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技术课发展方向探讨论文(12篇)
1.我国劳动技术课发展方向探讨论文 篇一
作者: 许世森(国家电力公司热工研究院)
【摘要】本文介绍了燃料电池发电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形式,论证了在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燃料电池发电技术的必要性。概述了国外燃料电池的发展计划和市场预测,总结了国外发展燃料电池的经验。通过技术比较,提出了在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燃料电池发电的技术路线。
燃料电池发电是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过程,其发电效率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发电效率可达到50%一70%,被誉为二十一世纪重要的发电新技术之一。目前,国际上磷酸型燃料电池已进入商业化,其它几种燃料电池预计在一年200KW一将全面进入商业此。对于这种蓬勃发展的发电新技术,国家电力公司应该采取怎样态度?要不要发展?怎样发展?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l 燃料电池发电的技术特点和应用形式
1.1 技术特点
燃料电池发电是在一定条件下使燃料(主要是H2)和氧化剂(空气中的02)发电化学反应,将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和热能的过程。与常规电池的不同:只要有燃料和氧化剂供给,就会有持续不断的电力输出。与常规的火力发电不同,它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能量转换效率高。与常规发电相比燃料电池具有以下优点:
(1)理论发电效率高,发展潜力大。燃料电池本体的发电效率可达到50%一60%,组成的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在(10-50)MW规模即可达到70%以上的发电效率。
(2)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少。与传统的火电机组相比,C02排出量可减少40%一60%。Nox(<2ppm)和SOx(<1ppm)排放量很少。
(3)小型高效,可提高供电可靠性。燃料电池的发电效率受负荷和容量的影响较小。
(4)低噪音。在距发电设备3英尺(1.044米)处噪音小于60dB(A)。
(5)电力质量高。电流谐波和电压谐波均满足IEEE519标准。
(6)变负荷率高。变负荷率可达到(8%一lO%)/min,负荷变化的范围大(20%一120%)。
(7)燃料电池可使用的燃料有氢气、甲醇、煤气、沼气、天然气、轻油、柴油等。
(8)模块化结构,扩容和增容容易,建厂时间短。
(9)占地面积小,占地面积小于lm2/KW。
(10)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无人操作。
总之,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洁净的发电方式,既适合于作分布式电源,又可在将来组成大容量中心发电站,是2l世纪重要的发电方式。制约燃料电池走向大规模商业化的主要因素是:高价格和寿命问题。
2.1 燃料电池的应用形式
(1)现场热电联供,常用的容量为200KW一1MW。
(2)分布式电源,容量比现场用燃料电池大,约(2-20)MW。
(3)基本负荷的发电站(中心发电站),容量为(100-300MW)。
(4)燃料电池还可用于100W-100KW多种可移动电源、便携式电源、航空电源、应急电源和计算机电源等。
2.我国劳动技术课发展方向探讨论文 篇二
节约能源是目前世界各国都已经意识到的重要问题,我国节约能源在建筑设计方面的要求正在逐步提高。而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发展应用正是多年来我国减少能源消耗的重要举措之一。如何提高居住建筑外墙和屋面的保温隔热性能是提高建筑节能率的重要一环。我国建设部推广应用的外墙外保温技术体系主要有EPS板薄抹灰外保温系统、XPS板薄抹灰外保温系统、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外保温系统、现浇混凝土复合无网EPS板外保温系统等。其中,EPS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在全国推广使用,几乎占节能建筑的90%以上。然而,近些年来由于建筑外保温材料而引发的一系列火灾事故给我们提出了警示:一方面国家推荐的新型节能保温材料在选用上存在误区,有些材料在整体性、耐久性、有效性、防火性、防水性、稳定性等还未达到预期要求;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建筑节能方面的规范、标准还很不完善,急需尽快修改完善。因此,怎样选择一种既安全又环保的墙体保温材料,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满足各方面性能要求的保温材料的多样化,才能使我国建筑节能走向良性发展之路。
2我国外墙保温发展方向
为了保证安全,住建部和公安部消防局在2009年9月共同颁布了《民用建筑外保温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在该“规定”中对高度不小于100 m的住宅建筑、高度不小于50 m的公用建筑,和建筑高度不小于24 m的幕墙式建筑作出了所使用的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的规定。所谓A级,即指不燃材料,但目前我国市面流行的建筑外保温材料主要为有机材料,即便加入阻燃剂,最高也只能达到B1级,无法实现真正的防火阻燃功能。而且这些有机保温材料还存在易开裂、易脱落、耐久性差等缺点,其虽不会在短期内被立即禁用,但逐步会被淘汰。面对有机保温材料尴尬退出历史舞台的局面,近期呼声较高的无机保温材料恰恰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其防火、阻燃性强的特点恰好弥补了有机保温材料的缺陷。无机保温材料不仅能够满足建筑的节能要求,具有安全可靠、稳定长效的优点,而且有益于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高效可循环利用。目前,我国上海、四川、重庆、沈阳等省市最新推出的多种新型无机复合类高效保温材料,使用效果反映较好。其中四川省正在广泛推广使用的一种以硫铝酸盐水泥、粉煤灰、工业废渣为原料,加入聚合物、发泡剂、特殊纤维发泡形成的无机保温材料——硫铝酸盐多孔保温板,通过广泛实践证明,无论是保温效果、粘结强度、耐久性、施工可操作性,还是价格,均优于以前常用的有机保温材料。所以,无机保温材料将会逐步取代现有的有机保温材料,成为我国未来建筑保温材料的主要发展方向。
3无机保温材料得以推广的保障措施
新生事物的出现还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如何实现从有机到无机材料的转换,应从技术研发、实验检测、技术推广、产品生产、施工工艺等环节加以注意,确保形成一套严格而又规范的生产、施工和检测系统,避免出现有机保温材料带来的尴尬。笔者就针对目前我国无机保温材料如何进行顺利推广,具体提出以下保障措施。1)内外借鉴,取长补短,提高产品质量。在我国,导致无机外墙外保温材料无法进行推广和使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品配方及技术工艺水平较低,致使产品结构单一、性能不稳定,孔隙率低且成孔不均匀,存在着导热系数偏高,强度偏低,柔韧性较差,易碎损等问题。因此,无机外墙外保温材料想要得到广泛推广,必须提高产品的质量。目前在国内,无机保温材料相关技术的研究也正趋于成熟、日渐稳定的关键阶段。而欧美等发达国家研究和推广新型浆体保温材料已经历了许多年,已经具有较为成熟的生产技术和施工经验。所以,我们可以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结合我国自身特点,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实现瓶颈上的突破,进而提高新型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确保无机外墙外保温材料在我国能够顺利推广。2)政府主导,编制标准及规范,为生产和设计行业提供依据。因为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较大,需要考虑的综合因素较多,所以在推广新技术时需要的时间较长。因此,目前我国在无机保温材料方面没有相关的质量标准和要求,无机保温材料从生产、施工到验收都没有标准可循,这使得无机保温材料的使用和推广受到了极大的阻碍。希望国家相关部门尽快对我国现有的无机外墙保温材料进行调查研究,编制出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为我国的无机外墙保温材料大面积推广使用提供相关的依据。3)绿色、环保应是当前无机保温材料研究主体。当今世界,能源日益匮乏,每个国家都在提倡绿色环保。发达国家的保温材料的环保理念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他们不仅要求保温材料满足不同应用条件下的节能保温要求,同时也重视保温材料的环保问题。我国可以通过鼓励相关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的方式,研究生产成本低廉且又环保的绿色保温材料,继而使企业从原材料准备、产品生产到成品的销售等方面,都能实现最大限度节约资源和对环境破坏最小。4)近期实现有机与无机材料的合理过渡。无机保温材料的推广还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近期有机保温材料暂时还不会退出舞台。所以近期可以采取有机、无机外墙外保温材料结合使用的办法。通过充分发挥有机和无机保温材料各自的优点,最大限度地实现节能与阻燃的效果。如针对以有机材料为主体的建筑外墙保温,可使用棉岩条板等无机保温材料设立防火隔离带,通过无机保温材料特有的阻燃功能,可以有效地减缓火势的蔓延,达到保温与阻燃的双重目标。
4结语
“节能减排”工作是目前我国大力倡导的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建筑保温节能则是其中的一项子工作,而墙体保温材料的发展则是具体工作。但仔细思考,只有在这些具体工作方面做到有保障,才能保证国家宏观层面的政策得以顺利执行下去。今后,在新的政策的指引下,将会有更多的新型无机保温材料涌现出来。但同时,我们也要与国家现阶段大力倡导的“绿色建筑”“资源合理利用”“循环经济”等政策相契合。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与创新,研究和开发出新型绿色环保保温材料。否则,我们付出的不仅是经济代价,还有沉重的环境代价。
摘要:通过对我国外墙保温材料发展方向的研究,指出无机保温材料以其防火、阻燃性强等特点,成为一种既安全又环保的保温材料,得到广泛应用,并提出了一系列无机保温材料推广的措施,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关键词:有机,无机,外墙保温,推广
参考文献
[1]钱伯章,朱建芳.建筑节能保温材料技术进展[J].建筑节能,2009(2):56-59.
3.我国煤矿开采技术发展的方向探讨 篇三
关键词煤矿开采;开采技术;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TD8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22-0203-01
1采煤方法和工艺
采煤方法和工艺的进步和完善始终是采矿学科发展的主题。采煤工艺的发展将带动煤炭开采 各环节的变革,现代采煤工艺的发展方向是高产、高效、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基本途径是 使采煤技术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研究开发强力、高效、安全、可靠、耐用、智能化的采 煤设备和生产监控系统,改进和完善采煤工艺。在发展现代采煤工艺的同时,继续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采煤工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采煤工艺理论。我国长壁采煤方法已趋成熟, 放顶煤采煤的应用在不断扩展,应用水平和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提高,急倾斜、 不稳定、地质构造复杂等难采煤层采煤方法和工艺的研究有很大空间,主要方向是改善作业 条件,提高单产和机械化水平。
1)开发煤矿高效集约化生产技术、建设生产高度集中、高可靠性的高产高效矿井开采技术。以提高工作面单产和生产集中化为核心,以提高效率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研究开发各种条件下 的高效能、高可靠性的采煤装备和工艺,简单、高效、可靠的生产系统和开采布置,生产过 程监控与科学管理等相互配套的成套开采技术,发展各种矿井煤层条件下的采煤机械化,进一步改进工艺和装备,提高应用水平和扩大应用范围,提高采煤机械化的程度和水平。
2)开发“浅埋深、硬顶板、硬煤层高产高效现代开采成套技术”,主要解决以下技术难题:
硬顶板控制技术,研究埋深浅、地压小的硬厚顶板控制技术,主要通过岩层定向水力 压裂、倾斜深孔爆破等顶板快速处理技术,使直接顶能随采随冒,提高顶煤回收率,且基本 顶能按一定步距垮落,既有利于顶煤破碎,又保证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硬厚顶煤控制技术,研究开发埋深浅、支承压力小条件硬厚顶煤的快速处理技术,包括高压 注水压裂技术和顶煤深孔预爆破处理技术,使顶煤体能随采随冒,提高其回收率。
顶煤冒放性差、块度大的综放开采成套设备配套技术,研制既有利于顶煤破碎和顶板控制, 又有利于放顶煤的新型液压支架,合理确定后部输送机能力。
两硬条件下放顶煤开采快速推进技术,研究合适的综放开采回采工艺,优化工序,缩短放煤 时间,提高工作面的推进度,实现高产高效。5-5.5m宽煤巷锚杆支护技术,通过宽煤巷锚 杆支护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有利于综采配套设备的大功率和重型化,有助于连续采煤机 的应用,促进工作面的高产高效。
3)缓倾斜薄煤层长壁开采。主要研究开发:体积小、功率大、高可靠性的薄煤层采煤机 、刨煤机;研制适合刨煤机综采的液压支架;研究开发薄煤层工作面的总体配套技术和高效开采技术。
4)缓倾斜厚煤层一次采全厚大采高长壁综采。应进一步加强完善支架结构及强度,加 强 支架防倒、防滑、防止顶梁焊缝开裂和四连杆变形、防止严重损坏千斤顶措施等的研究,提 高支架的可靠性,缩小其与中厚煤层(采高3m左右)高产高效指标的差距。
5)各种综采高产高效综采设备保障系统。要实现高产高效,就要提高开机率,对“支架-围岩”系统、采运设备进行监控。今后研究的重点是:通过电液控制阀组操纵支架和改 善 “支架-围岩”系统控制,进一步完善液压信息、支架位态、顶板状态、支护质量信息的自 动采集系统;乳化液泵站及液压系统运行状态的检测诊断;采煤机在线与离线相结合的“油-磨屑”监测和温度、电信号的监测;带式输送机、刮板输送机全面状态监控。
2深矿井开采技术
深矿井开采的关键技术是:煤层开采的矿压控制、冲击地压防治、瓦斯和热害治理及深井通风、井巷布置等;需要攻关研究的是:深井围岩状态和应力场及分布状态的特征;深井作业 场所工作环境的变化;深井巷道(特别是软岩巷道)快速掘进与支护技术与装备;深井冲击地 压防治技术与监测监控技术;深矿井高产高效开采有关配套技术;深矿井开采热害治理技术 与装备。
3“三下”采煤技术
提高数值模拟计算和相似材料模拟等,深入研究开采上覆岩层运动和地表沉陷规律,研究满 足地表、建筑物、地下水资源保护需要的合理的开采系统和优化参数,发展沉降控制理论和 关键技术,包括用地表废料向垮落法工作面采空区充填的系统;研究与应用各种充填技术和 组合充填技术,村庄房屋加固改造重建技术,适于村庄保护的开采技术;研究近水体开采的 开采设计、工艺参数优化和装备,提出煤炭开采与煤矿城市和谐统一的开采沉陷控制、开采 村庄下压煤、土地复垦和矿井水资源化等关键技术。
4优化巷道布置,减少矸石排放的开采技术
改进、完善现有采煤方法和开采布置, 以实现开采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研究开发煤矿地质 条件开采巷道布置及工艺技术评价体系专家系统,实现开采方法、开采布置与煤层地质条件 的最优匹配。
总结推广神华集团大柳塔矿、潞安漳村矿实行全煤巷布置单一煤层开采,矸石基本不运出地 面,生产系统大大简化,分别实现无轨胶轮、单轨吊辅助运输一条龙,从井口直达工作面, 同时实现了综采与综掘同步发展,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的经验的同时,重点研究高产高效矿井 开拓部署与巷道布置系统的优化,简化巷道布置,优化采区及工作面参数,研究单一煤层集 中开拓,集中准备、集中回采的关键技术,大幅度降低岩巷掘进率,多开煤巷,减少出矸率;研究矸石在井下直接处理、作为充填材料的技术,既是减少污染的一项有力措施,又简化了生产系统,有利于高产高效集中化开采,应加紧研究。
5采场围岩控制技术
1)进一步完善采场围岩控制理论。以科学合理、优化高效的岩层控制技术来保证开采活动 的安全、高效、低成本为目标,深入总结我国几十年的矿山压力研究成果,以理论分析(解 析法)、现代数学力学(统计分析预测、数值法)和实测法相结合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深 入研究各种煤层地质及开采条件,如急倾斜、大采高、大采深采场矿山压力显现规律及围岩 破坏与平衡机理,不断完善采场围岩控制技术。
2)研究坚硬顶板与破碎顶板条件下应用高技术低成本岩层控制技术。 目前,由于应用高 压注水、深孔预裂爆破处理坚硬顶板和应用化学加固技术存在工艺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因而需进一步研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来解决这些问题。
3)放顶煤开采岩层和支架-围岩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放顶煤开采力学模型、围岩应力、顶 煤破碎机理、支架-顶煤-直接顶-基本顶相互作用关系;运用离散元等方法研究顶煤放落 规律,提出放煤优化准则和提高顶煤回收率的途径。
4)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技术。在总结缓倾斜中厚长壁工作面开展支護质量与顶板 动态监测方面,应进一步在坚硬顶板、破碎顶板、急倾斜、放顶煤工作面开展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同时应不断完善现有的监测技术,发展智能化监测系统,改进监测仪表,使监测仪表 向直观、轻便、小型化方向发展。冲击地压的预测和防治。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冲击性矿压显现发生的机理;进一步完 善 冲击性矿压显现监测系统,发展遥控测量和预报技术,完善冲击性矿压综合防治措施的优化 选择专家系统。
6)研究开发新型的支护设备。研究硬煤层、硬顶板放顶煤液压支架,完善液压支架性能和 快速移架系统,开发耐炮崩、轻 型化单体液压支柱和厚煤层巷道锚索和可伸缩锚杆。
6小煤矿技术改造和机械化开采技术
实施国家关闭小煤矿,淘汰落后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提高平均单井规模的技术政策,开发 小型煤矿机械化、半机械化开采技术和装备,改进小煤矿的采煤方法和开采工艺,提高采煤 工作面的单产和工效;提高小煤矿的顶底板控制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顶底板事故率。
7煤炭地下气化技术
煤炭地下气化技术是将处于地下的煤炭进行有控制的燃烧,通过对煤的热化学作用而产生可 燃气体的过程。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属于一种特殊的采煤方法,它属国际首创。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具有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用人少、效率高、成本低 、效益好等优点,尤其适合我国煤矿地质条件复杂、劣质煤比例高、“三下”压煤严重的具 体国情,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应继续研究完善“长通道、大断面、两阶段”和“矿井 式气化”两种典型煤炭地下气化工艺,进行较大规模的地下气化试验研究,摸索实现“两个 控制、三个稳定”的技术途径,并实现连续、稳定生产探索应用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魏同,张先尘,王玉浚.中国煤炭开发战略研究[M].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钱鸣高,何富连,李全生等.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与支护质量监控[J].中国煤炭学报,199 5(7):48-51
4.我国劳动技术课发展方向探讨论文 篇四
一、1949-1957
背景:新中国成立后, 面临着旧中国遗留下来大批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劳动力的供给远远大于劳动力需求,使得劳动者的力量远不及企业的力量, 劳动力市场处于买方市场, 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另一方面,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对于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业, 国家实行了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政策, 尽量防止这些企业停工倒闭, 造成工人失业。
政策:在这一时期, 为了协调劳动关系, 国家采取了一系列行政干预手段, 如从1955 年到1957 年, 逐步形成了统包统配的劳动力用工制度;又如针对私营企业工资形式混乱, 工资水平高低不一的情况, 从五反到以后对私营企业工资进行调整和改革;1952 年和1956 年两次工资制度改革形成统一的工资制度, 意味着中国形成了由中央政府决定企事业职工工资的体制。
评价:这一阶段的劳动关系在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强化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保护工人群体基本权利和平等的社会地位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就。总体而言, 由于劳动力市场供求力量不均衡, 使建国初期的劳动关系主要表现为企业权利为主的特征。一方面, 由于所有制构成比较单一, 企业职工的身份比较单纯, 在经营管理方面不需要更多复杂的方法与手段, 因而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企业权利。另一方面,政府对私营企业和公私合营企业在招工、工资分配等方面的干预, 又逐渐改变了这些企业原有的自主调节的劳动关系, 尤其是在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 企业的全部生产资料由国家统一管理和使用, 使企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些变化使工人劳动的性质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工人已摆脱了雇佣劳动的地位, 基本上是为自己为社会劳动了。劳动力不再是商品, 工人的工资也不再是劳动力的价格, 而是国家付给他们的报酬。
(二)以纯粹政府权利为主的时期(1958-1977年)
背景: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 生产资料基本上公有化, 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 生产资料共同所有, 劳动关系双方身份性质的根本转变使其成为一家人。
形式:因此, 在这一时期, 劳动关系主要以政府权利的形式出现, 即政府通过科层结构和行政指令, 控制了企业劳动关系的各个领域,包括招收工人和裁减工人、工资制度和奖金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和福利制度, 并且单方面地制定企业内部的工作规则。
政策1: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到文革时期, 政府和企业之间, 围绕企业所使用的劳动力扩大的问题, 尤其是固定工扩大的问题, 一直存在着矛盾。政府为了防止固定工的扩大, 实行了劳动合同制。对于企业工资制度和奖金制度, 国家也采取了直接行政干预的形式。
政策2:1962 年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城市工作若干问题的指示中指出:目前凡是有条件实行计件工资的, 实行计件工资;没有条件实行计件工资的,要认真改进计时工资和奖励办法, 一般可以试行节约提成奖, 在保证劳动定额先进合理的前提下, 不限制工人的超额工资。
评价:总之, 计划经济时期, 在企业内部, 工作规则是劳动关系的核心, 而这些规则是由政府单方面制定的,管理者仅仅是国家与工人之间的中介, 在劳动关系中只负有两项职责, 一是执行政府的有关人事政策;二是向职工传达政府的政策。在企业内部, 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是受国家雇佣的, 他们之间并没有身份和地位方面的差异, 只有社会分工的不同。
由于工人的利益包含在企业的集体利益中, 企业的集体利益包含在国家的整体
利益中, 因此要求职工的个人利益要服从于企业的集体利益, 企业的集体利益要服从于社会的整体利益, 所以, 职工并没有被视为真正的利益主体。在这一时期, 无论是生产、劳动用工还是分配等各项决策, 政府都占据了绝对的支配地位, 因此,(三)由简单政府权利向复杂企业权利过渡时期
(1978-1999 年)
背景:我国自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 各种社会关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逐步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 随着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和劳动、工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化,我国的劳动关系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形式:劳动关系从简单政府权利时期开始向复杂企业权利过渡, 表现在:1多种经济成分的变化直接导致了劳动关系的复杂化在计划经济条件下, 我国企业是比较单一的公有制企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 我国出现了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在非公有制企业中,企业主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变为雇主与雇员的雇佣关系。由于企业主和职工两者的利益目标差别很大, 在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等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上, 劳资双方的立场有时是尖锐对立的, 使得这些企业中的劳动关系比较紧张。同时, 随着企业制度的改革, 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 企业利益与职工利益开始出现分歧。可见, 多种经济成份的出现使企业劳动关系复杂化, 由此导致了企业劳动关系不稳定因素的增加,劳动争议不断呈上升趋势。
2传统劳动用工制度、分配制度逐渐被打破, 劳动关系双方由政府附庸向独立的劳动关系主体转换。
政策:1980 年, 中央提出了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就业方针, 开辟了多渠道就业的新格局;1984 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对国有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进行改革, 开始在国有企业中实行效益工资改革;1986年, 国务院颁布了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 在新增工人中确立了劳动供求双方的自主权利, 用工主体开始由国家向企业转换;1992 年国务院发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 企业在劳动用工、人事管理、工资资金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利;1993 年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又明确提出了建立劳动力市场体系,促使就业、用工、工资等方面的市场化。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企业逐渐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以法人身份出现, 开始享有比较充分的自主权, 用人主体由国家转为企业;劳动者也随着劳动合同制度的产生, 成为劳动的主体, 享有劳动和择业的自主权。于是, 劳动关系的两个主体, 一方是企业法人, 另一方是劳动者, 逐步形成并进一步具体化、明确化了。如此, 计划经济下的劳动者与政府间的外部劳动关系, 便转换成为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内部劳动关系。
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企业权利为主导的劳动关系,并不排除政府适时的调整。相反, 企业经营管理者与劳动者组织进行协商、谈判时, 还需要政府的参与和监督, 必要时甚至要出面进行协调或仲裁。为了更好地依法解决劳动关系矛盾,1995 年1 月, 我国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并建立了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劳动标准体系、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和劳动保障监察制度。劳动关系及其形式构成、衍变
1.双方构成(背景、机制)
2.从开始到现在(我国),结合历史演变
我国劳动关系近30 年的发展历程, 是以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 从计划经济条件下行政化、统一化的劳动关系模式调整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主化、契约化的劳动关系模式的过程。这是社会经济形态转型的必然要求。新旧劳动关系模式的转换, 体现了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资源配置的要求和生产关系转型发展的需要, 并为最大化的经济产出创造了条件。
二、我国劳动关系构成状况分析
劳动关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关系之一。在我国的劳动关系中, 国家和政府充当着比他国更重要的角色。我国劳动关系主体由双方向三方的延展, 既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需求, 更是市场经济国家对劳动关系调整的共性需要。
国际劳工组织(ILO)自1919 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确立一系列劳工标准来规范劳动关系, 提高劳动条件, 保护工人的经济和社会权益。我国对劳工标准的采纳, 采用了两种形式:一是通过批准劳工公约直接采用。到目前为止,我国共批准了22个国际劳工公约, 但只占全部187个国际劳工公约的一成多。二是通过立法的形式间接采用。比如我国的工会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的制定和修订, 也体现了我国的劳动法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趋势。
在劳动关系的确立和调整方面, 国际劳工组织确立了三方原则 , 即由政府、资方和劳方的代表在平等的基础上协商确定劳工标准, 处理劳动关系相关事务。这一原则对于劳动关系的协调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为各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国际劳工组织于1976年通过了三方协商以促使实施国际劳工标准公约(国际劳工组织第144号公约), 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0年9月7日批准了这一公约, 为我国实行三方原则 提供了法律依据。
让我们逐一对我国劳动关系三方的现实状况做一分析。
(一)资方的状况
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 资产所有者、企业经营者和普通劳动者的责权利有明确的法律规范, 他们在劳动关系中的地位和界限相对清晰,资方的主体意识明确, 在很多地方以行业或地缘的关系自发成立了商会、行会等类似雇主协会的组织, 协调处理一些经营发展方面的问题, 但此类组织满足不了现代劳动关系对主体要件的要求。在公有制企业领域, 部分企业的机制和产权关系没有理顺, 劳动关系中资方的主体地位不甚明确, 厂长经理们的身份带有多重性, 既是国家利益的代表, 还是职工的一员。类似于地方国资委或中小企业局等政府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作为企业的代表, 有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特定涵义。随着经济转型和政府职能转变, 政府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如果继续作为企业的代表, 显然缺乏代表性。现有的企业家协会, 本质上是一种联谊性的半官方机构, 也不具备在劳动关系中与劳方相对应的企业家利益的代表身份。因此, 我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资方组织。
(二)劳方的状况
作为职工利益的唯一合法代表, 我国的工会组织与资方组织相比, 组织程度要高得多。中国工会有着悠久的历史、严密的组织和强大的政治活动能力, 覆盖了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的职工。但是, 在社会经济关系特别是劳动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的体制转型时期, 工会领导的工人运动面临着新的挑战。工会必须在组织上、活动方式上不断适应新经济体制的需要, 顺应劳动关系双方利
益格局日新月异的变化, 主动介入劳资双方在劳动关系中越来越明显的力量不均的局面, 并更好地代表劳动者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唯此才能胜任劳方代表的角色。
(三)政府的状况
政府在劳动关系中扮演的角色、强调的重点以及对劳动关系的干预程度与各国的历史背景和传统文化有关。例如在英美, 强调劳资双方的自愿主义和自决信念, 政府对诸如集体谈判之类的劳资双方行为不加干涉;德国政府在劳动关系的调整和平衡中, 严格依法充当中间人的角色, 发挥了重要作用;澳大利亚则主要着眼于由政府出面维持产业和平局面等等。在我国, 政府有着对
劳动关系强势介入的传统, 但随着劳动关系的复杂化、多样化, 企业中的劳动问题日益增加, 围绕劳动权利和经济利益而产生的矛盾和争议数量高速攀升, 面对千差万别且数量巨大的劳动关系问题, 全靠政府来处理和解决已不再现实了。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尤其是劳动力市场确立以后,职工的流动和资方的兴衰全部由市场调节, 政府职能必须发生转变: 要从直接处理具体劳动关系问题, 转变为充当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的制定者、群体性劳动争议的调停者、宏观人力资源就业保障的规划者、社会利益与职工福利的促进者、劳动者整体权利的保护者与监督监查劳动标准的实施者等多种角色。较之于上述理想, 我国政府职能彻底的市场化转变, 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5.对我国高职院校发展方向的探讨 篇五
摘要:本文从多个层面对我国高职院校目前的状况进行了阐述,对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详细的剖析和探讨,对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提出了个人的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建议
ONTHESTRATEGIESOFVOCATIONALITITUTE
Atract:
Thispaperbasedonthepresentsituationofvocationalititute,triedtoanalysetheproblemsofuniversalsignificanceandsharedmyownopiniononitsdevelopmentwithallthereaders.
keywords:Vocationaleducation,Strategies,Suggestion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正在蓬蓬兴起,这支对我国经济发展起举足轻重的人才培养基地已显现出它的巨大作用,这是我国传统学制变革的重大成果。然而,几年来随着一批批人才的输出和社会对高职人才质量的检验,反馈出了许多问题。本文试图对我国高职院校进行一定的剖析,并提出个人的一些建议,以期对促进我国高职院校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
一、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呈现以下特点
(一)师资队伍薄弱
我国高职院校大多数是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合并、升格而来,普遍存在着行政后勤人员超编,大部分教学人员是以前的中等职业教师,且教职人员配比和师生比例失调。在一线教师中,普遍存在着专业知识、学历结构、实践技能、科研水平等方面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的现象。随着办学层次的提升,很多教师已难以胜任教学工作,但是由于高职生员的大量扩招,他们又不得不坚守在高职教学的第一线,合格师资数量更加紧缺。此外,多数教师对高职教育所规定的以“应用技术”为主,理论上做到“必需、够用”的教学原则的理解上存在偏差,加上适合高职院校的教材短缺,不得不使用本科教材,而他们对本科教材内容的理解本身就有难度,又缺乏内容处理的灵活性,因而上课只能照本宣科,有的甚至干脆沿用原有中等职业教育的教材。由于知识的限制,多数教师在教学中讲授知识普遍过于浅显,导致学生对某些技术原理模糊不清,囫囵吞枣。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对必需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不全面,从而影响了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从普通高等学校调入了一些教师。这些教师具备较丰富的理论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一般都比较受学生的欢迎。然而,由于多年的高校教学工作所养成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一时还较难适应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加之高职院校现有的办学环境、办学条件、校园氛围和政策导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教师在教学上更多地沿袭着学历教育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师对生产一线和社会实践缺乏了解,因此学生的实践技能难以到良好的培养。为了完善实践教学环节,也有不少的高职院校从生产第一线聘请了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但他们又缺乏理论教学经验和教学技能,传授知识比较困难。
(二)定位不够明确,观念转变不够
虽然每一所院校的领导和教师都熟知我国开办高职院校的目的、方针和政策,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办学观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这主要是某些领导没有真正明确高职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定位不够明确,导致学院的管理、教学环节的运作比较混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高职教育的简单理解和经验思维。因为大多数高职院校是从中等职业学校合并、升格组成,这些院校的领导多年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管理,对高等教育不太熟悉,加上有些领导的知识和学历结构偏低,对高等教育的有关政策、法规、人才培养模式、办学目标不明确,缺乏管理经验,缺乏与高职教育发展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方案。他们对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培养哪一个层次、哪一种类型的人才,均不十分清晰。因此,对学院教师素质的要求、对学生培养目标的确定、对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以及对教学环节的运作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不能正确地把握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
2.招生规模与办学条件不匹配。这类学院大多是刚起步,经费来源不足。不少学院为了加快发展,解决经费问题,大量扩招。他们普遍认为只要有生员,就可以求得发展,或者至少可以解决燃眉之急。殊不知,如果这些学生在学院里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待他们走入社会之后,正好是事与愿违,学院只能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自毁招牌。
3.师资建设力度不大,现有教师的资格认定管理不到位。很多学院引进人才只是为了迎接评估,而忽略了对已有教师的规范管理,虽然原来中等职业学校留下来的教师有相当一部分很优秀,但随着学院的升格,他们需要有一定的时
间和机会去补充知识,提高学历和学术水平。严格地说,他们中还有不少人根本不能胜任高职的教学。然而,在不少高职院校中,他们仍然肩负着繁重的教学工作,这也是高职院校应该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因为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学生的培养质量,学生质量的高低则关系到整个学院的生存和发展。
(三)专业设置盲目,“产销”脱节
政府和
教育管理部门为了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在扩大高职的招生中,表现出了一定的盲目性,忽视了高职院校的客观实际和承受能力,缺乏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特殊性的分析和指导。我国高职的办学目标应该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很多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缺乏地方特色,忽视对地方经济结构和办学条件的综合考虑,盲目模仿其它院校,不切实际地设置专业,或者缺乏对市场的全面调研,匆忙上马,尤其是缺少三年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科学预测。结果是学生数目大增,办学条件不足,有些专业不得不依旧按学科性教育运行,或者把高职办成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造成专业成了一个虚架子,造成高职教育与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存在着相互脱节的现象。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这也是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偏低的原因之一。
(四)缺乏适用教材,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不科学
除了部分公共课与少数基础课可以选用相近的教材外,大多数教材、尤其是具有专业特色的教材普遍欠缺,专业教师只能根据已有的相近教材或自编讲义来进行教学,教学质量的好坏很难评价。由于教材缺乏,加上师资的不足,教学计划的制定目标模糊,普遍存在着太多的不定性,有些高职搞“虚实”结合。“实”即第一年的教学计划是实的,这部分能够执行。例如,外语、体育、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课程,不管什么专业都必须开,第一个学期就先开这些课程。“虚”即第二、第三学年的教学计划则有些是虚设,虽然有教学计划,但由于各种原因,临时调整课程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些课程还可随意删去不开,不能保证按教学计划执行,这种现象在高职的教学过程中很普遍。由于教学计划的虚实结合,课程体系也就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亦不明确,从而达不到目标培养的要求,导致毕业生质量偏低,专业知识结构也不符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五)实验、实践等教学环节经费投入不足,教学方法单一
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条件很差,实践教学环节不完善,有很多院校连基础实验也无法开出,更谈不上开设专业技能性的实验了。开不出的实验课时和无法落实的课程实训,一般采取增设理论课时的教学来完成,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另外,受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目前高职的专业划分一般比普通本科要窄,非专业课时所占比重偏多,造成专业课课时难以满足,不能保证理论与实践相匹配。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知识面狭窄,技能得不到很好的培养,岗位适应能力不强。毕业后若遇到行业不景气或用人需求量减少时,学生抵御就业风险的能力低,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对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建议
(一)改变落后的办学观念,加大投入力度,健全实践性教学环节
1.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与一般的企事业单位不一样。学校的前途取决于学生质量的优劣,也就是说学校生产的“产品”是否符合市场的要求决定了学校的发展。诚然,要跟上时代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正呼唤着一支优秀的“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但目前更加迫切的是办学条件的改善。如何尽快完善适合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师资队伍,改善实验、实践条件,改革教学方法和规范课程设置,真正培养出合格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才是我国高职院校要急待解决的中心问题。如何做到把有限的资金真正使用到教学第一线,首先必须尽快地转变思想观念,把工作的重点真正放在教学第一线。
2.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深化理论知识的必要过程。高等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这是高职院校办学的特色,也是高职院校生命之所在。实验室建设是高校最重要的硬件建设之一,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所以必须加大实验室设备的投入,加快实验室建设步伐,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提供坚实的物质保证。另外要加快与企业建立广泛的校企合作关系,建立稳定的专业实习基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及管理的能力,使学生一毕业就能胜任职业岗位。
(二)吸取国内外的办学经验,明确目标定位
据2003年9月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研究生就业率为94,本科生就业率83,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约为55[1],个别省高职就业率尚未突破二位数。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偏低并非缺乏市场需求,而是我们没有找准培养目标,说明我们很多高职院校在目标定位上存在着盲目性。如何找准市场目标,这是每一所高职院校都必须长期探索的课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科林·鲍尔在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大会上提出“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不应该仅仅是‘需要驱动’,也应该由‘发展需要’来驱动。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是人的整体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2]”。长期以来,我国缺乏应用型、技艺型、操作型人才的培养基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产品技术含量的提高以及工艺复杂程度的增大,急需一大批能担当起现场工程师或现场技术指导工作的、既有大学的专业文化知识又有很强的操作能力和技术实践能力的新型复合型人才。而高等应用型人才教育的目标正是培养既具有大学程度的专业知识,又具有高级技艺,并能在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职业技术教育目标定位应该是侧重于“需要驱动”,兼顾“发展需要”,这既是一种与职业岗位“群”联系的、明确而具体的需求,也体现出个人可持续发展内含的“发展需要”的基本思想。高职教育人才的去向是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直接运用高等技术为社会创造价值。这一素质要求包括了知识吸收能力、知识转化能力和运用知识的创造能力这三个方面。这种定位强调了“应用型”,突出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使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规格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这个目标体现了高职教育的三个本质特征:
一、高等性。它属于高等教育范畴,是高中后教育;
二、职业性。它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高等层次;
三、应用性。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是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应用性还应该突出针对性和适应性,比较教育学专家王英杰教授指出:”在新经济条件下,劳动力需要具备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够迅速地迁移所学的知识于新的环境,能够迅速地更新知识以适应新生的行业或职业的要求。在新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可能不得不较经常地变换职业,许多劳动力需要具备创业能力,在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3]。”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也应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尤其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工业生产的国际化趋势的加剧,更使得我们在人才的培养模式上,面临巨大的挑战。高职院校必须把握机遇,迎接挑战,锐意改革,明确高等应用型人才教育独特的办学思路、办学途径及办学模式,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把高职院校办成一个崭新的高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基地。
(三)加大教改力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教育在教学上应该打破传统的“学科中心”模式,建立起与高职培养目标相吻合的“能力中心”模式[4]。即在认真分析某种职业岗位所要求的各种具体业务能力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确定所需要的专业和基础知识内容,不必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应强调综合性和实用性,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实际动手能力强,能够迅速适应岗位工作,满足社会的需要。增强课程设置与岗位目标的适应程度,即高职的课程内容与相应的岗位要求之间达成的吻合度。在课程的理论深度方面要充分依据岗位需求和个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灵活控制,即理论课程在内容上是偏向基础理论还是应用理论。在这方面,有人对不同国家的高职课程进行了比较研究[5],加拿大更强调应用理论,在课程理论深度方面,则处于较低位置。我国高职课程教育目标决定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在理论深方面度处于较高位置。如何建立起与高职培养目标相吻合的“能力中心”模式,应该从以下四方面考虑:
1.根据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来选择教学内容。过分专业化,所培养的学生存在着技能单一,知识面狭窄,缺乏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后劲,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
2.加大教改力度,摈弃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培育,强化对学生探究、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围绕学生探究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新的经济时代下,劳动者可能不得不经常地变换职业,在强调职业导向的时候,决不能忽视受教育者个人的可持续发展。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直观性,缩短教学与生产和社会实际的距离,这样不仅能够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自我发展和获得知识的能力。
3.加强实验、实践、实训环节的教学,避免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实践教学应该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这样能及时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动手能力。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学一线上有创新精神和工作能力的教师的作用。必要时,还要多从社会上聘请一些有技术专长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到课堂里来给学生现场讲座。
(四)创新高职专业和课程设置
在专业设置上,高职教育必须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设置专业,而不能像普通高等教育那样,针对学科用专业目录去规范和限制专业的设置,或者盲目地设置专业。由于职业岗位的千变万化,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面临着更多的不定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高超的市场预测能力,先设置一些稳定性较大的长线专业,打造出自己的特色,努力创办精品专业;还要善于发现新的社会需求、新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围绕着精品专业根据社会的职业分布状况和发展趋势来灵活地设置和调整专业;应依托基础好的专业和师资队伍集中力量建设特色专业,形成一定的专业优势和相应的知名度,带动相关专业的延伸和发展。这样就可以做到在现有的条件下求得稳步地发展。这虽然会给教学的组织管理带来很大难度,但在这方面高职教育不能退缩,必须闯出特色。总之,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既要注重自身的办学条件,又必须体现灵活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的特点。同样,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也必须摈弃传统高等教育“重体系、轻技能、大而全、小而全”的思维模式[4],突破知识本位即按专业体系的系统性设置课程的方式,代之以能力本位即按照岗位和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或能力要素来设置课程。在这方面,首先必须做的是调整教学计划,重组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院还应开设公共选修课,以基础课为先导,以专业课为重点,以实践课为主要形式,做到基础理论课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实践性为教学重点。
(五)加强教学管理,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办学
加强教学管理,应从课程建设和教研室建设入手,带动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课程建设中,将覆盖面广的主要基础课和对培养目标起重要作用的专业主干课,作为重点建设的对象。在教研室建设中,应进行教研室的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档案建设等,同时广泛开展教学法研究,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把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考试方法作为实现专业教学改革目标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自始至终坚持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努力做到以强化实践、突出实训、注重实效,以“教化、示范、养成”为基本途径的素质教育体系[6];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通过开设选修课、辅修专业、开展社团活动等途径,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个性化。教师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动力,推动校企合作,为高职院校的发展闯出一条坚实的路子。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给高职院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只要我们能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找准定位,办出特色,朝着高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向去努力,高职院校将一定会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美好前景。
参考文献:
[1]周济,在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03.11.7
[2]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0年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541与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2-8-161
[3]邸鸿勋人才需求分析与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科教版),2002.
[4]陈晓燕对办好高职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第16卷第1期 2001.3.
[5]吴建设,中加高职课程模式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No.4,2004.Vol1.25.
6.我国港口企业发展现代物流探讨 篇六
现代物流是现阶段港口企业在结构调整中的一个主流发展方向,从港口在当前状况下发展现代物流的`战略意义、我国港口企业推动现代物流发展的优势、港口企业发展现代物流所采取的具体形式3个方面,对我国港口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性和策略进行了论述.
作 者:陈正寿 于定勇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刊 名:海岸工程 英文刊名:COASTAL ENGINEERING 年,卷(期): 23(1) 分类号:F550 关键词:现代物流 综合服务系统 港口信息化 供应链 综合物流型港口
7.我国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探讨 篇七
1 我国水利施工技术发展概述
1.1 我国水利工程发展情况
水利工程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发展动力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但是由于我国地理形势的特点我国水资源因地理原因分布趋势多变。根据地理学和气象学知识分析可以得出, 我国处于亚洲的东部, 地势西高东低, 有利于季风的深入, 从而形成降雨。我国整体的降雨量分布十分不均匀, 沿海地区的降水量十分丰富, 整体趋势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在我国的西北部降雨量十分之稀少。这样的降雨量分布对于人们的经济发展和日常生活十分不利, 所以水利工程的建设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现在兴建的水利工程众多, 也发挥了水利工程应当发挥的重要作用, 但是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和国外的水利工程建设有着较大的差距。
1.2 水利设施施工技术特点及重要性
水利工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在水量调节和水资源分配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同时水利工程还能够对水资源进行无害化处理。保证水利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就要依靠完整的水利工程设施, 高质量的水利设施才能够对水利资源做到良好的调控, 如果水利设施不合格不但不会起到水利工程的作用还会造成次生灾害。例如三峡大坝的修建, 如果在建设和使用的过程中发生透水事故, 必将会对下游的城市带来灾难并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同时, 水利工程是一项受季节影响十分大的项目, 受到环境的制约。因此水利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和季节的配合以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工作效率。具体来说, 水利工程建设在河段的上游, 但是河段上游施工难度更大, 这就要求水利工程在施工时要有特殊的处理手段, 同时水利工程施工强调高度的精确性和准确性, 而这些要求的实现要依靠高水平的水利施工技术实现。
2 水利工程建设技术探讨
2.1 水利工程堤坝建设技术探讨
水利工程的技术探讨是水利工程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而堤坝建设是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堤坝建设是水利工程建设中最基础的一部分, 堤坝建设的好坏对于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在我国的堤坝建设中, 堤坝常常由泥土和砾石组成, 泥土可以起到防止水渗透的作用, 砾石可以起到坚固堤坝的作用。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 要重视对堤坝防渗透层的建设, 同时要增加砾石的填充密度, 来增强整个堤坝的耐受性和整体质量。我国现阶段主要采用国际先进的冲击和反循环钻机技术进行堤坝工程建设, 这能够大大提升工程建设的速度和质量。传统的堤坝建设主要运用混凝土进行, 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就需要对大量的混凝土进行浇筑, 这对于整个工程来说, 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建设, 同时对于建设的过程有着较高的要求。大量机械设备的应用, 尤其是高质量设备的应用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当前一般对骨料采用风冷降温, 或者是在混凝土拌和的过程中使用补偿收缩混凝土, 来有效地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总体来说, 对于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堤坝建设技术的探讨有利于整个水利工程质量的提升。
2.2 水利工程挖掘技术探讨
挖掘技术是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核心技术, 随着我国对于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 水利工程建设的开展日益增多, 水利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 同时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水利工程这些方面的特点对于施工的强度有着很大的要求, 要求在建设的过程中动用大量的设备, 尤其是挖掘设备, 同时对于工程管理人员、建设人员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要求管理人员和建设人员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过硬的专业技能。我国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常常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和施工安全问题, 这些问题需要依靠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和创新来解决。尤其是在挖掘作业的过程中, 要采用先进的挖掘设备和挖掘技术才能够减少工程的质量问题, 减少人工失误, 提升工程建设的整体品质。挖掘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十分重要, 因此对于挖掘技术的探讨和研究对于水利工程建设整体施工有着重要意义。
3 提升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措施
3.1 现代化管理
管理对于每项施工工程都有着重要意义, 尤其是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运用现代的科技化的管理手段进行项目工程的管理对于水利工程整体质量的提升和缩短工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要通过合理先进的管理技术手段对于施工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 从而及建设过程中需要的技术设备、挖掘设备、材料进行细致的管理, 能大幅度提升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建设效率。尤其是在管理过程中, 发现工程建设方面的问题, 一定要及时地进行修正, 确保该问题不会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再次出现, 防止问题的扩大化, 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工程的工期。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中, 应当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技术设备和管理技术, 紧跟时代步伐, 定期对工程建设的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进行培训, 同时也要对工程建设的设备、材料进行细致的规划。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并且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 缩短工期。
3.2 先进科学技术的引进
科学技术总是在不断进步的, 因此在进行施工建设时, 应当充分地参照国际先进的建设技术, 与我国的具体水利工程实践相结合, 促进我国树立工程建设技术的发展, 以先进的技术和施工设备提升工程项目的工作效率。同时, 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可以提高工程的质量减少人为原因形成的建设失误, 提升水利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 形成完备的树立工程建设技术保障。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 社会对于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 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 而想要充分地发掘和利用水资源就要加强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这其中水利工程的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水利工程关乎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所以在未来我国会大量兴建水利工程以满足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对水利工程施的技术进行探讨, 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技术设备如:激光技术、数字技术、全球定位技术。先进科技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会大大提高工程的质量, 发挥水利工程真正的作用, 将水利工程技术转化为现实中的生产力, 解决我国的水资源问题, 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同时也能够提升水利建设企业自身发展, 提升企业的整体形象以及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叶斌, 李学武.高压喷射灌浆施工技术[J].西部探矿工程, 2004 (10) .
[2]孙志超, 陈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研究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 2013 (2) .
8.我国劳动技术课发展方向探讨论文 篇八
【关键词】建筑技术;发展现状;策略
前言: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工业对大自然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大自然的变化以及不断消耗掉的能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人们开始意识到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能源的重要性。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必定会造成能源的消耗,能源危机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能源消耗过程中,建筑行业对能源的消耗极大,由于我国始终坚持着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因此近几年我国开始提倡走绿色建筑之路,以求能够保护大自然和能源,为人类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一、我国建筑技术发展的现状
绿色建筑作为新时期建筑技术的新要求,不仅对我国传统的建筑技术是一个巨大的冲击,而且对我国开展技术自主研发工作和落后技术的改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促进了我国在技术层面的进步,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有效促进了我国与世界先进技术的接轨,对我国未来的发展和节省能源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绿色建筑理念的提出
随着能源危机的不断加重,我国对保护能源的意识有所增强,而建筑在建造和使用的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是非常大的,在全球每年的能源消耗中,建筑消耗占了总能源消耗的一半。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建设部门出台了一部名为《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的规章制度,要求以绿色建筑替代原始建筑,来达到能源节约的目的。这一导则的提出,针对建筑行业的技术做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以先进的建筑技术进行从建筑规划到施工再到运营等全过程,在这一要求领导下,我国很多城市都建造了节能小区、生态小区等,这些节能建筑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已经将节能建筑的理念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1]。
(二)建筑技术的发展状况
近年来,我国在建筑技术的发展方面,不断进行着新技术的研究和实践,除了坚持以自主创新为主之外,还积极进行国外先进技术的学习和先进产品的引进。在技术学习方面,我国每年都会举行大型的博览会,在会议上介绍国内外节能和绿色建材的先进产品,还为专业人员专门提供了一个学习技术和交流经验的平台。根据不断地努力,我国目前的绿色建筑水平已经接近世界最高端技术的水平,我国自主研发的绿色技术具有生态绿化、环境舒适、天然彩光等特点,并且双层玻璃幕墙、真空玻璃等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已经达到世界最先进的水准,能够引领世界的绿色建筑技术。在能源方面,我国充分利用了丰富的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这些可再生资源的充分利用使得建筑行业的浪费和污染现象大大降低,在接下来的建筑技术发展过程中,一定还能够将这些可再生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2]。
二、我国建筑技术的发展策略
绿色建筑是目前全球对建筑技术研究的重点,我国在绿色建筑方面,紧跟时代潮流,不断研发并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绿色建筑技术,在未来的技术发展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发展策略:
(一)大力推广智能建筑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飞速,智能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发展建筑技术过程中,重视智能建筑技术的应用,能够带来节能、高效和舒适的特点。智能建筑的含义是将当今世界先进的智能技术应用到建筑物的管理过程当中,包括监控、管理、通信等方面,智能建筑是建筑设备的自动化体现,智能建筑能够将建筑中的办公系统、服务、通信设备等各项系统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实现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在我国,智能建筑的出现较其他发达国家要晚,在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智能建筑中,主要体现了现代的计算机、通信和控制技术,这三项技术的发展,能够有效利用通风系统、采光系统等,节省大量能源,是绿色建筑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
(二)绿色建筑的发展策略中应侧重于环境保护
1.绿色建筑的能源观
节能和保护环境是绿色建筑的目标,在传统的建筑当中,机械空调和照明系统等都对能源是一个巨大的消耗过程,是導致能源耗尽,不能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对大气污染的一个严重威胁。树立绿色建筑能源观,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高科技技术,加强整个建筑的能源利用率,不断开发和使用新能源,是现代建筑应该具备的重要条件[4]。
2.绿色建筑的环境保护特点
在绿色建筑的材料和结构上,要求能够做到对能源进行转换,能够有效对室内的温度和亮度进行调解,始终保持室内一个舒适的环境。例如建筑表面上所安装的太阳能电池,就能够对室内的灯光亮度进行有效调节,始终为人类办公和生活保持一个舒适的光线。随着信息化、新能源和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这些技术能够有效应用于绿色建筑当中。
3.绿色建筑的设计观应建立与环境气候之间的联系
伴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机械空调的采用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带来了更多的舒适,然而机械空调是会造成很高的能耗量和环境污染的,人们在取得经济效益并享受生活的过程中,却以环境的巨大污染做代价,在现今的意识水平中,人们意识到了机械空调的破坏性,因此人们开始了绿色建筑的旅程。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既体现了能够满足人体需要的舒适温度,又体现了保护环境和气候的特点。绿色建筑在建造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当地的气候来进行建造,绿色建筑强调大自然的力量,光能在绿色建筑中可以用来照明,办公设备可以提供保暖等。使用当今先进的科学技术,因地制宜,提高气候资源的利用率,将这一理念与先进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有效结合,为绿色建筑的发展带来更好的前景。
(三)加强对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视
为了建造出更好的绿色建筑,实现能源的节省和重复利用,我国应加强对科学技术的重视程度,不断提供资金,培养人才,增加研发实验,并且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转换成生产力。抓好每一项新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促进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我国的建筑在国际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不断突飞猛进,但是在先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方面,还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以求达到世界一流的水准。
结论:伴随着国内科学技术不断的进步和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在及时采用先进技术之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正在逐步与国际水平接轨。但是在技术的研发和实践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仍需要不断的进行完善。我国应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开拓出自己的先进的建筑技术领域。近几年我国不断出现的大规模结构新颖的建筑充分将我国的建筑技术展现给了世界,因此说明我国的建筑技术发展是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的。
参考文献:
[1]张爱华. 浅谈我国建筑技术现状与发展策略[J]. 科技视界,2012,04:105-106.
[2]董艳涛. 浅谈我国建筑技术现状与发展策略[J]. 民营科技,2012,04:347.
[3]祝恺. 浅谈我国建筑技术现状与发展策略[J]. 科技创业家,2014,03:42.
9.关于我国汽车营销模式发展的探讨 篇九
一、我国汽车营销的发展阶段
我国汽车交易市场近几年有不小进步,一是刁我国汽车市场营销的发展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即计划分配“管理者不经营、经营者不管理”,管理者主要为人g阶段(1978年以前),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阶段(1978~1991务,为消费者方便购车提供服务;二是外国汽车公i年),市场经济阶段(1992年至今)。在计划分配阶段,产品严格按我国有影响的汽车市场,越来越多的世界着名汽车„计划分配,物资机电部门统一销售,汽车生产部门不直接销售汽我国市场进行考察;三是市场与厂家有了进一步沟j车。当时的销售主体、销售品种、销售方式、销售价格、消费主体都创造条件欢迎特许经营的专卖店进来,而且不少厂i是单一的,市场呈卖方市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阶段,国先态度,同意特许专卖店进场,同时,专卖店的进场t家计划逐年下降,汽车自由市场基本形成,市场开始起决定作上改变了人们对市场的认识。
用。这一段时期,尽管汽车市场有起有落,但总体还是以卖方市场独立经销商和分散的个性化销售也在悄然兴起为主,汽车销售成为高利润行业。汽车销售渠道以物资机电部门中,一批私人、私营、股份制的商家迅速崛起,有的{和汽车工业销售部门为代表的国有汽车销售体系为主,同时以整汽车企业或企业集团被多个汽车厂家所看好,成为i车厂为主建立的自销体系逐渐壮大,营销方式以店铺营销和人员许专营,他们正在成为汽车销售服务领域的生力军雨推销为主。在市场经济阶段,市场机制起到决定性作用。这个时
三、与国际汽车营销模式的比较期,汽车销售部门形成大、中、小规模并行,厂商、物资部门、中国1.汽车营销体制的国际比较汽车销售系统和汽车交易市场并举,国有、集体、个人多种所有制对于企业来说,企业与市场的联系是通过企业自形式并存的局面。汽车营销方式以代理制、汽车有形市场和四位实现的。在当今世界汽车市场激烈竞争的格局下,牵一体的专卖店为主,同时出现了分期付款销售、租赁、汽车超市、都建立了自己强大的营销体系。尽管各大汽车公石因特网销售等多种销售形式。汽车市场以买方市场为主,对汽车各有其不同的管理模式和特点,但经过数十年的发j经销商服务意识要求更高。中国加入wT0以来,国内汽车产品的公司的营销体制已趋于成熟,并具有许多共性,正高产销量不断增加,外国汽车的进口量也在不断攀升,这说明中国特性,奠定了当代国际通行的汽车营销体制的基本在的汽车市场正在向成熟的方向发展。销售体制有产销合一,产销分离和产销结合3种体;
二、我国汽车营销模式的现状
制各有优势,生产厂家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发展阶l选择的体制也有所不同。目前,产销结合是国际上通行的营销体制,是西方汽车公司发展的主流。汽车销售通路的国际比较生产商要把产品运到消费者手中,都不同程度地使用了营销中介机构,即都建立了自己的销售通路,或利用其它共同的销售通路。代理制销售通路是当今世界汽车行业销售的基础,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日渐完善的国际通行的销售通路。所谓代理,是指企业委托国内外商人销售商品或完成其它作为,其中委托方称为代理商,代理商是生产商在各地选择有一定实力的经销商为其销售代理。生产商与代理商既独立又依赖。代理商与厂商是长期合作的关系,并且在销售新车方面均具有排它性,因而代理商比独立经销商更能为厂家进行长期投资,维持厂家的长远利益。同时,相对独立经销商而言,生产企业对代理商更容易控制,代理商的进货通路,销售区域以及代理佣金支付方式等,都在合同中明文规定,再者经销商一般不负责售后服务,而代理商同时代理售后服务工作,因此,对生产厂家来说,采用代理制方式销售产
品比采用经销商方式更符合企业的长远目标。
三、汽车营销形式的未来趋势
1.汽车经销场所应具备“一站式”服务功能
汽车和所有的消费品一样,必须考虑人们的消费习惯。经营汽车的场所(汽车交易市场、汽车园区、汽车城等)应品牌众多,便于消费者“货比三家”,展示和销售兼备,修理、装饰、检测、信息发布与交流等配套设施齐全。有条件的场所还需融入汽车文化、汽车科普教育,并引入汽车旅游、娱乐,使汽车在实用性上增添更多的现代气息。
2.网上看车与汽车经营场所购车相结合网上车市可以使人们通过互联网了解汽车的每一个部位,进行同价位车型各项数据的比较,根据各自的经济实力和用途、喜好确定车型,再体验一下虚拟的购车流程,如果满意给经销商签个定单。在预定的时间到指定的地点实地看车,现场效果和网上车市了解的情况相同,便可交款提车。这种方式对于减少场地占用、提高效率的意义十分明显。
3.“以消费者满意度为中心”将成为主流服务理念
购买汽车的是消费者,汽车营销企业需要面对的是消费者,企业的盈利点正在从车延伸到人,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营销企业不仅应该研究消费者的兴趣、爱好,跟踪售出车辆在各个时期的服务项目是否及时到位,并对车况了如指掌,还要将诸如维修部件、消费者集中反映的问题等及时反馈给厂家,进而对消费者所有接触点上的信息进行分析、挖掘,预测下一步的需求,以保持和增加消费者对该品牌的忠诚度。
四、我国汽车营销模式的发展对策
1.建立符合我国特殊国情的汽车营销模式
在发展汽车营销模式时,我们必须重视中国特殊的国情,毕竟我国的国情与汽车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显着的差别。首先,我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城乡差别大、各地发展不平衡,人均资源贫乏,人均消费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其次,城294特区经济Special Zone Economy 2007年8月市交通状况虽大有改观,但还难尽如人意,加之政策的制约,汽车市场虽然发展很快、增长潜力巨大,但仍然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再次,国内汽车生产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自主品牌缺失,且市场竞争又极为激烈,相对于我国汽车生产企业的投人和产出比来说,企业目前很难支付大额的营销费用。因此,中国汽车营销模式的建立必须要符合国情,要体现中国特色,而不能一味追求西方的模式。
2.建立以消费者为导向的汽车营销模式
从营销法则上来说,任何营销模式的建立,都应以适合特定消费者的特征,以满足特定消费者的需求为最终目的。即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的营销模式才是最科学的、最合理的、最有效的。因此,我国汽车营销模式的建立也必须以符合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为导向。目前,我国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不仅在价格上要求与国际接轨,而且在售后服务上要向欧、日、美等汽车强国看齐。
这就决定了国内汽车生产企业无论采取何种销售模式,都要以消费者的利益为中心,处处以给消费者提供便利为重点。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消费者、赢得市场、赢得发展。但是,在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前途下,汽车营销模式的建立还需从全局出发,综合厂商、经销商、消
费者各方利益。只有这三方的利益均衡发展,才能维系汽车营销模式的良性运作。
3.建立具有多样性的汽车营销模式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限制和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各种不同形式的汽车营销模式具有不同的优缺点,都具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和消费者群体,这就决定了在我国不能建立单一的汽车营销模式,而是要依据市场规律和变化的市场,结合生产企业的特征和特定的消费者群体,建立具有特色的多种形式的汽车营销模式,以便适应各种不同层次的消费者的需求。当前,除了建立代理制、专卖店营销、特许连锁经营、汽车超市、4s专卖店等形式的营销模式外,还可以建立网上购车、汽车电子商务、买断销售、品牌形象代言人等形式的汽车营销模式,并积极探索新的汽车营销模式。实现各种模式取长补短、协调发展,通过市场的竞争来实现优胜劣汰,从而提高我国汽车营销的整体实力。
了解更多关于宏观经济学方面的论文就来经济论文网
参考文献:
【1】邵海忠。WTO与汽车营销[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2】赵富强,陈耘。汽车营销模式的国际比较[J】。北京汽车,2002,(03)
10.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探讨 篇十
魏永良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本文阐述了机器人的发展历史,国内机器人产业的现状以及我国机器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机器人;历史;发展前景
提到“机器人”,我们都会自然而然的把它跟“高科技”“未来”“现代化”等词语联系在一起,但事实上,造出机器人的想法自古有之,无论中外古籍,都有不少这方面的记载。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古籍《列子汤问》中,就记载了中国古代著名工匠偃师向周穆王进献能歌善舞的机器人偶的故事。到了我国唐朝,有关于机器人偶的记载就更多了。相传在杭州有一个叫杨务廉的工匠,制作了一个僧人模样的机器人,“他”手端化缘铜钵,能学和尚化缘,如有人向钵体内投钱,还会给施主行礼答谢,等到钵体内钱满就会自动收起钱。而在古代西方也有很多关于“机器人”的故事。据《荷马史诗》的记载,赫菲托斯制造过一种可以独立运作和行动的三足机器人,据说他还奉众神指望宙斯的命令,为克里特国王制作了一个叫“塔罗斯”的巨人机器人。相比于神话传说,真正设计出有据可考的自驱动的机器人开始出现在20世纪。机器人发展历史
机器人形象最早出现在科幻和文学作品中。1920年,一名捷克作家发表了一部名为《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的剧本,剧中叙述了一个叫罗萨姆的公司把机器人作为人类生产的工业品推向市场,让它充当劳动力代替人类劳动的故事。真正意义上的机器人出现在1959年。当时,美国人英格伯格和德沃尔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这台机器人外形像一个坦克的炮塔,基座上有一个可转动的大机械臂,大臂上又伸出一个可以伸缩和转动的小机械臂,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代替人做一些诸如抓放零件的工作。1962年 美国AMF公司生产出“VERSTRAN”与Unimation公司生产的Unimate一样成为真正商业化的工业机器人,并出口到世界各国,掀起了全世界对机器人和机器人研究的热潮。从机器人诞生到本世纪80年代初,机器人技术经历了一个长期缓慢的发展过程,但是到了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等的快速发展,机器人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除了工业机器人水平不断提高之外,各种用于非制造业的先进机器人系统也有了长足的进展,现在全世界装备的各种机器人估计已经超过千万台,种类达数十种。大多数工业机器人都不能走路,一般是靠轨道滑行。现代工业机器人主要有四种类型:
(1)顺序型——这类机器人拥有规定的程序动作控制系统;
(2)沿轨迹作业型——这类机器人执行某种移动作业,如焊接、喷漆等;
(3)远距离作业型——比如在月球上自动工作的机器人;
(4)智能型——这类机器人具有感知、适应以及思维和人机通信机能。
2.国内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在工业发达国家,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机械加工行业、电子电气行业、橡胶及塑料工业、食品工业、物流、制造业等诸多领域中。据了解,国际上工业机器人技术日趋成熟,已成为装备制造业的一种标准设备而得到工业界的产业化应用。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就开始致力于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目前,我国已经能够生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平面关节型装配机器人、直角坐标机器人、弧焊机器人、点焊机器人、搬运码垛机器人等一系列产品,不少品种已经实现了小批量生产。尽管机器人产业化已呈星火燎原之势,但我国机器人仍旧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我国基础零部件制造能力相比于发达国家差。虽然我国在一些零部件方
面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无论从质量、产品系列,还是批量化供给方面都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高性能交流伺服电机和精密减速器方面的差距尤其明显,因此造成关键零部件长期依赖进口,影响了我国机器人的能价格竞争力方面。其次,中国的机器人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虽然已经拥有一批企业从事机器人的开发,但是都没有形成较大的规模,缺乏市场的品牌认知度,在机器人市场方面一直面临国外机器人品牌的打压。国外机器人作为成熟的产业采用整机降价,吸引国内企业购买,而在后续的运用维护备件费用很高的策略,逐步占领中国市场。
3影响我国机器人的发展因素浅析
3.1机器人产业的政策因素
从机器人发展强国日本的机器人产业发展来看,国家对机器人的重视和政策扶持是机器人发展的最关键因素。而在国内,除了许多历史原因造成我国制造业水平低下的原因外,更多的是对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认识不到位,一直以来,我国鼓励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很少,高校教育欠缺机器人知识的专业课程。而现代工业机器人的制造及应用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制造业水平,国家应高度认识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重要性,这也是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据了解,日本战后对机器人采取的一系列相关政策,极大地推动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目前,日本已是世界上工业机器人的第一生产大国。工业机器人作为高新技术产品,我国应该比照新能源中的电动汽车,出台相应的扶植政策。
3.2我国的人口与机器人的矛盾
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肯定会造成制造业工人需求的减少,机器人会抢走工人职业的问题提出已久。但我国是个人口大国,从我国的产业结构来看,人口与发展机器人产业并不矛盾。首先,我国第一、二产业人口比重很大,须解放更多第一、二产业劳动力进入第三产业。而机器人产业发展将会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此外,机器人产业会带来更多的高层次的人才需求,促进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
3.3我国工业基础因素
80年代改革开放后,我国工业引进了国外大量的先进制造技术,但没有很好吸收,并未获得核心技术,工业基础没有得到实质性提高。这种情况下,大多数高精度伺服设备、传感设备必须进口,从而导致国产机器人价格优势不明显。
4我国近期机器人的研究情况
根据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经验、现状及近几年的动态,结合当前国内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机器人技术应重点开展智能机器人。主要有一下研究内容:
4.1示教再现型工业机器人产业化技术研究
(1)关节式、侧喷式、顶喷式、龙门式喷涂机器人产品标准化,通用化、模块化、系列化设计。
(2)柔性仿形喷涂机器人开发:柔性仿形复合机构开发,仿形伺服轴轨迹规划研究,控制系统开发,整机安全防爆、防护技术开发,高速喷杯喷涂工艺研究。
(3)焊接机器人产品的标准化、通用化、模块化、系列化设计。
(4)弧焊机器人用激光视觉焊缝跟踪装置的开发:激光发射器的选用,CCD成象系统,视觉图象处理技术,视觉跟踪与机器人协调控制。
(5)焊接机器人的离线示教编程及工作站系统动态仿真。
(6)电子行业用装配机器人产品标准化、通用化、模块化、系列化设计。
(7)批量生产机器人所需的专用制造,装配、测试设备和工具的研究开发。
4.2智能机器人开发研究
(1)遥控加局部自主系统构成和控制策略研究。
(2)智能移动机器人的导航和定位技术。
(3)面向遥控机器人的虚拟现实系统。
(4)人机交互环境建模系统。
(5)基于计算机屏幕的多机器人遥控技术。
4.3机器人化机械研究开发
(1)并联机构机床(VMT)与机器人化加工中心(RMC)开发研究。
(2)机器人化无人值守和具有自适应能力的多机遥控操作的大型散料输送设备。
4.4以机器人为基础的重组装配系统
(1)开放式模块化装配机器人。
(2)面向机器人装配的设计技术。
(3)机器人柔性装配系统设计技术。
(4)可重构机器人柔性装配系统设计技术。
(5)装配力觉、视觉技术。
(6)智能装配策略及其控制。
4.5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与配置技术
(1)机器人的传感器配置和融合技术。
(2)机电一体化智能传感器
就在近期,中科院机器人团队取得了两项重要成果,分别是基于力控制的抛光机器人和自主导航机器人。依托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经验,机器人团队正在酝酿精密运动与机器人技术的新突破。
5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策略浅析
工业机器人是先进制造业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装备和手段,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已经是世界公认的制造业大国,但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进行调整,生产自动化、发展高科技产业已经成为必由之路。
5.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是机器人产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
机器人技术属于国家战略性高技术,是多项前沿技术和综合实力的体现,我国在其产业化方面才刚刚起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很多困难和不足,国家应该制定长远政策加以规划和发展。需要国家在资金、税收等各个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把机器人产业发展纳入到重要产业政策中,打造机器人龙头制造企业和扶持中小机器人制造企业,同时机器人产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只有根植于市场的产业才是健康和发展的产业。
5.2以市场实用为导向促进国内机器人产业链的形成机器人产业化发展必须以“实用化”为准则,推动产一条龙的联盟建设,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和应用队伍。工业机器人涉及机械、自动化、计算机、人工智能等诸多学科,只有将国内所有力量组织起来,群策群力,才能将技术研究搞上去,才能改变关键元器件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构建起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力并与国外大公司进行竞争。
此外,我国是有时农业和开采矿大国,我国机器人在农业和采矿领域肯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农业机器人极具发展潜力,也必将为我国农业机器人开辟广阔的市场空间。采矿机器人在我国基本上属于空白,而近年来频繁出现的煤矿事故,所以采矿机器人的有着广泛应用的市场需求。而在前期的技术需求方面可先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也可允许外资控股。
5.3必须加强机器人产业的人才队伍建设
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必须建立强大的人才后盾。我国在20多年机器人应用和研发中积累一定的技术人才,然而这对于我国潜在的庞大机器人市场空间,这是远远不够的。人才发展要依靠教育产业。进行普及性教育,让机器人如英语般的走进中小学教育,鼓励和支持高校的机器人研究工作,开设机器人课程,举行全国性的机器人设计和制作大赛及建设全国性的交流平台。让全社会真正感受到与机器人共存,构造有中国特色的机器人文化。
6我国机器人的发展前景
如今,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机器人科技的进步打开了一条全新的路径。据国际机器人联盟(IFR)2011年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世界专业服务机器人销量约为13741台,增长4%,销售额为32亿美元,同比增长15%;在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方面,2010年服务机器人销量约为220万台,增长35%,销售额为5.38亿美元,增长39%。预计未来几年服务机器人将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到2015年销售额将达到85亿美元。
日前,全球信息技术研究和分析机构Gartner总结了2014年十大战略技术趋势,提出“智能机器时代将成为IT史上最具颠覆性的时代”,智能机器将加速消费化。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精密运动与先进机器人技术团队学术带头人张驰研究员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无论是家居产品、制造装备,还是机器人技术,都将我们带入越来越智能化的时代。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机器人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需求也将越来越大,不但将普遍进入流水线制造,而且在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将会出现它们的身影。这将会使我国由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其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将接踵而来,一个生活处处有机器人的时代或已不再遥远,一个机器人融合的社会必将形成。
参考文献
11.论我国劳动法理念的发展路径 篇十一
关键词:劳动法;理念;发展路径;市场经济
一、引论
崇尚法律的理念或者说法治精神,是支持法治的精神力量。这个力量对于法治的实现是如此重要,缺乏这样的精神,法治就缺少了最重要的文化基础。劳动法理念之于劳动法就起到了这样基础和支撑的作用。[1]劳动法的产生,使得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工群体的利益要求和基本权利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予以明确保护。而作为劳动法的基础,我国劳动法的现代化也离不开相关劳动法理念的支持。
二、我国劳动法理念的发展路径
(一)1949年以前我国的劳动法理念
我国劳动法出现于20世纪初,这一时期我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工人运动不断兴起,劳动法也随之萌芽和发展起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为了缓和矛盾,于1923年3月29日公布了《暂行工厂通则》,这也是我国最早的劳动立法。1927年,南京国民党政府建立后,为了维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维护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愚弄、欺骗、麻痹无产阶级,在采用暴力残酷镇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的同时,也制定了一些劳动法规。综上,我国早期的劳动法律法规都是反动统治阶级为了维持其反动统治而以工人阶级利益为牺牲品的产物,其立法理念主要是为了暂时缓和阶级矛盾而蒙骗广大劳工。因此1949年之前的劳动法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实质理念上都未充分关注和保护工人阶级的利益。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劳动法理念(1949年10月-1978年)
建国后,为了发展经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生活,当时实行计划经济模式。在此模式下,不管是企业中的劳动者、机关事业单位的劳动者,还是农村的农民都是国家统筹安排的对象,国家为每一个人安排职业、就业单位等。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用人单位(国家)与劳动者之间的依附关系在形式上表现为一种行政管理关系。劳动者隶属于用人单位,双方没有协商,没有互动,只有由上至下的单向命令,用人单位也不与劳动者签订任何合同,双方在法律地位上不平等,只表现为一种行政隶属关系。这一时期,单一的国家干预是我国劳动法的基本理念,劳资自治意识薄弱,劳资谈判自由根本无从谈起。
(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劳动法理念(1978年至今)
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促使包括法律在内的上层建筑发展变化。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逐步推行市场经济,生产资料已不再由国家单一占有,经济上主要实行市场竞争。多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应运而生,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劳动者无法或者是可以不再局限于某个企业,经济发展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空间。当劳动者有权有条件选择自己劳动力出让的对象时,用人单位已无法用以往的行政管理方式对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进行划分,双方呈现出一种形式上的平等关系。
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劳动者相对于拥有强大经济能力的用人单位而言,往往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所能做的只是对用人单位提出的条件和要求全面接受抑或彻底拒绝,这就是所谓的"劳动关系附合化"。从社会正义的角度来讲,这种明显的强弱对比及由此导致的利益偏向和贫富悬殊严重影响了社会生活的稳定。国家作为社会的调解器必须予以回应,也就是对处于强势地位的单位的能力予以限制,而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个人加强保护。正如我国学者认为资本和劳动的矛盾是法的效益性(效率)和法的公理性(公平)之间的冲突。在劳动法的各价值中,法的公理性高于法的效益性。向劳动倾斜、限制资本是扶助弱者的匡扶正义之举。我国现行的《劳动法》虽然在第一条就明确规定"促进经济发展"是劳动法的宗旨之一,但是在该法的具体条文中却很难找到支撑这一目标的相关规定,可以说促进经济发展在我国劳动法中仅仅是一句宣言性的口号,保障劳动者权益在我国成为一个孤立存在与经济无关的社会性目标。这一时期,奉行绝对的平等主义,对劳动者实行倾斜性的保护成为主要的劳动法理念。
三、对我国劳动法理念发展路径的新思考
在当今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法的理念也应随之不断发展。
(一)以科学的平等观修正绝对的平等主义
平等是指每个人都有同样不可侵犯的权利,可以要求拥有所有人平等享有的适当基本自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绝对的毫无差别。社会共同生活使制度性差异和其他角度差异不可避免。强行使某些不平等变为平等,本身就是一种不平等的体现。如果均等分配社会物品将会使得益最少者的處境更糟。所以应该允许在收入、财产、权限和责任上不平等的存在,而对于劳动法对劳动者的的倾斜保护要有一个清醒和理智的认知。正如有些学者已经指出的:"强调劳动法和劳动权对劳动者的倾斜性保护虽并不为错,但在当代,过分地或者仅仅强调劳动法与劳动权的这一机能既不妥当也不明智。只是因为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常常处于不利的弱者地位,劳动法才对其进行重点保护,重点保护的目的是追求劳资双方地位平等和利益均衡,决不是以牺牲资本的利益单方面追求劳动者的利益。否则劳动法的调整就会矫枉过正,重点保护也失去了平等、公平的正义基础。劳动权的机能不仅在于倾斜性保护,同时也在于对利益共同体的各方利益进行平衡协调。倾斜保护是手段,平衡协调是目的。"[2]
(二)以劳动自由与劳资自治理念修正传统的行政干预理念
以劳动自由和劳资自治理念修正行政干预理念有两层含义:第一,劳动自由、劳资自治理念是对我国单一行政干预劳动关系理念的补充。是国家干预与劳动自劳资自治的理念并行,而不是将国家干预劳动关系理念全盘抛弃。当前,中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全面发展时期,更多地提倡劳动自由和劳资自治,逐步减少政府对劳动关系的干预,是建立市场经济的劳动运行规则的要求。第二,我们还必须对现有的国家干预理念进行完善。既要防止因干预过度遏制了资本于不利经济发展,又要避免因干预缺位使劳动权落空,对劳动者不利。
(三)经济发展与人权保障并重理念
这一理念,事实上是对科学的平等观理念的发展。国际劳工组织早在其1944年通过的《费城宣言》第一条就明确提出了劳工不是商品(labor is not a commodity)的理念。这一理念充分体现了对劳动者人权的保护。劳动力具有的经济性特征和人身性特征决定市场经济劳动法既是经济发展促进法又是劳动者权利保护法。劳动法应当肩负促进经济和保障劳权的双重使命,鉴于劳动力的经济要素,我国劳动法应当以促进经济理念补充传统的单纯保障劳动权理念。使得劳动法不仅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法律,还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李步云.法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384.
[2]冯彦君.劳动权的多重意蕴[J].当代法学2004,2:44.
[3]贾俊玲.劳动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4]王全兴.劳动法(第三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5]秦国荣.法律衡平与劳权保障:现代劳动法的价值理念及其实现(一)[J].三江学院学报.2006,6.
[6]韩桂君.修改《劳动法》若干问题研究--从基本理念和具体制度层面分析[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3.
[7]丁权赋、李晓玲.论现代劳动法的基本理念[J].韶关学院学报.2004,8.
[8]王倩."实际劳动权"的理念塑造与现实作用[J].时代法学.2012,10.
[9]冯彦君.当代劳动法的理念:体面生存与和谐发展[N].光明日报,2011-11-11.
12.我国劳动技术课发展方向探讨论文 篇十二
环境监测技术是针对环境污染而建立起来的监测和预防技术, 已经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环境监测技术在环境管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的向前发展, 环境监测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环境监测作为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决策的重要依据, 监测水平的高低可以直接反映出环境管理的能力强弱。在当前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总多环境面前, 环境管理只有以环境监测为奠基石, 来加强环境保护, 提高环境管理效率。
1 环境监测技术现状
1.1 环境监测工作发展迅速
根据相关资料, 全国环保系统已建设有2223个环境监测站, 在岗人员约36万人, 相当于整个环保系统总人数的4%。其中, 有2350人属于高级技术人员, 有8400人属于中级技术人员。而且, 其他行业约有l万人员从事于环境监测工作, 监测结构大约有2634个。
1.2 具备一定的环境监测能力
环境监测要素包括有空气质量监测、地表水监测、环境噪声监测、海洋监测、地下水监测、生态监测、酸雨监测、放射性监测, 各要素的监测站数量为别为:980、1078、1131、63、111、16、185、32。因此, 可以说我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境监测能力。
1.3 环境自动监测能力有了较大突破
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可以大为降低环境监测的人力、物力及财力, 也是未来环境监测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目前, 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在全国近70个城市投入运行。我国已在十大流域建设了水质自动监测站近50个, 在31个省和l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开展了全国环保系统环境监测信息卫星通讯系统的建设。遥感监测技术和自动连续监测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应用, 国家也正在开展重点流域自动监测水质周报、有机污染物探查研究、重点城市空气质量预报以及污染源实时监控等工作。
1.4 建立了环境监测技术体系
目前, 国内出台了众多的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环境质量标准体系、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以及环境质量报告制度等。环境中大多数的污染因子都有了控制排放标准及分析方法标准, 现有各类方法标准约400项。
1.5 环境监测科研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国家资金支持下, 国内开展了众多的环境科研项目, 比如开展的排污许可、土壤北京至调查、污染物排放量控制、污染的预测以及环境容量等,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涌现出了很多技术专家, 奠定了环境监测的基础, 推动了全国环境监测的发展。
2 存在的问题与措施
2.1 监测结果尚不能全面反映环境质量
(1) 结果分析不够透彻。目前, 很多环境监测部门在得到大量的监测数据后, 往往只是将其与控制标准进行简单的单因子评价分析, 只能够看出是否超标, 没有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分析, 使得数据的内在作用不能够发挥出来。 (2) 监测频次严重不足。目前, 国内各环境监测单位存在的最主要问题便是污染源监测的频次偏低, 这就直接导致监测结果不能完整、准确地反映实际的环境质量和污染状况。 (3) 监测指标没有针对性。目前, 监测站的监测项目基本都是照本宣科, 没有根据当地情况进行一定的矫正, 使得监测工作没有意义, 很可能会出现对某些污染程度较轻的项目重复监测漏测能表征污染状况的有害参数。 (4) 监测要素不够完整。目前, 我国例行监测的环境要素主要是土壤、水和大气, 还未有系统监测底泥、固体废弃物、大气颗粒物、生物体等诸多环境要素中的有害物质。
2.2 监测能力不强
(1) 重视程度较低。目前, 监测单位比较注重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 而往往忽视室外的质量控制。 (2) 投入资金不足。由于环境监测受到单一的投入渠道和有限的财政投入的影响, 导致监测设备更新缓慢, 设备年久失修, 使得多指标检测结果误差较大, 甚至有时由于缺乏设备而无法开展检测工作。 (3) 人员培训不足。随着环境问题的严重, 要求更多的环境监测人员。但是, 受事业单位编制限定影响, 监测人员编制无法得到及时调整充实, 因此, 很难适应对繁重的监测任务。 (4) 交通工具缺乏。造成有些监测工作不能及时开展或有些采集的样品不能及时分析出数据, 导致数据分析结果不准与数据不具有代表性。
2.3 监测手段落后, 已有的标准监测方法不成体系
目前, 我国污染物的采样和分析方法没有系统性, 不同的污染物的的采样和分析方法不同。环境质量标准中, 各监测项目的方法均有单独的样品采集、保存、前处理及分析方法, 这就使得现场样品采集和实验室分析十分麻烦, 不利于监测项目的开展和标准的执行。
2.4 应急监测技术相对落后
目前, 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应急监测技术体系, 针对突发污染事故, 大多数指标需要现场快速、动态测定, 而已有的标准监测方法很难满足要求, 而且分析成本较高。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环境监测系统所配置的应急仪器、设备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而且应急仪器方法大多不是标准方法, 多数的监测数据不能做定量使用。
3 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措施
3.1 灵活选定监测因子。
监测因子的选定直接关系着监测结果的作用性。检测单位应根据地区差异性, 经过长期的监测结果, 去掉污染程度小、超标频率低的指标, 选取危害大、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对象, 使监测结果能够反应当地环境的真实污染情况。
3.2 重视生物、毒理学监测。
在当前的环境质量监测体系中, 逐步纳入环境毒理学和生物监测监测, 通过生物毒理学来检测污染物对动植物和人类的危害性, 进而反映出有毒有害物质的毒性, 加强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
3.3 研究突发污染事故监测技术。
确定应急监测工作重点, 采取多种手段应急和预警, 研制自动化程度高、便携式的监测仪器设备, 引进国外监测技术, 加强国外仪器国产化的研制。
3.4 有效评价监测数据。
利用环境统计学将大量可信的环境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深度加工, 对监测数据的内在含义、相关性以及作用机理进行研究, 切实提高环境质量监测的综合分析水平。
3.5 自动化、连续监测。
加大常见污染物在线连续自动监测仪器的研制的投入, 及时引进国内外连续自动监测仪器, 加强监测人员的技术培训, 使人员能够正确的使用连续自动监测仪器来进行环境监测。
4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分析可以知道,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未来是朝着构建环境监测网络和增强监测能力的方向发展。
4.1 构建环境监测网络, 建立自动监测系统
根据目前环境监测的实际应用, 环境监测的未来发展方向必定是构建环境监测网络。我国已经根据环境监测对象的不同, 构建了水质监测网络、空气监测网络、酸雨监测网络、沙尘暴监测网络、噪声监测网络等。在未来, 还会根据实际建立越来越多的环境监测网络。
4.2 监测配套逐步升级, 监测能力不断增强
随着我国对环境监测技术依赖程度的提高, 未来会拿出更多的预算投入到环境监测技术中来, 使环境监测配套逐步升级, 使环境监测能力不断增强。
4.3 监测技术的转变
从人工操作为主, 向智能化为主的监测方向发展;由单纯的地面环境监测向与遥感环境监测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从监测领域较窄向领域监测全方位的方向发展;环境监测仪器从物理、化学为主向以生物、电子、光学等技术综合应用为主的高技术领域发展。
5 结语
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起着重要作用, 使我们及时治理、维护环境污染问题的同时, 还能够避免或减少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损失。所以, 我们还要不断的加强对环境监测的重视程度, 提高监测力度, 扩大监测范围, 完善监测技术和标准体系, 研制高技术监测仪器, 让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为人们更好的服务, 改善人们生活的环境, 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摘要:本文从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出发, 分析了环境监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合理的对策, 并探讨了环境监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希望为今后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环境监测,现状,措施,趋势
参考文献
[1]刘青松.环境监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3
[2]万本太.中国环境监测技术路线研究[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3]王心芳.再接再厉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整体水平[J].中国环境监测, 2004 (5) :98-100.
[4]邢军.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作用关系的探析[J].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 2011 (8) :131-132.
【我国劳动技术课发展方向探讨论文】推荐阅读:
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方向探讨论文08-04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战略探讨(科技管理研究)06-18
我国通信技术创新发展思考论文06-16
浅谈3D打印制造技术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结构转型的影响论文08-22
关于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问题的探讨11-13
对我国数字化修船发展的探讨01-18
我国企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探讨学论文09-11
我国连铸技术装备发展趋势12-27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前景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