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练习一

2025-01-21

阶段练习一(精选8篇)

1.阶段练习一 篇一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

1.辅助生产费用的计划成本分配法中,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成本差异,为简化计算工作,直接记入()。

A.制造费用

B.管理费用 C.销售费用

D.财务费用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A

2.在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中,将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各受益单位的方法是()。

A.交互分配法

B.顺序分配法 C.计划成本分配法

D.直接分配法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A

3.下列标准中属于消耗类的是()。A.产品产量

B.机器工时 C.产品体积

D.定额费用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D

4.下列属于不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是()。A.毁损了的设备 B.尚未使用的设备

C.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 D.超龄使用的机器设备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B

5.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中,费用分配结果最正确的方法是(A.直接分配法

B.顺序分配法 C.代数分配法

D.交互分配法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A

6.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电力费用,应记入()。A.辅助生产成本

B.制造费用 C.管理费用

D.基本生产成本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A

7.动力费用可以计入的成本项目是()。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 C.制造费用

D.废品损失。)【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A

8.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但数量变化不大,为简化核算,月末在产品成本计算可采用()。A.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B.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法 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算法 D.在产品按年初固定数计算法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A

9.下列应计入“制造费用”科目的职工薪酬是()。A.车间管理人员的薪酬 B.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酬

C.辅助生产车间工人的薪酬 D.生活福利部门人员的薪酬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

10.在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中,适用于季节性生产车间的分配方法是()。A.生产工时比例法

B.按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C.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

D.机器工时比例法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

1.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或随加工进度陆续投入时,原材料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是可以采用的分配标准有()。A.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定额费用比例分配 B.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实物数量比例分配 C.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比例分配 D.按完工产品数量和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比例分配 E.不考虑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

【正确答案】BD 【您的答案】A

2.废品按其报废程度和修复价值,可分为()。A.废品损失

B.可修复废品 C.不可修复废品

D.修复费用 E.不可修复费用

【正确答案】BC 【您的答案】A

3.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可以借记的账户有()。A.基本生产成本

B.制造费用

C.辅助生产成本

D.管理费用 E.废品损失

【正确答案】BCD 【您的答案】A

4.采用计划分配率分配法,“制造费用”科目可能()。A.有月末余额

B.有年末余额 C.无余额

D.有月末借方余额 E.有月末贷方余额

【正确答案】ACDE

【您的答案】A

5.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的适用条件有()。A.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

B.定额管理基础较好

C.原材料费用在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大的产品 D.定额管理基础较好 E.各月末在产品数量不大

【正确答案】AC 【您的答案】A

6.职工薪酬包括()。

A.奖金

B.津贴和补贴 C.住房公积金

D.差旅费 E.商业保险费

【正确答案】ABC 【您的答案】A

7.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时,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适用于(A.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少的产品

B.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的产品

C.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但各月之间变化不大的产品

D.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且在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比重较大 E.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成本项目多占比重相差不多

【正确答案】AC

【您的答案】A

8.在材料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的情况下,可以作为原材料费用分配标准的是(A.约当产量

B.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C.原材料定额费用

D.产品定额工时 E.材料体积

【正确答案】BC

。))【您的答案】A

9.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费用,应具备的条件有()。A.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

B.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稳定 C.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

D.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 E.生产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由完工产品负担

【正确答案】ABCE

【您的答案】A

10.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计价方法有()。A.实地盘存法

B.永续盘存法 C.平均计价法

D.先进先出法 E.后进先出法

【正确答案】CD 【您的答案】A

三、判断题(共10题)

1.顺序分配法下,受益多的先分配,受益少的后分配。()

【正确答案】错

【您的答案】对

【答案解析】应该是受益少的先分配,受益多的后分配。

2.燃料费用的分配要求在“原材料”项目中作为辅助材料进行归集核算。()

【正确答案】错

【您的答案】对

【答案解析】在一些耗用燃料较多的制造企业,燃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可以与动力费用一起专门设立“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或在“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下增设“燃料”项目,单独核算燃料的购入和分配。

3.在材料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的情况下,材料费用可按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或材料定额费用法进行分配。()

【正确答案】对

【您的答案】对

【答案正确】

4.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中的材料费用,应当根据实际成本原则,发出材料的成本最终必须按实际成本反映。如果按计划成本计价,则应调整材料成本差异。()

【正确答案】对

【您的答案】对

【答案正确】

5.采用计划分配率法分配制造费用时,不必每月计算分配率。()

【正确答案】对

【您的答案】对

【答案正确】

6.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要求辅助生产车间的产品或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要比较准确,否则影响计算分配的准确性。()

【正确答案】对

【您的答案】对

【答案正确】

7.按定额比例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有利于分析和考核各项消耗定额的执行情况。()

【正确答案】对

【您的答案】对

【答案正确】

8.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不属于职工薪酬的范围。()

【正确答案】错

【您的答案】对

【答案解析】这属于辞退福利,也是职工薪酬的范围。

9.约当产量是指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其投料程度和加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

【正确答案】对

【您的答案】对

【答案正确】

10.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而且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和人工费用等各成本项目所占比重相差不多的产品。()

【正确答案】对

【您的答案】对

【答案正确】

21.经批准处理时,盘盈在产品应贷记的科目是()。A.制造费用

B.管理费用 C.基本生产成本

D.辅助生产成本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

2.动力费用可以计入的成本项目是()。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 C.制造费用

D.废品损失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B

3.在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中,将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各受益单位的方法是()。

A.交互分配法

B.顺序分配法 C.计划成本分配法

D.直接分配法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B

4.在产品完工率的计算,可以根据各工序的累计工时定额占完工产品工时定额的比率来确定,某工序在产品完工率的计算公式应该是()。A.(本工序工时定额/ 产品工时定额)×100% B.(本工序工时定额×本工序完工程度/ 产品工时定额)×100% C.[(前面各工序工时定额之和+本工序工时定额×本工序完工程度)/ 产品工时定额] ×100% D.[(前面各工序工时定额之和+本工序工时定额)×本工序完工程度/ 产品工时定额] ×100%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B

5.下列属于不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是()。A.毁损了的设备 B.尚未使用的设备

C.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 D.超龄使用的机器设备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B

6.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中,费用分配结果最正确的方法是()。A.直接分配法

B.顺序分配法 C.代数分配法

D.交互分配法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B

7.由于车间正常的生产损耗盘亏的在产品经过批准进行处理时,应按其成本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借记()科目。

A.“管理费用”

B.“制造费用” C.“基本生产成本”

D.“营业外收入”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

8.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的适用条件是()。A.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很小 B.没有月末在产品

C.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 D.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B

9.在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中,适用于季节性生产车间的分配方法是()。A.生产工时比例法

B.按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C.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

D.机器工时比例法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

10.燃料费用不多的企业可以将燃料费用计入的成本项目是()。A.直接人工

B.直接材料

C.制造费用

D.辅助生产成本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

1.下列固定资产中,不计提折旧的有()。A.房屋建筑物

B.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C.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

D.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E.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正确答案】BCE 【您的答案】B

2.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计价方法有()。A.实地盘存法

B.永续盘存法 C.平均计价法

D.先进先出法 E.后进先出法

【正确答案】CD 【您的答案】B

3.采用计划分配率分配法,“制造费用”科目可能()。A.有月末余额

B.有年末余额 C.无余额

D.有月末借方余额 E.有月末贷方余额

【正确答案】ACDE 【您的答案】B

4.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费用,应具备的条件有(A.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

B.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稳定 C.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

D.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 E.生产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由完工产品负担

【正确答案】ABCE 【您的答案】B

5.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可以借记的账户有()。A.基本生产成本

B.制造费用

C.辅助生产成本

D.管理费用 E.废品损失

【正确答案】BCD 【您的答案】B。)6.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一般有()。

A.生产工时比例法

B.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 C.约当产量比例法

D.机器工时比例法 E.按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正确答案】ABDE 【您的答案】B

7.在材料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的情况下,可以作为原材料费用分配标准的是()。A.约当产量

B.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C.原材料定额费用

D.产品定额工时 E.材料体积

【正确答案】BC

【您的答案】B

8.废品按其报废程度和修复价值,可分为()。A.废品损失

B.可修复废品 C.不可修复废品

D.修复费用 E.不可修复费用

【正确答案】BC 【您的答案】B

9.要素费用中的税金,通过“管理费用”科目核算的有()。A.房产税

B.车船使用税

C.土地使用税

D.印花税 E.资源税

【正确答案】ABCD 【您的答案】B

10.下列各项中,属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的有()。A.平均年限法

B.工作量法 C.双倍余额递减法

D.年数总和法 E.工作时数法

【正确答案】CD 【您的答案】B

三、判断题(共10题)

1.狭义的在产品只包括本车间本步骤正在加工中的那部分在制品或装配的零件、部件和半成品,不包括车间或生产步骤已完工的半成品。()

【正确答案】对

【您的答案】对

【答案正确】

2.顺序分配法下,受益多的先分配,受益少的后分配。()

【正确答案】错

【您的答案】对

【答案解析】应该是受益少的先分配,受益多的后分配。

3.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开始计提折旧。()

【正确答案】对

【您的答案】对

【答案正确】

4.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不属于职工薪酬的范围。()

【正确答案】错

【您的答案】对

【答案解析】这属于辞退福利,也是职工薪酬的范围。

5.约当产量是指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其投料程度和加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

【正确答案】对

【您的答案】对

【答案正确】

6.基本生产车间可以单独核算废品损失,也可以不单独核算废品损失。()

【正确答案】对

【您的答案】对

【答案正确】

7.限额领料单是一种一次使用的累计领发材料凭证。()

【正确答案】错

【您的答案】对

【答案解析】限额领料单是一种多次使用的累计领发材料凭证。

8.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要求辅助生产车间的产品或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要比较准确,否则影响计算分配的准确性。()

【正确答案】对

【您的答案】对

【答案正确】

9.如果是生产单一产品发生的费用,可直接计入该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直接材料”、“燃料及动力”、“直接人工”等成本项目。()

【正确答案】对

【您的答案】对

【答案正确】

10.在材料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的情况下,材料费用可按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或材料定额费用法进行分配。()

【正确答案】对

【您的答案】对

【答案正确】 3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

1.下列标准中属于消耗类的是()。A.产品产量

B.机器工时 C.产品体积

D.定额费用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A

2.产品定额管理基础比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是()。A.定额比例法

B.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 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D.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

3.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但数量变化不大,为简化核算,月末在产品成本计算可采用()。A.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B.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法 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算法 D.在产品按年初固定数计算法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A

4.下列应计入“制造费用”科目的职工薪酬是()。A.车间管理人员的薪酬 B.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酬

C.辅助生产车间工人的薪酬 D.生活福利部门人员的薪酬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

5.结转完工自制材料成本应借记的科目是()。A.基本生产成本

B.制造费用 C.原材料

D.库存商品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A

6.如果原材料随着生产进度分次投入,在每道工序中则是一开始就投入。假设有两道工序,第一工序投入120公斤,第二工序投入80公斤,则第二工序投料率是()。A.30%

B.15% C.80%

D.100%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A

7.用于建造固定资产、购买无形资产的支出属于()。A.收益性支出

B.资本性支出 C.产品生产成本

D.期间费用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A

8.辅助生产费用的计划成本分配法中,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成本差异,为简化计算工作,直接记入()。

A.制造费用

B.管理费用 C.销售费用

D.财务费用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A

9.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的适用条件是()。A.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很小 B.没有月末在产品

C.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

D.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A

10.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月末在产品实际成本与定额成本的差异()。A.全部由在产品负担

B.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 C.由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共同负担

D.结转给管理费用负担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

1.企业的在产品发生盘亏和毁损时,经批准处理,可记入借方科目的有()。A.原材料

B.其他应收款 C.营业外支出

D.管理费用 E.银行存款

【正确答案】ABCDE 【您的答案】A

2.下列各项中,属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的有()。A.平均年限法

B.工作量法 C.双倍余额递减法

D.年数总和法 E.工作时数法

【正确答案】CD 【您的答案】A

3.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费用,应具备的条件有(A.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

B.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稳定 C.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

D.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 E.生产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由完工产品负担。)【正确答案】ABCE 【您的答案】A

4.下列固定资产中,不计提折旧的有()。A.房屋建筑物

B.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C.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

D.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E.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正确答案】BCE 【您的答案】A

5.采用计划分配率分配法,“制造费用”科目可能()。A.有月末余额

B.有年末余额 C.无余额

D.有月末借方余额 E.有月末贷方余额

【正确答案】ACDE 【您的答案】A

6.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的适用条件有()。A.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

B.定额管理基础较好

C.原材料费用在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大的产品 D.定额管理基础较好

E.各月末在产品数量不大

【正确答案】AC 【您的答案】A

7.下列各项,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有()。A.顺序分配法

B.直接分配法 C.交互分配法

D.代数分配法 E.计划成本分配法

【正确答案】ABCDE 【您的答案】A

8.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时,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适用于(A.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少的产品

B.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的产品

C.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但各月之间变化不大的产品

D.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且在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比重较大 E.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成本项目多占比重相差不多

【正确答案】AC 【您的答案】A。)9.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一般有()。

A.生产工时比例法

B.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 C.约当产量比例法

D.机器工时比例法 E.按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正确答案】ABDE 【您的答案】A

10.废品按其报废程度和修复价值,可分为()。A.废品损失

B.可修复废品 C.不可修复废品

D.修复费用 E.不可修复费用

【正确答案】BC

【您的答案】A

三、判断题(共10题)

1.燃料费用的分配要求在“原材料”项目中作为辅助材料进行归集核算。()

【正确答案】错

【您的答案】对

【答案解析】在一些耗用燃料较多的制造企业,燃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可以与动力费用一起专门设立“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或在“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下增设“燃料”项目,单独核算燃料的购入和分配。

2.如果是生产单一产品发生的费用,可直接计入该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直接材料”、“燃料及动力”、“直接人工”等成本项目。()

【正确答案】对

【您的答案】对

【答案正确】

3.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而且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和人工费用等各成本项目所占比重相差不多的产品。()

【正确答案】对

【您的答案】对

【答案正确】

4.狭义的在产品只包括本车间本步骤正在加工中的那部分在制品或装配的零件、部件和半成品,不包括车间或生产步骤已完工的半成品。()

【正确答案】对

【您的答案】对

【答案正确】

5.在材料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的情况下,材料费用可按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或材料定额费用法进行分配。()

【正确答案】对

【您的答案】对

【答案正确】

6.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中的材料费用,应当根据实际成本原则,发出材料的成本最终必须按实际成本反映。如果按计划成本计价,则应调整材料成本差异。()【正确答案】对

【您的答案】对

【答案正确】

7.采用计划分配率法分配制造费用时,不必每月计算分配率。()

【正确答案】对

【您的答案】对

【答案正确】

8.限额领料单是一种一次使用的累计领发材料凭证。()

【正确答案】错

【您的答案】对

【答案解析】限额领料单是一种多次使用的累计领发材料凭证。

9.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要求辅助生产车间的产品或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要比较准确,否则影响计算分配的准确性。()

【正确答案】对

【您的答案】对

【答案正确】

10.基本生产车间可以单独核算废品损失,也可以不单独核算废品损失。()

【正确答案】对

【您的答案】对

【答案正确】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

1.由于车间正常的生产损耗盘亏的在产品经过批准进行处理时,应按其成本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借记()科目。

A.“管理费用”

B.“制造费用” C.“基本生产成本”

D.“营业外收入”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D

2.下列产品不属于废品的是()。A.无法继续加工的产品 B.入库前发现的不合格品 C.生产中报废的产品 D.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

3.辅助生产费用的计划成本分配法中,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成本差异,为简化计算工作,直接记入()。A.制造费用

B.管理费用 C.销售费用

D.财务费用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D

4.如果原材料随着生产进度分次投入,在每道工序中则是一开始就投入。假设有两道工序,第一工序投入120公斤,第二工序投入80公斤,则第二工序投料率是()。A.30%

B.15% C.80%

D.100%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C

5.下列属于不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是()。A.毁损了的设备 B.尚未使用的设备

C.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 D.超龄使用的机器设备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B

6.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中,费用分配结果最正确的方法是()。A.直接分配法

B.顺序分配法 C.代数分配法

D.交互分配法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B

7.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但数量变化不大,为简化核算,月末在产品成本计算可采用()。A.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B.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法 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算法 D.在产品按年初固定数计算法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C

8.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和职工薪酬等加工费所占比重相差不多的产品,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应采用的方法是()。

A.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 B.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C.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D.约当产量比例法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C

9.燃料费用不多的企业可以将燃料费用计入的成本项目是()。A.直接人工

B.直接材料 C.制造费用

D.辅助生产成本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A

10.在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中,适用于季节性生产车间的分配方法是()。A.生产工时比例法

B.按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C.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

D.机器工时比例法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

1.下列固定资产中,不计提折旧的有()。A.房屋建筑物

B.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C.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

D.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E.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正确答案】BCE

【您的答案】ABC

2.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计价方法有()。A.实地盘存法

B.永续盘存法 C.平均计价法

D.先进先出法 E.后进先出法

【正确答案】CD

【您的答案】ABCDE

3.采用计划分配率分配法,“制造费用”科目可能()。A.有月末余额

B.有年末余额

C.无余额

D.有月末借方余额 E.有月末贷方余额

【正确答案】ACDE

【您的答案】ABCDE

4.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或随加工进度陆续投入时,原材料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是可以采用的分配标准有()。A.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定额费用比例分配 B.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实物数量比例分配 C.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比例分配 D.按完工产品数量和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比例分配 E.不考虑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

【正确答案】BD

【您的答案】ABCDE

5.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可以借记的账户有()。A.基本生产成本

B.制造费用

C.辅助生产成本

D.管理费用 E.废品损失

【正确答案】BCD 【您的答案】ABCDE

6.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一般有()。

A.生产工时比例法

B.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 C.约当产量比例法

D.机器工时比例法 E.按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正确答案】ABDE

【您的答案】ABCDE

7.在材料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的情况下,可以作为原材料费用分配标准的是()。A.约当产量

B.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C.原材料定额费用

D.产品定额工时 E.材料体积

【正确答案】BC

【您的答案】ABCDE

8.废品按其报废程度和修复价值,可分为()。A.废品损失

B.可修复废品 C.不可修复废品

D.修复费用 E.不可修复费用

【正确答案】BC

【您的答案】ABCDE

9.要素费用中的税金,通过“管理费用”科目核算的有()。A.房产税

B.车船使用税

C.土地使用税

D.印花税 E.资源税

【正确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E

10.下列各项,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有()。A.顺序分配法

B.直接分配法 C.交互分配法

D.代数分配法 E.计划成本分配法

【正确答案】ABCDE

【您的答案】ABCDE

【答案正确】

三、判断题(共10题)

1.约当产量是指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其投料程度和加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

【正确答案】对

【您的答案】对

【答案正确】

2.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要求辅助生产车间的产品或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要比较准确,否则影响计算分配的准确性。()

【正确答案】对

【您的答案】对

【答案正确】

3.顺序分配法下,受益多的先分配,受益少的后分配。()

【正确答案】错

【您的答案】对

【答案解析】应该是受益少的先分配,受益多的后分配。

4.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不属于职工薪酬的范围。()

【正确答案】错

【您的答案】对

【答案解析】这属于辞退福利,也是职工薪酬的范围。

5.狭义的在产品只包括本车间本步骤正在加工中的那部分在制品或装配的零件、部件和半成品,不包括车间或生产步骤已完工的半成品。()

【正确答案】对

【您的答案】对

【答案正确】

6.基本生产车间可以单独核算废品损失,也可以不单独核算废品损失。()

【正确答案】对

【您的答案】对

【答案正确】

7.限额领料单是一种一次使用的累计领发材料凭证。()

【正确答案】错

【您的答案】对

【答案解析】限额领料单是一种多次使用的累计领发材料凭证。

8.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开始计提折旧。()

【正确答案】对

【您的答案】对

【答案正确】

9.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中的材料费用,应当根据实际成本原则,发出材料的成本最终必须按实际成本反映。如果按计划成本计价,则应调整材料成本差异。()

【正确答案】对

【您的答案】对

【答案正确】

10.在材料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的情况下,材料费用可按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或材料定额费用法进行分配。()【正确答案】对

【您的答案】对

【答案正确】

2.阶段练习一 篇二

第一部分听力 ( 略)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 共两节, 满分40分)

第一节 ( 共15小题; 每小题2分, 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 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 ( A、B、C和D) 中, 选出最佳选项, 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It's wonderful to go to another country, complete a volunteer project and feel that you reallyhave a positive influence. But how can you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volunteer?

* Plan practically. Contact the organizationa few months before leaving and find out if thereare materials which are rare and hard to attain forthe project. What you often consider plentifulhere, such as nails or hammers, is in great need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 Do the project together, not on your own.You are a guest in the community. The most successful result is not that you build something andwalk away, but that you and the community buildsomething as a team. Share skills and build together.

* Be flexible. Not everything is going tohappen as planned. Often the country doesn'thave the right tools, manpower, transportation orfunds to get all the needed work done. In a word, they lack infrastructure ( 基础设施) .

* Connect with the people in the community. Often you will have “downtime”outside ofthe range of the project. Rather than retreat to thegroup with whom you traveled, be sure to spendtime with the people of the community. Listen tothe things about their lives. If you can't speak thelanguage, smiles work wonders. And you will besurprised — you will find a way to communicate!

Volunteering is a special and life-changingexperience for everyone involved. Be preparedthat the person who may be changed most is you.It's a joyful, often careful experience which willencourage you to view yourself, your neighborsand your world quite differently.

21. When you volunteer to join in a project, you are advised to _.

A. build something and walk away

B. make good preparations in advance

C. avoid involving locals in activities

D. depend on yourself to solve problems

22.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volunteeringwill _.

A. reduce challenges in the world

B. determine the future of a volunteer

C. change a person's opinion of the world

D. benefit volunteers most in their learning

23. What is this passage mainly about?

A. What prepares you to become a volun teer.

B. Where volunteers are needed most in the world.

C. Why volunteering is popular with young people.

D. How volunteers develop a relationship with local people.

B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a fifth graderfacing a huge homework load every night, and youfound out that there was a machine that would doall the work for you? That's the situation presentedto Sam, Kelsey, Judy and Brenton in DanGutman's entertaining new book for young readers, The Homework Machine.

The four children, all fifth graders in MissRasmussen's class at Grand Canyon School, are asdifferent as any other 11-year-old child could be, but they have one thing in common — all aresomewhat separated from their classmates. Sam isa newcomer and has had his share of school trouble before; Kelsey quietly carries her pain at losing her father; Judy's sense of justice always annoys others; Brenton is the smartest child in theschool, so smart that even his parents and teachers have trouble keeping up with him. WhenBrenton and his three classmates are put into thesame study group by their teacher, the others discover that Brenton has made a time-saving gadget ( 装置) to do homework for him. While the boy isperfectly able to do his homework himself, Sam, Kelsey and Judy can use the help.

Having perfect grades is something new forthese three, and as they meet every day to“dohomework”, they find that they're learning a lotabout each other. Such a good thing can't lastthough, and when a secret man starts trying to getin touch with them, they begin to get nervous.Soon there's an even more frightening problem —why can't the Homework Machine be turned off?

Told in different voices as all the childrenmake statements to the Grand Canyon Police, thestory develops in an interesting fashion. Gutman isa gifted writer who has written dozens of children'sbooks, each with a funny and impressing tale thatshould be equally liked by boys and girls.

24. What is one common thing that all thefour children have to deal with at school?

A. Getting along with their classmates.

B. Doing their homework by themselves.

C. Overcoming difficulties on their own.

D. Catching up with others to get goodgrades.

2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rds can bestdescribe Brenton?

A. Strange and nervous.

B. Quiet and smart.

C. Brave and special.

D. Clever and helpful.

26. Why did the children get frightened?

A. They lost touch with each other.

B. They were questioned by a strange man.

C. They had no idea how to stop the machine.

D. They were tracked down by the police.

27. This passage most probably comes from _.

A. a student's diary

B. a book review

C. a school report

D. a science story

C

Scientists have been puzzled by the phenomenon that migrating ( 迁徙的) birds fly not just ingroups all the time, but in“V”formations andthey have tried to figure out what benefit birds getfrom this particular formation. Now, a researchgroup from University of London may have foundthe answer—migrating birds fly in a“V”to saveenergy, according to a study published in thejournal Nature.

When a bird flaps ( 振翅) its wings, it stirsthe air around it and causes the air to move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Scientists found in the study thatthe air creates an upward-moving wave at the tipsof the wings, which means that if a bird fliesaround the wingtips of another bird, it can get aboost ( 抬高) from the rising air and therefore useless energy to stay in the air.

But there is a small problem — the lead birdgets no lift advantage and can easily get tired.This is why a group of migrating birds regularlyswitches leaders, according to The New YorkTimes.

Apart from the“free ride”strategy, scientistswere also surprised to observe that migrating birdstimed their wing beats and adjusted their positionsin a very precise way to maximize the lifting effectwhile avoiding areas where the air moved downward.

“They're able to sense what's going on fromthe bird in front, where this ‘good air' is comingfrom and how to position themselves perfectly init, ”lead researcher Steven Portugal told BBC.

In fact, the“V”formation has long beenthought to help birds fly more efficiently ( 效率高地) . A previous study showed that birds' heartrates went down when they were flying together ina“V”formation. Jet fighters were also found tobe able to reduce their energy use by up to 18%by staying near the wingtips of other jet fighters.Both of these findings led scientists to suspect thatthe“V”formation had an efficiency purpose, butuntil now they still lack proof.

“For scientists, the new study provides aninsight into an interesting natural phenomenon.But it could mean even more for aircraft companies — helping them understand how they canimitate that with their plane formations to savefuel, ”said Portugal.

28. What is the author's purpose in writingthis article?

A. To explain how birds benefit from migration.

B. To introduce how migrating birds find their way.

C. To tell some applications of migrating birds'“V”formations.

D. To report new findings about migrating birds'“V”formations.

29. According to the recent study, whenbirds migrate _.

A. they don't often change their lead birdsduring the whole journey

B. they fly in“V ” formations to protectthemselves against enemies

C. they form the shape of a “V ”to makebest use of the lifting effect

D. the air they stir around makes it hard forthe birds behind to fly fast

30. What i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new studyaccording to this article?

A. It might inspire aircraft companies tothink of ways to save fuel.

B. It has proved that the “V”formation canimprove efficiency in many fields.

C. It has led scientists to discover that birds'heart rates go down when they fly in a “V”.

D. It shows that the best formation of jetfighters in battles should be a “V”formation.

31. The underlined word“imitate”in the lastparagraph most probably means“_”.

A. use

B. copy

C. change

D. learn

D

Facebook ( 脸谱网) friends cannot replacethe real thing, say psychologists ( 心理学家) .

People are happier and laugh 50% morewhen they talk face to face with friends or viawebcam ( web camera) than when they use socialnetworking sites, a study has found.

Dr. Roberts, a famous lecturer at the University of Chester, said such websites don't appearto help people make true friendships. Based ontwo questionnaires ( 调查表) , he found there wasno link between Facebook use and people withlarger groups of friends.

Dr. Roberts, whose work will be presentedat the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 conference inHarrogate, said, “The bottom line conclusion isthat our relationships are not dependent on thequantity of our communication. They depend onquality, and even Skype ( 一种网络即时语音沟通工具) is better at increasing the quality of ourcommunication than time spent on Facebook. ”Even talking on the phone or texting does notmake people feel as good as sharing a smile, theresearch says. The studies suggest quality, notquantity, of communic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for keeping friends for life.

People find the most satisfying relationshipscome from a small number of close friends, withan outer“ring ” of 10 significant others. Withthese people, it doesn't matter what type of socialmedia you use for communication. But people whowant to “contact the world at large”using Facebook can be disappointed because they spreadthemselves too thinly, claim researchers.

In a third study, Dr. Roberts asked peopleto communicate with friends face to face or viaSkype and keep a 14-day diary. This was compared with communicating via phone, text messages or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People communicating face to face or on Skype were 50% more likely to laugh, and they rated themselves as significantly happier.

32. Dr. Roberts's finding that there was noconnection between Facebook use and people withmany friends was _.

A. based on questionnaires

B. based on conversations

C. through instant messages

D. through social media

33.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fourth paragraph?

A. Most people contact each other online.

B. Keeping a friend for life is not easy.

C. The quality of communication is important.

D. Skype is better at understanding us thanFacebook.

34.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the fifth paragraph probably suggest?

A. They are too excited to express themselves.

B. They limit their social circle to a smallrange.

C. They spread their information at a lowspeed.

D. They lack information to introduce themselves.

35. What is Dr. Roberts's attitude towardsthe use of Facebook?

A. Positive.

B. Casual.

C. Responsible.

D. Unsupportive.

第二节 ( 共 5 小题; 每小题 2 分, 满分 10分)

根据短文内容, 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Most cars have seat belts as part of theirequipment. Seat belts protect drivers and passengers in case of accidents. They also reduce the effect of a crash on the bodyWorldwide, the devices have protected up to a million people.

America first recognized the invention of anautomobile seat belt in 1849. The governmentgave a patent to an engineer named Edward Claghorn of New York City so that others would not copy his invention of a safety device.This early version of safety belt was said to includehooks and other attachments for securing the person to a fixed object.

Other inventors followed with different versions of the seat belt.It resulted from the work of a Swedish engineer, Nils Bohlin. Histhree-point, lap and shoulder seat belt first appeared on cars in Europe 50 years ago.

Nils Bohlin recognized that both the upperand lower body needed to be held securely inplace. His invention contained a cloth strap ( 带子) that was placed across the chest and another strap across the hips.Volvo was the firstcompany to offer the modern seat belt to its cars.This company also provided use of Nils Bohlin'sdesign to other car-makers.

A. The Swedish engineer won many honorsfor his seat belt.

B. Claghorn was a promising young engineer with many honors all his life.

C. The design joined the straps next tothe hip.

D. There are many companies adopting NilsBohlin's invention of the seat belt.

E. Safety experts say that seat belts savethousands of lives a year in America alone.

F. But more than 100 years passed before thecurrent seat belt was developed.

G. Claghorn called his invention a safetybelt.

第三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 ( 共两节, 满分45 分)

第一节 完形填空 ( 共 20 小题; 每小题1.5 分, 满分 30 分)

阅读下面短文, 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 ( A、B、C和D) 中, 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One October morning, the sky was clear andthe sun was shining. Bethany Hamilton decided to gowith some friends in Hawaii.

As one of the best teenage surfers in theworld, the 13-year-old American girl was planning to become asurfer. Cheerfully, she was lying on her surfboard, waiting for the next bigwave. Suddenly, a big sharkher left armand shook her backwards and forwards. Bethanyheld onto her board and the shark eventuallyswam away — but it took heraway with it., it attacked only once. It happened sofast that she didn't even

As Bethany started to swim back to the beachwith one arm, her friends thought she was joking.But to their horror, they saw theand rushed to help.

Having lost almost half the blood, Bethany'swas a miracle ( 奇迹) , according to doctors. But she wanted to dojust survive.

“It never crossed my mind that I might neverget on a surfboard again, ”she recalled later, “I wondered whether I would actually betodo it or not. ButI left hospital, I had decided that I was going to surf. ”

With the support of her family, Bethanyto get back on her board only one month after the attack. Her dad fixed a handle on hersurfboard to help her paddle ( 划水) through andinto waves.

When she returned to surfing at a competition in Hawaii, Bethany wasin dangerous waves that broke her surfboard. As a result, shegave away her remaining boards and quit. Shetried using an artificial arm, but it turned out to bewhile surfing.

Afterin Thailand in the 2004 earthquake and helping homeless survivors who had lost everything, Bethanyher decision togive up the sport she loved andto try pro-fessional surfing again. Less than a year after theaccident, she won first place in a surfing competition in Hawaii. And all her struggles and effortswhen she won in a world championship years later.

She also received several, including aspecial award for courage at the MTV Teen ChoiceAwards in 2004 and the Woman of the Year awardfrom King Fahd of Saudi Arabia in 2006. Her, true story gained wider attention with the release ( 发行) of the film“Soul Surfer”.

41. A. swimming B. boating

C. sailing D. surfing

42. A. professional B. free

C. dream D. special

43. A. touched B. struck

C. bit D. took

44. A. arm B. surfboard

C. friend D. hand

45. A. Strangely B. Especially

C. Surprisingly D. Fortunately

46. A. think B. fight

C. scream D. escape

47. A. shark B. blood

C. attack D. scene

48. A. survival B. courage

C. accident D. injury

49. A. rather than B. more than

C. better than D. other than

50. A. suitable B. lucky

C. strong D. able

51. A. while B. after

C. before D. until

52. A. hoped B. managed

C. agreed D. offered

53. A. caught B. noticed

C. lost D. driven

54. A. helpful B. useless

C. wonderful D. meaningless

55. A. training B. settling

C. traveling D. volunteering

56. A. reconsidered B. remembered

C. recognized D. recalled

57. A. refused B. started

C. decided D. continued

58. A. paid out B. paid for

C. paid in D. paid off

59. A. gifts B. honors

C. rewards D. praises

60. A. exciting B. dangerous

C. inspiring D. adventurous

第Ⅱ卷

第三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 ( 共两节, 满分 45分)

第二节 ( 共 10 小题; 每小题 1. 5 分, 满分15 分)

阅读下面材料, 在空白处填入适当的内容 ( 不多于3个单词) 或括号内单词的正确形式, 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I was walking along the main street of a smallseaside town in the north of England looking forsomewhere to make a phone call one early wintermorning. My car had broken down outsidetown and I wanted to contact the repair company.

There was no signa call box, norwas there anyone at that early hour whom I couldask. I had thought I might find a shop opena milkman doing his rounds, but the town was ( complete ) dead. The only livingthing I saw was a thin frightened cat outside asmall restaurant.

Then suddenly I foundI was lookingfor. There was a small post office, and almost hidden from sight in a dark narrow street. Next to itwas the town's only public call box. I hurried forward, but stopped in ( astonish) when I saw through the dirty glass that there was a man inside.He was fat, and was wearing a cheap blue plastic raincoat. I could not seeface and he did noteven raise his head at the sound of my footsteps.

Carefully, I remained ( stand) a fewfeet away and ( light) a cigarette to wait my turn. It was when I threw the dead match on the groundI noticed something bright red running from under the call box door.

第四部分 写作 ( 共两节, 满分 35 分)

第一节 短文改错 ( 共 10 小题; 每小题 1分, 满分 10 分)

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 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 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 在缺词处加一个漏词符号 ( ∧) , 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 把多余的词用斜线 ( /) 划掉。

修改: 在错的词下画一横线, 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

1. 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 只允许修改10处, 多者 ( 从第11处起) 不计分。

There are too many cars in our town now.For a result, there are lots of traffic jams, and theair which we will breathe is terrible. Our town isvery old but all the streets are quite narrow, sothere is no room for bus lanes, which mean thatbuses always get stuck in the traffic jams, too.However, lots of accidents with cyclists often happen because of crowded street. But I think thereis a simple solution of these problems. Thegovernment should close city center to all trafficexcept buses and bikes, and build very larger carparks outside the town. Car drivers can take a businto the city center and arrive at work or the shopsrelaxing and in a good mood.

第二节 书面表达 ( 满分 25 分)

假定你是郑州某中学的学生李华, 你校将于5月5日至8日接待来访的加拿大中学生乐团。请你根据下面表格中的内容, 代表学校用英语给对方团长Ms. Jones写一封电子邮件, 告知活动的大致安排。

注意:

1. 词数: 100左右 ( 开头和结尾已为你写好, 不计入总词数) ;

2. 可适当增加细节, 以使行文连贯。

参考词汇: 少林寺Shaolin Temple; 风味小吃local flavor snacks

Dear Ms. Jones,

We're very glad to hear that the members ofyour orchestra will visit our school. On behalf ofour school, I'll tell you the schedule of activitiesin general.

__

Best wishes,

Yours,

Li Hua

高考英语综合练习题 ( 一) 参考答案与解析

第一部分听力 ( 略)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第一节

A

【主旨大意】本文就如何成为一名国际志愿者提出建议。

21. B。考查推理判断的能力。根据第二段中的“Plan practically. Contact the organizationa few months before leaving and find out if thereare materials which are rare and hard to attain forthe project. ”可以推断出, 当你志愿参加某项活动时, 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提前准备好。该句中的“Contact the organization”和“find out ifthere are materials”都属于要做的准备工作。因此, 该题选B。

22. C。考查推理判断的能力。根据最后一段中的“It's a joyful, often careful experiencewhich will encourage you to view yourself, yourneighbors and your world quite differently. ”可以推断出, 作者认为做志愿者工作将会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观, 因此该题选C。

23. A。考查理解主旨要义的能力。本文是说明文, 第一段中的“But how can you becomean international volunteer?”引出要说明的主题“如何成为一名国际志愿者”, 接下来的文章就此提出建议。因此, 该题选A。

B

【主旨大意】本文讲述《作业机器》一书的梗概及评论。

24. A。考查推理判断的能力。根据第二段中的“but they have one thing in common—allare somewhat separated from their classmates. ”可以推断出,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地方是: 他们被班上的同学孤立起来了。由此可知, 他们需要跟同学们处好关系。因此, 该题选A。

25. D。考查推理判断的能力。根据第二段中的“Brenton has made a time-saving gadget ( 装置) to do homework for him. While the boy isperfectly able to do his homework himself, Sam, Kelsey and Judy can use the help. ”可以推断出, Brenton发明了帮他做作业的机器, 他的同学也能得到他的帮助, 这说明Brenton是聪明的、乐于助人的。因此, 该题选D。

26. C。考查理解事实细节的能力。根据第三段中的“Soon there's an even more frightening problem—why can't the Homework Machine be turnedoff?”可知, 孩子们不知道如何让作业机器停下来, 这使他们感到害怕。因此, 该题选C。

27. B。考查推理判断的能力。根据最后一段中的“the story develops in an interestingfashion”可以推断出, 本文选自一段书评。因此, 该题选B。

C

【主旨大意】本文讲述鸟在迁徙过程中呈“V”字形阵势排列原因的新发现及其在其他领域应用的启示。

28. D。考查理解作者写作意图的能力。根据第一段中的“Now, a research group fromUniversity of London may have found theanswer—migrating birds fly in a‘V' to saveenergy, according to a study published in thejournal Nature. ”可以推断出, 本文接下来要说明鸟在迁徙过程中呈“V”字形阵势排列原因的新发现。该说明文的明显特征是在一开始就点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 该题选D。

29. C。考查理解事实细节的能力。根据第一段中的“migrating birds fly in a‘V' to saveenergy”和第二段中的“therefore use less energyto stay in the air”可知该题选C。

30. A。考查推理判断的能力。根据最后一段中的“But it could mean even more for aircraftcompanies—helping them understand how they canimitate that with their plane formations to save fuel”可以推断出, 这种新研究的意义在于, 科学家从鸟类迁徙过程中呈“V”字形阵势排列的特点中得到启发, 将此运用到诸如航空等领域中, 以便节约能源。因此, 该题选A。

31. B。考查猜测词义的能力。根据文章最后一句可知, 人们将从鸟类迁徙的阵势排列的好处中得到启发, 将此运用于航空事业中, 飞机“模仿” ( copy) 鸟类迁徙的排列阵势以便节约燃料。因此, 该题选B。

D

【主旨大意】本文讲述Roberts博士调查研究发现像脸谱网这样的社交网站不会帮助人们建立真正的友谊, 对网上社交持不支持的态度。

32. A。考查理解事实细节的能力。根据第三段中的“Based on two questionnaires ( 调查表) , he found there was no link between Facebook use and people with larger groups offriends. ”可知该题选A。

33. C。考查理解主旨要义的能力。根据第四段中的“our relationships are not dependent on the quantity of our communication. Theydepend on quality”以及“The studies suggestquality, not quantity, of communication is themost important for keeping friends for life. ”可以推断出, 人们的友谊是建立在交际的质量上而不是数量上, 本段就“交际质量是至关重要的”这一观点展开论述。因此, 该题选C。

34 . B。考查推理判断的能力。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结合上文对画线句子的正确理解。其中“thinly spread”的意思是“传 播得不广泛”。根据第五段中的“But people who want to‘contact the world at large' using Facebook canbe disappointed because they spread themselvestoo thinly”可知, 研究者说那些想利用脸谱网大范围联系的人们可能会很失望, 因为他们借助脸谱网并不能将他们的信息传播得那样广泛, 反而限制了他们的社交圈。因此, 该题选B。

35 . D。考查理解 作者态度的 能力。通过Roberts博士的调查、实 验、研究可知, 朋友圈较大的人们与脸谱网之间没有联系, 想借助脸谱网广泛交友的人们不能把自 己的信息传播得很广, 面对面交流或通过即时语音沟通比通过电话、短信或社交网站交流效果更好。根据这些情况可以推断, Roberts博士对脸谱网的使用持不支持的态度。因此, 该题选D。

第二节

【主旨大意】本文讲述汽车安全带的发明经过及应用。

36. E。考查推理判断的能力。该句以美国使用安全带保护生命的情况与下句世界范围内的情况作对比。因此, 该题选E。

37. G。考查推理判断的能力。根据上文可知, Edward Claghorn发明了一种安全装置, 他称之为“安全带”。因此, 该题选G。

38. F。考查推理判断的能力。该句与上下文紧密衔接, 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他发明家跟着发明了不同版本的安全带, 但是一百多年过去了, 现在通用的安全带才被研发出来, 它是瑞典工程师尼尔斯·布林发明的。因此, 该题选F。

39. C。考查推理判断的能力。该句与上句紧密衔接。尼尔斯·布林发明的三点式安全带包括一条跨越胸部的布带子和一条环绕臀部两侧的布带子, 这种设计将两条带子在挨着臀部的地方连在一起。因此, 该题选C。

40. A。考查推理判断的能力。该句与下文紧密衔接。这位瑞典工程师因为发明三点式安全带而赢得了很多荣誉, 1995年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授予他金质奖章。因此, 该题选A。

第三部分语言知识运用

第一节完形填空

【主旨大意】本文讲述美国灵魂冲浪人贝瑟尼·汉密尔顿在失去一只胳臂的情况下依然决定继续从事冲浪运动, 最终成为一名职业选手。

41. D。考查动词在语境中的词义理解。天气晴朗, 阳光明媚, 贝瑟尼决定与朋友一起在夏威夷“冲浪” ( go surfing) 。

42. A。考查形容词在语境中的词义理解。作为世界上最好的青少年冲浪选手之一的这位13岁美国女孩, 计划成为一名“职业的” ( professional) 冲浪选手。

43. C。考查动词在语境中的词义理解。正当她准备冲浪时, 突然一条大鲨鱼“咬住” ( bit) 了她的左臂。

44. A。考查名词在语境中的词义理解。鲨鱼咬断了她的“胳臂” ( arm) 后离去。

45. D。考查副词在语境中的词义理解。“幸运的是” ( Fortunately) , 鲨鱼仅发起了一次攻击。

46. C。考查动词在语境中的词义理解。鲨鱼的攻 击太快了, 她甚至都 没有“尖叫” ( scream) 。

47. B。考查名词在语境中的词义理解。当她独臂游回海滩的时候, 她的朋友们还以为她在开玩笑呢。但使她们恐惧的是, 她们看到了“血” ( blood) , 便立刻冲过去帮忙。

48. A。考查名词在语境中的词义理解。她的“幸存” ( survival) 是个奇迹, 因为她失血几乎一半。

49. B。考查连词在语境中的词义理解。但是, 她想要做的决“不仅仅” ( more than) 是幸存下来。more than在此意为“超过”。

50. D。考查形容词在语境中的词义理解。她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够” ( able) 重新踏上冲浪板。

51. C。考查连词在语境中的词义理解。在她离开医院“之前” ( before) , 她已经决定继续冲浪。

52. B。考查动词在语境中的词义理解。在家人的支持下, 她在遭鲨鱼攻击仅一个月后便“设法” ( managed) 重返冲浪运动。

53. A。考查动词在语境中的词义理解。在夏威夷冲浪比赛中, 她“被卷入” ( was caughtin) 险浪中, 毁坏了冲浪板。

54. B。考查形容词在语境中的词义理解。她在冲浪时试着用假肢, 但结果证明这是“无用的” ( useless) 。

55. D。考查动词在语境中的词义理解。在2004年地震中, 她在泰国参加“志愿活动” ( volunteering) 后, “重新考虑” ( reconsidered) 了是否要放弃她所热爱的运动的决定。

56. A。考查动词在语境中的词义理解。参考第55解析

57. C。考查动词在语境中的词义理解。经过认真考虑, 她“决定” ( decided) 再次尝试她的职业冲浪运动。

58. D。考查短语动词在语境中的词义理解。几年后, 她在世界冲浪锦标赛中获胜, 她所有的拼搏和努力都“得到了好结果” ( paid off) 。

59. B。考查名词在语境中的词义理解。她还获得了一些“荣誉” ( honors) 。

60. C。考查形容词在语境中的词义理解。随着电影《灵魂冲浪》的发行, 她的“鼓舞人心的” ( inspiring) 真实故事赢得了更为广泛的关注。

第二节

61. the。考查冠词。此处的town是第二次提到的名词, 其前应该用定冠词表示特指。

62. of。考查介词。“……的标志”表达为“a / any / no sign of”。

63. or。考查连词。根据句意“我原以为我会发现有商店开门或者送奶工送奶”可知, 应该用or表示选择关系。

64. completely。考查副词。修饰形容词, 作状语, 应该用副词。

65. what。考查连接代词。分析句子结构可知, “I was looking for”是宾语从句, 从句中缺少作宾语的连词, 但该连词无实在意思, 应该用连接代词what引导该从句。

66. astonishment。考查名词。在介词in后用名词astonishment构成短语in astonishment, 意为“惊奇地”。

67. his。考查物主代词。指代上文中出现的那个男子, 应该用物主代词his作定语。

68. standing。考查非谓语动词。remain是系动词, 其后跟动词 -ing形式表示状态, 即“一直站着”。

69. lit。考查动词时态。从句子结构来看, 该空与前面的remained同为并列谓语, 应该用一般过去时。

70. that。考查固定句型。分析句子结构可知, 该句使用 了强调句 型“It is / wasthat”, 强调时间状语“when I threw the deadmatch on the ground”, 故应填that。

第四部分写作

第一节短文改错

第1处: For改为As。考查固定短语中的介词。as a result意为“因此”。

第2处: 删除will。考查动词时态。此处讲述现在的一种实际情况, 应该用一般现在时。

第3处: but改为and。考查连词。根据句意“我们的城镇很破旧, 街道相当狭窄”可知, 这两句之间是并列关系。

第4处: mean改为means。考查主谓一致。分析句子结构可知, 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对前面的句子起补充说明作用。从句中的主语which是关系代词, 替代前面的整个句子, 为单数第三人称形式, 因此谓语动词也应该用第三人称单数形式。

第5处: However改为Besides。考查副词。从上下文语境可知, 此处和上句之间是递进关系而不是转折关系, 即“公交车总是陷入交通堵塞, 此外由骑自行车者引发的事故时常发生”。

第6处: street改为streets。考查名词的数。根据句意和名词的意思可知, 此处的可数名词street应该用复数形式表示泛指。

第7处: of改为to。考查惯用法中的介词。“……的解决 办法”习惯上 表达为“asolution to”。

第8处: city前加the。考查冠词。此处的city center是大家心目中都清楚的地方, 应该用定冠词表示特指。

第9处: 将larger改为large。考查形容词的比较等级。根据上下文语境可知, 此处表示“建造一些大型停车场”, 并没有与上文形成对比, 应该用形容词的原级。

第10处: relaxing改为relaxed。考查非谓语动词。此处表示汽车驾驶员所处的一种“放松的”状态, 应该用过去分词做伴随状语。

第二节书面表达

One possible version:

Dear Ms. Jones,

We're very glad to hear that the members ofyour orchestra will visit our school. On behalf ofour school, I'll tell you the schedule of activitiesin general.

We'll pick you up at the airport on May 5thand take you to stay at Huanghe Hotel. On themorning of May 6th, our headmaster will make aspeech and then we'll show you around our schoolcampus as we communicate. In the afternoon, you're to visit Henan Museum, where you'll learnabout the history of Henan province. In the evening, you'll watch a performance given by bothyour members and our students. On May 7th, you'll pay a visit to Shaolin Temple and in theevening, you'll have a chance to taste local flavorsnacks in Zhengzhou. On May 8th, we'll see youoff at the airport.

We sincerely hope that you'll have a goodtime here!

Best wishes,

Yours,

Li Hua

3.阶段练习一 篇三

一、改变练习观念

当前,大多数教师存在着只要学生练习做的越多,学生成绩就越好,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应改变数学练习观念。这就要求教师不仅适应新的课改要求,减轻学生负担,而且还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及不足制定不同的练习,使学生全面发展。同时练习一定要适量,不可一味追求练习数量,而忽略了练习质量。根据学生练习情况的调查结果来看,练习越少的学科,就越先做,且练习质量越高;相反,那些练习较多的学科,学生就越后做,练习质量较低。

二、合理分层学生

在初中数学复习中学生分层是较为重要的环节,不仅符合学生实际,而且还要合情合理,不伤害学生的尊严,维护学生的自主性,在此过程中应遵循动态性、多元性及隐蔽性。一般情况下,将学生分为三层,即A、B、C层,分别代表高、中、低。高层学生为优等生,接受能力较强,且反应敏锐,能够自主做大部分基础题,相对较难的题目则由教师辅导;中层学生为中等生,学习成绩一般或不稳定,有的比较认真刻苦但学习方法不对,有的较聪明但不努力;低层学生为学困生,往往基础知识较差,学习成绩有待进一步改善,智力活动较消极,掌握知识的速度较慢,且不善于思考,需要教师深入指导。这三个层次的划分是隐蔽的,不向学生透漏,由教师自主掌握,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使学生分层落到实处。

三、制定练习目标

当教师合理分层学生后,在自主练习中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不同练习目标。A层学生主要是拓宽知识的深度及广度,培养灵活运用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数学学习兴趣;B层学生应重视数学知识的理解,陈述所学的内容,在达到数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时还应提高数学能力;C层学生要求能够理解数学学习内容,并弄清教科书中的基本概念,能够处理基本的数学问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基本能力。比如:复习不等式时,教师可要求A层学生不仅了解不等式意义,而且还应掌握不等式的性质及不同解法。解决实际问题;B层学生了解基本性质及解法,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C层学生仅仅需要了解不等式意义,掌握基本解法。

四、明确指导学生

无论是优等生、中等生,还是学困生,都需要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加以指导,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数学知识。如在选择练习时,应明确哪些应该练习,哪些题目不适合练习等,需要教师给予明确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注意学生选择练习时,学生拿不定主意的,可根据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给出练习建议,然后自主选择练习。学生在练习一段时间后,若认为自己可提高一个层次,可像教师提出向高层次自主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所练习的层次是不断变化的,并不是一尘不变的。

五、实例分析

复习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点后,教师可向学生布置及时的练习,对这一部分的练习,应多设计课堂练习,并让学生在课堂中完成,遵循由浅到深、由简到繁的原则,同时也应布置课外练习。下面主要以B层学生练习为例,设计其课堂练习及课后练习。

如:1、平地上有一颗树,高为5米,两次观察地面上的影子,分别是阳光与地面成45°时、阳光与地面呈30°时,请问第二次观察到的影子比第一次长多少米呢?

2、如下图1所示,某货站传送货物的平面示意图,已知原传送带的长度为4米,为了能够有效提高传输的安全性,减小传送带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使45°减小到30°,那新传送带的长度是多少米呢?若在货物着地点C的左边留出2米的通道,请问距离B点4米的货物QPMN是否需要挪走呢?

3、某学生在东西方向的滨海路A处,测得海中灯塔P在北偏东的60°方向上,该学生向东行走400米到B处,并使得灯塔P点在北偏东30°的方向上,请问灯塔P到滨海路的距离是多少呢?

4.行政法阶段练习3 篇四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阶段练习

(三)一、名词解释(4*3 = 12分)

1、行政赔偿

2、行政复议

3、行政追偿

1.行政赔偿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违法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国家对此承担的赔偿责任。

2.行政复议,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其行政管理职权时,与作为被管理对象的相对方发生争议,根据行政相对方的申请,由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机关依法对引起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作出决定的一种活动。

3.行政追偿是指国家在向行政赔偿请求人支付赔偿费用之后,依法责令具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受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的法律制度。

二、选择题(含单选与多选

2*25 = 50分)

1、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向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应当在(D)内提出,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A.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十五日

B.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十五日

C.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二个月

D.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二个月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行政复议的客体是具体行政行为

B行政复议过程中只审查合法性

C行政复议实现机关是法定的 D行政复议审理以书面审为原则

3、行政复议以上一级行政机关管辖为原则,但在下列哪一种情况下,应由原行政机关管辖?(B)。

A.对经上级行政机关批准的决定不服的

B.对省级人民政府所作的决定不服的

C.对省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所作的决定不服的 D.没有相应的上一级主管部门的

4、行政复议具有以下特点(ABC)。

A行政职权性

B准司法性

C监督救济性

D自由裁量性

5、复议机关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时,发现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章或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与法律、法规或其他规章和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相抵触时,(C)。

A.无权予以变更和撤销

B.报上级行政机关同意后,可以变更和撤销

C.可以在其职权范围内依法撤销或变更

D.一律都可以撤销和变更

6、赔偿请求人因同一事实对两个以上行政机关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的,可以向哪个人民法院提起?(C)。

A.向赔偿请求人本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

B.分别向两个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

C.可以向其中任何一个行政机关住所地的人民法院

D.向两个行政机关的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

7、复议机关应在受理复议申请之日起的___E____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A3日

B10日

C15日

D30日

E60日

8、国家机关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违法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的,每日的赔偿金按照(A)计算。

A.国家上职工日平均工资

B.本职工日平均工资

C.受害者所在单位上职工日平均工资

D.国家上当月日平均工资

9、下列__ABC___是行政复议和司法审查共同的依据。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规章

E其他规范性文件

10、田生与王明是邻居。在一起行政案件的执行过程中,人民法院执行人员误将案外人王明的一间房屋当作被执行人田生的房屋强行诉除。王明提出赔偿请求,对此应如何处理?(D)。

A.不符合国家赔偿的范围,不予赔偿

B.应由人民法院执行人员负责赔偿

C.应由人民法院适用《国家赔偿法》中刑事赔偿程序的规定予以赔偿

D.应由人民法院适用《国家赔偿法》中行政赔偿程序的规定予以赔偿

11、下列属于行政复议应遵循的原则是(D)。A二级复议制原则

B秘密原则

C调解原则

D及时原则

12、行政赔偿诉讼与行政诉讼的区别是(DC)。

A.行政赔偿诉讼适用反诉

C.行政赔偿诉讼的举证规则为原告负责举证

B.行政赔偿诉讼适用复议前置

D.行政赔偿诉讼适用调解

13、在行政赔偿程序中,对经复议机关就赔偿请求人的复议申请作出复议决定的,如何确定赔偿义务机关?(D)。

A.复议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B.最初造成侵权行为的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C.复议机关和最初造成侵权行为的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D.最初造成侵权行为的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但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加重损害的,复议机关对加重的部分履行赔偿义务

14、行政复议对具体行政行为的__AC___进行审查.A合法性

B权利性

C适当性

D程序性

15、行政复议中,复议机关审理的内容是(AB)行政行为的适当性

C.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根据

D.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16、下列有关行政复议管辖的表述,正确的是(ABD)。

A.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的复议,由上一级人民政府管辖

B.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的复议,由设立该派出机关的人民政府管辖

C.对受委托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的复议,由受委托的组织的上一级组织管辖

D.对国务院各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的复议,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部门管辖。

17、法律规定当事人不服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申请复议并由复议机关作终局裁决的,下列表述符合法律规定的是(AC)。

A.当事人已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已经受理的,不得申请复议

B.当事人选择申请复议后,就不能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C.如果当事人既提起诉讼又申请复议的,由人民法院管辖

D.如果当事人既提起诉讼又申请复议的,由复议机关管辖

18、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下列有关行政赔偿义务机关的表述,正确的是(ABC)。

A.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该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B,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共同行使行政职权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共同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

C.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行使授予的行政权力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被授权的组织为赔偿义务机关’

D,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在行使受委托的行政权力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委托的组织为赔偿义务机关

19、张某拉东西到县城卖,遇人哄抢,急忙到派出所报案,值班民警以不能离开为由推脱,未采取任何措施,致使张某的东西被抢,张某申请复议并要求公安机关赔偿损失。复议机关应作出的复议决定为(AB)。

A行政赔偿决定

B确认派出所行为违法

C责令被申请人履行职责

D维持决定

20、某私营企业经理于某被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在讯问中殴打致残,全部丧失劳动能力。按照《国家赔偿法》有关规定,国家对于某应当支付哪些费用?(ABC)。

A.医疗费

B.残疾赔偿金

C.受于某扶养的无劳动能力人的生活费

D.企业因经理丧失劳动能力停业期间的利润损失

21、下列属于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的有(ABD)。

A.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的行为

B.实施的是执行职务的行为

C.执行职务的行为违法或不当

D.有损害事实的发生

22、行政赔偿义务机关被撤销时,(BCD)。

A.国家不再进行赔偿

B.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C.没有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原赔偿义务机关的上级主管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D.没有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撤销该赔偿义务机关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23、根据《国家赔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赔偿的范围可分为(AB)。

A.具体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

B.事实行为所造成的损害

C.司法行为所造成的损害

D.抽象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

24、行政赔偿中,有权依法提出赔偿请求的人包括(ABCD)。

A.受到行政侵权致害的行政相对方

B.受害的公民的法定代理人

C.受害的公民死亡,其继承人和近亲属

D.受害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25、.在赔偿义务机关履行了赔偿义务之后,对责任人员有权进行追偿,并可进行(A)。

A.行政处分

B.行政处罚

C.追究刑事责任

D.党纪处分

三、简答题(6*3 = 18分)

1、简述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

2、国家承担行政赔偿责任的条件

3、简述行政赔偿的方式

1.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包括:合法原则、公正原则、公开原则、及时原则、便民原则。2.国家承担行政赔偿责任的条件

(1)损害必须是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造成的。

(2)国家赔偿责任的损害必须是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造成的。

(3)损害必须是违法行为造成的。

(4)必须是现实已经产生或必然产生的,不是想象的;是直接的,不是间接的;(5)赔偿是法律规定的。

3.行政赔偿的方式:金钱方式、返还财产、恢复原状、其他方式主要是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和赔礼道歉等。

四、案例题(20分)案例一:

某市工商局干部郑某与个体户王某久有积怨,故借执行公务之际,以王某有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为由将其货物查封,并同时扣押了王某的营业执照。在查封期间遇到暴雨货物被淋湿。王某不服,向该市工商局要求处理此事,市工商局作出处理决定,认为王某违法证据不足,郑某的行为属于滥用职权决定归还王某的营业执照,同时认定货物受淋的损失系房屋漏雨所致,应由市工商局和郑某各承担50%。王某对此不服,以工商局赔偿太少为由,随即向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赔偿其货物的全部损失。

[问题](1)本案中工商局的行政赔偿责任是否成立?为什么?(2)本案的赔偿义务主体是工商局,还是郑某,为什么? 答:(1)成立。因为郑某的行为是工商局的行政行为,而王某的损失是由该行为直接造成的,且该损失属于国家赔偿法规定的赔偿范围。(2)本案的赔偿义务主体是工商局。因为按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该行政机关是赔偿义务机关,而对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赔偿义务机关可以对其进行追偿,但不能直接由其对受害人进行赔偿。

案例二:

山东省某县一造纸厂未经批准擅自在淮河流域的一河流管理范围内设置排污口,向河流内排污,受到某县环保局的查处。国务院颁布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规定:“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该行政主管部门决定的罚款额,以不超过1万元为限;超过1万元的,应当报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该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县环保局责令造纸厂纠正违法行为,并经报其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对该造纸厂处以4万元的罚款。造纸厂以罚款过重为由,申请行政复议,在行政复议期间,被申请人将原来的4万元罚款改为3万元,对此,造纸厂表示同意其撤回申请。事后造纸厂又认为3万元的罚款还是过重,又以此事由再次向复议机关申请复议。

[问题](1)本案谁为行政复议机关?(2)造纸厂再次向复议机关申请复议,复议机关是否受理?

(1)本案的行政复议机关是县环保局的上一级机关即市环保局或者县级人民政府。(2)造纸厂再次向复议机关申请复议,复议机关不予受理。本案,造纸厂因县环保局改变罚款决定而申请撤回复议,符合复议法的规定,但经复议机关同意撤回复议后,行政复议终止。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行政赔偿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违法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国家对此承担的赔偿责任。2.行政复议,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其行政管理职权时,与作为被管理对象的相对方发生争议,根据行政相对方的申请,由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机关依法对引起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作出决定的一种活动。

3.行政追偿是指国家在向行政赔偿请求人支付赔偿费用之后,依法责令具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受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的法律制度。

二、选择题

1.D

2.B

3.B

4.ABC

5.C

6.C

7.E

8.A

9.ABC

10.D 11.D

12.CD

13.D

14.AC 15.AB 16.ABD 17.AC 18.ABC 19.AB 20.ABC 21.ABD 22.BCD 23.AB 24.ABCD 25.A

三、简答题

1.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包括:合法原则、公正原则、公开原则、及时原则、便民原则。2.国家承担行政赔偿责任的条件

(1)损害必须是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造成的。

(2)国家赔偿责任的损害必须是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造成的。(3)损害必须是违法行为造成的。

(4)必须是现实已经产生或必然产生的,不是想象的;是直接的,不是间接的;(5)赔偿是法律规定的。

3.行政赔偿的方式:金钱方式、返还财产、恢复原状、其他方式主要是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和赔礼道歉等。

四、案例题 案例一:

答:(1)成立。因为郑某的行为是工商局的行政行为,而王某的损失是由该行为直接造成的,且该损失属于国家赔偿法规定的赔偿范围。(2)本案的赔偿义务主体是工商局。因为按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该行政机关是赔偿义务机关,而对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赔偿义务机关可以对其进行追偿,但不能直接由其对受害人进行赔偿。案例二:

5.文书写作(专)阶段练习(三) 篇五

(三)一、填空题

1.起诉状是指原告依据写的书面材料,也称诉状。

2.上诉状是当事人表示不服法院变更原裁判的诉讼文书。

3.上诉状的首部由、4.申诉状是指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中的其家属或者其他公民,对 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误而不服,向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请,要求复查纠正的书面请求。

5.答辩状又叫,是案件审理过程中处于被上诉人、被申诉人,在法定期限内,针对起诉状、上诉状和申诉状中所提出的事实、理由及诉讼请求,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回答和辩驳的书状。

6.答辩状必须就

二、名词解释

宣传文书:是指为了某种目的将特定信息向公众进行宣传的文书形式。消息:又称新闻,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以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报道价值的、群众最关心的事件的一种文体,它是报纸、广播、电视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新闻形式。

通讯:是一种以记叙和描写为主,具体形象地报道具有新闻意义的典型人物、事件和经验及社会风貌的新闻体裁。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演讲辞:是演讲者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演讲前事先准备好的供演讲使用的文稿。演讲具有表演的性质,是在特定的时空环境,用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公开向听众传递信息,表达见解,抒发感情,用以感召听众或进行宣传时经常使用的一种形式。

广播稿:广播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的新闻传播工具。通过无线电 1

波传送节目的称无线广播,通过导线传送节目的称有线广播。广播稿是为电台、电视台、广播站等传播媒体而写的一种特殊的新闻文体。其内容不限,可叙事、写人、评论,也可播报新闻、启示、通知等,重在口读耳听。

三、简答题

1.消息的特点有哪些?

答:真实性。这是消息的灵魂和生命,也是其写作的基本原则。

实效性。又称“新闻性”,强调内容的及时、新鲜。

简短性。短小精悍是消息的又一大特点,因此又称“电报文体”。

2.消息的导语包括那几个要素?

答:包括“六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

3.消息和通讯的区别在哪里?

答:(1)从内容上看,通讯的容量大。消息只扼要提供事实,简明准确报道,篇幅短小;通讯重在描写事件发展的过程和人物行为的变化,通过多侧面反映人物和事件。

(2)从形式上看,通讯灵活多变。新闻由于以事实为本,在形式上有固定格式,即按导语、主体、结尾行文;通讯由于写具体、形象的人和事,没有固定格式,表达较为灵活。

(3)从表达上看,消息因展现事实,重在叙述,可有一点描写,但不抒情,尽量避免议论;但通讯因形象地反映,则综合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

(4)从语言上看,消息要求准确、简略、通俗、易懂;通讯要求具体、生动、形象,多用修饰手法,讲究文采,富有文采,富有感情,以求形象性和感染力。

(5)从人称上看,新闻只用第三人称,以作客观报道;通讯可用各种人称,主客观都可以。

4.演讲辞的开场白有什么作用?

答:一是建立说者与听者的同感;二是迅速打开场面,引入正题。

5.广播稿的特点有哪些?

答:传播迅速快、传播范围广、听觉优先、简短性。

四、下面句中划线部分有误,请改正

1. 改正:答辩人针对原告人起诉或上诉人上诉的事实和理由或上诉的事实和理由进行答辩辩解。

改正:损害赔偿案件属于民事案件的范围。

改正:答辩状可以分为民事答辩状和刑事答辩状两种。

改正:诉状的原告人在必要时,可委托原告代理人出庭。

改正:诉状的格式部分,要严格区分请求事项和事实理由两部分。

改正:上诉人或被告人的答辩状必须在原告递交起诉状之后递交法院。

7纷。

改正:肇事司机开车夜行撞死一名老人后驾车逃逸,被老人家属起诉,属于刑事案件。

改正:孙××虐待老父,被父亲一纸诉状告上法庭,属于民事案件。

改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机关通缉的大案要案,通过人民检察院来写起诉状。

10.诉状中写出数个原告被告人,依次排列写下来。

改正:诉状中写出数个原告被告人,应依据个人在案件中的担负法律责任的大小,依次排列写下来。

五、公文改错题

1.阅读这份起诉状,指出错误,并加以修改

民事诉状

原告:黄××,女,32岁,住址:广州市××路13号,被告:钟××,男,42岁,住址:湖南省×县×乡×村六组,电话:×××××××

诉讼请求:请求被告赔偿损失1384OO元。

事实和理由

2005年1月27日,被告无证驾驶一辆倾卸大货车在×路上撞倒原告,致使原告头部受伤,住院共60天,花去医药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共118.400元。原告和家人为此遭受严重的精神打击,因此要求被告支付精神损失费2万元,作为补偿。

此致

××区人民法院

具状人:黄××

二○○五年×月×日

答:这篇起诉状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诉讼请求太笼统,没有分点写明;第二,事实和理由叙述不清。

2.阅读这份答辩状,指出错误,并加以修改

民事答辩状

答辩人:永耀灯饰有限公司,地址:某市人民路48号,政编码:××××××

法定代表人:李×,职务:经理

委托代理人:张×,天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答辩人因与华天灯饰制造厂(以下简称华天)诉新颖灯饰有限公司(下简称新颖公司)还款一案,现提出如下答辩意见:

华天与新颖公司曾签订3万元灯饰的购销合同,由答辩人对有关的款项进行担保,答辩人也在合同上确认了这一点。但是,这种担保只是一般担保,而不是连带担保,按照我国担保法的规定,被告新颖公司有还款能力的,不应由答辩人承担担保责任。而且原、被告曾就还款事项修改过合同内容,又没有通知答辩人,因此答辩人不应承担担保责任。请法院考虑上述原因,做出公正的判决。

此致

××区人民法院

答辩人:永耀灯饰有限公司

××××年×月×日

答:该答辩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论述事实不清。答辩人在案件中的关系没有交代清楚,尤其是与本案的原告、被告的关系以及案件的由来都含混不清。第二,没有列明答辩要点。答辩状与起诉状一样,要鲜明提出答辩人的观点。为了观点鲜明,最好用小标题或概括性的句子来表示。第三,答辩状也没有针对原起诉状的内容进行反驳。

六、公文写作题

1.从报纸上选出几则新闻,先盖住标题,仔细阅读内容,然后给每则新闻拟上1~3个标题,再对照原标题加以比较,并分析其优劣。

2.阅读下面几段演讲的开头,分析一下各用了什么方法?有何作用?

(1)同志,当你在万籁俱静的夜晚,遥望那星光闪烁的夜空时,你是否会想到那构成这壮丽画面的一颗颗星星呢?当你在商场里散步,观看那琳琅满目的纺织品时,你想到过那织成这绚丽纺织品的一缕缕经纬吗?

(2)我叫陈毅,耳东陈,毅力的毅。刚才司仪先生称我将军,实在不敢当,我现在还不是将军。当然,叫我将军也可以。我是受全国老百姓的委托,去“将”日本鬼子的“军”,这一“将”,直到把它“将”死为止。

(3)公民们,请恕我问一问,今天为什么要我在这儿发言?我或者我所代表的奴隶们,同你们的国庆节有什么想干?《独立宣言》中阐明的政治自由和生来平等的原则难道也普降到我们的头上?

(4)大家请看,这是我演讲的核心——青春。(将青春的上半部折叠起来),现在我们看到青春二字的基础是“月”与“日”。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祖先在造字时就想到了:青春是充满光明的,青春是灿烂辉煌的,青春是无怨无悔的!所以,我今天的演讲题目就是要对青春说:除了无悔,我还对你说什么呢? 答:(1)提问式,开场设问,引导听众积极思考。

(2)即兴式,即在会议或聚会场合下的一种即兴发挥,可很好地拉近与听众的距离。

(3)同(1),且问题很尖锐、深入,开场的气势很强,容易将演讲带入高潮。

6.国际私法第2阶段练习题 篇六

考试科目:《国际私法》第四章到第八章(总分100分)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对于动产物权,我国法律规定优先适用()。A、法律事实发生时动产所在地法 B、当事人属人法

C、争议发生时动产所在地法 D、当事人协议选择的法

2、动产和不动产的识别适用于()。A、物之所在地法 B、行为地法 C、合同履行地法 D、法院地法

3、我国法律规定,侵权行为地法律是指()。A、侵权行为实施地法律 B、侵权结果发生地法律

C、侵权行为实施地法律或侵权结果发生地法律

D、侵权行为实施地法律或侵权结果发生地法,以何者对受害人更为有利而定

4、中国公司与美国公司签订进口棉纱的合同,合同约定一切争议适用美国法。该批货物由英国籍货轮承运。该轮在某大洋航行时与一艘加拿大籍货轮相撞。如中国法院受理该船舶碰撞案,应适用()。

A、中国法 B、加拿大法 C、美国法 D、英国法

5、关于涉外民事关系所适用的外国法律,根据我国法律,包括()。A、外国的实体法 B、外国的法律适用法 C、外国的程序法 D、外国的实体法和法律适用法

6、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规定: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适用()。A、属人法 B、住所地法 C、经常居所地法 D、国籍国法

7、我国在知识产权的法律适用上采用的做法是()。A、行为地法律说 B、综合适用法律说 C、被请求保护国法律说 D、原始国法律说

8、中国公民张某经常居住地在新西兰,2003年申请加入澳大利亚国籍。在等待批准期间,与另一个来澳大利亚旅游的中国公民李某签订工艺品买卖合同。张某未如期履约,并称:依据新西兰法律自己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此主张合同无效。李某回国后诉至中国法院,法院在判断张某的行为能力时应适用()。A、中国法 B、澳大利亚法 C、新西兰法 D、最密切联系地法

9、关于涉外民事关系的定性,根据我国法律,应适用()。A、法院地法律 B、该案准据法 C、当事人协议选择的法律 D、二级识别说

10、关于代理内部关系的法律适用,我国法律规定适用()。A、本人营业地法 B、代理行为地法 C、意思自治原则 D、代理关系发生地法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公司甲是在澳大利亚设立的法人,其主营业地在中国广州,因韩国的营业机构办理的一笔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在中国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在判断甲的行为能力时应适用()。A、中国法 B、澳大利亚法 C、韩国法 D、最密切联系地法

2、依据我国法律规定,以下哪些关系适用当事人协议选择的法律()。A、合同关系 B、侵权关系 C、无因管理 D、不当得利 3、19岁的法国人贝比特与中国某纺织品进出口公司在杭州签订一份纺织品原料购销合同,贝比特向中国某纺织品进出口公司出售纺织品原料。合同签订后,这种纺织品原料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大涨。贝比特是一个商人,并不生产这种产品,只是通过贸易方式赚取利润。国际市场纺织品原料价格大涨,使贝比特左右为难。履行合同,他要赔钱,不履行合同,要承担违约责任,也要赔钱。在这种情况下,贝比特选择了不履行合同。中国某纺织品进出口公司在中国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贝比特承担违约责任。贝比特进行了答辩,认为他不是合同的适格主体,因为法国法律规定21岁为成年人。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A、贝比特没有行为能力 B、贝比特没有行为能力

C、合同有效,贝比特应承担违约责任 D、合同没有效,贝比特不用承担违约责任

4、下列选项属于客观连接点的有()。

A、国籍 B、住所 C、行为地 D、当事人的选择

5、甲乙发生国际民事争议,诉至中国法院。根据中国的冲突规范,合同应适用某一外国法律。请问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查明该外国法律()。A、当事人提供 B、法院 C、仲裁机构 D、行政机关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转致

2、法律规避

3、识别

4、外国法内容的查明

5、侵权行为自体法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简述我国有关侵权行为法律适用的立法规定。

2、什么是系属公式,常见的系属公式有哪些?

3、我国对自然人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有何规定?

4、简述反致产生的原因。

5、物权关系中哪些不适用物之所在地法解决?

五、案例分析题(10分)

中国公民A(20岁)居住在甲国,与居住在中国的B是大学同学。A和B在中国订立一份购买笔记本电脑的合同。合同期满后B多次催货,A均未作答复。B遂向中国法院起诉。A称:签订合同时我20岁,而甲国法律规定的成年人的年龄为25岁,签合同时我是未成年人,不具有完全的行为能力,所以不应承担违约责任。

问:(1)适用何国法律认定A是否具有行为能力?(2)A是否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C

4、A

5、A

6、C

7、C

8、B

9、A

10、D

二、多项选择题

1、AB

2、ABCD3、BC

4、ABC

5、ABCD

三、名词解释

1、转致指根据法院地冲突规范的指引适用乙国的法律,法院最终又根据乙国冲突规范的指引适用了丙国的法律。

2、是指在涉外民事领域,当事人为利用某一冲突规范,故意制造出一种连结因素,以避开本应适用的准据法,使对其有利的另一国法律得以适用的行为。

3、是指依据一定的法律概念,对待决案件的事实情况或有关问题进行定性或分类,把它归入特定的法律范畴,从而确定应援用哪一条冲突规范的认识过程。

4、外国法内容的查明是指一国法院在审理涉外民商事案件时,如果依本国冲突规范应适用某一外国实体法,如何证明该外国法关于这一特定问题的规定。

5、侵权行为自体法的概念首先由英国莫里斯提出,他认为尽管在大多数情况下仍有适用侵权行为地法的必要,但应该有一种足够广泛而且足够灵活的冲突规范,以 使其能够顾及各种例外情况。这就是侵权行为自体法。侵权行为自体法不同于合同自体法,它不存在当事人对准据法的选择,而是对侵权行为地法、法院地法和当事 人的属人法综合加以考虑。这种方法是对传统国际私法上侵权行为法律适用的改进。

四、简答题

1、侵权责任,适用侵权行为地法。但当事人有共同经常居所地的,适用共同经常居所地法。侵权行为发生后,当事人协议选择法律适用的,按照其协议。

2、在长期的实践中,冲突规范的一些系属逐渐固定化起来,形成系属公式。是指公式化、固定化的系属。常见的有:属人法,属地法当事人合意选择的法律,最密切联系地法,旗国法。

3、自然人行为能力适用经常居所地法。自然人从事民事活动,依照经常居所地法律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依照行为地法律为有民事行为能力的,适用行为地法,但涉及婚姻家庭继承的除外。

4、法院地国与有关国家对同一民商事法律关系或问题的法律适用作出了不同的规定或解释;法院地国采取全部指定;致送关系不中断;法院地国接受反致制度。

5、运送途中的物的物权关系;运输工具的物权关系;法人消灭后的财产归属;与身份关系密切的财产归属;位于无主土地或无主空间的物的物权关系

五、案例分析题

7.阶段练习一 篇七

“战时共产主义”,又称“军事共产主义”,既是苏俄政府在国内战争期间为夺取胜利而实施的特殊政策,又是战争结束后苏俄政府尝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苏俄政府自1918年6月颁布法令,加快大工业国有化速度,到1921年3月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公布《关于用实物税代替粮食和原料的收集制》法令,前后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历时近三年;这一时期就是“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它包括两个阶段,本文仅论述“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第一阶段。

2“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第一阶段的形势

帝国主义国家武装干涉苏维埃俄国,苏俄国内反革命势力发动叛乱,内战局面错综复杂;粮食和燃料极端匮乏;苏维埃政权遭遇近乎覆灭的危险。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的俄共(布)建立了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开启了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进入社会主义———历史性转变的新纪元。但是,不久帝国主义国家就疯狂进攻苏俄,挑起了侵略战争。1918年3月15日,协约国总理和外长在伦敦举行联席会议,达成了“对俄国东部联合进行干涉”的决议。此前,英、法、意政府首脑一致决定共同支援南高加索民族主义分子,而且英法两国还就在苏俄作战的地区问题签署了协议。在此前后,协约国登陆部队占领摩尔曼斯克;日本登陆部队、英国海军陆战队与美国军队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先后登陆。4月中旬,德国不仅撕毁布列斯特和约,侵占克里木,而且还登陆芬兰和格鲁吉亚,企图扩大战争规模。

1918年夏,帝国主义和反革命势力控制了苏俄四分之三领土和五分之三人口,夺取了粮食、煤炭、石油和钢材的主要产地,封锁隔绝了地方苏维埃之间的经济联系,造成损失达四百亿卢布;即使在苏维埃政权管辖的地区,富农武力抵制粮食政策,中农和小资产阶级更加动摇,反革命势力的阶级基础进一步扩大,贫农和富农的阶级斗争日趋尖锐,而且更严重的是反革命恐怖分子竟然刺伤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列宁。

帝国主义扶植反革命势力建立傀儡政权,苏维埃政权遭遇近乎覆灭的危险。此外,帝国主义操纵的乌法的最高权力机构———执政府、萨马拉的伏尔加河流域的“立宪会议委员会”、鄂木斯克的西伯利亚临时政府等竞相筹建反革命军事武装。

总之,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陷入十四个帝国主义国家数十万军队和反革命势力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之中,经济几近崩溃,形势岌岌可危。由此可见,帝国主义与苏俄无产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反革命势力与苏俄劳动人民的矛盾,上升为苏俄的主要矛盾。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这一阶段“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主要包括实行余粮收集制,工业国有化,贸易垄断和消费品定额分配,以及普遍劳动义务制。

3.1 实行余粮收集制

1919年1月11日,苏俄人民委员会颁布了《关于国家在出产谷物的省份征粮办法》的命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食”,因而在全国产粮省份实行余粮收集制。

当年,苏俄国家的粮食销售价格是30卢布/普特,而国家的收购价仅为其售价的五分之一,黑市的粮食价格却高达200卢布/普特。事实上,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农民几乎是将余粮无偿地送给了国家。

如果农民把粮食储存起来,而不按期缴纳余粮,其储粮一经发现,当即没收。

“在人民忍饥受饿,失业现象日益猖獗的时候,凡是隐藏一普特粮食的人,凡是使国家损失一普特燃料的人,都是穷凶极恶的罪犯。”

3.2 实行工业国有化

大工业国有化是内战前就开始的,1918年6月苏俄政府又颁布法令,加快工业国有化速度。后来,国家对大中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并逐步设立52个中央管理局,负责企业生产计划的制定和资金、设备、原料的提供及产品的分配,从而实现对工业生产高度集中管理;对小企业实行监督。

3.3 实行贸易垄断和消费品定额分配

1918年11月21日,人民委员会颁布的《关于组织一切产品、个人消费品及日用品的居民供应》法令规定:一切食品、个人消费品和家用物品均由国营商业和合作社组织供应,禁止私人自由贸易;“如无供给委员会的证明而私自运输、买卖产品者,应当没收全部财产,判处三年以上的监禁,并强迫其劳动。”

口粮供应量标准是根据阶级成分和年龄差别规定的,远远不能满足居民的需要;而产品日趋缺乏导致物价日益上涨,政府不得不实行凭证供应。“面包配给证出现了,成了很普遍的现象,接着又出现了其他各种配给证。俄国也不例外,也实行了面包配给制。”

“全国公民都必须加入当地的(村的、乡的、镇的,或城市的一部分、街道的一部分联合成立的)消费合作社。”合作社分配站按照平均主义原则,根据工种定量配售食品及日用品,“除遵照可能为进口商品的限制以外,每人都可以通过他所属的消费合作社自由购得任何产品,不受任何限制。”

3.4 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凡十六岁至五十五岁的男女公民,都必须执行当地工兵农代表苏维埃或其他苏维埃政权机关所指定的工作。”要求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必须参加劳动,实行普及于一切阶级的成年人劳动义务制,并强迫剥削阶级分子参加体力劳动。“当然,首先是要对富人们实施劳动义务制。对于每个资产者———乡村资产者也在内———实行劳动与消费登记制,将是进到完全‘包围’敌人和建立对产品生产与分配的真正全民计算和监督的一个重大步骤。”强制贯彻“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工人政权正在力求实现社会主义的第一个主要根本原则‘不劳动者不得食’……包含了社会主义的基础,社会主义力量的取之不尽的泉源,社会主义最终胜利不可摧毁的保障。”政府可以招募公民完成不同的社会工作,而不论其担任何种经常性工作。对工人采取严格的管理制度,规定凡是参与罢工的工人,立即枪决。同时,为了支援前线,开始进行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列宁称之为“伟大的创举”。

可见,“战时共产主义”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不仅深入到农业和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也涉及工业和城市以及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领域的诸方面,进而影响到国家政治、军事、文化等全部社会生活。

4“‘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列宁为首的俄共(布)在帝国主义军事干涉和资产阶级反革命势力武装叛乱,苏维埃政权遭遇近乎覆灭危险的战争条件下和经济几近崩溃的历史时期,为解决帝国主义与苏俄无产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反革命势力与苏俄劳动人民的矛盾,在经济领域采取的特殊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不是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必经阶段,而是苏维埃政权迫于战争和经济严重困难而实行的特殊政策;它不是超越了客观历史阶段,而是苏俄国内战争客观现实在经济领域的必然反映和客观要求,是国内战争和经济极端困难的特定产物。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苏俄政府在整个国内战争时期,通过采用军事强制的经济统制手段管理经济,在市场之外建立起城乡之间直接的商品交换,使苏维埃俄国迅速形成严格控制整个国民经济的、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领导全国最重要的国民经济部门的各级苏维埃经济机构,使俄共(布)克服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民经济濒临崩溃所造成的极端困难,建立起协调一致并由无产阶级国家集中控制的国有化工业。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剥夺了剥削阶级及其残余势力在生产和流通领域中的主要手段,彻底摧毁了他们在经济生活中的支配地位;打击了富农利用余粮进行投机活动,蛊惑中农反对苏维埃的企图;巩固了农民获得的土地等胜利果实;特别是1919年工人阶级以忘我的劳动热情,农民以无私的奉献精神,在列宁为首的俄共(布)领导下,为了共同的目标———战胜国内外敌人而结成了巩固的军事和政治联盟。

由此可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仅是战争政策,也是经济政策,是“战争因素”和“经济因素”共同构成的“复合体”,它又将“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融于一身,是解决帝国主义与苏俄无产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反革命势力与苏俄劳动人民的矛盾的正确途径。列宁指出,“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

就为夺取国内战争胜利而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而言,“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但是,这种“功劳”毕竟是有限度的,战争一结束,它不适应社会经济恢复发展形势的弊端就引起了社会动荡。

摘要:“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第一阶段的形势是帝国主义国家武装干涉苏维埃俄国,苏俄国内反革命势力发动叛乱,内战局面错综复杂;粮食和燃料极端匮乏;苏维埃政权遭遇近乎覆灭的危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主要包括实行余粮收集制、工业国有化、贸易垄断和消费品定额分配以及普遍劳动义务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夺取苏俄国内战争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有效解决了当时帝国主义与苏俄无产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反革命势力与苏俄劳动人民的矛盾,巩固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成果——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政权,加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础,捍卫了苏俄的国家独立,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因而苏俄政府的“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

关键词:“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第一阶段,“功劳”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列宁.列宁全集(第1、第3、第4、第8、第32、第41、第42、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列宁.列宁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列宁.列宁军事文集.[M].北京:战士出版社,1981.

[5]李树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终结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J].苏联东欧问题,1987(2).

[6]谢有实.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J].世界历史,1921(1).

[7]陈之骅.苏联史纲(1917—1937)[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杜立克.喀琅施塔得叛乱及其教训[J].内蒙古大学学报,1981(Z).

[9]张驰.如何评价苏维埃国家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J].世界经济,1980(6).

[10]黄济福.也评苏俄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J].苏联历史问题,1984(1).

8.一个人的练习 篇八

冷战的理由小得我都记不清了,都是些生活琐事。于是我把门一关就躲在房间里不出来。

书放得有些时候了,文艺的作者、文艺的封面,我却怎么也提不起阅读的兴趣。所以说,遇到一本好书也要靠机遇。有些书读过一遍觉得味同嚼蜡,但是翻来覆去地看却不由自主地喜欢上了。

书是作者旅行一年边走边写的。一个人匆匆出发的旅行,少了陪伴,少了告别。一个人去了当时计划好的两人游,忽然觉得自己因为依赖和等待错过了许多美好。这是别人的故事,却是大家的人生。

怀揣着不同的心境,自己读完书之后的感受与大家分享的大大不同。大多数人感慨爱自己的重要性。他们过起了自己喜欢的生活,向畏畏缩缩的过去挥手。陶立夏的这本作品,读起来更像是穿过网的风,极淡,却带着自己的风骨,很短摘取的记忆中的片段,静谧的张力让你都不会过多地去想要弄明白那些片段的事实性,就像醉卧在绵雪迷谷里,红泥火炉惹人醉。

陶立夏谈到这段近一年的旅行,就像退后一步望入镜中,如此那些在她的内心才能被清楚看见。

现在的我,是一个人,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却没有陶立夏那般闲适幽然。似乎有些不合时宜,我想到了门外的母亲,也是一个人。全文的笔触是淡淡的,主旨清晰明确,是温暖振奋人心的心灵鸡汤。我却突然害怕起来,害怕一个人过自己的日子。这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感觉,在全身蔓延。一个人固然好,却也难免像作者初始独自旅行时产生的落寞与苦楚。

所以比起我一文不名的作祟的自尊心,我更舍不得妈妈一个人。

一个人的生活或许就是爱自己,在书里我强烈地感觉到陶立夏在独处时候心里散发出的如同夏日般的味道。可是对于妈妈,她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有过之而不及。因为我并没有办法参与她的过去,她却创造了我的未来,这样的不公平,似乎只有陪伴才能够补充。

我想,并不是所有看書时候迸发的念头,都会顺着作者牵引的脚步行走。一个句子甚至一个词带来的,犹如枝干般的蔓延,也应该成为宝贵的财富。

在可以两个人快乐的时候,就不要一个人落寞。我想这应该才是我读完书最大的体会。每一个人,生来都有一双羽翼,可是为我而选择停留的人,才是最应该得到感恩与陪伴的。

指导教师 熊芳芳

《练习一个人》,翻译、作家、摄影师陶立夏的作品,这本书记录了她离开熟悉的生活,肆意散漫独居的一年的经历,不再出门奔赴一场又一场的聚会,不用说自己不想说的话,不用刻意经营关系,不用在焦虑中入睡。只安静地投入到喜爱的事物里,却比任何时候更安心。作者已出版散文集《分开旅行,在路上遇见自己》,小说《喜乐章》,译著《夜航西飞》《一切破碎一切成灰》等。

上一篇:我对个人对零缺陷感想下一篇:收入证明(办信用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