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五个”结合 创建环境友好型学校

2025-01-15

坚持“五个”结合 创建环境友好型学校(4篇)

1.坚持“五个”结合 创建环境友好型学校 篇一

厦门市翔安区内厝中心小学 创建市级环境友好型学校自评报告

为提高广大少年儿童生态文明意识和环境保护参与能力,努力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校园,我校积极参加厦门市教育局和厦门市环境保护局开展的2013年市级环境友好型学校创建工作。根据《厦门市创建环境友好学校活动实施办法》,对照《厦门市环境友好型学校评估指标》,我校认真开展创建自查工作。现将自查自评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校园基本情况

翔安区内厝中心小学占地面积13681平方米,建筑面积6264平方米,绿化面积1457平方米。现有15个教学班,学生569人,教职工47人。学校经评估被确定为第十三届“厦门市级文明学校”、“厦门市德育先进校、“厦门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翔安区平安校园”“翔安区教学常规管理先进学校”。

二、创建市级环境友好型学校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我校在上级环保、教育部门的关心指导下,认真落实《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精神,以“从小做起,从我做起,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为目标,以课堂教学渗透为主导,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教育活动,有力地促进了环境教育的健康开展。

(一)加强组织管理,实现环境教育优化

学校成立环境教育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负责组织指导师生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建立了由校长新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少先队辅导员具体抓,班主任配合抓的环保宣传教育领导体系,并责成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在每学期开学之初都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环境保护工作,制定环境教育规划和计划,对如何组织好课堂教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等工作都进行认真部署。把环境教育列为学校主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时有检查、有督促措施,有总结。使学校的环保工作做到了有目标、有组织、有措施、从而使学校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环境教育总体水平

为提高环保宣教队伍的素质,对于各级环保、教育部门组织的环境知识方面的培训,我校积极派骨干教师参加,还经常邀请环保工作人员来校指导和进行环保方面知识讲座。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我校教师的环保基本知识和理论水平,为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我们还成立了由师生组成的环保宣教队伍,加强宣传力度,确保环境友好型学校工作健康发展,取得实效。同时,还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深入各中小队进行宣传、检查,并对环境保护认识不高的进行讲解和指导,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认识。通过红领巾广播站、国旗下讲话、致家长一封信、环境教育宣传栏等形式宣传环保知识,制止校内外破坏环境的行为,宣传校内外保护环境的活动和事迹。

(三)强化课堂渗透,突出环境教育过程

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途径,紧紧抓住环保知识与各学科的内容的“结合点”,找准“切入点”,向学生渗透环保知识内容,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环境保护知识教育。我校还成立环境类兴趣小组。如科技小组、绘画小组等,利用课活时间开展活动,结合“6.5”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水日、植树节、爱鸟周等纪念日开展全校性主题宣传活动。开展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中队会。我们每学期都开展2次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中队会,学生参与率达100%,使学生在欢快的活动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

(四)开展社会活动,提高环境教育效果

我校始终坚持多种多样形式,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环境教育。环境督察小组利用双休日监督管理社区的环境卫生工作,负责社区环境卫生,绿地管理,爱树护绿,护花养草,浇水锄草等,并经常在社区绿化带附近巡逻,对有随便乱扔废纸、乱倒垃圾、攀折树枝的同学,及时提出批评,进行纠正。通过校园艺术节、体育节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如体育节是以“健康与环境”为主题开展的活动;艺术节是以“艺术环境伴我行”为主题开展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通过板报的形式进行环保知识宣传。每学期出绿色主题板报2-3期,重点宣传我校开展环境宣教工作的情况等内容,这些不但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定的环保知识,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卫生习惯在学生中不知不觉地养成。

三、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

我们在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工作中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少学生在区、市级的环保征文、绘画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教师参与环保类各级各类比赛的积极性不高,几乎没有老师的环境教育论文、总结、经验、教案受区级以上表彰或奖励。在以后的环保宣传教育中,我校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类环保活动,使教师不断更新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提高环保教学水平。

四、自评得分

比对《厦门市环境友好型学校评估指标》进行自查,我校自评得分如下:组织管理得20分,课内教育得18分,课外教育得17分,教育效果得24分,校园环境得13分,加分1分,总分合计93分。

几年来,我校积极开展环保教育活动,有了创新的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克服困难,乘势而上,勇于创新,锐意进取,不断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工作,全面提升学校总体工作水平,使我校的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厦门市翔安区内厝中心小学

2013年9月

2.坚持“五个”结合 创建环境友好型学校 篇二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不可代替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资源。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国民经济的每一个增长点都离不开水的支撑。当今世界,伴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持续高涨,对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也日显突出。

厦门是我国五大经济特区之一,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和中心城市,在构筑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天的厦门正积极响应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号召,“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其中,厦门市的节约用水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为努力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永续协调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2 节约用水在厦门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1 厦门市淡水资源的现状

厦门是一个当地淡水资源贫乏、人口稠密的沿海港口城市。尽管降水量丰沛,但是年内、年际分配不均。又由于当地河流集水面积小、汇流时间短、水量集中在汛期,开发利用难度较大。据统计,厦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871 m3,若考虑暂住人口,则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576 m3,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2/5,福建省平均数的1/4。[1]厦门城市供水系统80%的原水依赖外区配置,市区城镇生活和工业用水主要通过外调客水来解决。尤其是厦门岛内自来水厂所需原水全部依靠过海大堤的渠(管)道输入。这样一旦出现自然或人为因素引起的突发事件(水污染、地震、战争),将导致本岛出现严重的水危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未来厦门对水资源的需求呈加速增长之势,水资源的供给将要成为制约特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专家预测,到2010年,厦门市的用水需求将超过目前的供水能力极限,因此必须通过节约用水或开辟第二水源才能够满足要求。

2.2 厦门市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厦门市在水资源的利用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厦门市的城镇每日供水能力达到110.3万m3,供水能力尚有一定富余。[2]这使得一部分人对节水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节水意识不强、缺乏紧迫性,妨碍了节水工作的开展。以城镇居民用水为例,2004年厦门市城镇人均家庭生活用水每日为160L,接近香港的176L和法国的161L,并且高于德国的135L和比利时的116L,而上述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条件均高于厦门市。[3]通过抽样调查发现居民家庭中节水器具、设施少,用水效率偏低。这些都说明城镇居民家庭生活用水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费,用水效率急待提高。此外,各单位用户的用水水平参差不齐。一些用水大户节水意识薄弱,部分行业企业滥用水资源的现象比较严重。由于种种对水资源的不当使用,造成了宝贵的淡水资源被浪费。

2.3 提倡绿色理念,促进厦门市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当前我国处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时期,正在着力于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力争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绿色理念不仅仅是引导企业和消费者生产和消费安全、环保的绿色产品。更重要的是让人们树立绿色的观念,加强节约的消费意识和使用习惯。对于自然界不能是无休止地索取,对于物资资源不能是无节制地消耗,以致浪费,而应该是适度和恰当地使用和消费。突出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低消耗、低排放的基本特征。这样才构成了一个有完整内涵的绿色理念。

厦门属于“缺水型”城市。以绿色理念为指导,合理配置使用水资源,大力发展节水经济,建设节水型城市,对于厦门市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通常认为“开源节流”是解决城市水资源不足的有效途径。然而“开源”相对于人们需求的无限终究是有限,地球上的水资源也不可能满足人们无限制的索取。尤其是开发新水源地往往需要较大的人、财、物的投入。据《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报告》预测,我国2010年供水设施单位投资约8元(m3/年),而节水仅需要3元(m3/年)。我们既要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又要给子孙后代的发展留有余地。“节流”就成为了一个最佳的选择。节约用水不但投入小见效快,无需耗费大量的资源,而且多数情况下仅仅是意识的强化和习惯的改变就能取得显著的成效。可见“节流”才能真正引导我们走出“缺水”的困境,这也正是绿色理念精髓的体现。如果说“节水”是解决“缺水”这一现实难题的好方法,那么绿色理念为这一方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 厦门市节约用水工作的探索与成效

3.1 加强节水法规、制度建设,制定完善节水规划、目标

节约用水的法规和制度是开展节水工作的必要保障。厦门市除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使节水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还根据特区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现已颁布实施了《厦门市城市供水节水条例》、《厦门市水资源管理规定》;制定施行了《厦门市用水单位水平衡测试暂行办法》和《厦门市水平衡测试实施细则》;公布了首批《厦门节水型用水器具目录》,以及《厦门市节约用水规划》、《厦门市城市生活用水定额》两部规范标准。厦门市根据国家、福建省提出的编制节水中长期大纲的深度要求,还积极组织编制了《厦门市十一.五节水发展规划》,这将更好地指导厦门市近期城市节约用水工作的开展和各区、各部门相应节水规划的制定。

“厦门市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办公室”专职负责城市的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工作。为了更好地开展各项节水工作,强化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专门开办了节水网站(www.xmwater.cn),开辟了节水咨询热线电话:0592-2231385。随时为广大市民、企业、单位提供满意的服务。并且分期、分批对广大市民、单位、企业的节约用水进行督促检查,以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强化政府对节水工作的管理,推进全社会依法用水、节水。

3.2 转变观念有效投入,发展科技节水

节水是尽可能用最少的使用量,以最高的使用效率,来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和目的。而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的用水技术和管理。厦门单位(企业)的节水工作,重点围绕提高用水效率这一中心,采用先进节水技术和科学管理手段,实现科学节水。

(1)积极推动水平衡测试工作,节水效果显著

对用水单位进行水平衡测试考核,是强化用水科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水平衡测试是通过对用户的用水系统(包括其子系统)实际测试确定其各用水参数的水量值,根据其平衡关系分析用水合理程度。开展测试工作可以全面了解用水单位的用水情况,挖掘用水单位的节水潜力,找到节水空间,制定节水方案,以提高用水效率。尽管厦门市全面推行水平衡测试的时间并不长(仅10个月),但是所取得的成绩显著,处于全国先进水平。据统计,厦门市每月用水量在3000t以上应当开展水平衡测试的计划用水单位共816家。截至到2007年11月,全市开展水平衡测试并通过验收的计划用水单位共102家225个水表,按用水量测试率达35%,其中有30%的用水单位节水量达到30%以上,通过水平衡测试后每日节水3030t,并且有10家用水单位每月节水在10000t以上,节水效果十分明显。本文编制了《厦门市部分用水户水平衡测试分析表》见表1。

(2)大力开展废水处理回用,节水成绩斐然

通常用水单位(企业)的污水处理方式主要是直接对外排放或者对废水进行达标处理后排放。厦门市众多用水企业在节水部门的指导下通过摸索创新,形成了一套高效的废水处理回用节水生产模式。不但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较大地改变了多数企业只看到节水所需的短期投入,而不注重投入后长期产出的短视做法。

东纶集团公司是一家用水大户,曾被评为“厦门市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单位”和“厦门市节水型企业”。通过科技投入,成功完成了对2000台喷水织机废水回收利用的改造。以往每月每千台喷水织机的用水量约为8万t,夏季高温时最高达9万t。改造后每月每千台织机用水量降到约4万t,节水效率高达50%。据统计,技术改造前平均每万元产值耗水量约为27t,完成改造后的第一季度平均每万元产值耗水量约为20t。

厦门古龙集团是一家以生产食品罐头为主业的国有大型企业。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投资改造中水回用系统。中水回收利用率由原来的70%提高到100%,达到污水“零排放”。日用自来水量由5855t减少到1500t,年节约自来水约95万t(全年平均用水量按60%计算)。

3.3 积极宣传发动,营造良好的节水氛围

发展绿色经济,创建节水型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各部门和各行业,需要广大市民的大力支持,建设节水型城市不是哪个部门或哪部分人的事情,需要全民的积极主动参与。

厦门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创建“节水型城市”作为提升市民素质,增强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任务来抓。通过加强监督、监管力度,发动市民人人动手、全民参与,掀起争当“节水市民”的热潮。政府节水职能部门积极组织编制节水手册,绘制节水宣传画以及免费为市民发放生活节水器具,还通过每年的“世界水日”、“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等活动,借助《厦门日报》、厦门电视台等主要媒体开展节水专题宣传。同时在全社会广泛进行节水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评选活动,让市民牢固树立“节水光荣,浪费可耻”的信念,让节水意识进千家、入万户,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厦门市作为经济特区对外来务工人员需求旺盛,暂住人口数量庞大。外来务工人员为厦门特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一定程度上说,他们也成为厦门市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厦门市节水部门加强工作力度,通过各家雇主企业、单位有针对性的对外来务工人员展开宣传教育,并结合推广生活节水器具。由于节水措施得力,生活用水基本杜绝了“跑、冒、滴、漏”等浪费现象,节约了水资源。[4]

4 结语

培养绿色理念,加强用水节水管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今后厦门市节水工作的重点主要有:(1)完善节水法规,进一步加强管理体制建设。厦门要充分发挥经济特区立法优势,进一步将节水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根据各行政职能部门所负担的节水职责,建立更加便捷、高效的运作规程和工作机制,加大节水管理力度。(2)由于节约用水涉及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节水工作的开展仅仅依赖政府的主导还远远不够。这就要求既要加强政府监管,又要充分依靠市场推动,实现政府“有形的手”和市场“无形的手”协同合作,抓好节水。(3)加速科学技术进步,加大节水的科技含量。厦门市要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科技节水的要求,积极搭建节水科技创新平台,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加快现有节水科研成果的转化,扶持各类型节水企业发展,为厦门市节水事业和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厦门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摘要:本文从厦门淡水资源现状和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探讨了绿色理念的内涵,系统地介绍了厦门在节约用水工作的成效和探索,以期全力促进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厦门,水资源,绿色理念,节水

参考文献

[1]水利部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厦门市水资源合理配置与对策研究[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北京,2001年,第8页。

[2]杜明聪,循环经济厦门在行动[M],厦门大学出版社,厦门,2005年,第130页。

3.环境友好型学校方案 篇三

阳县桃花源中学校

创建“环境友好型学校”实施方案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建设环境友好型学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我校坚持引导师生从思想上牢固树立节约意识,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学校和环境友好型学校,保证我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教委、环保局统一部署,特制定我校“环境友好型学校”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工作效率为中心,以节水、节电、节粮、节约办公用品为重点,强化节约意识,规范节约制度,培育节约行为。积极创建良好的环保文化氛围,增强师生环境意识,建立科学的环境价值观,并用以影响家庭和其他社会成员,引导师生在社区和个人生活中自觉注重环保实践,自觉遵守公民环保规范。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管理制度,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学校和环境友好型学校这项工作落到实处,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领导机构

1、领导小组:

组 长: 陈德和 副组长:龚万达 陈强 组 员:徐顺河 白 倍 黄 臣 高 丹 庹汉元 田 文 田 苇 李王明

2、工作小组:

办公室:全面负责环境友好型学校的创建指导工作,红头文件。

教导处:具体负责环境友好型教育课程的安排工作和师生环境友好型教育工作。

教科室:主要负责环境友好型学校创建的科研课题工作,教师的资源、环保知识培训工作。

体艺卫:主要负责制定创建环境友好型学校的方案、计划、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和开展环境友好型学校创建的组织领导。

工会、少先队 :主要负责开展校内外各种环境保护活动,校园环保、美化和环境友好型学校建设的宣传工作。

总务处: 主要负责学校绿化、美化工作及各种环保设备等硬件的配备工作及各项办公用品的发放与回收。

三、工作内容

(一)节约资源方面

1、节约用电

(1)杜绝长明灯、白昼灯。办公室、实验室、阅览室、教室、宿舍都要做到晴天时不开灯,人少时少开灯,人走时随手关灯;调整各处办公桌位置,尽量靠窗户,采用自然光,少开照明灯;做到公共场所有专人负责在必要时开灯、关灯。(2)在能够使用节能灯具的地方尽可能地更换、使用节能灯具。(3)减少办公设备电耗和待机能耗。合理开启和使用计算机、打印机等用电设备,下班时必须关闭电源。

(4)杜绝在宿舍、办公室等处私自使用电炉子、电暖气、电饭锅、热得快等大功率电器。

2、节约用水

(1)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严禁跑冒滴漏,坚决避免长流水现象的发生。

(2)自觉养成节水习惯,倡导用容器盛水涮洗拖布等,尽量避免使用自来水龙头直接冲洗。

(3)校园绿化用水要采用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禁止用自来水涌灌。

3、节约办公用品(1)积极推进校园办公系统,尽快实现无纸化办公。

(2)节约印刷、复印以及宣传用品的印制费用。印刷、复印材料,校务办公室必须严格把关,专人管理,校园内部传送的纸质材料,一律实行双面打印,防止重印、多印,避免浪费。(3)节约通讯费用。接打外线电话做到言简意赅,不打聊天电话,减少通话时间。办公室尽量减少长途电话。

(4)把好采购关,一方面减少重复和不必要的设备购入,另一方面以科学的态度,货比三家,质优价廉。尽可能使用钢笔书写,减少一次性签字笔的使用量。尽量使用陶瓷、玻璃茶杯,逐步淘汰一次性纸杯的使用。(5)及时改造、淘汰耗能大、效率低的设备;妥善处理报损与报废设备,可修可用的决不报废,可用的零部件决不出售,报废出售力争最高价格。

4、节约粮食

(1)教职工特别是学生在食堂就餐时,要杜绝剩饭剩菜,珍惜并节约每一粒粮食。

(2)食堂工作人员要强化节约意识,在食品制作过程中厉行节约、杜绝浪费。

5、综合利用资源

(1)科学地管理、调整、调配各种仪器设备。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减少闲置设备,加强设备的共享使用。(2)加强人力资源培养、引进、使用、管理,坚持人尽其才,增强用人的计划性,但求所用、不求所有。提高工作效率,提倡一专多能,压缩临时工使用。

(二)美化环境方面

1、建立健全关于环境的各项规章制度。

2、进一步完善校园整体绿化、美化工作。

4.坚持“五个”结合 创建环境友好型学校 篇四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增强危机意识,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是因为:

第一,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是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首先,我国是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不足的国家,各人均自然资源普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人均资源较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建设节约型社的必要性。其次,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和农村人口大批向城市转移的阶段,加上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过多地依靠投资和工业带动,资源短缺制约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挑战。要打破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建设节约型社会势在必行。其次,生态环境的形势严峻,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主要江河湖泊水质恶化,环境污染通过空气、土壤、食物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可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和生态,才能促进我这经济社会平稳较快持续发展。

第二,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是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要求。近年来,我国石油、矿产等重要资源进口越来越多,对国外市场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对于确保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第三,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德、美、日等工业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时至今日,国际社会已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近年来,节约资源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潮流,成为各国人民的共识。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程,面临的任务十分繁重和艰巨。我们必须紧紧抓住

上一篇:泸沽湖之旅作文下一篇:会计专业大学生暑期实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