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企业党总支创建党建工作模式

2024-07-08

乡村企业党总支创建党建工作模式(10篇)

1.乡村企业党总支创建党建工作模式 篇一

总务处(后勤集团)党总支2011年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计划

2011年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胜利100周年、纪念钱学森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活动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也是我校进入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年。为巩固和扩大精神文明创建成果,进一步推进后勤集团的思想、政治、文化建设,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水平,根据校党委2011年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结合后勤工作实际,特制定总务处(后勤集团)党总支2011年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三服务两育人”,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和谐后勤为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扎实推进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努力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提供强大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二、创建目标

(一)以集团名义争创校级最佳文明单位;

(二)各二级单位争创校级文明单位数量不少于90%。

三、具体安排

1、加强领导,健全制度,明确责任,确保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落到实处。

成立由总支书记、集团总经理朱定强任组长,总支副书记、集团副总经理许宝群、总支委员、采购中心总经理高长松、总支委员、副总经理汪明、喻刚毅等同志任副组长,各支部书记、各中心(厂、办)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对集团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领导,对创建工作进行责任分解,总支 1

书记负总责,各总支委员负责对各自分管部门精神文明创建的督促和指导。

2、突出特色,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文明创建活动。

自元月份开始,组织后勤集团干部员工积极参加“师生结对、携手同行”活动,采取经济资助、精神帮扶、能力帮扶与思想帮扶等形式为家庭经济困难、心理困惑、学习困难、就业困难的“四困”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2月份,举办新春演唱会暨总结表彰大会,鼓舞员工士气,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3月份,组织干部员工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为把我校建成生态园林式校园作出积极的贡献;4月份,开展以“追忆革命先烈、踏访红色足迹”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赴红安祭扫烈士陵园;5-6月份,以爱国卫生运动为契机,贯彻落实阳逻街“爱我新洲、美在阳逻”的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积极开展文明劝导、校容整治、环境保护等活动;7月份,组织党员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开展党的历史和党的知识宣传教育; 9-10月份,以座谈、文体活动等形式,认真做好庆祝国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等系列活动;11-12月份,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月活动,进一步提升文明创建的层次和内涵。

3、扎实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努力培育良好道德风尚,加强诚信道德教育,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建立和完善职工之家、党员活动室等活动场所,深入开展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体活动。积极筹办第四届以“善待辛苦、跨越辛苦”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员工拔河大赛、岗位技能比武等活动,丰富后勤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4、以提高员工文明素质、改善办公环境面貌为重点,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把“创先争优”活动融入到文明创建工作之中,以党支部创建带动所在单位创建,以党员争优秀带动员工争先进,以创先争优 2

活动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集团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更加深入、有序、稳步地向前推进。

(2)积极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工作,认真落实校园环境整治承诺的事项,加大校园环境卫生清洁力度,提高环境卫生标准;加强校园环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进一步加强校园绿化和景点建设,美化校园;确保校园景点正常开放,功能齐全。

(3)进一步落实环境创新工作,严格做到校园垃圾日产日清,保持教室、食堂、学生寝室、办公楼等学习、生活和工作场所的整洁、干净,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要认真做好卫生评比工作,把评比结果进行通报。

(4)围绕“四新四高”建设目标,着力打造后勤集团“十大创新”工程;

(5)继续组织后勤集团“十大典型”的申报评选工作;

(6)在中基层管理干部中开展认识自我、剖析自我、提升自我的学习提高活动;

(7)努力将“1212”热线电话建设成为更快、更高效地为师生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平台;

(8)加强对宿舍管理员三项硬指标的考核(即学生认知率、财产维修率及水电生均消耗指标),通过定期或随即考核,着力提高宿舍管理员服务水平。

(9)所有清洁工、水电工、铁木维修工都推行统一着装上岗,管理人员一律挂牌上岗,使工作面貌焕然一新;

(10)调动各方面力量,积极试行学生食堂清洁就餐;

(11)齐心协力,加强整治,打造一条清洁文明的商业步行街;

(12)大力加强品牌建设,打造高水平武生院后勤;通过一系列子高品牌如品牌管理员、品牌清洁工、品牌教学楼、品牌餐厅、品牌技术工的建设,着力打造高水平武生院后勤,实现后勤品牌效应;

(13)认真做好第十届公寓文化月活动,推动和谐文明公寓建设;(14)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和计划生育工作;

(15)实行各中心(厂、办)工作目标责任制度,促进各项工作全面推进。

5、以落实工作措施、完善长效机制为着力点,扎实推进集团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党、团、工会等组织的优势,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岗位技能比赛、文艺表演、精神文明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广大干部员工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文明素质和幸福指数,以此来推进集团各项工作稳步、持续、和谐发展。

四、保障措施

1、明确创建工作职责。各部门要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好。精神文明创建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分析创建形势,解决创建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工作任务,确定时间进度,责任分工到人,推动工作落实,切实保证创建活动有计划、有制度、有步骤、有成效地组织实施。

2、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要将精神文明创建与日常的管理与服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统一干部员工的思想、提高认识,通过板报、网站、简讯等方式介绍创建要求,报道创建动态,扩大影响、增强气氛,形成“人人参与创建、人人服务创建”的强大合力。

3、规范创建资料的档案管理。各部门要注意收集文明创建工作中一系列活动资料,对创建资料实行档案化管理,将所有各项资料真实准确地记录和登记,保证资料搜集齐全、分类科学、建档完备。

总务处(后勤集团)党总支

二〇一一年四月三十日

2.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总结 篇二

美丽乡村,是指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

【范文一: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

20XX年,我市认真贯彻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重建绍兴水城,重构绍兴产业”的战略部署,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重点,深入实施“千万工程”,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不断促进农民物质富裕和精神富有,实现了美村和富民两翼齐飞。

一、坚持科学规范,争创农村治污新业绩

全市上下坚持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抓紧抓实,创新政策举措,扎实有效推进。全市共完成新增治理村527个,新增受益农户20、17万户。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县两级都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集中办公。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列入各级各类考核的重要内容,层层签订工作责任状。市委、市政府先后两次召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推进会、现场会,两次组织开展全市性工作督导活动,推动工作落实。组建市县两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家团,共有专家126名,及时开展指导服务。举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各类业务培训,累计培训超过3000人次。二是加快项目进度。全市以县域为单位,全部编制完成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完成543个村的项目图纸设计。专门下发文件,加强对规划设计单位委托、终端设施及主要建材采购、施工监理单位确定等招投标工作的规范管理,全市以县域为单位统一开展了主要材料招标采购。坚持科学治污、典型带动,扎实推进市级32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村建设,试点推广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技术等7项先进适用技术。三是确保工程质量。编印《绍兴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手册》,制定实施质量巡查、材料检测、招标采购、专家指导、月报统计、档案管理等规章制度,在全省率先研究出台《绍兴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设计指导性意见(试行)》,严把图纸审核关、材料质量、施工建设关、技术工艺关、监理监督关、验收评审关等“六关”。新昌县推出“一团一牌一碑一网一考核”的“五个一”工作制度,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确保了项目建设质量。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管理工作的意见》,探索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管护工作机制。四是强化要素保障。全市共整合落实15、2亿元资金专项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其中,市财政落实7500万元专门用于市本级的以奖代补。在省补助资金竞争性分配中,新昌县、上虞区进入全省补助资金竞争性分配第1类县(市、区),其中新昌县获全省第7名。全市各级广泛组织开展“千企联千村,合力治污水”专项行动,支持和动员社会力量捐资、捐物、认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捐款超过3、5亿元。

二、坚持建管并重,展现农村社区新风貌

以村庄环境美化为目标,全面惠及和精品培育并重,加快建设和加强管理并举,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打造江南新水乡。一是全面改善农村环境。在全市村庄环境整治基本实现“轮一遍”的基础上,按照全域覆盖的要求,结合“双清”、“四边三化”、“三改一拆”等专项工程,以高速公路、国道沿线、名胜景区、城镇周边为重点,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提升村庄整治水平,目前诸暨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国家示范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建立健全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大力推广专业化、社会化保洁机制,积极采用舆论监督、行政问责等手段,深化农村环境整治保洁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如柯桥区从拓展“洁净乡村”竞赛活动、完善“双最”评选办法、启动庭院整洁户评选、区级领导挂职城乡环境“三长制”、加大奖惩力度等方面入手,努力实现农村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二是深入开展“四级联创”活动。以美丽乡村先进县、先进乡镇、精品村和美丽农家创建为载体,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年有12个乡镇、16个村成功创建市级美丽乡村先进乡镇、精品村,全市建成各级美丽农家3、9万户。嵊州市围绕建设“和美越乡”,突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建设名人圣地等美丽乡村示范区,成功创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三是有序推进空心村改造。选择村级班子战斗力较强、群众实施改造愿望强、村内空心区成片面积较大且旧房占比高、村集体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且项目能实现资金平衡、建设用地占补平衡或节余的村开展空心村改造试点。全市当年新启动106个村开展空心村改造试点,累计完成27个村,完成改造面积1300亩,其中退宅还耕250亩,已安置农户近3000户,探索形成了“原地改造”、“土地收储”、“退宅还耕”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改造模式。四是积极探索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试点。全市确定了14个市级试点村(其中新昌县、上虞区的4个村被列入省级试点),各试点村因地制宜,在对农村垃圾进行分类的基础上,确定了太阳能生态处理、自然堆肥等不同方式进行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诸暨市赵家镇采用沼气生态池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模式,建造完成160立方米的太阳能堆肥仓,可消化解决450人口一年的生活有机垃圾。

三、坚持人文特色,丰富村庄建设新内涵

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历史文化传承弘扬的过程,通过深入系统发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生产与生活、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深化和丰富美丽乡村建设内涵。一是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完成省第二批5个重点村、21个一般村的规划编制工作,并通过省审评;确定第三批10个市级历史文化村落重点村培育村。同时加快第一批省级重点村、一般村和第一、二批市级重点培育村的建设。全市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程共完成顶瓦修补4、57万平方米,墙体加固3、45万平方米,立面改造16、52万平方米,修复构件2974个,整体拆除不协调建筑2、11万平方米,修复村内古道31、4千米。二是加快农村文化培育建设。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为重要载体,按照“五有三型”标准建设,整合行政村现有文化阵地,建设农村文化综合体,全年全市新启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73家。同时开展了农村文化礼堂“菜单式”活动,明确了一批法制宣传、科技普及、安全教育、健康知识、文艺活动、礼仪礼节、民生保障等方面的活动项目,努力提高农村文化礼堂实效性。推进农家书屋和农村出版物小连锁店建设,新建农村出版物小连锁店6家,累计建成35家。三是开展花卉进村庄试点。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开展花卉进村庄活动,倡导在村庄内路旁、树下、广场、隙地、门前、庭院广泛栽花栽果,培育建设一批体现当地文化传统、产业特色的花卉街巷、花卉公园、花卉之家,大力弘扬花卉文化,使种花、爱花、赏花蔚然成风。全市共有31个村开展花卉进村庄活动,10个村创建成首批市级花卉村庄。如柯桥区的王坛镇东村村利用农业产业基地优势,分别以梅花为主要花卉,打造花卉村庄,形成村庄新特色。

四、坚持创业创新,拓展农民增收新途径

创新农村体制机制,优化农民创业环境,加快“美村”、“富民”的有机结合,把地域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一是培育农村新型业态。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培育发展乡村旅游、休闲经济、民宿经济、农事体验、农村电子商务等农村新型业态。市政府专门出台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扶持政策,全面实施乡村旅游“1112”工程,计划培育2000家乡村旅游特色经营户(农家乐经营户、越乡民宿、家庭农场)。诸暨市赵家镇依托美丽乡村先进乡镇创建,兴建农村电子商务园区,培育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带动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其中最大的一家电子商务开业2个月就完成农产品销售200多万元。二是创新土地制度。积极推进以农村土地制度创新为主题的柯桥区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深化完善耕地保护制度、创新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实现农村宅基地跨村流转,允许农村宅基地在坚持“一户一宅”、法定面积和接收村同意的前提下,在镇乡域范围内调剂、购置。制订出台《关于加快推进集体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发证工作的指导意见》,扎实推进全市农房确权登记和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平台建设,为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因地制宜探索物业经营、资源开发、产业发展等多种发展模式,增强持续增收能力,鼓励村集体通过整理、收购、置换等途径,利用村集体建设用地,村级留用地和村庄整理节余土地,建设各类物业项目,使物业成为村集体经济稳定而持续的收入来源。

【范文二:村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总结】

荷莲村是务垟办事处下辖的一个行政村,近年来,我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和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村两委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林水相依、绿水相融”的宗旨,带领村民积极开展创建美丽乡村活动,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改善了农村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基本情况

鳌江镇荷莲村地处鳌江至平阳104国道中段北侧,村地域总面积780亩,其中耕地面积350亩,山地面积160亩;户数257户,总人口为870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和供职于周边企事业单位,人均年总收入达到13575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环境水秀风光。

荷莲村设有党支部1个,共有党员39名。党支部和村委会共有13名(其中聘请5名)成员组成,两委班子结构扎实,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村民团结和睦,勤劳俭朴,村风进步。近年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村先后获得了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浙江省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森林村庄”、浙江省“春泥计划”实施工作先进村、温州市文明村、温州市“森林村庄”、温州市卫生村、温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温州市“千百工程”村庄整治合格村、温州市学习型党组织创建示范点、温州市文化示范村、温州市2009村级计生“513”计划创建先进单位、平阳县“十百”工程先进集体、平阳县首届“十大魅力乡村环境优美”奖、平阳县“森林平阳”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二、创建情况

近年来,荷莲村两委会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把创建美丽乡村作为改善人居环境,实现村级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战略举措。

现将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

村两委会全体成员十分重视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专门成立了由村支部书记任组长,村委主任任副组长的荷莲村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协调创建工作。在明确创建领导班子后,村两委召开了创建工作动员会,制定了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和一系列的制度。同时通过村民代表会、党员会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创建工程的目的、意义和目标,组织村民代表到外地著名的生态村参观考察,通过这些活动,统一了全村群众的思想认识,在全村营造了良好的创建氛围,形成了干群同创的局面。

(二)建设过程

荷莲村利用新农村建设的契机,不断加大村庄建设力度。在创建活动中,荷莲村紧紧抓住农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投入资金花大力气进行解决。一是建造全村排污净化工程。荷莲村原有一座生活污水处理池,2011年再投入资金15万元新建一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利用两座污水处理池对全村污水进行集中处理,拆除所有的露天粪坑,家家户户均埋设排污管道和安装座便缸,彻底解决了乱排污水现象。二是硬化了全村的道路。从2007年开始,我村全面实施了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先后投入100多万对本村环境进行全面整治,改造全村范围内道路,共发展通村公路硬化路面10000平方米,村内次干道硬化路面2400平方米;修缮河堤600米;设置河边安全护拦550米,新建路灯120盏,有效地改善了村容村貌。三是做好饮用水工程建设。通过自筹资金和上级补助相结合的方式,建设蓄水池,做好管道的更换工作,切实解决村民饮水难的问题。四是加强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对村庄范围内的露天粪坑全部予以拆除,并投入40多万元建造了生态公厕2所,蓄粪池2个,进行覆绿,在全村范围设置85个垃圾箱,配备专门保洁人员负责全村垃圾分类、收集与清运、道路清扫等日常保洁工作,对生活垃圾实现日清日运,保持村容村貌整洁。五是加强村庄绿化建设。近年来我村先后投入了70多万元用于村绿化及公共休闲基础设施建设,在村内主干道旁新建花坛30多只,对村空闲地进行绿化,覆绿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在道路两旁种上花木,对违章建筑拆除地段进行复绿,真正做到见缝插绿、折旧建绿。同时建立一个小型式公园场所、标准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场户外体育健身场所等设施,土地得到合理利用。2011年,为了响应县政府“森林平阳”的建设方案,也为了进一步打造“森林荷莲”,我村在塘河河边开展租地种树项目,目前该项工作已基本完成。六是提高村民素质。在加强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荷莲村更把提高农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阵地,充分利用基层党校、村民学校等阵地,对村民开展良好习惯、健康生活的教育,培养他们文明生活的素养;抓教育,利用会议、宣传栏等形式,对村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等,引导村民改变陈规陋习,移风易俗,从思想上、观念上接受文明生活习惯。保洁制度、长效管理制度上墙,建立健全了全村环境卫生保洁网络,使荷莲村的村庄环境建设步入了一个和谐发展的良性循环,形成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共识的行动。

三、美丽乡村创建成效明显

通过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的开展,不断抓好软、硬环境的建设,荷莲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如今的荷莲村,村域内卫生整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健全,农村经济不断发展,村民生态环境意识不断增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真正成为了宜居宜业新荷莲。

四、下一步的创建工作计划

根据我村的实际情况,继续完善我村的基础设施、绿化环境建设,同时在送香浃边修建生态园,开展因地制宜的农家乐项目,美化环境的同时增加我村的经济收入,带动我村经济发展。

【范文三: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总结】

三岔河镇新口村地处湘鄂两省交界处,与湖北团山接邻,交通便利,经济实力强劲,人居环境优美,村风文明淳朴。全村辖17个村民小组,占地面积3803亩,农户752户,总人口2924人。2014年,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统一部署下,结合我村实际,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以改革创新理念为指导,围绕“四美一化”建设目标,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现将全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认真抓好美丽乡村创建的宣传发动工作,召开美丽乡村建设群众动员大会,同时通过广播、宣传栏等方式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宣传,新增四块宣传橱窗,每月召开四次广播会,大力宣传环境卫生和文明创建,激发农民群众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情,做到全村知晓率和参与率达到100%。

二是召开党员群众会,广泛征求意见,认真讨论研究,拟定了一个符合村情民意的整体规划和工作目标。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规划编制已经完成初稿。

三是是统筹使用好各类项目资金,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一是争取财政资金引导。二是全面整合涉农项目。争取部门支持力度,对所有涉农项目进行梳理整合,积极向国家、省申报建设项目。三是争取外援资金。加强与在外知名人士的联系、联谊,引导在外知名人士,对家乡的建设鼎力支持、无私援助,为创建工作争取更多的外援资金,为完成“规划”和“目标”筑牢坚实的经济基础。四是注重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鼓励村民围绕房屋改造、产业发展等方面筹资筹劳建设美丽乡村。

四是突出村民自治管理。完善以村党支部为核心,各类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为主体,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纽带的农村新型组织体系。加强“党支部领导、村民代表会议决策、村委会执行、村民组织监督”的自治模式。大幅提升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水平。

五是因地制宜,将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与日常各项工作相结合,为创建工作打下基础。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农村环境整治、公路、改水、电网改造、危房改造等各项工作结合起来。

基础设施方面投入约100万,完成总进度的85%。完成了集镇码头道路硬化延伸600米;码头街道损坏路面重建500米;改造隔离花坛8个;集镇码头亮化路灯整修50盏,2500米。新修田间碴石机耕道1500米;完成了老年文体活动中心新建;完成了村部整修改造;通过村民自治,发挥组长作用,农户自筹资金,疏理了全村2万米的毛沟斗渠;挖机疏通主干沟渠2000米。

产业发展方面总投入28万。发展蔬菜面积100亩;发展葡萄园面积20亩;新增养殖水面200亩;加扩蔬菜面积100亩。准备将新发展的两百亩南瓜,打造成“一村一品”。

环境整治方面投入25万。一是生活垃圾清理。修建回收仓库,逐步建立垃圾分类、废品回收体系;成立保洁员队伍,建立长效机制;集镇码头新增垃圾围和转运垃圾车辆;

2、养鸡场的粪便处理。6个养鸡场建高标准鸡粪发酵密封池6个。

启动的项目有集镇防控体系建设和电网改造。针对集镇码头有流窜作案的盗窃行为,准备在集镇码头安装摄像监控6处。本打算十月份完成,但因为资金不到位,被搁置。针对西线电压太低,灯都不太亮的问题,准备在集镇电力保障上增容改造,一是增容300千瓦的变压器一台,二是更换原老化线路3000米。需要投入资金32、5万元。现在已准备好电线杆两百多根。

下半年工作安排:

目前,各项工作都在按创建规划方案有序进行,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缺口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筹资筹劳。

明年工作重点一是加大教育培训和文明创建力度,主要是加大宣传力度,发动群众,通过“道德讲堂”、“五好家庭”评比等活动的开展,树立道德模范典型,形成争先意识,引导群众自觉遵守,行为文明。

二是积极向上争取危房改造指标,完成部分危房改造。

3.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汇报 篇三

一、全力推动产业发展壮大

始终坚持工业强镇战略,把项目投资作为保持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的首要措施来抓,各类项目齐头并进,极大促进了镇域经济发展。积极实施“小升规”企业培育,有序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强化“双招双引”重要地位,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全力以赴引资金、上项目、增投入、促发展,全年共开展赴外招商9次,引进项目2个,实际到位资金2亿元。通过精准招商,引进xx省xx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现已竣工投产。加快推进xx服饰有限公司、xx农牧业有限公司建设,现已部分投入运营。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527万元,较上一年大幅增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亿元,增长90%。

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大力推进高效现代农业,20xx年投资750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5000亩,投资2300万元实施农田旱改水项目2300亩。粮食生产实现连丰,小麦产量达4.32万吨,玉米产量达3.98万吨。抓实抓牢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建成12个秸秆收储运中心,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引导大户规范畜禽养殖,加强畜牧疫病防控工作,肉类产量达2万吨。积极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4家,新增家庭农场4家。创建“银杏花语”农产品品牌,无花果、冬枣、草莓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开始凸显。

二、全面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全面整顿规模化养殖场,引导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落实环保督察整改,确保整改落实到位,完成销号核查,整顿取缔散乱污企业4家。全面完成中央、省环保督察转办案件,持续巩固突出环境问题的整治成果。

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完善人居环境改善村级考评,全镇累计参与人员达3776人次,清理村内沟塘195个,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120多吨,清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2300余户,清理废旧广告牌1247个,清理无功能建筑面积8714平方米,开展清洁卫生宣传教育活动80余次。扎实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并进一步健全长效管护机制,积极推进农村厕所问题排查整改,整改问题70项。落实河长制、林长制相关制度,加强河湖管理和林木保护发展。完成植树造林430余亩,创建xx、君王两个绿化特色村,瓦四长寿树示范村,投资30余万元对君王千年古银杏进行了科学系统的修复。投入2975万元完成了850亩土地复垦项目,有效地增加了耕地亩数。

三、扎实推进乡风文明水平

我们xx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严格按照“五有”要求,在镇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一个,在12个村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2个。目前,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已建设完成。全面建设xx镇志愿服务团队,xx镇团委、妇联、工会、文化、宣传、教育等单位相互协作,对辖区内全体干部职工进行志愿者注册,同时按照比例,要求各村动员广大有志青年加入到志愿团队中来。目前,xx镇全体干部已加入志愿者团队,部分青少年、团员、党员、群众等也分别加入xx镇志愿团队,注册志愿者已达6000余人。xx镇将志愿服务站点建设作为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现有镇级志愿服务队8个,村级志愿服务小队12个,分别有环境卫生志愿队、政策宣传志愿队、春耕生产志愿队、文艺宣传队等各类志愿者服务队10余支。xx镇志愿服务站点实施规范化建设,统一挂牌、统一招募,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制度,明确志愿服务站点组织架构、工作职责、活动开展、志愿者注册管理方法等,让志愿服务工作依托服务站点有序开展。

四、着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法制xx、平安xx建设全面推进。贯彻落实政法系统“三农”领域重点工作任务,深入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评选平安家庭9570户;全力推进“雪亮工程”自然村全覆盖,安装监控点位94个;积极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六清”行动,广泛宣传扫黑除恶斗争工作成果,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始终坚持党在基层发展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不断发挥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发展优势,以卓有成效的党建工作引领基层全面发展。加强农村致富带头人和村级后备干部培养,突出“一村一品”,实施集体经济强村工程,实现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持续巩固脱贫成效。将基层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建示范引领作用,有效破解基层发展瓶颈。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逐年递增,至20xx年xx月份,全镇1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在25万元以上,村均收入45万余元,其中xx村达到104.19万元,进入“强村行列”。

五、全力改善群众生活水平

全年共投入各类资金约20xx万元,实施了农田水利、道路交通、文化教育、电力通讯、医疗卫生、产业建设等重点项目,全方位改善了农村生活条件。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工程,解决了4万多人的饮水问题。投入道路建设资金400余万元,实现12个行政村通硬化路、90%以上的自然村道路硬化的目标。投入150万元新建万圩、梨园、陈二等5个村标准化卫生室,方便群众就医。投入20万元新建修缮10户农户的C、D类房屋,全镇危房清零。

民生保障持续加强。加大民生领域保障力度,社会救助有序开展。严格按程序落实对高龄老人补贴、居家养老服务津贴、孤儿待遇、残疾人“两项补贴”、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资金的发放;实行城乡低保及特困供养人员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持续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利益导向政策。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为妇女儿童提供更大帮助,谋划xx村省级儿童之家基础建设提升。发放城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400余万元、特困人员供养金140余万元。

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落实行业主管部门工作责任,加强部门联动、数据共享,加强控辍保学、因病返贫致贫、农村脱贫人口住房安全、农村供水工程长效管理动态监测,确保823户2172人脱贫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方面问题清零。

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残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定期检查和动态监测管理。建立镇村网格组97个,共计281个网格员走访监测9349户农户,压实网格员责任。

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落实好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并根据脱贫人口实际困难给予适度倾斜。优化产业、就业等发展类政策。20xx年贫困户自主实施到户特色种养业项目128个,奖补资金35.969万元;全镇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共计453人次,资助金额33.38万元;20xx年新贷款119户591万;全镇脱贫户实现就业758人,达到去年务工人数的104%;共落实公益岗位161人,临时性岗位带动就业72人。

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对各类扶贫项目形成的资产进行全面核查和确权登记。加强项目管理和运营,明确管护责任,确保继续发挥作用。总投入1669万元的20xx年镇级扶贫车间项目(最终收益归xx村等8个村所有)主体工程已完工,预计xx月底投入使用。

七、改革提升乡村发展潜力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改革,认真组织实施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暨“三变”改革,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途径,完成对全镇12个村的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清产核资工作。经过清理、登记、核实、公示、确认、调整、上报、录入系统等工作,摸清了我镇各村及所有村组的集体家底。全镇12个村共清理出经营性资产761.65万元,非经营性资产14524.88万元,集体土地总面积131891.99亩。其中未承包到户的集体耕地面积832.33亩,林地1690.56亩,坑塘水面844亩,其他农用地3879.87亩。建设用地15176.52亩,其中农村宅基地13344.56亩,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188.61亩,交通运输和水利设施用地1613.96亩,集体四荒地1010.86亩。结合村“两委”换届工作,在完成村干部离任审计的基础上让离任村干部给新当选的村干部交清了自己的家底。

积极引导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4家,新增家庭农场4家。有序推进三资清理、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工作,流转土地43200亩。

八、有效保障乡村振兴发展

小额信贷发挥实效,累计发放扶贫产业信贷1000余万元,实现收益400万元。争取扶贫项目资金1061万元建成了标准化厂房、冷库、蔬菜大棚等产业扶贫设施,年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64万元。总投入1669万元的镇级扶贫车间项目,预计年底前完工。

依托农业特色产业基础,通过专业种植合作社带动,大力发展无花果、冬枣、草莓等特色产业,做强xx农业特色品牌,创建“银杏花语”党旗领航品牌,致力发展集采摘、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特色农业示范点。解决产业、人才、培训和推广的问题,为乡村培育更多产业带头人和领军者。

九、健全乡村振兴体制机制

正式成立乡村振兴工作站,镇乡村振兴工作站负责编制中长期规划、全面小康建设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确保完成各项任务目标。负责全镇扶贫开发项目的论证、评估、申报实施和组织管理工作,把扶贫开发项目每一分资金都用到实处,产生实际成效,杜绝资金挪用、贪污等问题。负责全镇各村上报的精准扶贫对象核查、监督把关工作。负责全镇扶贫开发政策宣传、科技示范推广、培训及扶贫信息收集、报送工作。抓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执行落实,实行网格化致贫返贫监测,共建立镇村网格组96个,设立网格员269人。扎实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集中排查工作,并完成排查问题整改。

十、存在问题以及下一步打算

20xx年以来全镇上下勠力同心,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共同奋斗,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是我们清晰的认识到,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设施薄弱,城镇化发展缓慢,社会治理与民生保障压力依然较大。当前发展不足、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没有根本改变,工业发展水平较低,仍未形成工业集聚区,无明显优势主导产业。对此,我们将勇于刀刃向内、敢于自我革命,积极作为,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以扎实有力的工作,不回避、不遮掩、不懈怠,切实加以解决。

一是增强理想信念。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提高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的水平和专业化能力。坚定发展信心,鼓足发展干劲,汇聚强大发展合力,向着更高目标迈进,坚决把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行动上。

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突出政治标准,严把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洁关,选优配强村“两委”干部,确保选出来的干部德配其位、才配其位。严格落实“一二五”工作法,认真落实“一组一会”制度,引导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加快构建以“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为主要内容的“五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提升乡村基层治理水平和能力。进一步促进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年增幅达20%以上,到20xx年底,全镇有10个村进入50万元强村行列,2个村进入100万元以上优村行列。

三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继续对重点村、脱贫户开展动态监测,持续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以现有政策体系为依托,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

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落实乡镇服务项目主体责任,成立项目推进服务专班,坚持“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跟到底”,完善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定期研究解决项目建设遇到的用工、用地等突出问题,真正树立“企业的事就是自己的事”的.服务理念,打造乡镇营商环境标杆。实施“筑巢引凤”工程。牢固树立服务理念,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以商招商,以落户企业为依托,积极引进上下游产业,不断壮大工业发展基础。至20xx年,实现地方财政税收收入翻倍,不断提高可支配收入。

五是持续改善民生福祉。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改厕任务,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进一步丰富农民文化体育生活,倡导科学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发挥村规民约积极作用,推进移风易俗强化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深化移风易俗等方面的模范带头作用,创建文明家庭,建设文明乡村,探索符合xx地方实际和特色的公序良俗。加大民生领域投资和工作力度,不断提升道路交通、公共医疗、文化教育、健康养老基础和条件,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至20xx年底,全镇村组道路全部按标准硬化,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4.乡村企业党总支创建党建工作模式 篇四

杜庄屯位于安定镇西北部,南距庞安路0.7千米;西与星明湖度假村相连;东与安定镇御林古桑园为邻,村域面积3319.6亩,其中村庄建设区302.85亩。人均建设用地面积304.49平方米。果园1841亩,耕地1413.6亩,农业设施用地65亩。自2010年底申报创建北京市“美丽乡村”以来,党支部一班人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着力进行了以下工作:

一、生产建设方面:

杜庄屯村有着20多年的大桃种植历史,大桃生产是该村的特色产业,为了加快果蔬的市场化推广,杜庄屯村成立了“兴海园水果产销专业合作社”,并申请了商标注册。在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村民果品种植积极性大大提高,且具有丰富的种植经验。全村桃树种植面积达1841亩,果林覆盖面积60%以上,种植品种有“夏至早红”、“瑞光美玉”、“绿化九”、“十四号”等。村内有占地240亩的油桃生产示范区,该示范区内聘请果树研究所专家专门指导,技术上采用“三安”技术为支撑,采用科技成果集成化应用到农业领域,打造出世界真正意义上(“零农兽药残留”)的安全食品——超有机食品,并利用超有机食品的品牌影响力,打造杜庄屯村大桃产业的品牌。

垂钓园作为村内采摘的一大辅助产业也极具特色,杜庄屯村有约百亩的垂钓园,鱼类品种有“鲤鱼”、“鲫鱼”、“淡水黄花鱼”等。园内集垂钓、餐饮、娱乐、住宿多功能一体,吃农家饭、住农家炕,具有当地民俗特色。

二、文化生活方面:

杜庄屯村庄住宅布局呈棋盘状,合理、规整。目前村庄内宅基地按照14*17平方米审批,现状房屋均为单层转结构房屋,院落空间主要采取三合院和一进四合院的布局形式,主要居住空间为南北向布置。外立面装饰较为统一,为灰色砖墙,体现了北京地区京郊传统农村的乡土气息。

村庄四周围墙造型上采用砖墙结合铁艺漏窗形式,并设置有月季种植池,围墙上配有历代著名的咏桃花诗词和蔬菜瓜果介绍文字及图片展示,使游客在不知不觉中欣赏村庄美景的同时犹如上了一堂生动的科普课。

现有文化大院位置和建筑面积保持现状,合理安排办公、培训、会议、阅览等用房,完善文化大院功能,为丰富村民业余活动,建造了占地面积2000平米的文化大院,内设多功能电教室、阅览室、放映厅等,利用文化大院为载体,广泛开展多种文化活动,丰富村民生活。

村内改水、改厕全部完成,垃圾分类收集,各户配置垃圾分类收集箱,公共厕所3座。村民讲究卫生,路面整洁,无乱倒垃圾污水、乱堆乱放杂物等现象。一片整齐划一的景象。

三、环境治理方面:

杜庄屯村实现户户通柏油路,环境整洁、四季有景。村内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街道较为宽阔地带实行亚乔木-灌木-攀援月季-灌木-亚乔木的形式,不仅保留了原有整齐的街道,也相应增添了绿意,形成乔、藤层次生态景观;在较为狭窄的街道实行攀援月季-灌木-攀援月季的配置形式。

12条街道行道树种植国槐,种植12种不同的灌木树种,分别为紫薇、连翘、腊梅、金钟花、金银木、棣棠、日本晚樱、榆叶梅、天目琼花、石榴(观赏石榴)、丁香、珍珠梅,且攀援月季的颜色各不相同,在保留整齐的基础上丰富了配置的颜色和树种,增加视觉冲击力。

村内有一大一小两个公园,小公园位于文化大院北侧,占地面积2780平米,内设篮球场,各个活动小场地以绿地和道路分隔,以组成变化丰富的活动空间,增加村民在休闲娱乐时的趣味性。最大程度上为村民提供空间开敞且环境优美的娱乐活动场地。

村内成立保洁工作队,大力推行“村干部包片,保洁员包段,各农户包院”的管理模式,垃圾达到日产日清、分拣处理、密闭化运输、无害化处理。

四、精神文明建设方面:

杜庄屯村充分利用文化大院开展学习、健身、娱乐活动,积极举办精神文明评选活动。村支部结合本村实际情况,积极组织村民开展树新风、讲美德,争创文明户和卫生达标户等活动。创建活动做到了经常化、制度化。此外,还组建了农民合唱团、秧歌队,举办村级运动会,各种文体活动更是丰富多彩,拔河、唱歌、扭秧歌等活动丰富了全体村民的生活。此外,村党支部注重发挥大学生村官作用,举办业余培训班,推广英语、计算机及相关农业技术等知识。

5.保德县创建安全乡村活动工作汇报 篇五

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我县按照市政府、市安委指示精神,把开展创建安全乡村活动与乡镇安监机构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基层乡镇在安监机构建设、日常监管、宣传教育、人员编制、经费投入等方面的问题。

我县总面积998平方公里,辖4镇9乡341个行政村,总人口16万。境内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地势东高西低,平均海拔840米。我县资源丰富。已探明煤炭储量127亿吨,煤炭低硫、低灰、发热量高,很适合深加工转化。石灰石遍布全县,可采量超过300亿吨。铝土矿储量8000余万吨,含铝量在58%以上,品位较高。煤层气储量初步探明达1000亿立方米。此外,铁矿、硫磺、高岭土、油母页岩、长石、粗砂、红土等资源储量也较为丰富。一部分乡镇尤其是高危行业企业较多的乡镇把安全乡村创建活动作为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水平、完善安全生产监管网络、建设安全生产监管机构、提高全员安全意识、确保一方生产安全的有效手段。现将有关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抓组织,强化了责任

一是成立了各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为了给安全乡村创建活动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我们把乡镇安监机构建设与开展安全乡村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切实解决乡镇安监机构建设中编制、经费等问题。创建工作部署后,各乡(镇、区)都成立了由行政正职任主任、其他副职任副主任、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安全生产委员会,研究部署、指导本行政区内安全生产工作,协调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安全生产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由分管安全的副职

—1— 兼任办公室主任。乡镇设置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岗位,配备了一名专职安监员、两名兼职安监人员,确保乡镇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职责落实到位,进一步强化了安监站安全监管的主体责任,安监员实行零休息日的安全监管。8名专职安监员都经过执法培训,取得执法资格,依法履行执法职责。使全县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安全生产监管网络,建立了齐抓共管,多管齐下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使安全生产监管不留空白,不留死角。村委会(包括社区居委会,以下同)成立了由主任任组长、其他副主任任副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全面安排本行政区内安全生产工作,协调解决安全生产具体问题。村委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要指定专人担任安全生产监管员(以下简称村安监员),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内的日常安全监管工作。村委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向乡(镇、区)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

二是及时制定了创建方案。县安委会根据县政府指示制定下发《保德县创建安全乡村活动实施方案》后,各乡(镇、区)也结合自身实际拿出了可行的工作方案,三是落实了安全监管责任。乡镇人民政府建立了“一岗双责”安全生产领导责任体系,行政正职是本行政区安全生产工作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抓、负总责;分管安全的副职协助行政正职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具体工作;其他副职抓好各自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制定了《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落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做到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同计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各乡镇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分析、布置、督促、检查本行政区

—2— 安全生产工作。

村委会主任对本行政区内安全生产负总责,其他副主任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责,村安监员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内日常安全监督检查工作。要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例会,研究解决本行政区内安全生产工作,预防各类事故发生。

二、抓投入,巩固了阵地

随着创建活动的不断深入,各乡(镇、区)人民政府把安全生产日常监管工作经费纳入了财政预算,确保经费按时足额到位。各乡(镇、区)安监站办公条件得以了明显改善,所有基层政府均克服困难,腾出了两间以上办公室作为安监阵地,有的安监站(办)还配置了电脑等现代化办公用品,配备了2名以上专职安监员,构筑了安全信息网络。村(社区)组建了安全生产联组,各个区域、行业、单位明确了安全生产信息员,并从待遇上给予一定经济补贴。并把涉及公共安全的重大事故预防与隐患治理、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示范与推广、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等方面也纳入本乡镇财政预算。

三、抓宣传,营造了氛围

自开展创建安全乡村活动以来,各乡镇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强化宣传教育,使安全乡村创建工作家喻户晓。通过安全宣传栏、固定宣传标语、安全知识小广播等方式持之以恒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形成了企业业主主动抓、监管人员全力管、从业人员规范作、广大群众自觉守的良好氛围。突出抓好“百日安全”和“安全生产月”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召开村级广播会、组织宣传车、建宣传墙报、设立咨询台、印发小册子、悬挂宣传横幅、张贴标

—3— 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安全法规、安全自救等方面的宣传,倡导安全生产生活方式,使安全文化进村社到农户、进企业到车间、进学校到课堂。做到全县动员、全民参与,营造了“人人讲安全、人人懂安全、事事讲安全、事事保安全”的良好氛围。

四、抓基础,强化了监管

各乡镇针对创建前安全生产工作点多面广、基础设施薄弱、安全机制不健全、责任不够明确、防范措施难以落实等问题,着力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完善监管体系。各乡成立了应急小分队、矿山道路、电力消防、建设药品、烟花爆竹、民爆器材和地质安全等10项工作小组;推行安全监管“村村通”,乡政府配备了4名兼职安全监督员,各村均配备了1名专职或兼职安全监督员,形成了层次分明,上下贯通,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生产监督网络,改变了过去人手不足、条块分割,管理措施难以到位的情况。二是健全信息网络。各乡镇配置村级安全员、企业业主安全员和机关部门单位安全员,实现了安全生产办公室之间纵横联网,信息畅通。并根据隐患和事故发生的周期性和规律性,随时收集安全生产信息,定期分析,总结规律,及时制定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措施。对可能发生的隐患提出及时预警,要求在半小时进行报告,其他非重点隐患的摸排情况也要在当天及时上报。安全员能自行消除的隐患,则按照各管理小组的要求,派专人到现场,按时整改消除,重大隐患上报上级安监部门。通过健全网络,大大提高了快速反应和快速处置能力,对防范和消除安全隐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全面提高基层安监人员素质。一年来,我县的安监工作者和企业职工在县安监局参加安全知识培训 人次,这些安监人员和企业职

—4— 工通过系统的培训,掌握了一定的安全生产法规知识与常识,专业水平得到了提高。四是完善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各乡镇修订完善了一系列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出台了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制定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证细则与安全生产应急处置预案,建立规范了安全生产台帐管理资料,明确了各类安全生产责任人员工作职责、企业员工的安全操作规程,建立了由乡(镇)长统一指挥,分工明确,纵横交错的工作责任体系,确保了安全专人抓、责任专人负、隐患限期排的安全生产责任机制。五是拓宽了安全监管领域,各乡镇安监机构在狠抓矿山、危化、烟花爆竹等领域安全监管与专项整治的同时,还积极配合交通、交警、农机、质监、运管、教育等部门的安全工作。

五、抓治理,优化了安全环境

我县在创建安全乡村活动中,始终紧扣事故隐患防范、排查、整改三个环节,努力做到一般隐患立即整改,重大隐患不整改到位不离厂。一是抓防范,防止出现问题。为防患于未然,各乡镇制定并下发了《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建了乡、村、企业三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并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制作了“安全管理网络体系图”、“安全管理重点部位标示图”等图表,做到安全监管重点突出、一目了然。在地质灾害、车祸、建筑、河岸渡口等隐患易发点落实责任人,标识责任牌,对安全隐患进行动态监控,发现隐患及时报告。建成了烟花爆竹企业远程监控系统,实现了远程、动态、全时段的现代信息安全监管模式。二是抓整治,及时发现问题。各乡镇突出重点,搞好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专项整治,结合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活动工作部署,开展了烟花爆竹、非煤矿山、交通、农机、危险化学品、食品安全、—5— 职业病防治等行业安全专项整治。对高危行业采取“日巡查、周督查、月检查、季评比”的工作措施,加大排查力度,对排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下达整改通知单,提出整改要求和期限,明确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建立隐患管理台帐。严格执法,强力打击烟花爆竹非法生产、经营行为,坚决执行六项打非制度,坚持定期排查与不定期巡查、重点时段专项检查相结合,分行业、分片对隐患全面排查。三是抓整改,确保解决问题。各乡镇坚持将具体问题的整治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对各类隐患进行全面整改整治,经常“回头看”,对整改不到位的企业坚决停产、停业整改,确保整改落实。狠抓企业的现场安全监管,督促企业做到手续不合法不生产,设备不安全不生产,现场不严管不生产,员工不服从安全管理不生产,发现隐患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报请县政府协调停水停电停产整顿。

虽然我县创建安全乡村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市政府与市安委的要求相比,尚需进一步加以提高与完善。

一是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创建安全乡村活动是市政府为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各乡镇务必把此项工作与创建和谐乡村、平安社区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确保一方稳定,服务一方百姓,把创建工作抓好抓落实。

二是要加强动态管理,巩固创建工作成效。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县各乡镇工作扎实、监管到位、安全状况良好,均未发生较大以上事故,但必须进一步加快安全工作力度,全面巩固创建工作成效。尤其是当前正值冬防时段,历来是事故易发期,我们将高度警觉,严密防范,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6— 三是要加大投入,提升基层安监工作水平。一要加大经费投入,确保安监站(办)建设有一定起色;二要加大宣传方面的投入,以增强安全防事故的社会氛围;三要加大人力精力的投入,确保安全生产工作抓得起来,事故防范措施落实得下去。

保德县安委办

二○一二年一月十二日

6.乡村企业党总支创建党建工作模式 篇六

创建工作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大力推进“美丽乡村”战略决策和区第三次党代会提出创建“人文社区、温馨家园”的总目标要求,在全区乡镇开展“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创建工作,按照10+X发展模式,坚持以乡镇规范化建设为抓手,通过今年抓运作,明年大变样,切实打造乡村人文关怀环境,改善乡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升乡村基层的服务功能,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提高乡村建设水平。现结合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强“十大规范化”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提升为民办事水平

1.乡镇机关规范化。着力抓好“三个规范”:规范办公场所。优化机关楼院环境,建设园林式办公场所,把乡镇机关建设成圩镇环境的典范。规范运行机制。完善乡镇政权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党委议事规则、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基层党建目标责任制、党员干部学习和机关内部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促进乡镇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规范便民服务。按照有明显标志、有工作制度、有服务记录、有办事台账,有情况反馈的“五有标准”,加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实行“一站式”服务,实现“服务基层超市化”。通过“工作替代,定时排班,统一受理,流水服务”方式为群众提供满意服务,塑造“有事您找我,我为您服务”帮民办事、致富理财窗口形象,一年内全区乡镇(含白塘街道,下同)全面实现机关规范化。

2.村级组织阵地化。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推进村级组织阵地化,实现“三个提升”。一是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要求,切实加强村级党员干部队伍的教育、培养、选拔和管理,打造一支整体素质优良、富有活力、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明显的村级干部队伍。二是提升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功能。实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升级改造工程,达到“六有”标准,即:有功能齐全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对面积狭小、危旧、功能不全的活动场所进行改造和修缮,确保活动场所达150㎡以上;有制度健全的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有设臵统一的村(党)务公开栏,规范公开内容、形式和时限;有运转正常的远程教育设备,建立远教站点学用长效机制,确保学用效果;有布臵规范的党员活动室,积极开展党员活动;有高效便捷的便民服务站,建立一套工作制度,指定一名代办员,发放一张联心服务卡,记好一本登记簿。三是提升村级组织带动作用。村级组织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和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增强组织功能、服务功能、引领功能,把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作为根本目标,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凸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3.产业发展基地化。着力整合乡镇农业产业化服务中心,实行物技结合,建立以农村推广、农民创业服务和农业产业示范基地为一体的服务机构。各乡镇要结合实际,因势利导建设和发展1个以上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种植规模必须连片1200亩以上。兴桥镇:着力建立现代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带,发展奶牛养殖和园林花卉基地。长塘镇:着力加快培育发展柑桔产业,扩大规模,建立柑桔加工厂,积极引导扩大葡萄和蔬菜基地种植面积。樟山镇:着力加快农产品粮食加工小区建设,发展井冈蜜柚产业,建立油菜种植示范基地,培植壮大松籽产业交易中心。曲濑镇:着力发展蔬菜基地、草莓基地。禾埠乡、白塘街道:重点发展蔬菜基地,建立“合作社十超市”的合作模式,培育一批农产品经纪人。在建好特色基地的同时,要完善农技站功能,积极做好农技推广和农民创业指导服务工作,产业化示范基地实行市场化经营。

4.乡镇建设景观化。各乡镇要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特点,规划建设能反映本乡镇的历史文脉、文化传统、风土人情等个性特征的街区景观,形成“一镇一景”;在建筑风格上要融庐陵文化元素,景观区能集人气,搞活商贸、提升功能、彰显鲜明特色亮点;兴桥、长塘、樟山、曲濑每个乡镇至少拿出30亩土地,禾埠乡、白塘街道要充分利用乡(街)村发展经济预留用地,按照招、拍、挂的方式进行市场化运作,开发建设一片集住宅、商贸、餐饮、休闲为一体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特色街区。乡镇村庄也要结合新农村建设以及新村庄建设打造若干个具有示范带头作用的各具特色、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的人文乡村。

5.村落管理社区化。强化村落社区理事会在社区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一会五站”,积极调处民间纠纷,缓和各种社会矛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发挥志愿者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农民参与社区建设意识,推动农村公益事业的发展;大力开展邻里互帮互爱,村民互敬互助活动,让村民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建立新型和谐互助的人际关系;开展文体娱乐活动,陶冶村民精神情操,倡导村民学科学、用科学,营造积极向上的的文明新风;集中整治村落卫生环境,改变脏、乱、差现象,抵制流行疾病的滋生与蔓延,保障村民的身心健康。按照“活动有场所,学习有园地”的要求,整合“农民书屋、万村书库”、“运动器械进社区村落”等资源,充分利用祠堂、礼堂和闲臵房屋,大力推进村组文化活动场所建设,每个新农村试点村都必须配套一所集村民议事、书报阅览、科普宣传、棋牌交流、影视录像、技能培训于一体的文化活动室和一个户外公共体育活动场所,力争在2012年内实现全区村村“公共场所配套、文化生活丰富”的目标。

6.计生服务常态化。重点抓好“三个到位”:技术力量到位。确保每个乡镇配备6名以上计生工作人员,每个行政村配备1名计生专干。工作责任到位。完善计生考核方案,强化乡镇、村计生专干的工作职责和要求,理顺工作体制,严格考核评比,充分调动计生干部队伍的积极性,形成计生专干主抓计生工作的主动局面。服务指导到位。积极开展计生宣传、科技、综合服务活动,提高计生干部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实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均等化,对流动人口,由原来单纯的行政手段管理变为提供就业、改善生活、帮扶救困等多个方面的优质服务,在管理中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让流动人口身居异地仍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7.维稳机构标准化。整合资源,构建和谐平安联创中心。由乡镇综治办牵头,整合公安、司法行政、安全生产监管等各方面力量,构建乡镇和谐平安联创中心,综治办与安全生产办合署办公。统一标准,加强基层庭(所、队)建设。以统一的建筑样式完善的结构功能和花园式的庭院标准进行完善。扩大规模,提高人防、物防、技防水平,街道、乡镇组建10-20人以上的由专职巡防员组成的治安巡防队,由公安派出所进行管理。加强巡逻,提高街面见警率,提升公众安全感。定期开展“严打”整治专项斗争,重点打击乡村黑恶势力和扰乱社会治安的严重刑事犯罪。针对治安相对混乱的地区和行业,定期开展治安专项整治。定期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严格落实调处责任,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安全生产以深入开展“三项行动”(执法行动、治理行动、宣传教育行动)为重点,加强生产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推进安全生产目标任务的落实,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8.中小学校配套化。围绕“聚名师、铸名校、优环境、育优生”,重点落实农村中小学“两堂”(食堂、澡堂)、“两化”(校园绿化、校园文化)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在2012年底完成学校的宿舍、食堂、澡堂、厕所建设,切实改善就餐和洗浴条件;同时,大力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完成中小学校园的学校文化建设,打造人文校园、文明校园、平安校园。按照核实中小学教师编制总数及时补充缺编教师,招聘大中专优秀毕业生充实到各中小学校,科学配备中小学校师资,加大对薄弱学校政策扶持力度,不断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实施素质教育。在2015年前,每个乡镇建设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人口在两万以上的乡镇至少建一所以上公办村级幼儿园。通过公办省、市级优秀幼儿园的示范作用,带动乡村各类幼儿园向标准化和正规化发展,实现乡村适龄儿童全部接受优质教育的目标。

9.医疗机构功能化。在硬件建设上,进一步拓展乡村卫生院所服务空间,更新或添臵一批技术含量高、检测能力强的中型高科技医疗设备,健全医疗服务功能。在软件上,进一步拓宽卫生人才引进渠道,按编制配齐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全面实施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年全科医师、公共卫生医师、社区护士全部达到岗位执业要求。完善农村卫生防预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臵能力,进一步推进卫生院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创建标准卫生院和标准化村卫生所,2012年底,全区所有乡镇卫生院达到标准化建设,每个行政村有一所达标建设的村卫生室。

10.社会保障人文化。注重“三个拓展”:拓展政策落实。进一步筑牢社会救助、义务教育、城乡医疗、就业再就业等“四条保障线”,整合培训资源,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拓展保障层次。拓展失地农民生活救助领域,提高失地农民生活救助标准,建立健全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稳步推进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2年内基本实现城乡社会保障救助体系全覆盖。拓展服务范围。推进乡村养老工作,按照“布局合理、经济实用”的建设原则,确保一年内全区所有敬老院建有一个医务室、一口鱼塘、一块菜地、一座果园、一片绿地、一笼鸡鸭、一栏肉猪、一个活动室、一支服务队、一个晒衣场,满足广大五保对象基本的物质和文化需求。要以敬老扶老护老服务为主题,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丰富院民生活。发挥敬老院养老服务示范作用,将养老助残服务向村组延伸,在有条件的行政村要建设空巢老人、残疾人、留守孤残儿童日间托养托幼所。

每个乡镇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要选择性地建设一至两个高品味、高标准的中心。打造一个富有特色的乡村,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乡村管理新模式,争创全市一流,建设和创造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影响的项目和管理模式。

二、启动“两改三化四配套”工程,整治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区乡联动、协调推进”,全面启动以“两改三化四配套”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改造,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努力打造一流的空气、一流的水质、一流的人文关怀,共创农村幸福家园。

1.“两改”,即:庐陵文化风格的立面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庐陵文化风格的立面改造:按照“统一风格、统一方案、统一设计、统一实施”的原则,一年内各乡镇圩镇的所有房屋建筑融入庐陵文化元素,彰显青砖、黛瓦、马头墙、飞檐、翘角、坡屋顶的赣民居风格,立面改造统一由建设部门提供图纸;工作流程安排、工程技术指导统一由领导小组指导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按照“危房优先、因地制宜、原址就地、节能高效、统一风格的原则,把民政系统的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居工程”,教育系统的校舍危房改造,老建扶贫部门的生态移民和搬迁等项目结合起来,整合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自然灾害倒损农房恢复重建,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扶贫安居工程等涉农资金。着力抓好农村困难群众住房、中小学校校舍、敬老院、宗祠礼堂的改建或重建。对一类危房限时拆除,对二、三类危房按照规划有序改造。对有保留价值的古建筑危房,能修复的修复,暂不具备条件的配套安全保护措施。

2.“三化”,即:绿化、硬化和净化。绿化方面。着力抓好村庄庭院内外、巷道路两旁、村旁四周、闲臵地块、场所周边的造林增绿。山区庭院绿化以金桔、黄梨、杨梅为主,山下庭院绿化以甜柚为主,巷道绿化以常规绿化树种为主,村旁四周以甜柚和乔木树种为主,闲臵地块就地取材,围栏种植蔬菜,场所周边按照美观实用进行绿化。所有新农村试点村庄内外要完成绿化。圩镇要完成街道两边、住宅区、店面门前的绿化。

硬化方面: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的原则,年内所有新农村试点村的主干道、村内主巷道、入户便道以及室外公共活动场所全面硬化,有条件的村庄主干道和公共场所可适当进行亮化。

净化方面:紧扣“清洁卫生、无害处理、简便实用、群众欢迎、农村环境有明显改善”的要求,以“农村废弃物资资源化、农业生产清洁化、城乡环保一体化、村庄发展生态化”为主题,以“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为抓手,重点清理土堆、粪堆和柴堆。治理污水乱泼、垃圾乱倒和柴草乱堆,美化村口、路口、家门口,大力实施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圩镇垃圾处理达到“六个有”:有垃圾集中堆放池,有垃圾清动专用车、有垃圾中转站等垃圾处理专用场所、有垃圾清运保洁员,有监督管理卫生打扫环境整洁的城管环卫站所、有整套卫生清扫环境整治的运行管理制度,确保垃圾无害化处理达80%以上;农村垃圾处理达到“五个有”:有垃圾堆放池、有托运垃圾专用车,有垃圾分类屋等垃圾处理专用设施场所,有垃圾清运保洁员、有定期打扫卫生处理垃圾的运行管理制度,确保垃圾无害化处理达70%;农户垃圾处理达到“四个有”:有垃圾存放分粪桶、有有机垃圾堆沤池、有三格式化粪池、有一个干净整洁的院舍环境。保洁员达到“五个有”:有一辆板车、一把铁锹、一把扫把、一把钳子、一个袋子。力争2年内实现“六个基本没有”的目标,即:农户房前屋后基本没有零星垃圾,农户庭院基本没有随地流淌的污水,村间、圩镇基本没有散放的垃圾,江河、库塘水面基本没有漂浮的垃圾,村间道路基本没有裸露的人畜粪便,105国道、吉福公路、吉新公路、西四镇公路两旁,通村(村边)公路沿线基本没有散落的垃圾,努力让吉州的天更蓝、水更绿、山更青、环境更优美。

3.“四配套”,即:自来水配套、卫生厕配套、畜禽栏配套和信息网配套。在自来水配套上,按照“生活用水自动化、洁净化”的要求;深入实施安全饮水和户户通工程,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农村安全饮用水任务,农村基本上实现“户户通自来水、家家喝上干净水”。在卫生厕配套上,按照“庭院无便桶、屋外无茅厕、家家配套卫生厕”的要求,加大农村传统厕所的拆除清理力度,统一配套水冲式厕所,对一些一时不能拆除又无法安装水冲式厕所的农户,在村内集中建造水冲式厕所,2年内全区农村基本达到“公共场所无茅厕、村内清新无臭气”的效果。在畜禽栏配套上,按照“人畜分离、集中圈养”的要求,每个新农村建设点都要建立人畜分离区、禽畜基本实行圈养,由区农业局牵头落实。在信息网配套上,按照“村村通宽带、户户装电话、家家看有线(电视)、移动手机普遍化”的要求,整合农村远程教育、科普、农家书屋等项目设备,配臵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各行业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实现信息利用的最大效应。2年内所有乡镇机关和行政村建立以电脑网络为主体,文字图书为辅助、宣传专栏为补充的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一年内所有行政村信息化配套基本到位。

三、实施“六大体系”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夯实农民致富基础

1.生态安全体系。积极推广“三生三诱”农业综合防控技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重点抓好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建设,继续实施沼气池民生工程建设;大力实施生态村公益林建设,加强水土保持,水流域治理;加强区内水质监测和保护,确保流域水质达到Ⅲ类以上。

2.水利保障体系。加快水利设施建设,重点抓好防洪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田间渠系改造和配套工程建设,增加有效灌溉面积。改善水利建设施工环境,各乡镇负责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各类纠纷问题。

3.农村路网体系。在100%的行政村、52%自然村通水泥路的基础上,根据村落规划要求,2年内实现全区所有合并村及新农村通水泥路,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和出行。

4.农村“三防”体系。在防火上,落实区、乡镇、村三级森林防火责任制,严格执行野外火源管理“十不准”,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完善森林防火应急预案,强化防火专业队伍和义务扑火小分队建设,乡镇(街道)、村、组分别按照不少于1000人、100人、20人的要求,建立一支常设性森林防火义务扑火小分队。在防汛上,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落实各项防汛责任制,区、乡镇(街道)要组建一支常设性群众抢险队,每个乡镇不少于300人。在防疫上,加强结核病、艾滋病以及人畜共患病等重大疾病、重大传染病以及禽流感、甲型流感等重点疫情在农村的工作,建立健全动植物疫病、森林病虫害防控体系,控制重大动植物疫病发生和传播;加强动植物防疫员队伍建设,每个行政村配备1名以上动植物疫病防治员;狠抓疫病源头控制、疫情监测、畜禽免疫、消毒灭源、检疫监管,应急处臵等综合性措施。

5.产业帮扶体系。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帮扶体系,重点发展壮大花卉苗木、蔬菜、生猪、特种水产、蜜果业、生态林业、农业休闲等产业。建立健全帮扶服务体系。一是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整合培训项目,培训基地、培训师资,定内容、定场所、定师资,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对农民进行新知识、新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二是拓宽农业融资渠道。加强农户授信,搞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文明信用农户贷款。三是加大龙头企业帮扶,重点建设曲濑彭家坊、长塘田心、樟山江边蔬菜基地,长塘、樟山的井冈蜜柚基地,兴桥的花卉苗木基地,牛牛奶牛养殖基地和思倍德生猪生产加工基地;整合涉农部门资金和力量,推动区农业示范园建设。

6.商贸流通体系。农产品市场定位要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特点,突出特色。建设吉安城南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带动农村商贸市场发展,继续抓好阳明西路蔬菜批发市场兴桥肉牛花卉交易市场、曲濑鱼苗繁殖交易市场、钓源旅游休闲、采摘长廊建设等,推动农产品商贸流通发展。

四、发挥“四轮驱动”优势,细化保障措施,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1.领导推动,营造浓厚氛围。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的原则,突出发挥乡镇(街道)、村组和农民群众的责任主体作用;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机制;充分借助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橱窗和手机信息等多种宣传平台,全面宣传推进创建美丽乡村、幸福家园活动的意义和好做法、好典型、好经验,切实把氛围造浓,把声势造大,最大限度地争取全区上下的理解、支持与参与,尽快形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细化部门责任分工,做到目标同向,工作同心,节奏同拍,行动同步,迅速掀起创建美丽乡村、幸福家园活动高潮。

2.投入拉动,强化资金保障。坚持“政府补助、农民自助、部门扶助、社会资助”的思路,按照“一比五是本份、一比十是本事”的理念,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一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区财政给每个乡镇(街道)安排200万元启动资金,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支持创建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活动。二是按照“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采取乡镇(街道)出一点,村组集体收入拿一点,市场运作筹一点,农民“一事一改”捐一点等办法,多方筹集资金推动创建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三是抢抓中央扩大内需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战略部署机遇,加大跑项争资力度,强化建设资金保障。

3.人才带动,增强智力支撑。按照“激活存量、扩大总量、提高素质、优化结构、完善机制、发挥作用”的要求,既立足农村急需、紧缺,又兼顾适当储备、长远发展、创新机制,大力实施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造就一批有觉悟、懂技术、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人才队伍,为推动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提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建立集业绩、品德、知识、能力于一体的人才评价体系,健全人才队伍激励机制,努力营造农村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7.乡村企业党总支创建党建工作模式 篇七

为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党支部(党总支)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按照《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关于中央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的意见》有关要求,制定本指引。

一、适用范围

国有独资、全资企业和国有资本绝对控股、国有资本相对控股并具有实际控制力企业中,具有人财物重大事项决策权且不设党委的独立法人企业党支部(党总支);赋予人财物重大事项决策权或具有实际支配权,且不设党委的非独立法人企业党支部(党总支)。

二、党支部(党总支)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方式

(一)董事长由党支部(党总支)书记担任或者上级企业领导人员兼任,且多数党支部(党总支)委员或不设委员会的党支部有多数党员担任企业负责人的,党支部(党总支)参照党委发挥作用,应召开党支部(党总支)委员会或党员大会对企业重大事项进行集体研究把关。

1.党支部(党总支)应参照国有企业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事项范围,坚持议大事、抓重点,结合企业实际,制定重大事项集体研究把关清单,并报上一级党组织审批。

2.党支部(党总支)集体研究把关前,党支部(党总支)书记应与董事会成员充分沟通,视情况听取外部董事、有关专家、专职法务人员和职工群众等各方面意见建议。

3.党支部(党总支)集体研究把关,主要看重大事项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契合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是否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否有利于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和职工群众合法权益,并形成明确意见。

4.党支部(党总支)集体研究把关后,应将意见及时反馈董事会。在董事会决策时,进入董事会的党支部(党总支)委员(党员)要按照党支部(党总支)意见发表个人意见。

5.不设董事会企业,多数党支部(党总支)委员或不设委员会的党支部有多数党员担任经理层成员的,参照执行。企业重大事项经党支部(党总支)集体研究把关后,经理办公会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简化决策程序,避免同一范围人员对同一事项反复研究。

(二)党支部(党总支)仅有个别委员或党员担任企业负责人的,应采取多种方式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对董事会(不设董事会的经理层)决策重大事项提出意见建议。

1.党员董事应自觉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在董事会决策前应视议题内容征求党支部(党总支)委员、党员及职工代表意见,在决策时应结合自身职责,充分发表意见。

2.董事会中无党员的,党支部(党总支)应向上级党组织请示汇报,推荐党支部(党总支)书记或优秀党员作为职工董事、职工监事人选,通过选举程序进入董事会、监事会,参与、监督董事会决策;推荐党员作为职工代表进入职工代表大会,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3.党员在发现董事会(不设董事会的经理层)作出的决策不符合政策规定或可能损害国家、社会公众利益和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时,应提出意见并向党支部(党总支)报告。党支部应建议董事会(不设董事会的经理层)复议、撤销或缓议该决策事项。如得不到纠正,党支部(党总支)应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汇报。

三、工作保障

1.具备条件的独立法人企业党支部(党总支),应结合实际将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

2.坚持和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党员负责人一般担任党支部(党总支)书记和委员。上级企业党组织应注重选派党员领导干部到企业任职,并指导党支部(党总支)做好党员发展培育工作。职业经理人是党员的,其党组织关系应当及时转入所在企业党支部(党总支)进行管理,符合条件的可依照规定和程序进入党支部(党总支)委员会。

3.党支部(党总支)应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业务知识,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规矩意识,不断提高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水平。

4.党支部(党总支)应建立健全决策后评估机制和纠错改正制度,通过抽样调查、跟踪反馈、评估复查等方法,及时发现并纠正参与重大问题决策中存在的问题,适时调整和完善决策。

四、附则

1.本指引未尽事宜,党支部(党总支)可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结合实际探索创新。

2.中外合资企业党支部(党总支)按照公司章程或相关协议执行。

8.乡村企业党总支创建党建工作模式 篇八

去年我县农业农村经济积极应对复杂的宏观形势和五十多年一遇的强台风“海葵”侵袭,保持平稳发展,实现农业总产值98.3亿元,增长4.4%,总量首次跃居全省各县市区首位。同时,乡村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惠农改革不断深化,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实现了和美新农村三年提升行动的完美“收官”。

李关定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全县三农战线的同志及支持农村改革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感谢。

他指出,党的十八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为新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对我县来说,大桥建成通车给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新机遇,“两区”建设给农村发展扩大了新空间,农业转型对农民素质提出了新要求,要始终坚持“三农”重中之重的地位不动摇,不断提高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建设更加殷实、更加优美、更加繁荣的幸福美丽新农村。

李关定指出,做好新一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必须围绕创建省美丽乡村先进县目标,大力推进“四村一线”建设,深化土地、环境和村庄整治,不断优化农村面貌。必须推动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型,加大科技兴农力度,深化对台农业合作交流,打造全省最具特色、最具效益、最生态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推动传统农村向都市花园转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吸引更多的城市居民前来品民食、住民宿、享民风。必须突出抓好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加快农民增收、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和深化农村改革等重点工作,切实增强农村发展的实力、后劲和活力。必须强化基层基础,推行党组织“星级争创”动态管理,完善“村务会商”、“民事村办”制度,开展党风廉政和“三资”管理“双达标、双示范”活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保障。李关定强调,要严格落实镇乡(街道)新农村建设责任,广大镇乡(街道)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做到“真情、真干、真敢”,深入基层一线,走进田间地头,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化解民忧。广大农村干部要继续当好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和“主心骨”,带头发扬艰苦创业精神,讲党性、讲德性,积聚农业农村工作“正能量”。

9.乡村企业党总支创建党建工作模式 篇九

-------交管院党总支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先进材料

2011年是我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我校师生员工积极学习、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奋力推进我校综合发展三步走战略的关键一年,学校党政将2011年定为我校发展规划上的“学习年”。一年来,我院党政紧紧围绕学校党政中心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学习促进团结、以学习促进发展”,以创先争优为契机,积极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一年以来,交管院师生员工以学习凝智聚力,完成了任务,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争先创优,永葆先进

1、切实加强学习型党支部创建

交管院党总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以学习为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特征,以学习为党组织活动的重要内容,以学习为提高党组织战斗力的重要途径。坚持党建带动教学的指导思想,在各项工作中抓部署、抓落实、抓成效,保证了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结合本专业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党组织生活,提高了党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开拓工作新局面。认真抓好积极分子培养工作,定期考察,把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学习关和思想关。

2、切实加强党支部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支部修订、制定完善了党支部工作职责、“三会一课”等数十项规章制度,以制度化促进规范化,实现科学化管理。支部工作能始终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工作有成效。并严格实施支部建设目标管理,使得支部工作有章可循,形成了一个团结、勤奋、有战斗力的基层党支部。党员时时以争做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紧紧围绕校、院两级的中心工作,并针对本院的特点,在坚持常规学习形式的同时,通过“QQ群、博客”等当下信息时代的学习载体,不断提高支部党员的理论素养和自身素质。党支部要求党员深入群众中间,甘当党的大政方针的宣讲员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行动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召和带领广大教师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始终注重发扬“创先争优、科学发展、提升素质”的坚定信念,在树立理想、勤奋学习、全面发展、遵纪守法、弘扬正气等五个方面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为学校的校风、学风建设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3、切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交管院领导班子团结一心、实事求是,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注重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和培训,严格执行党员发展的各项工作制度。在日常工作中,较好地完成组织协调和保障的各项工作。在党员队伍的建设中,坚持以党件带团建,认真开展各项工作,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学习实践活动。在党内建设方面,支部党务工作以对入党积极分子和支部党员的培养教育为重点,在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发展工作中,始终坚持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培养教育考察工作,严格坚持既定标准,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严把程序关,为学院培养和发展了一批思想素质过硬、工作能力突出、工作业绩显著的优秀党员。在组织生活中有严格的纪律标准,努力提高支部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特色党建 培育品牌

交管院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分为两条线,一条是从学生角度组建了交管院驻班党员。另一条是从教师角度创设了学习交流平台—先锋论坛。

一是驻班党员,开创党建新模式。通过在高年级中选拔政治素质高,作风扎实,学习成绩具有表率作用的高年级党员,分配到各班 负责:

1、对新生班级的入党启蒙教育,协助学生班主任做好负责班级的入党启蒙教育和动员。

2、指导所在班级的团组织生活和政治理论学习活动。

3、督查所驻班级同学的日常行为(自习、早操、课外活动、出勤、卫生等),及时纠正同学中存在的违纪现象和行为,对所带班级的同学的操行、表现等鉴定及评优评先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4、负责所驻班级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的培养、转正工作

5、协助班主任做好所带班级的各种民主评议活动。

6、每个月向学院分管领导书面汇报工作情况一次。及时向所带班级班主任和支部反馈情况,为正确决策提供信息参考。通过驻班党员制度的设立,充分发挥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真正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落到了实处。二是先锋论坛: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我总支为了让教师们树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打造一支师德修养高、师能业务精、师艺内涵深的教师队伍,全力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引导教师更新理念,改进方法,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学院先后利用教职工政治学习和组织生活。先后两次举办以教研室为单位的“先锋论坛”活动,分别就教科研交流和政治理论学习展开交流。它的创建旨在带领全体教师形成思想上高素质、业务上高技能的良好施教氛围,在学院教学改革中发挥良好作用。通过学习,全体教师凝智聚力。带动了全体教师的爱

岗敬业精神。“先锋论坛”的创设为我院教学改革搭建了一个交流平台,将成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

三、提高效率注重实效

我总支成员在学习,工作以及文体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支部成员不仅在教学上成绩显著,更在个人发展,学历提高等方面有了较大改变。好班子带出了好队伍,好队伍产生了好业绩。工作上,支部一班人团结协作,认真贯彻执行党委的各项决定,把抓党建、促中心工作和做好政治思想工作结合起来,作为平时做好党建工作的基本方法。无论是捐资助贫,还是捐款救灾全体党员均能做到积极参与,从不延误或拖拉。支部成员均能以主人翁的姿态及时处理或解决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

10.创建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工作汇报 篇十

今天,我们迎来了各位尊敬的客人莅临**村检查指导工作,在这里,**镇**村支部、村委会及全村**余名村民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恳请各位领导对我村的各项工作提出宝贵意见。下面,仅就**村近几年创

建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的向各位领导作如下简要汇报。

一、**村的基本情况

**村位于**镇中部,境内有著名的**古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河道唐家河穿境而过。我村距场镇1.5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369户,1254人,有山地1500余亩,水田478亩,精品果园300亩,是远近闻名的果业示范村。全村有党员30名,重点名牌大学生3人。

近年来,我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实施“项目立村、旅游兴村、基础固村”战略,自加压力、振奋精神、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顽强拼搏,战胜了非典、洪涝干旱、禽流感等重大疫病和自然灾害,取得了乡村旅游建设和“三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的好成绩。今年1-10月,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60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80%。2003年被县委评为“五好班子”,2004年和2005,分别获得县、市级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在今年十月底,也顺利通过了省级文明村的验收,2006年获“优秀基层组织”、“村务公开先进单位”,连续十年被镇党委、镇政府评为“先进集体”。

二、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活动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们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安排、统一指挥”的工作思路,紧扣“乡土风情、山村风格、生态风貌”这一主题,大力推进旅游示范村建设,努力打造“环境整洁优美、基础设施齐全、公共服务配套、思想道德良好、人与自然和谐”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创建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山上有林、林中有村、村中有景、环境优美、生态协调、田园风光、文明和谐”的乡村旅游新农村。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强化领导,健全机制,形成强大创建合力

**村支部、村委会始终把创建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工作作为促进“三个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作为扩大对外开放的形象工程、作为践行“三个代表”的民心工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工作到位。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近年来,在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活动中,村“两委”把创建活动当作全村工作的一件大事摆到议事日程上,当作促进本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来抓,通过会议、专栏、资料等形式和途径,多次广泛深入地宣传讲解乡村旅游村创建工作的目的意义、办法措施、成果效益,把全村的干群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形成合力,为我村创建乡村旅游示范村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组织领导到位。村支部、村委会把创建乡村旅游村工作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决策范围,摆上议事日程,成立了以村支部书记宋大成任组长,村委会主任闫文林任副组长的创建乡村旅游村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村两委“一把手”亲自抓、分管村干部具体抓、两委班子成员共同抓的领导机制,健全了有人管事的领导体系和有人干事的工作网络。

三是宣传发动到位。年初,镇村两级召开专题会议,把创建乡村旅游村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同时,我们通过广播、板报、宣传单等各种载体,大力宣传创建市级旅游示范村的目的、意义、阶段工作重点及要求,积极向市、县媒体推荐在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四是责任机制到位。我们结合《**镇创建市级乡村旅游示范单位实施方案》的要求和我村实际,制定了《**村创建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目标规划》,并把目标中的具体要求和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责任人。同时,建立奖励机制,把创建市级旅游示范单位工作开展情况作为村、组干部目标管理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评先评优的基本依据,并与村、组干部的工资挂钩,年终考核,奖优罚劣,大大调动了村组干部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

(二)抓住中心,富民强村,为创建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来,村“两委”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发展经济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全村上下呈现出“全心全意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可喜局面。自2003年

以来,我们村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开始实施新村建设,当年,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近500万元(其中政府投入50万元,农民投入450万元),共新建房27户162间,改造旧房246户865间,改圈154间,改厕85间,改厨76户,硬化院坝76户4300平方米,建沼气池100余口;在农业特色产业方面,针对“旅游兴村”的战略方针,全村大力

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村478亩水田全部实现了水改旱、水改园和水改水,发展精品果园300亩,引进国外水果品种16种水果产量连年增长,全村水果市场占全镇水果产业的90%,发展长毛兔1.2万只,段木密植黑木耳15万根棒;在三产业方面,我们依托唐家河“AAAA”级风景区的区位优势,发展农家旅游23户。特别是今年7—9月,县委、县政府确定了“以**村为主的‘金(子山)唐(家河)’旅游线打造”的阶段性旅游发展工作,对全村旅游设施和功能进行上档升级,新建文化广场一个(正在施工中),游人小径500米,对原有的公路进行加宽,新修水泥路2.8公里,新发展农家乐23户,投入政府贴息贷款近190万元。阶段性旅游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仅今年1—10月,**村旅游接待突破10000人次,创收近400万元。

(三)以人为本,以德治村,不断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

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工作中,群众是最根本的主体,创建工作只有全村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才有生命力。为此,我们多层面、多形式地开展了各类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努力提高全村干部群众的文明素质,增强他们参与创建乡村旅游村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一,坚持不懈抓教育。一是突出政治理论教育。围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把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精神作为重要工作来抓,通过报告会、入户宣讲、座谈会等形式,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村人民。二是突出公民道德教育。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通过粉刷张贴标语,散发学习手册、宣传单等形式,使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规范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三是突出科技文化教育。充分发挥农业技校、文化中心、农业技术培训班等学习阵地的作用,广泛开展科学技术、科学思想的教育,在全村形成“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第二,破除陋习树新风。在全村长期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爱国卫生清洁月”等系列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旅游氛围。一是抓好村民文明言行的规范活动,倡导文明习惯养成,大力倡导“学习、开放、创新、超越”的新时期精神,有力地促进了公民文明素质的提高。二是抓好扶贫帮困活动。建立了党员联系贫困户制度,对五保户、困难家庭做到了应保尽保,对困难学生进行了救助。三是抓好移风易俗活动,提高广大群众对科学文明的认识,破除封建陋习、在全村大力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省办”的社会新风。

第三,丰富群众文体活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既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又提升群众的生活品位。一是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强村级文化广场建设,建成了文化大院一个,成立了“夕阳红”老年秧歌队和**古道业余文艺表演队,深入群众开展活动,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二是大力发展体育事业。认真贯彻落实《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积极参加镇上举办的篮球赛、棋牌比赛等群众性体育活动。在全村形成了一个全民健身、全民运动、全民参与的热潮。三是建农村书社一个,藏书达4000余册,光碟1000余张,建文化户16户,农村书屋一个。

第四,树立典型抓示范。在创建乡村旅游示范村工作中,我们注意总结培育推广有教育意义的先进典型,用身边的典型事例和榜样的力量来教育人、鼓舞人、带动人,发掘推荐了水果专业户梁仕能、白手起家搞农家乐的邓从建等一批先进典型,通过典型引路,带动了全民参与乡村旅游村建设的浪潮中,使全村旅游建设工作有了很大提高。

(四)规划科学,功能配套,完善村级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村级环境既是发展经济、提升村级品味的需要,也是发展旅游的一个重要途径。几年来,**村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创建旅游示范新村的一项硬性指标来抓,建桥、修路、修堰渠、电网改造、绿化美化、公益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工12项,建筑特色鲜明,建筑物粉饰一新,农家乐牌匾规范,卫生状况良好;通过人饮工程改造,自来水普及率达到了100%;有线电视普及率达到100%。

(五)抓住载体,有机结合,深化基层创建活动

我村始终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创建乡村旅游村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村级开展了创建“星级农家乐”、“文化户”活动和“文明家庭”的评创活动,提高了全村干部群众的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在争创“星级农家乐”、“文化户”、“文明家庭”过程中,坚持以优质服务为重点,以“为人民服务,树文明新风”为主题,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在全村先后开展了解放思想学教活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等多项活动中,推进了全村各行各业的文明之风,提高了全村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同时,农民因为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旅游村创建活动带来的物质利益,参与创建工作的热情更加高涨,他们的广泛参与更为乡村旅游村创建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六)以县帮村,以村促农,形成村农联动格局

2003年以来,全县开展了“以县帮村,以村促农,城乡共建乡村旅游新村”活动。我们村成为首批共建示范村,由四名副县级领导定后帮扶,县委办、县人大办、县政府办、县交通局、县委组织部、县法院、县检察院、县扶贫办、县公安局等单位同农家乐结成农家乐共建帮扶组,在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共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通过镇村干群的共同努力,**村村民共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到目前为止,共投入资金1100余万元,促进了村民生产生活环境的极大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村民居住环境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共建工作得到了广大村民的衷心拥护。

以上六个方面是我们**村创建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新村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粗浅经验,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多加批评指正。借此机会,我们要特别说明的是,**村创建乡村旅游示范新村工作得到了各位领导和市、县新村办及旅游局的大力关心和支持,**村支部、村委会和1250余名村民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希望各位领导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我们。我们全村上下将以这次检查指导工作为契机,总结经验,发扬成绩,查找差距,弥补不足,以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不断创新、改进工作方法,丰富创建载体,把创建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活动抓得更活跃、更有实效,通过我们的真抓实干,努力打造现代文明乡村旅游新村的全新形象!

上一篇:弘扬白求恩精神下一篇:乡村的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