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2024-07-13

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反思(共13篇)

1.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一

人教版数学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课时《百分数的认识》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百分数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概念和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而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又是这部分内容的基础,学生只有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才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学好本节知识是本单元的关键。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感知和理解百分数意义的过程中,知道百分数的重要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在总结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的过程中,渗透事物的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观点。

由于百分数应用的广泛性,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并不是一无所知。但对百分数的意义还是模糊不清的,有的学生认为百分数就是分母是100的分数。因此,课前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在课内进行交流,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生活实际引入,引导学生体验百分数的产生的过程,通过讨论、探索、概括形成百分数的概念。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等思维方法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百分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百分数;了解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不同点。

(二)、过程与方法:收集、整理有关百分数的信息,通过讨论交流,体验百分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让学生充分体验、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四、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联系和区别;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含义。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前让学生收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数。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引入爱迪生的一句名言: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2.出示课件上含有百分数的图片。问:你知道这些数叫什么数吗?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像上面这样的数,如:99%、65%、34.5%、120%……叫做百分数。

3.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百分数资料。

师:同学们收集到的百分数资料可真多啊!看来百分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那人们为什么喜欢用百分数?用百分数有什么好处?百分数有什么含义呢?带着这样的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百分数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感知百分数的意义。

(1)结合课件信息,说一说每个百分数的意义。①第一幅图中的70%:表示棉布占这件T恤的。②第二幅图中的38%:表示酒精占这瓶酒的。……

2.明确百分数的意义。

(1)看看这些百分数的意义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引导学生观察,和同桌交流。(2)引导学生得出: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板书)

指出:正因为百分数表示的两者之间相比的关系,所以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3)让学生同桌互相交流自己收集的百分数的意义。(4)课件出示:学生近视率应引起高度的重视。根据去年年底的统计,我市学生的近视情况如下:小学生:18% 初中生:49% 高中生:64.2% 让学生体会百分数的好处,并说一说每个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3.探究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1)探究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师:同学们认识了百分数,那百分数应该怎样读和写呢? ①学生尝试读百分数。(读作:百分之二十二)②学生尝试写百分数。(写作:35%)③游戏。在10秒内,写出10个不同的百分数。

师:你能用一个百分数来表示你完成的情况吗?让学生说一说。(2)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①读法:百分数读作“百分之…”。

②写法: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我们写百分数时要注意先写数,再写百分号“%”。写百分号时先写左上角的圆圈,再写斜线,最后写右下角的圆圈,两个圆圈要写得小一点,以免与数字0混淆。

4.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1)观察下面的两道题:看哪一个分数可以用百分数表示? 运走了一堆煤的。一堆煤重 吨。

问:百分数和我们学过的分数在意义上有什么区别吗?(2)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从意义上讲,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而分数不仅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还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

也就是说,分数后面可以带单位名称,也可以不带单位名称;百分数后面不可以带单位名称。

(三)趣味练习1.课件出示趣味百分数练习题。

①:把一枚硬币随意抛在桌面上,正面向上的可能性接近(%)。②:太阳从东方升起的可能(%)。

③:你认为“海底捞针”捞到的可能性为(%)。2.趣味数学。(找出成语中的百分数)

百战百胜 十拿九稳 一箭双雕 百里挑一 半壁江山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83页1、2题。

(六)、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认识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22% 读作:百分之二十二 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之三十五 写作:35%

2.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二

“翻转课堂”相较于传统的数学课堂, 不仅仅表现在信息技术应用帮助预习这一方面, 更大的变化是它所带来的新的教学理念的冲击, 它完全颠覆了“教师的主体地位”, 教师仅仅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和促进者。 有了正确的定位, 在让学生提前学习时, 就要以“学生为中心”, 从实际学情出发, 以教材为蓝本, 适度的重组教材, 制定自主学习目标、导学单, 帮助学生有效自学。

一、微课与导学单助力全境学习

要想真正“翻转”课堂, 学生的提前学习必须是有效的, 那么在制作微课和导学单时必须理清自学目标, 知识的冲突点必须放在课堂上, 以便于突破重难点。

在教学六年级《扇形的认识》这节课时, 为了践行“生本理念”, 我在导学单中清楚告知学生通过自学需要达到的自学目标:

1.认识弧、圆心角以及它们间的对应关系。

2.认识扇形, 并能准确判断圆心角和扇形。

这两个目标通过微课的学习学生均能达成, 而课堂中需要解决的教学目标则是理解扇形的概念 (圆心角和弧的对应关系) 及圆心角的大小和半径决定扇形的面积。

为了促进学生的有效自学, 单单靠理清自学目标是不够的, 必须有任务点的驱动, 在观看完微课后完成相应练习就可以解决学生不落实自学的问题。 在练习的完成过程中遇到障碍, 还可以反复观看微课, 真正的达到全境学习, 落实“翻转课堂”的第一步。

根据该课的自学目标, 我设计了以下的任务点:

练习1:

下图中哪些角是圆心角?

练习2:

下图中涂色的部分, 哪些是扇形?

练习3:

练习4:

判断:

(1) 半径大的扇形面积大。 ( )

(2) 圆心角为60°的扇形的面积比圆心角为15°的扇形面积大。 ( )

设计意图之一在于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之二在于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制定课堂的冲突点, 从而使课堂达到高效。

通过导学单的反馈发现:

1. 学生对圆心角的判断掌握得非常好, 没有一个学生判断错误。 那是不是说明学生对圆心角的理解就到位了呢? 课堂上如何检测这一结果呢?

2.扇形的判断出现了障碍, 对于下面这个图形, 学生的评判各占一半, 那么对于扇形的概念理解问题究竟出现在哪呢?

二、深度辨析助力难点突破

在以往的教学中, 常常会因为一些简单的知识的讲解浪费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以及学生的有效注意时间, 为了“照顾”一部分学生而“耽误”另外一部分学生, 因此缺失了有效的“辨”和“探”。

在这节课的翻转课堂的实践中, 我根据学生导学单呈现的情况进行分析梳理成课堂的辨析点:

1. 学生对圆心角的判断都是正确的, 那是否掌握了圆心角的概念了呢?我设计了这样的辨析问题, “这个角 (图1) 为什么不是圆心角? ”学生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 “没有经过圆心”, 这是他们通过自学对圆心角的理解。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 只有说的时候才能看出学生是否对这个知识点真正理解了。 于是, 我指着导学单中的另一个图继续追问“这个角 (图2) 经过了圆心, 为什么你们也说不是圆心角呢? ”看似简单的追问, 其实是抓住了关键知识点在进行追问。 经过这一追问, 落实了学生对圆心角定义的理解, 顶点在圆心的角才是圆心角。 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展示了数学学科的严谨性和逻辑性。 因此, 看似自学效果非常好的知识点, 也要经过课堂的深度辨析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

2.通过分析发现对于图3 中的阴影部分是否为扇形, 学生的判断各占一半。 这便是课堂最好的辨析点, 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层层发问, “图4 为什么不是扇形?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 其实是对学生的自学情况最好的检验。 学生说:“两条边不相等。 ” 貌似问题已经解决了, 学生一语道破。 再追问:“图3 的两条边相等了啊, 为什么有这么多同学觉得不是扇形?”“顶点不在圆心。”看来通过自学, 基本达到了自学目标, 但仔细观察会发现, 认为这个是扇形的反而是成绩比较好的孩子, 这个理由显然是不能说服他们的。 于是第三轮追问:“看来这个理由似乎不能说服部分同学, 你们来说一说为什么你们觉得是扇形? ”“顶点只是不在这个圆的圆心, 只要两边相等就肯定是另一个圆的圆心, 那自然就是扇形。 ”一语激起千层浪, 全班同学仿佛突然被点醒, 纷纷附和:“是扇形, 只是不是这个圆的扇形。 ”

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处理呢? 老师去解释? 这恰恰正是让孩子“探”的机会。于是我说:“那究竟是哪个圆的扇形呢?以顶点为圆心, 边长为半径你们画一画吧。 ”这一画就发现了问题, 不是同一段弧了。 (如图4) 老师适时归纳, 圆心角和对应的弧所围成的图形叫扇形。 学生通过“探”才真正理解了圆心角和弧的对应关系, 是不是扇形必须放在一个圆中才能进行判断。

在有效追问的作用下, 学生的思维被充分打开, 这些都有赖于前期的自主学习。 教师再及时地把捕捉到的信息加以过滤与整合, 充分合理的利用, 使其成为课堂的深度辨析点。追问时, 或正面直击, 问在“难”处, 突破教学难点;或旁敲侧击, 问在“错”处, 加深对本质认识;或顺势一抹, 问在“深”处, 历练数学思维;抑或拨云见日, 问在“延”处, 感悟数学思想。

三、灵动练习助力思维发散

概念理清之后, 自然是要延伸应用的, “翻转”的目的也正在于使学生高效地获取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于是我设计了一道“请画一个半径为2 厘米, 圆心角为100°的扇形”的操作题。 此题灵动之处在于不同层次的孩子画扇形的方法是不一样的。 大部分孩子先画半径为2 厘米的圆, 再去圆心角为100°的扇形, 有些孩子则更为聪明, 先画一个边长为2 厘米的100°的角, 再用圆规取边上画弧, 这就简便多了。

在处理练习3 中, 也很好的体现了不同层次孩子的收获不同, 由弧与圆周的关系延伸到圆心角与周角之间的关系, 进而延伸到扇形面积与圆面积之间的关系。 一路下来, 学生的兴趣丝毫不减, 带着意犹未尽的情绪结束了课堂。

课堂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 以上一系列的活动, 层层深入, 环环相扣, 触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对扇形的认识中从“模糊———清晰———深刻。 深度辨析中生生互动, 操作中“探”出究竟, 课堂出现了真正的“翻转”与高效。

3.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三

如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合作交流展示的过程中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创造精神、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百分数的意义》这一教学案例进行了尝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了解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

2.使学生会交流、会质疑、会借鉴、会合作,从而培养他们收集处理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1.自学

这一步要求教师能根据教材内容的难易,安排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学生在自学时,要求完成几件事:(1)划出你认为比较重要的部分;(2)例题是否看得懂,在不懂的地方注上记号:(3)做一二道题试试看,哪里有困难。(4)想想今天学的内容和前面内容有什么联系,写出你的新发现、新解法和一些创新的想法。

师先讲明自学要求,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第89-90页上的内容。学生在自学时,可播放一些不干扰自学的钢琴曲。

2.说学

这一步主要是让学生自由地汇报所学到的内容,有一点说一点,同时也让学生说出新的发现、新的解法和一些创新的想法,还要让学生谈谈自学过程所遇到的问题。对于学生的疑问,教师不必过早解释,暂时撂置,这一过程大约需要7分钟,说学一般分为以下几步进行:

第一步:让学生小组交流自己学到了什么。

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注意每组必须安排一个好的学生),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大约3分钟

第二步:汇报小组上讲台做自学汇报,并进行适当的板演。(小组交流时已经进行分工)

生1:在投篮比赛中,张小华投中的比率高一些,投中的比率是指投中的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

生2:我学到了什么叫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百分比或百分率。

生2:我学到了为什么要学习百分数,因为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比较时用百分数非常简便!一眼就看出谁大、谁小。

生3:我学会百分数的写法,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是采用百分号“%”来表示。

生4:我学会了百分数的读法,百分数只读作“百分之几”而不读成“一百分之几”

第三步:其他小组同学发表意见:可以评价、补充或者总结。

生1:我发现百分数不能约分。

生2:我发现百分数的分母固定是100,而分子有的是整数,有的是小数。

生3:吴易浓同学讲得好,投篮的成绩好,并不是投中的次数多,而是说投中的次数占投篮总次数的比率高。

第四步:让学生质疑问。

3.导学

(1)你能举出一个生活中的百分数吗?并说出它所表示的意义。

(2)百分数概念中提到几个数?百分数表示它们之间的一种什么关系?

(3)百分数和分数有何区别?有没有最大和最小的百分数?

(4)百分数的分子有的是小数,有的是整数,有的大于分母,有的小于分母,这是为什么?

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会有很多的误解和遗漏的东西,这一步则要求教师能针对教材的的重点和难点,设计一些针对性问题,看这些问题中学生哪些已经搞懂,哪些还存在问题?对于不懂的问题自己再回去看看书,或同学讨论解决。讨论的形式主要有二种:一是生生合作探讨。即让同桌学生发挥各自的学探优势,就相关疑难问题,相互启发,相互研讨,然后四人小组再交流一下相互探讨的结果;二是小组合作探讨。合作小组可以是四个、六个人。合作探究是利用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分析透彻、各抒己见的特点,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这一过程大约需要5分钟。

4.帮学

对于部分学生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集中在这一阶段解决,这一步开始付给学生3-5分钟时间,简要表述各自探究中的难点,要求学生不重复、不提与主题无关的问题。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不要过早解答,而是让会的学生帮助不会的学生,或让大班集体探究。即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集中解决难点。对于全班都不会的,教师则给予点拨指导。

5.检学

这一步要求教师能够设计出一定量的练习,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练习既要有一定的弹性,让学生自主选择;又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让学生自主创新。练习以多种形式呈现,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般在12分钟左右。

6.评学

这一阶段既要总结前五步自主探究活动的基本收获,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给予充分肯定。又要得出结论,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导向指路。这是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活动继往开来的一步,其作用在于进一步让学生牢记探究的方法,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把学习探究变成自己生活的第一乐趣。这一步激励评价可由教师进行,也可以让学生自评、互评,大家总结,教师补充。另外,教师要把局限于课堂的时间与空间扩大到课堂之外,引导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到社会生活中去探究。

生1:我认为李欣宇同学在讲百分数的特征时讲的非常清楚、好懂。我以后一定要向她学习,看书时认真总结,这样才能学到东西。

生2:王静伟同学在讲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时,讲的真好!好像老师讲的一样,我们一听就懂了。

生3:我认为我们组几个同学在自学和讨论时都比较认真。

后记:

本节课通过以“六学”为主导的数学课堂教学形式,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能力,促进了学生个性彰显。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氛围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得以培养。

4.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四

今天教了三上最后一单元的第一教时,题目是《认识简单的分数》,教后有感!

一大早,我到班上,对学生说,今天第一节课在前三楼多媒体教室上,学生很开心,上课时,我就用了《教师用书》自带的光盘来上课的,效果还不错。

课上揭示分数二分之一时,我是这样上的。

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二份,每人分得其中的一份,这一份就是二份中的一份,二份中的一份,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学生很能理解。

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时,我指着分母2说,2表示刚才分时的什么?(总份数),总份数怎么样?(最多,最大),所以,2在这里给它起个名字叫着“分母”,我们知道,母亲是最伟大,最了不起的,2就像母亲一样也是最大的`。随后,我又指着1说,1表示刚才的什么?(每人分得的份数),我说,对,它是总份数的一份,就相当于母亲的儿子一样,所以,给它起个名字叫着“分子”,你现在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了吗?请同座位的同学互相说说,

用通俗话的语言让学生明白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这是我上课时的临时发挥,学生在听的时候不时发出笑声,说明学生听的很开心,在开心中学习,掌握地较好。

在分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中,学生也学的很快,这是我没想到的。

批完课堂作业,有一题做的不理想,题目是这样的:“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了每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吗?”学生大多数看是画了四种方法,但实际上有两种方法是重复的,只有十几个人画出了第四种方法,就是把正方形平均分成四个小直角三角形的那一种。还有一个情况,作业最后一题,有不少人“1”写成了“一分之一”,这是我没想到的,可能学生是这样想的:“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一份,取了其中的一份,所以用一分之来表示”可是图上明明写着“1”,学生就是不知道写,我想可能是我过份强调了意义的原故吧。

5.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五

1、充分重视了学生的兴趣,在整节课中我营造了一种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既为新知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做好情感上的准备。例题的选择、练习的设计都和生活实际相关,学生自始至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也体现了课堂教学整体结构的美。

2、本节课的教学中特别强调了线段图的作用,线段图的教学从三年级就开始了,但在平时的解题过程中学生没有利用线段图帮助分析理解题意的意识和习惯,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体会到线段图的作用,认为这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本节课这么强调线段图就是想让学生明白线段图能让你更清楚地找到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能帮你找到与众不同的解法,能让你更准确地把握住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等等,只有让学生真正的明白其作用,才能有用的意识,从而形成用的习惯。

不足之处:

1、本节课,花了较多的时间让学生说不同的思考方法、思考过程,对于哪些学困生来说是不是有必要,因为他们只能听懂其中的某一些解法,在别人“说”的时候,他们在一定的时间段里成了“观众”和“听众”,如何更好地面向每一位学生是以后努力的方向。

6.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六

1.重视提前渗透。

假设策略的本质是对于一个新问题通过对其答案进行假设,然后通过调整逐步逼近正确答案,最后把答案给“找”出来,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它体现了一种逐步逼近的思想。也就是对于假设的策略来说,假设只是一个引子,其根本应该是调整,是通过调整来“找”出答案。因此,对于假设策略的体验与感悟应该以调整为重点。而对于调整,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与生活接触较少,没有什么感性经验,如果直接提出问题让学生来尝试解决,不仅耗费时间和精力,而且也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本课对于调整,设置了比较多的渗透,以帮助学生体验调整的策略。

2.强调过程体验。

对策略的体验要经历过程,只有在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才丰富深刻。本课,在提出问题后,先是让学生自主解决,然后重点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思考过程。或是从都是大船想起,或是从都是小船想起,或是从一部是大船一部分是小船想起,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想起,都让学生充分展示调整的过程。重点让学生结合直观图感受为什么要把大船换成小船,为什么要把小船换成大船,以及因为“换”带来的人数的变化等。充分展开这个过程,可以使学生比较深刻地感受到调整的目标,调整的方向,调整的意义,进而形成策略。

3.及时归纳提炼。

虽然策略的学习关键在悟,要多让学生体验和感悟,但这并不因此就否定或削弱总结与概括的作用。事实上,必要的总结、归纳与提炼对于学生形成对策略的清晰的认识,建立策略模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课,当学生经历了铺垫渗透,探索感悟两个环节后,对假设的策略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时就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提炼。重点让学生明确两个方面:一是假设策略的基本结构,就是假设→调整→检验;二是运用假设策略的注意事项,就是无论是假设、调整还是检验,都要符合题目中的条件。通过这样的归纳与提炼,学生对假设的策略就有了整体的认识,从而可以在解决问题中实际正确地运用假设的策略。

虽然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假设策略的运用方法,能够正确地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但这并不一定就代表着学生都真正掌握了假设策略的精髓。假设策略的应用是比较广泛的,不仅仅是“鸡兔同笼”类的问题,而教材中提供的练习几乎都是同一类型的问题,在课堂上解决类似的问题,学生就算不甚理解也可以依样画葫芦,如果实际问题存在的情境稍微复杂一些,学生是否还能够选择假设的策略并正确运用?学生是否能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正确运用假设的策略?学生是否能主动地自觉地使用假设的策略?这些,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7.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七

出示幻灯片1:本校概况。

师:请一位同学读题, 我请第一组同学拨第一个数, 第二组同学拨第二个数, 第三组同学拨第三个数。

老师检查并巡视一周。

师:同学们拨的都很正确, 说明同学们对万以内的数学得比较扎实, 我这里还有另外一组数, 也想请同学们用计数器拨出来。

出示幻灯片2:我国2003年茶叶、甘蔗和油菜籽的总产量。

师:用你手中计数器能拨出来吗?不能了吧, 因为这三个数都太大, 后面都带有万字,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认识整万数。

师:那我们怎样才能用计数器把这些数字表达出来呢?

学生讨论, 老师引导。

师:有同学想到了, 把两个计数器合并起来。

出示幻灯片3:两个合并在一起的计数器。

师:很显然, 合并起来的计数器, 计数单位肯定要发生变化了, 怎样变了?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板书:1.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计数单位。

师:为什么要这样改变?因为我们国家计数单位采用“满十进一”的方法, 从右向左, 个、十、百、千, 第五个应该是万, 因为10个一千是一万, 那10个一万就应该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动画分步显示计数变化过程。

师:在原来的计数单位上又新增了计数单位, 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对照计数器并一起朗读。

师:新增了计数单位到底有多大?我们用人民币来感受一下。

出示幻灯片4:人民币的数量逐步增大, 从100到1000万。

师:计数单位增加了, 新增的计数单位也占有一定的数位, 那么以前的数位顺序表是不是也应该作相应的调整呢?

出示幻灯片5:数位顺序表。 (幻灯片略)

教师板书:2.认识数位顺序表。

师: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这个表有哪些特征?

学生回答, 老师补充。

师:按照我国的计数规则, 从右边起每4位为一级, 个、十、百、千为个级, 万、十万、百万、千万为万级, 这就是数级。

板书:3.学习读写整万数。

师:有了更大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 我们就可以去认识更大的数了, 现在可以用你手中的计数器把刚才例题中大数拨出来吗?

用计数器拨出我国2003年茶叶、甘蔗和油菜籽的总产量。

师:请同学们对着计数器把拨出来的数写出来, 并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老师引导, 并进行评价。

师:如果不用计数器, 你会很快的读出整万数吗?

学生小组交流, 得出读写数的方法:分级, 每4位为一级, 画虚线, 左边万级右边个级, 先读万级, 万级是多少, 就读多少万。写数:先写万级上的数后面加4个0。

师:现在我们做一些练习来巩固一下。

出示幻灯片6:巩固练习。 (幻灯片略)

师:同学们对本节课的知识学得很好。其实整万数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我请同学们来阅读并悬赏几组图片。

出示幻灯片7~9:盐城本地的地方资料:面积、人口、资源、工农业生产。 (幻灯片略)

师:很好, 透过这些数据, 同学们不仅巩固我们所学的知识, 而且了解到了我们盐城物产丰富、人杰地灵, 同学们有没有作为盐城人的自豪感?

学生回答。

师:美丽的盐城期待着同学们去建设、去奋斗, 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学习, 多读书, 为把盐城建设的更加美好做出我们的努力。本节课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8.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八

教学设计

贵州毕节经济开发区小坝镇洞上小学:吕全荣

一、学习目标与任务

学习内容:六年级上册第98页至99页的内容。

学习任务: 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百分数的意义的探索过程,知道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正确读写百分数,在交互的网络环境中,培养探索新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知道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能正确的读写百分数。

2.能力目标:(1)在交互的网络环境中,培养探索新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2)初步培养学生搜索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1)体验学习的成功,学会与人合作与交流;(2)养成勤于关心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发现问题,敢于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二、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和联系。

三、学生分析:六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主动学习,自觉思考的能力。学生喜欢在活动中学、在生活中学,他们已初步具备操作电脑的基本技能,喜欢在网络环境中去搜寻相关的学习内容,积极学习、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问题情境中合作探究,能在网上进行互动交流。

四、学习环境与学习资源:(1)多媒体电脑室、网络课件、专题学习网站。(2)网站的内容有:学习任务、小资料、你想了解什么、百分数的意义、与分数的区别、百分数的读写法、练习与体验、在线调查、课外交流。

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播放“嫦娥一号”的精彩回放。

师:这是什么?我看100%的同学都知道,这是嫦娥奔月的精彩回放,嫦娥一号成功登月,进行科学探索,说明我国的航天技术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老师这里有一些有关嫦娥一号的资料,你们想知道吗。

(2)出示相关信息。

(3)师:红色的数认识吗?真不错。90%以上的同学都知道百分数,关于百分数你有什么了解,你还想了解什么?点击“你想了解什么”,进行在线调查。

(4)从投票上反映多数同学对百分数的意义比较感兴趣,部分同学想了解百分数的写法,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板书)。

自我评价:创设隐含数学问题的情境,为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地探索提供条件,奔月的图片激发了学习热情;在线调查,尊重了学生学习需求。(1)点击小资料浏览

(2)回答红色数字是百分数。(3)对“你想了解什么”进行投票。

学生反馈情况:学生学习情绪高涨,愿意学。

(二)浏览网页、自学探究

(1)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仅嫦娥一号中有百分数,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的百分数,师问:你在日常生活中哪里发现过百分数?说说它们的含义,请同学将课前收集的百分数在这里交流一下。

(2)生活中的百分数可以说是随处可见,用处很大,同学们要正确理解他们意义。

(3)请同学们点击百分数的意义,进行自学。

(4)概括这些百分数都表示()是()的百分之几,那么什么是百分数?就是表示()是()的百分之几的数。

板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也叫百分率 或百分比。

自我评价:信息的获取和处理的能力对现在的孩子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百分数的意义较难理解,但在这里安排自学,也就是让学生有意识、自主获取知识和分析知识。

(1)学生汇报。同桌交流。学生在网站自学“百分数的意义”(2)汇报自学的情况。

学生反馈情况: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需在教师的点拨中逐步完善概念。

(1)对照百分数的意义,你认为下面2个分数是不是百分数?并说说你的想法。①海洋面积大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1/100。②蜂鸟的体重约为3/100千克。

(2)提问:百分数和分数在定义上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师结:一般的分数不仅可以表示数量,还可以表示比率,而百分数只能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不能表示一个数量。自我评价: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交流收集到的百分数一环中,可以说是精彩纷呈,教师不断地赞赏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1)请同学们点击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2)生回答。一个是百分数而另外一个不是。

学生反馈情况:利用网络的开放性、让学生自主学习,明确百分数的意义,与分数的区别与联系。

(三)比比赛赛、读读写写。

(1)师:百分数与分数有区别,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例如:百分之四十写作40%;百分之一百零二点五写作102.5%。(教师板书)

(2)师:我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百分数,请同学们点击读一读,自由地、轻轻地读读。

(3)出示10个百分数,请同学们练写。比一比谁写的又对又快。百分之五 百分之三百 百分之三点九 百分之八十五 百分之五十 百分之一百二十五 百分之零点一四 百分之一百 百分之零点零五 百分之十一

(3)师:自由读百分数,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哪些百分数比较特别?把你认为比较特别的百分数放在一边汇报

(4)通过这次活动,你对百分数有什么新的认识?

自我评价:通过读写,比一比,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巩固了百分数的意义。

(1)学生在网络点击“读一读”(2)学生点击“写一写”

(3)学生在电脑上自由拖动百分数分类。(4)汇报:分子可以大于分母,可以是小数;像125%这样不用约分……。学生反馈情况:学生在网页上拖一拖这类活动很感兴趣,新生成的学习资源丰富。

(四)练习测试、评价体验。

1、涂方格。

师:同学们今天在课堂上思维活跃、发言积极,老师非常的满意!下面我们来进行一次 “涂方格”的 比赛。点击涂方格,规则是:一格一格地涂,30秒钟内看谁涂得又多又快?准备,开始!(屏幕上也自动显示涂的过程,点击放轻音乐——开始,学生开始涂方格,30秒钟停止进行。)

师:时间到,请停笔。请同学们看看自己涂了多少个方格,用今天学的百分数该怎么表示?请填写在横线上。我涂了()个方格,用百分数表示是()

师:请问,你涂了多少个方格?用百分数怎么表示?谁比他涂得多? 师:你涂了多少?

还有比他涂的更多的吗?……最后决出冠军。

师:祝贺你成为今天“涂方格比赛”的冠军。掌声送给他。

师:电脑涂了多少个?没涂的用百分数怎样表示?(完成屏幕上的题目)

2、我会用

师:百分数真是无处不在!我们吃的食物中也能找到很多的百分数。请点击图片,完成提出的问题。

下面是我们常见的几种食物中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

鸡蛋 鸡肉 黄豆 花生

蛋白质 12.8% 19.3% 35.1% 12.1% 脂 肪 11.1% 9.4% 16.1% 25.4%(1)在这几种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哪一种?最低的呢?

(2)脂肪含量最高的是哪一种?最低的呢?

(3)100克黄豆中大约含蛋白质多少克?含脂肪多少克?(100 克花生呢?)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同学们的做法是对还是错?

3、我会辨。师:下列说法对吗?

ⅰ.一堆煤运走80%后,还剩下20%吨。()

ⅱ.苹果重50千克,香蕉重40千克,香蕉重量是苹果重量的80%。()ⅲ.甲说:我们学校女生人数占49%。乙说:我们学校女生人数也占49%,那我们两所学校女生人数肯定一样多。()

4、妙解成语。

(1)看成语,填写适当的百分数。百里挑一(1%)

十拿九稳(90%)百战百胜(100%)(2)看百分数,猜成语 100%的命中率。(百发百中)生还的可能性只有10%。(九死一生)50%的国土。(半壁江山)

师:让我们来看一看同学们的答题情况。(网页显示学生答题正确率),根据答题百分数你认为哪题需要同学们讨论一下? 自我评价:练习进一步弥补知识点,这比传统的教学手段出示练习与反馈速度更快、更简洁,学生及时感受成功,发现不足。

(1)学生完成涂方格比赛。

(2)学生点击练习中的图片,完成问题,并发言。(3)学生点击练习中的我会辩,并发言计论。(4)学生完成我会辩,适当交流。

学生反馈情况:答题情况良好,通过网络学生很快了解全班解答情况,难点问题容易突现。

(五)课堂总结、反思提高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进行在线调查:

a)在今天的学习中你认为自己哪部分学得最满意?百分数的意义 百分数的写法

b)这节课中你认为你哪部分表现你很满意

自学成果汇报 课前收集交流 课堂发言表现 练习体验表现 电脑操作能力

(2)请同学们用一个百分数来评价一下老师和同学,谈谈想法。课后请在“课外交流”中继续交流。

(3)师:同学们,今天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名人名言,与大家共勉。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板书)

自我评价:网络教学使课堂教学进一步个性化,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是开放的,使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学习。

(1)学生进行在线调查。

(2)学生回答如:我发现凌荣波同学课堂发言100%。学生反馈情况:开放的探索,网络式的学习、一定会出现丰富性和创造性。

六、教后反思

1.自然而然地“整合”。

将信息技术适时、适当、有机地与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整合,能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体现了教学环境的开放性、资源的共享性、交互性、教学反馈的精确性。

2.和谐发展学生能力。

将课本知识、网络知识与学生生活体验有机结合,让学生收集“身边的百分数”,及时利用课堂不断生成的资源反复练习百分数,从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自主探究,获取并应用百分数知识的能力。

3.和谐创设教学氛围。

将尊重学生选择的新课程理念渗透在整个教学中,“在线调查,你想了解什么”,“百分数的意义”采用先放后扶的自主学习法都能体现出这一亮点。

9.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九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分数,特别是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分之几”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这一内容是学习百分数的认识、读法与写法、意义以及生活中的百分数,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百分数在学生生活和社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大部分学生都直接或间接的接触过一些简单的百分数,对百分数有了一些零散的感性认识,所以在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入手,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感知并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说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读法、写法,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过程性目标: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学习百分数的必要性,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信息,比较综合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进一步感受数的概念,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教学难点:掌握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解释实际生活中百分数表示的意义。

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思想上努力体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始终参与教学活动中。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激趣、探究、交流、讨论等教学方法,从扶到放,让学生在了解、感悟、练习的过程中悟出百分数的意义。

在教学设计上,注意重点内容的处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是在了解百分数的好处时,学生通过收集到资料交流得出百分数。二是在认识了百分数以后交流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三是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料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四是在探索百分数与分数联系和区别时,主动探索百分数与分数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加深了学生对百分数本质含义的理解。五是安排多项练习,加深对百分数的巩固,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到新知识。

说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百分数的资料,你们都找到了吗?说说你们都在哪里找到的,看来生活中处处都有百分数,那么生活中为什么要用百分数呢?它表示什么含义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百分数的认识》。

二、出示目标:

1、什么是百分数?

2、如何读写百分数:

3、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4、它和分数有联系和区别吗?

三、探究新知:

出示情境,从中了解信息,探究究竟该派谁罚点球?进而引出百分数。得出百分数的概念,介绍它的读法与写法。紧接着,练习读法,分别出示了三组百分数,让学生先读,进而观察发现,这些百分数百分号前面的数有的比100小,有的等于或大于100,有的前面是小数,渗透了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不约分、分子可以是小数。同时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接着又设计了让学生写百分数。读写百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易,而它所表示的意义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我先直接出示它所表示的意义,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比较抽象,然后又设计了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充分交流,感知它所表示的意义。在介绍其意义的过程中,仍不忘提醒同学们,它和分数有联系吗?学生应该回答出:都是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那它们有区别吗?百分数确实不能约分,分子可以是小数,百分数分母都是100,分数不是。百分数后面都不带单位,而分数有的不带单位,有的带,说明分数既可以表示份率,也可以表示具体的量,而百分数只能表示份率。(这点学生可能难以发现,需要教师再举例让学生从中发现。)

在学习完百分数的意义后,紧接着又出示一些练习题,又根据图选择百分数,也有根据情境选择合适的百分数,旨在初步感知百分数的大小,也为后面的百分数与分数互化奠定基础。然后又设计成语竞猜与名言竞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0.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十

百分数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概念,知道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区别,会正确读、写百分数,会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

2.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搜集学习材料并进行一系列的讨论和研究,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投影出示)

1.说出下面各个分数的意义,并指出哪个分数表示具体数量,哪个分数表示倍比关系。(1)一张桌子的高度是

81米。10081。100(2)一张桌子的高度是长度的(引导学生说出:8181米表示0.81米,是一具体的数量;表示把长度平均分成100份,100100桌子高度占81份,表示倍比的关系。)

2.出示情境图,让学生圈出其中的数字,初步感知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求知欲。

二、新知探究

(一)教师讲解……像98%、60%、65%这样的数叫做“百分数”。

(二)自学探究

1.教师课件出示自学提纲:(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2)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及区别:(3)会读、写百分数。

教师巡回视察,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以有目的的讲评。小组内解决疑难问题。2.全部逐步汇报。

(1)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可以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2)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它的后面不能写单位名称。

(3)百分数的读法:百分数的读法和分数的读法大体相同,也是先读分母,后读分子。教师写出一个百分数让个别学生读出。

(4)百分数的写法: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教师出示数个读作让学生写出如: 百分之九十 写作:90%; 百分之六十四 写作:64%; 百分之一百零八点五 写作:108.5%。

(写百分号时,两个圆圈要写得小一些,以免和数字混淆)3.同桌互说、互写百分数。

三、当堂测评(课件出示)1.写出下面的百分数

百分之四十 百分之二十四点七 百分之一百二十 2.读一读下面百分数

35% 74.8% 56.03% 102.3% 98% 66.8% 3.选择合适的百分数填空

2% 15% 120% 98% 100% 0.0001%(1)今天上课,积极举手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2)小汽车的速度是卡车速度的()。

(3)只要同学们认真听讲,这个单元的及格率一定会达到()。(4)大海捞针的可能性是()。(5)我校学生的近视率高于()。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看,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小组内讲评、订正。

11.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十一

倒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习倒数主要是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作准备的。因为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的计算方法是归结为乘这个分数的倒数。所以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之后学习分数除法是至关重要的。我根据我班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了教学设计,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激趣引入,揭题。

在本课的引入中,我通过让学生说颠倒话,利用ppt课件让学生找颠倒字,照例子写分数等手段让学生对倒数形成了初步的认识,进而顺利完成了揭题,导入了新课。更明白了只要调换分子与分母的位置就会得到一个新的分数。然后让学生对具有这样特点的两个分数起名,学生不约而同的叫它们倒数。为了使学生深入了解倒数的意义,我引导学生举了大量分数的例子,并通过观察、计算等方法使学生明确“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乘积是1”、“倒数的两个数只是把分子和分母的位置进行调换”、更让我高兴的是学生能注意到“倒数是相互依存的”。抓住学生的这一发现,我引导他们很快就总结出了倒数的概念——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在强调重点时,学生发现在数学上还有像倒数这样的情况,如约数和倍数,倒数也是相互依存的。

二、探究新知中火花四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心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为了符合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为了使学生深入了解倒数的意义,我引导学

生举了大量分数的例子,并通过观察、计算等方法使学生明确“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乘积是1”、“倒数的两个数只是把分子和分母的位置进行调换”、更让我高兴的是学生能注意到“倒数是相互依存的”。抓住学生的这一发现,我引导他们很快就总结出了倒数的概念: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在强调重点时,学生发现在数学上还有像倒数这样的情况,如约数和倍数,倒数也是相互依存的。我在教学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上让学生以生问生答的形式进行,在我的鼓励下,学生开始是提出整数、真分数、假分数,接着想到带分数、小数,进一步想到两个特例1和0,面对特殊的0和1这两个数时,学生们出现了小小的“争执”。有人认为:“0和1有倒数。”有人认为:“0和1没有倒数。”对于学生的“争执”我没有直接介入,而是引导他们互相说说自己的理由,在他们的交流中,学生们达成了一致的认识:0没有倒数,1的倒数是它本身。并且在说明理由时,学生还认为“0不能做分母,所以0没有倒数”,“0乘任何数都得0,不可能得到1”这两个理由,拓展了我所提供给学生的知识内容,学生在深入思考中得出结论,这就是学生学习的成果。我觉得,这样做不仅增添了课堂活力,而且还让学生经历了探索的过程,解决了学生的困惑,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更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

12.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十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26页的第3、4题及练习七的第2、3、5、6、7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分数乘法的应用题,进一步加深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意义的理解。

2、引导学生准确地找到单位“1”,并能熟练地解答一步和二步的乘法应用题。

3、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找准单位“1”,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让学生正确、独立地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分数乘法应用题

1、复习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步骤:

(1)找到题目中的分率句,确定单位“1”。

(2)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求出所要求的部分量。

2、P26第3题

(1)学生独立审题,分析数量关系。

(2)分别找到两道题的单位“1”,并说说这两道题有何不同?

(3)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计算,全班讲评。

3、练习:练习七第6题。

二、复习倒数的知识

1、复习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征?(分子、分母的位置刚好颠倒位置)

1的倒数是多少?

0有没有倒数?

3、复习写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交换原来分子和分母的位置(注意强调如果是整数要先把它写成分母为1的分数,然后在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4、判断下面各题的错对,说明理由。

(1)是倒数。

(2)的倒数一定是。

(3)小数没有倒数。

5、练习:练习七第7题。

三、作业

练习七第2、3、5题(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指名板演,讲评时让学生说清是怎样思考的)

四、课堂小结

13.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十三

《百分数和小数、分数的互化》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百分数的初步认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理念定位为: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索发现。

下面结合数学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谈谈教学后的感想。 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之间又有着密切联系,并且可以互相转化,这就导致了这节课的知识点杂而又杂。而教案的设计也必须围绕三者之间的联系进行教学。

课堂教学原本就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为了让这个过程变得生动、精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在教案的设计上我们打破了课本上原有的.顺序,让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更紧密了些。但教材上并没有合适的情境提供给我们使用,而我们还必须要创一个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产生的必要性。如何让我所创的情境吸引学生参与,又能很好的体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到百分数、小数与分数三者互化的必要性。

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我并没有直接给出互化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探索,自己试做,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大量的练习后,观察比较发现互化的规律,从而找出快捷的互化方法。真正做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抽象概括能力。正是有了百分数化小数的学习过程作为铺垫,学生在学习小数化百分数的时候,才有了本节课精彩的自然生成:百分数化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再把小数点左移两位就可。虽然有学生表达不是很清,但思路是好的。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没能兼顾到学习差的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这也是教学中缺少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没能做到互动学习、互动思考的结果吧。不论怎样,这节课有绝大多数学生开放了自己的思维,学得扎实,达成了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

上一篇:解说词(义务教育均衡)下一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