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侨民文学与本土文学关系初探
1.俄罗斯侨民文学与本土文学关系初探 篇一
一、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是文学课和文选课的终极使命
目前国内高校的俄语专业教学大纲对这两门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都作了较为明确的界定。谨以南京大学为例, 按教学大纲规定, 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的教学目的是“在20世纪俄罗斯历史文化发展的背景上讲述俄罗斯文学史, 吸收国内外文艺学、历史、哲学、政治等学科的新成就, 指导学生独立地审视俄罗斯文学发展的历史, 在世界文化的背景下评价和鉴赏俄罗斯文学作品, 培养新时代的人文主义精神”[2];19世纪俄罗斯文学选读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作为19世纪俄罗斯文化重要构成部分的文学作品的基本内容。在学习19世纪俄罗斯文学史的同时, 获得对其主要作品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阅读、鉴赏、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通过对集各种语言现象之大成的文学作品的阅读, 体验俄语语言的丰富性、灵活性, 提高学生的语感, 增强在较高层次上掌握语言的能力”[3]。
文学史和文选两课承载着十分重大的教育使命, 即学生不但掌握外语教学中所说的“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 而且要通过文学史和文选课的学习, 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即完成“培养新时代的人文精神”这样的任务。然而, 如何在教学时数有限的情况下, 将教学大纲中提出的要求变成现实, 这的确需要教师的智慧。不久前, 本课题组在黑龙江大学选修《20世纪俄罗斯文学概况》的61名2008级本科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 表格中所反映出的一些问题的确值得讲授文学史和文选的教师深思。表格中的一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在选择这两门课时所存在的一些焦虑。
在“选择这两门课程的目的”这个栏目下, 只有11%的学生选择了“培养审美能力”的选项, 这也的确反映了这两门课所面临的残酷现实。俄罗斯文学课与俄语实践等课的教学目的不同, 因此采取的教学手段自然不同, 实践课是“硬课程”, 教师通过“听、说、读、写、译”等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 使他们能够应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并最终在职场上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不过这一数据也没有令人彻底悲观, 从某种意义上也折射了文学的审美功能并没有完全丧失, 依然有11%的学生把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当成选课的理由。有41%左右的学生选择了“因为考研中涉及这方面内容”这个选项, 这至少说明两点:一、在选修这两门课程的学生中, 考研学生所占的比例很大。二、不管选课的人是否喜欢, 他们在既定的考研游戏规则面前选择了哪怕不喜欢也要坚持学习的道路。换句话说, 学生们很清楚, 如果不掌握这部分知识, 考研成功率将大大降低。有11%的学生选择了“读研后继续从事俄罗斯文学研究”这一栏。这个数字还是令人欣慰的, 假设这61人都考取了研究生, 那么在俄语语言文学这个二级学科当中 (俄罗斯文学、俄语语言学、俄罗斯问题、翻译理论与实践) , 未来从事俄罗斯文学的学生也占18%, 这就是说, 已有一部分学生已经把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和俄罗斯文学研究联系在一起。但同时也应该看到, 约29%的学生仅仅把这两门课程的学习当成获取学分的捷径, 其潜台词是, 这门课较之其他课程相比要更容易些, 这似乎与这门课程所设置的初衷不相符。
“对这两门课的认识程度”一栏里的数据突出地反映了学生对两课的认识程度和教学大纲要求的距离。仅有22%学生把学习俄罗斯文学提升到“学俄语的人必须了解俄罗斯文学”的高度。一个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是该学校教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的反映。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强调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强、知识面宽广、面向俄罗斯且具有广阔国际视野的俄罗斯专门人才”, 我们认为, “广阔国际视野的俄罗斯专门人才”是外语技能全面、人格健全和有精神厚度的高素质的人才。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不但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 同时也能为其在未来职场上的发展提供发挥的空间。这个数据也从侧面折射了目前外语教学中重技能轻审美的倾向。有27%的学生强调教师的教学风格对他们学习俄罗斯文学的导向作用, 换言之, 当一个文学课的教师能够把学生带入美的境界而不能自拔时, 他们才愿意花时间实现这两门课“培养审美能力”或者“提升思想境界”这样的精神诉求。而“通过学习深刻感受到课程的魅力”者占41%, 虽然与前两项相比, 数据尚令人满意, 但依然不是最理想的状态, 因为尚有6%的人处于应付了事以获取学分的阶段, 而且这部分人很快就会成为经常缺课最后不见踪影的那部分学生。
在“对课程缺乏兴趣的原因”一栏里, 有11%的学生表达了对“教师讲课枯燥, 照本宣科”的不满, 但具有强烈对比意义的是, 有24%的学生之所以对这两门课程缺乏兴趣还因为“对就业没有帮助”。可见, 如何在技能培训和“提高审美能力”之间找到一条通道是当前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事实上, 通过文学史和文选课的学习来“提高审美能力”与技能培训并不冲突, 因为这两门课程, 尤其是文选课教学是在学生具有外语五项基本技能基础的前提下的师生互动, 这些课程对学生所关心的职业技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依然是文学课和文选课的终极使命。在充满竞争的21世纪外语教学实践中, 教师应该找到一条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文学史和文选的有机结合是走出目前教学困境的办法之一
文学史和文选教学的脱节是目前俄罗斯文学教学的普遍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如下:一是文学史课教师长期以来在该课程上花了大量的时间, 对作家创作的理念把握得很清楚, 也谙熟该课程的教学模式, 即使不细读作品, 也能把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结构和其他文学元素分析得相对到位, 因此没有必要在文学史教学过程中插入文选课的内容, 这样无疑会增加备课量。二是虽然文选课教师需要了解经典作品的创作背景等相关知识, 对作家的生平和创作诗学亦应有所了解, 但面对大量需要解读的原文文本, 这种对文学史的过多叙述会影响当前课程进度。三是缺少一部能将文学史和文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教材, 这可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四是当前的俄罗斯文学教学时数的短缺可能不允许这种教学模式的发生。
在本次调查中, 学生同样提出了和教学相关的改革设想。
有63%的学生要求教师把文学史和文选课程结合起来进行讲解, 这体现了选课学生的主流诉求。然而, 如何实现这一诉求呢?这需要教师对课程的精心设计和学生课前的充分准备。以讲授果戈理为例, 首先, 教师有必要对作家的生平、创作理念和代表作品的诗学特征进行概括, 然后选择中心文本 (如《死魂灵》) 作为讲课的核心内容。设定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讲解需要6学时, 其具体步骤如下:
1. 果戈理创作概说:
生平、整体创作风格、创作理念、影响力, 1学时 (学生在课前应该知道上课的内容, 并对这些内容进行准备) 。
2. 中心文本讲解:
学生用俄语说出《死魂灵》的大致内容, 选择上卷第二章 (有关玛尼洛夫的章节) 和第六章 (有关波留希金的章节) 进行细读分析, 并就精彩的段落展开讨论, 3.5学时 (能够讨论和讲解的前提是学生课前对文本进行了细读) 。
3. 结合原文文本完成如下分析:
何为玛尼洛夫性格, 如何理解波留希金形象等具体问题, 1.5学时。
第一部分内容可用汉语讲解, 以满足学生考研乃至提高审美水平的需求。第二部分则重点落在原文文本的理解, 起到由点及面的效果, 最后再回到文学史当中关于玛尼洛夫性格和波留希金形象等具体问题上。只有通过文本分析, 学生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多余人性格在玛尼洛夫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看清楚波留希金在世界文学四大吝啬鬼中的位置。
当然, 这样的授课过程需要这样两个重要条件:一是要求学生上课前对原文作品进行阅读, 根据作品的体量, 找到作品中较为重要的章节进行研读, 最后根据教师的提问对作品进行分析;二是学生需要把文学史中作家的创作理念与当前作品所涉及的一些概念结合起来进行理解。
与俄语实践课等课型不同, 文学史和文选是教师占主导地位的课型, 尽管师生之间也可以进行互动, 但因为班额大 (以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为例, 文学史的选修人数在50—60人之间) , 这种互动也只是相对的, 否则会影响课程的进度。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对教师授课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教师应把知识的传授和课程的趣味性结合起来, 而这种结合只能通过作品的具体内容来实现, 空洞的文献陈述、沉闷的对主人公形象教科书式的讲解根本达不到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目标;把文学史和文选教学与外语课程的技能要求结合起来就意味着, 文学课的内容一定与原文文本有较高的结合度, 也许不能奢求这种教学环节和实践课一样充满了技术上的细节, 但至少在有限程度上满足学生练习外语的诉求。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必须适度增加此类课型的教学时数。此外, 编撰一部能将文学史和文选结合在一起的教材也是当务之急。
三、改革考试方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文学史和文选课的考试一直延续既定的模式。文学史考试的内容无非包括“名词解释”、“选择填空”、“简答题”和“论述题”等。这种模式当然有其存在的理由, 以“名词解释”为例, 只要学生按照教师上课时谈及的几个要素, 无论是考研还是期末考试, 都可以得到比较满意的分数。遗憾的是, 这种考试模式未必能检验出学生的真正水平。
从本次调查情况看, 有44%的学生倾向于把期末考试和考研模式结合在一起, 表现出一种很强烈的功利性色彩。然而, 很多学校考研的模式并不相同, 有些院校强调用俄语答题, 以考查学生用原文阐释作品的能力;有些院校注重知识性的问答, 试题内容多以选择题为主。功利性色彩尽管不完全符合教学大纲中对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规定, 但毕竟从客观上使学生掌握了相关的俄罗斯文学方面的知识。事实上, 无论何种形式的考试或考查, 只要学生能够细读文本, 他们在此基础上总能提炼出较为独立的见解, 即便考研这样的重要考试也不例外。知识性的选择试题只能通过记忆来获取分数, 并无其他捷径。
俄罗斯文学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通过对作品 (原文) 的把握, 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俄语的魅力。而为了实现这样的诉求, 考试方式将发生重大转变, 即将文学史和文选课合二为一。具体转变如下:
1. 在考虑到学生功利性要求的前提下, 出题时应注重对给出的原文作品并用原文进行阐释, 以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认知能力并兼顾检验其俄语水平。
2. 考试 (考查) 前, 应适当提示学生关注具体经典作家的代表作品, 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的研究文献, 以培养学生深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考试 (考查) 时, 要求学生通过文本中具体的实例对这些代表作品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阐释。
3. 应借鉴实践课的经验, 设立口试环节, 以考查学生在多大程度上理解了文学史和文选课上所讲的内容。
4. 判卷过程中, 充分肯定学生的独创精神, 避免那种按统一标准答案给分数的现象。
总之, 俄罗斯文学课程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而将文学史和文选结合起来授课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李建刚.俄语专业俄罗斯文学课程改革初探[J].中国俄语教学, 2008, (3) .
【俄罗斯侨民文学与本土文学关系初探】推荐阅读:
俄罗斯留学申请条件与大学推荐12-18
农夫与狐狸的俄罗斯寓言故事11-28
俄罗斯腐败与反腐败问题研究01-02
俄罗斯文件12-22
俄罗斯经济总结06-20
俄罗斯做客礼仪07-19
俄罗斯司法制度10-17
俄罗斯人口问题12-29
俄罗斯教学课件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