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人物发言

2024-09-02

先进人物发言(精选7篇)

1.先进人物发言 篇一

学习先进典型心得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自党的群众路线活动开展以来,全党同志积极参与,以实际行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逐步提高广大群众的满意度。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在党的发展历程中,每个阶段都会涌现出许多先进的共产党员,他们发挥着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把党的执政理念用实际行动贯彻到自身的工作当中,如同血脉一般把党和普通老百姓深深地连在了一起。在全椒这片热土上涌现了一批批为民办事的好党员好干部,其中有独臂护林员韩明道,十四年如一日坚守在护林员的岗位上;特教学校校长许朝垠,以科学的育残理念,以永不懈怠的工作态度,推进着我县特教事业的前进发展;二十年守望家园为乡亲的汪金海,用实际行动抒写精彩人生,坚持党的信念,践行党的宗旨,用日常点滴展现了一个共产党的伟大情怀。

在许许多多践行群众路线精神的典型中还有一位扎根孤山卫生院默默无闻,勤勤恳恳工作20年的人,他就是首届全椒好人、滁州市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我县石沛镇卫生院孤山卫生室王永和同志。他把一个连游医诊所都不如的卫生院建设成为就医环境优美、能为当地群众提供常见病、多发病治疗的山区卫生医疗机构;他始终把病人当亲人,以高尚的医德、无私的奉献,良好的医术服务当地及周边群众,被当地群众称为“有责任心、有善心、有爱心,又有医术的好院长”,成为当地老百姓离不开的好医生。作为一名普通的医生因两次调动都被本地群众联名签字、按下红手印的质朴方式挽留了下来。对于王永和,孤山的老百姓有太多的记忆与故事。村民杨义才,有段时间感觉胃不舒服,还有点痛,在和杨老伯长期接触过程中,通过他的仔细观察,他感觉到杨老伯这次胃可能是真的出问题了,他建议他赶紧去大医院仔细查一下。结果杨义才被查出了胃癌早期,由于发现的早,杨义才成功做了手术,目前恢复非常好。此事在孤山一带的村民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动。2005年,时任县卫生局局长的张文金,基于对王永和工作的认可,决定将他调至西王卫生院当院长。没想到这样的消息一夜间传遍了孤山整个乡。村民们第二天一早赶至周岗乡政府上访。当时的周岗乡党委书记胡太平接待了他们。一打听才知道,村民们是为王永和的事而来的。村民们恳请胡书记,千万不能让王永和走,我们这一方百姓太需要他了……在乡政府领导的协调和百姓的恳求下,王永和放弃了更好的发展机会,最终选择留下了。

再向我县践行群众路线精神典型的学习过程中,我更加深入的体会到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内涵,它是我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党的生命线。我们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坚持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通过此项实践活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明确党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于人民;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正确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满足群众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根本宗旨。对于医疗工作,就是要全心全意、尽心尽力为保健对象服务。要积极深入基层、深入服务对象、深入实际,在具体实践中站稳群众立场,增进对医疗干部的感情、增强服务的本领和能力。

2.先进人物发言 篇二

1 引起受众注意——先进人物报道具有吸引力

从心理学出发,价值观的普适程度越大,先进人物报道的影响力越大。报道先进人物能得到认可的程度,最主要是在于双方价值观是否共振。近年来,关于“厚德衡水”先进人物的报道从人性化出发,谱写了一系列人们感动的“平明英雄”,如“最美农妇”“爱心妈妈”“大爱仁医”等以普通人作为人物报道的基点,传递出某种特殊的情感,使得人们感受到坚守、信念、力量。典型人物是具有生命力是反映时代发展的。这就需要人物报道用“个性”把受众吸引过来,使得受众从个性中体味共性。从“厚德衡水”相关先进人物报道中我们看到感动人精神的可以是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可以是孜孜以求的学术品质,也可以是重诺守信、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报道的主体是生活中的平凡人。

吸引受众注意也要注意报道形式的多样性。不同的报道形式可以引起受众的好奇心,如人物报道的标题要起到排头兵作用,既要揭示报道的主题,又要勾起受众继续阅读的兴趣。《福寿爱心拍》《有爸就有家》等标题第一时间吸引受众。需要注意的是,在先进人物报道时可通过图片、追踪报道、评论等多种写作方式和编排方式吸引受众。

2 使受众理解——先进人物报道富有形象性

达到传播真善美的道德建设目标,仅引起受众注意是不够的。受众接受传播,还需要对传播内容进行理解、消化。这就要在先进人物的写作中把握先进人物内心,用细节说话,让受众在时代的大环境中理解人物。

背景材料常被称为“新闻背后的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中不可避免的需要插入背景资料,借以表达作者观点。“纯客观的新闻报道”是不存在的,在叙述新闻事件、刻画先进人物时总会夹杂某种情感,这些情感不宜直接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大多数情况下,会运用相关时代背景材料,或进行对比,或进行联想,在形式上隐蔽的渗透出作者态度,唤起读者的理性思考,使受众意识到先进人物不仅可敬,而且可学,受众自身可以从一个“过客”成为一个时代的参与者。

选择出典型事实,能起到以一当百的作用。先进人物作为普通大众中独特的一部分,他们的一举手一投足可能会有特殊的含义。因此,在报道写作中也需要格外注意细节,一个眼神的捕捉、一个微小的动作可能胜过千言万语。《福寿爱心拍》中为邮递员鲍金民撰写的报道中有这样一个细节:鲍金民在给空巢老人鲍书印拍照时,看到老人的笑容时,“心里感觉很复杂,酸酸的,老人的幸福很简单,不是吃喝,而是儿孙绕膝”。这样一个细节,让这个人物与受众的心贴紧了,原来先进人物有着最朴素的一面。

3 让受众接受—先进人物报道具有合理性

宣传的典型真正进入受众心中,重点还需传播内容被受众认同接受。众多媒体在报道先进人物时,其初衷大多数是希望能引发社会关注,引发读者思考,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却出现了背道而驰的现象。新闻媒体中出现的先进人物被过多的包装和颂扬,甚至出现“道德完人”式的先进人物,逐渐使受众感觉陌生和失实。媒体在报道中人为地“神化”人物,其脱离正常人的思想特点和行为特征,失去了起码的真实性,很难引起读者共鸣,甚至会引起读者反感,传播效果必然也大打折扣。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守新闻真实性是新闻工作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最高要求。

另外,为了使得“厚德衡水”的宣传持久,可以采取配发后续报道的方式。比如可以借由每年的“厚德衡水—最美人物评选”活动,开设专栏,开展讨论和座谈会,引导受众参与,形成比较大的报道强势,达到宣传目的。

总体来说,优秀的人物报道既能呈现个体的命运,又能窥见时代的潮流。在“厚德衡水”先进人物报道不刻意强调教育、教化、政治功能,回归到了人物本身,引发读者对社会的思考,甚至能起到整合与时代标识的作用。

摘要:近年来,衡水市提出“厚德衡水”的道德建设目标,电视媒体、报纸、网站等媒体近年来相继报道了一大批衡水道德模范群体。典型人物报道对弘扬高尚的思想品德,引导正确的舆论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受众心理出发,在受众注意、受众理解、受众接受等几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先进人物报道。

关键词:“厚德衡水”,人物报道,受众心理

参考文献

3.先进人物发言 篇三

6月25日下午,重庆市雾都宾馆太阳城,数百名企业家和企业界人士齐集一堂,激越动人的歌舞穿插其中,一派喜庆欢乐气氛。以创先争优、文化兴企、科学发展为主题的庆祝建党90周年暨2011重庆企业家活动日隆重举行。38名首届重庆市杰出企业家、41名2010年度重庆市优秀企业家、50名重庆市企业文化建设先进人物、57个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受到表彰。重庆市人大、市政协、市经信委、市民政局、重庆市企业联合会、市企业家协会、市工业经济联合会、企业文明杂志社等有关领导和负责人出席活动并为获奖者颁奖。

为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检阅企业文化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促进重庆市企业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重庆市企业联合会、市企业家协会、市工业经济联合会与企业文明杂志社共同开展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重庆市企业文化建设先进人物、先进单位”征选表彰活动。按照企業申报、企业主管部门和相关协会推荐、经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取得突出成绩的57家单位和50名个人受到表彰。

(庆祝建党90周年重庆市企业文化建设先进人物、先进单位名单详见企业文明网)(责任编辑:李直)

4.先进人物事迹 篇四

每个名人的诚信事例,都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做个诚实守信的人。“诚信”是金。我在为人处世中,追求一个“诚”字,并力求做到诚实守信。

我的老家在西吉县苏堡乡,我是在2012年10月移民搬迁到贺兰县的,现居住在洪广镇欣荣村。为了维持生活,搬迁到这后,我就地开了一家照相馆,兼职电脑打印、复印等工作。每天的工作很忙,但我却津津乐道,因为我爱这种职业。人家都有正常的上下班时间,但我没有给自己规定具体的上下班时间,只要顾客有需要,我随时办理。有时我有事要外出,我会在店门口贴张字条来告知顾客我的信息。我是穷苦家庭出身的孩子,在我的身上,看不到一丝高傲,唯有淳朴。我平易近人,服务态度诚恳,在和顾客的交往中,我的资源价位表清晰明确,从不乱收费,有时别人带的钱不够,能少的我少,能佘的我佘,从不为难顾客。因此,顾客们都挺喜欢我的,面对他们的笑容我乐此不疲!我没有被金钱蒙蔽双眼吧?

我小时候是挺调皮的一个孩子,老是爱玩弄电器之类的,并且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把家里的有些电器大卸八块,拆开“研究”、组装,气的家人气不打一处来。不过,长此以往,我在不知不觉中练就了一门好本领,一些电视呀、录音机呀等我都会修了,当时小小年纪就帮村里人修一些电器了。现在搬迁到这里,熟悉我的人又找我修电视机等,于是,我二话没说,又一次操起了我的老本行。但是店里很忙,有时候确实觉得力不从心,但是村民们若到县里去修的话,一

来不方便,二来修理费高。没办法,只好我抽时间来帮他们修了,乐此不疲嘛!我的修理技术还行吧,顾客们挺信任我的,当然还有些不足,于是我在网上继续学习有关电器的修理技术,或请教专门的修理师傅。

我现在算是一名生意人了,在短短四年多的生意生活中,我深切领会到“诚信”的重要性。在与顾客的交往中,没诚信,便没有顾客,没顾客,便没有生意。“诚信”是金,“诚信”是生意人的制胜法宝。

诚信是成功的钥匙。

5.先进人物事迹材料 篇五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十七八岁正是在学校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而1993年刚刚满18岁的李刚却没有选择继续学业而是应聘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公司,成为了一名焊接工人。在学校时,李刚的学习成绩本来不错,如果选择继续学业,他很有可能考上大学,在象牙塔里深造,但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李刚毅然选择了放弃学业。“我从来没有后悔我当初的选择,而且我热爱我现在的工作”,在采访中李刚这样对我说到。

在日常工作中,李刚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对焊接工作的热爱,在这岗位上他一干就是17年,在这17年中他先后参加了二汽轻型车间工程、南海石化项目工程、秦山二期、秦山三期、连云港核电站、田湾核电站、秦山二期扩建工程以及现在的方家山核电一期扩建工程等多项施工任务。在日常施工中,他始终以精品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施焊的部位始终保持着极高的无损检测通过率,“对待自己的工作要像对待自己老婆一样热爱”,这句话已经成为了他在同事中的名言,在2009年、2010年钢结构分公司举办的焊接技能大赛中李刚实至名归地收获了一等奖。

我就像是一头黄牛

“梅花香自苦寒来”,干电焊,会干易,干好难。在刚刚开始接触电焊工作的时候,李刚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但从农村出来的他从来没有遇到困难就退缩。在工作中,他处处留心高手焊工的操作方法,再结合自己的操作找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老一辈焊接工人眼里,李刚是一位脑勤、耳勤、嘴勤、手勤、腿勤的小伙子。

勤奋是李刚快速成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最初两年的每次睡觉前,李刚都会想起自己家里的那头黄牛,在他心中,黄牛象征着勤奋,它任劳任怨,每天都会帮助家里耕出几亩地来。每当自己扛不住的时候,他都会以“黄牛精神”来激励自己,“有时候,我感觉我就像一头牛,我相信只要有付出,就会有回报。”

1996年,公司承接的二汽轻型车间工程中,因大部分焊接要采用埋弧自动焊作业,首次接触自动焊的他没有退缩,肯吃苦耐劳的李刚成了新员工中练习最努力的一个。每天天不亮,李刚就来到工地上,找个角落,捡些废铁板、铁管头,操起焊枪就练起来。等别人来上班的时候,他往往已经练了一二个小时了。到下班的时候,别人都走了,李刚却继续留在工地上练习,每天他都是练到天黑,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宿舍。“我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但我明白熟能生巧的道理”,最终他在最短的时间掌握了操作原理和特点,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施工任务。2004年,李刚被安排到了南海石化项目工程工作,由于工程中的循环水消防管道是氩弧打底,手工电弧焊填充盖面相结合的焊接作业方式,这对焊接工人的技术要求非常高,但在焊接技术已经炉火纯青的李刚的带领下,这一焊接任务最终圆满地完成,李刚和他的兄弟们得到了管理公司的一致好评。

现在在分公司提到李刚,没有谁不认识他,因为他是分公司技术最好的焊接工人之一,许多重要构件和重要工序都是由他焊接完成的,他对焊接参数(电流、电压、速度、温度)的把握能力之准,对高难度焊接手法的掌握之强是大家公认的,像一般人看来难度系数高的单面焊双面成型、薄壁厚管焊接、仰位置通焊李刚则能轻易搞定。2009年,在国家和安全局验收公司焊工培训中心时,李刚被公司选为焊工代表进行项目模拟考试,在接受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时,李刚展现出了高超的技能,一次便通过了模拟考试。同年,他在钢结构分公司举办的首届焊工技能大赛中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在第二届焊工技能比赛中,李刚更是蝉联了冠军!

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党把自己拧在哪里,就在哪里闪闪发光。”这是上世纪60年代雷锋同志留给我们的一种精神,它曾深深地铭刻在亿万人民的心中。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文化的发展,很多人认为雷锋精神已经过时了。但是,李刚却不这么认为,他坚信即便自己是颗最小的螺丝钉,也要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光和热。在基层的工作使他积累了丰富的焊工技术经验。现在无论是对钢结构的焊接还是加工预制,他都能依照图纸很快展开工作,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在秦山二期扩建工程施工中,不锈钢的焊接对焊工的技术要求非常高,尤其是水闸门门框、乏池边缘弯板,结构复杂,对尺寸的要求高,而且不锈钢的焊接变形很大,李刚在接到焊接任务后,认真分析了焊接条件,凭借自身的出色技术和经验完成了焊接任务,最终不锈钢焊接经过检测,焊口一次透视合格率达

100%。

在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期间,李刚被安排到现场从事筒身焊接的施工任务,在正值炎热的夏季时,脚下的钢板晒到60多度,加上电焊一烤,烫的站不住脚。四周像个蒸笼,恨不得把人身上的水分都烤干了,用李刚安慰自己的话说,每天都可以免费的蒸桑拿。每年夏天李刚都被晒得黝黑,浑身上下脱了一层皮,然而李刚从来都没有抱怨过,他往往焊完自己的工作后就帮身边的人清理、打磨,从不闲着,在他的带领下,二扩现场的焊接任务均提前完成,为下一步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施工条件。

在秦山二期、秦山三期、连云港核电站、田湾核电站、秦山二期扩建工程以及现在的方家山核电一期扩建工程等多项施工任务中,不管是钢衬里车间制作还是现场的拼接安装,都留下了他的身影,特别是工程后期中有不少不锈钢的预制与安装焊接,都留下的他的辛勤汗水,他就像是只勤劳的小蜜蜂,永远不知疲倦。目前,分公司大部分工艺评定试验都是由他完成的,评定试验成功保障了工程的顺利进行,为公司顺利完成工作任务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无悔于青春

6.先进人物材料(事例) 篇六

“农机发展旗帜上有我的风采”

——记机电技术应用研究所副所长苑严伟

2月3日,农历大年初一,中国农机院新办公楼A302室。

窗外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似乎与他毫不相关,伴随着有节奏的键盘敲打声,《中国农机院机电所—红星农场精准农业示范区合作方案细则》在计算机屏幕上缓缓呈现。

他叫苑严伟,中国农机院机电所所长助理,精准农业智能装备研究室主任,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博士后。2010年获中国农机院第六届“五佳青年”称号。

“年后就要春播了,合作细则必须做出来,还要完成现有农业机械的改造,为春播做准备。”苑严伟说。自从2003年来院里,他先后做过软件开发、电路设计、国家课题申报、课题实施方案制定、产品开发等工作,不是在实验室搞研发,就是在田间做实验,或者在出差的路上,与其他部门、单位洽谈合作也是他的工作之一。

有一点可以肯定,来院八年,苑严伟始终紧绷一根弦,那就是在中国农机院这支农机研究的“国家队”努力地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

“踏踏实实的干上二十年”

2003年7月,苑严伟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自动控制专业毕业,成为中国农机院首席专家张小超研究员名下的一名硕士研究生。大学四年获得学校各奖项最高等级、又被评为浙江省优秀毕业生的他,攻读研究生本来有很多地方可以选择,最终让他决定来农机院的原因是张小超老师的一席话:“苑严伟,农机行业在国内不景气,很多人不愿意来,这导致了农机比其他行业更加落后。但农业是涉及十三亿人吃饭的第一产业,更需要人才啊。如果你在这里踏踏实实的干上二十年,你就能为这个行业的领军人物,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对苑严伟影响很大,让他下定决心投身农机行业,“踏踏实实的干上二十年”。

随着工作的开展,学自动控制的他越来越体会到这里“更需要人才”。他举例说,宽幅作业是农机发展趋势,目前大型播种机一次能完成几十行到上百行的播种,如果某一行或几行发生堵塞,在驾

驶员发现之前已经行走了几百米的距离,无法补苗,造成减产。国外有基于光电法的检测技术,但实际应用中发现光电管容易被灰尘覆盖而无法正常工作。苑严伟带领课题组研发了基于电容的在线检测方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目前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相关产品已进行田间试验,即将投放市场。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众所周知,插秧机是目前主要的农业机械之一。插秧机在田里行走时,车轮下陷会导致车体倾斜,导致插秧深度不一,插深了影响成长,浅了会浮起来,影响成活。他和课题组成员一起,设计了秧盘横向仿形自适应控制系统,通过托盘检测地面高度,控制秧盘与地面平行,这样不管插秧机如何倾斜,插秧深度都始终保持不变。“这一技术如果得以应用,可以让水稻每亩增产至少50公斤”,中国农机院方宪法副院长评价说。

此外,苑严伟参与“863”课题“果树采摘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提出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采摘路径快速规划算法,大大提高采摘效率,成果发表在国外SCI杂志上;参与国家863计划 “精准农业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制”,将GIS、GPS技术与控制技术结合起来,并应用到联合收割机智能测产系统中,为测产系统的产品化做出贡献。

“胆子大一点,思路宽一点,步子稳一点”

技术上突破仅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身为所长助理、研究室主任的苑严伟深知,如果不搞产业化,科研停留在实验室里无异于死路一条。

事实上,科研面向市场也是中国农机院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从科研院所转制成企业后的主导思想之

一。机电所所长赵化平研究员强调,绝不能让科研成果躺在资料室里“睡大觉”,要让成果在推广应用中体现它的价值。

然而,这又谈何容易?与“抛头露面”相比,苑严伟更愿意坐“冷板凳”。但当产业化成了阻碍机电所发展的主要矛盾时,苑严伟毅然响应所长的号召:“胆子大一点,思路宽一点,步子稳一点”,硬着头皮担起了“推销员”的担子。

“起初确实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对市场开发工作心里没底”,苑严伟坦言,“后来想到,由赵化平所长亲自挂帅研发的乳制品分析仪,一上市就挤走了荷兰产品,这说明,产品推广,靠实力说话。我们的实力在哪儿?国内提到精准农业,没有不知道张小超研究员的,这就是开拓市场的金字招牌。”苑严伟侃侃而谈。

依托我院在精准农业领域的科研实力,苑严伟促成了中国农机院机电所与红星农场合作共建400余亩精准农业示范区的合作。红星农场是引进国外技术设备最多的大型农场。能在该农场展示研发成果,对于成果的推广应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此外,苑严伟还响应院里的号召,积极开拓新领域。在看到江浙一带民工荒的相关报道后,他积极与当地政府取得联系,极力促成了中国农机院机电所台州技术转移中心的建立,说服当地政府提供办公场所,解决研发人员的食宿问题,积极开展与当地企业的技术合作。据了解,台州民营企业发达,但大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拿家具制造企业来说,年产值几千万的企业,需要雇佣近一千工人,而且家具制造中粉尘、油漆、噪声等,对人体伤害很大。在对方提出需求后,苑严伟与当地企业洽谈,为其开发自动加工生产线。目前,该项目正有序进行中。

为提高单位科研实力,拓宽专业领域,苑严伟还主动建立机电所与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美国农业部南方平原研究中心等国内外知名单位之间的联系,在课题联合申报与实施、青年学生交流学习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不在实验室,就在去实验室的路上”

“不抓紧不行了,过了年就31了。”当问及为什么过年还加班时,苑严伟自嘲说:“我们现在来所的都是85后,像我年纪这么大的,不好好干就会被后来者拍死在沙滩上。”

苑严伟说,读大学时,因为总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图书馆和教学楼的看门大爷都认识他,现在农机院办公楼门口保安也都认识他了。苑严伟的同事套用一句广告语来形容他的工作状态:“不在实验室,就在去实验室的路上”。

2010年是非常繁忙的一年。课题组不到二十人,面临着近十项国家课题的验收工作。很多设备的研发和试验在外地进行,其中国家863精准农业是重大课题,要研制11台新型智能化农业装备,试验地点主要在河北省涞水县。为了赶时间,苑严伟和课题组的同志连夜从涞水将设备运回北京农机院小王庄试验站。很多设备超高超宽,必须拆开运输,运回后再组装。由于回到试验站都是晚上十点以后,场地没有照明,他和工人靠手电筒照明,完成组装。连续四天,早上七点出发,晚上都工作到十二点以后。到了第五天,货车司机不干了:“师傅啊,你找别人吧,给多少钱我也不拉了,实在撑不住了„„”其实他哪里知道,这就是苑严伟及其课题组的日常工作状态。

就连爱人生孩子,他都没请一天假。据介绍,2010年7月12日夜间,苑严伟爱人临产,他凌晨将爱人和岳母送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上午就去了中国农机院小王庄实验站。“当时课题进入攻坚阶段,有八台设备要接受国家农机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不能因个人的事影响项目的进展啊”。检测工作结束的当天下午,没顾得上看刚生下来的儿子一眼,苑严伟就去了哈尔滨参加另外一个课题的验收会。“当然也不能因为这就说我敬业,把谁放在这个位置上,都会这样做吧。”苑严伟平静地说。

7.先进人物发言 篇七

关键词:专题片,主题,艺术魅力

2011年5月4日, 保定客运站郭娜陆地航空班的先进事迹报告会如期在省会石家庄的河北会堂举行。作为负责宣传交通战线的记者之一, 我们全程聆听了郭娜陆地航空班姐妹们的生动报告, 深深被她们的改革创新精神以及细致入微的贴心服务所感动。很快, 报纸和电视台都刊发了快讯, 但郭娜陆地航空班的事迹所引起的轰动, 还是大大出乎了人们的意料———当年, 她们就被河北省和交通运输部树立为学习的榜样。一时间大小媒体, 各级电视台的新闻报道、专题片、纪录片铺天盖地而来, 前前后后到年底时居然有十几部之多。但有关领导对这些宣传还是有点不满意, 希望由我们来拍摄一部最能反映他们工作本质和全新精神风貌的片子。任务交代下来, 距离验收只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因而, 如何推陈出新, 怎样出奇制胜, 就成为主创者日思夜想的问题。经过反复思考, 我们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从社会大背景出发, 有针对性地找准主题

接受任务后, 我们进行了深入采访。通过归纳梳理, 我们发现:郭娜陆地航空班为旅客服务的最终目的, 就是为旅客千方百计送去帮助和服务, 让他们感受到旅途到处都有像家一样的温暖。这是一个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很难的事情。郭娜陆地航空班作为当时已创建9年, 全国公路系统独一无二的高质量服务班组, 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 摄制组最终确定:针对这些年社会人际关系冷淡的问题, 以送温暖、送关怀、送帮助为主题, 一切细节故事都围绕主题展开。开始的镜头和解说词是这样设计的———

“又是一年春运时, 保定客运中心站的郭娜经常会在窗外一片漆黑的时候准时起床, 为还在熟睡中的孩子掖好被角儿, 然后轻手轻脚离开温暖的家, 顶风冒雪地奔向她们的工作岗位。不仅仅是郭娜, 郭娜陆地航空班的其他姐妹也都从不同的住处出发, 在宁静的夜色中开始一天的征程。保定客运中心站是冀中南的大站, 春运期间, 每天早晨五点必须准时开门迎客。暑往寒来, 郭娜和伙伴们从来风雨无阻。”

二、从生活细节中找到闪光点

为什么从郭娜早上摸黑告别女儿上班开始呢?这主要是从小处入手, 从人之常情入手, 说明客运工作人员冬季春运的辛苦和不容易。她们大多是女性, 有家, 有孩子, 也希望多睡一会儿, 但为了工作必须这样。在片中静谧的夜色与她们黑暗中骑车孤独而坚毅的前行,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拍摄实践中, 为拉近观众与郭娜陆地航空班的距离, 我们以一位旅客的视角尝试着感受她们与其他客运站的区别:首先, 身穿统一漂亮的制服规整的上岗式, 就是精彩绝伦的一幕。虽然姑娘们从事的是司空见惯的广播、问询、导乘和日常服务工作, 但她们往这一站, 不仅仅是一道风景, 还立刻给人一种截然不同的感受———她们的微笑, 她们的耐心, 她们的热情, 她们的诚恳, 都会轻轻化解你满腹的疑惑和奔波的疲劳, 转而在你心里升腾起心贴心的温暖, 留下真诚而难忘的帮助。

片中列举了一位军人因急匆匆赶路把给母亲治病的8000元钱丢在车上, 下车后才想起而焦急万分的事。由于他记不清车的模样、车的车次, 郭娜陆地航空班的张跃娜只能一辆车一辆车地询问从保定发往石家庄的班车。当最后终于找到时, 丢钱的相建伟激动的心情无法用语言表达。

三、真实生动的故事最能打动人心

一切为了旅客, 经常想着旅客, 随时帮助旅客的工作方针除了具体体现在她们增设的电视机、饮水机、空调、手机充电器、针线包等服务设施外, 还体现在旅客中经常发生却万般无奈的事情上———出门所带的钱或因被偷, 或因其他原因不够买票, 走不了的情况。帮还是不帮?要帮, 这种事情经常发生, 有点帮不过来;要不帮吧, 旅客有困难, 她们也着急。对这件事, 我们在采访中采取了客观的陈述。一开始郭娜陆地航空班也有人想不通:我就挣这点工资全帮了也不够, 再说了, 碰上骗子怎么办。片中刚上岗不久外语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杜鹃就持有这种观点。可后来一位小战士买票不够钱, 她垫了几块, 接下来的事却让她没料到。那是夏天的一个下午, 有姐妹说一位军人提着冰糕在楼底下找她等她, 她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一开始没下去, 可直到冰糕化成水, 小战士还在那等她还钱。从那以后, 她变了, 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真诚。为了壮大帮助的力量, 郭娜陆地航空班的姐妹们每人捐出了一些钱, 专门设立了帮扶基金, 帮助那些有特殊情况走不了的旅客。

说来也巧, 我们摄制组在拍摄中还真碰上了一位抱着小孩回浙江的妇女不够钱买票的事儿。她就身上带了200块, 给孩子买了点零食计算着剩下的钱正好买票, 可没想到车票涨价了, 就差两块钱。她跟工作人员哭诉后, 工作人员给她垫钱买了票。当我们问她通过人家垫两块钱有什么感受时, 她感慨地说:“现在还是好人多啊!”

这个原汁原味的故事放在片子里, 增加了不少感染力。

四、用一个个生动的画面诠释工作理念

保定客运中心是个中转大站, 每天南来北往的旅客有几万人。尽管服务工作没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 但郭娜和她的伙伴还是用心去感受旅客的要求, 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服务方法, 像一学就会的手指健身操就是她们专门为旅客开发出来的。

在片中我们以连续运动的中景互动镜头表现了这样一幅有趣而生动的画面:旅客中的姑娘和小伙可能做过不少体操, 但做手指健身操似乎还是第一次, 尽管窗外布满了冬天的皑皑白雪, 但丝毫不影响他们在等车的空隙感受到别样的快乐和温暖……航空式的服务是点点滴滴经验教训的积累, 是在克服一个个困难时的不断创新和收获。走进郭娜陆地航空班跟着她们在旅客中走一走, 你才会感觉到她们在服务细节上的独特之处:对待老人照顾多一些, 对待孩子爱心多一些, 对待残疾旅客关心多一些, 对待农民工方便多一些, 对待外国友人热心多一些。正是由于这些点点滴滴的服务, 汇聚成一股股不断的暖流, 温暖了千千万万的旅客, 温暖了出门在外的你我他。

郭娜陆地航空班的人并不多, 也就十几名, 但她们服务的人群却包容了整个世界。碰到老弱病残还好说, 碰到聋哑人, 有时简直能急死人。所以, 学习哑语, 掌握哑语, 就成了她们训练的基本功。在片中, 我们不仅拍摄了她们哑语的训练还有她们与聋哑人面对面的交流;拍摄了她们用多国语言问候和关心外国旅客, 尤其是在候车室她们用葫芦丝为旅客的表演, 更是给人们带来了美妙的感受。不仅摄制组, 就连旅客也没想到, 在室外滴水成冰的季节, 还能享受到温暖如春的民间艺术服务。

五、升华先进人物工作中美好的情感和画面

在采访和拍摄中, 我们体会到郭娜陆地航空班所以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 就在于她们所追求的一流的服务标准, 那就是:只有心中装着旅客的服务, 才是周到体贴的服务;只有避免盲点的服务, 才是满意的服务;只有留下记忆的服务, 才是超越预期的服务;只有用心表达的服务, 才是让旅客感动的诚心的服务。为了把服务做精做细, 一般人可能难以想象姑娘们经常这样苛刻地训练自己, 为了保持站姿挺拔, 姿容优雅, 她们头顶书本, 腿夹纸板, 一站就是几十分钟;为了向旅客展示最甜美、最真挚的笑容, 她们用牙齿叼着筷子进行练习, 每个人都练就了笑露八颗牙齿的标准笑容。寒来暑往, 她们一直坚持不懈, 最终, 郭娜陆地航空班的气质让人耳目一新。

六、编导水平决定片子的思想高度

郭娜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女儿, 名字叫陈城逸。几乎每天郭娜下班后到小课桌那接女儿时, 就剩孩子一个人了。我们拍摄那天正好下着大雪, 孤零零的孩子见到久等不来的妈妈时那种喜出望外的表情, 让我们好久都难以忘怀。在郭娜的家里, 我们拍了与孩子的一段对话。我们的话题就是从孩子写作文日记开始的。我问她:“妈妈这么晚接你, 你怨不怨妈妈呀?”她摇摇头。“为什么?”我继续问。“因为妈妈工作很忙。”孩子天真而且坦率。“那你怎么写的作文呢?”我接着问。她扑闪了一下大眼睛, 认认真真地说:“妈妈, 你今天快乐吗?以后你可以多抽出一点时间来陪我吗?我想跟别的小朋友一样天天有爸爸妈妈在身边。”孩子说到这, 突然就沉默不语了, 只见晶莹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编导也难以抑制自己的泪水。后来, 在做片的时候, 这段画面用了一个长长的静场, 在台灯下的孩子的背影与面庞特写的沉默交替更迭, 解说词是这样写的:“孩子是天真的, 孩子是真挚的, 孩子用心感悟了妈妈的辛苦, 孩子用爱温暖了妈妈的情怀。”纵观电视片《温暖》的全片, 虽然最后有国家领导人接见的高潮, 但我认为最感人的还是在编导与孩子心灵沟通的这一段。郭娜的反馈也说明了这个问题。“一个刚刚七岁的孩子, 她都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 她都能够理解我们这个工作。其实她没有什么太大的心愿, 作为一个孩子来说, 她曾经对我说, 妈妈你看, 我的愿望就是周末的时候你能够陪我去公园和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手牵手, 我们到公园去玩。”

听完郭娜的话, 作为编导我深刻地体会到:服务是一种付出, 服务是一种收获。她们用热情服务送出关爱, 旅客也用自己的真诚回报温暖。有谁不认为, 在这种爱的相互传递中, 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更加美好呢?

七、给结尾以余音绕梁的艺术魅力

无论是谁, 只要你来到保定客运中心, 只要你看到了郭娜陆地航空班, 你就会感到, 青春在这里闪光, 青春在这里飞扬, 青春在这里磨练, 青春在这里成长!在全片结尾, 编导没有采用郭娜她们工作的镜头, 而是专门使用了郭娜一家人走向公园的镜头。画外音是这样写的:“今天是大雪初停的一个星期日, 保定竞秀公园里银装素裹, 分外妖娆。郭娜今天只有一个想法, 那就是无论如何也要满足女儿的一个小小的心愿……”

为什么用这样一组画面结尾?编导的寓意在于:一是呼应前面郭娜女儿埋藏在心里久久难以实现的期冀;另一方面, 郭娜陆地航空班虽然已成为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但她们也是一个个有情有义有家有爱的人。

上一篇:父爱如山的诗歌有哪些下一篇:思念如梦--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