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第一学期体育学科总结

2024-06-15

2023第一学期体育学科总结(精选4篇)

1.2023第一学期体育学科总结 篇一

2022-2023第一学期体育教研工作计划

xx-xx第一学期体育教研工作方案

依据对基础训练《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xx版的解读,依照我县学校xx对体育教学改革工作的教学思路,充分领悟局长在全县训练工作会议上的要求,本学期将更近一步做好各项工作。体育教研工作将以加强我县体育老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进一步提高日常体育教学工作质量为突破口,以提高学生身体素养为核心,以提高学校运动队训练水平及成果为推动剂,我县学校体育教研工作的进展做了如下支配:

一、工作要点

(一)开发各片体育教研组课改内容资源,深化课改讨论。

开发新课程内容资源,体现不同阶段学生在学问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基本要求的体育课程内容体系,是实施体育新课程标准和实现课程目标,急需解决的操作层面的现实问题。

1、各片教研组内每月要进行一次参加式、互动式的教学设计、案例的研讨。

2、加强备课制度,每人上一堂有关新课程标准的实践课。

3、加强各学校体育组的训练教学研讨。以课程标准为主体,结合学校的实际状况,创出自己的训练教学模式,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体的健康进展。

(二)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为重点,推动课题讨论。

1、乐观开展教研活动,逐步完善“

343”课堂教学模式、合作探究性学习模式教学的设计框架。

2、重视教学案例的积累。加强老师自身的业务学习,仔细学习新课程标准,制定好单元教学设计及做好教例、案例的资料积累。

二、详细工作思想支配

1、仔细抓好课外体育活动,连续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项目活动指导;

2、每天下午组织好学校学生篮球队,乒乓球队进行业余训练,使学校的第二课堂活动得到有效的开展;

3、加强课堂教学讨论,努力提高实施新课程的水平,进行一课一案一得的实践课汇报。

4、做好训练教学工作,加强对常规课内容的监管力度,做好课课有内容,课课有创新。

5、发扬艰苦朴实、勤俭节省精神、爱惜和管理好现有的体育器材,真正把体育器材使用好。

三、详细工作内容

1、各学校肯定要培训和调整好课间操的队伍,进退场要有良好的秩序,开学初要订正广播操的错误动作,努力提高课间操的质量。真正利用好课间操的20分钟。

2、优化课堂结够,提高40分钟效率,重视课的密度和强度,教学形式敏捷多样,制造出属于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3、连续抓好学校篮球、乒乓球、田径运动队的组建工作,逐步提高我县篮球、乒乓球、田径运动队的训练水平和运动水平。

4、于10月份参与太原市中学校生田径运动会,11月份参与全县中学校生篮球、乒乓球运动会,12月份参与全县田径越野体育竞赛活动等。

5.备课要求

1.仔细备课,保持有教学进度,有单元教学方案,有课时教学方案,并做好教学反思笔记;

2.每学期各片教研组检查备课两次;全县要进行不规章的抽查活动;

3.全体老师必需仔细参与培训及教研组活动,提高训练教学的质量;

6.上课要求:重在培育学生的学习爱好,重在全面提高,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真正让每一个学生受益。

1.进一步加强思想进修学习,不消失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

2.熟识课的重点与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有收获。

3.老师在上课前做好预备工作,不上无预备的课。

4.体育课肯定要遵循体育课的课堂常规,预备活动——复习旧知——学习新内容——调整放松——结束。课堂中启发学生求知求真敢于提问,敢于探究。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老师加强巡察,以激励表扬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乐观性,使学生喜爱老师,喜爱体育这门学科。

7.听课要求

各片教研组长要组织老师相互听课并做到准时反馈、沟通,活动时并上报训练局教研室。以便一起参加学习,共同提高。

2.2023第一学期体育学科总结 篇二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和《**区教育文体局“十三五”发展规划》,以立德树人作为教科研工作的根本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切实履行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发展规律,积极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和方法,努力促进教研方式的转变,促进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生提升,形成民主、开放、务实、高效的教研文化,切实发挥体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综合作用。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贴近教师,切实发挥服务教学的职能,把学科队伍打造成一个团结的共同体、研究的共同体、发展的共同体。

二、工作思路

一)加强课程实施指导

加强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提升课程领导能力。一方面依托新一轮课程改革,促进体育课程实施的规范化;另一方面促进课程实施的创造性,引导学校根据自身的发展实际,整合各种课程资源,因地制宜,设计符合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实际的课程方案,使国家课程校本化地实施,同时,科学合理地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力求在校本课程开发、课程资源的开发等方面有所探索和突破,并做好基地学校相关活动的过程性管理、总结和推广工作。

二)深化课堂教学探索

进一步厘定和确认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和学科关键能力,引导教师加深专业理解,改进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推进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数字化学习,转变课堂教学范式,逐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发展。落实教研活动申报制度,采取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公开课观摩与评价、案例点评、联校合作等多元研训方式,切实提高研训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我区体育教师深入理解课程、课堂、教学、课程标准、教材等方面的关系。

三)深入推进课题研究

引导和组织学校和教师强化问题意识,力求突破学校体育工作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以一线教师教学中的真实问题为课题研究的核心,求真务实地开展理论学习。开展课题研究,做到切口小、措施实、效果著、影响深。完善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工作,注重课题研究资源的积累。建立教育教学成果的发现、培育、总结和推广机制。利用成果报告会、专家论坛等多种方式,宣传推介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推动成果向教育教学实践转化。围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开展,突出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促进并引领学校开展基于学科关键问题的教学变革,确保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地生根。

四)丰富数字化学习

引导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不断提升信息素养,积极探索和践行网络教研方式,通过建立对话、交流、指导的网络机制,实现教研活动的网络化,扩大教师研修的参与面和受益面。同时通过数字化课堂、智能穿戴等前沿方式探索课堂中的信息辅助教学。

五)推进教研组建设工作

推动教研组主动发展工作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高教研组专业化发展水平,优化教研组学术氛围,树立学科教研组的品牌意识。改革备课制度,强化独立备课、集体研讨的意识,引导教师积极开展教学设计展示、研讨活动。完善学科中心组和各指导小组的活动建设,促进优秀教师专业成长。做好青年教师尤其是青年骨干教师围绕专题项目深度学习,在学习、交流、研究课展示中提升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

六)加强学生体质数据评价研究

继续开展对学生体质健康数据水平的常态监测,科学分析现状,为学生的学业发展和教师的有效指导提供翔实的素材和方向性引领。

七)全力推进校园足球进课堂,在原有11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基础上再创建三所小学进入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力打造全国校园足球示范区。

三、第一学期主要工作安排

一)七八月份

1、结合暑假各项体育赛事,探讨我区学校体育普及与提高的策略。

2、协助体卫艺处、教科院,组织开展“阳光体育夏令营(足球项目)、育苗杯足球赛、**市校园足球总决赛、全国校园足球总决赛(小学、初中组),江苏省“省长杯”校园足球赛(小学、初中组),协助体育局参加江苏省锦标赛等体育特色活动,并做好总结提炼。

3、省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选手集训。

4、组织体育教师参加“校园足球”工作暑期各级培训。

5、参加全市各辖市区教研员研讨工作,明确本学期的工作和目标。

6、组织我区部分小学体育教师进行基本功训练。

7、组织体育教师参加“名师大学堂”进修学习。

8、组织部分学校参加小学体育课程深化改革建设方案评比。

二)九月份

1、组织全区小学体育教师开学初教研活动。

2、参加**市小学体育中心教研组、教研组长会议,布置教研组学期教研内容。

3、各校制订好9月1日——10月12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检测要求,特别是一年级新生跳绳、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等考核项目的指导、练习及场地安排,指导教师必须落实到每位教师。

4、各校制订好各项工作计划,课外体育课表、体育总课表(含兼职体育教师)、作息时间表各一份于9月10日前交区少体校。体育课备课量每位教师提前两周,制订好1)学年计划,2)学期计划,3)单元计划,4)课时计划,备课要求按市教研室布置要求,网上下载备课本,一律手写。

5、指导各校做好一年级新生——六年级名单录入工作,建立档案,做好各年级的锻炼、测试、数据上报工作,10月10日—12日上报国家数据库。

6、区小学生秋季田径运动会报名截止9月28下午三点,各校未注册的运动员提前到24-25少体校注册(身份证,1

寸照片2张),没有身份证不能参加比赛,9月29日下午三点在虹景小学召开领队、教练、裁判员会议。10月7日(星期

五)全天在二实小集团紫云小学比赛。

7、区“五个一工程”活动(学校申报上公开课教师),做好区级“同题异构”(足球)课堂教学活动宣传工作。

8、参加教科院知名专家开展学术讲座。

9、征集新一轮学校体育优秀论文。

10、指导我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点校开展有关工作。

11、积极申报承办小学体育教师小学省级基本功比赛。

12、协助体卫艺处优化2018年体育特长生方案。

13、积极组织市、区级名师工作室成员参加市级的主题活动。

14、对全市开一堂以足球训练为主题的研讨课。

三)十月份

1、积极配合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自主体育社团的构建、支撑及价值研究》课题研究和结题工作。

2、组织全区学校体育教研组申报轮转教研活动。

3、组织区初高中教师观模省高中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的筹办准备。

4、组织全区清凉小学智能穿戴课堂教学研究。

5、名师工作室主题活动。

6、积极开展郑陆镇城乡结对的课堂教学活动

7、组织区级体育特级教师公开课。

8、全区进行足球布点试点学校回头看工作。

9、邀请专家指导开展课堂教学团队、项目科研团队、专项竞赛团队项目研讨。

10、参加**市中小学生比赛:田径:甲组(05-06)乙组07达级赛(区少体校组队);游泳:甲组(05-06)乙组(07-08)丙组(09后)达标等级(甲、乙、丙(解小组队参赛)。没有身份证不能参加市级比赛。

11、区小学生阳光体育各校代表队参加市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比赛。

12、协助区优秀教师拍摄精品课

四)十一月份

1、参加**市体育学科基地校体育课程整体化推进的调研、总结。

2、参加省、市级课题主持人会议,培训指导体育学科课题研究工作。

3、组织**市中小学体育优秀论文评选。

4、组织全区10所以上学校开展

“足球同题异构”专题教研活动

6、参加市阳光体育校园篮球、排球、足球。

7、区小学生冬季“三项”运动会(规程见网上)

8、开设**区小学体育校本特色研究课。

9、组织区部分体育教师级课题主持人会议,培训指导体育学科课题研究工作。

五)十二月份

1、指导体育教研组开展校本教研。

2、组织教师参加**市学校体育论文报告会暨**市中小学体育教学专业委员会年会。

3、组织区内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文化建设活动评比活动(板报、足球啦啦队操、足球海报、队旗、班徽、比赛相关形势分析图、足球比赛相关照片、摄像、班级联赛报道、足球三个水平学段校本课程和校园足球相关文化建设等)。

4、开设**区小学体育校本特色公开课。

5、以课余训练为主题的公开课研讨。

六)二0一八年一月份

1、**区小学体育中心教研组、教研组长会议。

2、第一学期**市体育学科教学、教科研工作总结与下学期工作布置。

3、检查全区小学体育教师备课情况。

4、组织参加市级体育比赛(长跑、跳绳、踢毽等)。

5、参加市小学生冬季“三项”运动会。

6、**区小学生七、五人制校园足球冬季联赛(运动员必须是2005年—2006年出生为甲组(七人制),2007年—2008年出生的为乙组(七人制),2009-2010-2011年出生的为丙组(五人制),具体规则在网上。

7、指导体育教研组开展校本教研,优秀学校申报省、市体育课程基地。

8、组织足球队(市队区办)参加广西北海国家足球训练基地冬训。

9、组织学校开展课外文体活动专题研讨及完善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全面推动全区学生体质健康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

10、各校做好学生体育课考核评分工作,对不及格学生要给予补考。

11、做好期末结束工作,各校体育工作总结,体育工作手册整理,元月10日前报区少体校。

3.2023第一学期体育学科总结 篇三

杨明

以新大纲为教学理论指导,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在计划内安排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在备课方面,认真准备,殚精竭虑,想学生之所想,思学

生之所可思、未思,尽量考虑全面,争取把每一种情况都考虑到,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并通过查阅资料或者咨询那些知识丰富、有经验的老师,取他人之所长,补己之所不足。

二、在课堂教学方面:

(一)实行课前5分钟,因为有的学生在写作能力上还很差。经分析,得出了如下的结论:平时很少发言,很少有自己见解的同学,往往在写作上缺乏条理性,他们注重逻辑思维。然而,因为思维的速度比语言的速度快,比写作的速度要快得多,所以他们思维的跳跃性极强,但不连贯,缺乏逻辑性,在课堂发言或者与一般的同学交流时就表现出说话不清楚、不中要害、作文无条理等现象。故采取了课前5分钟,让其开口,讲笑话,讲生活趣事,讲寓言故事等,让其练习胆量,也可以锻炼其组织语言的能力。同时,有的学生为了在讲台上表现好些,给老师和同学留下好的印象,也必须充分准备,多看课外书籍,从而丰富阅历,不管在课前5分钟还是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师生都用普通话,这样有增强了说普通话的能力,这样安排的效果很好,学生感兴趣,并且收益很大。

(二)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多设置疑问,师生共同讨论解决,共同讨论能引发学生的思维,学生各抒己见,好的观点就引申发挥,达到师生共进的作用,当然,德育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断的给以灌输爱国精神以及正义感等的教育,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三、在批改作业方面,由于学生的水平不一致,往往大多数学

生的语言基础知识比较差,在第一、二次作业的批改时,要付出大量的精力,给以纠正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哪怕是极其细微的,都必须进行详细的批改,并作出评语;特别是在批改作文时,有的学生的作文标点符号,别说是正确使用了,就连其位置都容易弄错,常把一些标点放于顶格,经过多次详细批改,并作个别指导,现已明显改观,几乎没有再将标点符号放于顶格的同学了,虽然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但我相信,在我不断的努力和学生的不断学习中,一切都会改进的。

四、针对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差的这一现状,在晚自习时间给

学生补课。

五、教师是学生的模范,教师的每一言、每一行都在学生脑海

里留有印象,为了在自己的言行中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我的语言必须小心,谨慎,尽量能做到教化的作用。

六、配合学校的每一次安排,每当开展一次活动,就让学生写

相应的作文,亲身经历的事,一定会有所感触,写作文就能有感而发。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可以使学生养成写作的习惯。达到“我感故我思,我思故我写,我手写我口”的写作目的。

4.2023第一学期体育学科总结 篇四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孙

蓟县出头岭镇初级中学

2013.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总结

科教兴国,兴国必先兴教育;科研兴教,兴教必先兴科研。教育科研开展得如何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向教育科研要质量便成为十八站林业一小的探索目标。结合我校的课题研究情况,在最后总结阶段及时查找问题,完善实验方案,以便于今后更好地开展实验,确保实验的顺利完成。

一、课题进展情况

为保证课题的顺利进行,期末学校课题组针对课题研究的进程,专门组织了小组成员的课件制作比赛,包括flash制作和ppt制作两种方式,以此培训教师课件制作的能力。每位教师制作的课件都由课题研究小组保存了起来,作为研究成果的展示。我校的微机老师担当课件小组的组长,负责资源库的管理,小组成员与学科教师共同提供、更新。

坚持各组每周一次课题研究,实验教师每月进行一次课题材料整理,我们教导处结合课题组每月组织一次课题研讨,总结经验并查找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实验教师在一起进行互动研究,解决了很多实验的困惑,学校也为教师实验提供了很多必要的支持,购买了大量有关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方面的书籍和音像资料等。

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实施课题研究的关键。基于这一点,近几年来,我校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努力塑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队伍。除了理论引路、课题带动、规范落实等措施外,本校着重做了如下工作:

1、组织教师外出学习成功的教改经验。近几年来,我校先后组织教师去哈尔滨、加区、漠河等地听课、学习,学习其先进的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尤其是教师在课堂中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科教学服务的,从而扩大了课题研究的视野。并且多次派信息技术教师去地区学习并参加比赛。

2、在课题研究中促进教师素质进一步提高。教育实验是一项科学性要求较高的工作,为此,学校在课题研究中,十分注重组织教师围绕课题进行学习、思考、实践、总结,从而促进教师素质产生质的飞跃。

二、课题研究的组织情况

(一)有力的措施,促进了研究的力度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坚持狠抓现代教育手段的使用率,坚持以教学评估为依托,将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以及师生互动的体现作为教学评估的重要内容,增强教师的现代化教学意识,逐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做到教学思想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化,从而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和课堂容量、效率。经常利用语音室、微机教室、教师电子备课室、多媒体室,使用多媒体等新的教学手段,课堂教学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各子课题的实验教师在每学期的研究计划中都能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列入教学计划中,并组织本课题组的成员进行信息技术应用的专题研究、讨论,定期总结,学校课题组认真指导各子课题的研究工作,抓重点学科的研究,总结经验。如今教师们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自制或引用优秀的软件,大胆改革课堂结构,探索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能力。

(二)努力建构新型的教学模式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进行了以下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

1、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学生协作学习的研究。

2、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研究。我们努力把信息技术的应用贯穿在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的始终,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益,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在研究实践中,我们努力建构新的教学模式。

三、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经过近几年的认真学习,努力实践,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构建了各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模式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验的开展,使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行为,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形成了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教师则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课堂的主宰者。在三年半的实验研究中,实验教师多次的课题研讨会上进行整合教学模式的尝试,在建构整合教学模式上起到示范作用,产生一定的辐射作用。

5.网络环境下的‚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语文阅读‚自主合作‛教学模式:

激趣导入(课件)——提出问题——查阅资料——汇报交流(或交流已查阅的资料)——拓展指导(利用)——激励创新——指导运用。

课件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情境,学生提出问题,根据课型的不同可上网查阅资料,汇报交流,也可以课前布置学生上网搜集信息,到课上进行交流,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重点处教师点拨指导,通过拓展开阔学生视野,在实际运用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设情境(课件)——提出问题——自主探究(上网学习)——互相交流——总结评价——记录收获(形成文稿)

这种模式主要用于语文独立阅读,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但教师在放手网上学习时要及进指导学生网上学习的方法,要求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较高,同时注意学生上网的安全,此模式适用于初中年级教学。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总结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蓟县出头岭镇初级中学

2013.7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总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了信息技术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现代信息技术走进课堂,为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改进了教学方法,丰富了教学内容,还起到了改革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的作用。如何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语文教学中,使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和语文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使信息技术的运用“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已成为教师们共同思考、共同探索的问题。然而,相对于其它学科而言,语文学科运用信息技术则显得相对滞后。

下面我就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中的发现谈几点问题和思考。

一、课程整合中发现的问题

近年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受到普遍的重视,这无疑是教育的一大进步,教师思想的一大飞跃。些现象随之产生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以录音代替教师范读,以屏显代替板书,不管材料是否合适,一窝蜂的搞多媒体教学,同行评课、上级视导也常常将有无多媒体应用作为评定一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等等,这种为时髦而用多媒体,为用多媒体而教学的现象,这是否遵循工具性和人文性兼而有之的语文学科的教学规律?这是值得广大语文教师探究的问题。

这问题的背后正反映了中学语文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实际情况:理论研究滞后于教学实践,教学实践缺乏理论指导。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在已有课程的学习活动中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是在课程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它要求突出作为整合主动因素的人的地位,并且实现人与物化的信息之间,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融合。

目前,在语文课堂上我们看到是多媒体的使用主要还是由教师操作、演示为主,教师成了操作者,学生成了观众,计算机的使用仍然是以单向交流为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尚未能真正的形成。同时,教学课件所展示的教学流程过于程式化,灵活易用方面往往不尽人意,对课堂教学中产生的突发问题教师往往显得束手无策。而突发问题的产生正说明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主动性,它们常常孕育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如果因为学生的思维越出了自己设计的轨道——课件的程序,而把学生活跃的思维强拉至教师的思路上,势必会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不利于鼓励学生发现、探究问题。这些盲目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方法最终将导致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的泯灭,和以学生发展为主的现代教学观相悖。

有些老师迷信于计算机的影视功能,企图把所有的语文课文都通过计算机用影视的方式加以表现,连作文都以为不必用文字了在计算机上制作故事片就行了。这些几乎不顾及语言文字自身特性的做法,不仅不能给作文教学带来福音,反而会带来灾难。

从教学软件的使用情况来看,教师通过自制、网上下载和其他方式获取软件的比例较高,但教师自制软件固然有针对性强的一面,但由于语文教师对信息技术掌握的能力、水平、接受的程度等条件的制约,有时又无法保证软件的质量,教师自己又没有精力或没有能力去修改课件来配合自身的语文课堂教学实际,更不能如愿地实现自己所期望的表现效果,只能在机械化地顺从课件原作者的制作流程让手中鼠标一直点下去,而现成软件的实用性、与教学实践结合的灵活性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样上课的效果我们可想而知。因此,解决软件问题,使绝大部分教师都可以驾轻就熟地操作教学软件,使课件制作不成为一件困难的事,已经成为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前提条件。也是使信息技术和语文课堂得到科学合理整合的关键所在。

二、对语文课程和信息技术整合实践的思考

上一篇:书香班级资料下一篇: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