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与试题(共8篇)
1.教育学与试题 篇一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简答题
1.为什么将普莱尔作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呢? A在时间上,《儿童心理》一书于1882年出版,1884年又再版,是儿童心理学著作中出版较早的。
B在目的和内容上,普莱尔这本书主要研究儿童心理特点,写作时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学本身的体系。这是同期其他著作不曾做到的。
C.在研究方法上,普莱尔对其孩子从出生到3岁不仅每天做了系统的观察,而且也进行了心理实验,《儿童心理》一书就是他观察和实验结果的总结。D.在影响上,《儿童心理》一问世,就受到国际心理学界的重视,并且各国心理学家都把它当做经典著作,并翻译成多国文字。
2.从儿童心理发展到一生心理发展的具体演变过程?
A.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
B.1929年霍尔还出版了《衰老:人的后半生》一书,这本书是最早正是研究老年心理学的著作。
C.荣格是最早对成人期的心理进行发展理论研究的心理学家。D.艾里克森提出了人一生心理发展的观点。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A.探索心理发展的规律为社会实践服务 a.发展心理学可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b.发展心理学可为医疗、文艺及社会工作等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B.探索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提高其素质
C.探索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A.客观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E.伦理性原则
5.心理发展的具体年龄阶段
A.第一阶段:口唇期(0—1岁)。B.第二阶段:肛门期(1—3岁)。C.第三阶段:前生殖器期(3—6岁)。D.第四阶段:潜伏期(6—
11、12岁)。E.第五阶段:生殖器期(11、12岁以后)。6.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点 A.心理发展的动力 埃里克森认为,心理发展主要是个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了解人的心理发展时,既要考虑到他的生物学影响,也要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B.心理发展的阶段含义: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进化的过程。在生长过程中,普遍体体验着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事件发生的顺序,并按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阶段发展。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认为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定的心理社会任务需要解决。7.心理社会性发展的八阶段理论:
A.第一阶段:学习信任阶段(出生—1岁),主要矛盾是信任对不信任。B.第二阶段:自主与羞怯、怀疑阶段(1—3岁),主要矛盾是自主性对羞怯、怀疑。C.第三阶段:主动与内疚阶段(3—6岁),主要矛盾是主动性对内疚感。D.第四阶段:勤奋与自卑阶段(6—12岁),主要矛盾是勤奋感对自卑感。E.第五阶段:同一性与角色混乱阶段(12—20岁),主要矛盾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F.第六阶段:亲密与孤独阶段(20—40岁)。主要矛盾是亲密感对孤独感。G.第七阶段:繁殖与停滞阶段(40—60岁),主要矛盾是繁殖感对停滞感。H.第八阶段:自我整合与绝望阶段(60岁以后),主要矛盾是自我整合感对绝望感。8.心理发展的具体阶段
A.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
B.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2岁—7岁)C.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岁—12岁)
D.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9.心理发展的含义
心理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维果斯基提出个体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有五点:
第一,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
第二,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
第三,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发生变化并重新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调性组合,形成了高级的心理结构。
第四,心理活动的社会文化历史制约性。第五,心理活动的个性化。10.心理发展的原因:
第一,是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
第二,从个体发展来看,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词、符号,使其在低级心理机能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第三,是高级心理机能不断内化的结果。
11.试述朱智贤的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的观点:朱智贤从唯物辩证法 出发,提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几个基本理论观点。A.先天与后天的关系
朱智贤一直坚持先天来自后天,后天决定先天的观点。具体来说:
a.承认先天因素的作用,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提供了生物前提和可能性;
b.环境和教育则将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决定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内容; c.承认遗传,但不能夸大遗传的作用,要反对遗传决定论;
d.强调环境和教育的决定作用,但不能夸大,要反对教育万能论。B.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在儿童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其已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或内因,也就是心理发展的动力。C.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朱智贤提出,儿童心理发展主要是由适合于儿童心理内因的那些教育条件来决定的。D.年龄特征与个别特征的关系
在同一年龄阶段中,既有本质的、一般的、典型的特征,又有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即个别特点。
12.大脑皮层机能成熟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研究发现,4—20岁的个体脑电波的总趋势是α波逐渐增加。4—20岁的个体脑的发展有两个显著地加速期,即表现出两次飞跃,第一次于5—6岁左右,第二次于13—14岁左右。通过对儿童青少年的思维进行研究,发现在5—6岁和13—14岁是儿童青少年思维发展的加速期。13.遗传与环境的关系: A.遗传决定论
个体心理发展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决定的,个体的智力和品质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被决定了,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能延缓或加速这些先天遗传能力的实现,而不能改变它。B.环境决定论——主张环境决定个体心理的发展。
C.调和论——都是把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看成是两个等同的决定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D.辩证唯物论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个体心理发展上,遗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十分密切的。遗传只提供个体心理发展的可能性,不决定心理发展的现实性。而环境和教育则决定个体心理发展的现实性,教育对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14.心理发展动力的实质
实质就是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对内因或内部矛盾的认识,要把握以下要点: 第一,个体的实践活动是心理发展内部矛盾产生的基础。
第二,需要在个体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中代表着新的一面,它是心理发展的动力系统。第三,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也就是个体原有的、完整的心理结构是过去反映活动的结果。第四,新的需要和原有心理发展水平的对立统一,构成个体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成为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
第五,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无数的矛盾,但是只有新的需要和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才是主要矛盾。15.记忆发展的特点
(1)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2)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3)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4)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16.幼儿想象和发展
(1)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第一,想象的主题容易变化
第二,想象有时与现实分不清,表现出脱离现实或混淆现实 第三,想象中带有特殊的夸张性 第四,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2)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第一,幼儿想象的内容依赖成人的言语描述或简单生活经验的模仿
第二,无论是幼儿的再造想象还是创造想象,从本质上看都具有直观性,具体性 17.婴儿内部言语发展经历阶段(1)大量出声的自言自语阶段(2)少量出声的自言自语阶段(3)内部言语阶段
18.依恋发展过程的几个阶段(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2)选择性的社会反应阶段(3)特定的依恋阶段(4)目标调整的参与阶段
19.婴儿身体动作发展的规律(1)从上而下原则(2)由近及远原则(3)由大到小原则
托马斯。切斯的三类型说
(1)容易型(2)困难型(3)延缓型 20.记忆发展的特点
(1)有意识记逐渐超过无意识记(2)意义识记逐渐超过机械识记(3)抽象记忆在迅速发展 21.思维发展的表现特点
1)抽象逻辑思维在逐步发展,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
2)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开始发展,但仍带有很大的不自觉性 3)在具体形象性向抽象逻辑性的过渡中,存在着不平衡性
4)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中出现“飞跃"或“质变” 22.内部语言的发展阶段 1)出声思维阶段 2)过渡阶段 3)无声思维阶段
9、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特点
1)自我评价由“他律性”向“自律性”发展
2)从依据具体行为进行评价向应用道德原则进行评价发展
3)从根据行为的效果进行评价向把动机与效果结合起来进行评价发展 4)从正确评价别人的行为向正确评建自己行为发展 23.儿童的角色采择技能的发展经历 1)自我中心的或无差别的观点 社会-信息角色采择 2)自我反省角色采择 3)相互性角色采择
4)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角色替换
24.初中生生理发展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
第一、促进了“成人感”的产生和“我”的形象的改变 第二、运动需要显著增强
第三、出现了心理上很行为上的一些不协调性 第四、性意识的觉醒和发展 25.青春期初中生心理表现特点 1)过渡性 2)闭锁性 3)社会性 4)动荡性
26.初中生思维发展表现特点
1)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处于优势地位。但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 2)开始能初步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规律 3)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进入关键期
4)思维独立性和批判性明显发展,但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的缺点 27.中学生社会发展任务 1)谋求独立 2)确定自我 3)获得性别角色
4)准备适应“性”的成熟 5)学习适应成人的社会 28.性意识发展的阶段 1)性反感期
2)向往年长者的“牛犊恋”期 3)接近异性的狂热期 4)浪漫的恋爱期
29.性意识发展的特点 1)身心发展不平衡
2)对自身发育的喜悦和烦恼 3)对异性产生了兴趣
30.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特点
1)抽象逻辑思维已具有假设性、预计性和内省性 2)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进入成熟期
3)形式逻辑思维发展处于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31.高中生创造性思维发展具有的特点
1)高中阶段处于创造性思维最佳发展期的前端 2)高中生创造性思维中现实性的特点突出 3)高中生创造性思维的主动性和有意性增强 4)高中生创造性思维的品质迅速发展 32.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 2)自我意识的组成成分分化 3)自我形象受到了空前的关注 4)自我评价逐渐成熟 5)自尊心强
33.自我意识法杖的类型 1)自我肯定型 2)自我否定型 3)自我矛盾型 4)自我扩张型 5)自我萎缩型
34.智力落后的诊断标准
1)应用标准化的智力测验测定智商所得的智商值为70或70以下 2)应用标准化的适应性行为评定量表,判定其有适应行为方面的缺损 3)年龄在18岁以前发现 35.智力落后的病情类型
1)轻度:生活能自理,能从事简单的劳动,有连贯语言,但学习困难,特别是数概念差,计算有困难
2)中度:生活能半自理,动作基本可以或部分有障碍,只会简单的话或极少的生活用语,数概念缺乏或极简单
3)重度:生活不能自理,动作有困难,缺乏语言或只会发单音,不识数 36.智力落后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 1)激发学习积极性
2)因材施教
3)加强直观性教育 4)循序渐进
5)多练习
37.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目标 1)职业的适应
2)社会的适应
3)个人的适应 38.加涅认为学习结果分五类 1)智慧技能
2)认知策略
3)言语信息
4)动作技能
5)态度
39.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相比有以下特点
1)功能:短时记忆是操作性的;长时记忆是备用性的,不用时处于一种潜伏状态 2)容量:短时记忆的容量在7+-2单元之内;长时记忆的容量很大
3)表征:短时记忆的信息可以用表象表征,也可以转化为抽象的语义命题表征;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表征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将长时记忆中的内容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前者一般以命题网络表征,后者以产生式系统表征。
另一种观点是双编码说,认为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既可以用语义编码,也可以用形象编码。40.桑代克提出的学习律 1)准备律 2)效果律 3)练习律
41、格式塔心理学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1)学习是对问题情境的整体知觉和理解,是对完整结构(完形)的组织 2)学习的过程是顿悟而不是试误 42.理解学科基本结构必要性
1)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容易掌握整个学科的具体内容 2)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容易记忆学科知识 3)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能够促进学习的迁移 4)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可以提高学习兴趣 5)早期学习学科的基本原理可以促进儿童智慧的发展 43.布鲁斯认为发现法的作用 1)发现法有助于提高智慧的潜力
2)发现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3)发现法有助于学会发现的探索方法 4)发现法有利于记忆 44.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1)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2)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心须具有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 45.影响学习的内部条件 1)学生的原有知识、技能 2)学生的主动加工活动 46.影响学习的外部条件 1)教材和教师提供的信息 2)教师的教学技巧
47.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性质有何不同:
1)从输入输出来看,陈述性知识是相对静止的,其输入与输出的内容相同。程序性知识是活动的,其输入和输出不同。2)从储存来看,前者主要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来储存,后者以生产式和生产式系统储存。3)从激活与提取来看,前者提取速度慢,后者激活速度快,能相互激活。
4)从学习和遗忘速度看,前者学习速度快,遗忘也快,后者学习速度慢,遗忘也慢。
5)从测量角度看,前者可以通过陈述或告诉的方式测量,后者只能通过观察人的行为间接测量。
48.辨别学习的有利条件: 1)突出关键特征加强对比。2)发挥多种知觉系统的作用。3)及时反馈。
49.元认知对策略学习所起的作用:
1)促进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认知过程,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2)促进学生对学习情境变化的敏感。
3)诱导学生考虑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下,哪些学习方法与自己最相适应,从而选择最佳学习方法。
4)使得同学能够客观评价自己的学习成绩,并相应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50.动作技能的特征: 1)准确性
2)动作的速度加快。3)多余动作的减少。4)灵活性。
51.动作技能形成的有利条件:
1)动作概念(或操作程序)的掌握。2)示范。3)反馈。
4)练习过程中要有间歇。
52.奥苏伯尔提出影响学习迁移的三个主要的认知结构变量: 1)可用性变量。组织者可分为陈述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2)可辨别性变量。
3)稳定性(包括清晰性)变量
53.科尔伯格对儿童品德发展水平进行了划分提出品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学说”: 1)前世俗水平。
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的定向; 第二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的定向。2)世俗水平
。第三阶段:社会习俗的定向; 第四阶段:秩序和法规定向。3)后世俗水平。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的定向;
第六阶段:良心或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定向。54.斯陶布的社会行为理论:
1)人的亲社会价值取向越强,在特定情况中助人目的被激活的可能性就越大,做出的助人的行为就越多。
2)亲社会行为存在着三种影响目的选择的动机源: 一是作为利他的无私行为的动机源; 二是以规则为中心的道德取向的动机源,三是移情。
3)移情的敏感性通常能增强助人行为。
4)动机,目的转化为行为,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能力。
55.小组道德讨论法是由布莱特设计并实施的品德教育模式,他认为儿童通过对假设性两难道德问题的讨论,能够理解和同化高于自己一个阶段的同伴的道德判断,拒斥低于自己品德阶段同伴的判断。称“布莱特效应。小组道德讨论涉及三个要素。
第一是课程要素。内容由引起道德冲突的两难故事组成。第二是班组要素。由不同阶段的学生混合而成的讨论组。
第三是教师行为要素。老师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交流作出判断,还要鼓励学生讨论他人的观点,协调与他人的分歧。” 56.造成品德不良的客观原因:
1)家庭方面①父母的溺爱,迁就②父母对子女要求过高管教过严,却又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措施。
③家长在教育方式方法上的不一致,或单凭个人情绪来处理和教育子女的行为问题 ④家长缺乏表率作用,忽视自己的言行所产生的不良后果⑤家庭成员本身的恶习或家庭结构的剧变。
2)社会方面3)学校方面
57.造成品德不良的主观原因:
1)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
2)道德意志薄弱3)受不良行为习惯的支持。4)性格上的某种缺陷5)某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58.影响学习策略的学习条件:
1)内部条件。⒈原有知识背景。⒉元认知水平。⒊动机。⒋归因模式。⒌自我效能感。
2)外部条件。⒈训练方法。⒉外显的操作步骤。59.学习动机对学习进程的影响:
1)首先,学习动机可以加强学习注意。
2)其次,学习动机可以动员个体立即对学习做好准备,从而降低学习过程中的知觉阈限,提高识记效果和反应速度。
3)适中的学习动机的再现效果最好。
4)学习动机可以提高学习的坚持性,从而增进学习效果。60.学习动机的培养:
1)远景性学习动机教育与近景性学习动机教育相结合。
2)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求知欲3)充分利用反馈与评价的作用 4)科学运用奖励与惩罚6)合理开展学习竞赛活动 6)引导学生对学习失败进行积极归因。
61.为了充分发挥竞赛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影响,要注意学习竞赛的合理组织: 1)在组织学生个人竞赛的同时,可适当开展一些团体竞赛。2)可以按能力的高中低分组竞赛。
3)提倡个人的自我竞赛和团体的自身竞赛 62.教师扮演的角色:
教书的角色、育人的角色、管理的角色、代理的角色和研究的角色。6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相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64.教师的教育能力:
1)了解学生的能力2)处理教材的能力 3)言语表达能力4)教学监控能力 65.教师的人格特征:
1)正确的动机2)浓厚的兴趣3)热烈的情感 4)坚强的意志5)良好的性格 66.教师的教育机智主要表现在:
1)循循善诱与因势利导2)灵活果断与随机应变 3)方式多样与对症下药4)实事求是与掌握分寸
67.从评价的功能来看,学习评价一般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68.测量与评价对学习活动的功能主要表现在: 1)指导功能2)学习功能3)管理功能4)研究功能 69.估计信度的方法: 1)重测信度2)复本信度 3)折半信度4)内部一致信度 名词解释
1.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以及为了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人类学习与教育的实质与规律的学科。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动物心理学、民族心理学、个体发展心理学。狭义的发展心理学主要指个体发展心理学。
2.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示或结构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图式:动作的结构或组织,是一种认识的功能结构,最初的图式是遗传的来的。
3.顺应:内部图式改变,以适应环境现实。亦即当客体作用于主体,而主体的图式不适应客体时,就要调整和改变主体的图式,使之适应客体的过程。
4.最近发展区: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5.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个体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6.关键期: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在关键期中,在适宜的环境影响下,行为习得特别容易,心理发展特别迅速。
7.内部言语:内部言语是言语的一种形式,它是一种无声的,简略的,压缩的,在外部言语基础上产生的言语。
8.依恋:依恋是指婴儿对某个人或某些人特别亲切而不愿意离开的一种情感
9.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指对自己和他人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识,以及对社会关系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识。
10.角色采择:是指个体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和情感的一种必要的社会认知技能。
11.美国心理学家(赫洛克)提出青春期性意识的发展经历四个阶段 12.高中生思维发展的总特点是:思维能力迅速发展,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处于优势地位 13.(25——40岁)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佳年龄
14.高中生创造性思维的品质迅速发展表现为:思路开阔、灵活、敏捷 15.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发散思维),它包括三个维度: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 16.高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是“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之间的不断斗争 17.最早对个别差异进行科学研究的是英国的(高尔顿)
18.超常儿童:通常主要指智能明显超过同年龄儿童一般发展水平的儿童,也只很早就表现出音乐、书法、绘画等方面杰出的特殊才能的儿童
19.适应性能力:一个人处理日常生活及其在环境中求生存的能力 20.学习:凭借经验在主体上产生的比较持久的能力和倾向的变化 21.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
22.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23.加涅的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由(加工系统)、(执行控制系统)和(期望系统)组成
24.(瞬时记忆)是保持在(0.25——2)秒钟的记忆 25.连接理论代表人物有桑代克、巴甫洛夫和斯金纳
26.动物学习:是一个通过多次尝试逐渐减少错误的过程,其实质时建立刺激情境与反应动作(S-R)之间的联结。
27.斯金纳揭示出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规律
28.强化:凡施加某种影响有助于机体反应频率、速度和强度增加的过程 29.程序教学的原则包括:设定目标、小步子前进和及时强化
30.顿悟:学习不是对个别刺激作个别反应,而是在对问题情境的整体的知觉和理解的前提下作有组织的反应,这种理解和有组织的反应常常是突然发生的 31.认知结构:是头脑里的知识结构 32.(发现法)布鲁纳首创 33.奥苏伯尔强调接受学习
34.观察学习:个体通过观察榜样在处理刺激时反应极其受到的强化而完成学习的过程 35.观察学习的过程分为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和动机
36.人的活动动机来自于过去别人和自己在类似行为上受到的强化,包括替代性强化,直接强化与自我强化
37.替代性强化:通过观察别人受强化,在观察者身上间接引起的强化作用
38.技能:在练习基础上形成的按某种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某种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
39.图式:人们对客体和事件有关属性组合的知识贮存方式。
40.概念学习:实质上是掌握以符号代表的同类事物或性质的共同的本质特征。
41.学习策略:对学习方法进行选择,运用和调整,特别是指根据个体学习能力的差异而对学习方法进行选择,运用与调整。
42.元认知:弗拉维尔提出,就是对自己认知状况的认知和监控。
43.动作技能: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某种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某种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44.学习的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45.相同要素说:桑代克提出,只有当两种心理机能具有共同成分作为因素时,一种心理机能的改进才能引起另一种心理机能的改进。
46.品德: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种稳定的心理特征,他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
47.道德信念:个人认为自己一定要遵循的,在人的意识中根深蒂固的道德观念。48.品德不良:个体具有不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品德。
49.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动机的一种,引起个体的学习行为,维持这种学习行为,并使这种学习行为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50.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愿意去做自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达到完善地步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
51.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由追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组成。
前者是人们追求成功和成功带来的积极情感(如自我满足、自豪)的倾向性;后者是人们避免失败和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如羞耻、耻辱)的倾向性。
两者相互冲突。个体可同时拥有这两种动机,但是其水平不一定相等。
52.奥苏泊尔认为成就动机: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组成。
53.认知内驱力:是把求知作为目标,指向学习任务本身的动机,也就是想理解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愿望。
54.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
55.附属内驱力:一个人为了得到某个人(如家长、教师等)的称赞或认可,而把学习搞好,工作做好的一种动机。
56.归因: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结果的产生原因的知觉或推断。(最早提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海德后由韦纳等人日臻完善。)
57.韦纳认为,学生往往是以能力高低、努力程度、运气好坏和任务难度等四种因素作为失败的主要原因。
58.罗森塔尔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如果教师根据对某一学生的了解而形成一定的期望,就会使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发生符合这一期望的变化。59.教学监控能力: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60.教学效能感:教师对自己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的自我评价和判断,它直接影响教师对其教学活动的自我监视和调控。
61.测量:根据某种法则给客观事物或事件的某种属性指派数字或符号的过程。62.常模参照测验和准则参照测验是(根据解释测验结果的方式),即每名学生的测验分数参照哪种标准进行解释来区分的。
63.常模参照测验:是以常模作为解释学生测验分数的参照标准的测验 64.准则参照测验:是一种参照某种特定标准解释学生测验分数的测验。65.信度:测验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表示测量的可靠性。66.效度:测验准确地测量出测验所要测量的特性或功能的程度。
67.教育机智: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及能根据新的、意外的情况快速的作出反应,果断的采取恰当教育教学措施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素质。
2.教育学与试题 篇二
人格教育, 是一种着眼于心灵改造和品格建塑的教育, 是教育者针对青少年素质现状,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建构等方式与方法,对青少年施加影响, 促其人格系统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徐特立曾说:“教育的作用,就是按照一定的形式,培养一定的人格,为一定的社会服务。”人格教育的根本是“以人为本,以人发展为本的教育”, 也就是优良人格的教育。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德育教育和智力教育的整合。培养有健全人格的学生,让他们有立身之本,将来有能力面对各种挑战,适应社会的发展。
英语,是一种语言,也是文化的载体。然而,长期以来,英语教学中忽视对学生的人格教育,整个教学讲究控制和效率, 注重接受性的知识灌输和“成才教育”,忽视语言的多元价值、文化内涵及对人的精神的关注,即忽视“成人教育”。笔者通过仔细研究高考英语试卷,无论是完形填空、阅读还是作文的内容不仅涉及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梦想和理想的追求、爱和友谊,而且涉及环境保护和个人成长。这是对英语教育规律探索的新成果,也体现了教育的现代化。
英语教师一方面要传授语言知识,创造语言环境,想方设法地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另一方面要抓住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机会,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实现“教人做人”的教学初衷。
一、高考英语试题所传达的积极的人格(正能量)
1.成 长教育 。
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个性成长的波动期, 我们要培养他们尊老爱幼等基本道德修养和坚强性格。在社会变革较快的大背景下,要注重培养他们的个性,教他们如何适应环境,如何面对和处理具体问题,如何学会成长,孩子应该学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高考试卷针对这一特点,在试题内容方面有意识地安排与其相关的考题。例如2009年福建卷完形填空讲述了家庭故事的影响力;2010年安徽卷阅D“Give your children permission to succeed and believe in them”;2011年湖南卷作文“A whole is made up of many small parts that are closely related”;2011年江苏卷 完形填空 摘苹果的 故事———学 会舍弃 ; 2011年天津卷完形填空父母也需要孩子的呵护 ;2013年湖南卷完形填空, 主要讲述作者八岁时曾试图离家出走的经历; 2013年重庆卷写作一 , 主题为父母与孩子的沟通 ;2013年北京卷的 看图作文 的主题是 感恩教育 ;2014年湖南卷 完形填空,妈妈教作者如何熨烫衬衣,作者学会如何面对失败和处理生活中遇到的棘手问题。2014年天津卷完形填空,母亲一个人离家生活在巴西的经历使作者感悟到要学会独立,照顾好自己;2014年广东卷完形填空以“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为话题,在处理与孩子关系时,最重要的在于双方的沟通和理解。
2.理 想教育 。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理想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青少年社会理想的形成是以对社会理想的认 知为基础的,这是个体社会理想形成的准备阶段。对青少年进行社会理想教育,必须体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教育中,而高考试卷试题的设计特别强调理想教育。2009年江西卷作文“Turning a bad mood into a good one to realize one’s dream”; 2010年广东卷阅读B篇“Problems are just stepping stone for success”;2011年天津卷完形填空“A love note from my Mom”,强调了榜样的力量;2013年北京卷写作以“理想与现实有差距”, 如:“people need to learn to accept the reality and keep on trying, just like the man in the picture,instead of the big fish he wishes for,he actually catches a small one”;2013年湖南卷 阅读C“Dorothy”的故事使作者学会了无论在哪 ,只要努力付出 ,梦想就会开出勇敢的花, 即Bloom where you are planted;2013年江苏卷完形填空“American dream”,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共同的理想;2014年大纲卷作文“十年后的我”;2014年山东卷材料作文“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等。
3.爱 的教育 。
爱是人类拥有的最基本、最美好的情感,在教育中爱是教育的灵魂与生命,是沟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灵的桥梁,是教育成功的基石。面对呼唤爱心的时代, 爱的教育显得尤其重要。青少年不仅要学会爱别人,爱环境,更要爱自己。2009年山东卷完形 填空“A box of love”;2009年安徽卷 完形填空 “it’s better to give than to receive”;2010年陕西卷完形填空“给予”本身就是一种快乐;2011年浙江卷完形填空“善举”;2012年安徽卷完形作者在Chicago得到陌生人的帮助;2012年福建卷完形“We happy few,we band of brothers”;2012年陕西卷阅读B讲述了“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温暖;2013年山东卷完形填空让别人快乐自己才能快乐。2014年重庆卷完形填空讲述了Ahmed的善举让失去丈夫的作者认识到这个世界充满又爱;2014年广东卷 阅读B介绍英语 句子“practice random kindness and senseless acts of beauty”对几个人所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从而诠释了“行善施美,随时随地可为”;2014年安徽卷完形填空讲述了作者在参加研讨会期间受到一位热心老太太帮助的故事,体现了陌生人的关爱。
4.品 格教育 。
Character education又称为品德教育 , 一般用来描述对孩子未来在个人和社会生存有帮助的教学。为培养良好的品性, 而加以教育的训练。内容包括智慧的启发、良好习惯的养成等。 这个教育的形式介入教孩子和青少年价值包括诚实、管理工作、仁慈、宽厚、勇气、自由、正义、平等和尊敬。在高考试卷中,这一类型的考题俯首可拾。2009年四川卷阅读C“诚实”, Every act of honesty is a deposit into your PBA and build your strength;2010年全国卷作文“人与自然的关系”;2010年广东卷完形填空感恩教育;2010年江苏卷完形填空’Power of enthusiasm”;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阅读B篇探讨诚实的重要性 ;2013年湖北卷作文“语言也会给人造成伤害”侧重了“Words could be powerful in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ways”;2013年江苏卷看图命 题作文以 “Happy earth day”为题 ,表达了“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We should take practical measures to protect the earth instead of shouting empty slogans”;2014年江苏卷完形填空,Dale Carnegie出身贫寒,经过不懈的努力战胜了自卑感, 自信铸就了他的成功。
5.幸 福观教育 。
青少年由于大脑机能的不断增强,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 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增多,其认知能力获得长足发展。他们会开始思考人生和世界, 提出许多有关“人生目的”、“人生意义”、“幸福”等一类问题。高考试题在这一方面也有所体现。2010年湖北卷 作文“A smile can open doors and tear down walls”;2013年天津卷阅读D篇讲述了什么事真正的快乐和幸福,知足才能常乐。2013年辽宁卷完形填空“金房子的故事”, 羡慕他人的却没意识到自己已经拥有的;2014年福建卷阅读D,衡量幸福的不是物质财富的多少 ,真正的幸福来自精神的富足即“House of the life”。
二、尊重学生个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人格养成
1.教师要以人为本 ,因 材施教 。
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格教育,就必须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教师要承认学生间的差异,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强势智能,进行个性化教学。在可能的范围内,教学应根据学生不同的智力特点进行,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育对象强势智能的不同创设各种适宜的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手段,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使学生以理解的方式了解和掌握教学材料,并给予每个学生最多的发展机会。
此外,人格培养还可利用模仿原理,以教师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也可以利用高年级学生经过培养的行为为低年级学生提供良好的示范等。
2.利 用英语课堂 ,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自觉性 ,创造性 ,整 体性)。
现在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讲授知识, 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 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教学是教与学的协同活动,具有双边性。中学生是能动的、自主的,具有选择和自我调整的能力。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在自身人格发展中发挥着组织者、推动者的作用,影响并塑造着人格品质结构的其他成分和这些成分的相互关系,制约着个人的行为。“任何外界的教育影响都必须通过受教育者内在积极性的发挥才能起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 善于把握学生情感的细微变化,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和理解学生,融情感、激情、意志、关爱于教育全过程。
现实工作中尤其要注重:一要走出应试教育的泥潭,切实贯彻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靠综合教育培养全面的素质;二是在丰富文化底蕴的同时,要强化思维训练。思维素质是综合素质的精髓,人格的水平与思维能力直接相关;三是注意传授新思想,学习新知识,及时用反映当代世界发展的新知识、新科技武装青少年的头脑,促使人格尽快现代化。
3.注 重情感教育 ,强化情感陶冶与行为训练 。
一般认为,良好的人格品质是知、情、意、行等要素的和谐发展与统一。重视认知的教育无疑是正确的,这是良好人格形成的前提。但不能指望仅靠认知教育就顺利产生良好的行为实现知行统一,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换句话说,忽视情感、意志,把“知”转化为“行”的中间环节的培养,往往会造成知行矛盾的恶果。
科学教育和积极人格的形成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当今时代,人们除了对科学、经济、物质的追求外,更注重对精神和价值的追求,这对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是至关重要的。在中学教育阶段对学生加强人格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不仅是科学的需要,更是国家的需要、社会的需要。
三、结语
在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人格养成教育,其目的是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思想修养,让教学过程更生动有趣, 以此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 是新课标的特色, 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深化英语教学的基点。外语教学工作者要在教学中积极 主动地实 施素质教 育 ,尊重学生 ,关爱学生 ,挖掘语言 中的文化内涵、情感因素等,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高尚的品质、健全 的人格和 正确的人 生观、世界 观等 ,使他们适 应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 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摘要:近年来的全国各地高考英语试卷出现大量反映人格教育的完形填空、阅读和作文。高考试卷所传递的信息要求在英语教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贯彻人格教育思想。
3.教育学与试题 篇三
摘 要: 实行教考分离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是高校考试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试题库建设是实现考试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举措,更是有效实现教考分离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结合本院教学现状,阐述了试题库建设的目的、作用、意义,探讨了试题库建设的方向及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 教考分离 教学改革 试题库建设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现代化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学生不仅是社会的需求,而且是高职院校追求的目标。然而,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考试将作为学生专业水平评定标准长期存在。传统考试形式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虽然有所改变,如减少卷面考试比例,增加实践操作内容等。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各教育主体为自身利益博弈,最终导致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考核表面化、形式化。在传统教考一体的模式下,教者在传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向性,甚至出现考前划重点、范围等现象;对于学生,只需掌握易考知识点就能应对教考一体的考试方法,并且可以满足其高分评奖,受人尊重的心理;最终导致教学质量的检验、考核一定程度上表面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究竟掌握得如何难以评判。解决上述问题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和多方努力,而建设试题库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
何谓试题库?就是按照不同的学科门类及内在联系,将不同的试题分门别类地汇集起来,为特定学科知识和技能测试提供备选试题的一种系统资源。通过试题库系统,科学合理地随机生成高质量的试卷,既可以用来检验教学效果,又可以帮助学生自学或复习专业知识。
1.建设试题库的意义和作用
1.1为教考分离提供实施平台。教考分离考试制度是一种现代教学管理手段。所谓“教考分离”指的是将教学与考试分离进行,即将过去某一课程由任课教师自己命题、自己评分的做法,改为从规范、标准的试题库中筛选、组合出符合要求的试卷,以密封形式集体阅卷、统一登分,以杜绝舞弊、加“人情分”现象的一种考试形式。因此,可以有效避免授课教师在教学和命题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培养教师的责任心及使命感,使教师必须反复钻研大纲,熟透教材,增加教学信息量,对学生严格要求,以通过考试作为对教师及教学管理部门的评估。
1.2提高教学效果评价的可信度。试题库是由本专业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材和教学计划,针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综合实践操作题、客观题等分析研讨设计,聘请行业专家对主观题、客观题、综合实践操作题等进行严格把关,按照用人单位岗位技能需求,以一定比例抽取试题组合试卷,保证试卷的实践能力考核力度,缩短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公平公正合理选拔优秀专科毕业生进入高等院校学习及就业。
1.3帮助学生学习,增强学习主动性。在传统考试中,无论卷面考试还是技能考试,在教考合一的情况下,划重点,考前突击背书,参考同学笔记等方式基本能达到考试过关的目的,这些客观试题中很难找到与工作的相关性,多数学生想当然认为工作后用不上,从而对学习无兴趣。试题库建立后,按比例抽取试题组合试卷,没有所谓的重点,督促学生认真学习所有的知识点,且试题库向学生开放,学生随时随地可以上网做题,复习相关知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1.4促进良好考风学风的形成。①试题库的建立使教考分离,试卷保密程度提高,无考前漏题的可能性。②试题库的知识点涵盖范围广,降低了猜题命中率,进而改变学生平时不努力,考前临时抱佛脚和做小抄的现象。③若采用计算机无纸化考试模式,则考生之间试卷完全不同,没有互相抄袭可能性。④由于试题库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考核力度,使学生可以在平时真正做到实际模拟,进而建立良好考试心态。
1.5减少教师重复劳动,提高效率。在传统考试中,教师每学期为期中、期末和学生补考考试出考卷,制定标准答案,出卷前开会划范围,考完后开会定披卷标准,做大量的重复劳动。试题库建立后,试卷和标准答案由系统自动生成,减少教师工作量。甚至可能的话,客观性试题部分批阅可以由评分系统自动完成,教师只需做主观试题评定就可以,进一步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帮助教师把主要精力转移到试题的评判等主观性工作上,保证测评结果的可信度。
2.试题库建设如何进行比较合理
试题库建设的目的是能够有效检验教学质量。因此,试题库应体现职业教育“理论知识够用,强调技能,提高素质”的特色,应是各科教学大纲具体实施的总结、检验。试题库的质量,可从命题、试题评价两个方面入手。
2.1命题要求明确试题类型和难度等级:试题库是大量具有一定参数的试题的有机组合。试题库建设完成后,出卷由系统随机抽题产生,为保证试卷质量,试题必须分章节、分类型和分难度等级,以确保试卷内容涉及各个章节,难易程度搭配合理。试题库中的试题都要按照测试目标精心筛选收集组成,每道试题要有内容及答案。题量包括试卷的长度和学生的计算、书写量;要求题型要新,题的切入点、考点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即语意清晰、考点明确;答案要求要点清晰、分值明确,便于流水作业。
为保证随机抽题生成试卷重复率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题库的题量必须足够大,试题类型必须多样化。试题信息(包括:题型、难易度、知识点等)要合理地均匀地分布,便于系统自动生成试卷或者人工手动组装试卷时明确的选择试题涵盖范围和难易程度。
试题库必须有专门人员维护。同时为适应时代的变化,学科的发展,试题库必须不断更新,增加新的试题,淘汰过时的试题,才能保持生命力。因此,试题库软件必须拥有试题查询、增加修改等功能。
总的来说,试题库命题应遵循三大原则:①保证入库试题高质量原则;②保证入库试题数量大、分布合理的原则;③保持题库题量动态变化的原则。
2.2命题结束后,应由行业专家就命题质量进行评估,并决定是否入库。试题质量评价的方面至少应包括:①试题应体现教学目的和教学大纲要求;②试题应体现全面检测的原则。检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理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试题之间应彼此独立。④试题表述应简明。在不遗漏解题依据和思路的前提下,题目语意要清楚,文句简明扼要;答案明确合理;评分标准简便、准确、科学。
2.3试题库的建设应依托信息技术部门,或者请软件公司参与,将试题库建设成一个功能强大的软件,提供功能全面的试卷管理功能,包括:手工组卷、智能随机组卷、学生自评、试卷浏览及修改。
2.4试题库的建设工作量非常庞大,且要求工作人员认真细致才能建成一个高质量的试题库。必须依靠所有工作人员的积极参与和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因此有效提高参与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非常重要,可以说是试题库建成的关键因素。只有凝心聚力才有可能建成一个高质量的试题库,全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以考虑将题库建设的贡献经过科学的评价后,作为衡量参与者工作量、工作能力的参考依据之一,有效调动工作人员的参与积极性。
3.试题库建设中可能会遇到的难点及应对策略
3.1前期投入大,维护技术要求较高。试题库建设所需条件较高,题库要能与教务管理系统衔接。高质量的试题库要求设置有试题生成、维护、导入、导出、学生自测练习、答疑、网上考试等多个模块并与学籍管理、考试管理、教学计划等其他子系统间要有机结合;试题属性要齐全、题量要充足、试题命制要科学(标准化),命题教师须经专门培训,试题要不断调整,适应教学内容、学生能力、教学水平变化的需要,在此基础上试题库方可发挥作用。
3.2试题库必须不断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如今的社会各行各业在飞速地发展,各种新的知识和机能不断涌现,因此试题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完善的过程,必须安排专业管理人员,不断地更新试题库内容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与时俱进。试题库的建设最终能实现测试的即时化、无纸化,为现代化教育的必然趋势,大大提高考试效率,这就要求学校具备大型信息服务中心、满足同年级同专业学生上机操作的网络计算机房,这一切的建立都需要学校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针对上述情况,可以采取先试点后铺开,先提优后全体的方式,逐步完善题库系统及其相关的管理等一系列制度,构建有利于题库系统真正服务教学、服务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考试的目的是检查教学效果,检验教学质量,从而调动教学积极性,提高教学水平,在教学质量评价中占据重要地位。传统的教考一体模式,任课教师自己命题、自己评分,导致教学过程中有取舍和针对性,教学考核数据难以反映真实现状。这些因素最终导致学校易管,教师易教,学生易学的低水平培养模式,这与我院培养高素质学生的目标背道而驰。因此,考试改革作为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势在必行、不可缺少。
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传统的教考一体模式中,教和考没有彻底分离开来,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一定的偏向性和暗示性。如果把教和考彻底分离,考核由教、学等主体以外的第三方来实施,就可以使得教、学等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减少偏向性,更注重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从而真正培养出让社会满意的高素质学生。
试题库的建设能够真正从技术上实现教考分离,与传统考试相比较,有显著优势,其教学质量的测定更科学合理,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建设好试题库,做好教考分离,提高教育教学各利益主体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虽然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但优势明显,是高等教育考试制度改革的前进方向,对实现高职院校培养面向一线技能型人才的教学目标有决定意义,是高职教育改革不可缺少的环节。
参考文献:
[1]傅军.完善教考分离,加强试题库建设与管理.考试周刊,2007,49:2-3.
[2]佟鹏.基于试题库建设的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中国电力教育,2007,11:60-61.
4.《幼儿教育法规与政策概论》试题 篇四
单位:姓名:学号:
一:名词解释:
1.教育法:
教育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用来调整教育活动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2.教育法律责任:
教育法律责任是指法律关系主体实施了违法行为而必须承担的否定性的法律后果。
3.幼儿园事故:
幼儿园事故,是指入园儿童在幼儿园期间和幼儿园组织幼儿离园集体活动而处于幼儿园管理范围内,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
4.教师申诉制度:
即教师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向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就是教师申诉制度。
5.教育法律救济:
所谓法律上的救济,是指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裁决社会生活中的纠纷,从而使权益受到损害的相对人获得法律上的补救。
二、填空:
1.我国国家教师制度包括:用制度、培训进修制度和奖惩制度组成。
①.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规定;
②.领导教育、卫生保健、安全保卫工作;
③.负责建立并组织执行各种规章制度;
④.负责聘任、调配工作人员。指导、检查和评估教师以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并给予奖惩;
⑤.负责工作人员的思想工作,组织文化、业务学习,并为她们的政治和文化、业务进修创造必要的条件;关心和逐步改善工作人员的生活、工作条件,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⑥.组织管理园舍、设备和经费;
⑦.组织和指导家长工作;
⑧.负责与社区的联系和合作。
3.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幼儿园的保育工作主要抓好:排幼儿一日生活;②做好疾病防治工作,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③建立安全防护和检查制度,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④提供合理的饮食,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⑤积极开展体育锻炼,增强幼儿体质.4.法律救济的渠道包括:三.问答:
1.根据教师法的规定,教师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答:我国幼儿教师具有以下基本权利:①进行保育教育活动,开展保育教育改革和试验。简称教育权;②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发表意见。简称科学研究权;③指导
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幼儿成长发展的权利。简称管理幼儿权。④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简称获取报酬待遇权。⑤对幼儿园的保教工作、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幼儿园管理的民主权利。简称民主管理权。⑥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简称进修培训权。幼儿教师的义务:①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②贯彻国家的教育发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幼儿园的保教工作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保教工作任务。③按照国家规定的保育教育主要目标,通过活动对幼儿进行形象的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组织、带领幼儿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④关心、爱护全体幼儿,尊重幼儿人格,促进幼儿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⑤制止有害于幼儿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幼儿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幼儿健康成长的现象。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水平。
5.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试题及答案 篇五
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试卷
(课程代码088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有人说,学前教育管理的特点是一种非学校化的管理,这体现了学前教育的[ ] A,保育性B综合性C启蒙性D开发性
2.现代社会要求学前教育把培养“完整儿童”作为主要目标,这体现了学前教育的趋势具备[ ] A,科学化B整体化C规范化D多样化 3.园所管理的核心是[ ] A.园所行政管理B园所教育管理C园所设备管理.D园所事务管理 4.管理者对员工的内部培训包括[ ] A.上岗培训和专题培训B在岗培训和教育科研培训.C.上岗培训和学历培训D在岗培训和专题培训
5.美国一位著名的管理学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领导者,领导艺术的核心在于激励下属主动积极地工作。”这位管理学家是[ ] A.德鲁克B.法约尔C.彼德·圣吉D.西蒙 6.决策方案的选择原则是[ ] A.适宜B.最优C.迅速D.准确
7.在园所管理中,保证决策目标的实现和计划有效执行的一种职能是[ ] A.控制职能B.决策职能C.组织职能D.计划职能 8.管理过程是以不断的递进发展为[ ] A.宗旨B.形式C.核心D.起点 9.园所信息管理的第一步是[ ] A.分析信息B.提取信息C.获取信息D.传递信息 10.目标管理理论的提出者是[ ] A.西蒙B德鲁克C.法约尔D.彼德·圣吉
11.在园所管理中,实施分层管理的组织保障是[ ] A.缩小管理幅度B.选拔能人C.建立管理层次D.充分授权
12.在长期的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同的和遵循的具有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叫做[ ] A.组织精神B.组织文化C.理念识别D.形象文化 13.在园所组织形象设计中,不序于听觉识别的是[ ] A.广告语B.园歌C.口号D.园划
14.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园所长可能对员工产生一定的影响力,这种造就影响力的因素属于[ ] A.职位因素B.资历因素C.才能因素D.知识因素
15.领导与下属犹如主仆关系,对下属的信心和信赖也是主仆似的,这种领导方式叫做[ ] A.利用性的命令方式B.温和式的命令方式C.协调性的咨询方式D.民主性的参与方式 16.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 ]
A.精英化和国际化B.早期化和系统化C.社会化和社区化D,综合化和政府化 17.我国教育法的效力等级有[ ] 河北外院:xh
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学习资料
A.3个B.4个C.5个D.6个
18,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是以国家教育目的为出发点和归宿,指向未来,描绘前景,体现社会主义的教育方向和追求,这指的是学前教育规划的特点是[ ] A.客观性B.民主性C.导向性D.预见性
19.教育评价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并逐步走向科学化的时间是[ ] A.17世纪以来B.18世纪以来C.19世纪以来D.20世纪以来 20下面不是依据评价的参照标准而划分的类别是[ ] 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形成性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1.现代社会的学前教育机构从办学体制来看具备的性质有 A.个体办B.国家办C.集体办D.单位办E.家庭办 22.园所管理的基本任务[ ] A.建立园所管理系统B.加强园所的人力资源管理C.增加园所收入D.完善园所教育环境的管理(试题缺)27.管理方格理论将领导对生产工作的关心和对人的关心用坐标图来表示,论的提出者是[ ] A.布莱克B.莫顿C.施米特D.坦南鲍姆E.古德
28.影响力理论认为,影响别人的行为有许多方法,其中主要有[ ] A.榜样B.劝说C.强制D.建议E.勉励 29.下面关于教育法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教育法规是教育政策的具体化、条文化和定型化 B.教育法规具有普遍约束力
C.教育法规不如教育政策的稳定性强
D.教育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废除都要经过法律规定的程序 E.教育法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0.学前教育评价的功能主要有[ ] A.鉴定功能B.导向功能C.激励功能D.反馈功能E.研究与促进功能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31.由于学前教育具有福利与教育的双重性质,从而学前教育机构具有_______与教育的双重任务。
32.学前教育管理包括对学前教育管理机构与学前教育________的管理,是属于一般层面的管理。
33.影响组织决策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_______、组织和时间。34.管理过程可以被理解为是由管理者与_______在一定目标的指引下所进行的管理活动的程序。
35.园所组织机构设置必须遵循精兵简政原则、_______原则和系统设置原则。36.园所管理者要构建本组织的精神文化,主要包括组织精神的构建和组织______的构建。37.园所教育管理工作包括园所的教育工作管理和园所的_______管理。38.“领导”这个概念,从理论上看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是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则是一种______,具体表现为领导者的领导行为。
39.在教育行政中,以幼儿教育或学前教育领域的行政管理为基本内容的,被称为幼教行政或______行政。河北外院:xh
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学习资料
40在教育计划、教育工作方案的实施过程中经常地进行的评价叫做______评价。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41.园所行政管理 42.例外管理 43规划
44.评价指标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45.学前教育管理与园所管理的关系如何? 46.简述计划职能与决策职能的管理关系?
47.组织文化在管理中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48.简述教育政策合教育法规的关系?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9.简述园所家长工作管理的任务和意义
50.在园所管理中,管理者如何正确运用影响力?
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C2.B3.B4.B5.D 6.A7.C8.AC10.B 11.B12.B13.D14.B15.B 16.C17.C18.C19.D20.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1.ABCDE22ABD.23.AD24.ABCE25ABCDE26.ABCDE27.AC28.ABCD29.ABDE30ABCDE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31.保育 32.管理体制 33.决策者 34.被管理者 35.动态设置 36.价值观 37.保育工作 38.活动过程 39.学前教育
40.形成性(或过程)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41.是指管理者在园所组织结构中,(1分)对园所的财物、制度、人事和组织运行(2分)等一般行政工作进行管理的活动。
42.是指园所的日常事务工作均由具体工作人员直接根据规章制度来处理,无须事事请示园长或部门负责人,只有在出现例外的情况,即出现一些新的、原先条例上没有的情况时,才由园长或部门负责人出面处理。(2分)
43.是对未来事业发展(1分)所做的有目的、(1分)有条理的(1分)部署和安排。(1分)44.是一种具体的可测量的行为化的评价标准,(1分)它是根据可观测的要求而而确定的评价内容,(1分)换言之.指标的内容仅限于能观测到的行为项目(2分)河北外院:xh
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学习资料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9.要点:(一)园所管理过程的基本特点是:
1、管理过程是有目的的双边活动;(论述略)(2分)
2、管理过程是有秩序地双向活动;(论述略)(1分)
3、管理过程是有控制的动态活动;(论述略)(2分)
4、管理过程是有阶段的递进过程。(论述略)(1分)(二)管理过程优化的管理对策
1、努力做好每个阶段的管理工作(论述略)(2分)
2、遵循管理过程发展的时间递进规律(论述略)(1分)
3、随着管理过程的发展逐步提高管理水平(论述略)(1分)50.要点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1、条块分割,各自为政,未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1分)
2、教育行政职能窄化。(论述略)(1分)
3、投资渠道限于政府办学的单一渠道,资源未得到统一调配,存在资源短缺与资源浪费并 存的现象。(2分)
4、办园形式仍以正规的全日、寄宿为主,托幼机构关门办园,服务意识欠缺。(1分)(二)深化幼教管理体制改革的要点
1、政府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理顺关系。(论述略)(2分)
2、改革办学体制,实现幼教筹资渠道多元化。(论述略)(2分)
6.教育学与试题 篇六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儿童身心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要()。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求同存异 【解析】B。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因材施教
2.“庶”与“富”是“教”的先决条件。首次提出这一教育观点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解析】A。孔子提出了“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富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他认为“庶”与“富”是前提,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
3.法国文学家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第一时间给他的小学老师写了一封信表示感谢。这反映了教师劳动具有()。
A.复杂性
B.延续性
C.创造性
D.示范性
【解析】B。教师劳动的延续性是指教师的教学不只局限在学生的上学时期,还会影响到学生毕业以后。
4.在小学生品德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学校
B.少年宫
C.同学
D.社会
【解析】A。
学校教育在小学生品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5.下列属于学校教育制度内容的是()。
A.修业年限
B.教学大纲
C.课程标准
D.课程设罝
【解析】A。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它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6.小学生的手指不小心被教师的门夹伤,教师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给学生()。
A.揉搓受伤手指
B.吃止痛消炎药
C.冷敷受伤手指
D.热敷受伤手指
【解析】C。手指受伤应先冷敷,因为热敷会引起受伤组织细胞受热膨胀挤压周围的细胞,也会加速血液流动渗出。24小时之后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7.教育研究主体通过对有意义的教育教学事件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或理念的研究方法是()。
A.经验研究法
B.调查研究法
C.行动研究法
D.叙事研究法 【解析】D。题目是叙事研究的定义。
8.关于儿童“最近发展区”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A.发展要先于教学,以更好的进行教学
B.教学内容应略高于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
C.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以更好的促进发展
D.教学应同时考虑儿童现有发展水平和所能达到的水平
【解析】A。
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要先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这样才能让学生不断提升。
9.小学生喜欢亲近老师,渴望得到夸奖,这种需要属于()。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和爱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解析】C。
学生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和关心,是一种归属感和爱的需要的体现。
10.“笨鸟先飞”、“勤能补拙”说明()。
A.需要对能力有影响
B.动机对能力有影响
C.性格对能力有影响
C.气质对能力有影响
【解析】C。
勤奋是性格的态度特征,笨是性格的理智特征的体现。
11.小明学习非常努力,但是成绩总是不理想,逐渐出现了被动、退缩、无动力的状态,这种心理反应属于()。
A.学习焦虑
B.习得性无助
C.自我估价降低
D.认知功能障碍
【解析】B。
习得性无助感让人们自设樊篱,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12.根据皮亚杰的理论,能够解决“7×8=56”这个问题的儿童属于()。
A.前运算阶段
B.直观动作阶段
C.感知运动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解析】D。
小学生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
13.小学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
①国家课程②地方课程③必修课程④选修课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A。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科课程标准里面的规定的课程,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14.林老师教学《借生日》时,先板书“生日”,让学生说说自己生日是哪一天?又是怎样过生日的?接着又板书“借”,并提出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为什么要借生日?”“生日能借吗?”这种导入方法是()。
A.故事导入
B.情境导入
C.悬念导入
C.直接导入
【解析】C。题干中老师不断通过提问的方式,借生日能“借”吗?进行设疑,制造悬念,以引起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兴趣。
15.在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主要采用教学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
B.复式教学
C.分组教学
D.班级教学
【解析】A。
古代采用个别教学组织形式。到了17世纪初才产生班级授课制。
16.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在校内或校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是()。
A.实验法
B.演示法
C.读书指导法
D.实习作业法
【解析D。
实习法是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教学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一定场所从事一定的实习实践工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综合运用理论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又称实习作业法。
17.曹老师教学《圆的周长》时,讲述了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计算圆周率上的卓越贡献,同学们感到很自豪,曹老师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解析】D。题干中的自豪感,也是教师向学生传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现的是思想性。
18.在教育理论中,教育与教学的关系是()。
A.结果与过程的关系
B.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C.目标与手段的关系
D.内容与方法的关系
【解析】B。
教学是教育的一种途径,除了教学,教育还有其他的途径。所以他们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9.通常所说的备课要“备”,除了钻研教材、设计教法之外,还包括()。
A.研究学生
B.设计作业
C.设计评价
D.指导学法 【解析】A。
20.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通过任务分解,责任分工,协同互助,已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这种学习方式属于()。
A.掌握学习
B.合作学习
C.探索学习
D.发现学习【解析】B。
题干中的关键词“共同”“任务分解”体现了合作学习。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依据遗忘规律如何合理组织复习? 【 参考答案】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复习在记忆中有重要作用。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有:
①及时复习。识记后,遗忘很快就发生。
②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制定复习计划,不要过于紧张和疲劳,以免产生干扰。
③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④复习方法多样化。单调的复习方法,易使人产生疲劳和厌倦情绪,会降低复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复习时,方法要灵活多样。
⑤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可以更好地提高记忆效果,在复习时应尽量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要眼看、耳听、口读、手写相互配合。
⑥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反复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的方法,能使学习者及时了解到识记的成绩,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激起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22.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参考答案】
(1)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2)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首先,文化模式为教育提供了特定的背景。其次,文化模式还从多方面制约教育模式。如东方文化模式的核心是追求和谐、崇尚德行、关注整体;西方文化模式的核心是追求征服、崇尚理性、关注个性。沿着这两种不同的文化模式发展的教育模式,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与方式等各个方面都有明显差异。
(3)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23.简述小学教师撰写操行评语的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
(1)班主任要明确评语不是一种检查和评比,而是一种阶段性的总结。学生期末评语是老师对学生一学期来的表现的一种分析和总结,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全面正确的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存在的优势和不足,鼓励学生发扬优势,改进不足。因此,班主任在写学生评语时应注意不要给学生下定义或分等级,而是要客观地给学生作一次比较全面的总结。
(2)评价主要注重的是学生的发展过程,这就要求班主任平时要注意细心观察,为期末评语的撰写积累素材。要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发掘学生的闪光点。班主任评语中要由衷地为学生的优点“喝彩”。然而学生的闪光点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能表现出来的,有些甚至是一闪而过。这就需要班主任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并把它记下来作为日后写评语的素材;要正确评价一个学生,不能只是着眼于他眼前的表现,也要关注他以往的表现,更要注重他未来的发展。
三、材料分析
24.材料
沈老师走进教室,发现黑板上有一副嘲弄他的漫画,同学们嬉笑不已,沈老师看后笑着说:“头像画的很逼真,这位画画的同学很有天赋,我为班上有这样的人而感到高兴,建议他多向美术老师请教,充分发挥特长,说不定将来会成为美术家呢。”沈老师停顿一下,接着说:“可是这节课不是美术课,而是作文讲评课,现在我把它擦掉好吗?”沈老师正要去擦,只见一位同学疾步走上讲台,向沈老师深深的鞠了一个躬,然后抢过黑板擦,擦掉了他的“得意之作”。
多年以后,一副赞美老师,反映自己思想转变的美术作品《悟》被选为参加全国美术展的参展作品,作者就是当年在黑板上画漫画的学生。
问题:(1)评析沈老师对“漫画事件”的处理。(10分)【参考答案】沈老师的处理方式很恰当。
第一,沈老师做到了长善救失。虽然是学生的恶作剧,但是沈老师还是能看到学生的山观点,并进行了赞扬,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第二,教师运用了期望效应。罗森塔尔的实验对教师的启发表明,教师如果对学生有期待,并能鼓励指导学生,学生就会取得很大的成就。
第三,教师注重教学的教育性原则,在教学中能够从思想品德方面给与学生一定的启发,能够做到学生的自我感悟。
(2)谈谈教师在处理课堂上对突发事件的注意事项。(10分〉
【参考答案】教师处理课堂问题行为的具体策略,根据实践经验的总结,一般可概括为以下几种:
1.忽略小而且转瞬即逝的问题行为。
2.非言语警示或停顿。
3.适时表扬正确行为。
4.言语提醒、反复提醒。
5.直接提问。
6.执行结果,注意慎用批评与惩罚。
25.材料
刘老师教学《第一场雪》时,运用各种方式激励学生。学生在质疑时,她就说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学生朗读表现出色,她就说:“老师仿佛罝身于雪景中,心中无比轻松愉悦。”大家齐读得好......大家读得不好时,她首先肯定“读得不错,要是不仅能表现出惊讶,还能表现出赞叹的感觉来,就更棒了。”
问题:(1)评析刘老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10分)【参考答案】
第一,刘老师做到了教学评价的客观性,能让学生感觉教师的评价是合适的。
第二,刘老师做到了教学评价的指导性,通过教师的评价,学生知道自己应该朝向哪个方向努力。
第三,刘老师做到了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刘老师在对学生的评价除了适合学生,而且评价也非常正确合理。
(2)谈谈“新课改”倡导的评价理论。(10分)
【参考答案】新课改倡导激励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行为作出及时、积极的反馈,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
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
评价内容综合化。全面素质评价。
评价方式多样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
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交互作用的评价
7.教育学与试题 篇七
编程水平测试是大多数理工科毕业生求职时必经的环节之一,尤其是对电子类、信息类、通信类和计算机类等专业的学生而言。这些测试一般通过笔试或面试等方式进行。录用之后,一些企业还会进行编程方面的入职测试,以此作为考察员工水平和开展岗位定编的依据。因此,编程水平的高低已成为众多企业选择、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
但是据我们调查,从学校这一方面来看,编程教学却不尽如人意,与企业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目前的编程教育,普遍以学生学会语法、掌握软件或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等为主要目标,缺乏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面对这些测试题时普遍感到束手无策,成绩很不理想。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从四年前开始搜集、整理各种编程相关的笔试题、面试题和入职测试题,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对这些题目的整理与分析,确定企业的人才技能需求,查找编程教育与企业需求的差距,并在此基础上,对编程教育进行改革和改进,以提高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的能力。
2. 研究的必要性
学校的编程教育应当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培养的人才应当符合企业的需求。但从目前搜集的资料来看,针对测试题展开的研究还比较少,相关的教育类课题和项目并不多,发表的研究成果更是缺乏。仅仅在部分网络社区有一些关于测试题的内容,但也仅限于语法层面的讨论,编程教育涉及不深。我们认为,加强对测试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第一,这些测试题直接代表了企业对人才的编程能力要求,并且这些题目本身也与企业所在的行业以及企业自身的业务技术方向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这些题目来了解企业的技术方向和编程能力需求。另外,通过对这些题目及其所代表技术背景的解读,可以指引我们编程能力培养的方向,改进相关课程。
第二,这些题目不同于平时书后的练习题,与计算机等级考试试题也大为不同。此类试题相对短小精致,考察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相当高,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加强对这些题目的研究,可以为相关课程服务,并丰富这些课程的题库,从而提高此类课程的教学水平。
第三,对这类试题进行研究,具有短期和长期效应。从短期来看,研究成果可以直接为毕业班学生服务,提高他们的应试技巧;从长期来看,可以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从而使学校毕业生素质更上一个台阶。
3. 测试题的分析与解读
我们搜集的题目主要来自于部分合作企业、参加笔试的毕业班学生和一些编程网站。由于企业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较为全面地考察一个学生的编程能力,包括编程语言、数据结构、算法、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网络等方面的知识,因此,这些题目一般比较简短,考察的知识点却很多。通过归类和分析,可以发现这些测试题具有很典型的特征,下面逐一进行讨论。
(1)行业相关性强
这是由企业的行业所决定的。企业所在的行业决定了它需要哪方面的人才,而从题目中也能看到这种需求。
例1:下面程序的输出结果是____。(台湾某芯片企业2007年测试题)
例1考察的知识点是unsigned类型。这种类型在绝大多数学校中忽略不讲或是一带而过。而对于部分硬件企业来讲,unsigned类型在编程中大量使用。因此,学生在碰到这类题目出错的概率很高。类似的知识点还有位运算、某些特殊的指针等。
(2)注重程序风格
在IT界,出于代码传承和维护的需要,公司普遍比较重视代码的可读性。这也就需要代码有比较好的编程风格。好的程序风格不仅可读性强,而且代码的安全性高,能够避免一些错误。所以不少公司在测试学生的编程水平时,评判标准包含不少编程风格方面的分值,有的甚至直接以此作为测试内容。
例2:下面两段程序中a是一个变量,请进行比较两段代码的优劣。(美国某嵌入式公司2005测试题)
例2中的两段程序功能相同,但如果程序员在输入时误把“==”写成“=”,则第一种编译器可以检查出来,第二种编译器则无法检查。因此第一种要好。这种题其背后就是考察的学生的编程风格。跟语法没有多大关系。与此类似,变量命名规范、空行、缩进、注释等也是企业所看重的。
(3)注重基本功
熟练掌握常见的语法和算法是对编程人员的基本要求,企业对此也极为看重,并且更注重的是对知识的理解而非识记。
例3下面程序的输出结果是____。(韩国某电子企业2006年测试题)
for语句是C语言的基本知识点之一。在例3中,for语句的第二子句与第三子句与通常的for语句不同,是颠倒的。但根据“第二子句为真则执行循环体,否则不执行”的原则来判断,此题还是可以做出来的。如果基本功不够扎实,很可能认为此题有语法错误。
(4)注重知识点的融会贯通
许多企业要求招收的员工有比较全面的知识体系和知识储备,并了解编程语言的发展、演变和趋势,因此测试题中这方面的内容也不少。
例4请评价C++语言中多重继承的优点和缺陷。(国内某运营商2009年测试题)
例5 C++中有了malloc/free,为什么还需要new/delete。(国内某通信设备商2008年测试题)
这两题要求应试者对C、C++的一些语法机制及其演化过程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而这些内容在授课时通常都会被忽略掉。学生对这些内容接触不多,不能从根本上掌握这些内容,综合能力也就得不到提高。
(5)注重多学科的贯通
由于编程能力要素包括编程语言、算法、数据结构、编译原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企业在考察学生编程能力时,并不局限于语法与算法,而是从多方面进行考察。因此,一些题目表面上看起来是编程语言方面的,实则需要其它科目的知识。
例6下面三条语句,效率从高到低依次是____。(德国某软件公司2008年测试题)
i++;
i=i+1;
i+=1;
从语法上来说,例6中的三条语句没有多少差别。然而从汇编语言的角度来看,三条语句的效率还是各有高低。此题看似简单,实际上要求应试者对汇编语言和编译原理有较好的理解和掌握。
(6)注重应用能力
综合应用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之一。不少企业对此类人才需求较高,在测试题方面也有体现。
例7编写一个程序,使Windows任务管理器中的CPU使用记录曲线成为正弦曲线。(美国某软件公司2006年测试题)
该题目需要应试者有较高的编程素养,能够综合应用Windows编程、操作系统线程调度等方面的知识。此题目的难度相当大,在测试时甚至允许应试者使用网络。但即便如此,很多应试者遇到此题时仍然感到没有思路,无从下手。
4. 对教学的启示
许多企业的测试题往往同时包含上述多个特点,而现有编程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并不能很好地应对这些题目。这是因为在许多高校中,较为注重的是语言和语法,考核指标单一,综合程度较低,导致学生的动手编程能力较低,与企业的需求脱节较大。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校的编程教育进行改革。
(1)加强针对性,多与企业、业界进行交流。多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在此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更新与改革。这样才能使培养出来的学生需求符合社会与行业的需求。
(2)改革编程教学的目标。将教学重点从知识传授为中心转变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使得学生不仅仅是占有知识,而是能够主动地运用知识,以此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3)改进编程教学的课程体系。将关键技能和编程要素的培养贯穿于整个编程教育之中,使得整个课程体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此外,还需要多开设一些综合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梳理以及实际技能的锻炼。
5. 结束语
高校的编程教育与企业的人才需求还存在着脱节,在学生的能力培养方面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加强对企业测试题的研究,以此来指导编程教学改革,不仅可以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编程水平和学校就业率,而且可以促进学校与企业的交流,使得学校培养的人才更好地符合社会需求。因此,开展此类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晓明,陈平,张铭,朱敏悦.关于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J].计算机教育,2004,8:11-18.
[2]田孟红.培养学生编程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7(4):367-369.
[3]李晖,张世彤.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25(12):78-79.
[4]李永军,怎样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J].文教资料,2006,4:186-187.
[5]郑立华,张莉,王奇.在C程序设计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编程能力[J].计算机教育,2005,10:35-37.
8.内能与热量测试题 篇八
1、关于分子运动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间存在空隙
B、物体内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C、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
D、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的物体有内能,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
B、物体温度在0℃以下时没有内能
C、高温物体的内能一定比低温物体的内能大
D、质量大且温度高的物体的内能一定比同状态质量小,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大
3、下面几个例子中,属于做功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用铁锤打铁块,锤头和铁块都发热
B、冬天站在太阳光下感到暖烘烘的
C、放爆竹时,爆竹腾空而起
D、把一杯50℃的热水倒入一杯0℃的冷水里,冷水变热
4、在试管中装一些水,用软木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把软木塞冲开,在冲开软木塞的过程中()
A、水蒸气膨胀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增加
B、水蒸气膨胀做功,消耗了水蒸气的内能
C、水蒸气膨胀做功,但水蒸气的内能不变
D、水蒸气膨胀做功,水蒸气的温度不变
5、关于热量和温度的关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物体温度上升越高,吸收的热量越多
B、物体温度上升越高,含的热量越多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会升高
D、物体含有的热量多少与温度无关
6、人们在生活中用热水取暖,生产上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因为水的()
A、比热大 B、吸收的热量多
C、放出的热量多 D、密度较大
7、甲、乙两种物体质量相同比热不同,当它们升高相同温度时,一定是()
A、比热小的吸收热量多
B、比热大的吸收热量多
C、甲、乙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D、因初温不知道无法判定
8、下面哪种情况下比热会发生变化()
A、一杯水倒掉一半
B、水凝固成冰
C、0℃的水变成4℃的水
D、铁块加工成铁板
9、初温相同,质量也相同的水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再将铜块投入水中,则会出现()
A、铜块放热,水吸热
B、铜块吸热,水放热
C、铜块与水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D、水的内能传递到铜块上
二、填空题
1、分子运动论基本内容:物质是由 组成的,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_________________,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2、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____,这一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_________________。
3、在高空飞行的子弹具有________能,___________能,还具有__________能,子弹落地后这三种能不为零的是_________________能。
4、用铝壶烧开水,壶中的水蒸气将壶盖顶起来,这是消耗水蒸气的_________________能对外做功,将水蒸气的_________________能转化成壶盖的_________________能。
5、在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简里放人一小块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时,棉花燃烧起来。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是和_________________,它们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__________它们所用的单位相同,都是_________________。
7、用搓手的方法可以使手暖和,这是用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增加手的内能,用暖水袋使手暖和,这是用______________方法增加了手的内能。
8、在物理学中常提到“热”字,但其含义各不相同,请将下列“热”的含义填入空格内。
(1)这盆水很热,这里的“热”是指_________________。
(2)物体吸热升温,这里的“热”是指_________________。
(3)摩擦生热,这里的“热”是指_________________。
9、用做功的方法来改变物体的内能,实际上是_____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能的过程。
10、已知铜的比热是铅的3倍,现有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铅块,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铜块升高的温度是铅块升高温度的_________________倍。
11、2.5千克的水,加热前水温是20℃,在标准大气压下,把水加热到开始沸腾,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_______焦。
12、甲、乙两种金属的比热之比是3:1,质量之比是2:1,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甲物体的温度升高了10℃,则乙物体的温度升高了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某种燃料_________________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燃烧值,燃烧值的单位_________________。
14、20千克无烟煤完全燃烧,将可以放出_________________热量,这些热量能使_________________千克15°C的冷水烧开(无烟煤的燃烧值是3.4×107焦/千克)
15、内燃机的工作过程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个冲程组成。
三、问答
1、为什么沿海地区的气温变化没有内陆地区气温变化那么剧烈?
2、小明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很凉。同样,太阳光照射,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小明想:是不是沙子和海水吸热升温快慢不同呢?于是他从海边取一些沙子和海水带回家进行探究。
小明在两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别装上了相同质量的海水和沙子,用一个100W的白炽灯同时照射它们,并用温度计测出它们不同时刻的温度值。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小明探究的物理问题是什么?
(2)分析小明探究中收集到的数据,你可以得出什么探究结论?
(3)小明发现“夏天海边的沙子烫脚而海水却很凉”,请你用简单的语言从日常生活中或自然中举出一个类似的现象。
四、计算
1、把500克的水加热到100℃,吸收了1.68×105焦的热量,则它的初温是多少?
2、太阳光垂直照射时,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每年共获得4.3×105焦的热量,用这些热量给水加热,可以使多少水从温度15℃升高到55℃,这些热量全部用来做功的话,能做多少功?这些热量与完全燃烧多少汽油放出的热量相等?
参考答案
一
二
1、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引力、斥力
2、扩散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动重力势内内
4、内内动
5、压缩气体做功使气体内能增大
6、做功热传递等效的焦耳
7、克服摩擦做功热传递
8、(1)温度(2)热量(3)内能
9、机械内
10、1/3
11、8.4×105
12、60
13、1千克完全燃烧
14、6.8×108焦1900千克
15、吸气、压缩、做功、排气
三、
1、答沿海地区的周围主要是海水,海水的比热比较大,而内陆地区的周围主要是泥土、砂石,泥土、砂石的比热比海水的比热小得多,因此,在同样受热或遇冷的条件下,沿海地区的气温变化就不像内陆地区气温变化得那样剧烈。如在夏季,海水接受太阳的辐射热后,温度上升缓慢,而泥土、砂石被太阳照射后,温度升高明显,在冬季,则相反,海水温度下降慢,而陆地泥土,砂石温度下降明显。
2、答(1)质量相等的海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的热量谁温度升得快
(2)相同质量的沙子和海水,吸收相同热量。沙子升温快,水和沙子吸热温度变化随着时间延长而减小
(3)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变化小,而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变化大;
【教育学与试题】推荐阅读:
教育政策与法规考试题09-10
2009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模拟试题07-09
电大本科小学教育《科学与技术》试题及答案08-30
会计继续教育《会计职业道德》试题与答案09-08
2015山东会计继续教育__企业纳税实务与技巧_试题及答案要点10-12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试题11-03
公共教育学试题十07-19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706-14
教育学基础知识试题06-29
学前教育学试题库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