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民信息管理系统(精选13篇)
1.社区居民信息管理系统 篇一
浅析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摘要:社区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着各种问题,制度还需要完善,本文围绕着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出现的问题和应对方案展开论述
关键词:居民健康档案;个人隐私;信息网络;人才缺乏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越来越受到普通大众的关心了,从最近的闹的沸沸扬扬的哈尔滨杀医案就可见一斑,这说明广大民众对当下的医疗制度相当的不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主要就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里我觉得建立个完善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很大程度上市可以减缓甚至杜绝这种事情的产生。
在发达国家,几乎人人都有自己完整的、连续的健康档案,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健康情况对其进行健康指导。一旦健康状况发生改变,医生可以比较轻松地调出其健康档案,及时、准确地进行诊疗。随着我国社区居民健康体检项目的逐年增加,建立完整、系统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越来越显示 出它的重要 意义。
一、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界定
什么是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呢?这对我们研究其具有重要意义。居民健康档案是对社区家庭成员的身体状况和身体状况的变化,和影响身体健康的相关因素和接受医疗保健等服务过程进行系统化全面记录的文件或者电脑存档,是社区医疗机构掌握居民身体情况的基本方式,也是进行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重要前提。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主要包括社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和个人健康档案。社区健康档案主要由社区基本资料、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资料和社区居民健康状况三个部分组成。其中社区基本资料包括社区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优良状况、社区教育状况和经济条件情况等内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资料包括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种类、数量、位置及其门诊、转诊和住院数统计等内容。而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包括人口多少、性别、年龄、从事的职业、等人口学相关内容。
二、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目前社区健康档案管理受制于各个方面的影响,社区档案管理极其不完善,并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完善的体制,这个仍然需要我们以后不断的完善体制,改进方法,实现社区档案管理的有效健康成长。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主要面临着以下的问题
网络不够完善;很多地方的网络比较少,而且居民档案并没有完全的存入电脑,就更加不要说实现网络共享了,也没有实现社区医疗和家庭联网,不能随时了解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和医疗需求,对社区的医疗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网络的不完善,也导致了出现了突发状况并不能第一时间向上级报告。
保护个人隐私问题;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文化的满足,精神生活也需要满足,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隐私问题了。然而居民的个人健康档案中却是有很多关于自己隐私的问题,如果这个信息被出卖或者公开势必对居民产生很多不必要的影响,对其生活和工作产生很大的负面作用,使其产生自卑。也有可能导致心情抑郁等精神问题。
人才的缺乏;由于社区并不是什么大城市,工资待遇和福利水平并不高,导致人才并不会向社区流动而是想大城市的医院机构流动,这对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引进专业的优秀的人才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而现有的在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人才的学历、专业知识、电脑操作水平远远达不到要求。对居民的健康档案管理的发展也产生了制约。
档案本身存在问题;现在的居民健康档案具有以下几个问题,设计不合理,内容不齐全和不利于查阅。这几个是目前健康档案出现的主要问题。档案设计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有的过
于繁琐把一些无关的东西全写上,导致病人并不积极配合工作填写档案,而有的档案设计又是过于简单,参考价值极其低;内容不齐全主要表现在医生与患者并没有形成良好的沟通,导致档案在内容上缺失很多;不利于查阅主要表现在虽然有良好的档案内容,但是在光鲜的外表后面,想查阅相关资料非常繁琐,不难过没有形成良好的查询系统。
三、解决方案
针对网络不够完善;相关部门必须统一规划,政府部门也要起到作用,可以每个省市建立个自己的医疗系统,这个系统就像公检法机关的信息资源共享一样的,这个系统也是可以共享的。这样就会对居民健康档案进行了有条不紊的管理。
针对个人隐私问题;首先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机构要和居民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这样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居民的忧虑,其次要加强个人隐私宣传保护教育,对泄露个人隐私的要加大惩罚力度,情况严重的可以交由公安机关处理,最后建立一套良好的个人隐私保护制度,切实的做好不让居民隐私泄露。
针对人才缺乏问题;提高工资待遇水平,对工作优秀的同志进行表彰,增加同志们的工作积极性,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引进优秀的人才。从而促进居民档案管理工作持续、快速和健康的发展。
针对档案本身的问题;首先从档案的设计上解决,各个省市相关行政部门统一规定档案形式,并且规定档案上必须出现的居民相关信息,这样不仅仅解决了档案设计的不合理,而且也解决了有的地方居民档案信息不完全或者太繁琐的问题。其次要求每个社区居民档案管理机构不仅仅要规范档案室文件,还要编号分类便于日后查阅,对已经没用的档案进行处理(比如居民死亡或者失踪),而且这些档案必须要进行电子备存。这样就解决了在医生想了解本社区病人的健康状况的情况下,查阅繁琐的问题。便于更好的解决居民的疾病,缓解医患之间的关系。
四、结语
我国目前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并不是很完善,与发达国家仍然有很大的差距,这并不仅仅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过大引起的,本身的制度就存在很大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让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也需要投资大量资金和人力,做到人才和资金的不缺乏,才能使相关政策认真切实的施行下去,才能真正做到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的规范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这需要时间的慢慢积累,也需要我们再日后很长的时间里坚定不移的保持着完善制度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上海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市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的通知.上海 :上海卫生局,2008.
[2] 杨文秀,刘爱民.社区居民健康档案(试用). 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4.
2.社区居民信息管理系统 篇二
1 健康管理的内涵与实施步骤
1.1 健康管理的概念
健康管理概念引用较广的是由中国工程院陈君石院士与黄建始教授主编的《健康管理师》一书中的定义,即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也有专家依据近年来学术研究、行业发展等因素,提出了健康管理是以现代健康概念和新的医学模式以及中医“治未病”思想为指导,通过采用现代化医学和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个体或群体整体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评估、干预与连续服务的医学行为及过程[2]。但无论哪种概念,健康管理的宗旨并没发生改变,都是旨在调动个体和群体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为个体和群体(包括政府)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康信息,并创造条件采取行动来改善健康[3]。
1.2 健康管理的步骤
一般来说,健康管理的步骤分为3步:第一步收集健康信息,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各种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各类生活方式指标等;第二步进行健康及疾病风险性评估,如健康评估、心理测评、慢性病评估等;第三步采取健康干预即在健康评估的基础上,对个人生活行为模式进行指导和帮助,消除疾病隐患,改善自身健康状况的连续的管理过程。然而,随着健康管理相关产业的飞速发展,其管理步骤又被细化为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健康监测与评估、健康干预及跟踪服务、健康教育与咨询、管理效果评价等方面。其中,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及创新成果与健康管理相融合,提高其管理效率,改变管理方法,创新管理模式,已经成为推动健康管理学科及其附属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2 社区居民网络健康管理模式的构建
2.1 构建思路
利用当下较为成熟的网络信息技术,结合已开发完成的远程健康管理服务平台,以社区为单位开展面向广大居民的健康管理服务。健康管理本身是一项惠及百姓、造福大众的基础性工作,因此构建模式时应摒弃高端服务模块,建立一套适合广大百姓基础预防保健需求的管理体系,同时还应为健康监测和评估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2.2 网络健康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已开发的网络健康管理服务平台融合了健康管理的诸多要点,借鉴国外平台的部分功能,如谷歌公司开发的Google health和微软公司开发的Health vault,依据软件工程中高内聚、低耦合原则,每个模块单独设计开发并独立进行测试。服务平台设计包括七大模块,即用户信息模块、健康日志模块、自助评价模块、干预指导模块、健康指南模块、统计查询模块和反馈信息模块。通过多模块相结合,利用互联网优势可将居民的健康信息电子化,形成电子健康档案,通过人机对话能快速有效完成相应问卷调查或量表分析,并得出即时结论,让每位参与健康管理的居民能及时了解、更新、记录自己的健康信息,同时实现部分专业健康管理服务,如疾病的初诊筛查、心理咨询等。
2.3 网络健康管理模式设想及技术路线
健康管理可以社区为基本单位,凭借自有或社区提供的电脑终端将个人基本情况、健康档案、疾病记录等信息按一定要求上传至健康管理服务平台。居民可在平台中查阅本人的健康档案,了解保健知识,记录健康日志,逐步养成日日关注健康,时时了解健康的行为模式,该模式示意图见图1。
健康管理服务平台还提供心理、营养、护理等多方面的咨询服务,有专业人员分类进行解答,尽可能使居民足不出户便能解决部分基础预防保健问题。用户还可通过平台中的评估模块,以人机对话的方式完成各类健康相关的评估量表或调查问卷,得出即时的评估指导建议,从而为其改变行为模式,逐步迈向健康指明方向。健康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服务平台中所搜集的居民健康信息进行分析整理,除提供必要的个性化干预指导外,还要筛选出存在健康隐患、危险因素较高的居民,通过平台提醒或社区指导进行针对性干预。居民、社区工作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网络健康管理服务平台紧密链接在一起,形成了较为全面的基础健康管理网络。凭借网络优势,可使管理效率提高,流程简化,卫生资源耗费减少,最终实现预期的管理目标。
3 模式构建中的建议
3.1 创建健康管理的政策环境
广泛开展面向基层群众的健康管理,需要政府给予一定政策或经济上的扶持与帮助。如建立社区健康管理中心;开展全方位的社区卫生服务;定期以社区为单位展开义诊或基础项目的义检;提供必要的健康管理指导与培训等,这都为健康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4,5]。
3.2 发挥社区的辅助管理作用
健康管理初期应以社区为基础,展开广泛的宣教活动,树立正确的健康管理理念,促使居民自觉自愿地参加到健康管理队伍中来,了解健康管理及其对个体健康的重要意义。同时,社区应尽可能提供必要的计算机网络终端和支持服务,协助一些不具备条件的居民进行健康管理。在干预阶段,社区还需发挥督促、随访、反馈的作用,使部分存在疾病隐患的居民及时认识并重视健康,改变自身的生活行为模式,提早预防,将疾病扼杀于萌芽之中。
3.3 充分利用网络管理优势
当今,网络技术已较为成熟且具有一定的普及性,这就为居民网络健康管理提供了可能。网络所带来的便捷、互动、信息量都是其他媒介所无法替代的。利用C/S技术构建的网络健康管理服务平台,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平台所具备的心理咨询、初诊筛查、双向转诊建议等服务都可为居民提供便捷的健康指导,直接缓解人们看病难的问题。网络健康日志可使居民随时记录其健康状况,各类评估量表如健康评估量表、心理测评量表、慢性病风险评估等又能得出即时的评估结果及建议,让被管理者随时随地评估并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做到“我的健康我做主”。
摘要:介绍了健康管理的内涵与实施步骤,讨论了如何构建社区居民网络健康管理模式,并提出了构建此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健康管理,网络健康管理模式,社区居民
参考文献
[1]白书忠,武留信,陈刚.健康管理医学服务内涵与实践[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0(4):321-325.
[2]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编委会.健康管理概念与学科体系的中国专家初步共识[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9(3):141-147.
[3]陈君石,黄建始.健康管理师[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3-35.
[4]张持晨,段志光.科学发展观视角的高校师生健康管理[J].山西教育,2010(2):52-54.
3.试析居民“五自”社区管理新路子 篇三
关键词:居民“五自”社区管理;新方法
一、“五自”的社区管理方法
(一)自我管理。居民的自我管理在社区的管理中可以说是自治组织的“纽带”,可以促进居民自觉的进行“自我管理”。社区积极的探寻居民进行自我管理的有效途径,逐步将社区管理工作由原来的“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方向进行转变,进而提高居民对社区的认同。对此我们可以建立比较完善的居民议事体制,主要把楼栋和片区作为单元,由居民进行推举产生一名居民代表,由其构成居民议事机制,并且定期举行议事会,主要内容是对小区加以规划和改造,完善基础设施,美化小区环境;及时的采纳社区内居民的建议和意见,使居民主人翁地位充分得到体现。
(二)自我服务。充分将党员骨干的“示范作用”体现出来,引导居民加强自我服务,使居民的归属感得到增强。对此可展开志愿服务,可通过设立志愿者新型注册的制度,使小区形成一个志愿服务的网络,将那些志愿加入的居民组织一起,进行安全用电和防火防盗等的宣传,加强小区内居民的安全意识;可组织居民参加义务劳动,对于社区公共设备进行维护;开展社区的互助服务活动,对于年龄大的和需要帮助的人们及时送去温暖,提供自己的绵薄之力,促进邻里关系。
(三)自我监督。充分的发挥自我监督具有的引领作用,让居民进行自我监督,使居民的责任感加强。自我监督可以说是使社区环境得到良好改善,使社区的秩序更加稳定,社区发展的更加美好的前提和保证。将监督组织进一步健全,主要以自愿原则为主,成立一个小区内的监督委员会,把居民中呼声最高的责任心和爱心都极强的人选作监督员,其主要目的是可以帮助居民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对于重大事项的监督,可以将居民的监督权充分体现出来,对于涉及到居民自身利益的问题要引导居民进行互相监督;对于公众的行为进行监督时,可以充分的发挥小区内监督员的作用,对于那些乱扔垃圾,和停车不规范等现象及时有效的加以制止,提高小区整体质量,给居民营造一个和谐的社区环境。
(四)自我娱乐。自我娱乐主要是将居民的日常生活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使小区整体文化得到提高。可以根据小区里不同居民的文化需求成立相应的文体协会,在居民中选取那些专业的活动人员自愿作为老师,让社区内居民都踊跃参与,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场地来满足他们的需求,充分的发挥自我娱乐的作用。
(五)自我教育。充分的发挥文明道德具有的感召作用,让居民进行自我教育,使居民的使命感有所增强,自我教育是提高居民思想和文明素养,进而加强小区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方式。在社区中会有着各式各样的人群,他们当中不乏有那些老模范,老专家,老战士等,他们的经验和阅历,值得大家去学习和敬佩。所以我们首先可以开展道德讲堂,建立一个讲师团,由这些“老教育家”自行开展与演讲,通过现代的科技手段,网络平台等形式组织大家踊跃参与其中,传递正能量,弘扬道德文明建设;其次还可以建立文明社区活动,主要是开创跟社区人民密切相关的活动,即婚姻法,和法律知识的演讲活动,增强社区人们的法律意识,学会知法懂法,当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加以维护。
二、“五自”的作用
主要作用在以下几个方面上。一是使社区朝着更加和谐与稳定的方向发展。居民从之前的“要我参与”转向了“我要参与”,依据四级议事组织,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身的义务,集体探讨决定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事情,将多数人的意愿表达出来,真正的做到了和谐。二是利于社区更能集中精力致力于谋发展。社区把居民自治范畴里的事情让居民自己办理,可以把人力、物力、财力充分集中起来,创建“五型社区”,使服务主业发展到更高的水平。三是利于使主业职工队伍具有的战斗力增强。采油三厂的油气生产任务比较艰巨,钻井四公司绝大部分队伍都在国内外市场中奋斗,导致干部职工没有太多时间来照顾家庭。将居民自治工作加以强化,则有效解除了这些职工的担忧,从而让他们可以专心致志闯市场、聚精会神搞效益。
结语:综上所述,我们发现,五自可以说是一个将居民愿望得以实现的平台,它让居民真正的参与到了社区各项活动当中,真正的体现居民主人翁的地位。在实行这五自的同时,社区还应该充分的对各项活动加以配合,大力支持居民工作。只有这样,居民投入的热情才会高涨,效果才会更强。“五自”这一社区管理的新路子是维护社区和谐稳定发展的一大桥梁。社区里居住的人员结构比较复杂,他们的利益我们很难全部顾及得到,小区内矛盾问题不时出现,所以说我们才要进一步的将居民自治组织加以完善,将其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让居民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娱乐来使社区发展的更加稳定和谐。
参考文献:
[1] 张大维. 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
4.社区居民信息管理系统 篇四
为了加强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民主自治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民政部、公安部规范村民委员会印章制发使用和管理工作意见》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就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印章制发使用和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印章的制发
(一)印章的规格。
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印章为圆形,直径为 4.2 厘米,中央刊五角星,五角星外刊北京市 XX 区县 XX 街道或乡镇 XX 社区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名称,或者名称前段自左向右环行,后段在五角星下自左向右横排。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名称应当用全称,不能用简称。印章所用汉字应当使用国务院公布的简化字,字体为宋体。
(二)印章的制发。
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印章一律由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制发。
经区县政府批准设立的社区居民委员会才可制作印章,由所在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统一到公安机关办理准刻手续,并到指定厂家刻制。
村民委员会印章的制发,由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提出意见,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乡镇人民政府统一到公安机关办理准刻手续,并到指定厂家刻制。
(三)印章的变更。
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因故更换印章,制发机关应在颁发新印章的同时收缴其旧印章。
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撤销或合并,被撤销或合并前的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印章不得继续使用,制发机关应及时收缴。
二、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印章的使用范围
(一)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用章范围
1.社区居民委员会主持召开的社区代表会议决议。
2.以社区居民委员会名义上报的各种公文等。
3.社区公开栏内定期公布的居务公开内容。
4.向社区居民发放的通知、告示、宣传材料等。
5.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统计报表和档案。
6.签署社区共建活动和资源共享等协议。
7.其它应使用印章事项。
(二)社区居民委员会为辖区居民出具证明用章范围
1.居民居住证明。
2.居民是否健在和在家正常死亡证明。
3.居民申请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抚恤金、残疾保障金、子女助学金和减免学杂费等手续的证明。
4.其它相关证明:独生子女、养犬、政审等。
若超出上述规定范围且在街道办事处权限范围内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应向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请示,批准后使用印章。
村民委员会一般日常事宜需加盖印章的,须经村党支部书记或村民委员会主任签字同意后方可使用;凡属村级重大事项需加盖印章的,由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并经村民委员会主任签字后方可使用。
三、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印章的管理
1.各区县主管部门和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强对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印章的管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区县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印章管理工作细则。定期检查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印章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要建立印章使用审批、登记、备案制度,并经社区(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纳入社区(村民)自治章程,实行民主管理。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定期向社区(村民)代表会议通报印章使用情况,实行民主监督。
3.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印章设专人保管、固定存放、不得借出。
4.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印章丢失应及时向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报告,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及时补制印章。启用新章、废止旧章应由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告,公告期不得少于 30 日。
5.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结束后,上一届社区居民委员会应在 10 日内向新一届社区居民委员会移交印章,确保新一届社区居民委员会正常开展工作。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结束后,上一届村民委员会应在 7 日内向新一届村民委员会移交印章,确保新一届村民委员会正常开展工作。
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公安局
5.社区居民信息管理系统 篇五
相关制度
一、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工作职责
(一)负责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在社区居委会的贯彻实施;
(二)认真履行社区居委会职责,密切与辖区内各单位的联系,对社区成员代表大会负责,自觉接受社区成员和居民的监督;
(三)以身作则,模范遵守社区各项规定和社区成员代表会议的各项决议、决定,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管理好社区的各项事务;
(四)管理社区居委会的固定资产及财务账目,定期向社区成员代表大会报告财务收支情况;
(五)经常组织社区居委会成员开展政策和业务学习,熟练掌握社区工作知识,提高居委会成员的整体素质。
二、社区居民小组长工作职责
(一)利用板报、专栏、墙报等形式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条例、宣传上级的有关指示精神。
(二)组织并带头参加楼院校区文化教育、文体健身、治安维护、帮困助残、计生宣传、抢险救灾等公益宣传。
(三)调查研究、掌握民情,及时向上级组织反映居民的意见、建议和生活情况。
(四)团结带领居民群众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社区居民代表大会是社区的决策机构,在社区党支部领导下开展工作,其成员由居民代表、驻区主要企事业单位代表、物业公司代表以及社区民警人员和居住本社区的各级人民代表组成。
(二)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团结和动员驻社区单位和居民。贯彻落实党和政府有关方针政策,共同为社区发展做贡献。
(三)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对驻社区单位有工作建议权、协调权、检查监督权。
(四)社区居民代表大会要动员驻社区单位,本着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原则,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逐步形成资源共享的良好氛围,推动社区和谐发展。
(五)一般情况下,社区成员代表大会每半年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如遇到重大事项可随时召开。
四、社区居民代表大会主要职责
(一)依法选举、罢免社区委员会成员;
(二)听取和审议社区居民委员工作报告和下的工作;
(三)讨论、决定社区建设重大事项;
(四)评议社区、监督社区重大工作;
(五)反映社区成员的意见和建议。
五、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主要职责
(一)讨论、决定涉及社区全体成员利益的重大问题,以及必须提请社区成员代表大会讨论并作出决定的其他事宜;
(二)审议居民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三)制定社区居民公约;
(四)协调组织社区成员开展共驻共建活动;
6.社区居民信息管理系统 篇六
物业员工齐动手、打扫卫生迎新年
为迎接新春佳节,美化社区环境,让社区居民群众能过上一个健康年、幸福年,自1月15日开始,物业公司组织物业员工开展“喜迎新春,美化家园”的节前卫生大清扫活动,给社区居民、社区环境创造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在大清扫活动中,物业公司的员工们积极参与,不怕脏、不怕累,不留死角,使社区的每个角落的卫生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一个优美整洁的环境需要你我他的维护和保持,此次活动大家虽然付出了劳动,但是却为社区全体居民换来了环境的整洁,营造了新春的氛围。物业公司通过此次活动倡导社区居民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清洁小区自己的家园、维护公共环境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大家营造良好优美的小区环境,开开心心,欢度新春佳节。物业公司的员工们表示:“通过这次活动,提高了物业公司的凝聚力和用心为民服务的意识,也让更多居民明白了爱护环境的重要性,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身边的人一定会爱护好社区环境,不要乱扔垃圾。”物业公司
7.社区居民信息管理系统 篇七
上海市金山区于2011年9月启动了“科技惠民计划项目课题”,张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建立了居民健康管理信息平台,建立居民健康卡,投入简单、方便的自助医疗检测设备,搭建依托居民自助健康监测的现代化医疗服务体系[4,5]。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研究对象为本社区明确诊断的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以及在体检过程中发现的糖尿病与高血压高危人群。高血压诊断标准与高血压高危人群诊断标准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6];糖尿病诊断标准与糖尿病高危人群诊断标准参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版)》[7]。
1.2 方法
1.2.1所用设备:在指定场所按需投放医疗保健一体机、健康信息采集仪、视讯电话、健康查询机、体重秤、体检床和摄像头等设备;向研究对象发放健康卡。医疗保健一体机是针对社区慢病人群而设计的医疗服务终端,通过自助式的健康信息监测,提供便捷、高效和交互程度较高的基础健康监测,及时反馈居民健康信息,从而实现慢病管理、疾病的早发现和早预防。
1.2.2人员安排:在医疗保健一体机投放前期,张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日派遣2~4名家庭医生和健康助理到村、居委会完成辖区内居民签约和健康卡的建卡工作;医疗保健一体机投入使用后,除辖区内各家庭医生提供医疗服务和上门访视外,张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建立呼叫中心,派驻1名医务人员,对每位家庭医生负责的居民中抽取5位,电话抽查、回访居民对一体机的使用感受,以及负责片区家庭医生对居民异常检测值的干预及管理情况,并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撰写全面运营报告。
1.2.3具体操作:居民领取并建立健康卡后,可在最方便的健康信息采集仪放置点进行自助健康信息监测,指标包括血压、血糖、血氧、脉率、体温和体质指数,居民测量的每个体征指标条数记录为1条,如舒张压120、收缩压80在系统中记为2条数据。居民测量后,数据及时上传至金山区居民健康管理信息平台,同时将相关健康信息补充至上海市居民健康网平台,不断更新,将居民健康档案“用活”。在收集与传输居民健康数据的过程中,如有异常检测结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会在第一时间以短信形式通知居民和负责的家庭医生,以便家庭医生及时对居民采取干预和管理措施。居民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健康查询机、全程健康网及视频电话查阅自己的健康体征、照护方案、健康建议、就诊通知及健康教育等信息,同时可对家庭医生的服务质量情况进行满意度评价。
2 结果
2.1 设备投入及健康卡的建立情况
开始建卡2个月内,金山区张堰镇持卡居民总数达到3 973名,已投入健康信息采集仪50台,其中近70%的设备安装在慢病群体中或活动场所,约30%的设备投放至公共测量站点,即社区卫生服务站与村卫生室。截至2013年2月底,设备投入与居民测量情况均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健康信息采集仪共投入54台,持卡居民总数稳定在4 828名。2012年11月视讯电话共投入3台,但投放几个月后发现居民在家中使用频率太低,于2013年2月暂时收回。
2.2 “自助健康监测系统”的居民回应情况
2012年10月―2013年2月,居民每月测量总人数分别为1 544人、1 378人、1 784人、1 605人和1 648人,每月测量总条数分别为9 356条、16 744条、24 952条、35268条和19 384条,每月测量人数占持卡人总数比例分别为41.65% 、 34.68% 、 40.24% 、 33.24% 和34.13%。图1~图3显示了每月居民测量人数、条数以及测量人数占比的趋势情况,最初两个月居民对“自助健康监测系统”回应不佳,后续3个月居民测量的频次有所升高,但测量人数占持卡居民总数的比例降低。
由图4可见,2012年10月-2013年2月居民每日测量人次数波动较大。说明天气、周末等因素可能会对居民前往活动场所进行“自助健康监测”产生一定影响,然而,三条曲线总的趋势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略有上升。2013年2月7~14日由于春节返乡、访视亲友等原因,测量人次数明显降低,而2月份其他时间居民测量人次数明显高于去年10~11月,与上图反映的居民回应情况基本一致。
2.3 家庭医生对居民异常数据的反应情况
对收集的测量数据进行初步筛选,从测量条数来看,各月测量 的异常条 数比例分 别为27.02% 、 21.27% 、19.44%、14.52%和18.09%,而家庭医生针对居民异常指标的干预率 分别为70.91% 、 84.44% 、 76.00% 、 67.27% 和45.15%,比率有所降低。
3 讨论
“自助健康监测系统”是一套针对全民健康管理的系统,有信息采集、信息上传和信息同步的连续性功能,居民通过持有健康卡,在健康信息采集仪上测量血糖、血压和体温等基础指标,使用方便,发现异常后能及时反馈至居民和家庭医生处,便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自我监管与家庭医生及时干预管理,提高其管理效率。
对设备投放数月居民回应情况进行整体分析,居民对于“自助健康监测系统”这一新型医疗模式回应情况尚可,基本符合人们对新兴事物的回应情况[8]。在设备刚投放时,居民对新型模式的新鲜感较强,参与测量的比例最高,但由于健康卡推广范围有限,因而参与测量居民的绝对数不高。部分居民仍抱着尝试与观望的态度,加上农忙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前两个月居民回应程度比例尚可,但绝对数有限。随着时间的推移,健康卡在社区中的不断推广以及居民尝试后的口碑传播,居民对该系统的认可度也有所提高,12月份参与测量的人次数及测量人数占比均达到峰值。随后居民的新鲜感降低,加之春节等因素的影响,2013年1、2月份居民参与度相对12月份有所下降,但参与居民的绝对数仍高于起始两月。
在设备投放过程中,本研究还发现:第一,居民持有健康卡与参与测量之间并非对等关系,由于郊区居民相对教育程度较低,居民健康意识薄弱,对新兴事物的接受程度也较低,部分居民不愿意建立健康卡,但可能会因为好奇而尝试“自助健康监测”,也有部分居民虽持有健康卡,却不愿意经常参与社区的相关健康检测活动。第二,居民对“自助健康监测系统”回应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可能与:(1)随着新鲜感下降,居民对监测系统有了更高要求,监测系统的吸引力有所下降。(2)居民自身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较低,对慢性病和健康管理的长期性、连续性特点认识不足,不能坚持。(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放设备初期,有一些宣传教育活动伴随健康卡发放,持卡人数稳定后,相关宣教活动减少,与居民互动不够。第三,家庭医生对异常数据干预率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可能与:(1)家庭医生工作量增加过多,原来因时间或距离等因素未能处理的健康管理问题,随着信息化推进浮出水面,导致工作总额大幅增加。(2)异常的较多为老患者或已接受治疗者,其检测结果将长期处于异常范围但相对稳定状态,家庭医生无需对其干预[9]。(3)患者自身重视程度下降,反复被家庭医生回访后,配合度下降有关。
8.社区居民信息管理系统 篇八
关键词:社区健康档案建立管理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60-02
居民健康档案是对居民健康过程的规范和科学的记录,是医疗文件的一种,包括一个人及其家庭的基础资料,患病记录,健康检查记录,疾病影响因素等[1]。随着世界人口逐渐老年化,加强社区中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刻不容缓,通过阅读这些健康档案,医生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以及时了解某一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掌握居民的疾病构成,及时掌握辖区居民的健康和卫生状况,从而为疾病管理和实施有针对性的疾病预防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本文调研了扬州市两老社区55以上人群生活习惯、身体状况、基础疾病等资料,以对该类重点人群进行健康管理。
1资料与方法
1.1本次调研选择了扬州市长居人口较为集中的琼花观和荷花池两社区,琼花社区长居人口5180人,受调查人口401人,荷花池社区长居人口4099人,受调查人口为300人。
1.2老年居民健康档案的构建方法。采用入户调查法建立健康档案,居委会工作人员专人负责,各小组长负责通知本组的居民,调查人员携带血压计入户开展工作,调查人员为医学专业的专业人员。
1.3老年居民健康档案的构建内容。个人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职业、婚宴、种族、社会经济状况、身份证号码等。健康行为资料:吸煙、饮酒、饮食习惯、运动、就医行为等。临床资料:既往史、家族史等。
2结果
2.1建立社区老年居民健康档案的基本情况:建立档案55岁以上每人一份,琼花观社区建立401份,荷花池社区建立300份。
2.2健康档案的管理。
2.2.1体检。55岁以上居民接受了本课题的免费体检,完成慢性疾病筛查,检查项目包括常规检查、血、尿常规、心电图、肝胆B超等。由于中老年女性好发退行性骨关节病,对两社区55岁以上女性加拍了膝关节正侧位片。
2.2.2健康档案保管。健康档案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统一编号保管[2],在社区内设有专门的档案室,集中存放,专人负责,以保证健康档案信息的准确性、连续性、规范性,使健康档案完整、准确,全面地反映个人的健康状况[3]。
2.2.3记录。老年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后,为老年居民制作发放医疗就诊卡,上面注明患者的健康信息以及健康档案编号[2],在患者就诊时医生可获得健康信息。
2.2.4开展健康宣教。中老年人健康档案建档后,分析其内容,将中老年人中的各种疾病人群分别管理,实施相应的健康教育。根据中老年人的需求,定期邀请专家为患者讲授关于慢性病治疗过程中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如何进行更好的预防等,并开展形式多样的讨论活动,如座谈或义诊,以加强他们关于健康知识的储备以及对良好健康行为的掌握与坚持,以对慢性病的发展进行防范[4]。
3讨论
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卫生工作,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深化卫生改革、提高人民生活健康的重要举措,为了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政府列举了公共卫生服务为: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等九类基础环节。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最基础的工作,是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列为九类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卫生管理机构通过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能够及时的了解居民健康信息,进行健康管理与防病干预治疗。
居民健康档案详细地记录了个人的健康问题、所患疾病及相关危险因素,利于及时、恰当地诊断疾病,开展个体化的药物非药物治疗[2],为防未病和已发疾病的干预管理提供依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年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正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慢性疾病引起的死亡率逐年增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管理慢性病患者的主导力量,对社区中老年人建立真实的健康档案,从中筛选出重点人群,慢性病高危人群,针对不同人群的需要开展健康管理。开展对该类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筛查及掌握社区老年人的有关资料,社区卫生服务各项工作将可以顺利开展,如根据居民健康档案资料可以筛查出需要进行慢性病管理和健康教育的目标人群,糖尿病病人对其进行宣传教育、协助患者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通过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地帮助患者控制病情[5]。重点疾病管理利于分析掌握老年居民健康问题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变异等流行病学特征,便于诊断和处理早期发现的问题,并及时总结和发现规律性疾病,提供以社区为范围的服务,促进社区健康发展[6]。
为社区居民建立有效的健康档案,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并与各级医疗机构、社区健康管理系统、医疗保险机构连成网络,在现有信息化网络平台的基础上,发放健康信息卡,将就诊卡、医保卡等融为一体,将信息联网融合资源,实行一卡通,实现医疗健康资源共享[7]。当病人就医时,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都可以直接查看健康档案,病人就诊的临床信息可以随时更新,健康档案和就诊信息的有机结合。有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医疗机构通过对健康档案的疾病分类和综合研究,了解社区老年患病人群的特点,研究影响老年人群健康的因素,调整医疗保险对社区预防保健的投入,促使医疗卫生服务从单纯治病逐步走向社会家庭的预防保健,降低医药费用[6]。
参考文献
[1]李学信.社区卫生服务实用手册[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65
[2]王佐卿,王树山,祝丽玲.关于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思考[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4):1894
[3]诸葛毅.农村社区老年居民健康档案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6:2066-2077
[4]李玉莲.基层医院对慢性病的管理域防范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5:466
[5]张平.浅谈社区医院对慢性疾病的管理小结[J].中外健康文摘,2011-3:34
[6]陈爱钦.社区医疗健康档案在居民保健中的作用[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7-13:73-74
9.社区居民公约 篇九
安东卫街道荻水社区居委会
二O一五年三月
部门批办相关手续,不得私自办理。外来人员(户口不在社区)在本社区购买房屋或楼房的,必须经居委会同意交出具相关证明后缴纳3000—5000元公证费。
第五条 不参加非法宗教活动和邪教组织。
第二章 社会公德
第六条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
第七条 社区成立红白理事会,负责主持或协助办理居民婚礼和葬礼,改革婚丧习俗,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大操大办,喜事新办,丧事从俭,新亡故居民一律到区公墓安葬,破除陈规旧俗。大力弘扬社会良好风尚,崇尚科学,不搞封建迷信活动,不参加非法邪教活动。
第三章 环境卫生
第八条 居民有保护环卫设施及管理环境卫生的义务,积极开展爱国卫生活动,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
女双方同时达到晚婚晚育年龄(男性25周岁以上,女性23周岁以上),依法登记结婚的,属本社区计生管理对象的,登记后社区给予男女双方100元的现金奖励。
第十二条 本社区女性婚嫁后,其计划生育本社区一律不管理。
第十三条 自觉接受以避孕节育为中心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49周岁以下使用药具妇女和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已婚育龄妇女,一年4次接受健康查体,结扎的育龄妇女每年2次接受健康查体,孕查为每月1次,节育术后妇女应及时接受随访。
第十四条 已婚育龄夫妻应自觉落实避孕节育措施,依法生育一个子女或两个子女的已婚育龄妇女,在产后2个月(剖宫产6个月)内放置宫内节育环,落实长效避孕措施。避孕失败的,应及时终止妊娠。在技术人员指导下,逐步实行避孕节育措施的“知情选择”。
第十五条 群众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不弃婴溺婴,不非法收养子女。对违反计划生育的,其亲属有协助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的义务。
第十六条 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严格按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条例执行。
准)。
(3)该家庭户子女皆实行计划生育、无违反计生政策、无违法生育者。
(4)同时符合上述条件的计生家庭户,每年由居委会发放给各户计生奖励金500元。
2、居委会为服从计划生育管理的育龄妇女设立计生奖励金:
3、对计生特困户,社区优先给予一定的救助;
4、对符合二胎生育条件,自愿终生只要一个女孩的家庭,社区给予2000元的现金奖励。
5、育龄妇女按规定及时进站查体的,社区给予10元/次误工补贴。
第十八条
对个别居民不服从本社区计生管理的行为,居委会将采取如下措施:
1、凡出现违法生育的,或其他违反计生政策、不服从计生管理的行为,除按规定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和落实节育措施外,还要承担居委会为此支付的一切费用(社区已把违法计生户所发生的费用入往来账),同时居委会停发该户及双方父母的计生奖励金及家庭奖励扶助金,收回历年所发放的各种奖励金和独生子女优待费,停发社区生活补助等福利待遇。
本社区的经济发展建设,因而不能享受居委会的各项经济收益分配,居委会只为其保管户籍。
第六章 社会保障
第二十四条
为体现对老年人的关心和照顾,大力弘扬尊老爱老之风,解决老年人实际和生活矛盾,居委会专门为老年人(拆迁户)建造了老年房,从集体收益中提取部分资金设立养老金补贴,用于同时具备以下条件者:
1、支持本社区各项事业发展,拥护党的领导,热爱集体、维护大局利益,本人及子女遵纪守法,带头支持计划生育政策和各项工作。
2、年满60周岁(年龄以公安户口为准),户口为本社区的常住居民(国家离退休人员和职工除外)。
3、补贴标准:
(1)年满60周岁不足80周岁的,每人每月补贴60元,即720元/人/年;
(2)80周岁以上的(包括80周岁),每人每月补贴100元,即1200元/人/年。
4、本人违反计生政策、违法生育者,年满70周岁后才能享受养老金补贴。子女违反计生政策、违法生育者,双方父母年龄不足60周岁的,必须到70周岁才能领取养老金补贴。超过60周岁以
意见的权利,也有遵守居民公约,支持居委会工作,服从居委会管理的义务。
第二十八条 严格社区土地管理,制止违章建设,对未取得有关部门批准而进行私搭滥建的户,坚决拆除其建筑物,决不姑息。社区内的住宅及设施如因集体建设项目需要拆迁的,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拆除,拒不拆迁的,通过党员、居民代表会议投票80%同意后,由社区组织相关部门依照本公约进行拆迁。
第二十九条 社区居民及外来承租本社区土地的企业或其他经营户严格履行租赁承包合同,依法经营,按时缴纳租赁费、承包费,无故拖欠者,如遇国家及社区集体占用时,该户及企业主所欠承包费从其经济补偿中扣除所欠承包费总额,并按月息1分收取利息。并依据合同从严处罚,拒不履行合同的由执法部门或仲裁部门处理。在土地租赁期间,如国家征用,由当地有关部门依法评估,按照合同给予补偿,不再另行规划用地;因社区建设依照协议无偿拆除的,适当给予补偿。
第三十条 严格用水管理,不经社区批准不得私自安装,社区居民应及时交纳水费,如不按时交纳,社区将给予停水、停办一切业务,直到交清时,方可办理。
10.社区居民自治章程 篇十
居民自治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推进社区居民自治工作,建设管理有序、文明和谐的城市社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结合社区工作实际,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社区是依据法律、法规及党的方针、政策,在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领导下,开展自治工作,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第三条 本章程是社区全体成员的行为规范,社区全体成员要自觉遵守。
第二章 社区居民代表大会
第四条 社区居民代表大会是社区实施民主决策,民主评议,民主监督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社区居民切身利益的忠实代表。
第五条 社区居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产生:
(一)选出来的代表中,党员、楼组长、平时工作的骨干必须占绝大多数。
(二)选出的代表应该是热心社区工作并且能够经常参与 社区各项活动,有一定的思想,能够为社区建设献计献策的;
(三)社区居民代表还应该具有广泛性,既要有党员、居委会干部、楼组长,还要有下岗职工、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等代表。
(四)社区居民代表大会代表由居民选举产生,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代表不少于60名,任期三年,可连选连任。
第六条 社区居民代表大会职责是:
(一)依法选举产生、罢免社区居委会成员、社区居民代表和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成员。
(二)听取工作报告,审议决定本社区未来三年工作规划,制定和修改《社区自治章程》、《居民公约》等重要制度。
(三)对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工作实施法律监督。
(四)讨论涉及社区全体成员利益的重要事宜。
(五)变更或者撤销社区居民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
(六)负责对社区居民委员会及成员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民主评议。
(七)反馈居民意见和建议。
(八)评议驻社区单位工作。第七条 社区居民代表的权利:
(一)选举权和表决权。在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可以行使选举权,选举产生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可以撤换和补选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也可以对需要表决的议题行使表决权。
(二)罢免权。在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对不称职和因工作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行使罢免权。
(三)审议权。审议和通过本社区发展规划,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报告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审议(修改)和通过《社区居民自治章程》、《社区居民公约》。
(四)监督权。对社区居民委员会及其成员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有权提出质疑和批评意见,实行有效的民主监督,社区居民委员会及成员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应予以说明和解答。
(五)调查权。经代表会议的授权和委托,社区居民代表有权对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某项工作进行调查,调查的无论是社区居民还是驻区单位团体等都应有其调查提供条件,并自觉地接受调查。
(六)提出议题权。可以单独或者由几名代表提出有关社区建设的议题,社区居民委员会给予妥善处理并反馈处理结果。
第八条 社区居民代表的义务:
(一)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义务。
(二)带头执行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决定、决议的义务。
(三)按时参加会议的义务。在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召开期间按时到会,无正当理由不得缺席。
(四)参加各项代表活动的义务。
(五)联系居民的义务。经常联系社区居民征求意见,并 及时向社区居委会反馈,维护居民的正当利益和合法权利。
(六)协助居委会做好工作的义务。第九条 社区居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
(一)每年召开两次会议,分别听取审议居民委员会年中和年终工作报告,并听取居委会成员述职报告。
(二)遇特殊情况或者有三分之一以上代表、五分之一以上的18岁以上有选举权的居民、五分之一以上居民户或三分之一以上居民小组提议,可临时召开会议。
(三)居民代表大会坚持民主管理,有过半数以上居民代表参加才能召开会议。社区居民代表大会依法通过的决议、决定,由应到会成员的二分之一以上多数通过,其依法通过的决议在本社区内具有最高的权威和效力,任何社区组织和社区居民无权更改,并必须贯彻执行和自觉遵守。
(四)社区居民代表大会一般由社区居委会主任主持召开。第十条 社区“双评议”工作办法
(一)“双评议”工作的组织领导
1、评议工作在社区党总支领导下,由居民代表推荐人选负责组织实施。
2、“双评议”工作每半年为初评,年终尾总评。
3、由居民代表组成临时的评议工作机构,承担评议工作的具体事务。
4、“双评议”工作机构的主要职责:(1)起草评议工作方案;(2)安排具体的评议活动;(3)组织邀请有关代表及专业人员参加评议工作;(4)收集、整理评议活动的有关情况及材料;(5)对评议对象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督促评议意见的落实。
(二)评议的对象
1、社区居委会整改工作情况;
2、社区居委会成员工作情况;
3、驻社区单位工作情况。
(三)双评议的内容:
1、社区居委会和驻社区单位遵守和执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及地方性法规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情况。
2、社区居委会执行上级决定的情况。
3、社区居委会完成工作任务、发挥职能作用的情况。
4、社区居委会办理居民代表大会代表提出的批评和意见的情况。
5、居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处理情况。
6、社区居委会依法履行职责、勤政、廉洁自律和抵制不正之风情况。
7、居民代表会认为需要评议的其他事项。
(四)评议的方式和程序
1、评议的方式采取会议形式进行。
2、被评议对象进行自检自查自纠,形成工作报告或述职报告。
3、参加评议的人员采取调查、检查等形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了解掌握真实情况,做好会议发言材料准备。
4、“双评议”会议的主要程序:
(1)评议对象汇报工作或进行述职;(2)评议组成人员和代表进行评议发言;(3)对述职人员进行测评;(4)对评议对象提出整改要求。
5、评议结果以文件形式报送接到办事处。第十一条 居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
(一)会议的召开
1、居民代表大会每三个月至少举行一次;如有特殊需要,可以临时召集。会议由社区居委会主任召集并主持,主任也可以委托副主任召集并主持。
2、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必须有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出席,才能举行。代表大会组成人员应按时出席会议。特殊原因不能出席的,应向主持人请假。
3、居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一般应在会议举行七日以前,将开会日期、会议议程,通知大会组成人员和有关人员。将会议审议的报告和参阅材料,同时送达大会组成人员;临时召集的会议,临时通知。
(二)发言和表决
1、居民代表大会组成人员在大会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
2、代表大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人员在会议上的发言,要围绕议题,力求简明扼要。
3、表决方案有代表大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方为有效,表决结果由会议主持人当场宣布。
第三章 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
第十二条 社区议事委员会(下简称议事会)是在居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受社区全体成员委托,经居民代表大会授权,履行对社区经常性的重大事务决策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实施监督的协商、议事机构。
第十三条 议事会积极协调、督促居民委员会开展各项工作,动员、组织、协调社区单位和各方面力量参与社区建设,实现共驻共建,资源共享。
第十四条 议事会由9人组成,设会长1名,委员6名,实行义务工作制。
第十五条 议事会成员由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社区居民、驻社区单位,根据本辖区成员单位的资源优势和对社区三个文明建设的贡献,进行推荐,达成共识后由居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第十六条 议事会任期三年,到期与社区居民委员会同时进行换届。任期内出现缺额的,可及时进行增补。第十七条 议事会职责是:
(一)对社区建设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就社区公众关心的问题与社会各方面进行协商,并向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反馈情况。
(二)动员、协调各单位、居民协助居民委员会搞好社区建设,共同完成镇党工委、办事处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保证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在社区的贯彻、落实。
(三)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和居民共同创建绿色城区、文明城区、大力倡导“讲文明 树新风”活动,协助配合政府和街道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四)对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进行民主监督。
(五)对驻社区各企业事业单位、公共事业单位、公益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十八条 议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遇到涉及社区居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应随时召开会议,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委员提议,即可临时召开会议。
第十九条 议事会会议需要有半数以上的成员参加才能举行。会议协商确定的事项,要有半数以上的出席成员赞成才能通过。
第二十条 议事会议题可由议事委员会成员联名集体确定,也可由居民委员会提出,会议召开前应就会议的议题广泛征求社区居民和社区成员单位意见。第二十一条 社区居民委员会对议事会确定的事项,要认真组织实施,并在下一次议事会会议上报告落实情况。
第二十二条 议事会每年适时开展视察、检查和调研活动,对社区居民委员会进行民主监督、民主评议。
第四章 社区居民委员会
第二十三条 社区居民委员会是由居民代表大会依法选举产生的社区自治组织,在国家宪法、法律、政府法令、法规范围内开展自治活动。在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在街道办事处及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在社区居民的监督下开展工作。
第二十四条 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由社区居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视社区规模组成,设主任
1、副主任1人、委员若干人,任期3年,可连选连任。
第二十五条 社区居民委员会下设五个工作委员会,即:劳动保障和福利、计划生育和环保卫生、社区群团工作、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
第二十六条 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职责:
(一)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三)办理本社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组织居民 开展自治活动。
(四)调解民间纠纷,把一切矛盾化解在萌芽中。
(五)协助人民政府做好与社区居民利益有关的社会治安、公共卫生、计划生育、社会再就业、社会保障、青少年教育等工作,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提高广大居民的整体素质及文化修养,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六)监督政府、公共事业单位、公益事业单位工作,及时向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反映居民的意见和建议。
(七)研究制定社区自治的总体规划,动员引导和完善社区居民自治,完成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决定的各种事项。
(八)管理本居民委员会的财产。
(九)教育和引导居民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
第二十七条 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工作权利:
(一)按照上级部署开展的各项创建活动结果的初级申报。
(二)协助计生部门申报、发放计生指标,发放避孕药具。
(三)协助民政部门做好低保户的摸底、审核以及最低生活保障金的申报、发放、伤残军人生活补助的发放,优抚救济。
(四)协助城市建设和管理部门对社区内的建筑工地和违章建筑实行监督管理,对树木、绿地、道路实行养护管理,并参与住宅小区竣工验收。
(五)协助环保、房产、城建部门对社区内的三产小门店,开窗口、开门的管理,以及噪音、污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的日常管理。
(六)协助城管、环卫部门对社区内的环境卫生及建筑装修垃圾进行监督管理。
(七)协助公安、司法、综合治理部门对社区内的治安、人口防范工作进行管理,对吸毒人员进行登记、送戒、管控、帮教、协助做好看门护院巡防工作,做好民事纠纷工作。
(八)协助劳动、社保部门做好社区内下岗职工的登记和再就业工作,做好社会保障工作。
(九)协助武装部门做好适龄青年入伍的政审工作。
(十)协助房产部门做好房屋出租、装修、危房监护等房产管理。
(十一)协助卫生部门对社区饮食业、医疗卫生服务站进行监督管理。
(十二)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
(十三)对本社区公共事务进行日常管理。
(十四)监督驻社区企业、商业行为,对不正常经营行为或危害社区居民正常生活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或建议,通报执法部门予以制止。
(十五)组织实施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的各种决策。(十六)对未经政府同意安排的非正常性工作,如有关部门和单位向社区进行不合理摆摊等,社区居民委员会有权拒绝。第二十八条 社区居民委员会年初应制定全年自治工作计划,原则上要向社区居民代表大会报告两次工作情况。
第二十九条 社区居委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会议,总结上一季度工作情况,研究布置下一季度工作,遇有社区重大事件和紧要工作以及人事问题,可随时召开会议。
第三十条 社区居委会每半年向社区居民代表大会报告一次工作,年终向居民代表大会报告全年工作,讨论下半工作计划。
第三十一条 年终社区居民代表大会要听取社区居民文员会成员述职报告,并对其工作情况进行评议。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本章程由所在社区居委会负责解释。第三十三条 本章程于2011年3月1日在社区居民代表大会上通过。
11.“爱心存折”成为社区居民财富 篇十一
在该社区志愿者服务站,笔者从一大沓“爱心存折”中抽出一份,映入眼帘的是这样一行字:“户名:黄彩;日期:2013年2月28日:存入爱心款项:帮助王学英老人打扫卫生:爱心得分:3分。”随后,笔者联系到这本“爱心存折”的主人——该社区爱心志愿者黄彩。见面后黄彩向笔者介绍说。自从加入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后,每次开展活动她都积极参与。以前没有“爱心存折”时,她也会为孤寡老人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现在有了“爱心存折”感觉有一种被激励的感受了,服务的意识就更强烈,虽然存折里记录的都是些很平常的小事,但是“爱心存折”存的却是自己为社区、为他人贡献的精神财富。
埠东社区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站工作人员介绍说。“爱心存折”活动才开始几个月,社区已有60多名志愿者参加,下一步要让所有社区志愿者和非志愿者参与进来,让“爱心存折”的队伍组织化、正规化。接下来,“爱心存折”将发放到每个人的手里,这样更方便记录志愿者的活动,让受助人及时评价并当场签名、打分给予肯定,这也是对好人好事的一个反馈。让爱心能延续下去。在埠东社区的上级单位金雀山街道,笔者了解到,街道对这种具有示范作用的志愿服务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街道工作人员认为这种活动不仅帮助了社区的居民,尤其是社区中的孤寡老人、空巢老人,而且还能为政府减轻负担。而“爱心存折”的落实,在一定程度上有带动示范的作用,能影响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因为志愿者现在帮助他人,以后等自己老了也可以享受别人的志愿服务,到那时再翻开“爱心存折”可以支取出自己曾经存入的“爱心储蓄”。这样一种付出与回报良性互动的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模式值得提倡与推广。
12.社区居民信息管理系统 篇十二
关键词:农村新型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管理
近年来, 新型社区成为政府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阵地。大量村民在政府的统筹安排下, 集居于新建成的商品小区。从公共物品供给管理层面的分析, 有助于弥补新型社区研究的空缺, 提高新型社区的管理水平。在2014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就曾提到, “扩大小城镇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有效覆盖, 统筹推进农村基层公共服务资源有效整合和设施共建共享, 有条件的地方稳步推进农村社区化管理服务”。成都市进行新型社区建设, 着力于缩短城市与乡村的差距, 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物品的配置、种类、供给效率、居民对其的使用和占用率等都反映出社区居民的团体意识及其生活的幸福程度, 对新型社区的建设自然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文献回顾
目前, 我国学术界的研究涉及到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许多层面, 对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但是缺乏根据农村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 进行前瞻性的探讨。公共产品具有服务的“公平性”与“均等性”, 是社区基础设施的主要部分, 冯立刚发现公共事务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 农民个体对公共事务的态度不仅受到自身经济理性的支配, 同时还会受到家族势力的影响。居民之间生活的联系大多数是公共场所的交际, 长期交流建立起来的感情可以有效地约束每一个人的机会主义倾向, 这可以形成一种强大的认同感。钟媛媛认为大力发展社区文化, 不仅能够很好地满足社区人的精神需求, 培养他们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形成一种有利于价值观念整合的“心理社区”, 而且也会为社区建设本身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农村新型社区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和城乡统筹的推动下, 也具有新的发展特点。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 以成都市温江区农村新型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 从新型社区居民的年龄、性别、学历等角度进行均值和因子分析。
二、实证分析
1.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为2014年12月实践团队对农村新型社区公共物品管理情况的实地调研数据。选取温江区公平街道惠民社区、万春镇红专社区以及幸福田园社区为调查样本, 共发放问卷300 份, 收回有效问卷275份, 问卷有效率为91.67%。本次调研采取随机走访的方式, 调查问卷主要针对社区居民, 共设计了2 个潜变量, 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15个可观测变量。
2.调查项目的量表效度和信度分析
利用SPSS16.0 对数据进行Cronbach's Alpha系数检验。调查问卷整体的Cronbach's Alpha的值是0.882, 是对真实α 系数的估计, 由于它大于0.8, 故可以认为此问卷的可信度较好。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方法, 按特征值大于1 的原则, 把21 个反映新型社区公共物品供给满意度的项目缩减为7 个彼此相关的因子——公共设施满意度、公共服务满意度、公共卫生满意度、公共管理满意度、公共福利满意度、公共保障满意度, KMO值为0.730, Bartlett球形检验统计量的Sig=0.000<0.01 由此否定相关矩阵为单位阵的零假设, 即认为各变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 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方差累计贡献率为66.513%, 说明用7 个因子代替原来的21 个因子有66.513%的把握, 此量表结构的有效度较佳。
3.样本描述
本调查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成都市温江区。温江区位于成都平原腹心, 辖4 个街道、6 个镇, 27 个社区委员会、166个村委会, 全区幅员面积277平方公里, 是成都市近远郊区域城市化进程最快、综合城镇化提升最快的区域。
样本基本结构见表1: 受调查的居民中, 男性占比45.09%, 女性占比54.91%;以青年和中年为主, 主要集中在25-65岁之间, 共占样本总数的68.2%;文化水平以小学、初中为主, 共占总数的73%, 高中及以上学历占27%。
4. 不同人口变量下居民满意度的比较分析
本文通过两独立样本“公共物品满意度”和“性别”的T检验过程, 分析不同性别的新型社区居民的公共物品满意度是否有显著不同。检验结果见表2和表3。
通过检验可以发现:F检验的观察值为18.435, Sig值为0< 0.05, 认为方差存在显著差异;再通过T检验的结果知, 概率值都是小于显著性水平, 认为两个总体的均值存在显著差异, 即认为女性新型社区居民公共物品满意度比男性新型社区居民公共物品满意度高。
此外, 使用比较均值分析过程对教育程度进行满意度分析, 结果见表4.
可见新型社区居民公共物品满意度均值水平总体较高, 但在高中或中专学历处达到最低点, 低学历和高学历的满意度水平反而较高。根据农村新型社区居民年龄与满意度均值的线性拟合情况, 可以得到Y = -0.207x + 3.969, (Y为线性满意度均值, x为年龄) 。 R2为0.97 表明拟合效果较好, 发现年龄对满意度呈现负向影响。即现有公共服务设施对年纪较小的人较为适用和有吸引力。
三、农村新型社区居民对公共物品满意度的因子分析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 275 位成都市农村新型社区居民的满意度中图书馆、卫生状况、公共健身设施维护等均值均高于3.5, 采用多元统计中因子分析的方法, 选择涉及公共物品满意度的7 个变量进行因素分析。按特征值大于1 的原则, 共提取出2 个主成分, 综合因素的实际意义由权数较大的几个变量的综合意义来确定, 可以将其总结为公共设施满意度、公共服务满意度, 并且其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计算结果见表5。
四、结论与建议
农村新型社区作为城乡统筹计划的阵地, 社区的公共物品供给应当满足社区居民的生活需要。政府不应当忽视公共物品在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其供给应当多样化、实用化、现代化。
本文结合走访、调查结果, 提出以下建议:
1.农村新型社区中, 居民的不同学历与公共物品满意度呈现“倒U”型的关系
主要原因为:初高中学历的青年人, 刚好赶上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列车”, 这个年代的青年人对现代化服务设施需求较高, 如网络服务等, 对传统的公共设施使用却较少。小学学历的青少年, 正享受着城镇一体化带来的福利, 对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满意度较高;学历较高的青年在工作之余, 回到社区更愿意通过一些传统、健康、慢节奏的方式来放松自己, 其对环境的要求较高。社区可以适当增加现代化的公共设备, 增强社区的网络服务能力, 以及注重社区的绿化面积和社区保洁。
2. 通过调查发现社区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中, 大多适合女性使用, 而且也是以女性使用为主
男性居民由于工作等原因, 闲暇时间较少, 享受的公共服务设施福利也会相对较少, 故农村新型社区女性居民公共物品满意度较男性满意度高。社区可以适当引进一些男性健身器材, 或者组织体育竞赛活动等, 增强男性居民的参与度与满意度。
3.增强老年关怀活动, 搞好社区养老服务
针对农村新型社区而言, 其老年人大多都经历过农村耕作生活, 生活方式较单一, 居住在社区后, 娱乐活动就更少;有些老年人面子薄, 也不太愿意参加社区娱乐活动。社区可以实行“一扶一带”, 做好老人的心理疏导工作, 从心理上引导其转变为居民, 融入社区的生活之中。针对社区留守老人的情况, 更应做好老年人的关怀和养老工作, 带领其参加社区老年活动, 感受集体的关爱。此外针对当地的年代特色, 还原一些上世纪的娱乐活动。这既能引起老年人的共鸣, 积极参与, 又能极好地传扬当地的风俗, 潜移默化中加强青年人对历史的了解。
参考文献
[1]徐世雨.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区域经济, 2015 (01) :29-31.
[2]冯立刚, 姜文静.家族势力对农村公共事务治理的影响及对策[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5 (03) :20-24.
[3]段红平, 王波.第三部门提供农村公共物品现状分析[J].科技文汇, 2015 (01) :227-228.
[4]官永斌.民主与民生:民主参与影响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实证研究[J].中国经济问题, 2015 (03) :26-36.
[5]许经勇.治理现代化视野的农村社区建设[J].北方经济, 2015 (01) .
[6]张德书.论社区文化在农村公共物品提供中的作用[J].学理论, 2013 (23) .
13.论社区居民自治 篇十三
社区居民自治是近几年的新名词,它是建立在社区、自治含义基础上的一个综合性概念,涉及到社区居民自治的主体、客体、目标几个构成要素。在建国后,社区居民自治就先于村民自治出现了,但经历了初步形成、非正常发展、制度化、功能实施的曲折发展过程。社区居民自治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有其实践的客观必然性。它既是发展基层民主、进行国家社会治理的客观必要,又有学理上、历史上、经济上、政治上、法律上和实践上的条件作为基础和保证。组织架构是任何一种实体运行的首要条件。社区居民自治以居民会议作为决策层,以社区居民委员会作为执行层,以社区内的有名望的积极分子作为共建层,建立了议行分设的组织体制。实践上按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运行机制,保证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实现。但社区居民自治在实践中,出现了制约发展的关键和瓶颈问题。一方面社区居民参与不充分,影响了社区居民自治的进程;另一方面,居委会没有独立的财政权,实践上沦为政府的“腿”。如何扩大居民参与、建立独立财务,这是发展社区居民自治应该充分关注的事情。此外,社区居民自治还存在着困境,即社区居民自治的主要组织载体——居委会与政府、党及其他社区组织的关系问题。现行体制下应该通过政府的简政放权、转变职能来让渡社区居民自治的空间,通过转变党的领导方式、扩大党的社区参与来保证社区居民自治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通过扩大社区群众组织参与来推动社区居民自治的发展。民主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现实情况下,我国民主的制度基础和社会基础都还不雄厚,这决定了我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发展要走渐进式发展道路。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社会管理体制的转轨,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已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中不可逆转的潮流。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社区建设在全国一些大城市蓬勃兴起。以实现社区居民自治为载体的城市基层民主建设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机组成部分。社区居民自治作为一种新生的基层民主模式 ,其实观途径还有待于社区工作者的进一步探索、实践。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作初步探讨。
一、建立良性的社区自治运行机制 ,是实现社区居民自治的关键长期以来 ,居委会组织的行政化色彩较为浓厚 ,其工作内容大多是被动地执行上级指派的行政任务。这种行政化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使居委会组织成了政府的“腿”,居民成了居委会完成行政任务的简单工作对象 ,居委会组织与居民之间存在较大的隔阂 ,居民自治实际上难以实现。从行政化向居民依法自治转变 ,就是要使居委会组织由政府的“腿”,变成社区居民的“头”,变革其管理和运行机制 ,使之具有更多的民主性和自治性 ,真正实现社区居民自治。
【社区居民信息管理系统】推荐阅读:
社区管理中的居民参与07-20
居民社区环境08-17
社区居民代表发言10-29
社区居民自治调查问卷07-09
社区居民优秀事迹范文08-27
社区居民调研报告11-10
两河口社区居民公约06-20
社区居民好邻居事迹材料09-21
居民社区普法工作计划10-09
镇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说明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