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做好地方政协工作的几点思考

2024-09-23

新形势下做好地方政协工作的几点思考(精选8篇)

1.新形势下做好地方政协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一

内 容 提 要

群众工作是党全部工作的核心和基础,随着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面对群众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群众工作的环境也随之复杂化的新局面,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接着分析了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面临的挑战,最后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加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对策建议,一是坚持群众观点,增强群众意识做好群众工作;二是坚持科学方法,掌握群众思想做好群众工作;三是坚持民主政治,依靠公正公平做好群众工作;四是坚持依法行政;运用法律手段做好群众工作;五是坚持公开透明,接受舆论监督做好群众工作;六是坚持完善机制,健全工作制度做好群众工作。

关于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几点思考

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也是党全部工作的核心和基础,随着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面对群众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群众工作的环境也随之复杂化的新形势,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把群众工作贯穿到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显得尤为必要,扎实做好群众工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比较多,群众工作呈现出很多新特点,主要表现在:

1、利益分配不均,提升了群众工作难度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利益结构不断被调整,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日益复杂,增加了群众工作难度。由于社会还没有完全走出金融危机阴影,一些群体就业困难,贫富差距不断加大,行业差距不断加大,相对贫困人口增加,现在财富越来越向少数人集中,而工

农大众收入偏低。权力资本的暴利在扩大,而中小企业普通民众的盈利空间被挤压。一些腐败官员这一群体通过审批项目大举敛财,所拥有的财富越来越多,让拥有官股保护的企业也获得暴利,但通过正常渠道办事的普通守法企业群体生存艰难,收入较低,同劳而不能达到同酬,致使群众工作难度加大。

2、各种矛盾交织,增加了群众工作的复杂性。经济利益矛盾和某些政治、文化、思想观念及社会问题相互交织,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突出、更为复杂。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移民搬迁、滥用征地权、惠农政策得不到很好落实、农民利益诉求渠道不畅以及农民法律意识薄弱但维权意识增强,再加上涉及经济利益的民间土地纠纷、民间借贷纠纷、邻里纠纷、山林湖泊权属纠纷、婚姻纠纷和房屋宅基地等矛盾纠纷也越来越多。单一的群众工作手段往往很难奏效,如处臵不及时,往往小事变大事,造成不良后果。

3、基层管理薄弱,造成群众工作被动。过去相对封闭的环境产生的群众对权威和体制的依赖性大大减弱,而基层管理不能适应群众变化做出调

整。相反,个别地方出现了村级党组织管理能力流于形式,甚至还出现了农村虽然有基层领导,但大部分对广大群众不负责任,基层管理未能畅通群众的利益表达渠道,保障公民话语权、参与权与知情权,导致群众工作被动。

4、群众信任度下降,致使干群关系紧张。个别政策调整周期过短,而且在调整过程中必然涉及到部分群体的切身利益,被伤害利益的群体大肆反面宣传,表面上给群众造成一种说话不算话的感觉,降低了政府的诚信度和权威性。个别干部腐败、作风漂浮,社会综治部门、司法行政部门、政府法制部门和人民法院在处理问题时,个别人员不能做到公平公正,伤害了群众的朴实情感,致使干群关系紧张。

5、部分群众需求个性化,导致矛盾点多面广。社会变革中,有的群众更多的关注眼前的直接利益,缺乏对长远利益的认同感。再加上群众的自我利益需求日益个性化,并且其利益实现途径要借助于多种社会力量,有时甚至是非正常手段,如组织小团体采取集体上访等形式,一旦处理不当就会酿成重大社会问题。

二、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面临的挑战

在经济市场化和社会生活民主化不断发展的条件下,群众工作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

1、群众观念意识不强,亟需改观

现实工作中,部分干部对于群众意识很淡薄,群众观念弱化,缺乏体恤民情的情感基础。部分干部作风不深入,对基层情况了解不充分,对上级负责而不对群众负责,不愿意也不善于做群众工作。部分干部认为抓群众工作费神费力,不仅不容易出效果,而且处理不好还会引火烧身,故而忽视了群众工作。

2、群众工作方法陈旧,亟需改进

部分基层干部由于素质不高,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服务态度上冰冷生硬,引起基层群众积怨和不满;有的干部做决策时习惯于下命令发指示,拉大了与群众的距离;有的干部在面对复杂性群体事件时往往茫然失措,处理不当。

3、群众工作方式单一,亟需改变

现实中有大量的党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淡薄,以言代法、以权代法、有法不依的问题较为普遍;有的干部工作效率低下,群众办事过程中“门难进、事难办”现象依旧存在。部分群众过度依赖政府,有理没理找政

府,严重威胁着干部群众相互理解包容的法理基础,导致了干群情感淡化。

4、群众工作机制不活,亟需健全

做有许多群众工作习惯于依赖强制性的宣传发动、行政性的组织部署和指令性的规范要求等,这些领导制度和工作机制总体上与形势的发展不相适应。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又没有,出现了管理效果不佳的局面。

三、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对策建议

新形势下,把党的群众工作做好,不仅需要继承原有的成功经验,也需要我们直面新问题,迎接新挑战,创新观念,创新方式,着重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1、坚持群众观点,增强群众意识做好群众工作。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的主人,群众路线是我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做好群众工作,要坚持群众观点,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服务群众。要深入群众,深入群众才能拉近距离,消除隔阂和抵触情绪,听到真实的声音。面对群众日益增多的多样化诉求,党员干部必须真心实意地同群众交朋友听取意见,才能把问题化解在基层。要服务群众,服务群众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群众利益无

小事理念,坚持从细节入手,时刻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柴米油盐挂在心头,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问题,做到对症下药、落到实处。

2、坚持科学方法,掌握群众思想做好群众工作。“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提高群众的工作。要学会用说服教育、耐心疏导等行之有效的科学办法。说群众能够认同的话,说群众语言,讲群众能够接受的理。努力做到深入浅出、以理服人,使群众听得明白、听得进去,有针对性的解决不同社会群体的思想问题,真正产生实际效果。要强化宣传引导的方法。采取正面教育与反面警示相结合、及时教育与超前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形势,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宣讲、“流动党校”等有效载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认识水平和判断能力。

3、坚持民主政治,依靠公正公平做好群众工作 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必须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运用民主的手段,依靠群众自身的力量做好群

众工作。让群众说话:积极畅通民意渠道,让群众有说话的地方,通过接待群众来信来访,设臵爱心热线等互动平台,确保群众反映问题有人受理、及时办理,认真解决反映的问题。让群众知情:与群众有关的事情要让群众知道,扩大知情范围,通过电视新闻、报纸、张贴公告等途径,扩大群众对国家政策、政府决策的知晓面,切实维护群众的平等知情权。让群众参入:群众的事情要让群众来定,一切可由社会和群众参入的事务,尽可能交给社会和发动群众参入。发挥民主的力量,尊重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调动群众的积极性。组织群众积极参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不断扩大群众对政务、财务和其他重大事务的知情权、参入权、监督权,公正公平对待每一位群众,例如村民民主听证会的形式。在听证会场村民可以自由地提出各方面的建议和意见,质询集体经济所得收益及其使用情况,质询涉及村里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等,而且由村两委会负责人当场予以解答。

4、坚持依法行政,运用法律手段做好群众工作。我们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很大程度上要通过依法执政来实现。干部在做群众工作中要严格依据法律,运

用法律这根准绳来衡量。在工作实践中,要善于运用法律观点来评判是非对错,善于用法律手段协调矛盾处理问题。把依法行政的中心转向人民权利的保障及正义的实现上来。在群众工作中,既不能不作为,又不能乱作为,要把过去在计划经济年代形成的“命令式”的习惯转变过来,逐步纳入法律化、规范化的轨道。保障大部分群众的合法权益,一旦出现部分过激群众乘机捣乱,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现象,必须通过法律的手段和程序予以严肃处理。近年来,在群众法制观念日益增强的形势下,不仅要坚持做正确的事,还要学会正确做事,真正在法律政策范围内做好群众工作。

5、坚持公开透明,接受舆论监督做好群众工作 大众传媒是社会的守望者,是现代民主法治政府的一面镜子,具有实现群众知情权和疏导群众情绪的功能,从表面上看,媒体的商业化和某些新闻从业人员行为失范,不利于做好群众工作,但实际上他也给政府做好群众工作提供了新途径,因此在群众工作中不能消极回避而要积极应对,趋利避害为我所用。运用正面舆论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工作,以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媒体形式,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提高群众,进一

步拓宽和创新群众工作的载体,充分利用电子政务或者网站拓展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便捷渠道,及时、主动、准确发布真实信息,争取舆论主动权,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了解每一项国家政策以及大政方针,通过新闻舆论媒体定期不定期公开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涉及到利益的消息。

6、坚持完善机制,健全工作制度做好群众工作 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任务繁重、情况复杂,为适应党长期执政为民的需要,必须建立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从制度上保证群众工作落到实处。工作中,我们立足实际,不断创新,积极探索构建旨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的群众工作长效机制。探索建立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保障群众意见的畅通表达。不断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扎实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从制度上保障群众利益。完善信访形势分析制度,有效地把握好信访工作方向,提升工作整体水平。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对案件解决当中出现的问题严格落实责任追究。认真落实各级主要领导接访、领导包案等制度,综合运用行政法律法规、经济救助等多种手段彻底化解,最终实现息诉罢访。同时,把群众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指标

体系,与领导班子评价和干部奖惩任用相挂钩,从制度上保证群众工作落到实处。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健全和完善体制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有效化解矛盾,解决群众诉求,有力推动群众工作向纵深开展。

总之,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工作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考验。也是执政为民的核心和关键,只有在对待群众问题上,态度端正,方法正确,怀着满腔热忱,正确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办好事、解难题,让人民满意,才能真正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2.新形势下做好地方政协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二

一、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意义

群众文化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一个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 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所在, 在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今天, 做好群众文化工作势在必行, 充分认识到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意义, 有助于我国群众文化工作的进行和整个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1. 群众文化的发展有助于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文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 做好文化建设工作, 促进社会的文明发展, 提高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综合文化素质, 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高文化保障, 有助于我国四个现代化的早日实现。

2.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 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 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越来越充实, 在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多, 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成为了文化事业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不断完善群众文化生活, 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 不断对群众文化工作进行创新, 以满足群众需求, 提高人民群众的整体文化素质, 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二、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对策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文化历史的文化大国。群众文化中蕴藏着无限的文化潜能。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的关键所在。在群众文化工作进行过程中, 要坚持以为人民和社会主义服务的为导向, 积极开展群众文化创新和建设, 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水平, 以适应社会主义的快速发展,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1. 深入基层, 认清需求, 制定文化工作计划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日益呈现多样化。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也不断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文化工作者渗入到人民群众当中去, 与人民群众进行沟通交流, 了解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和文化需要, 制定出群众文化工作的计划和方案, 并根据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需求的变化随时调整工作计划和方案, 使工作计划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在此基础上开展人民群众需要的文化活动,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真正做到以人民所想, 供人民所需, 使群众文化生活符合人民需要和社会发展。

2. 培养文化骨干, 加强群众文化队伍建设

一支综合素质强大的文化工作队伍是群众文化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群众文化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群众文化工作的工作质量和整个群众文化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加强文化工作者的素质教育和业务技能有助于群众文化工作的顺利开展。重点培养综合素质突出的文化骨干, 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质量, 逐渐形成一支强大的骨干队伍, 让他们在工作中发挥带头作用, 做好群众引导工作, 将群众文化工作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群众文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将公益与经营相结合, 改革文化体制

面向整个社会, 为人民群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 被称为公益性文化事业。面向市场, 产品具有精神特征的经济形态被称为经营性文化事业。在群众文化的建设过程中, 将公益性和经营性两种形态的事业相结合, 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 不仅能够促进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 还能够实现文化发展的经济价值, 以经营性带动公益性, 用坚实的物质基础支持公益文化事业的发展, 使两种事业共同繁荣, 不断促进群众文化工作的进步与发展。

4. 打造品牌, 提升群众文化生活品味

各个地区要结合自己的地域特点, 充分利用区域文化资源, 以本地区的文化特色为主, 创造出更多的文艺作品, 开展相关的文艺活动, 提高各地区的群众文化水平, 提升群众的文化生活品味, 组织文艺骨干进行带有地区文化特点的文化活动和比赛等, 根据时代发展需要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 提升群众的文化品味, 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素质。

5. 实现群众文化的多元化建设, 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随着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多样化发展, 群众文化应该紧跟社会发展潮流, 充分利用文化资源, 实现群众文化的多样化。各地区之间要不断加强文化交流,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 丰富群众活动内容, 促进各群体之间的文化沟通, 让人民群众进行不同的文化体验, 促进群众文化工作的有效开展和群众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总结

群众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对我国整个社会文化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 如何做好群众文化生活工作成为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文通过对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 提出了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对策, 不足之处还望指正, 同时希望能够对群众文化工作的顺利进行尽到绵薄之力。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文化发展的日益繁荣, 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 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群众文化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社会主义新形势下, 如何做好群众文化工作成为了文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时代发展需要, 展开群众文化建设,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使每一位人民群众都参与到文化建设当中, 成为了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次研究将对群众文化工作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

3.新形势下做好地方政协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三

关键词:社会消防工作培训宣传业余消防队伍

中图分类号:X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3-121-02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预防火灾事故,如何为维护社会稳定提供消防安全保障,切实加强社会消防工作,迫在眉睫,笔者根据多年消防工作实践,就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社会消防工作,谈几点粗浅认识。

1、做好社会消防的广泛宣传培训工作

消防宣传是应社会经济的需要和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面最大,涉及人数多,也是消防宣传普及的一个难点、热点,许多企业、群众因得不到有效的消防安全常识教育普及,缺乏防火常识和火场逃生自救能力,而忽略了身边的消防安全,致使社会面上隐藏着许多的安全隐患乃至发生火灾,做好社会化消防常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刻不容缓。

《消防法》第六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经常进行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消防意识”。然而,就是在国家法律的强制监督下,火灾事故仍然频发,不得不让我们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下面我浅谈一下个人的一些观点。

(1)对消防宣传认识不到位。目前的社会消防宣传工作还停留在表面工作,发发传单,开开动员会,应付上级检查,一问三不知的情况很普遍。应当加大消防宣传力度,推动消防工作社会化。各地广泛发动广播电视、新闻、文化、教育、民政、安监、司法、旅游、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团体,共同组织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并深入推动消防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家庭”工作和中国消防志愿者活动,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宣传消防安全常识和逃生自救知识,营造了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

(2)健全和完善社会消防培训机制。近年来,由于消防意识淡薄,消防知识匮乏的等因素造成的巨大火灾不乏少数。就2010年来说,上海11.15大火,起火原因就是由于缺乏消防安全常识,最终酿成大火。外来务工人口具有文化水平不高、流动性大等特点,加强这一部分人的消防宣传培训是很有必要的。只有使他们掌握了必备的消防常识,无论走到哪里,对社会都是一个保障。目前我国还没有健全和完善社会消防培训机构,对社会流动人口的消防教育与宣传,持证上岗,定期培训是一个长久利民大计。社会消防培训是指行政主管部门对公务人员、法定代表人、单位负责人、消防专职人员、科技含量较高的消防设施管理维护人员进行的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安全责任、火灾事故预防、消防设施维护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2、推动消防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家庭”工作

(1)家庭是一个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组建社区,社区组建社会,做好家庭消防安全工作是重中之重。工作中,可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消防进社区,送情到家庭”等活动,大力宣传消防基本常识,以及灭火器材的使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以及生活中应该注意的消防问题。

(2)企业是社会中重点的火灾预防对象,消防部门应积极推进检查和加大整改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期火灾能力、组织引导人员疏散逃生能力、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培训能力等“四个能力建设”;积极开展企业掌握火灾危险性、逃生路线和安全出口位置及逃生自救方法、会使用熟悉场所内简易防护面罩和手电筒等设施器材的位置及使用方法等;进一步减少火灾隐息和火灾带来的损失。

(3)积极组织“百日村寨无大火”、“消防宣传进公交车”、“包院联户”等行动,对独居老人、留守儿童开展上门服务。

(4)青年是一个国家未来的栋梁,抓好青年的消防工作也是一个国家大计。具有持久性。目前我国高校众多,可是利用高校青年学生宣传和带动社会消防的工作还几乎是一片空白。开展多样化,趣味化的宣传培训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鼓励人人争当消防志愿者。着力培养下一代的消防工作计划。

3、增强社会业余消防队伍的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飞速发展,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各企业的管理层和员工素质的不平衡,加上一些企业主只追求产量,消防意识放松,企业的大部分员工也缺少消防知识的培训和教育,致使近几年火灾频发,损失惨重,给企业、社会、家庭带来沉痛的教训和严重的经济损失。

《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虽没有对企业设立消防宣传设定明确的条文规定,对企业消防安全责任人(法人单位的法人和非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消防安全管理人的设立和职责分工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单位可以根据需要确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履行贯彻执行消防法规,保障单位消防安全符合规定,掌握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情况:组织防火检查,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及时处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等职责。要实施和组织落实下列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拟订年度消防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组织实施防火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工作;组织实施对本单位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的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在员工中组织开展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和演练等职责,同时要定期向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消防安全情况,及时报告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

我国业余消防队伍的现状:根据公安部“十一五”消防规划和“镇镇建队、村村配泵”的要求,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所有行政村建立配有手台消防泵等基本灭火装备的义务消防队”的要求还存在较大距离。在已经建成的一部分政府专职队中,由于经费保障不到位,导致队员工作积极性不高,队伍管理松散,无法保证正常的灭火抢险救援。企业中,原则上是以保安为主体的业余消防队,消防知识匮乏,技术装备,人员安全思想意识不高等特点尤为突出。这些多种形式的业余消防队是在发生火灾时,最先发现、最先扑救的队伍,发展好,建设好至关重要。所以,要想切实抓好、建设好业余消防队,还是要请各级行政机关给予政策扶持和督导。为加强我国农村消防站队伍建设,巩固我国社会面火灾的防控体系工程,结合村、企业消防安全的实际情况,消防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已有的业余消防队,要加强队伍管理和训练,切实提高战斗力,一旦有火灾发生,能够及时赶往现场,确保拉得出,打得赢;政府部门给予经费,加强业余消防队伍的建设,补充消防器材装备,确保有力的维护消防安全。

总之,新形势下的社会消防工作已经是关乎构建和谐社会的因素之一,各级人民政府,消防机构应当审时度势,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大家庭,以“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方针,引领全国人民,动员全社会力量,增强消防意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经济的蓬勃发展,开拓新的历史篇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2008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订,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2]刘盛,刘明洁.消放安全教育读本[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

[3]黄郑华,李建华,黄汉京.企业消防规定[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4]徐晓楠.消防基础知识[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5]郑永强.政协第九届温州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报告[R].2009年7月3日.

4.新形势下做好地方政协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四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地方税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这对于指导税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基层国税部门来说,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展工作、更好地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是一个现实而关键的课题。在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这一课题做了如下几点思考:

一、组织收入工作更加注重收入质量的提高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税收征管力度的不断加大,我们的税收收入始终保持了相对较高的增幅,收入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从目前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看,世界经济发展乏力,欧洲债务危机影响深远,不确定不稳定因素逐年增多,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原材料及人工成本上升,经济增长拉动因素逐步减弱。新的经济形势对我们税务部门的组织收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环境下,笔者认为应该更加突出提高税收收入质量和效益,这也是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坚持依法治税的必然结果,是明年乃至今后税收工作的重要任务。增强税收收入计划的科学性。制定税收计划时要紧密结合经济形势的变化,科学预测税源,根据税收收入的增长与GDP增长的相关关系,将GDP指标作参考,运用弹性系数法,来更加科学合理地编制税收计划指标。完善收入质量考核指标体系。其核心指标是税收实征数与法定应征数的比值“征收率”,发达国家的税收征收率在90%左右,发展中国家的征收率在70%左右,应该通过完善、加强征管的各项指标的考核,实现征收率的总体提高。坚持依法治税,恪守“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按照征管法规定的权限、程序和条件,坚决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落实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要求,引导纳税人依法用足用好各项优惠政策,积极扶持相关产业发展。

二、税收征管工作更加注重专业化管理体制的优化 “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可以预见新时期我国收入分配改革将以财税体制的改革为突破口,并且目前启动财税体制改革已经达成社会共识,无论是广大民众还是专家学者,抑或政府部门,对减税让利为核心的财税体制改革比较认同,民意基础扎实,具备良好的政治效应。当前,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方案已被纳入中央“十二五”规划,以提升产业链竞争力为核心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是中央继2009年增值税转型改革之后,又一重大的结构性减税举措,它必将对各地方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具体到XX市而言,这次区划调整,也是在着力加快向西海岸开发拓展,强化城市辐射力的一次重大调整。这也同时给我们国税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税收征管工作作为实现税收职能的主要方式,必将面临深层次的调整。在征管改革调整中,我们应该更加突出专业化体制的健全与优化。通过前期的调研,发现国税系统内还比较突出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基层局受困于人员短缺、评估能力有待加强等因素,面向重点行业、特定业务的专业评估队伍的建立还需要不断加强,重点行业、特定事项、大项目的管理比较薄弱。二是基层局个别岗位设置人员有待优化,监督有待加强,以基层专司审批审核的税政科为例,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推进,税政科负责的业务种类在不断减少,但受执法标准不明确、寻租因素和监督力度不够的影响,效率开始有所下降,急需加强规范和监督。故此,我们在专业化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应该注重建立健全、不断优化征管专业化管理体制,积极推行纳税人的分类分级管理。按照总局要求,在按照纳税人规模、行业,兼顾国际税收、出口退税等特定业务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别纳税人按照纳税服务、税收风险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涉税事项实行管理,同时将管理职责在不同层级、部门和岗位间进行科学分解、合理分工,并相应设置专业化的机构,配备专业化管理人员。

三、纳税服务工作更加注重服务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增强 纳税服务与税收征管是税收工作的核心业务。近年来,各级税收机关都提高了对纳税服务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提高纳税服务质量方面作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胶州局在去年开展了以“不让纳税人受冷遇,不让涉税事项受损害、不让国税形象受阻碍”的“服务民生三不让”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提高了全局干部,特别是一线窗口人员的服务意识。今年以来,我们继续坚持秉承以往的经验做法,在提高干部服务意识和业务技能上下功夫,提出了建设服务思想、服务平台、服务岗责、服务考核的纳税服务“四个体系”,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尽管如此,目前的纳税服务工作与纳税人的切身需求和建设完善的现代化纳税服务体系相比较,还有不小的差距。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如下问题需解决:一是税务机关需进一步强化“换位思考”意识,对纳税服务质量监督的力度有待加大,全面采集纳税人的意见和建议工作有待加强,纳税人回访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二是纳税服务对象没有进一步细分,针对不同群体的入门培训、分类咨询服务工作还需要强化,纳税人对税收政策了解和执行等沟通的渠道不畅通,纳税服务协调机制发挥不到位,对纳税人需求的跟踪、分析、处理、反馈机制调整尚不能有序衔接。三是纳税服务的信息化程度有待加强,硬件设施相对缺乏和落后,严重影响着纳税服务效率,同时自助办税机的数量可以增多,作用可以进一步地扩大。在下一步的纳税服务工作中,笔者认为应该更加突出增强纳税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进一步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章、规范性文件、内部工作制度在内的层次分明、科学严密的纳税服务制度体系。二是加强税法宣传的实效性,优化宣传渠道、注重分类宣传,提高税法透明度,推进专业化咨询服务,帮助纳税人更准确地理解税收权利和义务。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在调配硬件设备时更加向基层倾斜,同时依托信息技术,加强纳税信用评定管理,建立信用信息库,提高纳税服务和税收管理的综合效能。四是拓展纳税服务资源。坚持鼓励、引导、规范、监督、优化涉税中介机构,加强与财政、公安、工商、银行以及社区组织、行业协会等部门和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实现横向联动,为纳税人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四、干部队伍建设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理念的落实 “十八大”报告关于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述中一个新的亮点,就是把过去“以人为本是核心”的论断表述为“以人为本是核心立场”。“两字”之差,却进一步凸显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税收征管工作的不断推进,税收工作的法制化、信息化、精细化程度不断加强,人才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专业化的趋势,在此情况下,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基层国税部门干部队伍建设,已成为国税部门职能有效发挥的决定性要素。当前,我们的干部队伍建设激励模式还有待完善,对“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也没有充分落实,忽视了“人”作为一种资源的重要战略意义,在激发干部工作热情、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上还有所欠缺。发现以下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教育培训精细化程度不高,行政岗位或者年龄偏大干部接受培训机会相对较少,尤其是实际操作能力方面有针对性的培训少,且培训多以短期培训为主,一般为3-5天,难以保证学习的系统性和实际学习效果。二是干部配置不合理。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干部年龄结构呈现倒金字塔型,平均年龄偏大。受限于多种因素,干部轮训机制并没有得到彻底执行,影响了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还需要努力。三是激励机制不够完善。晋升机会较少,特别是基层局受自身级别限制,干部晋升机会明显不足,对干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产生了较差的影响。四是对年轻干部的关注有待加强。近年来,有较多的年轻干部走上了国税工作岗位,他们大都精力充沛、思想活跃、观念新颖、勇于实践,但同时缺少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精神。如何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能力还需要我们有更加系统、更加切合实际的规划。因此,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将干部的培养与开发、使用与配置以及管理与评价三个环节有效结合起来,努力优化基层国税部门干部管理体系。一是建立系统的干部培养与开发体系。根据对培训需求和干部个人需求的分析,建立完善干部教育培训档案,为每名干部制定详细的培训目标,并对干部参与培训的效果进行后续跟踪,即时更新干部教育培训档案。二是建立科学的干部使用与配置体系。要形成人才流动的长效机制,干部定期进行轮岗交流,提高工作效率。要注意老、中、青合理搭配、各项专业与特长相结合,通过优化组合,充分发挥人才的效用,形成科学的、合理的、优势互补的人才梯队。三是建立合理的干部管理与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人本管理,对公务员的业绩进行动态管理,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完善竞争上岗激励,为干部搭建了展示才能的舞台,提供追求和实现更高层次需求的机会。

5.新形势下做好地方政协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五

****纪委监察局(2011年11月25日)

随着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纵深推进,经济利益格局多元化,新的不稳定因素随之而来,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加大协调处理和直接查处力度,化解了许多信访矛盾和问题。在近期开展的“察民情、解难题、促发展、保稳定”百日下基层活动中,进一步了解社情民意,倾听基层呼声,征求对纪检监察机关工作意见,引发对新形势下信访稳定工作的深刻思考。

一、信访稳定工作面临的问题

当前是我县加快推进县域综合实力跨入全省上游的关键时期,农业农村也发生明显改观,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征地拆迁、惠农政策等落实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引发信访矛盾,主要有以下特点。

1、信访总量仍在较高水平波动。2011年面临村级换届,反映现任村班子的信访件较多,因此2011年相对比2010年信访量上升。从信访主体的身份看,2011年的信访举报件中,信访主体农民群众占*%,信访主体为城镇居民和国家干部占*%,其他匿名占*%。农民群众信访表现明显的季节性,往往是在农闲时节,带有时代特色的城镇拆迁户的信访往往是重复访。从信访对象来看,2011年的信访件中,反映党员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占*%,反映村级党员、村支部书记占*%。

2、信访问题涉及面比较广。从2011年信访件反映的层次和内容性质看,一是反映村两委班子问题,体现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执行较差,村级“三资”疏于管理,村民监督组织作用发挥的不够,村级财务不透明,村务公开不及时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占地补偿、村级财务管理、退耕还林、粮食直补等信访件占*%。二是反映国家机关公职人员利用职务职权公款吃喝、公款外出等不廉洁现象甚至涉嫌贪污受贿等问题的信访件占*%。三是反映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解答问题粗暴简单、办事推诿、解决问题不彻底、以权谋私等不作为、乱作为,以及部门或公职人员违反有关规定办培训班收费等占*%。四是其他妨害社会管理、违反社会道德等信访件占*%。

3、信访问题复杂性较突出。一是到纪检监察机关来信访举报的事项很大一部分是在部门或乡镇已经多次处理解决,但信访人仍不满意的问题,因此调查处理难度较大,如村级集体企业改制中的遗留问题,信访人认为村干部将大量的村级企业资产流失掉,而且现在仍然担任村干部,要求纪检监察机关进行责任追究。二是一些信访举报的问题时间跨度很长,经办人员变故多,档案资料不齐,上访人对问题处理期望值过高,不找出结果决不放弃,处理起来难度很大。三是在农村邻里关系上,调处的政策依据较少,处理起来更多的是调节,难度相对较大。四是不排除别有用心的人在县、乡、村换届过程中为泄私愤扑风捉影进行举报,制造麻烦,也有的在重要庆典活动和重大节日时信访,期望引起领导的重视。

二、影响当前信访稳定的原因

造成当前信访的原因较多,有机制体制上原因,也有干部工作作风上的问题,当群众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政策观念增强后,更加关注和维护自身的切身利益,这些信访问题在各部门和乡镇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后,信访人转而向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不作为、乱作为。

1、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意识不强。个别党员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廉洁从政意识不强,宗旨观念、责任意识较差,法律观念淡薄,如有的领导干部不熟悉财务管理有关规定,在经济往来中发生不廉洁行为。党员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群众的公仆,始终处在群众的监督之中,在公务接待 或公共场所不注重自身的形象,容易引起群众的反感,进而引发有不廉洁行为、作风不正等猜测,匿名举报接踵而来。有的党员干部借工作之机慷国家之慨,在公务接待中大手大脚,公款吃喝、公款娱乐、公车私驾、公车私用、公款旅游,以及借婚丧嫁娶事宜大操大办,借机敛财,严重挫伤了群众的感情。

2、部门机关干部作风不实。工作不细、作风不实是造成上访的重要因素,有的部门单位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臵之不理,对群众的合理诉求推诿扯皮,引起群众不满,激化了矛盾,致使小事拖大,导致群众上访;个别干部不体会上访群众的心态,群众来访,不是主动接待,了解问题,而是怕麻烦,能推则推,能躲则躲,致使矛盾和问题积累;有的干部对群众越级上访采取简单的“拦、堵、卡、截”方法,没有真正把功夫下在解决问题上;有的机关干部衙门作风重,优越感强,接待群众办事,态度强硬,工作方法简单粗暴,这种处理方式,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激发了群众的信访斗志,在业务部门没有得到解决,转而通过纪检监察机关举报干部行政不作为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3、村干部政策责任意识不强。部分村干部对村民之间的纠纷不能妥善处理,而是采取强硬态度或对强势一方采取默认态度,伤害了弱势村民的感情,如在承包地流转、房院翻建、邻里公用便道使用以及村级公共资源的使用上;在村务工作中不能很好的执行村委会议事制度,遇到问题不是找政策依据,而是强行拍板,甚至靠“拳头”决策;有的村干部在集体财物处臵、救灾款物分配过程中厚此薄彼,亲友疏民,分发不公或非法侵占等情况,引起群众的不满;农村“三资”管理帐目不清、个别村存在村务、账务不公开或公开不及时等情况,从而引发了信访。

4、乡镇政府责任权力不对等。乡镇政府对无政策性规定或政策性弱的争议事项引发的信访问题有责任进行化解而无权力、无能力解决,如对于来源复杂、转移使用多人的农村开荒地、河滩地的最终使用权问 题、河道清淤除砂投入或收益等引发的纠纷,这些涉及农村土地使用或河道管理等问题政策解释权在县级以上业务部门,乡镇政府只能从协调解决的角度出发进行解决,如果达不到争议人的意愿,便认为乡镇政府不给予解决,情绪偏激,走上访的道路或举报办事人员不作为,也有基层工作人员在执行政策过程中把握不准,产生偏差,如征地补偿、拆迁安臵等问题上,引发矛盾。个别职能部门在办理行政审批事项或在执收执罚过程中,程序不规范、服务意识不强等,没有很好摆正关系,与群众的诉求愿望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5、信访举报心态存在误区。少数上访群众心态不正或存在认识误区,不以理性合法的方式信访。如信“上”不信“下”,体现在对基层纪委解决的信访问题,认为解决不到位,如果到上一级纪委去信访,也许会解决的更好,只有上级部门的领导才会更公正、公平,或是以上压下才能尽快解决问题;信“多”不信“少”,去信访的人多,才能引起重视,少数人抱着“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心理和“法不责众”的错误认识;信“闹”不信“理”,“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只要去信访,总会有好处的;信“访”不信“法”,部分群众认为信访“包治百病”,成本低,什么事都能解决。

三、进一步做好信访工作的建议

当前信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政策措施与具体操作过程相对滞后的产物,也将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而消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使信访工作进一步走上规范、法制、有序的轨道,结合工作实践进行了认真思考。

1、加强党员干部监督管理。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维护稳定的根本条件,不仅解决群众的信访问题,而且不会引发群众争议和信访举报,所以要把群众公认的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公正清廉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同时加强干部党性修养,廉洁从政,反对和防止腐化堕 落,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牢记 “两个务必”,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实行一岗双责,深化部门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力度,对党政一把手实行诺廉、践廉、述廉、评廉,减少不廉洁行为的发生。加强干部德、能、勤、绩、廉考核,打造作风过硬的一流干部队伍。

2、加强机关规范化建设。切实改进干部作风,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把工作成效作为检验干部能力的重要标准,重点解决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庸、懒、散、奢、乱”,达到提能力、增效率、正风气、促廉洁和优环境的目的,减少因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影响正常工作秩序引起的二次信访矛盾。完善集中行政审批制度,网上提交,顺序批办,限时办结。推进各部门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查找廉政风险点,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公开、公平、公正的为群众办好每一件事。发现因工作作风问题引发信访事项的,依据《**县行政首长问责制暂行办法》、《**县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以及《**省影响机关效能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严肃追究责任。

3、加大信访问题查处力度。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查处信访举报案件的警示作用,对党组织、党员和监察对象在党纪、党风和政纪、政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认真调查处理。利用我县既有的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廉政风险防控、民意诉求反馈、机关效能投诉、纠风投诉、电子政务和电子监察“七大电子网络”平台,加大12388举报专线和信访举报中心电话及网络举报邮箱的宣传,受理各种举报。同时对阶段性信访举报案件进行定性分析,查找发生信访案件的规律,有针对性的提出整治意见和措施,同时加大纪检监察信访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力度,争取早日实现与中纪委、省纪委和市纪委端口对接,进一步规范信访工作流程,提高信访件处理质量和效率。

4、深化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选好用好村级“两委”干部,提高政策水平,发挥最基层的稳定作用,坚持依法依规办事,处理邻里纠纷力争既要符合农村的风俗民情,又要符合政策规定。要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严格执行村级的各项工作制度,发挥村民理财小组、村民监督小组的作用,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完善村财乡管制,定期进行审计,落实好村务公开制度。结合既将进行的村级换届,纪检监察机关可以协调财政部门、农经部门对村级财务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杜绝因财务管理不清而引发的信访,发现问题做到快查、快办、快回访。同时落实好《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促进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维护农村集体和农民群众利益,推动农村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6.新形势下做好地方政协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六

一、引言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的颁布进一步明确了党校工作在党的各项事业中所处的重要地位,而县级党校作为培养基层干部的摇篮,必须在改革创新的浪潮中努力为国家培养一批高品质、高能力的革命骨干队伍。这就要求县级党校将面临的不足加以改进,更好地让县级党校为基层人民服务。

二、当前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面临的问题

在召开的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中,会议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有能力、有思想、高素质的政治骨干队伍。县级党校在为国家教育培养干部的同时,同时也面临很多问题。

(1)经费投入不足。教育经费得不到满足,教学设施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导致很多培训工作难以进行。

(2)教学手段单一。培训内容单一,难以对不同层级的干部进行专项培训;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意识,导致学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不足,缺乏创新意识和灵活性。

(3)师资力量薄弱。县级党校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各个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出现严重失调的现象,同时也极大地限制了教师的教学水平,辅助教师的后勤部门,人均工作量失衡,很多人都是处于空闲的状态。相反,教师力量很薄弱,人员的紧缺也难以让老师的水平得以正常的发挥。教师人员配备不足,学科机制不完善,教师没有定期得到最新的培训,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所以教师们缺乏创新意识。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同样,人员的思想和能力也要不断地创新,尤其是对干部的培养更应该去不断改革,这样才能满足基层人民对领导的要求。

(4)教育机制不完善。资源的不合理分配,一线的师资力量严重缺乏,同时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县级党校的发展。目前的县级党校资源的缺失使得县级干部培训不能和科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也导致了教学资源的浪费。

三、县级党校干部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

1.县级党校的培训工作必须适应社会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建设,我国的经济发展迅猛,城乡的繁华建设也为我国改革发展的深入创造了有力的时机。在我们不断深入探索中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这些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我们必须组建一支有思想、有能力的干部团队,不管是现在的环境还是基层人民群众,大环境还是小环境都是新的,所以对干部要求就不?H仅是可以胜任岗位的专业知识,最重要的是创新意识和应变能力,还要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组织能力,最重要的是必须有不学习就后退的意识。面对任何问题都应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党对县级党校的必然要求,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能经得起考验的高素质的队伍,才是我国发展的要求。目前县级党校的教育培训体系显然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旧的体制、旧的设施和人员的不合理配备都是现在县级党校必须要更正的地方,这就需要县级党校不断地更新方式方法,定期丰富教育干部队伍的头脑。县级党校直接培养的就是国家的基层干部,而基层干部面对的是基层的人民群众,基层的人民群众是我国坚实的后进力量。能否在教育培训工作中更好地提升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发挥党校在干部培训工作中主阵地的作用,将直接影响着城乡的和谐建设。所以,党校在教育培训工作过程中必须开拓实践,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管理。

2.县级党校的培训工作必须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目前,教师人才的储备不能满足基层干部的要求。要想改变这种现状,一是注重思想传递。努力增强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和学生共同研究课题,充分鼓励教师和学生上课的积极性。结合当前党对我们的要求,通过理论学习丰富他们的头脑,提升他们的道德思想和政治觉悟,使他们在日后带领基层人名群众更全面地迈进小康社会和打造繁荣的城乡建设一体化有鲜明的政治思想,并能把这种政治思想更好地传达给人民群众。二是注重资源共享。要增加党校的教学费用,使网络为主体的鲜明教学成为趋势,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便捷性、远程性和各个县级的党校实现互相学习、互相查漏补缺的共赢模式,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三是因材施教。在培训干部的过程中不仅要提升干部的政治觉悟,而且还要提升他们在不同岗位的业务能力,让他们能针对不同岗位、不同人员的工作内容,进行有针对、有计划地培养和教学。基层干部的教学要根据每一个乡镇不同的特点进行实际分析,这样才能提升干部的综合素质。四是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案例式教学、研讨式教学、体验式教学、菜单式教学、模拟式教学等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成效。

3.县级党校的培训工作必须注重执政能力的提升

党的执政能力是每一个干部人员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如何增强党的执政建设关键是要有一支高文化、高素质的干部部队,现在提升这种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但是怎么学习,重要的一点就是党校对这一支教育队伍进行正确合理的教育培训,增强干部的执政意识,提升他们的责任心,这是最简单明了的方法。党校作为培训基层干部的摇篮,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21世纪就是知识储备最丰盛的时代,是头脑风暴来临的时代,所有的基层干部要学习新的知识、新的理论体系及新的专业知识。县级党校必须设置出合理的课程,保证干部教学内容的灵活性,让每位干部都能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我国是素质教育大国,随着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干部体系呈现出学历越来越高、知识水平越来越专业和人员越来越年轻化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这些人才,所以党校必须实现多个县级党校共同学习的模式,定期查漏补缺,大家都在时时刻刻的探索新的模式、新的教学,把县级党校的工作变成教育培训工作的新方向、新载体、新创造,保证每一个基层干部都能在学习中增强党的执政能力。

4.县级党校的培训工作必须注重教师队伍建设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培训取决于教师队伍的质量,要想建设一支政治鲜明、素质高强、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必须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现在社会对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所有的教师都应该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不断地学习,学习是最好的老师。每一个教育培训的工作人员都应该充分理解党的理论基础,不断地学习和交流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语言架构。语言架构必须贴近基层干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严谨性,同时也要通俗易懂,善于用举例子的方式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把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风趣起来,让基层干部感兴趣。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带领学院“走出去”,进入基层人民大众的生活里,在实践中掌握专业知识,将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联系在一起,也能让基层干部和基层人民更好地互动起来,同时也能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

为了提升党校作为主要培训阵地的教学水平,必须经常注入新鲜的血液,引进新的人才,适当地用福利津贴的方式鼓励在职教师学习,开展定期的外出学习活动,走进基层群众的生活里,定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了解基层群众对生活的要求。通过实践来丰富教师的头脑,同时也要加强教师对知识文化的学习,对于积极向上的教师,党校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此外党校应该定期聘请专业理论专家、著名的学者还有在群众基层工作年限多的老干部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这样一来,不仅教师的知识储备量增加,社会的反响也会越来越好。这样县级党校在社会影响和人才储备方面都达到了双赢的局面。

5.县级党校的培训工作必须注重自身建设

首先,要明确党校工作中每个人的具体内容,细化部门,每个人、每个部门都实行责任制,每一个层级的领导都应该对下属起到一个督察的作用。县级的组织部应该详细研究并制订每一批干部的培训计划,并且每一步的实施都需要责任人去落实。其次,要加强对县级党校的建设,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应该把教育培训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加大资金的投入,?ο执?化互联网设备进行引进,进一步加强教学环境的改进,对待每一个干部的培训都落实好培训内容,保证每一个基层干部人员的培训质量。充分利用党的教育基地,还有党的会议精神、党的优良传统进行培训。最后,要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并将其完善,对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质量还有学员的接受程度进行公平公开的测评,并根据这些测评进行奖惩。

四、总结

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基层人民对基层干部的期望和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县级党校的教育培训工作也是国家干部培训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改革创新,努力提升干部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是我国县级党校的基本任务和责任。所以,县级党校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为我国培养出一批高能力的基层干部人员,为我国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贡献出最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7.新形势下做好地方政协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七

1. 完善信访工作领导机制

大力推行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工作机制, 并形成常态化。切实把信访稳定工作有机地融入企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 相得益彰, 相互促进, 使企业各项工作在和谐稳定的前提下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2. 完善信访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信访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预防和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重要保证。推行这一机制, 有利于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群众利益, 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各级党政领导和重大决策事项的制定、审核、审批部门, 要把信访社会稳定风险论证和评估作为重大事项决策的必经程序, 同步进行, 严格把关。

3. 完善信访矛盾排查机制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要善于见微知著, 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与其绞尽脑汁地做好信访事项事后处置工作, 不如把更多精力用于事前防范上, 关口前移, 变事后处置为事前防范, 做到敏感时期超前排查, 突出问题专项排查, 共性问题联合排查, 并把排查出来的矛盾和问题, 进行认真梳理分类, 研究化解措施, 集中精力进行化解。

二、领导重视, 是化解矛盾和问题的关键

1. 领导认识到位

“稳定压倒一切”是我党的重要理论观点。没有和谐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一切将无从谈起。对此, 各级领导要有清醒认识, 在搞改革、谋发展的同时必须把稳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把手”作为信访稳定第一责任人, 要亲自阅批群众来信, 接待群众来访, 倾听群众呼声, 了解社情民意, 体察真情实感, 杜绝“只挂帅不出征”现象。

2. 矛盾化解到位

各级领导干部要摆正心态, 放低身段, 深入一线, 靠前指挥, 在面对面交流中弄清矛盾的来龙去脉;在心贴心沟通中找准矛盾的症结所在;在思想碰撞中发现解决问题之道。真正把问题找准, 把症结摸清, 视诉求的合理性分类施策, 以真情实感获取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拥护。

3. 资金保障到位

纵观群众提出的信访诉求, 多数属人民内部矛盾, 并与个人利益相关。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待和理解, 既然与个人利益相关, 那么多数信访诉求属经济领域范畴, 也就是说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要以金钱和物资为基础。因此, 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信访工作负责人要准确把握矛盾的本质属性和时代背景, 以及矛盾的阶段性特征, 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

三、强化落实, 是遏制矛盾和问题的根本

1. 强化工作落实

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和水平, 科学制定企业改革发展政策措施。做到勤勉敬业、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要对重点工作实行分线作战抓落实的机制, 按照责任分工, 一件一件地抓, 锲而不舍地抓到底, 确保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避免因政策制定不严谨、工作落实不到位而引发矛盾和问题。

2. 强化责任落实

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 进一步压实领导责任、属地责任和部门责任。信访部门不是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具体职能部门, 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 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严格落实主体责任, 把信访稳定工作进行量化分解, 落实到每一级领导和管理层人头, 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回音”, 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使矛盾和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就地解决, 防止久拖不决, 形成新的积案。

3. 强化制度落实

8.新形势下做好地方政协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八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我国加入WTO,我国的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关键的理论和实践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纪监工作人员要紧跟时代步伐,推动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一)强化锐意进取的创新意识,预防固步自封的惰性心理

多年来,纪检监察工作支持改革开放、服务经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工作思路和办法,得到了党和政府的肯定,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裹扬。面对这种情况,一些同志容易产生固步自封、不求进取的惰性心理;也有可能出现凭惯性工作,习惯在老圈子内“打磨”,不善于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看到,腐败现象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反腐败斗争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一定要用全面发展的观点和远大的政治眼光,客观地看待我们工作中的成绩和不足,不断强化改革创新意识,明确肩负的使命,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防止照抄照搬的工作方法

坚持原则,按政策办事,无疑是正确的,但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长期的工作中形成照抄照搬的工作方法,遇到矛盾和问题,习惯于在本本中找依据,靠既成经验出答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生活瞬息万变,社会生活多姿多彩,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也要实事求是,积极跟进不断变化的新情况,适时调整工作重点和有关规定,既按原则办事又不死搬教条。更新思想观念,改进思想方法,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纪检监察系统的同志,一定要变单一性思维为多向性思维,变封闭性思维为开放性思维,变滞后性思维为超前性思维,做到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勇于在继承的基础上开拓创新。

二、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找准履行纪检监察工作职责切入点

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实体,有其经济组织显著的特征。以资本运营和生产经营为主要经营活动内容,坚持市场取向,企业利润最大化,企业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企业纪检监察组织在企业管理、执行、监督中担负着企业管理重要的监督职能。因此,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必须从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出发,深入研究企业特点,找准工作的着力点。着眼于企业的奋斗目标,把防止资产流失、促进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保证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二要结介企业的特点理清工作思路,分层而开展工作,整体推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三要在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中开展廉洁自律,履行好教育职能。四要在企业实行纵向动态管理中,通过对“物流、资金流和业务信息流”的监管,促进监督制约机制的形成,履行好效能监察职能。五要在重点监控点上,加大对企业的决策、财务、工程建设项目和选人用人等重点部位问题的查处,履行好惩处职能。六要认真研究企业改革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实事求是的方针,履行好保护职能。

三、建立完善的企业法人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者的行为

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法人昔理制度。通过以法的形式将公司的董事会、股东会、监事会等纳入正常的法制轨道,形成各司其职、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结构,从而达到对公司昔理层次的权利的有效监督和制约,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有效的规范公司昔理者的活动和行为,这对于提高企业资产在总资产中得比例提供了保证,也强化了企业内部的监督昔理机制。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发现问题,找出对策解决问题,使得企业的各项工作机制更加的趋于成热和完善,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为了保证公司更好地运作,约束昔理者的行为,企业还应建立严格的追究制度,追溯昔理者的过错,其目的是为了尽量避免昔理者的草率行为和不负责任的行为,这样能够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对于因个人的错误决策给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的昔理者,要给予相应的处罚。

四、完善纪检监察工作制度,做到监督有力

在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中,制度创新也很重要。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保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制度建设是最根本的”。党风廉政建设需要制度建设来保障,反腐败斗争需要制度建设来深化,纪检监察工作需要制度建设来规范。在以中央、省市等有关纪检工作政策,规定为工作准则的前提下,各个企业也要根据企业实际,制定相应的规定措施,认真面对新问题,采取新措施。而做好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和制约,将有利于反腐败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应该在加大民主昔理上下大功夫,比如定时进行领导十部廉政教育谈话,认真建立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利用专题党课、集体观看反腐专题片、赴警示教育基地等多种形式强化领导干部廉政教育。

五、要着力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一是要做清正廉洁的表率。纪检监察十部要模范地遵守领导十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要让心怀小轨的人无空子可钻,这是必须坚守的底线。二是要做道德修养的表率。作为纪检监察十部小仅要有与履行职责相适应的学识和能力,同时还必须具有与履行职责相称的人格魅力。三是要做严于律己的表率。要经常对照廉洁自律的要求,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微、慎独、慎权、慎欲。做政治上的明自人,生活上的清自人。四是要做自觉接受监督的表率。要坚持纪律和法律而前人人平等,积极主动接受别人监督,小因岗位特殊而享受特殊。五是要做作风过硬的表率。作风过硬,才能铸就一支众志成城的纪检监察十部队伍,才能形成抵御小良侵蚀的强大力量。

上一篇:校友寻访心得下一篇:七年级数学复习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