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生活史教学大

2024-06-17

中国社会生活史教学大(共12篇)

1.中国社会生活史教学大 篇一

社会实践之农村生活大舞台

今天天气预报的是高温38、39度的天气,队长为了我们的安全着想,早上就没有让我们出去。可这依然抵挡不了我们的热情,上午完成了分配的任务之后,下午3点钟左右我们一行人就有出发去往农村生活大舞台,去听老爷爷、老奶奶们自己组织的戏局,这些喜爱唱戏老年人平常没什么事,就每周的星期日自发的去大舞台唱戏。他们自带二胡、鼓之类的东西,把闲暇时光利用的十分充分。

据说还会有电视台的人来采访他们,他们可算是小有名气啊。当然他们可不是为了出名,完全就是为了娱乐。当有老爷爷唱戏的时候,我们队长和其他队友就主动去和其他老人聊天,谈心。到最后,我们队里唱歌比较好的人,在老爷爷们的鼓舞之下,忍不住去台上大肆“表演”了一番,虽然唱的不是很好,可还是获得了老爷爷老奶奶们的热烈鼓掌。时间很快,虽然很舍不得,可我们却不得不启程返回了。

在回家之际,我和其他三个人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去菜市场买菜。在去的路上,我和小伙伴歌性打发,一路上就把炎热抛之脑后放肆歌唱,排解一下这几天有些烦躁的心情。第一次当家做主买菜的感觉是很不一样的,几个人在菜市场转来转去,挑挑拣拣,很快就买好了。在回家的`时候,是小伙伴的姥爷骑车送我们回来的,伴着凉风,加上姥爷开车的速度,我们真是爽到了极点,真希望这种感觉不要停下来。真的很喜欢在路上的感觉,永远不停的在走,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我们的欢声笑语。

2.中国社会生活史教学大 篇二

1.概述20世纪50~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总结其经验教训。

2.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政策的内容, 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3.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4.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 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5.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 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6.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 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7.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8.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 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高考导向】

1.2011年高考回顾

新中国土地制度和农业经营体制的演变, 国民经济的恢复调整, 社会主义改造, 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对外开放格局, 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和婚俗等礼仪制度与人际关系的变化等, 这些考点是2011年高考历史考查的主要内容。如山东文综卷第13题、江苏历史卷第11题、上海历史卷第28题、四川文综卷第19题、广东文综卷第39 (3) 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 海南历史卷第23题、广东文综卷第39 (2) 题考查计划经济体制, 浙江文综卷第20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全国文综卷第17题、全国文综新课程卷第33题考查1960~1962年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北京文综卷第19题以表格形式考查社会主义改造, 广东文综卷第18题考查“大跃进”运动, 福建文综卷第19题考查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 上海历史卷第29题考查上海工业化进程, 江苏历史卷第7题从仿制西式帽、广东文综卷第16题从纪年和礼节、江苏历史卷第9题从一届政协代表的服饰来考查社会政治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 浙江文综卷第17题从城市婚俗、天津文综卷第6题从官制、纪年和礼节来考查辛亥革命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 天津文综卷第4题从大清邮票的图片来考查邮票设计理念的变化。

2.2012年备考注意事项

(1) 在复习中, 学生要熟练掌握对各种材料信息的提取和分析, 注重对相似、相近的历史事件的比较, 既要从简单的时空上进行比较, 也要从内容 (表现或进程) 、影响等方面进行区分, 尤其要注意中外相似事件的因果比较。如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卷主观试题第39题“20世纪30年代计划经济思想在中国的流传”题, 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探究精神。同时要理解一些历史概念的内涵和特点, 如新民主主义经济, 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等, 以便更好更快地解答历史试题。

(2) 命题方向预测:2011年高考历史试题主要落在新中国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和改革及其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影响上, 那么在2012年的备考中, 学生更要注意对新中国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的调整及其带来的多重影响的理解与分析。平时复习时, 要采用多种新的情境材料, 如漫画、宣传画、柱状图、曲线图等各类图表材料及论著摘编、名言、诗歌等文字材料, 挖掘材料内涵, 合理链接相关的重点基础知识, 将知识与能力融于对不同材料的理解运用之中, 以解决未知的问题。

【整合解读】

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 不断调整生产关系, 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我国既有成功的经验, 也有失败的教训, 更有改革开放新时期创造的辉煌。

一、20世纪50~70年代的经济建设

1.对生产关系的正确调整

(1) 1950年开展土地改革, 变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新民主主义的农民土地所有制, 推动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展奠定了初步基础。

(2) 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核心内容为“一化三改造”) , 开展三大改造和实施“一五”计划, 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我国基本建立。

(3) 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确立了反保守反冒进, 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4) 调整国民经济:①1960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②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 周恩来着手恢复国民经济, 1973年国民经济复苏;1975年, 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 国民经济迅速回升。

(5)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①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全面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 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确定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决定改革开放, 成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

2.经济建设中的“左”的教训

(1) 颁布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这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国家面临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2) “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 1976~1978年“两个凡是”使经济建设徘徊不前。

3.对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认识

1958年中共八大提出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方针和设想, 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它集中体现了中共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 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实践破坏了八大确立的正确方针。20世纪70年代, 国际局势趋向缓和, 许多国家经济起飞或开始持续发展, 而“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丧失了一次宝贵的发展机遇, 拉大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了极其沉痛的教训。这一时期的历史使我们深刻认识到,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不能急于求成;不能照搬外国经验, 必须符合中国国情;生产关系的调整应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坚持改革开放,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经济建设服务。

二、新时期的经济建设 (1978年以后)

1.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1)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背景:政社合一的经济体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农业生产的发展十分缓慢。②措施:在1978年安徽、四川省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 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2) 改革农村经济管理体制:

1983年, 撤社、队, 建乡、村,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 影响:

它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 保障了农民的经营自主权, 克服了分配中平均主义的弊端,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积累了经验。

2.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1) 背景:

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挫伤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 措施:

1984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其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把企业搞活。为此, 政企分开, 简政放权, 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 作用:

国有企业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增强了企业活力, 促进了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 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

①创办经济特区:1980年, 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 建海南省并将其划为经济特区。②开放沿海城市:1984年开放津、沪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③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起, 先后开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湾地区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到1992年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④创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引进外资,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加工出口产品为主, 具有知识密集等特点, 是新型的经济区。⑤开发开放浦东:1990年4月, 浦东开发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 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推动了长三角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2) 特点:

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 作用: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重大举措, 对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发展生产、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经过:

①1992年年初, 邓小平“南方谈话”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②1992年10月, 中共十四大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1993年,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引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④1997年, 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 作用:

经济保持了稳健发展,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取得显著成就;人民温饱问题得以解决, 而且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5.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平等、竞争和开放性的经济, 它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 既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和特征, 又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其特征是: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国家对市场的调控具有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很强的调控能力。

三、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既具有巨大、深刻和急骤的特征, 又具有不平衡的特点, 沿海变化快, 内地变化慢, 城市变化快, 农村变化慢。影响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主要有:经济体制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政治制度的变革, 科技革命对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影响, 思想启蒙的作用等。复习中, 学生应重点掌握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变化的表现及其原因, 交通工具变化发展的特征、原因及影响, 通讯工具的变迁史实及其影响, 报刊业、电影、电视发展的史实及其影响, 互联网的优势、缺陷与社会影响等。

1.中国近代物质生活与风俗习惯变化的表现及其原因

学生要重点掌握近代人们的衣食住行方面变化的史实及其原因, 可从西方列强侵华的影响、政治制度的变革、生产力的发展等方面来分析;同时要注意城市的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而广大农村仍处在落后、封闭、贫穷的状态, 传统习俗坚如磐石。

2.新中国成立后物质生活与风俗变化的表现及其原因

以改革开放为分界线, 人民的物质生活与风俗习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要深刻认识到变化的原因:解放思想, 实行改革开放, 创造出丰富的物质文化财富, 建设具有时代内涵的精神文明。

3.近现代交通的变迁

(1) 近现代铁路交通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学生要从晚清、民国、新中国时期把握中国铁路交通发展的史实, 深刻理解铁路交通发展对促进各地区的物资交流和劳动力流动、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2) 近现代公路、水路、航空的变迁:

①近代公路、水路、航空从无到有, 但由于近代政治腐败、战争频繁等因素的影响而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后, 近代公路、水路、航空发展迅速。②近代以来交通工具变化发展的特征:从人力、自然力到机械力;从引进技术到自主研制;地区发展很不平衡, 城市发展显著, 乡村发展相对缓慢;服务对象逐渐平民化、普及化。③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西方列强的侵略、救国救民的需要、工业革命的成果、经济的发展等因素都是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种类全面发展、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发展不平衡则是近代交通业发展的特点;要从消极方面与积极方面考虑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影响。④现代交通发展的原因:要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党和政府的重视、科技的发展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国家财力的增强、中外的交流与合作等方面进行分析。

4.大众传媒的发展

(1) 报刊业的发展:

中国报刊业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外国人创办到中国人创办的过程。从19世纪中期到改革开放以来, 大致经历了形成、发展和繁荣三个阶段, 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新闻报道、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舆论监督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总的趋势来看, 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即使在传媒手段日趋多样化的今天, 报刊仍然以其独特的魅力, 吸引着广大读者。

(2) 影视事业的发展:

①电影业的发展:《定军山》是近代中国电影起步的标志, 现代中国电影业日益发展并走向世界。②电视业的发展:1958年北京电视台试播, 标志着中国电视业诞生, 改革开放后, 电视日益普及。③电视普及的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群众精神生活的需求增强, 电视具有信息量大、可视性、多角度、覆盖面广的优势, 开阔人们的视野, 促进电视普及。

(3) 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

①兴起: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到2010年年底, 中国网民数达4.57亿 (CNNIC第27次报告) 。②特点:集报纸、广播和电视的优势于一体, 费用低廉, 表现力和感染力强, 可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被称为“第四媒介”。③社会影响: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 既广泛传播信息, 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教育和学习方式、思维方式, 又对青少年成长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5.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一般规律

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并随着中国近代经济、政治、思想的变化而不断深入发展;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中西文化逐渐结合, 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6.“地球村”的出现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进步, 推动了各地经济的发展和信息的交流;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私家车的拥有量的大大增加, 固定、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的普及, 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人们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 生活的地球却显得越来越小。

【复习方法】

1.牢牢抓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原理来分析评判历史事件, 如对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国民经济的几度调整、经济体制改革的积极影响的评价 (因为它们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 以及对总路线、“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消极影响的评价。

2.抓住新中国经济建设这一主线进行复习, 可以参考以下结构图:

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三大改造与“一五”计划:成就显著,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路线、“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困难→经济调整 (1960~1965年) :经济恢复→“文化大革命”破坏:国民经济遭受极大破坏→周恩来的纠“左”与邓小平的全面整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与改革开放 (1979年、1984年、1992年) 。

3.明确近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对社会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影响, 注意中外关系、政治经济形势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要注意中国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 中国的三大改造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 中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比较分析, 并与当前的改革相结合。要认识到风俗习惯是一个时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产物, 它的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地域性特征。

4.正确解读各种材料信息, 特别是漫画、表格、广告、曲线图等图表材料所包含的各种有效信息, 分析材料所反映的现象出现的原因。

5.认真领会、熟练掌握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出现的时间、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产生的重要影响。要以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历史现象, 捕捉股票等证券、单位GDP能耗等时政热点。

【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下表反映了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比重及其所占有土地的比例。材料中1950年和1954年比例发生的变化

①表明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②标志着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 ③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结果 ④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了经济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1954年, 百年老店同仁堂实行公私合营后, 工人们干劲十足, 感慨万千:“以前再怎么样也是给东家干活儿, 公私合营后, 我们就是给自己干活儿了。”这是因为公私合营

A.变私有制为公有制

B.排除资本家的管理

C.提高了生产效率

D.变生产资料资本家所有为工人所有

3.1956年, 国家通过的、由周恩来总理主持编制的“二五”计划建议规定的主要指标是:“1962年工农业总产值比1957年原计划增长75%左右, 工业总产值增长1倍左右, 农业总产值增长35%左右。”下列有关这一指标的评价, 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线方针 ②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③国民经济开始转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阶段 ④反映了人们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1957年7月31日, 《浙南大众报》发文说:“‘包产到户’现在虽然已在许多地方被丢进了垃圾桶, 但也还有一部分干部和农民眼睛未亮, ‘抱着狐狸精当美女’, 恋恋不舍。”上述材料反映了

A.人民公社化运动受到群众抵制

B.分散的小农经济不符合当时经济发展要求

C.当时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上存在意见分歧

D.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5.近代以来, 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交融、碰撞中, 孕育了许多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以下现象中, 具有代表性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据陈旭麓先生《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记载, 1912年1月11日, 《民立报》传出了发自女界的另一种声音——“天下兴亡, 匹妇有责”, 一字之差却使人顿生换了人间之慨。陈先生发出如此感慨, 是因为中华民国

①提倡女权 ②主张男女平等 ③倡导女子关心国事 ④消灭了性别歧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右图是山东省1969年发行的“语录粮票”, 每张票上都印有“备战、备荒、为人民”、“抓革命、促生产”等毛主席语录。“语录粮票”不仅是购粮凭证, 而且是一种政治宣传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语录粮票”被陆续收回销毁, 这种粮票便成了供人收藏拍卖的藏品。这说明

①中国人均粮食产量跃居世界第一 ②中国逐渐改变了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 ③政府改变了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的做法 ④中国已经进入小康社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8.对联折射了社会生活, 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所反映的史实, 发生在改革开放后的是

A.“幸福不忘共产党, 翻身感谢毛主席”

B.“扎根农村干革命, 广阔天地炼红心”

C.“食堂巧做千家饭, 公社饱暖万人心”

D.“自主权打通富裕路, 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五”计划规定的对重工业的投资比例比当年苏联还大, 制造生产资料的投资高出苏联“一五”计划执行结果的2.9%。规划新改建15个限额以上和23个限额以下的钢铁企业、107个限额以上电力工业项目、194个限额以上煤矿建设项目以及80多个主要机器制造工业项目等。

——靳德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1950~1956年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 (以工业总产值为100, 不包括手工业)

材料三 图片诉说历史, 图片见证历史。

材料四 从1978年到2007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24.95万亿元, 年均实际增长9.8%……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3786元, 实际增长6.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 实际增长6.3倍;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实际使用外资额累计近10000亿美元。

——胡锦涛2008年12月《30年来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演讲稿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 指出“一五”计划采取的方针, 并分析其对我国工业发展的影响。

(2) 材料二反映出我国经济成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3) 材料三中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4) 根据材料四, 概括30年来中国各项事业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A 1950年土地改革后地主经济就已经被消灭, 而农业合作化运动是指1953~1956年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土地变为集体所有, 故③与材料不符;④的表述无法从材料中体现出来。

2.A “给自己干活儿”表明工人成为国家的主人, 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A正确;公私合营后资本家转变成为企业的管理人员, B错误;生产效率的提高是生产积极性提高的结果, 而不是生产积极性提高的原因, C错误;公私合营后的企业是集体所有制或全民所有制, D错误。

3.D 中共八大确立了经济建设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二五”计划指标与八大方针相符合, ①符合题意。②指1958年的总路线和“大跃进”运动, 不符合题意。③在1960年, 也不符合题意。“二五”计划指标反映了人们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 ④符合题意。

4.C 人民公社化运动始于1958年, A错误;B、D与题干“包产到户”等信息不符合。

5.C ①②④都是中西合璧的产物;而京剧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被誉为中国的国粹, ③排除。

6.A 材料体现了男女平等, 妇女社会地位和思想觉悟的提高, 但不能反映出④所述, 事实上当时仍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

7.B 中国取消粮票是建立在国家粮食增产的基础上的, 以市场调节取代行政手段, 但不能反映出我国具体的粮食生产情况, 更不能以此评价人民的生活水平, ①④错误。

8.D A项反映了新中国的成立, B项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C项反映了1958年开始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D项反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二、非选择题

9. (1) 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影响:我国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

(2) 变化:社会主义工业和国家资本主义工业所占比重迅速增加, 资本主义工业所占比重逐渐缩小, 直到最后消失。意义:标志着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 初步建立了工业化的基础。

(3)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物质供应得到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由温饱到逐步实现小康;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4) 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增长, 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

3.中国社会阶层三十年大变化 篇三

改革开放初期,知识分子阶层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就只有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了。但这种概括不能反映改革开放前后的现实。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原来的各个社会群体都进行了激烈的分化组合,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阶层。这30年中,中国不仅实现了经济体制的转型,社会结构也在转型。中国社会现在由哪些阶层构成?它们在整体社会中处于什么位置?这些问题需要新的研究。

改革以后我们已步入市场经济社会,那么就得按市场经济的通用标准来分层。现代国际上的学者普遍认为区分社会阶层有三大标准:权力、财富和声望。三者在社會上的不均匀分布使人群分为不同的层次。

“云雾”笼罩的上等阶层

上等阶层的总人数在1100万左右,约占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1.5%(本文数据分析依据国家统计局2004年数字),包括政府高级官员、国家银行及其他国有大事业单位负责人、国有大型企业或大型股份公司经理、大中型私有企业主。这些人处于中国社会的顶端。他们数量很小,但对社会影响很大。他们掌握着国家重大事情和大企业的决策权。他们制定一个政策可能影响众多人地位的升降。他们的一项投资决策可能影响成千上万人的就业机会。他们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媒体和社会舆论。

就财富而言,政府高级官员并不处在金字塔顶端,但收入也比较丰厚,他们的权力和声望处在社会各阶层之上。大私有企业主占有绝对的财富优势,权力和声望的地位次于财富地位,但他们通常与各级权力机构有着密切联系。目前,上等阶层在财富、权力、声望的占有上存在错位现象,也正因此,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寻租”甚至“互通有无”。

处于上层的人常常被高处的“云雾”所笼罩,社会上对他们只有一个朦胧的印象,难得知其真实面目。上等阶层有一个共同的心态,就是保住自己的社会地位。一些高官怕失去权力,担心机构改革影响自己的位置。大型私有企业主对改革以前否定私有经济的政策心有余悸,担心一个早晨就失去财产,他们最希望宪法中写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和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当今上等阶层的人不一定都受过高等教育,但他们知道今后这个阶层的成员必须有更高的学历,因此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或千方百计地为子女选择好的学校。

中上阶层包括高级知识分子(约50万)、中高层干部(约50万)、中型企业经理和大型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约800万)、中型私有企业主(约100万)、外资企业的白领雇员(约80万)、国家垄断行业的职工(金融保险、电信、电力等行业,约1500万),总人数在2580万左右,约占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3.4%。

对普通人来说,上等阶层是可望而不可求的,但经过努力可以达到中上阶层。中上阶层是普通人心目中成功的象征。事实上,中上阶层也更容易转化为上等阶层。

相对安稳的中等阶层与数量庞大的下等阶层

中等阶层成员包括党政机关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高中专任教师、普通高校专任教师、一般文艺工作者、一般新闻工作者、律师、会计、企业中下层管理人员、小型私有企业主、个体工商业者等,总计约9254万人,占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12.3%。这一阶层的收入、权力、声望处于高层和中上层之下,而又在其他阶层之上,社会地位处于中等,其成员具有一定的知识资本及职业声望,从事以脑力劳动为主的职业,掌握并提供市场需要的职业专业技能。

这个阶层有向上流动的机会,只要努力,其成员中相当多的人可以进入中上阶层。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他们有很大的压力,存在向下流动的可能,但比向上流动的可能性相对要小,所以有比较安定的心理状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中等阶层成员比较重视子女教育,只要子女愿意读书,他们不惜拿出终身积蓄。

中下阶层包括农民阶层、城乡两栖阶层、工人阶层。他们主要从事体力劳动,收入、声望处于中下水平,权力地位低下。这个阶层共约48730万人,占全国从业人数的64.8%。在中下阶层中如果再分层次的话,工人较高,其次是两栖劳动者,农民最低。作为两栖劳动者的流动民工的收入在工人和农民之间。中下阶层的人向上流动的机会不多,只有寄希望于子女。有些家庭忍受种种困难也要让子女上学,但多数家庭无能为力。

下等阶层包括城乡贫困人口,如农村无地无业者和城市失业人员。这部分人约1.35亿,占总从业人数的17.9%左右。这个阶层的人没有固定职业,只能找点临时工作取得微薄收入,有的连这样的工作都找不到。城市的失业者还可得到一点最低生活补贴,农村的无业者只能成为没有生存基础的游民,他们的子女很少有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更难向上流动。

当前的阶层结构存在安全隐患

从以上数据可知当前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安全隐患: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80%以上的工农大众处于社会中下层(64.8%)和下层(17.9%)。

农民收入低,根本原因在于农业人口过多。农业人口比重的缩小需要漫长的城市化过程。农民负担重,一是因为需农民养活的基层干部太多,食之者众,生之者寡;二是要农民承担乡村公共工程的建设费用和公共产品的费用。工人贫困的第一个原因是历史原因,改革前工人拿到的工资不是足额的工资,工资中的一部分被国家集中起来,本应为工人提供住房、医疗、教育等“劳动力再生产”的条件,却投入了其他建设之中;工人贫困的第二个原因是他们承担着改革的成本,通过他们下岗来解决国有企业的一部分困难。流动民工承担了城市最苦、最累、最脏、最险的劳动,却得不到与城市人平等的待遇,与城市人同工同酬、同等身份是他们最基本也是最合理的要求。

城乡分割,人为地把人分成两种身份是不公平的,这种不公平正在逐渐消失,但不可否认,它仍在社会生活中起作用,要完全打破城乡分割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当前社会结构的另一隐患是中间阶层比重太小,总体呈金字塔结构。国际学者提供的资料表明,发达国家的中间阶层是一个占比重最大的阶层,整个社会阶层结构呈橄榄形,中间大两头小。而中国的情况不同,中间阶层比重在12.3%左右,比发达国家小得多。金字塔状的砖瓦建筑是稳定的,因为它重心低,但金字塔状的社会结构是不稳定的,因为下层比例太大,想改变自己地位的人太多。一个社会若大多数人没有“恒心”,希望通过社会变动来改变自己的境遇,社会就不太稳定。相反,若一个社会有较多的人自认为属于中间阶层,这个社会就会比较稳定。此外,中国由于中间阶层太小,中下阶层的比例过大,社会消费能力也受到限制,实际市场容量和13亿人口不相称。因此每当经济不景气时,启动消费就十分困难。

4.中国社会生活史教学大 篇四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启发

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这不禁引起我们思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简要地探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作了思考。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识之士也在不断思索,1935年《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应进行本位文化建设。指出对肇始于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机,“我们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们要求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同时,“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

我们反对排斥异质文明的狭隘民族主义,更反对以优劣论文明”。近代中国的三次文化宣言,通过以文化的名义直抒当下诉求,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策略指向演进的历史轨迹以及未来文化建设策略在价值取向和技术选择上的理性趋势。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后期的封建社会里一定程度上起着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但仍然有与现代化融合从而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东亚价值观”仍是亚洲各国发展的文化基础,而且还受着那些“文明过度”的西方学者的特别青睐——认为在中国这种以伦理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可以寻求到医治由“过度文明”带来的“文明病”的良方。

(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

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

(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载体,要发挥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现代统一。

(三)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腐朽、落后、愚

昧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新陈代谢所抛弃。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普适性文化元素要大胆地发扬光大,应该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

目前,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斯宾格勒的“文化有机论”与季羡林的“21世纪是东方文化世纪论”,以及不少学者认同的“太平洋世纪论”都认为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将成为世界主流或内核。

5.中国社会生活史教学大 篇五

通史概要:

物质生活与风俗习惯的变迁,涉及到近代和现代两个阶段,包括衣、食、住、及风俗习惯等几个方面。关于衣的变化,近代受西方的影响,由传统的长袍马褂到接触西装,后有中西合璧的中山装,女子则是旗袍;新中国成立后,从学苏联的列宁装和连衣裙,到国防军绿装;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服饰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关于食的变化,中国有四大菜系,在近代西方的影响下,西餐也逐渐被国人所接受。关于住的变化,中国传统民居里北方有四合院,受西方建筑的影响主要在租界,尤其是上海。关于风俗的变化,近现代的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近现代中国交通工具的发展,涉及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电车、火车、轮船、飞机等。中国传统的交通工具是轿子与马车,民国时期人力车是有钱人常用的交通工具,自行车普通百姓也无力购买,电车、吃车与人力车曾长期共存。新中国成立后自行车才成为人们最主要的代步工具,电车与汽车才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运输工具。中国近代轮船业是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得以发端的,中国的铁路建设在近代的收回利权运动中获得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机会,中国的民航业起步于20世纪代初。此外,邮政通信业也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大众传媒主要包括报刊、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其中报刊在近代就已出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均有重要报刊,并且极大地推动了这些历史事件的进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报刊业的发展非常迅速。在电视普及之前,广播与老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中国电影至今也走过了百年历程。新中国成立后,电视事业发展迅速,人们的需要和电视节目的丰富多彩形成了良性的循环。互联网以其特殊的功效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课标要求: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图书馆、上网浏览等方式,收集相关图片、音像等资料,掌握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社会习俗的变化情况;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其影响其变化的因素;通过归纳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特点,培养归纳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教师或者网络提供的相关图片、史料和影像资料,与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主动探究“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运用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再现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场景,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培养自己站在发展的角度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体验、感悟和反思的方式学习历史,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将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置于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之下,认识到它的发生是历史的必然,认识到历史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应该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外部的世界。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了解中国近代人们物质生活发生变化的基本史实和总的特点。

难点: 结合以前学过的中国近代政治史的内容,从中国近现代社会巨变、西方思想观念和物质文明不断冲击的角度,认识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

教学建议:

本课主要衣、食、住、社会风尚等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在19世纪40年代以来的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这些变化一方面说明国门洞开的中国开始向世界的文明靠拢,反证了明末闭关政策必然导致国家落后的现实;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才发生了质的变化,中国才会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巨变。由于这一部分的内容和同学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所以我们可以适当地采用多媒体的手段,适量地展现这一时期图片和影视资料,或以采访年长者的方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以增加教学的直观感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教学内容上紧紧抓住衣、食、住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实施教学。

通过课外阅读、上网浏览、收集实物(如老照片、旧服饰、旧器物)等活动,了解相关的衣、食、住、社会风尚等史实,探讨影响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并认识到,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是历史和时代发展的必然性,学会站在发展的角度、用历史的眼光思考问题。并将收集到的资料与老师、同学交流,或通过历史知识墙报、班级展览角等方式展出,与师生共同分享。

探究学习:查找有关资料,了解我国服饰发展的简单历史,写一篇关于服饰变迁方面的小习作。或者回家找一件旧服装(如中山装或旗袍等),看看它们有哪些特点?你喜欢这些服装吗?说出理由。

6.中国社会生活史教学大 篇六

1.(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考点】维新思想;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化——服饰变革

【解析】结合史实可知A项表述正确,但易服不是维新派的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易西服”服饰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思想的变化,有利于推行维新变法,故B项正确;当时中国需改变形象,但结合史实可知维新派目的是为推行变法改制,故C项错误;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的表述没有体现出易服的意义,故D项错误。

【答案】B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大众传媒的发展

1.(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考点】近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电影发展

【解析】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不能解释上海国产电影比例较高的现象,故A项错误;上海是开埠通商最早的地方之一,B项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题干的意思是在上海,国产电影放映的比例远远高于北京和天津,再结合题干“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的信息,这说明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故C项正确;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无法解释外国电影比例低于北京和天津,故D项错误。

7.中国社会生活史教学大 篇七

关键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建设,四位一体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命题中所强调的“全面建设”, 就是指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 十七大又进一步明确的“四位一体”的建设, 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个命题的提出, 文化建设的问题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重视。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在中国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中相互促进, 文化建设不仅受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水平的影响, 同时对它们的发展状况也会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进而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进程。

一、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正在孕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认为, 文化是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部分, 它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科学这样的精神产品, 也包括教育、智力生产、信息传播、艺术创作、娱乐休闲、体育等精神生产活动。这些意识形态决定于经济基础, 反过来又服务于经济基础、对其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我们不应该孤立地认识文化的意识形态这一属性, 还应该看到文化和经济是可以结合的。文化不仅仅能够作为意识形态而存在, 它还能够支撑起一个经济门类。这个经济门类就是文化产业。目前文化产业正在成为包括中国在内世界很多国家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西方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在经济总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比如英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的平均速度是其经济增长率的两倍, 这表明英国经济的增长点目前主要集中在文化产业上。美国的文化产业的产值已经占其GDP的1/5, 他们的文化产业也具有相当大的规模。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出现文化产业活动和相应的机构, 到目前已经初步确立了它在中国第三产业中的重要地位。新闻出版、影视制作与传播、艺术创作与表演、娱乐休闲、旅游服务、广告及会展服务、网络文化服务、科技教育体育的市场化及其相关服务等这些提供精神产品和精神服务的新产业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些统计数据也表明, 文化产业确实拉动着中国经济的增长。文化与经济结合以后形成了文化产业, 有人从经济角度称之为文化经济, 也有人从文化角度称之为经济文化。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理解, 文化与经济结合在一起都会使双方产生新的活力。就文化来说, 增加了一种新的文化发展方式;就经济来说, 则是形成了一个新的增长点。实践恰恰也证明了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正在孕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是政治文明的助推器

文化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元素。文化与政治同属上层建筑。文化是上层建筑中除政治上层建筑以外的意识形态部分, 是思想上层建筑, 其中包括政治法律思想。政治法律思想是社会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的集中反映, 是社会各类认识主体对社会政治问题、法律问题的认识、理解和看法的总和。它的表现形式是各种政治舆论和政治信息。这些作为文化的、意识形态的政治法律思想以及政治舆论、政治信息与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的政治制度同为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它包括政治法律思想、政治法律制度、政治法律设施和政治法律行为等内容。其中的政治法律思想是意识形态, 是文化。所以, 政治文明的内容当中就包含了文化的元素在里面。政治法律思想对于政治文明的积极意义在于:政治法律思想是政治制度建设的先导;政治法律思想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政治法律思想影响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水平。比如“一国两制”首先作为一种政治思想由叶剑英、邓小平等中共领导人提出来, 在香港回归以前, 它是一种思想文化, 是作为意识形态而存在的。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 一国两制在宪法中得以确立, 这种政治思想就逐步地衍生出相关的政治法律制度、政治法律设施和政治法律的实践, 转变为政治上层建筑, 成为中国要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同时, 政治舆论、政治信息是政治法律思想的重要的表达和传播的形式, 又是对政治制度、政治设施、政治实践进行反映和监督的重要工具。现代的大众传播业和文化出版业正是承担着这种政治舆论、政治信息的传播的任务, 它们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政治民主、政治文明的状况和水平。

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是政治文明的助推器, 这样的理念能够很好诠释意识形态作为思想上层建筑与政治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为社会建设提供着精神动力

首先, 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能够为“教育的公平与保障”提供支持。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 关于推进社会建设的第一个要求就是“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础, 教育公平也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因此, 教育不仅仅是国家、民族发展的需要, 也是作为社会个体的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它影响到人的生存状态, 物质与精神生活的质量和水平。所以它是民生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教育作为精神生产活动, 是一个文化范畴。因此, 教育的繁荣与发展也关系着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教育关乎民生, 也就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关系着民生问题。

与教育相关的民生问题主要表现为教育的公平和保障问题。世界各国都把教育的公平与保障当作重要的民生问题。发达国家是这样, 发展中国家也是如此。

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把发展教育摆在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建设的首要问题的位置上, 并且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中共十六大以来, 党和政府在推进教育公平、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方面下大气力, 加大工作和投资的力度, 各级教育的入学率、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不断提高。在人民群众受教育机会大大增加的同时, 教育质量也不断提高。全国从业人员中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人数已位居世界前列, 我们的目标是要迅速完成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

其次, 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有助于就业状况的改善。“就业是民生之本”, 中共十七大报告又进一步强调了这一观念。文化的繁荣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实现形式就是通过文化与经济的结合, 实行文化的产业化。文化产业所具有的吸纳就业的功能也是十分强大的。目前中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1 132万, 占城镇全部就业人口 (2.73亿) 的比重为4%。也就是说文化产业虽然只是第三产业中的一个新兴的门类, 但却解决了中国城镇中4%的就业人口的就业问题。这表明, 中国100个城镇就业人口中, 就有4个人是通过文化产业获得的就业岗位。今后随着中国文化的全面发展, 它的改善就业状况的功能将进一步显现出来。

四、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 “当今时代,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生存、发展以及对外部施加影响的各种力量和条件的总和。它包括经济、政治、科技、军事、外交、文化、精神等实力, 以及其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口等基础实力。

在综合国力中, 文化被称为软实力。这一概念在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得到明确。文化是软国力, 只是说它的形态是软的, 但其作用并不“软”。一定的文化, 对于一个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维持, 对于一个国家的精神状态和凝聚力, 对于一个国家国民的素质及其能力, 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世界不同国家之间, 围绕着文化的传播与封锁、扩张与抵制、消亡与保护等等, 展开着复杂的较量。美国等少数国家, 借助于强势的经济力量和传播手段, 大力进行以核心价值观为主的文化扩张, 对其他文化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胁。他们通过文化产品占领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市场, 将其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 连同他们的文化产品一道向这些国家渗透, 试图按照他们的意愿重新塑造这些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世界各地的新闻90%以上是由美国和其他少数西方国家媒体所垄断。很多西方国家大媒体由于居于新闻垄断地位, 形成了很霸道的作风, 彰显了他们的霸权文化的本质特征。美国等西方国家在文化领域的强势地位, 为他们在世界舞台上争得了强有力的话语权, 在综合国力上, 表现为这些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存在明显优势。

文化国力不足, 就会对综合国力产生向下的拉动作用。反之, 综合国力就会被向上拉动。这些情况在中国的不同时期也曾有过不同的表现。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世界竞争力年鉴》提供的资料表明, 中国文化竞争力发生变化时, 综合国力也发生相应变化。如20世纪末的1998年、1999年和2000年中国的综合竞争力分别为世界第二十四位、二十九位和三十一位, 呈现下降趋势。而这几年正是世界经济发展状态低糜、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年份。中国综合竞争力没有借势上升, 反而下降。这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的科技竞争力由1998年世界第十三位下降到1999年的第二十五位后又继续下降的第二十八位。近年来, 中国科技文化不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中国的综合国力也不断提升。从2006—2010年, 中国综合竞争力在该机构的排名连续五年进入世界前二十位。我们要提高综合国力, 除了其他方面的竞争要保持较强的增长势头之外, 还必须加快文化发展步伐, 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 进而拉动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8.中国社会生活史教学大 篇八

一、选择题

1.近代历史上,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迁。“断发易服”“废止缠足”的主张最先出现于()A.洋务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回答本题需注意“最先”这一关键词。最早提出“断发易服”、“废止缠足”主张的是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辛亥革命时期,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有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规定,但其不是最先提出。答案 B 2.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举行婚礼,右图是当时婚礼的照片。从这张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出()

①当时的中国社会已经有人穿西装礼服 ②当时中国已经出现了西化的“文明婚礼” ③中国社会已经彻底摒弃传统婚礼 ④当时中国的高官显贵都不愿意穿长衫、旗袍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服饰及婚姻礼俗的变化。由婚礼中蒋介石的穿着可判断当时已开始穿西装礼服,由婚礼仪式可知这是西化的“文明婚礼”,①②正确。③错在“彻底”摒弃上,④中的“都不愿意穿长衫、旗袍”在图中得不到体现。答案 B 3.某学生搜集了以下材料。该材料本质上反映了()

A.西方风气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生活习俗 B.封建思想仍是阻碍社会风俗西化的根本原因 C.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D.近代妇女开始追求西方时尚化的生活方式

解析 材料中三种女人的穿着,既体现了其所处的社会阶层,又反映出社会风俗的多元化。A项说法绝对;B项不符合材料意图;D项不符合史实。故答案为C。答案 C 4.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此段材料中康有为要表达的思想是()A.进行政治变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B.进行社会风俗的变革,以使中国与世界文明相融合 C.进行经济变革,大力发展机器生产,以提高生产力 D.要求政府下令进行“断发易服”,采用汉人装束

解析 改变以前的辫发、服饰习惯以符合近代机械化的发展,与世界文明相融合,故选B项。A、C两项明显错误。D项不全面,也没有提出要采用汉人装束;它主要是进行社会风俗的变革,以使中国与世界文明相融合。答案 B 5.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是京剧《定军山》。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剧摄制于19世纪末 B.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C.民国政府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 D.世界电影开始进入有声时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从题干中可知,《定军山》是京剧,同时又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其拍摄于1905年,当时中国处于清政府统治时期,故A、C两项错误。1927年世界电影开始进入有声时代,故D项错误。京剧是中国传统戏剧,用西方电影形式来呈现,显然是中西合璧。答案 B 6.上海世博会曾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士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前往参观。然而在19世纪70年代,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下列交通工具是()A.江南制造总局的汽车

C.轮船招商局的轮船

B.洋人发明的火车 D.福州船政局的军舰

解析 在19世纪70年代,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可乘船走水路,故排除A、B两项。D项福州船政局位于福建,且军舰不能用于商业,故排除。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在19世纪70年代初期创办的民用企业,故选C项。答案 C 7.2012年,革命史诗《我们的法兰西岁月》播出,从中我们知道周恩来在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并在法国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年在中国发生的历史事件还有()A.国共关系由合作走向破裂 B.中国出现首个电报机房 C.无线电台开始引入中国 D.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开通

解析 题干四个选项所出现的时间分别为1927年、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1920年。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幕,故答案为D项。答案 D 8.1880年4月25日的上海《申报》发表了以下竹枝词:“无数关山一线通,人工巧制夺天工。”“两地情怀一线通,有声无影妙邮筒。”“火树千株照水明,终宵如在月中行。” “洋楼更比蜃楼好,谁读坡仙海市诗。”这反映了()A.西方物质文明深深融入中国社会 B.民主革命思想起到开启民智作用 C.中西文明在抵触矛盾中相互渗透 D.西方近代科技文化被国人逐步接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和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对近代电报、电话、电灯等科技产品的赞美,说明西方近代科技文化被国人逐步接受。答案 D 9.2011年6月,“马克思主义传播在中国”特别展览在上海图书馆揭幕,若让你再选取几件历史文献、资料,下列不会入选的是()

解析 考查学生观察图片及对教材知识的记忆能力。1919年,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研究专号》,故A项能入选;《劳动界》是面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B项能入选;《民报》图片显示是“第一号”,创立时间是1905年,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十月革命后,故C项不可能入选;《新华日报》是20世纪前期中共创办的报刊,继续宣传马克思主义,D项能入选。答案 C 10.下图是1922年《上海》一书中的弄堂大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上海居民的生活已经完全西化 B.反映了近代社会的性质 C.中国传统民居、服饰消失殆尽 D.英语、民主思想广泛传播

解析 图片反映的是近代上海的变化,从图片中的英文和题干中的时间可以判断B项正确。A项错在“完全”,排除;C项错在“消失殆尽”,民居应是中西结合,服装也是中西都存在,排除;D项中的“民主思想广泛传播”从图片中看不出来,排除。答案 B 11.2012年9月25日上午,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正式交接入列,对提高中国海军综合作战力量现代化水平、增强防卫作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人们迅速获知这一消息的途径主要是()①报刊杂志 ②电影 ③电视 ④互联网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关键点“迅速”等,由此可判断通过的主要途径是电视新闻报道和互联网,故答案选C项。报刊杂志有滞后性,排除①;电影一般是娱乐功能突出,更具有滞后性,排除②。答案 C 12.下图是1926年10月10日上海三兴烟草公司在《申报》上刊载的一则香烟广告。运用该材料研究下列历史主题呈现最为全面的一项是()

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实业救国思潮的发展 ③物质生活的变迁 ④大众传媒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从图片中“挽回利权”和“提倡国货”可知①②正确;从图片上女子的服饰可知③正确;从香烟广告宣传可知④正确。故选D项。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下是两幅反映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风貌的照片:图一为20年代初的女学生打扮,图二为30年代一些上海男子在与洋人的交往中的合影。

材料二 1939年建成的位于上海的“马勒住宅”,是挪威式建筑(图三)。当今上海的西菜馆名气最大的要数陕西南路上的“红房子西菜馆”(图四)。

(1)从图一、二人物的服饰中,你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2)这些历史信息能说明什么?

(3)材料二涉及到中国近代物质生活的哪些方面?

(4)结合两组材料,说说近代中国出现的这些变化,意味着什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服饰、建筑的变化及原因。第(1)问,要充分利用材料信息,最大程度地提炼两幅图中的信息,不要只看到服饰变化的一方面,也应看到未变化的一方面。第(2)问,在归纳基础上提炼出中西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共存的结论。第(3)、(4)问,首先要明确中国的服饰、住宅建筑的变化代表了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回答“意味着什么”即从这方面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来思考。

答案(1)20年代的上海女学生多穿各式旗袍,也有穿中国传统服装的;与外国人交往的中国男人有的穿西装,有的则穿传统的中装。

(2)当时的中国人受西方服饰的影响,有的直接穿西式服装,有的则在中式服装上进行改进,如旗袍的式样等;同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仍有一些中国人穿着较为保守;反映了中西文化相互共存、相互交融的过程。(3)西式居室建筑,西式饮食文化传入中国。

(4)随着西方对中国的侵略,西方的生活方式传入中国,逐渐对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产生影响,并反映在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服饰、饮食、住宅建筑等。

14.社会风俗和观念的变化折射社会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缠足对于旧时代的女人而言,本质上不是一个美与丑的事儿,而是生计问题。绝大多数女人之所以缠足,关键是因为如果不如此不仅不能嫁个“好人家”,而且有着嫁不出去的危险。

——引自张鸣《“历史”另一面的困惑》

材料二 在未进入现代社会之前,史上任何文明都不存在社会福利的概念,更没有完备的社会福利制度。社会中的平民,在遭遇变故如伤残或因衰老而丧失劳动能力后,由于再没有其他可以获得经济来源的途径,基本等于完全失去了生存保障。为了抗拒这种生存风险,平民选择了繁育下一代作为个人的专属保险。这正应了一句古话:养儿防老。当养育子女成为一种规避风险的手段时,这等同于一种中长期投资。为了规避投资风险,人们还可以选择分散投资的策略,比如扩大生养数量。

——引自《经济视野下的历史变迁:帝国启示录》

材料三近代以来,中西风俗存在很大的差异。西方大多数人都懂得日蚀、月蚀这些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而中国人却大多保持着恐惧心理和迷信活动;西方人立身处事以切身利害为进退,而中国人以对人的忠孝节义为立身处事之本;西方人讲平等、重竞争、交往务实、不尚空谈,而中国人讲礼乐、重亲和;西方人重视自身现实的生命,讲求今生的享乐,而中国人重视生命的延续和子孙的繁衍。

(1)在分析原因方面,材料一和材料二就“旧时代女人缠足”和“养儿防老”问题相同的分析角度是什么?此外,你觉得还可以从哪些角度探究上述问题?(2)从戊戌变法时期到民国时期,不缠足运动持续进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不缠足运动出现的社会背景。

(3)最近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正日益淡化,请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4)材料三中体现中国近代风俗有何特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近代西方风俗的主要原因。

解析 第(1)问,从材料中“生计问题”概括答案;其他角度可以从思想观念、妇女地位等方面思考。第(2)问,结合戊戌变法时期到民国时期的时代背景分析。第(3)问,结合改革开放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观念的开放等角度分析原因。第(4)问,从材料中归纳特点;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原因。答案(1)相同角度:都从经济(生计)的角度分析“旧时代女人缠足”和“养儿防老”问题的原因。其它角度:政治(制度)方面;传统观念方面;传统习惯方面;妇女地位方面;外部影响方面。

(2)政治方面: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影响,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民国政府颁布废止缠足的法令;经济方面:近代工业的发展,小脚女人不利于工作就业;思想文化方面: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生活习俗方面:受西方生活习俗的影响。

(3)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社会福利制度逐步推进,养儿防老逐渐失去其必要性;②计划生育独孩政策下,养儿防老可行性降低;③人们家庭观念的变化;④人们生育等观念的变化;⑤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⑥城市化的加速发展。(4)特点:大多缺乏科学知识;不重平等;不重竞争;重视传统道德;尚空谈;重亲和;重视生命的延续和子孙的繁衍。

原因:经济上:受西方国家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工业革命取得丰硕成果的影响。

政治上:受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度的确立,法治取代人治,否定封建等级制的影响。

9.中国社会生活史教学大 篇九

《优点大展台》是主题教学《最棒的我》中的一次社会活动,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我将活动目标定为:

1、理解什么是“优点”,认识并了解自己与他人的优点。

2、知道每一个人都有优点,可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锻炼胆量,敢于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

活动中,大部分孩子都能大胆讲出自己的优点。但是也有部分幼儿对于什么是“优点”,理解的还不到位,比如认为拖一次地、整理一次房间,帮妈妈做一次事就是优点,其实应该是一贯的、稳定的、能坚持下来的品质才算真正的优点。

孩子的表现也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有的幼儿条理清晰,声音响亮,善于表达;有的幼儿比较害羞,声音很小,不愿发言;也有的`幼儿虽然发言积极,但是讲话不连贯,词不达意。个别幼儿倾听习惯不好,抢话、插话仍有发生。

活动中我对每一位幼儿的发言都能及时做出积极的评价,最多出现的语言就是“还有吗?”“真棒啊!”“这真是一个很大的优点!”等等带有积极暗示作用的话语,这些话语对幼儿起到了鼓励和赞扬的作用,让幼儿有想继续说下去的愿望,对于自己的发言都能产生一种成功感,锻炼了胆量,增强了自信心。

对于没有发言的幼儿,为了帮助他们增强自信,我就开展游戏,带动全班幼儿一起帮他们找优点。听到赞美之后,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的,只是可能自己还不知道就是了,听到了大家的赞美,要对大家表达谢意。

10.社会生活中探究教学反思 篇十

本节课我尽量让学生自主在社会生活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我适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让学生充分感悟生命的可贵从而更加珍爱生命。在课上让学生展示所查找的资料,能锻炼学生的胆识,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综合能力,真正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提出问题让每一位同学都大胆发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且落实到实践中,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课上充分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进行教学,给学生以较强的感性认识,了解生命的美丽。并在同学的活动中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意识到生命需要相互关爱,所有知识都是同学自己建构成生的,从而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

总之,新形势下的思品课,要求老师构建新的教育观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更好的教学打好基础。课改对我们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在教学中,我也发现了许多不足,也产生许多困惑,但是我相信,只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努力钻研,我们的教学会更完美。

11.《大中国》教学反思 篇十一

《纲要》指出:“音乐具有开放性、宽容性和自主性。在音乐活动中,幼儿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活动,并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结合主题《我是中国娃》,我们选了一个音乐活动《大中国》,目的是欣赏体验作品气势雄壮,音域宽广的特点,学习用多种手段表达、表现作品所展示的内容。

考虑到此前孩子们对这首歌曲还是很熟悉的,所以活动时我做了调整:开始部分请幼儿倾听乐曲,说说听完后的感受,因为曲子的特点比较鲜明,孩子的表达也很有想法,有的说“我觉得很阳光”,有的说“我觉得很用力的”还有的说“我想来跳舞”。有了第一次的感受后,在第二次欣赏中我给孩子交代了一个要求“听第二遍的时候,每人学一句自己觉得最好听的歌词”。有了这样的要求后,孩子都带着问题来欣赏第二遍,所以在学唱一句环节时,孩子基本上把第一段的歌词给记忆了下来,通过跟他来学一学的形式,孩子们学的很开心。有些句子因为比较成人化,孩子在学唱中有些困难,特别是对于“经过那个多少那个风吹和雨打”歌词的理解,我就用孩子们的语言给所以的孩子做了解释:因为我们祖国有许多的宝物,外国的人想来抢走我们祖国的宝物,所以他们来打我们,经过战争,我们中国人终于把这些外国人赶出去了。孩子们基本上能完整的演唱第一段的歌词,而且在演唱中,流露出一种自豪、开心的感觉。最后,请幼儿欣赏音乐,自由舞动起来,一些孩子还能合作表演,效果较好!

当然,本次活动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幼儿在交流探索结果时,有些幼儿回答的太罗嗦,我没有及时把他们的语言进行提炼,把孩子们局限在一个框框中,让他们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而没有发挥幼儿主动性。

12.历史与社会生活化教学初探 篇十二

《历史与社会》生活化教学初探

温州第四中学 潘略辉

摘 要:《历史与社会》的生活化教学就是要寻找教材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创设生活化的课堂,让课堂回归生活。教师应在课前充分挖掘生活化资源、课堂实施生活化教学以及把生活化学习延伸至课后。关键词:历史与社会

教学

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通过捕捉生活中的学科知识,挖掘学科知识的生活内涵,将抽象的教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经验之上,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陶冶情操,获得有活力的学科知识、技能、方法,并能学以致用,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现学科教学的生活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那么究竟如何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落实纲要所提倡的这种“课程生活化”的理念呢? 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备课要充分挖掘生活化资源

1、教师按生活化教学的需要,改造教材

创设生活化的学习内容是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前提。由于教材中呈现的史实、地理特征、案例很多是与本地区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原有知识背景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理解和领会教材编者意图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现有经验和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一定的改换、增添、删选即“重编”。

第一,替换教材中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材料,使知识具有亲切感。例如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二“感悟沧桑巨变”,教材是选用学生比较陌生的蓝田人家园今昔变化材料,因此在教学中我大胆对教材进行改造选用我们自己家乡今昔变化的材料,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第二,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补充相关资料,使知识具有真实感。例如在教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四“过年: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的时候,我补充温州过年的传统习俗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习俗的传承与变迁有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贴近本地生活。

第三,将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社会热点问题巧妙结合,使知识具有时代感。例如教师在讲九年级教材中的联合国、欧盟、世贸组织这些内容时可与伊拉克问题、伊朗核问题、温州打火机进入欧盟遭遇壁垒等问题相结合,从而使枯燥的知识贴近社会生活,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2、学生按生活化教学的需要体验生活,积累经验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宝贵的教学资源,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如果教学中教师不是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就无法建构起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要选好“生活点”。如对《屈辱的岁月》一节中“鸦片战争”的教学可以有很多种教法,但按生活化教学的要求,就要选准离学生生活近的,学生所熟悉的一个点,这个点是什么呢?通过认真钻研教材发现这个点就是“毒品”,我就选择了出现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学生所熟悉的吸毒这一问题,要求学生在课前要有目的地收集当代吸毒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及危害,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上课时,我紧紧抓住学生所熟悉的吸毒这个敏感、引人注目的问题,作为进行情感教育及探究知识的“启情点”,然后才讲述鸦片的危害和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巨大灾难,以此来说明历史上中国禁烟的正义性,抵抗英国侵略的合理性。学生带着课前收集的资料,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生活味更浓。既实现了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又充分发挥了历史与社会学科教育的社会功能。

二、课堂教学生活化

教学的生活化关键是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教学实践表明,生活化教学应具备五基本环节:

1、激活生活经验,启迪设疑

教师将教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相融合,并设计成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借助课前收集的资料和以往的生活经验加以解决。由于学生只能找到一些简单的办法,不能将问题彻底解决,从而进入一种“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不能”的悱愤状态。例如:在教“时区与日界线”一节时,我设置了一个生活情境:有一轮船自西向东航行,船上有一个孕妇顺产了一对双胞胎,先出生的小孩诞生于西十二区,后出生的小孩诞生于东十二区,可是先出生的小孩却要叫后出生的小孩为哥哥,先出生的小孩却成了弟弟,这是为什么呢?这时学生的脸上露出困惑的表情,教师顺势提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日界线。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的空间,使他们的思维泛起涟漪,从而拉开了教学的帷幕。

2、创设生活情境,探究新知

设疑导入使学生感受到旧有的知识经验不能解决眼前的问题,从而产生学习新知识的紧迫感。但是《历史与社会》中的历史部分内容具有历史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特点———过去性,生动的历史场景、活生生的历史人物都与我们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所以,教师在讲授时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及特点,运用多种手段再现历史,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掌握距离他们遥远又不容易记忆的历史知识,精心创设模拟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中,进行积极的自我体验与自主探究,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如在讲授《丝路明珠:楼兰》这一节时,可以将角色扮演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创设一个超越时空的模拟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楼兰昔日因丝绸之路而辉煌,也因之而消亡的历史沧桑。步骤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事先准备好的关于丝绸之路、楼兰古国的文献资料,丰富学生学前理解。步骤2: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张骞出使西域图》、《楼兰古国遗址图》、《楼兰美女复原图》等图片;播放歌曲《楼兰姑娘》、视频《楼兰遗梦》和电视剧《汉武大帝》剪辑片断等。通过这些经由现代教学技术处理的再创性历史实物创设一种虚拟历史场景,刺激并丰富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在超越时空的情境中体验历史的真实。步骤3:角色体验:假如你是一个商人,请你想像和描绘出你穿越时空沿着丝绸之路进行买卖的情形。步骤4:引导学生结合上述同学的模拟表演,以4 人小组进行讨论以下问题:古楼兰国的消亡对今天有何启示?你对今天的西部大开发有何建议?等。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将这节课的所思所想写成一篇小论文,通过写文章使学生将交流讨论中的见解、观点内化为自身的情感体验,实现意义的生成,自觉树立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信念。

3、迁移应用实践,培养能力 获取知识的目的是应用知识,但要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首先要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因此,在学习新知识后,教师要为各层次的学生设计巩固练习题,同时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学生在学完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的第二单元第二课的“人口警钟须长鸣”之后,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去回答。如温州市区的交通问题、住房问题、就业难问题、老年化问题、资源短缺与环境恶化问题,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人口数量过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消除学生“多子多福”的落后传统观念,树立优生优育的先进理念,从而把遵守计划生育政策内化为自觉行为。这样的生活化教学就可以把抽象的学科知识还原于生活,使知识在实践中得以验证和完善。学生通过学用结合还可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享受学以致用的快乐。

4、总结知识方法,发展思维

总结能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思维方法科学化,使情感体验逐步升华为价值观、人生观。教师要指导学生及时地总结学习过的知识、使用的思维方法以及涉及到的人生道理。例如在上《变革与争霸》新授课后,我及时指导学生总结管仲改革与商鞅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结果、影响,用“比较法”分析改革对于社会进步的作用,深化理解标题“变革”与“争霸”的关系,并进一步延伸到今天我们国家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引导学生学会区别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与今天的改革目的是不一样的,当时的改革是为了争霸的需要,而今天的改革开放为了发展我国经济,改善人们生活,提高综合国力,为构建和谐世界作出贡献。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发展情感体验,实现历史与社会课三维目标的共同发展。

5、大胆畅想质疑,回归生活

生活化教学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自己的畅想和困惑,让他们大胆质疑非常重要。例如学生在学习九年级第四单元第一课《看不见的手》时提出:股市的涨跌是不是也是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在操纵?我们应该怎样炒股?总之,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质疑,通过学以致用让知识服务于生活。

三、课后延伸生活化

要促进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发展,教师必须不失时机地通过布置课外实践作业,让学生课后收集资料或者通过社会实践,亲自体验课堂所学内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能力。这样就使学科教学由课内延伸至课外,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社会生活这个“大课堂”中一展风采,达到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享受了学以致用的快乐。同时,学生也认识到今天在学校里学习就是为将来生活做准备,从而增强了作为“社会人”的责任感。作业类型可以分以下几种:

1、生活化开放型作业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变单一机械的书本作业为有声有色的生活化作业,“作业过程生机盎然”才能激发学习动力。如讲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节内容时,我针对平阳水头镇皮革工业的水污染问题,要求学生写小论文提合理化建议,向平阳县政府、人大、政协就污染问题建言献策。开放的问题,多元的思维,收获了丰富的“金点子”,培养了学生作为“社会人”的责任感。

2、生活化实践型作业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课有许多章节的内容可以布置生活化实践作业,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实现情感内化。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综合探究四《来自家乡的报告》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探寻温州》参观考察菜单,让学生选择合适的任务进行实践体验生活。在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前,教师要向学生明确以下事项:(1)结合课本知识,明了社会参观考察的基本要求,写好考察提纲;(2)让学生自愿结合组成4 人考察小组,做到任务清楚、分工明晰、责任明确;(3)考察任务必须在1 周至2 周内完成,考察成果可以是纯文本报告、DV摄影及PowerPoint 演示文稿等形式。各小组上交考察报告后,教师精心组织一次“《探寻温州》专题报告会”,让学生在小组间交流、讨论各自的心得体会,然后组织学生、家长和教师对考察成果进行多元互评。这种实践型作业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可以增强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人文素质。

3、生活化研究型作业

在学习七年级下册《创业有方,诚信无价》这一章节时,教师会面临这样的困境:教材虽然尽量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说明创业的学问及诚信的重要性,但学生仍然不能有效地理解文本的旨意。在这种情形下,教师可以布置一次生活化研究型作业,组织学生进行一次主题为“找回身边的诚信”的社会调查活动。要求:各小组事先拟好调查访问提纲;调查时可采用笔录、录音及摄影摄像等形式作真实的记录;调查结束后,对记录进行整理,如果每个成员都有记录,应当互相核对,务求记录准确教师在学生完成调查访问后,收集好学生的调查报告,精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间的交流、总结和归纳,从而加深对这次调查活动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感悟到诚信的重要性,并将诚信内化为自己的日常行为。

4、生活化选择型作业

在学习七年级上册《身边的故事》这一章节后,教师可布置学生回家收集相关材料,说明家庭或者社会生活变化的历程,收集我们日常生活中衣、食、住、用、行等方面的物品或工具,在不同年代的图片、实物,如收集家庭在不同时期拍摄的照片,收集以前使用的粮票、油票、布票、肉票、煤票等各种票证。同时学生也可以说一个故事、写一首诗歌、画一幅画来表达生活的变化。学生选择其中一项即可,这样的选择型作业会使不同学生的不同智能都得到发展。

上一篇:2023届金融学毕业生选题下一篇:全国消防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