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业务三年发展规划(精选9篇)
1.电商业务三年发展规划 篇一
个 人 业 务 工 作 总 结
光阴荏苒、时间飞逝,转眼间本人从毕业实习、毕业工作至今已有三年了。在这三年里,我一直从事着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先后于2009年7月~2010年2月,在江苏兴厦建安公司承建的吉信远望船舶设备有限公司厂房建设工程项目部,主要负责施工放线,技术交底,协助控制工程质量。期间利用工作之余,通过自己的学习顺利通过造价员、资料员资格考试。于2010年3月~2011年8月,在南京建工集团公司承建的河北省衡水御园住宅小区建设工程项目部担任施工技术员,全面参与工程技术管理、工程测量放线、工程质量控制、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的编制等具体工作,参与班组技术交底、工程质量、安全生产交底、操作方法交底,负责施工计划安排实施。于2011年8月~2011年10月,在无锡檀溪湾别墅改造工程项目部从事造价工作,期间主要负责各栋号别墅拆除工程量统计与计算,工程量计算书的编写,并报送建设单位审核等工作。之后2011年10月至今,分别在江苏兴厦建安公司承建的怡嘉天下、碧水新城·龙泽苑住宅小区从事施工技术工作,具体负责地下人防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写,工程测量放线,技术交底,各工种之间工序安排,参与图纸会审及工程进度计划表的编制,组织隐蔽工程验收,参加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评定等相关工作。
三年来,我在工作中始终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虽然我是造价专业毕业生,但是我清楚地知道我们在书本学习理论知识需要实践工作来巩固与强化,所以我选择了到施工现场学习施工技术,在施工一 1
线体验图纸、规范的具体实施,体验建筑物从图纸上框框条条在我们建筑工人的加工生产下筑成了高楼大厦。在这段过程中,通过与师傅们及同事们的沟通与学习,感觉收获甚多,丰富了将来作为项目管理人员或者工程管理人员的经验。
通过三年的工作,本人主要在施工技术、工程管理、造价专业知识、业务工作能力、现场组织协调能力方面有以下几点收获,现总结如下:
第一,认识到作为施工技术人员,熟悉施工图纸是必须的基本素质能力,只有通过对施工图纸的熟析与认知,才能更好地参与测量定位放线,施工技术交底,施工方案及工序的安排与实施。同时熟练地使用与操作测量仪器(经纬仪、水准仪、垂准仪等)也是必备的能力之一。
第二,作为项目管理人员,人人平等,不要以小领导自居,不要不尊重工人,在管理上也要学会“善变”,分类管理、分人管理。主抓重点和关键线路,找准目标合理的去安排工人工种,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合理地划分工作面,以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能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同时,不忘及时向领导汇报工作进程与工程进展,还要注意总结一些工作经验,总结处理协调事件的方法,强化个人的团队意识。
第三,通过造价工作的参与,能独立熟练地编制工程量计算书,编制工程变更、索赔报告,学会了收集、检查、整理现场工程量签证资料,编制计量结算报表,建立并完善承包、分包合同台账,能够独
立登记、编录、保管未履行完毕的内外工程合同,协助部门主任负责监理、业主、甲方单位及试验、监测等各相关单位之间相关商务、合同、计量结算的业务往来和关系协商。
总之,三年的工作经验,丰富了本人的经历与阅历。在每个阶段的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积极主动地完成各级领导交给的任务,并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学习钻研,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从事的各项工作中,都能尽职尽责,以求完满的完成工作任务。“ 不要急于出成绩,埋下头来干工作 ”,是我常拿来提醒自己的警言,提醒自己不要好高骛远,而要脚踏实地,多干实事,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并获得施工现场的经验累积。
今后,我要切实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树立自觉的学习意识,循序渐进,温故知新,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扎扎实实地实践与学习,争取更全面更丰富地掌握专业技术知识,更深入更透彻地提升自身的工程技术管理水平。建设工程具有时效性的特别,各种规范不断的更新和发展,这不仅需要自己不断学习,更应该主动、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增强自身业务知识和技术,才能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到我们的具体工作去。
总结人:张杰
2012年5月30日
2.电商业务三年发展规划 篇二
B2C男装品牌玛萨玛索在电子商务领域的玩法颇为“另类”, 标榜“高价”。创始人孙弘在传统服装行业的经验, 让玛萨玛索的“高价”有了盈利的可能。这也是天使王啸始终坚持的底线:不盈利肯定是不行的。
比凡客“高端”
张树略和孙弘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2006级同班同学, 他们在做毕业论文时产生了一个创业构想, 简而言之, 孙弘在传统服装行业的经验, 加上张树略网站高管的经验, 两人对玛萨玛索基于电子商务渠道的男装品牌计划付诸实践。
另一个同班同学王啸成了玛萨玛索的天使投资人。王啸告诉记者, 2008年他感觉B 2C机会还比较大, 而且男装也是比较容易切入的领域。所以这个投资决定, “基本上没有怎么犹豫”。
自2008年9月份玛萨玛索正式上线之后, 玛萨玛索乐于向投资人和媒体介绍的亮点在于, 2009年和2010年企业都保持平均4-5倍的增长速度, 同时也保持了2008、2009、2010三年都实现正向的现金流以及盈利。孙弘介绍, 玛萨玛索2010年营业额已超过2亿元。
这一优势互补的团队在此后一路快跑和坚持的过程中, 似乎是来自传统服装行业的孙弘更多站在媒体面前, 去传播玛萨玛索对传统服装行业的认知和策略。孙弘已不止一次向媒体表示, “电子商务不外乎渠道”, 不同的只是速度加快了而已。
所以, 这家男装B2C在涉足电子商务渠道之后玩法“颇为另类”:他尚未达到凡客的规模, 亦不是走低价取胜的策略, 反而不断宣扬自己的“高价”, 号称标价动辄上千的外套照样卖得红火, 自称平均客单价超过600元。此外, 玛萨玛索在成立之后很快开设线下体验店。
“偷师”传统企业
孙弘在创办玛萨玛索之前, 曾供职盛大保罗、威克多等服装企业担任市场营销的工作。十几年的经验让孙弘对传统服装行业算是知根知底, 他将电商企业和传统企业做了一个对比。
“库存、原料采购的钱省不掉吧?没开实体店, 但数以千万的广告费少不了吧?线下是不需要这么高的广告推广成本的。没有营业员, 但要有呼叫中心吧?物流配送更少不了吧?”此前孙弘告诉记者, 电子商务并不比传统渠道少花钱, 而两种渠道背后的供应链更是没有太大的差异。
如果从产品定位上来说, 玛萨玛索的对标更准确而言应该是在百货专柜里的各种男装品牌, 对产品品质的注重则自然不在话下。因此, 孙弘签下一支西班牙设计师领衔的团队和国际一流的上游面料供应商, 其中包括施华洛世奇、日本Y K K拉链、英国C O A T S、山东鲁泰等合作伙伴。“男装的关键是面料, 如果我们自己备纱, 速度就会比别人快一倍。”他甚至在原料上玩起传统服装行业的库存。
孙弘毫不掩饰指出玛萨玛索的核心在于服装的设计和生产。“研发环节是我们的灵魂。服装不仅是一个产品, 还有很多的感性成分, 品牌理念、品牌特性都要通过设计来实现。”每逢国际上举办时装周或服饰大展, 玛萨玛索的设计团队都要飞过去捕捉国际流行趋势, 当许多服装企业从网络和媒体上了解到服装趋势的时候, 玛萨玛索的最新款服装已经上线生产了。
“这个玩法和威克多很像。”曾与孙弘一道供职于威克多的另一个服装行业人士告诉记者。
“快”与“准”很关键
差别在于速度。
事实上, “高价”只是相对当前主流的“网货”而言, 相对于传统百货商店的男装品牌, 孙弘要将玛萨玛索在相同品质的前提下“更实惠”。因此, 供应链速度是提高毛利的核心之一。
“比方说鞋子, 一般是一年2次订货会, 但我们做到1个月上一些新品, 25天就能完成从设计到成品的过程。”孙弘举例说, “我让代工厂先备一个月的货试探顾客反应, 一个月之后, 通过数据分析立刻筛选出畅销款追加订单, 不畅销的款式立马消化掉, 畅销款则不用打折!”孙弘此前告诉记者。
另一方面, 虽然给代工厂的订单量少, 但追单的能力持续稳定, 恰好也填补了代工厂淡旺季的浮动空缺, “他们也更乐于配合我们去尝试。”
在前端推广上也存在不小的差异。以百货专柜的男装品牌为例, 一般而言, “门店或者专柜等同于广告位”, 宣传册等手段则要兼顾经销商与终端消费者两个群体。但是搬上网络去开店, 玛萨玛索需要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
一来, 广告投放的预算要比线下渠道放大很多倍, 在记者查阅的相关咨询机构数据中, 类似于玛萨玛索的网络推广费用都是达到数千万级别, 二来则是投放的精准程度更高, 玛萨玛索发展初期也面临过“后续资金不足, 几近破产”的境地, 仅仅是由于危急关头通过一次网络广告的精准投放才使公司绝境逢生。这是创始团队另一个成员张树略发挥优势的时刻。
2009年, 玛萨玛索获得了红杉资本以及北极光创投上千万美元注资, 红杉资本董事孙谦告诉记者, 玛萨玛索的成长性在他看来亦是对男装品牌的内功修炼。
3.电商业务三年发展规划 篇三
美邦服饰昨日晚间发布公告称,电子商务作为新兴的零售模式,在物流配送、营销资源和信息系统等方面所需投资非常巨大,前期财务风险不可控,因此 2009年末公司虽开始尝试搭建自有的电子商务平台,但一直未能对该业务所需的电子商务平台、物流配套设施、固定资产等方面进行有规模的投入,电子商务业务也未能有效发展。
因此,公司计划停止进行电子商务业务运营。前期对电子商务业务的投入主要表现为人员薪资、技术开发、物流配送及广告推广费用等合计约6000多万元,已纳入公司损益报表中。该业务的停止并不涉及资产的处置,也不会额外增加公司支出。
而原先电商平台“邦购网”所使用的域名WWW.BANGGO.COM原登记于控股公司“华服投资”名下,将由其保留使用。并授权华服投资旗下全资子公司上海爱裳邦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上经销公司品牌产品,其中包括但不限于“Meters/bonwe”、 “Me&City”、“CH‘IN”、“AMPM”,
根据美邦服饰此前披露,“邦购网”的上线时间为2010年12月18日,同时推出的还有全新的线上品牌——AMPM。当时美邦还曾表示,2011年将加大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和市场拓展力度,把“邦购网”建设成全新的互联网消费和体验平台。而在短短9个月后,上市公司就将电商业务交由母公司打理。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当日晚间披露的与爱裳邦购的关联交易显示,美邦服饰预计2011年度商品销售的关联交易额上限为2亿元,这较之美邦服饰去年全年近76亿元的主营业务收入,所占比例并不高。而在最近一期的财务报告中,美邦服饰也对电商业务贡献利润的具体情况只字未提,传统的门店销售模式仍是公司所倚重的主要对象。
这似乎也与行业未来趋势略有相悖之处。国内风投研究机构清科上周发布研究报告称,电子商务成为服装产品销售最具成长性的渠道之一。2011年第二季度,中国服装品类网上零售交易规模为469.23亿元,环比增幅高达17.01%。该机构预计,2011年,中国服装类产品网上零售市场规模将达到 1700亿元,增幅将超过50%。电子商务渠道将成为服装销售最具成长性的渠道之一。
而就在今年8月,美邦掌门人周成建第三次拒绝了部下大规模推广“邦购网”的提议,在此之前,“邦购网”已经运营了约1年的时间,日销售额最高突破了100万元。对此周成建的解释是,要吸取此前旗下子品牌Me&City推广教训,尽力求稳。
★ 成本会计论文
★ 成本标语大全
★ 成本工作总结
★ 成本管理论文参考
★ 办公室成本控制措施
★ 部门成本分析范文
★ 成本年度个人总结
★ 财务成本工作总结
★ 成本分析员个人简历
4.三年发展规划 篇四
(2007-2009学年)
发
展
规
划
课改领先,特色见长,打造品牌
内埠乡实验实验中学三年发展规划(2007-2009学年)
第一部分
学校发展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
我校创建于1996年8月,学校占地80亩,校舍建筑面积近3917平方米,拥有专用教室14个,其中实验室4个,计算机房2个,语音室1个,图书室1个,阅览室1个,电子阅览室1个,音乐室1个,美术室1个,多媒体教室2个。
学校现有教学班12个,在校学生576人。教职员工41人,学历均已达标。中青年教师占80%,中高级职称教师占45%。
二、发展优势
㈠坚持“课改领先”不动摇,促进了学校内涵发展
经过8年滚动式课程教材改革的实践,在德育、教学、科研、师资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学校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我校的可持续发展、现代教育制度的实践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㈡坚持“队伍建设”不动摇,提升了师资整体水平
多年来,学校一方面通过课改实践锻炼教师队伍,另一方面通过有计划的培训和调整,提升和优化教师队伍,使学校基本形成了一支在年龄、学历、职称结构上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为学校进一步培养骨干教师乃至“名师”奠定了一定的人才基础。㈢坚持“德育核心”不动摇,形成了德育管理体系
学校重视德育工作,健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学校——年级——班级的分级管理机制,同时将德育管理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年级,使年级组的德育更有针对性和个性化,形成了较为科学、系统的德育工作管理体系。
㈣坚持“教学中心”不动摇,保证了教学质量提高
学校以教学为中心,形成了较规范的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制度。注重抓好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测验分析、学生辅导等教学工作的各环节,积极探索学习型教研组建设,力图保证教学质量的稳定提高。
㈤坚持“科研先导”不动摇,推动了学校整体发展
学校逐步健全了科研工作制度,坚持把科研的源头落实在班级、课堂;坚持把科研的重点落实在年级组、教研组,促进了我校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也推动了二期课改的不断发展。
另外,学校重视体卫艺科工作,经过多年努力,初步形成特色。我校乒乓球队是上海市二线高水平运动队,历年来取得了多项全国比赛奖项,合唱队被评为区特色艺术团队,多次在市区学生各类艺术比赛中获奖。
三、主要挑战
1、如何克服农村中学在生源状况、办学经费、课程设置等方面产生的各种不适应的情况和问题;如何在继承特色、发扬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走特色办学,创建品牌之路,都有待学校进一步加强研究与探索。
2、如何根据国家法规、政策和现代学校制度要求,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建立一整套有利于学校不断发展的管理制度,形成学校良性发展的运行机制,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增强
学校综合竞争力,提高学校声誉等方面还须加强探索。
3、如何根据教育教学发展和二期课改对教师的基本要求,积极探索初中学校教师队伍整体发展规律和个体发展规律,努力营造有利于教师提高发展的学校文化,进一步完善促进教师提高发展的激励机制仍需加强探索。
第二部分
学校发展目标定位
一、指导思想
坚持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继续坚持以德育为核心、以科研为先导、以深化课改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以学校人才高地建设为突破口的办学思路,坚定不移地推动学校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品牌发展”之路。
二、办学目标
经过三年努力,将内埠实验中学逐步办成一所“管理精良、队伍精干、环境精致,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的、享有良好声誉的初级中学”。
管理精良——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形成科学化、民主化、个性化的管理机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懂管理、善管理,团结协作、务实高效的管理团队。
队伍精干——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敬业合作、身心健康、一专多能,具有较强的学习、反思与研究能力,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环境精致——打造体现学校人文精神与文化的环境氛围,让学校成为师生的花园、家园、乐园。
声誉良好——让内埠实验中学成为一所能够提供优质教育,社会认可、家长满意、受人欢迎的初级中学。
三、培养目标
内埠实验中学培养目标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目标,努力培养“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基础扎实、自主发展”的中学生。
品行端正——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人格修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
身心健康——培养学生成为乐观向上、心理健康、体魄强健的中学生。
基础扎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扎实,为学生今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自主发展——培养学生具有自主发展能力,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的充分条件和教育机会,奠定其一生得以成功发展的基础。
第三部分
学校综合发展计划
一、学校管理:探索现代学校制度,构建高效管理机制
㈠发展目标
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进一步形成科学化、民主化、个性化的管理机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懂管理、善管理,团结协作、务实高效的管理团队。
㈡实施措施
1、以“一切为了人的发展”和“管理即服务”为宗旨,坚持科学管理和人文关怀的有机结合,坚持“法治”和“德治”的有机结合,形成层次清晰、政令通畅、团结协作的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能。
2、建立建全“人本化”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在恢复公办建制过程中,根据学校发展实际,修改、修订、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使各项工作更趋于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制度实施逐渐形成全体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行为准则与内心体认。
3、加强对现有的学校管理机制的研究,根据学校发展状况,将德育工作管理和教学工作管理的着力点落实到各年级组、教研组,不断解决年级组管理和教研组管理工作中出现的管理重叠和职责划分等问题;同时进一步发挥德育处和教学处的管理、指导、服务、评估等功能。
4、实行校务公开制度,落实民主管理程序,提高民主管理质量,形成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运行机制。
5、加强党建工作的凝聚力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和谐校园、文明组室建设工作,将创建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和推进三年规划实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教职工群体。
6、造就一支注重学习、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开拓进取、自觉依法治校、富于开拓创新、善于科学管理的领导班子,完善各级干部的考核聘任制度。加强对后备干部和青年干部的培养力度,有计划有步骤充实中层干部队伍,形成结构合理,能力较强的干部队伍。㈢达成标志
1、编撰了较为完善的符合现代学校管理思想的学校管理制度文本,各项工作做到有准则、有负责、有程序、有监督。
2、形成科学的管理网络,决策符合民主程序,实施讲求实效,反馈渠道畅通、迅速。
3、初步形成懂管理、善管理、团结协作、务实高效的学校管理团队,群众认可度达到80%以上。
4、形成务实有效,公开透明,教职工参与度高的学校管理工作考核评价体系。
二、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师资整体素养
㈠发展目标
切实抓好师德建设,努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进一步夯实教师队伍整体素养,力争更好地发展壮大学校骨干教师队伍。㈡实施措施
1、组织教师学习《教师师德规范要求》、《中小学教师守则及实施意见》,进一步规范教职工的行为规范;定期组织师德学习、主题征文以及师德专题大讨论,积极营造讲合作、讲奉献、树正气的文化氛围,弘扬高尚的师德风范。
2、紧紧依托学校班主任岗位、骨干教师及新教师综合能力培训的载体,探究和完善教师整体队伍的管理机制,切实提升教师能胜任各自岗位的综合能力,推动学校德教工作的有效整合。
3、不断充实和完善学校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及高级教师队伍发展三年计划;分学科、分层次完善导师带教制度;以校本研修为主要载体,有计划地培养学科带头人;强化教师自身发展的意识,促进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品位、教学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4、定期通报学校中、高级教师结构比例;深入各年级了解教师对晋升高一级职称存在的困难;创设有利条件,及时加以培训、指导,为教师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做好服务、引领工作,从而让有希望符合申报高一级职称条件的教师能有目标、有计划地做好积极准备,以确保学校师资队伍设置的实际情况,促进教师队伍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整体优化。
5、不断拓展教师专业化发展培训渠道,为教师专业成长搭设更多的发展平台。㈢达成标志
1、县级德育科研领域均有教师集体或个人研究课题及发表、得奖优秀论文;班主任队伍中能够推出乡、县级领军骨干。
2、如期完成学校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力争三年中各主要学科均有区学科带头人。
42、“学科教学规范化建设”的改革试点工作初显成效,编制形成了有一定质量的 “学科教学基本标准”,学校有2-3门优势学科稳定居于县领先地位。
3、形成具有内埠实验特色的课程体系。
4、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基本符合二期课改的要求。
5、形成了具有不同学科特点、适应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
6、形成系统的、行之有效的校本研修机制。
五、教育科研工作:发挥科研先导作用,促进学校整体改革 ㈠发展目标
树立“科研兴校,科研促教”的思想,在保持教育科研良好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有所创新;坚持教育科研与教学工作的整合,使教育科研在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课程改革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㈡主要措施
1、健全科研机制,加强课题研究的规范性
⑴制定学校教育科研三年规划,完善教育科研工作制度,形成学校领导——科研室——教研组和教师的三级教育科研体系。
⑵严格课题申请、立项、评审、中期检查、课题总结、成果推广等过程的管理。根据学校的发展需要编制课题指南,注重课题实施过程的管理,及时做好课题的中期检查与结题工作,并做好课题的交流与推广应用。
⑶加强学校教科研情报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编撰学校科研成果专集;积极开展科研成果的研讨、交流与推广,以发挥教育科研成果的实际效用。
⑷通过讲座、研讨、论坛等形式开展科研培训,聘请有关专家来学校具体指导课题研究,抓好科研队伍建设,培养一支科研骨干队伍,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提升科研水平。
2、立足学校实践,提高课题研究的有效性
⑴加强学校管理、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等方面的研究。根据学校新三年的发展规划和面临的实际问题确立学校研究的重点项目,鼓励教师开展以解决具体教育教学问题为主的多层次、全方位的课题、案例研究。
⑵借助“校本研修”的平台,强化“教研组即课题组”的理念,在坚持教研组“规范化建设六个‘一’”和“学习型建设六个‘一’”的基础上,鼓励教研组及全体教师“在实践中提问题,在解题中成课题,在研究中出论题”,不断增强科研意识;鼓励教研组及教师将科研的源头和过程落实在课堂上、教学中,着力在聚焦课堂、双语教学、信息整合等重点领域开展研究,突破难点和重点,取得经验,加以推广,形成一条内埠实验科研特色的校本之路。
3、注重经验总结,增强科技成果的作用性
⑴注重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和总结工作,使课题研究取得一定效果。
⑵积极推广研究成果,发挥其示范和引领作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深入发展。㈢达成标志
1、学校教科研工作网络畅通,信息灵敏、制度保证。
2、确立学校重点课题,依据学校实际形成子课题系列。
3、形成一支科研骨干队伍,教师的科研能力显著提高,教师论文和科研成果在市区获奖层面不断提高。
4、争取每年有1—2个市级和区级课题立项并投入研究。每个教研组都有区级以上专题性的研究课题。
5、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资料齐全,汇编学校科研论文集、案例集。
面素养,提高自己的服务技能和工作水平。
3、执行财务制度,遵守财经纪律,严格规范管理,为校长决策提供正确的依据。
4、根据教育教学的要求,逐年补充和更新设备和设施,保证学校各项工作开展的需要。
5、维护校园环境,保持环境优美,努力创建安全文明的校园。㈢达成标志
1、人文、优美、安全、卫生的校园环境基本形成,做到净化、绿化、美化、规范化。
2、后勤人员业务知识和技能学习的管理制度、员工岗位责任制和绩效考核制齐全,落实有效。
3、后勤工作到位率达到95%和全校师生满意率的评估机制。
4、现代教育设施运作机制健全有效,设备设施的完好率、使用率达到80%以上。
第四部分
重点发展项目
——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构建学习型教师团队
一、项目目标
强化教师的学习意识、实践意识;倡导教师学习行为、研究行为,着力构建一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勤于学习、勇于探索、善于反思的教师团队,造就一批具有一定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
二、项目策略
㈠以校本课程开发为抓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㈡以校本研修为途径,在打造特色学科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㈢以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机制的构建为手段,进一步增强教师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培养骨干教师群体,造就“名师”。
三、实施措施
㈠加强课程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就是引导教师完善知识结构,提升专业素养的过程。
1、根据学生实际,结合《多元智能的开发与整合》,对基础型课程的内容与教学方式适当重组,以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在课程重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教师的专业素养。
2、以基础型课程为根本,鼓励教师深化教材内容,拓展学习时空,形成专题性的拓展课程。
3、结合学校科技教育的特色项目,鼓励教师开设一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探究型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㈡完善研修机制,整体优化教师队伍
⑴每位教师制定三年专业发展规划或学专业发展阶段计划,提高教师的职业期待,明确专业发展方向。
⑵继续加强学习型教研组建设,进一步完善“六个‘一’”的基础性研修制度,即精读一本书(专业理论或教育理论)、开好一节课、评好一堂课、出好一份试卷、研究一个专题(科研)、发表一篇文章(市级刊物)。
⑶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技术,鼓励青年教师依托校园网,进行备课、交互式咨询;鼓励教师开设个人教育博客,及时反思个人专业成长经历,交流教学心得体会。
⑷继续举办“内埠实验教师发展讲坛”,使其为教师自我发展、教师之间学术交流与切磋提供广阔的平台。
⑸定期召开全校综合性学术年会,各教研组、备课组以课例、论文形式展示各自研修工
5.三年内涵发展规划 篇五
柳堡镇郑渡小学2010——2013三年内涵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为目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特色建设为抓手,深入贯彻《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努力推进素质教育,精致学校管理,更新教育观念,经过三年努力,使我校成为环境幽雅、队伍精干、质量一流、管理精致、特色鲜明、校园和谐的学校。
二、条件分析:
我校创建于抗战初期,坐落于革命老区,具有光荣的历史。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学校始终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校认真落实新课改,深化素质教育,更新观念,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后被评为“县课改先进校”、“扬州市素质教育先进校”、“县德育先进学校”,连续5年被教育局评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先进校”。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县教育教学工作突飞猛进,我们看到了自己的成绩,但也看到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师资队伍老化。学校共有学生268人,教师31人,其中50岁以上教师占33%,四十五岁~五十岁占35%,民转公教师占75%。虽然老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吃苦耐劳的精神,乐于奉献的品格,但文化水平是他们发展的瓶颈,能苦教,但耗时,效率低下,课堂教学很不适应现代教育要求。音、体、美等专职教师严重缺乏,现有师资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要求,严重影响学校发展。
2、执行《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的意识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如何将常规要求内化为老师、学生的常规,还需要下功夫。课堂教学的规范化还有待加强,如何打破课堂教学中老一套的坛坛罐罐,使教学艺术上升到一定的水平,做到高效、低耗。
3、老师教育观念落后。认为抓质量就是抓语、数、英,重分数轻能力,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不深刻,对学生的评价手段单一,个别班级学生作业负担重。
4、特色建设不明显。创特色讲了多年,尽管做了一些工作,作了一些努力,但效果不明显,不能持之以恒,特色不鲜明。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以“管理精致、队伍精干、质量一流、校园和谐、特色鲜明” 为奋斗目标,科学管理,精心打造人文校园、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教育。
2、目标:(1)学校管理:
2010——2011,学校管理严格按照《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进行落实,对照《规范》,排找不足,在重要问题上坚决纠正,进一步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并学习执行,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加强学生常规管理。
2011——2012,学校管理全面达到《规范》要求,把要求落实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管理精致化,突出重点工作的规范管理,管理既重过程又重成果。
2012——2013,把《规范》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为,师生实行自主管理,人人自觉成为学校的管理者,实现学校管理的高度自治。
(2)队伍建设:
2010——2011,加强师德教育,家长对老师测评的满意度达80%,鼓励学历进修,学校教学人员大专以上学历达70%,本科以上达35%,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人人参与教研,提高教研水平。对照《县课堂教学标准》,50岁以上教师人人能上好达标课,50岁以下教师,60%能上好优质课,1篇论文镇级以上获奖,培养县骨干教师1名,申请2个县级研究课题,大部分教师参与教研活动。
2011——2012,建设一支能干事、肯干事、干成事的团结协调的领导集体,教师忠于职守,依法执教,家长测评教师满意度达100%,教师大专学历达80%,本科学历达50%,培养县骨干教师2名,申请1个市级教研专题,教师都参与到课题研究中,使部分业务水平差的教师边参与研究,边学习提高。提高老同志的课堂教学水平,学校50%的老师课堂教学达优秀等次。
2012——2013,教师忠诚教育事业,乐于奉献,无信访反映师德问题,2
建设一支能高效干事、凝聚力强的领导班子,培养县骨干教师4名,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大力引进和培养技能科专职教师,充实教师队伍,教学人员大专学历达80%,本科学历达60%,使教师队伍有质的变化。
(3)教学质量:
2010——2011,认真落实好德育工作,每月正常开展好德育主题活动和节日活动,学生的两个行为习惯逐步形成,师生无违法犯罪现象,帮扶转化薄弱班级、薄弱学科,学生各科成绩达《教学大纲》要求,合格率达95%,优秀率达40%以上,教育教学质量达县同类学科中上游。
2011——2012,学校德育工作逐步彰显特色,每月的德育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具有良好品质,师生无违法犯罪现象。学生的各科成绩达《教学大纲》要求,合格率达98%,优秀率达50%以上。从兴趣出发,努力培养学生的特长,力争在各类特长类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2012——2013,德育活动系统化、特色化,并走向社会,师生无违法犯罪现象,学生的各科成绩达《教学大纲》要求,合格率达100%,优秀率达60%以上,教育教学质量列县同类学校前3名,成立各类兴趣小组,定时间、定地点开展学生的兴趣活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4)校园文化:
2010——2011,加强和谐校园、书香校园建设。2011——2012,加强网络文化建设。2012——2013,加强精神文化建设。(5)特色建设:
2010——2011,成立腰鼓队、武术队、书画队,定时间、地点、人员,正常开展有效的活动。
2011——2012,编写乡土教材《柳堡革命斗争故事集》,运用地方课时上课,培养学生珍惜幸福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
2012——2013,完善乡土教材《柳堡的革命斗争故事集》,与柳堡二妹子民兵班结队,并走向社会进行活动,争做爱军习武的革命传人。
四、主要措施:
1、学校管理: 2010——2011
(1)组织教师学习《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和县十项管理制度,细化《规范》,领导干部明确分工,率先垂范,提高管理水平,保证政令畅通和落实,层层签定工作目标责任状,以考查促提高。
(2)严格实现双值导制度,一名总值和值日教师负责校园的常规管理,指导课间活动,检查卫生情况、纪律情况、放学站队情况等,做好记载,另一名总值检查课程表执行情况,每天推门听一节课。检查2人的备课、作业批改情况并作指导,做好工作记载,纳入月考核。
(3)按照教育局的要求,实行静校制,静校后组织校本教研活动一小时,以骨干教师为龙头,帮带教学水平一般的老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每天的活动做到有时间、有地点、有负责人、有内容、有要求、有记载、有效果。
(4)依据“教学五认真”的要求,每月对教师进行一次考核,做好记载,考核小组人员与每一位教师对接考核情况,指出不足,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对于共性的、突出的问题,召开专题会议讨论、交流,校长、主任每周推门听课不少于2节。
2011——2012
(1)进一步完善《学校岗位责任制考核方案》,坚持全面评价教师,平时考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学生考试成绩实行达标制,不排考试名次,对学生的评价要进一步科学化、全面化、素质化,真正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
(2)实行总值制。成立少先队监督岗,总值和值日教师指导学生检查常规工作,记载各班常规情况,进一步细化学校各项工作,层层落实,做到详细、具体、规范。
(3)组织学习有关精致管理的文章,排查学校管理不够精致的地方,举办精致管理交流会,交流管理经验,评选精致管理先进个人、先进班级、先进部门。
2012——2013
(1)在总值指导下,推行以少先队监督岗为管理者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培养一批优秀管理小能手,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引导、尊重、信任、激励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管理,逐步发展为每个学生都是管理者,都能自我管理。
(2)班级管理推行“十佳队员”和“优胜班集体”评比活动,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每一位学生对照条件先自我评价,再互相评价,让学生在评价活动中充分认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促进学生自我成长。
(3)学校管理向自主创新管理发展,教师的一切言和行都是在执行《规范》,人人成为《规范》的执行者,开展自主创新管理经验交流会,不断总结自主管理的经验,不断丰富我校管理的内涵。
2、队伍建设: 2010——2011
(1)每月举办一次师德论坛,建立师德活动的平台,让教师交流自己的思想,互相学习、提高,树立“师德为先”的观念,培养德才兼备的老师,实行师德承诺制度,每人签定师德承诺书,约束教师行为,教师每生每学期家访2次,每月与本班留守儿童交流一次学习、生活情况。
(2)每一位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计划,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学历进修,制定并实施学历进修奖励办法。
(3)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集体备课为抓手,每一个备课组每周推荐上一节课,开展评课活动,在活动中相互学习、提高。
2011——2012
(1)深入开展教师“五个一”活动——读一本教学管理专著,参加一个研究课题,上一堂有价值的公开课,交流一份有价值的教案,发表一篇教学论文。开展课堂教学达标活动,对不能过关的老师安排到骨干教师的课堂上随堂听课,促进掉队教师业务能力的进步。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2)积极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选派有潜力的教师到名校听名教师上课,学习新的教育观念,回校后上一节汇报课,要求汇报课要贯彻新理念,对教师起 5
指导作用,积极引进和培养专职教师,力争音、体、美、科学都配足配齐。
(3)领导干部每人读一本教学管理书籍,每周进行一次管理工作交流,每月进行一次思想汇报,每学期进行一次工作总结,总结交流管理经验,要求干部经常上网学习,提高政治素质和管理水平。
2012——2013
(1)每一位教师都参与课题研究,课题组要出成果,举办课改沙龙,教师自觉开展课改活动,探索课改的新经验。
(2)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和各级各类的课堂教学竞赛、论文竞赛等,“请进来、走出去”,派送部分教师外出学习、考察,积极培养“市、县”级骨干教师,加快教师成长。
(3)大力培养专职教师业务水平,使他们能独当一面,开展好学生活动。
3、教学质量: 2010——2011
(1)成立由校长、分管负责人、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班主任组成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按德育计划开展德育活动。
(2)加大教学流程管理力度,强化集体备课组、教研组建设,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定期开展校本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活动。
(3)对薄弱班级、薄弱学科实行领导干部蹲点制,进行捆绑考核,实现对薄弱班级、薄弱学科的转化,对有贡献者进行奖励。
(4)开展各类评比活动和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设立30分钟的大课间,精心组织,进一步规范实施“体艺2+1”训练和认定工作。
2011——2012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完善《文明班级评比细则》,实行三结合教育,与二妹子民兵班结队开展德育活动,举办好重大节日活动,确保德育活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2)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开展集体备课的有效性研究,钻研教法、学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的五育达到《大纲》要求。
(3)对专职教师提出更高的工作要求,每人训练一个特色项目,音乐教师训练好腰鼓队,美术教师训练好书画队,体育教师训练好武术队等等,提高专用教室的使用效率,加强对专职教师的指导与考核,确保技能科的教学质量。
2012——2013
(1)申请一个德育课题,成立课题组开展教学研究,形成德育活动特色。(2)完善学校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体系,整合学校课程资源,探索学校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评价方法。
(3)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均衡发展的同时,积极培养特长生,根据学生特长成立各类学习兴趣小组,充分彰显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文化建设: 2010——2011
(1)班级文化彰显学生个性。开展班级文化设计比赛,通过建设中队角、图书角、文化墙等打造富有个性的班级文化,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彰显学生个性,让班级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2)楼廊文化陶冶学生情操。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楼廊的功能设计不同类型的文化,布置师生的书画作品、主题文化,起到怡情、感染、激励的作用。
(3)创建“书香校园”。极力营造书香校园氛围,添置学校、班级图书架,完善学校图书室、阅览室的基础设施,班级成立图书角,为创建“书香校园”创造条件。
(4)完善各种管理考核制度。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倾听教师心声,使各项制度更趋人性化、合理化,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加强民主管理与监督,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2011——2012
(1)在开展教学、教研和管理以及对外宣传过程中,运用宽带、局域网将校园内的各种信息数字化,改变教师的授课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2)组织教研组、备课组建立教师博客,完善管理制度,进行专题探讨,7
促进教师网上交流与学习,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专业素养。
2012——2013
(1)组织教师通过广泛深入的讨论,提炼出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办学理念、校训和三风。完善校徽,唱响校歌,选定学校标志。
(2)学校通过定期举办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等,丰富学生文化生活,拓宽学生文化视野,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3)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爱家乡的情怀,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4)结合法定假日、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利用晨会、地方课时,开展唱歌、读书、讲故事、征文等活动,深入开展建设“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家庭”,提倡学生每年读2本名著,让学生与书为友,与大师对话,养成读书习惯。
5、特色建设: 2010——2011
(1)成立腰鼓队,主要运用大课间进行活动,要求学生会打鼓点,走出队形,增强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喜爱之情。
(2)成立武术队,主要运用大课间进行活动,学生动作规范,整齐划一,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
2011——2012
成立乡土教材编写组,收集编写乡土教材《柳堡革命英雄故事集》,运用地方课时每周上一节课,以少先队为主阵地,开展“我为家乡添光彩”等理想教育活动。
2012——2013
完善乡土教材《柳堡革命英雄故事集》,以少先队为主阵地,与二妹子民兵班结队,走向工厂、社区,以“爱军习武做传人”为活动主题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献身祖国的情感。
五、工作安排:
1、召开行政会、教师座谈会,研究制定学校三年内涵发展规划,明确学校发展方向。(2010年11月)
2、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学校规划,人人知道未来三年学校规划的目标、措施。(2010年12月)
3、按学校规划要求完善外部文化环境,建立阅览室、班级图书角,制定读书计划,营造浓烈的书香校园氛围。(2011年2月——2011年5月)
4、全校教师制定个人专业成长三年规划;教务处、德育处、教科室、总务处、少先队制定部门三年内涵发展规划。(2011年3月)
5、实施薄弱班级、薄弱学科蹲点制度,实行捆绑考核,签定责任状。(2011年3月)
6、成立学校腰鼓队、武术队、书画队并开展活动。(2011年3月——2011年8月)
7、制定学校各行政部门、教研组、备课组管理细则,推进学校精致管理。(2011年6月——8月)
8、制定创建“书香校园”的具体实施方案,精心打造书香校园,评比“书香班级”。(2011年9月——12月)
6.电商业务三年发展规划 篇六
记得2014年5月, 《通信世界》曾首次报道中国电信或将在2014年底商用T-SDN (软件定义传送网) 。当时觉得传送网引入SDN挑战巨大, 要实现并不容易。出人意料的是, 中国电信最终做到了。
近日, 中国电信福建分公司 (福建电信)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和华为联合宣布, 三方合作完成了全球首个光传送网SDN联合创新, 成功地在光传送网上实现了Bo D (Bandwidth on Demand, 带宽按需订购) 智能专线应用, 以及与数据中心的云网协同, 引领光传送网全面进入SDN时代。
从此次商用可看出, 以专线业务为突破口, 在传送网中引入SDN, 中国电信“动真格”了。
现隐忧:业务挑战促SDN发展
众所周知, 目前运营商共同面临一大网络问题:传统为电话业务搭建的网络架构, 不再适应当前蓬勃发展的数据业务。而从产业角度看, 在OTT等业务冲击下, 运营商的量收差 (流量增长与收入增长速度) 越来越大, 被管道化形势严峻。
这样的业务挑战让众多运营商人士焦虑, 包括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这样的大型企业掌门人。为此, 王晓初寄希望于为中国电信引入互联网思维, 以改造传统电信业务。他今年在多次内部会议上表示, 中国电信要在基础业务领域, 用互联网思维、方法进行改造升级, 快速形成互联网化运营商的差异化优势。
要实现业务互联网化, 运营商就必须先对基础网络“互联网化”, 即提升管道的能力, 毕竟管道依然是运营商的“金饭碗”。
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曾指出, 将管道“做大做强做精做活”是智能管道转型的基本方向, 也是开发高价值业务应用的基础。“SDN开启了网络IT化的进程, 是去电信化的重要突破方向, 也是IT和软件业务突破电信业壁垒的通道。”韦乐平表示。
高层的支持为中国电信开展SDN实践提供了“尚方宝剑”, IDC、传送网、城域网都成中国电信SDN“试验田”。值得一提的是, 光传送网SDN化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若实现将开启光传送网IT化、智能化进程。
我们知道, 大客户专线是除移动和家庭宽带之外, 中国电信第三大核心价值业务。这一次, 中国电信结合互联网化思路以及SDN理念, 率先提出智能专线概念, 并在厦门电信进行T-SDN商用。
动真格:厦门打造首个商用网
据了解, 2013年3月, 中国电信联合华为等企业共同起草了T-SDN系统架构, 自此开启T-SDN产业化进程。之后, 双方选择携手在福建厦门进行专线业务实践。
从一年多的努力来看, 此次联合创新已经取得初步成果。厦门电信网络操作维护中心高级网络工程师姚鹏介绍, 福建电信通过此次T-SDN政企专线业务创新, 一改传统政企专线开通部署慢、带宽调整难、专线产品单一、新专线产品开发慢的现状, 借助T-SDN尝试专线产品“去电信化”的网络运营模式。
对内, T-SDN进一步优化了网络带宽资源利用率、提升运维效率, 并且实现了网络能力的开放——通过标准的北向API接口实现开放的业务平台, 可以打造面向客户和运营商的创新APP, 支撑面向业务的持续创新。
对外, “0”等待的带宽申请、调整和预约, 以及灵活的带宽策略制定, 带来了政企专线的极致体验——通过T-SDN的全局资源管理统筹, 将传统的业务开通过程中的跨部门协作转换为机机指令, 大幅缩短政企专线业务从下单到开通的时间, 实现由月到小时的跨越;创新的APP实现业务在线申请, 政企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 通过WEB或者PAD等终端界面在线灵活定义带宽、SLA、时延等, 满足政企客户个性化服务的需求, 打造从线下到线上的全新体验。
“此次联合创新充分证明了基于SDN的开放架构以及北向标准接口, 能实现各种创新的应用与网络平台的互联互通, 是传送网发展中一个里程碑事件。”谈及此次实践的意义,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副院长、国内通信标准研究组传送网组长张成良表示。
据悉,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为此次商用制定了整体方案、设计与开发Bo D APP以及制定Bo D API接口规范。在张成良看来, 中国电信通过厦门Bo D业务实践和商用试点, 进一步了解用户需求、完善产品功能, 为今后的规模商用部署进行了准备。
不过, 在提及T-SDN未来发展时, 张成良坦言, SDN是对传统网络架构的革命性变革, 未来“仍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很长过程”, 而运营商必须控制SDN最终控制器, 发挥重大作用、发出更大声音。下一步, 为适配T-SDN对全国网络的变革, 中国电信将对内部的运维、计费和市场推广流程做进一步优化, 仍需要继续努力、与产业链共同推动。
助成功:华为携丰富经验支撑
当然, 此次实践的成功不能忽略另一个重要参与者——华为。作为ICT解决方案的领导者与SDN的主要倡导者之一, 华为一直积极推动T-SDN的标准化和商用化进程。在厦门T-SDN商用中, 华为提供关键的商用OTN设备和传送SDN控制器。
华为固定网络产品线总裁查钧介绍, SDN所拥有的集中资源管控和开放的平台等理念, 将不断给光传送网带来新的变革, 譬如创新Bo D智能专线应用、VCN虚拟专网、SMD虚拟测试仪、云网协同、自动在线运营等, 这将使网络能力更加开放, 打造极致客户体验的精品光传送网。
就此次联合创新, 查钧表示, 这是网络架构的一次革命, 能够充分释放网络潜能, 将原先“想得到、做不到”的事情予以实现, 为运营商开启了面向未来的空间。“下一步, 我们还将与中国电信在多个领域引入SDN技术。”
据悉, 华为持续与运营商携手推动SDN的相关标准, 已成为SDN标准制定的主导性力量, 近期还圆满完成OIF/ONF组织的传送SDN互联互通测试。
7.社区三年发展规划 篇七
为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全市城市社区建设,构建和谐晋城,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抓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发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以方便群众生活、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宗旨,进一步整合社区规模,健全管理体制,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服务保障,推进基层民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区建设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把为社区居民和单位服务作为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扩大民主,社区自治。科学合理划分社区,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现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三)资源整合,共驻共建。整合社区资源,充分调动辖区单位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共驻社区、共建社区、共享社区资源的良好态势。
(四)责权统一,管理有序。健全社区组织,明确职责和权利,依法加强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中,逐步增强社区凝聚力。
(五)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培育特色,树立典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社区建设的发展目标。
三、主要目标
今后三年的主要目标是:
(一)适应“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城市管理新体制需要,进一步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全市城镇现有社区规模作合理调整,加强社区组织建设,构建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完善新的社区管理体制。
(二)完善社区基础设施。按照省政府的要求,搞好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和公益性服务用房建设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狠抓落实。力争在3年内使全市80%以上的城市社区有建筑面积不低于300m2的办公和公益性服务用房,使80%以上的城镇社区有不低于150m2的办公和公益性服务用房。
(三)以社区服务为龙头,不断丰富社区建设的内容,发展社区服务项目100个,建立社区服务网点200个,使社区更多的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个,社区卫生计生服务站100个;建立100个社区图书室;使90%以上的社区有居民文
化体育活动场所;90%以上的社区达到绿化美化的要求;积极推进“社区警务”战略,加强社区治安,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保障。
(四)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社区管理关系为突破口,合理配置和利用社区资源,完善社区功能,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居委会主办、中介组织运作、社区居民参与、有关部门指导服务的工作运行机制。
(五)坚持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居民自治,真正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和整个社区文明程度。
(六)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支持社区建设,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力争把晋城建设成为“全省社区建设示范城”。
四、基本任务
(一)健全社区组织体系。
1、完成新型社区的构建。按照“便于管理与服务,便于开发和整合社区资源,便于社区居民自治”的原则,在2005年底以前全面完成所有城镇居委会的规模调整,实行“社区居民委员会”管理体制。
2、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确立社区党组织作为社区组织和社区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地位,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规定,所有社区都应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各项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社区党员在居民群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联席会议和社区单位党组织共建制度,形成社区党建工作的合力。建立健全社区党员学习和参加社区活动制度,逐步把企业离退休党员、社区失业人员中的党员的党组织关系转移到社区,探索建立起一套社区党员管理的新机制。
3、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建立健全社区居民会议、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等自治组织体系。规范和完善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特征的社区基本管理制度,健全社区居民自治机制,强化社区依法自治功能。
4、积极发展社区服务性组织。大力培育和发展公益性、服务性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使其逐步承接从政府部门中剥离出来的部分社会职能,承办各类社区服务,满足社区居民多层次需求。
(二)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1、规范用人机制。加强教育,严格管理,积极探索建立社区居委会干部依法进出、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以适应社区工作者队伍向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发展的需要,积极推进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社区居委会成员交叉兼职,到2007年使交叉兼职的比例达到50%以上。
2、树立先进典型。积极开展争做“优秀社区工作者”活动,营造“热爱岗位、情系社区、乐于奉献、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广大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
3、搞好业务培训。将社区干部培训纳入各县(市、区)干部培训计划,通过学习座谈、工作研讨、经验交流、授课培训和外出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4、建立社区建设财力投入保障机制。将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经费和社区居委会工作经费(含社区专职工作者津贴)纳入市和县(市、区)财政预算,并使社区专职工作者享受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待遇,确保其工资福利待遇达到当地城镇人均生活水平和最低职工工资标准;社区居委会工作经费达到省里规定的标准,并要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逐步给予提高。
(三)拓展社区服务领域。
1、深化改革,健全体系,规范管理,拓展服务,加快发展。建立和完善面向失业人员的社区就业服务,面向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贫困户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和面向辖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网络,逐步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托、孤有所抚、残有所助、贫有所济、难有所帮、需有所应。到2007年,全市至少组织15000名就业困难的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2、引入市场机制,实现社区服务管理和作业相分离。大力兴办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社区服务行业,积极引导医疗、金融、保险、邮政单位和大型商业、服务业企业进社区设点,鼓励辖区单位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面向社会开放,促进社区服务向网络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3、广泛开展科技、文体、法律、卫生、计生进社区活动,建立社区居民、辖区单位干部职工与志愿者参加相结合的社区服务队伍,促进社区服务的党员参与率、居民参与率和辖区单位参与率明显提高。
4、积极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在硬件建设上,多渠道筹集资金,力争在2006年以前,将晋城城区和高平市区所有社区的电脑配置到位,初步实现市、区、街、社区“四级联网”;在软件开发上,采取市场运作方式,立即着手开发晋城市社区管理服务信息系统软件。在政府领导下,有效整合社区信息资源,力争在2007年建立起全市社区信息服务平台,为社区居民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
(四)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1、认真按照《山西省城市社区建设示范活动方案》的要求,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各县(市、区)政府要把社区基础设施包括“五室三站一场所”(社区居委会和党组织办公室、社区警务室、党员活动室、青少年活动室、老年活动室;劳动保障服务站、卫生计生服务站、社区服务站和居民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建设,纳入城市发展建设规划,作为城市改造建设的内容之一,搞好规划,分步实施,限期落实。晋城城区和高平市政府所在地的社区配套服务用房按每150户25M2标准配置;阳城、沁水、陵川等县政府所在地按每100户20M2配置;其它乡镇按每个社区不低于100M2配置。改建和新建小区的配套服务用房采取政府出一点、开发商按规定提供一点、税费减一点、单位和住户支持一点的办法,按集中、实用、方便居民的原则,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落实到位。到2007年,全市80%的社区的配套服务用房达到规定的标准,并有较为完备的配套设施。
2、抓住和利用第二批“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和全省社区建设示范街道、示范社区创建活动的机遇,全面拉动社区配套设施建设。
3、广泛集聚本地区社会资金。鼓励社会各界捐赠,积极吸引外资,建立和完善政府与社会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对于部分因客观原因造成无法配齐管理服务用房的社区,各县(市、区)应通过购买、置换、承租、改造等方式予以解决。
4、整合现有资源。调剂、利用驻区单位现有各项设施,实现资源共享。
(五)繁荣社区文化、教育、体育事业。
1、结合城市建设,积极创办市民学校,不断完善社区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形成包括舆论阵地、文化场站、体育场馆、休闲场所和青少年、老年活动室等在内的各种文化体育活动网点,不断满足居民群众学习、娱乐和健身活动的需要。
2、以社区党校、市民学校、家长学校为阵地,努力提高市民素质。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教育,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教育,形势政策、民主法制和维护稳定教育,不断提高居民思想政治素质和文明程度。
3、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发展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楼院文化、家庭文化,利用社区和社区内单位的图书室、影剧院、文化馆、俱乐部等各类活动场所,经常组织具有社区特色的文化、体育、科普、教育、娱乐等活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反对封建迷信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4、深入开展社区共建活动。增强社区辖区单位、社区各类组织和社区全体成员的地缘意识、参与意识、公共服务意识,形成“共驻社区、共建社区、共享社区资源”的良好态势。
5、深入开展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放在突出位置,通过组织群众开展争做“文明市民”、争创“五好文明家庭”和“文明楼院”等活动,引导居民热爱自己的城市、社区,共同建设美好家园,自觉维护城市和社区的良好形象,推动文明社区、文明街道、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
(六)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搞好社区计划生育工作。
1、做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划,调整、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实行行业管理。引导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结构调整和功能转型,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体投资者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构建城市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新体系。到2007年,晋城城区、各县(市、区)政府所在地基本建成以街道(镇)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积极开展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六位一体”的综合服务,满足广大居民群众的基本医疗保健需求,努力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2、健全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完善县(市、区)、街道(镇)、社区三级计划生育工作网络,配备好社区专(兼)职计生干部,落实好计生工作责任制,开展经常性的计划生
育和生殖保健咨询服务。建立健全社区计划生育协会和协会小组,组织社区群众实行计划生育居民自治。加强社区新型生育文化建设,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生育观。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
(七)加强社区治安,美化社区环境。
1、规范社区警务运作机制,健全专群结合的社区安全防范体系。加大社区警务改革力度,按照“一区(社区)一警(警务室)”的要求设立社区警务室,结合实际调整民警责任区,实行“一区(责任区)一警(警察)”、“一区两警”或“一区多警”,实现警务前移,警民携手,共创安全社区。加强以治保会为主体的群防群治工作,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流动人口和暂住人口的管理、服务,切实预防和减少案件的发生。
2、积极开展安全社区创建活动,提高创建水平。深入开展“四五”普法教育,落实普法措施,建立流动普法站,开展经常性、群众性法制教育,有条件的基层法律服务组织要在所辖社区设立接待站,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
3、积极开展“美化人居环境,改善生活质量”活动,培养社区成员的环境意识、公德意识,逐步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储存和无害化处理,广泛发动群众治理“脏、乱、差”,不断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
4、加强市容、环境治理。落实社区环境绿化养护管理制度,扩大公共绿地面积,优化美化社区环境。
(八)深入开展社区建设示范活动。
按照《山西省城市社区建设示范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确立创建目标,落实创建措施,积极开展创建社区建设示范城和示范街道、示范社区活动,促进社区建设向高标准、规范化方向发展。城区要在推进民主自治、深化社区建设上狠下功夫,推动社区建设再上新台阶,争取在2005年底建成全省社区建设示范区;在2007年前将晋城市建成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其余各县(市)也要采取有力措施,在全市形成“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良好态势。3年内,争创1-2个“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2-3个“省级社区建设示范城”。通过典型示范,推动社区建设向纵深发展,提高全市社区建设整体水平。凡被命名为全国、全省和全市社区建设示范单位的,由市政府分别给予奖励。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本规划精神,制定工作计划,加强对本规划实施情况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定期召开会议,不断总结经验,促进本规划的全面落实。各县(市、区)也要尽快建立健全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协调)机构,充分发挥在社区建设中统揽全局、宏观管理的领导职责,根据本规划研究制定本地区的具体实施计划,明确责任,加强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本规划目标如期实现。城区政府要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把社区建设作为今后几年城市工作的重点,统筹安排,统一实施,务求实效。
(二)加强协作,齐抓共管。市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充分利用社区这个工作平台,把各项工作落实到社区,服务于社区,服务于群众。努力形成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合力推进社区建设的良好局面。市社区建
设工作领导小组各领导成员及其成员单位实行定点联系社区制度,做到“帮扶有目标,活动有计划,内容有落实,成果有体现”。
(三)完善有关法规,制定相关政策。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各项优惠政策,推动社区服务向产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积极鼓励和支持失业人员创办各种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实体,努力实现失业人员的自谋职业和再就业。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逐步实现社区建设制度规范化、管理法制化,把政策引导、行政监督、指导管理落到实处。
8.个人三年发展规划 篇八
由于性格方面的原因,自己常感到认真有余而冲劲不足。一所好学校能造就一批好教师。来到洵小三年来的时间,我能真切地从感到自己身上发生的变化:1.教育教学理念有了转变。以前更多地关心教育教学计划是否落实,很少去关注学生的发展、学生的需求。
2.科研意识有了提升。以前总认为科研工作很苦,想逃避各项科研工作,如
今逐步意识到“以科研促教研”的重要性。
3.德育的育人功能逐渐加强了。在德育活动中更多地去关注学生个性、能力的发展。
存在问题
1.教育教学的理念虽有了转变,但对问题的反思和重构的能力还不强。
2.在课堂教学中,课的质量不高,“四个变化”没有体现。
3.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距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要求还存在差距。
4.德育工作中开展了不少活动,但尚不能形成学校的特色。
5.对于上级或学校下达的每一项工作,我都作为一项任务去认真完成,而很少去考虑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做更有效、更不善于去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发展目标
以“立足岗位求作为,超越岗位求新知”为己任,将“不断提升师德修养、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增强教育教学能力”作为今后三年的工作目标,将争创洵小“三星级”教师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以下是目标达成所采取的措施:
具体措施
一.提升师德修养,树好一面党旗。
1.写好每月的政治摘抄,在理论的学习中不断取养料。
2.精心准备每次的行政例会发言,以此作为亮出真实思想、求得帮助、开展好工作的重要途径。
3.在德育和班级活动中以身作则,以自己的道德行为来感染学生,杜绝违反师德规范的言行。
4.认真开展好党员责任区工作。关心责任区内党员思想动态,与他们谈学习、谈思想,共同进步。在此基础上,每月至少一次向《普陀教育报》和党建网发布学校信息。
5.把每月的师德考核作为检验当月师德规范的重要依据,力争在本学期全部达到级,能有一次达到A级。
二.增强理论底蕴,转变教学方式。
不断加强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每月认真写好《文摘花絮》、《科研札记》,力争考评成绩为“好”!克服自己内向的性格,争取每一次在科研例会、沙龙上亮出自己的观点、想法。
2.努力转变自己从教十几年的教学模式,在备课中充分地研究学生的特点以及与教材之间的关系,努力寻找教师与学生的契合点,真正把教和学结合起来。使自己的课堂能产生更多的互动。
3.加强对课题的深入研究。首先进一步开放自己的教学意识。在作文教学中跳出课堂这个小圈子,引导学生多走出狭小的空间,把自然、社会作为课堂,打开通向世界的窗口,观察大自然、感受日出日落、了解市场的丰富、深入社区体验生活。
其次重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投入度。探索在周记前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去挑选素材、积累素材。设想和学生一起来探讨、关注生活中的问题。主题确定以后,我不会像以前那样,急着让学生下笔成文,而设想让学生提出他们目前最关注的问题,并选择一项最想解决的问题,制定一个可行的解决问题的计划并用一周的时间一步步按此计划实行,一周后将实施过程成文。因此从本学期开始本班学生的大作文分为“作前准备——我的习作——作后反思”这三步。
三.抓好教研工作,提高德育实效。
1.带领好“品德与社会”教研组。每月推荐给教师们学习资料,与教师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共同转变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在抓好面上教师思品、晨会课质量的同时,着重抓好一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加强集体备课,组织教师参加第六周的区选拔,力争一名教师能参加第十六周的市级展示。
2.转变德育工作观念,克服教育的随意性,增强针对性。精心组织每一次的班主任例会和校会课的内容,使师生能在其中明白事理、明确方向。
3.努力使德育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德育形式更丰富多样。多选用学生身边的实例,引导学生去思考、辩论,从中悟出道理。多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增长才干,发展个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最佳舞台。打造学校的德育品牌。
9.初中三年发展规划 篇九
(2008.5-2011.5)
今后三年是**初中发展历史上的关键期和机遇期,**初中能否开创各项工作的全新局面,乘势而上,再铸辉煌,关键就看近三年。为了把**初中早日建成环境优美,质量上乘,人文底蕴深厚,安全、安宁、和谐,社会美誉度和人民满意度较高的盐都南部的窗口单位,特制定本规划。
一、学校基本情况 **初中是一所乡镇中心初中,始创于1982年2月,现有24个班级,**镇(不含原**)的适龄学生。学校面积42000平方米,建筑学生1020人,在编教职工154人,其中具备中级以上的教师81人。生源主要为
面积9275平方米,建有教学楼、实验楼、男、女生宿舍楼各一幢,学校绿化20000,绿化率达47.6%。
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人为本,坚持“高效、低耗,和谐、进步”的**教育发展主题,本着扬善崇美、求真务实的学校管理思路,成就学生、成就自己的教师管理思路,日有所进、学有所成的学生管理思路,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积极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独具特色的科学管理机制,形成了文明、和谐、务实、创新的校风,博学、善教、敬业、爱生的教风,惜时、守纪、乐学、求真的学风。
学校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建成了设施先进的多媒体教室、学生微机房、音乐教室、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学生浴室,开通了校园广播系统,改造了学生餐厅,为学生的全面成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学校坚持人本和谐、素质教育的方向,走质量立校、科研兴教、内涵发展之路,实行平等教育、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原则,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学习与身心的健康成长,大幅度提升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还发掘学有余力学生的潜能,学生参加区以上文体竞赛活动,捷报频传。学校两次获得省金钥匙科技竞赛组织奖,先后创建成江苏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初中、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盐城市安全文明校园、盐城市绿色学校、盐城
1市红十字示范学校、盐城市依法治校示范校、二、指导思想 **区文明单位。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全局,继续践行“高效、低耗,和谐、进步”的盐都教育发展主题,保持“用功用心勇争一流,进位争先永远向前”的精神状态,落实“团结廉洁干实事,亲历亲为抓落实”和“常规常抓抓到位,重点重抓创特色”的基本工作要求,确保“校园清清爽爽、质量响响当当、队伍团结向上、四季平平安安”和“学生个个成人、学业个个合格、身心个个健康”,办更高水准,更高层次,让人民更加满意的教育,让
交界处具有较高美誉度的窗口单位。
三、预期目标
(一)总目标
加大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构建人文校园、书香校园、和谐校园、绿色校园。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校内外资源,积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学校成为盐城市和谐校园。落实人本理念,全面优化过程管理,突出质量中心,强化安全卫生工作,努力打造学习型、科研型教师队伍,促进学生全面持续的发展。以创建活动为契机,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和管理效能。
(二)分阶段目标
1、全面提高教师质量,形成浓烈的教科研氛围,在市级以上论文评选中获奖老师达30%,每个学科都有老师在区以上会教中获奖,在国家正规刊物发表论文5篇以上。确保两个市级课题顺利结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在确保位居全区第一板块的基础上,早日跻身全市先进集体行列。充分发挥学生特长,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培植学校精神,加强教育宣传,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
3、依据《校园绿化方案》,有序推进相关工作,力争如期创建成园林式学校。
4、不断推进和实施新课程改革,从学校实际出发,定期评估,不断更新工作思路,让全体师生参与学校课程改革。开发体现地方和学校特色的**初中早日成为盐都初中教育的排头兵,成为三市(区)
校本课程。为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和技术教育提供指导和帮助。
四、分项发展目标与措施
(一)学校硬件建设
根据上级安排,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大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投入,改造教学大楼楼梯扶手,完成教学楼、办公楼内粉刷、改建中心大路两侧的路灯。
(二)教师队伍建设
为了打造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的教育观念,创新的能力,良好的个性,健康的心理,持久的耐心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我校将抓好以下工作。
1、加强教师政治思想建设,坚持每周一次的教师政治学习制度。做到“三定”,即定时间、定内容、定重点,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深入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增强依法执教意识;进一步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继续积极培养优秀教师加入党组织,使骨干教师和优秀党员“二合一”。
2、带领教师形成“**初中精神”。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实践中形成“三树(树现代教育理念、树崇高职业理想、树良好人格形象)、三讲(讲敬业奉献、讲教育规律、讲合作竞争)、三不(不违反教育法规、不有损学校整体形象、不危害学生身心健康)、三善于(善于教书育人、善于反思自我、善于研究创新)”的“大冈初中精神”。
3、全面挖掘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潜能。我校已初步形成了一支“知识渊博、业务精湛、能力突出”的教师队伍,当今主要的工作是挖掘这些高素质教师的潜能。一是优化教师的基本功素质,通过基本技能竞赛,新老结对等形式,取长补短,优化新教师的知识结构,规范新调入教师的教学行为。二是搭建教师的成长舞台,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指导作用;给年轻教师压担子,促进轻负担、高效率地达成教学目标。三是提升教学研究和反思水平,组建课堂教学评价指导中心,深入进行教学调研,并与现行市级立项课题研究相结合,在较高层次的教学研究中提升教科研水平,发挥高素质教师的教科研示范作用。四是大力抓好现代化教学技术
操作应用能力的培养。五是邀请教育专家、名师等来校讲座或上示范课,积极选派教师外出参观学习。
(三)以生为本,努力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新人
1、适应市场经济的时代特点,实现德育的新转型。一是全力依靠班主任和班集体,让学生在班级生活中体验德育。二是深化德育科学研究,开展问题教育案例评选和主题班会公开课活动,变经验型德育为探索创新型德育。三是进一步优化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措施。四是大力开展专题教育活动。五是形成全校上下、校园内外全员德育的新德育模式。校内要发挥学科德育的主渠道作用,全体教职员工都要随时随地教育学生,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家长会,让家长密切配合教育。
2、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务处要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一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严格执行课程教学计划、新课程标准,认真安排三表,开足课时,开齐科目。落实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学常规管理模式,利用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形式,使教学管理有序、规范。加强学校各类教学功能室的管理,充分利用我校现代的优质教学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仪器、图书的作用,实验开出率达100%,学生人人能操作实验,各种体育设备、设施都要高效利用。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并积极促使教师读书的制度化、常规化;教师教学的五环节都要做到高标准地完成。做到备课从严、上课尚“实”、作业求“精”、辅导求“全”、考试树正。二是加强教学研究和指导工作,定期召集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提高教研活动的效益,使之真正成为教师教学研究和业务水平提升的推进器。深入开展集备课、开课、微机教学评析、说课评课等于一体的“校本教研”活动。管理人员、教研组织、教师一学期听课节数要按规定完成,并进行定期检查和总结反馈。三是规范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效率,建立目标管理机制。四是积极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师要迅速掌握好计算机使用等现代化教学技术,充分利用办公电脑、微机室提高教学效率。
3、加大体育、美育和卫生等工作的力度,促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一是上好体育课,充分培养学生各方面体育技能。二是开展体育锻炼和运动队的竞技活动。抓好田径队和篮球队的训练,力争在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进入前3名。三是竭力开展各种艺术表演活动。四是加强校园
卫生工作,强化校园环境卫生,责任到班、责任到人,做好卫生的保洁工作,形成学生良好的劳动意识,要求全体学校成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使自己学习、工作、生活的校园富有诗情画意的美。
五、学校发展的保障机制:
(一)组织建设及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学校班子成员的带头和示范作用,制定《干部分工一览表》,接受全体教师的监督。根据学校实际,不断完善《**初中制度汇编》。
(二)人力资源:
1教师队伍结构合理,通过培训、参观、自修、结队、帮扶等方式和措施,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提高,对不能胜任学科教学的教师进行调整。2逐步健全管理机构,使管理中心下移。各处室、年级组、班主任及教代会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全体教师参与到管理的全过程中。
3学生乐学上进,有竞争意识。拔尖学生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大,进步学生层出不穷。
(三)物质资源:
(1)尽管学校经费紧张,学校办公、学习条件将逐步得到改善。学校经费能保证维持学校正常工作的运转。
(2)学校按照上级要求开足开齐所有课程。校本课程逐步得到开发。学校订阅《人民教育》、《班主任之友》、《新课程》、《中小学生管理》等报刊杂志,开拓教师的视野,从而有利于全体教师不断开发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六、达到目标的标志:
【电商业务三年发展规划】推荐阅读:
培养电商人才是发展农村电商的关键11-18
移动电商的发展问题08-01
农村电商的发展趋势09-11
电商行业发展报告09-16
农村电商发展的看法09-20
发展电商产业经验做法12-31
电商行业发展前景01-14
生鲜电商发展存在问题01-18
农产品电商发展趋势06-12
电商发展现状及趋势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