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改经验总结

2024-08-10

初中课改经验总结(共14篇)(共14篇)

1.初中课改经验总结 篇一

武隆县教育科学研究所文件

武教科所〔2010〕10号

武隆县教育科学研究所

关于组织初中语文教师到酉阳参加课改经验总

结暨教材培训会的通知

各单设中学及石桥、仙女镇中心校:

为总结重庆市湖北版初中语文教材使用地区课改6年的经验

教训,总结湖北版初中语文教材实验情况,帮助初中语文教师提

高文本解读能力和教学水平,重庆市教科院和湖北教育出版社定

于4月6日至7日在酉阳县举办初中语文教材实验区县课改经验

交流暨教材培训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会人员及名额分配

建议各校初中语文教研组长参会,参会人员一人以上的,由学

校另行确定教研组长以外的参会人员。

各校参会名额分配如下:

武隆中学1人,桐梓中学1人,火炉中学1人,石桥1人,土坎中学1人,白马中学1人,长坝中学1人,鸭江中学1人,庙垭中学1 人,平桥中学1人,仙女山镇1人,羊角中学2人,江口中学2人,实验中学5人。

二、会议内容

(一)汇报课;

(二)实验区课改经验交流;实验区教师教学经验交流;

(三)专家评课、专家报告、专家答疑;

(四)论文评比。

三、会议时间、地点

会议时间:4月6日下午2:00至6:00报到,4月7日全天开会,4月8日早餐后离会。

报到地点:酉阳县金汇宾馆大堂

四、会议经费

参会教师会议期间的食宿均由会务处解决,交通费回原单位报销。

五、其他

参加评比的论文、案例、调查报告等,由作者本人负责打印一式一份,交给所在学校参会教师带到酉阳交会务组;另将电子文档以校为单位,交到武隆县教科所吴森同志处,以便统一上交湖北教育出版社。

鉴于到酉阳交通不太方便,所以决定全县参会教师统一出发,出发时间及方式为:4月6日乘坐重庆至上海的K73次火车,该车武隆发车时间为上午10:03分。

二〇一〇年三月三十一日

主题词:教育科研会议通知

武隆县教育科学研究所——2010年3月31日印

2.初中课改经验总结 篇二

关键词:语文教学,写作自由,情感体验,写作源泉

笔者从教初中语文多年, 经过不懈的钻研摸索, 积极贯彻素质教育思想, 认真学习新课改理念, 结合本学科教学改革实践, 总结积累了一些教育教学经验, 我经常掩卷深思:我心目中的语文课是什么样子?有时, 她像巫山神女, 可望而不可即;有时, 又像自己最亲爱的人, 亭亭玉立般地站在我的眼前。她自身有着无穷的魅力, 等待我们的语文老师, 引导学生去挖掘、去发现。我反思:韵味无穷的语文课, 为什么在我们的孩子眼中枯燥乏味, 甚至面目可憎?我追问:怎样才能展示语文课的神奇魅力?在求索的过程中, 我对语文教学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

语文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 也是巨大的。然而, 长期以来, 语文学科并没有得到学生应有的重视, 现在其地位甚至已被列在主课之外, 这一点在许多学校都已是不争的事实, 这也是造成语文课缺乏吸引力的原因之一。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真正地发自内心地去喜欢语文呢?

一、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语文教师就是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创造一个溢满哲理、充满情趣的情感世界。教师声情并茂地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 细水长流地进行灌溉渗透, 让学生在情感世界中大胆想象, 触发联想。在想象和联想中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 在交流中引发情感共振, 在共振中挖掘文本的情趣理趣, 从而达到感情的升华, 学生在课堂社会中亲历着生活, 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兴趣参与课堂活动, 体验着由服从、沉默、反抗、竞争、展示、回避、成功、失败等带来的种种酸甜苦辣、喜怒哀乐, 这些都成为我们课堂教学只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在这样的教学中, 课堂是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生命活动的广阔天地;是浮想联翩、精神焕发和创意生成智慧的沃土。上这样的语文课, 我们的学生能不喜欢吗?那么,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如何调动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呢?首先, 要引导学生去感悟、品味文本语言。在《七颗钻石》中, 有个小姑娘在一个漆黑的夜里, 独自一人去为生病的妈妈找水喝的情节, 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去品味语言的:如此漆黑的夜晚, 小姑娘竟远离家人去找水, 水容易找吗?从文中那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其次, 要大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我在教学《七颗钻石》一文时, 巧设情境, 处处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比如:

1.此时此刻, 假如你就是上帝, 看到小姑娘的千辛万苦, 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

2.如果你是那位小姑娘, 端着妈妈舍不得喝下的水, 你会对妈妈说些什么?

3.全村的人都得救了。假如你也在场, 见到了那位拯救全村人的小姑娘, 你最想对她说些什么?

从教学反馈来看, 学生积极参与, 热情高涨, 充分享受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一幕幕感人的教学情景、一个个成功的教学案例告诉我:在语文教学中, 一定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情感体验。

二、充分开掘写作源泉, 尊重学生的写作自由

语文课被搞得面目可憎, 另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的作文课出来问题, 作文课应该怎么上?才能回原它的真面目?我认为, 充分开掘写作源泉, 尊重学生的写作自由, 才能让我们的作文课流光溢彩, 才能让我们的学生情不自禁的喜欢它, 才能使学生做起文章来个个妙笔生花。作文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正确、丰富、深刻的思想。课文只是范例, 是导游图, 语文教学最终要落实到语言的运用上。学生写好作文, 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必须学会思考, 学会做人, 有丰富的思想、高尚的品德。“文以载道”, 言为心声, 语言是心灵的外化。很难设想一个不善于思考的学生, 会写出内涵丰富、生动活泼的文章。“教会学生思考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这一名言充分揭示了思考的重要性。其次, 还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观察生活。生活中充满了哲理, 认真反思生活, 可净化灵魂;密切关注社会生活, 可了解并认识社会。在课堂教学中, 我不断提出问题, 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极大丰富他们的思想, 充分开掘了写作源泉。

作文是自由飞翔的载体。个性自由是文章的灵魂。作文要张扬个性, 自由飞翔, 就必须尊重学生的写作自由, 就是要鼓励学生写“我”的自得之见, 抒“我”的自然之情, 用“我”的自由之笔, 显“我”的自在之趣。因为有了“我”, 有了“自由”, 才会有个性, 才会有真情。要激励学生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世界, 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 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 用自己的智慧质疑问难。要大胆发现, 自由表达, 放开心灵, 放开思想, 宕开笔墨, 自由抒写。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所知、所识、所需。展现“我”神采飞扬的个性, 表现“我”喜怒哀乐的态度。写出人生的痛苦和坎坷, 写出心路历程的喜悦和欢乐, 让学生在高涨的写作心境中自由驰骋, 让一个个鲜活的“我”在字里行间跳动, 写出一个“真我”, 一个“新我”。只有个性张扬自由的作文才是好作文, 她如疾风骤雨, 酣畅淋漓;它如清风明月, 沁人心脾;它如小桥流水, 恬淡自然;它如银河飞泻, 豪放飘逸。它带有草叶的清新和山泉的明净;它带有个性的自由和自我的率真;它带有时代的涛声和世纪的足音。而这一切都得益于老师对学生写作自由的尊重, 在我的作文课上, 说什么命题审题, 说什么谋篇布局, 说什么技巧方法, 统统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而事实上, 学生的写作欲望一旦激活, 犹如庐山瀑布, 飞流直下, 不可阻挡。一篇篇文质兼美的习作, 或激情洋溢, 或含蓄内敛;或恣肆汪洋, 或波澜不惊。你说, 我们的学生怕上作文课吗?

3.初中课改经验总结 篇三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评价;指导思想;内容;方法;表现形式

一、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学习评价的指导思想

课程改革以前,我们评价学生的学习,往往只是把学生的测试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只要成绩好一切都好,忽视了对学生技能、情感、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1.评价学生应包括评价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评价,应遵循《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对应学段知识与技能目标为基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应强调的是,学段目标是该学段结束时学生应达到的目标,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若干段时间的努力,随着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

2.新课程评价倡导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新课程评价认为评价标准是为被评价者设定的前进目标和发展方向,对于不同的学生,这个目标和方向应该是不同的,因而评价标准也应该有所不同。新课程评价尊重被评价者的差异,通过建立多元的评价标准为被评价者的个性发展提供空间,不同的评价标准意味着允许不同的被评价者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

3.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方式多样化

评价主体多元化,是指评价主体不仅指老师,应有教师、学生、伙伴、家长几位评价主体,要特别重视伙伴和家长对学生的评价。评价方式多样化,考试只是课程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与其他的评价方式有机结合,灵活运用。笔试也只是考试的一种方式,要改变目前把笔试作为惟一的考试手段、过分注重等级、过分注重量化的方法。如,我教学“用三角函数测物体高度”这一节内容时,检查了学生的能力。

二、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学习评价的内容

1.对数学知识的测评

传统数学知识的测验主要集中评价学生是否能记住一个概念的定义,给出或从几个选项中选择出一个有关这个概念的正确例子,或者在几个概念之间区分符合已知条件的某个概念。但是对概念的理解远不止这些。学生对概念的真正理解,意味着能够自己举出一定数量的有关这一概念的正例和反例;能够比较几个概念的异同,并且认识到不同概念的差异及其所对应的不同解释;能够将概念从文字的表述转换成符号的、图像的或口头的描述或表征。所有这些与概念知识有关的能力,对于学生应用概念和规则进行推理、解决问题非常重要。

2.对数学技能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测评

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数学大多含有技能的特征,所以我们常常认为技能是最容易观察和考查的。传统的教学和考试也集中在这一方面,很少评价学生是否理解了隐含在技能应用中各概念之间复杂的关系及在数学思考过程中使用的解题策略。新课程强调“技能的掌握必须建立在相关知识的概念的基础上”,这就要求学生能比较轻松和灵活地运用技能,而不是通过机械地模仿和记忆去获得。因此,评价技能是否被掌握的试题,既要考查学生实际运用技能的情况,又要考查学生是否能正确思考“在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那个规则以及什么时候应用这一规则”。

3.对数学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他们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要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对数学的认识(价值观)、态度和情感与在数学认知上的发展并不是割裂的,它们一同发展并相互影响和促进。研究表明,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和创造能力与他们对数学的认识、态度和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了解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态度与情感,有助于教师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开展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条件和环境,进而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诊断出他们在数学学习上困难的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制订个别化教学策略。

三、新课程下初中数学评价的方法

新课程强调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强调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还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因此,考评的内容应涉及评价学生的进步,调节教师的教学,为家长提供学生在校学习数学的情况以及评价整个数学课程的成功性等几个方面。—般来说,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方法按评价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

1.教师评价

在课堂观察时,教师不仅应关注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而且应关注学生的其他方面。当学生在回答提问或进行练习时,通过课堂观察,教师便能及时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从而作出积极反馈,正确的给予鼓励和强化,错误的给予指导与矫正。记录中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关注学生突出的一两个方面。比如,观察××学生,对突出表现的行为,在相应的观察项目前打个“√”,若无,则不作任何记号。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测验与考试评价依然是学生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但评价的性质已经不再是为了甄别与选拔,而是为了帮助教师更全面地获取学生学习情况的信息,从而判断学生是否需要更多的指导,同时也为学生自我检测和进一步学习提供有力的帮助。

2.自我评价

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时,可以采取建立成长记录袋的方式,以反映学生学习数学的进步历程,以增加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在成长记录袋中收录反映学习进步的重要资料,如自己特有的解题方法、最满意的作业、印象最深的学习体验、探究性活动的记录、发现的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或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对解决问题的反思、单元知识总结、最喜欢的一本书、自我评价或他人评价等。另外,成长记录袋的内容还可以设计成包含学期开始、学期中和学期结束三个阶段的学习材料,材料要真实并定期加以更新,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不断成长与进步,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也为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教学、实施因材施教提供重要依据。

四、评价结果的呈现形式

1.评分制

评分,如果从分数的解释来分,可分为绝对评分和相对评分。过去常用的百分制属于绝对评分,每个学生的分数都是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但如果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正确处理评价的结果,就能够使评价更公平、公正和合理。如,在实践中,对于学生的作业,我采取等级制,分为“A、B、C、D”四个等级,分别从知识的掌握、解题的方法、书写的条理性几个方面为学生作业进行评价。

2.评语制

评语可分为教师评语和学生评语。要尽量使用鼓励性语言,较为全面地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同时指出在哪些方面具有潜能,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使评语有助于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明确努力的方向,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作为评价对象学生,在新课改的评价体系中,已经不是一个被动的被评价者,而是一个对教师评价内容的接受者和应用者,他们不但接受评价,还要利用各方面的评价,结合自己的认识,加快对知识体系的掌握,同时不断提高技能和情感,使评价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催化剂。

总之,我们今天的一切评价都是为了学生明天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张春莉.数学教育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7.

[2]魏超群,吴才忠.数学教育评价[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02.

[3]马复,春霞.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学习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课改工作经验总结 篇四

针对我校学生在中考过程中,升学率下降,成绩下降严重,我们开展了这一研究活动,主要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现将课改工作做个汇报。

一、加强思想教育工作

我们所追求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在中考中全面提高学生的升学率,提高学习成绩。在此种思想的指导下,日常教学工作中,我注重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进而提高学习兴趣。在新课程实验中,没有居高临下的教研。新的教研制度正逐步形成,平等、和谐的氛围,有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领导、教师、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和谐发展。

二、加强课堂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主渠道,也是课程改革的主经脉,课程改革要以课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开展“目标导学,问题引领、合作探究”主题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加强课堂教学管理,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

1、依据新理念激活“老”课题。我本着遵循新课标要求的指导策略,实现由以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为主体的方向转变,构建教与学的新模式。

2、细化课题,深入研究。在课改氛围的带动下,我们课题组成员确立了各自的子课题研究内容。在实践中开展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如优秀英语板报设计、优质课、优秀日记、随笔等评比。促进学生爱说、能说、会写。

3、充分运用任务型课堂教学活动。课堂上大家都在尝试或积极准备尝试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构建“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其中不乏许多成功的经验与案例,但更多的只

是“走过场”:形式简单易学,几个人分成一组,七嘴八舌,谓之“小组合作学习”,一些公开课用之者更甚,以博取大家的美言。但是明眼人一看便知其中的“奥秘”。究竟是学生问题,还是教师假以“小组合作学习”来搞“包装”?……就目前而言,许多课堂中“小组合作”搞得轰轰烈烈、五彩斑斓,但美丽的外表只是一种形式,实在无法掩饰其空虚的内心,不得不令人匪夷所思。

三、加强课后管理

我们每位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

同时,加强对学生进行课后辅导,在提高优生的前提下,着力培养边缘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以增加中考进线生数。并努力处理好教学活动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三、认真做好作业批改工作。及时、细致、准确地对学生按层次留作业。作业批改有原则:有批有改,错的重要内容让学生改写到改错本上,以便记录易的习题,以免再犯。

四、做好试后分析

1、加大对学困生的转化力度。介于我校特殊的生源:打工子女多,留守儿童多。大多数家长疏于管理和关心。无形之中学困生也多。老师的教学管理也加大了困难。我们本着绝不放弃一个学生,不仅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而且思想上关爱他们。A、制定学困生工作计划。B、以鼓励为主,树立学困生的信心。C、分层次教学,把补困加在课后。

D、加强家校联系。

2、今后改进和努力方向。以有序的教学质量评价,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根据每月对学生进行的摸底考试、期中考试等形式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达成度,以便调整自己的教学。每次考试过后,都要结合学生试卷各部分的得失分情况,对考试情况进行分析,并进行自我剖析,做好质量分析。及时弥补教学中的不足,随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5.小学数学课改经验总结 篇五

张忠森2013/6/23近几年来,我们学校小学数学课改精神为指导,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为目标,以校本教研为依托,深入开展数学教学研究,数学课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变革教学管理方式?

我校在继承以往优良教学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推行新的教学管理方式,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规范制度,抓实研究。?

(1)开展培训,完善培训制度。我校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课改培训,并对培训和实践情况认真组织考核。充分发挥指导组成员、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的作用,实现“实验、培训、管理、研究”一体化,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2)课改中心组成员工作制度。学校课改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数学教学的组织、管理、协调和实施工作。每月末召开工作会议。对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加以分析和研究,规划并部署下阶段工作,注意掌握和积累第一手资料。

(3)课改工作的分层管理制度。实施流程为:校长室(负责对数学课程改革工作做整体协调)——教导处(负责课改工作的组织和落实,定期研讨课改的实施情况,辅导、督促各教研组正常开展活动)——各年级数学教研组长(负责带领组内教师正常开展各种教研活动)——各年级数学教师。

(4)教师教研制度。学校规定,每次公开课,本年级所有数学教师和分管行政人员必须到场,课后要认真评课,落实教研制度,并把教师参与教研的情况,作为“教师出勤”来考核。

2、研究备课,提高效益。

(1)推行“集体与独立”相结合的备课制度。

利用教研活动和日常研讨时间,各学科组在安排教学进度、分析单元教材时,要加强集体研究;在具体落实课时教学计划时,强调结合班级实际和教师自身特点,在相互借鉴的基础上形成具有个性特征的课时教学计划;在教案的书写要求上,实行教学能力不同则要求不同的管理办法。

(2)实行“远与近”相结合的备课方式。

我校办公室基本是按年级学科组来安排的,一个办公室老师其实就是一个备课组。在要求能提前备一定量的课外,每天上班到办公室,要求教师重点进行“二次备课”。翻看自己原先的备课,结合学生的作业情况,再次研读教材,充分预设,进行“二度设计”。对教学重点的凸显、教学难点的突破、课堂作业的设计等方面同办公室老师进行再次的商讨,设计出“满意的”教学流程,沉稳的走进课堂,让学生学得轻松,学有成效。

二、构建理想课堂模型

课改的主阵地是课堂,课改工作成败的关键是课堂教学。而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课堂是有理想模型的。近几年,我们在市教研室提出的“有效教学”“和谐课堂”要求引领下,积极开展数学理想课堂研究活动,在研究中逼近理想课堂,从案例构建中掌握理想课堂的教育艺术。在提升教师研究素养方面,我们着重做好了以下三点:

1、深度研学《标准》。努力使每位教师做到手中手中有“本”,脑中有“标”,心中有“底”。

2、解析成功案例。

3、开展创新化设计。

通过以上几个层面的例课探讨,广大教师对数学课堂教学的优秀标准定位在:“学习内容,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获知过程,融入学生的亲历感悟;互动交往,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多元评价,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应用拓展,挖掘学生的研究潜能。”并在各自的教学实践中

努力落实。我们还推行了优化课堂教学研究的封闭循环流程:教案设计——资源共享——教案反思——教学尝试——教学反思——经验共享——教案设计„„

6.14秋课改总结经验材料 篇六

-----丰都县包鸾中学五年课改成果汇报

(2014年9月)

丰都县包鸾中学位于我县南岸,距县城20公里,现有学生16个班900余人、教职工65人。全体包中人,在课改之旅上合作共建、奋发图强了五个春秋。主要以“校园文化、养成教育、课堂教学、校本课程” 为四大抓手,认真谋划工作思路,投入专项经费,严格制订工作措施,确定各阶段性目标,深入扎实开展工作。更感谢各级领导、专家在教学资源方面的倾力帮扶。学校得到了内涵发展,各个方面发生了喜人的变化。

一、系统构建“朴素教育”核心文化体系并努力践行

学校立足实际、准确定位,把“办一流的农村初中”作为全校师生的奋斗目标,扎根乡村,以“朴素教育”为主题,全面构建学校的核心价值体系,摒弃浮华、抱朴守正,以做朴实、本真的教育为追求,全面统领学校工作。

学校确立了“立学为本、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见素抱朴、蒙以养正”办学理念,“笃信好学、作之不止”的校训。

学校还以“包中精神、育人五全、服务五要、包中八教、师生誓词”等形式具体表达“朴素教育”的内涵。通过多种载体、多种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地实践学校核心文化。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举止文雅、行为儒雅、品格高雅的“三雅”行为文化,民主、和谐、高效的课堂文化,多元并举的课程文化,整洁优雅的环境文化。塑造了崭新的包中形象。

二、“三雅”德育形成品牌。

学校系统设计、整体规划,以“举止文雅、行为儒雅、品格高雅”的“三雅”朴素德育为载体,着力强化学生养成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学校不断完常规管理制度,加大执行力度,贯彻落实“育人五全”德育工作方针,即全员育人、全程管理、全心服务、全情投入、全面发展,做到“哪里有学生,哪里就有管理”。

学校形成了丰富有效的德育课程体系,使德育教育独具特色。如坚持以“经典诵读、习字、每周一歌、每天安全小故事”为内容的一日四项活动、师生大谈心活动、德育讲坛活动等系列化的主题教育,自创《寝室常规歌》、《夕歌》,自编《德育歌曲集》让德育寓教于乐。以多种教育手段丰富了德育内涵。

学校把养成教育做成一种文化。通过教室文化、宿舍文化、食堂文化的建设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受到教育,养成良好的品质。

三、卓越课堂生动高效。

借力“领雁工程”,全校上下深入推进课改教改,卓越课堂建设卓有成效,全面提升了课堂效益,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专家的指导下,学校创建实施了“两主一辅”主题式朴素课堂教学模式,即以学生自主学习、训练为主,教师点拔指导为辅,贯穿知识单元主题式教学。形成了“教学主题明晰、德育寄语个性化、课堂氛围平等和谐、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生成动态”的独具特色的课堂形态。主张“三强调三反对”,即强调教学主题、强调教学实效、强调师生互动,反对泛模式化、反对娱乐化、反对一言堂;制定了“三精”朴素课堂标准,即目标精准、过程精细、生成精彩;努力营造“三和”的朴素课堂氛围,即和悦之色、和畅之气、和美之境;形成了“四实”的朴素课堂风格,即真实疑问、朴实方法、扎实过程、厚实品质。

校本研训扎实深入。体现在:

校本研训内容板块化:主要围绕教的课程和学的课程分板块研究。教的课程主要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操作、教学成效三大板块;形成了个人--团体--个人的“GTG”集体备课模式,坚持落实教学 “五精心”,即精心备课、精心上课、精心辅导、精心测试、精心分析。学的课程主要分为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两大板块。实施以来,取得了很好效果,如每年秋季入学时,学校将利用开学第一周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入学培训,我们的小组建设、快速阅读、快速作文、思维体操等课程深受学生的欢迎。

校本研究形式课题化。学校将卓越课堂建设与课题研究有机结合,力倡科研兴校。目前全校有在研课题三个,其中国家级课题一个、市级课题2个,课题参与率100%。

四、朴素校本华彩人文。

随着课改的深入推进,学校提出了“入世的教、出世的育”课程理念,把校本课程建设作为在当前以考分评价教学质量的社会背景下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学校因地制宜,着力构建“朴素校本”课程体系。校本课程设置上分为“学与教、耕与读、术与道”三个板块,其中“学与教”部份主要设置与学科学习有关的课程,如英语作文、中考数学探究、快速记忆、快速作文;“耕与读”部份主要设置劳动、手工、生活技能、阅读等课程,如毛衣编织、泡菜制作、小木工等;“术与道”部份主要设置艺术、中国传统文化方面课程,如魔方、围棋、书法等课程。多种课程的开设,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使学校办学更具生机,焕发出无穷的人文魅力。

五、成效显著激斗志,求索不止铸辉煌

学校各个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突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在县内外已颇有影响。

1、我校的“三雅”德育形成品牌效应。

2、随着卓越课堂建设的深入推进,学校课堂教学减负提质方式的转变,教学的有效性不逐步提升,学校教学质量明显大幅提高。学校连续4年在县教委综合质量考评中获得教学质量一等奖。2013年中考中,学校303人初中毕业,市级重点中学上54人、普高上线168人,比2012年翻了两番,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2014年中考中,毕业人数270人,重点中学上50人、普高上线148人,课改效应正在逐步显现。教师学生参加各种活动成绩优异并获奖。学生人数逐年递增,由2009年的600多人增至现在的900多人。

3、多次接待兄弟学校前来参观学习。学校也多次在全市就校园文化、课堂教学、养成教育、校本课程等方面建设交流经验。家长对学校称赞连连。

4、我校被《中国教师报》命名为高效课堂建设基地学校,在2013年全市“领雁工程”会上,学校被市教委评为“领雁工程”先进集体,得到了上级的肯定。

7.初中课改经验总结 篇七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经验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74-02

经过长期实践,在我国高中化学课在进行新课程改革试行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总结人们在师资利用、师生课业负担、作业处理等方面都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但同时在实践中也发现在教材的编制、教材的使用以及教学资源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亟需解决。

一、高中化学课改取得的经验

1.教师资源的利用

由于当前许多学校的内部存在着一部分教师资源被闲置的局面,故而在教师资源的利用中,需要不断挖掘教师的潜力,将闲置的教师资源挖掘出来;并通过学校组织的各类岗前培训,盘活这部分被闲置的教师资源,并将其运用到教师资源短缺的岗位中。同时,对于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可以进行“分学段排课”的方式,以此解决教师资源不足的问题。在课时的安排上,可以适当增加每周实验课的课时数,最大化满足新课程的实施。

2.解决师生课业负担

经过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解决师生课业负担方面也总结出了相关的经验,首先学校要进一步完善教师的集体备课制度,以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其次,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布置作业的水平,争取用最少的作业量就能达到良好的巩固效果;最后,学生要加强课堂学习,以充分掌握知识,更快更好地完成课后作业。

3.选课指导上的经验

由于教师具有指导并教会学生怎样去规划人生的义务,因而在选课指导上,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选课指导服务。一是,可以建立教师指导选课的制度,由各学科教师从头到尾地负责学生的选课指导,并通过长期的跟踪来分析学生选课的科学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努力完成自己所选定的内容;二是,学校可以同教师相互协作,共同制定一套完善的学生选课指导手册,向学生全面的介绍新课改的具体思路、规章制度、措施等,并详细地介绍选修课程的培养目标、学时、教学内容及要求等;三是,学校要定期举办选课指导讲座,利用具体的案列模拟来分析选课的科学性,以此帮助学生能更加明确选课需认真考虑的因素。

4.作业处理上的经验

在对新课程中的高中化学作业进行批阅时,教师要将作业按照不同的作业类型进行分类,并从层次性、探究性、科学性、有效性的角度出发,从而实现对学生练习时间、难度及作业数量的“度”的把握。

5.教学方式上的经验

在教学方式上,首先教师要加强对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学习与理解,旨在教师能够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在高中阶段化学必修课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物质世界的探究欲望和积极的态度,因此注重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教学,能够为学生日后的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对于高中化学必修课来说,由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多样化和多元化同有限的教学时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故而,在新课程改革中要选择最核心、最基本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探究,并采用适宜的、有针对性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高中化学课改存在的问题

(一)1. 依据我国教育部门对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来看,教科书的出版单位需要根据各学科的新课程标准来进行教材的编写。但是目前,在教材编制中由于编写人员对新课程标准理解上存在的差異,故而无论是教材编写的方式,以及教材编写的内容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加之,编写人员是第一次按照新课程的标准来编写教材,在时间上较为紧迫、任务也较为繁重。因此,编写出来的教材难免会出现知识点衔接不当的情况,即便是同一个出版单位,由于各学科编写人员缺乏必要的沟通,也会造成这种情况的发生。

2.教材的使用

我国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最大的特点就是要给予地方、学校充分的自主权,这其中包括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用、选课的内容等。虽然在新课程改革下,各个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教材,但是教材选择的决定权不在一线教师手上,而是各地方的教研员。由于一线教研员人员不足,加之时间紧迫,因此不可能对所有版本的教材一一进行仔细对比,这样就很难发现教材中存在的缺陷,容易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

3.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并大力鼓励教师运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新型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然而,当前我国大多数的学校均实行大班制教学,每个班级的平均人数达到六十人。过多的学生人数,减少了学生的活动空间,学生就算想转身都很困难就更别说进行分组讨论或游戏教学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教师难以实行新型教学法,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方法难以改进,造成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难以落实。

4.教学资源短缺的问题

教学资源的短缺,一方面表现在实验教学资源的不足上,新课程标准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高标准的要求下,学校实验室的开放性以及实验室的条件和实验资源都达不到标准。如实验器材缺乏、实验室建设不规范等;另一方面是教师资源的不足,新课程标准下要求学校要有充足的教师来应对选修课的需求,然而这一要求对很多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来讲,在短期内难以解决。

5.学校对教师的教学评价问题

由于长期受到我国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在高考这根“指挥棒”的影响下,我国的教学体制一直处于被束缚的局面。但是当前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考制度一直处于不明确的情况下,导致学校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没底气,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也拿捏不准重难点。因此,如何检测新课改下教与学的评价机制,成为影响新课改实施的一大问题。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国的教育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绩,同时也收获了较多的经验,这些经验能够成为普及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借鉴。但同时新课程改革中还是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尚未解决,作为学校而言就需要其采取各种途径或方法转变教师的观念,树立教师新课程改革的教材观、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新课程改革的不同。

参考文献:

[1]陈咏梅. 浅谈高中化学课改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2:62-63+77.

8.初中课改经验总结 篇八

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初中物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是,如果物理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们的研究成果,自己对教学又不做认真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物理问题的空间呢?

一、常反思对于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有大作用。

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中更加深入研究物理教学。当代国内外教育界都提出,“教师即研究者”。教学反思中的“反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教师的一种经常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为日趋优化的过程。这无疑会促进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成为时下教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初中《物理》附有许多研究性学习“综合探究”;近几年,都有部分中学的开展物理“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活动;许多教学杂志也刊登了很多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文章„„可见,各地普遍重视研究性学习。但是如何开展物理学科的研究性学习,需要我们深入、细致地探讨。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下实践教学智慧。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是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过程,而是教师实践智慧的体现过程。我在初登教坛时,为了教好物理课,经常通过多讲定理、多做习题,但往往学生理解不深刻,不能真正的掌握。通过反思我意识到人的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的,那么知识的掌握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

二、提高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

物理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行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1、转变物理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2、丰富物理专业学识。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历史与社会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 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但足以提高专业素质、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三、教学基本策略方面

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新课程下物理教师主要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

1、物理课案例研究。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析,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2、物理课的听课活动。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了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以物理学科来说,其实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9.初中语文课改总结 篇九

郑银风

在新的学年里,我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同时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实践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排除认识上的诸多误区,把新的教学理念贯彻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在新课改这块试验田上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业务学习

首先是用心品读《语文课程标准》,了解课标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总目标一方面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一是通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来体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有关语文知识的目标并未忽视,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能力的目标得到强化,特别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提出,对学生掌握语文这一交际工具,起到了保障的作用。其中“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注重情感体验”,“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等,都是行之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二是通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来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应当说,课程标准对人文性予以高度重视,并在课程目标中得以很好的体现。比如,“培养爱国主义感情、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在阅读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都是课程标准体现人文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佐证。另一方面突出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突出语文课程的实践性上,不仅在总目标的第5项中明确提出“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的要求,而且将这一要求贯穿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各项目标之中。在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上,强调“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进而“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二、备课方式

备课是我的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备课时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下功夫,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上下功夫、在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特征具有开放性,要求达成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目标设计上要做到“三个并重”。即保底目标和开放目标并重,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并重,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并重。保底目标、显性目标、短期目标就是本课和本单元知识、能力点要求。知识点、能力点仍然是我备课中必须重视的。开放目标、隐性目标、长期目标一是过程和方法的考量,必须重视设计每个学生自主思索的平台,必须让每个学生都能用语文的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二是看不见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主要表现为培养学生热爱语文、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合作等。

一篇课文的学习,一是根据单元学习目标、自读提示、课后练习及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来考虑保底目标、短期目标或显性目标如何定位,怎样实现这些目标。二是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过程的落实和学习方法的运用。三是考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积极主动参与合作、积极主动参与交流等开放性、隐蔽性、长期性目标,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备课时充分考虑好学法指导,每节课的学习都要让学生学会一定的方法、技巧,考虑好从哪个角度去让学生做思维体操,这一点非常重要。备课时在这些方面下些功夫,学生就能学会学习、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学习的效率也就会提高。

三、课堂教学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受用一生的良好学习方法,也就是要把教育定位为关注学生终身发展。课堂是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的平台,在交流中又生成新的知识,求得新的发展。我的课堂教学活动用得最多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常规法,即把传统的字词教学、作家作品简介等直接了当地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位置,让学生自己讲。二是质疑解疑法,给足学生自由思考的时间,安排好学生质疑的活动环节,鼓励学生依据文本,挖掘教材内涵,积极大胆地思考问题,课堂上人人做问题专家和解题专家。特别是前后桌的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大有用武之地。例如:学习古文时,疏通文意这一步小组内合作完成的效果比其它方式都好;有时我还会让学生四人一小组合作为某篇课文设计教案,大多数小组的教案写得有模有样。学生设计的教案中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板书设计、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中有问题设计和参考答案)、作业设计等,学生小组合作的教案设计出来了,这篇课文也就学完了,向学生做调查了解,他们都说很喜欢这种学习方式。再如教学说明文时,依据文体特点让学生从说明的内容、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和作用以及说明语言的特点等多个角度自由质疑解疑,学生的思维较活跃。用这种方式上课,课前预设的教学情景较少,自动生成的教学情景较多,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但我要善于把握动态,否则会出现教学重点不突出或者完不成教学任务的现象。

四、作业批改

为了能腾出时间钻研教材,研究教法,调整心情,缓冲压力,我灵活地运用多种批改作业的方法,尽量能及时地、真实地获取反馈信息,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1、自批自改。学生的部分家庭作业让学生自批自改。学生检查自己作业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次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过程。学生对照参考答案对自己的作业作出正误的判断后,再写上“错题探究”,探究做错题的原因、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答案等。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互批互改。学生的课堂作业和单元测试,大多是学生之间先将作业相互交换,相互判断对错,并要求学生在错误之处批上记号,然后还给本人。自己及时订正。最后我再全面了解学生“批”和“改”的情况。这样做既能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又能让学生在互批互改中互相学习。

3、小组批改。由于每个学生的作业,都呈现在小组成员面前,集体的赞扬、鼓励、批评与帮助,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更高。小组批改的过程,是一个互相传递信息的动态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既有彼此之间的横向交流,又有与教师之间的纵向交流。这种信息交流,可以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多向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4、集体评改。作文讲评或者开放性试题我常常是抽取有代表性的几个学生的作业,让大家在课堂中通过比较进行点评和分析。

5、全批全改。我基本上会全批全改学生的摘抄赏析、小练笔、练字、手抄报,然后及时表扬作业做得好的同学,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五、不足与困惑

10.初中信息技术课改感悟 篇十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积极投身课改工作。课改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我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我的教育素质有了极大提高,课堂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

一、善于学习总结,做一名课改学习型教师

“打铁还须自身硬”。只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课改的实践中游刃有余。通过学习,我接受了新的教育理念,领悟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教师不再是教材忠实的阐述者和传授者,而是教材的开发创造者。在教会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不但要使学生“学会”,更要培养学生“会学”,实现由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师生平等,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达成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

二、勇于改革探索,做一名课改创新型教师

在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模式改与不改与改得好与不好都将直接决定课改的成败。为此,我着力把创新教育思想融入课堂教学,积极探索新的适合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对创新教育经验、方法,仔细推敲,领会其实质,在实践中反复锤炼。我探索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为:

1.提出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提问和教学形影相随,关系紧密。教师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抓住学生处于“愤悱”之时的有利时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释”疑。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探究学习,问题可以由学生、教师或师生共同提出。有些问题是教师课前准备的,例如,如何应用Animator软件制作GIF动画。有些问题是学生提出的,例如,用Animator制作的蝴蝶怎么往前飞。还些问题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由师生双方生成的,例如,用Animator制作的蝴蝶在飞行的过程中,白色的背景时隐时现是怎么回事。

2.分析问题

在着手探究实践之前,必须了解要解决的问题的操作对象能否确定,操作素材是否已具备,操作的结果能否预见。对于操作的对象,我们是否知道与其相关的一些属性,这些属性是什么。如,针对如何应用Animator軟件制作豹子奔跑的GIF动画这一问题可作如下分析:

(1)操作对象:几张动作连续的豹子奔跑图片文件。

(2)操作结果:将上述图片“变”成豹子奔跑的GIF动画。

(3)相关信息:(学生叙述,教师总结)

①Animator软件是否安装;

②是否了解Animator的界面;

③是否知道豹子奔跑图片存放的位置及文件名。

(4)分析操作方案:此过程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教师不再是说教者、传授者,而应是启发者、诱导者,将知识和技能融于问题解决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操作中去,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去思考。在此环节,教师应做适当点拨,将学生领进门。

3.探究实践

学生根据以上的分析、教材提示、学案等,去进行大胆的尝试与探索,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在教学中的启发是关键,怎样引导学生既朝着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前进,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探索的积极性,决定教学的成败与否。

4.展示交流

展示交流的基本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自我表达、倾听他人意见、积极参与讨论。不仅是探究结果的交流,而且是探究过程的交流;不仅是知识方法的交流,也是情感感受的交流;不仅是成果的展示,也是学生之间的一次高效率的学习。

5.评价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评价问题解决结果,总结从这一课中学到的知识及其应用价值,反思探究过程及其方法,并提供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将这些学习收获进行迁移、巩固和进一步应用。

三、乐于运用新知,做一名课改时代型教师

不断地关注新课改最新动态,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用最新的课改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旧技术的更新周期更是日渐缩短。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及时了解自己本专业前沿的技术、动态。不断关注新的技术,不断更新自己的基本技能。围绕着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创造、传递的理解和运用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不断地汲取新知,运用新知,做一名时代型教师,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四、勤于动手动脑,做一名课改研究型教师

在探究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积极进行课改的同时,我时刻不忘朝着研究型教师发展。积极参加各级新课程研修培训,重视自我学习与提升,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课改课题研究。每次上课前,我都会认真钻研教材,提前备好每节课,备好学生,动脑思考在课堂上如何呈现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每次在上完课后都及时反思这节课的得失与改进办法。积极参加市、校组织的公开课,上完课后认真听取教师的评课,认真总结与反思。这样做,不但积累了经验,也使我对今后的实验工作始终有一个明确的思路。提高了自己,也带动了别人。

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以及获取、分析、处理、传递和应用信息的技能,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一定会以此为出发点与归宿点,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专家型、教授型教师。

11.课改总结初中物理(范文模版) 篇十一

赵凤云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种教学法的优劣主要看教学的效果。长期的实践证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简便的、有效地教学法,只要能够坚持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灵活运用这种教学法,就一定获得远远超过课堂上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的效果,一定能够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一定能够达到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素质教育的要求,现从四个方面简要地说明。

(一)、能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个学生会学、学好。

为什么灵活运用这个教学法能够如此大幅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呢?

1、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能够唤醒每一个学生的自我改变、主动发展的意识,能够解放每个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学习力量,真正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是积极性,同学们成了学习的主人,都有了责任感,都能像竞赛那样紧张地看书、练习、更正、讨论,最后又像竞赛那样当堂完成作业。这样,课堂上有动(有序地更正、讨论),有静(静下心来,埋下头来静悄悄地看书、思考、当堂完成作业),静中有动(紧张地动脑、学习),学习效率就特别高。如果,从上课至下课,教室里没有静,都在动,看起来热热闹闹,学生轻轻松松,其实学生不动脑,学习效果就谈不上。

2、运用这种教学法,能够及时、准确反馈信息,当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即学生读书后,进行检测,检测就暴露出了问题,以后通过后教(学生更正、讨论,教师有针对性地精讲),能当堂解决学生自学中暴露的问题。如果,课上展示所谓的成果(从上课至下课,尽让学生读课前准备好的讲稿),就根本不能在课堂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课上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是课堂教学的最大问题。

3、通过当堂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堂堂清”,学生不仅理解了知识,当堂完成作业,做对了,才算真正学会,形成能力,而且达到了多元的教学目标。如果不能当堂达标,学习任务还要拖到课外去完成,学习效果就必然大打折扣。

4、能够“培尖”、“补差”:优生通过自己看书、练习,做对检测题,完成学习任务后,就当小老师,帮助别人学习,优生就会对知识进一步理解,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真正地培养了“尖”;同时,差生的问题也能当堂解决,当堂达标,力争一个也不掉队,也就真正地

补了“差”。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达到理想的提高,真正面向了全体 让人人学好。

5、学生当堂完成作业,能够当堂准确地检测一节课的教学效果,便于教师下课后及时批改作业,准确地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更正,进行必要的个别辅导,达到“日日清”,即“今日事,今日毕”。

6、“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好了学习,这是提高教学质量最根本的法宝。其实,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在知识本身。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内容。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能使学生逐渐学会学习,可以达到不教。

总之,灵活应用这种教学法,就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个学生学得好,确保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

(二)能够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让每个学生全面素质得到提高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怎样在课堂上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呢? 课堂上实施素质教育不是用口号喊出来的,也不是贴标签,说几句实施素质教育的空话,装潢门面,更不是自吹出来的,而是要以学习知识为载体,有具体、有效地科学方法来实施,来有机地渗透。

为什么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能够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呢?

1、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以育人为本,面向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因为课堂上学生改变了学习方式,由过去听老师讲变成了学生自己学,让每一个学生内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主动地聚精会神地看书,独立完成检测练习,针对练习中的疑难问题或错误,大家更正、讨论,老师点拨,培了“尖”,补了“差”,最后人人当堂达到教学目标。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爱读书的习惯,培养了各方面的能力等等。如今,永威学校80%以上的学生靠自己读书、思考,就能模仿例题,做对练习题,当堂达标,而且能够主动教做错的、不会的同学,少数后进生通过自学一般能完成80%的学习任务,剩下的疑难问题 1

靠同学帮助也能基本解决。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当堂达到教学目标,没有一个掉队。相反,某些典型学校课堂上教师放任自流,把教师的“满堂灌”改为少数学生上讲台“满堂灌”,即尖子生上讲台,读课前写好的演讲稿,作“表演”,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看戏、听说书,美其名曰“展示成果”,从上课至下课乱哄哄,不让学生静下心来看书、思考、练习,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文化大革命中,学生上讲台及“左”的做法,怎么能培养出爱读书、肯动脑、会学习的学生呢?怎么谈得上是素质教育?难道未来的杰出人才不要善于读书、思考、解决问题吗?

2、运用这种教学模式,能有机地渗透德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逐渐养成了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紧张、快节凑的习惯。形成耐心做事等品德,培养了自信心、责任感、独立自强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严守纪律、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同时给了学生自学、创新、动手、锻炼、拼搏、自我发展的自由空间和机会,带给学生巨大地独立思考、探索知识、克服困难,内在的思维快乐,使一个孩子,包括后进生都获得了自信和尊严。在课堂上同学们不依赖老师,充满自信,靠自己学,由旧知而获得新知,对学生来说,这也是一种创新,这是在培养

学生,敢于摸索,大胆创新的精神。由于几千年的习惯势力的影响,中国不少家长溺爱孩子,什么都包办,使孩子缺少独立精神和自信心,胆小怕事。因此,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教会孩子终身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一流人才的需要。

3、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在课堂上受到熏陶,品质、意志、行为习惯等都得到培养,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而且因为能够当堂完成作业,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让学生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和休息时间,能够每天锻炼一小时,就有时间培养兴趣、爱好,培养特长,达到全面发展。我深深体会到,有什么人,上什么课。课改成功不仅是个方法问题,而且是校长、教师思想、观念、品行各方面都必须提高的问题。校长、教师真正懂得科学发展观,思想素质高,品行端正,才能老老实实地坚持长期实践,不断探索、创新,才能上成朴实、高效的、能实施素质教育的好课。学习洋思,学习永威,就是要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

(三)、能够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

1、课上能够紧张、高效的学习,当堂完成作业,学生课外不做作业。“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规定:每节课当堂训练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运用这种教学法学生从上课到下课都像考试那样紧张,学生看书等于在看试卷,在找规律,准备解答类似的习题;学生检测是第一场考试;学生更正(做改错题),是第二场考试;学生讨论是口试,是第三场考试;学生当堂完成作业,更是考试。这样,同学们学的紧张,老师讲得少。学生能够雷厉风行,快节凑地当堂完成作业,就从根本上保证课后不做作业,真正能够减轻学生课外过重负担。

课堂上能够当堂训练,完成作业是一场革命。如果当堂完成作业这一点做不到,不管口号多响,怎么包装,怎么浮夸,都谈不上能够减轻课外的过重负担。

2、不强求学生预习,更不强求学生做预习作业。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课堂教学从学生读书开始,即学生在课堂上先读书、思考,再完成检测练习,以后更正讨论,最后当堂完成作业。减轻的根本出路就在于课堂的高效。要减轻学生课外过重的负担,就要使学生课内的负担到位,每节课要让学生像竞赛那样紧张地学习。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就能够达到这一点,就能够既不向课前延伸,又不把作业推到课后,使学校、学生进入良性循环,又好又快地全面发展。

12.初中课改经验总结 篇十二

陈军兴

酒泉第四中学

二〇一一年七月一日

初中语文课改总结之感悟

陈军兴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在教改初期,走了不少弯路。如: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以至于在一段时间里课堂上活动虽然很多,形式也丰富多彩,热闹倒是热闹了,可是热闹过后留下的却是少之甚少——各种各样的活动及其丰富的形式让学生分散了更多的注意力。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在课堂上注入了大量的课外相关信息,让学生自己找出课文中自己最喜欢、最感动的内容,并阐述为何选择这些内容的原因,不管这些原因是否何成立,似乎都是课堂的“标准答案”,都应该得到老师的赞扬和认可。甚至有时,教师还会被学生的某些与课堂毫不不相关的观点牵着走,进入了盲目讨论的误区,而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字词标点、句子段落的具体分析,文学创作手法及规律的讲解在语文课堂上渐渐隐退了。一段时间后学生在作文中的错别字、病句数不胜数,他们甚至分不清什么叫表达方式,什么叫写作手法;不知道文章结构与顺序有什么区别,因此学生在语文学习的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上收效甚微。

1语文教改感悟

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非我们的教学目标,而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和途径。语文学习中用什么样的学习形式来实现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都取决于教学目标的要求。

②“语文教学应建立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之上”。这里的“平等”绝不是师生在任何事务上都是绝对平起平坐,更不是说教师与学生具有平等的知识水平。教师在尊重学生平等地位的同时又是高于学生的,他们要引导学生掌握更广泛且更有深度的语文知识。如果教师不加鉴别地肯定学生所有的言论,而不对其进行一定的点评和拔高,学生是很难获得进步的。因此,教师应在坚持学生平等地位的同时在某些方面又要高于学生。

③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并不是要求我们在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都要实现该教学目标,而是凭借语文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课文内容中丰富的人文内涵,“润物细无声”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最

佳教学境界。

④很多教师认为,新课标的最终目标应是“学生在耳、眼、口、手等都动起来”,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下,达到大家都动起来的最终目的。其实不然,语文学习中的调动并不等于真正的激活,如果学生在调动的外表下内部的思维一直处于停滞状态,这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动。不管课堂上采取哪些调动方式,只有那些能让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学生的感情一直沉浸其中的方式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动”。相反,如果学生在热闹的形式下内部的思考一直处于停滞状态,这样的“动”也无益。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任务是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的同时更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动学生的情思,这才是真正的“动”。

2课堂教学注意问题

①教材。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蓝本,“探究”不仅是学生的探究,也包括教师自身对教材的探究和挖掘,如何挖掘好教材的深层内涵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千万不能课文还未读懂,就找来课外知识以拓展学生的知识。教师须知知识的迁移不是“见异思迁”,向课外延伸应有“度”的限制,很多时候,将延伸的内容作为课外作业完成,会更有收获。

②教法。任何一种课堂形式(包括电教媒体的运用)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活动要防止公式化、程式化:如有的课堂讨论或呆板单一,或信马由缰,或在枝节问题上争论不休;有的一节课则完全用鼠标代替粉笔,用录音代替教材等,这样的教学方法冲淡了语文教学的实际任务,难免有“做秀之嫌”。

③师生关系。我们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但更不可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只有教师适时介入,进行必要的点拨归纳,对文本作最后的拓展,才能将探究引向深入,也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深层探究的兴趣,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和正确的观点。

13.初中英语新课改的反思 篇十三

[关键词]脱节 操作难度 新课改 词汇量 评价体系

回顾这两年的课改情形,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与特点,笔者从热闹的课改进行中,感到了一种深深的忧虑与不安:尽管新课改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新课改仍困难重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笔者粗略分析,英语新课改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教材部分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

依据国家教育部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改编的初中英语教材,不可否认它吸收并采取了美国人在教育方法和教学理念上的不少优点,但其中不少章节只是将美国教材的内容稍做改动,甚至是直接搬过来的。无疑编者的目的之一是想让新教材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动力。

初一的学生不可能有那么好的自制力使自己对毫不熟悉的东西非常感兴趣。又怎么进行任务型教学,让学生对于比萨饼进行各种调查呢 ?如果教师将其变为中国的饺子或面条,不就显得通俗易懂了吗?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如果教师仅领学生纸上谈兵,又怎么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学得牢固呢?因此,我个人认为,就教材内容而言,本套教材的某些章节只适合大中城市等各方面都比较发达的地区,而不适应于小城镇与广大农村。因此,“面向全体”也就成了一句空话,“以人为本”也就失去了意义。

二、新教材的操作难度大,加大了教师的备课与授课难度

新目标英语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具体的话题展开,有其一定的创新度,这也是它价值之所在。但毕竟课文里的具体的可操作的内容较少,教师在备课时需要自己精心编排方能授课,而教师手头又没有现成的资料或教学辅导材料可以利用,而且很多话题较新,教师处理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这一切增加了教师的备课难度。再加上每个单元相对独立,不象以往那样知识成体系,许多教师一时还不能完全适应。

三、小学与初中的英语教学严重脱节,是英语新课改的又一大障碍

“英语新课程标准将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纳入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小学毕业,英语知识目标要达到以下标准:

①语音:知道错误的发音会影响交际;知道字母名称的读音;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了解单词有重音;语音清楚,语调自然。②词汇:学习本级话题范围内的 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了解单词是由字母构成的。③语法:知道名词有单复数形式;知道动词在不同情况下会有形式上的变化;了解表示时间、地点和位置的介词;了解英语简单句的基本形式和表意功能。④ 功能:了解问候、告别、感谢、致歉、介绍、请求等交际功能的基本表达形式。 ⑤ 话题:能理解和表达有关下列话题的简单信息:数字、颜色、时间、天气、食品、服装、玩具、动植物、身体、个人情况、家庭、学校、朋友、文体活动、节目等。以上五个方面的知识目标实际上是将大纲中规定的很大一部分初中英语的教学内容放到了小学阶段。 ”

的确,目前初中已经实行了新课改,而小学真正实行课改的却没有几所,特别是农村小学就更不用说了。这就使好几级学生出现了 “课改真空”,因而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双方已经脱节;加上许多人认为,小学英语学好与否没有关系,反正上初中以后仍要从头开始学。因此,以我区的实际情况来看,几乎没有一个农村学生小学毕业时能达到上述标准。这也就将英语教学的所有压力都留给了初中英语教师,使小学英语教育形同虚设。可见初中教师真是任重而道远;他们承受着来自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社会、学生家长、学生以及自身生存与发展等各方面的压力。不少学生升初中时英语水平几乎为零,而新目标英语词汇量大而难,话题范围广,且初中开设的科目众多,各科的压力大,时间紧,因此许多学生一接触英语就有畏难情绪;面对大班额,教师精力又有限,如果家长配合不好,孩子往往会落伍,以后再想弥补真是难于上青天。如此一来,“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岂不就成了一句空话?!

四、新教材的词汇量太大,不少单词拼写难

“新目标英语”初一阶段的词汇量就超过了一千,而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小学毕业时达到的水平在这里又无法实现,因而学生上初一后,仅仅是英语词汇量方面,就成为他们学习英语的一大障碍,使他们对英语学习抱有畏难情绪。再加上不少单词的拼写太难,别说对于初一的学生,就是我们这些科班出身的英语教师,也有个别词打开课本时不认得或写不出的。

五、评价体系陈旧落后,使教师在新课改中缺乏积极性、创造性与主动性

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评价理念理顺了教学与评价的关系,使评价的内涵得到极大扩充,评价不等于考试,考试只是评价的手段之一。更主要的是要“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但事实上,这里几乎所有的学校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都以其所教班级的考试成绩作为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标准。其中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这样的评价体系最易操作,简单明了。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接踵而至了,由于评价教师只看学生笔头考试的成绩,只重考试结果,甚至把这作为教师评先树优的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敢完全放开手脚,按照 “新课改实践建议”中所提倡的那样,“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而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去提高学生的笔头考试成绩,这样一来,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也就难上加难了。上面评价教师的尺度又直接影响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在评价学生时,既不敢随便“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也不敢“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更不敢“注意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由于中国的考试体制的存在,学校便不能把“阶段性评价”作为主要评价标准,老师自然更无能为力了。

笔者认为,新课改的实施应多听一听下面基层教师的心声。新课改如果不多站在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这一角度看问题,不多站在贫穷、落后、偏远地区的角度看问题,不解决以上的种种问题与矛盾乃至更多表面的或潜在的问题与矛盾,要想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确非易事。因此,就目前而言,没有几个基层的教师,也没有几所基层学校的领导敢将新课改的步子迈得大一些快一些。英语新课改要想取得本质上的全面的成功,要想真正获得全体英语教师的积极参与,的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语法教学 -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6/1/

[2]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 - 新课程(教师版)3/1/,""(3)

14.广兴洲中学初中部课改阶段总结 篇十四

自从区教育局在2007年下学期组织全区各校教师代表赴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杜郎口中学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以来,迅速在全区掀起了一股强劲的课改东风。我校虽未被教育局定为课堂教学改革试点学校,但我校仍在响应局党委的号召,积极行动,绝不甘心落于人后。我们一边学习杜郎口经验,一边结合我校实际,初步探索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路子,实施课改至今已历时一年有余,现将我校这个方面的情况作个简要阶段总结。

我校教学改革的核心是:一能让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之中来;二能让每一个学生平等地享有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机会;三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小组的潜能,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力求用集体智慧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四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在学习杜郎口教学模式,初步探索教学改革以来,我们有局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做坚强的后盾,有中心学校领导的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有教师的精诚团结、不懈努力;有家长的密切配合;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我校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有局领导的关心支持

在我校学习杜郎口教学模式,初步探索教学改革以来得到了局党委领导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我校定点领导蔡局长多次下到我校考察我校学习杜郎口的软件和硬件设施,并高屋建瓴地全面分析了学习杜郎口的可行性方案;吴可见主任多次到我校深入各班级掌握第一手资料,并指导各课改教师如何编写学案等。

二、学校有行政领导的率先垂范

首先,我校建设了一支有胆识、有奉献精神的行政领导班子,下真格学习杜郎口经验,敢于打破常规,按杜郎口理念和模式实施。

其次;学习杜郎口经验与课堂教学模式,初步探索我校教学改革的路子,我们行政领导班子结合我校实际率先迈出一大步,带头学,不断探索新方法,寻找新规律,解决新问题。学校行政班子多次到邻近兄弟学校许市中学和采桑湖中学参观学习取经,在不断完善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持续提升管理交通上比过去进步了不少,在全区启动行风建设后,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注重个人的发展,对自己负责,才能对教师、对学生、对学校、对社会尽一点绵薄之力。

三、学校有教师的不懈努力

学习杜郎口经验和课堂教学模式,我校教师为了探索符合我校实际的教学改革之路,做出了不懈努力。

1、为了把原来由教师所做的一切让给学生做,教师在尽力做好导演的工作,精心设计每一课型每一节课的“学案”,并发放到学生手中,为了让学生在预习时有路可走,有手可抓,教师对知识的把握度作细致的思考,精心设计预习题,展示课中教师也是尽浑身解数,想尽各种办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真正实施起来,老师的任务更重了,备课时,教师们早就把目标精心设计好,把学生自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尽量想全想好,把本节的任务细分,分给哪能一个组,分多少都想好。因为学生的思维是不可限量的,自学中可能有突发问题的出现,而这时就要多想几种可能,多设计几种方案,这是一个艰苦的备课过程,所以这给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方面,我们参与课改的每一位老师认真备课,尽最大努力备出精品。

2、加强了对学生的全面培训,尤其是课堂上,学生们在课堂上应该成为主人,每一位学生都要展现自己的课堂价值,学会合作交流,学会互帮互助,学会用集体智慧解决难题,课堂上反馈、预习、展示三个环节 的自由衔接和转换等等工作,我们的老师都对学生进行了大量的培训,现在我们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这种模式。

3、合理编座位,搭配学习小组,形成强有力的班级活动单元,我们的核心就是充分给予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时间、机会、舞台和同伴,而它的载体就是学习小组。班主任一般按“优中弱”的形式编座位,形成强有力的学习小组,加强对学困生的帮扶,使每组同学互相监督,共同上进,分配小组的原则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

4、教师大胆仿效杜郎口教学模式,已有几位老师能够熟练有效地进行操作,如英语教师刘桔桂坚持仿效杜郎口教学模式,所带的班级成绩优异,学生活跃,语文教师汤建英、张颖等在教学中体现了良好的教学基本功,对文本挖掘有深度,教学引导有水平,教师充满激情,与文本的基调一致,更重要的是这些老师创造性的仿效杜郎口教学模式,在局领导的多次检查巡视中得到首肯,也获得了同行们一致的称赞。

5、按照教导处的安排,积极准时地参与集体学习,本期来,教导处把全校老师分为五个学科组,分别为: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理化生体组和政史地组。从周一到周五的下午,每天都有一个学科组到指定地点进行集体学习,就课堂上各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探讨摸索,最终达成解决问题的共识,由学科 主任记录考勤并作好讨论记载。学科组学习班的具体时间为:星期一下午数学组,星期二下午语文组,星期三下午理化生体组,星期四下午英语组,星期五下午政史地组。

6、在每个学科组进行集体学习的当天上午,由该组一名教师授出一堂公开课,全组老师必须参与听课,并在下午的集体学习时进行评课,多指出不足和问题并商讨解决办法。

7、在每天的听课、评课之后,又组织当天参与集体学习的老师观看杜郎口课堂教学的光盘和视频,给老师们造成一种极强的视觉冲击和心理震撼,然后老师们又在课堂教学中再次尝试,反复进行。

8、教师集体学习时通常都会随机抽取学生代表参加,向他们了解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对教师教学的意见和建议,然后从学生的实际和需要出发,组织课堂教学,以期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育教学质量。

9、教师们不断的反思,反思是否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反思谁是课堂的主人,反思如何让学生的合作更有效,反思如何让学生成为活生生、有个性、有思想、有用的人。人有效了,课堂还能无效?等等一些问题都是我们的教师反思的对象。

四、学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

学习杜郎口经验和教学模式,因为联系了我校实际,所以在我校教学改革的路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譬如,在学习地理环境差异性时,如何理解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有的组就设计一个简单又好记的方法,把气候类型和陆地自然带的名称制成小纸条,让学生装到黑板上贴在合适的位置,垂直地域珠穆朗玛峰的垂直带则用小品形式展示得清清楚楚。而且别出心裁地让其他组提出问题,他们负责解答。当然这些内容的设计或资料的提供,教师可以稍加指导或提供。

我校教学改革是在初步探索阶段,也存在许多困惑,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的困惑

1、教学改革探索之路已起步,但相应的软件和硬件设施跟不上,如微机需要更新换代;实验教学设备需要补充完善更新;办公设备陈旧,办公条件需要改善;校园需要进一步美化绿化„„

2、教学改革还在初步探索中,学校的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管理不够到位,队伍的执行力不足,缺乏创新。

3、“学案”增加了教学成本,每节课都向学生发“学案”,长年累月,开支不小。

二、教师的困惑

1、教学改革还在初步探索中,教师虽然能不懈努力,但是并没有释去心中的困惑,教师队伍中省市区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比例偏少,教师的整堂课堂教学水平、科研能力有待提高。

2、教师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工作质量要求高,如果真正模仿杜郎口教学模式,课时要增加,实验后,有的教师平均每天5节课甚至更多,备课时间也相应增加。“学案”要印发给学生,不容易。

三、学生的困惑

教学改革还在初步探索中,学生们也有困惑

1、学生的养成教育不够到位,个性化发展不足,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2、学生主动展示的气氛不浓,还没有完全放开,甚至还有小部分学生未参与进来。

我们在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道路上摸索了一年多,取得的成绩是微不足道的,现在还属于几不像阶段,尽管我们有很多困惑,但我们有理由坚信:在局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在我校行政领导的精诚团结、务实创新之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课改之路一定会越走越远,硕果累累!

广兴洲中学初中部

上一篇:好的驾校教练下一篇:浅谈从严治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