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老师作文(精选17篇)
1.我身边的老师作文 篇一
仰望蓝天,我在心里问自己: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究竟是什么样的?答案有很多种:一丝不苟?平易近人?幽默风趣?和蔼可亲?其实心目中的好老师就在我们身边,在教师队伍中,总有一群普通的人民教师,在那片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默默无闻地耕耘着、奉献着。她们用美好的青春为学生编织着一个个美丽的梦想;用丰富的知识为学生架起一座座腾飞的桥梁。她们如同苍穹下的一株小花,只愿为大地送去一缕清香;她们又如蓝天上的一抹晚霞,只愿为点缀天空献出自己的灿烂;她们更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人,只在乎庄稼的长势与收成,却从不计较付出的多少。
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董老师二十几年如一日,每天很早到校和学生一起打扫卫生,工作上勤勤恳恳。同事之间友好相处,互帮互爱。自古以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严谨治学被作为教师个人品德的典范。在学生的眼中,张老师是严师,她对学生要求严格,特别是这些班中的“小皇帝”们,刚接班时这个班纪律极差,刚参加工作的张老师不仅对他们严格要求,还予以他们慈母般的关心。不到一年的时间彻底扭转了班中的局面,现在的班有一种凝聚力,孩子们用心学习,快乐的成长。孙老师是语文老师又兼着德育工作,用一个词来形容他,就是“认真”,用两个词形容他就是“非常认真”,他对工作勤勤恳恳,精益求精。他教学经验虽不丰富,但他总是虚心学习,教学手段灵活,效果显著。他对待学生亲切有办法,经常找他们谈心,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教育他们,开导他们,从而走进他们的心灵。他的班班中无论有无老师学生都是用心学习,从没有纪律问题。他不仅如此,还主动帮助别人做一些事。
这样的好老师真是说也说不尽,夸也夸不完!在李嘴学校的校园里还有许许多多爱岗敬业的好老师,他们甘为人梯,默默奉献,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着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
2.我身边的老师作文 篇二
卢晓强是我最亲密的朋友。他博学多才, 战功赫赫, 获过多次大奖, 正如三国时期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一样, 所以, 他自称“小诸葛”。
他博览群书, 其中对《三国演义》最为钟爱, 每次与他谈起三国时著名的人物与战役时, 他总能滔滔不绝, 评点人物的特点, 剖析战例的胜败, 让大家不服也不行。不仅如此, 他用《三国演义》中其人其事来对对子也十分在行。一次, 我突发奇想, 出了一上联:长坂坡, 赵子龙单骑救主。话音未落, 他便张嘴吟来:定军山, 夏侯渊黄泉丧命。面对这无懈可击的妙对, 我真诚地拱手称绝, 甘拜下风。
他战功赫赫, 获了许多奖项。这学期, 他就在报刊上发表两篇作文。前阵子, 他不负重望, 又获得了“全国华罗庚邀请赛”三等奖。比赛那天, 他似乎已胸有成竹, 没有丝毫紧张。试题发下来, 他略思一会儿, 对应之策便油然而生。凭着一身本事, 他过关斩将, 登上光荣的获奖榜。
3.最伟大的老师在你身边 篇三
如果你喜好生物学,你也许对蜉蝣有所了解。孵化后,它需要三年时间才能达到个体的成熟,而成熟的那一天,即迎来了它的成人礼,同时也是它的死亡纪念日:在这一天里,它会交配、产卵直至死亡。那该是怎样悲壮的一天。
下回当你打扫房间的时候,你可能对自己正在做什么突发兴趣,然后了解到大部分自己眼中的尘粒其实是微小的皮屑。我猜想,你一定不想知道到底有多少死皮掉在了你最爱的枕头上。
你知道蒙娜丽莎没有眉毛吗?或者知道自己大脑中80%的物质都是水吗?
以上我提到的这些知识是不是都很有趣?但是即使我们对它们知之甚少又能怎样?我想它们中的任何内容都无法对你的人生有所改变。那么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什么才是真正对我们有帮助的东西,能够让我们过上更快乐、更美满、更有意义的生活呢?答案就是从别人身上学到的东西,特别是你周围的“老师”教给你的东西。
就让我以罗斯·佩罗为例给你解释一下。提到罗斯·佩罗,我们想到的是全球最大计算机服务公司EDS的创办者,美国历史上最成功的独立竞选人,曾经组织越狱行动,将两名EDs员工从伊朗的监狱中营救出来……到底是什么造就了他非凡的人生?答案就是他从母亲身上学到的知识。
佩罗小时候,恰逢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在小佩罗的记忆里,流浪汉敲门向他们索要食物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他感到很奇怪,怎么就有那么多人刚巧就敲了他们家的门呢?要知道周围的住家还有很多。终于有一天,他发现了他们敲门的秘密:原来他家屋外的篱笆上被人刻上了一个白色的标记,那是流浪汉们的暗语,代表这家人好说话。佩罗立刻跑去跟妈妈说了,问妈妈要不要把标记去掉。而妈妈似乎早已知道了这件事,只是平静地告訴他,做人一定要做有担当的人,施舍也是人生的一部分。这成为佩罗永远难忘的一课。后来佩罗回忆自己之所以能得到许多人不可企及的东西,就是因为罔围人的心灵和精神是他耳濡目染的力量源泉。相对而言,书本上的知识反倒显得不是那么重要。
当然,这并不是说书本上的知识可以不学,而是说,有的时候,我们生命中最伟大的老师往’往不是那些拿着教鞭的人,而是我们的父母、朋友、配偶和孩子们。总而言之,是我们周围的人。不同于职业教师的机械灌输,他们对我们施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更能渗透到我们的灵魂里。
同时,你一定要记得,自己也是那些伟大老师中的一员:一方面,你是自己的老师。你用自己的想法指导着自己的人生。另一方面,你也是你周围人的老师,你用自已的行为举止影响着这个世界。我与他,或者与她,彼此学习。共同进步。当然,在我们的进步过程中。也在推动着世界进步。当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不禁在想,我的这一举动又会影响到谁呢?不管影响到谁。我都希望你的改变可以让这个世界更加精彩。
4.我身边的老师作文 篇四
从我上小学开始,一直到初中,高中,已经换了好几任班主任老师了,可以说每一个班主任老师都有各自的特点和特色,每一个班主任老师都给我留下了不同深刻的印像。在一个班集体里,所有的老师当中,因为,班主任老师除了要给我们上一门课程以外,还有其他所有关于班上的事情,都是由他来管的,所以,在所有的老师当中,班主任老师也是最严厉的。
我从小出生在农村,家境贫寒,所有小时候也没有上过什么幼儿园,大班小班的都没有上过。一直到我六岁的时候,我就直接去上一年级了。在我的印象当中,我的第一任班主任,也就是我的第一任启蒙老师。那时候我刚刚上一年级,由于我们那里的教学水平太差,所以我们班就只有我们班主任一个老师,他不但是我们的班主任老师,而且他还负责了我们所有的课程,包括什么,语文,数学,音乐等等之类的课程。班主任老师对我们每个同学都很好,那时候我最记得,他第一次上音乐课,教会我们唱的就是哪一首《两只老虎》。有些时候放学遇到下雨或者其他的坏天气,老师不放心我们单独回家,总是一个个的把我们安全的送到家里去。有些时候,在寒冷的冬天里,我们在教室里上课的时候冷的直打哆嗦,老师总是烧一个暖暖的大火炉放在教室里给我们取暖。有些时候我们肚子饿了,老师就去他家里拿来好吃的零食发给我们吃,没有零食的时候,或者做饭给我们吃!老师总是一点一滴无微不至的关心着我们,却为了批改我们的作业经常忙到了深夜还不休息。
在我的印象当中,我的第一任班主任老师,就是这么一个无私大爱,从来不求回报,让人喜欢的好老师,那时候,我们从老师的身上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他不仅教会了我认字,还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
5.我身边的好老师作文 篇五
我身边的好老师作文
。那么多的好老师关心学生,教育学生的镜头,像放电影一样,在我眼前闪过。我们班的曹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个。
课堂上,曹老师是一位“幽默大师”。她教学生动,感情丰富。不管多么难的知识点,从她的嘴里蹦出来总是那么的幽默诙谐、通俗易懂。曹老师讲课非常详细,不论是分析课文,还是讲解词语,曹老师都旁征博引,讲得生动有趣,我们听得津津有味,总感觉她上的课,
6.我身边的老师作文 篇六
不同于我想象中的文弱书生形象,黄老师身材魁梧,眼睛很大很亮。直到现在,他趿着凉鞋,挺着肚子,悠哉地走进教室的样子,还深深刻在我脑里。
可能是因为形象就异于其他语文老师,所以黄老师的教学方式也与众不同。拿课堂上来说,他最大的特点就是豁得出去,不怕丢脸。上“飞天凌空”,那就表演个跳水;上“安塞腰鼓”,那就来一段江南范儿的“灵溪腰鼓”;有时候,上文言文实在无聊,那就用闽南话读几句。他竭尽洪荒之力,就想让后排几位固定睡觉的同志好好听回课,让已经好好听课的同志能爱上语文课。
实在是不容易啊,不容易。所以,有时候我语文考差了,就觉得愧对黄老师以及他足够拿奥斯卡的演技和极具艺术感的动作。
除次之外,黄老师还定期把七班八班两班的优秀作文发在“微信公众号”上,并且打印成“七彩风铃”报纸,他一人担任排版、打字、设计、编辑四项工作。最重要的是,完成后免费发给我们。这等劳民伤财之事,也就黄老师这个不像老师的老师能坚持下来。
除此之外,黄老师具备几乎所有老师的特点:责任心强。当然,他的优点还有很多。比如从不拖课,能将课文与实际相结合,把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能坚持让学生“我手写我心”,不让我们当抄《作文选》的“小骗子”……这里向黄老师道个歉,您众多优点就被我压缩在一个省略号里了,不好意思啊。
综上所述,黄老师100%符合我身边好老师的人设,希望学校能给所有好老师发点奖金吧,黄老师多给点儿。
作者:灵一中八7黄仡
7.我身边的老师作文 篇七
环境污染给人类生活带来严重的危害。记得曲格平曾经说过:“没有一个清洁美好的环境,再优裕的生活也无意义。”
据报道:自今年4月22日“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以来,这起美国历史上最惨重的原油泄漏事件整整持续了近4个月。在此期间,成为众矢之的的英国石油公司先后尝试了各种“堵漏”的方法,曾使用过三个主要方法分别为:“控漏罩”“吸油管”“灭顶法”,可全都以失败告终。至今已经走过一段屡屡碰壁、然后不断改进或创新的坎坷之路。在历时85天、漏油约200万到400万桶之后,墨西哥湾海底的破损油井终于被堵住了,工程人员将一个重达75吨的堵漏盖扣在了油井的漏油点上,它像一个超级大的盖子封住了不断上涌的原油。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不仅对珊瑚礁等生态系统构成威胁,还对人体健康构成了极大危害。据推测,漏油对墨西哥湾地区的环境和经济造成的影响将持续10年。
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地万物沐浴在纯净的阳光里,青山绿水、广阔的草原、五彩斑斓的鲜花……“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一切的一切无不诉说着自然的美丽……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境界啊!然而,这美丽的大自然正在一步一步走向毁灭。
当然,人类要发展,资源开采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我们只知道大量无限制地掠取各种资源,那就会破坏生态平衡,加速地球的毁灭,那还谈何发展呢?
保护环境,我们不能再犹豫了!必须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节约每一度电,节约每一滴水……用自己的行动保护地球母亲,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吧!
8.我身边的爱 篇八
母爱是“创可贴”
在一个雪花飘舞的夜晚,我写作业写到很晚。手都快冻僵了,手指红通通得像一根根红萝卜,连铅笔也拿不稳。妈妈看见我这样,连忙把我的手握到她嘴巴前,朝我手心哈了几口气,我手上略微有了一丝暖意。看见妈妈如此对我,不像在平时我不听话时那般眼神凶凶的,我竟情不自禁流下了眼泪。原来,妈妈的爱一直存在,只是我没有注意,或者说,是我太理所应当地享受着应有的母爱。
还有一次我跑步跑得太快,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我忍不住疼,呜呜地哭了起来。妈妈闻声赶来,看见我一脸无助地坐在地上,连忙把我扶起来。看见我手破了一层皮,她轻柔地用创可贴帮我把伤口包扎起来,温柔地对我说:“还痛吗?”我咬着牙摇摇头。
父爱如“床”
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在兴致勃勃地逛街。走着走着,我渐渐地累了,和爸爸妈妈坐在了路旁的椅子上。不一会儿,我就睡着了,睡在了爸爸的双腿上。他的双腿睡上去很舒服,就像是一张大床。当我醒过来时,已经到家了,我正睡在床上,还盖着被子。我心想:一定是妈妈把被子盖在我身上的,妈妈对我最好了。至于爸爸嘛,哼哼……可当我问妈妈时,她告诉我说,是爸爸帮我盖上去的。这算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吗?我惭愧不已,父爱还是在那里,而我“爱理不理”。
友爱之“纸”
9.我身边的好老师作文「优秀」 篇九
曹老师是我们班的“现任”数学老师,她是从五年级开始教我们的。对于我们这些“不太听话”的“新兵”,他指挥训练我们终于能“骑”着方程“拿”着算式在题海中“冲锋陷阵”。
曹老师曰:“遇到公式、性质什么的就要背。背熟了,做题目就会了,就快了。”所以,曹老师就把“背诵”这一语文神技移花接木到数学上来。上次我们背诵圆周率,那些答案不但要背,还要默。甚至变着法儿地来“玩”我们。谁要是默不出就要重抄,并且还要重默一遍,把何老师在语文上对付我们的方法演绎得淋漓尽致,甚至还要更胜一筹:上课时往讲台上一站,随便叫个人就让他背,打得我们措手不及,防不胜防。于是我们只好认真的背,语文数学相比显然是数学简单。于是第一遍默绝大多数同学都过关了,剩下的寥寥几人也只是抄了个20多遍就过关了。
上“鸡兔同笼”时,我和黄嘉乐被叫上去进行了一次角色扮演。我成了兔子,黄嘉乐也摇身一变变成了鸡。老师开始讲题目:将总脚数除以2,就使兔子脚变为2,鸡爪变为1。我就把手抬起来,黄家乐抬起一只脚。那么总头数——总脚数等于兔子比头还多的一只脚吗,也就是兔子的只数。同学们忍俊不禁,很快把这个方法记住了。你看,我们的曹老师可爱吧?除了她把学与玩结合在一起,最重要的就是她把作业尽量在课堂上做完,让我们在下课时放松。怎么样?你是不是也想要这样的老师呢?
10.我身边的最美老师作文700字 篇十
我心中有这样一位最美老师,她留着长长的头发,有时会放下刘海,有时也会将刘海别起。她瘦瘦的,个子大概一米六左右,左眼尾有一颗小小的痣。她就是我初一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朱美娟老师。
朱老师虽然是位数学老师,但她却也很爱看书。以前班里有个图书角,是语文老师用班费布置的,上面放着许多名著供我们借阅,朱老师也时常会借来看。记得一次去办公室交作业,余光撇见朱老师桌上有一本厚厚的书,我也曾借过这本书,但由于平时做作业拖拉,常常做到很晚,再加上没耐心,这本书就只草草翻了几页便又还了回去,现在想想,更为羞愧。朱老师作为一名老师,平时备课那么忙,再加上是班主任的缘故,又要管理班级,更加忙不过来,还能够挤出时间来阅读这么厚的一本书,实在是太难得了。作为老师,她真是给我们立了好榜样。
当然,好的榜样很重要,但同时教导我们也必不可缺,朱老师无论是在作为数学老师方面,又或者是作为班主任方面都很称职。
作为数学老师,她常常为我们细心备课,讲课时声音偶尔会沙哑,从她的脸上能看得出“认真”两个字。午间或是下课,她常常会抱着一堆数学作业来给我们一个一个细心讲解,为此她也失去了许多宝贵的休息时间。
作为班主任,她总是很在意我们每一个人。我平时做事有些虎头蛇尾,不太上心,她就能从我做的一些小事中看出,例如她让我帮忙做班队课的PPT、画海报等等中她能发现,从而来及时地指出,并与我交谈、帮我纠正。现在我的这些小毛病也因此改掉了不少。快到期末的那几天,朱老师看我们都不怎么紧张,便叫我们几个女生去办公室里谈话,动员我们积极复习,为期末考试做准备。后面几天还常会抽空询问我们的学习动态,对我们的学习十分上心。
11.我眼中的王老师 篇十一
她戴着一副紫色边框眼镜, 看去好象很有学问的样子。她每天总是带着笑容。
从古至今, 老师在学生的心里都是很严厉的, 但我们的老师非但不严厉, 而且很和蔼, 班里的学生都喜欢她。她上的课是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 反正在我们学校, 我可没有遇到其他老师和王老师上课一样的了。通常她在课上总是边讲边笑, 我想这并不是她不在乎这堂课, 而是想把那老套的教学理念重新换一个方法来让我们听进去。
王老师不但幽默而且还会讲鬼故事给我们听。我们可喜欢她讲的鬼故事了。不过她总是在我们表现好的时候才讲给我们听。平常, 老师在批改完作业后也会跟我们走走跳棋、军旗、飞行棋、五子棋, 来汲取更多的棋盘知识。
我的老师不仅幽默可爱, 而且还有那充满智慧的、无人匹敌的大脑。我们班的学生碰到问题总喜欢下课围着她和她一起交流分享。
我爱我的老师!
我要把下面这段话送给我的老师:
12.我身边的好老师的初中作文 篇十二
师生之间到底存在着一种怎样的关系呢?师生、好朋友等等。他是一个特别幽默风趣,待人很好,很平易近人的级部主任。他是一个做事一丝不苟,上课庄重严肃对学生严格要求,下课和我们有说有笑谈很多的班主任,他们是我在初中生活中特别重要的老师。
他是我们的数学老师,他给我们上课时有说有笑但又失一个老师的身份,他讲课很有趣味性,由一个题被他延伸到很多知识上,是我们既可以复习旧知识又可以学习新理念,我们都很喜欢他的课,上一节我们都会聚精会神的听他讲每一个题,甚至是每一句话。上他的一节课,我们都会学到很多东西但又不会感到累和乏燥无味,总觉得很轻松只是就自己跑到自己的脑袋里了。他也是我们的级部主任,平时和我们聊天说笑待我们很好,如果有别人欺负我们,他就会像家长对孩子一样,保护着我们,生怕我们受到伤害,他说:我们就像他的孩子一样,希望我们好好学习考上好的高中,未来才会有希望,现在谈的一切都是废话,没有文凭就什么也不能拥有你们要为自己的未来作好打算。会拥有你们要为自己的未来做好打算他说话从不会像其他老师一样轻声细语但我们大家心里都知道他是为了我们好,我们现在特别地想让他再教我们一年,可惜,他现在不教初四的了。
他是我们初中历史学习的一个向导,她就像指明灯一样引导我们前进,我刚上初一,当时老师对我们还都不熟悉,就说让班长来当课代表,我学给比我大的同学听,他们都说她很厉害很严格以后你可得小心了,我听他们的话,每节历史课上课前我的手心总有一圈汗,我觉得是瞎的。可这种事只经过了一两个月后我就适应了,觉得她虽然严但如果我们没犯错他就不会没事找事的,因为我是课代表要以身作则,老师的课前提问总会留一个最难的问题给我或叫我第一个回答问题,考试成绩老是不太理想。老师说:你这就是思路没打开把东西都背死了,要学会自己活学活用。上了初二,我成为了他把班级的一员,他还是很器重我,让我当课代表,我开始上课活用老师让我们背的知识,下课用她叫我们初三的学习做题,思维变得开阔了,考试成绩也变好了不管怎么样我好像前是历史学科的级部第一,老是为我骄傲,我也很高兴;升初三了,最后一年学历史了,他还是教我,我为自己骄傲因为我可以拥有这样一个好老师教我三年,课间我去找她,他一听我的生音变了就说:你感冒了吗?声音都变了,多喝点热水,吃点药,你没有我这有。我心里及其温暖,他就像妈妈一样温暖了我三年,我真的很感谢您,我想您了
他们的付出都是在无形中体现出来的,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努力拼完这一年不辜负你们对我的期望。
13.我身边的好老师800字作文 篇十三
实在是难以抉择,这一次就让我从年龄最大、挨着我最近的两位老大姐说起吧。还记得我刚开始担任两个班数学教学,外加班主任工作的时候。当时学校人手少我连续两年和延敏、翠翠分别搭档,我是双班数学,她俩双班语文。经常听到李老师和于老师给领导反映说:“刘霞最不容易了,真够累的。”李老师和于老师见到我每次都要说的一句话就是:“忙不过来说一声,我给你看班去。”每次听到这句话心里的感动的都难以言表。
李老师虽然快要退休了,但是因为我们学校人少课时依然没有减少,不仅这样,这学期还担任了体育健康课,孩子们亲切地叫她“健康奶奶。”工作中她总是以大局为重,学校每一次检查每一次重大活动中,虽然很多时候不需要她去冲锋陷阵,但是哪里缺东西了,她去找;哪里缺了人了,她去顶上。来了人没人接待了,李老师亲自去倒水。李老师讲话风趣幽默,为人善解人意,我们所有老师有什么心里话都喜欢找她聊一聊,有什么事情也愿意找她商量。
于老师是我们学校唯一的一位音乐教师,区里的音乐活动全靠她一个人策划组织,无论是合唱比赛、校园舞蹈比赛、鼓号操比赛还是六一汇演,她总是那么认真的准备,还经常利用周末的时间加班帮学生排练节目。就是这样一位已经在教育岗位上工作了近三十年的老教师,仍然独撑着为我们罗而小学独当一面。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现在我有幸和两位老大姐同一个办公室,每天早上我人还没有到学校,于老师已经沏好一杯香茶放在我的办公桌上,两位老大姐也早已将办公室收拾得利利索索的。论年龄她们比我大十好几岁,从来没有倚老卖老,每次我都享受她们俩对我的照顾。我经常开玩笑说:“以前老徐和她们一个办公室的时候,所有的活打扫卫生、接水、倒水都是老徐的。现在我来了全到过来了。”自己感觉很对不住她们。记得开学初张荣明主任给我们全体老师进行培训时我并没有告诉两位老教师看班,但是她们在没有任何人通知她们的情况下,在三层教学楼上巡视,叮嘱学生安全,帮着我们看班。
14.我眼中的郑新蓉老师 篇十四
他肃然起敬, 竖起大拇指说:“她可是个很厉害的导师啊!”
是的, 郑老师的确很厉害。她的厉害不在于成为我国教育界唯一一个参加G20峰会 (二十国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 的代表, 不在于曾经出席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并成为最早将性别平等理念带入教育领域的学者之一, 不在于她身兼数职、著作等身, 而在于她的所有学生, 从她身上都能够感悟到的一种情怀、一种胸襟、一种境界。
立于讲台, 郑老师授课的语言如诗歌般优雅, 其庄重与亲切, 清新与活泼, 使人如沐春风;
指导学生, 郑老师总喜欢先泡上两杯绿茶, 与学生一起边喝边聊, 而她的指导也正如茗茶之清香, 其芬芳与浓郁, 让人久久回味;
畅谈教育现状, 郑老师如禅宗之睿智, 于“当头棒喝”之下令人顿然悟道。
一、授课如诗, 扣动心弦
听郑老师讲课, 犹如欣赏诗歌, 既有中国古典诗歌的优雅深邃、现代诗歌的明白晓畅, 也有西方诗歌的激情与气势。其优美精彩的语言如山泉般从郑老师的讲述中汩汩涌出。
“你们中多数人今后都将成为在教学生产和知识传播领域里工作的人, 所以说, 当前你们的学习, 不仅关乎当下你们的成长, 也关乎教师的成长, 甚至包括今后教育学术界开什么花, 长什么果, 这都和你们每一届的博士生有关。”形象而生动的语句, 让我们憧憬着教育的春天缓步向我们走来。
“我没有任何教条, 只是为理想所指引, 理想就是向善的社会和好的人际关系。”箴言般简洁的语言揭示着她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奋斗方向, 那是《诗经》的风格。
“我们是多么心疼我们的孩子, 但整个大的社会甚至是整个大的世界, 是不会随着我的爱心、我的仁慈, 而庇护我们的年轻人。你们相对我来说, 是年轻后生, 是晚辈学者。我想要告诉大家, 历史遵循规律, 或者说历史的潮流、历史的车轮总是向前的, 因此我们应当要有美好的向往, 应当要有加倍的努力。”如此这般的教学语言, 让学生感受到的是人性之美、人伦之美、人道之美;感受到理性之美、科学之美、智慧之美;感受到人类心灵的博大与深邃;感受到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如此这般的教学语言, 能够唤起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与激情;唤起学生对未来生活的热烈憧憬和乐观的期待;能够让学生以新的眼光审视生活、洞察人性。
在我听过的所有大学教师的课当中, 郑老师的课是另一种风致的、如诗般的课。在课堂上, 即便是在她成段地背诵马克思著作中的原话时, 即便是在她痛斥当前教育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现象时, 她也感动着自己, 感动着听课的我们。
二、平易近人
“郑老师人特好。”我已经记不清楚有多少人对我说过这句话了。
是的, 郑老师人特好, 好在她从来不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产品, 从来不坐在学生的对立面, 而是永远面带微笑地和学生并排坐在一起, 把学生拥入她的怀抱, 让人感到一种母亲般的亲切与温馨。
那天下午, 因为论文开题的问题, 我去了郑老师家。没想到郑老师并不急于提出批评意见, 而是泡上两杯绿茶, 与我一边品茶, 一边聊起她做学问的经历。
听郑老师的讲述, 正如品酌的那杯绿茶。
初饮时颇觉苦涩难喝。郑老师告诉我, 博士论文必须要有理论上的创新, 必须因小见大, 从微观领域中走出来, 从操作化、定量化的研究模式中走出来。这让我这个做惯了定量研究的学生深感约束与不适, 如初饮绿茶时之苦涩, 我向郑老师笑称:这杯茶的味儿跟抗病毒感冒颗粒似的?
再饮则觉清香暗生, 才觉茶之香气渐从茶的嫩芽中缓缓溢出, 其香如兰, 沁人心脾。郑老师告诉我, 她的博士论文题目是《中国百年教育改革的思考》, 这在今天我们这些当学生的看来, 是多么宏大、多么不可能完成的一个题目!然而郑老师告诉我, 她做这个题目的时候一点压力都没有, 用郑老师的话说, 她做这个题目是因为“心里有话要说”。我们在写论文的时候, 难道就不能找自己非常想说、不吐不快的心里话吗?想到这里, 我端着这杯绿茶多喝了几口。
三饮则醇厚浓酽之香, 从古朴的茶杯中源源涌出, 如山林间蕴藏着的浑厚之气, 似潮水般汹涌的滔滔之情, 这也极像郑老师对教育学理论理解之独特、之博大、之精深。她告诉我们, “要把握包含丰富内容的教育基本概念”“要追问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她说, 90年代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中国进入了科学与理性主导的时代, 社会的发展不能再由非理性因素主导, 这是她对“文革”、对“文革”后社会当中出现的一些非理性现象的深刻反思。中国百年教育改革历程, 是她反思社会现实的一个窗口。郑老师打开了这扇窗, 看到了一些至今仍然具有价值的东西, 但同时她也觉得, 有些东西现在看来还有局限性, 还需要进一步从大方向上把握教育发展的规律和走势, 这也是她对我们这些后生晚辈的殷切期望。是的, 郑老师对我一直期望很高, 尽管有时候她也批评我偷懒, 批评我没有多看书, 但我能明显感觉到她对我的期望。“你没问题的”, 这是郑老师亲口对我说的话。
“来, 我给你的杯里加点水吧”, 郑老师说。这时我才发现, 一杯绿茶已经被我喝光了。
三、教育基本理论工作者的责任担当
曾经给我们博士生课程担任助教的丁道勇老师说, 郑老师的课不是鸿篇大论, 而是如语录般让人警醒。
每当郑老师跟我们一起畅谈学术时, 她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教育学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引导我们对教育的本质与真义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感悟。禅宗六祖慧能说, 文字正如指着月亮的手, 手不是月亮, 只是引导你去看月, 月亮才是禅的本义。郑老师亦深谙此理, 教育学的知识不是教育学的意蕴, 对教育本质的真正领悟才是教育学的真义。
师从郑老师一年多来, 我在郑老师的指导下多次体会到这种“警醒”和“悟道”的感觉。
印象最深的是, 郑老师问过我的一个问题:作为一个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教育工作者, 应该做的究竟是什么?
我已经不太记得我当时是怎么回答的了, 但我对郑老师给我的答案却记忆犹新。
郑老师的回答是:一个教育基本理论研究者的职责, 在于追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宏大叙事, 在于梳理并澄清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 并借助这些概念, 与社会实际相结合, 进行全方位的观察, 从而揭示教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而这, 需要从大方向上去把握。当前一些年轻的学者, 沉醉于技术化路线, 研究过于具体的领域, 而不去追问教育当中最基本的问题, 失去了一个理论工作者对社会的道义责任, 结果知识分子变得工具化了。
每当郑老师提及这些, 我总会坐立不安——也许, 我就是她所说的那一类走技术化路线的年轻人——而她, 也总是毫不客气地指出我的这一问题。
研究的“小技术”玩得很好, 但眼界却越来越窄, 这是郑老师对我们这类“准知识分子”的评价。郑老师说, 当前这种“知识分子走技术化路线、研究领域越来越狭隘”的现象, 并不完全是学科分化的结果, 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 是资本主义异化现象在当前的一种表现。我国的学者曾经非常热情地拥抱科学、理性和自由, 但人们后来却越来越发现, 对科学和理性的过分强调和不恰当的认识, 给学术研究带来了功利化、狭隘化和片面化的倾向, 学术研究被物欲所垄断, 这时候我们才猛然发现:马克思所批判的异化现象, 原来就悄无声息地在我们身边产生——学术思考被研究技术异化, 研究者本人被研究工具异化, 我们心中原有的理想反而被踩在脚下。
短短一席话, 让我醍醐灌顶, 也倍感汗颜。
稍感宽慰的是, 郑老师对我说:“我已经发现了你的变化。”
15.我身边的好老师600字作文 篇十五
我们班的老师有11位,有脾气好的老师,也有脾气不好的老师。但是我知道,老师都是为了我们好。
我们班主任洪老师就是一位好老师,他教的班级,一直都应该是井井有条,不犯错误的班级。但我们班缺屡屡犯错,并且一错再错。都以为洪老师知道了会重重的罚我们,批评我们。谁知道,一进教室洪老师就微笑着跟我们说:“这一周表现不错,课代表收作业不但整齐,而且迅速。但有个别同学不交作业,整体来看还是好的,有待改正。我还希望各位同学上课时积极发言,养成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好习惯。哪怕回答的不对也不会批评你们,因为回答问题的都是好学生。总之,这周同学们的表现还是可以的。”洪老师说完这些话后,我顿时感到这所学校所给我的前进的动力。这种力量能激励我勇往无前。
洪老师讲课也非常好,学英语的时候他先教我们音标,因为学会音标以后就能自己读英语的。到了那时,哪怕是初中或高中的英语单词都能自己学习了,我发誓一定要学好。
有一次上数学课的时候,洪老师站在窗户外边看我们的学习情况。他怕我们上课的时候老是不认真,因为我们的数学老师年纪大了,他怕我们惹老师生气。而且,数学还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下课后老师留完课堂作业本来想走了,但她老是感觉新知识讲的不透彻,怕我们学不好,为了让我们学更多的知识她仍然坚持想把知识点讲明白。但一直到上课时间都没讲完。当时要上英语课了,让我们没想到的是我们的班主任说要给数学老师让10分钟把知识点讲完。等我们数学老师讲完走了以后,我们班主任和我们说:“我很愿意把上英语的时间让给数学老师来讲题,因为数学老师是一门很重要的科目,而且学数学没老师很困难,而英语你们平时可以多花点时间来自学。但学习数学,你们一定要认真听老师讲的内容才行。好了,我们翻开课本……”
回到家,我仔细回想刚才发生的事情,洪老师宁愿牺牲自己的上课时间让我们多学会数学,就是为了我们着想,我们一定不能辜负老师的期望。
16.我身边的好老师作文优秀 篇十六
同样的错误怎么又犯?这道题我难道没讲过吗!? 尖利的声音突然像箭一样穿过了我的心脏,恐惧的纱布包扎了我的伤口,虽能继续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但内心的恐惧,使裤管里的腿不停的颤抖。她又继续讲下去: 这女孩,不强! 这声音里满是轻蔑,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怪腔怪调。她转过身走回去,只给我留下一个冷冷的背影。我有种要为自尊打倒她的冲动。但敢怒不敢言,不管怎样,她是老师,做为一个学生,应当尊师、敬师。
但是渐渐地,我发现她一直戴着一个又硬又重、冰冷的青铜面具。面具是狰狞的青紫色,满满地写了一个又一个贬义词: 凶恶 可怕 母老虎 但面具后面,是一颗柔软而又温暖的心,是灿烂的阳光,是善意而友好的笑。
许多次被她训的时候,她都会说: 下次如果还犯,就 (惩罚措施)。 每次都说的大有 累不死你死不休 的架势,却从未实现过。
成绩不好时,会被她拉到办公室长谈。她总是默默盯着那一塌糊涂的成绩,然后,话语里满是殷切的期望和鼓励。
忽然发现,她 刀子嘴豆腐心 。
那次做错题,后背被狠狠地拍了两下。她说: 为了报仇,也要记得别再犯错哦。
忽然发现,她所有的严厉的骂,都是激将法。
17.和语文老师们谈谈我的写作 篇十七
本刊的主要读者是全国的语文老师,他们也是刊物的主要作者。三十年来,我通过这份杂志结识的语文老师可以说数以万计,能称之为朋友的少说也有上千人。许多朋友都知道,我的身份比较复杂:一个身份是编辑,每月都要主编三本刊物;一个身份是教师,每学期至少要讲一到两门课;一个身份是写作者,业余喜欢写点小说。因为写作属于我的业余爱好,所以在与朋友们的工作交往中,我一般都很少涉及这个话题。其实,语文老师中有很多朋友都是很关注我的写作的,其中有不少人还发自肺腑地喜欢我的小说。他们不仅认真地读我的作品,而且还在百忙之中为我的作品写评论。这让我十分感动,也让我对他们充满感激。还有许多老师,曾经通过书信、邮件或电话,针对我的某些小说提出了一些具体问题,想听听我的想法,希望跟我展开比较深入的讨论。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我没能及时地回复,没能耐心地解答,没能细致地阐释。为此,我一直觉得对不住这些热心的老师,对他们心怀愧疚。今天,在我即将离开杂志社的时候,我想在我主编的最后一期刊物上,和长期以来对我的小说给予关注的语文老师们谈谈我的写作,也算是集中还一次债吧。
我之所以决定占用本刊的宝贵版面来谈论自己的小说,是因为我觉得我要谈到的问题,并不只是关于我自己,也不只是关于小说,它实际上涉及到了有关语文教学的许多方面,包括语言学习、课文讲读和作文训练。
1.写有意思的小说
我这里所说的有意思的小说,是相对有意义的小说而言的。有意义指的是有思想性,有教育性,有指导性;有意思指的是有情调,有趣味,有美感。最好的小说,无疑是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那种。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完美的小说。在这种小说中,意义和意思这两个元素不仅都有,而且两者是水乳交融的,是严丝合缝的,是浑然一体的。这种完美的小说,虽然古今中外都有,但老实说并不多。许多貌似完美的小说,粗看上去似乎意义和意思都有,但不能细看,一细看就会发现,其中的意义和意思并没有达到完美的融合。它们经常是两张皮,要么牵强附会,要么生拉硬扯,要么风马牛不相及。我不喜欢这种小说。它们很像蹩脚的裁缝师傅缝制的衣服,虽然两块布连在了一起,但针脚线头都能看出来,让人觉得刺眼。这种小说很不自然,读起来别扭,难受,有时候还感到肉麻,甚至起鸡皮疙瘩。
我们经常读到这样几种小说,一种是有意义没意思的,一种是有意思没意义的,还有一种是既没意义也没意思的。既没意义也没意思的,显然是最差的小说了。如果我们还把它称为小说的话,这种小说不写也罢,也不值一读。
至于另外两种小说,我们见到最多的是有意义没意思的这种。毫不夸张地说,这种小说差不多占据了小说的大半个世界。但是,就我的审美趣味而言,我也很不喜欢这种小说。原因是,这种小说过于追求所谓的意义,有的故作高深,总是削尖脑袋往哲学的象牙塔里钻;有的则假装激进,笔锋一转就溜上了政治的跑马场。说实话,这种小说没什么读头。如果仅仅为了获取某种思想,我们还不如直接去读那些哲学原著和政治文件。
相对来说,我比较喜欢那种有意思的小说。有意思的小说是从情调和趣味出发的,它不求宏大,也不求深刻,或者说,它不怎么重视意义的建构,只求渲染一种情调,传达一种趣味。这种小说不端架子,不板面孔,也不怎么作秀,更不装神弄鬼,往往显得很低调,很平实,有时候还有点世俗,因此让读者感到亲切,轻松,好玩,换句话说就是有意思!
从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上来看,我认为有意思的小说比有意义的小说更接近文学的本质。有意义的小说虽然也写生活,但它往往只把生活当作材料,目的在于从生活中提取意义,这有点像那些磨豆腐的人,他们并不看重黄豆,眼睛只盯着豆腐,一旦豆腐磨出来,那黄豆就没用了,成了一包不值钱的豆渣。而有意思的小说则不同,它更看重生活本身,至于能不能从中发现意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这生活本身显出情调和趣味来,这又好比那些热爱黄豆的人,他们虽然没把握从黄豆中磨出豆腐,却能够把黄豆处理好,或者炒,或者煮,或者泡,将它变得光彩夺目,有滋有味,香气扑鼻。文学说到底还是为生活服务的,它有责任让生活变得更有意思。所以我说,有意思的小说离文学的本质更近。
再从美学上来讲,我觉得有意思的小说代表了一种独特的美学追求。如果说有意义的小说属于理性审美主义范畴的话,那么,有意思的小说就应该归为感性审美主义了。与传统的理性美学相比,当下流行的感性美学更加关注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出于对感性美学的崇尚,有意思的小说开始重新梳理文学与生活的关系,特别看重生活本身的审美价值,从而将文学的兴奋点和着力点转移到了日常生活的感性层面上,尽力去发现、捕捉和传达潜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微妙情调和独特趣味,进而彰显出感性生命的无限丰富性与多种可能性。
2. 《酒疯子》 与方言运用
《酒疯子》 是我自己十分看重的一篇小说,发表在我国最好的文学刊物 《收获》 2013 年第2 期上,同年进入中国小说年度排行榜,还被五种小说年度选本收入。 《酒疯子》 是我的第一篇用家乡方言写成的小说。它是我的一次探索,或者说一次冒险。
我的家乡是一个偏僻落后的乡村,那里的方言土得掉渣。土还不要紧,更要命的是俗,通俗,粗俗,甚至庸俗。当然,在离开老家之前,我也没觉得它有什么不好,因为我就是听着它说着它长大的。十七岁那年,我到武汉上大学,突然遇上了普通话。从这时候起,我开始嫌弃家乡方言了。与普通话相比,它实在是太土太俗了。我曾经还为自己生长于那样一个方言区而感到脸红和自卑过。在城市里,我很快学会了普通话,并及时将它用到了学习和生活中。从此,家乡方言被我紧紧地关进了喉咙深处。
后来我学着写小说,自然用的都是普通话。即使写我家乡的农村生活,我也不用家乡方言。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一是我阅读的作品几乎都是用普通话写成的,它们是我写作伊始不可避免的参考与借鉴;二是我没有读到过一篇用我家乡方言写成的作品,因此我无法从中找到现成的经验;三是我一直看不起家乡方言,所以不好意思用它写作,好像城里人娶了一个丑陋的村姑,不愿意把她带出来丢人现眼。
大约是在城市里生活得太久了,或者是自己的年纪有点大了,我这两年的心境发生了巨变。其中变化最大的,是我对城市产生了厌倦,突然对家乡充满了好感。我一有空闲就往老家跑,一回去就不想再到城市来。与此同时,我对普通话也开始厌倦了,觉得它听起来那么华丽,那么空洞,那么虚假,让人心烦,让人肉麻,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我忽然发现,家乡的方言原来是那样朴素,那样实在,那样真诚,给人一种一言难尽的亲切感。我甚至开始在城市里用方言说话了。我把妻子喊成了媳妇娃子。百无聊赖时,我就说无球聊儿。要是碰到一个荒唐的人或一件荒唐的事,我会忿忿地说,扯卵蛋!说着说着,我还发现我的家乡方言非常有意思。它虽然土,虽然俗,但说起来带劲,有味,过瘾。
正是在这样一种特殊的心境中,我开始了 《酒疯子》 的写作。我决定抛弃普通话,完全用我的家乡方言来进行叙事。
让我始料不及的是,叙事语言的转换给我这篇小说带来了一系列的转换。动笔之前,我的构思已基本定型。因为叙事语言由普通话转换成了方言,所以原来建立在普通话之上的构思不得不推倒重来,否则就会与叙事语言不搭调,甚至格格不入。随之而转换的是叙事角度,我把原定的第三人称改成了第一人称。叙事角度转换本身并不是特别重要,在此之前我也多次尝试过第一人称叙事。重要的是,这回的第一人称叙事凭借的是方言,因此叙事立场也必须发生改变。以前,我虽然经常从第一人称的角度,并尽量用农民的口吻来展开乡村叙事,但叙事立场总也摆脱不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身份定位,说到底还是一种精英立场,致使小说在叙事中出现许多裂缝和破绽,导致叙事无法进入到生活的深处。这一次,由于方言的介入,小说的叙事立场实现了根本性的转换,即从精英立场转到了民间立场。这个转换的意义太大了。
在我看来,精英立场和民间立场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叙事立场。从精英立场出发的叙事,突出的是精英意识;从民间立场出发的叙事,彰显的则是民间意趣。它们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叙事美学与叙事策略。简单地说,精英叙事强调的是有意义,而民间叙事追求的是有意思。有意义指的是有思想价值,有意思指的是有情调,有趣味,有美感。在 《酒疯子》 的原初构思中,我本想正面描述村长黄仁是怎样贪财和劫色的。到了动笔的时候,因为叙事立场的转换,我便突发奇想设计了一个酒疯子,让他借酒装疯,以毒攻毒,巧妙地把村长黄仁的鬼把戏重演一遍。这样一来,这篇小说就避免了直白,避免了沉闷,避免了一目了然,或者说有了悬念,有了幽默,有了曲里拐弯,换一句话说,就是有意思了。
3. 《姑嫂树》 的来历
我的小说差不多都是有生活原型的,纯粹的想象与虚构几乎没有。这篇 《姑嫂树》 也不例外,它是我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演绎而成的。故事的提供者是我的老师王先霈教授,他是著名文艺理论家,曾经担任过湖北省作家协会的主席。王老师是我的恩师,三十多年来,他一直关心着我的创作,不仅在思想和艺术上给了我许多有效的启迪与指导,而且还经常为我提供写作素材。
有一天,我打电话找王老师说点事。事说完,我正准备挂电话,王老师说,我给你讲两个故事,你可以写成小说。他先讲了一个外国的,说一个单身男子临死前特别想行一回房事,家人就找来了一个妓女,满足了他人生的最后一个愿望。然后这个男子就安然地走了。接下来,王老师又讲了一个国内的,讲一个已婚女人和一个未婚女子被两个流氓劫持到一个公园里,两个流氓要分别对她们进行强暴,当时是夜晚,又地处偏远,在反抗无效和求助无门的情况下,已婚女人对那个正要对未婚女子下手的流氓说,你放过她吧,要睡也来睡我,她一个黄花姑娘,你把她遭踏了,她今后怎么嫁人?那个流氓还没丧尽天良,听了已婚女人的央求居然起了恻隐之心,真的放过了未婚女子!这两个故事,我听了都很有感觉,当即对王老师表示了谢意。
后来,我先根据王老师提供的第一个故事写成了 《送一个光棍上天堂》,并很快在 《花城》 杂志上发表了。这一篇写得很顺利,因为我作品的情节、人物和立意与王老师提供的原始故事基本上是一致的,没有太多的加工与改造。不久,我又根据王老师讲的第二个故事开始创作 《姑嫂树》。
《姑嫂树》 的写作就没有第一篇那么简单了,它让我动了许多心思。原始故事中的那个已婚女子虽然很感人,但让读者受到感动之后却不能给读者带来更多的更有价值的思考。为了让这个故事更有意思,我想了好几个方案,最后决定在那个未婚女子身上做文章。我想,如果那个未婚女子早已不是什么黄花闺女,那么那个已婚女人的献身与挽救还有意义吗?经过这么一假设,我的眼睛和我的心不禁豁然一亮,构思一下子就从迷茫走向了明朗。与此同时,我还灵机一动将已婚女人和未婚女子的关系设计成了嫂子和姑子的关系,这一改变无疑对小说主题的表达与强化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回过头来看,虽然小说 《姑嫂树》 与王老师提供的故事相差甚远,但原型故事对这篇小说的意义却是功不可没的,这一点只有作者心知肚明。小说写成后发在大型文学双月刊 《长城》 杂志上,位于短篇头条,发表之后广受好评。
4. 《侯己的汇款单》 与写作者的良心
《侯己的汇款单》 曾获首届蒲松龄全国短篇小说奖。后来,作为首届蒲松龄短篇小说奖评委之一的评论家王干先生,主编了一本 《华文2005 年最佳获奖小说》, 我的《侯己的汇款单》 也被收入其中。该书的编后记里有这样一句话:“晓苏的 《侯己的汇款单》 对人的善恶冷静地铺陈,令人惊竦的同时忍不住去做有关良心意义的思考。”读到这句话,我似乎有点儿明白我这篇小说之所以获奖的原因了。我想,评委们一定是在我这篇作品中看到了一个写作者的良心。
事实上,我一直都是因为良心在写作。作家们在谈论写作的时候,往往都会涉及到为什么而写这样一个问题,有的说为人民而写,有的说为艺术而写,有的说为真理而写,答案丰富多彩。假如有人要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我为良心而写。在现实生活中,耳闻目睹的好多事情让我感到良心不安,于是就会产生强烈的写作冲动,好像不写出来我的良心就永远无法安宁。
我经常在作品中拷问良心。就拿 《侯己的汇款单》 来说吧,我实际上写的就是一个良心被狗吃光了的故事。一个名叫侯己的老人,被不孝的儿子儿媳赶出来一个人生活。为了生活得好一点儿,他就只身外出打工,想挣点儿钱回来买一口铁锅,打一张木床,再缝一个枕头。“和儿子儿媳分家时,儿媳给他分了一口破锅,锅底有一条口子,每次煮饭都朝灶膛里渗水;分给他的那张床只有三条腿,他只好用几块砖支着,可睡在床上心里总不踏实,老担心床会歪倒;分家时没给他枕头,他每天晚上睡觉都用一个老南瓜垫在脖子下面,可那老南瓜太硬,挺得脖子疼。”侯己出去挖了两个月煤,终于挣到了五百块钱,他本来可以把钱带回家,但他害怕在路上被人偷了抢了,于是就自己给自己寄了一张汇款单。侯己没想到汇款单比他走得快,等他回到家时,汇款单已不幸落到了贪婪的儿媳手里。为了取到汇款,侯己不得不层层地托关系,找门路,送人情,还没把汇款取到手,那笔钱已有一半属于别人了。后来,当侯己千辛万苦取到钱时,可恶的儿媳却以与儿子离婚相威胁,把侯己剩下的一半钱全要去了。小说结束时,侯己只剩下了一张已经作废的汇款单,“汇款单皱巴巴的,侯己用手指轻轻地抚着它,想把它抚平,但抚了半天还是皱巴巴的,侯己就继续抚,抚着,抚着,两颗老泪突然落在了汇款单上。”可以坦率地说,这篇小说是我根据发生在我老家的一件真人真事写成的,侯己的原型事实上就是我的一位农村舅舅。在侯己的生活中,几乎所有的人都是那么自私、贪婪、无情,良心好像真的都被狗吃光了!那次回老家听到这个故事后,我的良心非常不安,很快就写下了这篇小说。写完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泪流满面。
我在这里反复突出良心这个关键词,并不是说只要有了良心就可以写出好的作品,只是为了强调良心对一个写作者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我想,一个有良心的写作者不一定就能够写出好的作品,但一个没有良心的写作者是绝对不可能写出好的作品来的。在我看来,好的作品必须是真诚的,必须进入普通人的基本情感领域,必须在关注人们的物质生存困境的同时关注人们的精神生存困境。一个写作者要写出这样的作品来,他必须具备爱心、同情心和悲悯之心。而我认为,具备爱心、同情心和悲悯之心的前提就是要有良心。如果一个人连起码的良心都没有了,那他还会有爱心、同情心和悲悯之心吗?
《侯己的汇款单》 中写到了三个铺子,药铺、杂货铺和剃头铺。一开始我把三个铺子的老板都写成了唯利是图的人,他们在真实的生活中其实就是这样。后来我把剃头铺老板改成了一个良心尚存的人,他给了侯己许多关心和帮助。我之所以这样改,是想通过这个人物表达我对良心的渴望与呼唤。当时我想,如果侯己身边连一个有良心的人都没有,那他还有什么理由活下去啊!
5. 《麦芽糖》对社会现实的介入
《麦芽糖》 荣获过第四届湖北文学奖。这篇小说与我以往的创作不大一样,它是一篇深度介入社会现实的作品。
当时,文坛上正流行私人化小说,有一种说法叫为自己的内心写作,强调个体感受和私人体验,主张书写和展示作者生命深处那些隐秘的情感诉求和幽暗的人性欲望。从文学创作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说法是没错的。但是,这个本来符合文学创作规律的写作主张,后来却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被一部分写作者误读了甚至歪曲了。他们过分地关心自我,迷恋自我,放大自我,好像写作完全是个人的事情,纯粹是个人的事情,与社会无关,与时代无关,与他人无关。结果,一股私人化写作的思潮在文坛上一下子泛滥开来,涌现出了许多小资作家,创作出了一大批展览私人生活宣泄个人欲望的作品。
而我认为,写作固然要尊重自己的内心,但更要关注他人的内心。我想,一个写作者个人的内心不管多么丰富,多么深刻,多么广大,但与那么多的他人的内心比起来,都是单调的,轻浅的,狭小的。所以,写作者应该从自己的内心出发,走进社会,走进时代,走进他人的内心。只有这样,写作者遮蔽的视野才有可能被打开,沉睡的良知才有可能被唤醒,这时候,我们会突然发现,在这个急剧转型的社会,在这个异常复杂的时代,人们的内心深处原来是多么的苦涩和不安!与此同时,一个写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就会油然而生,于是就会抑制不住地为他人写点什么!《麦芽糖》 就是这样写出来的。
在 《麦芽糖》 这篇小说中,我有意创造了麦芽糖这个核心意象,我想让它给人们苦涩的内心带来一点甜头。作品中的主人公在一般人看来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他在乡村靠熬麦芽糖和卖麦芽糖苦苦营生,陪着父亲,守着老婆,带着孩子,过着平平淡淡的农家生活。而他从前的三个同学却是个个都有作为,一个留学美国,还娶了一个金发碧眼的洋老婆,一个在省里当记者,拿着记者证四处采访,还有一个在县城开公司,腰缠万贯,财大气粗。但是,这三个同学虽然在异国他乡风光无限,可他们的父母却在农村老家备感孤独。与同学们比起来,我小说中的主人公越发显得没有出息了。然而,这个没有出息的人却能每天给他的父亲抓背扣痒。让人感到可悲的是,父亲一边享受着这份天伦之乐,却要一边埋怨自己的儿子没有出息!在这里,我着力展示了人们内心深处望子成龙的理想与儿孙绕膝的愿望的矛盾冲突,表达了我对传统农耕文明的凭吊和对古典家庭温情的呼唤。我希望我的这种写作能够让他人不安的内心稍微得到一丝宁静。
6. 《花被窝》 的人性立场
《花被窝》 发表于 《收获》2011 年第1 期, 随后被 《小说选刊》 和 《小说月报》 陆续转载,同年进入中国小说年度排行榜,后来获得第五届湖北文学奖,还被改编成话剧和广播剧。
这篇小说和我的许多小说一样,也有其生活原型。它来自于两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发生在一对婆媳之间,媳妇原来对婆婆很不好,不仅恶言恶语,而且还克扣吃穿。后来媳妇有了外遇,因晒一床花被窝让婆婆发现了秘密,从此改变了婆媳关系。另一个故事发生在两个村妇之间,一个是少妇,三十出头,一个是老妇,七十好几了。她们之间本来没有故事,虽然同村,但从不来往。少妇很风流,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听说老妇年轻时也风流过,并且出门与人约会时还扛一床花被窝。少妇从此与老妇亲近起来,平时一有空就去看望,逢年过节还送这送那。我觉得这两个故事很有意思,便将它们整合成了这篇 《花被窝》。
当下为数不少的写作者,大都站在两种立场上进行写作,一种是政治立场,一种是道德立场。从政治立场出发的写作,采取的主要是图解策略,积极配合主旋律;从道德立场出发的写作,往往喜欢跳出来说教,目的在于维护某种传统。在我看来,以上两种立场都不是纯正的文学立场。纯正的文学立场应该是人性立场。我的写作基本上都是从人性立场出发的,不太关心政治与道德,只想从人性深处发现一些新奇的东西。
小说写一个名叫秀水的农村留守少妇,与修电视接收器的李随在一个偶然机会发生了特殊关系。他们一次偷情不小心弄脏了花被窝,秀水洗了花被窝晾晒时被婆婆发现。事后秀水怀疑婆婆秦晚香发现了她的秘密,担心婆婆将这个秘密告诉外出打工的丈夫而毁了这个家。为了封住婆婆的口,秀水硬着头皮把被她早先赶出去独居的婆婆接回来与自己同住。因为一床花被窝,原来糟糕的婆媳关系突然得到改善。
不过,秀水只是表面上对婆婆殷勤周到,内心却是极不情愿。后来,秀水偶然听说婆婆年轻时候也有相好,并且约会时还扛一床花被窝。这个发现让秀水一下子把婆婆当成了自己的知己,一种莫可名状的亲切感油然而生。又是因为花被窝,婆媳两人终于心心相映,实现了真正的理解与沟通。
《小说选刊》 转载这篇小说时评论说:“一床热烈而浪漫的花被窝,象征了人性中复杂难解而又微妙美好的一面。”事实上,我这个作品要探求的正是人性的奥秘。人性是一个复杂的、幽暗的、诡秘的、矛盾的深潭,其中蕴藏着无限的风景,一个优秀的小说家就应该勇敢而大胆地到那个人性的深潭之中去探险揽胜。 《花被窝》 主要探讨了人性之中的性爱问题。性爱,包括偷情,都是人性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欲望,从人性的立场来看,它本身并没有美丑之分,只有动机上的善恶之别。如果发自于恶,它可能结出罪恶的丑之果;如果发自于善,它则可能开出善良的美之花。秀水的出墙和婆婆的越轨,显然都与恶无关,所以给人与人之间带来了同情、理解、宽恕、包容等诸多的正能量。很显然,我通过一床花被窝,对传统的道德和伦理进行了不露声色的解构,极力地张扬了人性。
7. 《回忆一双绣花鞋》 的主题创新
《回忆一双绣花鞋》 首发于《钟山》 2012 年第6 期, 《小说月报》 2013 年第2期转载,获得第十六届百花文学奖。评委会在评价这篇小说时,认为作品在主题的提炼上有重大创新,它揭示了某些反面生活的正面价值,打捞了那些消极故事的积极意义。
小说写的是一对乡村老年夫妻共同回忆一双绣花鞋的故事。丈夫叫温九,妻子叫金菊。这双绣花鞋,是一个神秘的女人在二十二年前送给温九的。金菊当时就断定送绣花鞋的女人是温九的相好,却又一时猜不出是谁。她要温九老实交代,温九却死活不说。为此,夫妻俩闹得不可开交,还把当年的妇女主任秋红找来调解。秋红也要求温九说出送鞋的是谁,可温九仍然守口如瓶。然而,温九给了金菊一个承诺。他说,等我满了七十岁,我就把送绣花鞋的人告诉你。因为这个承诺,金菊等了二十二年。由于有悬念,有疑团,有盼头,所以金菊在这二十二年的等待中,过得很兴奋,很充实,很精神。在温九过完七十大寿的第二天,他终于把谜底告诉了金菊。原来,送绣花鞋的居然是妇女主任秋红。因为岁月的洗礼,因为情感的沉淀,因为人性的复杂与多元,即使秘密揭开之后,金菊对秋红也失去了恨意,对温九更是在原谅中还暗含了一丝欣赏。昔日的风流与浪漫,经过时空的珍藏与发酵,最终也能化为甘醇的美酒,让人陶醉。
文学评论家李遇春教授在评论这篇小说时指出,一个民间日常生活故事,经晓苏讲出来后,读者虽然无法理喻什么微言大义,比如传统道德叙事视野中的伦理重建主题,比如现代启蒙叙事视野中的文化批判主题,但却能领悟到民间底层视野超越了宏大叙事模式的生命况味。这对民间乡村老夫妻之间一辈子相濡以沫的温情,虽然少不了争吵和斗气,但彼此的忍让、宽容和接纳,正好凸显了民间话语超越宏大叙事的力量。温九的回忆是有意思的人生回忆,没有意思的回忆是不值得回忆的,那样的人生也是没有意思的人生。他从民间化叙事的角度阐述了 《回忆一双绣花鞋》的创新意蕴。
文学评论家夏元明教授也发现了此作主题的新意。他说,温九年轻时的一段情事,一直等到二十二年后才真相大白,而其间所有的回忆、讲述,贯穿的都是温九和金菊的日常生活细节,并且是充满情爱和情趣的幸福细节。似乎金菊几十年如一日,同温九相濡以沫,恩恩爱爱,都是为了等待终于有一天温九会告诉她那位送鞋的人到底是谁。一个偷情的故事在岁月的推移中,竟然演变为夫妻二人的一个盛大的节日,一个仪式,一个庆典!小说写绣花鞋的秘密在其次,重点却是借揭穿这个秘密来写温九夫妻几十年的幸福生活。
8.关于短篇小说文体
我写过长篇小说,写过中篇小说,但写的最多的是短篇小说。从1985 年发表短篇小说 《楼上楼下》至今,三十年来,我一共发表短篇小说近三百篇。显而易见,我更喜欢短篇小说这种文体。
在我看来,短篇小说是一种十分迷人的文体。假如说长篇小说是一位饱经沧桑的八旬老妪,中篇小说是一位风情万种的半百徐娘,那短篇小说就是一位三十刚出头的少妇。它表面上静如止水,风平浪静,欲说还休,实际上动若脱兔,暗流汹涌,思接千载。
无论是长篇小说,还是中篇小说,或者是短篇小说,它们都属于叙事文体。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说,叙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叙之事,二是事之叙。叙之事指的是叙事内容,即我们常常所说的故事;事之叙指的是叙事形式,也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叙事策略,包括叙事立场、叙事角度、叙事结构、叙事语言,还有叙事美学。长中短三种文体的小说,虽然都离不开叙之事和事之叙这两个基本元素,但由于它们各自的体格不同,所以在叙事上也呈现出三种不同的形态。
作为八旬老妪,长篇小说的叙之事便是她丰富的、纷繁的、曲折的阅历,其事之叙通常采取追忆的形式。她因为饱经风霜,所以倚老卖老,叙述的时候不急不躁,一张一弛,时纵时横,显示出宏大而厚重的叙事风貌。这种叙事一般带有明显的线型特征,我把这一形态称为线型叙事。作为半百徐娘,中篇小说的叙之事即是她鲜活的、独特的、复杂的状态,其事之叙大多运用坦陈的形式。她因为风情万种,所以别开生面,叙述的时候搔首弄姿,直言不讳,口若悬河,显示出热烈而酣畅的叙事特点。这种叙事一般带有鲜明的面状特征,我把这一形态称为面状叙事。
作为三十刚出头的少妇,短篇小说的叙之事往往不太长,不太大,也不太完整,甚至不太确定。要么是故事的一个侧面,要么是故事的一个倒影,要么是故事的一个回声。我把这些故事层面的因素称之为可能。短篇小说所要叙述的内容,实际上就是故事的各种可能性。与此相适应,短篇小说的事之叙主要选择了暗示的形式。这种叙事策略与少妇身份密切相关。因为她是闷骚型的,所以含而不露,即便是欲念丛生,激情万丈,心旌摇荡,也要尽量克制,努力隐藏,使劲遮盖。叙述的时候,经常运用隐喻和象征,言此意彼,声东击西,闪烁其辞,模棱两可,欲言又止,似是而非,雾里看花,半明半昧,犹抱琵琶半遮面,显示出混沌而暧昧的叙事格调。这种叙事显而易见带有点式特征,我把这一形态称为点式叙事。与长篇小说和中篇小说比起来,短篇小说这一文体更加难以驾驭。
首先,短篇小说是一种限制性叙事。长篇小说的叙事是线型的,线是自由的,可直可曲,可缠可绕,可松可紧,收放随心,无拘无束。中篇小说的叙事是面状的,面是敞开的,可宽可窄,可明可暗,可实可虚,铺展任意,游刃有余。短篇小说的叙事却不同,它是点式的,所有叙事只能在这个规定的点上进行并完成。所以说,它是一种限制性叙事。短篇小说的写作,实际上就是戴着镣铐在跳舞,其难度不言而喻。唯其如此,它才更需要作家的智慧与才华。作家只有选择到一个巧妙的角度,设置好一个特定的时空,他的叙事才可能获得成功。
其次,短篇小说是一种可能性叙事。长篇小说的叙事重点是阅历,或者叫历史,处于过去完成时态,属于必然性叙事。中篇小说的叙事重点是状态,或者叫现实,处于现在进行时态,属于当然性叙事。短篇小说叙述的重点则是各种各样的可能,或者是走势,或者是方向,或者是念头,处于将来发展时态,属于或然性叙事。或然意味着一切皆有可能,所以我把或然性叙事又称为可能性叙事。短篇小说的第一要务,就是要给读者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为了完成这一重任,作家在写作短篇小说时,必须要开放。观念要开放,故事要开放,结构要开放,语言要开放,主题更要开放。只有这样,可能性叙事才能成为可能。
另外,短篇小说是一种意思性叙事。在前面,我曾经把小说分为有意思和有意义两种。长篇小说重在对历史规律的思考与总结,力图打捞历史的意义。中篇小说重在对社会现实的展示与分析,力求发现社会的意义。短篇小说则特别关注那些被正统历史和主流社会所有意或无意忽略与遮蔽的存在,有时是生活的一个暗角,有时是人性的一道裂缝,有时是晴空的一声霹雳,有时是雨天的一抹阳光。这些都是有意思的存在。短篇小说的责任,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将这些处于沉睡状态的意思唤醒并激活,让情调和趣味展翅飞翔。
以上从八个侧面谈了我的小说写作,但愿能为语文老师们的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我身边的老师作文】推荐阅读:
我身边的好老师精选作文06-27
我身边的最美老师作文700字10-31
我身边的好老师小学周记07-19
10“我身边的好老师”征文09-25
我身边的好老师的生活随笔08-24
“我身边的好老师”征文—有这样一位老师12-29
身边的老师作文09-16
我身边的好老师小学五年级演讲稿11-05
身边的科学作文300字-感恩老师的作文08-07
来自我身边的一位好老师作文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