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测试工作总结(精选9篇)
1.系统测试工作总结 篇一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项目测试工作总结
一. 承担的工作
我们小组的成员有:覃家辉、谭启迪、韦纬、梁国永、杨扬5人。我们小组的分工是这样的,梁国永是项目经理,谭启迪、韦玮是程序员,我和岑嘉辉是测试员。
我们所做的项目是《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测试,我们小组在各个阶段都有具体的分工,项目主要分为人员分工、计划方案编写、编写测试用例、测试系统bug和填写bug报告、系统性能测试、系统测试总报告编写,共6个阶段。
1. 人员分工:得知任务后,我们马上在小组里面进行了职位和工作任务的划分。
2. 计划方案编写:参与测试文档计划的编写,项目经理对组员进行了细分工,强调工作重点。
3. 编写测试用例:我负责编写基础数据模块的测试用例。
4. 测试系统bug和填写bug报告:我负责基础数据页面的各个按扭的功能测试和填写BUG报告表。
5. 系统性能测试:运用Win Runner按要求对系统进行性能测试。
6. 最后填写系统测试总报告。
二. 完成情况
1. 人员分工:接到任务后,项目经理给每人进行了分工,大家很快进入了自己的角色,开始工作。
2. 计划方案编写:在看完老师给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规格说明书后,组员经过讨论,制定了一套工作程序,还一起编写了计划方案。使接下来的工作可以顺利和高效的进行。
3. 编写测试用例:对我所负责的子模块的每一个需要测试的按钮进行编写,写好各个步骤和正常情况下应该产生的结果。
4. 测试系统bug和填写bug报告:按照前面小组编写的测试用例和BUG规则表,对基础数据模块的各个按扭和功能进行了测试,共发现10处BUG。
5. 系统性能测试:运用Win Runner按要求对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到达了要求的数值,并截下图,填写好了测试报告。
6. 总合与整理了前面的文档,进行修改与完善,最后填写系统测试总报告。
三. 遇到的问题
因为我们是第一次接触软件测试这门课程,和自己本来的专业也不是一个类型的,所以和学软件专业的同学比起来,学习上很明显的吃力了不少。但由于老师的耐心教导和示范,使我们渐渐的对这门课程的原理和软件的使用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一段时间内,我们的组员几乎每个都遇到了困难,工作的进度进行得很缓慢,但经过老师的指导,使得各种问题迎刃而解。
在编写测试用例阶段:由于我们是第一次做项目,所以不知道测试用例怎么编写。
在BUG测试阶段:有些按扭与功能的问题有些奇怪,不知道到底属不属于BUG。
在性能测试阶段,就算一直增加用户的数量,CPU的使用率就是达不到90%的要求峰值。
四. 收获
在完成项目后,我觉得软件测试对软件行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等于是一款新产品的最后一道把关,所以软件测试员的责任很重大.对于IT行业是一种质量的保证.通过1年的学习,基本了解了软件测试使用的工具和测试一款软件的步骤.软件测试是一个系列过程活动,包括软件测试需求分析,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设计,执行测试。因此,软件测试贯穿于软件项目的整个生命过程。在软件项目的每一个阶段都要进行不同目的和内容的测试活动,以保证各个阶段的正确性。软件测试的对象不仅仅是软件代码,还包括软件需求文档和设计文档。软件开发与软件测试应该是交互进行的经过这次的项目过,认识到软件测试是一个需要团队合作才可以完成的一项工作,需要队员们精细的分工与合作.只有每个人做好自己的工作,软件测试才成顺利进行.五. 心得
软件测试这门课程暂时告一段落了,经过1年的学习,知道了软测的冰山一角,老师让我们学习了什么是黑盒测试,白盒测试,和各种测试软件的使用, 也知道了一个好的测试者决不限于对一些基本功能的测试验证上,不仅是为了证明某些功能可以实现,更主要的是为了证明某些功能不能实现而进行的一些“破坏性”测试,这样的测试也是为了保证相应功能能够正常稳定的实现。当然,不管如何测试,软件中的bug都无法全部发现解决,我们所做的就是按照测试用例,尽可能多的测试出用户在使用中可能碰到的bug,确保软件质量。
在最开始,我和我们班几位同学是很不喜欢这门课程的,是因为别的课程不能选了才选软测这门课程的,因为我们也不了解它.但经过老师1年来的教导,使我们慢慢喜欢和认识了它,知道了他的作用.软件测试时一件很繁琐的工作,因为它的工作量很大,细节很多.没有耐心的人很难做好一名软件测试工程师.一个怎样的测试团队对于测试结果是有有很大影响的,我很感谢我的组员们,他们都很积极,有困难大家一起解决.使得项目能顺利完成在软测这个领域里,我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习,要了解.
2.系统测试工作总结 篇二
关键词:互联网,软件测试,开发周期
0 引言
近年来,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兴起, 软件产业已成为信息产业的核心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 所以软件开发也在经历着革命性的变化。最初的软件产业由于基础薄弱, 很多企业在软件的开发过程中采用了不完善的软件工程思想, 所以导致在软件开发的流程中, 软件测试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2]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软件开发者过去普遍认为软件测试只是对最终产品的调试, 企业对测试的投入少, 测试介入晚;另一方面:测试的手段以及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大多为人工测试, 软件测试技术没有得到创新的发展。但软件测试工作是帮助识别开发完成 (中间或最终的版本) 的计算机软件 (整体或部分) 的正确度、完全度和质量的软件过程;是SQA (软件质量保证) 的重要子域。并且软件的测试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多的发现软件中的错误, 而不是为了顺利地的演示软件的正确功能或者只是简单的对软件进行调试。通过这一完整的过程可以为软件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的评估提供依据。[3]
所以软件测试因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应受到更多的重视, 企业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也因多应用软件测试的技术来完善软件的开发。文章通过对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系统整个开发周期软件测试的管理如软件测试设计概述、测试用例设计等, 全面的阐释与证明软件测试的重要性以及意义, 同时也强调软件测试在软件整个生命周期发挥作用的观念。
1 软件测试设计概述
软件测试的好坏不仅取决于测试人员的测试, 更需要良好的测试管理。[1]而一份好的软件测试设计则可以指导测试人员进行测试工作, 达到预期的目标。在高校工作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中, 测试工作不是单独进行的, 而是贯穿于整个开发周期。系统界面如图1。
1.1 测试模型以及流程
测试模型对于测试有着指导性的意义, 目前常用的测试模型主要有V型、W型以及X型。V模型是最具有代表意义的测试模型, 但其有着实际应用中容易导致需求阶段的错误一直到最后系统测试阶段才被发现的缺点, 所以采用X型测试模型。X模型是对V模型的改进, 它是针对单一的程序片段作用于相互分离的编码以及测试, 此后通过多次的交接, 通过集成最终合成为可执行的程序。在此模型下, 展开测试的流程工作:制定测试计划、编辑测试用例、执行测试用例、发现并提交BUG、开发组修正BUG、对已修正BUG进行返测、修正完成的BUG将状态置为已关闭, 未正确修正的BUG重新激活。
1.2 测试范围
在系统的需求分析阶段进行需求设计测试, 在系统的开发以及验收阶段, 分别对系统的教师信息管理端、学生信息管理端以及后台信息管理端进行功能测试、集成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
1.3 测试技术
在产品的需求评审阶段通过后编写测试用例、主要采用黑盒测试、白盒测试辅助测试以提高编程的规范性, 方法如代码检查。主要采用人工测试, 辅助以自动化测试进行性能测试。
2 测试用例设计举例
测试用例是为某个特殊目标而编制的一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以及预期结果, 以便测试某个程序路径或核实是否满足某个特定需求。好的测试用例可以清晰测试流程, 有利于发现软件的问题, 避免遗漏问题。
功能测试用例设计:
设计的测试用例表由:用例编号、原型描述、用例目的、前提条件、子用例编号、输入、操作步骤、期望结果、实测结果、状态组成。如在教师登陆模块的测试中先正常输入填入账户名密码, 期望结果为:成功登陆下一页界面, 实测结果为:成功登陆下一页界面, 状态为通过。
性能测试用例:
在学生端的性能测试中, 用Load Runner进行测试。Load Runner是一种预测系统行为和性能的工业标准级负载测试工具。利用模拟用户实施并发负载及随时监测的方式来确定和找出问题。
设计的测试用例表由:用例编号、原型描述、用例目的、前提条件、子用例编号、输入动作、输出响应、是否能正常运行、状态组成。例如在学生手机端的压力测试中子用例编号为200个学生并发操作输入, 动作为点击请假、填写请假信息、点击发送点击请假、填写请假信息、点击发送输出响应为:三分之一学生界面显示:系统用户量大, 请稍后发送, 是否能正常运行:否, 状态为未通过。
3测试结论以及展望
系统经过了需求分析测试、功能测试等测试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提交了开发人员进一步解决。在系统的测试过程中, 测试人员的测试工作贯穿整个软件开发的周期, 避免了测试在开发后期介入而带来的如软件需求设计不完善导致的产品功能不全以及代码不规范导致的后续开发出现瓶颈的问题。现在软件行业正在发展壮大、蓬勃发展, 软件工程理论亦是不断完善, 软件测试也会因其技术的不断成熟而在软件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旭静, 陈宏刚, 王庆人.软件测试方法简述与展望[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3.
[2]赵丽娟.软件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J].甘肃科技纵横, 2012.
[3]周煜, 周国庆, 奚文骏.软件测试技术概述[J].中国测量技术, 2005.
3.系统软件测试中的测试需求分析 篇三
关键词:系统软件测试;测试;需求;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11
1 什么是测试需求
简单来说,测试需求就是确定在项目中需要测试什么。测试需求描述测试的目标,特别是描述了产品的质量需求,测试需求分析目的是帮助定义测试对象和测试范围,发现软件需求中不完善和不明确的地方并加以完善以节省测试时间的投入,便于软件需求基线化和跟踪业务需求的变更。
一条有用的测试需求是唯一的、精确的、有边界的、可测试的。例如:软件产品可能有这样一个测试需求“系统主要事务的响应时间能满足系统要求”。这就是一个不符合要求的测试需求,怎样的指标是“满足”?系统的要求又是什么都不清晰,测试就无法开展。
一个完整清晰的可测试的软件测试需求是这样的:在1G内存和1.73兆主频的计算机上在25个并发用户执行插入、更新和删除操作时端到端的响应时间在3秒时间内。符合标准的测试需求是存在一个明确的可预知的结果,可以通过某种方法对这个结果进行判断和验证
测试需求应覆盖已经定义的业务流程,功能及非功能方面的需求。
2 为什么要做测试需求分析
测试需求是测试计划的基础与依据,我们在测试活动中,首先需要明确测试需求(What),才能决定怎么测(How),测试时间(When),需要多少人(Who),测试的环境是什么(Where)。是衡量测试覆盖率的重要指标。
确立测试需求是为了保证测试质量与进度,测试需求越详细精准,表明对所测软件的了解越深,对所要进行的任务内容就越清晰,就更有把握保证测试的质量与进度。在软件工程项目中,存在一些普遍的现象例如:需求阶段的问题,到测试的最后阶段才被发现;开发、测试、市场等不同角色的人员对软件功能细节存在理解歧义。确立测试需求可以避免这些问题的产生。
3 什么时候开始做测试需求分析
软件生存期的各个阶段都可能产生错误。而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和实现阶段是软件的主要错误来源。因此一旦软件需求确定后,即可开始进行测试需求分析。
4 如何做测试需求分析
做测试需求分析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测试需求”,一个是“分析”,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步骤来说明如何做测试需求的分析。
4.1 对软件需求说明书进行需求验证
一个良好的软件需求应当具有一下特点:(1)清晰性;(2)组织和完整性;(3)一致性;(4)可修改性;(5)可跟踪性;(6)可检验性;(7)接口:界面、接口的说明;(7)质量、性能属性;(8)可靠性;(9)软硬件;(10)特殊问题。
4.2 搜集和提取测试需求(包括隐性的需求)
测试需求并不等同于软件需求,它是从测试的角度出发并根据软件需求整理出一个测试列表,作为该软件的主要测试内容。提取测试需求要以软件需求说明书及规格说明书为依据,以业务功能为中心,深刻理解业务规则和隐式需求,通过与客户深入沟通,明确测试范围和质量目标,达到测试分析和设计全面、无遗漏。隐形需求包括:用户隐式的需求如业务规则;行业规范;编写人员的技术能力所限等。提取方法可通过列表的方式对软件开发需求进行梳理,先提取出所有的需求点。这些需求点可能存在重复和冗余,再根据项目的功能模块进行组织归类,删除重复的需求、细化测试粒度太大的需求、合并相关联的需求,最后根据业务规则及相关文档等,对测试需求进行检查和完善。测试需求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收集:(1)与待测软件相关的各种文档资料。如软件需求规格、Usecase、界面设计、项目会议或与客户沟通时有关于需求信息的会议记录、其他技术文档等。(2)与客户或系统分析员的沟通。(3)业务背景资料。如待测软件业务领域的行业标准及知识等。(4)正式与非正式的培训。(5)其他途径。
4.3 根据测试阶段和重点,整理测试需求
测试处于不同的阶段,测试的重点也是不同的,例如集成测试阶段主要是检验程序单元或部件的接口关系;系统测试阶段,重点是为了验证和确认系统是否达到了其原始目标,通过与系统的需求定义做比较,发现软件与系统定义不符合或与之矛盾的地方。因此确立测试阶段和重点,才能在测试需求分析时,做到方向正确、目标明确。除了需要确保要求实现的功能正确,还要考虑软件的特性。银行/财务软件更强调数据的精确性,网站强调服务器所能承受的压力,ERP强调业务流程,驱动程序强调软硬件的兼容性。在做测试分析时需要根据软件的特性来选取测试类型,并将其列入测试需求当中。关注测试的焦点。测试的焦点是指根据所测的功能点进行分析、分解,从而得出的着重于某一方面的测试,如界面、业务流、模块化、数据、输入域等。系统功能测试需求分类:(1)业务功能测试需求;(2)可靠性测试需求;(3)安全性测试需求;(4)易用性测试需求;(5)可移植性测试需求;(6)可维护性测试需求。
5 测试需求评审
测试需求的评审是质量保证的必须步骤,通过评审可保证测试需求获得相关干系人的认可,做到有据可依。测试需求评审的内容包括完整性审查和准确性审查。完整性审查是检查测试需求是否覆盖了所有的软件需求、以及软件需求的各项特征,关注功能要求、数据定义、接口定义、性能要求、安全性要求、可靠性要求、系统约束、行业标准等。同时还要关注系统隐含的用户需求。准确性审查是检查测试需求是否清晰、没有歧义、描述准确,是否能获得评审各发的一致理解,在测试需求之间以及与开发需求没有矛盾和冲突,每一项测试需求都可以作为设计测试用例的依据。
测试需求评审的形式没有固定的要求,有条件可以采用正式的小组会议形式进行评审,在评审之前确定好参会人员的各个角色和相关的责任,确保评审之前参会人员已经拿到了评审材料并有了足够的了解,评审结束时以签名及会议纪要的方式把评审结果通知相关单位及人员。此方式的优点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评审更加有效和权威,缺点是需要协调相关人员时间及会议场地等,在很多实际项目中有较大难度。测试需求评审还可以采取非正式的走查和轮查形式,将需要评审的内容发给相关人员,收集他们的意见,并把统一意见修改确立后的测试需求再发给相关评审人员进行确认。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方便有效,缺点是少了多方人员的讨论和沟通。对于大型的重要项目,可能还会采取正式审查方式进行评审,包含了制定评审计划、组织会议、会后跟踪分析审查结果等。参与测试需求评审的人员至少要包含:项目经理、开发负责人、测试负责人、系统分析人员、相关开发和测试人员。测试需求评审通过以后,才可以跟进测试需求来制定测试计划及编写测试用例。
6 测试需求维护
在实际的软件工程中,软件需求的变更是很常见的,甚至频繁变更软件需求。如果一直使用初始的测试需求来指导我们的测试工作,必然造成测试的结果存在错误和差异。因此必须及时维护测试需求,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在需求变化频繁的情况下,作为测试人员,最重要的就是要搞清楚以下几点:(1)哪些需求发生了变化;(2)这些需求变化后,对测试工作会产生哪些影响。包括会不会影响测试用例,如果影响,会对哪些用例产生影响。当发生较大改动时,还要明确是不是影响到了测试需求?(3)明确这些变化,会对自己的工作进度产生多大的影响。(4)对于必须更改的测试需求变化,要及时更新测试方案和用例。
软件测试需求分析是做好软件测试工作的重要条件,好的需求分析可以为后面的工作指引方向,带来便利。
4.系统测试工程师工作的基本职责 篇四
1、负责web网站、APP、winPC 、Mac等系统平台终端的功能测试和接口测试与部分自动化测试工作;
2、负责需求评审、测试用例设计、用例执行、报告并跟踪缺陷;
3、根据项目特点,搭建维护测试环境;
4、维护优化测试用例,丰富测试手段,引入新的测试框架和测试策略;
5、与其他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人员沟通和协作,推动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
6、维护与改进测试流程,统计和分析测试结果,提高测试效率和质量。
任职要求
1、熟悉软件测试理论与方法,熟悉测试流程,熟悉质量与缺陷管理流程;2年以上左右测试工作经验;
2、熟练掌握黑盒测试用例设计的方法和技巧,能独立设计编写测试用例;
3、熟悉web和APP的系统功能测试,熟练掌握Web、APP、WinPC和Mac平台相关测试调试和浏览器辅助插件等测试工具;
4、熟练使用常用办公软件和相关专业工具,编写SQL语句和一定的SQL脚本编写能力;
5、熟悉web前端html、js、css与web服务器nginx、tomcat等相关技术,对APP、winPC 、Mac等系统平台开发实现技术有一定的分析和定位bug能力;
5.系统测试工程师工作的具体内容 篇五
执行系统集成和验证测试案例(包括开发测试脚本,设置测试环境)执行系统集成和验证测试(手动和自动)
生成验证报告,管理缺陷
确保功能,诊断和网络测试案例涵盖了所有“车辆功能”
使用和管理专门设计用于执行功能,诊断和网络测试的自动设备直接在车辆上分析网络行为
分析涉及到集群接口的真实车辆的问题/缺陷报告
★ 系统测试工程师求职简历
★ 系统测试工程师岗位职责具体概述
★ 注册监理工程师工作职责具体内容
★ 系统测试总结
★ 测试工程师总结
6.系统测试工作总结 篇六
1、完成系统部相关项目的测试工作;参考项目的设计要求,编写、并完成测试任务;
2、及时与客户沟通,负责反馈客户针对项目的使用需求,并加以评估;
3、完成项目所属领域的市场需求、功能要求等调研,给出项目的合理的设计需求和设计方案;
4、针对测试、和与客户沟通等方面出现的技术、商务等上的问题每日及时反馈,并配合其他员工给予解决;
5、完成测试工程师的各类工作报告;
岗位要求:
1、要求具备职业素养:诚信正直、吃苦耐劳、积极向上、承受压力
2、能够熟练使用Window系统;
7.并行测试系统测试任务分解研究 篇七
并行测试技术是支持下一代自动测试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 相对于传统串行测试系统, 其技术特点与优势在于提高了测试系统的吞吐率、提高了测试仪器资源的利用率、缩短了测试执行时间。实现并行测试技术的关键在于测试任务的调度, 而并行测试任务的分解则为并行测试任务调度的基础。
1 并行测试任务分解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在传统的串行自动测试系统中, 测试任务被事先整体规定, 然后测试中按照一定的顺序流程运行, 测试任务的安排由于不涉及并行性, 所以待测任务之间可能无法进行并行测试。因此, 将一个总体的复杂测试任务, 经过分解形成多项容易被测量的子任务, 通过完成子任务测试从而解决复杂测试的思想, 对于并行测试系统来说是尤为必要的。
并行测试系统本身的特点决定了总体的复杂测试任务分解的可行性:对于并行测试系统本身而言, 现阶段的自动测试系统均采用嵌入式计算机控制、模块化的测试仪器资源, 这就使得各个资源模块可以根据测试系统的需求同时单独工作, 相互之间没有影响;新的接口适配器技术, 使得自动测试系统与待测设备间的连接、信号转换更加灵活;计算机多线程与多核处理技术, 使得控制软件能够同时控制运行多个测试任务。上述的这些自动测试系统本身的特点, 均为经分解后的多项子测试任务能够实现并行技术奠定了基础。
2 并行测试任务分解所遵循的原则
子测试任务的大小能够通过增加或减少测试参数来改变, 那么子测试任务的大小即表现为测试任务粒度的粗细。任务粒度能够体现某测试任务集合的层次结构, 同时也能体现整体测试任务的规模与数目。任务粒度与任务数量存在反比关系:任务粒度越大, 任务数量越小;任务粒度越小, 任务数量就越大[1]。反映到并行测试技术上来说, 就是任务粒度与子测试任务的并行性和可求解性质是相关联的:通常来说, 子测试任务的独立性随着任务粒度大小的增加而增加, 但子测试任务的信息接口、交互性、任务之间的并行性却随着子测试任务粒度大小的增加而减少。因此, 测试任务分解, 要控制适宜的子测试任务粒度。
并行测试任务分解的目的是把复杂测试任务分解为多个简单易处理的子任务, 子任务之间尽可能错开资源竞争, 从而有效地加快执行速度, 缩短测试时间。但是过度的分解将使系统中有大量的任务, 经常进行任务的切换, 任务与任务之间还需要很多的同步和互斥控制, 将大量增加系统服务工作, 降低系统的速度和有效性。
因此, 在进行任务分解的过程中, 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测试任务分解的原则有以下几点[3]:
(1) 独立性:任务应有相对的独立性, 任务间的相互协调、通讯工作应少, 以减少系统的开销;
(2) 层次性:对总体测试任务依次从被测单元、被测参数到具体功能操作进行逐层分解;
(3) 均匀性:任务粒度的大小要适中、均匀, 避免某一任务的执行时间过长, 导致资源负载不均, 同时也要避免任务过细, 导致系统任务切换开销过大;
(4) 相似性:不同的测试任务分解的子任务应尽可能的相似, 以便软件设计时可用相同的程序代码实现, 提高软件编程效率。
实际工程中可根据被测对象的特点, 采用自顶而下逐层分解的策略对测试任务进行分解。被测装备通常会包括多个被测单元, 而被测单元一般会有多个参数需要检测, 在这一层按被测参数对测试任务进行分解, 在各参数的检测中一些参数的检测可能存在相同的初始化操作, 可以提取相同的操作, 提高系统效率。
3 并行测试任务分解策略方法要点
在弄清并行测试任务分解要遵循的原则后, 要明确子测试任务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联。那么, 分解后的子测试任务之间是否可以进行并行测试, 如果不能进行并行测试, 子测试任务之间的执行优先顺序又是怎样的。子测试任务之间的相互关联, 决定了上述问题。
在讨论并行测试任务分解策略方法要点与方案之前, 先对测试任务之间的关联引入形式化定义[3]:
定义3.1设t1和t2为两个测试任务, I1和O1分别为t1的输入变量集和输出变量集, I2和O2分别为t2的输入变量集和输出变量集, 若I1与O2, I2与O1, O1与O2之间均无交集, 则称t1与t2数据相关;否则, 称之为数据无关。
定义3.2设t1和t2为两个测试任务, 若t1的测试能够决定t2是否测试, 则称t2控制相关于t1;否则, 称之为控制无关。
定义3.3设t1和t2为两个测试任务, R1和R2分别是t1和t2占用的资源集, 若R1和R2无交集, 则称t1和t2资源相关;否则, 称之为资源无关。
定义3.4设t1, t2, …, tm为测试项目中的各项测试任务, 若t1, t2, …, tm按所有可能的任意顺序测试的结果相同即t1, t2, …, tm任务优先级相同, 且t1, t2, …, tm资源相关, 则称t1, t2, …, tm是可并行测试的。
对上述定义作出说明:对于测试任务t1和t2, 若其满足数据相关, 那么t1和t2是不能够进行并行测试的, 但反过来, 若t1和t2数据无关, 不能肯定t1和t2能够进行并行测试。例如, 两个测试任务中可能含有中间测试变量或任务, 使得t1和t2虽然数据相关条件, 但实际只能依次测试。同理, 对于测试任务t1和t2间满足控制相关也存在相应不能同一时刻进行并行测试的问题。
在明确测试任务之间所能存在的相互关系后, 便可以根据这些相互关系, 对一个总体复杂测试任务进行分解。由于随着被测设备的不同, 一个总体任务能被分解的程度、依据就不同, 因此, 没有一种具体有明确步骤的详细方法, 能通用所有自动测试系统的测试任务分解。通常总体分解方法要点如下:
(1) 详细了解被测设备特点, 明确被测设备的测试需求, 明确各个被测单元以及各被测单元所需测量参数;
(2) 根据被测设备中的某些具体带有测试时序要求的测试任务, 从总体上即采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法对各个被测任务划分层级网络, 明确哪些测试目标任务经层级划分后是复合任务, 哪些是不可在分的测试任务;
(3) 分析初步划分后的测试任务, 看是否有哪些被测参数可以进行层次的调整, 是否能够合并成新的测试任务。例如, 某些参数的检测可能存在相同的初始化操作, 可以对这些操作进行提取公因式, 提高系统效率;
(4) 经细化、合并、调整顺序后, 完成任务分解, 形成测试任务集合。
4 总结
并行测试系统测试任务分解是并行测试系统实现并行测试任务调度这个NP-HARD难题的前提, 遵循怎样的分解原则和分解测量方法要点对总体测试任务进行分解, 对分解后子测试任务的粒度有着影响。根据本文提出的分解策略方法要点进行并行测试任务分解, 能够较好的控制子任务粒度, 为后续并行测试任务调度打下基础。
摘要:并行测试技术是支持下一代自动测试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文分析了并行测试系统测试任务分解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通过介绍并行测试任务分解的原则与并行测试任务形式化定义, 总结给出了并行测试任务分解策略方法要点。
关键词:并行测试,任务分解,分解策略方法,分解策略方案
参考文献
[1]何玉安.基于本体的制造网格任务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 2008.
[2]卓家靖, 孟晨.并行测试系统的任务分解和任务过程模型[J].电子测量技术, 2008, 8, 31 (8) :109-112.
8.光源闪动频率测试系统设计 篇八
收稿日期: 20131219
摘要: 针对某型号手机带手电筒闪光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光源闪动频率测试系统。利用小面积PIN光电二极管对光源闪动的信息进行捕捉,设计了光电转换电路对光信号进行识别和转换,采用滞回比较器对信号进行整形。通过对手电筒30 Hz闪动模式实际测量表明:该系统性能可靠且测量精度高,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光源闪动频率; 光电转换; 滞回比较器
中图分类号: TN 29文献标志码: Adoi: 10.3969/j.issn.10055630.2014.02.003
Design of a testing system for light flashing frequency
ZHANG Bo1,2, PEI Dongxing1,2
(1.National Defense Key Laboratory of Electronic Measurement Technology,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Taiyuan 030051, China;
2.Key Laboratory of Instrumentation Science & Dynamic Measurement (MOE),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Taiyuan 030051, China)
Abstract: A testing system for light flashing frequency was designed for flashlight shining features of some mobile phones. Small area PIN photodiode was used to catch light flashing message;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circuit was designed to recognize and convert the optical signal; hysteretic comparator was to shape the signal. By actually measuring 30 Hz flashing mode of flashligh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ystem had characteristics of reliability and high accuracy and had some practical values.
Key words: light flashing frequency;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hysteretic comparator
引言光源的频闪测试在军事、工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等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通过对弹丸经过激光光幕时引起的光信号变化进行捕捉,可以获取射频武器的射击频率[1];利用光电编码器对光电信号进行计数可以测量电机转动的速度[2];通过对照明灯闪烁快慢的测量可以辨别护眼灯的真伪以及质量的好坏等。设计一种低成本、高性能的频闪测试系统对于现实生活有着重要意义。针对待测对象的特点,本文以AT89C52单片机作为数据处理的核心设计了一种光源闪动频率测试系统,对某型号手机所带的手电筒30 Hz闪动模式进行实际测量,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图1光源闪动频率测试系统工作原理图
Fig.1The diagram of test system for
light flashing frequency1系统工作原理光源闪动频率测试系统采用光电检测技术,利用单片机对光电信号进行处理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实时显示,系统工作原理图如图1所示。测试系统由待测光源、光电探头、光电转换模块、信号整形模块、电源模块以及数据处理与显示模块六部分组成。光电探头用于捕捉待测光源的闪动信息,光电转换模块则将光信息转换成电信号,信号整形模块对前端输入的电信号进行整形降噪,最终通过单片机处理,利用数码管进行显示。系统整体设计包含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两部分,光电探头选用大面积PIN光电二极管,用于保证对待测光信号的有效接收;光电转换模块包括光电前置放大和主放大两部分,其器件的选择以及电路的设计应考虑噪声小、灵敏度高且响应速度快等;信号整形模块采用滞回比较器电路,阈值的取值应能够有效滤除外界光源扰动的干扰。光学仪器第36卷
第2期张波,等:光源闪动频率测试系统设计
2硬件电路设计
2.1光电转换电路光电转换电路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系统响应的灵敏度、信号幅值、噪声大小及抗干扰能力强弱等性能参数[3],是硬件电路设计的核心,其中前置放大电路又是光电转换电路的核心。图2前置放大电路原理图
Fig.2Preamplifier circuit
schematic前置放大电路用于将光电探头接收到的光信息转换成便于处理的电压信号,其基本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光电二极管在受到光照时,会产生一个与照度成正比的小电流[4]。光电二极管有两种工作模式:零偏置的光伏模式和反偏置的光导模式[5]。光导模式时外加偏压使得耗尽区的宽度增大,响应度增大,结电容变小,但与此同时引进了暗电流,也就引入了输入噪声。光伏模式时光电二极管以精确的线性状态工作,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切换速度,考虑到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和精确性,故选用其光伏模式。光电探头通过反馈电阻R1与运算放大器连接,当其接收光照发生变化时产生与之对应的光电流变化,通过反馈电阻产生压降,从而实现光到电压的转换。在实际测试环境中,光电探头接收的不只是待测光源,还包括各种环境光,例如太阳光。为了避免因强烈的环境光影响造成系统饱和,增加系统测试的裕度,在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添加负直流偏置电压VCC1。电容C1与反馈电阻并联构成低通滤波器,其截止频率越小测试系统的输出信噪比越好,但是截止频率过小会使高频闪的待测信号产生饱和失真。电路末端的电容C2和电阻R1串联形成高通滤波器,用于滤除包括环境光在内的直流分量。前置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式为Uo=R1*Δi,其中R1为反馈电阻,Δi为光电探头接收到频闪信号,Uo为输出电压。光电探头应优先选择结电容小、内阻大的光电二极管,用于减少温度升高给测试造成的干扰。前置放大电路输出的是毫伏级的电压,需要通过主放大电路进一步放大以供后续处理。主放大电路基本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其输入输出关系式为U2=-(U1R4)/R3。
2.2信号整形电路信号整形电路采用滞回电压比较器将输入的模拟电压转换成数字化形式,合理设置上下两个阈值可以有效防止外界噪声的干扰,供单片机电路处理,其工作原理图如图4所示。R8为限流电阻,稳压二极管用于限幅产生高低电平,基准电压VCC2实现阈值电压的水平搬移,R6与R7的比例关系直接影响到两阈值电压的差值,即测试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其关系式如下:UT1=R7R6+R7VCC2
UT2=R7R6+R7VCC2+R7R6+R7UZ(1)其中,UT2和UT1为阈值的上限和下限,UZ为稳压二极管的稳定电压。当输入电压Ui上升至大于上限阈值电压时输出Uo变为低电平,当输入电压Ui下降至小于下限阈值电压时输出Uo变为高电平。
nlc202309040400
图3主放大电路原理图
Fig.3Main amplifier circuit schematic图4滞回比较器原理图
Fig.4Hysteretic comparator schematic
图5数据处理与显示电路原理图
Fig.5Data processing and display
circuit schematic
图6主程序及外部中断子程序流程图
Fig.6The main program and external
interrupt subroutine flowchart
2.3数据处理与显示电路数据处理与显示电路[6]由AT89C52单片机最小系统、译码器74HC138、锁存器74HC573以及数码管组成,其原理框图如图5所示。单片机的外部中断引脚P3.2口用于对信号整形电路输出的方波信号进行检测,从而获取光源闪动次数,通过定时器中断计时来计算闪动频率,利用P0口向锁存器输出段选信号,利用P2.0、P2.1和P2.2向译码器输出位选信号。3软件设计测试系统的程序编写采用C语言模块化设计,编程效率高且可读性强[7],其主程序流程图以及中断处理子程序流程图如图6所示。系统复位之后进入主程序初始化,主要工作为设置定时器0工作方式、装定时器初值、关闭定时中断、设置外部中断0触发方式,开外部中断等。测试之前令数码管显示“”,表明处于待测试状态,初始化完成之后进入循环显示。系统通过P3.2口即外部中断0触发输入端对信号进行检测,光源每闪动一次产生的下降沿用于触发外部中断,利用闪动次数加1对其闪动计数。当第一个闪动信号到来时开启定时中断,定时未完成直接返回,定时完成则利用闪动次数与定时时间的比例计算闪频。4实测数据利用该设计系统对某型号手机所带的手电筒30 Hz闪动模式进行10次实际测量,结果平均为1 782次/min,最大值1 783次/min,最小值1 781次/min。手电筒闪动次数测量值与手机实际标称值基本相符。该设计系统对信号发生器产生的30 Hz方波进行测量,结果平均为1 800次/min。
5结论针对待测光源闪动的特点,利用小面积光电二极管对其闪动信号进行捕捉,设计光电转换电路和信号整形电路对获得的光信号进行转换和整形,最终通过单片机处理,利用数码管显示其闪动频率。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达到预期目的,且成本低,性能可靠,有一定实用价值,可为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参考文献:
[1]郭凯.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弹丸初速与射击频率测试系统研究与实现[J].仪器仪表学报,2007,28(S8):282285.
[2]王朕,刘学峰,刘陵顺.基于AT89C51的电机转速测量仪的设计与实现[J].四川兵工学报,2009,30(5):1921.
[3]王斌,赵冬娥.带光电直流补偿的激光测速靶系统设计[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9,29(5):235238.
[4]宋涛,张斌,罗倩倩.光电转换电路的设计与优化[J].电路与控制,2010,25(6):4648.
[5]刘卫东,刘延冰,刘建国.检测微弱光信号的PIN光电检测电路的设计[J].电测与仪表,1999,36(4):2830.
[6]刘辉.小型化弹丸速度测试系统[J].光学仪器,2009,31(3):1417.
[7]郭天祥.新概念51单片机C语言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202
9.系统测试实验报告 篇九
万继王(20111081147)
任课教师:贾春花
班级:2011级计科(1)班
实验目的:
计算机在生活中的普遍,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计算机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发布与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离不开网络,计算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需要开发相应的管理系统和软件,所以,这就需要我们进行软件测试,软件测试是使用人工或者自动手段来运行或测定某个系统的过程,检验它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或者弄清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别。软件测试作为保证软件质量、提高软件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在软件开发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关键与核心是测试数据生成。软件测试的实质是根据软件开发各阶段的规格说明和程序的内部结构精心选取一批测试数据,形成测试用例,并用这些测试用例去驱动被测程序,观察程序的执行结果,验证所得结果与预期结果是否一致,然后做相应的调整。
此次实验是为了检验我们是否掌握本学期所学的《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这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并查找出被测试软件的不足或缺陷,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也让我们掌握一定的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的相应内容。还有就是在于总结测试阶段的测试以及分析测试结果,描述系统是否符合需求(或达到xxx功能目标),同时,了解软件测试概念,了解软件测试的主要内容,了解手动测试自动测试,初步掌握测试软件并能够进行简单运用。了解软件测试在当前计算机行业中的相关地位,了解为了成为软件测试工程师所需要掌握的技能。
实验内容:
软件测试前景:随着软件产业的发展,软件产品的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正逐渐成为软件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
软件测试是指:使用人工或者自动手段来运行或测试某个系统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检验它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或弄清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别。
软件测试的内容:1.确定软件生存周期中的一个给定阶段的产品是否达到前阶段确立的需求的过程;2.程序正确性的形式证明,即采用形式理论证明程序符合设计规约规定的过程;3.评市、审查、测试、检查、审计等各类活动,或对某些项处理、服务或文件等是否和规定的需求相一致进行判断和提出报告。
软件测试的对象:不仅仅是程序测试,软件测试应该包括整个软件开发期间各个阶段所产生的文档,如需求规格说明、概要设计文档、详细设计文档,当然软件测试的主要对象还是源程序。
实验测试步骤:
第一步,进入登录界面。在运行程序后弹出登录界面,有账号的可以直接登录,没有账号的要先申请账号(及注册),然后才可以登录。在注册账号时需要自己填写账号、密码、昵称和个性签名。这些东西都没有限制,可以是数字、字母、汉字以及三者的混合,头像的话是可以自己选择的。账号和密码是必须填写的,否则无法注册,其他的可填可不填。相关截图如下所示:
登录界面:
账号申请界面:
账号申请成功界面 : 第二步,进行登录。登录之后可以进行密码修改和添加好友。登录之后我们 可以点击修改密码对密码进行修改,也可以输入好友账号添加好友。添加好友时输入好友账号,点击添加好友,弹出添加好友对话框,点击“是”,添加好友就成功了,若不想添加此好友可以点击“否”,就可以拒绝添加此好友了。
相关截图如下所示:
登录成功界面:
修改密码界面: 篇二:web系统测试综合实验报告
测
试
报
告
目录 1.1.1系统功能..........................................................................................................................4 1.1.2系统的体系结构..............................................................................................................4 1.1.3开发环境..........................................................................................................................5 1.2.1测试需求..........................................................................................................................5
1、功能测试.....................................................................................................................6
2、性能测试.....................................................................................................................6
3、兼容性测试.................................................................................................................6 1.2.2测试资源..........................................................................................................................6
1、人力资源.....................................................................................................................6
2、测试环境.....................................................................................................................6
3、测试工具.....................................................................................................................6
4、文档资料.....................................................................................................................7 1.2.3测试策略..........................................................................................................................7
1、功能测试.....................................................................................................................7
2、性能测试.....................................................................................................................8
3、用户界面测试.............................................................................................................9
4、安全性测试.................................................................................................................9
5、兼容性测试.................................................................................................................9 1.2.4测试标准..........................................................................................................................9
1、测试特性.....................................................................................................................9
2、输出准则.....................................................................................................................9
3、缺陷严重级别定义...................................................................................................10 测试用例设计.................................................................................................................11
2、录制的测试脚本.......................................................................................................14
3、执行测试...................................................................................................................14
4、测试结果...................................................................................................................14 1.3.2相册模块测试................................................................................................................14
1、测试用例设计...........................................................................................................15
2、执行测试...................................................................................................................16
3、测试结果...................................................................................................................16 1.3.3个人档模块测试............................................................................................................17
1、测试用例设计...........................................................................................................17
2、执行测试...................................................................................................................19
3、测试结果分析...........................................................................................................19 1.3.4日志模块测试................................................................................................................20
1、测试用例设计...........................................................................................................20
2、执行测试...................................................................................................................27
3、测试结果分析...........................................................................................................27 1.3.5链接测试........................................................................................................................27 1.4.1测试用例设计................................................................................................................30 1.4.2测试环境........................................................................................................................33 1.4.3测试执行........................................................................................................................33 1.4.4测试结果分析................................................................................................................34 1.1.1系统功能
(1)日志模块:撰写和发表日志。
(2)撰写说说模块:发表说说。
(3)相册管理模块:支持多相册功能,可将相册分类收藏,可以上传照片,创建相册,同时可以上传视频和制作个性相册等功能。
(4)音乐盒模块:可以收藏音乐,可以管理我的音乐盒里的音乐等。
(5)个人档管理模块:修改自己的个人信息。
(6)留言板模块:查看留言和对留言进行回复。
(7)用户模板:提供用户制定功能,打造个性,设置自己喜欢的风格。1.1.2系统的体系结构
系统的体系结构如下图: 1.1.3开发环境
(1)操作系统:windows xp(sp2)(2)web服务器:apache(3)数据库:mysql(4)开发语言和工具:php+zend+phpwind(5)浏览器:ie6.0 1.2.1测试需求
此系统属于一般类型的应用软件,用户要求各功能正常使用,系统响应比较快,运行稳健,能满足10000人正常使用。此系统用户可以建立个人主页(发表日志,发表说说,相册管理,音乐盒管理,个人档管理等)。
此次测试的目的就是检查核心模块功能是否正常,验证系统性能是否满足应用需求。这次测试的具体内容如下:篇三:在线考试系统实验报告
河南工程小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系 别 软件工程系
专 业 计算机应用
班 级
姓 名 ****** 学 号 ********* 设计题目 在线考试系统
指导教师 ****** 起迄日期 2011.1.2——2011.4.20 毕业设计诚信承诺书
本人慎重承诺和声明: 我承诺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严格遵守学校有关规定,在指导教师的安排与指导下完成所规定的毕业设计工作,绝不弄虚作假,不请别人代做毕业设计或抄袭别人的成果。所撰写的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文中所有引文或引用数据、图表均注明来源,本人愿意为由此引起的后果承担责任。
学生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本人在老师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设计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学校。学校享有以任何方式发表、复制、公开阅览、借阅以及申请专利等权利。
学生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在线考试系统
摘 要
通过考试系统webexam是目前市场占有率较高,应用最广泛的远程网络学习考试软件,适合政府、行业及企业的各专业网上考试、作业、练习等应用。它采用web方式,同时适用于局域网和internet,无需安装客户端,即可实现网上考试、作业、练习、成绩排行等功能,并能够答卷保存、自动判分、成绩查询和分析等功能
该系统同时拥有最开放的题库管理系统和最灵活的组卷系统,能够自动输出word试卷,提供excel题目导入导出、题库和试卷导入导出等设计,提供资源的快速收集和高度共享。在开发方法上,引入了当今流行的microsoft.net remoting 技术思想,把整个开发程分为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系统实现等步骤。该系统通过优化和再造管理流程,使人力资源的管理更为高效和科学,数据更为准确,从而将人事部门从繁重的、耗时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把精力集中到更高层的政策性工作中去。关键词 在线考试系统 ; c#.net编程语言 ; visual studio 2008 ;sql server 2005数据库
目 录
第1章 绪论.....................................................................................................................................1 1.1 课题研究背景...................................................................................................................1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1 第2章 系统分析概述.....................................................................................................................2 2.1 引言...................................................................................................................................2 2.2 系统需求分析...................................................................................................................2 2.3 系统概述...........................................................................................................................3 2.4 visual studio 2008的概述..........................................................................................4 2.5 sql server 2005数据库的概述....................................................................................5 第3章 系统方案总体设计.............................................................................................................6 3.1 系统设计思想及相关技术介绍.......................................................................................6 3.1.1 系统架构设计.......................................................................................................6 3.1.2 系统总体模块功能设计.......................................................................................6 第4章 数据库的设计.....................................................................................................................8 4.1 引言...................................................................................................................................8 4.2 数据库需求分析...............................................................................................................8 4.3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8 4.4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8 第5章 界面设计与实现...............................................................................................................10 5.1 主页设计.........................................................................................................................10 5.1.1 实现目标.............................................................................................................10 5.1.2 登录窗口.............................................................................................................10 5.1.3 注册窗口.............................................................................................................12 5.2 主要界面设计—用户登录信息画面.............................................................................13 5.2.1 实现目标.............................................................................................................13 5.2.2 主界面.................................................................................................................13 5.3 主要界面设计 —— addquestion.aspx.....................................................................17 5.3.1 实现目标.............................................................................................................17 5.4 主要界面设计 —— usermangement.aspx.................................................................18 5.4.1 实现目标.............................................................................................................18 结
论............................................................................................................................................20 致
谢............................................................................................................................................21 参 考 文 献...................................................................................................................................22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近几年来,随着internet的崛起,远程教育开始发展,普及网络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其势头不亚于电子商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在其一项调查报告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存在教育滞后于现实需要的问题,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而普及远程教育,尤其是网络教育,不仅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而且将成为革新传统教育模式的重要动力。
中国的网络教育也随internet的发展而同步增长,同时,网络教育也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开辟了新的天地。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很多国外的大学和社会其他部门都已经开始设了远程教育。但是,远程教育的软件的开发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就要求有更好、更完善的软件系统到远程教育当中去,这就给软件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
远程教育包括很多环节。例如,教学系统、考试系统、和答疑系统等等。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在线考试系统,同时,它也是最难实现的环节。在我国,远程教育以蓬勃发展起来。但目前学校和社会上的各种考试大都都采用传统的考试方法,在此方式下,组织一次考试,要经过五个步骤,即人工出题、考生考试、人工阅卷、成绩评估和试卷分析。
显然随着考试类型的不断增加和考试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师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可以说传统的考试方法已经不能适用于现代考试的需要。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迅猛发展,网络应用不断扩大,如远程教育和虚拟大学的出现等等,且这些应用正逐步深入到千家万户。人们迫切需要这些技术来进行在线考试,以减轻教师的工作的负担以及提高工作效率,与此同时提高了考试的质量,从而使考试更趋于公正、客观,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篇四:软件测试实验报告
武汉理工大学
学 生 实 验 报 告 书
实验课程名称 软件测试
开 课 学 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指导老师姓名 毛 雪 涛
学 生 姓 名
学生专业班级 2014 — 2015 学年 第 一 学期
任务1:针对一个常用的通讯软件做黑盒测试,利用所学的黑盒测试方法来设计测试用例,并做相应测试,给出测试方案和测试报告。
实验一.通讯软件飞信个人生日填写测试用例
一.简介 1.1编写目的
本测试项目拟对通讯聊天工具飞信输入生日日期进行测试。1.2项目背景
通讯聊天工具中都会有用户填写个人的基本资料,其中生日日期的填写需要进行则是。本项目即为用软件测试输入个人生日日期的正确性。1.3术语
等价类划分:把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部分(子集),然后从每个部分中选取少数代表性数据作为测试用例。每一类的代表性数据在测试中的作用等价于这一类中的其他值。1.4参考资料
软件测试 佟伟光主编 人民邮电出版社
黑盒测试用例设计示例 作者: chinaitlab 来源: chinaitlab 二.测试概要 2.1测试程序源代码 #include if(day==29) { month=3; day=1; cout<<明天是:< 利用等价类划分法设计测试用例如下: 用例一:输入日期年份超过界限,如输入:20151104; 用例二:输入日期月份输入有误,如输入:19931304; 用例三:输入日期输入有误,如输入:19931144; 用例四:输入日期包含非数字字符,如输入:1993佛说!; 用例五:输入日期超过8位数字,如:1993110402; 用例六:输入日期短于8位数字,如:1993114; 用例七:输入年份为闰年且输入月份为2,日期超过29,如:20000230,2.3测试方法 手工利用黑盒测试中的等价类划分法进行测试,主要测试目标为检验函数是否符合题目所给要求。即:输入是否符合规定条件,及程序的鲁棒性。 三.测试结果及缺陷分析 3.1测试执行情况与记录 测试情况记录: 1、输入日期20151104,程序提醒“年份超过界限,请重新输入”。 2、输入日期19931304,程序提醒“月份输入有误,请重新输入”。 3、输入日期19931144,程序提醒“日期输入有误,请重新输入”。 4、输入日期1993佛说!,程序没有提醒,合理的应该出现提醒“输入非数字 字符,请重新输入”。 5、输入日期1993110402,程序没有提醒,合理的应该出现提醒“输入字符超篇五:计算机测试系统实验报告1 计算机测试系统机电控制 实验报告 2014年12月21日 一、实验目的利用计算机、数据采集卡、被控对象(机电实验平台aedk—dj6)等组成计算机测控系统,在了解相关硬件的基础上,采用有关的软件工具,结合相应的控制规律,在windows环境下实现对相应硬件的访问控制,从而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测试控制。通过实验加深了解计算机测控系统的组成,掌握windows环境下对硬件访问控制的方法,掌握对被控对象的测试和控制的方法,以及对测试数据处理、分析方法,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测控硬软件设计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设备 pci9112数据采集卡,机电实验平台aedk—dj6等。 三、实验原理 本实验要求编程实现指针位置的测量和控制实验,原理如下: 本实验平台通过机械结构将步进电机的角位移转换为直线位移,利用电位器和数据采集卡9112内的a/d转换器,构成测位置系统。当步进电机运转时,带动电位器旋转,电位器输出的模拟量——电压值发生改变,通过a/d转换器采集电压值来确定指针位置。电位器输出的模拟量与指针位置成近似线性关系,即采集的数字量就能直接反映出指针的位置,具体原理如下: (1)电机通过橡胶传动带联动,再通过蜗杆和齿轮将电机的圆周运动转化为皮带的水平运动。 (2)皮带的位移用指针和刻度尺来表示,刻度尺共分为16大格,每格1cm,最小刻度为1mm。皮带移动带动右端一个多线圈电位器转动,通过改变阻值来改变反馈电压,此电压被同时送入控制接口插座in0脚(已经接到9112的16路模拟量输入端口中的0号端口)。当皮带在16cm范围内变化时,in0脚的位置反馈电压将在0~+5v范围内线性变化。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测量或采集此电压来计算当前的指针位置。(3)实验平台使用四相步进电机,电流脉冲由a、b、c、d四个引脚输入。a、b、c、d已经接到9112内16路数字输出端口的4、5、6、7四个端口上,即从9112依次输出0010h、0020h、0040h、0080h,可以使步进电机正转;依次输出0080h、0040h、0020h、0010h,可以使步进电机反转。 四、实验内容 1:总体设计 实验通过上位pc机控制实验平台实现电机的闭环控制。 上位机通过labview虚拟仪器控制9112数据采集卡与下位硬件平台数据端口进行通信,从而实现对下位硬件平台的闭环控制,系统结构框图如下: labview 数据接口 2:前面板设计 labview程序前面板可以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模式选择区域、控制区域以及显示区域。 模式选择区域如下: 该区域用来选择系统的工作模式,当设定系统的工作模式为“自动”时,程序自动控制电机转动,使得标尺移动到指定位置,当设定系统的工作模式为“手动”时,通过手动控制电机的移动方向,使得标尺移动到指定位置。当按下“停止”按钮时,系统停止运行。 控制区域如下: 该控制区域在系统工作在手动模式时起作用,在手动工作模式下,当按钮处于“左移”位置时,标尺指针向左移动,当按钮处于“右移”位置时,标尺指针向右移动。 显示区域如下: 设定位置标尺用来预设定标尺位置,作为实际标尺移动的参考标志,实际位 置标尺动态的显示当前标尺的位置。 示波器显示两条曲线,曲线一显示的是标尺设定位置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曲线二显示的是标尺实际位置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在程序运行过程中示波器可以动态的显示出指针实际位置曲线不断接近设定位置曲线,最后重合在一起。3:程序流程图 程序运行流程如下图所示: 程序运行时,首先判断系统的工作模式,如果为手动工作模式,则判断手动控制按键状态,如果为左移,则控制电机使得指针左移,如果为右移,则控制电机使得指针右移。如果系统处于手动工作模式,则判断指针实际位置是否等于设定位置,如果相等或者处于误差允许范围内,则不移动指针,如果不相等则判断实际位置与设定位置的大小,如果实际位置小于设定位置,则控制电机使得指针右移,如果实际位置大于设定位置,则控制电机使得指针左移。4:关键部分程序实现(1)读取实际位置 前面是9112采集卡初始化部分,后续为电压采集模块,由于满度电压输出为5v,对应的标尺刻度为16厘米,所以结果上述运算可以得出标尺指针的实际位置。 (2)控制电机正转 【系统测试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手机安卓系统测试经验总结11-06 安全防范系统测试11-08 系统测试的关键是11-27 认知能力测试训练系统07-16 酒店管理系统测试案例08-06 监控系统性能测试报告09-14 稿件管理系统测试报告11-07 机载测试系统发展与应用研究11-02 廉政测试总结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