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观摩课《赵州桥》教案和教学反思(10篇)
1.小学语文观摩课《赵州桥》教案和教学反思 篇一
《赵州桥》一课着重介绍了赵州桥的历史地位和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是一篇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为了切实落实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渗透到每科的教学中去,配合我校开展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研讨活动,我一改往日传统的逐段分析、讲授的教学模式,在《赵州桥》一课上大胆尝试,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从而达到多方位训练的目的。
一、收集资料,课前做好充分准备。
教学前,我布置了一项作业,就是让全班同学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赵州桥或其它一些桥梁的资料。可查找课外书籍,上网查询等,并将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以待上课教学时用。
这一次的课前预习,我一改往日的让学生做单调的查字、组词等练习,而是尽可能地去收集自己所需的材料。看科普书、上网等都是孩子们喜欢做的事,于是,我就投其所好,通过这些渠道将资料收集好,并加以整理、归纳,无形中就给了他们课外阅读、分析归纳能力的锻炼。
二、质疑解疑,轻轻松松学习课文。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教学时,一开课,我就说要带他们到赵州桥去玩玩,并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演示赵州桥的全景,这样马上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就是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你读完课文后,都知道了什么?待学生七嘴八舌把自己知道的说出来后,我又提了一个问题:“你还想知道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问题一提出,顿时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同学们纷纷把自己想知道的问题提出来,老师将这些问题进行整理、归纳。随后,我就让同学们分成小组,将课前收集的资料拿出来,看看能用自己现有的资料解决哪些问题。在学习小组中,同学们相互发表自己的意见,相互交流,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同时也领略到了成功的喜悦。给予充足的时间讨论后,接着学生在班级进行交流。通过小组进行合作解决问题,学生能够知道赵州桥的建筑特点和设计上的最大特点——拱上加拱,这样的构造既坚固,又节省石料。
课堂上的教学要求,以及重难点,就在同学们质疑解疑的过程中,轻轻松松地完成了。当然,这样的教学要求老师有较高的素质和应变能力,来及时帮助学生解答难题和纠正学生在问答中不对的地方。
2.小学语文观摩课《赵州桥》教案和教学反思 篇二
[教学简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雄伟、坚固、美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淀语感,积累语言。
3.感受赵州桥的神奇美丽,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
4.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方法。
教学重点:
感受赵州桥的神奇美丽,体会作者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赵州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布置预习)
第一课时: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赵州桥的神奇美丽,夸赵州桥。
第二课时:正确抄写词语、背诵相关段落、领悟作者写作方法。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走近赵州桥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河北民歌,请听──(课件播放)这首歌里唱的是一座桥,它的名字叫赵州桥。
2.板书:赵州桥(提醒学生注意“州”字三点的写法)。
3.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初知赵州桥
1.认读生字词语。
①自由汇报在预习中碰到的难读记的生字词。
②学生相互提醒读音,交流识字办法。
③教师相机点拨。
④去掉拼音,全班齐读词语。
⑤选词填空。选一个、两个或几个说说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
2.自由试读课文,要求做到:①正确(不添、不漏、不改);②流利。
3.检查朗读。(出示句子,学生朗读,教师随机指导)
三、朗读感悟,品悟赵州桥
1.(播放赵州桥录像,屏幕定格“神桥”画面)人们称赵州桥是一座“神桥”,它究竟“神”在哪儿呢?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边划出有关词句。
2.学生自由读文,圈点勾画。
3.交流读书体会,感受赵州桥的“神”。你从哪儿体会到赵州桥的“神”呢?(此环节根据学生的理解和体验,交流汇报随机展开)
重点感悟:
▲历史悠久。①学生读勾画的句子。②指导朗读:它像一位1300多岁的老爷爷,见到它你心情怎样?(板书:古老)
▲设计奇特。汇报第二自然段学习体会时,着重引导学生感受赵州桥设计之雄伟、坚固,从而感受它的“神”。
①随机出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②自由读一读,说说赵州桥“神”在哪儿?
③学生交流,品词析句,指导朗读。重点抓住“全部”、“没有桥墩”、“横跨”、“37米多宽”等重要词句,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赵州桥的雄伟、坚固。
a 指名试读。b 评价促读。c 师生合作朗读。
▲图案美观。
汇报第三自然段的学习体会时,着重引导学生感受图案栩栩如生的特点。①文中描写了哪些精美的图案?②从“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句话入手,启迪学生思考:从哪些字词中感受到龙活了?(缠绕、抵、望、戏)③教师范读,学生闭眼想象画面。④指导个性化朗读。你最喜欢哪一种图案?把它读出来。(在评读中加深学生的独特体验)⑤引导想象:如果你是设计师,你会在栏板上雕刻怎样的龙呢?
四、回归整体,夸夸赵州桥
赵州桥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中外,它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学到这儿,你想怎么夸夸赵州桥呢?
五、布置作业,宣布下课
1.想一想“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这样写,好在哪儿呢?
2.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3.搜集赵州桥的其它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
1.屏幕出示词语。
2.男女生赛读。
3.抄写词语。
①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
②教师范写。
③选择自己认为较难写的词在作业本上写。
④展示、赏析、评议。
二、复述课文,发现作者写作方法
(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不要求全面,尊重学生个人的感悟)。课文主要抓住赵州桥的哪几个特点来写的?
(一)认识过渡句。
1.数一数。这句话共有几个字?引导学生感受它语言简洁,但表达清楚。
2.比一比。如果把这句话换成另外一句话,你觉得好吗?为什么?引导学生体会过渡句的妙用。
a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b 这座桥不但美观,而且坚固。
3.读一读。通过读再次感受过渡句的好处。
(二)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方法。
1.读第二段,想想这一段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2.围绕这句话,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
3.训练迁移。(选择其中的一句话,把它写具体)
①操场上真热闹啊!
②公园真美!
③ 非常伍:
三、积累语言,背诵喜欢的内容
1.你喜欢什么内容?(内化课文内容和语言)
2.你想怎样把它更快地背下来?(交流背诵方法)
3.小组比赛背诵。
四、作业
寻访家乡的古建筑,了解它的历史价值,并把它写下来。
板书设计:
赵州桥
雄伟
古老 坚固
美观
[课堂实录]
赵州桥
师:板书课题
师:注意州字的第一点是左点,其他是右点
师:昨天大家都预习了课文,下面请大家再读读课文,生字新词读准,课文读通顺。
生自由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很投入。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生字很多,谁来读一读。
生读。
师:真不简单,生字读准了,特别是第二句话,句子很长,他注意到了停顿。让我们一起来读读。
生读第二句话。
师:这里还有两句话。谁来读一读。
生读句子
师:这里有一个生字──
生;横跨
师:有些词不仅要读好,还要会写,横在生活当中经常被写错,睁大你们的眼睛仔细看看,容易错在哪?
生:中间由字容易写成田
生:第四笔不是捺,而是点。
师:这个字记住了吗?中间是一个由字。还有一句话。谁来读
生读句
师:真是一个读书的小能手,这里有几个词都读准了,请你当小老师教大家读。
生领读:相互缠绕
师:看来,读了课文你知道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呢?
生:是一座举世闻名的桥。
生:是一座有三千多年的桥。
师:这座古老的桥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二三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画出你认为赵州桥特别的地方。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赵州桥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有的有的有的,学生读课文的句
师:图案各不相同,非常美观。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些表现美观的句子。
生读
师:读最后一句话的时候,你有问题要问吗?
生:刻的龙为什么会活呢
生:都是龙,为什么要用似乎?
生:是刻的龙为什么似乎像活的一样呢
师: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读读前面的句子,有哪些词看出龙好像活起来一样呢?
生:相互缠绕、双龙戏珠、吐出
师:就是这些词语让龙好像活起来。我们一起来读这些词语。
读词语
师:同学们,吴老师非常喜欢这段话,读了几遍以后都可背下来了,请同学们边听老师描述,边想像,好吗
生:好
师配乐读
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双龙戏珠的样子,两条龙不停这样的转,拼命要争到珠子
师:你想像很丰富。
生:我好像看到了龙相互缠绕的样子,吐出美丽的水花。
师:这两条龙活了,还有吗
生:那些龙就在我的眼前游动
师:同学们,龙在我们眼前活灵活现,怎样把活的感觉读出来呢,同学们自己看着课文先试一试。
生读。
师:能不能推荐谁来读,也可以毛遂自荐,请你来
生读。
师:听着你的朗读,大家都陶醉,大家想不想把这栩栩如生的图案记下来,瞧──出示课件
师引读。
师:这不,我们已经把这美观的图案深深地记在了心里。赵州桥特别的美观还有其他特别的地方吗。
生:„„
师:还没想好,是吗?
生:这座桥下面没有桥墩?只有拱形的桥洞
师:你能读完整吗
生读句子。
师:这么长是多长呢?
生:37米
师:那是河面,这么长的桥又是多长呢,你能找到吗
生:桥长50多米„„
师:作者用几个数字记录了桥的长和宽,让我们一起看着图来读一读这几个数字。
师引读
师:你们知道37米有多长,大概有几间教室连起来那么长?
生:五间
师:五十多米又是几间教室连起来呢?大约有七间教室,就快跟我们上课这个台子这么宽了,现在读你会怎么读这几个数字呢。
师引读
师:谁愿意单读读一下
生读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如果我们站在桥下,看到37米的河面上,横跨在50多米的河上,:你会发出怎样的赞叹?
生:这么长的桥怎么不用桥墩,我们的武汉大桥那么都要用桥墩。
师:这座桥非常的雄伟,我们再把这段话读一读。
生齐读
师:作者用了几个数字写出了赵州桥的雄伟,你还可以从哪些词看出桥是很雄伟的?
生:横跨
师:读出了气势
师:雄伟的气势读出来了,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出雄伟的气势。
生齐读。
师:你还从哪些地方读出赵州桥的雄伟,再读读课文。
生读:“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说明设计者怕发大水时把桥给冲灭了,这样很遗憾
师:你真会读书,注意到了四个小桥洞,这四个小桥洞可是最了不起。文中有一个词说明了赵州桥的雄伟,是什么词
生:创举
板书
师:同学们,围绕着“创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来?
生:他是怎么样的创举法
生:什么叫创举
生:就是一个桥,为什么叫创举呢
师:我们先来看看创举是什么意思
生:创举的意思就是从来没有过的举动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查词典的知道。
师: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是个很好的办法,课文中说这个创举指的是什么呢
生:创造新的东西
师:课文里指的是什么
生:指的是赵州桥
师:赵州桥哪一种设计呢
生:很坚固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补充一下除了很坚固,还有大桥洞和四个小桥洞。发大水时河水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
师:你很厉害,创举指的就是四个小桥洞,为什么这四个小桥洞的设计是一种创举呢?
生:因为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的冲击力,又„„
师:原来这四个小桥洞的作用这么奇妙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体会一下这四个小桥洞的奇妙
生齐读
师:真是一举两得,怪不得洪水冲不垮他,地震威胁不了他,你们说这座桥怎么样,非常的 生:坚固
板书
师:是不是有四个桥洞的设计都是创举的呢,让我们回到一千三百年前,看看桥的样子,出示课件,各种桥的设计。(独木桥,木桥,板桥,浮桥,砖桥,到隋朝,李春就设计出了大桥洞上四个小桥洞的赵州桥,你们发现没有,李春这种设计以前从来没有过,所以说是一个
生:创举
师:同学们,今天真会读书,围绕一个创举我们感受到了赵州桥的特点,让我们再次走近赵州桥。
出示音像资料,配以师的解说:这就是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赵州桥,这就是气势雄伟的赵州桥,这就是不但坚固而且非常美观的赵州桥,这就是世界闻名中外的赵州桥,这就是值得我们骄傲自豪的赵州桥。同学们,这桥啊,我们看也看不够,说也说不够,课文仅仅是写桥吗?还写了──
师:造桥的人们。所以说
出示句子: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加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生读
师:赵州桥非常雄伟,它表现了劳动人民
生:的智慧加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师:赵州桥美观,表现了
生:劳动人民的智慧加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师:同学们,你们很会读书。第二段表现了赵州桥的雄伟,第三段表现了美观坚固,这两段话之间课文用了一句话把它们连起来了,把它找出来是哪一句话呢,生找
师:找到了吗,哪一句话
生:赵州桥非常雄伟
师:第二段和第三段之间有一句话把它们连起来是哪一句话
生: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师:对,那么这句话到底有什么作用?这是我们下节课要继续学习的内容。下面请大家看老师留的作业
作业:1.抄一抄生字词语。
2.想一想: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好在哪呢
师:好,最后我们还是在那首好听的的河北民歌中结束我们今天的课。
3.小学语文观摩课《赵州桥》教案和教学反思 篇三
第六册:9《赵州桥》(第二课时)
《赵州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姓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背诵下来。过程与方法:通过理解重点词句,准确把握赵州桥的有关知识,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具准备:赵州桥图片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学生朗读。
2、启发学生理解“世界闻名”。(在世界上都有名气)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想一想这两段话是围绕什么意思写的,并画出能概括这些意思的句子。再引导同学们分组讲座,理解以下句子。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第六册:9《赵州桥》(第二课时)
1、过去、现在人类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建造了无数的桥梁,请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一想未来的桥会怎么样,想好后简单地画下来。
2、利用准备的有关桥的资料和图片,在班上办一个小小展览会。让学生通过参观,进一步了解有关桥梁方面的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
4.小学语文观摩课《赵州桥》教案和教学反思 篇四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课标及教材分析
《赵州桥》是人民教育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第五单元围绕“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个主题共安排了3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旨在让学生从多个侧面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赵州桥》安排在这一组第三篇课文,目的是从建筑艺术的方面让孩子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赵州桥》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课文描绘的是赵州桥历经1300余年风雨沧桑,至今仍横跨于交河上的雄姿,共分四段。课文开头交代了赵州桥的所在地点、设计者和建桥的时间,然后重点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最后讲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表达了作者由衷的赞美。文章语言准确、简练而生动。通过对赵州桥设计特点的说明,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二)学生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中年级阶段的目标在低年段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如:低年段提出“结合上下文,了解词句的意思”,而中年段就在此基础上提出“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语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同时,中年段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如:“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这些要求在中年段的语文教学中都是要逐步达到的。就本课来说,由于学生处于三年级的上学期,年龄小,阅历浅,他们对赵州桥的感受往往只停留在浅表的形式上,因此,要激发孩子了解赵州桥的特点和设计的妙处以及为什么在世界上会有这么高的价值是一个难点。
(三)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了解赵州桥的特点,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民族自豪感;
3、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观点写一段话;
4、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组织指导学生课余与同伴用不同的方法搜集材料,了解中国灿烂的文化。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激发民族自豪感。难点:学生对赵州桥雄伟特点的感悟。
(五)教学策略
让阅读活起来,关键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我教学中力争做到抓关键句朗读体会为主,结合文本夸赞赵州桥特点时,在教学中让学生读、读读——想想——夸夸——议议,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积淀语言。
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与新课导入部分
直观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可见,今天我们就从“桥”这方面去了解。你们都了解我国古代的桥的什么知识?(先学生汇报,后教师展示3幅古桥图片,时间在3分钟内)
在这些桥里面,有一座世界闻名的桥,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石拱桥(板书课题),“赵州桥是怎样的一座桥呢?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以直观的图片资料跟学生的课前查阅资料进行预习的检查结合在一起,急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同时也能给学生的课堂学习渲染一种古朴的基调。
(二)师生互动部分
一、初读感知、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要求:把生字词读准,把课文读通读顺;思考,赵州桥是有着怎样特点的一座桥?
二、把握课文大意
1、快速浏览课文,把描写赵州桥特点的词语。
2、生汇报。(教师板书:雄伟、坚固、美观)
3、课文中哪些地方具体体现了赵州桥雄伟、坚固和美观的特点呢? 学生分别说出具体描写以上特点的所在段落。
4、精读研讨,感悟特点
同学们,让我们也来夸一夸赵州桥的特点吧,请你们认真读课文,选择其中的一个特点来夸,看谁夸得最好。
学生自学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后,在小组里夸一夸,推选出最好的准备在课堂上夸。这一段的教学,我以找重点句有个性地读→抓重点词→围绕重点词,联系上下问理解→总结学习方法的思路设计。
(1)体现雄伟
当学生夸赞说:它的桥长大约有我们的10个教室那么长,桥宽比我们的 3个教室还要宽„„这时,(板书:长 50米 宽 9米),然后引导学生(从数字上面去引导想象和感悟,抓住“非常”和“横跨”两个词语作为突破口)
(2)体现坚固
有一千四百年的历史、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感悟“坚固”:一个是时间,一个是想象行车马、走行人)
赵州桥为什么会这么坚固呢?因为桥的设计非常巧妙。(抓住“创举”这个词,体会桥的设计的巧妙,引导孩子们去赞美设计者和建造者的聪明才智。)
小结:赵州桥的这种巧妙的设计,开创了世界建桥史上的先河,比欧洲早了整整1300年,被誉为“天下第一桥”。
(3)体现美观。首先,是让学生注意第一句话的好处——承上启下。而学生夸的时候引导抓住“精美”和雕刻之间的联系进行引导,由“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体会图案中的龙的姿态各异、活灵活现,再回到“雕刻”一词上,体会建造者的艺术才干。接着,是重点朗读指导,给出学生背诵这一段。(4)回归主题,总结全文 同学们,通过课文的学习,你由世界闻名的赵州桥联想到了什么?作者仅仅是在赞美赵州桥吗? 小结:同学们,就让我们饱含着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把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一遍。
感情朗读,学习第四段。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主要内容已心领神会,因此,采用以读代讲法,读出自豪、骄傲的感情。
(四)课堂总结部分
《大纲》指出:“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本篇课文写赵州桥“美观”部分,语言生动优美,教学这一部分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中理解,读中体会。
(五)课后作业部分
1、自由组合(不超过5人),查阅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收集,准备进行资料的整理。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
在作业布置方面,关注整组课文的主题,及时地切入综合活动的内容任务,把学生的视野有指向性地引到课外广阔的天地,指导学生查阅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三、课后系统部分——教学后记
5.语文《赵州桥》的教案 篇五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理解“雄伟、创举、坚固”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赵州桥的建筑特点及作者是怎样把特点写具体的。
3、了解介绍“古建筑”的一般方法,学习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4、了解赵州桥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教学重点】
了解介绍“古建筑”的一般方法,学习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创举”在文中的具体所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1、出示“桥”的图片,引出课题。
2、齐读课题
二、学习第1小节,了解赵州桥的概况
1、指名读第1小节,其他同学思考:这一节作者介绍了关于赵州桥哪些方面?
随机正音:(xiáo)河、隋(suí)朝
2、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出示信息要点,整体把握赵州桥的概况。(板书:概况)
三、研读第2、3小节,了解赵州桥的建筑特点及作者怎样把特点写具体的,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
(一)抓关键句,把握2、3小节的主要内容
1、检查预习,用简要而又清楚的语言说说作者写了什么?
2、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关注第2、3节中的关键句。
3、归纳学习方法:找关键句了解这两小节的主要内容,是个好方法。
板书:特点
(二)学习第2小节,理解赵州桥“雄伟、坚固”的特点,以及作者的介绍方法
1、从具体的数字中体会赵州桥的“雄伟”。
(1)理解“雄伟”(板书:雄伟);自读第2节,思考:从哪儿可以感受到赵州桥的雄伟?
交流,小结:作者通过列数字介绍了赵州桥雄伟的气势。
(2)联系赵州桥建造时间,了解作者赞叹赵州桥“雄伟”的.原因。
(3)齐读介绍赵州桥雄伟的内容。
2、了解赵州桥“坚固”的原因。
(1)理解“坚固”(板书:坚固);提问:是什么样的设计使赵州桥的结构如此坚固。
①抓语素理解“创举”,知道“创举”在文中的具体所指。
交流出示: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板书:创举
②默读,找到设计四个小桥洞的好处,用直线划下来。
交流,校对。
看媒体理解“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感受设计者的智慧。
了解作者是运用“既……又……”这组关联词将两方面的好处连起来的。
③小结:通过介绍“四个小桥洞”这一创造性的设计,以及这样设计的好处,告诉我们赵州桥之所以“坚固”的原因。
(2)朗读体会。
(三)学习第3小节,在读中感受记诵方法和作者的写法
1、师生合作朗读,交流背诵方法,感受作者写法。(板书:美观)
2、背诵。
(四)小结2、3节。
(1)小结:通过学习抓关键句了解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还知道了作者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2)再次联系赵州桥的设计者和建造时间,激起自豪感。
四、学习第4小节,了解赵州桥的历史价值。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节。
2、小结赵州桥的历史价值。
五、总结全文。
1、整合信息。
2、借助表格,了解介绍“古建筑”的方法,指导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6.小学语文观摩课《赵州桥》教案和教学反思 篇六
活动目标:
1、幼儿能通过倾听、猜测、验证并发现不同物体撞击瓶子时发出的声音不同。
2、幼儿愿意积极参与听辨游戏,愿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与感受。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过程及教师导语:
幼儿情况 问题及建议
一、摇一摇,听一听,初步感受不同物体在瓶内发出的撞击声
教师:桌子有什么?请你们摇一摇它们,会听到什么?请每个小朋友哪一个瓶子,轻轻地在耳边摇一摇,听一听。
教师:这三个瓶子摇起来,声音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二、观察记录板,根据声音猜测、验证瓶中物品。
1、观察了解瓶中物品。
教师:瓶子摇起来声音不一样,是因为里面放的东西不一样。
2、听辨声音,猜测自己瓶子所放物品。
教师:猜猜看,里面可能放了什么?
教师:请你们摇一摇,听一听。
3、验证猜测,按声音归类。
教师:你的瓶子摇起来声音怎么样?大家来听一听。
教师:谁的瓶子摇起来声音跟他一样呢?
教师:里面是什么呀?
教师:这些瓶子应该送到哪里?请小朋友一边送一边说:“我的瓶子摇起来声音……,里面放的是什么”(教师示范,幼儿学习边说边送)。
4、再次听辨,将瓶子按声音分类。
教师:你听到了什么声音?里面可能放的是什么?
教师:请小朋友将这些瓶子送到前面来,一边送,一边说:“我的瓶子摇起来声音……,里面放的是……”
三、幼儿尝试自制响瓶
教师:这里有一些空瓶子和什么呀?(幼儿辨认)
教师:请小朋友每人拿一个瓶子,选一样东西放进去,盖紧瓶盖,摇一摇,听一听,会发出什么声音呢?请其他小朋友猜猜看。
教师:你听到了什么声音?里面可能放的是什么?
教师:请小朋友将这些瓶子送到前面来,一边送,一边说:“我的瓶子摇起来声音……,里面放的是……”
幼儿拿起瓶子摇起来,有的放在耳边听,有的没有放在耳边听。摇得很用力。
浩博:我的好像是纸团。
牛牛:积木。
幼儿没说,“我的瓶子摇起来声音……”有的幼儿瓶子摇起来跟在上面的幼儿声音不一样,也上去了。
有幼儿的瓶子摇起来没有声音,后来发现是回形针卡在瓶口。
问题:
混乱:瓶子乱响成一片,听觉游戏,主要靠安静地听,幼儿在听的时候,包括老师请幼儿上去的时候都有点儿混乱,很多声音和有用的信息被掩盖了。
匆忙:幼儿忙着摇瓶子玩,没有注意到要听,也没有来得及听和说,老师已经替他们说完了。
材料准备方面:回形针容易卡在瓶口。纸团声音比较闷,也不容易描述“闷”这种声音。
桌子摆放有点儿冷。摆了三张桌子,每张隔得比较远,每张桌子边做四个幼儿。
老师在说各种不同声音的时候,也没有准确描述出来。
建议:
1、可请幼儿围坐在桌子旁边,便于交流,也便于老师及时听到的话语、看到幼儿的动作。
2、响瓶里放回形针,显然不是很合适,可放些声音听起来更容易辨认的,又不容易卡在瓶口的材料。
3、老师的节奏要慢下来,要听幼儿说,鼓励幼儿去说,而不是自己包办。
7.小学三年级赵州桥教案 篇七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16个新词语。
2、照样子,用“不但……而且……”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3、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2和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4、知道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它的设计,在建桥是一个创举,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而骄傲。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概括各段的段落大意。
2、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而伟大。
教学难点 :
对文章段意的概括。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明确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及操作步骤。
2、自学课文,读写、理解生字新词,知道课文大致内容。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引入课题
1、你们看见过哪些桥?
2、你所知道的,我国有哪些非常的桥?
(教师举例: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上海南浦大桥等)
3、教师板书:赵州桥 (教学生字“赵”、“州”)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赵州桥。它虽然没有南京长江大桥那样高大,但却是一座世界有名的大桥。为什么这座桥如此有名呢?我们学了课文就一定知道了。
二、听课文录音,自学课文
1、教师布置自学要求:
(1) 看清生字,会读生字。
(2) 划出带生字的新词,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3) 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学,教师巡堂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你是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的?
(2)、齐读新词 。,你已经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请说说看。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1、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正确地读,即不加字、不减字、不错字。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介绍了什么?
每个自然段各讲了什么内容?
3、学生可同桌交流。师生共同小结。
四、课堂作业
1、完成课堂作业 本中的第1、2小题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板书:
赵州桥
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非常雄伟、坚固
赵州桥 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抓住重点词语、句子,讲读课文1、2段,弄清赵州桥设计上的两个特点。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新词,你知道哪些词语的意思?
2、课文讲了什么?分哪几个方面讲?
二、讲读课文第1段
1、默读第1段
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主要告诉我们什么?还告诉我们什么?
讨论:共2句话,主要讲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还告诉我们赵州桥的地点、设计者和建造的年代。
3、“闻名”是什么意思?它的近义词是什么?
4、指名朗读
三、讲读课文第2段
1、自由读第2段
思考:(1)赵州桥闻名于世,它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
(2)课文中哪些句子是描写赵州桥雄伟、坚固的?
2、出示两幅投影,让学生观察、比较。
3、大桥没有桥墩有什么好处?
A、减少了冲击力
B、节省了石料
4、四个小桥洞有什么好处?
5、李春为什么要设计成拱形的石桥?
(1)“设计”是什么意思?
(2)“这种设计”指哪种设计?
(3)用“设计”说一句话。
(4)你找到了这种设计的优点在哪里吗?能否用课文中的话来说一说。
结合练习:用“既……又…….”造句
6、齐读第2段回答,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是一个创举?
讨论后小结:这座桥大桥洞没有桥墩,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它既减少冲击力,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这种设计,在建桥来没有,所以说是一个创举。
7、师小结:这一段主要写了赵州桥设计上雄伟坚固的特点,是建桥的一个创举,在
这一段中,有些词语和句子跟这段话的主要内容关系特别密切,请找出来?
四、看投影系统地说说赵州桥在设计上的特点
五、作业
1、完成作业 本第3、4、5小题
2、熟读课文第二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
学习课文第3、4段,重点学习第3自然段。理解第4自然段,领会课文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引入新课
二、自由朗读第三段
1、思考并讨论:
(1) 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主要写了什么?
(2) 这一句在段的开头有什么作用?
2、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写出桥的美观的?
(1) 课文中写了大桥哪一部分的美观,它是怎么写的?指名读有关句子。
(2) “似乎”是什么意思?用“似乎”口头造句。
3、分析句子
用投影出示句子:有的…….有的……还有的…….所有的…….
(1) 齐读投影上的句子
师:这段话中有两个分号,表示连接的三个句子间的并列关系,并列地写出了三种龙的样子。最后一句是前几句的总的说明,这种写作手法是“先分后总”。
(2) 如果把最后一句调到前面去,请同学读一读是否可以?这里的写作手法是
“先总后分”
4、作者写赵州桥的美观,为什么只写了桥面两侧石栏板上雕刻的图案?
练习背诵第3段
三、讲读第四段
赵州桥不但雄伟、坚固,而且精致美观,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
1、齐读第4段
思考讨论: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2、小结:这一段是课文的总结,告诉我们赵州桥是我国的宝贵的历史遗产,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四、齐读全文
五、归纳板书内容,总结课文写作特点
六、除了赵州桥外,你们还知道我国有哪些闻名世界的建筑?
七、启发学生思维,谈谈学习的感想
师:我们的祖先建造了许多许多闻名世界的建筑物。对此,你们有什么话想说的吗?
八、作业 :
1、用“设计”、“似乎”书面造句
2、完成课堂作业 本
板书:
赵州桥
总述 世界闻名
坚固雄伟
分述
8.小学语文观摩课《赵州桥》教案和教学反思 篇八
课件展示:孙悟空在花果山的画面。
师:孩子们,快看!齐天大圣孙悟空来了,他要带我们去游览美丽的花果山,可每个景区都设了关卡的,过了关才能进去。孩子们,还去吗?(去)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成功的!板书:“人心齐,泰山移。”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课件展示:花果山大门“我会认”。
师:瞧,第一关到了。孩子们,开始我们的闯关行动吧!
请打开课本93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遇到带红色小帽的字多读两遍。
2、谁愿意读读课文?其余孩子认真听他是否做到了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评议)。谁来和他比一比?
3、读得真棒!连调皮的小猴子也被吸引来了。瞧!(课件:15个小猴,身上写着本课生字)你认识吗?认识哪个就叫哪个的名字,还不认识的请小老师教一教。
4、拿出生字卡,同桌伙伴互相考考,不认识的,互相帮帮,看谁记得牢。
5、用开火车读,分组读,齐读的形式认读生字卡。
6、在大家齐心协力之下,这么多生字,全被攻下了。可哪些音难读?哪些字难记?请与同桌交流,看看同伴的想法是否与你相同。
7、比一比哪个孩子最能干:能用“××告诉我××字音或字形容易错”的句式向大家说说,提个醒。
8、交流识字经验:孩子们真能干,不但看得仔细,听得认真,还说得这么清楚,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识字方法。
(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比一比、换一换、编儿歌、形象记忆等识字方法)
9、这么好的识字方法,让一向自以为聪明绝顶的齐天大圣都自叹不如!唉,真是“人心齐,泰山移”。大圣也只好把花果山的大门打开了。
(1)读词(课件出示:满山的果树,果树上有生词)这是花果山的果园,想摘果子的孩子听好了,请拉着你的小伙伴一同来摘。读得好的奖励带有生字的苹果。再让他们当小老师教读,师贴苹果词。(齐认读)
(2)理解词――说话。
为了奖励大家,请欣赏几幅优美的画面,但老师有个要求:边看边想,用画面上的词来说一句话。
出示课件:
①泰山风景――泰山。②柴块燃烧的熊熊火焰――拾柴、火焰。
③诸葛亮(伴以人物介绍)――诸葛亮。④小棒折断――折断。
⑤小船在蓝色汪洋大海里航行――竹篙、划桨。
三、再读课文,理解俗语
恭喜孩子们,你们闯过了第一关,继续往前行吧!
1、课件出示:美丽的花园,园门上“我会读,我会背”。
展示课文内容。
2、生自由练习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又流利。
3、你喜欢哪句俗语?先读一读,再说说为什么喜欢。
相机引导理解:“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抱成团。”
让学生用准备的学具小棒做实验。
4、揭题:孩子们,从刚才的读中,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短句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学生自主发现,教师归纳,像这种通俗易懂,读起来琅琅上口,蕴含一定道理的语句就叫俗语。板书课题:俗语。
5、刚才孩子们说到了我们今天所学的俗语都讲的.是“团结力量大”,那在我们生活中,哪些事情体现了团结力量大?学生自由畅谈课前搜集的资料。
6、男女生小组比赛读,对读。
7、试着背诵:师提示每句俗语的第一个词,生接背。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闯过了第二关,你们可以尽情地观赏五彩的鲜花。
1、课件出示:花园里群花争艳的美景。图标“我会写”。
2、学生认读10朵鲜花上要求书写的生字。
3、按结构重新给生字排队。
左右结构:划、折、拾、顶、移、断、船。
上下结构:柴、齐。
品字形结构:众。
4、哪个字最难写?想看着老师写一写吗?师范写生字,学生书空。
重点:众、柴、断。(注意“断”的笔顺)
5、学生自主描红书写。
6、展示学生作业,评一评。
五、自主实践,知识拓展
1、孙大圣祝你们闯关获得全胜,请你们欣赏一首好听的歌曲,名叫《众人划桨开大船》,歌中有我们今天学的俗语,会唱的孩子可以跟着唱,不会的请拍起你的手。
2、课件出示其他俗语,学生读一读。
3、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俗语(也可单独列为一节活动课)。
《俗语》教学反思
9.小学语文观摩课《赵州桥》教案和教学反思 篇九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笑、叫、后、当”4个生字。
2、复习复韵母ie、üe、er及其四声,会拼读音节xié、xué。
3、能正确朗读儿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
4、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笔顺正确描摹“当”、叫、后”三个生字。
5、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笑、叫、后、当”4个生字,复习复韵母ie、üe、er及其四声,会拼读音节xié、xué。
教学难点:
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笔顺正确描摹“当”、叫、后”两个生字,能正确朗读儿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
1、这是什么?
2、交流:这是一双皮鞋。(鞋,一双鞋,跑鞋……)
3、复习朗读“ie”。
4、有位小朋友穿上了一双鞋,在上学路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
5、今天,我们学习22课。
二、课文学习
1、“我”的鞋究竟怎么样?听课文录音,听清生字的读音。
2、交流。(我的鞋会发出声音,发出的声音像老鼠叫……)
3、学习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吗?
(1)笑:指导拼读音节,为“笑”找反义词。(复习“哭”)
(2)当:注意读准第四声。
(3)后:注意韵母ou做一字开花游戏。(后面、后来、以后、然后等)
(4)叫:注意三拼音,说说老鼠怎么叫,小猫怎么叫。
4、指导写字。
?指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这两个字的笔画,师生共同分析。注意“当”第一笔是竖,“后”的第一笔是撇。
书空“当”、“后”。
叫:竖提在竖中线。
当:竖在竖中线,横折在横中线。
后:横在横中线上面,横折在横中线下面。
教师范写,学生跟写。
4、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
(2)分句指导朗读,读好句子的停顿。
思考:我的鞋子好笑在哪里?小猫怎么会把我当老鼠?
讨论,要求读出儿童的情趣。
(3)师生合作读。
(4)男女生读、表演读。
(5)指导背诵。
三、小结复习
1、游戏:给字宝宝点名。
(1)指名读出出示的生字宝宝。
(2)小组读。
2、抢读词语。
布置作业
1、读生字词语。
2、读课文,背诵。
10.《赵州桥》语文教案 篇十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本文的生字词,正确读写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过程与方法
1.课前预习和课文讲授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
2.理解赵州桥的设计特点。
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及设计上的特点。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向大家介绍的是一座古老的桥梁,它的名字叫作赵州桥,也叫安济桥。赵州桥建造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了,历经千年风雨,而今依然巍峨挺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深入探究这座凝聚了古人智慧和才干的桥梁。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读生字新词,可以结合图片或者组词加深理解。
县(县城)拱(拱桥)济(救济)
匠(工匠)计(设计)横(横跨)
史(历史)爪(龙爪)
2.对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赵”的“走”收笔的捺要平缓。
“创”左宽右窄,左是“仓”不是“仑”。
易错提示:
“省”的下方是“目”,中间是两横。
“县”的上部是中间是两横。
3.多音字。
爪
zhuǎ:爪子
zhǎo:张牙舞爪
4.词语理解。
桥墩:桥梁下面的墩子,起承重作用,用石头或混凝土等做成。
雕刻:(多义词)
①在金属、玉石、骨头或其他材料上刻出形象。
②雕刻成的艺术作品。
缠绕:条状物回旋地束缚在别的物体上。
堆砌:(多义词)
①垒积砖石并用泥灰黏合。
②比喻写文章时使用大量华丽而无用的词语。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概括归纳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一共四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介绍了赵州桥的基本情况。
第2自然段:具体描写了赵州桥雄伟姿态。
第3自然段:生动描写了赵州桥的美观。
第4自然段:赞扬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2.赵州桥的设计出自于何人之手,建造于哪个年代?
明确:赵州桥是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
3.读了这篇课文,你能说说赵州桥的与众不同在哪里吗?
明确:赵州桥横跨河面,桥下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大桥洞的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这独特的设计是前所未有的。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通过对课文的初步学习,我们对赵州桥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这一千四百多年的时间里,赵州桥经历过10次大的水灾、8次战乱、多次地震,而今依然存在,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下一堂课,我们将深入课本内容,具体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才干。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小学语文观摩课《赵州桥》教案和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观摩课心得体会12-09
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观摩学习感悟06-23
小学四年级语文《火龙出水》教案及教学反思01-21
小学语文教学优质课观摩活动汇报材料09-14
平顶山市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