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阅读计划(精选8篇)
1.校本阅读计划 篇一
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
若是有人问我:“如有机会来个穿越,你会穿越到哪个朝代?”我将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他:宋代!为啥这样说呢?因为相较于其他朝代,宋代是一个最为重视读书人的时代,重视读书人,那么,读书也就是一种风尚,也就是一种区别于其他时期的“宋祖style”。忝为一个读书人,我是很羡慕宋代的读书人的,捧起宋词宋诗宋文,总觉得宋代的文人骨子里都有一种特别的文气在。比方说,屯田郎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就有朴实真切毫无矫揉造作之感;易安卿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自有柔肠百转一泣三叹的悲伤;放翁叟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亦有肝脑涂地为国进贤的悲壮„„纵使流连于软帷香闺的花间秾词,也使宋代文人的主流文气多了一件华丽的蝉衣。所以说,宋代人的读书,是能够像孟子说的那样,能养读书之气,乃为善读书。
然时日逝去已久,我无法再亲耳聆听宋仁宗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黍”的“三有劝读良言”,也无法再亲口附和汪洙“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读书豪情,更无法亲身感知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的苦读狠劲儿,但是我可以发自肺腑由衷地感悟到宋朝诗人黄山谷“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这句话的内在含义,因为读书确实能够养文气,要不,苏轼怎么会有“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感叹呢?
我来东海已经三年有余。在市井酒肆之间,我发现了一个很是耐人寻味的现象:凡是毛笔字写得好、有一定文学底子、俨然有隐者之风的人,必是上了一定年纪的。而这些上了一定年纪的有古风之人,大多又与觉民有很深的渊源。随着了解的深入,我释然了:觉民的前世,便是走出了多位前贤的东海书院;觉民的前身,便是培养了一大批满怀报国热忱而努力读书的爱国志士的觉民小学和觉民中学;而觉民中小学得以成就诸多贤才的根本,即是“读书”之斯道。
历览觉民中小学发展的历史,古圣和今贤荟萃,求学与报国并存。回望七十余载前的当代,一批批英勇不屈的觉民学子,学成文武艺,挥洒报国情,毅然奔赴抗日前线;回顾多事之秋的现代,一代代临危不惧的觉民学子,满怀家国情,奋戈御外侮,决死抗击法鬼入侵;回溯国强势胜的康乾时代,一位位从东海走出去的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举人秀才,与能臣贤相共商定邦之善计,同谋治国之良策,举己身之全力,谋桑梓之福祉。由是观之,古圣今贤的求学报国,无不是通过勤奋读书来推动和实现的。
现而今,穷根究底、广泛涉猎的读书之风,在我们莘莘学子和古圣今贤之间,已然有了断层之虞,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是不乐于见的,也是心怀隐忧的。幸而学校早有先手,通过统筹安排,现在编印了一本语文阅读校本教材,分《爱国篇》、《爱校篇》、《自爱篇》和《爱家篇》四个部分,内有诗歌、散文、杂文、回忆录等多篇美文,不日就能付梓。我衷心希望同学们能够以这本校本教材为突破口,在饭后课余的零碎时间里,再次拾起书本,“多读书,读多书”,最后达到“读书多”的程度,也养出一股浩然的文气来。斯人已远去,烈风长留存。觉民所以觉民者,在乎读书之斯道也;而读书之斯道,则诚为觉民!
愿有志者勉之!
张
林
甲午年乙亥月戊戌日于觉民
2.校本阅读计划 篇二
阅读文本自由选择。官方阅读文本《每周一读》很经典, 而且专家都做了解读, 等于在食物里加了淀粉酶, 好消化多了。教师可以看, 看多看少完全是自己的事, 也可以不看, 作为校方只提供这样一个读本, 不附载任何要求, 没有任务的, 由教师自主而为, 作为校方甚至都不在乎它能不能结题, 结题意义似乎不大, 学校更关注的是教师的个人收获。
阅读研究的自主定位。阅读是很宽泛的, 国学的知识读不了, 或者不感兴趣, 完全可以读点别的。读书是阅读, 读新闻是阅读, 读军事也是阅读, 凭着自己的兴趣去读点东西, 未尝不可。自己的兴趣点和发展需求只有自己最清楚, 自己去安排, 开卷有益, 多读多益。作为教师, 要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充满个性的阅读定位, 不要东施效颦, 允许有各自的选择和追求, 不能强求千篇一律, 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因校而异, 因人而异, 因时而异。
以写促读是提高阅读效益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读的过程中要把读与写结合起来, 随手勾划圈点、旁批尾注是写, 形成成篇的文章是写, 在网上参与读书研讨是写。朱永新的“教育在线”有读书的专题——“教育在线”, 培养了大批优秀教师, 它的方法就是鼓励老师们写。朱永新的一个讲话录音《新教育实验的理论与实践》, 讲到阅读与写作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影响, 非常神奇, 读后对人的触发很大。
阅读成效检验不搞形式, 不定指标。不看教师提交多少读书笔记、读书心得——“为赋新词强说愁”是很难受的事情, 随便读读, 随便划划, 率性而为, 不能因为校方的一些生硬措施破坏教师读书享受的美好心情。只要教师自己觉得读书有了收获, 有了改进, 有了提高, 就很好。读书为自己, 不必在乎别人的目光。开卷即有益, 阅读的成效是一种客观存在, 你不去检验它, 它也在那儿存在着。我们鼓励快乐地、自主地、放松地读, 学校只提供提供阅读方面的服务, 使整个阅读实验研究充满学术激情、学术快乐和学术自由。
确立读书为己新理念。我们不要把读书的目的定得太崇高, 太激动人心, 读书为自己, 为自己而读书。读书有时出于实用方面的考虑, 譬如教学需要、生活需要, 有时是审美需要, 是休闲娱乐、修身养性。从这一理念出发, “我的阅读我做主”, 阅读不设限, 通过阅读各取所需, 通过阅读实现自己的目的。不贬低读书的功利性, 为功利性的目的而读书是值得肯定的;提倡审美的阅读, 为审美而读书是高雅的。书迷是可爱的, 热爱读书、善于读书的人是有发展前途的。以书为友, 耳濡目染, 人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生活品位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读得书多了, 读书的人多了, 整个民族的素质也就提高了。
关注读书的娱乐性。在好多时候难道不是因为有趣我们才读书吗?难道乐趣不是读书持久不衰的动力吗?难道为娱乐而读书不是读书之冠冕堂皇的目的吗?有时我们宁肯读金庸的武侠也不愿读那些又枯燥又长的论文, 武侠小说是成年人的童话, 夜深人静, 拥衾展卷, 妙不可言。虽然不能成为大侠, 沾染点侠骨柔肠、剑胆琴心还是有可能的。读《红楼梦》读到《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进入其境, 陶然忘我, 有一种无法言喻的美感。拨开表象的迷雾, 我们看到《天龙八部》《红楼梦》等都达到了佛的境界。一个时期, 琼瑶的小说颇为流行, 也颇受非议, 应该说琼瑶的小说培养了很多多情善感的小女子, 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标准。总之, 从兴趣入手, 从寻乐开始, 我们切入了阅读, 就像儿童从游戏入手切入电脑学习一样, 好的阅读就这样在潜移默化中给人以影响。
我们提倡个人的和个性化的阅读, 提倡自由地交流。学校教育科研部门要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 做自己该做的, 不该做的不做, 做不到的不做, 不合校情的不做, 费时费力无效的不做。给一线教师提供《每周一读》, 人手一册;制订学校阅读工程实验计划, 以便据此提供宏观管理与服务;编印校本阅读工程实验研究资料, 向大家讲明阅读工程实验研究的有关情况;在研究的中期拟推出阅读工程实验研究成果集, 为阅读工程实验研究提供范式和助推;也要征集一些诸如读书笔记、心得体会之类的研究成果, 但大前提是自愿参与, 不搞强行摊派, 提交的成果给予奖励, 帮助推介发表, 别的完全交给实验教师自己去运作。如果喜欢论坛这种交流形式, 可以参加到《教育在线》这些全国性大网的论坛里去。阅读最大量的常态是个别的时间、个别的地点的个别的阅读和个别的交流, 是散读漫谈, 是忙里偷闲, 自得其乐, 过多的行政干预往往适得其反。
3.快乐阅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篇三
[关键词]快乐阅读 校本课程 开发 实施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0-009
快乐阅读校本课程,强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倡导从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多样化学习需求出发,通过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受到思想的熏陶,智慧的启迪,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快乐阅读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快乐阅读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让学生热爱阅读,感悟成长。快乐阅读校本课程蕴含着各种体裁的文章,它们在表现内容和方法上各有侧重,因此,阅读各类文章的着眼点和方法也会有所差异。这时,教师要注意教会学生结合文章特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阅读,让学生学会品读经典,在有效阅读中提升情感意志,丰富精神世界。二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开拓学生知识视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三是通过阅读,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接受优秀思想的熏陶,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快乐阅读校本课程开发内容
快乐阅读校本课程,强调从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多样化学习需求出发,结合学生年段特点选取不同的阅读内容,将各年级课程分为上下两册,每册包括四个板块。
第一板块:优秀古诗词诵读必背。所选古诗词均符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每周背诵1-2首,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贺知章《咏柳》、杜甫《江畔独步寻花》等。
第二板块:主题单元。该板块选取了不同题材和体裁的经典作品,多为教材精读课文的拓展阅读,集合了童谣、童话、散文、短篇小说等文体,语言短小精炼、表达简洁准确、内容丰富生动。
第三板块:走近名家名作。该板块主要选取当代优秀儿童文学家冰心、金波、张秋生、杨红樱等名家的经典作品,以其精彩片段或独立故事作为阅读引子,通过独立品读和欣赏,点燃学生阅读热情,提升学生阅读品味。
第四板块:经典书目阅读。主要推荐一些适合不同年龄段阅读的中外经典名著和阅读作品。如三四年级推荐阅读《骑鹅旅行记》《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五六年级推荐阅读《蓝鲸的眼睛》《大侦探小卡莱》《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等。
三、快乐阅读校本课程的实施形式
1.积极开展经典诵读擂台赛
中国教育学会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说过:“热爱母语,就要喜欢诵读经典。诵读经典,不仅会更加热爱母语,热爱中华优秀文化,而且会为自己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在实施快乐阅读校本课程时,教师要注意围绕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积极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擂台赛,引导学生传承优秀文化,激发学生阅读热情,锻炼学生胆量,加深学生思想深度,帮助学生提升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2.定期召开读书报告交流会
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定期组织学生召开读书报告会,让学生交流阅读心得和感受,在阅读中快乐成长。比如,有学生是这样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的“书,真是我的好老师。它帮我解开了心中的疑惑,它让我学习了许多知识。记得有次给花浇水,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植物没有明显的呼吸器官,它们是如何呼吸的?于是我急忙跑到小书柜,翻开《新世纪少儿百科全书》,很快找到答案。原来,植物主要通过根、茎、叶、花与果等所有活细胞进行呼吸,气体通过表面细胞上的小孔和薄膜自由出入。”这样的阅读感受无疑让学生收获了知识,也享受了乐趣。
3.指导学生学写读后感
读后感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基本形式。当学生阅读完一篇优秀作品后,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和乐趣,指导学生学写读后感让学生抒发真情实感,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比如,有学生在阅读完《爱的教育》一书后,这样写道“《爱的教育》叙述了小主人公安利柯每天的故事,字里行间,皆离不开一个‘爱字。生活中,爱,其实很简单,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感受和领悟。”
总之,在快乐阅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优选有效方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感悟,让学生快乐阅读,快乐成长。
4.校本培训学习计划 篇四
2008—2009学
正当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在神州大地开展得如火如荼之际,‚校本‛借着新世纪的东风向我们迎面走来。以‚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为特征的校本培训、校本管理、校本课程、校本教研等校本活动已经成为大家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校本‛它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冷静与思考,使我们更多地关注学校生活、关注学校自身所面临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扎实推进课程改革,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跨世纪园丁工程》等文件精神,坚持‚夯实基础、面向课改、力求提高、立足校本、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的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以教育科学理论为依据,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以教师在课程实施中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培养一支师德修养高尚、业务素质精良、教学技能全面、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能适应新课程改革需求的教师队伍为目标,大力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与培训工作,把学校建成一个学习化的组织,促使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立足实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不断反思,更好地学会学习、学会与人合作,让全体教师在个人反思中提升自我、在同伴互助中发展自我、在专业引领中完善自我,更好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二、总体要求
以新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为重点,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把立足点放在解决教学改革和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增长点放在促进学校、师生的共同发展上。
三、工作目标
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学生观。
2、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导向,深化培训工作,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以校为本的教研与培训工作水平,以培训增后劲,用教研促发展。
3、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本学科发展动态,加强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联系,不断探究学科改革的点,促进每位教师专业的发展,提升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适应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需要。
4、了解国内外教育科学研究最新成果,能独立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提高自我反思、自主发展能力,在当地的素质教育过程中发挥示范作用。
5、通过学习、借鉴、引进、交流,进一步深化语文‚自能学习‛、数学‚问题自主解决‛课题实验,不断探索研究适合学生特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6、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与培训制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7、解决教学实际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8、探索出以校为本的教研与培训的实施策略和操作技术,形成以校为本的教研与培训的典型案例。
四、工作内容 ㈠、教学常规工作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进一步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做好教学常规工作日益显得更为重要。为此,我们将依据《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若干意见》和《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督查评估细则》等文件精神,做好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作业与辅导、教学评价等各方面常规工作,重点做好教案编撰等工作改革。具体如下:
改革传统的教案编撰模式,在实行新课改的一年级中采用批注、活页教案等新的教案编撰形式。
批注式教案——教师在备课时,把学生应该掌握的情感、能力与知识目标、学生探索的重难点、学生运用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师拟采用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课程资源等一些问题直接撰写在教师课本上。
活页式教案——改革传统的整本教案的样式,教师可根据需要采用单独页的教案,活页式教案内设有‚教学内容、情感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探索重难点、学具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教后记‛等内容。
㈡、教学研究工作
1、以教研组、年级组为单位认真研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课程标准》等新课改精神,转变教学观念,依‚标‛施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体做到‚四层次、三必须、两有、一检查‛即:在学习形式上分四个层次,每月一次全校教育理论讲座、一次教研组学习、一次网上学习、一次个人自学;在学习内容上做到三个必须,必须是先进的教育思想,必须是科学的教育理论,必须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在学习管理上实现两有一检查,即有学习记录、有学习体会、每星期检查一次。
2、以举办青年教师上汇报课、骨干教师出示范课、新老教师结对子、赛课、说课、评课、写教学反思、教学心得交流等形式,为教师成长、发展服务,提高教师课改意识和课堂教学质量。
3、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引导教师学习新的教学方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4、加强对全休教师进行计算机培训,特别是课件制作培训,提高教师计算机运用能力。
5、探索适应新课标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主体,按‚说课——上课——反思——评课‛程序,每学期每位教师出一节具有体现课改精神教学模式的研究课,并从中推出优秀课,为实施课改打好基础。教师在进行说课时,可着重从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后改进等方面进行;在进行教学反思时,可着重从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现象、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反思自身教学。
6、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研究工作:如何根据学科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如何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如何利用现有教材,体现课改理念;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如何体现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如何开发校本课程;如何写课后反思,做研究性的教师。
7、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教师论坛,推进反思性教学和新课改精神的落实。
8、确立‚教研日‛制度。‚教研日‛实行全天教研,教研活动可安排‚结对帮扶、跟班听与教、同上一节课、课改沙龙、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与教师对话、教学展示、案例分析、问题‘会诊’、心得交流‛等多种形式,时间由各校自行确定。各校应充分利用教研日,开展校际教研活动,把具体内容落实到人,并及时做好记录、做好材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在这过程中,还应通过
建立前瞻式学课、集智式备课、双向式说课、对话式上课、沙龙式评课等多种形式的反思型教研模式,以提高校本教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9、继续深化语文‚自能学习‛、数学‚问题自主解决‛课题实验,通过研究、调控、实验、交流、总结、材料积累等形式,对出现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统一认识,集体行动。
10、积极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积累教学经验,撰写论文。
(三)校本培训工作 A、培训内容:
1、教师职业道德和执教规范:《教师法》学习与辅导、教师职业道德宣讲、教师执教规范评讲、优秀教师事迹演讲、‚廉洁从教‛、‚文明执教‛案例分析与讨论、‚师德磨炼‛笔记展评等。
2、教师职业技能和教科研方法:教师基本功训练与比赛、外语和信息技术自学与考试、教师能考评、教研方法讲座、课题研究方法案例分析等。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改专家讲座;各科《课程标准》学习、讨论与考试;课改先进学校考察学习;校内课改经验交流会;教学行为反思辩析会、师生课改对话会等。
4、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研究:各级各类课题开题会、阶段总结会、结题会;课题集体研究活动;课题研究文章展示与答辩;课题研究师生对话;课题研究成果论证与推广会等。
5、校级教研活动:有培训目的和研究专题的全校性公开课、研究课活动;跨学科的综合性教学研究活动、校级‚优质施教‛说课、议课、评课活动;由学校组织的教材教法研讨会、教材比较分析会;优秀教案、学案评比;‚探索与反思‛校级教研网络平台、有共同研究计划的校际联合教研活动等。
6、青年教师培养:如师徒结对活动、青年教师业余进修、‚教坛新秀‛培养计划、青年教师‚热心爱教‛演讲会、‚关心青年教师成长‛座谈会、青年教师论坛、‚未来教育家‛沙龙等。
B、培训形式:
主要采用集中学习、教师自学、案例分析、小组研讨、举办论坛、个别指导、主题研讨、协作教学、举办讲座、资源共享、专题演讲、课题研究、教学观摩、教学竞赛、考察学习、参与式、反思型、研究型、长短期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专题与学科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各校还可以结合实际,创造性
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活动。
五、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校本教研和培训工作机制
为加强校本教研和培训制度建设与管理,保证校本教研和培训工作得以扎实、有序、顺利地开展,成立校本教研和培训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校本教研和培训的实施、指导与管理,负责制定校本教研和培训工作方案、管理办法及计划,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王宏运 副组长:雷百锁
成 员:薛寒冰 胡永红 赵玲玲
2、建立管理网络,增强校本教研和培训工作功能
建立以校长为核心,教导处为主体,教研组为基本单位的教师人人参与网络,组建各学科中心教研组(具体组建情况见本学期教研工作计划)。学校教研和培训活动由教务处、教研组和学校主管负责人分层负责,树立合作意识,引入竞争机制、激励机制,进一步增强校本教研和培训各个环节的工作功能。
3、组织学习理论,明确校本教研和培训工作内涵
组织学习以校为本的有关文件和理论,明确校本教研和培训是一种学习、工作和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是提高教师个人教育教学能力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4、实行有效管理,发挥校本教研和培训工作优势
构建‚四个一‛的工作格局,即:坚持一个方向——坚持‚教研强师、科研兴校‛的办学方向;深化一项实验——语、数课题研究;树立一种理念——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建设一支队伍——教育科研队伍。同时,通过建立配套的制度来加以规范,以此带动全校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和培训活动。
活动考勤制度。在开展校本教研和培训过程中,将通过设置一本出席册,对全体参与教师进行严格考勤。
学时登记制度。参加校本教研和培训的教师经县教师培训机构审核,在县教育局确认后,由县教师培训机构按校本培训规范性学时发给24学时的学时证明。
过程督查制度。我校将对各校校本教研和培训工作实行动态管理,通过定期或随机等形式,对全体教师的校本教研和培训工作进行过程督查。
资料建档制度。我校对学校开展校本教研和培训以及教师参加该活动的各种资料,做好建档工作,并注意做好教师成长过程中的资料积累。
表彰激励制度。教学案例研究、课题研究工作纳入教师的工作量,作为教师考核、职称评聘的一项重要内容。我校将适时对校本教研和培训工作成绩突出的学校与个人进行表彰与激励。
5、组合研究小组,提升校本教研和培训工作实效
按问题的类型和研究的的意愿组合成研究小组,通过定期或随机组织学习和研讨,及时交流经验,反思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教师也可根据本人的具体问题进行自主的研究,不断实践与反思,不断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
6、建立个人档案,深化校本教研和培训工作研究
每位教师均应建立‚教师个人成长记录袋‛,将自己参与校本教研和培训活动以来在课程理念、教学观、学生观方面的认识和变化、收获与感悟、自己的课例、分析、反思、教学手记等记录其中,不断激励自己成长。
7、注重整合资源,争取校本教研和培训工作引领
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与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的专业研究人员和多方面专家的联系,通过与他们建立密切伙伴关系,争取他们的专业引领。或与兄弟学校联系开展校本教研和培训活动情况,互通有无,实现资源共享。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学校教学改革实验,促进教师教法与学生学法的变革。同时。还将通过积极组织担任培训工作的教师进行专题性的学习、考察,为他们提高水平创造条件,从而为校本培训奠定师资基础,以此深入开展校本教研和培训工作。
六、实施要求
1、应当强化的六种工作态度
积极参与的态度;一切为了学生的态度;团队合作的态度;勤于研究学习的态度;善于反思的态度;合理应用业余时间的态度。
2、教师务必要做到‚六勤‛
勤学课;勤听课;勤研课;勤评课;勤跟课 ;勤反思。
3、教师应做好‚五个一‛
每周做一次教后记或教学反思;每月向学校提供一个典型教学案例;每学期上一节校级以上公开课、研讨课;每周提出一个教学上的问题,并有解决问
题的相应办法;每周至少听一节课,并做好记录,评点。
七、具体的专题研究内容与培训形式等校本教研和培训工作依托在每学年工作计划当中。
八、本方案未尽事宜待后另行补充。
5.学校校本研修计划 篇五
一、研修目标
本学年,我校将根据县教育局工作思路和学校的发展规划,以打造高效课堂为中心,以学校管理工作、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突破口,以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课堂教学改革为主抓手,科学规范地开展各项研修活动。使校本研修成为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从而为学校长远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二、现状分析 1)、我校位于新邵县迎光乡,地处偏僻,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我校为村小,教师队伍缺失严重,学校实际上课包括两个代课教师才7人。基本上每个教师都包班,教学工作繁重。学校教师年龄偏大,因此,学校大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已经形成定势,由于年龄较大,学习意识较差,要让他们转变教学观念有难度。
2)、部分教师的积极性不高。教师队伍中长期休病假的人太多,在一线上班的教师家里有事或有病请假扣钱,不上班的不扣钱,形成“干多不如干少,干少不如不干”的恶习,导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3)、学校教师严重短缺。整个学校没有一个专业的音乐、舞蹈教师,对学校的艺 术教育形成严重制约,每年的艺术节是学校最大难题。学校没有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很难做到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
4)、办学条件还有不完善之处。
1、学校无围墙和校门,对于学生安全是个隐患,也不利于教学工作的规范化。
2、体、音、美、卫器材严重不足,教师专业也不对口,每次上音体美课只能是挪作作业课,不利于学生多元化发展。
3、没有多功能教室,全校教师开会、教师讲公开课有诸多不便。每次想给学生上上什么多媒体课,都只能是“望洋兴叹”。
5)、教学工作底子薄,这几年由于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和成绩优秀的学生到邵东及广州等地读书的较多,学生外流现象更加严重,一些成绩不理想的则不断带回家,已经形成恶性循环。
三、研修重点:
“有效教学” “疑难问题解决”
四、主要具体工作措施
1、已经向上级申请校园维修的修建。
2、继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律、法规,杜绝一切有损教师形象的言行,把师德建设放到教师素质的首位,不断提升师德建设水平。
3、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是不断提高老教师的教学理念更新,通过组织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论、研读新课程标准,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结合自身实际,注重追求现代教育理念与自己的教育行为的有机整合。
4、发挥老教师的师示范作用,尽快形成年轻教师的教师业务水平能力。学校将对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充分发挥老教师的的丰富教学经验直到作用,以老帮新,以新促老。以此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5、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将课题研究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加强课题研究指导工作,督促各立项课题科学有序地开展。
6、做好以“有效教学”为主题的全员研教工作。根据新课改研教工作的新要求,认真做好本学年全员研教工作。并结合全员研教工作,组织开展各学科“疑难问题解决”的研讨
活动,以达成学校教研、科研一体化。
7、时刻不忘调整心态,始终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工作面对学生。
五、保障措施
以校长为带头作用,狠抓教学质量,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增强主任检查力度,不定期去随堂听课,不断促进教育教学革新。
6.校本研训计划 篇六
本学期,我任教二(2)班的数学。作为新教师,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还需要继续提升自我能力。所以我要继续认认真真学习理论知识,勤勤恳恳实践,注重自身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使自己真正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在不断的总结与实践中使自己更加成熟。
二、本学期研训目标:
1.通过多途径的学习,积极参与各级部门开展的培训学习,深入了解数学教学最前沿的信息,把握本学段数学教学特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运用到课堂实践中。
2.结合校、教科室和语文教研组开展的教科研计划,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做好研训笔记,及时反思,不断总结。
3.做好师徒结对工作,多与有经验的老师交流。认真备课、上课、评课、反思、磨课,做好笔记,反思总结。
4.研读各年级段教材,寻求对教材解读、教学设计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和积累。
5.阅读相关教育理论书籍,与实践相结合,促进自身发展。
三、具体措施:
1.积极参与各种研训活动,做好笔记,及时反思,总结经验。
2.虚心请教指导师及其他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定期做自我总结。
3.潜心研读各年级段数学教材,寻求对教材解读、教学设计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和积累,并在实践中进行操练。
7.校本阅读计划 篇七
传统的阅读教学存在很多弊端, 主要表现在强调教师的设计而轻视学生的需求, 强调词汇学习而轻视语言的应用, 强调完成读后问题而轻视思维的训练。相对而言, 图画书阅读是儿童早期英语阅读的更好载体, 儿童对图画书的叙述和表达有着天然而敏锐的观察、发现和领悟能力。图画书阅读相对于文本阅读是一种更有生产力、更有价值的心智活动, 也能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
而英国的艾登·钱伯斯教授提出的“说来听听”的阅读分享模式则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图画书阅读的兴趣, 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引发学生思维的深度思考。他将阅读分享分为三种:分享热情、分享困惑、分享的关联性, 并提出四种表达方式:说给自己听、说给别人听、大家一起来发言以及聊出新点子。
当然, 二语学习中阅读分享活动的设计与母语学习的设计会有很大的差别。因为作为二语学习中学生的年龄要比母语学习的学生年龄大, 而且知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滞后, 所以我们绝不可以照搬别人的东西。我校根据三四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以及现有英语知识水平, 有针对性地设计阅读分享活动。我们认为, 重要的是, 阅读分享的问题设计要能够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 使学生能够有话可说, 能够引起学生思维的深度思考。
本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西苑小学三四年级学生为对象, 进行“说来听听”英语图画书阅读分享设计, 并就教学实践中的阶段经验和感受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设计问题、组织分享
在这一阶段, 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内在需求, 精心地设计阅读分享的问题。问题设计首先要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其次要保证交流中运用的语言简单而又利于发挥已有知识储备, 使每个孩子都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 最后, 问题设计一定要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以及学生年龄段最关注的问题有联系, 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 调动学生全身心参与的欲望, 让阅读分享自然发生。这一阶段, 有以下具体的策略。
首先, 可以设计大众化的问题, 引发学生分享的兴趣。在开始阅读一本书之前, 可以发出这样的问题:Have you thought what kind of book it is?How is your feeling about this book now?What is the difference from the beginning?这些启发式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书本的内容, 提高他们的兴趣。
其次, 可以根据不同内容的图画书, 提出针对性的问题。例如, 在讲I Am not a Pet一书后, 可以这样问学生:D o yo u w a nt to be this pet cat?Can we share your ideas?相信多为独生子女的学生一定会深有感悟, 有分享观点的意愿。又比如在讲It is not easy to be a mother主题时, 我这样问学生:W h i c h is more difficult, to be a mother or a kid?Talk about your ideas.Give your mother or the kid some advise。这样可以引导学生使用I m u st/c a n/s h o u ld……的句式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些问题都是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学生可以发自内心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从而真正感受到“说来听听”的乐趣。这样做还能督促学生使用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 实现学以致用。
经过一段时间分享活动的尝试, 学生渐渐对阅读有了一些兴趣了。可是在实施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学生发表的观点模式化, 缺少新意和深度;学生在阐述独特的观点时语言错误较多, 从而影响了学生参与的广度。据此, 笔者认为, 在分享问题的设计上要能够抓住文本的深刻内涵, 引导学生做更深刻的思考。
二、深入引导, 启发感悟
随着学生对阅读分享越来越感兴趣, 同时对阅读分享的了解也有一定的加深, 为了能够进一步抓住每个学生的心, 让每个人都深深地沉浸在图画书里, 可以顺势进行第二个阶段的阅读分享活动, 让阅读分享在心灵深处慢慢生根发芽。这一阶段有三个策略可以执行。
首先, 为学生提供图书中的线索。在图画书阅读过程中, 教师要从不同角度发现故事书中的发展线索, 以便帮助学生找出不同的故事层次, 提升他们对书本内容的理解深度, 让他们真正走入图画书文本里, 从中感受阅读的无限乐趣。
其次, 以文本为载体并结合生活进行深入探讨。在阅读完成后, 教师可以提出以下一般性的问题引导学生:Do you like the story?Who/What do you like?在之前线索的帮助下, 引导学生大胆说说自己的想法, 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故事, 同时以故事书为载体大胆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沟通。当然, 对待一些特殊的故事, 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有特点的问题或是活动, 激发学生参与“说来听听”的浓厚兴趣。
最后, 将讨论前后的结果进行对照。对照的目的是发现学生的想法是否产生了变化, 并了解其观点变化的原因, 让每一次的阅读活动真正能够深入每个学生的心灵。清晰的结构和脉络能让学生很快理清自己的思路, 同时也能让他们借助这样的语言支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语言支持能够为学生顺利地进行语言表达和观点陈述打下充分的基础。
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是否喜欢, 然后简单地阐述自己的理由, 教师进行适当的板书, 供学生参考, 为学生进行更深层的交流沟通做好铺垫。通过“说来听听”可以让学生们畅所欲言, 如果当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还不够到位, 也可以使用一些中文。学生比较青睐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因为他们有话可说, 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能够得到最深层次的挖掘。因此, 学生在这个环节中总会有说不完的话, 情感的体验也最为真实。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阅读分享训练, 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进一步提升了, 对生活也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 英语学习的效果也得到巩固。
三、主动参与, 自由发挥
阅读分享活动的逐步深入, 也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此时就可以进入到阅读分享第三个阶段, 鼓励学生尝试组织阅读分享活动, 让阅读分享活动更加顺理成章。
首先是鼓励学生进行分组形式的分享。为了使阅读后的“说来听听”趣味性更强或是感受更加深刻, 在阅读的一定阶段可以适当地尝试让学生小组自主分享, 并将本组讨论中最有意思的问题拿来和全班分享。
其次是设置问题投票环节。为了使学生的参与度更广, 使分组讨论更有实际意义, 可以根据学生实际的语言情况, 分别设计中文问题和英文问题两部分, 然后组织学生为自己喜欢的问题投票, 最后聚焦学生最热衷讨论的问题, 一起讨论分享。此时分享和讨论的问题是他们最感兴趣的, 以此开展“说来听听”的讨论活动, 内容的针对性更强, 更受学生欢迎。这种问题投票活动的魅力在于能够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每个人都能兴致勃勃地参与其中, 在讨论中他们既是提问者, 也是解答者。这样也可以使阅读分享活动自然生成, 而不再是老师强制要求参与的一项课堂活动, 真正地让阅读分享活动成为一种每个人内心深处自然发生的行为。
一段时间的尝试后, 通过对学生阅读分享组织和自由发挥能力的培养, 发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组织能力, 从而保证了分享活动的持久性。同时组织过程中还应注意一些问题。学生设计的很多问题一方面可能受语言局限性的影响, 一方面思想性不够强, 所以可用的不是很多。但是老师切不可否定学生, 可以将学生的问题进行整理归类, 然后对问题的形式、内容或是思想性提出一些明确的修改建议, 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修改。在不断的修改中让学生体会到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的过程, 帮助学生逐步学会设计分享问题, 引导学生用这些问题问问自己或是问问别人, 逐渐让阅读分享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进而从被动转为主动, 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 并使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学习方法。
四、结语
总而言之, 图画书的阅读分享, 并非要求学生要具体读多少本书, 学会多少个词汇和句型, 或是掌握了多少语法规则, 而是要带着学生一起发现、感受, 挖掘阅读文本中的内涵, 并帮助他们在阅读文本中逐步感受到阅读带给他们的快乐和幸福感, 逐渐提高他们对图画书阅读的喜爱程度, 直至乐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读后感受。而“说来听听”的模式在提升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深层发展、发展学生的个人能力等诸多方面都会发挥积极作用, 实实在在地让学生感受到阅读分享带来的快乐。
从现实的情况来看, “说来听听”的一般步骤是:教师科学地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分享问题, 进而逐步带领学生走进文本, 最后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分享。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阶段性提升, 可以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增强阅读的趣味, 使学生享受到阅读的快乐和愉悦。
8.校本阅读计划 篇八
关 键 词阅读;书香校园;人文素养;农村德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6)05-0037-02
“人文”一词,最早见于《易·贲》,本义是弘扬人性,强调人之所以为人。其核心是对人的道德情操、精神境界、终极关怀的尊重,外在取向是对人类命运、人类理想、人类解放的思考和探索。[1]强调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就是要找回教育的本质,重建人文精神,关注人类,关照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追求人生的理想、信念、价值的实现,塑造完美的人格,确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回报他人和社会,还学生一个五彩缤纷的童年。
书籍是人类智慧文明的主要承载者,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了解世界、塑造自我的重要手段,是人类保存、传播、延续历史文化的根本途径。[2]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到他们长大以后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和人文素养。因此,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已经刻不容缓。
广州市黄埔区九龙第二小学位于农村,家长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看重考试分数而轻视阅读;孩子纯朴有余而灵性不足,知识面窄,行为习惯差。针对学生实际,学校开展了以阅读促农村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校本实践研究。
一、营造开放式书香环境
居住在农村的孩子尽管能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清新空气,却很少能品尝到书籍的芳香。他们的父辈关注的是孩子基本的吃穿住行,而对于他们的精神生活,则鲜有问津。缺少了书香环境,就难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调查发现,学校图书室尽管有一定数量的藏书,但大多数小学生不太喜欢在相对严肃、局限的图书阅览室里看书,感觉那里的环境与课室没多大区别。于是,学校积极营造开放式书香环境。在黄埔区图书馆的大力支持下,校园设立了“24小时自助借书吧”,学生能够自行刷卡借书还书;教学楼的架空层改造成舒适的“悦读园”,成为全天候开放式图书阅览室;校园一侧的空地上放置了石凳和石桌,方便学生在紫荆下、桂花旁快乐地看书、阅读。此外,每个班里都有专门的图书角,图书馆里的藏书会定期充实到班级图书角里,更方便同学们阅读。
在学校的精心努力下,书香氤氲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阅读。如今,手不释卷的身影,已成为校园里最靓丽的风景线。
二、开展常态化读书活动
对农村孩子来说,阅读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充斥他们闲暇生活的,更多是电子游戏,而少有经典书籍的影子。要让阅读成为农村孩子的一种生活方式,首先就应从引导学生的学校生活开始。为此,学校以“晨诵、午读、暮省”为抓手,积极引导学生的阅读生活。
1.晨诵——与黎明共舞。仿如寺庙的暮鼓晨钟,学校的晨诵也有着特定的意义。学校在每天早读的前10分钟安排学生进行晨诵。晨诵的内容,根据学生所在年级的实际情况,选取相关的童谣、儿歌、儿童诗、现代诗、古典诗词等。晨诵的形式多样,可以是全班齐诵,也可以是小组诵、个别诵,还可以是师生同诵。如此,孩子们便在宽松、愉悦的诵读中,开始了一天的校园生活。
2.午读——阅读属于自己的童年书籍。一本好书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不少孩子爱上阅读的理由其实很简单——他们看到了一本喜欢的书。每个人的性格不同,爱看的书也不一样,有的喜欢看童话,有的喜欢看故事书,有的则喜欢看漫画。为了既照顾学生的偏爱,又能让孩子与经典为友,学校按不低于生均40本的标准精心选购了大批图书,分批充实到各班图书角。在鼓励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还会给孩子们推介一些“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午读的时间安排在中午自习期间,内容根据年级特点而定,低段以共读绘本和小故事为主,中、高段以读整本书为主,突出自读。
3.暮省——编织有意义的生活。晨诵、午读是过程,暮省则既是孩子对阅读生活的梳理、反思、总结、提升、展示与积累,也是读书情况最直接的一个观察点,更是读书活动的成果汇集。暮省的形式可以不拘一格,但一定要适合孩子。如,可以是主题探讨课、课本剧、剪报、手抄报、阅读卡、书签、主题演讲、班会、辩论会、诗词鉴赏、咏唱、故事大王竞选等等。暮省的时间,不刻意追求一天一省,而是根据不同学段的需求,灵活调控,可以一周一省、两周一省、一月一省等。结合暮省活动,学校会定期举行读书分享、交流活动,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收获知识,陶冶情操。
在“晨诵、午读、暮省”中,学校的书香气息越来越浓郁了。
三、实施针对性的阅读评价
评价作为现代教育教学管理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机制,是保证教育教学系统正常运行,促进教育教学系统不断优化的重要手段,在整个教育教学系统中具有导向、改进、判断、激励等多种功能,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3]为此,学校巧妙运用评价工具,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农村学生起点低,在阅读的起步阶段,非常需要获得适当的鼓励。为巩固读书活动的成果,学校每学期都会专门组织评奖活动,如评选“书香少年”“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等。还尝试制定读书“晋级”制度,按读书量的多少与效果依次晋升“读书小学士”“读书小硕士”“读书小博士”,以激励孩子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
此外,为了让更多孩子有展示的机会,学校把每年的四月份定为“读书节”。期间,会举办系列读书活动,如经典诵读比赛、好书推介、亲子共读、读书征文、阅读小报展示、教师读书沙龙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开拓了他们的眼界。
通过两年多的实践,校园里悄然发生着改变:课余时间“野跑”的孩子少了,在休憩区静读的孩子多了;乱扔垃圾的少了,主动捡起垃圾的多了;骂人的脏话听不见了,文明用语随时能听见了;提问时支支吾吾的少了,引经据典、滔滔不绝的多了;见到外宾躲到一角或围观的少了,落落大方主动向客人问好的多了……孩子的知识储量丰富了,能够吸取前人知识,对事情进行判断,明辨是非。高年级同学开始关注社会,对社会上的一些事件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出口成章,颇有书生意气。
参考文献:
[1]徐捷.家庭教养方式对小学生人文素养形成的影响及思考[D].广西师范大学,2004.
[2]吴志敏.社会阅读推广与公共图书馆使命:兼论罗湖区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J].图书馆学研究,2011(2):102-106.
[3]高勇军.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探讨[J].广西教育,2014(12).
(作者单位:广州市黄埔区九龙第二小学
广东广州 511363)
责任编辑 徐向阳
【校本阅读计划】推荐阅读:
阅读校本教材目录10-17
校本培训计划08-12
校本研修计划免费09-15
音乐个人校本研修计划07-03
高中语文校本研修计划07-26
校本研究课题计划08-02
中学学期校本研修计划10-01
校本研修个人成长计划10-08
校本研培计划11-27
个人校本培训发展计划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