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方哲学智慧学到的人生智慧(13篇)
1.从西方哲学智慧学到的人生智慧 篇一
哲学与人生智慧论文
以智慧贯穿《哲学与人生》教学,让学生把《哲学与人生》作为人生行动指南
【摘要】哲学是爱智慧,智慧是既有最高水平的认识能力,又有最高水平的处理各种人生矛盾的能力,既能趋利避害,又能坚持原则。我们要以智慧为向导,通过哲学与人生的教学,启迪学生的人生智慧,让学生把哲学作为人生的行动指南。同时,使学生通过哲学与人生的学习,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哲学与人生也起到了很好的德育教育作用。
【关键词】智慧 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人生行动指南
哲学一词(philosophy),philo(爱),sophia(智慧),意为爱智慧。源于古希腊语(Φιλοσοφíα),由“Φιλο”(爱)和“σοφíα”(智慧)组成,其意思是爱智慧。中国古代,哲学也是让人聪明,给人以智慧的意思。那么,什么是智慧呢?智慧和聪明有什么区别呢?其实,智慧和聪明是有很大区别的,聪明只是说明了一个人的智商比较高,认识力比较强,反应比较敏捷。而智慧从智商来讲,比聪明更高,认识更加透彻,看得更高,更远,所以,有时有智慧的人需要大智若愚,正如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章里所说“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这就是一种大智若愚的境界。其次,聪明的人不一定就会处理好人生中的各种事情,而有智慧的人则能巧妙处理好人生中的各种事情,各种矛盾,也就是情商很高,那才是有智慧的表现。再次,有智慧的人应该是在大是大非,大善大恶面前能有清醒认识,能作出正确选择的人,不会是因利益而丧失原则的人,也就是德商很高的人。而聪明的人就有可能因利益而做出丧失道德,丧失原则的事。这时,聪明就变成了小聪明,而智慧则永远是大智慧。聪明的人仅仅有才,而有智慧的人则是既有才,还有德。总之,智慧就是既有最高水平的认识能力,能够高瞻远瞩,洞察秋毫,又有最高水平的处理各种人生矛盾的能力,既能趋利避害,做出最佳选择,又能坚持原则,以高标准的道德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学习哲学就是要学习怎样用智慧指导人生,使人生能在任何境遇都能获得完美的结果。人的境遇都不一样,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不一样,而且每个人的选择也是不一样的。而有智慧指导的人生和没有智慧指导的人生是不一样的。许多人都很聪明,但却聪明反被聪明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缺乏智慧。所以哲学教育应该使学生获得智慧,创造完美人生。《哲学与人生》的教学,应该以智慧为中心,引导学生如何以智慧指导人生,开启学生人生智慧,把智慧作为人生行动指南,或行动向导。现行中等职业教育《哲学与人生》教材,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人生行动结合起来,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人生行动,可以使学生受到很好的教育。我认为在教学中,可以更加突出智慧和人生行动的结合。可以分四部分来讲,第一部分:宇宙和人生。第二部分:辩证地处理人生矛盾。第三部分:提高认识水平,创造美好人生。第四部分:提高道德水平,塑造完美人生。下面我分别就每部分怎样以智慧为中心进行教学作一一阐述。
第一部分,首先,从宇宙和人生。我们可以先从宇宙到人的产生,再讲宇宙和人的关系。也就是唯物论部分,辩证唯物主义的唯物论就是讲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就必须尊重客观事实,对客观实际作深入、细致、全面的调查、了解、研究,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对症下药。事实求是,就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比如,四季循环,昼夜更替,自然都有节奏,人的生活也应如此,该休息就要好好休息,该学习,运动就要好好学习,运动。有些中职生违背自然规律,该休息不休息,该学习不学习,最终人生将很可悲。客观物质世界是人类产生的摇篮,但人又可以利用客观世界,在认识客观物质世界的规律的基础上去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服务,使人类不断发展。在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方面,勤思考,重实践,热情,主动,大胆,培养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坚强意志,树立必胜的坚定信念,都能很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一个人要有所作为,又必须以认识水平,能力的不断提高为前提。所以,作为中职学生,要不断去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综合能力。在这里,我们又启发了学生该怎么做。
第二部分,辩证地处理人生矛盾。其实,辩证法里有很多指导人生的智慧。比如,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我们中职生就要处理好各种关系,包括各种人际关系,要把自己融于集体之中。有些中职生就是不能很好认识和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要指导学生如何处理同学,老师,朋友,父母,兄弟姐妹等关系,如何处理个人和集体,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这些都是人生智慧。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要用发展的观点看自己,许多中职生小学,初中都落后,但到了中职学校,学习自己喜爱的专业,只要努力,一定会大展宏图。另一方面,我们在过去没有发挥出来的潜能到中职阶段得到充分发挥,我们就能得到大的发展。这些都能对中职生起到教育和鼓励作用。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要求我们认识到矛盾是普遍的,要正确处理好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人生就是在处理矛盾中发展的,处理好各种矛盾,我们就能发展自己,处理不好,人生就不能很好发展。一分为二的看问题,认识人和事,都要既看到好的一面,又要看到不好的一面,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要全面地看问题。再如,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就要从自己身上去找发展的原因,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做得不够,不断总结,不断提高,这样才能发展自己。量变质变规律,我们现在的教材没讲,其实,这部分可以专门提出来讲。因为这部分应该有很多对学生有指导意义的人生智慧。量变是质变的基础,所以我们要注重量的积累,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涓涓之水、汇成江海,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水滴石穿,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等等。这些都可以给学生很好的智慧启迪。做如何事,我们都要注重量的积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去学,不断去做,才能成功。适度原则,做任何事,都要把握好一个度,过犹不及。该退则退,该进才进,该冲锋时就要勇敢冲锋。做任何事都要适度,就是学习,也不能不休息地去学,这样反而学不好。吃饭吃多了会不消化等等。这些,对学生都有很好的教育和启发作用。 第三部分,提高认识水平,创造美好人生。第一节,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要注重实践,不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认识,提高能力。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所以我们要勤于读书,勤于学习,不断提高认识水平。读书学习和亲身实践同样重要,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信息社会时代,读书就显得更为重要。第二节,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事物的认识绝不能停留在表面上,必须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这样,对事物的认识才更加深刻,正确。如果仅仅停留在表面,就会被现象所迷惑,甚至上当受骗。对自然事物的认识是这样,对社会现象的认识更是如此。特别是我国搞市场经济,许多人被金钱所迷惑,做出一些违反道德和法律的事来,我们更要善于辨别是非善恶,真假美丑,更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论部分,对中职学生来讲,学这两节是最有用的,学这两节也足够了。我认为没必要学更多内容。
第四部分,提高道德水平,塑造完美人生,也就是人生观,价值观。这部分讲三节:第一节,构建和谐人际关系。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离开了社会,人就不能成为人。所以,我们要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其次,要遵循社会的行为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社会的纪律,道德,法律,都必须要遵守。要不然,社会就没法正常运转,就没有我们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的环境。第二节,树立崇高理想,确立人生目标。理想是指路明灯,是前进的方向。在市场经济时代,许多人失去了理想,也就失去了指路明灯,没有了方向,使自己的人生变得黑暗,没有价值,甚至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走向犯罪的道路。所以,理想对我们非常重要,特别是青少年,理想使我们的人生变得美好,光明,辉煌,没有理想,我们的人生则暗淡无光。第三节,努力奋斗,实现人生价值。人的价值是人的社会属性的表现,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只有为社会做出了贡献,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在市场经济时代,为社会作出了贡献,社会也会给我们回报,就使我们的价值得到社会的承认。同时,我们的知识,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甚至身心健康都得到了发展,也是我们价值的实现。
总之,我们要以智慧为向导,通过哲学与人生的教学,启迪学生的人生智慧,让学生把哲学作为人生的行动指南。同时,使学生通过哲学与人生的学习,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哲学与人生也起到了很好的德育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老子《道德经》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8页
[3]《孟子梁惠王上》
[哲学与人生智慧论文]
2.从西方哲学智慧学到的人生智慧 篇二
一、重视引入案例, 理论联系实际
案例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着教师所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评判和讨论, 得出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案, 进而深化对相关“原理”的认知和系统掌握, 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素质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新课程既注重哲学基础知识和人生哲学基础知识的完整性, 又注重贴近学生, 面向学生的人生实际问题。哲学基础知识涵盖了物质观、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等;人生哲学涵盖了人生选择、人生态度、人生实践、人生关系、人生价值等。在理论部分的课堂教学中, 引入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件, 通过对事件的评析和讨论, 学生在研究典型案例的过程中加深对哲学知识和人生知识的理解,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他们的思维创新能力。案例教学法的主要环节包括:一是选择典型案例材料。选择符合哲学课程教学要求的案例是成功组织案例教学的关键, 选择的案例必须具有真实性和针对性。教师要充分做好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 掌握案例的详细背景知识, 对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二是向学生介绍案例, 做好启发、引导工作, 让学生独立分析。要求学生在了解案例的过程中, 结合相关理论知识, 深刻分析案例。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允许发表不同看法, 在讨论过程中可以因势利导地启发学生在对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的过程中掌握正确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三是对案例进行总结。总结不仅使讨论中暴露出的问题得到及时修正, 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认识, 而且可进一步加强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哲学基本原理和人生理论, 只能靠理性思维来把握, 所以它往往给学生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因为学生科学的世界观, 方法论和认识论还未建立, 很难直接接受抽象的哲学原理。
而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弥补“原理”课程理论教学的抽象和枯燥, 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直观化、感性化, 使学生乐于理解和接受, 从而提高课程的课堂吸引力和教学实效性。这是因为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把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图像等多媒体综合为一体来辅助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将搜集到的教学素材经过电脑制作、加工之后, 就可以成为非常好的多媒体课件, 把教材中静态的文字变成可感知的生活场景和生动画面, 就可以克服“原理”在课堂教学中的局限性, 开阔学生的视野, 有效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 还要充分利用影视资料, 开展电化教学, 组织学生观看与教学有关的电影、录像, 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和实践运用。当然运用多媒体授课要把握好“度”。教学进度的节奏既不能太快, 又不能太慢。课堂容量也要做到适度, 保证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通过大量信息资料来加深对抽象理论的认识。
三、重视开展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在教师主导下, 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讨论, “教”与“学”互相促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搞好课堂讨论要抓住几个主要环节:一是根据教学内容确定讨论题目。讨论题目最好是与现实经济生活密切相关、有利于学生利用哲学原理展开思维活动或者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重点、难点问题, 二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在课前利用网络、报纸、杂志查找资料、撰写发言提纲。在此过程中, 帮助学生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真正体验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功能, 即指导人生。三是选几名代表在课堂上发表本组观点, 各组之间进行课堂讨论。讨论的过程是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从不同层面用所学知识辩证认识某一社会热点问题的过程, 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 而且可以学以致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是由教师进行讨论总结。讨论总结是一个重要环节, 在总结过程中, 既要肯定学生发言中的创新思想, 又要指出不足之处, 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养成用哲学思维来探索现实问题的习惯。
四、开展课堂演讲教学活动
在每次课结束前3分钟都给同学自由演讲, 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当然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安排好,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很喜欢这一环节, 在第一次课的时候就跟学生讲清楚, 演讲的内容, 一定要积极健康向上, 学生也可以利用多媒体, 这在平时成绩中占20%, 由于班级人数比较多, 不是每个同学都有机会, 因此就要按照学生自愿报名的先后顺序的原则进行这项活动, 后来到结束的时候发现很多学生由于报名晚, 而没有机会演讲, 他们觉得很遗憾, 这项活动很好地锻炼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能力, 锻炼了学生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而且通过学生演讲, 大多数学生包括教师获益匪浅, 从而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如:有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汶川地震发生后, 自己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 给大家制作了一个视频, 主要内容就是通过一些遇难同胞的图片, 展现身边老师和同学对四川的遇难的同胞所展现的爱心活动, 当时将所有同学的目光都吸引到了大屏幕上, 激发了学生的爱心。而且我还发现通过课堂演讲, 虽然每个同学的时间非常短暂, 但是他们确实得到了锻炼, 主要是一些学生站在讲台上特别紧张, 甚至忘记原本准备非常充分的演讲材料, 这时我就会让其他同学给他们以掌声鼓励, 缓解他们这种紧张的情绪, 我相信通过演讲学生得到了一次心理上的锻炼。对那些没有机会演讲的学生要求他们交作业, 但是交作业的成绩不可能高于演讲的同学的最低成绩, 这样更加激发了学生报名演讲的热情, 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对于交作业的同学, 为了防止部分学生到网络上随意抄袭, 失去作业的意义, 所以就让他们写一些自己的真实感受, 如:写《丛飞其人》的观后感, 或者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当今社会热点问题。在演讲过程中, 帮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分析现实问题, 有利于学生对一系列社会现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总之, 这样的教学实践, 能够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真正实现树立和培养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引导和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和解决人生发展的实际问题,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才能用哲学智慧照亮中职学生的人生道路。
参考文献
[1]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与教学安排的意见, 2009.
[2]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 2009.
3.哲学—对人生智慧的终极思考 篇三
关键词:哲学;人生智慧;终极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133-01
在距离我们时空非常遥远的古希腊,聪明的人们创造了“哲学”一词。“哲学”一词在英文中是Philosophy就是“爱智慧”的意思。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赫拉克利特曾说:“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善于驾驭一切的思想”。亚里士多德认为:“既然人们研究哲学是为了摆脱无知,那就很明显,人们追求智慧是为求知”。
由此可见,哲学是一种智慧之学,是一种求知,探索的智慧。马克思曾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哲学是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理性世界观。之所以说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是因为任何一个哲学体系,哲学思想,都有一套自己的语言和逻辑结构,是一种讲的通说的清的道理。
哲学问题关注宇宙,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哲学从本体意义上来说是一种世界观,从善恶价值判断上来说是一种价值观,从对人生的指导意义上来说是一种人生观,从对事物的真理性判断上来说是一种真理观。哲学在西方古典哲学中叫做“形而上学”,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叫做“玄学”。从中西方对哲学的不同定义可以看出,哲学探讨的智慧并不同于我们生活中对于某个具体感性事物的认知或者理解,而是有一种像宗教一样的“终极关怀”在其中。这种智慧探求事物的本质,事物的终极性目标,似乎总是试图冲击我们人类思维的边界。或许有人会问到:”我们学这种东西有什么用?这种看似这么玄幻的东西究竟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是金钱?是利益?还是是幸福的生活?是的,或许哲学给我们什么都带来不了,也就是说和我们当下的直接利益或许并没有任何直接关系,可是正因为我们没有这种直接性的关系,才更能体会出哲学智慧的高贵和它的尊严,更能体现它的高大上的特质。哲学源于人们对于世界的一种求知,本身这种求知就是一种纯粹性的知识追求,例如我会问:宇宙有没有边界?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我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上?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我追求这些终极性的知识并不是为了我当下可以得到什么直接的利益,可以得到哪些好处,如果我出于这样一种动机追求哲学智慧,我可以这样说:我什么也得不到。
但是哲学恰恰又是这样一种智慧:即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它可以给你你所想要的所有帮助。马克思曾经说过一句经典的话:“以往的哲学家都专注于认识世界,可是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句话即是说,哲学虽然看似无用,可是它确足以成为改造世界的力量,试想,哪一门学科敢挺起勇气说自己可以改造世界,没有,也不会有!只有哲学,只有哲学可以做到!要问我为什么,我只能说:因为哲学追求的是终极智慧,是最高级的东西。每一个具体科学或许在自己的领域内都研究一个问题。但是哲学所研究的,在我看来,并不是“问题”而是“难题”。
而且是亘古不变,时常翻新的难题。通常来说,具体的科学问题都有一个相对一致答案,可是哲学问题或许我们永远也找不出来这样一个标准答案,或许唯一不变的答案就是答案一直在变化着,例如“什么是爱情”,“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这样一些问题。古人问过,我们现在也在问,以后的人一定还会问。这些问题并没有什么相对一致的答案,可是我们为什么会追问这些问题呢,并且总是企图为之找到一条可能的出路呢?
因为我们来源于自然界,但是我们又高于自然界我们有理性,我们需要满足我们的求知和好奇的心理,我们有对事物“终极关怀”的心态。我们人类拥有理性这一武器,而它也绝对不会仅仅满足动物似的需求,不会仅仅满足感官上的需求,我们需要精神食粮,我们需要达到一个智慧的边界,我们也要证明我们自身的存在是有价值的,是高贵的,是有尊严的。虽然我们无法得到一个准确的答案即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可是在追求这个终极智慧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得到了满足,也正是在这一个追求智慧的过程中,我们超越了我们自身的有限性而通达那个无限自由的境界,实现了我们的理想。在一个人的有限生命中,实现这种理想是不可能,只有过程而没有结果,可是在人类的生命延续中,这种理想会一步一步地实现,会慢慢地成为现实,会越来越多地满足我们地自由,满足我们的精神需求。
简言之,哲学是对人生智慧的终极思考,它不可或缺,就像我们每个人需要空气,需要吃饭,睡觉一样重要,如果哪一天我们缺少了这种对智慧的终极思考,那一定是我们灭亡之时!!
4.从数学哲学到数学文化哲学 篇四
从数学哲学到数学文化哲学 --数学认识的文化视野
数学文化哲学开辟了数学哲学研究的新视角,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数学哲学学科定位过于狭隘从而制约其发展的`不足,而且通过整合数学史、数学社会学等分支的文化和哲学内涵,极大地丰富了数学哲学研究.
作 者:董华 张俊青 DONG Hua ZHANG Jun-qing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06 刊 名:自然辩证法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年,卷(期): 21(5) 分类号:N031 关键词:数学哲学 数学文化 数学文化哲学5.论文一西方的智慧 篇五
在一个人人拥有自由思想的社会中,我们可以不用怀疑其拥有强大的创造力,但是又创造力的不一定是自由思想遍及的社会。这并不是悖论,诚如鲁迅先生做过的比喻:当一群人关在一个黑屋子里昏昏欲睡的时候总是有有识之士会清醒的意识到自己的危险,从而采取一系列举动以获取光明。在这里我把它用到社会的创造力上,尽管我们还未体会到思想自由对于自身创造力的影响,但是不可否认的,我们感受到了他人身上由于思想自由产生的强大的创造力带给我们的影响。工业革命时,从沸腾的水壶到蒸汽机,从飞鸟到飞机,再到电磁场的发现与应用,英国拥有自由思想的那一批先贤用他们的智慧与无可比拟的创造力为我们后世的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创造了一个国家的奇迹,更创造了我们作为地球上一种智慧生物的奇迹。
顺着历史的足迹我们将走向未来,不断追求个体思想自由的极大化,不断优化我们自己的政治制度,每个人都是社会繁荣安定的建设者和享受者。这是人类思想不断发展的外部动力,而自由思想将是社会繁荣的内部原因。
学号:20090401929
姓名:李琪
班级:工管二班
6.《西方哲学智慧》读后感 篇六
你发现了没?拜伦和歌德,这两个文学家,中文译名竟然是如此地对仗工整。一个是崇尚伦理,一个是歌颂道德,怀疑那位最初的翻译家,有过特意的考虑。对书中提及的拜伦那句不朽的诗句,我真正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知识是悲苦的:知道得最多的人必定最深地悲叹一条不祥的真理——
知识的树不是生命的树。
7.舍得之间的智慧人生 篇七
经营酒,就是经营酒文化,酒的竞争就是酒文化的竞争,文化营销也就成为最适合酒类产品的一种营销模式。近年来许多名酒尤其是白酒企业为了提升竞争层次,也特别重视构筑品牌的文化内涵,将文化营销作为重要的营销策略。其中,舍得酒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优越的内在品质
舍得酒是蕴涵舍得精髓的国产高档酒,浓头酱尾,六粮酿造,百斤好酒仅得二斤舍得精华。以“2%精华,成就极致尊享”为品质核心,力图成为中国品质最好的高档白酒品牌。在品牌定位上,舍得定位于“中华第一文化酒”,依托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优势传播品牌文化,以继承和弘扬中国国学文化的精髓为己任,在传播中华文化的同时树立舍得酒的高端白酒实力品牌形象。这一品牌一经推出就受到了社会精英人士的宠爱。
品舍得酒,与其说是眼、口、鼻、舌的感官享受,不如说是高雅的艺术鉴赏,须得在轻咂慢啜之际细细品味。舍得酒酒体晶莹、明亮、清澈,置于光亮处,有“酒清欺玉露”之感。乍看去,空无一物;轻摇来,波光涟漪,实为上等珍酿之光色。轻启一封舍得酒,陈年的悠远气息扑面而来,如饮甘泉,前香芬芳,中香浓郁,底窖香是由五种香气组成的幽雅舒适的复合香,丰富、典雅、全面,层次感清晰分明、意味无穷。轻啜一小口舍得酒,缓缓铺满整个舌面,顿觉丰盈挺拔、醇厚绵软,轻启咂辨,滋味纯而细、爽而滑,酝酿于口中,清甜甘香缓缓释出,片刻酒味收敛,瞬间感到一丝回甜;咽下酒液,则余香渐渐而出;待酒味渐渐平和,感受余味之悠远,沁入心脾,舒畅无比。
哲理文化内涵丰富
此外,舍得酒不仅有优越的内在品质,其文化底蕴也非常丰厚:“舍”与“得”,是人生的一种取舍,是对人生的一种深刻领悟,懂得舍与得,是人生的一种大智大慧,“舍与得”,这一永恒的华夏文化精髓,蕴载了深厚的人生哲理:人与万物都是在“舍”与“得”之间成就自身并达到和谐统一的最高境界。舍得酒正是传承了“舍”与“得”这一深邃悠远的文化思辩理念,并让此理念在现代生活中演绎更为新妙的诠释。使人们在品味点滴珍酿之间,更能深深感悟到人生的永恒真谛。
与“舍得”文化相得益彰的是其包装艺术。文化包装,从动态上讲,是设计、生产容器或包扎物以表达某种价值观念的活动;在静态上是指蕴涵价值观念的容器或包扎物。不同于其他名酒的华贵庄重,舍得酒的包装几乎舍弃了所有的繁杂:简单而平实,上下色块分割,以凝重、朴素的咖啡色和纯洁的珍珠白对比。文字以一种极限主义的设计手法,充盈着整个盒体的左面,初看没有平衡,但在盒体中部右端以阴阳翻转的对比,凸现“华夏文明,民俗酒典”,加之精巧的封口帖龙瓦当图案,使整个包装达成了动态平衡。包装语言也充满了阴阳变换,在视觉冲突中,完成了一次现代与传统的时空跨越。另一大特点是反传统包装的主视面与次视面的设计表现,在盒体的四个面与顶部重复叠现品牌,产生了一种重复的视觉节奏,彰现了舍得的个性魅力。舍得酒的包装容器是产自景德镇的优质陶瓶。其性能优良,柔和光滑,视觉效果新颖,“柔咖啡”和“珍珠白”分段缎烧,使二者和谐统一;陶瓶内外光洁,结构紧密,瓶口采用磨砂技术,保证了与瓶盖的密闭性。
舍得的人生智慧
优越的酒体,看似浅显实则深遂的哲理文化,以及朴素简洁的外观包装,使得舍得酒广受欢迎。舍得酒——一个具有禅宗意味,人生哲理的品牌。它的文化意义超出了官民雅俗的范畴,是中国文化与精神的集大成。
舍得,是哲学,是思想境界,是人生的一种大智慧。
在哲学范畴上,舍是否定,得是肯定,人类的历史不管是人物风云,还是朝代更替,或是制度的改革都在“舍”与“得”间更替行走,在这历史的长河中,否定,肯定,再否定,否定之否定……
舍得也是一种思想境界,一种领悟,有舍才有得,有得必有失。在经济生活中,舍就是投入,是付出。得就是产出,是成果,是回笼,舍得就是经济生活的一个周期。也是经济中最朴素却最能体现商界精英过人智慧的一条经济原理。在历史和朝代的更替上,更是如此,如果没有千万人前赴后继的舍,哪有新制度,新国家的得呢?如果没有对旧有成就,旧有制度的舍,哪有新成就,新制度的得呢?
总之,舍得是人生的一种大智慧。舍得决不是无奈的放弃,孰舍孰得,是大智慧者在洞悉了大势所趋之后的非常之举,历史抉择。上下五千年,至尊伟人们每一次气度恢弘的舍得,无不闪耀着惊人的智慧,无不成就着名垂千古的伟业。
历史无舍得,没有发展。经济不舍得,没有流通。制度不舍得,没有活力。人生不舍得,困惑又是非。
8.《西方的智慧》读后感 篇八
苏格拉底则认为人类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但其实他并不认为知识是高不可攀的东西,真正重要的正是我们必须去追求知识。所以他之所以认为我们一无所知是告诫我们不要以为人是这个世界上最高级的生灵,面对自然我们要学会谦逊。他还认为为了达到善,我们必须有知识,因此知识即善。因此罗素说,善与知识的联系是始终贯串于希腊思想的一个标志。
我现在所教的数学,你们也许一生都用不到,但我还要教,因为这些知识是好的,应该让你们知道。所以我觉得无论谁发现了新大陆的智慧都应该告诉其他人知道,因为这些知识的智慧是好的。
9.中国哲学的智慧论文 论语心得 篇九
3112003925 陈裕发
华夏五千年,诞生了许许多多的哲学经典与百家学说。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很少有像《论语》这样长久而又深远地影响着中国的历史。在上完刘老师的中国哲学的智慧的课程后,对儒家有了更深刻和不同的认识,于是重新体会了《论语》。
我个人觉得《论语》本身并不是框框条条道德规范,它是鲜活的生活。若要用一句话来归纳,我觉得《论语》讲的应该是“如何做人处世”。《论语》一书可谓是“圣人之言,行身之则”。如果你认为《论语》已经过时,那就大错特错了。其所谈“察人之方”,“力身之则”,“仁孝之道”,“学习之方”,“为政治国”,字字珠玑,句句箴言。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读一读《论语》以谨听圣人之言,坚守行身之则很有必要
单就学习而言,我们总是在寻找摸索好的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便是好的方法之一。孔子由此告诉我们要以学习为乐,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有时间再经常复习一下,此所谓“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同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也一样,没有兴趣是不可能学好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真正有学识的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们中间总有一些不懂装懂的人,孔子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真正的大家是非常谦虚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
从做人出发,我们大学生正处在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学坏三天,学好三年。而《论语》正是指引我们走向正途的明灯。“吾日三省吾身”告诫我们要自省;“贤贤易色”告诫我们要以德行为重;“事父母能竭其力”告诫我们要孝顺父母;“泛爱众,而亲仁”告诫我们要有爱心重仁德;“过则勿惮改”告诫我们要知错就改;“慎终追远”告诫我们要有孝心重感情。“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軌,其何以行之哉?”,诚信是为人的根本,无信之人不会被人尊重。“见义不为,无勇也。”,孔子于几千年前就告诉我们要见义勇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孔子为我们讲明了求富贵之道,要符合道义。“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告诉我们要以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影响社会。“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周而不比。”“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能够受人尊重的谦谦君子的形象。“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我们指出了一个简单的人生之路。
孝顺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我觉得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
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论语》中的处世之道同样让我受益匪浅。“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告诫我们以诚待人。“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告诫我们看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还要看他做事的心境。“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孔子告诉我们居住都要和有德行的人在一起,所谓“近朱者赤”。“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则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伪君子。“放于利而行,多怨。”,孔子告诉我们不要只为利益而工作,否则便会遭到埋怨。“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告诫我们要向贤人学习,对于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过错。“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告诉我们孝道中的“仁”,指出父母的过错,也要讲究方法和策略。“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告诉我们行胜于言。“朋友数,斯疏矣。”,告诉我们对待朋友的过错,当以礼渐进,否则便遭到疏远。“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此虽然是在谈治国,但工作也同样适用。用自己的德行去以身垂范,才能要多听,谨言慎行,这样便可减少错误和后悔。“举直错诸枉”是永远的真理,只有正直的人才会真心地做事,而那些邪恶之徒只会为自己想,我们要接近正直者远离邪恶者真正服众。“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10.哲学与智慧 篇十
哲学与智慧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何中华)
一、哲学的本意
1.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哲学”的本意都与智慧有关
西方:PHILOSOPHY(“爱智慧”)
中国:“哲,智也。”——中西相通
2.智慧不等于知识(孔子具有智慧,知识面不全)
二、哲学的位置
1.世界方面:“在者”(beings)与“在”(Being)的分野,亦即“道”(形而上者)与“器”(形而下者)之别。——在者即具体形态
“本体论的区分”(海德格尔语)
“永动机”与“汽车”
孔子曰“君子不器”,“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知识与智慧、科学与哲学的区分,其根据在于“在者”与“在”的分野。
2.人自身方面:肉体与心理的分裂。
——哲学不超越科学,就无法建立视野,人的存在的悲剧性:人的二重化。康德的名言:头顶的星空与内
心的道德法则。
人是宇宙中唯一独特的存在物。人的尴尬在于人是介于上帝与动物之间的存在。一方面既有点神性又有点兽性,一方面又既不是神也不是兽。
人的最大的不幸,就是你诞生了。“被抛入”状态;人的宿命 苏格拉底选择死亡。孔子说“杀身成仁”;孟子说“舍生取义”。人始终面临一个大是大非的抉择:如何“做人”。(——按照心灵选择来做人,就是大写的人;按照肉体原则来做人,就是小人,就是兽,选择是人的宿命。)
——责任、自由、选择,经济学有一种排斥道德的倾向,狮子吃羊是一种必然性,人的犯罪具有自由意志的支配,要受谴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满足肉体需要,不能满足心灵需要,哲学是一种满足人类心灵大的只是。哲学知识对应人的心理存在,科学知识对应人的肉体存在。哲学家在面对这些东西的时候,总会牺牲肉体利益,寻求心灵解放。苏格拉底认为,肉体是妨碍心灵发展,只有放弃生命,才能实现心灵的解脱。“学习哲学就是联系哲学”,判刑期间,可以逃跑,但他选择了死亡。学哲学就要模拟死亡,提前进入死亡状态,对于肉体的解脱。“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拜托世界客观,说的话是没有偏见的。上帝与世界无关,才能看透世界。哲学就是人站在上帝的眼界上看世界。孔子说“杀身成仁”,“仁”即纯粹的道德。孟子“舍生取义”。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从视野上说,科学视野有相对性(研究
对象具体,即身外之物,只有这样,科学才能进行,客观性脱离主观意志的存在)、有限性(科学是因果链条,具有无限性,只能选取一段进行研究,分科科学即有限性),暂时性(既然有限,就是有缺陷的,就是暂时的,就是可以被超越的。哲学是绝对性、永恒性、无限性。语言直称性(主体客体关系),交集性(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哲学还具有神秘性,不可描述的神秘,老子之“若”,不能下定义。何中华之语:哲学诞生之日即死亡之日。信号传输会失真、衰弱。传递站即放大信号,矫正信号,这就是历代哲学家的作用。
三、哲学的作用
“哲学究竟有什么用”是一个假问题。问题的提问方式先行地决定了问题的回答方式。对哲学作用的追问预设了哲学的工具的和手段的性质。
人是形而上学的动物,哲学对于人而言不是手段性和工具性的,而是人的存在方式本身。“人作为此在,乃本体论的在。
庄子有言:“无用之用乃为大用。”(——无用即自由,张大千的胡子,自己决定自己即自由,哲学充当目的、工具的时候就是不自由的,哲学无用是自由的前提,庄子的树,大树被砍,歪树能够实现自己完整的一生,用有没有用来衡量哲学,哲学就失去了它的价值)一位美国哲学家说:“哲学考不出面包。”哲学作为谋生的手段,尤其致命的弱点;但作为人文修养,他有事绝对不可获取的。
哲学的作用(三种说法,非严格作用):——(真科学,善宗教,美艺术)。
1.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哲学具有文化整合租用。哲学是文化的原形和遗传基因;文化是哲学的载体和外在表征。黑格尔的比喻。(——真善美开始分化,需要整合,即哲学。)(——一个民族没有哲学,日本,一个殿堂、庙宇没有神像,民族哲学获得尊重的前提)
2.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哲学是孕育社会变革和革命的酵母和前奏。伏尔泰的说法。(百家争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3.对于一个人来说,哲学是提升人生境界的主观条件。孔子和冯友兰的说法。(——政治家与政客,科学家与工匠,要有人生经历积累)(——孔子“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二随心所欲不逾矩。”)(——冯友兰“自然状态,不知道我的概念”,“功利境界,即小人境界”,“道德境界,即超我,君子”,“天地境界,圣人”
四、古老智慧对今人的启迪
1.古希腊“俄狄浦斯”神话。(弑父娶母,刺目流浪)(弗朗西斯培根人夫自然妻)(自然是人类之母,违背之,造成了现在的困境)
2.中国古代“天人合一”、“义利之辩”(都江堰、三峡大坝)(一定时期以来四大指标:犯罪率直线上升【低龄化】、自杀率直线上升、离婚率直线上升、精神病患者发病率直线上升)
3.卢梭对于人类文明的洞察。(——农业是产生人类道德的产业,而不是工业和商业)
4.毛泽东的智慧和远见。建国60年来的历史回顾及反省。(富起来,放纵欲望即可,而培养德行,是需要几百年的)(毛泽东时空概念“坐地日行八万里”“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邓小平东西南北“和平与发展”)
五、哲学的表达和解读
语言类型:日常语言、科学语言(抽象)、诗歌语言(象征)表达方式的特点:科学语言——抽象;诗歌语言——象征和隐喻。前者追求意义的确定性,后者追求意义的不确定性。
西方语言与中国语言各自的特点。前者是和科学的表达,后者是和哲学的表达。
科学文本的解读方式:理解;哲学文本的解读方式:领悟。理解不等于领悟。(自觉是对逻辑的超越)
领悟:得意忘言。解悟与正误。“知行合一”
六、学习哲学应注意些什么
“哲学”不是一种知识,而是一种运思方式。
“哲学”不是名词性的,而是动词性的。学习哲学,必须进入“亲在”(——自己学,不可替代)状态。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
1.知识接受—能力提高;(背得多没有用)
2.量的扩张—境界转换;
3.旁观者姿态—参与者姿态。
七、怎样选择哲学著作
总的原则是“厚古薄今”
西方哲学:1.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中国哲学:
11.中国古代哲学智慧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生涯发展;人生哲学;职业指导
“生涯”一词很早就有,如《庄子养生主》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南朝沈炯《独酌谣》“生涯本漫漫,神理暂超超”等,这些文献中的“生涯”主要指生命、人生、生活等。现在,“生涯”则是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又称职业生涯。或者说“生涯”就是植入职业元素的人生,生涯发展则是指人通过职业活动获得的成长和进步,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累、丰富,人生价值的实现。
中国自古就关注人生问题,人生哲学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和思想精髓。不同的思想流派,如道家、儒家、释家等,有着不同的思想方法,并从不同的视角探讨人生价值、人与外界的关系、人的生存、人的发展,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关于人的生涯发展的问题。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思想体系长期指导着人的成长和发展,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我国古代关于生涯发展的思想资源是极其丰富的,因此我们要进行充分的挖掘和整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它们运用到职业发展教育和职业指导当中,以建立符合我国文化背景、能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生涯发展思想体系、理论体系和技术手段。
一、《周易》是生涯发展哲学思想的源头
《周易》被认为是生涯发展哲学思想的源头。《周易》哲学的中心是人生论,它把对宇宙本体及其属性的形上体察作为人类安身立命的最高依据,在宇宙与人生的密切关系中确立人类的精神家园,关于生涯发展思想最精辟的概括是人天关系中的天人合一。
《周易》认为处世有三大法宝:第一是“守正”,就是天地万物各有其位,人也不例外,不能无视个体的社会属性,每个人都应在世界上找准自己的位置;第二是“中孚”,就是对他人的诚信要发自内心;第三是“和”,就是与他人的关系要保持和谐、顺畅。《周易》还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要把自己的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要豁达地面对人生,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力求达到目的。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君子居易使命,与时偕行”等思想至今仍是人们的座右铭。
《周易》以人生必变、所变、不变的规律,阐明人生知变、应变、适变的法则,并以此规范人们的行为,指导人们的成长和进步,可谓生涯发展的圣典。
二、儒家人生思想长期处于主导地位
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儒家继承、发展和完善了《周易》的人生哲学思想,在关于生涯发展思想方面长期处于主导地位。儒家关于生涯发展的思想有两个方面。
1.正名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正名就是建立一种伦理道德的人际关系,也就是“仁”。仁的意义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首先是独善其身,其次是在个人修身完成具备道德力量以利大众时,开始群体生活的人际关系,达到自己的完善,成为兼济天下的圣人,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顺应天命
同其他先哲一样,孔子也感叹人生苦短,因此他认为在人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都要顺时应天,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在《论语为政篇》中他自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就是对人生过程深刻的阐释,是最早关于人生发展阶段的理论。孔子以自己的经历告诫后人,人在二十岁以前应该好学,学思结合,学以致用,从而为实现个体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作好准备;三十岁追求内在的独立,建立心灵内在的自信;四十岁不再为是非公平所困扰,淡定从容;五十岁不怨天,不尤人;六十岁能悲天悯人,真正地理解和包容别人的所思所为;七十岁建立内心的价值体系,将人生的种种压力转化,潇洒自如地应对世间所有的事情,以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儒家还非常注重对人生志趣的追求和探讨,对人生立志问题的认识极其深刻,《论语》中对“志”有多处论述,专谈立志问题的至少有十一章,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篇》)。孔子还强调人要有高尚的情操,要严格要求自己,对高贵应“不为苟得”,对生死应“无求生以害仁”。他提倡顽强的奋斗精神,不计较生活的好坏和环境的优劣,要努力奋斗、绝不灰心,坚韧地“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篇》。另外,“志于道”(《论语述而篇》)、“博学而笃志”(《论语子张篇》)等论述,也都是积极人生观的体现。
孟子更主张积极入世的人生观,有一种“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轩昂霸气,这比孔子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无可奈何更为坚毅和充满斗争意志。孟子相信即使暂时遇到挫折和困难,也不过是一些必经的考验,人要想成功,就必须经风雨、见世面。他认为,人只有在逆境中奋斗,才能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所谓“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的就是人只有在忧患中才能生存,贪图安乐就必然会导致灭亡。在面对困境时,孟子主张“君子不怨天,不尤人”,“自任以天下之重”,以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三、主张自我发展的道家的生涯发展思想备受推崇
老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其所著的《道德经》虽寥寥数千言,却深刻精辟,其中的人生法则对人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道家提出的“我命在我不在天”的主体性原则是从自我中找到人生的真谛。老子认为,一个人生存于天和地之间的独立性问题才是解决人生问题的根源,人生面对的最大挑战不在于社会的混乱、失序,甚至也不在于人际关系的疏离,而在于人与自己的疏离。也就是说,外在世界的一切如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虽会引诱人堕落,但导致堕落的真正原因还是自己定力不够,没有把握住自己的内心,不能止息它对外界的欲望。所以,人要达到一种崇高的境界,即“天人合一”,最重要的就是开启心灵,也就是首先使自己和谐,进而使人与自然和谐。《道德经》第三十三章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老子认为,人不仅要知人、胜人,而且要自知、自胜。也就是说,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要靠自己发挥,如果不能全面正确地理解自己,不能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就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而也就不能取得很好的成就;人若能自胜,就能以全部的精力使生命丰富和充实。自胜要求自我修炼,使自己具备理智地控制情感的能力以及主观对客观的应变能力。自胜的人能时时清醒地掌握自己,在生活中既恬静又积极主动;能理智地认识环境,使自己的行为不至于受到不应有的诱惑和干扰。自己对眼前的物质享受必须有所知足,若终日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则会欲壑难填。人只有在“知足”的前提下,才能成为强者,才能知难而进、锲而不舍。
道家的无为思想并不是无所为,而是效法“道”的顺应自然,不刻意做作,以平常心来对待所有的事情。“道”的本质是无,“道”的作为是无为,而无为的成果和功能却是有为。因此,无为绝不等于无所事事,而是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调整心态,抑制情欲,拒绝诱惑,使自己不受尘世利欲的熏染,从而进入人生的最高境界。以“道”为基础的人生哲学要求人们善化心灵,约束心性,实现无为到无所不为的飞跃,这对现代人排除各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从而完善自我有借鉴作用。
四、正确对待释家出世和入世的人生观
释家是佛教的别称。释家人生思想的核心是教育人们通过在生活实践中的修学准确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进而从容于世界,最终使“真我”实现完全彻底的自在圆融无碍。在人生态度方面,释家非常重视修行,重视“出世”和“入世”。释家“出世”的一面是要人们远离社会现实,而“入世”则是要人们服务社会,二者的结合就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释家提倡的“自利利他,普度众生,要求净化自己,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主要回答了“如何做人”和“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在人生价值方面,释家的主要思想体现是人生是否有价值、如何看待人生价值、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是什么等。释家认为,人生是痛苦的,苦是人的命运,安于忍受世间的一切痛苦是每个人的义务,也是人的价值所在。在对待“苦”的问题上,释家提倡于己要消灭欲望,要“慈悲为怀”“悲天悯人”,因此人生的意义在于修行。
在人生目的和人生理想方面,释家认为,人生的目的是“超凡入圣”“普度众生”。释家从“人生是痛苦的”这一价值判断出发,主张个人出家修行,以便成佛,进入涅境界。“涅”是释家思想中最高的理想,到了这个阶段也就真正断除了欲望,超越了生死。虽然释家人生理想中的有些具体内容不可取,但这种追求精神境界的思想和方法在生涯发展中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五、中国古代生涯发展哲学思想对今人的启示
中国古代生涯发展哲学思想是东方文明的伟大成果,是先人留给后人的巨大精神财富。这些思想的核心都是人生价值观,终极关怀则是人的成长和发展。虽然他们所提倡的人生价值的具体内容并不都是可取的,但关于奋发图强、树立远大理想、重视道德与人格修养、建功立业、奉献社会、轻物质追求而重精神境界的思想,却是符合社会发展主流的,并且值得永远继承和发扬,在今天物质生活普遍提高的情况下尤其具有特殊意义。关于生涯发展的思想体系,我国很早就已出现和形成,现在我们要认真进行挖掘、整理、充实和完善,将科学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生涯发展思想运用到具体的职业实践当中,以指导我们的工作,促进人的职业发展。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下,职业发展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我们的职业指导过分依赖西方的理论和技术,性格测试、心理测评、职业测评等手段被盲目运用,更为严重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将西方国家人的价值体系嫁接到我国,片面提倡自我发展,这就很容易导致自我膨胀,使职业发展教育脱离中国的文化背景,与构建和谐社会相背离。因此,我们要积极发掘我国古代生涯发展的智慧资源,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西合璧,这样才能构建更加完善的职业生涯发展思想体系、理论体系和技术手段,从而保证职业发展教育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
实践告诉我们,人的生涯问题很多是思想上和认识上的,不一定非要用西方的理论和测量方法去解决不可,我国古代生涯发展哲学思想及方法完全能够使问题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罗移山.《周易》的人生价值论与当代国民人格塑造[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2]林之满.周易全书[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
[3]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7.
[5]邬昆如.人生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黄东桂等.佛教人生观探微[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2).
12.心经的人生智慧 篇十二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经文大意是:观自在菩萨进入般若深观时,照见五蕴诸法皆空无自性,因而度脱一切痛苦与灾难。印顺法师在《般若经讲记》中,将这段经文称为“标宗”,即标明一经宗旨。可见,理解这段经文是学习本经的关键所在。
佛陀出现于世的根本目的,正是帮助有情解脱痛苦,超越生死。我们学佛修行,也无非是为了离苦得乐。但是,当我们说到离苦得乐时,却有人不以为然,说什么人生应该有苦有乐,才显得丰富多彩;又说什么苦乐是相对而言,有苦方能有乐。类似论调,乍听似乎不无道理,然而仔细推敲,却是站不住脚的。如果说人生应该有苦有乐的话,那么,我们对待痛苦应该像迎接快乐一样欢喜踊跃。事实上,痛苦来临时,我们本能地就会逃避。
也正因为如此,人类的一切行为,始终是在通过各种方式逃避痛苦,追逐快乐。很少有人刻意追求痛苦,即使有,也不是以追求痛苦为目的。而是将之作为达到某种目的的过程,试图追求更大的快乐。比如自虐,仔细考量的话,也往往是因为心灵痛苦过于沉重,为转移痛苦,始有对肉体的自虐行为。从这个角度来看,自虐也是为了缓解心灵痛苦,而非有意制造痛苦。至于那些觉得人生应该有苦有乐才丰富多彩的观点,也不过是理想主义者的说法,是“为赋新诗强作愁”的想象。一旦痛苦成为现实,任何人都会避之惟恐不及,都会想方设法地避苦趋乐。由此可见,解脱痛苦不仅是佛法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世间法需要解决的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解脱人生痛苦呢?佛法认为,首先要对苦有全面认识。唯有了解苦,方能对症下药。说到苦,大体可分为身苦与心苦两种。所谓身苦,即色身之苦,一般来说,感觉大致相同。比如在严冬酷暑中,人们都会被寒冷和炎热折磨;处于病痛或被火烧刀斩时,都会感到疼痛难耐,不堪忍受。至于心苦,则是由内在烦恼引起的痛苦,其表现千差万别、因人而异。例如同观一轮明月,有人觉得清凉安然,有人却会黯然神伤;同游一处风景,有人觉得心旷神怡,有人却会悲从中来。
此外,佛教还将苦分为苦苦、坏苦、行苦三类。
苦苦,是切实感受到的痛苦。即使佛陀不曾指出,我们也认为是苦的。如出生之苦、衰老之苦、病痛之苦、死亡之苦。此外,还有内因和外境共同造成的痛苦。如亲人天各一方,为爱别离苦;所求不能如愿,为求不得苦;怨家狭路相逢,为怨憎会苦;身心不得平衡,为五蕴炽盛苦。
坏苦,则与苦苦相反,是我们以为的快乐感受。或许有人会不解,既然是快乐感受,如何又属于苦呢?从佛法智慧来看,世间所有的快乐,同样是以痛苦为本质。当我们饥饿时,吃饱会觉得快乐,如果继续不断地吃下去,还会觉得快乐吗?当身体变脏了,洗澡会觉得快乐,如果没完没了地在水中泡着,还会觉得快乐吗?当心情郁闷时,看看电视会觉得快乐,但不分昼夜地看下去,还会觉得快乐吗?由此可见,我们所谓的快乐,只是某种欲望满足后,痛苦暂时得到的缓解,心理暂时出现的平衡。如果吃饭、洗澡的本质是快乐的话,那么,无论吃多少、洗多久都应该是快乐的。而且,应该是越吃越快乐,越洗越快乐。事实不然,只要这种行为超过身体所需,快乐立即会转为痛苦。吃饭如此,洗澡如此,一切因欲望满足而产生的快乐莫不如此。正是因为这种乐受能够变坏,所以,佛法将之称为“坏苦”。同时,乐受与苦受、忧受、喜受一样,属于变化无常的情绪。我们贪着乐受和喜受,但这种感受并不能恒常拥有,乐受伴随着苦受,喜受伴随着忧受,时时都处在变化、转换之中。在四禅八定的修行中,初禅、二禅、三禅正是因为喜乐感受未除之故,仍不能避免火水风(火烧初禅,水淹二禅,风打三禅)的灾难,唯有到四禅舍念清净,无喜无乐,才能平安无事。
行苦,是由迁流变化带来的痛苦。世间一切都是无常变化的,此为自然规律。但世人不明真相,一味追求永恒,希望身体永恒、爱情永恒、家庭永恒、事业永恒、人际关系永恒。却不曾想过,其中又有哪一样,可以永恒不变?只要我们愿意观察,就会发现,再美好的事物也不可能坚固不坏,再健康的身体也不可能天长地久。由于自身认识与“行”的事实相违背,因而导致“行苦”。
认识苦,不是为了被动地接受苦,而是为了积极地解脱苦。那么,什么又是离苦之道?世人往往将改善生存环境作为解决方法,以为经济繁荣了,物质条件改善了,人类就能由此获得幸福。事实上,在物质条件远远超过古代的今天,社会问题及人类面临的痛苦,并未比任何时代有所缓解,甚至还可能更多。原因何在?正是因为没能抓住问题核心。因为人类痛苦的根源在于心灵,试图通过改善外在环境来解除痛苦,只是扬汤止沸,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佛法认为,解脱痛苦的方法,首先是了解有情的痛苦现状,然后,由此寻找痛苦之源。人类痛苦固然与外在环境有关,究其根源,还是生命内在的问题。从般若思想来看,一切痛苦都是对“有”(存在)的迷惑和执着造成。想要解脱痛苦,必须对存在具备正确认识。
《心经》曰:“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正是告诉我们,须以般若智慧观照五蕴。五蕴,为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蕴,为集聚义。
色蕴,便是色的总和,聚集了过去色、现在色、未来色、粗色、细色等等,统称为色。所谓色,此处相当于物质。对于物质现象,我们往往是从形状(形色)、颜色(显色)这些色相进行认识。因而,佛教以“色”代指物质。
受,为领纳义,即我们面对顺境或逆境时产生的`情绪,包括苦、乐、忧、喜、舍等等。
想,为取像义,当我们接触外境时,必然会摄取事物的影像,然后为之安立名称概念。
行,为造作义,是对事物进行判断并诉诸行动。
识,为了别义,是精神领域的统觉作用。
五蕴中,色蕴属于物质现象,而受、想、行、识四蕴则属于精神现象。
五蕴,是佛教对世间一切生灭现象所作的归纳和概括说明。世人对“有”的一切不能正确认识,在有情生命体上执有实在的我相,在六尘境界中执有实在的法相。此外,更对我、法生起种种颠倒分别及执着,造成人类的烦恼及痛苦。
13.《西方的智慧》读后感 篇十三
此书的作者是一位相当伟大的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在《西方的智慧》问世之前,罗素写过一本大部头的哲学名著《西方哲学史》,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样的鸿篇巨著读起来是艰难的,罗素本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对《西方哲学史》进行了通俗化,就诞生了《西方的智慧》。与其它哲学史不同,《西方的智慧》更着眼于阐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前因后果,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休谟、黑格尔、马克思这一系列伟人无疑是西方哲学的亮点,应当成为关注的焦点,但同样应当注意的是,这些人的思想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每个人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走得更高的。没有黑暗时代的经院哲学,可能就不会有作为西方哲学里程碑的休谟,没有休谟就不会产生康德,没有康德,黑格尔的辩证法就无从说起,没有黑格尔辩证法的扬弃,马克思就不可能提出辩证唯物主义,罗素非常清楚地阐明了这种历史的顺承关系,使人看到的西方哲学不仅仅是一个个亮点,而是一条延绵的长河。
在这本书中,作者将历史的来龙去脉阐述得非常清楚,读者心中不会是孤零零的哲学史,而是一幅有环境有背景的哲学发展的长卷。他花了相当的篇幅来阐述在科学与经济领域的发展,但侧重方向并不是科学与经济发展本身,而是着眼于成就背后的思想以及对哲学的推动。
我们看到的可能会是一个在思想层面的西方历史全景图。了解西方先进的思想有利于我们取长补短。我阅读了《西方的智慧》这本书,这本书回顾了西方的一些发展历程。我看完之后,有所体会。
人类思想的发展历程犹如一把精神火炬,能把光亮传到心灵最黑暗的地方,能使弱者成为勇士,能使强者满怀仁爱之心,从而让世界充满了温暖。精神是不朽的,正如今天我们仍然有必要重温整个人类的思想历程一样,思想的圣火一代代的传递,终于得来今天的思想盛宴。
【从西方哲学智慧学到的人生智慧】推荐阅读:
西方哲学智慧教学大纲08-22
西方哲学智慧考试题 尔雅 张志伟06-27
辩证法与人生智慧哲学07-16
叔本华名言:叔本华人生哲学思想的智慧11-29
让智慧引领人生-读中国哲学史有感10-06
现代西方哲学论文07-03
西方哲学史试题汇总07-09
从现代实践哲学的视角看杜威道德哲学理论10-11
《西方哲学史》作文400字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