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在线教育

2024-08-06

高校在线教育(精选9篇)

1.高校在线教育 篇一

高校教师的创新素质和高校创新教育管窥

摘要高校教师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献身教育的历史使命感,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和能够创新,创造新理论、新方法、新手段。高等学校创新教育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按照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要求,着眼提高教育质量,更新教育质量的观念。

关键词高校教师 素质 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A Restricted View on Innovative Quality and University Innovation Education

LI Dan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Law and Business School,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Wuhan, Hubei 430205)

AbstractCollege teachers should have the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and world outlook, values and history mission of dedication education, have the courage to innovate, dares to innovate and able to innovation, create new theories, new method, the new method.Higher school education innovation should follow the students-oriented, focus on improving education quality, update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 quality。

Key wordscollege teachers;quality;education innovation

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有力地推动着教育领域的变革和发展。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国家建设者的历史重任。在“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历史新时期,需要有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要求高等学校紧紧围绕培养创新型人才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改革。高等学校教师应具备的创新素质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等学校担负着推进信息化建设,培养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实施创新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新型人才的关键,建设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师资的队伍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保证。从创新教育的角度出发,对高等学校创新型教师具备素质提出以下要求:

首先,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献身教育的历史使命感。教育事业是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发展的事业,创新是教育发展的灵魂。培养具有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不但要有创新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能力。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忠诚祖国教育事业观念,是高校教师兢业工作,勇于探索,积极进取,自觉培养创新精神的强大动力和力量源泉。

其次,要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和能够创新。高等学校实施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要求。高校教师只有具有了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才能在自己所从事教学活动中不墨守成规,不因循守旧,才能求新、求异、求好,才能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同时,高校教师要养成多种思维方法,不使自己的思维定势在演绎与归纳形式逻辑思维的单一模式。如果教师思维模式僵化、单一,缺乏创造性思维,就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只有不断创新,探索教育规律和教学方法,才能不断提高教育的教学质量,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

再次,要创造新理论、新方法、新手段。高校教师开展教育创造性活动包括开拓新知、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创造新的教学方法、手段。教育随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并具有多学科知识融合特点,教育过程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高等学校教师应在掌握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宽泛的文化知识基础上,结合国家建设发展和教学实践,创造新的理论。在掌握基本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前提下,创造性地运用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设计教学内容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教学情景的应变与调控能力等,这样才能推陈出新,有效开展教育创造性活动。高等学校创新教育的原则

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提高我国创新能力为目的,建立与其相适应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教育实践活动的创新教育体系,是高等学校教育转型和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高等教育要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最根本的任务,强调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入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既要学到知识,又学会探索。因此,高等学校在实施和开展创新教育中要准确把握其要意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提倡和激励他们做学习的主人,及时肯定学生的求异思维,改变习惯于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现存的各种问题的维持性学习模式为创新性学习模式,使学生以主人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二是 “在创新中求统一”。高等学校的教育对象都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应针对不同学生和不同专业,把教和学的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机地统一起来。重点培养他们运用知识科学认识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三是师生平等。高等学校教师要树立与学生平等的观念,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善于在这种氛围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使每个学生都有自由地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并有效促进其创新思维才能的发展。四是在开放的环境中探索。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制定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组织教学,构建自主、开放、探讨的学习方式,交给他们一些富有探索性的实践任务,给予开展探索性活动的广阔时空,不断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使理论和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五是鼓励质疑。高等学校教师应具备与学生探讨和争论问题的勇气,鼓励培养他们质疑、问难的能力,激发其创新思维。生疑,是思维的开端和创新的基础。“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高等学校创新教育的实现路径

首先,要按照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要求,着眼提高教育质量,更新教育质量的观念。只有结合社会需求,科学确定新的教育质量观念,才会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才会真正认识到,没有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就是没有培养出能够适应未来信息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就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大失误。

其次,注重拓宽知识面和培养创新能力。一是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拓宽知识面之间,注重拓宽知识面。我国的信息化建设,不仅要求建设者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而且应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因此,高等学校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应加大拓宽学生知识层面的力度,使其形成灵活的知识结构,提高知识整合的能力,为提高创新能力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在传授知识和培养创新能力之间,注重培养创新能力。高等学校应改变人才培养的导向,变革传统的高等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既从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衡量教育质量,也要特别注意从能力和素质的角度衡量教育质量。破除读死书、死读书的教育倾向;培养勤于思考,善于质疑,敢于提问,能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人才,使教育培训不再是机械训练和应付考试的枯燥过程。

第三,营造平等、民主的良好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一言堂,满堂灌”教学方式,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掌握现成的理论,更要引导其懂得这些结论是如何获得的。要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努力去发现新的理论;在了解现成结论的同时,又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突破现成的结论。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突破传统的教育方法,营造民主平等的良好教学氛围,开设内容广泛的讲座,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善于与学生展开争论,为学生创造良好地学习研究条件。允许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自由选择课程,引导他们用科学的批判态度参与教学活动。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潜能才能被充分开发出来,高等学校才能培养出适应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春玉.创新教育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2.[2]华长慧.创新教育百例创新教育百忌.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4.[3]孙洪敏,韩学军等.创新思维的哲学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7.

2.高校在线教育 篇二

柏林洪堡大学创立于1810年, 有“现代大学之母”的美誉。它是德国首都柏林最古老的大学, 也是世界上第一所现代大学。其创校元勋威廉·冯·洪堡 (1767-1835) 的办学理念可归纳为三点: (1) 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 (2) 教、学与科研相统一; (3) 培养“完人”的全面人文教育。鉴于教、学、研三者相结合已在当今中国高校得到高度重视, 以上三点中 (1) 和 (3) 对于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尤其具有启示意义。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平原教授倡议开设的“博雅清谈”活动2008年10月30日正式实施, 他主张“不计功利地畅谈学问、探索真理”。受“博雅清谈”的启发, 感于尼采在“德国人缺少什么”一文里的思考———德国“到处盛行着一种无礼的匆忙”, 德国文化衰落的由来是“缺少教育家”。本文从柏林洪堡大学办学理念中得到启示, 以中国当代社会高校教育改革思潮中的英语学习思潮、政治学习思潮及国学思潮为切入点, 试图评议探讨“中国高校教育缺少什么”的问题。

二、问题

(一) 英语教育之得失

要谈人文精神的追寻, 不能不先提英语教育之得失。英语教学是我国大学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其受重视程度可聊举四例证明: (1) 中国硕士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自1977年恢复, 自1980年起外国语开始实行全国统一考试。英语作为非“小语种”, 每年牵动着数万至数十万考生的心。 (2)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二十多年来严密组织, 如期举行, 考试成绩与证书被作为大学生毕业与求职时表明英语水平的有效凭证。 (3) 到2007年, 中国有近3亿人的庞大英语消费群体, 英语培训机构总数量超过5万家, 英语培训市场年产值已达到近200亿元人民币。 (4) 北京大学在新世纪里曾大力主张教师应有广阔的国际视野, 拟在职务晋升标准中规定“除少数特殊学科外, 新聘教授应能用一门外文教学授课”。重视之下, 学生英语水平的日益提高、普遍见长自不必说。

但是, 缺失了什么?中国高校晨读中“朗朗书声多诵英语”之怪现状, 是否真应了鲁迅早年的激愤之辞“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 多看外国书” (《青年必读书》) ?在市场经济中, 商品化的主旋律使很多东西物化, 使人异化。在全球化思潮“高歌猛进”时, 被利益驱动的高校中英语已成为美元的替身、超级大国文化的符号。“旁采泰西”已被“出国”和“西化”取代。在与国际接轨、国际化的呼声中, 中国文学与“本土情怀”被轻视, 甚至被忽略。警醒者一语中的:“今天谈论大学改革者, 缺的不是‘国际视野’, 而是对‘传统中国’以及‘现代中国’的理解和尊重。”今日的中国大学, 能生产出英语完全合格的学士和硕士甚至博士, 但亟须作为“教化之重镇” (梅贻琦) 而融入并影响当代中国人的文化理想和精神生活的能力。

(二) 政治教育之利弊

在从小学到大学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中, 我们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以及中宣部理论局近年连续编写的《理论热点面对面》等等, 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的高水平理论读物。其独到之处是: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对中国发展中的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和重大现实问题, 或广大人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用深入浅出的语言, 作出了深刻阐释和有说服力的回答, 起到了指南针式的引领作用。

社会是在发展变化的, 用普遍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看我们的政治教育, 尤其是高校的政治教育, 优点突出的同时, 其弊彰显。

1. 政治学习成为升学升官的门径。

政治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全国统一考试科目。为应对每年一月份的考试, 各种考研政治班整个秋冬季节都很红火,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概论、邓小平理论等是永恒的主题。很多考生不是为学习而学习政治, 硬着头皮背题, 腻烦与逆反心理很重。部分高校学生甚至只在写党课作业时抄抄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 不求甚解, 仅要形式 (作业) , 只重结果 (入党) 。尼采戏仿教育中“出自一次博士考试”的几道问答题似乎讽喻了这种使人丧失创造力的教育:“———‘一切高等教育的任务是什么?’———把人变成机器。———‘用什么方法?’———他必须学会厌倦自己。”

2. 哲学学习没有融入生活, 深入人心, 未达“提高心灵的境界”。

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是全民性的, 但是, 这种全民学习从一开始, 就被抽象地架空:一个学生入小学到考博士的近二十年的成长中所看到的永远不变的第一条政治要求是“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 热爱中国共产党”。然而可悲的是, 政府投钱最多的某些著名高校的众多学生毕业后最大的理想是———“移民”。如果比较一下中美小学生守则, 我们能看到美国小学生守则没有一条是笼统的, 我们能发现化抽象为具体的直观性和可行性。哲学史家冯友兰先生认为, 哲学的功能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 超越现实世界, 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烂熟于胸, 可是, 理论知识的积累并不等于心灵的提高。我们需要一种深入心灵的哲学教育。

(三) 管理模式之利弊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现在中国任何一所公立大学, 党委常委会都是学校的最高行政管理委员会, 其中党委书记位列校长之上。其利在于, 党委常委会是绝对管理层, 能很好地执行传达中央精神, 对学校进行最具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的管理。

其弊在于, 学校并无真正学术自由, 没有一个持续稳定的学术机构关注并致力于学校的长远发展、教育的长远利益。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面向未来是一种高瞻远瞩, 必须有既受国家保护又不受国家过度控制的自由机构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 依法自主办学, 实行民主管理。”然而目前, 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基本上是由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任命, 没有真正体现教授治校的原则, 很难实现教育发展的独立自由和高瞻远瞩。

三、方向

(一) 全面人文教育

从“问题”部分的“英语教育之失”与“政治教育之弊”, 我们很容易从柏林洪堡大学的办学理念中找到中国教育改革前行的方向:哲学与文学 (尤指国学之中国文学部分) 并重的全面人文教育。

1. 哲学之基。

洪堡将哲学看做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基石之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我们需要以实践为基础, 批判地吸收中国高校政治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在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注意化空洞为具体, 变理论为实践。在哲学教育主渠道———政治课堂上, 引介多种哲学思想代替一种主义, 用中外哲学经典熏陶学生, 真正“提高心灵的境界”, 培养振兴中华文明的“完人”。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观点是指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 人的“一切天赋得到充分发展”。如果大家的思想被束缚在一个主义上, 何谈发展的“全面”与“充分”?江泽民曾经说过:“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要让“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形成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的全面学习是指批判地吸收古今中外哲学精华, 提高心灵的境界, 走向“完人”发展。

2. 文学/文化之石。

当今中国大学生的全面人文教育还应该有文学, 尤其是在全球化浪潮中因为英语冲击等因素而被忽视的国学中的中国文学作为基石。

“国际视野”吞噬“本土情怀”, 以至于“国学根底”几无。国学学人的忧虑是:“今人之不读中国书, 将如何接地气、续血脉, 重建中国文化?”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是党的十七大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可见, 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推进文化建设与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国学名家袁行霈先生说:“如果没有文化自主的意识, 如果没有文化创新的精神, 我们就很难在这个竞争剧烈的世界中立足和生存。科技要自主创新, 文化也要自主创新。一味地照搬古人和照搬外国, 都是不足取的。”因此, 在传承中我们要把国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使其充分实现其价值, 保持其生命力。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第三次国学思潮逐渐出现了市场化趋势。事实上, 文学给人的精神力量与心灵影响是不可用商品社会的金钱来计算的。推广开去, 整个国学也如此。正如袁行霈先生的自问自答:“国学究竟有什么用?……其精华部分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和人的关系, 能促使人把自己掌握技术用到造福于人类的正道上来, 这是也是国学无用之大用, 也是人文无用之大用”。作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深谙中国文学及包括经、史、子、集的整个国学之妙, 心灵中有诗意, 记忆中有历史, 思考中有哲理, 能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定更丰富。

(二) 教授治校, 学术自由

这一点虽然在现阶段只算愿景, 但却是高校发展的未来方向。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在高校教育改革上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求注意教育的长久可持续发展。这与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未来”的观点契合。

在教授治校, 学术自由的国外经验与中国愿景中, 大学之长是校长, 他是平等的教授群体的一份子, 各项事务皆由教授会决定。这样, 一是可以避免管理者位高于教学者, 校园成为官本位官僚机构。二是在国家的保护支持与零干涉下, 高校作为纯学术机构能更注重教育的长远利益, 尽大程度地发挥知识分子的智慧为国家和社会生产、创造最高价值的财富。

比较而言, 我国现阶段的教改给了教师和学生更大的教与学的选择空间。未来, 大学的目标和利益也就是国家的目标和利益, 大学只需要按照科学活动本身的需要, 根据为科学而科学的原则进行其活动。教授委员会管理、指导下的高校师生服膺科学的内在要求, 独立自由且甘于寂寞地进行学术探索。政府在利于高校自由学术的前提下, 为学校服务, 只给学校当“后勤部长”, 无权干涉学校其他事物。

通过对中国高校教育改革思潮中英语学习和政治学习思潮、国学思潮、管理体制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观点进行评析, 我们可知, 教育改革三十余年中国高校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但是问题和缺失仍在。全面人文教育和学术真正自由是高校教育改革的方向。

摘要:“现代大学之母”柏林洪堡大学的办学理念能给我们很多启示。本文以中国当代社会高校教育改革思潮中的英语学习思潮、政治学习思潮及国学思潮为切入点, 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观点进行评析, 试图探讨“中国高校教育缺少什么”的问题。

3.高校在线教育 篇三

摘 要:以SPOC为例,介绍在线课程建设与实施的一般过程,归纳在线教育给高校教学及其师生提出的要求与挑战,以期对我国高校在线教育发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MOOC;SPOC;在线教育;信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6-0001-04

一、MOOC与SPOC

MOOC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缩写,国内翻译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根据发音也将其称作“慕课”。2012年MOOC流行于美国,并在短时间内风靡全球。国内高校有些自建MOOC平台,有些加入MOOC联盟,有些持谨慎的观望态度。当初MOOC以其数以百万计的学习者数量,加之各国著名高校以及教育企业争相开发MOOC平台企图抢占教育市场先机,这种“MOOC风暴[1]”的到来对传统高校造成了强力冲击,甚至带来了被取而代之的恐慌。但是,随着Udacity、Coursera、Edx等领军MOOC平台上暴露出来的教学难题,人们开始更加理性的认识并反思高校究竟如何开展MOOC教学。2013年,随着哈佛等国际著名大学的尝试与实验,SPOC模式开始进入各国高校视野。

SPOC是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的缩写,可译为“小规模校内在线课程”,主要指以本校学生为教学对象,采用 MOOC 的理念、技术和手段开设的在线课程。因为SPOC课程建立在协作学习和混合学习的理念之上,也有学者将其称作CH-SPOC,其中C(Collaboration)代表协作学习、H(Hybrid)代表混合学习[2]。MOOC与SPOC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在线课程”,都要求在网络上实现所有教学过程,可以说SPOC是为满足学校教学而产生的一个MOOC“变种”。二者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规模以及开放程度的差异,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数据量、学习方式、互动答疑、评价认定、作业辅导等方面的不同。两者的主要差别可以用表1概括出来。

MOOC以其完全免费和开放的理念在促进教育公平和推动教育大众化、国际化、民主化以及终身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MOOC没有先修条件、缺少互动答疑、完全依赖于学习者的自控力和学习力等缺点使得MOOC课程并不适合于普通高校教学;而SPOC则具有更多的选修要求和控制措施,课程的学习者也具有相同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结构,更加贴近高校教学过程,更加符合高校教学管理的实际,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同时,“SPOC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 MOOC 的教学法缺失这一症结,带来完全不同的在线教育体验”[3]。下面将以SPOC为例,介绍在线课程的建设与实施过程,探究在线课程给高校教学及其师生带来的影响与挑战,希望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转型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二、SPOC课程建设与实施

SPOC教学可以分为课程建设和课程实施两大部分,SPOC课程建设过程可以用图1概括,SPOC课程实施过程可以用图2概括表示。单从模式图来看,SPOC课程建设和实施过程比较清晰,这也正是SPOC更加适合高校教学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SPOC是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新型在线教学模式,具有特定的要求,正是这些特定的要求“倒逼”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甚至于体制改革。

SPOC课程建设之前需要了解课程需求,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某门课程适不适合采用SPOC模式教学,二是某门课程学生是不是期望用SPOC的方式来学习。SPOC课程建设主要包括五个部分,首先根据课程目标对该课程做出整体的教学设计;其次是“分离打散”传统课本上的知识组织结构,站在学习者的角度重塑知识单元;再次根据事先预定的知识单元拍摄录制微视频;然后设计学习效果的有效评价方法,包括知识点测验和最终成绩考核;最后是配备课程教学人员,包括课程主管、主讲教师、课堂教师、助教等,有些课程还需要招募课程测试志愿者。课程建设完成后需要有专门的组织(我们将其称作“SPOC课程委员会”)审核,以保证课程建设的质量。

SPOC课程上线后,首先需要学生注册选学(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并进行资格审核,只有审核通过的学生才具有线上讨论、互动答疑、以及参加考核和学分认定的权利,没有通过审核的学生只能学习相关知识内容而不具有其他任何辅导和帮助,也不能参与期终考核和申请学分认定。学生根据提供的学时与进度建议,自主观看微视频、线上互动讨论、完成单元测试,只有完成上一单元的学习和测试后才能进入下一知识单元的学习,在此期间老师要及时组织讨论、回答疑难问题、调动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期终考核主要包括线下考试成绩、学习行为分析评价(包括对作业完成情况、线上讨论、互动的评价等)和课堂上的表现三个方面。期终考核的总评成绩合格后将给予相应课程的学分认定。

三、在线教育对高校的影响

1.教学模式的改变

目前高校课堂教学基本上采用填鸭式、灌输式教学,这种方式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用“广播”的方式传递知识,这种方式在教师是唯一知识来源的年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知识来源多样化、学习方式多元化的信息时代,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教学模式深受质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才能真切的提高教学质量。SPOC模式多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学习与翻转课堂的方法,先让学生在线上自主学习知识单元的内容,而在师生面对面的课堂上集中精力解决学生线上没有“消化”的问题。这种模式不但把学习主体地位归还于学生,使学生掌握课程的选择权、学习的主动权和灵活性;也给教师腾出了时间和精力做传统的满堂灌课堂上无法企及的事情,如疑难解答、人文关怀、思维训练、问题解决、学习方法指导等。

2.考评机制的改变

在线课程对高校教学考评机制带来的影响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首先是对“课程资源”的考核。这里所说的“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师资”和“课程材料”两部分内容。“师资”是指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的人员构成以及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课程材料”是指在在线教学平台上组织安排的适合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微视频、测验、文本、多媒体素材等内容。对课程资源的考核也主要是对上述两方面内容的考核,一是看师资力量,包括课程主管的组织协调、宣传推广能力;主讲教师“教”的水平,是不是遴选出讲课讲得最好的老师,而不是职称、资历等其他方面的“最优”;课程开发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以及助教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和互动评价的能力和水平等。二是看课程材料的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自主学习和认知能力,微视频的设计和录制、文本和多媒体材料的设计与安排等是否满足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等要求,能否激发学习兴趣等等。

其次是对“教师”的考核。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带来的冲击,最明显的是教师工作量的核定,SPOC模式下教师不但要完成传统模式下几乎所有的教学工作量,如备课、讲课、辅导、布置作业、设计试卷、阅卷等,并且增加了如重塑知识结构、录制微视频、设计评价方法、制作SPOC课程、课堂答疑、组织讨论等内容。SPOC课程的学习者数量一般定位在500人左右,甚至更多,所以课程的实施必须以教学团队的形式开展,团队中不同角色教师的工作量、绩效待遇、评优、晋升、职称评聘等办法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需要作出调整或重新设计,如果以命令式的任务下达而没有充分调动各类角色教师的积极性,SPOC课程的教学质量将会大打折扣。

再次是对“教学过程”的考核。对教学质量的评价目前多以行政部门抽查听课、教学材料检查、课程结束后学生网上打分等方式进行,“但现实中网评往往变成了走过场、走形式,无法反映教师的真实教学水平[4]”。SPOC课程要求由重视教学结果的评价向重视教学过程的评价转变,“加强对平时作业练习、课中和课后测验、学习日志、论坛参与、演示操作等等的评价,弱化传统的期中测评和期末考试[5]”。以过程性评价促进和引导学生积极的学习,而不是在所有课程过程结束后给学生一个合格与否的评判。

第四是对“学生”的考核。传统模式下学生成绩以期中、期末考试等结果性评价为主,这种评价更适合应用于选拔性、分等级、下结论之类的考核;SPOC模式以教学平台为基础,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绩效,把学生自评、生生互评以及教师评价融入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实时向师生提供反馈信息,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针对性解决某学生具体问题提供依据,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成就感与学习绩效。

3.机构职能的改变

无论是MOOC还是SPOC,为适应在线教育的要求,专职教师的数量将会减少,而助教、技术支持、课程开发与管理等教辅人员的数量将会大大增加,这将导致高校现有机构职能的调整和改变。尤其是诸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信息管理中心”、“未来教育中心”等之类的“以IT技术”冠名的教辅部门的常规业务将大幅拓展,并向服务于“教学”集中。“校园已经发生巨变,现在美国几乎所有大学的过程都依赖于IT 技术,大学的所有因素都将被技术所驱动,MOOC 推倒了大学的围墙,但也意味着IT 在大学的领导者地位变得至关重要[6]”。高校不能再把教辅人员当做“IT技术工人”来对待,应当把这些所谓的教辅部门的职能调整与发展列入学校发展战略来考虑,由他们推动甚至于引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给他们机会和权力协同广大一线教师探索教育技术如何更好的服务于高校教学实践。

4.管理模式的改变

国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正在改变着高校传统的管理模式,SPOC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大对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冲击。普遍认为,高校的行政化管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校的办学活力、侵蚀了教书育人的学术权威。随着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的深度融合,管理层必须接受新理念、新事物,改变陈腐的官本位思想,“从制度上加快中国高校管理体制的变革,调整高校内部行政力量和学术力量的关系[7]”,本着管理即服务的理念,为广大教师发挥“教书育人”之才能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另外,从长期来看SPOC课程的成本可能较低,但是在课程建设并取得良好效益之前SPOC课程的成本不会低于传统课程的成本,并且有可能会在短期内大幅增长,这也是管理层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四、在线教育对高校教师的挑战

1.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学模式的改变必然要求教师角色的转变,信息时代教师不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来源,也不能再是“滔滔不绝”的知识灌输者,而应当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协调者和促进者。教师应当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思想,从“权威的教学者”的枷锁里解放出来向“平等的助学者”的角色转变。随着在线教育的不断成熟、教学理念的不断改变,以往从事教师职业便自动加载的“师道尊严”的光环将会逐渐消退,教师尊严将主要依赖于学生对教师给予自身学习的帮助程度的认知和认可,教师只有切实的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获得真正的“师道尊严”。

2.教学技能的新要求

与传统教学相比,SPOC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方面,SPOC教学要求教师完成重塑知识结构、录制微视频、设计评价方法、制作SPOC课程、课堂答疑、组织讨论等内容。这部分内容时时刻刻都在考量着教师对课程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教育技术应用水平、多媒体教学材料开发能力、与学生交流互动以及组织协调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另一方面,SPOC课程弱化了纯粹知识的讲授过程,加强了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和责任,教师不仅要“教书”更是强调“育人”,这是教师面临的又一挑战。

3.教师专业化发展

这里所陈述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并不是笼统意义上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而是用以描述学校内部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师岗位的专业化趋势。这种专业化不仅要求教师掌握专业的学科知识与技能,更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教学理论功底和灵活多样且在特定情境下具有真实效用的教学技能。在信息时代,教学技能专业化突出的表现为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要求。正如:“成功的慕课要求教师成为一名优秀的课程设计师和出色的演讲家[8]”;教学技能的专业化要求必然导致教师岗位的专业化发展,未来高校中教学岗位、教辅岗位和科研岗位的边界将会越来越清晰,并且对各岗位人员的要求会越来越专业化,各岗位人员都将难以胜任其他岗位的工作。

五、在线课程对大学生的要求

“MOOC促使学生向参与式、探究式、体验式学习转变[9]”。要想在诸如SPOC之类的在线课程的学习中获得成功,学习者至少需要具备三种能力,一是能够熟练的运用相关技术的能力,如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检索技术、学习平台使用技术等;二是掌握信息化学习的方式方法,在信息化环境下获取、处理、探究、吸收知识的能力;三是具有学习的主动性和一系列个人特质,如“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调节、高效的自我时间管理、在线独立工作、在线协作与合作的能力、顽强的毅力和吃苦精神、甚至快速打字能力等等[10]”。而这些能力在大学教育中并没有受到学校足够的重视,学生因其学习不力而显得浮躁无助。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校若想在线课程取得成功,就必须重视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和内驱力的培养。

六、结束语

每一次新兴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的融合都会产生一种特定的信息化教学新形态,高校也为适应这个新事物的发展诉求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遗憾的是,从OCW(开放课件计划)到ORE(开放教育资源),从精品课程到精品视频公开课,再到现在的MOOC与SPOC,每一个在线教学新形态的产生都使得高校在寻找相应的应对举措里疲于奔命,并且每一次都没有取得预期的令人满意的良好效果。高校不能仅仅为了适应每一次出现的新事物而采取短视的措施来加以应对,而应当把教育技术发展对高校教学的影响纳入一个整体的框架来把握。桑新民教授敏锐的指出“网络课程能否成功,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在于能否激发学习者持久、稳定的学习动力,营造支持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网络环境和各种相应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11]”。高校应当从信息化教学制度的顶层设计入手,健全信息化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和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培育高校良好的信息化教学与学习氛围,从多角度全方位进行改革,使信息化教学成为高校教学的新常态。

参考文献:

[1]吴剑平,赵可等著.大学的革命:MOOC时代的高等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2.

[2]李红美,陆国栋,张剑平.后MOOC时期高等学校教学新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6:58-67.

[3]罗九同,孙梦,顾小清.混合学习视角下MOOC的创新研究:SPOC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7:18-25.

[4]郭芸,白琳.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4,6:61-69.

[5]翟国. MOOC对高校信息化教学的影响和建议[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 (1):235-236.

[6][美]David Lambert.MOOC挑战下,大学如何应对?[ EB/OL].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

[7]卫志民.“慕课”本土化开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2(1):78-84.

[8]杜杨.谈话·关于网络公开课“慕课”对高校体制五挑战[N].光明日报,2013-8-21.

[9]谭佐军,肖湘平. MOOC时代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策略[J].江苏高教,2015,1:74-78.

[10] [12]焦建利. MOOC:大学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教育网络,2013,4:21-23.

[11]桑新民,李曙华,谢阳斌. “乔布斯之问”的文化战略解读——在线课程新潮流的深层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13,6,(19)3:30-41.

(编辑:郭桂真)

4.高校安全教育汇总 篇四

假期临近,请辅导员认真组织学生进行假期安全教育,内容如下:

1、各班在放假前务必召开以假期安全为主题的班会,并认真做好班会记录。

2、学生放假前请认真组织填写假期去向登记表,并指定留校负责班委。假期去向登记表请在12月31日前交。

3、学生放假后请宣传尽快离校,没有办理留校手续的学生,尽量要求在教师放假前离校。如有要求留校的学生,要求家长致电班主任申请,并做好联系记录。

4、学生离校前,请认真检查宿舍门、窗、水、电关闭;禁止摆放贵重物品在宿舍,如有贵重物品不能携带回家,请学生务必存放宿管科。

5、学生放假返家请尽量选择比较安全的、有保障的交通工具,不允许乘坐黑车;在路途中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注意人身、财产安全。

6、学生放假期间,禁止到江河湖泊等没有安全设施的地方游泳。

7、学生放假期间,注意好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谨防上当、受骗;特别是谨防传销陷阱。

8、学生放假期间,尽量避免一个人外出;不允许到偏僻地段玩耍。

9、学生原则上不允许提前返校,如有特殊情况提前返校的同学,请返校后第一时间报告辅导员、班主任。

5.高校特殊学生群体教育 篇五

特殊学生指的是在生理、心理、学习、生活、感情和就业等诸多领域中存在一定困难和问题的学生,这部分同学成长目标不明确,未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文化学习也不够积极努力,而且时常出现学习生活规律紊乱、状态令人担忧、干扰他人学习生活甚至违反校纪校规等问题。这些同学极易由于问题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而引起不良后果,进而危及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如今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随着家庭、经济、学习环境的变化,高校校园内的特殊学生增多,当前全国高校在校生已超过2300万,其中大学生特殊群体已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对特殊学生群体教育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学校的安全稳定,事关整个高校校园的和谐发展。

一、构筑多维帮扶系统,形成高校特殊学生群体教育合力

1、积极应对,有效干预学生学习生活

对于已建立特殊档案的学生,高校有关部门、各基层学生管理单位要积极研究具体应对方案,做到干预及时、有效。有关领导要重视,组织相关人员拿出科学合理的应对办法,不能只把任务交待了事,要想办法、动脑筋,做到有效干预。

2、合理转介,帮助搭建学生支持系统

在对特殊学生群体进行干预的过程中,仅靠单纯的思想教育与管理工作是不够的,还需要合理转介,以免延误学生救助时机。在转介的过程中,学校要督促有关部门通力配合,尽力做好学生思想工作,调动支持系统配合开展工作,帮助特殊学生搭建起良好的支持系统,使之尽早走出困境。

3、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学生各类问题

对于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管理,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应给以必要的重视。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工作宗旨,尽量使特殊学生“一个都不能少”地尽早归队。不能因为其条件特殊,就放弃对他们存在问题的帮扶改进。总之,特殊学生的问题很多,学校各有关部门、各级教育管理人员要尽量做到统筹兼顾。

二、搭建科学教育平台,加强高校特殊学生群体内化教育

1、科学引导,关注特殊学生心理健康

特殊学生群体的心理压力较大,其心理健康状况需要特别关注。因此,在对这一部分学生进行心理帮扶的同时,要尽力帮助其对本身心理健康的自我关注和对相应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同时,在教育工作中,尽量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感觉自己是个特殊群体,培养他们的集体归属感,使“特殊学生一般化”,引导其克服自卑等心理,树立自强、自尊意识,自我克服困难,奋发成才。

2、结合实际,创造特殊学生展示空间

6.高校创业教育论文 篇六

首先,国家政策扶持。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税收、创业培训、开业、创业指导等许多方面。以下是“高校创业教育论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一、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成

(一)创业理论课程

必修课程主要有创业意识课、创业心理课、创业者素质课和创业知识课等课程。在这些课程的学习中,学生没有专业之分,都必须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渗透课程是指在创业教育的学习过程中,渗透与学科特色有关的能力培养,拓展创业教育的学科应用领域,优化教学内容。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有选择地修学,以满足不同的发展需要,创业教育的选修课主要包括创业学、市场营销学、创造学等。

(二)创业实践课程

创业实践课程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能体现创业教育相比课堂教学优势所在,创业教育最终的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通过校内模拟练习、企业实习或是自主创业,让学生对自主创业有了切实的体会。创业实践课程分为三大类:企业生产操作实践课程、社会交往实践课程、企业经营管理实践课程。企业生产操作实践课程是基于对企业生产流程的认识,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操作步骤,认识企业。社会交往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沟通能力,无论学生是否自主创业,都需要与人打交道,这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培养。企业经营管理实践课程培养学生树立现代企业经营理念,通过参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现代企业,现代企业应如何经营管理。

二、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现状

从开始,许多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做了自主探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高校被选定作为首批试点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各试点高校在课程建设方面进行诸多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9所高校都开展的各有特色: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都开设了创业管理作为选修课;西安交通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设了创业管理作为必修课。南京财经大学、武汉大学开设了创业学作为选修课;西北工业大学开设了创业学作为必修课。除创业管理和创业学两门创业教育的基础入门课程之外,清华大学、人大、北航、黑龙江大学还开设了诸如KAB大学生创业基础、技术管理创新、企业家精神、风险投资、团队训练、拓展训练、“创办你的企业”培训课程(SYB)、三创(创新、创造、创业)等创业教育方面的选修课。其他高校也大都开设了创业学等基础课程,有些还开设了适合本校学生需求的创业教育课程,但有个别高校对创业教育不重视,没有把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创业教育课程定位不清

创业教育课程在许多高校都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虽然开设了创业学或创业管理,但高校对创业教育依然定位于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就业前教育,因此多是把创业教育当作了职前教育。这种定位导致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不能纳入高校常规教学体系中,多是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创业教育课程被边缘化。目前,创业教育尚未成为一级学科,甚至还不是二级学科,由于学科定位不清,多数高校将创业教育课程放在学生毕业实习前的一到两个学期开设,而不是从大学入学一开始就进行关于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创业教育课程开设的`目的更多的是鼓励学生自主创业,追求学校的就业率,而没有考虑创业教育对于改变学生就业观念、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从事学生就业工作指导的教师和从事企业管理教学的教师是创业教育教学的主要师资力量。许多学生就业工作指导的教师没有企业管理层的经验,他们所讲授的创业教育课程更多的是关于就业指导方面的知识,实践指导意义不大。来自经济类或管理类的专业课教师,虽然对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了解很多,但也是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很少有老师真的有创业经历,更不用说对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指导了。为了加强师资力量,许多高校聘请当地著名的企业家做课外讲座,但这种讲座常常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讲授的系统性较差,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三)创业教育教材适用性不够

美国高校如著名的百森商学院、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都编写了适合自己学校使用的教材,并且建立创业案例库,为学生提供鲜活的创业案例。国内高校的创业教育教材大部分由国外翻译而来,并不适合中国学生使用,与中国的创业环境和创业现状相差甚远,适用性不够。有些高校编写的教材缺乏系统的创业经验和相关专业理论的整合,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不强,教材内容远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还有些教材只是将与创业教育有关的管理学、市场营销等内容稍加整理,内容体系没有进行科学的论证,并不具备普遍性的指导意义。

(四)创业教育课程学科特色不突出

当前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各有不同,但创业教育课程却相似,具有学科特色的创业课程并不多。创业教育课程多是根据学校已有的师资设计课程内容,一门课程由多个不同学科的教师讲授的现象很常见,讲授的内容大同小异。不管是理工类、人文类还是经管类学科,开设的创业教育理论课程都是一样的,实践课程内容也差不多,多是创业竞赛、模拟创业等形式,针对不同学科设计创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高校很少。其中,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针对各自学校的学科特色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比较有特色,但大多数高校只在全校范围开设了一两门通识类的选修课,学科体系不完整,不利于创业教育教学研究和建立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不同学科的学科特色没有得到体现。

四、基于学科特色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构建

(一)理工类

1.理工类创业教育课程目标。

同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相比,理工科大学生不得不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学习和实验上面,这就使得理工科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不够。理工类的创业教育目标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和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为实现此目标需要完善理工类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2.理工类创业教育课程设置。

理工类学生应加强有关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企业家能力的创业能力培养。技术能力是为了支持企业的生存发展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管理能力是对公司资金、人才、外部环境的管理能力,使企业外部机遇转化成为企业资源;企业家能力主要是指创业者要结合自身的经验,发现外部环境隐含的机遇和威胁,从而提前做好应对策略。可考虑开设技术创业、高技术企业创业与成长、风险投资、企业家精神等课程。创业教育中实践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理工类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课程,可考虑创办公司或开展项目国际交流。

3.理工类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学校可以通过设立创业孵化器等形式支持理工类大学生创办公司,虽然创办公司这条路对大学生来说很难,现实的困难与压力很大,但对于有魄力创业、有能力创业、又勇于承担风险的学生来说,学校的支持,理工类大学生所拥有的良好的创业技能,有前景的创业项目,创业成功的可能性相比其他学科学生还是要大一些的。著名的企业家比尔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等人都是理工科学生,都是在大学时开始创业的,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创业。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与国际先进教育机构合作,与优秀的行业培训机构合作。树立国际化理念,德国在理工类创业技能培养方面做得很出色,我们可以借鉴其先进的创业教育办学理念,开展国际培训。派遣教师进修培训、互派留学生和举办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等形式,充分发挥理工类的专业优势,进行学科专业新技术新知识的交流与合作。

(二)人文类

1.人文类创业教育课程目标。

创业是一个创新、创造的过程,它需要通过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的融合、升华来实现。人文类创业教育课程目标应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渗透创业思想,并进行有关创业实践的演练。

2.人文类创业教育课程设置。

人文类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不能只集中于创业思想领域,还应根据人文学科特色和学生特点,设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创业选修课,同时在课程设置上也适当开设创业技能课程,以弥补人文类大学生创业技能知识方面的不足。开设的课程,创业知识方面:创业管理、KAB大学生创业基础、创业学概论等。创业技能方面:创业实务、技术创新管理、科技创业、风险投资等。人文类学科根据创业教育课程的教育目标,结合校内外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创业教育,活动内容如参观企业、访问消费者、创业计划竞赛等以及开展创业专题讲座,使人文学生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3.人文类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沙盘模拟是一种通过在一定时期内模拟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的企业实践模拟练习,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将遇到企业经营中常出现的各种典型问题,制定决策,解决问题。通过沙盘模拟演练,学生感悟正确的管理理念,掌握经营管理技巧,认识企业间的竞争,对今后的经营管理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撰写创业计划书是人文类大学生很重要的一项实践活动。学生通过选定一个创业项目,分析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市场容量,提供项目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做好财务预算与分析,完成一份具有可操作性的创业计划,在完成过程中获得创业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

(三)经管类

1.经管类创业教育课程目标。

经管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就业方向是管理类、财经类岗位或金融机构。经管类学生创业理论知识扎实,重点培养其创业意识和创业心理素质,建立健全具有经济管理学科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变就业压力为创业动力。

2.经管类创业教育课程设置。

经管类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有着先天优势。从专业课程设置来看,经管类专业课程除经济学、经济法等经济学专业必修课程外,还包括管理学、市场营销、金融、会计、投资等课程。这些课程是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课程,在这方面,经管类专业具有其他专业无可比拟的优势。但经管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偏重理论研究,创业实践活动开展得不够充分,学科优势不突出,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3.经管类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经管专业在创业教育中可结合KAB创业教育(中国),创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侧重学生创业意识培养,涉及评估创业者潜力、识别创业者特征、领导力、决策力、风险承担等内容。侧重学生创业知识的培养,涉及创立企业、经营企业、识别和评估商业机会、创业计划书的设计等。注重对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模拟创业活动、创业计划大赛、创业讲座等形式进行。各高校通过加强与有实力的企业合作,联合开发有潜力的创业项目,由政府或是企业提供创业风险资金,学校提供创业所需的辅助支持,建立创业实训基地,为经管类学生提供自主创业的有力支持。经管专业学生实践经验丰富,社会交往能力强,利用这一优势,加强学校、学生与政府、企业及对项目感兴趣的风险投资人联系,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创业平台,为创业成功提供有力保障。

五、结语

7.高校在线教育 篇七

一、能力建设解析

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在现实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正确驾驭某种活动的实际本领和能量。由于具有一定素质的“主体”和客观的“主体活动的现实展开”是影响主体能力发挥与实现的两个重要因素,与之相应,能力的主体承担者和主体的活动的现实展开便构成能力建设的两个基本方面或基本维度。换言之,成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建设,实质上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培育和对思想政治教育充分正确发挥所赖以进行的条件体系的创造。本文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包括成人教育管理者、教师和学员,笔者认为对于不同的主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建设有不同的侧重点,主要反映在对成人教育管理者师资力量的加强;成人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再认识;成人教育教师如何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内容、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等;同时强调作为另一主体的成人学员自我教育能力的加强;后者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一系列客观支持系统的创建。

二、加强成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培育

成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包括成人教育管理者、教师与成人学员,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建设。

(一)合理构建成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

成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应由专职、兼职教师构成,专职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的核心和骨干,他们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校应该首先确保安排专职教师担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选拔和配备这部分人员是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关键,他们应该懂得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兼职人员亦是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应该由学校的优秀青年教师担任,要求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正派,如果聘用相关学科专业的教师更好,因为这有利于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具体学科教学中,教育的效果会更显著。

(二)重新认识成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从国内成人教育现状看来,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生存的需要,个人选择成人教育或者继续教育的出发点往往是利益驱动,成人教育机构办学的出发点也更多地倾向于利益本位,长此以往,慢慢造成了高校成人教育发展的一种现实性的扭曲,即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市场经济下,无论是成人教育办学机构还是个人,关注利益本身无可指责,但是并不能为此而忽视了成人教育原初目的,亦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于成人教育办学机构来讲,应该从自身开始提高认识,明确意义,唤起大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沉睡的意识,让它活跃起来,从而化入行动,融入生命。

此外,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成人教育教师对学员往往存在一定的偏见,对此,对成人学员任课教师也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让他们摆脱这种偏见,用人本教育、教育民主的眼光去审视教育,增加民主教育的情怀,从内心去接受成人学员,从为人师表的角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员。

(三)明确成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方向性

笔者认为成人教育教师应该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以保证成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

1.成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应坚持正确的导向性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内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时事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鲜血液。此外,高校成人教育应将法律教育作为必修课程,因为只有具有较高的法律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

2.成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内容应彰显成人特色

笔者认为成人学员存在的现实问题应是其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通过对学校成人教育现状的调查,笔者认为目前成人学习的一个最主要的目的仍然是获取文凭,笔者认为,我们应在认清事实的前提下,如何让成人学习更加地超乎功利,帮助成人更好地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渴望提高学历是成人自我实现需要的一种表现,但是当“获取文凭”由学习的手段演变成学习的唯一目的时,成人教育者有义务对其进行针对性地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员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正确认识参加学习的意义,让他们知道获得文凭只是利益驱动下汲取知识的一个手段而不是唯一的目的;帮助学员领悟终身学习的要义,以及如何通过自己已经选择的学习方式更好的达到自己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成人学会有效地学习,今后不断地发挥自己的潜能,逐步完善自我。

(四)强化成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常规方法与途径

成人教育管理者应该与教师紧密联系,多层面、多途径开展成人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常规方法与途径,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在具体课程的教学以及社会实践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各级学员组织为依托力量,通过教育者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员,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日常开展。此外,学员的自我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常规方法与途径之一。自我教育的关键环节是思想观念的内化和在行动中的外化。我们要激发成人学员自我教育的需要,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培养自我教育的习惯。

(五)体现成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精神

1.成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应不断创新

要求成人教育管理者具备创新意识,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法上,除了运用常规方法进行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外,还应注意与学员沟通,及时发现成人学员的困难与问题,站在学员的立场,相信成人自身的力量,指导他们自己解决问题;成人教育管理者应该善于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时机,比如学员入学时学习观人生观的教育、毕业前的就业指导,对一些关乎成人利益的时政的讨论,对一些热点话题的思考等等,引发学员不断的自省,更加准确、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为学员的工作、今后的学习奠定思想基础。

2.成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以成人为本,体现生命关怀

以成人为本,是成人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始终遵循的一种理念。一方面要求成人教育者在实际工作中一切从成人学员的需要出发,关注成人大学生的生存状况和生存意义,关怀他们的利益,关注他们的环境,关怀他们的情感,了解学员的需要和困难,为他们提供最大可能的教育支持;另一方面要充分相信成人自己的力量,鼓励并指导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需要强调的是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成人教育者应帮助他们缓解各方面的压力,为他们的心灵找一个家,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

(六)鼓励成人大学生加强自我思想政治教育

对于我们每一个接受过正规教育的人来说,从学前到高等教育,接受了太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思想政治教育似乎成了一种惯习,理应已经融入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之中,但是过于单调的、反复的教育又让大家产生一种心理上的逆反。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们认为自己已经“知道”的东西是不是已然真正的融入了我们的生命?有没有转化为一种思想政治的情感和行动?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太多的应然没有变为实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起作用,笔者认为应该鼓励成人学员进行自我教育,形成一种主观上的意识,从思想上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观上努力地去改变这种现状,把对学历的追求转化为对知识、对能力提高的渴求上,真正达到提高自我、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成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条件体系的创建

成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建设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为保证思想政治教育顺利进行所需要的条件体系的创设,笔者认为应该包括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创设等。相比较其他类型的成人高校,普通高校所属成人教育学院在物质和精神环境上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应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为思想政治教育所用。

(一)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亦需要从制度层面得到具有一定约束性质的力量,学院要制定适当的规章制度告诉学员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学员应该努力地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而教师应以此为依据进行合理地监督与管理;对于教师也应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如目标机制、利益机制、责任机制、竞争机制使他们投入更多的精力;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将成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他们应与成人教育教师、学员一同规划、一同布置、一同检查、一同考核,建立并在工作中不断完善成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制度。如果没有合理的、切实可行的制度,没有行为范围的合理界限,思想政治教育就会空乏无力。因此,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应由严密规章制度辅助之,做到两者结合。

(二)物质环境的创设

校园的物质环境,是体现一定的价值目标、审美意向、富有思想教育内涵的人文环境,对学员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的培养,可起到陶冶情操、激发情感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物质环境包括外观环境和内在环境。校园外观环境指学校的建筑艺术、绿化环境等,良好的外观环境可以给学员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有助于得到学员的认可。校园内在环境包括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笔者认为校园物质环境建设首先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布置宣传栏,营造一种正确的政治氛围和健康的道德氛围,把校园内的学习、生活环境营造成一个具有良好宣传教育意义的氛围,对学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及道德素质、行为规范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作用。其次,要努力构建成人教育网络平台,成人基于网络的学习有利于学习者达到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即对自身知识的意义建构,我们要善于抓住时代赋予我们的每一次机遇,时刻为成人学员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活力,让成人教育永远生机勃勃。最后,学院应立足学员需求,让成人学员充分享受学校的各种设施和优质资源。

(三)精神环境的创设

精神环境是一种环绕于学校的文化氛围与精神氛围,对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和影响。校园文化会持续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着学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政治观等。因为校园文化可以营造一种文明、健康的高品位的文化氛围和精神氛围,同时通过开展一系列知识性文化活动,可向学员传播广泛的文化信息、知识信息;而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氛围和精神氛围的形成有助于培育良好的育人环境,有利于在这种文化品位下形成良好的校风;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和精神氛围的形成亦有利于提高学员的审美情趣及高尚情操,有利于学员科学感受力、人格魅力的形成,以求达到提升学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校园的精神环境很大程度上体现为隐性,但同时也显形于学员的行为,形成巨大的心理场,对学员素质形成和发展产生场效应。因此,精神环境不是继续教育学院口头要求建设就能够达成的,它是在学员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之后形成的,可以说精神环境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相辅相成、良性循环的。

摘要:一直以来,人们用“生命线”来比喻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在成人教育领域亦是如此,但其现实开展令人堪忧。笔者提出应加强成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指出其含义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培育和对其充分正确发挥所赖以进行的条件体系的创造,前者强调对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培育和对成人学员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后者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一系列客观支持系统的创建。

8.审美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意义 篇八

关键词:审美教育;可能性;人性;完满性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2)08-0039-02

一、审美教育——让人的可能性展开的途径

艺术和美是人性的必要组成部分,康德认为,完整的人性结构应包括知情意的统一。知,即求真;意,即向善;情,即臻美。因此康德在完成了《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之后,又为美和人的审美能力留出了场地,写就了《判断力批判》。可见,审美是人之为人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人的本质规定性之一。因此,审美能力的培养是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那么,在中国高校教育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否亟需呢?

答案是肯定的。从中国的现状来说,审美能力的培养应是高校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不仅必要,而且亟需。在中国,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所谓九年义务教育)几乎都是在拼分数、拼名次、拼升学的沉重压力下蹒跚过来的,很少有学校真正抛弃功利目的而进行放松身心、寓教于乐的审美教育和素质教育。事实上,这种唯科学主义导致的“测试主义”应试教育对于学生来说,不啻于一种苦役,其后果是学生成为量化的人和标准化的人。只有当学生拼命潜水到彼岸(高校)时,才能真正体会到“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美好境界,这时他可以暂时卸下沉重的铁链,可以驻足于周围的世界,可以听到自己想听的课程,可以和心仪的学说潜心交流。因此,在人生中,大学阶段是相对去功利化的时期,是思维结构和心理结构重新建构的时期,也是完整的人性真正开始形成的时期。因此毫不夸张地说,这一时期是人生教育的黄金时期。而面对这一重大的任务,高校是否真正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

我们认为,高校的职责并非打造专家,也并非培养整齐划一的大工业生产的劳动后备军,——毋宁说这是高校的职能之一,但并非最重要的职能。高校的教育,是将人的可能性展开,并如其所是地使其成长的和完善。同时尽可能地消除之前工具理性膨胀所导致的应试教育对学生身心的戕害和摧残。将学生从量化和规范化的思维中解放出来,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按照现象学哲学的观点,人是实际存在和意向性存在的双重存在。人应该生活在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之中,人不是生活在世界上的一个物,相反,他是面向未来和可能性空间的,这种空间是他可能性得以扩展的领地。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提出:“存在先于本质”,他说:“人就是人。这不仅说他是自己认为的那样,而且也是他愿意成为的那样——是他(从无到有)从不存在到存在之后愿意成为的那样。”[1]也就是说,人是一种拥有主体生活的谋划,而非无生命之物。人只有在他有目的地成为那种东西的时候才会获得存在。既然人的存在先于本质,那么,如何将学生的可能性充分地展开,如何使人的完满性回归于学生,如何认识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是高校教育审美教育的重要职责。

二、由“技”入“道”——高校审美教育的达成

审美是人达到精神解放和完美人性的先决条件。德国哲学家和美学家席勒认为,人不仅是自然的产品,而且是“自由理智”,“使人成其为人的正是人不停留在单纯自然界所造成的样子,而有能力通过理性完成他预期的步骤,把强制的作品变为他自由选择的作品,把自然的必然性提高到道德的必然性。”[2]一般认为,审美教育就是艺术教育。事实上,审美教育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艺术教育,二是美学教育。二者密不可分,有时交错进行,它们在不同层面构筑了审美教育“技”与“道”、或由“技”入“道”的关系。但无论是艺术教育还是审美教育,二者都与艺术发生着必然的联系。

首先拿艺术教育来说。大学阶段的艺术教育可以通过艺术欣赏、艺术参与、艺术游戏等方式进行。这些艺术活动和游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沟通了感性能力和理性能力。正如德国哲学家席勒所认为的那样,人有两种冲动,即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正是二者的分裂对人心造成了强制,破坏了人性的统一,只有游戏冲动才能把这两种冲动的作用结合起来,排除一切强制,使人在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都达到自由。从而恢复完整的人性。

此外,从人格方面讲,艺术教育对人格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对人的艺术欣赏能力的研究表明,对那些在审美上与专家高度一致和与专家很不一致的成年人的人格比较证明,他们之间的人格特征可能确有差别。与低比数者(与专家不一致者)相比,高比数者(与专家相一致者)在选择判断方面表现了更多的独立性,包容了更大的复杂性,在“向自我回归”的大约评估上获得的比数更高一些,这就是说,他们倾向于喜欢游戏和儿童气的思考以及幻象的形式。尽管这些人格特征与美的选择没有因果联系,但却提供了与之相关的证据[3]。这一研究结果,艺术教育不仅提高了人的审美修养和促进了感性和理性的沟通,同时,它能够使人的知、情、意三个方面整体提升,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正如阿诺德·豪泽尔所说的一样,人生的整体性“指的是人的全部存在的感觉,包括他所有的意向、志趣和追求”[4]。

艺术对促进感觉的完整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的过程是一个“格式塔”过程。所谓,“格式塔”(Gestaltung),在德语中就是“构形”的意思。格式塔心理学将心理现象视为有机整体,认为整体虽由各个部分组成,但它并不等于部分之和而是大于部分之和,并且认为,整体先于部分并决定部分的性质,这就是所谓的“格式塔质”。而所谓视觉“格式塔”能力,就是以艺术的方式观看世界,并使人在处理和对象的关系时不是从单一的效果出发,而是直接把握它的整体感觉。也就是说,在人在把握对象的时候,他所获得的是对对象的整体结构关系的总体感觉,这种整体性是一瞬间得到的,而不是通过抽象和理解而得到的。

德国艺术史家费德勒非常注重“格式塔”能力在普通人身上的培养。他认为,通过艺术教育,普通人也能获得这种“格式塔”的能力。费德勒理论的隐含的终极目标是需求“以艺术来改造人的精神和心理世界。”[5]。

而美学教育则是在艺术教育的基础上更深层次的教育,即对普通大学生进行美学理论的教育。叶郎先生认为,对大学生进行美学教育有两个方面的目的:一个目的是完善自身的人格修养,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另一个目的是完善自身的理论修养,完善自身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这两个目的,就是美学教育的两个基本目的[6]。美学,是在哲学的基础上对艺术和美的认识,它不描述现象,而是直指美和艺术本质和价值,将美与生命和存在联系在一起,在世界观的层次上为人们提供一种对于人生世界的审美精神。

美学研究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即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美。而艺术美是历代哲学家和美学家所倾力探讨的问题。历史上的哲学家无不关注美学,他们往往以艺术为途径探讨美学问题,并借此解读人生和此在的意义。德国哲学家尼采非常注重艺术和生命活动的关系。他认为,“艺术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活动”[7], “只有作为一种审美现象,人生和世界才显得是有充分理由的。[8]”通过对艺术的理解,我们可以达到对人生和存在本身的理解,从而在内心建立一个意义丰满的世界。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中提到,艺术和其他事物不同之处在于,它离开了有用性和可靠性,使存在的真理自行显现出来。就如同梵高的《农鞋》这一艺术作品所显现的,是农妇的世界,是她那充满劳作,焦虑、心酸和喜悦的生活和命运,是“天、地、人、神”的四重合一。海德格尔诗意地描述道:“从农鞋露出内里的那黑洞里,突现出劳动步履的艰辛。那硬邦邦,沉甸甸的农鞋里,凝聚着她在寒风料峭中缓慢穿行的一望无际永远单调的田垄上的坚韧。……在这农鞋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成熟谷物地她的宁静馈赠,以及在冬野的休闲荒漠中令她无法阐释的无可奈何。通过这器具牵引出为了面包的稳固而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那再次战胜了贫困的无言的喜悦,分娩时阵痛的颤抖和死亡逼近的战栗[9]。也就是说,只有通过艺术作品,存在的真理和意义世界才显现出来,在这样的世界中,我们可以看到诗性和理想,看到生活的点点滴滴,体味到人生平凡而伟大的美。使我们对本没有意义的人生赋予意义,在有限中看到无限,在琐碎中看到普遍,在困境中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这何尝不是人生的巨大收获呢?

如上所述,审美教育为人提供了一种自由,在这种自由中人的可能性被开启,感觉被完善,存在的意义被揭示。通过审美,我们建构了一个意义的世界,这不同于被工具理性所强制的世界,它意味着自然与人,真与善,感性与理性,规律和目的,必然和自由,在这里达到了真正的矛盾统一。这些对学生的人格发展和人性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法]萨特;周煦良译.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上

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8.

[2][德]席勒;徐恒醇译.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

公司,1984:39.

[3][美]艾伦·温诺;陶东风等译.创造的世界——艺术心理

学[M].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8:139-140.

[4][匈]阿诺德·豪泽尔;居延安译编.艺术社会学[M].上

海: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1.

[5]张坚.视觉形式的生命[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4:45.

[6]肖鹰.美学与艺术教育[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4,

(3).

[7][8][德]尼采;周国平译.悲剧的诞生[M].北京:三联书

店,1986:2,21.

[9][德]海德格尔;孙周兴译.林中路[M].上海:上海译文出

9.高校创业教育探析论文 篇九

一、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

高校创业的理念最初来源于美国,经过长时间的学习积累,我国的高校创业也在20世纪90年代末顺利的开展。随着社会对于高校创新型人才的不断需求,高校的创业教育一直都在持续地进行着。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科技技能竞赛,高校的创业教育始终在摸索中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独特模式。由于地域差别,学生的专业素养不同,不同的高校在创业教育中的收获也大有区别。传统的创业教育主要集中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通过对教师队伍的全面培养,使他们做出更多的科研成果,促进高校整体实力的提升。在长期传统的创业教育培养过程中,由于资金人才以及教学设备等方面的不足,导致高校的创业教育举步维艰,不能顺应社会的发展,达到国家的创业教育计划要求。因此,众多的高校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开始探索不同的新思路,尝试着用各种有效的教育模式促使自身整体力量的不断加强。他们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对象重心的专业,加更多有创新意识和想法的学生纳入了长期的培养计划中。通过对学生创业教育的科学规划,利用不同的教学体系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高校依托自己的专业特色,结合国家发展的实际需要,主动地结合学生们自身们的性格特点,培养出了一批批专业素质良好,创业思路广泛,创新意识敏感的知识型人才。这极大地推广了高校创业教育活动,形成了庞大的创业团队。虽然高校的创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而且未来的发展趋势良好。但是,高校的`创业教育过程中依然存在众多的问题。如何使这些问题得到合理地解决,事关高校创业教育未来整体的走向,直接关系着高校的命运前途。这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共同协助高校创业教育活动的顺利实施,才能使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做得更出色,从容面对各种挑战。

二、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薄弱

高校的创业教育活动是一项漫长的工程,能否持续低搞好这项工程,做出使社会各界满意的结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在所有的问题中,师资力量的强弱是最突出的,它直接影响着高校培养过程中学生们的质量好坏程度。师资力量雄厚,科学技术先进,无疑是高校创业教育活动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一名优秀的教师,他那严密的逻辑思维,科学的授课方式,可以引起学生们更多的兴趣。创业教育活动注重的更多是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所谓的创新意识就是种灵感,都是一刹那间突然在人的脑海中闪现出的,而灵感的来源很多就是个人的兴趣爱好。兴趣爱好的广泛,有利于激发灵感,使个人的思维反应能力变得快速灵活,创造更多的奇迹。老师是高校学子成长过程中良好的沟通者,他们渊博的知识,谈吐不凡的气质,都在授课过程中慢慢的影响着学生们的行为习惯。当学生们在汲取知识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转变着自己的思维方式时,他们的观察力就会不断地提高,认识事物的角度也变得多样。一所高校的成功与否,师资力量也是一种衡量的标准。在高校的创业教育过程中,学生们能否正确地对待创业问题,了解创业的本质,弄清创业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掌握创业时一些必要的方法,这都取决于老师们的综合素质。国家的最新时事政策都在影响着创业者起初的想法,根据实际的需要,提出切实可行的的创意方案,拿出可以带来社会效益的创意产品,这都是创业过程中必须理解的关键所在。专业素质良好的老师们,他们会主动地了解最新的社会动态变化。以生动鲜明,代表性极强的案例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创业。创业过程中如何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是高校雄厚的师资力量需要教会学生们的。因此,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带动学生们整体专业能力的提高,进而促进高校创业教育的进步,是高校应该及早制定出的科学规划。

(二)参差不齐的教学计划

创业过程中充满了太多的变数,盲目贸然的举动都会带来创业的的彻底失败,从而使他们生活中丧失更多的信心。高校在创业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要从根本上为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创业认识观,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计划,保证学生们自始至终在接受创业教育的课程中得到系统的培养,使他们未来的创业之路能以理性的角度出发,走好自己的每一步。或许是当今经济走向的总体态势良好,国家的优惠政策显著,部分高校的创业教育教学计划没有合理统一的科学安排,致使学生们在学习的途中充满了太多的茫然或是膨胀的自信心。他们不知道所谓的创业之路应该怎么样的选择,怎么样的看准市场才能发现创业的商机,或是以为只要经济实力雄厚,长期的坚持,做什么都会盈利,总有一天事业会取得成功。这些茫然或是不切实际的想法,都与高校的创业教育教学计划有关。有些高校邀请社会上的成功人士来学校做两次演讲活动,便认为自己的创业教育目标达到了,学生们可以依照自己的想法去在社会的实践探索中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些没有经过仔细论证,结合社会设计的教学计划,都会影响高校创业教育未来的良好发展。高校的创业教育是为学生们以后更好的未来服务的,是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密切相关的。因此,制定好自己在创业教育方面的教学计划,是高校们应该慎重考虑的。

三、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

(一)加大各方面的投入

师资力量的的薄弱,已经影响到了高校创业教育的整体发展。在强大的社会竞争压力下,高校应该尽快地消除这些不利的因素,加大投入改变各种不利的局面,保证自己在社会的生存中拥有持久的生命力。师资力量的建设,其深远的影响使高校不得不积极主动地面对解决。只有加强师资力量,高校在创业教育的过程才能掌握更多的话语权,促进学校整体质量的提高。

(二)举办各种科技创新竞赛

任何的创新产品都要在实际生活中展现出来,通过它在社会现实中的功效,才能发现它的价值,进而得到更好地推广。高校应该积极地举办各种科技创新竞赛,鼓励更多的学生参加这些科学活动,让他们在比赛的过程中发挥他们创新的才能,最大限度地使这些学生们能够在实际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同时,科技力量的强大也能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所在,促使他们更多地参与到各种科技创新活动中,以自己特有的才华为社会创造出更多有益的产品。这些科技创新竞赛,增强了高校学生们的创业意识,在增加知识量的同时,也能明确自己未来的创业方向。只有通过举办这些科技创新竞赛,才能使高校的学生们在实践中锻炼更多的技能,增强他们创业的主动参与感。长此以往,高校的创业教育建设工作将会带来更多的社会现实意义。

四、结语

上一篇:成长的足迹一年级作文下一篇:《天上偷来的火种》第一课时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