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论文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共14篇)
1.英语论文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篇一
仓库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
小节内容:
1、仓库管理混乱现有制度执行不到位
2、原料仓库物料堆放杂乱,没有规划
3、区域划分没有,区域标识牌没有
4、仓管员工作热情度及积极心态不高
5、仓库规划平面图没有,需建立组织结构图。
6、仓库闲杂人员多,管理不善。
7、仓库管员服务意识不强。领料员自己随便找,随便拿。
8、仓库管理程序文件没有,大门旁粘贴基本管理制度。
9、配件设备灰尘很多,很少清理。勤清理勤保养,旧如新。
10、配件生锈,没有经常保养。
12、没有仓库工作计划,13、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人员分工。
14、清理报废、呆滞物料,整理乱堆,堆放物料
15、盘点数字准确、每日清点库存、核对报表与系统库是否相符。
16、仓库物料卡做得蛮不错,需要账、物、卡、证,相符才行。继续坚持。
大节内容:
一、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本企业仓库已引进ERP管理软件,但由于本单位的材料员和一些保管员学历和业务水平较低,缺乏专业的库房管理知识和计算机技能,所以应当全面提高仓库管理水平严格执行仓库管理制度,并纳入相关人员绩效考核。
随着仓库步入电子化专业化管理,对仓库管理人员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保管员除了具备必须的业务知识外,还要拥有现代管理知识,按照生产与运作的管理知识,通过现代仓储物流理论并不断应用到工作实践,熟悉库存物资的属性,应用6S进行仓库现场管理,及时准确提供数据,充分发掘仓库物资的经济潜力,实现仓库管理新的飞跃。因此,要定期对库房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并制定激励措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二、物资储备不够合理,导致库存资金很大。
库存控制是企业物资管理核心之一,目前公司在库存控制方面存在两种现象:一种是有的物资早已淘汰,超储积压,占用大量库存资金,也为盘点、清理、对账等工作带来不便。另一种是因为仓库管理的混乱不能准确掌握库存情况有的材料库存短缺,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增加急用料,使物流成本、采购成本上升。
我觉得改善措施:a:合理储备物资,调整库存结构,对于任何企业而言,保持一定的库存是非常必要的,合理库存可以使企业整体运作变得更为高效顺畅,若库存控制管理不当,将会给企业带来缺货率高,补货不及时,库存周转不灵,或者无效库存多,资金积压,增加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给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影响。因此,对库存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合理安排物资品种和储备比例尤为重。
b:建立对于多方有效的管理机制,对于多报不领或以领代耗的情况,应由用料单位和物资供应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建立一个对于多方都有效的约束管理机制。对于出现的缺货、或者库存物资过多的问题,不仅仅追究某个部门的责任,其他部门相关的人员也应承担责任。否则用料部门多报计划,物资供应部门全部采购,无法彻底解决库存居高不下、物资供应部门的仓库与用料单位的小库并存的问题
c:供应与需求应更紧密的联系 物资供应单位与需求单位需要更紧密地联系起来。物资供应部门应多了解用料单位急用还是备用,具体什么地方用,用料单位应多了解库存有多少,有没有代用物资,有保障的供应时间长短等,减少供需过程中的脱节和超额采购问题。充分利用现有库存,发挥库存物资的作用,尽量提高库存周转率,减少报废。d:及时处理仓库里的退回物资和积压呆废料减少资金占用,退回物资应首先检验性能好坏以及能否再利用,可用物资重新入库,且有优先使用权,不可用物资做报废处理。物资供应部门应定期对库存需要进行调整,对于多年不动的物资、超过使用年限的物资和确定今后不会再使用的物资及时进行处理报废。报废时可以根据当月的实际财务状况调节报废数量与金额这样可以调节当月利润,对公司有税收的好处。积压物资的处理应形成制度化和常态化,及时消化公司的不良资产,为公司减负。
充分发挥仓库在库存控制中的作用 不能以传统的认识认为仓库只是存储物资的场所,实现对物资收发料动态管理,对仓储物资动态、周转天数等进行统计,及时反映物资收发存动态、超储、积压和不合理库存物资信息,有利于库存资金分析,优化库存结构,加速资金周转,为决策提供依据。
三、仓库消防、防盗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
1、仓库防火安全管理
消防水池必须确保水源充足,并备有消防水桶;灭火器必须按时按规定进行药物的更换,确保器材的有效使用,仓库安全管理人员必须维护好所有消防器材和设施,确保其可靠有效,并掌握其使用方法及安放位置;对各类电源的控制部位要心中有数。
2、防盗安全管理。
监控系统管理规定: 监控系统24小时运行,每隔5分钟自动存档画面一次,专职人员负责记录,如画面出现可疑人员,应马上记录时间及其相貌特征并上报,安全管理人员必须认真严格按照仓库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要求,履行工作职责,确保仓库安全,安全管理人员必须随时进行安全巡查,对各个部位进行细心的检查,特别是夜间的巡查。对严格遵守管理制度,并做出良好成绩的将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奖励,对违反管理制度并造成不良后果的将给予严格的处罚(行政处罚 经济处罚或并处解除劳动关系);对玩忽职守,造成事故,产生严重后果的交由司法机关处置。
总结:
仓库是企业存储和保管物料的重要场所,仓库管理是企业物流管理的核心工作是企业供应链管理中一个基础环节,与其它部门息息相关。库存控制水平代表了一个企业总体的管理水平,高效的库存控制管理是企业经营革新、降低成本的重要一步,如何改进与提高库房管理水平,对企业保证生产供应、节约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要更好的实现企业仓库管理,需要加强企业各部门的协调沟通顺畅,生产才能正常有序的进行。仓库管理在企业物流环节和价值环节中均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是企业顺利生产和高效运作的后勤保障。企业通过不断提高仓库管理水平,保证生产供应,节约物流成本,同时降低库存资金占用,从而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2.英语论文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篇二
1 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小学和初中学法上侧重点不同
小学侧重学生的听说能力,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输入。通过大量的游戏或是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单词的发音和能够听懂别人的讲述。这种现状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不太重视写, 养成了眼高手低的习惯, 最终变成了现在流行的一种现象:小嘴呱呱, 落笔哗哗 (意思是:如果你让他说, 他一定会滔滔不绝地讲, 但是一旦让他写的话, 那就问题一大堆了。) 而初中的英语学习就有着本质的不同, 在强调听说读写齐头并进的前提下, 对写也有了本质的要求, 初中三年对写作有着不同级别的要求。更何况在中考这个指挥棒的前提下, 写作水平的高低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可以说初中英语教学更重视的是输出的部分。
1.2 中心内容不明确
笔者曾问过班里的一名成绩中等的学生, 她说自己在作文欣赏课时欣赏到同学们写的范文的时候, 每每都感到很懊恼, 因为同样的词汇她也会, 就是写的时候想不起来, 一看见别人的文章后才觉得用在这个地方真的很不错。像这名学生的这种情况在班级里不占少数。另外, 作文切题不准也是初中生写作中很容易犯的另一个毛病。以一次单元检测为例, 作文题目:My favourite writer—Mark Twain, 并且给了关于他的一些材料, 结果笔者班级的学生由于不会审题, 大部分都写成了对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的书评了, 而对Mark Twain只是简单地说了几句, 导致的结果就是, 整篇文章背离了题意。
1.3 中国式英语严重
学生例句:
以上是从几个学生的某次作文中找到的病句, 这几个学生在班级都属于中等生, 这就代表着班级有绝大部分学生是有着同样的问题的。like+doing如果考词组的话, 是没有学生不会的, 但是写到作文中就变成了这样, 说明学生其实是死记硬背的。最后一个句子出现的错误在班级里是具有代表性的, 学生已经习惯了汉语的思维方式, 即使我们强调了很多遍形式主语。
2 初中英语教学问题解决方法
2.1 坚持造句训练
每天给学生留适当的造句练习对学生的写作会很有帮助的。造句可以包括:汉译英 (最基础) , 一句多译, 连词成句等。例如, 让学生整理:“我喜欢体育”都有哪些不同的表达方式, 学生想到:I like sports./I enjoy sports./I’m interested in sports./I am fond of sports./Sports is my favourite…通过这样一种方式的训练, 日积月累, 学生不仅能够记住眼前学过的知识, 还可以举一反三的将以前学的东西融会贯通, 起到了一举几得的作用。
2.2 坚持列大纲
笔者把它叫做Brainstorming。就是用提问的方式, 引导学生把写作所需的单词、短语准备好, 作为接下来写作的关键词, 提问的问题就是每个段落的大纲。例如, 对人物的描写是大纲要求必会的内容, 以My mother为题, 这时教师应该做的就是帮助学生把词汇进行分类整理, 可以尝试着问学生这样的问题:
——妈妈的长相立刻浮现?beautiful, kind, 35 years old, big eyes, long hair
——我怎样表达爱我的妈妈, 如何评价她?A hug, a mother card, flowers, the best mom in the world
通过这样一种方式, 就可以把学生之前的输入以一种分类的方式进行输出, 学生就不用再绞尽脑汁去想如何才能凑够所要求的字数了, 通过一个个的问题, 很有层次地在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一篇文章的写作。当然, 在整理的过程中, 教师还应适当地帮助学生增加一些词汇, 如:脸上有皱纹have some wrinkles on her face, 妈妈总是很唠叨my mom is always chattering about every little thing等,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 学生对新授的词汇和句型一定会有很深的印象并且学以致用。
2.3 坚持仿写训练
以初三上Module4 Unit2为例, 讲述的内容是:Can books be replaced by computers?课文内容包括:Papermaking, printing, and computer.为了给写作进行铺垫, 笔者要求学生对三方面主要内容进行大意复述, 背诵核心词汇, 掌握连词等的运用。然后这个模块布置的写作任务是:Can you write a passage about the history and influence of one of the great inventions?下面是一个中等学生的作文片段:
After printing was developed, books could be produced quickly.As a result, more people learned to read.Now paper is uesed everywhere, I am sure it can’t be replaced by computers one day?
这篇文章中用斜体标注的部分就是从课文当中整理后的句子, 学生可以很好地进行自如的运用, 并且还能做到自己进行适当地加工, 从而使文章更加流畅。充分说明了学生已经通过一定的训练将知识进行了内化, 这就是我们新课程标准下英语教学所需要的精髓。
从阅读到写作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和过渡阶段, 因为从听说读写的顺序可以看出, 写是要建立在听, 说, 读三方面的基础上的, 从遣词造句到语篇结构, 这都需要大量的输入, 然后才可以有相应的输出。笔者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多采用的是精讲完阅读材料后, 通过表格或提问题的形式帮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然后再进行相应内容的仿写。
不论运用哪一种方法, 都要求教师下大量的工夫在课前, 需要用大量的时间和经历认真去备好每一节写作课。但无论前面的路有多么荆棘, 笔者始终相信, 当自己的学生因为我们的用心收获到了哪怕是很小的进步, 这对于我们来说都是莫大的鼓舞与安慰了。
摘要:随着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英语学习, 有很多学生其实在进入初中学习之前已经掌握初中的大部分知识点, 甚至现在不少的小学生提前学习初一、初二的内容已经不足为奇了。但是看似学了七、八年英语, 连个简单的人物描述都写不出来, 这其中的原因是值得思考的。该文通过对初中生写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 提出了英语课堂中提高和改进初中生写作的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写作训练,存在问题,解决问题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宗玥, 高旭銧.我的第一本英文作文书[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2]单海珍.浅谈初中英语写作教学[Z].
3.英语论文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篇三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60056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学会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技能。但是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的限制,英语教学很难达到目标,主要是教学上存在的问题。所以,尽快解决初中英语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有直接关系。
一、当前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
1.教学理念落后。现在的初中英语教师队伍当中,存在一些资质比较老的教师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已经习惯了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这些教师还没有适应当前课程改革的变化。这种教学模式对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十分不利,学生很难自主发展,所以,这种教学模式必须要转变。
2.教师素质较低。很多教师的英语水平并不高,课堂知识讲解还不够全面,一旦涉及一些深层次问题就很难解决,且这些教师不注重平时学习,认为当前的知识储备已经能够胜任岗位就可以了。
3.师资力量不足。英语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必须是英语专业的人员才能够担任,其他学科教师很难替代。特别是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进,对英语教学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初中是英语的起步阶段,如果这个阶段学生发音不准确,那么今后的学习中很难进行改正。但是,当前英语教学整体水平较低,很难完成初中英语教学任务。
4.忽视听力教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使用英语进行自由的交流沟通,这要求学生必须会说、会听。但是在当前的英语教学过程中,为了应对考试,教学注重的是会写、会读,因为英语听力部分在卷面中所占的分数太少。这样就不能够确保学生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学生学会的只是哑巴英语。
二、初中英语教学问题的解决措施
1.转变教学观念,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初中英语教师必须认识到观念转变的必要性,并且在日常的教学中要逐渐转变教学思想,将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当中,逐渐树立起新的教学观念。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开展教学活动,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并且要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需要掌握英语的发展历史、应用现状及未来趋势,并且还要对一些临近的学科知识有一定的涉猎,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自身水平。有些英语教师并没有经过专门的学习和培训,尤其是一些口音比较严重的地区,英语教师的发音很不准确,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综上所述,英语教学素质的提高必然会带动教学水平的提升。
3.提高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学习当中,就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作为学校要加大对教学的投入,引进一些高新设备帮助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高教学的科技含量,并且要利用图书馆等部门为学生学习英语创造更多的渠道。教师要充分掌握自己学生的英语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展现英语能力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带给自身的成就感。
4.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英语的教学效率。第一,教师必须使用英语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听力的锻炼,在教学过程中就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英语交流的氛围,学生会不自觉的模仿教师的英语发音,能够激发学习英语的欲望。第二,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初中生学习英语初期经常会犯一些常识性错误,面对错误的时候教师要注意指正的方式方法,不能够一味的对学生进行指责,要注意学生的自尊心,使用一些灵活的手段让学生更加努力的学习英语。例如,对于一些英语发音不准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发音准确的地方进行表扬,之后再指出需要改正的地方。第三,提高教学的科技含量。当前,随着教育领域投入的不断加大,很多现代化教学设备已经普遍进入初中英语课堂,例如幻灯片就能够大大减少教师写字的时间,提高课堂效率,还有一些生动的图片能够更好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更加直观地讲解一些知识,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
初中英语教学必须丢弃传统不科学的教学思想,将新思想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要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以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为目的,最终帮助初中英语教学效果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吴卫华.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四个关注”[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2).
[2]周智忠.新课程下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基础英语教育,2013(6).
[3]杨泽欢.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对策[J].教研探索,2012(2).
4.农业工作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篇四
一是一些工作部署,缺乏相应的落实措施,督导调度不及时,抓落实的力度不够。二是工作作风不够深入,下基层联系群众少,到田间地头少,一般性指导多,点对点、面对面、对下面着实有益的具体指导不多的问题。
三是在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精品化建设上尚有很多难点问题需要破解,工作中仍旧面临许多新情况、新挑战的问题。
四是新技术没有广泛推广应用,特色农业产业没有广泛形成。
二、解决措施:
以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为抓手,进一步健全组织、优化队伍、夯实阵地、完善制度、保障落实,着力解决党员干部服务意识淡化、服务本领弱化、服务内容浅化、服务手段虚化等内容。紧紧围绕“三农”工作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统筹兼顾,有的放矢的建设好守信念、有本领、重品行的基层组织带头人,以提升群众满意度。
1.强化举措。全面落实小春田间管理、大春备耕、春育春播和农资市场管理工作。
2.重政策宣传。切实增强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紧紧围绕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惠农政策,做到全面、及时、准确地落实。
3.听群众心声。用心倾听基层干部对当前农村形势的看法,对中央农村政策和工作的意见建议,了解他们在抓农抓粮方面需要什么、渴望什么、操心什么、担忧什么;认真倾听广大农民群众对党的农村政策的看法和期盼、对农业技术服务的要求,了解他们在农业生产方面关心什么、盼望什么、需要什么。
4.重科技支撑。组织党员干部深入村组农户、深入田间地头,从农业产业发展、农业科技服务,广泛开展服务和指导,把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等先进实用技术送到农民手里,应用到田里,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5.声乐美声教学问题及解决措施论文 篇五
声乐是音乐艺术专业的必修课程,在奠定学生音乐基础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声乐教育不仅仅是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声乐基础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借助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声乐综合能力加以培养,为学生音乐演唱能力的进一步强化提供相应的保障。但是在当前我国艺术教育领域中,声乐美声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限制了声乐美声教育在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方面作用的发挥。因此应该积极探索声乐美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弥补和改正,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提升声乐美声教学质量,保证声乐美声教学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一、当前声乐美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艺术教育的持续稳定发展,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音乐教育中的声乐美声教学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声乐美声教学质量产生了极大的不良影响,下面就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1.人才培养定位存在问题
人才培养定位是保证人才培养方向的重要工作,甚至与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成果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关乎社会建设的走向。而新时期国家教育部也针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做出了明确规定,认为应该逐步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够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但是在艺术教育中,声乐美声教学的人才培养定位存在一定的问题,不重视对学生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造成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足,与国家所规定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
2.教学活动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美声教学与传统的声乐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唱法方面具有一定的不同,不合理处理这些不同点,就极易出现唱法和发音混淆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但是部分声乐教师在开展美声教学的过程中,没有针对美声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导致学生在学习难点的过程中极易出现吐字不清、发音不全等问题,甚至会造成声调不稳定,出现跑调的情况,严重限制了学生声乐美声歌唱技艺的培养。
3.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
基于声乐美声教学的特殊性,在教学实践中,要求教师将声乐美声教学改革放置到重要位置上,并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系统的研究,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但是现阶段声乐教学改革还仍然停留在某个阶段和某个方面上,声乐美声教学改革整体性不足,改革创新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指导意义,无法对声乐美声教学做出正确的指引。同时,声乐美声教师在选取课程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不重视课程内容的详细性,无法生动的反映出声乐美声教学的实际目标定位和教学任务等,对教学质量也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4.声乐美声教学存在师资力量方面的问题
优秀的师资是保证声乐美声教学得以顺利推进的基础,只有声乐教师具有较高的执教能力,能够结合实际需求对学生开展声乐美声教育,声乐美声教育质量才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但是实质上,在当前声乐美声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自身创新教育能力不足,无法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现状对声乐美声教学活动进行适当的优化调整,整体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甚至造成部分学生丧失学习声乐美声知识的兴趣,对声乐美声教学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二、逐步改进声乐美声教学的措施
现阶段,我国艺术教育中声乐美声教学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对声乐美声教学质量以及音乐专业学生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新时期应该积极探索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对声乐美声教学进行系统的优化,进而逐步提升声乐美声教学质量,以高素质人才培养工作促进我国音乐艺术得到更好的发展。
1.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加强对美声基础性教学的重视
现阶段我国较为著名的音乐院校包含上海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和戏剧学院等,这些学校为我国高素质音乐人才,特别是美声唱法音乐人才的培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著名音乐演唱大家宋祖英和阎维文等就是这些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并且这些人才在美声音乐艺术创作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因此,总结著名音乐学院在声乐美声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新时期要想有效改进声乐美声教学现状,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就应该打造高水平专业师资队伍,并完善学校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为学校声乐美声教学的开展提供相应的师资保障。同时,由于美声教学相对枯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探索趣味性的训练方式,并在其中渗透一定的审美教育,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深入学习美声歌唱技巧提供相应的保障。唯有如此,声乐美声教学才能够在良好的师资支持下获得一定的发展,整体教学效果得到显著的提升。
2.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对声乐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也是提升美声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并且结合教学需求合理创新美声教学模式,能够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促使学生的综合美声演唱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一般来说,在教师对学生实施声乐美声演唱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公共课教学、集体课教学以及个别课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课程教学效率也能得到有效的提升。例如针对学生声乐发音练习教学,理论性知识的讲解占据着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此时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教师可以采用集体授课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实施全面性的理论教育和指导,保证能够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理论学习需求[5]。而在发音练习实践课程方面,教师则可以采用个别课和小组课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沟通和交流,协助完成美声发音训练,同时,教师也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对学生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的声乐美声技能能够得到进一步强化。此外,在声乐美声教学实践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是较为重要的内容,因此可以采用公开课的方式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等,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如此,借助对教学模式的创新,声乐美声教学质量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可以获得良好的培养。
3.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学生实施多元化美声教育
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引入更为科学的教学方法对声乐美声教学质量的强化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美声教学中,教师应该在现代教育理念的引领下,逐步探索引入更为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对学生实施多元化的美声教育,促使美声教育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具体来说,声乐美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够有效增强美声教学与学生的契合性,进而对学生实施更为科学的教育讲解,美声教学整体质量也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如借助现代化的视频设备,教师在对美声唱法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能够同步看到五线谱和声音的波形,教师也可以对较为典型的声乐波形进行分析,进而让学生对比分析发现自身在歌唱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问题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指导,促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此外,合理应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还能够对学生歌唱过程中的吐字、音色以及发声等进行强化训练,甚至借助情景营造促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对歌曲情感的处理能力,为学生声乐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提供相应的保障。
4.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增强实用性课程比例
现阶段,我国声乐美声教育虽然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并且对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但是对高校声乐教学课程设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现阶段课程设置工作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利于学生美声素养的综合培养。因此新时期还应该加强对声乐教学的重视,结合教学需求对课程设置进行合理优化,促进学生的声乐美声技能得到良好的培养,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具体来说,高校声乐教师在进行美声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应该重视人才培养方向,并结合合理的教学计划对课程进行具体规划,保证课程教学效果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凸显。例如对未来想要向声乐美声教育方面发展的学生,可以针对他们开展基础课程和美声练习课程,并重视对他们传授理论知识,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和乐理知识等,以便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为学生未来就业提供相应的保障。可见在优化课程设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发展将课程教学分为多个模块,并针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适当的增加实用课程比例,有效增强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促使学生的声乐美声技能得到良好培养。
结语
总而言之,美声是一种西方音乐艺术形式,音乐艺术专业的学生如何完成美声技能的学习、对美声唱法加以弘扬成为当前声乐教育重点关注的问题,受到美声专家和音乐艺术爱好者的广泛关注。因此新时期在美声教育探索中,应该积极尝试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对学生实施更为专业的美声教育指导,进而真正提升美声教育的科学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玲.声乐美声教学中存在着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音乐时空,(7).
[2]杜献.声乐美声教学中存在着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亚太教育,2016(6).
[3]张丽.高师声乐改革中如何加强美声技巧的训练[J].黄河之声,(18).
[4]郝晶华,徐寅晨.声乐教学中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相互借鉴与融合[J].音乐创作,(6).
[5]杨毅.浅谈西方声乐体裁与风格———以美声教学中的声乐体裁为例[J].音乐创作,(12).
[6]苏祥玲.美声教学中“非声乐技巧”的培养[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2).
6.英语论文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篇六
(社会保障制度方面)
一、存在问题
1、公共开支比重大,政府财政负担加重。自2000年以来,欧洲国家原先引以为豪的福利制度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负。如英国的社会福利开支在60年代为81亿英镑左右,到1980年上升为221.5亿英镑,1999年更高达1000亿英镑。又如瑞典,自1991年开始连续3年经济衰退,退休金还要照付,各种社会保障开支也不能减少,这使得福利体制捉襟见肘。为了维持高额福利开支,政府只得大举借债,从而导致财政出现大量赤字。目前,瑞典政府的债务共有1.43 万亿瑞典克朗, 相当于1996年国内生产总价的84%。公共开支比重大,政府财政负担沉重是西方福利国家社会福利制度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福利国家社会福利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也是一个直接而重要的原因。
2、福利收益水平偏低。虽说西方国家公共开支比重大,但社会福利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福利收益水平却偏低,突出表现在西方国家贫困化现象相对严重。如英国是世界福利国家的典范,但目前英国生活在官方公布的贫困线以下和略高于贫困线的“贫困人口”估计接近1700万,约占其总人口的30%。在欧盟组织的其他国家中,贫困问题也同样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3、福利依赖严重,造成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使充分就业政策难以实现。由于劳动者过于依赖高福利的保障体系,损害了人们的就业动机,调动不起工作积极性,从而导致福利依赖现象的产生。在西方国家,由于政府对失业者有较好的福利待遇,因此一些失业者不再积极地寻求新的就业岗位,而长期依赖社会福利的救助。福利国家制定普遍的高标准的福利待遇的初衷是为了稳固执政党的政权以及战后社会的稳定,但带有社会民主主义性质的福利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这只“无形的手”的自我调控能力。在北欧一些国家,劳动者与不劳动者之间所获得的福利补贴没有太大差别,而劳动者甚至还要缴纳较高的税额,这样带来的结果便是失业率居高不下,没有适当的激励机制来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而依靠政府补贴喝下午茶的“懒汉们”却越来越多。
4、政府财政负担过重,收不抵支引发的财政危机。社会保障水平的上升不会对政府造成财政负担的前提是福利国家的经济要保持快速的发展,但是,当社会保障水平以“刚性”不断上升,其增长速度明显超越经济增长速度,并伴随着经济衰退与失业危机时,政府所承担的财政压力是可想而知的。由于大量发行货币所带来的货币贬值以及人民实际生活水平的下降,各国不得不向发达国家借债来弥补国内的财政赤字。为使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得以维持,欧洲各国不得不消耗巨额的财政用于公共开支,而政府财政支出的过分增长造成了巨额财政赤字,这成了福利国家的通病。为弥补高福利所导致的巨额财政赤字,福利国家不得不大举借债,同时不断扩大货币发行量,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以及劳动人民实际生活水平下降的恶性连锁反应。此外,高税收导致民众逃税现象严重。高税收客观上导致了国民对福利制度的普遍不满和严重的逃税倾向。
5、生产力水平的相对下降。福利国家主要通过对企业高额的税收来实现对公民普遍的高福利,这无疑会使企业肩上的负担变重。企业用于人力资源方面的支出过多带来的结果就是生产的产品成本不断攀升,继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就会下降。政府将税收的绝大部分用于福利支出的同时用于投资那部分的比例就会减弱,最终导致福利国家内部经济产业持续低迷,生产力水平在国际环境来说相对下降。
6、人民不满与日俱增。社会保障制度无法解除失业给工人生活带来的困苦。通常,欧洲福利国家的失业保险津贴不到工人原工资的一半,而且实际上大多数失业工人领不到失业津贴,不少失业者只得依靠社会救济和领取施舍度日。此外,欧洲福利国家的社会保障对象近年来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并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仍以过去的产业工人为主,这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社会的不满。
二、北欧福利国家改革的主要措施
1、社会福利制度地方化改革。在社会福利制度地方化改革方面,北欧各国强调中央政府的权力下放,使地方政府成为社会福利的主要提供者,其目的是要减轻中央政府社会福利支付的负担,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社会福利实施和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在瑞典,他们按照“贴近居民生活和了解居民需要”的程度,建立了三级公共服务体系,并进行了相应的职能划分:第一级是中央政府,主要是负责全国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方面的法规建设和发展的规划。第二级是郡政府,负责国家福利和社会服务政策方针在本地区范围内的细则和补充,并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管理。第三级是市镇政府,负责中央政府和郡政府上述方针政策在本辖区范围内的补充,以及负责各类社会服务、金融支持等事务。挪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也有非常明确的分工。市级政府主要负责劳动力密集型服务,中央政府主要负责收入再分配和其他集体性服务。一般情况下,大约70%的劳动者福利以及75%的公共部门雇员工资由地方政府支出;行政管理、国防、养老金等,中央政府支出占绝大多数。因此,福利政策的实施者主要是地方政府。在丹麦和芬兰,中央政府只负责制定政策、标准、计划和实施转移支付等宏观调控方面的任务,大多数职责都下放给地方政府承担,包括老年人的照顾和服务、婴儿家庭补贴、残疾人康复和照料、失业救济(没有交纳社保费的失业人员)、生病津贴以及社会养老金分配等,地方政府也被称为“全能政府”,有充分的权力进行具体的福利立法,担负着完成社会政策的任务。
2、医疗服务方面的改革。北欧国家在医疗服务方面改革的目标是控制健康医疗费用支出,防止医疗费用需求无限扩大。其主要措施:一是改变医疗预算体制和方法,将原有的固定医院预算制改为浮动制,对医院的预算拨款与医院的实际医疗效果挂钩。二是“个人自由选择医院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公民个人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一般是一个城市内)选择任何一家医院就医。由于医院的医疗效率直接影响到其预算拨款额,这一措施促进了医院间的竞争,改善了医疗服务水平。三是在医疗服务领域引进私人投资。1992年,瑞典政府颁布法令,提出有效合理利用各种老年社会服务资源,提高老年社会服务实际效果,强调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个人选择机会。当年,瑞典建立270个私营老年护理机构,占瑞典全国老年护理机构的1/3,71个地方政府和6个郡政府已经就老年和儿童照顾与私营社会福利机构签定了协议。芬兰在老人护理和儿童日间照顾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由私营机构经营。
3、就业政策的改革。
北欧福利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充分就业”,它的基本含义就是对“工作权利”的确认与确定。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欧各国开始引入强调“工作义务”的新的就业政策。例如,瑞典政府设立了一个新的“职业生涯发展”项目,这个项目的服务范围从教育扶助一直延伸到社区工作,受益者可以获得一份培训津贴,数额与失业救济金相等。在失业保险方面,1988—1993年期间,2
不存在等候期,并且补偿水平为以前收入的90%,最高限额略低于蓝领平均工资水平。从1993年7月起,政府重新设立了为期5天的等待期,补偿水平也降低到以前收入的80%(有一段时间为75%)。1995年挪威政府在“福利白皮书”中明确宣布将“收入扶持”政策中“消极的扶持”改为“积极的联系”,鼓励津贴领取者“自立”,强调权利与义务之间的联系,强调每个公民既享有给付的权利,又要有工作的义务。丹麦在“1997年劳动力市场改革”法案中将“灵活化”(即或接受给予的工作,或失去任何津贴)与权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失业的最大权利减少到7年,规定头4年是有“权利与义务”的,而后3年则是永久“灵活化”的。1997年颁发的“社会救助法案”进一步规定,没有工作就无权接受公共津贴,而只能接受地方政府的安排。
4、养老金改革。
在养老金改革方面,北欧各国主要侧重结构调整,其改革的目标是使养老金制度更加灵活机动,使领取养老金的人和在业人员来共同分担和分散风险,以改变目前的养老金集中使用,投资收益与个人无关,风险完全由在业的人员来承担的现状。1994年瑞典议会通过了新的退休制度,一是改变了过去实行的养老金一视同仁,所有人退休后都拿工资的60%的做法,规定养老金额要按照个人年龄、国家经济情况计算,因人而异;而且实行退休越晚,养老金越高的办法;二是对养老金从现收现付制度转变为现收现付与基金积累制相结合。其主要内容是将18.5%的总缴费一分为二:16%被划入到现收现付型的养老金制度,2.5%被划入到一个强制性的基金账户,进行投资增值,以减轻养老金支付的压力。在芬兰,1996年对国民养老金进行了改革。在原体制下,任何公民达到法定年龄都可以得到国民养老金津贴。这项制度已于1996年被取消,代之以“以收入为基础的基本养老金”,即根据其他社会福利待遇领取情况确定公民是否仍然享有国民养老金资格。近年来,丹麦的养老金制度也开始从完全由国家提供向部分由私人自付转变。
5、税制改革。
在税制方面,北欧各国深感多年推行的所得税及工资税等起点太高,严重影响了公司投资和个人发展的积极性,并且阻碍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为此,减税就成为北欧各国税制改革的一个重点。瑞典政府在1989—1990年的“世纪的税收改革”中,将所得税的最高税率从1989年的72%降低到68%.公司所得税也从50%降低到30%.1993年丹麦宣布在今后5年内将所得税率的上下限分别由68%和57%下调到58%和38%.1998年丹麦政府也通过税收改革逐步降低低收入阶层的个人所得税税率,提高中等收入阶层的免税限额和降低公司税,同时提高能源税和改变年金基金的纳税制度。挪威在1992年的税制改革中将普通劳动者、个体经营者和公司的所得税从57.8%、62.7%、50.8%分别降到48.8%、51.7%、28%,并进一步扩大了税基。此外,在20世纪90年代初,芬兰、挪威和瑞典还引进了双重所得税系统,双重所得税系统(DIT)的主要指导原则在于将对劳动收入的累进税率与对公司和资本收入的不变税率相结合,从而形成了广阔的税基和相对低的税率。
6、用“选择性原则”替代“普遍性原则”。使社会福利切实流向最需要的人群。莫雷托教授曾把20世纪80年代各国普遍使用的反贫困方法归纳为,“传统的救助制度”是“使一定的资源就像经过漏斗一样进行分配”的制度。认为这种制度针对的是所有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穷人,但是最贫困的穷人却无法从中受益。正因如此,西方国家为了削减福利开支,提高社会福利的效率,大多采取了用“选择性原则”替代“普遍性原则”的办法,让社会福利真正发挥帮助穷人的作用,而不是平均分配的。
7、明确社会福利享受者的权责关系,推行与就业相关联的激励制度。为了达到反福利依赖的目的,西方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激励措施,并制定了有关的制度。“以工作替代福利”项目的实施,在1985年一年,就使13万原来依靠社会福利生活的人找到了工作,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原来社会福利领取者的工作收入,抑制了美国公共财政开支增长的势头。由此看来,明确社会福利享受者的权责关系,推行与、就业相关联的激励制度在反福利依赖方面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8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以减少公共开支。为了减少公共开支,西方国家通过扩大家庭服务,培养家庭护理员,建立保健医疗和社区服务体系等途径来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个人如何利用自身资源为同学的成长服务,越具体越好。培训对个人今后生活观念与学习有什么影响。个人的其他感受和最突出的体会是什么等内容以总结的形式上交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心,籍此检验学员的个人成长与进步。
三、对北欧福利国家改革的评价和启示
(一)对北欧福利国家改革的评价
1、北欧福利国家改革的实质是进一步调整福利国家的组织模式,改变国家行为和加强社会的政治自我调节,意在保持福利国家对整个社会机体积极作用,同时修正其消极的一面。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减轻政府的负担、激发企业的活力、培养个人的社会责任感,鼓励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以建立一个国家、企业、个人彼此协调负责、良性互动、充满创新和活力的福利国家。而在国家、企业、个人这三者的关系中,重点是培养和提升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就业能力。
2、从改革的力度上看,北欧福利国家的改革较为稳健和谨慎。这是因为,长期以来高福利已成为北欧社会的一种政治文化,得到了各政治派别和广大民众的认可和接受,任何改革的举措都要考虑到广大民众和利益集团的反应。因此,它们都不愿在此问题上有任何过激的举动,而在选举政治中失去选民的信任和支持。
3、从特点上看,北欧福利国家改革既体现出与其他西方国家福利制度改革的一致性,如实行社会福利支出紧缩政策,也有不同于其他西方国家福利制度改革的独特性,例如社会福利地方化改革成为北欧福利国家改革的重要政策措施,北欧各国政府也没有像英、美那样将社会福利私营化作为改革的重要目标,而是通过在社会福利中引入竞争机制,以实现提高福利国家制度效果的目标,这使得北欧福利国家改革具有鲜明的国别特色。
4、从改革的效果看,20世纪90年代北欧国家的福利改革初显成效,基本上控制住了公共开支不断增长的势头,例如,从1995年到2003年,瑞典、丹麦、挪威和芬兰的社会支出占GDP的百分比分别从34.6%、32.2%、27.3%、31.7%降到了33.5%、31.1%、25.6%、27.0%.而失业率也分别从7.7%、7.0%、4.9%、15.5%降到了4.9%、5.5%、4.5%、9.1%.尽管数据变化幅度不大,但毕竟福利改革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而北欧福利国家制度若要发生根本的改观,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二)北欧福利国家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既是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4
我们应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制定符合中国经济发展承受能力的社会保障政策,从而真正发挥社会保障作为社会稳定的“安全网”和经济增长的“稳定器”的作用。
1、要建立与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北欧福利国家建设的经验表明,社会保障的范围、内容、规模必须严格控制在经济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如果随意提高福利支出比例,就会导致经济下滑,引起通货膨胀,最终使提高社会福利的期望落空。同时,由于社会福利特有的刚性,只能上升难于下降。因此在界定社会保障的分配标准、程度和水平时,我们一定要从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人口众多、经济还不发达的国情出发,量力而行。坚持社会保障的内容随着经济发展由少到多,规模由小到大,循序渐进,稳步发展,切不可与西方福利国家的福利水平盲目攀比,急于求成,使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得到完善和发展。
2、要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福利需求与现有福利供应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北欧发达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资金来源尚要靠社会化,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和人口大国,社会保障支出总量巨大,资金来源更需要社会化。我们应在推进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同时,继续发挥并巩固城乡居民的家庭保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补充保险,积极发展商业养老、医疗保险,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与社会慈善公益团体的替代功能,形成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保障体系。当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制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行,应该说是这方面的有益探索。
3、要把实现劳动者的就业作为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就业可以缓解社会保障的压力,这是因为社会保障的财政基础是纳税人的税收。因此,必须把扩大就业作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这个问题上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调整和改善经济结构、推进经济增长、努力扩大就业总量。二是改善就业环境、支持自主创业、鼓励广辟就业门路。三是统筹改革改组,努力减少下岗失业人员数量,推进再就业工程。四是根据市场需要,加强劳动力培训、努力提升就业能力。五是扶持劳动就业弱势群体,给困难群众提供特殊的就业照顾和就业援助。
4、明确划分事权,实行分级负责制。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权一直未能明确划分,统放不分的局面影响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方面,北欧的社会福利制度地方化改革的思路值得我们借鉴。可考虑在统一决策、统放结合的原则下,建立中央与地方各级负责体制,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职责。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完善社会保障的法规,加快制定出台“社会保障法”及配套法规,确保社会保障的各项规定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社会保障真正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7.英语论文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篇七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英语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加剧。高职院校也愈发重视英语教学, 开始不断加大英语教育改革的力度。然而, 在当前我国高职英语教育之中, 仍然存在一定问题。
1.1 教师方面的问题
在高职英语教育之中, 教师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综合素质不高, 教学手段较为单一滞后等。就教师综合素质而言, 高职院校普遍缺乏经验充足且职称较高的骨干教师, 进而影响英语教学的质量。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任务较为繁重, 在提升个人教学水平等方面缺乏努力, 不利于改善高职英语教育水平。就教师教学手段而言, 高职院校教师仍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主, 忽视对学生个人能力的训练和考核。师生之间缺乏互动, 进而导致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等。
1.2 学生方面的问题
就学生方面而言, 高职院校的学生整体英语水平较低, 词汇量和听力阅读能力都比较薄弱, 导致高职教师在英语教学时难度较大。同时,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不同渠道, 故其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在学习英语时的掌握程度也并不统一, 为教师制定教学计划, 调整教学方案等都带来一定难度。就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而言, 大部分学生都单纯为了应付考试或是未来工作, 缺乏对英语的兴趣, 进而难以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
1.3 教学条件的问题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育还面临着教学条件的诸多限制。就硬件设施方面,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基础设施不完善, 例如在建设多媒体教室和专门的语音室等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 不利于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就高职英语教材选用方面, 当前高职院校大多套用本科教材, 未能就高职专业特色找到一套相对适合的教材。在英语教学效果的考核评价上, 当前高职院校大多采用“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的标准, 并不适合高职的英语教育。
2. 针对高职英语教育问题的解决措施
2.1 转变英语教学观念
为了解决当前我国高职英语教育之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必须转变其英语教学观念。由于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院校, 故其在英语教学之中应以实用性为导向, 培养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英语人才。在教学之中, 还应该把学生作为主体, 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并通过各种手段激起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进而使学生逐渐开始主动学习英语。在英语课堂上, 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通过对话训练, 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从而完善教学关系。
2.2 注重学生个性培养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故在对学生的英语教学之中, 教师应该有选择性地进行分级教学, 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 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 并采用不同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和考核, 从而使不同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 使英语水平都有所提升。此外, 还应该允许学生根据自身英语水平提出申请, 不断向高一层的目标迈进, 进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当然, 在实施分级教学时, 应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避免给学生带来思想负担, 从而导致负面的学习效果。
2.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织和开展的成员, 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之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不断解决当前我国高职英语教育之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升英语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还应该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 通过不断引入专业水平过硬、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 丰富高职英语教师队伍;另一方面, 通过不断寻找各种高效的师资培训渠道, 采用选派教师进修, 开办讲座, 举行校级教师交流等多种形式, 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2.4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为促进高职院校英语教育水平的提升, 还应该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设备。一方面, 高职院校应不断扩大硬件方面的投入, 建立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 改善英语学习的环境, 从而充分满足当代英语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 高职院校应该重视英语教材的编撰工作, 结合当前迅速发展的社会实际, 编制出一本充分符合当前高职学生特点, 并能够体现高职专业特色的英语教材, 从而推动高职英语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不断培养出熟练掌握英语的应用型人才。
2.5 健全评价考核体系
就高职英语教育水平的评价考核体系而言, 也应该进行转变完善。在评价学生英语水平时, 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注重其发展与学习过程, 而不是单纯注重最终结果。就英语四、六级考试而言, 高职院校也不必过于重视, 从而导致学生压力过大, 丧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等等。
3. 总结
综上所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英语在社会生活中愈发重要。为提升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培养出熟练掌握英语的应用型人才, 高职院校必须针对目前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一解决。只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加强师资力量, 并不断创新完善教学方式, 才能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从而实现高职院校英语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
摘要: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院校, 高职院校需要将英语教育作为重点课程。然而, 在目前我国高职英语教育之中, 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主要从高职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出发, 结合教学实际, 浅谈其相应解决措施, 进而对促进我国高职英语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一定建议。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育,问题,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陈恩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 (03)
[2]于志明论高职英语教师的素质及培养[J]新西部2008 (14)
[3]王国真高职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 (07)
8.英语论文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篇八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小学英语教学;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123-01
英语教学作为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就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但是现阶段的小学英语教学效果非常不明显,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等等,这些原因都导致我国的小学英语教育停滞不前。为了提升我国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一定要分析目前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解决。
一、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也是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让学生主动的进行学习,才能更好的符合新课程理念对教学的要求。但是在传统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满堂灌”以及“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太过于突出教师的主体作用,学生都是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进行学习,完全忽视了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弱化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率逐渐降低。同时,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是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念,不仅会限制学生的思维,还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我国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小学英语教师一定要知道学生才是教学中的主体。
2、缺乏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导致学习效率逐渐降低。虽然教师实施的教学方法逐渐向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靠拢,但是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不高,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只是限于简单的记忆单词,不能灵活的运用。
3、英语课在小学课程中的地位得不到保证。虽然我国大部分的学校都已经开设了英语课程,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英语课程并没有得到重视,只是流于形式。随着新课改明确提出:在小学教育中,每周不能少于四课时的英语,但是在相关研究结果不难看出,我国大部分的小学教育每周只有两节英语课程,有些更是存在用语文课以及数学课代替英语课程的现象。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部分家长也认为英语课程没有语文及数学课程重要,家长这种不成熟的想法只会导致学生对英语课程的重视度逐渐降低。造成英语课程在小学课程中的地位得不到保证,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国大部分的教师都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盲目认为只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于是就把数学与语文课程永远摆在第一位,从而导致我国的小学英语教学并没有发挥出作用。
4、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众所周知,教师是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的水平和教学技能都会影响教学活动是否能够顺利的开展下去。但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我国的小学英语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水平还是存在参差不齐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学英语教学效果。经过相关研究成果表明,影响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原因,其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不同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都存在严重的差异性。第二,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式不同,认知水平不同。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英语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必须要把英语课程的地位凸显出来。小学生学习语言是最佳阶段,所以,英语教师一定要根据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实施教学,千万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应该贯彻落实到教育政策的和教育计划实施当中去,只有把英语课程的地位凸显出来,方可让学生以后学习英语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相关教育行政部门,理应承担起着责任,定时检查学校是否完成教学目标,同时也应该使教材以及师资力量能够满足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需要。值得注意一点就是,家长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明白英语课程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2、转变教学观念。由于我国大部分的教师都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盲目认为只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进而影响我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为了提升我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除了要转变教学观念,还应该从思想上认识到教育改革之后对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学目标,只有明确的知道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要性,才可以让教师与学生知道英语课程的重要性。因此,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知道英语教学的目的不单单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应该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英语素养以及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方能为学生以后学习英语奠定坚实的基础。
3、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每项教育任务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和完成教学任务,而是应该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英语素养。因此,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知道学习英语不是单单背诵几个英语单词既可,而是应该在学习中提升自身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小学生还是处于一个活泼乱动的阶段,集中注意力不强,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如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设计出趣味性较强的游戏。常用的游戏教学法有:看图片猜单词、单词接龙、听单词做动作以及背英文单词比赛等等,都可以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课堂气氛变得非常活跃。
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深度分析教学中不足的问题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只要采用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就可以更好提高我国小学英语教学效果,促使英语教学质量得以保证。
参考文献:
[1] 赵剑宏.蒙汉双语教育背景下蒙古族学生英语学习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
[2] 李 月.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观念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3] 高 媛.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改进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
9.英语论文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篇九
坚持生态适生原则,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统领园林绿化工作,在制度创新上下功夫。
一、理性的系统认真审视我县园林绿化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就我县的园林绿化工作而言,当前我们的差距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绿量缺口仍然很大,还需要进一步加快建设步伐;二是管理力量及技术力量薄弱;三是绿化建设档次不高;四是绿化管理力度不大,管理措施、处罚力度还不到位;五是全民绿化意识有待提高。这些差距不仅仅体现在数字上,关键的是体现在观念上,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把园林绿化当成“附属品”。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绿化建设仍然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毁绿、占绿事件经常发生,“绿化让路”的现象比较突出,一旦出现投入收益与空间布局等矛盾时,多数情况下是以牺牲绿地作为代价,导致绿地分布不均、中心区绿地少、服务半径达不到要求、空气质量不好、热岛效应严重等一系列问题。
二、把责任意识始终贯穿于园林绿化规划与建设管理的全过程,以制度建设来强化约束,努力打造精品园林绿化工程。
创建园林城市,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规范建设,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实现花草树木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从我们区域环境和气候特点实际出发,应确立以种植树木尤其是当地的适生树种为主的园林绿化建设思想。树木是我们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之宝,要鼓励和提倡多种树,突出在“林”上下功夫,在“园艺”上做文章。要坚持规划先行,依照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高标准规划城市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活绿地、风景区绿地和城市道路绿化。
三是把责任意识全过程贯穿于绿化管理养护过程中,在改革创新上积极寻求突破。
一是加强业务学习培训,提高现有人员业务水平。坚持每周一课,从绿化管理条例到建设导则到工程技术规范到养护标准,进行系统学习培训。
二是大胆引进专业技术人员,以企业养人,为事业用人,突破地方现行工资水平,提高福利待遇,确保引得进留得住。
三是针对问题有的放矢,系统抓好十大工程推进。为了全面提升城市绿化水平,改善绿化面貌,近期拟开展以下十大工程:
1、树木扶正工程
2、垃圾清理工程
3、裸露地面覆盖工程
4、人行踩踏恢复工程
5、树池美化工程
6、破损设施(路牙)修复工程
7、缺株少苗补植工程
8、枯死苗更换工程
9、坑洼填平补齐工程
10、边角补齐工程
四是加强制度规范建设,做到职责分明奖惩到位。一是出台进泗绿化企业备案准入制度,加强对外来企业的管理;
二是出台绿化施工现场管理办法,加强对过程的质量控制,严格“十不准”制度;
三是根据绿线管理制度出台操作办法,特别是要从严规范破绿损绿行为,坚持必须与补偿的原则,严格审批程序;
10.英语论文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篇十
法律事务及合规管理部 何玉鸣
什么是合同管理?有的人将合同的订立视为合同管理、有的人将合同管理视为合同文件管理、有的人将加盖印章行为视为合同管理、也有的人将审查合同视为合同管理,这些观点都是片面的,不利于合同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合同管理是指以实现合同价值为目的,以合同为管理对象,依照法律、法规等规定,在合同从准备、谈判、订立、生效、履行、变更、解除、争议解决、终止直至立卷归档整个过程的管理行为。其可分为三个部分:事前管理(合同书形成过程)、事中管理(合同履行过程)和事后管理(如合同不适当履行时,违约责任的处理等)。
我公司的合同文书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商业合同(信托和固有业务涉及的法律文件),一类是劳动合同(不在讨论范围)。合同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及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使得合同日常管理难免存在疏漏和不畅,了解和分析现行的合同审查流程和管理职责有助于合同管理制度的规范化,有助于合规建设的推进和合规文化的建立。通过对合同审查工作的总结和分析,发现并提出存在的下列四个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合同管理的模式问题
通常情况下,多数公司的合同管理模式一般采用公司法律事务管理部门统一归口管理和各业务部门(合同承办部门)分级管理的模式。法律事务管理部门作为合同的统一管理部门,对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负有规范、监督、检查和指导的职责:如审查合同文本的合法合规性;获得业务部门所有合同台帐和履约情况统计报告以便用于监督和检查;有权在第一时间获得公司内部和外部自查和他查反馈的意见并提出整改建议;具有和业务部门、相关职能部门及外聘专家就合同审查事项进行沟通的权利等等。但目前公司合同管理并没有实行正真的合同归口管理,法律事务管理部门无法掌握合同履约情况,法律事务管理部门、业务部门、相关职能部门及外聘专家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合同管理模式为粗放式管理模式。例如,公司合同文本的编号随意性较大,存在各部门自行编号、各承办人员自行编号、同类型和不同类型的关联合同编号没有统一标准等情况,其不利于合同文本的归档和查询,合同编号的规范程度是一个公司的合同管理状况细节的反映。另外,还存在业务部门对合同的订立、履行和执行的全过程所应担负责任的认识误区,甚至个别观点认为法律事务管理部门应负合同的全部责任,这些情况都不利于合同的日常规范管理及责任人制度的建立。
(二)合同管理的制度问题
建立合理的合同管理制度是合同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效率化的前提和基础,合同管理制度应包含合同承办人制度、审核会签制度、审查制度、监督和检查制度、重大合同备案制度等,其主要内容为:合同的归口管理;合同资信调查、审查、审批、会签、登记、签订和备案;授权书的签发和管理;合同示范文本管理;合同专用章管理;合同履行与纠纷处理,合同定期统计与考核检查;合同管理人员培训;合同管理奖惩与挂钩考核等。通过建立合同管理制度做到管理层次清楚、职责明确、程序规范,从而使合同的签订、履行、纠纷处理和考核都处于有效的控制状态。目前公司在合同管理制度上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没有建立合同归口管理制度;部分项目资信调查存在内容不详实(如资料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合法性)、调查程序简单复制及调查结论的同质化;对合同变更、履行缺乏有效监督;合同归口管理部门缺少合同履行资料,以至无法监管;合同示范文本未能有效使用;缺少有效的合同责任人制度、考核机制及奖惩措施等等。
(三)合同审查的法律建议未能被充分注意
合同审查包括业务审查和法律审查,法律审查是合同管理的核心环节,其审查目的在于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合同的合法、合规性,审查内容包括:当事人有无签订、履行该合同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当事人的意思表达是否真实、一致;合同是否存在法律规定的无效情形;签字的合同经办人是否获得有效授权;关联合同的实际签订程序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或公司内部规定。二是合同的严密性,审查内容包括:约定条款是否存在违背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情形;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之间是否存在冲突;合同应具备的业务上条款是否齐全;文字表述是否确切无误且无歧义。三是合同的可行性和利益性,审查内容包括:合同当事人特别是对方是否具备履行合同的能力和条件;预计取得的利益和可能承担的风险;是否对合同非正常履行时可能遭受的经济损失进行预测。目前公司在对待法律审查建议是否被有效采纳上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差。例如,对合同的当事人、内容和形式上提出的法律建议,尤其是技术性合同条款,个别人员存在理解上的偏差,从而影响合同风险防范措施的建立。有的业务人员盲目遵从商业习惯,抵制法律事务管理部门对业务工作的正常监督,对潜在的法律风险不管不顾,产生法律纠纷后却又责怪法律事务管理部门失职。
(四)重视静态管理、忽视动态管理,合同履行监控不足
在合同的履行、变更或解除、终止过程中,有效的合同履行跟踪、监督、管理和控制机制的缺乏是合同纠纷多发的主要原因,这也是合同管理的重点阶段。合同履行是指对合同约定的权利和义务的执行,这需要合同承办人的细致周密工作;履行监控是指为保护合同的正当履行而建立的合同执行调整和控制制度。履行监控机制的建立的前提是合同管理机构、人员和职责制度的落实,合同台账、档案制度的建立健全,如此才能使得合同管理制度化、签约和履行行为规范化。对合同履行的监控,目前公司存在不足之处,如给与合同谈判等前期阶段的关注度、经费和人员等方面的投入比例,而对合同签订之后的合同履行阶段,则往往存在重视不足、管理不到位等情况。
二、解决措施和合理化建议
(一)建立合理、有效的合同管理模式
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要注意三个方面。首先,落实合同管理的机构、人员配备和人员培训,建立合同归口审查和分级管理制度,使合同管理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其次,明确合同业务部门和承办人、合同审查部门和承办人、合同批准机构和人员及合同归档部门和承办人的职责。最后,规章制度一经制定,除了严格遵照执行外,还应有相应的措施以保证该项制度的得以更新,以适应法律法规、政策方面及商业习惯的变化。
合理的合同管理模式不应是静态的、不应是针对某个时点、也不仅仅是某个部门的事务,而应该是动态、连续、相关责任部门共同的管理过程,其中包括:对合同相对人资信状况的调查、合同条款的谈判、合同样本的起草和制定、技术性条款的设立、特别条款的约定、争议事项解决机制的设立、合同的签订、合同的履行及争议发生时相关部门的联动等一系列环节。合同的法律审查就是围绕这一系列具体环节而展开的风险预防和实时控制活动,是整个合同管理的核心,但其也离不开相关部门依各自职责和从各自角度的密切合作。在具体操作上,对合同管理实行归口、分级、划块管理模式;合同归口管理部门为合同一级管理部门;负责为业务部门提供法律服务,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和考核合同管理情况,参与重大合同的论证、谈判、起草、审查、签订及合同纠纷的处理,统一管理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和公证事宜,负责合同备案文本的管理,考核合同管理人员,组织合同管理知识培训等;各业务部门为合同二级管理部门,负责本部门的合同立项、可行性调查、文本草拟、签订、履行、争议解决和履行过程中的档案管理等,并向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定期汇总、上报合同履行情况;相关部门负责合同专用章的使用及合同履行完成后的文本归档工作。
(二)切实把好项目调查、合同审查和履行监督环节
在谈判和签订合同时,严格审查合同当事人的主体资格、资信情况和履约能力,必要时可向公司要求法律事务管理部门配合协助调查。业务承办人员应对涉及的业务事实详细告知合同审查人员,在对合同背景了解的基础上认真对合同条款加以推敲,确保合同应具备的条款齐全、准确;确保文字表述确切无误,避免条款之间的矛盾性;使用格式合同时应注意避免存在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等情形出现;对加强对合同变更、新增程序文件的管理;及时适当履行发送正确的函件等通知义务;重视证据(资料)的保留及保证其有效性;及时行使合同权利以确保诉讼时效。同时,可建立重大项目和合同专项审查管理制度。
(三)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
加强合同管理部门和合同管理人员,特别对管理层和机构的培训应是公司合同管理的首要任务,如此可以提高全员的合同管理意识,产生“业务未动、法律先行”的全局观念。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首先是做好下列两个方面:一要选好合同审查和管理的专职人员;二要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责、权、利。除此之外还应加强业务和法律培训,法律培训应侧重《民法通则》、《合同法》、《信托法》、《担保法》、《物权法》、《公司法》及《刑法》等基本常识方面。通过学习培训,使得公司全员都能掌握基本法律知识和签约技巧。例如,能区分和认识到要约和要约邀请的不同构成要件和法律后果;能区别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和表见代理的差异;能认识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和有效合同的差别;在合同签署过程中,合同承办人会有意识地看拟盖章的合同全部条款是否与已审查的合同条款相一致,合同对方加盖的公章是否为有效的公章(而不是加盖部门章,分公司是否获得总公司授权,签字的经办人是否有有效的授权书),加盖的公章是否清晰可辨及拟盖章处的合同主体名称是否与合同约定权利义务一致(如有的合同保证人名称被变更见证人),在合同文本上修改过的地方对方当事人是否盖公章予以确认;此外,还能加强和提高防诈骗(刑事)、反欺诈(民事)的识别能力等等。
(四)建立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合同管理制度
采取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管理方式,以减少合同管理中期和后期争议的发生及避免措施建立的滞后性,对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全程跟踪。在合同纠纷处理完毕后,公司应对整个事件过程作出评估和总结,在根据成因分清责任基础上实行责任追究制。例如,对合同的履行和资金划付予以监督和管理,通过监督可以知道各类合同的履行情况,及时发现影响履行的原因,以便及时向相关部门和机构反馈,防止或降低违约行为的发生。合同资金的划付、汇入及合同清算作为合同履行的主要环节和内容,可由业务部门、财务部门、法律事务管理部门密切配合把好此环节。
11.英语论文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篇十一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304-01
英语教学是对于提升人才质量,帮助学生尽快融入社会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英语已经成为了现代人才的必备技能,因此,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成为了很多教育学者的共识。但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由于很多教师没有进行教学方法与模式上的改进,在课堂教学中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一直很难获得实质性的提升。
一、现阶段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过于注重理论讲解,忽视语言能力的培养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都被称之为“哑巴英语”教学。学生能够知道英语文字表达的内容,能够听懂和书写英语,但就是不能用嘴巴将英语表达出来。这与我国英语教学模式是有很大关系的。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过度注重讲解语法的使用,词组的搭配,语序的正确性却忽视了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这忽视了语言教学的本质,语言教学就是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而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英语教学的实效性很难得以真正的体现。教师讲解的时间占课堂的绝大部分,而学生自主发言与交流的时间却不足10%。
2、教学的理念较为落后
新时期的素质教育理念强调发挥学生课堂主体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但是受传统观念影响,人们一直认为教师是教学的核心所在,在这样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教师依然在课堂中采用“满堂灌”的教育手法。“满堂灌”将会大大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下,学生将丧失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初中学生正处在创造力发展与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没有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只是单纯接收教师所传达的知识,那么自身的学习策略,实际的英语交际能力便很难构建起来。
3、缺少良好的语言环境
初中学生的英语知识大多较为匮乏且停留在简单浅层的英语知识上,很多教师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采用母语及英语混合教学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但是在母语与英语混合教学的语言环境中,母语将对英语学习造成巨大的干扰。这是因为汉语与英语两种语言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不仅体现在句子的表达顺序,语法语调的不同,也体现在不同语言的思维方式上。缺少良好的语言环境,学生很难真正融入到英语语境中,自身的英语表达能力也很难获得有效锻炼。
二、解决当前初中英语教学问题的具体措施
1、教师上课前要充分准备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的质量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发现教学内容中的“拦路虎”,并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尽量让讲解变得深入浅出,富有趣味性,让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同时,根据所学习的内容,教师可以从从网络中找寻一定的视频,文字材料等,调动学生眼耳口脑进行多感官学习,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在上课前做好充分准备,以把握课堂节奏,加深课堂内容教学,这对提升整体教学效果大有裨益。
2、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提升其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积极的情感态度,同时也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实效性。首先,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whats the matter?”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部分医疗用具,如绷带、消毒液等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并通过绷带所绑的不同位置来自然的引出相关疾病的单词。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更为简单直观,也更便于学生接受与识记。同时教师也可以邀请学生进行上台表演,分别扮演医生与病人,让他们能够“开口说英语”。其次,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堂开始前的五分钟让学生上台来分享一段英语的佳句段落,通过不断的积累,学生的词汇与句子都会获得极大拓展,在潜移默化中其英语水平也会得到快速提升。
3、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英语学习属于语言学习的范畴,而语言学习的最好方式就是让学生融入相应的语言环境。作为初中英语教师,为学生创造良好语言环境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很多学生因为担心自己的英语口语,会遭受教师同学的嘲笑,因此不愿意说英语。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的鼓励,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讲述阅读感受时尽量用英语表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从根本上练习学生英语组织与英语表达能力。其次,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应该适当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特点与优势,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可以播放纯正发言的英语电影片段或者短剧让学生受到熏陶,自主学习,从模仿中学习,从语境中学习,让多媒体调动学生眼耳口脑进行多感官学习。同时,让学生用英语进行积极的讨论,让学生通过讨论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我国的初中英语教学通过不断的改革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客观来看,教学理念的落后,缺少相应的英语学习氛围等问题依然是初中英语教学发展的重要阻碍。但是随着新课改教学的不断推进,教学手段与方法的不断优化,教学理念的不断革新,初中英语教学一定会逐渐克服其中存在的问题,开创我国初中英语教学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 谢月嫦.浅谈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成功(教育),2012,20:37.
[2] 王小芹.浅谈初中英语课堂自主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08:157-158.
12.浅析试油作业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篇十二
1.1 试油作业概念
在石油开采作业过程中, 首先需要通过地质录井取得每个石油井的录井资料、岩心资料以及测井资料, 并对钻井过程中的油、气等各项资料进行妥善保存, 这些资料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确定石油井中的油、气和水层。为了加强对油层、气层的认识和鉴别, 更好的掌握油层和气层的客观规律, 为石油和气田的勘测和开发提供可靠翔实的科学依据。试油工作使用的是专用的设备和试油工序, 对石油井下的油层和气层以及水层进行勘测, 取得石油井中的油、气、水层的产能和压力、温度等相关资料和数据, 作为鉴定该石油井的油、气储量的科学依据。
1.2 试油作业目的
试油作业即使用钻井、综合录井、电测等方法, 通过射孔、替喷、诱喷等多种手段对含油气层进行判断和评测, 使所检测的地层中的流油、气、水层进入井筒中, 流出地面, 从而对地层中的各类油、气等开采物的含量的性质、产量、压力及变化规律进行检测, 将这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便于科研人员对石油井的含量做出评价。但根据井的不同分类, 试油作业的目的也有所不同。下面, 本文列出了常见的井种的不同目的。参数井, 又称区域探井, 其试油作业的主要目的即为探测开采的新区域中是否存在油、气等有价值的开采物, 以便确定其所在区域是否具有作业价值, 尽快确定可开采的范围。予探井, 其试油作业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开采地的工业价值, 并为计算该井的储存量提供依据。详探井, 其试油作业的目的为鉴定该井中的油、气、水层的范围, 划定开采边界, 确定其石油井的产能和变化规律, 并对其井中的压力、温度等数据进行勘测, 作为计算其储存量和油、气的质量的数据基础。开发井, 其试油作业的目的为确定油、气和水的产能, 并了解开发区中有价值的开采物的含量和参数的变化规律。通过试油作业, 可获得翔实的基础数据, 并根据油井的不同种类, 使用不同的工艺技术方法, 分别检测油井中的各项参数, 计算其储存量, 为将来的石油作业编制开采方案和控制开采量及安全管理提供重要保证。另外, 试油作业也为勘测油、气井所在地区的地质和储量以及对该地区的经济评价提供可靠的数据, 也为地区的石油业部署方案和方针政策以及调整石油价格提供重要的依据。
1.3 试油作业的主要任务
(1) 了解储层及流体性质, 为附近同一地层的其它探井提供重要的地质资料;
(2) 查明油、气田的含油面积及油水或气水边界以及驱动类型, 为初步计算油气工业储量提供必要的资料;
(3) 了解储层产油气能力和验证测井资料解释的可靠程度;
(4) 整理和分析试油资料结果, 确定油井合理工作制度, 为制定油田开发方案时确定单井生产能力提供依据。
2 试油作业常见的问题
目前, 我国开采石油井和进行试油作业通常会用到射孔完井的方式, 首先, 试油作业前应对检测层的污染指数做出可靠预测, 并根据预测的结果对射孔的参数进行优化, 以便选择合适的射孔枪型和弹型。但数据显示, 由于清水在岩心渗透后的恢复率只有70%左右, 不利于对油井的储量和产能进行保护。经研究试验表明, 必须研究出能够提高恢复率, 保护油层的新型渗透液, 此种新型渗透液需具有流动性强、流失率低、抑制性强、容易排除、油层保护性能好等特点, 只有这样, 才能够满足大多数试油作业的需要。除此之外, 目前的设置的负压值还不够合理, 负压值该应在最小负压和最大负压之间, 其中, 最小负压值能够保证对油井的孔眼进行清洁和冲刷, 将孔眼周围的破碎压实带中的微粒子清楚, 最大负压则能够有效避免油层垮塌, 减少地层出砂程度, 同时也可防止因负压值设定过大而使套管产生挤毁变形、封隔器等工具失效的严重后果。选择比重及性能合适的压井液也对试油作业具有重要影响。目前, 常因油、气井在压井时, 由于压井液比重较小而压不住造成的井喷, 或因比重偏大而对底层造成污染。因此, 就必须要根据地层的压力大小而选择比重合适的压井液进行压井, 做到“压而不死, 活而不喷”。
3 试油作业的解决措施
3.1 完善已开采井的试油作业技术
由于已开采的井时间较旧, 资料已过期, 无法适应现阶段的使用要求, 且由于时代变迁, 井况日益复杂, 造成施工难度大。因此, 需要在施工前再次进行试油作业, 将获取的数据与已有的资料和现有开采要求进行对比分析, 并随着井下情况的变化, 现场指导施工, 根据实际开采需求, 随时调整作业方案、制定详细的措施和安全要求, 并随时补充完善。
3.2 完善试油作业封堵技术
目前, 在高温、高压、超深等情况的石油井进行试油作业中, 均采用注灰封堵流程, 因此防范单一, 且存在灰浆凝固时间久、灰浆下沉等问题, 因此, 需针对高温、超深井具有温度较高、压力系数大等特点, 研究能够适用于不同地区、不同要求的石油井的试油封堵技术, 保证施工和安全, 提高试油作业封堵效率。我国应加强对油、气的储层保护的意识, 并在此基础上, 根据地质的不同特性来优化射孔参数、选择适合的射孔液及压井液, 保证最大化的获得开采物, 避免流失, 试油作业技术方面应加大新工艺技术研究力度, 为更准确有效的获取开采地层中各项参数而打好基础。
结语
目前, 试油作业的应用技术还比较落后, 无法做到随着勘探对象的变化而随机应变, 因此, 造成适应性低, 急需新技术新工艺加入试油行业中。本文从试油作业的概念入手, 对试油作业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探究, 以期对我国石油行业的良好发展做出贡献。
摘要:自21世纪以来, 石油逐渐成为了推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 但随着各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大, 石油作为不可再生的资源之一, 已频临匮乏。为保证油田作业的安全, 试油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石油行业发展中体现出其非凡的地位。本文首先阐述试油作业的概念, 并对试油作业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探究, 用以推进我国石油行业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试油作业,问题分析,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朱东明.试油井筒状况分析与试油安全评价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 2007.
[2]樊世忠, 何纶.国内外油气层保护技术的新发展 (Ⅱ) -工程技术措施[J].石油钻探技术, 2005 (02) .
13.英语论文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篇十三
伴随着中国经济渐进式的改革和发展,中国股票发行市场的定价机制也经历了由固定价格公开发售方式向询价方式逐步演进的历程。2005年1月1日我国实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询价制度,即我国现行的IPO定价制度,该制度主要内容如下: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的公司,及其保荐人应通过向询价对象询价的方式确定股票发行价格。发行申请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后,发行人应公告招股意向书,开始进行推介和询价。询价分为初步询价和累计投标询价两个阶段。发行人及其保荐人通过初步询价确定发行价格区间,通过累计投标询价确定发行价格。
一、我国现行IPO定价制度简介
1.初步询价
询价对象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参与初步询价,询价对象申请参与初步询价的,主承销商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未参与初步询价或者参与初步询价但未有效报价的询价对象,不得参与累计投标询价和网下配售。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中止发行后重新启动发行工作的,应当及时向中国证监会报告。
2.累计投标询价
发行价格区间确定后,发行人及其保荐机构应在发行价格区间内向询价对象进行累计投标询价,并应根据累计投标询价结果确定发行价格。所有询价对象均可参与累计投标询价。所谓累计投标询价,是指在发行中,根据不同价格下投资者认购意愿确定发行价格的一种方法。发行价格区间、发行价格及相应的发行市盈率确定后,发行人及其保荐机构应将其分别报中国证监会备案并公告;发行价格确定依据应同时备案及公告。
3.配售股票
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应当向参与网下配售的询价对象配售股票。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少于4亿股的,配售数量不超过本次发行总量的20%;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4亿股以上的,配售数量不超过向战略投资者配售后剩余发行数量的50%。询价对象应当承诺获得本次网下配售的股票持有期限不少于3个月,持有期自本次公开发行的股票上市之日起计算。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通过累计投标询价确定发行价格的,当发行价格以上的有效申购总量大于网下配售数量时,应当对发行价格以上的全部有效申购进行同比例配售。
二、我国新股询价制度存在的弊端
新股询价发行制度的实施是国内发行市场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标志,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首次公开发行市场定价机制的初步建立,意义重大。询价制有利于保护投资人的利益,培育机构投资者;完善了我国目前的股票发售机制,提高了定价的透明度;重构了国内证券市场博弈的格局,向市场化方向进一步迈进;有助于提高首次公开发行定价的效率。但是,从我国股票发行询价 制的运行情况来看,尚存在许多问题:
1.机构投资者询价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失衡,存在操纵股票发行定价的可能性。从理论上讲,在询价制下,是将股票发行定价信息公开化,从而尽可能地使资金的需求方和供给方在一个平台上获得 有效信息。同时,向机构投资者配售的比例越大,意味着询价的面越广,覆盖发行量的价格区间越合 理,最终实现市场化定价。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运作情况看,机构询价伴随着机构的融资,形成利益 一体化的机制。从我国的询价制来看,拥有询价和配售资格的 少数机构决定发行价格,其只有权利,没有义务,其只是发行价格的决定者,不是维护者。
由此可见,尽管我国实行了询价制度,但由于 询价过程中并不存在权利和义务的制衡关系,使得 新股上市首日涨幅打造了这一长长的发行利益链条,在整个利益链条之上,实际上是从发行者、上市公 司到投资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 机构,再到众多的投资机构、个人新股申
购者,利 益被各个环节主体层层分割。它与中国建设银行在香港上市首日以开盘价收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询价制中价格发现功能大打折扣。询价制 的目的是要通过参加询价主体的多次博弈,实现 市场化定价。通过发行人、保荐人、询价 对象和二级市场投资者之间的反复博弈,挖掘出企业的真正价值,确定合理的发行价格.实现这一目标的约束条件是:保荐机构和询价 参与机构拥有良好的道德操守;询价参与机构要权利 义务对等;投资银行既要承销也要投资;机构投资 者拥有良好的研究能力、管理能力及市场经验。在如上几方面,我们都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一是我国保荐机构和询价参与机构在参与询价和定价过程中,在利益和道德操守发生矛盾时,其倾向是利益;二是如前所述,询价参与机构的权利义务不对等,参与询价机构在初步询价时不需要任何付 出如交纳保证金或缴款等,保荐机构的权利义务的 关系的不对等;三是我国投资银行只承不投,与国际著名投资银行又承又投所形成的对等关系形成了巨大反差;四是我国的机构投资者的研究能力和管理水平相 差较大,缺乏市场定价的经验,新股不败的思维仍 贯穿始终,在参加网下累计投标询价时,惟恐低报 价失去配售,争相提高报价,从而影响了询价估值的效率。
3.现行询价制的机构配售与中小投资者之间矛盾重重。新股申购存在不公,未从根本上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我国现行的询价制对机构配售作了明确的规定。虽然机构配售是国际上比较通行和成功的发行方式,但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中小投资者占 的比例很高。在定价由机构投资者决定、中小投资 者无话语权、而机构投资者定价又问题重重的情况 下,使得机构配售与中小投资者之间矛盾很尖锐。
4.IPO询价制度并未实现新股定价的完全市场化;新股发行价格过高,上市首日上涨幅度过大。
三、我国IPO定价制度弊端出现的原因分析
首先询价制实行网下配售,网上发行以资金为主,新股申购明显向机构投资者倾斜。机构投资者既可参与网下配售,又可进行网上申购,而中小投资者不能参加股票发行的询价和配售,而只能参与网上申购,而且一般网下配售的中签率高于网上申购的中签率,低中签率使得中小投资者只能通过二级市场购买,这样新股价格容易被人为操纵,且高价格最终转给二级市场的中小投资者,存在严重的不公平性。
其次我国的询价制度虽然向市场化迈进了一大步,但是并未实现完全市场化。按照规定,我国新股的承销价格区间是通过对机构投资者的初步询价结果来确定的,但初步询价的对象主要由发行人和保荐机构选择,很可能出现保荐机构圈定自己认可的、有一定关系的机构询价,尽可能使发行价格的决定权为自己所控制。对于无需参与网下申购的初步询价商,其报价没有很强的约束和管制,发行商和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拉拢初步询价机构,人为地提高新股的报价,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比如,参与初步询价的机构不参与正式的累计投标询价,或者是询价对象对询价回复认可之后不去认购。而对于有意向申购该股的机构投资者,则会联合起来,尽量压低初步询价。然后在网下申购过程中以询价区间的最大值报价,以实现新股低风险的较高收益。部分询价机构或高或低地有目的报价,而不是完全注重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使得我国新股的询价制度流于形式,造成新股定价不合理。
再次由于询价制度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再加上我国投资者“打新”神话,造成新股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中签率很低,供不应求。加上上市公司圈钱和发行商赚取高费用的目的,造成新股的发行价格过高。2010年新股的发行市盈率平均高达70倍左右,远高于这一时期的A股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
最后由于中签比例高的机构投资者的人为炒作,给新股爆炒提供了可能。而我国新股上市首日涨跌幅限制过宽,新股发行首日多数涨幅都在1倍左右,有的甚至出现3倍以上的涨幅。但是首日出现爆炒的股票以后往往走势低迷,这反映出首日的上涨是投机的结果,不是市场理性均衡的价格。根据询价制的规定,询价对象如果未参与初步询价或者参与初步询价但未提交有效报价,将不得参与网下累计投标询价和网下配售,从而参与询价的机构为了自己的利益,往往会做出不真实的报价。此外,对询价对象条件的严格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询价结果的有效性。
四、完善我国IPO询价制度的建议与对策
新股发行的定价方式市场化改革确实是一个不容置疑的问题,也是发展的一个必然方向,但是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只看到定价方式和定价制度本身的市场化,在进行完全市场化之前,更重要的是要做好相关的基础工作,为市场化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使市场化改革取得一个更好的实施结果。
1.加强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和监管环境,完善法律法规
为了促进证券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首先必须先从制度上和监管环境方面进行规范。其次,证券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离不开有效的法律法规,有效的法律法规能约束上市公司、承销商和投资者的行为,从而可以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2.加强政府监管部门的职能,充分发挥积极作用
在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政府监管部门需要对证券市场制度安排的整体框架和发展前景有一个合理的预期和全面的把握。在这种对发展前景充分把握的前提下,充分行使政策监管职能,依照现有的市场制度和即将进行的制度安排,注重保持监管的规范化和连续性。针对违反制度安排的行为严格执行法律法规,从而在市场中逐步培育出遵守市场制度包括法律法规等各项规则的市场参与主体。
3.进一步完善累计投标询价机制
一方面,在询价对象方面,要提高机构投资者的素质,改变询价过程中累计投标时的报价缺乏诚信等情况,提高询价的效率。另一方面,在询价过程中,建立信息激励和甄别机制,保证发行人和承销商从机构投资者身上获取到的信息的数量和真实性。最后,在市场日益成熟、券商实力不断壮大之时,逐步放开股票的分配权,给予券商更多的话语权,同时,也使他们承担稳定股价等更多的义务,这有助于IPO发行效率的提高。
4.对询价对象可以建立机构投资者评价体系
初次询价对象的选择标准,首先,应当以询价对象的专业能力作为考虑因素,其次,再考虑其资金实力、诚信水准和规范运作等因素。若初次询价对象专业水准不够,其资金实力再强、诚信水准再高、公司运作再规范也可能把市场引入歧途。建立投资者评价体系,并利用媒体定期公布评价结果,对那些专业能力强的机构投资者在进行投标询价时应给予一些鼓励政策,而对一些专业水准比较差的机构投资者给予一些限制性政策,甚至将其剔除出询价队伍。只有通过建立市场自我约束的机制,才能引导中国证券市场走向成熟和规范。
5.适当参考中小投资者的询价意见,引入“回拨机制”
发行价格的确定不能完全依赖机构投资者的询价结果,因为我国证券市场的中小投资者比重仍然占主导地位,在机构投资者极有可能存在过度投机行为的情况下,发行价格的确定也需要中小投资者的积极参与,同时放开发行价格申购区间。6.股票发行定价方式应多样化,平衡询价制的机构配售与中小投资者之间矛盾从各国的具体实践来看,其惯例是允许承销商与上市公司对新股的发售机制进行自由选择。一般而言,累积询价方式通常被用来发售融资规模较大的上市项目,对于小规模融资项目,没有必要进行询价这一过程,就我国实际情况看,中小投资者比重仍然较高,在机构投资者极有可能存在过度投机行为的情况下,发行价格的确定也需要中小投资者的积极参与,发行价格的确定不能完全依赖机构投资者的询价结果。我国拥有先进的股票市场基础设施,完全有条件通过网上网下同时询价的方法,抑制机构投资者的过度投机行为,维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14.英语论文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篇十四
江门市蓬江幼儿园 曾燕霞
摘要:为适应当前社会教育改革的要求,幼儿园必须要做到提高教学质量,应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形成一套有效的教学模式。但现在幼儿教学模式依然太过于注重形式化教学,很难引导幼儿的活动意识,幼儿的兴趣也被体制化忽视,死板填鸭式的灌输知识与思想,难以从幼儿动手能力和智力方面共同开发引导。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分析幼儿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前言
幼儿教学的成功与否,就是看幼儿能否在教学过程中动手得到锻炼,兴趣得到引导,思维得到开发。幼儿在学习中获得了什么,想不想获得什么,是幼儿教师需要关注的内容。如果教学过程不能使幼儿感受到愉快,幼儿无法主动从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将会影响到幼儿学习的质量。关键词:幼儿园教学;现状;问题;对策
一、幼儿园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一)教学形式方面
目前的幼儿园教学普遍过于形式化,很少有幼儿教师能够将教学过程中的活动过程和活动目标有效结合,大多数情况下,在活动创建时教师计划的很好,计划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知识、获得动手能力、开发思维等,但忽略了幼儿思想的兼容能力。而实际操作时,幼儿常常手忙脚乱,不亦乐乎,虽然得到了愉快的心情,但却不能在活动结束后总结出知识,甚至不记得自己到底是怎么操作的 [1]。
(二)幼儿兴趣方面
幼儿的兴趣不是浮于表面的,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采用一些令幼儿毫无头绪的兴趣引导方式,让幼儿乍看起来非常感兴趣,但表现的兴趣一闪即逝,并不能为接下来的知识介绍做出铺垫。例如,中班教学中“认识英文字母”的活动,教师在活动之初拿出一个装有字母卡片的礼品包装盒:“大家猜一猜盒子里是什么,猜对的,老师准备了奖品。”幼儿拼命猜想,积极抢答,但却在教师拿出字母卡片时一片失落。无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只会激发幼儿对于“未知”和“神秘”的兴趣,当不再未知和神秘的时候,兴趣便消失了[2]。
(三)思维引导方面
目前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大多较为重视幼儿的动手能力,认为强化动手能力就能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其实不然,幼儿的思维也是需要明确的开发的,不去明确开发,智力思维得不到有效发展。在动手实践活动中,教师只是想要幼儿发挥自主性,体现幼儿自身主体性,没有要求幼儿最终作品的样式多样性、花饰和谐性和独特的结构要求。因此,不论幼儿速度快还是慢,幼儿都是随手拿起什么材料就用什么,很少边思考边操作。在这样的活动中,虽然幼儿都动手操作了,却没有真正手脑结合。
(四)教学材料方面
教师在选择教学材料时,往往忽视了教学材料的科学性,也不明确选择这一教学材料时结合主题的目的[3]。选择的教学材料经常不符合本次教学目标,不是最佳教学材料,不符合幼儿思想的认知,因此很难让幼儿理解采用此教学材料的目的,达不到最终的教学目标。
二、解决措施分析
(一)围绕活动目标,加强活动引导
在幼儿教学过程中和活动设计时,教师应从始至终都要围绕活动目标,引导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参与和动手,并根据教材和幼儿的学习特点确定教学内容、选定教学材料、设计教学程序。幼儿教师需要明确活动目标,将活动目标贯穿在活动过程的始终,引导幼儿能够在活动过程中明确的了解到教师所设计的活动目标,并能够在活动之后总结出知识点。
(二)明确幼儿需要,提升幼儿兴趣
教师应仔细观察和研究幼儿,了解幼儿真正的需要和兴趣点所在,并且掌握幼儿拥有的思考水平和实践经验,不能以大人的角度设计活动,而要设身处地的从幼儿角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时,经常问自己:如果我是幼儿,我会怎么做?将幼儿的个性和心理结合起来设计技能传授的相关活动指导,将引导建立在幼儿的关注点上,才能真正做到提升幼儿兴趣。
(三)动手动脑结合,促进全面发展
在教学时,应当注意让每个幼儿都能充分的参与进来,让幼儿在体验到活动快乐的同时积极动脑思考[4]。例如,设计一个“设计面具”的活动,准备充分的活动材料,并要求设计出的面具必须有什么样的花饰,多少种颜色,搭配的最漂亮的给予奖励等等。一旦明确给出了设计的目的,幼儿一定会边设计边动手,同时思考着如何才能将面具做的漂亮,这样一来,就做到了让幼儿将动手动脑结合了。
(四)科学选择教学材料,激发幼儿主动性
在选择教学材料时,教师需要考虑材料对于本次活动的价值,材料是否能够既帮助幼儿理解知识、掌握方法,也有利于展示知识的生成过程等。选用的教学材料也要符合幼儿阶段性的认知,不能使用超出幼儿理解范围内的材料,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与设计问题的解决所联系起来,以一个活动只解决一个问题的原则选择材料时,更能让幼儿做出深层的探究和思考。结论
在幼儿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幼儿不具备协调和主动获取的能力,这就需要幼儿教师研究出既能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兴趣,也能让教学过程充满和谐和成功的办法来。引导幼儿的感官和思维全面发展,这是幼儿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保证幼儿教学成功的有效手段。参考文献
[1] 杨瑞花.幼儿园教学的特点[J].才智.2013(11)
【英语论文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推荐阅读: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论文11-14
英语四级写作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11-03
学前教育学教学困境解决措施论文10-13
南海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论文07-13
组合数学解决问题论文10-04
高中语文教学问题解决对策论文08-29
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办法的阐述论文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