病重的悲凉日子,母亲也虚弱得神志恍惚。父亲输液的那段时间,我和侄子与母亲叙谈着各种各样的话题,说的几乎是我们这一大家成功和开心的事。侄子也懂电脑,说着说着,侄子说电脑可以算命。母亲听了,好像一下子有了兴致,她要我在电脑上帮她们老两口算算,看寿延还有多少,看父亲逃得过逃不过这个坎儿。我答应母亲当天就查。晚上,我真的在电脑上仔细地查了又查,什么周易算命,什么婚姻配对,什么属相与命运,林林总总,查了半个晚上。那些不着边际、似是而非甚至互相矛盾的断言,怎么也不能告诉我一个准确的答案。第二天,我告诉母亲说,电脑上说了,父亲和母亲,今年只有小灾,寿延还有好多年呢。母亲听了,眼角欣慰的泪水一滴滴滚落下来,那只拉着父亲的手,也握得了更紧更紧。

音响中的砰砰礼花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我的目光,又回到了荧屏之上。但是这次,荧屏上朋友的父母,忽明忽暗地幻化成我年迈的父亲母亲。我眼睛里看到的,分明就是我的双亲在紧挨着坐着,母亲的那双手,还是恋恋地放在父亲的膝盖上。

父亲母亲,你们可安好?你们还在小妹的小屋里,开心的看着那些山歌对唱么?母亲操作影碟机和功放,还是那样娴熟么?

父亲母亲,你们是不是又在计算着什么时候又是你们中谁的生日么?你们有没有想过要儿孙们为你们祝寿呢?

父亲母亲,你们的面前,是不是还有那么两杯少少的酒和淡淡的茶水呢?母亲,还是舍不得倒掉父亲未喝淡的茶叶么?

7.感恩父母的故事:我的父亲母亲 篇七

一样的,我以为我的父亲母亲,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中最好的一个。

很久以前就想写写我的父亲母亲,一直在构思,却不曾下笔,感觉满满的记忆与感动不知究竟应该怎样写才能表达清楚,如何开头?怎样结尾?先写哪一件事?总怕写不好,反而会对不起他们。

吃过晚饭,突然想给父母打个电话。听着电话那端传来父母的声音,心里感到说不出的温暖与踏实。父亲虽然没有几根白发,但头顶的头发开始越发稀疏,脊背不再挺拔,皱纹已经深深烙在眉头和眼角;母亲也越来越瘦小,膝盖越来越弯,走起路来似乎也开始摇晃——即使我不愿承认,即使我从心底一直认为父母依旧年轻,即使他们还和我小时一样充满疼爱的铿锵有力的对我讲话,可我亲爱的父亲母亲,真的已经开始老了!

妮儿,上班了吗?吃饭了吗?孩子写作业了吗?女婿干嘛呢?电话打通,先传来父亲的声音。每次打电话,不管接电话的是母亲还是父亲,都会连珠炮般先问我这几个问题。年过四十,父母私下仍多喊我“妮儿”,听着这宠溺的称呼,似乎仍感觉自己还是个小孩子。电话开头的话虽都是老生常谈,但我很享受给父母汇报此时此刻我们一家三口每个人的行踪、动作甚至表情,乐此不疲。而且我也同样想知道他俩吃过了吗,吃的什么,这几天都忙些啥,现在正在做什么。

父母的血压都稳定,父亲的空腹血糖降到了6以下,这几天没再去县城打工修路,这些都是让我感到欣慰的消息。早就给父母说,六十多岁的人了,况且还都有高血压,现在孩子都已立业成家,都过得还算不错,别再过分操劳了。可父亲总也闲不住,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多挣一点,万一需要钱的时候孩子就会少花一点。农忙时早出晚归日夜辛苦自不必多说,农闲时还要跟着堂哥去县城修路,人家年轻的一天挣一百多,因为父亲年龄大只给七八十,但实际上父亲比年轻人干的活要多。父亲在外忙碌,家里大事小情就都落到母亲一个人身上,同样没有清闲的时候。年前从苏杭旅游回来父亲查出糖尿病,我真觉得有些无所适从,想着怎样能让父母在我这里多住几天好好调养调养,或许他们看出了我的担心,保证回家能按时吃药,控制饮食,不再拼命挣钱。听着父亲嘿嘿笑着向我“汇报”身体情况,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原来打电话都是父母轮流说话,今天却没听到母亲的声音,父亲说母亲正在西屋喂二舅吃饭。母亲姐弟七个,是家中老大,二舅排行老四,比母亲小九岁,两年前脑出血,遗留左半边身子活动不方便,过年的时候又不小心碰翻了烧水壶,把右胳膊和胸膛都烫坏了。这几天表妹住院,妗子去陪床,表弟孩子小,舅舅就成了一个没人管的人。于是,母亲把舅舅接到我家,给他换药、洗衣、做饭、喂饭。父亲说,你舅烫伤的地方正是褪皮长肉芽的时候,痒起来嗷嗷叫着骂人,痒有什么办法呢?只能忍着,骂人也止不住啊?你娘跟他说说话转移转移注意力就能好点——父亲的语气没有埋怨,满是怜惜。

父亲一直就是这样,母亲对姥娘家怎样付出他都无怨无悔。记得小时候,姥娘中风后一直住在我家,母亲种地做饭看孩子还要伺候姥娘,父亲则每日白天下地劳动晚上请医问药扶着姥娘锻炼。姥娘去世时小姨15岁,小舅还没对象,几乎天天住在我家,这样过了好几年。母亲给他们买衣服,给小舅娶媳妇给小姨办嫁妆,花钱不说,简直操碎了心,记忆里却从没听到他们因此拌过嘴发过牢骚。我有时还会向父母抗议,家里的钱都给姥娘家花了,又不是只有母亲这一个姐姐,凭什么对他们那么好?父亲说,没你姥爷姥娘了没办法啊;母亲说,长大了你就会明白,孩子,你一定要记着你爹是个难得的好人!

随着慢慢长大结婚生子,我逐渐理解了母亲,长姐如母,对自己的弟弟妹妹,我也是发自内心的爱他们,想对他们好,这都是母亲无形中教与我的。对于父亲,我想,“善良”、“无私”、“伟大”,都不足以表达我对他的崇拜!

父亲对自己的父母兄弟,也一样掏心掏肺,母亲,也总是默默支持从来没有表现出烦闷不满。父亲兄妹六个,上有四个大爷,下有一个姑姑。父亲很小的时候奶奶就去世了,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爷爷辛辛苦苦把他们养大男婚女嫁,分家后和我们住在一个院子里。母亲不止一次对我们说,父亲是一个顶顶孝顺的人。以前家里条件不好,难得炒个菜炖个肉,但只要做个差样的饭食,父亲总会先给爷爷送过去一份,用母亲的话说,跑的比兔子还快,母亲刚盛出来放一边,转个身就不见了,再转个身就已经回来了。母亲会跟父亲闹着玩,你是怕我反悔不让你送吗?父亲则嘿嘿笑着说,不是怕凉了吗!爷爷在终于到了该享清福的年纪却突然撒手人寰,父亲紧紧搂着八岁的我跪在爷爷灵前哭的肝肠寸断,我能听清父亲的呢喃,日子刚好过了,日子刚好过了……

几年前大大爷总是咳嗽,痰中带血,低烧不退,去医院检查医生直摇头。堂姐当时正巧生二胎,大娘顾不过来,伺候大爷就落到父亲他们身上。三大爷四大爷轮流值白班,父亲值夜班。最后一个多月,大爷不怎么吃东西了,父亲每晚坐在床边,只要大爷醒着,隔一会儿就往他嘴里挤一口牛奶,就这样衣不解带一直陪着大爷到最后一刻。母亲心疼父亲,一个人忙农活,白天要他在家好好休息,可父亲郁郁寡欢根本睡不着。我回去送大爷走的时候,看见我的父亲瘦了好几圈,满嘴唇都是血泡!

四大爷和我家离得最近,老房子前后院,新房子左右相邻。大大爷走后不久,四大娘高血压中风,四大爷也查出极高危型的高血压,他只有一个闺女——我的堂妹,因为嫁到离家十几里的村庄不和他们一起住。父亲早晚都要去他家转一圈,有时即使出去干活回来很晚大爷家都没灯光了也会到屋后喊一声,等到大爷答应了才会放心的回家。母亲说,父亲虽然嘴上从没提起过,其实是怕大爷会有不测,这一天天就跟去“请安”一样。大臣给皇帝“请安”是被迫的,父亲可是心甘情愿的,而且雷打不动。母亲说,谁让人家是他亲哥哥呢!偶尔父亲会很早出门,母亲就会代替父亲去“请安”,母亲请的更彻底,不会只听声,还会进到屋里帮大爷忙活一阵,陪大娘拉会儿呱。

父母从没给我们讲过什么大道理,因为他们文化水平不高。父亲因为家里穷只上过半年学,后来能看懂农药化肥说明书能认识常见的大部分字,全凭自己平时请教别人一个字一个字积累起来的。母亲是老大,天资聪慧,上学从来都是考第一名,怎奈姥爷重男轻女,在母亲四年级的时候,姥爷要她辍学看舅舅,爱学习的母亲要求背着舅舅去上学,可是在课堂上舅舅总是哭闹,母亲坚持了半年多最终还是离开了学校。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可父母坚持咬紧牙关供我们上学。父亲说,没文化出了门就跟傻瓜一样,母亲说,我们不能让你们体会那种想上学却不能上的痛苦。他们说,尽你们的能力学习,学习上爹娘帮不了你们,但保证不会拖你们的后腿!现在,我们姐弟四个都过上了让乡邻夸赞羡慕的生活,算是对父母有个还算满意的回报,父母也终于可以轻轻松松开开心心享受晚年了吧!

8.亲情六月感恩父亲节简报 篇八

每年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父亲节,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地体会到了父爱的伟大,给孩子们创造一次表达爱的机会。在节日来临之际,博湖县第二小学紧紧抓住父亲节契机,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感恩父亲节系列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学校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介绍“父亲节”的`由来及意义,使学生们懂得父亲在养育儿女过程中所付出的爱心与努力,父亲对家庭和社会的贡献,感念父亲养育之恩。该校少先大队组织开展“感恩父亲节”征文活动,学生们在文章中用真挚的情感和感恩的心表达对父亲的敬佩和感激,活动共收到征文100多篇,并积极向中国未成年人网投稿,优秀作品在红领巾广播站播出。学生们还纷纷以“我为父亲画张画”“我为爸爸捶捶背”“献给爸爸一件有趣的礼物”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以表达对父亲的感恩之情,用敬爱之心和实际行动让自己的父亲度过愉快、幸福的“父亲节”。

据悉,父亲节前夕,博湖县教科局和县团委向全县青少年学生发出“感恩父亲节”倡议:对父亲说一声“爸爸,父亲节快乐”、“爸爸,我永远爱你”;为父亲唱一首歌或跳一支舞,把自己的歌声和舞姿作为礼物送给父亲;深情拥抱父亲并亲手给爸爸画一幅画;写一篇礼赞父亲的作文,感念父爱;给在外打工的父亲写一封感恩的信或祝福的贺卡,在父亲节当天发一条“父亲节快乐”“爸爸辛苦了”“我永远爱你”的手机短信。

9.感恩父亲母亲的诗歌 篇九

《父母的爱》

是您,将我带到人间。

教会我在成长中,如何走过沟沟坎坎。

是您,领我认识世界。

天寒地冻时,将我双手放入怀中温暖。

您用爱心穿引的线,

那一针一线,都是您的爱在悄悄蔓延。

如果我是风筝,您就是拉动风筝的线;

如果我是一条船,您就是灯塔是港湾;

这就是父亲的爱,这就是父亲的情。

她柔柔如水,轻轻如烟,深沉如海,恩重如山!

鲜花可以枯萎,沧海可变桑田。

但父母的爱,却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间!

《致我的母亲》

尽管长时间没有向你问安,

没给你写信,可是,别让你心里

产生怀疑,好像你儿子应有的

对你的深爱已经从我的.胸中

消失。决非如此,就像那岩石,

在水底深深扎下永远的万年根,

它决不离开原处,哪怕是流水,

时而用风浪,时而用柔波从它

上面流过,使人们看不到它,

我对你的爱,也是如此离不开

我的胸中,尽管人生的长河,

时而受痛苦鞭笞,汹涌地卷过,

时而受欢乐的静静的抚爱,

遭到覆盖和阻拦,使它不能

向太阳露面,不能映着四周围

返照的阳光,在你这慈母的眼前

向你显示你儿子是怎样崇敬你。

《赞美母亲》

母亲是一艘大船

载着我驶向大海

去追寻生命的奥秘

去探索世界的神奇

母亲是一座高山

蕴藏着万物

哺育我成长

强壮我的身心

母亲是一曲动人的歌

带着我云游四方

用她那优美的曲调

颂吟着祖国的历史

母亲是一缕春风

吹生着世界万物

盈盈的步履间

带来了勃勃的生机

母亲是丝丝春雨

滋润着大地万物

啊!母亲

我爱你,你是我心中永远的最爱

《献给母亲》

我惯于昂首阔步,两眼朝天,

我的性情也有点执拗倔强;

即使国王跟我面对面相望,

我也不会低垂下我的眼帘。

可是,慈母啊,我要对你直言:

尽管我的傲气是如此刚强,

一到你的幸福的亲切的身旁,

我常常感到自卑而畏缩不前。

你有渗透一切的、崇高的精神,

光芒四射,直飘向日月星辰,

是这种精神暗暗地征服了我?

回忆往事真使我感到难过,

我做错许多事情,伤你的心,

10.母亲节父亲节活动——感恩行动 篇十

——周年庆、母亲节、父亲节三重惊喜回馈社会

不同的主题,同一个话题,心里满满的尽是感恩:感恩母亲的温柔慈爱;感恩父亲的谆谆教导;感恩宾客的信任与支持„ 一重惊喜:****周年庆,西式答谢酒会

二重惊喜:感恩母亲节,温馨好礼送母亲

三重惊喜:感恩父亲节,多重好礼送父亲

一、******周年庆 西式答谢酒会

时间:2011年5月2日17:30——20:30

地点:****俱乐部一层宴会厅

内容:答谢酒会、自助餐、精彩演出、抽奖

出席人员:党政领导、大客户代表、高端会员

(一)、会场布置

1、户外:

(1)楼梯下及雕塑周围摆放鲜花(2)大门两旁摆放高档绿植,(3)大门上方悬挂“热烈庆祝奥林匹斯成立一周年的条幅”

2、大堂:

(1)大门入口铺设红地毯(2)大堂设置易拉宝宣传及时间安排

(3)一层宴会厅入口(前厅后侧)设置酒会签到台,摆放俱乐部新的宣传册,及负责签到,收集抽奖券,及发放礼品。

3、会场:

(1)设计周年酒会舞台背景(2)上空悬挂周年吊旗

4、其它区域:均在通道及区域前台悬挂周年吊旗

(二)、酒会流程

18:00-18:30来宾签到、发放礼品

18:30-18:40酒店领导致辞

18:40-18:50客户代表讲话

18:50-20:00酒会暨自助餐开始、精彩文艺表演,抽奖

(三)经费预算:(以邀请100人计算)

1、贵宾餐费:100元/人 ×100共10000元

2、礼品:50元(定制带标)×100共5000元

3、酒店装饰布置花卉约3000元

4、广告费用:易拉宝2个240元;大背景1个 790元,小吊旗6元×500面3000元共4030元

5、抽奖奖品2000元

6、门票奖券 500元

7、节目费用:5000元共计:29530元

(四)预计收入:

酒会对外售票298元/位:含酒会自助餐+周年庆西洋乐晚会+免费泡温泉+抽奖 为保证酒会的质量和秩序可再售出门票150位150×298共44700元

二、感恩母亲节,温馨好礼送母亲

再多的祝福也抚不平母亲额上的皱纹,再多的感谢也染不黑妈妈头上的白发,母亲节来了,让我为您送上一份健康,一份快乐,在这专属于您的节日里享受一下轻松,以慰藉您一生的辛劳„„

活动主题:母亲节温泉采摘2日游

活动时间:****年5月7-8日

活动内容:泡温泉、吃自助、看表演、观光采摘

(一)行程安排:

第一天:5月7日

下午 14:00——15:00豪华中巴接站(可自驾车直接前往*******)15:30——17:30 神泉宫泡温泉

晚上 18:00——19:30自助晚餐餐标:168元/位

20:00——21:30 母亲节曲艺晚会(慢摇吧)

住宿标准:双人豪华标准间

第二天:5月8日

早上:6:30——8:00 早餐时间(早餐厅)

上午:9:00——11:00特菜大观园参观采摘

(每人100元采摘券含参观,可多采需自费)

中午:11:30——12:30 自助午餐餐标:98元/位

下午:14:00从酒店发车送往地铁天通苑北站

(二)两日游收费标准:688元/位 含:

1、住宿:双人标准间1280元/间合 640元/人

2、餐费:自助晚餐168元/位,中餐98元/位,早餐30元/位

3、母亲节晚会门票 198元/位

4、参观采摘费用:100元/位

5、交通费:30元/位总计:1300元 实收:688元/人

三、感恩父亲节,多重好礼送父亲

父亲,我们的脉搏里流淌着您的血液,性格上深烙着您的印记,思想里继承着您的智慧,这一切的一切,怎会忘记?怎敢忘记?父亲节来了,亲爱的父亲我能为您做点什么„„

活动主题:父亲节温泉、竞技2日游

活动时间:****年6月18-19日

活动内容:啤酒节、吃野味、泡温泉、看表演、球类竞技

(一)日程安排:

第一天:6月18日

下午 14:00——15:00豪华中巴接站(可自驾车直接前往*****)15:30——18:00 神泉宫泡温泉

晚上 18:30——21:30户外野味烧烤自助 餐标:298元/位

(****啤酒节开幕/西洋乐表演/啤酒/烧烤/水果/小食)

住宿标准:双人豪华标准间

第二天:6月19日

早上:6:30——8:00 早餐时间(早餐厅)

上午:9:00——11:00 *****杯球类竞技大赛

(可分组进行竞赛,网球组、台球组、乒乓球组等根据人数)中午:11:30——12:30 自助午餐餐标:98元/位

下午:14:00从酒店发车送往*****站

(二)两日游收费标准:688元/位 含:

1、住宿:双人标准间1280元/间合 640元/人

2、餐费:自助晚餐298元/位,中餐168元/位,早餐30元/位

3、球类竞技活动费用100元/位,分别决出每个组的优胜者奖励

(不参加比赛者可领取动感游戏币50枚,于动感地带自行安排游戏)

4、交通费:30元/位总计:1266元 实收:688元/人

所需物料及预算:

1、宣传彩页2000份 约1000元

2、母亲节晚会 1.5小时 约5000元

3、配备医护人员一名,司机2名,集团大中巴车2辆 约1000元

4、参观采摘为合作项目

5、父亲节竞赛奖品约1000元

11.有关亲情的文章阅读:我的母亲 篇十一

1987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父亲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压在父亲头上十年的罪名终于除掉,公平正义的阳光终于照到我们全家人的头上。

母亲生活在农耕世家,从小就有聪明、乖巧、能干的特点。抗日战争的艰苦环境下,她小小年纪就参加了革命,跟着同伴们一起发传单,贴标语,站岗,放哨,送信。她还被选派到延安学习,由于途中生病被留在太行山区的兵工厂工作,后因党的“精兵简政”政策,转业到家乡的地方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母亲随父亲南下来到铜陵,一开始就在县里的税务部门工作,她当过会计,当过股长,工作兢兢业业,不图名利,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赞誉。上世纪五十年代,县委组织部准备调母亲到县妇联担任领导工作。但那时母亲已经有了我和大妹妹陵生,为了我们兄妹,母亲不得不辞去妇联的领导工作。

母亲有职业女性的热情和干练,而在家庭生活中,也有相夫教子的传统美德。在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教我学习打算盘,还给我买过《青春之歌》《欧阳海之歌》等小说。她叫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我长大以后,她叫我要老老实实做人,做事要规规矩矩、踏踏实实;我工作以后,她叫我要尊重别人,要谦虚谨慎。我担任铜陵工商部门领导工作后,母亲总是告诉我,该办的事情要抓紧给人家办。母亲的话语对我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我们这个家族群体里,大家对我的母亲都十分敬重,无论是远在老家的亲戚,还是母亲的隔代晚辈,无不把母亲当作最至爱的长亲。

我上初中的时候,母亲就不断地告诫我,跟同学要搞好团结,要互相帮助,要象兄弟一样相处,使我至今仍有像兄弟一样的同学、朋友,复彩、全功、黄玲等,都是我最要好的同学和朋友。复彩比我高一届,大两三岁,母亲说,复彩很懂事,你要好好向他学习。我与复彩下放的地方相隔不远,那几年里,他像兄长一样的关照着我。1969年春节前,父亲被人抓走,我们全家处在极度的焦虑和无奈中,复彩放弃与家人团聚,和我们一起度过了那个我人生中最惨淡的春节。还有全功和黄玲,当很多人因怕受到牵连而拒我们于千里之外时,他们俩却没事似的经常到我家来,用他们纯真的友情,给了我很多温暖和安慰。现在,我们都到了人生的暮年,复彩在安庆,全功在上海,黄玲在济南,虽然我们不在一个地方,但是,我们是永远的朋友,一生的兄弟。

母亲从小知书达理,无论是对上级还是农民,母亲都一律热情谦恭。按理说她也算得上是个县太爷的夫人了,可是她从来没有摆出那副架势,她总是把自己当作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头老百姓。我插队地方的乡亲到城里办事,母亲看到了总是叫他们来家里歇歇脚,留他们吃饭。

有一次,我们生产队队长在城里喝醉了酒,到我家吐得满地污物,母亲给他打水洗脸,还让他在床上休息,没有半句怨言。

还有一次,我们队的一个社员在县医院住院,眼看着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了,病人家属既要急着把病人弄回家,又要派人回队里喊人来抬,母亲就让其家属把病人停放在我家的客厅里。病人在抬往生产队的途中就死了。后来,有人说:“怎么能让快死的人停在你家呢?”母亲说:“人家有困难,我们能帮就帮一下,我不在乎那些。”

母亲是一个很有悲悯情怀的人,她乐善好施,不管是什么人找她帮忙,只要她能做到的,都会去帮助别人。当有人找她借钱时,只要她拿得出,她都会借给别人,好象一直有人欠着我们家的钱。母亲帮助别人是不论地位高低的,越是可怜的人,母亲越是会去帮助的。在母亲去世后,一位拾荒的老人来到母亲的灵堂前,放了一挂很长的鞭炮,给母亲叩头,为母亲送行,感谢当年母亲对她的百般关照。

母亲逝世后,我为母亲献上一副挽联:“抗日烽火投身革命六十七年党龄,忠厚立世好人一生八十一载春秋。”

每每忆起母亲,悲伤不能自禁,但同时又为德高望重的母亲深感自豪:母亲!您是我亲爱的妈妈,也是我人生的榜样,您永远活在您的子子孙孙的心里!

手头留有一张幼时跟父母的合照,端详这张照片,有一种恍若隔世之感,那时是多么的幸福美好啊!母亲,您和父亲在天堂怎样?应该都还好吧?

作者简介

张铜生,生于1952年,大学外语系毕业,曾任铜陵市工商局干部,退休后开始写作,有《往事并不如烟》以及《插队纪事》等十余篇散见于报刊杂志。

作者:张铜生

12.《我的父亲母亲》电影配乐 篇十二

《我的父亲母亲》的配乐,是国内著名的音乐人三宝的作品。这部配乐中三宝创作了优美动人的主旋律,并用多种乐器分别演奏予以加强。交响乐和笛子的呼应,中间插入清澈的女声哼唱,更使那段初恋情愫显得凄美动人,让人回味无穷,是国产电影配乐中不可多得的精品!这张电影配乐曾在北美发行,包含三宝为张艺谋的另一部电影《一个都不能少》所作的配乐,这里挑出《我的父亲母亲》中的部分。

回家的路上(主题)

马车

送饭

挑水

心动

相遇

发卡

摔碗

时光流逝

幻觉

窗花

雪中等待

流泪

抬棺

上一篇:田径理论试题及答案下一篇:我怕小学五年级英语日记带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