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班班通-辅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精选17篇)
1.运用班班通-辅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篇一
浅谈“班班通”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摘要:“班班通”工程的建设,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有了一个可以利用的手段和资源。它以其独特的功能将声、图、像、文、情,境与看、思、读、写等诸多手段结合起来,多方位的学习不仅优化了课堂结构,还提高了教学效果。下面我想就“班班通”在语文教学中的整合和运用谈一点认识。
关键词:班班通
小学语文
运用 “班班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地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处理,把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声情并茂的展现在学生眼前,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事。
例如,在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首诗歌时,可以让学生观看雷锋在泥泞的山路上抱着迷路的孩子及在遍布荆棘的路上背着老奶奶的视频,让学生各抒己见。并播放配乐朗诵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提升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唱中学,在唱中领悟。这样学生学习的欲望就更加强烈,学习的兴趣也更加的浓厚。
二、“班班通”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班班通的巧妙运用,是打破了“一个黑板+一只粉笔”的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实施课堂教学成为教学的一种常态。
“班班通”是通过多媒体使学校每个班级具备了与外界进行交流的能力,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日常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教师语文教学方式和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变革,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班班通”设备的充分利用,更能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储备。
例如,在上《草》这首诗歌的时候对本师作者的介绍更加详细,让学生了
解白居易更多的资料以及其写过的诗歌,同时对《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的了解更深。在上《想别人不能想》这篇选读课文时就可以进行拓展延伸,将相似的文章或者相似的画面以大屏幕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以形成视觉上的冲击,加深学生的理解。在上《可贵的沉默》这篇精读课文时,就可以将朱自清的《背影》这篇课文的短片进行放映,让学生提前了解我国大文豪的杰作。同时,可以将《游子吟》这样的诗歌教学生读诵,将高尔基《母亲》这样的作品进行粗讲,让学生了解外国作家的名著。这样,通过日积月累,学生的知识面在不断扩展,了解本国作品的同时也了解了外国作家的相关著作。这样,知识越积越多,境界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得到提升,其综合素养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三、“班班通”促进了学生与文本的交流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鉴于语文的这一教育特点,合理有效的运用“班班通”,就可以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对课文理解深刻,记忆清晰,在复述课文内容时有条有理,形象具体。
在“班班通”的导航下,能做到高屋建瓴,举重若轻。教学中的重、难点通过师生的共同感悟、轻松阅读、大胆想象迎刃而解。去掉了老师干涩枯燥地讲解,褪去了学生“空中楼阁”的想象,而是在以课文中生动的语言文字为载体,以“班班通”中形象直观、传神的画面为蓝本,“班班通”的使用,不仅破解了教学中的重难点,而且在“润物无声”中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它在悄无声息中把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进行了完美统一。
2.运用班班通-辅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篇二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 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 刘延东副总理曾提出:在十二五期间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为 “三通两平台”建设。 围绕国家“三通两平台”的建设目标, 以班班通资源平台为核心, 依托云服务平台将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多样的教学应用引入教学课堂。 以班班通产品带动“宽带网络校校通”, 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 通过向学生和家长的服务延伸, 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班班通”是指学校每个班级里具备与外界进行不同层次的信息沟通、 信息化资源获取与利用、终端信息显示的软硬件环境, 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日常教学的有效整合, 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最终促进学生发展。
“班班通”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也是逐日凸显, 让教学更加方便, 学习成绩可以有效提高, 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显然更加浓厚了。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 通过使用班班通, 可以有效地实现计算机网络资源同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和应用, 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本文阐述的是“班班通”在小学教学中的推广运用, 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 它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促进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 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 以其教学的直观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以其特有的优势, 拓宽学生获取知识渠道, 开阔学生视野。只有运用“班班通”将远程教育资源充分运用到教育教学中, 才能保证学生享有优秀的教育资源, 才能让远程教育资源优势更好地服务于教育。
传统语文教学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 学生规规矩矩地听, 授课方式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或“板书+挂图”就行了。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进入信息时代, “班班通”开始在小学教学中推广运用。 运用 “班班通”将远程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对于广大小学来说, 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大大地改善教学环境, 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 使图像、声音、文字与时代气息集于一体,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 为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 “班班通”已经成为广大教师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工具和手段。
朱熹曾说:“教人未见意趣, 必不乐学。 ”由此可见兴趣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学习是艰苦的劳动, 时间长了, 很容易使人感到疲惫、烦躁, 从而懈怠下来。 如果有了兴趣, 学习就成了一件愉快的事情, 就会让人感到精力充沛。 传统的教学手段和设施由于其局限性, 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会影响教学效果。 而“班班通”声像兼备, 特别是图像、动画、影像、声音使教材更为生动形象;使得凝固在教材中的静态美升华为动态美, 将教材中蕴含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充分表现出来, 同时刺激学生的生理感观, 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 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真正使学生爱学、乐学。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 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同时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鉴于语文的这一教育特点, 合理有效地运用“班班通”, 可以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共鸣。 例如, 《祖国啊, 我的母亲》是一篇描写大自然、歌颂伟大祖国的语言优美的文章。 利用投影和音响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 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想象能力和自学理解能力, 让学生感受到课文所描绘的美景, 使学生的幼小心灵迸发出热爱大自然、热爱伟大祖国的激情。 教这篇课文时, 我们先用音响创设情境, 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景物之中,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音响诗情画意般的语言陶冶了学生幼小的心灵, 再运用投影创设情境, 增强直观性。 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投影展现出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 拓宽学生视野,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使学生对课文理解深刻, 记忆清晰, 在复述课文内容时有条有理, 形象具体, 从而不知不觉中在心灵深处产生对小兴安岭的无限憧憬及对祖国美丽山川河流的敬畏之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班班通”为教学创设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化无声为有声, 化静为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传统教学中, 学生面对静态呆板的课文板书, 难免会感到枯燥无味。 “班班通”教学克服了这一缺陷, 通过画面、图片、声音等综合性多媒体技术带给学生生动的、真实的形象, 并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情景中, 枯燥的内容可变得生动起来,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耳目一新, 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3.运用班班通-辅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篇三
关键词:班班通;语文课堂;有效辅助
语文课堂中有效的教学情境会给学生如临其境的感觉,通过有效情境让语文课堂充实。“班班通”电教化就有效地取得了多媒体的效果。也给我们的语文课堂带来了有效的辅助作用,让课堂变得更加的丰富。“班班通”的具体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借图片形象直观地呈现文本
教师习惯用图片的播放引发作者对事物的共鸣,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文本。如,我在讲授《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在讲到圆明园的珍宝时,我利用播放大量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了这些珍宝。然后来个转弯,这些珍宝都被掠夺了,引起学生的共鸣。有效为这片课文的中心的引出埋下了铺垫。在讲授《我们去看海》一文时,通过播放海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海的无边无际。因为很多学生对海的认识较浅。这样教师在讲授时不会吃力,学生也很快速地掌握相关的知识。
二、通过视频音乐创设语文情境
理解课文的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学生走进文本身临其境地感知。如,我们可以播放音乐,如,课文中快乐的时候我们播放快乐的音乐,课文中悲伤的时候我们可以播放悲伤的音乐等。通过不同的音乐,调动学生的感知,让学生和作者的心紧密地在一起。如,讲述《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时候,我播放了一首伤感的音乐,学生顿时间产生了对小女孩的同情。在课文讲述中学生对小女孩说的话特别多,且说得十分到位。
三、有效查找课堂教学所需的资料
教师教学生半桶水,首先自己必须有一桶的水。我们教师在课堂中也难免会遇到一些不懂的问题,或者在课堂中对学生生成的问题不能很好地解答的时候,我们都可以借助教室内的班班通设备及时地查找并解决。如,在讲授诗歌《采薇》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班班通有效地选出《采薇》里面的所有诗句,让学生有效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从而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在教师遇到不懂的问题的时候,可以及时的解决,也就不会将问题拖到下节课,或是以后忘记,让学生能够及时地对知识进行理解和巩固。
四、完美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
枯燥的课堂,学生的积极性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退。如果让语文课堂时刻的做到新鲜感,那么学生一定充满兴趣。如,《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中,因为是一篇说明文,往往学生对说明文的兴趣也是比较差的,因而我在讲这篇文章的时候,播放相关的资料的视频,或是电影,让学生产生兴趣,从而积极地投入到我的课堂当中来。
只要我们语文教师重视在课堂中对“班班通”有效使用,将对我们的语文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和具有语文味。
参考文献:
[1]盛群力.现代教学设计应用模式.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991.
(作者单位 江西省南康赞贤小学)
4.运用班班通-辅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篇四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选择最佳时机运用电教手段:在新旧知识连接点上、在教学重点处、在教学关键处、在学生思维转折处在学生思维困惑处,抓住电教媒体的最佳作用点,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但有不少电教课效果欠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抓住电教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点。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应从哪些方面来确定其最佳作用点:
一、在新旧知识连接点上
在领会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凭借电教手段助一臂之力,能使学生的思维在“旧知识固定点——新旧知识连接点——新知识生长点”上有序展开,促进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从而轻松地获取新知识。
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我设计了两组画面。第一组认识一个数或一个计量单位的几分之
一、几分之几,再通过学具配以折一折、摆一摆、画一画等实际操作,感知单位“1”,认识几分之
一、几分之几以及何为“平均分”。
第二组认识由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的几分之
一、几分之几。如六个苹果组成的整体、八面小旗组成的整体 „„通过幻灯在银幕上依次显示。于此同时教师边引导边板书,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回答教师在讲解“分数的意义”过程中所提出的有关问题。
通过直观演示,学生对单位“1”、平均分、几分之
一、几分之几等分数概念诸多要素有了全面的感知,即而抽象概括,一个东西(一个苹果、蛋糕)、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如一堆苹果、一些小旗、一片森林、一群羊、一队小朋友„„)都可看作单位“1”(同时银幕不断显示这些画面,加深对单位“1”的具体理解——单位 “1”小可小到比细胞还小,大可大到整个宇宙)。由平均分成2份、3份„„最后抽象为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 将抽象出来的各个本质属性综合起来就很自然地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二、在教学重点处 如教学“相遇应用题”时,其要点是:①掌握此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②在能正确分析此类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解答此类应用题。如教学时,在两张胶纸上各画一汽车,通过抽拉直观演示,显现两车相遇的全过程。如这样分解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a时间:同时;b地点:两地;c方向:相对;d结果:相遇。待学生掌握了这些特征后,进一步通过投影片抽、拉的演示,弄清速度和、相遇时间、相距距离等概念的含义。即速度和——单位时间里两车共行的路程;相遇时间——从两车同时出发到同时相遇所经过的时间;相距距离 ——相遇这段时间里两车共行的路程。教者通过投影的直观演示,突出了相向而行的两车各从起点出发开始直到两车相遇难点。突破了难点后,学生对相遇应用题特征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认识,因而解答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三、在教学关键处
在教学关键处,借助电教手段,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关键是要求学生弄清楚分母不同为什么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道理。在教学1/ 2+1/3时,我设计了两框投影片:
教学时,首先展示第一框,启发提问:1/2+1/3结果是多少呢?是2个1/2吗?是2个1/3吗?同时旋转动片,从1/2片的阴影使学生看清2个1/2的阴影面积便是整个圆;然后旋转1/3片,使其占有2个1/3的阴影面积,此时再将1/2阴影面积与1/3阴影面积相加后,与上两次2个1/2与2个1/3面积所得圆的阴影面积均不同,然后再旋转 它们各复原位。使学生直观观察到1/2+1/3既不是2个1/2,也不等于2个1/3。从而自然得出异分母分数分母不同,即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的结论。明确了这个道理后,学生由于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正迁移的启示,就会立刻联想到通分,化为同分母分数后再相加减。待学生答出各分数通分后的结果时,展示第二框,并将两框图形完全重合在一起。
这样,整个思维过程、计算方法全容于一框投影片中,不知比传统媒体——由几个不透明的图来讲述效果 要好多少呢。
四、在学生思维转折处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维导向,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在学生思维转折处采用恰当方法及时点拨提示,尽可能地使学生产生发散性思维,又少走弯路,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又如当学生学习了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后,学生在计算半圆周长时,常把圆周长的一半误为半圆周长。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一是受圆周长计算方法和“半”(1/2)字的影响。二是在思维转折处发生了障碍,没考虑圆周长的一半与半圆周长二者的区别。此刻,展示半圆图(弧长和直径可以分离的复合片)。通过抽拉演示并伴以 “半圆周长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这一提问,学生就会立刻明白错在哪里,并使之印象非常深刻。
五、在学生思维困惑处
教者如能在学生思维困惑处介入电教媒体,既有利于及时点拨和调控,也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解题能力的培养。
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之后,出示这样一题:把一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表面全部涂上红色,然后将此红色正方体切割成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小块,一共可切多少块?其中一面、两面、三面有红色的各为几块?还有几块一面红色也没有的?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解答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这时,通过投影在银幕呈现“切割”、“ 旋转”、“提取”等动态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这其间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总之,电教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光、色、形兼备,静动结合等诸多优点,确有利于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益。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学生学习实际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选取电教媒体的最佳运用处,绝不可认为电教媒体用得越多越好,弄成了电教“满堂灌”。
5.班班通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篇五
濉溪县小湖学校 吴圣振
随着标准化学校建设的强力推进,班班通设备开始大量进入课堂教学,为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技术条件。充分发挥班班通设备优势,是改革化学课堂教学、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摆在每个化学教师面前的新课题。为更好地发挥班班通的优势,提高化学课堂效率我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班班通可使抽象的化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
化学课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它的理论性强,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增加更多的直观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形象生动、看得见、摸得到的感性材料便可以让学生产生兴趣。而现代多媒体技术正是以其丰富的表现力,强大的交互性,特有的感染力和形象性,迅速的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起内心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主动的学习。例如质量守恒定律在初中化学当中是个难点,学生很难理解。在教授这节课时,我一方面做好演示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另一方面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把它制成动画,用flash演示让学生观看并思索,最后让学生总结,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得出结论,学生也很容易理解这个概念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传统教育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教师在课堂上展现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的实际生活画面,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由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的。教师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组织教学,不仅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形象的视角画面,达到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目的,使之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尤为重要的是运用班班通技术作为纽带,把课堂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班班通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兴趣是一种积极作用的情绪,但是这种积极作用的情绪,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和情感相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我们在讲解有关污染方面的知识时,往往就是通过自己的讲解让学生来了解,或是带学生到某一实地去看一下污染物,这样只能是以点带面的介绍污染。而现在利用多媒体的技术就可以通过多方位的图像展示以及播音员的讲解来展示工业的污染物对我们的环境造成的危害,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感觉到污染的存在及其危害性。再通过利用化学方式对污染的治理。这样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振憾,不但使环境保护问题深深地留在学生的脑海中,而且又能激发起学生去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所以选择合适的资料,再加上利用多媒体的技术,对学生的兴趣和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可以使课堂教学变得活起来,成为学生感受知识的场所。
三、班班通增加了信息量,拓展了学生的知识。
化学课堂教学有时候需要有足够的信息量,而化学教材中信息量毕竟有限。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教师备课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课件,教学内容通过计算机和大屏幕展示出来,特别是班班通的应用,教师只要轻动鼠标或点点白板就可演示出教学必要的图片、文稿或习题,不仅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而且增加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比如在讲授原子的构成这个课题时,我制作的课件首先用原子弹爆炸、现代核电站发电等与原子有关的话题引入课题,这不但增加了课本上所没有的信息,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更使学生产生学习原子的愿景,增加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对于上复习课、单元复习、专题复习如果利用多媒体去上的话更能增加课堂信息量,拓展学生的知识。比如在复习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的时候,我先制作这个单元的知识网络。把本单元的内容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用多媒体展示。学生一看就明白全章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把全章的知识很容易就复习完。然后在展示全章知识的练习,不仅题型新颖,而且题量也比较大,如果用平常的上课方法是很难达到这个效果的。
四、运用班班通,可优化化学试验。
在化学的教学过程中,经常要通过实验来说明物质的变化规律,而很多实验是在小小的容器中进行的,有些现象不是很明显,后面的学生很难观察到。而利用多媒体,可以把小容器里发生的一切情况清晰明确地呈现在全体学生面前。比如,在观察酸与碱溶液中滴加酸碱指示剂产生的现象时,原来没用班班通教学时总是拿着试管走到同学们中间,让同学们近距离观察,这样做过于浪费时间,有时还会造成课堂秩序混乱,常常因此完不成课堂教学任务,利用班班通就克服了后排学生观察不清的弊端,强化了实验的演示效果。同时,也使学生学会了对比实验和优化实验的方法。再如有些化学实验有毒或者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发生意外事故。因此,化学实验中一些错误操作,只能靠教师讲其错误的原因以及错误操作可能带来的危害,却不能用实际操作证明,否则会造成危险,学生无法直接感知。而班班通进入课堂,这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比如,在讲解浓硫酸的稀释时,通过多媒体把水加到浓硫酸中,这时同学们观察到了液面上水沸腾时热气腾腾、液滴飞溅的壮观场面。这样不仅把错误的原因演示清楚,而且又渲染课堂气氛,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化学教学的根本意义和作用在于提高教学的水平,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和教师的指导作用。班班通在具体运用时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然而在具体教学中,在运用班班通时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班班通的应用要有明确的目标
在化学教学中运用班班通,必须为化学教学的总目标服务,为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服务。使用班班通时要防止搞形式主义,不能把化学课上成电教的演示课、展览课。必须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电教课的目的,并针对不同的章节内容,选择使用不同的电教手段。
2、要正确处理好班班通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注意以下“四个不宜”。即不宜替代教师、不宜取代实验、不宜照搬别人、不宜顾此失彼。
3、运用班班通,要注意教学节奏。
掌握教学节奏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保证。由于班班通呈现信息的速度快,教学中容易不自觉地加快教学的速度,忽视对学生思维节奏的考虑。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敢于“留白”,不要采取一张PPT接着一张PPT放映的教学方式,要给学生一段时间去思维,去安排,给学生一个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填充。否则会造成学生的知识停留在了解的层面上,没有理解这个问题,下一个问题由来了,使课堂教学变成“走马观花”式的教学。
6.运用班班通-辅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篇六
天峰中学程家琳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众多学校拥有了“班班通”,电子白板技术辅助教学已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热点。近几年,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媒介逐步推广。电子白板与计算机、投影的结合对于改善课堂教与学、优化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作用越发明显。在实际教学应用中,电子白板在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电子白板技术辅助教学必须遵循教学本身规律,不能无视教学实践效果而不加选择地运用电子白板技术。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注意力长时间地集中在一起,会产生疲乏、厌倦等现象。电子白板技术所承载的信息量大,刺激性强,频繁地使用使学生应接不暇。它带来的负面效应比起“满堂灌”的现象,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高效地运用电子白板技术呢?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首先要明确电子白板的实质,切勿本末倒置。
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媒介,不论其科技含量有多高,效果有多好,其实质仍然是一种教学工具。在教学过程中,其应用定位应该是为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与效益而服务的,而不是展示先
进
技
术
与
功
能的过
程
。考查一节应用了电子白板的课是不是好课,重要的标准之一,就是教师是不是借助其创设了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使知识点以更生动、更易懂、更准确的方式呈现,有没有利用它引导学生经历质疑、探究、建构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是不是在合作的基础上更独立、更主动、更富有个性。归根到底,还是“教”与“学”的问题,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电子白板发挥了应有的媒介作用。如果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教”与“学”已经成为教师的常态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常态学习行为,这就真正体现了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有效性。
电子白板是一种创新应用,而教学是系统工程。单单依靠创新应用去变革一项系统工程,这样的想法是脱离现实的。而连接它们的,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理念,课程理念、教学理念、教学设计理念、学生学习理念。要考虑把电子白板这种新兴媒介引入语
文教学后,与课程理念有什么交叉点,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考虑运用电子白板怎样更好的提高课堂效果,学生预期会采用何种学习方法,学习方式及学习习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等等。如果没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即使在课堂上用了电子白板这样的新媒介,仍然无法发挥新媒介的优势。我们教师应该多问一下自己:这节课我用了电子白板,学生得到了什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起到了什么效果。
第二,重视运用电子白板的教学设计与应用设计
。由于电子白板是一种新技术,教学实践中能够借鉴的成功经验较少,因此需要有独到而科学的设计,使其真正能够促进教学质量与效益的提高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应用设计要服从于教学设计,应用设计目标要符合教学设计目标。首先是要考虑学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然后再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在教学媒体选择中,可以根据不同学科、不同教学目标及相应的教学重难点、不同课型、不同年段、不同学习能力等方面因素,把电子白板应用作为教学策略之一,并根据它的特点,对教学与学习的方法、步骤和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充分发挥其功能。必须明确一点:“交互式电子白板只是一种工具,和其他现代教育技术工具一样,不管其功能多强大,对“教”与“学”的促进作用有多大,也不能说它适合于所有学科的所有知识域的学习和所有能力域的培养。这就需要我们通过研究去寻找整合点、适
合点、应
用
点。
”在教学设计和应用设计过程中,还会遇到两个不可回避的情况:一是电子白板功能的选择与组合,二是教学资源的选择与组合。电子白板的功能繁多,全部掌握并熟练操作的难度很大,教师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掌握最常用的功能,然后循序渐进的掌握其他功能的使用。对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不同功能,需要重点研究并设计的是其选择与组合。主要考虑三个方面:(1)电子白板本身不同功能的组合搭配,如拖拉、书写、放大、屏幕遮蔽、聚光灯等等;(2)不同功能与第三方软件或平台的组合,如PowerPoint、Flash、几何画板等等;(3)不同功能与所选用的教育信息资源的组合,如文本、图片、音视频等等。这些选择与组合,原则还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绩效。这种选择和组合的最优化,就应该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并设计好。对于教学资源应用设计,虽然不同厂商均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资源,但对于教师来说,绝大多数素材资源需要在教学设计中进行二次开发。在开发过程中,教师可以融入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课程经验和教学设计,充分适应不同学科、不同课型、不同年段和基础学生的需要。需要注意的是电子白板的课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课堂情境有更大的操作自主性。
第三,做好电子白板应用的课后反思。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于教学,目前系统而成熟的经验并不多。因此,即使上课之前做了周到的设计,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还往往会生成一些课前没有预设到的情况与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反思总结,并对原先的设计和实施加以调整使之改善。这是提高电子白板应用绩效,并使之逐渐转化为常态教学行为的极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电子白板应用的教学反思,应该是两个方面的,一是根据课程改革、课程标准及学生学习绩效反思学科教学,从学科角度看这节课的质量;二是根据教学实施中的应用绩效,反思电子白板的应用。此两者不可偏废,但反思学科教学应该是核心。对于电子白板应用的教学反思,要有针对性,要从具体的应用活动中选择好反思切入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不要泛泛而谈。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适时适量选用电子白板技术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我以为以下三个原则值得注意:
首先,注意适用性原则。
电子白板教学固然有其不可估量的优越性,但也并非所有的课文都非用电子白板技术教学不可。在教学中选用媒体必须针对教材自身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需要,有的放矢。因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准确地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然后制定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进而设计出能为之服务的电子白板技术教学方案,使学生在知识、能力、个性、心理等方面得以和谐发展。如笔者听过马爱辉老师一节非常成功的语文课《黄河颂》,开始运用电子白板技术播放了一首歌曲《黄河大合唱》导入,然后设计了四个板块的内容:静静的听、细细的品、美美的说、朗朗的读。没有过多的电子白板技术投入,但整节课看起来,清新而朴实,自然而流畅,特别是马老师在课堂上用精妙的“只语片言”巧妙点拨、穿针引线,似导航的明灯引领学生不断地前行,又如明净的清泉荡涤学生的心田,她用自己饱含深情的隽永话语,引领学生共同走进由课文和师生所共同营造的精神殿堂。
由此可见,使用电子白板技术教学首先要对准目标,恰当运用,对于确能调动学生兴趣,解决重点,突出难点,达成目标而其它教育媒体又难以做到时,则用,而没有作用或作用不大则不必要用。
其次,注意辅助性原则。
有些教师在运用电子白板技术教学过程中,过分夸大其功用,从生字词到提问,从每一节课文对应的画面,到练习解答,全由电子白板技术显现。教师几乎不用课本,学生几乎不接触教材,一切都跟着电子白板技术转,这显然是违背教学规律的。我认为在进行电子白板技术教学设计时,要始终摆正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位置。只有当学生思维缺乏凭借,学习内容过于抽象时,审时度势地运用电子白板技术教学能使问题迎刃而解。即使在呈现电子白板技术时,教师也并非袖手旁观,教师的旁敲侧击式的点拨、引领、评述仍很重要。虽然电子白板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众多优势,但教师和学生的作用仍然不能忽视,师生双边活动是联接多种教学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教学过程的主宰。
再次,注意适时性原则。
电子白板技术教学可以通过动画电子白板技术手段向学生模拟演示逼真的现象和过程,提供给学生直观、形象、生动的知识,具有其它媒体不及的优势,但若时机不当,则如画蛇添足,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一味药不能包治百病,一种方法不可能适应每一位教师,教师在教学中也不可只选择一种教学手段,一定要因课而定,因需而择。
7.运用班班通-辅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篇七
一、“班班通”在基础知识板块中的杠杆作用
语文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中重要组成部分为语言的理解与运用,语文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1.“班班通”让识字教学看得见
汉字教学主要是音、形、义的教学。字义教学并不难,相反,拼音及字形成为大多数中老年语文教师最头痛的事情。而在“班班通”中,教师可以选择“聚焦”其生字来展开识字教学,例如,《尊严》一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有6个,有14个要求会写的生字,教师只需要“聚焦”自己需要的生字教学板块,放大后便可灵活地进行字音、字形的教学了。这样的识字教学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也提高了学生的识字兴趣。
2.“班班通”让朗读教学随处可行
我国幅员辽阔,方言区多,有不少地区的教师,特别是中老年教师自己对语文教学的规范语言———普通话学习不够,难以正确指导学生朗读。“班班通”给每篇课文的每个句子分别以“热区”的形式出现,并且语速、音量自动调节。以《尊重》课文为例,只需点击“热区”,教师便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还安排了字词测试板块,教师可以根据课堂需要组织朗读测试,情感朗读则在资源库中有现成的朗读视频,只需轻点鼠标即可观看。
3.“班班通”让写字教学润物无声
我们大多数教师最头疼写字教学的指导,因为写字教学不仅枯燥无味,而且又耗时费力。在“班班通”中给每个难写的生字都有Flash动画演示笔画过程,每一个笔画都可以拆开来读、来写、来看。以《尊严》生字中的“捶”字为例,只需要点击其下的Flash动画,就会出示“读音”“笔顺”“部首”“结构”四个选项。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取组织教学,这样不仅正确、规范、节约了教学时间,而且让写字教学变得有声有色、图文并茂。
二、“班班通”在情感体验板块中的杠杆作用
情感体验作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素养的重要目标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历并不是很密切,学生也不可能做到“行万里路”。
1.“班班通”给学生的视觉体验
语文知识点多,内容涉猎广泛,加之学生生活经历参差不齐。有一次,我在教学“雪中送炭”一词时,正想详解这个词的含义时,不料一个学生举起手来问:“老师,炭是什么?”这一问,也把我问懵了。这么简单的东西居然不知道?“百闻不如一见”,这时我连忙用““班班通”设备找了炭的图片及资料放映在电子白板上,学生饶有兴趣地看着。这样图片的感知效果就比我口述的效果强多了。像这样的图片在“班班通”课文资源上比比皆是。图片不仅免去了教师过多的口舌,而且在学生理解事物第一印象上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2.“班班通”给学生的听觉体验
语文作为一门综合学科,但主要是以文字的形式出现的。如何培育学生的听觉体验呢?正常情况都是依赖于教师的讲解、范读等。“班班通”弥补了教材与教师的不足:不仅在课文编排上有朗读热区,在有些课文里还安排了音乐及视频等,如,在《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文中,就插有《天亮了》这一音乐,在课堂朗读时若配此音乐,学生的情感体验自然就上来了。再如,在《触摸春天》一文中就安排了视频朗读,只需触动鼠标,学生就可以闭上眼睛感受盲女孩安静的聪明、活泼以及对春天的热爱等。在《生命生命》一文中,可以一边聆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一边感悟生命的真谛!这些听觉体验的获得真实而又轻松,真正凸显了“班班通”的神奇!
三、“班班通”在养成教育板块的杠杆作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一个好习惯将决定一个人素质的高低,而好习惯的培养绝非一日之功。功不在“一曝十寒”,而在点滴培养。
1.“班班通”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
首先,教师操作“班班通”本身对于学生就是一种操作习惯的培养。记得有一次,音乐教师来我们班上音乐课,看着前面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却不知怎么弄,班长小聂连忙上去操作演示。还真别说,他居然能准确地找到音乐教材。这不得不说是教师操作的引领作用。另外,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顺序,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书空”练习,“班班通”的有发挥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2.“班班通”培养学生优秀的规范意识
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那么规范意识自然也就跟上来了,也就自然明白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在“班班通”,教师用得最多的工具要算电子笔了,电子笔极其敏感。在电子白板上板书的时候,稍不注意就会“前功尽弃”。有一次,我写个“口”,用笔一圈居然出来个“△”。学生在下面哄堂大笑,这时,我说:“同学们,你们平时写‘口’时不也这样吗?为什么你们可以,而我不行呢?”“因为老师是在电子板上写,我们是在纸上写呀!”学生说。“这就对啦,这说明纸对我们同学的要求太松了,你一笔写个‘口’也毫无怨言。但是这样做对吗?”学生立刻明白了不是电子白板要求严格,而是他们平时对自己对写字规范意识太薄弱了。
正所谓“人强不如物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教育用品的发展,逐渐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让学生的“学”更愉悦、轻松,让教师的“教”更轻松、更有实效。“班班通”正如杠杆一样翘起了沉重的语文教学,让语文教学不仅看得见、听得见,更摸得着。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班班通”工程的实施,优化了传统的语文教学。具体表现在:让识字教学看得见,让朗读教学随处可行,让写字教学润物无声;给学生全新的视觉、听觉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和优秀的规范意识。
8.运用班班通-辅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篇八
关键字:班班通;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G623.5
我们总是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班班通的教学资源能够为建设高效课堂,提升课堂的有效学习提供帮助,那么它在这些方面的具体表现是哪些呢?笔者通过大量的走访课堂调查,深刻地体会到,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利用班班通教学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有利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可见班班通对于我们小学数学教学有着不可估量的益处,那么笔者将针对班班通,就其如何正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展开简要讨论。
一、班班通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的改变
(一)教学方式的改变
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都是利用黑半分比进行教学,对于一向比较抽象的知识,仅仅通过自己的口头表述很难让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从而对学习造成了难度,也使得课堂的气氛紧张压抑,学生学习兴趣低迷,最终导致教学成效不佳。而自从班班通的加入,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改变,利用多媒体技术对知识点进行直观地讲解,帮助学生对知识难点的理解,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学习方式的变化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里,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多数都是在课堂的前二十多分钟里是跟随老师对知识概念进行学习,在之后的时间就是针对知识点进行针对性的习题练习。这样的学习方式机械枯燥,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毫无益处。而利用班班通,在课堂上引入新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与周围同学共同讨论,改变了以往一个人的机械学习,调动起了学习气氛。
(三)师生角色的变化
我们以往的教学,教师往往在课堂上占有主导地位,则学生就是被动机械地吸收知识,长此以往使学生在学习中失去了主动的能力,对于学习是十分不利的。自從班班通进入我们的教学,师生角色就开始了变化,逐步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弱化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实际地掌握数学知识,促进高效课堂的建设。
二、班班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互联网强大的搜索功能和多媒体系统完美的放映功能相结合,在加以教师精心设计课程内容与教学手法,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轻松有趣。幻灯片、flash动画,将我们原本十分抽象的知识点直观地表现出来,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使他们不在害怕学习数学,数学不再是学习的负担而是一种乐趣。并且利用班班通系统对学生进行提问,从学生踊跃回答问题的情况就能看出班班通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了。
(二)提升教师的教学热情
在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施教的主体,如果教师的教学热情不高那就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致使课堂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而班班通的出现,避免了这一尴尬的麻烦。我们传统的教学中,如果老师要对某一知识点进行彻底的讲解,那么要在课堂上利用黑板和粉笔进行大量的板书书写,对老师来说是一个极大的任务量,同时也影响着老师的教学热情。而现在教师可以利用班班通进行板书的展示,并且还可以加入更多有趣的元素,不再需要大量的手写板书,从而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热情。极大地推动了课堂的有效学习。
三、班班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对知识的理解不够而造成的畏难心理,而利用班班通我们可以设置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身处其中,从而帮助他们理解知识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另外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掌握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通过班班通也能设置生活情境,锻炼学生的实际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的数学素养。比如我们在学习鸡兔同笼的问题时,一大长串的题设条件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题目,而利用班班通设置情境则能解决这一问题,对题目有了全面的理解就是解题最重要的核心。
(二)充实内容,启发思维
在我们现如今的小学数学教材里,教学内容是相当有限的,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学生的学习需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对于小学生培养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如果只是根据现有的教材进行教学,很难让我们的学生紧跟上时代的进步。所以利用班班通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对教学内容的充实,不再拘泥于教材上那些少之又少的知识,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要积极引入适合学生发展的知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们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时候就可以引入一些外延的知识,我们可以不再拘泥于仅仅对三角形内角和的了解,可以加入对四边形、五边形的知识,从而引导学生退出多边形内角和的公式,也许存在一定难度,但是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是有极大好处的。
以上是笔者针对班班通如何在小学教学中运用的浅薄见解,总而言之,班班通作为现代教育的辅助工具,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师的授课水准,加强了教师对教学理念的革新,更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是创建高效课堂推进有效学习的好帮手。
参考文献:
[1]徐均桂.“班班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J].读写算,2012(13)
9.运用班班通-辅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篇九
运用管理制度
1、班主任为本班“班班通”设备的管理者,第一责任人,负责“班班通”设备的全面管理工作。班主任经常检查设备使用情况,如发现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汇报给学校管理员,以便及时查明原因排除故障,软件故障由学校管理人员处理;如发现设备硬件损坏或丢失,应及时汇报管理人员和学校领导。本班任课教师协助班主任管理,为第二责任人。放学后班主任负责教室锁门。每天放学后至第二天上课前由当天夜间巡逻人员负责设备的安全。休息日由门卫人员负责设备的安全。
2、班级信息管理员(班主任可指派一名品德优秀、责任心强、工作认真的学生担任),负责检查多媒体平台是否关闭,确保教师上课完毕设备立即关闭。
3、使用班班通设备须规范操作,课前检查设备的完好情况。课堂上要正常使用教育网络,为教学服务,及时填好教师使用记录,上课教师和学生代表要亲自在相应栏签名。教师在午休前和放学前必须关闭电脑及总电源。发现问题及时向管理员反映。
4、教师不得擅自允许学生单独使用多媒体设施。“班班通”使用注意用电安全。严禁学生随意开关总电源、计算机、投影机等设备。
5、教师不得私自更改“班班通”计算机名、IP地址、工作组,不得私自安装与教学无关的软件。
6、教师对于需要保存的材料应建立自己的文件夹进行保存(在D盘),电脑桌面与C盘上不保存资料。
7、保持多媒体平台下地面的干燥,保持桌面清洁干燥(展示台上不要有水,防止出现因水导致电线短路,烧坏设备),保持多媒体设备的整洁。(此项纳入每天卫生检查量化评比)使用完毕,各班将平台柜门锁好,用以防尘。电脑旁边的窗户必须关闭,防止下雨时瓢雨,淋湿电脑,发生故障。
8、打雷时禁开电源,拔掉网线,严防雷击。
9、“班班通”的所有设备未经学校领导批准,不得借出为他人使用。
10、班班通教室是学校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和教学研究活动的重要设施和场所,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用作发表或传播反动的、不健康的信息。
11、学校加强管理,定期检查,将“班班通”检查评比列入班级检查常规。
10.一年级语文班班通工作计划 篇十
本班学生多数行为规范,有爱心,有集体荣誉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但有个别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需要老师和家长沟通进行思想教育。
二、班级培养目标
1.营造一个“追求时时刻刻的和谐,演奏自己指挥的生命乐章”的学习和生活气氛,形成“沉稳自信、挑战自我”的班级信条,达到班级的“自立自信、自强不息,成人成事,成就自已”的个人目标,形成“因为我的存在而使大家感到幸福”的优秀班集体。2.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科的竞赛,并取得好名次,创造学校、班级的辉煌。3.进一步抓好行为规范教育等,争取各项评比都进入全年级前列。4.学期末力争被评为“优秀班集体”。
三、加强道德教育
1.规范升旗仪式,发挥学生在班级自主管理中的作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开展以“自主与责任”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情感以及把事情做好的能力,并努力依据学校计划,从五个途径(认识自我、对自己负责、对小事负责、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加强“自主与责任”教育。3.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充分利用板报、宣传栏、主题班会。本学期依据目标开展“如何正确对待男女生交往”“诚实守信”“学习经验交流”“给父母一份满意的答卷”“考场上的我”等主题教育,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我能行,我一定能行”的自信精神,做到班级无空地,班级无空时,处处时时教育人。
四、学风建设
1.经常与各门学科的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情况,做好协调工作。2.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3.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利用班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知识竞赛、读书交流会、辩论会等。4.加强学生早自习、午自习、晚自习等时段的自主管理。
五、重建班干队伍,班级管理常规化
首先,学期起始,重建班干队伍,提高班干的服务意识,强化其带头作用,这一举措是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加入管理班级、服务班级这一队伍中来,增强主人公意识,认识到个人在群体中所起的作用,同时锻炼学生的管理组织能力,从而带动其他同学共同建设班集体。班干由自荐和选举两种形式产生,对候选人员要有更严格的要求:学习成绩可能不是很好,但必须在进步,纪律、卫生以及其他集体活动要带头参加,做表率。
六、加大家庭学校联系力度
本学期平时充分利用__×多与家长多沟通,家校携手,共谱教育教学新篇章:关键时期,更应充分利用家长力量,让他们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及生活、思想的变化,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亲情这一“法宝”的重大作用。
七、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力度
11.对语文课运用班班通的几点思考 篇十一
班班通集视频、音频、文字、动画等信息功能于一体,它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加大了课堂教学的信息,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使课堂教学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在教育教学中,老师要恰当运用班班通,适度挖掘教材,整合音频、视频等素材,充分开发语文课程资源,使课堂更加符合学生实际,符合教学需要,使课堂呈现鲜活状态,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显著提高教学效率。
一、运用班班通要切合教学内容,要有助于理解课文
结合教学内容,整合视频图片等资料运用到班班通中,刺激学生感官,使课堂直观形象,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加深他们对课内外知识的理解,开阔他们的视野,引导他们在更广阔的空间里进行语文的学习。
在教学《威尼斯商人》一文时,用班班通先播放视频戏剧《威尼斯商人》的审判片段,把法官的睿智,审判现场的紧张“传染”给学生,再用一句“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威尼斯商人的庭审现场”一句话导入课题,我想,学生学习的激情已不言自明。
教学《过故人庄》这首古诗时,用班班通先播放绿树、青山等景色的风光图片和农人丰收的场景等,以营造充满诗情画意的氛围,使学生沉浸在诗的意境中,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带进了村庄深厚的美景人情中,有助于学生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优美意境,了解孟浩然诗歌自然朴实的特点。
二、运用班班通要合理有用
教学设计中在整合课程资源时,切忌为了发挥班班通的“作用”而做得花里胡哨,使课堂脱离了语文味。
在新课标理念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运用班班通整合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时会要求学生在课外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并在课堂上用班班通展示。
有教师这样教学《端午的鸭蛋》一文:教师运用班班通先播放端午由来的相关视频,又让学生搜集有关端午的资源,包括吃粽子的图片、龙舟比赛的热闹场景,还插入屈原的故事,给学生以强烈的震撼,课堂气氛热烈,视觉效果也不错。但一节课上完了,究竟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根本看不出来,整个课堂完全脱离了语文教学的轨道。
还有一位教师这样教学《春》一文:首先是学生听班班通课文配乐朗读,然后让学生通过班班通欣赏有关春天的优美画面,再让学生根据班班通播放的乐曲唱有关春天的歌曲,最后是学生根据班班通的音乐节奏表演《春之舞》。整个课堂生动活泼,五彩缤纷。整节课所运用的班班通,没有切合课文本身,离开对课文优美语言的品味与欣赏,语文味就流失了,语文课就不是真正的语文课,教学目标的达成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三、班班通的运用要有取舍,不是所有的课都能运用班班通
如上文说的有位教师上课时运用班班通只是出示课文标题和作者,这样的运用毫无意义;有位教师运用班班通是把课后的练习题搬上去,这忽视了班班通的功能;还有的教师把班班通屏幕当成黑板使用,就在上面板书教学内容。
特别是语文学科,课堂上强调要认真听,认真读,有时还需要背诵。学生必须反复读,反复体会,才能对课文有深刻的理解,所以语文课堂上该用班班通的时候用,不该用的时候就关掉,让学生注意用心去听、用心去读、用心去悟,不断思考和研究,这可能会比直观的班班通课件更有效。
四、运用班班通不要忽视了教师自身的作用
有的教师担心不用班班通就上不好课,他们忽略了班班通只是我们教学的辅助手段。是的,班班通可以给学生带来新鲜感,让他们兴趣浓厚,可是如果用得不恰当或是用的度把握不好,反而会影响正常的教学效果。作为教师,我们更不能忽略的是自己的一张嘴,就是语言的表达,包括口头和书面语言,还有肢体语言,这些东西在课堂上发挥的作用是班班通无法替代的。教师在课堂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直观、形象而精彩,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活动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的教学风采和个人魅力也能得到充分体现。这些都是班班通所不能解决的。
总之,班班通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它的使用要根据教学内容,要围绕教学目标,不要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要削弱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定要做到有用、有度。班班通教学可以让我们山区享受到发达地区的教学资源,让教育均衡落到实处,缩小了我们与发达地区的教育差距。但是,班班通教学不是万能的,我们更要学会借鉴使用,学会结合我们的实际融合传统教学中好的方法,关注学生整体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桂荣.浅谈“班班通”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J].课外阅读,2010(4).
12.凤凰台小学“班班通”管理制度 篇十二
我校“班班通”工程在各班安装的各种设备,是学校进行教学教研的重要基础,为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保证教师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的正常进行,特制定凤凰台小学“班班通”管理制度如下。
1.“班班通”所属设备都是贵重仪器,全部移交各班班主任签字保管。
2.“班班通”所属计算机、投影仪等设备都必须防震、防潮、防尘、防化学腐蚀。
3.设备的使用由各班班主任进行管理,钥匙由班主任保管,任课教师需要使用时与班主任进行联系,并进行记录。
4.各位班主任要做好“班班通”的全部设备的使用及维护、维修记载,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每学期需将登记表上缴学校教导处检查。
5.各位班主任要做好“班班通”设备的日常维护任务及清洁工作,保证设备在良好环境下的正常运行。
6.班主任需加强“班班通”所属教学设备的使用管理,防止病毒及有害信息的传播。
7.“班班通”的所有设备未经学校领导批准,不得借出为他人使用。
13.司巷小学班班通项目校本培训总结 篇十三
按市教育局的要求,我校于2012年8月17日上交了制订的班班通项目校本培训计划,计划中定于8月23日上午进行全校教师校本培训。今天上午如期开展了本次校本培训活动。上午八点钟开始培训,教师们都在八点之前赶来学校认真参加了培训学习。一开始由蔡校长介绍了校内班班通工程安装的情况,并讲了这次培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接着由培训教师陈华,讲了什么是班班通工程,以及国家实施这项工程的意义。随后结合幻灯片讲解了对班班设备的规范操作、校内管理和维护等相关知识和要求,最后着重介绍了“畅言智能语言教学系统”软件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并且播放了“科大讯飞”公司的讲解视频,老师们观看学习得很投入,收获都很多。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培训,我校圆满地完成了此次班班通项目全体教师的校本培训活动。
司巷小学
14.运用班班通-辅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篇十四
【关键词】班班通优化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30-01
“班班通”的产生可以说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在一定程度上“班班通”将我们的视野变得更加的开阔。因为,我们通过“班班通”可以将外界的很多信息引入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来,让我们的教学知识和外界的信息进行很好的融合,而且让我们的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同时,“班班通”还可以让我们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的和谐,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相关知识,让学生领悟得更加透彻。
下面就谈谈自从我校“班班通”开通以来,“班班通”在我们的数学的教学活动中运用时对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的一点思考进行分享:
一、“班班通”科学合理的利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我们都知道枯燥乏味的教学课堂会让学生产生反感和厌学的现象。我们都知道数学作为一门专业性较高的综合性学科,我们很多的学生学起数学来都会觉得很吃力,因为数学这门学科不像我们那些文科类的学科那么的容易理解。数学要求学生要具有很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一些空间想象能力,而我们的文科类学科就不会对这些能力有太高的要求。如果,老师在上数学课的时候还没有把课堂氛围调动起来,那么,整个数学课堂教育都会变得死气沉沉毫无学习的氛围。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不起来,我们老师是很难将数学这么学科教得好的。但是,当我们老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不再感到数学教学课堂的无聊和枯燥。因为,多媒体丰富了我们数学教学的方式,让我们的教学将视频、音频、动画进行组合生动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便可以在第一时间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我们老师的数学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这种形式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显得更加的宝贵。
二、运用“班班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我们学习任何事物的一大动力,如果我们对所学的内容一点都不感兴趣,相信,我们在学的过程之中也就不会太认真,学习的效果也不会太好。学生学习也是一样,如果学生对学习数学失去了学习的兴趣,那么,在学生之后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也不会太用心,学生的数学成绩也不会特别的突出,有的人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偏科现象。而“班班通”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人教版三年级《分数的认识》的教学中,教师既设计了熊大、熊二分饼这个情境导入,同时也设计了熊大、熊二闯关的练习情境,并在教学中,运用了大量的图片,使学生通过直观形象观察,理解了什么是平均分,分母表示的是平均分成的份数,分子表示的是一部分,水到渠成地理解了分数的含义,到达了突出重点的目的;同时运用的饼、正方形、长方形、线段来分,使学生感受到一个物体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从而突破了难点。通过“班班通”,我们可以把很多的立体化的图形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来。这样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三、运用“班班通”,拓展学生的生活经验。
生活经验不足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一块“短板”,运用“班班通”,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些生活场景,当堂展示给学生看,以弥补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如:在解答一道关于求洒水车洒水面积的题中,有很多学生没有看过洒水车,或者没有留心过洒水车洒水的形状,老师通过网上搜索,找到了相应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洒水车洒水的形状就是一个长方形,长就是洒水车走过的路程,宽就是洒水车喷水的长度,学生很快地求出洒水车洒水的面积。借助“班班通”,老师可以将学生未经历过的生活场景,展示出来,使学生了解这些生活场景,从而获得一定的生活经验,理解所学的知识。
四、运用“班班通”,改变课堂教学方式。
数学的很多理论和相关的知识都是较为抽象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学好数学一定要具有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原因。而且,小学生因为年龄小的原因,他们对很多事物的认知基本上都是通过真实存在的具体的事物来进行理解。因此,数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就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这一特点。而“班班通”的运用,便很好地将我们很多抽象数学知识转化成具体的,学生可以感知的一些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巩固之前学习的相关数学知识。
“班班通”让我们的数学教学方式更加的多样化,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的轻松,有学习的氛围。图像、视频、音频、动画的相互结合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小学生的需求特质,极大程度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改变教学方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5.班班通教学论文 篇十五
朱刘街道九级小学 李明川
无论基础教育如何改革,学校教育的核心环节依然是课堂教学,“如何才能实现课堂教学信息化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当今广大教师研究的课题。近几年来,我校牢牢抓住教育信息化这一发展契机,特别是2012年2月,乘着教育现代化工程的东风,我校在县教委电教站的大力支持下,建成了“班班通”,即在每个班级和一个专用教室装备了基于网络环境的多媒体电脑,使每个教室都能实现上网、演示课件。通过几年的实践与应用,“班班通”给我们带来教育装备条件改善的同时,更带来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也为学生的学习方法找到一个新的途径,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班班通”的运用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从2009年以来,我校实施“农远”工程,学校建立了一个远程多媒体教室,每天很多教师都争着在该教室里上课。在今年2月“班班通”的实施以后,实现了每个班都能通过该设备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学,解决了上课教室不够的问题,使我校的远程教育资源应用最大化。“班班通”的实施,首先实现了教师备课方式的革命,从原来的手写走向键盘输入,从纯本文方式实现超文本方式,教师可以进行电子备课,可以集教案、教学素材(课件)、课堂练习、作业等多种资源于一体,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教师的教学资源的共享,能方便迅速地处理信息,无论是文字、声音、还是图画,都可以根据需要随心 所欲的进行操作,这就打破了“一书、一板、一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大大加快了课堂教学节奏,有效地扩大课堂容量。更能突出教学时重难点,如:在讲四年级语文下册21课《古诗词三首》的时候,利用“班班通”在很快大屏幕上显示每首诗词作者、画面、诗朗诵视频,在重点处点拨,重点很快就解决了。
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学校的网络教室进行备课,进行课件的设计,在局域网内通过FTP形式上传下载信息,并进一步加工整理,为我所用。
二、“班班通”的运用打破了传统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师生关系理念虽然有教师应尊重、爱护、理解学生的观念和要求,但它更强调的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的尊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教师的答案是权威性的,教师在教育中占绝对支配地位。在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某些教师心理上有较强的优越感,往往放不下架子,不愿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交流,不能主动与学生交心;而在学生看来,教师总是比自己懂得多,学生几乎都依赖于老师,这就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挥。
学校建成了“班班通”以后,我们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创新性得到很好的发展,他们随时可以上网了解这种信息、掌握各种知识。这时,教师是知识拥有的权威者的信条正在受到冲击,“生不必不如师,师未必贤于生”的现实,促使教师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地位:一方面,迫使自己奋起直追,不断充电;另一方面,以合作者、指导者的身份与学生平等地交流,使学生真正参与到知识 的探求过程之中,特别是在教学活动中碰到疑难问题时,师生共同利用网络工具寻求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更多地考虑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班班通”的运用激发了学生课堂的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方式主要靠粉笔、黑板、挂图或模型,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不感兴趣;而“班班通”呈现的能变抽象为直观,化虚为实,学生学起来兴趣浓厚。如讲《观察蚂蚁》一课,让学生在众多的动物中能否判断出哪些是蚂蚁,这是教学中的难点。制作一组抽拉组合片,通过“班班通”在教室演示,将蚂蚁的头、胸、腹部位分开,学生很容易看出蚂蚁的身体由三部分组成。学生通过表象获得了感知,把概念和“实体”有机地联系起来了。再投放几组动物投影片,学生能很快识别出哪些不是昆虫。在情境中引发了兴趣,烘托了气氛,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里既学到了知识,又突破了《观察蚂蚁》一课的难点。
四“班班通”的运用加快了课堂教学节奏,提高了实效性。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积极主动地思考,并具有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是现代社会对学校培养人才的要求。通过“班班通”屏幕呈现教学内容、展示学习目标、提出思考与讨论的问题,学生又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思考、讨论并做出回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回答及时迅速地给出判断,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同时,还便于课堂的及时反馈、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拓展,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尤其是练习设计,容量大,方便快捷。利用“班班 通”设备,其训练效果非常好,是传统练习方法不可比拟的。它的最大成功之处是在课堂教学中,使教学内容集文字、图像、动画等信息功能于一体,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
五、“班班通”的运用增强了学校的德育途径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班班通的作用,我们想方设法开发这些设备的潜在功能,服务于学校的德育工作。
实现“班班通”后,极大地丰富了德育内容。在班队课、思想教育课、安全教育课等,各班都能利用我校教育资源,根据本班实际有选择地挑选播放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影视片,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如每天读报时,利用“班班通”播放爱国主义影片,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我们还利用闭路电视系统,每天播出了中央教育台节目,深得师生的喜爱。
16.运用班班通-辅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篇十六
班班通设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白云区第四小学
韩先秀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人文情景,可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地参与教学活动,使教师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 优化 小学数学课堂
信息化时代,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发挥在情景创设、信息资源提供、合作学习的组织和探究性学习的指导以及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等方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人文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下面就个人在数学课堂中“运用班班痛设备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运用班班通,能为导入新课、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孩子一旦对某种事物产生好奇,便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新课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学生乐学、爱学的学习情景,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在轻松愉
班班通设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班班通设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我在上“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利用课件播放了一段“中秋节奶奶分月饼”的动画故事,先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3份,让小明提取1份,但小明不要,他觉得拿1份太少了;又把月饼平均分成6份,小明还是不要;最后,把月饼平均分成9份,这一次小明开心的拿了3份。全班学生大笑。老师问:小明现在为什么这样开心?„„像这样,播放一段精彩的故事,引入课题,就会使整个课堂顿时活跃,不仅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注意力,学生学起来轻松愉快,教学内容过渡自然,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还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运用班班通,能在课堂中调整学生学习情绪、调动学习兴趣。我们知道:小学生课堂上注意力持续的时间很短,一般在8---10分钟时间,加上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下降等,这时适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以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如教“比的意义”一课,我利用班班通设备,在电视屏幕上播放准备好的一面鲜艳的红旗画面,长3米,宽2米。通过两种量的比较,同学们都学会什么叫做“比”了,并掌握了比的各部分名称很快就学会求比值,如果进行反复的练习,学生好象有点厌倦了。这时,我马上打开“天安门的国旗”的网页,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飘扬。这是一面特种型号的国旗,谁能找出它的长和宽是多少米?同学们一听,兴趣来了,争着举手汇报上网查阅情况。最后让学生说出长5米,宽3米。这时,学
班班通设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班班通设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生好奇极了,有的学生在说这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有的求出长和宽的比的比值等。
三、运用班班通,能帮助教师教学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充分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情拼茂的特点。所以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例如,我在讲解“圆的面积”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这一重难点,我利用课件形象生动的剪、拼动画,把圆分割成相等的两部分共16份,然后通过动画把这两部分交错拼好,这样就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学生从视觉上体会到把一个圆转化成一个长方形的过程,再让学生自己亲手剪拼,最后体会到这个近似的长方形面积与原来的圆的面积是完全相等的。引导学生观察,怎样才能使这个圆转化成最近似的长方形?然后再以剪拼动画32份、64份„„形像生动的活动过程展现眼前。再问学生还发现了什么?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的什么有关?从而导出求圆的面积公式。使得这课的重难点轻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运用班班通,让学生将生活融入小学数学教学课堂。
数学本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为了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瞄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最佳联结点,并架起桥梁,使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感受生
班班通设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班班通设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实际的生活素材。例如,我在上 “如何购票进公园”时,用录像播放“白云公园扫墓购票进园”的情景。参加这次活动的学生有100人,教师20人。门票价格为成人票每张12元,学生票每张4元,30人以上可以购买团体票,团体票每张5元。请你设计一种最为省钱的购票方案。同学们展开热烈的讨论,各自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
总之,将班班通运用融合到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充分运用各种信息资源,让学生走进生活数学课堂,发挥其主导作用,创设生动形象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让学生从繁琐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形成合作交流、主动探索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实施,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
【2】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选编。
17.运用班班通-辅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篇十七
一、“班班通”设备的作用
1、优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发展。
以往的教学,教师只能靠教材、教学参考书和自己的能力水平去理解教学内容,以此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而现在,“班班通”设备提供教学资源的信息化平台,帮助我们农村教师解决了这一难题。面对教学中的任何一个课题,都可以在教育资源库中找到答案。在教学中,教师能充分地利用各种资源,结合自己的实际,更好地搞好教学,更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更形象直观,学生更容易掌握所学知识。
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利用故事、音效等手段创设适当的情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或以好奇的心理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班班通”设备的运用,使教学更形象直观,动静结合,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降低教学的难度,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存在的问题
1、教师“班班通”设备使用能力有待提高
“班班通”设备的使用,对教师的一个基本要求是能够熟悉使用多媒体技术。有的教师在运用这些设备时,只是直接照搬别人的课件或直接播放下载的资源,而不能与教学内容有效的整合。
另外,教师们在使用这些设备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将电子白板等设备简单的看作“投影仪”,不能实现其应有的功能,学校有必要对教师进行一次全面的系统培训。
2、运用“班班通”设备的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缺失
“班班通”设备的使用,改变了以往教学“一言堂”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更大的学习自由度。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被忽略了。
【运用班班通-辅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推荐阅读:
班班通小学语文10-15
班班通与物理教学01-13
班班通教学使用心得体会11-27
中心小学班班通使用责任书06-20
班班通开展总结08-21
班班通管理暂行办法06-17
班班通”使用培训计划12-31
班班通管理工作计划08-11
“班班通”设备使用工作总结09-19
班班通一体机使用培训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