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各系统总结(共4篇)
1.解剖学各系统总结 篇一
第一节:脑
1.试述脑脊液的产生、循环和回流:
脑脊液主要由脑室脉络丛产生,少量由室管膜上皮和毛细血管产生,由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室间孔流至第三脑室,与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经中脑水管流入第四脑室,再汇合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经第四脑室正中孔和两个外侧孔流入蛛网膜下隙,然后,脑脊液再沿蛛网膜下隙流向大脑背面,经蛛网膜粒渗透到硬脑膜窦(主要是上矢状窦)内,回流入血液中。如脑脊液循环途中发生阻塞,可导致脑积水和颅内压升高,进而使脑组织受压移位,甚至形成脑疝。2.大脑动脉环由哪些动脉形成?它位于何处?有何功能意义?
位于颅底下方,蝶鞍上方,环绕视交叉、灰结节及乳头体周围。大脑动脉环由两侧的大脑前动脉起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端、两侧大脑后动脉借前交通动脉和后交通动脉相连通而成,又称Willis环。作为一种代偿的潜在装置,此环使两侧颈内动脉和基底动脉互相交通,当此环的某一处发育不良或被阻断时,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大脑动脉环使血液重新分配和代偿,以维持脑的血液供应。不正常的动脉环容易出现动脉瘤。
3.试述脑的动脉供应:
脑的动脉来源于颈内动脉和椎动脉。以顶枕沟为界,大脑半球的前2/3和部分间脑由颈内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后1/3及部分间脑、脑干和小脑由椎动脉供应。试述脑脊液循环。答:左右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室间孔→第三脑室(与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中脑水管→第四脑室(与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第四脑室正中孔和两外侧孔→蛛网膜下腔→蛛网膜粒→上矢状窦。4.何谓边缘叶和边缘系统,其主要功能如何?
边缘叶由隔区、扣带回、海马旁回、海马、齿状回、岛叶前部和颞极构成。边缘系统由边缘叶及其皮质下结构(如杏仁体、隔核、下丘脑、上丘脑、背侧丘脑前核及中脑被盖等)组成。其主要功能是①司内脏调节、情绪反应、性活动等。②海马与学习记忆等高级神经活动有关。5.脑干网状结构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①与大脑的联系及上行激动系统;②与脊髓的联系及调节躯体运动;③脑干内部的联系及调节内脏活动;④参与睡眠发生,抑制痛觉传递 6.小脑的形态分叶、机能分区与种系发生的关系如何? 分部:小脑中部狭窄称为小脑蚓 :小结、蚓垂、蚓锥体; 膨大部分为小脑半球:小脑扁桃体。有3条裂:原裂、水平裂、后外侧裂。分叶:前叶(脊髓小脑)、后叶(大脑小脑)、绒球小结叶(绒球、小结、前庭小脑)。原小脑(前庭小脑):维持体态姿势、保持身体平衡、协调眼球运动;旧小脑(脊髓小脑):参与调节肌张力,维持姿势。新小脑(大脑小脑):协调和控制上、下肢精确的随意运动。
7.间脑的分部及背侧丘脑和后丘脑有哪些特异性中继核团,他们的纤维联系如何? 间脑分为背侧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底丘脑、后丘脑5部,其内腔为第三脑室。背侧丘脑:腹前核、腹外侧核(小脑齿状核、苍白球、黑质)、腹后核(腹后外侧核:内侧丘系、脊髓丘系。腹后内侧核:三叉丘系、孤束核发出的味觉纤维)
后丘脑:内侧膝状体和外侧膝状体。分别接受下丘的听觉纤维和视束的传入,发出纤维至颞叶听觉中枢和枕叶视觉中枢。
8.下丘脑外形怎样?内部主要核团有哪些?功能如何?
视前区:视前核 视上区:视上核、室旁核、下丘脑前核 结节区:漏斗核、腹内侧核、背内侧核 乳头体区:乳头体核、下丘脑后核。功能:(1)是神经内分泌中心,完成神经——体液调节,调节内分泌活动。(2)是皮质下(自主)植物神经中枢,调节体温、循环、呼吸、摄食、生殖、水盐平衡。(3)与边缘系统有密切联系,参与对情绪行为的调节。(4)昼夜节律调节:可能是生物钟起搏点。9.端脑如何分叶、大脑半球背外侧面沟回的名称?
以中央沟、外侧沟、顶枕沟3条沟分叶,分为: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岛叶5个叶。
10.有关学习和记忆的脑区和皮质下结构。
苍白球,海马结构下橄榄核是大脑皮质、红核等与小脑之间的一个中继站。功能与小脑有关,参与对运动学习记忆的控制。松果体(第三只眼):是位于脊椎动物脑中的小内分泌腺体。它的形状像是一颗小松果,并坐落在脑部中央的附近,介于两个大脑半球之间。是上丘脑的一部分。它负责制造褪黑素,一种会对睡醒模式与昼夜节律功能的调节产生影响的激素。在儿童时期保有充足的褪黑素被认为会对性成熟有所压抑,因此松果腺瘤被认为与性早熟症有关。而当青春期来临时,褪黑素的制造就会减少。中枢神经系统中唯一的腺体。乳头体:情绪反应的中间站,参与智能活动。与海马之间有神经联系。和近期记忆有关,对记忆的形成甚为重要。边缘系统:边缘系统所包括的大脑部位相当广泛,杏仁体、海马、乳头体等都属于边缘系统。边缘系统的主要部分环绕大脑两半球内侧形成一个闭合的环,故此得名。边缘系统内部互相连接与神经系统其他部分也有广泛的联系。它参与感觉、内脏活动的调节并于情绪、行为、学习和记忆等心理活动密切相关。比如,海马体是形成长期记忆的必要部分,海马体中的旁海马回能形成空间记忆;损伤杏仁核之后,病人的应变能力减弱,情绪功能受阻。第二节:传导束
1.内侧丘系、脊髓丘脑束、三叉丘系、外侧丘系、锥体束的起止、位置和功能? ①内侧丘系:由对侧薄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的二级感觉纤维,经内侧丘系交叉后形成,向上经脑干终止于丘脑腹后外侧核。该系在延髓,位于中线的外侧,锥体的背侧;至脑桥后,略偏向腹外侧,位于基底和被盖之间,纵穿斜方体;到中脑则移向被盖腹外侧边缘,红核的外侧。传递对侧躯干和上、下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②脊髓丘脑束:来自对侧脊髓后角的脊髓丘脑束在脑干的外侧区上行,终止于腹后外侧核。在延髓,它们位于外侧区,下橄榄核的背外侧;在脑桥和中脑,位于内侧丘系的背外侧。传导对侧躯干四肢的痛、温、触觉。
③三叉丘系:三叉神经脑桥核和脊束核发出纤维交叉后组成三叉丘系。与内侧丘系伴行,终止于腹后内侧核。传导对侧头面部皮肤、粘膜及牙齿的痛、温、触觉。④外侧丘系:起于双侧上橄榄核及对侧蜗背侧核和蜗腹侧核的听觉纤维,在上橄榄核外侧转向上形成外侧丘系→下丘→内侧膝状体。一侧外侧丘系传导双侧耳的听觉冲动。锥体束:起自大脑皮质,止于脊髓前角的为皮质脊髓束,经锥体交叉后形成皮质脊髓侧束,未交叉的为皮质脊髓前束。皮质脊髓束管理双侧躯干、对侧的上下肢肌的随意运动。
2.脊髓白质中薄束和楔束、脊髓丘脑束、皮质脊髓束的位置、起止和功能? ①薄束和楔束:起自脊神经节细胞的中枢突,薄束成自T5节段以下,楔束成自T4以上。传导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②脊髓丘脑束:脊髓丘脑侧束:位于外侧索前半部,传导痛、温觉。脊髓丘脑前束:位于前索,传导粗触觉和压觉。
③皮质脊髓束:皮质脊髓侧束:止于同侧脊髓灰质皮质脊髓前束:止于双侧灰质前角。功能:完成大脑皮质对脊髓运动功能的控制。
3.什么是锥体系?写出皮质脊髓束传导路及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的表现有何不同?
(1)锥体系的上运动神经元由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的巨型锥体细胞(Betz细胞)和其他类型的锥体细胞以及位于额、顶叶部分区域的锥体细胞组成。上述神经元的轴突共同组成锥体束,其中,下行至脊髓的纤维束称皮质脊髓束;止于脑干内一般躯体和特殊内脏运动核的纤维束称皮质核束。
(2)皮质脊髓束传导路损伤:一侧皮质脊髓束在锥体交叉前受损,主要引起对侧肢体瘫痪,躯干肌运动不受明显影响;在锥体交叉后受损,主要引起同侧肢体瘫痪。上运动神经元损伤: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在皮质脊髓束表现为硬瘫,在皮质核束表现为核上瘫。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在脊髓前角细胞或脊神经表现为软瘫,在脑神经核或脑神经表现为核下瘫。
4.一侧皮质核束起于大脑皮质何处? 是如何发纤维管理脑干内的哪些核团?
起于中央前回下部锥体细胞。皮质核束下行经内囊膝至大脑脚底中3/5的内侧部,由此向下陆续分出纤维,大部分终止于双侧脑神经运动核,小部分纤维完全交叉到对侧,终止于面神经核支配面下部肌的神经元细胞群和舌下神经核。
第三节:神经
1.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部位和周围部的组成?
①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胸1~腰 3节段的灰质侧柱的中间外侧核。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起自此核的细胞。交感神经的周围部包括交感干、交感神经节,以及由节发出的分支和交感神经丛等。
②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脑干的一般内脏运动核和脊髓骶部第2~4节段灰质的骶副交感核,由这些核的细胞发出的纤维即节前纤维。周围部包括神经节、节前纤维、节后纤维。
2.试述脊神经的组成及纤维成分如何?
脊神经共31对,每对脊神经借前根和后根与脊髓相连,前根属运动性,后根属感觉性,二者在椎间孔处合成一条脊神经干,感觉和运动纤维在干中混合,因此脊神经是混合性神经。根据脊神经的分布和功能,可将其组成纤维分为四类: 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皮肤、骨骼肌、腱和关节,将浅、深感觉传入中枢。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传导内脏感觉。躯体运动纤维:分布于骨骼肌,支配其运动。
内脏运动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支配平滑肌和心肌的运动,控制腺体的分泌。
3.叙述脊神经前、后根的性质,纤维成分及分支分布?
(1)前根连于脊髓前外侧沟,由运动性神经根丝构成;后根连于脊髓后外侧沟,由感觉性神经根丝构成。前根和后根在椎间孔处合为一条脊神经。(2)脊神经由躯体感觉纤维、躯体运动纤维、内脏感觉纤维和内脏运动纤维合成。(3)脊神经在椎间孔处合成合为脊神经干后,分为4支:前支(主要分布四肢和躯干前、外侧部的肌和皮肤)、后支(躯干后部深层肌、皮肤)、交通支(内脏、腺体、立毛肌)、脊膜支(分布于脊髓被膜、血管壁、骨膜、韧带和椎间盘等处)。4.简述膈神经的组成、走行及支配:
膈神经由C3-C5前支组成,在颈部走在前斜角肌的外侧、前面和内侧,在锁骨下动、静脉之间经胸廓上口入胸腔,经肺根前方下行达膈并穿入膈肌,支配膈肌,感觉纤维分布于胸腔、心包及膈下面的部分腹膜,右膈神经尚支配肝、胆囊和肝外胆道的浆膜。
5.简述坐骨神经的起始、走行、分支分布及损伤后的表现:
(1)坐骨神经起自骶丛,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在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下行,在腘窝上方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在股后区支配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胫神经分布于小腿后群肌和足底肌,小腿后面和足底皮肤。
(2)损伤后,小腿后群肌无力,足不能跖屈,内翻力弱,足呈背屈外翻位,出现“钩状足”畸形。腓总神经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分布于小腿前群和外侧群、足背肌和小腿外侧、足背、趾背的皮肤。损伤后足不能背屈,趾不能伸,足下垂且内翻,呈“马蹄内翻足”畸形。
6.脐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中点平面脊神经各丛的组成、位置如何?
①颈丛:由第1-4颈神经前支和第5颈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相互交织构成。胸锁乳突肌上部深方、中斜角肌和肩胛提肌起端的前方。
②臂丛: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的大部分纤维交织而成。臂丛在斜角肌间隙处恰位于锁骨下动脉的后上方。麻醉阻滞点为锁骨中点上方。
③胸神经前支:共12对,第1-11对均位于相应的肋间隙中,第12对位于第12肋的下方。④腰丛:由第12胸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第1-3腰神经前支及第4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组成。位于腰大肌深面、腰椎横突的前方。
⑤骶丛:由来自腰丛的腰骶干和所有骶、尾神经前支组成。位于骶骨与梨状肌的前面、髂内动脉的后方。7.试述手的皮肤神经分布:
①正中神经:分布于掌心、鱼际、桡侧三个半指的掌面及其中节和远节手指背面的皮肤;
②桡神经:分布于手背桡侧半和桡侧两个半手指近节背面的皮肤;
③尺神经:手背支分布于手背尺侧半和小指、环指及中指尺侧半背面的皮肤。浅支分布于小鱼际、小指和环指尺侧半掌面的皮肤。8.说明尺神经损伤出现“爪形手”的形态学基础:
尺神经支配第3、4蚓状肌,蚓状肌的作用是屈掌指关节,伸指间关节。当尺神经损伤后,第4、5指的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过屈,形成“爪形手”。9.三叉神经和面神经的主要分支分布范围:
①三叉神经的主要分支:眼神经(分布于眶内、眼球、泪器、结膜、硬脑膜、部分鼻和鼻旁窦黏膜、额顶部分及上睑和鼻背部的皮肤)、上颌神经(分布于上颌牙齿和牙龈、口腔顶和鼻腔及上颌窦粘膜、部分硬脑膜及睑裂与口裂之间的皮肤,接受其感觉)、下颌神经(分布于硬脑膜、下颌牙齿及牙龈、舌前2/3及口腔底的粘膜、耳颞区和口裂以下的皮肤)。
②面神经的主要分支:面神经管内的分支:鼓索(随舌神经分布)、岩大神经、镫骨肌神经,面神经的颅外分支(分布于面部诸表情肌):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颈支。
10.简述(视器)眼的神经支配来源、性质、功能:
①视神经由视网膜节细胞的轴突组成,将视觉冲动传入大脑皮质,属特殊躯体感觉性神经。
②视器的躯体感觉性神经来自三叉神经,感受视器的痛、温、触压觉。③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展神经,均属躯体运动神经支配眼外肌。④由E-W核发出的副交感纤维加入动眼神经,在睫状神经节换元后支配睫状肌和瞳孔
括约肌。司瞳孔缩小功能。
⑤来自颈上节的交感神经纤维攀附颈内动脉至视器,支配瞳孔开大肌,司瞳孔开大功能。
11.试述管理瞳孔开大和缩小的肌肉、神经支配及来源:
①管理瞳孔缩小的是瞳孔括约肌,由动眼神经中的副交感纤维支配,此纤维起自中脑缩瞳核。
②管理瞳孔开大的是瞳孔开大肌,由交感神经支配,此纤维发自颈上节的交感节后纤维,经颈内动脉丛及睫状神经节到达眼球。12.简述管理舌的神经及功能:
支配舌肌运动的神经为舌下神经;司舌前2/3的一般感觉神经为三叉神经的分支—舌神经。而舌前2/3的味觉由面神经的分支—鼓索传导。管理舌后1/3的一般感觉和味觉的神经为舌咽神经
第四节:传导通路
1.试述躯干、四肢痛温觉的传导通路:
躯干和四肢的痛温觉和粗触觉传导路有三级神经元组成。第一级神经元是脊神经节细胞,第二级神经元是脊髓灰质后角细胞(即Ⅰ、Ⅳ、Ⅶ层内细胞),发出的二级纤维越过中线形成对侧的脊髓丘脑束上行,终止于第三级神经元,即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由此核发出的纤维经内囊后肢投射到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2.写出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路、躯干和四肢痛、温觉传导路、视觉传导路。部位的损伤表现:
(1)本体感觉传导路:①脊神经、脊神经节、后根损伤:同侧相应分布区的本体感觉及精细触觉障碍。②脊髓后索损伤:同侧损伤平面以下的本体感觉、精细触觉障碍。③延髓薄束核、楔束核损伤:同侧半身本体感觉、精细触觉障碍。④延髓内侧丘系交叉处损伤:双侧上下肢及躯干本体感觉、精细触觉障碍。⑤内侧丘系、腹后外侧核、内囊后肢损伤:对侧半身本体感觉、精细触觉障碍。⑥大脑皮质损伤:对侧相应支配区本体感觉、精细触觉障碍。
(2)躯干和四肢痛、温觉传导路:①脊神经、脊神经节、后根损伤:同侧分布区的节段性痛温觉障碍。②后角损伤:同侧支配区下1~2节的节段性痛温觉障碍。③白质前连合损伤:双侧对称性节段性痛温觉障碍。④脊髓外侧索损伤:对侧损伤平面以下(下1~2节段)的痛温觉障碍。⑤脑干损伤累及脊髓丘脑束、腹后外侧核损伤:对侧半躯干及上、下肢痛温觉障碍。⑥内囊损伤:对侧半身痛温觉障碍。⑦大脑皮质损伤:对侧相应支配区的感觉障碍。(3)头面部痛、温、触觉传导路:①三叉神经、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根、三叉神经脊束、三叉神经脊束核损伤:同侧相应分布区的痛、温觉障碍。②三叉丘系、腹后内侧核、丘脑上辐射、内囊、中央后回下部损伤:对侧半头面部痛、温觉障碍。视觉传导路:①视神经损伤:同侧全盲。②视束、外侧膝状体、视辐射、视中枢损伤:双眼对侧同向性偏盲。③视交叉中部损伤:双颞侧偏盲。④视交叉外侧部损伤:同侧眼鼻侧半偏盲。
(4)瞳孔对光反射通路:①视神经损伤:患侧瞳孔直接对光反射消失、健侧瞳孔间接对光反射消失、患侧瞳孔间接对光反射存在。②动眼神经损伤:患侧瞳孔直接对光反射消失、患侧瞳孔间接对光反射消失。
(5)听觉传导路:听觉冲动是双侧传导的。若一侧通路在外侧丘系以上受损,不会产生明显症状,但若损伤了蜗神经、内耳或中耳,则将导致听觉障碍。3.左食指采血时,其痛觉是怎样传到中枢的?
此痛觉传导的第一级神经元胞体在C6-T1的脊神经节,其周围突通过脊神经后根、脊神经前支、臂丛、左正中神经分布至左食指掌侧皮肤,其中枢突经脊神经后根入脊髓止于第二级神经元(板层Ⅰ、Ⅳ-Ⅶ)。第二级神经元发出纤维在白质前连合交叉至右侧侧索,加入脊髓丘脑侧束上升至第三级神经元(丘脑腹后外侧核),由此发出纤维称丘脑中央辐射,经内囊后肢投射至中央后回中、上部。4.试述瞳孔对光反射途径:
瞳孔对光反射的通路如下: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两侧视束→上丘臂→顶盖前区→两侧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节后纤维→瞳孔括约肌收缩→两侧瞳孔缩小。第五节:损伤
1.面神经核上、下瘫的鉴别点和原因是什么?
鉴别点:肌肉萎缩是否明显。原因: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因未失去其下运动神经元的支配早期肌肉萎缩不明显。下运动神经元损伤肌肉失去神经直接支配由于神经营养障碍导致肌肉萎缩。
2.大脑中动脉中央支栓塞,可出现何临床表现:
大脑中动脉中央支营养尾状核、豆状核、内囊膝和后肢,栓塞时可出现“三偏”症状:①对侧半身瘫(上、下肢上神经元瘫,面神经核上瘫,舌下神经核上瘫),因为损伤了内囊膝和后肢的锥体束。②对侧半身浅、深感觉障碍,因为损伤了内囊后肢的丘脑中央辐射。③双眼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因为损伤了内囊后肢的视辐射。3.严重中耳炎患者为什么易损伤面神经,损伤后出现何表现?
面神经出脑后进入内耳门,穿过内耳道底进入面神经管,此面神经管位于鼓室内侧壁后方,形成面神经管凸,此管壁骨质甚薄,甚至缺如,中耳炎时伤及其内通行的面神经,损伤后伤侧表情肌瘫痪,笑时口角偏向健侧,不能鼓腮,口角流涎,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或变平坦,闭眼困难,角膜反射消失,听觉过敏,舌前2/3味觉障碍,泪腺和唾液腺分泌障碍等症状。
4.一侧视神经损伤和一侧动眼神经损伤,患眼的瞳孔对光反射表现如何? 一侧视神经损伤:患侧直接对光反射(-),间接对光反射(+)。一侧动眼神经损伤:患侧直接对光反射(-),间接对光反射(-)。
5.大脑脚底综合征(Weber综合征)损伤了何结构?有何临床表现?
主要损伤同侧动眼神经根及锥体束,可致①同侧除外直肌和上斜肌外的所有眼肌麻痹,表现为眼球外斜视,上睑下垂,瞳孔散大,瞳孔对光反射消失。②对侧上、下肢痉挛性瘫,面神经核上瘫,舌下神经核上瘫。
6.延髓内侧综合征(舌下神经交叉性偏瘫)有何临床表现?
答:①可损伤锥体束,对侧上、下肢上神经元瘫。②可损伤内侧丘系,出现对侧上、下肢及躯干意识性本体觉和精细触觉障碍。③可损伤同侧舌下神经根,出现同侧半舌肌瘫痪。
7.脊髓半横断(Brown-Sequard综合征)有何临床表现?
①同侧肢体硬瘫。②同侧损伤平面以下位置觉、振动觉、运动觉及精细触觉丧失。③对侧损伤平面以下痛、温觉丧失。
8.某高血压患者突然昏倒,意识恢复后,说话不清楚,经检查发现:(1)右上、下肢不能运动,肌肉僵硬,膑腱反射和肱二头肌反射亢进,Babinski征阳性,两侧额纹对等,均能闭目,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左侧,伸舌时舌尖偏向右侧。(2)右半身痛觉丧失,闭目时不能说出右上、下肢被动运动的状态和姿势。(3)双眼右半视野偏盲。问:(1)病变位于何处?(2)为什么出现上述症状?(1)病变位于左侧内囊。(2)因为损伤了左侧锥体束,引起右上、下肢痉挛性瘫痪,右侧面神经核上瘫,右侧舌下神经核上瘫;损伤了左侧丘脑中央辐射,其传导的是右半身的深、浅感觉,引起右侧痛温觉丧失,右侧本体感觉丧失;损伤了左侧视辐射,引起双眼右侧半视野同向性偏盲。上述各传导束均走在内囊,所以内囊损伤出现“三偏”症状。
9.大脑皮质的第I躯体运动区,第I躯体感觉区、视区、听区、各语言中枢的位置、有何特点?损伤表现?
(1)第I躯体运动区: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4、6 区),特点:①倒置的人形,但头部是正的②交叉管理③各部投影区的大小与体形大小无关,而取决于功能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损伤表现:对侧肢体相应部位瘫痪。第I躯体感觉区:中央后回中央旁小叶的后部(3、1、2 区)。特点:①上下颠倒,但头部是正的②左右交叉③身体各部在该区投射范围的大小取决于该部感觉敏感程度。损伤表现:对侧肢体相应区感觉障碍。
(2)视觉区:距状沟两侧的枕叶皮质(17 区)。(3)听觉区:位于颞横回(41、42 区)。
(4)运动性语言中枢:额下回后部(44、45 区)(说话中枢)受损产生运动性失语。(5)书写中枢:额中回后部(8 区)受损产生失写症。(6)视觉性语言中枢:角回(39 区)(阅读中枢)受损产生失读症。(7)听觉性语言中枢:颞上回后部(22 区)(听话中枢)受损产生感觉性失语。
2.解剖学各系统总结 篇二
一、口腔
口腔为消化管的起始部。口腔内有牙和舌。口腔的主要作用是咬碎研磨食物并通过唾液湿润溶解食物使食物容易吞咽,同时唾液中含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二、咽
咽位于颈椎前方,上端附着于颅底,下端在第6颈椎下缘处延续为食管。具有推动食物进入食管和封闭喉口等作用。
三、食管
食管为一肌性管道,长约25cm,上端连续于咽,下端连接胃的贲门,食管的作用是通过食管肌肉的顺序收缩把食物推进胃中,并防止食物反流。
四、胃
1.胃的位置 胃随体位、体型及内容物的多少而变化,在中等充盈时,胃的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胃前壁的右侧与肝左叶相贴,左侧与膈相邻,被左肋弓所掩盖;中间部直接与腹前壁相贴,是临床上触诊胃的部位。胃后壁与胰、横结肠、左肾和左肾上腺等相邻,胃底与膈和脾相邻。
2.胃的形态及分部 胃是消化管中最膨大的部分,为一肌性囊。有前后壁、出入口和上下缘。胃的入口称为贲门,与食管相连接;出口称为幽门,与十二指肠相延续。上缘较短,凹向右上方称胃小弯,在胃小弯接近幽门的最低处为角切迹;下缘较长,凸向左下方称胃大弯。胃可分为四部分,靠近贲门的部分为贲门部,贲门平面左上方的膨出部称胃底,胃底与角切迹之间的部分称胃体,角切迹与幽门之间的部分为幽门部,幽门部的大弯侧有一不明显的浅沟称为中间沟,以此沟将幽门部分为左侧的幽门窦和右侧的幽门管。幽门部和胃小弯附近是溃疡病的好发部位。
五、小肠
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的最主要部位,向上起自幽门,向下连接盲肠,长5~7m,自上而下依次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1.十二指肠 小肠的起始部分,长约25cm,呈“C”形从右侧包绕胰头,向上接幽门,向下连续空肠,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上部又称为球部,是溃疡病的好发部位,在降部后内侧壁的黏膜上,有隆起的十二指肠大乳头,为肝胰壶腹的开口处。升部与空肠相延续处形成向前下的弯曲称为十二指肠空肠曲,此曲被十二指肠悬韧带(Treitz韧带)固定于腹后壁,十二指肠悬韧带是手术中确认空肠起始部的标志。十二指肠仅在起始端和终末端完全被腹膜所包裹,其余各部仅前面覆盖有腹膜且肠管紧贴于腹后壁。
2.空肠和回肠 空肠起自十二指肠空肠曲,回肠向下连接盲肠,全部被腹膜包裹,借小肠系膜固定于腹后壁。空肠与回肠无明显界限,上2/5为空肠,位于左上腹,管腔较大,管壁较厚,血运丰富,在活体上呈淡红色;下3/5为回肠,位于右下腹,管腔较小,管壁较薄,颜色较淡。空肠黏膜的环状皱襞高、密,有孤立淋巴滤泡;回肠黏膜的皱襞低、稀疏,除有孤立淋巴滤泡外,还有集合淋巴滤泡。
六、大肠
大肠包括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五部分。
1.阑尾 为一蚓状盲管,长6~8cm,其根部附着于盲肠后内侧壁。
消化腺
一、唾液腺 开口于口腔的消化腺的总称,具有分泌唾液、帮助消化和湿润口腔黏膜的功能。主要有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等三对大唾液腺。
二、胃腺 分泌胃液、胃液的主要成分为Hcl、胃蛋白酶、黏液、内因子、等,胃液具有激活蛋白酶、是蛋白质易于水解吸收,杀死进入胃的细菌,促进胰液、胆汁、肠液分泌的作用。
三、肝
肝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占体重的1/50~1/40。肝的位置 肝的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肝不仅分泌胆汁参与消化,还具有代谢、解毒、防御等功能。
四、胰
3.局部解剖学总结 篇三
犬臂部肌、前臂肌和前脚部肌与牛有何不同:犬臂部肌与牛相似,包括前方的臂二头肌和臂肌,后方的臂三头肌,前臂筋膜张肌和肘肌。①臂三头肌:除长头、外侧头、内侧头外,还有一副头,位于内侧头与外侧头之间。②腕桡侧伸肌:有两个肌腹,分别为腕桡侧长、短伸肌。③指总伸肌:犬的位于腕桡侧伸肌后方,而牛的位于指内、外侧头之间;犬的有4个头(牛只有2个头),分别止于2、3、4、5趾远指节骨。④趾外侧伸肌:位于指总伸肌与腕尺侧伸肌之间,牛的位于指总伸肌后方。⑤拇长展肌:犬的起始于尺骨体的外侧缘和削面及前臂骨间膜,止于第1掌骨近端,牛的起始于桡骨中部外侧,止于第3掌骨近端。⑥指浅屈肌:位于腕桡侧屈肌与腕尺侧屈肌之间,前臂后内侧浅层;牛为前臂后,为腕关节屈肌所包围。⑦腕尺侧屈肌:分尺骨头和肱骨头两部分,牛的未分;位于指浅屈肌深层,牛位于皮下。⑧腕尺侧伸肌:犬的位于背外侧,牛的位于掌内侧。犬小腿和后脚部肌与牛有何不同:犬由浅到深:胫骨前肌,趾长伸肌,腓骨长肌,趾外侧伸肌,腓骨短肌,拇长展肌。牛由浅到深:腓骨第三肌,趾长伸肌,胫骨前肌,腓骨长肌,趾外侧伸肌。①犬比牛多腓骨短肌,缺第3腓骨肌、比目鱼肌;②犬的胫骨前肌位于小腿背外侧浅层,止于第1、2跖骨,牛的位于腓骨第3肌的深面,止于第2-3跗骨和大跖骨近端内侧;③犬的趾长伸肌止腱分4支,牛的分2支;④犬的趾深屈肌的胫骨后肌独立,不参与形成趾深屈肌腱,牛的参与,且犬的趾深屈肌仅有2头,而牛有3头;⑤犬的趾外侧伸肌被腓骨长肌和拇长屈肌覆盖,止于第5趾,而牛的位于腓骨长肌后方。
犬的缝匠肌、股二头肌、臀肌与牛有何不同:①犬的缝匠肌分为前后两个头,位于股前面和前内侧面;牛未分,位于股部内侧。②犬的股二头肌位于臀股外侧部,大而长起于荐结节韧带和坐骨结节,前部止于膝盖骨、膝直韧带和胫骨前缘,后部止于跟结节;牛的称臀股二头肌,位于臀中肌后方,臀股部外侧,起点分两头:椎骨头起于荐骨和荐结节阔韧带,坐骨头起于坐骨结节,两头于坐骨结节下方合并后下行变宽,于股后部分为前后两部。③犬的臀肌分为臀浅、臀中、臀深肌,牛无臀浅肌,臀中肌无臀副肌。臀深肌:犬的起于坐骨棘,牛起于髂骨翼外侧,坐骨棘和荐结节阔韧带。梨状肌:犬有,牛无。内收肌:犬有两块,即长收肌、大和短收肌,牛分为长、短、大收肌三块。
卸前肢:自肩胛冈分离切断斜方肌,自肩胛骨和肩胛软骨分离切断菱形肌,自肩胛冈和肩臂筋膜分离切断肩胛横突肌,自锁腱划处切断臂头肌(这4块肌肉已在前面解剖过程中切断),将前肢远端向中线推压,自肩胛骨内侧的锯肌面分离切断腹侧锯肌,在臂三头肌后缘分离切断背阔肌,在腹正中线旁分离切断胸肌,靠近躯干切断臂神经丛和腋动脉、静脉。
卸后肢:①自近端分离切断股二头肌,并向下翻开;观察臀肌;②分离除去臀浅肌;自起始部分离切断小腿后展肌、阔筋膜张肌、臀中肌、梨状肌、臀深肌,观察臀后动脉和静脉、坐骨神经、臀前神经、臀后神经等;③除去股外侧肌、半腱肌,暴露股直肌、半膜肌等;④除去股直肌、缝匠肌、半膜肌,观察股内侧肌、髂腰肌、股神经、旋股外侧动脉和静脉、旋髂浅动脉和静脉;⑤除去股内侧肌,暴露髂腰肌和耻骨肌、股动脉和静脉、隐神经等;⑥除去闭孔内肌腱,观察股方肌、闭孔外肌、内收肌、股薄肌、球海绵体肌(公犬);⑦除去切断耻骨肌、髂腰肌,分离切断内收肌、股薄肌、股方肌、闭孔外肌,切断髋关节囊和股骨头韧带,切断股动脉和静脉、隐神经等,除去后肢;观察骨盆壁、正中联合腱、闭孔内结构(闭孔内肌、闭孔神经、闭孔动脉和静脉)、腹股沟浅淋巴结、阴部外动脉和静脉。
营养物质从口摄入运送至前后肢爪部、胃、肝、空肠、上唇、肾、子宫的通路:通过消化器官壁进入血管和淋巴。胃十二指肠v、脾v、肠系膜前后v—肝门v—肝v—后腔v回—右心房—右心室—肺a(进入肺循环变为a血)—肺v—左心房—左心室—a脉。前爪:主a弓—左锁骨下a—腋a—臂a—正中a—掌浅弓。后爪:主a降部—腹主a—髂外a—股深a—旋髂内侧a—股a—腘a。胃肝:主a降部—腹主a—腹腔a—胃左a、肝a。空肠:主a降部—腹主a—肠系膜前a。肾:主a降部—腹主a—肾a。子宫:腹主a—卵巢a,髂内a分脐a和阴道a,与卵巢a一起入子宫。上唇:主a弓—左锁骨下a—颈总a—颈外a—面a—上唇a。
胃、直肠、心的血管神经支配:胃:腹腔a分出胃左a至胃;迷走N腹侧干分布至肝、胃壁面和幽门。直肠:肠系膜后a分出直肠前a分支到直肠前部及降结肠末端;腰部交感N干分出的肠系膜后N节节后纤维形成肠系膜后N丛分布至直肠。心:a为冠状a(左右冠状a),静脉属心v系(冠状窦:心大v,心中v,心右v,心最小v);心脏N起于心丛,受迷走N分出的心支支配,由迷走N心支和交感N的颈心N和胸心N组成。心支和心N均含有传出纤维和传入纤维。犬的舌a、面a、肩胛上a、臂浅a、左锁骨下a、臂头a、旋髂深a与牛的同名a有何不同:(1)舌、面a:犬的起于颈外a,牛的起于颈外a的分支舌面干。(2)肩胛上a:犬的由颈浅a分出(主a弓—臂头干—左锁骨下a—腋a—肩胛上a),牛的起于腋a(主a弓—左锁骨下a—颈浅a—肩胛上a)。(3)臂浅a:犬的以前称桡侧近副a,约在肘关节近侧1/3处起自臂a前面,分布于前爪的背部;牛的称桡侧副a(肘横a),在肘关节内侧前上方由臂a分出,分不到前臂背侧肌肉和皮肤。(4)左锁骨下a:犬的直接起于主a弓,牛的起于臂头干。犬的分支为肋颈干、颈浅a和胸廓内a,其主干延续为腋a,而颈深a、椎a起于肋颈干;牛的分支为肋颈干、颈深a、椎a、颈浅a和胸廓内a,其主干延续为腋a。(5)臂头a:犬没有臂头a,犬的主a弓上分出左锁骨下a和臂头干,臂头干先分出左颈总a,然后分为右颈总a和右锁骨下a;牛的来自臂头干,主a弓上分出臂头干,臂头干上分出左锁骨下a和臂头a,臂头a又分出右锁骨下a和双颈干。(6)旋髂深a:犬的起于腹主a(腹主a—旋髂深a),牛的起于髂外a(腹主a—髂外a—旋髂深a)。
如何观察正中神经和动脉:位于前臂部内侧,翻起旋前圆肌、腕尺侧伸肌可见。神经:正中N前端与尺N合并,后分开,与臂a伴行,在肘关节处接受肌皮N的交通支。在前臂部与正中a伴行,分布于旋前圆肌、旋前方肌、腕桡侧屈肌、指浅屈肌和指深屈肌。动脉:为臂a的延续,在前臂部分除前臂深a、桡a和掌浅弓。如何观察桡神经分支:翻起臂三头肌的外侧头可见。桡N是肘、腕和指伸肌的运动N,起始于第7、8颈N和第1-2胸N,在大圆机的远端进入臂三头肌。在臂部分布于臂三头肌、前臂筋膜张肌和肘肌。从臂肌的后面绕至臂肌的外侧面,在臂远侧1/3的外侧分为深支和浅支。深支与臂肌一起经腕桡侧伸肌的内侧面进入前臂,分布于腕桡侧伸肌、指总伸肌、旋后肌、指外侧伸肌、拇长外展肌和尺骨外侧肌。浅支分出前臂外侧皮神经和内外侧支。内侧支在头v的内侧与前臂前浅a的内侧支伴行;外侧支沿头v的外侧与前臂前浅a伴行。至爪部,这两支分别位于副头v的两侧。
如何观察胫前动脉和腓深神经:除去趾长伸肌。胫前a:在胫骨与腓骨之间行向远侧,分支分布于腓骨长肌、趾长伸肌和胫骨前肌。切断腓骨长肌,分离胫骨前肌和趾长伸肌,观察胫前a。胫前a还分出浅支,与腓浅N伴行,在跖近端与隐a前支吻合,构成趾背侧总a。腓深N:伴胫前a走向远侧,在跗关节近侧半,位于趾长伸肌腱与胫骨前肌之间的沟中;在跗关节远侧半,分出跖背侧(Ⅱ、Ⅲ、Ⅳ)神经分布于爪。桡神经麻痹症状:主要支配伸肌,臂三头肌的长头、外侧头和内侧头(伸肘关节,屈肘肌);前臂筋膜张肌(屈肩关节);肘肌。部分麻痹站立无异常,但常以指尖负重,运动时腕、指关节伸展困难,以指尖触底。完全麻痹时,肘关节伸展困难,肩关节过度伸展,肘关节下沉,以指尖或指背侧着地,运动时患肢不能充分提起,前伸困难,指尖拽地而行,对疼痛刺激反应减弱或消失。
臂神经丛的组成及主要分支:由第5-8对颈N和第1-2胸N腹侧支组成,从斜角肌间穿出,主要分布于前肢肌肉和皮肤的神经丛。肩胛上、肩胛下、肌皮(前臂内侧皮)、腋(皮支—臂前外侧皮、前臂前皮)、胸肌(胸前、胸后、胸长、胸背、胸外侧)、桡、尺、正中、指掌侧总(正中+尺)。
腰荐神经丛的组成及主要分支:由第1-7腰N和第1-3荐N腹侧支组成。腰:髂腹下前,髂腹下后,髂腹股沟,生殖股,股外侧皮,股,闭孔;荐:臀前,臀后,阴部,直肠后,坐骨,股后皮N。
犬有无气管支气管,犬肺位置、形态和结构:无。位置:位于胸腔纵隔两侧左右各一,右肺通常比左肺大。肺底缘:从第7肋软骨间隙下部经第8肋肋软骨关节上方、第9肋下1/
4、第10肋中点至第12肋间隙上部。形态:肺有三面三缘,肋面(凸)具有肋压迹;膈面(凹)、内侧面(较平,与纵隔接触,肺门、肺根、心压迹、主动脉压迹、食管压迹)分为椎部和纵隔部;背侧缘(钝)、底缘(薄锐,有心切迹)、腹侧缘(肋骨与膈之间)。分叶:左肺分为2叶,前叶(前部后部)和后叶;右肺分为4叶,前叶、中叶、后叶和副叶。水平裂位于前叶和中叶之间,斜裂位于中叶和后叶之间。结构:肺由被膜和实质构成。被膜为肺表面的一层浆膜,称肺胸膜,其结缔组织伸入肺的实质内,将肺分为一些肺段和许多肺小叶。肺小叶呈多边锥体形,锥底朝向肺表面,锥顶对象肺门。肺的实质由导管部和呼吸部组成。导管部为支气管进入肺后的树枝状反复分支,小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统称为支气管树。导管部为气体在肺内流通的管道。呼吸部由终末细支气管的逐级分支组成,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其作用是与血液间进行气体交换。如何打开心腔观察其内部结构:自前腔v入口至后腔v入口切开腔v窦,并从此切线中点向前切开至右心耳尖,暴露右心房;自冠状窦下方、沿窦旁室间沟前方向下切开右心室壁,在此切线上端、沿冠状沟下方向前向左向后切开右心室壁至锥旁室间沟前方,并于锥旁室间沟前方向下切开右心室壁,最后向上切开肺干起始部,暴露右心室。以同法打开左心房和左心室,找到一支肺v入口向前切开至左心耳尖,暴露左心房;在冠状窦下方、沿窦下室间沟后方向下切开左心室壁,在此切线上端、冠状沟下方向后向左再向前至锥旁室间沟切开左心室壁,最后沿锥旁室间沟后方向下切开左心室壁,暴露左心室。犬肝位置形态和结构:位置:位于膈后方。壁面与膈接触;脏面左侧与胃(脾)相邻,右侧与胰、右肾和十二指肠相邻,腹侧为大网膜。肝的后端可达第13胸椎横切面。正常情况下肝不突出于肋弓之后。形态:肝分背、腹、右外和左外侧缘。肝分为左(左外左内)、方、尾(乳头突和尾状突)和右叶。外侧缘左外叶与方叶之间的叶间裂为圆韧带切迹。肝右内叶脏面有胆囊窝,内有胆囊。尾状突上有深的肾压迹。壁面(膈面)凸脏面凹,脏面有胃压迹、十二指肠压迹、肾压迹,肝动脉、神经、肝管、胆管、淋巴管、门静脉出入处为肝门。结构:肝由被膜和实质构成。膜表层为浆膜,深层为结缔组织,伸入实质形成支架,把实质分成许多小叶。肝实质由许多肝小叶组成。肝小叶中央为中央静脉,肝板围绕中央静脉呈放射状排列。肝细胞索之间的腔隙为窦状隙(肝窦),是毛细血管的膨大部。
犬胃位置形态和结构,犬胃粘膜特点与猪马有何不同:位置形态:为单室胃,较大,呈弯曲梨形。胃空虚时呈C形,凸面朝左后腹侧。胃位于腹前部,大部分在左侧,充盈时向后可达脐部。脏面凹,朝右后腹侧,与肠胰和左肾相邻。壁面朝左前腹侧,与肝膈和腹壁接触。胃大弯长小弯短,形成50-70°角切迹。结构:犬胃分区与猪和马的相同,贲门周围为贲门部,贲门以上为胃底,角切迹与贲门之间为胃体,角切迹至幽门之间为幽门部,后者又分为幽门窦和幽门管。犬胃属腺型(或肠型)胃,胃粘膜全部含有腺体,分为三个腺区:贲门处狭窄的灰白色区域为贲门腺区(贲门腺还散布于胃小弯);胃底腺区很大,粘膜厚,棕红色;幽门腺区位于幽门部,粘膜较薄,灰白色。肌膜中纵行肌分布于胃大弯、小弯及幽门部;环形肌分布于除胃底以外的全部胃区,并构成幽门括约肌;斜行肌纤维分两层,分布于胃底、胃体,并构成贲门括约肌。犬无无腺部。猪马为单室混合型胃。猪有无腺部,面积小,为贲门周围的四边形区域。贲门腺区最大呈淡红色或淡黄色,胃底腺较小呈棕红色,幽门腺最小呈灰红色至黄色,马有无腺部,面积较大,粘膜厚而苍白,无消化腺分布,贲门区狭小,有腺部分三个界限不清的腺区:灰黄色的贲门腺区,棕红色的胃底腺区,灰黄或灰红色的幽门腺区。
犬结肠位置形态和结构,与牛有何不同:位于腹腔背侧,呈U形。分为升、横、降结肠。升结肠很短,沿十二指肠降部和胰右叶的内侧面向前至胃幽门部,然后向左,并越过正中矢面,为横结肠。降结肠沿左肾内侧缘(或腹侧面)向后行,然后斜向正中矢面,并延续为直肠。犬结肠肠壁分为四层:黏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主要区别在升结肠,牛升结肠特别长,又分为结肠近袢(S)、结肠旋袢(分向心回、中央曲和离心回)、结肠远袢(U)。横结肠很短。降结肠后部有S形弯曲称乙状弯曲。
犬盲肠特点:弯曲呈螺旋状,分为盲肠尖和盲肠体,呈S形,位于正中矢状面与腹腔右侧壁间的中间区域,回肠与结肠连接处,其背侧为右肾后端,腹侧为小肠,外侧为十二指肠降部,借盲结口与升结肠相通。
犬子宫的形态结构:呈Y形,由子宫角、体和颈组成,前接输卵管后接阴道。子宫角有1对,呈圆筒状,在骨盆联合前方4-5cm处,子宫角以锐角连接子宫体。子宫体位于腹腔和盆腔,大部分在腹腔内,在多产母犬其整个子宫体位于骨盆边缘前方,有内隔突入子宫体分隔子宫角,可据此特征引起分娩时左右子宫角的交替。子宫颈斜向位于子宫阴道结合部,子宫颈管从子宫至阴道指向后腹侧,子宫内口几乎直接朝向背侧,子宫外口朝向阴道底,子宫颈后部可能突入阴道。子宫系膜为子宫阔韧带后部,将子宫附着于荐盆壁和腰下部侧壁。犬卵巢特点:较小,呈扁平的卵圆形,无明显卵巢门。卵巢表面性成熟后因多个卵泡突起而隆凸不平。由皮质和髓质组成,位于肾后附近,右卵巢比左卵巢位置靠前,位于十二指肠降部背侧,左卵巢位于降结肠与腹壁之间。卵巢成对,呈卵圆形,分两极(前后极)、两缘(内外侧缘)和两面(背腹侧面)。卵巢借卵巢系膜附着于体壁和输卵管系膜,借卵巢悬韧带附着于最后1-2肋的中下1/3,借卵巢固有韧带附着于子宫角前端。卵巢被卵巢囊包被,卵巢囊大,包裹整个卵巢,腹侧有2cm裂口,由卵巢系膜和输卵管系膜构成,内侧有口通腹膜腔。公犬生殖系统特点:(1)睾丸较小,附睾较大。(2)输精管和精索:输精管壶腹不明显,末端不形成射精管;精索较长。鞘膜管上端有时闭锁,故无鞘膜环。(3)雄性尿道和副性腺:雄性尿道盆部长,起始部被前列腺包裹,末端形成发达的尿道球;副性腺只有前列腺,前列腺十分发达,无精囊腺和尿道球腺。(4)阴茎:阴茎前部有阴茎骨,前端变细,形成纤维软骨突,前端有阴茎头球。①阴茎:由阴茎海绵体和尿道阴茎部组成,分根、体和头。根由左右两阴茎脚构成;脚由阴茎海绵体构成;球为尿道海绵体背侧的膨大,在两阴茎脚之间,分左右两叶。体位于脚和头之间,在根部由两脚汇聚而成。头包括阴茎头球和阴茎头长部。骨为一块腹侧有沟的长形骨,分为底、体和尖部,后端为截顶的圆锥状。骨的前端逐渐变尖细,末端为尖的纤维软骨。②坐骨海绵体肌③阴茎退缩肌④包皮:为包裹阴茎头部的皮肤褶,由腹壁腹侧的皮肤延续而成。⑤阴囊:阴囊壁包括皮肤、肉膜、精索外筋膜、提睾肌和鞘膜壁层。左侧的睾丸通常比右侧的靠后。⑥睾丸:呈卵圆形,位于阴囊内。⑦附睾:位于睾丸背外侧面,分为附睾头、体和尾。⑧精索
犬的副性腺与牛的不同,简述前列腺的形态结构:犬的副性腺只有前列腺,位于盆腔入口处,包围膀胱颈和尿道起始部,呈球形,其背侧扁平,腹侧和两侧圆隆,外被厚的包囊。有纵膈从背囊腹侧部深达尿道,将腹侧面分为左右两叶。牛的副性腺包括精囊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输精管壶腹壁内的腺体亦属副性腺。剖腹产手术:可有5个部位。最常用腹底壁中线切口,从脐部向后延伸,根据胎儿大小确定切口长度;腹中线与左右乳静脉间,或左右乳静脉向外一掌宽,从乳房基部前缘开始,向前做一纵行切口,切透皮肤腹横肌筋膜和腹内斜肌及腹外斜肌肌腱、腹直肌、腹横肌肌腱和腹膜,将大网膜前推可见子宫内角大弯。
气管手术:菱形区(指颈前部腹侧面由左右两侧的胸头肌和胸骨甲状舌骨肌所形成的一个菱形小区),于颈腹侧中线上1/3和中1/3纵行切开皮肤5-7cm,锐性和钝性分离皮下组织、胸骨舌骨肌,暴露气管,在3-5气管环纵行切开气管。
如何进行膀胱穿刺:耻骨前缘3-5cm处腹白线一侧腹底壁上。
如何进行心包穿刺和胸腔穿刺:心包:左侧胸壁下1/3与中1/3交界处的水平线与第4肋间隙交点处。胸腔:肩端水平线与第4-7肋间隙交界处,若积液穿刺点在第4-7肋间隙下1/3处,若气胸穿刺点在上1/3。
脾摘除手术:沿剑状软骨向后在正中线切开皮肤8-10cm,分离皮下组织即可见腹白线,切开一小口进腹腔。脾位于胃底左后方,大网膜的浅层内。自膈左脚、胃左侧面及左肾分离腹膜和结缔组织,在脏面脾门所在处切断血管与神经,取出脾。卵巢摘除手术:术部常在腹中线,在腹中线脐后方开始向后切开腹壁6-12cm,打开腹腔。分离卵巢囊暴露卵巢,切断卵巢背侧系膜缘系膜及血管、淋巴和神经。
胃切开手术:腹底壁剑状软骨后方至脐部间腹中线切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暴露腹白线,切开腹白线和腹膜,打开腹腔。
犬的项韧带与牛有何不同:犬起自枢椎棘突,无板状部,只有索状部;牛起自枕骨,特别强大,分为左右两半,每半又分为索状部和板状部。
犬的荐结节韧带与牛的荐结节阔韧带有何不同:牛的荐结节阔韧带呈四边形板状,形成骨盆的侧壁起始于荐骨侧缘及第1-2尾椎横突,止于坐骨棘及坐骨结节,韧带缘与坐骨小切迹形成坐骨小孔,前缘凹,与坐骨大切迹形成坐骨大孔。犬的从荐骨尖的后外侧和第一尾椎的横突伸至坐骨结节的外侧角。不形成坐骨大孔和坐骨小孔。犬膝关节韧带特点:由股骨远端、膝盖骨、胫骨近端组成,分成股膝关节和股胫关节,股膝关节由膝盖骨和股骨滑车组成,前方有膝关节,两侧有内外侧股膝韧带;股胫关节由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组成,两骨间有内外侧半月板,使关节面吻合;主要的韧带有前、后十字韧带、内、外侧侧副韧带、半月板韧带。
咽结构:分为鼻咽部、口咽部和喉咽部。鼻咽部位于软腭背侧,向前经2个鼻后孔与鼻腔相通,向后与喉咽部相通,其侧壁上有咽鼓管的咽口。口咽部位于软腭腹侧,向前通口腔,向后连接喉咽部,外侧壁上有扁桃体窝,内有腭扁桃体。喉咽部为咽的后部,位于喉的后部,位于喉的背侧,向后通食管和喉。犬喉的结构与牛有何不同:(1)犬喉腔在声门裂以前的部位称喉前庭,其两侧凹陷为喉侧室,反刍兽无喉前庭。(2)喉软骨:犬、牛
会厌:呈铲状,下部狭窄;位于最前面,较短,呈卵圆形,表面覆盖有粘膜合称会厌。甲状:呈U形,开口朝向背侧,甲状软骨板短而高,喉结发达;最大,呈弯曲板状,分为一甲状软骨体和两侧甲状软骨板,体构成喉腔底壁,板构成喉腔侧壁。勺状:小,形状不规则,左右软骨间有小的勺间软骨;呈角锥形。环状:呈环形,分为背侧的板和腹侧的弓,板的前缘有小面与勺状软骨成关节;由环状软骨板和弓组成,板较宽呈四边形,形成喉腔的背侧壁,弓较窄呈弓形,构成喉腔的腹侧和外侧壁。
犬的腮腺管径路与牛有何不同:犬的开口于相对第3上颊齿的颊粘膜,有时可见小的副腮腺;牛的伴随颌外静脉延咬肌腹侧缘及前缘延伸,开口于第5上臼齿相对的颊粘膜上。
犬恒齿:2×(3·1·4·2/3·1·4·3)=42 乳齿:2×(3·1·3/3·1·3)=28 牛恒齿:2×(0·0·3·3/4·0·3·3)=32 乳齿:2×(0·0·3·0/4·0·3·0)=20 犬肾横切面结构:光滑单乳头,最外层有脂肪囊包裹,外层包裹一层薄层纤维膜。由皮质和髓质组成,外周为皮质中央为髓质,新鲜肾的皮质上可观察到点状的肾小球,髓质呈放射状汇于中央的空腔,突入肾盂的纵嵴称肾嵴,朝向肾门,肾盂突入肾椎体之间的部分称肾盂隐窝,肾乳头连成嵴状,肾门处肾表面向内的凹陷称肾窦。犬的二腹肌特点:发达,起于枕骨的髁旁突,止于下颌骨体,分为前腹和后腹,但两肌腹没有明显界限,接合于一起,无中间腱,仅有一个肌腹,前腹由下颌舌骨肌神经支配,后腹由面神经支配。前后肢通常经什么静脉输液:前肢:头静脉,副头静脉。后肢:外侧隐静脉,足背静脉。在犬后肢可通过什么动脉探取脉搏:股三角内的股动脉
犬骨质的眼眶与牛有何不同:额骨的颧突与颧骨的额突没有连接在一起,颧弓没有闭合形成眼眶。
4.局部解剖学重点总结我 篇四
头部
1.翼点(P7):位于颧弓中点上方约二横指处,额、顶、颞、蝶四骨在此相接,多呈“H”形的缝。翼点是颅骨的薄弱部分,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受暴力打击时,易发生骨折,并常伴有上述动脉的断裂出血,形成硬膜外血肿。2.乳突(P7):位于耳垂后方,其根部的前内方有茎乳孔,面神经由此孔出颅。在乳突后部的颅底内面有乙状窦沟,容纳乙状窦。行乳突根治术时,应防止伤及面神经和乙状窦。3.枕外隆凸(P7):位于枕骨外面正中向后的最突出的隆起,其内面是窦汇。枕外隆凸向两侧的弓形骨嵴称上项线。枕外隆凸的下方有枕骨导血管,颅内压增高时此导血管常扩张,施行颅后窝开颅术若沿枕外隆凸做正中切口时,注意勿伤及导血管和窦汇,以免导致大出血。4.面动脉压迫止血部位(P8):在下颌骨下缘与咬肌前缘相交处,可以触及面动脉的搏动,面浅部出血可压迫此处止血。5.面神经(P9):行于面神经管,由茎乳孔出颅向前外穿入腮腺内先分上、下两干,再各分为数支并相互交织成丛,最后呈扇形分为五组分支,由腮腺上缘、前缘及下端穿出,支配面肌和颈阔肌。①颞支—额肌、眼轮匝肌上份
②颧支---颧肌、眼轮匝肌下部、提上唇肌
③颊支(伴腮腺管走行)--颊肌、口裂周围诸肌 ④下颌缘支—下唇诸肌及颏肌
⑤颈支(行于颈阔肌深面)---颈阔肌 6.腮腺鞘(P10):腮腺咬肌筋膜为颈深筋膜浅层向上的延续,在腮腺后缘分浅、深两层,包绕腮腺形成腮腺鞘。7.腮腺鞘的结构特点(P10):
①腮腺鞘与腮腺结合紧密,并发出许多间隔深入腺体,将其分隔为许多小叶。因此,腮腺化脓时可形成多个散在的小脓灶,不易扩散,在切开排脓时,应注意引流每一个脓腔。
②腮腺鞘的浅层致密,而深层薄弱且不完整,在茎突和翼内肌之间有一裂隙,腮腺深部经此与咽旁间隙和翼下颌间隙相通。故腮腺化脓时,易穿过深层,扩散到咽旁间隙,形成咽旁脓肿。8.腮腺床(P10):位于腮腺深面的茎突及茎突诸肌,颈内动、静脉以及后4对脑神经,共同形成“腮腺床”。9.腮腺管(P10): ①行程:长约5-7cm,由腮腺浅部的前缘发出—颧弓下一横指处前行于咬肌表面—咬肌前缘—穿颊脂体及颊肌—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相对颊黏膜上的腮腺乳头。②开口部位:开口于上颌第2磨牙相对的颊黏膜上的腮腺乳头,临床可经此乳头插管, 进行腮腺造影。
③体表投影:自鼻翼肌与口角间的中点至耳屏间切迹连线的中1/3段。10.穿行腮腺的结构(P10):在腮腺内有血管和神经纵横穿行:
①纵行结构:a颈外动脉
b下颌后静脉
c颞浅动、静脉
d耳颞神经
②横行结构:a上颌动、静脉
b面横动、静脉
c面神经及其分支 上述血管和神经由浅入深依次为:(面N—下颌后V—颈外A—耳颞N)面神经及其分支→下颌后静脉→颈外动脉→耳颞神经 11.面神经在颅外的行程中,因穿腮腺而分为三段(P11): ①第一段为面神经干从茎乳孔穿出至进入腮腺以前的一段; ②第二段为腮腺内段;
③第三段为面神经穿出腮腺以后的部分。(形成5组分支)12.面侧深区内容(P13):
①翼内、外肌
②翼静脉丛 ③上颌动脉 ④下颌神经
13.翼静脉丛(P13):①位于翼内肌、外肌与颞肌之间 ②收集深部静脉血,汇入上颌静脉 ③交通:上→卵圆孔、破裂孔→海绵窦
前→面深静脉→面静脉
翼静脉丛位于翼内、外肌于颞肌之间,收纳与上颌动脉分支伴行的静脉,最后汇合成上颌静脉,回流至下颌后静脉。翼静脉丛通过面部的深静脉与面静脉交通,并经卵圆孔网及破裂孔导血管与海绵窦交通,故口、鼻、咽等部的感染可沿上述途径蔓延至颅内。14.上颌动脉(P13):平下颌颈高度起自颈外动脉,经下颌颈深面入颞下窝,行经翼外肌的浅面,经翼外肌两头间入翼腭窝。上颌动脉以翼外肌为标志分为三段: 第一段:下颌段。主要分支有:①下牙槽动脉②脑膜中动脉 第二段:翼肌段,为最长的一段,分支至咀嚼肌
第三段:翼腭窝段。主要分支有:①上牙槽后动脉②眶下动脉 15.下颌神经(经卵圆孔穿出)分支(P14): 颊神经、耳颞神经、舌神经、下牙槽神经 16.咬肌间隙(P15):
位于:咬肌与下颌支之间,内有咬肌动、静脉及神经。交通:下部前方邻—下颌第3磨牙。17.翼下颌间隙(P15):
位于:翼内肌与下颌支之间,内有舌神经、下牙槽神经和下牙槽动、静脉通过。交通:翼下颌间隙--下颌切迹--咬肌间隙。前邻-颊肌
后为-腮腺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即将麻醉药注射于此间隙,牙源性感染常累及此间隙。18.额顶枕区软组织由浅入深可分为五层(P16):①皮肤②浅筋膜
③帽状腱膜及枕额肌④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腱膜下间隙)⑤颅骨外膜 浅部三层紧密结合,不易分离,临床上常被合称为“头皮”。
19.头皮的血管和神经位于浅筋膜内,且多相伴呈辐射状走行,按位置和分布,可分为前、后两组(P16):
前组:滑车上动、静脉和神经, 距正中线2cm
眶上动、静脉和神经, 距正中线2.5cm 后组:枕动、静脉和枕大神经
20.颅顶的血管和神经行径及分布的临床意义(P16): a.神经分布重叠,麻醉时应扩大面积。
b.血管丰富有广泛的吻合,头皮撕裂时不易缺血坏死。
c.血管与神经从颅周围向颅顶走行,行头皮单纯切开术时,应采取放射状切口。d.开颅手术作皮瓣时,皮瓣的蒂应在下方,以保留蒂内的血管和神经主干,并有利于皮瓣的成活及保留感觉功能。21.颅前窝(P18):
筛板骨折,可产生脑脊液鼻漏、嗅觉障碍 22.垂体肿瘤可压迫的毗邻结构(P18):
垂体的毗邻:前方—鞍结节、交叉沟
后方—鞍背
两侧—海绵窦
顶—鞍膈
底—邻蝶窦
垂体前叶的肿瘤可将鞍膈的前部推向上方,压迫视交叉,出现视野缺损。
垂体肿瘤向上突入第三脑室,可引起脑脊液循环障碍,导致颅内压增高,向下生长可使垂体窝的深度增加,甚至侵袭蝶窦;若向两侧扩展,可压迫海绵窦,发生海绵窦淤血及脑神经受损症状。23.海绵窦(P18):位于垂体及蝶鞍两侧的双层硬脑膜之间的间隙。窦内有结缔组织小梁,呈海绵状,血流缓慢,易产生血栓。24.颅中窝的临床意义(P20): a.中央部骨折:
①伤及蝶窦—造成血性脑脊液鼻漏。
②伤及颈内动脉及海绵窦—可形成动、静脉瘘,并伴有搏动性突眼症状。③伤及海绵窦脑神经—出现眼球运动障碍及三叉神经刺激症状。b.外侧部骨折:鼓室盖骨折伴鼓膜撕裂—造成血性脑脊液耳漏。25.颅后窝中形成的两个脑疝(P20): ①枕骨大孔疝:枕骨大孔的后上方临近小脑半球下面内侧部的小脑扁桃体。当颅内压增高时,小脑扁桃体受挤压而嵌入枕骨大孔,形成枕骨大孔疝,压迫延髓内的呼吸中枢和心血管运动中枢,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②小脑幕切迹疝:小脑幕前缘游离,向前延伸附着于前床突,形成一个朝向前方的弧形切迹,即小脑幕切迹。小脑幕切迹与鞍背共同形成一个包绕中脑的卵圆形裂孔。当颅内压增高时,海马旁回和钩可通过此裂孔移至幕切迹的下方,形成小脑幕切迹疝,致使脑干和动眼神经受压,出现同侧瞳孔扩大和瞳孔对光反射消失,以及对侧肢体轻瘫等临床体征。
第二章
颈部
1.甲状软骨T(P27):上缘约平第4颈椎高度。2.环状软骨C(P27):两侧平第六颈椎横突,是喉与气管及咽与食管的分界标志。3.胸锁乳突肌(P27):后缘中点有颈丛皮支穿出,为颈部皮肤浸润麻醉的阻滞点,即神经点。(神经点—是颈丛皮支浅出颈筋膜的集中处,约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为颈部皮肤浸润麻醉的阻滞点)。4.锁骨下动脉的体表投影(P28):
左——左锁骨上小窝至锁骨上缘中点划一弓形线(锁骨上1-1.5厘米高)右——右胸锁关节至锁骨上缘中点划一弓形线(锁骨上1-1.5厘米高)5.臂丛(P28):锁骨中点后方为臂丛阻滞麻醉锁骨上入路的部位。6.颈阔肌(P28):在颈前外侧部浅筋膜内,有菲薄的皮肌,称为颈阔肌。
该肌深面的浅筋膜内有颈前静脉、颈外静脉、颈外侧浅淋巴结、颈丛的皮支以及面神经的颈支等。7.颈外静脉(P29):胸锁乳突肌表面下行,下端穿颈深筋膜→汇入锁骨下静脉。该静脉末端有一对瓣膜,但不能阻止血液反流。当上腔静脉血回心受阻时,可致颈外静脉扩张,因为颈外静脉与深筋膜结合紧密,当静脉壁受伤破裂时,管腔不易闭合,可致气体栓塞。8.颈丛皮支(P29):由神经点或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浅出,常为颈部手术阻滞麻醉的穿刺点。包括枕小N、耳大N、颈横N、锁骨上N。9.颈筋膜(P30):即颈深筋膜。分为浅、中、深三层。①浅层(封套筋膜):形成:a.肌鞘:胸锁乳突肌、斜方肌鞘
b.腺鞘:下颌下腺鞘、腮腺鞘 ②中层(内脏筋膜/气管前筋膜):包裹颈部脏器
形成:a.甲状腺鞘,即甲状腺假被膜
b.气管前筋膜——向下与心包上部相续
c.颊咽筋膜
d.颈动脉鞘——由气管前筋膜向两侧扩展包绕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③深层(椎前筋膜):位于颈深肌群及颈椎体表面,并续为前纵韧带和胸内筋膜。向两侧覆盖臂丛、颈交感干、膈神经、锁骨下动静脉。包裹锁骨下动、静脉及臂丛,并向腋窝走行,形成腋鞘。10.气管前间隙(P31):位于气管前筋膜与气管颈部之间。内有甲状腺最下动脉、甲状腺下静脉、甲状腺奇静脉丛、头臂干、左右头臂静脉。儿童有胸腺。11.咽后间隙(P31):位于椎前筋膜与颊咽筋膜之间,其延伸至咽外侧壁的部分称咽旁间隙。向下至后纵隔。12.椎前间隙(P31):位于脊柱、颈深肌群与椎前筋膜之间。颈椎炎症、结核脓肿多积于此间隙,并经腋鞘扩散至腋窝。13.肌三角层次(P33):①皮肤②浅筋膜(脂肪、颈阔肌、浅层血管、淋巴结、神经)③深筋膜浅层(舌骨下肌(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④深筋膜中层(甲状腺、甲状旁腺、喉、咽、气管及食管颈部)⑤深筋膜深层 肌三角浅面的结构由浅入深依次有:皮肤、浅筋膜、颈阔肌、颈前静脉、皮神经和封套筋膜,深面为椎前筋膜。肌三角内容(P35):肌三角内含有位于浅层的胸骨舌骨肌和肩胛肌上腹,位于深面的胸骨甲状肌和甲状舌骨肌,以及位于气管前筋膜深部的甲状腺、甲状旁腺、气管颈部和食管颈部等器官。14.甲状腺(P35):①形态:呈“ H”形,分左、右侧叶和甲状腺峡。
②位置:a.侧叶位于喉下部和气管颈部的前外侧,上达甲状软骨中部,下至第6
气管软骨
b.甲状腺峡位于第2~4气管软骨前方。甲状腺被膜:分为①甲状腺假被膜(甲状腺鞘)②甲状腺真被膜(甲状腺纤维囊),两者之间的间隙为囊鞘间隙(内有疏松结缔组织、血管、神经和甲状旁腺)。甲状腺悬韧带:假被膜内侧增厚形成 15.甲状腺的毗邻(P35):甲状腺的前面由浅入深有皮肤、浅筋膜、封套筋膜、舌骨下肌群及气管前筋膜;左右两侧叶的后内侧临近喉与气管、咽与食管以及喉返神经;侧叶的后外侧与颈动脉鞘及颈交感干相邻。
甲状腺肿大:①向后内侧压迫喉和气管—呼吸困难;压迫食管—吞咽困难;压迫喉返神经—声音嘶哑;②向后外方压迫颈交感干—出现Horner综合征,患侧面部潮红、无汗、瞳孔缩小、眼裂变窄、上睑下垂及眼球内陷等。16.甲状腺奇静脉丛(P38):两侧甲状腺下静脉在气管颈部前方吻合形成 17.气管颈部的毗邻(P40):前方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封套筋膜、胸骨上间隙及其内的静脉弓、舌骨下肌群、气管前筋膜和气管前间隙。
气管颈部上端两侧为甲状腺侧叶,后方为食管,在二者之间的气管食管旁沟内有喉返神经上行。其后外侧有颈交感干和颈动脉鞘等。18.下颌下淋巴结(P46):位于下颌下腺附近,收纳眼、鼻、唇、牙、舌及口底的淋巴,汇入颈外侧上、下淋巴结。19.枕淋巴结(P46):收纳项部和枕部的淋巴,注入颈外侧浅、深淋巴结。20.颈外侧区的淋巴结(P47):颈外侧浅淋巴结和颈外侧深淋巴结
颈外侧深淋巴结:经颈干汇入淋巴导管,可分为①颈外侧上深淋巴结 ②颈外侧下深淋巴结
21.颈内静脉二腹肌淋巴结(角淋巴结)(P47):收纳鼻咽部、腭扁桃体及舌根部的淋巴,是鼻咽部、腭扁桃体及舌根部的癌转移较早累及的淋巴结群。
22.颈内静脉肩胛舌骨肌淋巴结:收纳舌尖部的淋巴,舌尖部的癌首先转移至此 锁骨上淋巴结:位于颈横血管周围、锁骨上大窝内,收集头颈淋巴,合成颈干 23.Virchow淋巴结:左颈根部左侧斜角肌处的淋巴结。临床意义:食管下部癌或胃癌转移时,常累及该淋巴结。
第三章
胸部
1.胸骨角(P53):胸骨角两侧连接第2肋软骨,是计数肋和肋间隙的标志,平主动脉弓起止处、气管杈、左主支气管与食管交叉处和第4胸椎体下缘。2.肋弓(P53):是肝、胆囊和脾的触诊标志。剑突与肋弓构成剑肋角,左侧剑肋角是心包穿刺常用的进针部位。3.胸壁层次组成(P54):由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胸廓外肌层、胸廓和肋间肌以及胸内筋膜等构成。
4.肋间神经的皮支呈节段性分布(P55):第2肋间神经分布于胸骨角平面,第4肋间神经分布于男性乳头平面,第6肋间神经分布于剑突平面,第8肋间神经分布于肋弓平面,第10肋间神经分布于脐平面,第12肋间神经分布于髂前上棘平面。肋间神经皮支的分布特点有助于测定麻醉平面和诊断脊髓损伤的节段。5.乳房后隙(P56):乳房与胸肌筋膜之间的间隙称乳房后隙,内有疏松结缔组织和淋巴管。因此乳房可轻度移动。乳腺癌时,乳房可被固定在胸大肌上。6.乳房的淋巴回流(P56):乳房的淋巴主要注入腋淋巴结,引流方向主要有6个:①乳房外侧部和中央部的淋巴管注入胸肌淋巴结②上部的淋巴管注入尖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③内侧部的淋巴管注入胸骨旁淋巴结④深部的淋巴管注入胸肌间淋巴结⑤内侧部的浅淋巴管与对侧乳房的淋巴管交通⑥内下部的淋巴管通过腹壁和膈下的淋巴管与肝的淋巴管交通。
乳腺癌发生淋巴转移时,可侵犯腋淋巴结和胸骨旁淋巴结。如果淋巴回流受阻,肿瘤细胞可转移至对侧乳房或肝。7.锁胸筋膜(P57):位于喙突、锁骨下肌和胸小肌之间的筋膜称锁胸筋膜。通过锁胸筋膜的结构:头静脉、淋巴管、胸肩峰动静脉、胸外侧神经。8.胸肌间隙(P57):胸大肌和胸小肌之间的间隙称胸肌间隙,内含疏松结缔组织和2~3个胸肌间淋巴结。胸肌间淋巴结接受胸大、小肌和乳腺深部的淋巴管,其输出淋巴管注入尖淋巴结。
9.肋间臂神经(P57):第2肋间神经外侧皮支的后支较粗大,称肋间臂神经。肋间动脉、静脉和神经行于肋沟内、肋间内肌与肋间最内肌之间。三者排列顺序自上而下为静脉、动脉、神经。在肋角处,三者各发出下支,行于肋骨上缘。临床常在肩胛线第7、8肋间中部作胸膜腔穿刺 10.膈的胸肋三角(P60):位于膈的胸骨部和肋部之间,有腹壁上血管以及来自腹壁和肝上面的淋巴管通过。11.膈的腰肋三角(P60):位于膈的腰部和肋部之间,底为第12肋。腰肋三角的前方与肾相邻,后方有肋膈隐窝,故肾手术时应特别注意,以免撕破壁胸膜而引起气胸。胸肋三角和腰肋三角是膈疝的好发部位。12.肺段(P64):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所属的肺组织称支气管肺段,简称肺段。肺段呈圆锥形,底位于肺表面,尖朝向肺门。肺段之间含有少量结缔组织和段间静脉,是肺段切除的标志。右肺10个肺段,左肺8个肺段。13.纵膈的侧面观(P66):
①左侧面观:纵膈左侧面的中部有左肺根。肺根的前下方有心包隆凸。膈神经和心包膈血管经主动脉弓的左前方和肺根的前方下行,再沿心包侧壁下行至膈。左迷走神经于主动脉弓的左前方和肺根的后方下行,在主动脉弓左前方发出左喉返神经。肺根后方有胸主动脉、交感干及内脏大神经等,上方有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脊柱和主动脉弓围成食管上三角,内有胸导管和食管上份。心包、胸主动脉和膈围成食管下三角,内有食管下份。②右侧面观:纵膈右侧面的中部有右肺根。肺根前下方有心包隆凸。膈神经和心包膈血管经上腔静脉右侧和肺根的前方下行,再贴心包侧壁下行至膈。右迷走神经在右锁骨下动脉前方发出喉返神经后,于气管右侧和肺根的后方下行。肺根后方有食管、奇静脉、交感干及内脏大神经等,上方有右头臂静脉、奇静脉弓、上腔静脉、气管和食管,下方有下腔静脉。14.心包横窦(P70):位于升主动脉、肺动脉与上腔静脉、左心房前壁之间的间隙称心包横窦,可通过一手指。心和大血管手术时,可在心包横窦处钳夹升主动脉和肺动脉,以暂时阻断血流。15.心包前下窦(P70):位于心包前壁与下壁反折处的间隙称心包前下窦,深1~2cm,是心包腔的最低部位,心包积液首先积聚于此。
第四章
腹部
1.耻骨结节(P79):位于耻骨联合外侧约2~3cm处,系腹股沟韧带内侧端的附着点。耻骨结节外上方1~2cm处即腹股沟管皮下环的位置。2.脐(P79):脐平面通过第3、4腰椎之间。脐平面上方约2.5cm平对肠系膜下动脉起始处。3.半月线(P79):又称腹直肌线或Spiegel线,为腹直肌外侧缘的弧形线。右侧半月线与肋弓相交处为胆囊底的体表投影,又称Murphys点。4.腹腔主要器官在腹前壁的投影(P79):
①右季肋区:右半肝大部分,部分胆囊,结肠右曲,右肾上部
②左季肋区:左半肝小部分,胃贲门、胃底及部分胃体,脾,胰尾,结肠左曲,左肾上部
③右腹股沟区:盲肠,阑尾,回肠末端 5.腹前外侧壁包括(P80):
①层次结构:皮肤、浅筋膜、肌层、腹横筋膜、腹膜外组织及壁腹膜
②局部结构:腹直肌鞘、腹白线、脐环、腹股沟管及腹股沟三角 6.脐平面以下的浅筋膜分浅、深两层(P80): 浅层为含大量脂肪组织的Camper筋膜(又称脂肪层)向下与股部的浅筋膜相续
深层为富含弹性纤维的膜性层即Scarpa 筋膜,在中线处附于白线,向下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约一横指处附于股部阔筋膜,内向下与阴囊肉膜和会阴浅筋膜(Colles 筋膜)相续。
Scarpa 筋膜:①位于:Camper筋膜深面,较薄,为富有弹性纤维的膜性层。②附着:向内侧→白线
向下→腹股沟韧带下方一横指处阔筋膜
向内下→会阴浅筋膜(Colles筋膜)及阴囊肉膜相延续。③Scarpa筋膜与腹壁肌层之间的间隙向下与会阴浅隙相交通。
④前尿道损伤时:(多见于尿道球损伤)
尿液→会阴浅隙→向上→同侧的腹前外侧壁。(但不会越过中线到对侧或向下进入股部)7.联合腱(P84):腹内斜肌与腹横机的下缘呈弓状行于精索的上方,在腹直肌的外侧缘、精索的后方两者呈腱性结合,形成腹股沟镰,亦称联合腱。8.提睾肌(P84):腹横机和腹内斜肌下缘的部分肌纤维沿精索下行,延续为菲薄的提睾肌,包裹精索和睾丸,有上提睾丸的作用。9.腹横筋膜(P84):是贴于腹横肌深面的一层深筋膜
形成结构有:①腹股沟管深环:a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1.5cm处呈漏斗状突出,其起始处呈卵圆形的孔
b内侧缘有凹间韧带及腹壁下动、静脉
②凹间韧带:腹横筋膜在腹股沟管深环内侧缘增厚而成,修补斜疝时,缝合凹间韧带可紧缩腹股沟管深环
③精索内筋膜:腹横筋膜在深环处向外突出并包裹精索而成 10.腹壁下动脉(P85):于腹股沟韧带中点内侧起于髂外动脉→经腹股沟管深环内侧→达腹膜外组织内上行→ 经半环线→上行于腹直肌深面→脐部。体表投影:腹股沟韧带中点稍内侧与脐的连线。11.腹前外侧壁深层神经(P86):
①第7~12胸神经前支:行于腹内斜肌深面→达腹直肌鞘内 →经腹直肌外缘深面→入腹直肌
经腹直肌作直切口进入腹腔,注意保护肋间神经以免引起肌肉瘫痪、腹壁软弱或膨出
②髂腹下神经 ③髂腹股沟神经 ④生殖股神经 12.腹前外侧壁的薄弱区(P86): ①腹白线:亦称白线,由腹前外侧壁3层扁肌的腱膜在腹前正中线上互相交织而成,上宽下窄。脐以上宽约1~2cm,较坚韧而少血管,因而更明显。在白线处(特别是脐以上),交错的腱膜纤维之间形成一些小孔或裂隙,如腹膜外组织甚至壁腹膜等由此突出,则形成白线疝。
②腹白线的腱膜纤维在脐处环绕形成脐环。若此环薄弱、发育不良或残留有小裂隙,可发生脐疝,最常发生于25~40岁之间,女性多于男性,反复妊娠和肥胖是最重要的诱因。
③腹股沟管:是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约1.5cm处由肌和筋膜形成的潜在性裂隙,长约4~5cm,与腹股沟韧带平行。男性有精索、女性有子宫圆韧带经过,是腹前外侧壁的重要薄弱部位,是发生腹股沟斜疝的部位。有两口四壁。13.腹股沟三角(P88):又称Hesselbach 三角,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围成。
临床意义:由腹股沟三角突出的疝,称腹股沟直疝。14.结肠上区(P89):介于膈与横结肠及其系膜之间,主要有食管腹部、胃、肝、肝外胆道和脾等结构。15.胃的位置(P89):胃中度充盈时,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
胃贲门在第11胸椎左侧,幽门在第1 腰椎下缘右侧 16.胃周围的韧带(P90):
①胃结肠韧带:胃与横结肠之间的大网膜根部的前两层,内有胃网膜左、右动、静脉走行 ②肝胃韧带:(左侧大部)连于膈、肝静脉韧带裂与胃小弯之间,内有胃左、右动、静脉走行。
③胃脾韧带:胃大弯左侧与脾门之间的双层腹膜皱襞,内有胃短动、静脉、胃网膜左动、静脉。
④胃胰韧带:胃幽门窦后壁至胰头、颈或颈与体的移行处的腹膜皱襞。
临床意义:施行胃切除术时,将此韧带切开并进行钝行分离,可游离出幽门与十二指肠上部的近侧份。
⑤胃膈韧带:由胃底后面连至膈下,内有胃后动、静脉走行。
临床意义:a全胃切除时,先切断此韧带方可游离出胃贲门部和食管。
b胃大部切除时,注意保护此韧带及胃后动、静脉 17.胃周围的血管(P91):
(1)动脉:均来自腹腔干及其分支 ①胃左动脉
(肝胃韧带)
②胃右动脉
→胃小弯→胃支→胃前后壁 ③胃网膜右动脉 ④胃网膜左动脉
⑤胃短动脉 →胃脾韧带内→胃底
⑥胃后动脉 →胃膈韧带内→胃底后面(出现率72%)⑦左膈下动脉→1-2小支→胃底和贲门(2)静脉
①与同名动脉伴行,汇入肝门静脉系统。②幽门前静脉:手术中辨认幽门的标志。
③胃左静脉、胃后静脉、胃短静脉在胃底处与食管静脉吻合 ④胃胰襞 :门脉高压断流手术寻找胃左静脉的标志 18.膈下间隙(P100):
①位于膈与横结肠及其系膜之间,肝的周围 ②被肝分为肝上间隙和肝下间隙 ③共有七个间隙
肝上间隙:肝与膈之间,被镰、冠状韧带分为: a右肝上间隙
b左肝上间隙
c腹膜外间隙 左肝上间隙又被左冠状韧带和左三角韧带分为: a左肝上前间隙
b左肝上后间隙(共四个间隙)肝下间隙:被肝圆韧带分为左、右肝下间隙,左肝下间隙又被小网膜分为前、后
二个间隙。左肝下前间隙、左肝下后间隙、右肝下间隙(共三个间隙)19.肝门和肝蒂(P100): ①肝门:肝下面的横沟部分
②肝蒂:出入肝门的结构合称肝蒂。
肝蒂主要结构的位置关系:a肝左、右管在前,汇合点最高。b肝固有动脉左、右支居中,分叉点最低。c肝门静脉左、右支居后,分叉点稍低。20.第二肝门(P101):
概念:在肝膈面腔静脉沟的上部,肝左、中、右静脉出肝处
肝外标志:为沿镰状韧带向上后方的延长线,此线上端正对肝左静脉入肝处,是手术寻找第二肝门的标志。21.胆总管的分段与毗邻关系(P106): ①十二指肠上段(第一段):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自胆总管起始至十二指肠上部上缘。此段沿肝十二指肠韧带右缘走行,胆总管切开探查引流术在此段进行。②十二指肠后段(第二段):位于十二指肠上部的后面,向下内方行于下腔静脉的前方,肝门静脉的右方。③胰腺段(第三段):弯向下外方,此段上部多从胰头后方经过,下部多被一薄层胰组织所覆盖,位于胆总管沟中。胰头癌或慢性胰腺炎时,此段胆总管常受累而出现梗阻性黄疸。
④十二指肠壁段(第四段):斜穿十二指肠降部中段的后内侧壁,与胰管汇合后略呈膨大,形成肝胰壶腹,又称Vater壶腹。22.结肠下区(P111):位于横结肠及其系膜与小骨盆上口之间。此区内有空肠、回肠、盲肠、阑尾及结肠等脏器。
23.X线检查时,通常将小肠袢按部位分为六组(P112):
第一组为十二指肠,位于腹上区;
第二组为空肠上段肠袢,居左腹外侧区; 第三组为空肠下段,在左髂区;
第四组为回肠上段,盘于脐区; 第五组为回肠中段,占据右腹外侧区;
第六组为回肠下段,处于右髂区、腹下区和盆腔。24.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P115):McBurney’s 点 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25.阑尾常见的位置和炎症时的症状(P115):
①回肠前位:约占28%,在回肠末端前方,尖向左上,炎症时右下腹压痛明显 ②盆部:约占26%,跨腰大肌前面入盆腔,尖端可触及闭孔内肌或盆腔脏器,炎症时可刺激腰大肌(伸髋时疼痛)或闭孔内肌(屈髋内旋时疼痛),也可出现膀胱或直肠等刺激症状。
③盲肠后位:约占24%,在盲肠后方,髂肌前面,尖端向上,一般仍有系膜,少数在壁腹膜外与髂肌相贴。盲肠后位阑尾炎时腹壁体征不明显,但常刺激髂肌,影响伸髋,甚至形成腹膜后隙脓肿。
④回肠后位:约占8%,在回肠末端后方,尖向左上,炎症时腹壁体征出现较晚,容易引起弥漫性腹膜炎。
⑤盲肠下位:约占6%,在盲肠后下,尖端向右下方。⑥此外少数尚有高位阑尾(在右肝下方)、盲肠壁浆膜下阑尾以及左下腹位阑尾。26.结肠的淋巴管穿出肠壁后沿血管行走,行程中有四组淋巴结(P118): ①结肠壁上淋巴结:位于肠壁浆膜深面,数量少 ②结肠旁淋巴结:沿边缘动脉排列 ③中间淋巴结:沿各结肠动脉排列
④肠系膜上、下淋巴结:分别位于肠系膜上、下动脉的根部。
第六章
脊柱区
1.肩胛骨下角(P167):两侧肩胛骨下角的连线平对第7胸椎棘突。2.脊肋角(P168):为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的交角,肾位于该角深部,是肾囊封闭常用的进针部位。3.臀上皮神经(P169):第1~3腰椎神经后支的外侧支组成臀上皮神经,行经腰区,穿胸腰筋膜浅出,越过髂嵴,分布至臀区上部。腰部急剧扭转时,该神经易受损伤,是导致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4.听诊三角(P170):在斜方肌的外下方,肩胛骨下角的内侧有一肌间隙,临床称听诊三角。①境界:内上界为斜方肌的外下缘,外侧界为肩胛骨脊柱缘,下界为背阔肌上缘。三角的底为薄层脂肪组织、深筋膜和第6肋间隙,表面覆以皮肤和浅筋膜。②意义:是背部听诊呼吸音最清楚的部位。5.腰上三角(P171):
①位置:位于背阔肌深面,第12肋的下方。
②境界:其内侧界为竖脊肌外侧缘,外下界为腹内斜肌后缘,上界为第12肋。底为腹横肌起始部的腱膜,腱膜深面有3条与第12肋平行排列的神经。自上而下为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腱膜的前方有肾和腰方肌。
③临床意义:a肾手术的腹膜外入路必经此三角。当切开腱膜时,应注意保护上述3条神经。第12肋前方与胸膜腔相邻,为扩大手术野,常需切断腰肋韧带,将12肋上提。此时,应注意保护好胸膜,以免损伤造成气胸。
b腰上三角是腹后壁的薄弱区之一,腹腔器官经此三角向后突出,形成腰疝。6.腰下三角(P171):由髂嵴、腹外斜肌后缘和背阔肌前下缘围成。①位置:位于腰区下部,腰上三角的外下方。
②境界:其后上界为背阔肌的前下缘,前上界为腹外斜肌后缘,下界为髂嵴,底为腹内斜肌,顶为皮肤和浅筋膜。
③临床意义:为腹后壁的薄弱区之一,可发生腰疝。在右侧,三角前方与阑尾和盲肠相对应,故盲肠后位阑尾炎时,此三角区有明显压痛。
第七章
上肢
1.提携角(P185):臂轴的延长线和前臂轴之间构成一锐角,称提携角,正常时为10º~15º。若此角大于15º称肘外翻,小于0º称肘内翻,0º~10º称直肘。2.腋淋巴结(P189):
位于腋血管及其分支或属支周围的疏松结缔组织中,可分5群:
①外侧淋巴结:沿腋静脉远侧段排列,收纳上肢的浅、深淋巴管。其输出淋巴管注入中央淋巴结和尖淋巴结,也可注入锁骨上淋巴结。
②胸肌淋巴结,位于胸小肌下缘,沿胸外侧血管排列,收纳胸前外侧壁、脐以上腹壁、乳房外侧部和中央部的淋巴管。其输出淋巴管注入中央淋巴结或尖淋巴结。③肩胛下淋巴结:位于腋窝后壁,沿肩胛下血管排列,收纳肩胛区、胸后壁和背部的淋巴结。其输出淋巴管注入中央淋巴结和尖淋巴结。
④中央淋巴结:是最大一群腋淋巴结,位于腋窝底的脂肪组织中,收纳上述3群淋巴结的输出淋巴管。其输出淋巴管注入尖淋巴结。⑤尖淋巴结:沿腋静脉近侧端排列,收纳中央淋巴结和其他各群淋巴结的输出淋巴管及乳房上部的淋巴管。其输出淋巴管大部分汇合成锁骨下干,少数注入锁骨上淋巴结。左锁骨下干注入胸导管。右锁骨下干注入右淋巴导管。3.腋鞘(P189):为颈深筋膜深层延续至腋窝,包裹腋动脉、静脉和臂丛锁骨下部所形成的筋膜鞘。临床上作臂丛锁骨下部麻醉时,应将药液注入腋鞘内。4.腕管(P203):由屈肌支持带与腕骨沟共同围成。管内有指浅、深屈肌腱及屈肌总腱鞘、拇长屈肌腱及其腱鞘和正中神经通过。
5.腕伸肌腱及腱鞘:从桡侧向尺侧排列,依次通过各骨纤维管的肌腱及腱鞘为:①拇长展肌腱和拇短肌腱及腱鞘②桡侧腕长、短伸肌腱及腱鞘③拇长伸肌腱及腱鞘④指伸肌腱与示指伸肌腱及腱鞘⑤小指伸肌腱及腱鞘⑥尺侧腕伸肌腱及腱鞘。
第八章
下肢
1.颈干角(P221):股骨颈与股骨体长轴之间向内的夹角叫颈干角,正常成人约125°~130°。大于此角为髋外翻,小于此角为髋内翻。2.大隐静脉(P226):全长约76cm ①起止与行程:起于足背静脉弓的内侧端,经内踝前方,沿小腿内侧缘伴隐神经上行,经股骨内侧踝后方约2cm处,进入大腿内侧部,与股内侧皮神经伴行,向前上在耻骨结节外下方穿隐静脉裂孔,汇入股静脉,其汇入点称隐股点。起于足背静脉弓的内侧,经内踝前方约1厘米处→小腿内侧→膝关节内侧→股骨内侧髁后方→大腿内侧→大腿前面→隐静脉裂孔→穿过筛筋膜,注入股静脉。②属支:汇入股静脉前,大隐静脉收纳了五条属支:即旋髂浅静脉、腹壁浅静脉、阴部外静脉、股内侧浅静脉和股外侧浅静脉 ③临床意义:大隐静脉曲张行高位结扎时,须分别结扎并切断各属支,以防复发。3.股三角(P229):位于股前内侧区上1/3部,呈一底向上、尖向下的倒三角形凹陷,向下与收肌管相续。
①境界: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外下界为缝匠肌内侧缘,内下界为长收肌内侧缘,前壁为阔筋膜,后壁自外侧向内侧分别为髂腰肌、耻骨肌和长收肌及其筋膜。②内容:股三角内的结构由外侧向内侧依次为:股神经、股鞘及其包含的股动、静脉、股管及腹股沟深淋巴结和脂肪组织等。股动脉居中,于腹股沟韧带中点深面,由髂外动脉延续而成。外侧为股神经,内侧为股静脉。掌握此种关系可便于股动脉压迫止血,股动、静脉穿刺及股神经麻醉时的定位。4.股环(P230):股管上口称股环,卵圆形,其内侧界为腔隙韧带,后界为耻骨梳韧带,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外侧界为股静脉内侧的纤维隔。5.踝管(P240):踝后区的深筋膜在内踝和跟结节内侧面之间的部分增厚,形成屈肌支持带,又称分裂韧带。此韧带与跟骨内侧面和内踝共同围成踝管。
【解剖学各系统总结】推荐阅读:
系统解剖学论文09-29
系统解剖学题库及答案06-10
局部解剖学复习提纲06-09
正常人体解剖学课程07-09
运动解剖学考研真题11-19
医学基础知识解剖学10-20
局部解剖学试题集12-05
人体解剖学习题及答案12-07
解剖第一章知识点总结10-09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 暨南大学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