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重难点分析突破

2024-11-04

语文重难点分析突破(精选8篇)

1.语文重难点分析突破 篇一

如何突破语文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教材中起关键作用、主要作用并具有现实意义的知识内容,从教材体系看,它占有重要地位;从当前形势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看,它是不容忽视的。

1.在预习时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重点,这种浅层次的了解,对课堂教学突出重点提供了一个基本条件。

2.教师备课时要抓住重点,围绕它来组织教材,编写教学提纲,重点备方法,如采用疑问式、反诘式、辩论式,或运用串讲法、讨论法、图示法、阅读法、以旧启新法,等等,以加深学生对重点问题的印象和理解。

此外,在备课的小结部分应重复加以强调。

3.在授课时要突出重点。采取切实措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并运用它去分析和认识实际问题。授课时突出重点是主要环节,为了做好这一环节,一是在教学时间分配上要充分。二是板书时重点内容要放在显眼的地方。还要用具体、生动、贴切的事例来说明重点内容,对非重点内容可以少举例。三是要用富有启发性的提问,促使学生对重点内容开动脑筋,进行思考。四是教学语言艺术要特别讲究,促使学生对重点内容集中注意、认真听讲和做好课堂笔记。

教师在课尾小结时要以突出重点为立足点;编制练习题、测验题、考试卷以及题型设计上也要突出重点内容,做到题要小,面要宽,量要大。

2.语文重难点分析突破 篇二

一、抓住背景作好阅读铺垫而突破重难点

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文本, 有一些是年代久远的, 小学生阅历少, 在理解上存在一定困难。一个读者如果不了解当时的生活环境、社会状况, 就会在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上造成一定的困难, 有时甚至会有误解。而了解文本写作或文本所述事件的时代背景则可以缩短和跨越时空, 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语文教师应把“时代背景”的告知与处置放在适切的位置, 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譬如, 阅读梁晓声写的《慈母情深》一文, 如果不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课文中许多内容是很难理解的。像“买一本《青年近卫军》只需一元五角”, “母亲从兜里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 “旁人说的话:大姐, 别给他!你供他们吃, 供他们穿, 供他们上学, 还供他们看闲书哇”, “背直起来了, 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 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 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我的母亲……”“母亲说完, 立刻又坐了下去, 立刻又弯曲了背, 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 立刻又陷入了忙碌……”一元五角这么少的钱对现在的人来说, 又算得了什么呢?我的母亲是不是很小气?“毛票”又要疑问了, 什么是毛票?毛票有什么稀罕?旁人为什么会说这样苛刻的话呢?母亲又为什么要如此辛苦, 如此疲惫呢?还不肯耽搁一丁点时间呢?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靠“时代背景”来化解。因为《慈母情深》选自梁晓声的小说《母亲》, 是作者对小时候的回忆, 对母亲的怀念, 更多的是对母亲的敬仰。梁晓声生于1949年9月, 20世纪60年代初期, 当时他只有10多岁, 那个时期也正是国家的困难时期, 大多数百姓的家境都很困难, 他家里也穷得叮当响。父亲是个建筑匠, 整年没在家, 母亲只是个裁缝, 每月只有二十几元的收入, 一元五角当时一家人可吃上两顿饭, 谈何容易, 怎能不苦干呢?只有理解了当时的背景, 学生才能体会到当时的“小气”, 当时母亲的艰辛, 才能体会到慈母情深。再如, 一些古诗词, 如果不了解其时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生活状况与个人情感, 是无法透彻感悟那些古诗词的含义的, 也无法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下面摘录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的两段话:“教学大纲里有一些最难的章节, 理解了这些章节才能学懂其他章节。让学生就这些章节阅读一些扩充知识的书籍,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学教师特卡琴柯从五年级教到十年级, 他教的每一个年级都有一个绝妙的小图书馆, 里面有不止100种书籍, 这些书都是以鲜明的、引人入胜的形式来讲述, 他觉得世界上最有趣的一门科学是数学。他在教方程之前, 学生们就读了几十页关于方程的书。所教的学生没有一个不及格的。”这是一种知识的扩充, 是学好新知的一种知识铺垫。这两段话也可以说明, 了解时代背景, 也是一种知识铺垫, 课前或课中作好了这种铺垫, 更易于突破文本的重点和难点。

二、抓住个性作好阅读铺垫而突破重难点

童话、寓言、故事……这些文本都有鲜明的角色个性, 在阅读教学中只要抓住了这一角色的个性, 就能凸显出文章的主旨来。比如童话《小溪流的歌》主要写了小溪流不停地往前奔流, 为人们推水磨的事。赞美小溪流乐于助人, 勇往直前, 自强不息的精神。教学时, 只要抓住第二自然段:“小溪流一边奔流, 一边玩耍。他一会儿拍拍岸边五颜六色的卵石, 一会儿摸摸沙地上才伸出脑袋来的小草, 一会儿让那些漂浮着的小树叶打个转儿, 一会儿挠挠那些追赶他的小蝌蚪的痒痒。小树叶不怕痒, 轻轻转了两个圈儿, 就又往前漂。小蝌蚪可有些怕痒, 就赶快向岸边游。”通过朗读感悟小溪流的顽皮;抓住两个“一边”, 四个“一会儿”, 还有这些动作的词语“拍拍”“摸摸”“打个转儿”“挠挠”凸显小溪流的顽皮;再通过关联词语“有时……有时……有时……”或“时而……时而……时而……”说出小溪流的顽皮。此时, 小溪流顽皮的个性就跃然纸上, 眼前好像站着

一个十分贪玩的“孩子”。可是, 下文一个转折, 巨石阻挡不了他, 枯树桩、枯草叫不住他。如此贪玩的小溪流为什么不肯停下来玩一玩呢?无疑在学生的脑海中就会产生此问题。小溪流那种愿意帮人做事的大作用, 教师不用言传, 学生就能意会。课文的重难点也就自然而然地化解了。

三、抓住对话作好阅读铺垫而突破重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实际上小学课文中有许多文本就是以对话的形式呈现的。教学中如果抓住了人物对话中的语气、内容及神态。课文的重点、难点的把握就会变得容易多了。例如, 《找骆驼》一文, 只要抓住了老人与商人之间的对话, 填补两人说话的神态。难点就可迎刃而解。

例:商人赶上去 () 问:“老人家, 您看见一只骆驼了吗?”

老人 () 说:“你问的那只骆驼, 是不是左脚有点跛?”

商人 () 回答说:“是的。”

老人 () 说:“是不是左边驮着蜜, 右边驮着米?”

商人 () 答道:“不错。”

老人 () 说:“是不是缺了一颗牙齿?”

商人 () 说:“对极了!您看见它往哪儿去了?”

老人 () 说:“那我可不知道。”

商人 () 说:“别哄我了, 一定是你把我的骆驼藏起来了。要不, 你怎么会知道得这样详细!”

教学时教师出示这一组对话, 让学生朗读, 让学生想象当时商人处于怎样的心理状况, 老人又是一个怎样的心理, 再根据内容填补说话的神态, 进行对话练习, 学生就很容易进入文本中的角色。对话过程中, 尽量表现出商人着急并越来越兴奋、越来越有把握的心理, 因为他觉得骆驼越来越有着落了。同时还要尽量表现出老人平缓而漫不经心的心理, 到了关键时刻他却说不知道。最后使得蛮有把握的商人大失所望, 气恼之下不得不连续反问。至此, 只要教师一点拨:此时此刻假如你是商人难道没有话要问那位老人吗?学生就会代替商人连续质疑:那你怎么知道我的骆驼左脚有点跛?你又怎么知道我的骆驼左边驮着蜜, 右边驮着米呢?那你还怎么知道我的骆驼缺了一颗牙齿呢?通过朗读, 通过填补说话时的表情, 通过有感情地对话, 把人物的心理活动推向高潮, 最后的一盆冷水犹如火上加油, 同时也把故事自然而然地推向了高潮。这样文本中的重点和难点 (最后一段) 不用教师强调和说明原因何在, 学生也就全明白了。观察、分析、推理、判断都会所悟。如果没有上面的对话阅读铺垫, 只抓最后一段的因果关系来空洞说教是很难起效的。

四、抓住对比作好阅读铺垫而突破重难点

平铺直叙的提问不利于观察和发现问题, 也不利于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对比, 可以通过设问, 激起学生勇于探索和发现的热情, 养成认真读书、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有时只要抓住文本的重点与非重点内容进行对比, 就能较容易地解决重难点问题。

例如, 执教《桂花雨》一文时, 上课伊始, 我就在黑板上写了“桂花”一词并让学生读。然后引入课文, 问:文中写到哪两处的桂花?

一处是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桂花盛开的时候, 不说香飘十里, 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 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让学生读句子, 我问他们感悟到了什么。学生答“香”。

“香”——不能香飘十里, 但前后十几家邻居都能闻到。

另一处是杭州小山上的桂花:“杭州有一处小山, 全是桂花树, 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又让学生读句子, 我问他们又感悟到什么?学生答“广”“多”“香”。

“广”——面积之广。小山, 遍地是。

“多”——数量之多。小山, 全是桂花。

“香”——十里飘香。

我再问:这两处桂花, 你喜欢的是哪一处?

这时学生就纷纷说喜欢杭州的桂花了。原因不言而喻, 因为杭州的桂花比家乡的场面要广, 数量要多, 而且香气更浓, 飘得更远。

此时及时抓住母亲的感叹——为什么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 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呢?这一问就把母亲的“乡愁”自然而然地引了出来。

然后引导思考母亲为什么会有如此重的“乡愁”呢?再去理解“摇花乐”“赠花情”就容易多了。对母亲的思乡之情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了。

通过这样一对比, 这一课的重点和难点就很容易地解决了。

3.语文课堂教学的难点突破 篇三

课堂教学难点的突破,首先取决于教学难点的定位。而教学难点的定位,必须根据学生的生源特征来确定,因生制宜而不能人云亦云。生源素质不同的两类学生,教学同一个内容,难点定位绝不能一致。对生源素质高的学生,难点定位低了,他可能觉得没意思,课堂没收获;对生源素质低的学生,难点定位高了,他会一头雾水如同鸭子听雷,课堂一样没有收获。比如,在诗歌教学方面,当然诗歌意境的领悟是重难点,能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入理,这该是读诗的最高境界。然而,现在的大多数学生,知识的积累还不够深厚,一首诗拿来,二类生源的同学还读不太懂其中的意思,更谈不上入境入情入理了。如果教师一味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诗情画意,课堂就会变得死气沉沉,学生听得似懂非懂根本没有效果。就以《春江花月夜》这首有着“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的千古绝唱为例,整首诗中景、情、理依次展现:第一部分写了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写了面对江月产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写了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讲解第一部分的时候,学生可能还能理解,互动就比较好。可讲到第二、第三部分的时候,纵然老师诗情洋溢侃侃而谈,可学生却鸦雀无声,没有一点反应。如果依据教参,将难点定位在如何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入理上,对生源素质较差的学生而言,显然是高了。再如李白的《将进酒》,在讲到李白感情变化:悲——欢——愤——狂的时候,课堂也就一下子静下来,学生一下子懵了,没有任何反应。这种情况,学生理解不来,那课堂教学的难点还能突破吗?不能突破,教学还会有收获吗?反过来,如果教师能将难点一步步分解,然后一步步突破,时间可能会多花点,但效果绝对会更好,学生也才能学有所得。因此,课堂教学难点的突破,必须因生制宜恰如其分,这也就是备课为什么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好学生的原因所在。根据学生的知识积累情况,结合教材设置的各项重难点来确立每节课要突破的重难点。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方能有成效。

确定了每堂课的教学难点,我们就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方法来突破它,如何突破呢?

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尝试:

一是巧用熟悉的生活现象来突破。比如,在教学《诗经二首》、《氓》和《采薇》的时候,为突破教学难点“比兴”手法的运用,笔者就用多媒体让学生听生活中常听过的通俗歌曲《敖包相会》,并且用投影仪把歌词“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哪,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我等待着美丽的姑娘呀,你为什么还不到来哟嗬。如果没有天上的雨水呀,海棠花儿不会自己开。只要哥哥我耐心地等待哟,我心上的人儿就会跑过来哟嗬。”投影出来,然后分析歌词的内容,要表达的是“神圣的敖包前,一个小伙子在等待着他思慕已久的姑娘,渴望姑娘早点来到他的身边”,可歌词一开始不直接表达,却用“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哪,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这里用的是“兴”的手法。“如果没有天上的雨水呀,海棠花儿不会自己开”,这滋润着海棠花的雨水,正是小伙子急于得到爱情的渴望,以此物比彼物,这里有“比”的用。此时再告诉学生这就是《诗经》里最常用的表现手法,然后笔者再让学生回归到文本中找找类似用法的文句,这下他们对“比”、“兴”手法就了解了,课堂教学的这个难点也就很快突破了,再让学生自己找几个类似的例子时,很多学生就能信手拈来诸如:“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等歌词。《说木叶》这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是以木叶为例来阐明诗歌语言暗示性的问题。教学时,笔者就从生活中情人节送花、求婚等为什么用玫瑰花而不用康乃馨或菊花的习俗说起,指出每一种花都有其所暗示的文化含义与生活含义,进而指出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暗示性。这样学生就能比较轻松地理解为什么古人爱用“木叶”这个意象。生活中的一些知识一些习俗是学生经常接触到的,已深入其心;课堂上,在适当的时候,将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迁移到生活中,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注意学科间的整合,巧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突破。近年来,随着电脑的日益普及及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多媒体教学以其直观、快速、形象、容量大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师生的欢迎和重视。这主要是因为多媒体教学有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所不能达到的功能。它能利用多媒体技术,综合处理文、图、音、像等多媒体信息,语文学科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相整合,能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打破地域界限,展现古今中外的客观事物,大大缩短认识进程,起到呈现事实、创设情景、解释有所不同、设疑思辨、动作示范等作用,这对课堂教学难点的突破,会有一定的帮助。比如古诗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能突破文本的局限,给学生以形象、鲜活的感官刺激,能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在学习中产生共鸣,充分感受古诗的意境。

三是引导学生沉入文本,体悟文意。现在的很多学生,大都比较烦躁,看不进书,因为他们早已习惯了日本漫画、电视、网络等比较直观、感性的方式,对于比较大篇幅的文本阅读,根本静不下心来,也没有耐心。这一点在平时的练习、考试做现代文阅读中,就可见一斑。因为读不进去,就不可能仔细地从文中寻找到答题的信息,因此答非所问,得分极低。为此,笔者以为,在突破教学难点方面,前提是要引导学生学会“读”。“读”主要是指教师讲解之前的学生自读,在这一过程中,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自行疏通文意,排除进一步阅读的障碍。因为语文课不可能只是听,语文学科的很多知识点,尤其是阅读欣赏,是不能脱离文本只讲题目与答案的,脱离文本光讲公式的教学不能是好的语文教学,它会让人觉得抽象,艰涩难懂。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语文课堂教学难点的突破,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只要适合你的学生,适合你的教学,就是好方法。

参考文献:

[1](德)第斯多惠著,袁一安译.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语文重难点分析突破 篇四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打造“高效课堂”是老师们的努力方向。多年的“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理念成为打造高效课堂的严重阻碍。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采用“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法,致使学生对教师演讲的东西全盘接受,分不清侧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笔者认为语文课的“高效课堂”重在如何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在日常教学中突破教学重难点逐渐成为现代教师的热点话题。

【关键词】 语文 突破 重难点

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是语文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如何选准突破口、有效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是语文老师困惑的问题,也是很多语文老师在一起探讨的话题。突破教学重难点不仅是简单地向学生指出哪些是学习的重点、难点并加以讲解,在突破教学重难点的过程中它还包括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等,而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只是重视对教材内容的讲解,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技能的培养,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应尽量优化教学方法,做好突破教学重点难的工作,提高教学效果。那么,我们该如何突破教学重难点呢?

一、在预习新课时找到学习重难点

预习新课是指在进行新课教学前,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提前了解课文涉及的知识点,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整体感知。这里所说的预习新课不是走马观花地泛读,也不是逐字逐句的细读,而是结合单元提示和课后练习让学生通过整体感知,找到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帮助学生选好着眼点,引导学生根据学习内容,找到学习的重难点,为接下来的课堂学习夯实基础。如在教学《曹刿论战》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读课文、力求熟读成诵,把握全文整体内容,可以引导学生查找好本文出现的所有古今异义的字词,为理解文章扫除障碍等。有学生发现文中多次出现“夫”这个字,并且感觉在不同的句子中会有多层含义,感觉这个词的理解对掌握文章内容有重要影响。因此,学生就会发现掌握“夫”字的古今意义,把理解这个词的语境义作为课文学习的重点,进而找到依据关键的句子“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把理解这个句子的含义作为学习的难点。通过这种方法,既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课文内容,也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难点,为接下来地学习指明方向,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突破重难点

多媒体工具可以有效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促使学生感观世界受到与文字描述不一样的刺激,从而加深学生记忆,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提高教学效果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应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物,借助多媒体工具,促使教学重难点趋于直观化、简单化,加深学生理解,突破教学重难点。例如:教学《大自然的语言》时,我们会发现,这篇文章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文中多次出现的生字词以及文中提出的诸多科学方法,难点是让学生掌握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等。为了让同学们很快的解决生字词,多让学生接触物候学的机会不多,让学生了解诸多科学方法却很有难度。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工具,把影响物候的纬度、经度以及高下的差异两相对比地展示出来,让学生理解这些因素影响的原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科学方法。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大屏幕上引导学生一起分析这篇文章的说明顺序方法,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印象,以此帮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突破这篇文章的难点。通过这种方法,把抽象的文字描述的知识以形象、具体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出来,可以有效加深学生理解,简化教学内容,是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有效手段。

三、设置课堂提问进行针对解疑

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还不成熟,还有着对教师的依赖性,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准确把握课堂学习的重难点并加以突破。教师改变传统的提问方法,设置新型、有价值的课堂提问。提问时,要仔细考虑提问的原因、内容、方向等,设置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完成教学目标。教师要巧妙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课堂提问,帮助学生解决教学重点、难点,释疑解惑,让学生的思路有方向、有针对性。例如:教学周敦颐的《爱莲说》时,本文教学的重难点是:感受“莲”美丽高洁的形象,理解作者的情感志趣、了解作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等。然后,教师可以根据已知的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一些课堂提问,如:“这是周敦颐描写莲的一篇文章,请你找出文中描写莲花形象的语句”、“世人都爱牡丹,作者也喜欢牡丹吗?为什么?”、“作者喜欢莲花的原因是什么,这可以体现出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周敦颐的写作目的只是赞美莲花吗,作者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等。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会逐步解决学习中的重难点,从而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设置有针对性的课堂提问,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在掌握本篇文章重难点的阻碍因素,对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效果有重要作用。

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授人以渔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单纯依靠教师的指导来学习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随着课业的繁重,教师细心指导的时间越来越少。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自主突破教学重难点逐渐成为突破教学重难点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成员间的讨论活动、给学生自主思考的动力和在小组中积极发言、发表意见的机会,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以此完成教学任务。如在教学《海燕》时,为更好地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教师可以以“分析这篇文章的标点符号”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活动。活动中,学生通过仔细阅读文章,从而发现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使用最多的是感叹号。于是,学生根据文学常识了解到,通常使用感叹号表达作者感情激荡,与此同时,学生小组之间在分析标点符号时会初步理解作者对海燕的赞美之情,体会到作者塑造的革命先驱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形象。这样,学生在小组成员互相分析评论中就能抓住本文的关键点。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引导学生从标点符号的角度把握全文主旨,提高学生学习技能,又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突破教学重难点的重要途径。

5.负数教材分析即重难点突破法 篇五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以往负数的教学安排在中学阶段,现在安排在本单元主要是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负数,能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的概念的认识,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与实验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同)的主要区别

本次修订的例1情境更加丰富,增加了学生理解正负数意义的机会;删除了实验教材例4的教学,不再使用“数轴”这一名词。即删除了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改编了实验教材的例3教学侧重点,将“教学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负数,初步渗透数轴的概念,初步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等”改编为“不出现数轴概念,教学如何用有正数和负数的直线表示距离和相反方向的数量”,从内容安排上,更加强调结合具体的量认识正负数的现实含义。

二、教材例题分析 例1:温度中的负数

教材通过每天都接触的气温引入负数,呈现了我国北部、中部、南部六个著名城市在某一天的气温情况,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各个城市的天气情况,并提出问题:“你能发现什么”,激发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感受不同地区城市的天气情况。北京、哈尔滨地处我国北方地区,冰雪覆盖大地,寒冷至极;而海南海口地处我国南部地区,树木生长郁郁葱葱,温高热不可待,相对而言,地处我国中、东部的上海、武汉、长沙,则温度适宜,不“冷”不“热”。这种强烈的不同的身体感受,自然引发学生对温度零上、零下初步表述。接下来随着对小精灵提出的“0℃表示什么意思”的讨论,明确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进而理解“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初步感知0℃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引出负号“-”与正号“+”,并能正确表达具体的零上温度(如零上3摄氏度用+3℃表示,)与零下温度(如零下3摄氏度用-3℃表示)。紧接着教材组织讨论“-3℃和3℃各表示什么意思?”,在明确+3℃表示零上3摄氏度,-3℃表示零下3摄氏度的基础上,初步感知正负数是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最后,教材安排练习:“根据上图中的信息填写下表,并说一说各数表示的意思。” 进一步帮助学生能正确用正负数表示温度,以及用正负数表示的温度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例2:收支中的负数

教材通过呈现存折上的明细,让学生体会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会负数的含义。明细中分别用正负数表示存入和支出,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数据说说它们的含义,进一步体会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接下来结合前两个例题进行小结,给出正负数的名称。首先说明为了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新出现的前面有一个“-”号的数是负数,而相应的以前所学的是正数(但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其中正数也可以在前面加上“+”号(一般可以省略“+”号),让学生初步建立正负数的概念。最后通过小精灵的问题“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负数”(教材通过对话框的形式提供具体的实际例子),意在帮助学生拓展思路,激发学生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数量的实际例子,加深对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体会。

特别地,关于0,教材直接给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并非是要求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生硬地直接给予结论。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0是正数还是负数?”,也可以让学生结合具体事例(例如温度计上0℃是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分界点)来体会。

例3:直线(数轴)上的负数

例3通过问题解决的呈现形式,教学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一方面是初步渗透数轴的概念,帮助学生形成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另一方面,加强对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教材通过描述位置的问题,引出如何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负数。首先呈现了4位同学以一棵大树为起点朝两个相反方向运动的情境,提出“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行走的距离与方向”这一问题。教材通过数形结合,问题解决的方式引导学生将正负数和直线上的点对应起来。在“阅读与理解”环节,以对话框的形式帮助学生弄清已知信息是“他们两人向东,两人向西,走的方向正好相反”,进而理解“用正负数正好可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在“分析与解答”环节,教材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呈现了学生讨论的过程,先画一条直线,在中间的位置的点上画一棵大树,以大树为起点(用0表示起点),向右的方向为东,向左的方向为西,规定1个单位长度代表1 m,根据学生行走的方向和距离在直线上找出对应点并画上相应的学生,由此画出直线的形象示意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怎样用数来简明地表示这学生与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由于既要考虑行走的距离,又要考虑方向,这就需要用正负数来描述。由于有了前面学习正负数的经验,学生很容易想到“以大树为起点,向东为正,向西为负”,这样把学生运动后的位置与正负数对应起来,进而引导学生得出“0右边的数是正数,左边的数是负数”,让学生把直线上点和抽象的正负数对应起来。紧接着教材通过在直线上表示出-1.5的位置,让学生思考在直线上如何表示负小数或负分数,这样对在直线上表示数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再次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从起点到-1.5处,应如何运动?”实际上是让学生思考-1.5中的“-”与“1.5”各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再次感受正负数的实际意义。在“回顾与反思”阶段,教材以对话框的形式呈现“用有正数和负数的直线可以表示距离和相反的方向”这一结论,实质是通过引导学生对整个解决问题过程的回忆与反思,以进一步加深正数与负数的表示的含义,同时,渗透数轴的概念以及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实际意义,为学生进一步正负数及用数轴表示数做好充分的铺垫准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难点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正数、0、负数的意义。

《负数》重难点突破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正数、0、负数的意义 突破建议:

1.以“问题”为抓手,激活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感受负数的意义。当代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要让学生学好数学,发展思维,就需要有“好”问题,尤其是具有统领整个教学过程的“问题”。随着问题的破解,可以有效地化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达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在初次学习负数概念环节,教师可以围绕“-3℃和3℃各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各抒己见,交流不同的温度下的自然现象与冷热感受,唤醒对0℃、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生活经验,紧接着设问“0℃表示什么意思?”,借助温度计,让学生在温度计上找到各温度,帮助学生更深地体会正数与负数可以分别表示“零上”和“零下”,从而更直观地看到0℃就是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分界点;在例2教学中,可以承接例1组织教学方式,在呈现存折收支明细的同时,适时提问:“这些数各表示什么?”引导学生交流教材中各数表示的实际含义,再通过“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负数?”的进一步提问,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有关负数的生活素材,为学生顺利进行分类,归纳、概括、引出正负数的描述性定义以及理解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做好充分的认知准备。2.以解决“困惑”为立足点,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正数、0、负数的理解。教师要具备读懂学生的能力,关注学生学习中的困惑点。一方面应了解学生面对问题可能产生的种种想法,另一方面更要给予充分的交流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真实的思维过程,展示各自的真实思想方法。这样,使教学既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又可对症用下药,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效地展开。例如:“认识负数”的教学重点之一是了解什么是负数,什么是正数,而“0是正数吗?0是什么数?”,这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我们的教学不妨如此展开:

教师:0是正数吗? 学生:是,不是„„

教师:认为0是正数的举手;认为0不是正数的举手。教师:哦,还有部分同学两次都没举。学生: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教师:0到底是什么数?各自说说理由。(认为是正数的理由)

学生1:我认为0是整数和负数之间的一个数,是正数。学生2:负数是0以下,0和0以上就都是正数。学生3:0前面没有负号,所以是正数。(认为不是正数的理由)

学生1:一般正数都是代表一定的数值,0不是正数。学生2:正数都要比0大。学生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是要比0大,负数是要比0小。0正好夹在它们中间,所以什么也不是。

教师:通过一番讨论,看看有没有变化?

学生: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因为0正好是负数的上限,比负数大一些,又比正数小一些。

教师:虽然还没有正式研究过正数和负数,但同学们已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了正数比0大,负数比0小。那0 应该写哪儿?(教师出示温度计,先让学生说说温度计上的一些温度,再次让学生回答0是什么数。)

教师:0写在负数和正数的中间。

在学生的争辩中,教师可以深切地感受到“0是正数吗?”这个问题是学生真正的困惑,他们有自己一些模糊的不完整的理解。那么如何让模糊变得清晰?是直接告诉呢,还是把它作为一个问题进行探讨呢?我们不应轻易地一笔带过,而应浓墨重彩地把问题聚焦定格放大。

3.精选学习材料,激活学生思维,加深理解正数、0、负数的意义。“认识负数”的教学目标之一是理解负数所表示的意义,其关键是找准“0”在哪儿,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学生思维碰撞的焦点。我们不妨设计如下学习材料:(1)北京某天最低气温-1℃;(2)李叔叔把汽车停在-1楼;(3)我的银行卡还剩-1元;(4)某盆地海拔高度约-1米。当学习材料一呈现,学生便会立即产生种种疑惑:楼层怎么可能是-1楼?叔叔的银行卡怎么只有-1元了„„尽管这些材料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是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现象,但真的让学生说清每一个数的具体实际含义,还是有一定的挑战性,这组多元材料的呈现充分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与欲望。看似简简单单的问题,定会激起学生层层思维的浪花。事实上,通过对“这4个-1各表示什么意思?”的解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正数、0、负数的意义的理解,尤其是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关于“0”的相对性的正确理解。

6.高中数学学科教学难点及突破分析 篇六

通过这几天在培训中心的学习,观摩了两位教师的示范课,与授课教师及各位同仁面对面的交流,让自己收获不少,进步不少。同时也反思了自己从教以来对教育的肤浅认识和理解,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和体会。

所谓教学难点,是指学生感到难以理解或接受的内容。那造成学生数学学习困难常见的原因有哪些呢?我认为有语言的障碍、知识本身的抽象、知识复杂难以理解(如极限的概念)、事实材料概念多而杂,容易混淆且不便记忆(如三角公式)、学生基础及相应的能力较为薄弱(如学习立体几何时空间想象能力不足)、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等。而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准确确定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因此可以说,学生的学习难点即是教师的教学难点。课堂教学中,教师怎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消除学习困难呢?

1、研究教材,研究学生。首先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分析出所授课内容的难点在哪里。其次研究所授课的对象即学生,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基础怎样,事先探究在本节课中学生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在哪里。

2、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项关于高中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调查发现: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主要因素是兴趣和信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才有良好的学习动机。数学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内容抽象,在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恰当合理规范地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进行处理,形成声、像、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使复杂抽象的认识活动变得简单而直观,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因此,考虑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是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时常思索的问题。而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难题。

3、揭示本质,帮助学生理解。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数学教学 既要讲推理,更要讲道理。要通过在学生自主探究基础上的有效讲解,使学生不仅知道数学知识的形式化的表达,更要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

4、正难则反。对正面解释、理解较为困难的问题,通过举反例、用反证法证明等逆向思维方法予以说明。

5、分散渗透,设置台阶。通过在多次课堂教学中涉及与教学难点相关的问题,将教学难点分散,逐步实现突破。

6、联系实际看问题。数学知识是实际生活诸多现象的抽象,将一定的数学问题放到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放到他身边的具体事件中去。让学生身临其境,慢慢体会。

7、加强分析,启发思维。在数学教学中应加强对题目的分析,设置有层次、有一定台阶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矛盾,解决矛盾。从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启发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同时拉萨中学的田金有老师的讲座对我的帮助也很大,他讲的主题是西藏高考数学复习方法和应试策略,这个对我们现阶段新建学校的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经验,这中间还提到了现阶段西藏数学高考现状的问题,只有正确认识了它,才能找到应对之策,因此这个培训对帮助很大。当然还有对教育大的方针政策的理解更进一步了,总之,我将把在这次培训上面所学到的知识与自己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不断地推动我的工作取得更大进步。

7.语文重难点分析突破 篇七

一、以朗读训练为切入点, 激起情感共鸣

对饱含丰富情感的课文, 其教学难点大多是如何引导学生站在文本作者的立场, 站在文本人物的角度, 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设身处地理解他们的情感。这类课文, 在教学中, 应以朗读训练为突破难点的切入点。教学实践表明: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 也是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思想感情的基本途径。高年级的朗读要求, 一般在课后练习第一题提出。教师可根据要求, 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中学习思考, 在读中理解内容, 体会感情。如在教学《穷人》这一课时, 让学生通过认真认真研读, 从课文中找出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句子, 体会穷人的高尚品质。教学时要注意抓住桑娜抱孤儿回家后复杂的心理活动以及桑娜与渔夫的对话这些内容组织学生深入研读。桑娜抱孤儿回家部分, 重点研究“她的心跳得很厉害, 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个句子, 教学时, 教师首先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朗读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语句, 然后组织交流:桑娜在等待丈夫的时候想到了哪些?为什么会想到这些?通过讨论明确:由于桑娜家庭的贫穷, 由于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 所以才会有如此复杂的心理活动, 同时明确:虽然桑娜的内心活动十分复杂, 但是收养孤儿的决心没有动摇。接着再让学生读读描写心理活动的语句, 了解省略号的作用。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 进一步体会桑娜的崇高品质。特别是桑娜跟渔夫的对话, 要以读为主, 要读中理解两处“沉默”的不同含义。通过朗读, 读出两人不同的性格。

二、以单元主题为切入点, 把握教学难点

在语文课本中, 每一组课文都有一个单元学习主题。在学习课文之前首先要学习这一组课文的专题, 理清专题的脉络, 弄清楚课文在专题中的地位、作用, 结合专题学习重点来进行阅读教学。在教学中, 通过以单元学习主题为突破教学难点的切入点, 学生便能迅速地把握教学的难点, 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如学习《少年闰土》时, 这一课所在专题是“初识鲁迅”。本专题要学习的内容包括:了解、认识鲁迅;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重点学习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及方法。所以学习这篇课文, 应当放在了解认识鲁迅的大背景中进行。除此之外很多课文前面有导语或在后面有资料袋, 这些也有助于学生的阅读理解课文。像这一单元的第一篇《少年闰土》是鲁迅的小说《故乡》的一个片段, 课后安排“资料袋”——鲁迅简介。后三篇是从不同角度写鲁迅的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后安排有“阅读链接”:两个片段, 第一个片段语言精炼、传神, 可谓抓人物特点的范例;第二个片段与课文内容照应, 既是对课文内容的阐释, 又是对课文内容的补充。《一面》前的连接语, 用有说服力的事例讲了鲁迅对青年的关心和爱护, 与课文内容相对应;《有的人》则对鲁迅的一生做出了总结和评价。

三、以词句理解为切入点, 突破理解难点

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关键在于提高学生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文章是由段落构成的, 而段落是由句子组成的, 句子刚是词语的有序组合。对关键词语的理解赏析, 无疑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在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巧妙抓住这些重点词句进行感悟、品析, 这也是一个很好的突破难点教学切入点。教学中, 抓住这样的切入点, 往往能够有效突破教学中理解的难点。像在教学《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出示句子“最后‘?’拉直变成‘!’, 找到了真理。”则主要通过理解两个标点符号来理解句子, 理解课文。让学生想一想, 这里的“?”“!”分别指什么, 作者这样表述有什么好处?这里的“?”是发现问题, 是不断追问, “!”是通过探索, 解决了疑问, 发现了真理。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 有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 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教学《匆匆》这篇课文时, 应该让学生先找到重点词句, 找出后通过理解词句从而理解课文, 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如在这篇课文中有一个重点句子“过去的日子如轻烟, 被微风吹散了, 如薄雾, 被初阳蒸融了。”这句用了比喻的句式, 把过去的日子比作轻烟、薄雾, 使无形的时间有了鲜明的形象, 我们好像看到了时间的烟雾缥缈在眼前, 可摸可触, 而瞬间又被微风吹散了, 被初阳蒸融了。读了这句, 感受到时间瞬息消逝, 来去匆匆。从中体会到用比喻的方法写句子, 可以使描写的事物更形象, 有动感。

四、以独特感悟为切入点, 引发多元感悟

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 阅读文章要学会独立思考, 形成自己的见解, 一个人的见解反映出他的阅读能力。学习的结论不是教师直接给的, 也不是拘泥教课书所给的答案, 而是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得出来的, 是个人对阅读材料的独立的认识和见解。阅读有了自己的见解, 说明阅读有了一定的收获。所以学完课文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 进行“由表及里, 由此及彼”的独立思考, 形成自己的见解, 这样才是真正学会了阅读。在教学中, 如果以学生独特感悟作为突破教学难点的突破口, 能够引发学生的多元感悟,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如在教学《伯牙绝弦》时, 学完课文, 我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让学生说说, 你认为“钟子期死后, 俞伯牙该不该绝弦?”说出观点和理由。回答时, 有一个学生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不该绝弦, 他说因为俞伯牙是个出色的音乐家, 他绝弦了, 世上就再也听不到他那动听的琴声了, 这样太可惜了。而且如果他把琴留着, 当他想念钟子期的时候可以弹一首钟子期喜欢的曲子, 用这种方式来怀念故友会更好。当这位学生讲完时, 我建议全班学生为他鼓掌, 因为他不但理解了课文, 还有了自己阅读完课文后的见解, 值得学习。

8.分类归纳 典例分析 突破难点 篇八

1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判别问题

例1:酵母菌发酵产生CO2的摩尔数为N。在安静情况下,人消耗同样数量的葡萄糖可以产生的CO2量是()

A. 1/3N molB. 3N mol

C. 6N molD. 12N mol

解析:本题考查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有关计算问题。从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C6H12O6+6O2■6CO2+6H2O+能量”,无氧呼吸的反应式“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可得:消耗相同量的葡萄糖,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产生CO2的量之比为1∶3。

答案:B。

方法归纳: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之间消耗C6H12O6的量、产生CO2的量、产生ATP的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有氧呼吸中消耗C6H12O6的量和O2的量与产生的CO2量的关系是解答细胞呼吸有关计算的关键。

变式1:现有一瓶混合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其产生的酒精和CO2如图1所示。问在氧气浓度为a时()

A. 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B. 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约67%用于无氧呼吸

C. 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约33%用于无氧呼吸

D. 酵母菌停止无氧呼吸

变式2:将等量且足量的苹果果肉分别放在O2浓度不同的密闭容器中,1 h后,测定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如表1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苹果果肉细胞在O2浓度为0~3%和5%~25%时,分别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

B. 贮藏苹果时,应选择O2浓度为5%的适宜环境条件

C. O2浓度越高,苹果果肉细胞有氧呼吸越旺盛,产生ATP越多

D. 苹果果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乳酸和二氧化碳

2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例2:叶肉细胞中能同时进行多步骤的2个过程,即 。

请回答:(1) ①过程中CO2被还原为有机物,所需要的还原剂在何种细胞器的哪一部位形成?(2) 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②过程产生的CO2主要由哪一部位释放?释放的CO2将扩散到哪一部位?为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的理解及运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从物质变化方面看正好相反,但两者不是一个简单的逆转,是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经过许多中间步骤完成的,各具有不同的生理意义。

答案:(1) 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或叶绿体的基粒) (2) 由线粒体释放,扩散进入叶绿体;因为在该条件下,光合作用速度高于呼吸作用速度(或光合作用比呼吸作用进行得快)

方法归纳: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共同完成有机物和能量的代谢;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分解的物质,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列表从代谢性质、发生部位、反应场所、条件、能量代谢、物质代谢5方面进行比较,以加深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关系的理解。

变式3:在一大型平底烧瓶内湿润的泥沙中,插上几枝新鲜的枝条和一支盛有适量NaOH溶液的试管,烧瓶口紧包着一个小气球,使烧瓶悬浮在玻璃缸中某一位置(图2)。自然环境下隔天观察,最终可以发现烧瓶()

A. 漂浮在水面上B. 原位不动

C. 沉到玻璃缸底D. 都有可能

变式4:为了验证叶片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气体的产生和消耗,请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在给出的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实验步骤的设计并预测实验结果,然后对你的预测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材料与用具:烟草幼苗、试管两支、NaHCO3稀溶液(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真空泵、暗培养箱、日光灯(实验过程中光照和温度等条件适宜,空气中O2和CO2在水中的溶解量及无氧呼吸忽略不计)。

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

(1) 剪取两小块相同的烟草叶片,分别放入盛有等量蒸馏水和NaHCO3稀溶液的两支试管中。此时,叶片均浮在水面。

(2) 用真空泵抽去两支试管内液体中和叶肉细胞间隙中的气体后,敞开试管口,可观察到叶片均下沉到试管底部。

(3) 分析预测结果: 。

3 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例3:将水果放在地窖中,可保存较长时间,从植物生理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A. 温度恒定,水果抗病虫害的能力强

B. 温度适宜,水分容易保持

C. 黑暗无光,细胞代谢缓慢

D. 二氧化碳浓度增强,抑制呼吸作用

解析:地窖透气性差,其内储存的水果通过呼吸作用使CO2逐渐增加,O2逐渐减少,致使呼吸作用受到抑制,代谢率降低,有机物的分解速度降低,保存时间延长。

答案:D。

方法归纳: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有温度、O2浓度、CO2浓度、含水量等。对于需氧型生物而言,O2浓度是影响其呼吸作用的重要因素;对于厌氧型生物而言,O2也是影响其呼吸作用的重要因素,有氧时,厌氧型生物的呼吸作用受到抑制。

4 细胞呼吸与生产、生活实践的关系

例4:如图3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为了有利于储藏水果或蔬菜,储藏室内的氧气调节到。

解析:当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过低时,植物细胞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随着氧气浓度的升高,无氧呼吸被抑制,有氧呼吸逐渐增强。氧浓度为10%时,无氧呼吸消失,只进行有氧呼吸,此时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最少。保存蔬菜、水果可采用降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以降低细胞的呼吸作用,延长细胞的寿命。

答案:10%。

方法归纳:若将蔬菜、水果贮藏于完全无氧的环境中,会使其组织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而使蔬菜、水果腐烂,故应将其置于低氧环境中贮藏。

5 细胞呼吸的测定装置及相关实验设计

5.1 测定装置

测定细胞呼吸作用或呼吸类型常采用U性管液面升降或玻璃管液滴移动观察法,即在广口瓶或锥形瓶内放入被测生物(活种子或植物或动物),通过生物呼吸过程中释放CO2或吸入O2引起的气压变化而推测或计算生物的呼吸状况(注:NaOH的作用是吸收CO2)。

5.2 对照实验的设计

物理误差的校正(图4):由于装置的气压变化,也可能会因温度等物理因素所引起,为使测定结果更趋准确,应设置对照实验,以校正物理膨胀等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的误差,此时,对照实验与呼吸装置相比,应将所测生物灭活,如将种子煮熟,而其他各项处理应与实验组完全一致(包括NaOH溶液,所用种子数量,装置瓶及玻璃管的规格等)。

呼吸类型的确认(图5):欲测定与确认某生物的呼吸类型,应设置2套呼吸装置,一套呼吸装置中的单一变量为NaOH与清水的不同,即用等量的清水取代实验组中的NaOH,其他各所有项目均应一致,加蒸馏水的装置内气压变化应由CO2与O2共同决定。

结果与分析:

若装置1液滴左移,装置2液滴不动,则表明所测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因有氧呼吸产生CO2与耗O2量相等);若装置1液滴不动,装置2液滴右移,则表明所测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因有氧呼吸只产生CO2,不耗O2);若装置1液滴左移,装置2液滴右移,则表明所测生物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因两种呼吸作用共存时呼吸放出的CO2量应高于O2消耗量)。(注:为防止微生物呼吸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应将装置及所测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例5:在科学研究中常采用呼吸商:表示生物用于有氧呼吸的能源物质不同。测定发芽种子呼吸商的装置如图6所示。

关闭活塞,在25 ℃下经20 min读出刻度管中着色液滴移动距离。设装置1和装置2的着色液分别向左移动X和Y(mm)。X和Y值反映了容器内气体体积的减少。请回答:

(1) 装置1的小瓶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 。

(2) X代表值,Y代表值。

(3) 若要测得X=200,Y=30,则该发芽种子的呼吸商是。

(4) 若要测定已长出一片真叶幼苗的RQ值,则应将该装置放于何种条件下进行,为什么?

(5) 为使测得的X和Y值更精确,还应设置一对照装置。对照装置的容器和小瓶中应分别放入

。设对照的目的是 。

解析:参与有氧呼吸的有机物种类不同,呼吸商会有所不同,如C6H12O6的呼吸商为1,而脂肪因含H量高于C6H12O6,因而耗氧量大于C6H12O6,呼吸商小于1,装置1中用NaOH将呼吸作用放出的CO2吸收,着色液滴移动距离代表耗氧体积,而装置2向左移的距离,代表耗氧与释放CO2的差值。X=200,Y=30,则表明耗O2量为200,CO2产生量为170,故呼吸商为170/200=0.85。

答案:(1) 吸收呼吸产生的CO2 (2) 消耗氧的体积 消耗氧和释放二氧化碳的体积之差 (3) 0.85 (4) 黑暗中,避免因幼苗进行光合作用,干扰呼吸作用的气体量的变化 (5) 死的发芽种子和蒸馏水 用于校正装置1和2内因物理因素(或非生物因素)引起的容积变化

变式答案:

1. B 2. B 3. C 4. (3) 将这两支试管放在日光灯下,光照一段时间,结果NaHCO3稀溶液中的叶片上浮,蒸馏水中的叶片仍在试管底部 (4) 再将这两支试管放在暗培养箱中一段时间,结果NaHCO3稀溶液中的叶片下沉, 蒸馏水中的叶片仍在试管底部

分析预测的结果:

(1) 光照下,NaHCO3稀溶液中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气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叶肉细胞间隙的氧气增加,叶片上浮;而蒸馏水中缺乏二氧化碳和氧气,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叶肉细胞间隙缺乏气体,因此叶片仍位于试管底部。

(2) 黑暗中,NaHCO3稀溶液中的叶片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叶肉细胞间隙中的氧气,放出的二氧化碳溶于NaHCO3稀溶液中,叶肉细胞间隙缺乏气体,叶片下沉;蒸馏水中缺乏氧气,叶片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叶肉细胞间隙仍缺乏气体,因此叶片仍位于在试管底部。

上一篇:同事老李心情日记下一篇:技术员年度考核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