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文学研究进展

2024-12-09

生态水文学研究进展(精选8篇)

1.生态水文学研究进展 篇一

水文化与水生态文明关系研究

2013-01-10 政工参考

一、什么是水文化

水文化,其实就是有关水的文化或是人与水打交道的文化。水是一种自然资源,自身并不能形成文化。水一旦与人发生了联系,人们对水有认识,有了思考,有了治水、用水、管水的创造,就产生了水文化,所以说,水文化的实质是人与水的关系的文化,归根到底是人与人关系的文化。水文化是民族文化中以水为轴心的文化集合体,是人们在水事活动中创造的以水为载体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广义的水文化是人们在水事活动中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能力和成果的总和;狭义的水文化是指与水有密切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水文化是人类对人类社会各个时代和各个时期水环境观念的外化,是人类为适应自然生态水环境与满足兴利除害需求的一种方式,也是人类指导自身行为和评价水利工程、水利事业的准则,以及人与人之间对于在从事水利工程建设和水利事业工作活动中,进行经验交流和总结与评估其效果、效益及其价值的准则。同时,水文化也反映着人类社会各个时代和各个时期一定人群对自然生态水环境的认识程度,以及其思想观念、思维模式、指导原则和行为方式。

二、水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生态文明的实现,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实现生态文明实践活动的理论指导。维持河流健康生命、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实现可持续发展,以珠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把发展与生态保护紧密联系起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与河流的协调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人类消极地回归自然,而是积极地与自然实现和谐相处。要坚持尊重科学、尊重自然规律,更加注重给洪水以出路,更加注重防治污染与节水,更加注重河流水资源开发、配置、调度中的生态问题,实现河流水利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三、大力加强水文化建设,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水,为万物之灵。水生城之态,水筑城之形;水是城之源,水为城之魂;水文明是生态文明之基。水资源、水环境、水文化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水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本质上就是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的问题。

1.处理好水利工程建设和水生态的关系

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协调人和自然关系的措施。过度偏重于改变自然的原生态,将造成自然界的惩罚。我们在兴建各类水利工程的时候,应尽可能考虑减少对自然原生态的改变,如蓄水工程是否应该多考虑些生态流量,减少对下游生物生存环境的影响;多留些洪水,减少对下游环境的影响,对水环境容量的影响。如进行河道工程建设时,多考虑疏浚,少筑堤;多考虑拓宽,给洪水以出路,少围垦水面;多考虑保留其自然走向,少进行截弯取直等工程措施;多保留些河道生物生存的环境,少破坏。如在进行水资源配置和水电站工程建设中,尽可能先保证本流域(河段)的用水(含洪水),满足生态和环境水量的要求,防止河道干枯和环境恶化。

2.加强流域和区域之间的沟通和协调,重视生态文明的整体设计和细化,重视科技、经济、法律等手段的综合运用,重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维持河流健康生命,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必须加强立法保护,强化执法监督,强化携手合作,强化提高环境保护能力。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认识不断深化、实践不断深入的过程。党的十七大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的更高要求之一,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大力倡导先进的生态文化观,营造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我们要把水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广泛汲取水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文化内涵和生态文明成果,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从人与自然的对立走上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追求人的一生幸福转向追求人类的世代幸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实践。

(作者:佛山水文分局 童娟)

2.生态水文学研究进展 篇二

关键词:生态水文学,水文过程,水文模型

水资源问题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要资源问题之一。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人类社会的生存面临着淡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和全球变暖等一系列全球性环境危机的威胁[1]。为了应对当前人类社会出现的环境危机,人们结合其他相关学科, 把生态学和水文学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融合,提出了生态水文的概念,以期减轻全球性的环境危机对人类社会的威胁。 Ingram在1987年首次提出生态水文学的概念,1992年在都柏林国际水与环境大会上正式提出了生态水文学(eco-hydrology)概念,此后各国的学者开始重视对生态水文学的研究,使得生态水文学得到快速的发展并且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2,3]。

生态水文学是生态学与水文学的交叉学科,但目前尚未形成统一完整的定义。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生态过程与水循环过程之间相互作用机理,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研究植物和水分之间的关系,研究对象包括旱地、湿地、河流、湖泊和森林等生态系统。它的提出不仅能够实现人们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且对于人类社会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4,5]。

1生态水文学的学科发展历程

1.1生态水文学的萌芽孕育阶段

这一时期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其主要的特点是生态学、水文学相互独立平衡的发展,并且各学科发展已经成熟,具有可靠的理论基础和相对完善的研究方法体系。并且在此期间,已经开始提出融合生态学和水文学两个学科的概念,并得到初步发展,这一时期的发展为生态水文学的出现提供了理论依据。其中,对一些基本科学问题的研究为生态水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如Odum在20世纪50年代发表了对河源能量预算基本问题的研究,对以后河流生态系统的模拟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而到了20世纪70-80年代,明确提出了河流生态学的概念并且进行了关键性理论研究,为生态水文学的出现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紧接着出现的河流连续体概念、序列不连续体概念、洪水脉动概念和河流生产力模型则进一步为生态水文学的产生创造了基础条件。

本阶段的研究特点是以河源能量平衡计算基本理论为依据,研究天然河流系统中的淡水资源以及生物资源的时空分布格局和内在联系,并且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概念,为实现区域淡水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1.2生态水文学概念的提出和学科初期的研究探索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前期一系列新概念的提出为生态水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2年在都柏林国际水与环境大会上正式提出了生态水文学的概念。在生态水文学学科的发展初期,湿地生态系统的水文和生态过程成为各国学者的研究热点。如在Ingram[7]对苏格兰泥炭地的生态水文过程进行研究之后,Bragg利用模拟的方法对苏格兰一个上升湿地抽取泥炭的生态水文过程进行了模拟;Jansen和Hensel等分别对平坦湿地和天然湿地中的生态水文过程进行了研究,并且开始尝试利用新的模型方法对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和水文过程进行模拟。

在本阶段的研究特点是:一方面,各国的研究者们开始对生态水文学的研究框架和关键参数进行了实质性的探讨和计算,并且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另一方面,开始考虑采用建立模型的方法对生态水文学的生态和水文过程进行模拟。这一阶段生态水文学研究最大的进展就是更加重视生态水文学研究过程中的难点与尺度问题,并且开始考虑其他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如气候的变化。

1.3以实践为基础的生态水文学的研究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指20世纪90年代中期及以后,本阶段生态水文学研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平衡生态学和水文学在水资源问题研究中过程中存在的分歧,以及如何实现生态学和水文学两个学科在时空尺度上的匹配并且实现“无缝整合”。 本阶段最具代表性的生态水文学的研究进展是UNESCO/IHP ?V2.3、2.4(1995-2001)执行的生态水文过程专项研究。该专项研究对生态水文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本阶段各国学者开始分别对森林、草地、湿地、河流等生态系统类型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一方面,开始对水文过程中水文格局变化所带来的生态效应以及尺度效应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对与生态水文学相关的模型和制图也进行了探索。这一阶段生态水文学研究的重点是对水文过程中水文格局变化所产生的生态效应方面[8,9]。

2生态水文学的研究内容

2.1森林生态水文过程

1948年,Kittredge首次提出了森林水文学的概念,他把森林对水影响的重要方面(包括河流、降水、洪水和土壤水)单独地称为森林水文学,他的提出受到了各国学者的重视并且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促进了森林水文学的发展。

经典森林水文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森林水分循环的整个过程[6],即对森林水分的各项水文气象要素进行测定,并且对于降水在森林中的再分配以及森林的水文效应进行重点研究。 其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大气降水(降雪、降雨等)、森林截留、下渗与渗透、蒸发散、土壤水分、森林流域径流、流域水文模型的模拟、水质测定等,由于森林水文学的研究涉及多个不同的学科,因此,对森林水文学的研究要采用小流域综合试验与水量平衡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2.2湿地生态水文研究

20世纪90年代Wassen等学者认为生态水文学是一门能够更好地理解湿地生态系统自然发育以及帮助评价湿地生态系统价值、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应用学科。

湿地生态水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湿地水文循环过程研究、湿地水文情势研究以及湿地水量平衡研究。其中湿地的生态过程、湿地的水过程以及水系统等方面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2.3旱地生态水文研究

John Wain-wright、Mark Mulligan和John Thornes论述了旱地的生态水文过程。他们研究了旱地植物如何应对比较少而且又无规律的降水量以及植物对旱地径流的影响。空间上, 对旱地大尺度条件下大气传输(SVAT)-植被-土壤与旱地小尺度过程的相互之间的影响进行了讨论。时间上,从气候变化的角度出发,对地中海地区植被演化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目前旱地生态水文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尺度上不同时间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不同区域尺度上的植被对干旱区径流和侵蚀的影响;大尺度上大气水汽传输-土壤-植被与小尺度的生态水文过程之间的相互影响;对土地退化和荒漠化的水文学机制进行描述以及建立全球变化的反馈机制模型;对地中海植被随气候变化的演化过程进行研究。

2.4流域生态水文研究

流域主要是指由分水线所包围的河流集水区,如河流、湖泊等。其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流域生态水文过程与功能的研究以及生态水文模型的建立。

水文过程与生物动态之间的关系是流域生态水文过程与功能研究的核心内容。研究水文机理以及流域生态系统与水文过程耦合关系已经成为当今水文科学的前沿问题。

2.5城市生态水文研究

城市水文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等国,属于一个比较年轻的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许多学者对其进行过相关研究与探索,美国德吕尔列出了城市水文研究在1850-1981年间研究工作的大事件表。麦克菲森进一步把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孕育阶段(1850-1966年),对城市某一地区进行研究,部分解决城市水文问题;研究阶段(1967-1974年),研究并提出综合性模拟模型,如SWMM、STORM等,这一时期是城市水文学研究发展最快的时期;推广应用阶段(1975年以后),城市水文研究已经成熟,能够验证并修订模型,使其更加贴近客观实际,提高了模型的精度与应用。

目前城市生态水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化对水循环过程影响,包括对降水、蒸发等方面的影响;对洪涝灾害的影响, 城市不透水面积扩大,洪水径流量增大,易增大洪灾的风险;城市化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对河流生态、河网水系及水土流失的影响,随着城市的发展,容易改变水环境;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包括对水量、水质等方面的影响。

3生态水文模型

水文模型是研究水文规律,对水文过程进行概化描述,从而对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科学方法。对水文模型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今的一些研究热点,其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生态水文模型通过生态水文模拟,可以定性分析生态水文响应的变化并进行定量研究,是揭示生态水文过程的模型。目前常用的生态水文模型见表1。其中,SHE模型适用于流域尺度,而TOPOG适用于小流域尺度;SWIM适用于中尺度;SWAT适用于大尺度;SVAT适用于各尺度;而DEMNAT-2则适用于全国与区域尺度。对集总式水文模型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研究较多。

(1)集总式水文模型。集总式水文模型在模型的输入和输出之间加入了流域内的水文过程对流域水文的影响,对系统中植被截留、土壤入渗、土壤及地表径流以及坡面汇流的过程进行精确计算,能够对流域的径流过程进行模拟。但是其无法体现流域的空间异质性,对流域内局部地区人为因素的干扰也无法进行模拟和预测,也不能很好的体现水文过程。

(2)分布式水文模型。分布式水文模型考虑了植被、土壤、 地貌等自然要素对流域水文过程的综合影响,把流域分成一系列的子单元,认为每个单元内部的自然要素是相对一致的,并且详细考虑了各个单元之间的水分流动和交换过程。分布式水文模型能够对生态过程与水文过程耦合,能够更加微观对水分循环过程进行研究,但是比集总式模型需要更多的数据输入,很难进行校正与推理。有研究认为把水文机理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后建立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将是21世纪生态水文学的研究重点和热点。

4生态水文学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我国对于生态水文学的研究起步比较晚,最早是在21世纪之后才开始的,其中王根绪等(王根绪等,《生态水文科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最先开始进行生态水文学的相关研究工作。 目前,国外已经对生态水文学及地表生态水文格局进行了广泛与深入研究,但是我国对生态水文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在森林,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湿地等区域,研究的区域有限,局部领域研究较多。并且学科的基础研究还比较薄弱,其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因此,我国应该加强对生态水文学的研究,以期为我国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5生态水文学的发展趋势

(1)生态水文学机理研究。生态水文学是生态学和水文学的交叉学科,生态水文学研究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生态学和水文学两个学科的“无缝整合”以及如何平衡好生态学和水文学在水资源研究中的分歧,为将来统一生态水文学的概念奠定理论基础。要对生态水文学的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首先要对学科研究的术语进行严格的定义。其次,不同尺度条件下的研究内容要有不同的研究目的。解决多尺度生态水文过程中尺度转换将会是未来生态水文学研究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10,11,12]。

(2)尺度问题。尺度问题不仅是生态学和水文研究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同时也是生态学和水文学耦合研究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尺度转换,特别是尺度放大问题是水文学和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如何把小尺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大尺度上以及不同界面间的耦合研究将会是各国学者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3)模型的建立。实现生态水文学长远发展的关键是要建立生态水文模型。当前被广泛认可的有代表性的生态水文模型系统主要有SWAT模型、MIKESHE模型、SPLASH模型、 DELFT模型等[6]。如何将水文学模型和生态学模型进行一体式紧密耦合以及能够进行高精度的模拟和预测,是当前生态水文学研究热点。

(4)生态水文修复。为了应对日趋恶化的自然环境问题, 生态水文修复已经成为当前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目前生态修复的评价指标并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合理评价指标体系。杨国宪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因子进行空间时空叠加分析[13], 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生态修复技术。

(5)注重长期定位研究。对生态水文学短期的研究并不能解决学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开展长期的定位研究才能发现生态水文学规律,才能促进生态水文学长远的发展。目前长期定位研究的发展趋势是长期定位网络化。要把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对实地测得的数据利用网络信息建立数据库,采用生态梯度的耦合方法,以全面综合的分析在更大空间尺度上各类型生态系统的现状以及其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为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6)更加注重城市生态水文研究。城市作为人类生活的主要场所与聚集地,要更加注重对城市生态水文的研究,以造福人类社会。在今后的研究中,要结合相关学科,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RS、GRS)与模型技术进行有效结合,加强对城市水循环过程与水生态响应机理的研究,以提高人类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设生态城市,提高人们的生活健康水平。

6结语

生态水文学是在全球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背景下产生的, 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虽然目前尚未形成完整统一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但是它的出现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其以生态水文过程为基础,对水环境系统的演化和演变进行研究,以期能够解决水环境存在的问题并且实现人类社会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4]。

3.文学研究中的生态批评 篇三

生态批评脱胎于美国西部文学研究和自然文学研究,在新兴之初,这两个领域的影响清晰可见,具体表现为:主要关注人类如何观察和体验自然界中荒无人烟的地方,研究的文本集中于自然文学。这种文学样式以写实的手法描述作者从文明世界走入自然世界的体验和感受,融科学观察、个人经验、情感反应和心理变化于一体,注重自然的内在价值和精神意义,主要以散文和日记的文体呈现。代表作有美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初期的生态批评也研究19-20世纪经典的美英文学作品,如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的浪漫主义诗歌和美国作家麦尔维尔的《白鲸》等,但无一例外的是,关于自然的内容在这些作品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文本范围狭小,虽然有利于生态批评家凝聚力量,短期内取得突破性成绩,但从长远来看,存在不少弊端。从90年代中期开始,生态批评家开始有意识地弥补初期的缺陷。他们扩展了自然的概念,使之包括荒野、壮观的景色、乡村和人为的优美景色,并把关注的对象扩展到了世界上所有受到破坏或威胁的自然和城市环境,即便在非自然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生态批评仍可以挖掘出文化赋予自然和环境的意义和价值。如此一来,生态批评便具备了诠释一切文本的能力,如ISLE现任主编斯科特·斯洛维奇所言:“只要研究对象是环境文学文本,不管采用何种批评方法,都是生态批评;同时,没有任何地方的任何一个文本完全抗拒生态批评,完全与绿色批评绝缘。”迄今为止,生态批评为文学研究带来了三大冲击:一、将文学研究的焦点转向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向自然、环境和生态,对“文学即人学”的传统观念构成了巨大的挑战;二、将长期以来被忽视、被边缘化的自然文学推向文学研究的中心,弘扬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三、继女性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后殖民主义之后,引发新一轮重新解读经典作家作品、重新定义文学典籍的热潮。

在拓展文本研究范围、丰富解读方法的同时,生态批评家也在加强生态批评的理论建设和方法论研究。哈佛大学教授劳伦斯·比尔认为应从六个方面着手:一、考虑以某些自然科学学科(如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和社会科学学科(如地理学和社会生态学)作为文学研究模式的可能性;二、对以生存位置为基础的人类经验进行文本、理论和历史的分析;三、视文学研究为环境伦理研究的场所,譬如作为批判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场所;四、重新建构有关模仿和指涉性的理论,用于研究文学文本对物质环境的再现;五、跨越学科界限,涉足传媒、政府机构、企业单位和环保组织等公共领域,研究包括原创文学在内的所有环境话语的修辞(比如其对性别、种族和政治的意识形态依托);六、探讨(环境)文学与生活及教学实践的关系。当然,在很多情况下,它们并非各自为阵,而是彼此贯通,协同作战。不难看出,生态批评(尤其是其理论探讨)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不过必须指出的是,生态批评尚未走向理论上的成熟,尚未拿出影响巨大的代表性理论著作,作为一种批评理论,它仍处于演变和发展当中。

可以肯定的是,无论生态批评未来如何演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即反思人类文化,构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人类社会从有限利用自然的农耕文明时代发展到企图控制自然的工业文明时代,如今已经将地球推向空前的生态危机之中,面对日趋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反思人类文化、重建生态文明已经成了当务之急。生态批评便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产生的,是人类对防止和减轻环境灾难的迫切需要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表现。从事生态批评的学者具有对于人类和地球的强烈责任心,具有拯救地球生态和人类命运的高度使命感,他们发起文学研究中的“绿化运动”,从生态的角度来透视文学和语言,目的就是通过文学来审视、反思和批判人类文化,探讨人类的思想、文化和社会发展模式如何影响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以期培养人类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和生态智慧,推进地球的生态平衡、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具体来讲,生态批评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颠覆和拆解西方传统文化信奉的文化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和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关于人与自然对立的记载,西方最早可以追溯到基督教《圣经》中的《创世纪》,而宣扬人类能够战胜自然、控制自然的哲学思想则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这两大西方文化源流都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和所有者,大自然只有工具价值,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一切价值的裁决者,人与其他生物之间不存在伦理道德关系。生态批评家指出,这些思想正是当前世界生态危机的始作俑者,在包括文学文本在内的一切文本中系统地梳理和批判这些思想,是生态批评履行文化批判使命的重要途径。因此,生态批评与其他形式的文化批评——女性主义批评、族裔研究、同性恋研究等——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为西方文化中被边缘化的他者代言,只不过后三种批评关注的是女性、少数族裔、同性恋者等人类社会中被排斥、被压迫的人群,而生态批评关注的是非人类世界的大自然。这种亲缘关系已经衍生出生态女性主义、生态正义论和生态多元文化主义等批评形态。然而,生态批评并不满足于自身的文化反思和颠覆功能,它在“破”的同时要寻求“立”,要成为具有建设性的人文科学,即在继承前人生态思想成就的基础上,解决前人未能解决的重大思想问题,进而建立新的生态哲学体系。这一体系必须重新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对待自然的基本伦理准则,必须解决发展与生存、科技进步与生态灾难的矛盾问题,或如美国俄勒冈大学教授路易斯·韦斯特林所言,必须是“非二元对立的、基于经验的、强调事物关联性的,必须能够界定和指导复杂的、相互依赖的地球生物大家庭里人的意识和行动。”

需要强调的是,生态批评根植于深切的现实关怀和忧患意识,从来就不是一种象牙塔里的文字游戏,对于批评家、作家和普通民众,它都极力提倡一种献身环境运动的行动主义和实践精神,这种传统由来已久。早在1962年,美国自然文学作家、生物学家雷切尔·卡森便借《寂静的春天》一书,呼吁美国民众警惕滥用杀虫剂和化学药品造成的生态恶果,揭开了美国环保运动的序幕。1980年,另一位美国自然文学作家爱德华·艾比成立旨在将环保运动推广至全球的组织“地球第一”。生态批评家也不遗余力地传播生态批评的理念,以期带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意识和环保责任感,大学讲坛便是他们的重要据点。宾夕法尼亚印第安纳大学的帕特里克·默菲教授曾对同行提出这样的要求:“当然不必每个人都成为生态批评家,但在现代语言学会会员任教的所有院系,都应当开设生态批评的课程,即使是仅仅为了满足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兴趣和需要也要这样做。”如今,除了美国生态批评的大本营内华达大学里诺分校,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布朗大学等名校和弗吉尼亚大学、亚利桑那大学、佐治亚大学、俄勒冈大学、犹他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等普通高校都已成为生态批评的重要基地,无论是本科一年级新生还是研究生,都能选修生态文学课程,相关领域的硕士和博士论文逐年增多。不少生态批评家还提倡走出书房,走向社会和旷野,他们往往身兼大学教授、环保运动家和社会活动家于一身。如ISLE现任主编、ASLE前任主席、内华达大学里诺分校英语系的“文学与环境”教授斯洛维奇,经常奔走于世界各地访问、讲学,身体力行地反对全球化,反对蔑视生态及底层民众疾苦的跨国公司。

4.生态水文学研究进展 篇四

20.75摄氏度!今年2月南极气温达到史上最高,人类活动加剧了全球变暖的速度。

我最近看过的两个视频。视频一:海岸边,悬崖上,成群愁山闷海的海象正在迁移着。“砰”的一声,一只海象从80多米高的陡峭的悬崖上摔了下来......。视频二:阳光直射,海面平静,一只北极熊母亲带着她的孩子,在无尽的海洋里疲惫的找着冰川,他们不知道是否有明天,是否有未来……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是人类的活动,使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导致许多高纬度地区的海滨逐渐融化。所以原本生活在海滨之上的海象,为了生存只能迁移到海岸,随着时间的推移,海岸平地被海象占满了,有的只能铤而走险,爬上悬崖。北极熊也一样,失去了停脚的地方。

气候变暖,融化了两极动物的家,也使得冰封人类生命的闹钟正在倒计时。

全球变暖,冰川融化,脚下的土地正在下沉。一些岛国国家和沿海地区面积逐渐缩小,土地逐渐下沉。而温度上升还会让很多无脊椎动物从冬眠中苏醒。这些昆虫的提前苏醒将导致将要丰收的庄稼被吃,最近在非洲和西亚正爆发着蝗灾。

全球气候变暖,归根到底都是人类发展造成的。这些问题最终也会归还到人类身上,只不过大自然受到了连累而已。所以,我们人类要重视与自然和谐共生。

面对全球变暖,欧盟国家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北非国家自以来每年召开一次气候会议;中国也积极参加气候治理……

我们也应做到勤俭节约,绿色消费,外出步行,人走灯灭,为气候问题作出自己的努力。

5.马华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研究 篇五

内容摘要:马来西亚是海外华文文学最繁荣的地区,和中国现代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1945年以前马华文学深受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中国元素非常明显,可说是中国文学的海外支流。1945年后中国出版物禁止进入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和中国的文化交流断绝45年,取而代之的是香港和台湾,成为中国文学和文化的中转站,继续向马来西亚输入文学和文化。此外,马来西亚独立以后的中学华文课本主要以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为教材,深深影响马来西亚文学爱好者,他们从中得到写作的启蒙。本文主要梳理中国现代文学在马来西亚的传播过程与形式,观察马来西亚华文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既疏离又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马华文学 世界华文文学 华文课本 文学传播

马来西亚是中国、台湾、香港之外华文文学最繁荣的地区。1945年以前马来西亚华文文学(马华文学)深受中国文学的影响,作品背景和思想都以中国为背景,可说是中国文学的海外支流。二战后,为了遏制共产主义思想,英国殖民地和当地统治者禁止中国出版物进入。马来西亚人民和中国文学界断绝交往45年,取而代之的是香港和台湾,给马来西亚华文文坛注入新的文学元素。然而,受过华文教育的马来西亚华人,对中国现代作家的作品相当熟悉,华文写作者也受到影响。在马华文学作品中,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子处处可见。“五四”的文学传统在马来西亚一直没有断绝,主要原因在于马来西亚多年来的中学华文课本依旧以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为教材。

各学者对马华文学的分期命名虽有所不同,但大致上以“战前”(1945年以前)和“战后”(1945年以后)、“独立前”(1957年以前)和“独立后”(1957以后)作为分水岭。战前与战后的区分,主要是为了方便划分华人的移民意识和本土意识的形成和变化,是一种从外围到中心的转移。独立前和独立后的划分,则是要观察当地华人对该国政治和文化的认同,是内部本体向核心的靠拢或远离。本文以马来西亚为中心,马来西亚以外的中国、台湾、香港等地为外围,作为本文讨论的概念,所以采用“战前”与“战后”的时代划分,主要讨论战前、战后和马来西亚独立初期,中国现代文学对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的传播及其影响。

一、从祖国到南洋:海外的文化基地

1945年以前的马华文学,基本上还没形成自己的特色。那时在新加坡马来亚半岛活跃的华文作家主要来自中国大陆,他们到新马谋生或避难,准备日后回归家园,所以没有长久居住新马的打算。他们情牵中国家园,关心家国的政治演变,侨民的意识还很浓厚。这些作家在新马一带进行文学创作和文化教育,为当地华人社会注入文化的养分。

南来的知识分子把中国现代文学的经营模式和文化内涵带到新马一带。一些文化名人如郁达夫、左秉隆和黄遵宪到新马时,带着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他们办报的同时,也提倡文学创作。当时在新马创立的华文报纸就有《中兴日报》、《南侨日报》、《益群报》等二十多份(杨松年249)。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报纸是传达信息、推动文学的重要工具,副刊更是争取读者的重要部分。新马的华文报纸经营模式参考自中国,设有许多副刊,刊登文学作品、流行小说、笑谈等消闲文字和创作版块。如《南侨日报》的副刊栏目就有“谐文”、“粤讴”、“班本”、“小说”、“记事小说”、“孽情小说”、“神怪小说”等,可谓应有尽有,读者从中可以吸收中华文化,以解思乡之情。此外,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也提升当地华人的文学修养,甚至写作兴趣。副刊所提供的创作园地,也为新马社会培养出许多作家。由于南来文人的办报和教育目的都以中国大陆为依归,宣扬爱国(中国)和救亡(中国)精神,作者、读者首先关心的是中国境内发生的种种变化,所以说当时的新马华文文学是中国文学的海外分支,并不为过。1937年,日本侵华,新马文坛也掀起“救国救亡”的热潮,呼吁“爱国”捐款,鼓励“回国”参战。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新马地区还是属于英国殖民地统治,国家概念不强烈,对当地的华人来说,所谓的“国”,指中国是不容置疑的。

1941—1945年,日本侵入东南亚,马来亚的华人经历三年零八个月的抗日战斗,对这片海外的家园有了感情,希望能够在这块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希望家园摆脱殖民地的统治,自已当家作主。在文学题材上,也出现转变,作家逐渐关注当地生活,赞美当地的风土人情,本地意识开始显现。新马华人的本土意识形成,可说是自觉性的内在因素,不过这个转变的过程缓慢,立场也经常模糊不定。战后几年,国共内战,许多中国作家流亡海外,部分经香港来到新马,继续文艺创作,如马宁、夏衍等,作品中不时流露出怀念故土的情怀。因而马华文艺的独特性并没有在战后几年内得到全面的认同。1948年爆发一场激烈的有关文艺独特性的论争,究竟是要脱离中国的影响,还是建立起马来亚的特色,各有各的说法,难分难解,这可看出当时文学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随着新中国成立,在马来亚的共产党(马共)的影响力也跟着高涨,让英国殖民地政府感受到威胁,因此加强打击马共。1948年6月,英国殖民地政府宣布马来亚进入“紧急状态”,实行戒严以杜绝新马华人和共产党的联系。由于华校、报章和中文印刷品是宣扬共产思想的主要媒介,殖民地政府同时全面禁止中国大陆的书籍进口、遣送教师和文人回中国,以防共产思想继续在华人社会的传播。中国对马华文学的影响主要来自南来文人和书刊,1949年大陆政权易手之后,马来亚文坛和中国的交流不再。与此同时,马来亚作家的本地意识逐渐加深,他们意识到既然选择在马来亚这块土地上生活下去,就应该投入本地社会建设,关心本地发展,也应该多创作以本地为背景的题材。1957年,马来西亚独立,大部分留下来的马华作家成了这个新兴国家的公民,他们爱国的对象从中国转移到马来亚,从此。“国家”和“文化”正式分家,在他们的作品中,中国是一个国家,是他们先辈的祖国;中国也是中华文化的渊源地,马来西亚华人和中华文化血脉相连。

6.生态水文学研究进展 篇六

周远斌,男,1969年11月生,文学博士,青岛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艺学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及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的研究。在《文学评论》(3篇)、《光明日报》(6篇)、《古籍整理研究学刊》(3篇)、《文史哲》、《齐鲁学刊》、《云梦学刊》、《杜甫研究学刊》、《阴山学刊》、《山西师范大学学报》、《山东师范大学学报》、《沈阳师范大学学报》、《延边大学学报》、《聊城大学学报》、《理论研究》、《蒲松龄研究》、《北方论丛》、《南都学坛》、《重庆社会科学》、《上海文学》、《文论报》、《作家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或观点摘要;出版《论语校释辨正》、《红楼梦人物百家言——薛宝钗》、《儒家伦理与〈春秋〉叙事》等专著11部;主持承担国家社科项目、省部级项目5项;获省社科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二、三等奖各1项,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

徐良,男,1963年生,1985年—1988年在上海复旦大学攻读美学专业硕士学位。现为青岛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青岛发展研究中心区域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长期从事美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历年来在《美学》、《艺术界》、《人文杂志》、《社会科学辑刊》等国内各类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20多项学术成果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心》等重要文献二次转载,十多次获省市社科优秀成果奖,重要著作有《20世纪西方美学精神》,合著《文艺学与美学的整合研究和多元推进》、《企业美学纲要》等。重要研究课题有《西方美学的后现代转折》、《荒诞派戏剧的美学精神》,近年来转入中国古典美学研究,主要课题有《中国哲学美学》、《中国美学与现代文化》等。主要开设课程有“美学原理”、“中国古典美学”等。

张伟,女,1961年12月生,1999年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青岛大学中文系教授,硕士生导师,近年来致力于文艺理论研究,中西蓝领文化研究以及视像时代的美学研究,承担国家教育部项目。研究方向:西方美学与当代文化,主要科研成果:专著《走向现实的美学——巴黎手稿美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项目《马克思主义与中西蓝领文化》,项目来源国家教育部2005 12-2008 12(05JA720013),论文(1)“对马克思美学劳动范畴的新审视”《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2年3期 人大复印资料《美学》 2002年10期全文转载(2)“马克思主义与中西方蓝领文化”《东方论坛》2002年5期。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 2003年4期 全文转载(3)“反全球化与詹姆逊的左翼美学”《学习与探索》2004年6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5年2期全文转载(4)“社会转型与中国的蓝领文学”《学海》2008年5期。

赵建章,1969年11月生,博士研究生学历,文学博士学位,副教授,研究方向和主要内容:中国古代文论。科研成果:《王国维的美的本质观》,烟台大学学报;《论方苞的义法说》,常德师范学院学报;《以文论诗――方东树诗学的理论特征》,中文学刊;《刘大櫆古文理论的诗论化》,中文自学指导;《古代文论教学刍议》,载《新型综合性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从诗品鲍照条看钟嵘的审美理想》,载《文艺学与美学的整合研究和多元推进》,《姚鼐以妙悟论文》,文学前沿《后期桐城派的文道观》,时代文学;《古诗名家诵读本杜甫》,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桐城派文学思想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孙顺华,1980—1987年就读于北京大学。1987 年到青岛大学文学院任教,现为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历史、文化传播及青岛历史文化的研究。主持或参与教育部、青岛市社科规划项目多项,出版《基督教传播与近代青岛社会文化研究》、《中华文化与传播》、《中国广告史》等著作多部,在《文史哲》、《孔子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多种科研成果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及SCD源期刊引用。获山东省教委、青岛市科研二等奖多项。主要讲授中华文化与传播、中国文化史、中外广告史等课程。

孙盛涛,1966年生,山东牟平人,文学博士,2006年晋升教授。现任师范学院中文系主任,兼任中国中外文论学会会员、中华美学学会会员、青岛市第六届兼职督学。主要从事文学理论、美学与美育等学科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被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收录,有关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译文被《最新西方文论选》收录或由《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出版专著《政治与美学的变奏——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基本问题研究》,参编《美育学》《美学概论》等教材4部。获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科研奖项。获青岛大学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荣誉称号。

汉语言文字学

戚晓杰,女,山东威海人,1960年出生。研究生学历,文学博士学位。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一直从事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现为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学科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汉语语法修辞。已在《世界汉语教学》《汉语学报》《语言科学》《语言文字应用》《古汉语研究》《汉语学习》《语文建设通讯》(香港)《澳门语言学刊》等国内外有影响的语言学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多篇论文为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出版著作数部,多次获得青岛市、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

朱葆华,男,1963年出生,山东昌邑人。博士研究生学历,文学博士学位。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和书法,现为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文字学方向和汉字与书法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出版著作多部,论文30多篇。尤其在汉字书体演变史方面的研究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和肯定。

史冠新,男,1963年出生。汉语言文字学方向博士,青岛大学汉语言学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对外汉语教学和现代汉语语法。主要科研成果:1986 临淄话单音形容词的重叠用法,中国语文; 1989 语气词“吧”,中国语文;1996 汉语方言语法类编;2001 方言语法调查手册;2006 普方古视角下的临淄方言语气词研究(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2006 普方古视角下的“了1”“了2”“了3”研究;对外汉语句式教学研究;感受中国;2008 现代汉语语气词界说。专著多项,获奖众多。

窦秀艳 女,吉林白城人,蒙古族。1988至1995年,在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先后获得文学学士学位、文学硕士学位;1995年到青岛大学中文系工作。2000至2003年,在山东大学古籍所(现为儒学高等研究院)师从冯浩菲先生攻读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学位。2005至2006年,在韩国国立庆尚大学讲学。现为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汉语史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讲授古代汉语、训诂学、音韵学、雅学研究等课程。学术研究方向为汉语史、文献学、传统文化。承担国家、省市社科项目十余项,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中国雅学史》《青岛历代著述考》《雅学文献学研究》《崂山文化名人考略》四部,获得省市社科奖多项。

周翠英,女,199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1997年至今在青岛大学师范学

院和文学院任教,主要从事现代汉语、语言学理论、语言与文化、汉语国际教育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现为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和师范学院语文教育专业硕士生导师,青岛市语言学学会理事。曾任青岛大学--韩国世翰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主持及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获得校级、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发表论文20多篇。

于建松,男,1968年出生,山东即墨人。2003年6月于山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7年6月于苏州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在各类刊物杂志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承担各类社科项目,获的省级市级多项奖励。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史。

中国古代文学

刘怀荣,男,1992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到青岛大学中文系任教。现为青岛大学特聘教授、二级岗教授,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文学院院长,山东省强化建设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东亚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是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山东省高等学校首届教学名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汉语言文学教指委委员,山东省中国古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主讲“唐诗宋词专题研究”、“中国早期文化与唐诗研究”、“中国神话与诗歌研究”等研究生课程,主要研究领域为魏晋南北朝唐代文学、中国诗歌与诗学、中国早期文化与诗歌等。主持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2门、山东省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立项重点项目1项。首位获山东省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各1项,5次获山东省优秀学士、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 项、教育部项目4 项、山东省社科重点项目1 项、山东省教学研究项目2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在研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后期资助重点项目各1 项。已出版《赋比兴与中国诗学研究》、《魏晋南北朝乐府制度与歌诗研究》、《唐诗宋词名篇导读》学术著作20余部,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清华大学学报》、《文史哲》等刊物发表论文130余篇,有40余篇次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文学理论》等重要文摘刊物转载。上述成果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三等奖(第三)、全国优秀

社科普及作品奖及其它奖励多项。

王凯,1957年生,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文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和中国古代诗学,曾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青岛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代表性学术著作有《逍遥游—庄子美学的现代阐释》、《自然的神韵—道家精神与山水田园诗》等。在《武汉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山东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海德格尔与先秦道家的诗性智慧》,参与国家、省部、大学科研和教研项目多项。

范嘉晨,男,1961年生,吉林人。1992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学历,文学硕士学位。1992年到青岛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任教,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1999-2004年任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现为青岛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明清文学方向)。曾荣获首届青岛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大奖赛”一等奖及青岛大学“师德标兵”、“青岛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青岛大学优秀教师”等称号。主要著述有《元杂剧包公戏评注》、《晚明公安派性灵文学思想研究》、《国文读本》及《红楼梦》和《金瓶梅》等研究论文多篇。其中《元杂剧包公戏评注》获得第二十二次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和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承担的主要研究项目有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红楼梦导读》、青岛大学校级精品课程《金瓶梅导读》等,并多次获得山东省省级教学研究成果奖。主要开设的研究生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课《中国小说史专题》和选修课《红楼梦研究》;现主要从事明清小说研究。研究特点是侧重从文化、历史和哲学等方面对作品文本进行解读,研究作家的创作心态、作品的文化精神、人物性格的冲突以及对人性、人生、个人与社会等问题的探索与思考,同时注重作品现代性的阐发。社会兼职:中国民主同盟青岛市委文化委员会委员,中国金瓶梅学会会员,山东省金瓶梅文化委员会副秘书长,青岛市古典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王海燕,女,1967年出生,2000年博士毕业于山东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元明清文学,主攻明清小说。近年来在全国主要报刊发表科研论文三十余篇,主编、参编教材数部,出版《花魂诗魄女儿心:林黛玉新论》,《唐诗宋词名家名篇导读》等多篇专著;主持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红楼梦与中国诗性精神》等,参与国家、省、市和校级科研和教学项目多项 ;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人文社科类二等奖、山东省科普一等奖等多项奖励。2004年被评为青岛大学优秀教师。

赵伟,男,1993年-1997年在山东师范大学读本科,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7年-2000年,在南开大学读硕士研究生。2000年-2001年,在天津社会科学编辑部工作。2001年-2004年,在南开大学文学院攻读博士学位。2004年7月至今,在青岛大学文学院工作,教授,中文系副主任,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宗教与文学、明代文学、宗教与中国思想史。科研方面,已出版《林兆恩与<三教开迷归正演义>研究》、《心海禅舟-宋明心学与禅学研究》、《晚明狂禅思潮与文学思想研究》、《陆九渊门人》等4部专著。在《文学遗产》、《南开学报》、《宗教学研究》、《鲁迅研究月刊》、《天津社会科学》、台湾《普门学报》等重要刊物上发表《诗法禅机,悟同而道别—谢臻与佛教》等论文20余篇。2014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佛教与明代文学研究”,2008年主持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明代心学、禅学与文学思想研究”,2013年主持青岛市社科规划项目“崂山宗教研究”,2009年主持山东省教育厅项目“林兆恩与《三教开迷归正演义》研究”;2010年承担国家社科规划项目“中印佛教文学比较研究”(第二位),2010年参加撰写教育部重点项目《魏晋南北朝大文学史》。获奖方面,《陆九渊门人》2010年获青岛市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诗法禅机,悟同而道别”—谢榛与佛教》2011年分获青岛市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山东省教育厅人文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2年获山东省社科三等奖,《林兆恩与<三教开迷归正演义>研究》2013年获青岛市社科二等奖,《心海禅舟—宋明心学与禅学研究》2013年获得山东省社科三等奖。教学方面承担“道教与中国文学研究”硕士研究生课程。

王今晖,男,1969年出生,黑龙江人,1988年—1995年就读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硕士学位。2001年—2004年就读于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师从张可礼教授,主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魏晋南北朝文学方向博士学位。2006-2008年以交换教授身份,赴韩国国立庆尚大学校中文系执教,为该系博士、硕士研究生开设《中国文学批评研究》、《汉魏诗歌研究》、《六朝诗歌研究》、《诗品研究》等课程,并多次参与国际学术会议。现为山东省古代文学学会理事,大韩中国学会会员,青岛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青岛大学东亚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魏晋文化与文学、汉魏六朝诗学与诗歌、韩国汉诗等领域的研究。科研方面,出版《魏晋五言诗研究》、《青岛高等教育史》等学术著作2部,在《中国文学研究》、《山东社会科学》、《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东方论坛》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主持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规划项目2项、教育部社科规划重点项目1项,主持山东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1项、青岛大学社科项目1项,主持东亚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项目2项。著作《魏晋五言诗研究》,获2011年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青岛高等教育史》,获2009年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获青岛大学研究生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主要为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汉魏六朝诗歌研究》课程。本人所指导的硕士研究生,目前已有7人毕业,其中5人的学位论文被评为优秀。

宫泉久,男,文学博士,教授。1990年研究生毕业,分配至《军工报》社工作,2000年转到青岛新闻出版局,曾分别担任主编、总编助理等职务。2001年调入青岛大学工作。发表新闻作品100余万字,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各类新闻奖20余项。出版《清初山左诗歌研究》、《盛世变徵-清代诗人赵执信研究》、《清代高密派诗学研究》、《崂山诗词精选评注》等著作,获山东省第二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青岛市第二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青岛市第二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与明清文学。

杨宝春,男,1965年生,文学博士,博士后,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师范学院中文系副主任。主要担任研究生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元明清戏剧专题、中国戏剧史专题、审美体验文化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出版《琵琶记的场上演变》等著作,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参与了省、部级等多项课题研究,获得第五届王国维戏曲论文一等奖等多项奖励。研究领域:中国古代文论、中国戏剧史论、文化生态学等。

翟景运,男,山东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和国学研究院,文学博士。青岛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的教学科研。出版著作两部,发表论文二十余篇,承担国家、省部级、市厅级科研课题四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两项,市厅级科研奖励三项。主讲本科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史》、《汉魏六朝乐府歌诗研究》、《中国古文名篇导读》、《中国文学经典》等,主讲研究生课程《骈文散文专题研究》。

陈龙,男,汉族,1976年出生于山西忻州。2009年6月毕业于西北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近年来一直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佛教与文学,先后主讲《中国文学史》、《宗教与中古文学》、《学术论文写作》等课程,已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现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1项,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项,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项目1项,学院专题研究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1项。现为青岛大学校外导师。

中国现当代文学(重点学科)

姜振昌,青岛大学一层次特聘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模范教师、山东省高校十佳优秀教师、山东省教学名师。兼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山东省社联、文联委员。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学术著作《经典作家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杂文史论》等6部,编著、参著4部。独立承担、主持省部级研究课题7项,其中国家社科规划项目《鲁迅与中国新文学》等2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等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新华文摘》转载6篇)。独立获得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奖17次,其中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另有两项成果分别于2006年、2009年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研究方向:一是“鲁迅与中国新文学”,旨在系统梳理鲁迅与中国新文学的关系及深层内涵;二是中国现代经典作家作品研究。

周海波,1958年生,青岛大学特聘教授,文学博士。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山东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等。山东省首届优秀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文化传播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研究。近年来,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传播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参加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的理性精神》、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现代传媒与1920年代文学生态》等。近年来出版学术著作《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论》、《传媒时代的文学》等十余部,在《文学评论》等国内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先后获得山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山东省刘勰文艺评论奖、山东省高校人文科学优秀成果奖多项。

魏韶华,1963年生,文学博士,现任青岛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副院长,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强化建设基地“东亚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老舍研究会副会长、青岛市国学学会副会长、青岛市老舍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曾获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子课题1项、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级社科重点研究基金项目1项、市厅级和校级科研课题多项。与人合作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多项。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等发表论文50余篇。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林中路”上的精神相遇》、《中国现代文学史论》学术著作5部。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其它省部级优秀科研奖3项,市厅级优秀科研奖10项。

李玉明,1961年11月出生,青岛大学特聘教授,兼任青岛大学中国现代文学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主讲中国现代文学、20世纪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作品研究、鲁迅研究、《野草》研究等课程; 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和鲁迅研究,先后出版学术专著《拷问灵魂》、《嬗变与建构》、《<野草>与鲁迅意识特征研究》等3部,主编著作1部,撰写、参编著作5部;发表学术论文等各类文章近百篇,其中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光明日报》等报刊全文转载、摘要;多部(篇)论著获山东省、青岛市、教育厅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2项;主持省部级社科规划项目2项;主持、参与省级、校级教学改革和研究课题3项。

黄乔生,男,1964年1月生。文学硕士。现任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研究室主任、《鲁迅研究月刊》副主编、研究馆员。兼青岛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和鲁迅研究。著有《周氏三兄弟》、《西方文化及现代中国妇女观》、《鲁迅与胡风》等多部著作和学术论文论文十多篇。

姜异新,女,1972年生。文学博士。现为北京鲁迅博物馆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馆员、《鲁迅研究月刊》编辑,兼青岛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鲁迅研究学会副秘书长。曾获第41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奖。著有《走读胡适》、《互为方法的启蒙与文学》等著作。在《文学评论》、《鲁迅研究月刊》等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鲁迅、胡适及五四新文化研究。

王金胜,青岛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1.中国当代文学思潮;2.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在《文艺研究》、《新华文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著有《新时期小说的自我认同》等学术著作多部。主持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参与国家和省社科项目3项。获得青岛市社科优秀成果就3项。

贾丽萍,女,1976年生,青岛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博士后。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近年来在《天津社会科学》、《江苏社会科学》、《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小说评论》等专业杂志发表学术论文近二十篇,出版学术专著《20世纪末叶的中国小说》一部、参著多部。独立承担山东省教育厅科研课题一项、参与省市研究课题多项。曾获青岛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项。

佘小杰,女,1967年出生,青岛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出版个人专著《中国现代社会言情小说研究》1部、参著著作和教材多部。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被人大中文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篇。曾获得青岛市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与省级研究生教学成果二等奖各1项。

韩琛,1973年生,青岛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现代文学与华语电影。曾在《文艺研究》、《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学评论》、《新华文摘》等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主持山东省和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各1项。获得山东省艺术科学成果奖、青岛市社会科学成果优秀奖、山东省教育厅社科优秀成果奖多项。

刘新,1968年生,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现任青岛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青岛市文联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多年从事一线教学和高校管理工作,主要致力于青岛文化(文学)和民俗的发掘、整理和研究,主持并承担多项管理性研究项目,参与山东省及青岛市文化研究重大项目,出版专著《时尚青岛》、主编并撰写青岛旅游文化丛书一套。

任银睦,男,1965年生,山东青岛人,博士,研究员,现任青岛史志办副主任,兼青岛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历史文化(文学)、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侯传文,生于1959年1月,文学博士,教授,山东省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印度文学研究会理事等。长期从事东方文学与东方文化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东方文学与文化的总体研究、印度文学与佛教文学、比较诗学等。出版了《 东方文化通论》、《佛经的文学性解读》、《多元文化语境中的东方现代文学》、《寂园飞鸟——泰戈尔传》、《泰戈尔诗选导读》、《佛教文学的开拓者——马鸣大师传》等学术专著。在《文学评论》、《 外国文学评论》、《 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当代亚太》、《南亚研究》、《东方丛刊》 等核心期刊和重要专业刊物发表学术论文90 余篇。

陈秋红,1960年9月生于青岛。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在读。青岛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山东省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19世纪英美小说和中西文学比较研究。1998年赴日本讲学一年,2001年赴美国讲学一年,2003年冬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短期讲学。1997年以来在《文艺研究》、《外国文学研究》、《人文杂志》、《东方论坛》等刊物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5篇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转载或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摘要。参加撰写了《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热点问题》、《外国文学史新编》和《20世纪外国文学名著导读》等教材多部。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有山东省教委的社科基金项目《亨利?詹姆斯研究》和青岛大学社科基金项目《文化迁徙及其张力:亨利?詹姆斯国际题材小说的文化批评》。

隋旭升,1968年4月生,文学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欧美文学,俄罗斯文学。参编《20世纪欧美文学热点问题》(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在《外国文学评论》、《当代外国文学》、《俄罗斯文艺》、《东方论坛》等杂志发表过《<黑暗的心脏>中库尔兹和马洛的象征意蕴》、《解放者的命运——亚历山大二世的另一面》、《历史的回眸与反思》、《浅议语音中心主义在现代汉语中的表现》(《东方论坛》),《反恐,一个新的阅读视角》等论文。

7.网络文学研究的媒介生态学未来 篇七

在上世纪90年代, 韩寒的那部网络小说在互联网上风靡之后, 网络文学这个名词逐渐被人关注。网络文学的研究也从那个时候开始, 至今已经有了20多年的发展, 成为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的网络文学的研究还是有着一定的问题, 阐述研究网络文学的发展方向, 说明基于媒介生态学的其研究未来。

一、有关概念

所谓的“网络文学”的这一概念, 最主要的属性就是一般在互联网上登载的小说等作品,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 例如从微博到微信、陌陌等手机软件的迅速兴起。网络文学的互联网登载这一特性进一步扩展到手机终端。同时网络文学的属性不只拘泥于登载方式, 这是一种表现形式, 其精髓在于作品中体现的一些网络语言、网络格式和网络其他特点。作为其另一个重要属性——商业化发展, 网络文学作品当然可以通过现实出版发行。在网络文学的研究过程中, 一种不同的声音出现了, 认为其不是文学, 是一种网络垃圾, 否认其文学属性, 认为只是一些没有文学素养的人在网上哗众起宠, 玷污的文学的纯真性。当然这只是一种不同的观点, 笔者还是赞成网络文学的文学属性。

媒介生态学已经不是一个新学科了, 它的历史可以追述上上世纪50年代。这门学科是多学科的交集, 利用生态学的一些研究手段和方式方法来研究媒介和社会、人、自然的之间的关联等, 该学科的研究主要包括传播形式、信息技术及社会表现, 其基础和根本在于媒介与社会的交集研究, 相互渗入研究。

二、发展方向分析

当前, 网络文学正处在一个转型期, 从文学性、哲学性和美学性研究转向媒介和传播方式的研究过程, 这不光是研究网络文学的转型, 更是整个文学和当前文化的一种华丽蜕变。这种转型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 也愈发增快。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型媒介表现形式高速发展, 对传统文学的冲击和影响是巨大和明显的。很多专家学者开始重视网络文学这一新型的形式研究。今年的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引用了“有权但不能任性”, 是“有钱就任性”的网络语言表达方式一种演化, 相信这一句话将获得今年中国最具人气的奖。学术界更是集中研究新媒介对当前文学的作用。虽然专家们一些看法还不够统一, 但一个基本的观点就是网络文学这种新型的媒介文学将在当前的文学研究的大背景里产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淘宝体等一系列的网络语言习惯将改变中国语言结构新格局。

对网络文学这种转型期阶段的科学判断理由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方面, 网络文学本身经过二十多年的文学性、哲学性和美学性的研究, 已经考虑探讨的足够全面和系统了, 其发展空间有限, 拓展领域不足, 但是传播和新媒介研究还存在很多研究空白需要填充, 研究的方面还相对丰富。第二方面的理由是, 网络这一新媒介是当今社会热点, 而且这种热度将产生更高温度。文学的研究也要顺应时代的变化, 要从媒介这个新的角度去探讨, 去分析。媒介这个新的研究突破口将成为文学研究新的增长极。因此网络文学的转型研究将势在必行, 其研究转向将朝着传播媒介等角度发展。

三、研究角度拓展

网络文学瓜分了中国文学的新格局, 其研究也是开始从新洗牌。近两年来网络文学发展低迷, 甚至有向着低俗、恶搞的不良方向发展。究其缘由, 二十多年的传统研究逐渐束缚了网络作品的创作。同时网络文学的媒介研究流于表面, 创作者很难深入挖掘媒介这一拓展空间。所以, 媒介生态学这一新的研究角度将成为网络作品研究的新领域, 同时将给网络文学注入新的活力。这种新角度的拓展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结构研究。媒介的自身结构课题将是网络文学探讨的新领域, 在进行自身分析和探讨的基础上, 开展与传统文学的传播结构进行对比, 寻求网络作品媒介结构存在的特征。这将成为新的研究角度之一。其次, 导向研究。媒介的传播形式不同, 文学作品的媒介导向是不同的。媒介形式和文学的关系研究, 一方面是媒介形式对文学的导向研究, 另一方面是文学对媒介形式的反作用。最后, 媒介本身对文学表现的研究。网络这个新的媒介平台将对文学作品的创作有无影响, 对表达效果有无影响。

结语

介于这种新型的网络媒介, 新的语言结构将形成。构建这种新的语言结构体系将有效推动文学研究的发展。任何探讨分析都有与时代同步, 语言体系的研究也要紧扣时代的脉搏。这样的研究成果也是科学的、合理的。我们采用媒介角度探讨网络文学的方方面面, 就是基于这一观点。这个角度的研究成果将极大地丰富了我们新的语言体系构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 新型传播手段的进一步呈现, 网络文学作品成为人们关注的交点。网络文学的创作已经成为呈现产业化、规模化、集成化的发展形势。然而近年来网络作品的质量和水平不高, 创新程度不够, 没有出现让人读后眼前一亮的作品, 甚至有向着“三俗”方向发展的趋势。这种现象不积极遏制, 后果将变得很糟糕。只有拓展新的研究空间, 才能给网络文学创作带来新的活力。有理由相信, 介于媒介生态学这一新角度探究的网络文学将迸发新的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刘斌.互联网时代文学发展的新图景——网络文学十年发展研究[D].山西大学, 2010, (5) .

8.生态水文学研究进展 篇八

[关键词] 美国生态文学 非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伦理 生态经济

一、美国生态文学发展概述

“生态文学”是20世纪新出现的一种文学类别。是以生态环境为题材,具有鲜明的优患意识和现实的批判性。生态文学产生的背景是环境科学和生态学在全球的兴盛与发展。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瑞秋·卡森发表了长篇文学性的科普作品《寂静的春天》,标志着生态文学的正式诞生。自此以后,以环境生态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地兴旺发达起来。

18世纪~19世纪,伴随着倡导回归自然的哲学思潮和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西方文明史的第一个生态思想繁荣时期到来了。回归自然并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意识甚至一度成为主流思想。美国浪漫主义作家亨利·大卫·梭罗堪称浪漫主义时代最伟大的生态文学家。在梭罗看来,人的发展绝不是物质财富越来越多的占有,而是精神生活的充实和丰富,是人格的提升,是在与自然越来越和谐的同时人与人之间也越来越和谐。这种发展观影响了美国许多思想家和政治家。梭罗启蒙了美国人感知大地的思想。美国生态批评家哈罗德·弗罗姆在《从超越到退化》一文中,从工业革命与技术的角度历史性地追溯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他认为,工业革命深深地影响了人类的自然观,影响了人们关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设想。在他看来,技术造成了一种错误的幻觉,即人类在控制着地球。这让人类忽略这样一种事实:“人类不可战胜的头脑必须依靠自然的供养系统”。

二、 美国生态文学表现出了强烈的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

在美国生态文学史上,居功至伟的人物首推约翰·缪尔和阿尔多·利奥波德。1894 年,《加利福尼亚的山》问世,1902 年,《我们的国家公园》出版发行。缪尔文笔优美、博闻强记,吸引了现代读者的视线。利奥波德是一位林业生态学家。1949 年,《沙乡年鉴》面世,作者在书中用尚且不为人熟知的生态视角,展现荒野之美。利奥波德强调,“土地伦理学仅仅把社区的疆界扩大,旨在囊括土壤、河流、植物,还有动物,或者说,全部的土地”,绝非是要制止利用或改造自然,其对自然的利用是建立在肯定“其生存权”的基础之上。因此,该书堪称土地伦理学的开山之作,作者通过反思人文主义的狭隘视野,批判了自然保护运动中的功利思想,主张迥异于美国传统的征服精神的土地伦理意识。《沙乡年鉴》意识超前,思想深刻,不愧为绿色圣经。

三、环境伦理学的内涵

环境伦理学,又称生态伦理学,是从20世纪中后期逐步兴起的一门交叉性、综合性的学科,是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哲学、伦理学相互交融、相互结合的产物,也是当代发展很快的应用伦理学的一个分支。环境伦理学通过对人与自然之间道德关系的研究和探索,把人类的道德关怀扩展到整个生态环境领域,从而为人类保护地球家园,解决生态危机,提供了新的价值导向和科学的理论指导。经过半个世纪左右的发展,环境伦理学的内容丰富多彩、百家争鸣,其中有四个主要流派影响最大,分别是强调动物解放和权利的动物福利论、以所有生命为尊重对象的生物中心主义、将道德范围扩展至整个生态系统的生态中心主义以及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做出改良、强调人类整体利益和终极利益的弱人类中心主义,其中的前三种观点被统称为非人类中心主义。

四、生态文学、环境伦理与生态经济

1.生态文学、生态伦理的经济功能

生态伦理把人类道德关怀的对象由原有的人类的范围扩大到非人类生命或整个自然界,是一种新的伦理思想。生态伦理的宗旨是调节生态系统中人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维护生态平衡,但最终是为了维护人类的存在和发展。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人们的福利,实现人类的发展。因此,生态伦理与经济发展在维护人类根本利益的基础上是统一的。因此,生态伦理具有一定的经济功能,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生态文学、生态伦理促进了生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在生态伦理思想的指导下,经济增长方式必然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发展生态经济,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伦理倡导与资源环境和谐的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低的程度,从而将经济活动、生态环境和伦理关怀融为一体,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四、结语

从美国生态文学、环境伦理到生态经济,反映了人类生态伦理观念和经济观念的巨大变革。从人与自然的视角,会发现人类在面对自然时处于尴尬的境地。人类依赖自然而生存,热爱自然,希望能与自然长久地和谐相处下去,但人类在向自然索取的时候却由于可能是人类自身的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属于人类精神世界或纯粹是出于占有欲而做出一些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而最终影响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人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处理上处于最关键的地位,人类应建立起一套符合生态伦理学要求的人地关系道德准则和完善的环境法律,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思想以及正确的经济行为方式,使当代人以及后代人的生态困惑得到最终的解决。也使人类能够在这美丽的自然界中与自然永久地和谐相处下去。

参考文献:

[1]刘玉:美国生态文学及生态批评述评[J].外国文学研究,2005.(1)

[2]邓世彬:二元对立自然观的悖论[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3)

[3]侯斌:人类的窘境[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4.(2)

[4]刘限王春年:环境伦理学一门新兴交叉性学科[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上一篇:行政人员的年终总结下一篇:冲厕所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