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综合案例分析

2024-09-16

教育综合案例分析(精选11篇)

1.教育综合案例分析 篇一

2014年特岗教师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预测:综合分析题二

1.小王是班上出了名的“调皮鬼”,上课不专心,课后与同学追逐打闹,花钱无节制,甚至连放学回家的车费都要向老师借。老师找他谈话后他答应改过,但并无实际行动。

问题:假如你是小王的老师,将如何运用有关德育知识来解决这一现实问题?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小明是一名初中生,小学时成绩优秀,并在初中的入学考试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班级。进入初中后,因学习不适应,渐渐地成绩下降到二十几名。这对小明的打击不小,从此,小明来学校时总把衣服的拉链拉得很高,将头藏进衣服里,不愿见人。

问题:

(1)小明的这种状况属于什么心理现象?(2)造成小明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3)如何帮助小明摆脱困境?

3.小杨在数学课上的表现一直不佳。当老师在课上布置练习的时候发现小杨对应用题的理解毫无进展。

“加油,小杨。我知道你能做出这道题的。”老师在小杨耳边低语,“好好花上几分钟仔细阅读题目,然后把题目分解成几部分,等一下我会过来看看你做得怎么样。”

几分钟后,老师回来问道:“怎么样?”

小杨还是不太清楚,但是显然他已经开始摸到了问题的关键,并开始动手解答,他说:“他们想知道这单价降低的百分比。”“很好,你还知道了些什么?”老师笑着说。

当小杨开始解释他对问题的理解时,老师不断地问相关的问题让他回到合适的思路上来。当他终于解决了问题后,老师笑着说:“太棒了,我知道你很努力,你现在再重新看看我们是怎么一步步地解决这个问题的,过几分钟,我会再来看看你最终的解答,好吗?”最后,小杨自己解答了这道题。

问题:请分析该位教师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

参考答案

1.【参考答案】(1)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过程。作为小王的老师,我会既注重提高小王的道德认识,又重视其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培养。

(2)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我会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提升小王的思想品德修养。

(3)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思想内部的转化问题,我会加强对小王的思想引导。(4)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长期性和反复性的过程,我会对小王思想的变化加以长期的关注,坚持长期抓、反复抓。

2.【参考答案】(1)小明面临的是挫折适应问题。(2)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考试失败。小明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他不能接受成绩下降到二十几名的现实。

(3)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帮助小明摆脱困境:

①帮助小明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与思想准备。②帮助小明确定适当的抱负水平,即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适当的目标。③让小明适度感受挫折,锻炼挫折承受力。④帮助小明分析考试失败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措施,争取以后考试考出好成绩。

3.【参考答案】在这个例子中,老师首先鼓励小杨自己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她使用引导的方式让小杨自己努力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提供明确的证据证明小杨在自己的努力下,同样可以取得不菲的进步,并最终把问题解决。由此可以看到,老师对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具体表现在:

(1)表扬和批评。适当的表扬和批评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予以肯定或否定的强化,从而巩固发展正确的学习动机。一般来说,表扬、鼓励比批评、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后者则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例子中的老师鼓励、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效果。

(2)归因表述。归因表述是老师对学生成绩原因的一个评述,它将影响学生对自己能力的信念。当一个学习者刚刚取得某种进步时,把进步归因于努力是必需的,这能增强学习者的学习信心。例子中的老师把学生的进步归因于努力,对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很大影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2.教育综合案例分析 篇二

调查采用问卷的方式, 编制了一份高职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调查问卷, 本调查问卷共有8 题, 除了2 题基本信息“ 年级”“ 性别”外, 还包括“ 您参加过哪些素质教育活动? ”“ 您参加以上活动的最主要目的是? ”“ 以上活动中您最喜欢参加哪个? ”“ 您认为参加活动是否有所收获? ”“ 您对开展的素质教育活动总体评价是? ”“ 您对学院以后的素质教育活动开展的建议? ”等6 个问题。

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进行抽样调查, 整个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25 份, 回收125 份, 其中有效问卷125 份。

二、调查结果分析

( 一) 活动参与率不均衡

学生参与率在50%以上的活动有讲座类、团队训练类、文体类、志愿者类四类活动, 在30%以下的活动有征文类、创新创业类和心理健康类等三类活动。 其中讲座类活动学生参与率最高, 达到90.4%;创新创业类活动学生参与率较低, 仅为15.2%。

( 二) 参加活动的动机较好

学生参加活动的动机较好。 其中68%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 24%是为了丰富课余文化生活, 仅有8%是为了获得素质教育学分, 随大流的、其他目的的为0%。

( 三) 对各类活动的需求比较平均

学生对各类活动都有需求, 而且基本不大。 其中志愿者、社会实践类的活动学生最喜欢, 达到了39.2%;其次是团队礼仪、素质拓展活动, 为31.2%;对征文类活动, 仅有12%的学生喜欢。

( 四) 活动效果明显

学校所开展的活动取得的效果比较明显, 学生普遍感到有收获。 其中认为收获非常大的有28.8%, 认为收获比较大的占54.4%, 仅有0.8%的学生认为收获比较小。

( 五) 学生对素质教育活动总体评价较高

学生对我院开展的素质教育活动总体评价较高。 其中评价好、非常好的达到了70.4%, 评价一般的为29.6%, 没有不好或非常不好的。

( 六) 学生对以后开展活动提出的建议中肯

在对调查问卷最后一题“ 您对以后的素质教育活动开展的建议? ”的回答上, 很多学生提出了非常中肯的建议。 其中有不少学生提出应举办更多的素质教育活动, 但规模不宜太大, 应更有趣味性, 老师应更多地参与其中 ( 专业老师) , 有的活动可适当增加有奖竞答的环节;有的学生提出适当增加专业技能比赛和户外素质拓展活动;有的学生提出可多开展一些志愿者、社会实践的活动, 以增加社会适应性, 提高动手能力;有的学生提出加大宣传的力度, 但不宜以加素质拓展分为手段;有的学生则希望兴趣小组活动至少每周一次, 并希望增加使用仪器的机会;有的学生建议专业老师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

三、高职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的对策

( 一) 宣传力度应进一步加大

当前对素质教育活动宣传主要有各类会议、宣传海报、PU平台、微信等, 辅以“ 加素质拓展分”作为吸引手段, 宣传方式较单一, 手段比较少, 效果不甚明显。

在宣传上可以增加现场报名、现场宣传、制作精美的海报、广泛发动等形式, 把宣传的重点放在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上来, 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 二) 精心设计开展学生喜欢的, 利于学生成长的活动

根据调查问卷中学生最喜欢的比赛项目, 面向领导、老师、学生广泛征求意见, 精心设计我院大学生综合素质训练计划的框架和具体的活动内容, 形成传统与特色, 让活动更精, 效果更好, 更有吸引力, 让更广大的学生参与其中, 促进他们的成长成才。

( 三) 吸引更多的老师参与到活动中来

( 1) 学院有关部门和二级学院的领导应多亲临活动现场给予支持。 ( 2) 普通老师, 特别是班主任、专业老师能在活动中给学生以具体的指导, 如, 在学业、职业规划大赛给予专业方面的解析, 演讲比赛的演讲稿、征文比赛的征文稿给予把关等。 ( 3) 假期社会实践部分小分队, 可由专业老师提出课题, 让学生报名参加, 组成小分队, 利用假期完成课题。 ( 4) 建议有特长的老师担任社团指导教师, 如有舞蹈特长的老师指导舞蹈社, 有英语特长的老师指导英语角等。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旨在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是有效的载体和途径, 同时也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学院精心设计, 各部门形成合力, 形成全员育人、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 切实把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与提高大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等同起来, 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摘要: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活动开展的情况作了调查与分析, 总体来说, 学生参与活动的动机较好、效果明显、评价较高, 但有些活动参与率较低。为此, 应加大宣传力度, 精心设计, 让更多的师生参与进来。

3.教育综合案例分析 篇三

【关键词】实践 理解 学以致用 能力

引言:现今社会,人与人的沟通交往,不仅仅是在语言上面简单的沟通,如何说一番漂亮的话,如何写一篇有文采的文章,如何应对各种应聘,都需要多多关注语文方面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一切能力都是先在学习知识的前提下,然后通过实践熟悉应用等。

一、语文综合实践方面包括的内容

1.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是一种教学策略和方式,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听话、说话是口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们不能把口语简单地等同于听话、说话,它不包括交际过程中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概括、归纳等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创造能力等,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只有让学生多种感观都参与到活动中来,才能切实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寫作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过程,写作活动大致可分为“采集—构思—表述”三个阶段。与作家的自由写作、职业人群的专业写作不同,语文课程意义的写作,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照特定要求用书面语言创造文本,以发展和提高自身写作能力的学习活动。

3.应用文

应用文是现实生活中非常常见,用于广泛交际的文体,有文章,信件,留言条,病假条等等。语文课程里面的应用文多指作文的能力培养,还有其他文体实践能力的培养。

4.职场应试

职场应试就是随着现今社会发展,求职人员面试能力的一种测试,面试人员会通过观察应试人的仪容仪表,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来判断面试是否合格或者是可以录用。

二、语文综合实践方面培养的重要性

1.多学多用

对于中职教育,语文课程相当重要,中职学生将来直接面向就业,所以,只靠学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不够,要让他们多学新知识,更能符合现今社会的新知识,来应对各种挑战。

2.培养感情

人类宝贵的财富是感情,怎样让人们的情感表达出来,需要语言表述或者是写作。对于语文课程的教育,更应该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真正的说一个好的故事或者是写一篇好文章,是需要真情实在的情感。

3.实践中学知识

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不断的成长和接收新知识,多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去,有助于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比如,语文中要求写一篇实际的生活文章或者日记,如果不去亲身实践,就光靠想象,永远也写不出好文章来,只有实践过了,写出来的东西才更真实更吸引人,学生在其中还会学到新知识。

4.人与人沟通交往能力的培养

学生们通过实践活动,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口才,与老师或者同学们的交往也会更容易一些。这个社会是需要沟通的,多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对于他们与人交往有很大的帮助。

三、提高语文综合实践方面的培养

1.多阅读

向学生推荐读物。结合所学课文、学生思想状况、个性特点,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读物。这些读物的获取渠道很多:可订阅,可从校图书室、县图书馆借阅,也可从书店购买。指导学生积极运用网络资源,以获取丰富的语文学习信息。

2.多思考

在课堂上面,多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比如将一篇文章联系到实际生活中,再提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然他们进行思考。思考可以小组讨论,自由发言,或者以辩论赛的方式来探讨问题,进行思考,都有助于语文实践能力方面的水平提高。

3.多给参照

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是在不断参照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比如讲应用文写作,可以多举例子,学生们看的多了听的多了,自然也就会更深刻理解,学习起来也就会更容易一些了。多给参照,也会让学生知道自己写出来的文章与“榜样”,有什么区别,差在哪,那块不足,尽量弥补。

4.多创设能够实践的环境

教学环境比较单一,在教室里面,学生们整天看着黑板,他们学习的知识也是有局限性。可以通过创设一个假的环境,然他们进行小组活动,参与学习中去,有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比如,可以模拟应试考场等等,当学生们真正面对应应试的时候也不用那么紧张了。

四、总结

对于语文教学方面和语文知识的探究方面,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去思考,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对于教育教学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一定要加强学生能力方面的训练,让他们多说多写多思考多参与,师生产生知识上的互动,更有助于知识的吸收,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4.教育综合案例分析 篇四

继续医学教育是指卫生技术人员从业后获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终身性医学教育。它不仅能够不断地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更在医院发展中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通过探讨综合性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来研究制定完善继续教育管理的对策,从而有效地促进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发展,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一、继续医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继续医学教育是医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在职卫生技术人员主动适应卫生服务需求、全面提升职业素质、实现终身教育和职业发展的一项基本医学教育制度。目的是为了使医务人员能够紧跟医学发展的步伐,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了解医学科学最新动态。继续医学教育能够有效地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已成为提高国家整体医疗水平、构建良好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

继续医学教育在医院发展中也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每年的重点专科申报及国家卫计委启动的每四年一个周期的三级医院评审,继续医学教育考核都是作为其中一项重要指标,在评审中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再加上每年省医学会及市医学会关于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督导检查,也让医院进行规范的.继续教育管理工作成为常态。只有重视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努力建设学习型医院,才能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二、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1.全院医务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够,参加学习人数不多。很多医务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的有关政策不了解,还没有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认为继续医学教育可有可无,没有端正学习态度。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除了继续教育管理部门没有强化培训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医务人员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继续医学教育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

2.各科室承担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不多、内容也不够充实。以往每年各科室申报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积极性不高,申报书质量也有待提高,导致全院总体继教项目数量偏少、学科覆盖面不广、内容不够丰富。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些科室担心不会中标就消极懈怠,同时继教管理部门也没有严格监督和管理。

3.各科室外派的参加学术会议及进修人员较少,导致医务人员学习机会少。各科室每年就仅有科室主任、护士长及个别学术骨干能够有机会外出开会培训,能够外出进修的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导致科室人员学习机会有限,极大地限制了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根本原因在于两点:一是各临床医技科室人力资源配备不足,科室业务繁忙,导致科室无法同时安排较多人员外出参会或进修;二是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经费投入有限,无法安排更多的人员外出學习,并且外出进修人员补助标准偏低,导致大家外出进修积极性不高。

4.全院的继续教育达标率较低。每年年底的综合目标考核要求各临床医技科室继教达标率要不低于90%,但仅有少部分科室能够完成目标,大部分都不达标,有的科室甚至低于及格线。根本原因在于科室主任对继教考核重视不够,没有严格要求并督促科室人员积极获取学分。

三、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的对策研究

1.加强继续医学教育重要性认识,使其与年度考核和职称晋升挂钩。医院继教管理部门要多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专题讲座,向全院人员普及继续医学教育有关政策,并强调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性。同时还可采取硬性指标,如将继教达标与个人年度考核相挂钩,继教不达标的医务人员不能参评优秀等次;同时晋升副高及以上职称时如湖北省统一规定近5年学分要同时达标,否则取消参评资格。从柔性与硬性指标上杜绝对继续医学教育消极懈怠现象。

2.加强各科室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往后在每年的国家级、省级继教项目申报中要多鼓励甚至下达硬性指标要求各临床医技(下转第36页)(上接第15页)科室必须申报,同时对申报书的撰写进行帮助指导,力争提高申报书质量,从而提高中标率。每年年中对各科室继教项目举办情况进行督促管理,并在举办项目时积极辅助临床医技科室,同时协助完成各继教项目的存档管理。同时继教管理部门也要定期做好需求调查,有针对性地组织一些专题培训,以提高听课率。

3.加大人力财力投入,鼓励医务人员外出学习。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合理调配科室人员,争取有更多医务人员在不影响科室业务运转的情况下有时间外出进修学习。同时加大财力投入,提高外出参会及进修人员补助和报销标准,不让进修学习人员有后顾之忧。

4.拓宽继续医学教育经费来源渠道。除了医院自身加大继续医学教育经费预算外,各临床医技科室还可以通过合法获得企业赞助的形式来解决办会经费紧张的难题。同时个人也可以通过政府部门或相关基金会的资助计划,如国家外国专家局及省对外交流中心的留学资助计划来资助部分出国进修经费。

5.综合文科教育专业 篇五

专业简介

学科:文化教育大类

门类:教育类

专业名称:综合文科教育专业

专业信息

培养目标:掌握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政治、管理、法律、地理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一定的人文社会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有较强的文字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适应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需要,能胜任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单科课程和文科综合教学,能从事管理和文字处理等方面工作人才。

主要课程: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国通史、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地理、世界地理、英语等课程。专业就业状况

6.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综合大纲 篇六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教育综合)

一、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 约60分

中国教育史 约30分

外国教育史 约30分 教育心理学 约3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 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 20分,共80分

三、考查范围

教育学原理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

2、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04号北京师范大学正南门对面鑫荣泉写字楼118室 但凡参与全国333综合统一大纲命题的学校均可参加勤思的333综合辅导------老师QQ1508477034(勤思考研金老师)电话***

二、考查内容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二、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等要素的涵义、地位和作用。

(三)教育的历史发展

古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

(四)教育概念的界定 广义教育;狭义教育。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发展概述

人的发展涵义;人的发展特点;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四、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二)教育的社会功能

1、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04号北京师范大学正南门对面鑫荣泉写字楼118室 但凡参与全国333综合统一大纲命题的学校均可参加勤思的333综合辅导------老师QQ1508477034(勤思考研金老师)电话***

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生态功能。

2、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涵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在当代的重要意义。

3、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三)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

五、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述

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

(二)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

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坚持全面发展;培养独立个性。

2、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

普通中小学的性质与任务;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六、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概述

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分支型学制;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

(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七、课程

(一)课程概述

课程及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概念;课程理论的发展;课程发展上论争的几个主要问题。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04号北京师范大学正南门对面鑫荣泉写字楼118室 但凡参与全国333综合统一大纲命题的学校均可参加勤思的333综合辅导------老师QQ1508477034(勤思考研金老师)电话***

(二)课程设计

课程目标的设计;课程内容的设计。

(三)课程改革

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八、教学(上)

(一)教学概述

教学的概念;教学的意义;教学的任务。

(二)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的性质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

2、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传授/接受教学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问题/探究教学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阶段。

3、教学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关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

(三)教学原则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巩固性、发展性、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的涵义和要求。

九、教学(下)

(四)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概述

教学方法及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等概念;教学方法的选择。

2、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等教学方法涵义和要求。

(五)教学组织形式

1、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制。

2、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辅助组织形式

3、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课后教导工作;教学评价。

(六)教学评价 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04号北京师范大学正南门对面鑫荣泉写字楼118室 但凡参与全国333综合统一大纲命题的学校均可参加勤思的333综合辅导------老师QQ1508477034(勤思考研金老师)电话***

1、教学评价概述

教学评价的概念;教学评价的意义;教学评价的种类。

2、教学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3、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4、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十、德育

(一)德育概述

德育的概念;德育的特点;德育的功能;德育的任务和内容。

(二)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信意行的过程;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三)德育原则 理论和生活相结合、疏导、长善救失、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因材施教、在集体中教育、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等德育原则的涵义和要求。

(四)德育途径与方法

1、德育途径

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劳动与其他社会实践、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活动、心理咨询、班主任工作等途径。

2、德育方法

说服、榜样、锻炼、修养、陶冶、奖惩等方法的涵义和要求。

十一、班主任

(一)班主任工作概述

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与任务;班主任素质的要求。

(二)班集体的培养

班集体的教育功能;班集体与学生群体;集体的发展阶段;培养集体的方法

(三)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了解和研究学生;教导学生学好功课;组织班会活动;组织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组织学生的劳动;通过家访建立家校联系;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评定学生操行;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与总结。

十二、教师

(一)教师劳动的特点、价值与角色扮演 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04号北京师范大学正南门对面鑫荣泉写字楼118室 但凡参与全国333综合统一大纲命题的学校均可参加勤思的333综合辅导------老师QQ1508477034(勤思考研金老师)电话***

1、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专业性。

2、教师劳动的价值

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正确认识和评价教师的劳动。

3、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4、教师职业的角色扮演

教师的“角色丛”;教师角色的冲突及其解决;社会变迁中教师角色发展的趋势。

(二)教师的素养 高尚的师德;宽厚的文化素养;专门的教育素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三)教师的培养与提高

教师的培养和提高的紧迫性;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过程;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的主要途径。

十三、学校管理

(一)学校管理概述

学校管理的概念;学校管理的构成要素;学校管理体制;校长负责制。

(二)学校管理的目标与过程

学校管理目标;学校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及其相互关系。

(三)学校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总务管理。

(四)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

学校管理法治化;学校管理人性化;学校管理校本化;学校管理信息化。

主要参考书

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中国教育史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中国教育史的基本知识,把握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基本线索,特别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04号北京师范大学正南门对面鑫荣泉写字楼118室 但凡参与全国333综合统一大纲命题的学校均可参加勤思的333综合辅导------老师QQ1508477034(勤思考研金老师)电话***

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

2、认真阅读和准确理解有关中国教育史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培养严谨、踏实的学风,掌握学习教育历史的基本方法。

3、能够运用教育史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评价中国历史上的教育现象,探讨有益于现实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启示。

4、通过历史上教育人物矢志探索教育的精神,培养热爱教育事业、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二、考查范围

一、西周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学在官府”;大学与小学;国学与乡学;家庭教育;“六艺”。

二、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1、私人讲学的兴起

私人讲学兴起;诸子百家的私学;齐国的稷下学宫。

2、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庶、富、教”:教育与社会发展;“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教育与人的发展;“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标;以“六艺”为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结合;论道德教育;论教师;历史影响。

3、孟轲的教育思想 思孟学派;“性善论”与教育作用;“明人伦”与教育目的;人格理想与修养学说;“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

4、荀况的教育思想 荀况与“六经”的传授;“性恶论”与教育作用;以培养“大儒”为教育目标;以“六经”为教学内容;“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论教师。

5、墨家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素丝说”与教育作用;以“兼士”为教育目标;以科技知识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

6、法家的教育思想

“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禁私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7、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大学》:“三纲领”、“八条目”;《中庸》:“尊德性”与“道问学”、学问思辨行;《学记》:学制与学年、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教师。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04号北京师范大学正南门对面鑫荣泉写字楼118室 但凡参与全国333综合统一大纲命题的学校均可参加勤思的333综合辅导------老师QQ1508477034(勤思考研金老师)电话***

三、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

1、“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以养士;实行察举,任贤使能。

2、封建国家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

经学教育;太学;鸿都门学;郡国学。

3、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论人性与教育作用;论道德教育。

四、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

1、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

西晋的中央官学;南朝宋的中央官学;北魏的中央官学。

2、隋唐学校教育体系的完备

文教政策的探索与稳定;中央政府教育管理机构确立;中央和地方官学体系完备;学校教学和管理制度严格;私学发展;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

3、科举制度的建立

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科举制度与学校的关系;科举制度的影响。

4、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颜之推与《颜氏家训》;论士大夫教育;论家庭教育。

5、韩愈的教育思想 道统说与师道观;“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论人才的培养与选拔。

五、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1、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学校教育的改革

科举制度的演变;学校沦为科举附庸;宋代“兴文教”政策;“苏湖教法”;北宋三次兴学与“三舍法”;积分法;“六等黜陟法”;“监生历事”;社学。

2、书院的发展

书院的产生与发展;《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东林书院与书院讲会;诂经精舍、学海堂与书院学术研究;书院教育的特点。

3、私塾与蒙学教材

私塾的发展、种类和教育特点;蒙学教材的发展、种类和特点。

4、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明天理,灭人欲”与教育的作用、目的;论“大学”与“小学”;“朱子读书法”。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04号北京师范大学正南门对面鑫荣泉写字楼118室 但凡参与全国333综合统一大纲命题的学校均可参加勤思的333综合辅导------老师QQ1508477034(勤思考研金老师)电话***

5、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致良知”与教育作用;“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论教学;论儿童教育。

六、早期启蒙教育思想

1、倡导新的教育主张

“公其非是于学校”与学校的作用;“日生日成”的人性与教育;义利合一的教育价值观。

2、颜元的学校改革思想

颜元与漳南书院;“实德实才”的培养目标;“六斋”与“实学”教育内容;“习行”的教学方法。

七、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

1、教会学校的举办和西方教育理念的引入

英华书院与马礼逊学校;教会学校的发展;“学校与教科书委员会”与“中华教育会”;教会学校的课程。

2、洋务教育的创立和发展

洋务学堂的兴办、类别与特点;京师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幼童留美与派遣留欧。

3、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张之洞与《劝学篇》;“中体西用”思想的历史作用和局限。

八、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1、维新派的教育实践

兴办学堂;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

2、“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创办京师大学堂;书院改办学堂;改革科举制度。

3、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大同书》的教育理想。

4、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开民智”、“伸民权”与教育作用;培养“新民”的教育目的。

5、严复的教育思想 “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的“三育论”;“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

6、清末教育新政与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

“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颁布;废科举,兴学堂;建立教育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04号北京师范大学正南门对面鑫荣泉写字楼118室 但凡参与全国333综合统一大纲命题的学校均可参加勤思的333综合辅导------老师QQ1508477034(勤思考研金老师)电话***

行政体制;确定教育宗旨;留日高潮与“庚款兴学”。

九、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

1、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制定教育方针;颁布“壬子癸丑学制”。

2、蔡元培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教育独立思想。

3、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教育思潮和教育运动

新文化运动抨击传统教育促进教育观念变革;平民教育运动;工读主义教育运动;职业教育思潮;勤工俭学运动;科学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4、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

现代西方教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5、1922年“新学制”

“新学制”的产生过程;“新学制”的标准和体系;“新学制”的特点;“新学制”的课程标准;“新学制”评价。6.收回教育权运动

教会教育的扩张与变革;收回教育权运动。

十、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建设

1、教育宗旨与教育方针的变迁

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宗旨;“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

2、教育制度改革

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试行;“戊辰学制”的颁行。

3、学校教育的管理措施

训育制度;中小学校的童子军训练;高中以上学生的军训;颁布课程标准,实行教科书审查制度;实行毕业会考。

4、学校教育的发展

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抗日战争时期的学校西迁。

十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

1、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发端

工农教育;湖南自修大学;上海大学;农民运动讲习所;李大钊的教育思想;恽代英的教育思想。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04号北京师范大学正南门对面鑫荣泉写字楼118室 但凡参与全国333综合统一大纲命题的学校均可参加勤思的333综合辅导------老师QQ1508477034(勤思考研金老师)电话***

2、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形成

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

3、革命根据地的干部教育

干部在职培训;干部学校教育;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

4、革命根据地的群众教育和学校教育

群众教育;根据地的小学教育;解放区中小学教育的正规化;解放区高等教育的整顿与建设。

5、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

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依靠群众办教育。

十二、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探索

1、杨贤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论教育的本质;“全人生指导”与青年教育。

2、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

职业教育的探索;职业教育思想体系。

3、晏阳初的乡村教育试验 “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化农民”与“农民化”。

4、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建设

乡村建设和乡村教育理论;乡村教育的实施。

5、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 生活教育实践: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小先生制”;“生活教育”思想体系。

6、陈鹤琴的“活教育”探索 儿童教育和“活教育”实验;“活教育”思想体系。

主要参考书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外国教育史

一、考查目标

1、掌握外国教育思想和制度发展的基本史实,了解重要的教育思想家、重要的教育制度和重大的教育事件,理解教育历史发展的线索。

2、了解外国教育史的基本文献,认真阅读和理解国外名著。

3、能运用历史方法和知识分析教育现象。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04号北京师范大学正南门对面鑫荣泉写字楼118室 但凡参与全国333综合统一大纲命题的学校均可参加勤思的333综合辅导------老师QQ1508477034(勤思考研金老师)电话***

4、通过外国历史上教育人物矢志探索教育的精神,培养热爱教育 事业、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二、考查范围

一、古希腊教育

(一)古风时代的教育

斯巴达教育。雅典教育。

(二)古典时代的教育

1、“智者派”的教育活动与观念。

2、苏格拉底的教育活动与思想: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方法”。

3、柏拉图的教育活动与思想:学园;学习即回忆;《理想国》。

4、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活动与思想:吕克昂;灵魂论;自由教育。

二、古罗马教育

(一)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

(二)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

(三)古罗马的教育思想

1、西塞罗的教育思想

2、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三、西欧中世纪教育

(一)基督教教育

1、基督教教育的机构与内容

2、基督教教育的特点

(二)世俗教育

1、宫廷学校

2、骑士教育

3、城市学校与行会学校

4、中世纪大学

(三)拜占庭和阿拉伯教育

1、主要教育机构

2、历史影响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一)人文主义教育家

1、弗吉里奥;

2、维多里诺;

3、伊拉斯谟;

4、莫尔;

5、蒙田

(二)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影响和贡献 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04号北京师范大学正南门对面鑫荣泉写字楼118室 但凡参与全国333综合统一大纲命题的学校均可参加勤思的333综合辅导------老师QQ1508477034(勤思考研金老师)电话***

五、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一)新教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1、马丁·路德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2、加尔文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二)天主教教育

1、耶稣会学校

六、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教育发展

(一)英国教育的发展

公学;贝尔-兰开斯特制;1870年《初等教育法》(福斯特法);《巴尔福教育法》;《哈多报告》;《1944年教育法》;《1988年教育改革法》。

(二)法国教育的发展

启蒙运动时期国民教育设想;《帝国大学令》与大学区制;《费里教育法》;《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方案》;1959年《教育改革法》。

(三)德国教育的发展

国民教育的兴起;巴西多与泛爱学校;实科中学;柏林大学与现代大学制度的确立;德意志帝国与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教育;《改组和统一公立普通学校教育的总纲计划》。

(四)俄国及苏联教育的发展

彼得一世教育改革;《国民学校章程》;苏联建国初期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2)《统一劳动学校规程》; 20世纪20年代的学制调整和教学改革实验;20世纪30年代教育的调整、巩固和发展。

(五)美国教育的发展 殖民地普及义务教育;贺拉斯•曼与公立学校运动;《莫雷尔法案》;六三三学制;初级学院运动;《国防教育法》;《中小学教育法》;生计教育;恢复基础运动;《国家在危机中》。

(六)日本教育的发展

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改革;军国主义教育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20世纪70-80年代的教育改革。

七、欧美教育思想的发展

(一)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论普及教育、泛智学校、统一学制及其管理实施;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二)洛克的教育思想

白板说;绅士教育。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04号北京师范大学正南门对面鑫荣泉写字楼118室 但凡参与全国333综合统一大纲命题的学校均可参加勤思的333综合辅导------老师QQ1508477034(勤思考研金老师)电话***

(三)卢梭的教育思想

自然教育理论及其影响;公民教育理论。

(四)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教育实践活动;论教育目的;论教育心理学化;论要素教育;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五)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道德教育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传播。

(六)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

教育适应自然原则;幼儿园;恩物;作业。

(七)斯宾塞论教育

生活准备说;知识价值论;科学教育论;课程论

(八)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

对空想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论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的关系;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大意义。

(九)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的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

新教育运动历程;新教育运动中的著名实验;梅伊曼、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与“劳作学校”理论;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进步教育运动历程;昆西教学法;有机教育学校;葛雷制;道尔顿制;文纳特卡计划;设计教学法。

(十)杜威的教育思想

论教育的本质与目的;论课程与教材;论思维与教学方法;论道德教育;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十一)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改造主义教育;要素主义;永恒主义;新行为主义教育;结构主义教育;终身教育思潮;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

(十二)苏联教育思想

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凯洛夫教育学体系;赞科夫的教学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

主要参考书目: 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

教育心理学

一、考查目标

1、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趋势,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启示。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04号北京师范大学正南门对面鑫荣泉写字楼118室 但凡参与全国333综合统一大纲命题的学校均可参加勤思的333综合辅导------老师QQ1508477034(勤思考研金老师)电话***

2、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说明和解释有关教育现象,解决有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

二、考查范围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二)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趋势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发展过程、研究趋势

二、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心理发展及其规律

心理发展的内涵;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二)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知发展的实质;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认知发展的阶段;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心理发展的本质;教学与认知发展的关系。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启示。

(三)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含义。

(四)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社会性发展的内涵;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影响因素与习得途径;攻击行为及其改变方法;同伴关系的发展及培养。

(五)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与教育

认知差异与教育;人格差异与教育;性别差异与教育。

三、学习及其理论

(一)学习的内涵与分类

学习的实质;学习的种类;学生学习的特点。

(二)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桑代克的联结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说;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说;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应用。

(三)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说:认知学习观;结构教学观;发现学习。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04号北京师范大学正南门对面鑫荣泉写字楼118室 但凡参与全国333综合统一大纲命题的学校均可参加勤思的333综合辅导------老师QQ1508477034(勤思考研金老师)电话***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认知同化理论与先行组织策略;接受学习的界定及评价。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

(四)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罗杰斯的自由学习观,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五)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四、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的实质及作用

学习动机的内涵、学习动机的分类;学习动机的作用。

2、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学习动机的需要层次理论;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期望一价值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价值理论。

3、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

五、知识的学习

(一)知识及知识获得的机制

知识含义及其类型;知识获得的机制:陈述性知识获得的机制;程序性知识获得的机制。

(二)知识的理解

知识理解的类型;知识理解的过程;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

(三)知识的整合与应用

知识的整合:记忆及其种类;遗忘的特点与原因;促进知识整合的措施;知识的应用与迁移:知识应用的形式;知识迁移的种类与理论;促进知识应用与迁移的措施。

六、技能的形成

(一)技能及其作用

技能及其特点;技能的类型;技能的作用。

(二)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心智技能的原型模拟;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心智技能的培养方法。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04号北京师范大学正南门对面鑫荣泉写字楼118室 但凡参与全国333综合统一大纲命题的学校均可参加勤思的333综合辅导------老师QQ1508477034(勤思考研金老师)电话***

(三)操作技能的形成与训练

操作技能的主要类型;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

七、学习策略及其教学

(一)学习策略的性质与类型

学习策略的概念;学习策略的结构。

(二)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注意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复述策略;编码与组织策略。

(三)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元认知及其作用;元认知策略。

(四)资源管理策略及其教学

时间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学业求助策略

八、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

(一)有关能力的基本理论

传统智力理论:二因素理论,群因素论,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理论,.智力结构理论;加登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

(二)问题解决的实质与过程

问题解决的内涵;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

(三)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知识经验、个体的智能与动机、问题情景与表征方式、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有效问题解决者的特征;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措施。

(四)创造性及其培养

创造性的内涵;创造性的心理结构;创造性的培养措施。

九、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

(一)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实质

社会规范学习的含义与特点;品德发展的实质。

(二)社会规范学习的心理过程

规范学习的心理过程:遵从、认同、内化。

(三)品德的形成过程与培养

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道德认知的形成与培养;道德情感的形成与培养;道德行为的形成与培养。

(四)品德不良的矫正

品德不良的含义与类型;品德不良的成因分析;品德不良的纠正与教育。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04号北京师范大学正南门对面鑫荣泉写字楼118室 但凡参与全国333综合统一大纲命题的学校均可参加勤思的333综合辅导------老师QQ1508477034(勤思考研金老师)电话***

十、心理健康及其教育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的实质、标准;中小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专题训练;咨询与辅导;学科渗透。

主要参考书: 1、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2、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7.教育综合案例分析 篇七

关键词:贫困县高中,综合类,问题学生,特征分析研究

通过对“学生成长问卷调查统计 (客观卷) ”的分析, 对72个调查项进行筛选, 归纳出“综合类”问题学生这个板块。再把“综合类”分成两个方面, 即问题学生的综合类和综合型问题学生类。前者主要指选择某个调查项的问题学生的综合特征, 后者主要指集合了多种问题于一身的问题学生的特征。

一、问题学生的综合类特征

(一) 纪律意识淡薄, 对自己要求不严。

在“你对学校的校规校纪的体验”的调查项中, 有26%选择的是“虽然知道它的存在但不在意是否触犯它”。在“睡觉、起床、上学、回家”的调查项中, 有14%选择的是“无时间约束型”。在“抽烟、酗酒、赌博、网吧闲聊、结伙闲逛的嗜好”的调查项中, 有16%选择的是“全有”, 有49%选择的是“有一些”。

他们表现在不在乎纪律的约束, 纪律意识淡薄。

(二) 有些问题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习惯表现很差。

在“你现在的学习成绩属于哪种情况”的调查项中, 有37%选择“差等级”, 有45%选择的“一般级”。在“你对成绩的好坏的看法”的调查项中, 有16%选择的是“无所谓”。在“何时预习、何时复习、何时做作业、何时休息、强科如何做到更强、弱科如何补救”的调查项中, 有30%选择的是“无计划型”, 有42%选择的是“制定计划而不实施型”。在“对于一些难题、难懂的公式定理, 你的态度一般是什么”的调查项中, 有19%选择的是“放弃不管”, 还有58%选择的是“搁一段时间再说”。

他们表现为对学习的冷漠、无所谓。

(三) 家庭、学校、社会的不良因素对他们影响很深。

在“你的家庭现在属于什么类型”的调查项中, 有49%选择“单亲家庭”。在“父母吵架”的调查项中, 有23%选择的是“当着子女的面吵”, 有48%选择的是“偶尔当着子女的面吵”。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 个人发生转折性变化时的班风”的调查项中, 有29%选择的是“玩耍、打电子游戏、谈情说爱风气很重”。有18%认为“现在的班风学习风气淡薄”。

在“你家庭周围的环境怎样”的调查项中, 有38%选择的是“各类人员混杂居住区”。在“在既往的成长史中, 导致你向不良方面发展的关键事件 (如果有) 是来自哪里”的调查项中, 有46%选择的是“社会、朋友方面”。

不良的家庭环境、学习氛围和社会环境, 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学生, 使他们向不良的方面变化, 最后演变成问题学生。

(四) 管理艺术上的不当方式对他们有很大影响。

在“你的家庭对你的主要教育方式”的调查项中, 有61%选择的是“严厉管束为主型”, 有27%选择的是“溺爱严厉矛盾型”。在“当你犯事的时候, 你的老师的处理”的调查项中, 有67%选择的是“不讲方法、简单粗暴”。

在学生的成长阶段, 需要恰当的管理艺术, 这会促进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

(五) 主观原因在影响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在“在成长中你现在存在的最大问题”的调查项中, 有51%选择的是“个人不良方面对成长的干扰”。在“与他人交往发生冲突时, 你属于哪种类型”的调查项中, 有38%选择的是“冲动型”。在“在既往的成长史中, 导致你向不良方面发展的关键事件 (如果有) 是来自哪里”的调查项中, 33%选择的是“自己方面”。

学生的行为受着主观认识的支配, 不能抗击客观因素的影响, 他们对不好的因素坦然面对, 甚至欣然接受, 有的在不良事件或因素中还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综合型问题学生类的特征。

综合型问题学生表现为不学习, 行为习惯差, 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目无法纪等。

黄某某, 男, 表现极差。曾经到某个班把正在上课的数学教师拉出来, 警告数学教师不要训他的女朋友。由于编位, 他的女朋友坐到靠墙面, 他在窗户外看不见她了, 就把该教室的后门踹坏。他哥们的钱丢了, 他怀疑是本班某男生偷了, 竟然逼得该男生从三楼跳下去以示清白。

综合型问题学生主要表现为把多种不良行为集于一身。他们对他人、家庭、班级、学校、社会都有较大的不良影响。

三、值得深思或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 不能忽略问题学生的危害性。

我们常常以学生未成年来宽容他们, 可有些学生很难改掉身上的不良习惯, 对学校、社会都会带来一定的危害。对于破坏性很大, 说服教育难有成效的问题学生是否可以借助法律来教育帮助他们呢?

(二) 不能失去家庭教育的这块宝地。

曾某, 有个上网的嗜好, 并且很难控制自己。在军训时, 有一天他的父亲回乡下老家有事, 他回家后看见父亲不在家就直奔网吧, 一玩就是一个通宵, 军训时由于精力不支, 请假回家休息, 休息好后又跑到网吧上网, 其父回来后在网吧里把他找到。有次周六, 他去理发, 一去就不回, 他父亲很生气, 就给他留了个纸条说:“孩子, 你已长大, 我已经管不了你了, 既然你不务正业, 我也就只好回老家去了, 希望你好自为之。”曾某回家看见父亲这张生气的纸条, 不仅没有反省, 而且又回到网吧。放心不下的父亲回来后, 在网吧找到他, 狠狠的打了他一顿, 他才回家休息, 然后到学校上课。

他读初一时父母都出去打工, 他住校, 由于周六周日不上课, 他和一些同学一起玩, 慢慢的就迷上了游戏。他经常告诫自己不去网吧, 但总是管不住自己, 于是越陷越深。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块学习基地, 家庭在教育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很多家庭教育功能的缺失, 纵使有的家长负起了教育的职责, 但其教育理念、方式和手段都有待改进。

(三) 为什么更多的问题学生主观上和行为上出现较大的偏差?

在“你认为你的处事为人的观念属于什么类型”的调查项中, 有30%选择的是“说理型”, 有32%选择的是“亲和型”。看来问题学生主观上并不是想成为坏的典型, 他们其实都有颗向善的心。

在“与他人发生矛盾时, 你属于什么类型”的调查项中, 有46%选择的是“冷静应对型”, 看来问题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并不是一味的以暴力相加, 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

为什么问题学生主观上的想法不错, 但行为上却叫人大跌眼镜呢?

(四) 怎样看待问题学生的交往?

我们很少看见几个学习成绩很好的同学经常在一起, 也很少看见几个行为上堪称楷模的人经常在一起, 我们看见的经常在一起的多是有相同的兴趣和共同的爱好的人。比如说喜欢打游戏的人, 喜欢抽烟的人等。

在“你交朋友本着的基本原则要求朋友必须是哪种类型”的调查项中, 有76%选择的是“情投意合型”, 如果非问题学生有这么高的选择, 大可欣慰, 可问题学生的选择这么高, 就给了我们警示的信号。通过观察, 我们发现问题学生的“情投意合”多是“有烟大家抽, 有事大家上, 有难大家扛”等, 很有哥们儿义气的味道。

常言道“近墨者黑”, 在他们身上非常突出, 如果我们能给他们一个洁净的生存环境, 让他们身边都是积极的朋友, 他们还会成为问题学生吗?

(五) 问题学生心中的苦闷有多少人去关心?

问题学生很大程度上都是被打击的对象, 但其实他们心中有他们的苦楚。我们平常多是站在学校的角度、教师的角度、家长的角度去要求他们, 很少站在他们的角度去考虑、认识他们的行为, 无形中就把他们放到了我们的对立面。

学生严某给老师这样一条短信:

“老师, 我想和您好好地聊聊, 也许以信息这种方式是最好的吧!坦白的说, 我这两年是白过了, 我让您和我的亲人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我知道我很不争气, 可是我也过得不好, 我真的不想读高中, 高中我读了两年了, 它让我很压抑。我其实早就想和家里说的, 但每次我都不忍心。可是我又知道拖得越久, 结果越严重, 我不知道我继续读下去会是个什么样子, 我每天脑子里都很乱, 我有时真想死了算了, 我心里真的好累好累!我一直都对高中反感, 我觉得它不是我要走的路!本来是要给爸爸发信息的, 可我不知道怎么给他讲, 所以就给您说了, 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后来他的父亲把他送到万州的一所职业高中, 他过得较好, 并且在努力学习准备考一个涉外的专业职称。为什么在他初中毕业后提出读职中时家长偏偏要他读普通高中呢?他的问题是他自己的过错吗?

(六) 不能忽略问题学生的优点。

很多问题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 相反他们在某些方面却表现出很大的优点。

在“在社交中你对弱势群体的一般做法是怎样的”的调查项中, 有79%选择的是“同情并给予帮助”, 可见大多问题学生是有很强的社会公德心的。

彭某, 违纪不断, 是个典型的问题学生。但在“为地震灾区献爱心”活动中, 他一个人就捐了300元人民币。在校运动会的前一天, 他的脚被铁钉划破, 老师要求他放弃运动项目, 可他不干, 他说为了班级的荣誉他一定要参加, 在200米项目上拼得了个第二名。

8.教育综合案例分析 篇八

综合型特殊教育学校是指包括盲、聋、智障等多种类型残障儿童并为其提供特殊教育的学校。

心理障碍是指个体无法有效地按社会规范或适宜的方式去适应环境要求时表现出的心理活动异常状态。心理障碍是对许多不同种类心理和行为异常的统称。

二、学生心理障碍类型

三、残障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1.自身缺陷

自身缺陷是造成心理问题的首要因素。由于自身生理缺陷,残障学生接受信息少,社会活动范围受到限制,易产生不合群现象,表现为孤僻、自卑、粗鲁、易怒、强烈逆反等异常心态。

2.家庭因素

家庭是塑造儿童个性、形成品质,养成习惯的重要场所。家长的心理状态和家庭教育对残障儿童身心发展都会产生极大影响。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残疾是老天报应,不愿承认甚至把孩子藏起来,造成孩子强烈自卑;有的家长负罪感严重,对孩子过分溺爱,造成孩子依赖、懒惰、自私、虚荣;有的家长家境贫困,无力教养,把孩子视为累赘,造成其孤僻、多疑、冷漠;个别家长本身品质恶劣,经常打骂虐待孩子,造成孩子要么胆怯要么残酷走向两个极端;还有的家长以沟通不变为由,对其不管不问,造成残障儿童做出异常举动。

3.学校教育

(1)特教学校的教育管理,几乎仍是封闭或半封闭模式,既限制了学生的社会交往,也限制了其社会实践和交往能力的发展,容易造成其退缩、怯懦、恐怖等不良心理。

(2)教学模式陈旧,课堂教学包办一切,造成视野狭窄,社会能力薄弱。课程设置对个体差异关注不够,造成学生缺乏兴趣,产生厌学弃学情绪。教学方法不当如体罚或变相体罚,导致学生心理失衡,产生敌对情绪。

4.社会因素

如:就业难,工种差,工资差别大或过分的同情和轻视,造成学生心理失衡,产生不满、怨恨、怀疑和敌对情绪。

四、对策

1.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1)培养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是残障学生独立生存、发展的根本。因此特教学校首先应注重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2)引导学生正视现实

残障儿童的许多心理问题归根到底是由自身缺陷引起。大多学生不能接受现实而苦恼。教师应采取疏导方法,使其排除困扰,正视现实:失明、失聪、智障的确很不幸,可是逃避不是办法,应集中精力学习,通过努力创造美好生活。

(3)加强职业技术教育

残障儿童最终要走向社会,实现自食其力。职业技术教育能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看到前途和希望,感到自己和正常人一样具有人生价值,增强生活自信心。

2.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环境

(1)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是人生活的第一环境,也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残障儿童在家庭中得到的经验和教育,对其心理品质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学校,应加强同家长的联系,及时反馈学生在校情况,了解其家庭状况,建立学生家庭档案,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介绍或传授有关教育知识和方法,纠正家长的异常心态,帮助他们建立和谐的亲情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2)创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

一方面,学校要通过政府、机关、媒界等加强宣传力度,让社会了解、关心、重视特殊教育,在康复、就业、扶残、助残等方面给予支持,形成良好社会风气,以满足残障儿童的心理需要;另一方面,学校要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在社会实践中认识人生价值,培养高尚情操,磨炼意志,从而摆脱心理隔阂,激发奋发向上的精神。

3.全面渗透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1)学科教学中渗透

通过学科教育教学,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教育,是最基本途径之一,是预防和解决残障儿童心理问题,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为此,教师必须树立现代教学目标观,使教学每一环节都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整体提高。其次,充分挖掘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在教学中渗透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为他们健康成长提供榜样和范例,如利用文中人物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完善自我意识,消除不良心理。再次,音体美教学的开展。音体美对调节人的和谐生活,治疗心理疾病有独特效果,不仅能丰富精神生活抚慰心灵,还能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美好向往,形成良好的心境,而且盲童、智障儿童对音乐普遍兴趣浓厚,聋生在美术与舞蹈中表现不俗。教师应充分发展他们潜在的天赋,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2)德育活动培养

德育是加强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应调动班主任、生活老师等多方面力量,把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从日常行为规范到专项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自律、自尊、自爱、自强的良好品质。对其不良行为循循善诱耐心纠正。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念,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用生活中残疾人成功事例教育鼓励他们,如张海迪、海伦•凯勒的故事对学生都有特殊的教育意义。另外,开展多种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盲生参加中小学演唱比赛,聋生手工艺品展览,体育运动会比赛等,让学生感受成功,树立自信心和进取心。

(3)开设专项心理辅导,克服学生心理障碍

一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辅导讲座,提高他们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促其健全发展;针对有心理困扰、障碍或其他需要帮助的学生,采取心理咨询、个别辅导、心理治疗等形式,通过鉴别、诊断,干预等方法,消除其心理不适,防治心理疾病,保持心理健康。要求有专业教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聋童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9.综合实践教育故事演讲 篇九

卢龙县双望镇中学 李爽

烟花的美丽在于明眸的捕捉,身为师者,又怎可任校园中的精彩瞬间仅在脑际闪现?我深深觉得,拥抱住精彩的瞬间,让创造和才华在孩子们的生命里生成和延伸,才是最睿智的师者。

那是在2006年的秋天,我暂代七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师。现在想想,这门课留给了我太多的思考和感动。综合实践活动开放性强,实施过程中会生成很多极其宝贵的新资源。及时发掘这些生成性资源,调整活动内容和进程,可以使活动不断拓展延伸,使活动内容更加丰厚,更有育人价值。

活动中,老师要增强资源意识,密切关注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及时发现新的课程生成点、拓展点,引导转移注意,将活动不断延伸下去。上学期开展的《十字绣》活动,我的目标是让每个学生都能绣出一副满意的十字绣,并使学生从中了解十字绣的来源、用途、绣法,通过开展《十字绣》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耐心、细心和恒心。可是一段时间后我发现班里绣的最快的一位男同学,绣完2个之后,又买了一块绣布自己设计图案开始绣了起来,这个做法使我受到了启发。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绣法,是否让全班同学都来试试这个男同学的做法。这个想法一直在我的脑海里闪现,所以这学期一开始我就引导学生讨论:如果买一块绣布,自己设计图案来绣好不好?你们认为有什么意义?在我的引导下,这个想法很快就赢得了同学们的赞同,因为

学生自己设计的图案与买的相比稍微简单,用线颜色也少,不用经常换线,绣起来要快一些。这样做不但能绣出自己喜欢的图案,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绘画能力以及创新精神。所以本学期我们的活动课题就是《我来设计我来绣》。这个课题开始2个月后,为了保持学生的活动兴趣,我在网上搜集了很多十字绣图片让学生欣赏,有钱包、有小房子、还有餐巾纸盒子等立体十字绣图片,当同学们看到那些漂亮的立体十字绣时,不约而同的发出了赞叹声,有的同学说:“如果我们也能绣出这样的十字绣那该多好啊!”正是这种不同的声音,又一次提醒了我:难道我们就真的不能绣出立体十字绣吗?既然学生对立体十字绣这么感兴趣,我相信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相信他们一定能够绣出来。下学期我打算让学生就来试一试,哪怕绣出一个不很满意的立体十字绣,我认为也是成功的,因为对他们来说,经历本身就是一种财富。正是我抓住了活动中的这些生成性的因素,所以《十字绣》这项活动才能够顺利有序的开展下去。

10.综合实践教育论文 篇十

“要加强各级学校的政治教育、形势教育、思想教育,包括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各级学校都把德育教育放在了首位,各种教育活动都进行的有声有色,很多孩子都知道爱祖国爱社会爱人民,长大了做一个有用的人。然而听父母老师的教诲,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要尊重环卫工人警察的劳动等等的感恩教育这些小点被忽略了。综合实践课程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充分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创造了空间,综合实践课上的感恩教育很有必要,如何激起小学综合实践课上的感恩教育之花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综合实践课的真谛是什么,学习方式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了解了他们有助于我们进行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设计。综合实践课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亮点课程,本课程“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一类新型课程,”综合实践课最普遍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实践,没有学生的实践,就等于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做中学,学中做”理论,实践能力不是通过书本知识的传递来获得发展,而是通过学生自主地运用多样的活动方式和方法,尝试性地解决问题来获得发展的。能力发展了知识就增加了,情感就得到了升华,德育感恩教育就得到了体现和发展。

其次,面对这样的新课程我们应该怎样设计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呢?

第一,每一节综合实践课我们要为学生设计什么样的感恩教育情感目标。要上好一节课,我们要设计好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情感目标是综合实践课重要教学目标。我们学校位于我县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家长都有不差钱的思想,认为给孩子最好的就是对孩子的爱,只要孩子想要的家长尽量满足,让这里的孩子有足够的优越感,认为任何的得到都是应该,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什么不应该,也不会感恩他人。家长对孩子的娇惯很严重,据我观察:每天早上送孩子来上学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样样达标,孩子要什么给什么,但孩子从来没有一声“谢谢”,离开家长头也不回的走进学校,不会想着给家长说声再见,也不会给家长一个童真的微笑。只要有一点不符合自己的意向,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就跪地打滚,大哭大闹,拿着不上学要挟家长,家长没办法,我们知道:一个不孝敬父母的人,不尊敬老师的人,不感恩社会和他人的人,是不可能成长为一个有益于他人的人。为此我们学校决定组织一次“尊重家长热爱老人”的实践活动,教育学生感恩自己的父母长辈。正直重阳节来临之际,我校组织学生进行了“走进重阳,爱在重阳”的综合实践活动。

重阳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节日,它传承的是文明,弘扬的是精神,传递的是孝顺。这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了上好这节课我们做了精心的准备。我们重点设置了“扩大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操”这样一个感恩教育的情感教学目标。为了达到我们预期的教学目标,先让学生收集整理重阳节的来历和重阳节的相关习俗,然后精心组织了一场擂台赛。在擂台赛上学生拿出自己精心准备的知识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样就增长了学生的见识,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其次我们组织学生去敬老院看望老人,为老人表演节目送幸福蛋糕,帮老人梳头扫地。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体会了老人的艰辛,培养了学生对老人的尊敬之情。这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不用我们强调如何的去孝敬老人,学生从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就知道如何敬老,孝老,爱老,知道了感恩,懂得了回报,也增进了亲情的交流,增强了学生的家庭责任感,知道自己的父母为了自己慢慢的老去,需要自己的照顾,这次综合实践课的感恩教育也落到了实处。这次活动的感恩教育是很成功的,学生知道人老了需要照顾,回家就知道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不会再无理取闹,唯我独尊。感恩教育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很重要,为了让学生知道感恩,学会感恩,实施感恩,让我们学校成为一个人人感恩,人人奉献,和谐美好的校园。我们一定要利用好每一节(次)的综合实践课,激起一朵朵美丽的感恩教育之花。

第二,每一节综合实践课我们要设计什么的开始,让我们的课更精彩“一年之计在于春”。因此一堂精彩的课需要有一个精彩开始。信息技术也是综合实践课型之一,在上好每一节信息科的同时,我们也注重感恩教育的培养。在小学四年级《如何制作电子相册》的教学设计时,我利用了重阳节活动时的照片,制作了一副电子相册作为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时的情景是这样设计的:今年的九月九日老人节,我们学校的爱心小分队,去老年公寓献歌献礼献爱心,为老人送去祝福,送去温暖,想不想去看看我们的爱心小分队是怎么活动的?让我们一起去见证他们“爱的奉献”吧,展示制作好的“重阳节爱心行动”的电子相册,当时学生们都聚精会神的观看着电子相册,听着“爱的奉献”这首歌,非常感动。一起回忆了重阳节活动,唱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不用怎么说,孩子们被感动了,知道了感恩,感恩教育之花就盛开在了这节综合实践课上了。

11.教育综合案例分析 篇十一

(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教育改革提出新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做出重大部署,明确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要求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重视心理健康,改进美育教学,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要求促进教育公平。把受教育机会公平作为基本要求,以促进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作为重点环节,更加重视规则公平。关注弱势群体,健全帮扶体系,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成才。要求提高教育质量。着力推进教育发展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确保教育改革发展的各种要素都能有效服务教育质量提高。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要求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要求推进管办评分离。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职能边界清晰、多元主体“共治”的格局。

(二)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新挑战

当前,我省正处于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近年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省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取得可喜成绩,同时也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随着社会生活逐步改善,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与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推进,迁移流动的教育人口将大幅增加;随着“单独两孩”政策的实施,学龄人口数量快速增长,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面临严峻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传统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已经受到全方位的冲击,等等。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主动作为,改革创新,乘势而上,攻坚克难,推动教育事业实现新的跨越发展,使教育真正成为发展之引领、强省之根基。

(三)建设更高水平教育现代化成为新任务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的奋斗目标。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是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的内在要求,是江苏人民的热切期盼,也是江苏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鲜明旗帜。去年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推进会,与教育部签署共建教育现代化试验区协议,出台了《关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和《(至2020年)江苏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正式启动新一轮教育现代化建设。规划到2020年,全省教育发展总体实现省定教育现代化指标,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主要指标继续保持国内先进水平。在实施步骤上,规划到2015年全省教育现代化整体达成度为70%、2018年为80%、2020年为90%左右。新一轮教育现代化建设要求更高,涵盖各级各类教育,更加注重内涵水平,更加突出时代特征。今年将首次开展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评估。新一轮教育现代化建设对江苏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以实际行动和成效,努力实现实实在在、老百姓感受得到、公益普惠的教育现代化。

(四)发达国家教育改革发展呈现新趋势

公平而卓越,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追求。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全面教育改革计划,包括延长学时、提高教师待遇、提高教育标准等。法国启动新一轮高中教育改革,确立“更好定向、更好辅导、学好外语”三大改革目标。2010年,英国政府发表题为《教学的重要性》的教育白皮书,就强化学校管理、提高教师素质等进行了详细规划。美英法等发达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呈现以下几方面特征:一是反思教育的价值取向,注重挖掘人的潜能,培养学生终身发展能力,努力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二是侧重对课程的持续改进和更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三是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支柱,从培养、入职、培训、奖励等环节入手,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四是调整学校与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形成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合力。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已成为发达国家发展实体经济、重塑国家竞争力和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略。美国2012年提出在未来3年投资80亿美元,促进校企合作培训200万名高素质劳动者,到2020年增加500万职业教育毕业生。韩国在《2020目标:全民职业教育》中提出,要“构筑面向所有人的、‘从学校向工作岗位、从工作岗位向学校灵活转换的、贯穿终身的、职业能力开发导向的、开放的职业教育体系”。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动向,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我们必须放眼世界,立足实际,进一步明确思路,不断提升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水平。

二、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一)全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我省职业教育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育人为根本、以改革为动力,加快布局结构调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全面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事业发展规模保持稳定。在初中毕业生源逐年减少的情况下,中职学校招生和在校生规模连续多年保持与普通高中大体相当。2013年全省中职招生33.9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99.8%,完成率位居全国第四。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盐城、扬州、镇江等8个市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中职招生计划,部分地区中职学校招生超过了普通高中,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率先在全国开展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积极推进215个试点项目。探索中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等方面贯通衔接,试行“3+2”“3+3”“3+4”“5+2”四种形式的分段联合培养。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学制度,推进对口单招改革,开展中职毕业生注册入学高职院校试点,积极发展五年制高职教育。目前全省中职毕业生约有30%直接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

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推进职业学校布局调整,加强优质资源建设。目前全省教育系统内公办中职学校全部达到国家级重点标准(三星),现有省高水平示范职业学校(四星)134所,58所学校立项建设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优质学校比重位居全国第一。全省建成118个国家级和317个省级中职实训基地。2013年立项建设113所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和277个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在2009~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江苏代表团中职组、高职组金牌数连续5年双双获全国第一,实现“五连冠”。在2011~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中职组实现金牌总数和总分“三连冠”。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入。全面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每年“订单培养”规模占招生总量的20%左右。推进“引企入校”“办校进厂”等深度校企合作模式,协作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建立22个省级职业教育集团,形成校企合作战略联盟。成立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建立1200个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分专业统筹推进职教课程改革,建成264个课改实验点和133所课改实验学校。58所国家示范中职校协作开发了102门改革创新示范教材。推进中职“2.5+0.5”、五年制高职“4.5+0.5”学制分段改革。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教学质量监测。职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逐年提升,就业率连续7年保持在95%以上。

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实行职业学校教师职务单独评审,开展职业学校特级教师和正高级讲师评审。率先在全国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首次评出150项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至此,江苏省教学成果奖覆盖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各类教育。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完善职业学校教师培训体系。省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用于中职教师培训,安排500万元用于特聘兼职教师补助。目前,全省职业学校教师本科达标率达到94%,“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65%。

总体上看,我省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态势良好,成绩有目共睹,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职业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职业教育仍然是教育体系中相对薄弱的环节,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区域、城乡、校际之间发展不平衡,个别地区职普比例失衡,部分地区职业教育办学条件较差,各项保障制度不健全,特别是经费保障机制尚未建立;校企合作有待深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尚未受到普遍重视,一些试点地区、学校对改革持观望和应付态度,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统一认识,采取有力措施,下大力气研究解决。

(二)认真做好下一阶段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重点工作

面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各地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根本目标,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战略任务,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关键举措,以改革职业教育招生制度为重要抓手,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努力在发展方式、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实现重点突破,推动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继续稳定职业教育招生规模。2014年,我省初中应届毕业生数下降至不足65万人,中职学校招生面临严峻形势。要坚持调整教育结构不动摇,坚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动摇,继续保持高中阶段普职比例大体相当。各市要认真执行省核准的高中阶段招生计划,并按照普职比例大体相当的原则安排中职招生计划;要统筹含技工学校在内的中职招生工作,切实加强高中阶段招生管理;要加大职业教育招生宣传,全面落实职业教育免费和资助政策,确保完成职业教育招生计划。

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是推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各市要将试点的重点转向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衔接,认真总结前两年试点项目的实施情况,加强对试点院校的指导和检查,着力构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到2015年,所有试点项目都要建立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职教课程体系。各市要指导、支持职业院校依托职教集团,针对本地支柱产业或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尽快建立中高职贯通衔接的课程体系,并会同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引进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符合条件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同时颁发职业资格证书。二是完善中职毕业生考试招生制度。深化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制度改革,扩大本科招生规模;进一步完善中职毕业生注册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制度,扩大注册入学规模。三是科学发展五年制高职。严格五年制高职学校及专业设置审批,建立优胜劣汰机制,支持优质学校和紧缺专业加快发展。加强办学水平和专业建设评估,对办学条件不好、教育质量不高的学校和专业实行“黄牌警告”直至停止招生处理。完善五年制高职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品牌和特色专业建设,提升内涵建设水平。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是坚持立德树人。把德育摆在人才培养的首要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渗透各学科,深入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强化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推动优秀产业文化和企业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广泛开展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创新德育方式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督导标准》,今年继续开展全省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视导。二是大力推进校企合作。省人大常委会已将《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列入2013~2017年立法规划。各地要制定优惠政策,推动校企共同培养学生,共建实训基地,合作培养师资,联合开发教材,组织顶岗实习,共建产品设计中心、研发中心和工艺技术服务平台,探索“校中厂、厂中校”“工学交替”等模式,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推行订单式培养,促进校企之间深度融合。推进职业教育集约发展,组建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集团,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和合作机制。到2015年,实现全省一半以上的百强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深度合作,评选200个左右校企合作示范组合,建设10个左右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三是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各市要认真组织督查职业学校调整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落实情况,重点加强对中职“2.5+0.5”、高职 “4.5+0.5”分段培养工作的检查指导,切实加强校内文化教学、实训教学和校外认识实习、教学实习、顶岗实习等质量考核工作,扩大中职学校学业水平测试试点,推进职业资格证书考核与学业水平专业技能测试融通。到2015年,实现全省中职学校学业水平统一测试。

扎实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全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和《省教育厅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采取有力措施,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中广泛和有效运用,全面提升信息技术引领和支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能力。一是建设一批智慧校园。省教育厅将制定智慧校园建设标准。苏南地区和有条件的学校要率先启动,实现网络融合、数据融合和服务融合,建成一批面向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全方面智能服务的智慧校园。二是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重点建设一批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网络课程、工作过程模拟软件、视频公开课等多种形式的数字化资源。积极探索企业竞争提供、政府评估准入、学校自主选择的资源开发新机制。三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将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能力纳入教师引进、资格认证、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绩效考核等考评体系,抓好信息化教学团队建设,完善信息化教学大赛制度,全面提高校长、教师和信息技术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切实增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保障能力。一是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坚持政府投入为主,逐步提高职业教育支出占财政教育支出的比例,不断拓宽职业教育经费筹措渠道。所有市、县(市、区)都应制订职业学校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和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拨款标准,并按标准和规范拨付学校使用。严格执行国家职业教育助学政策,加强资金使用监管。积极争取用于深化校企合作的财政资金,落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试点专项经费。二是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落实中职学校师资配置标准,科学确定教师编制,努力解决师资短缺矛盾。加大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力度,造就一批职业教育专家、教学名师、学科专业带头人,打造一批校企合作、产教研结合的优秀教师团队。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的用人机制,吸引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全面推行职业学校教师赴企业实践制度,确保每位专业教师有一次连续6个月以上的企业实践经历。三是完善行业参与和社会评价机制。大力推动骨干企业与骨干职业学校紧密合作,发挥行业在人才需求预测、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标准制定等方面的作用,促进职业院校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深度对接。完善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健全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指导、第三方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鼓励引入行业企业、学生和家长参与教学质量评价。建立开放、多元、动态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和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制度。

三、着力提高教育治理水平

(一)勇于担当责任,统筹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我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思路已经清晰,目标已经明确,任务已经部署,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是抓好贯彻落实、抓好工作推进。各地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坚定信心、凝聚共识,尊重规律、统筹谋划,真抓实干、勇于担当,结合当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奋发有为的精神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力争实现重大突破。对一批正在推进和方向明确、立即可行的教育改革,要加大推进力度、抓紧付诸实施;对一批涉及面广、需要中央和省里决策的教育改革,要主动加强对接、有序推进;对一批认识还不够深入、但又必须推进的教育改革,要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对一批需要创新的制度性建设,要深入研究、适时启动。

(二)坚持群众路线,全心全意服务师生群众

要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教育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和学校,了解群众师生想法,发现问题症结,寻求解决办法。注重改革实效,从人民群众和广大师生最期盼的事项改起,从制约教育公平、教育质量的最突出问题改起,让人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及时总结推广基层教育部门、学校、师生创造的新鲜经验。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巩固和深化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扎实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真正把教育实践活动激发出来的强大动力转化为教育改革的实际行动。

(三)改进治理方式,增强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活力

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大部署。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快实现由办教育向管教育转变,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由教育管理向教育治理转变。要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为核心的新型教育治理方式,形成政府宏观治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职能边界清晰、多元主体共治的格局。推进简政放权,把该放的放掉,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坚持依法治教、依法行政,完善民主科学决策机制,重视社会监督,提升教育治理能力。要健全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各级各类学校要依法办学,建立科学决策、民主参与、自我管理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学生家长委员会制度,引导社区和有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要建立社会介入的体制机制,全面清理各类歧视性政策,建立公平开放、规范有序的政策框架,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规范发展、大力支持民办教育,促进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协调发展。

(四)加强舆论引导,为教育改革营造良好氛围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教育宣传和舆论生态正在发生重要而深刻的变化。各地要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和舆情回应,提高信息即时研判和应对能力,做到及时预测、实时处理、主动回应。要在扩大新闻宣传覆盖面上下功夫,建立涵盖报刊、广播、电视和新媒体在内的教育新闻宣传大格局。要研究网络传播的特点和规律,加强网络信息内容建设,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要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的要求,尽早发布权威信息,争取工作主动。要唱响主旋律、汇聚正能量、提振精气神,准确解读教育改革发展政策措施,理性分析教育改革焦点难点,提高宣传报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为教育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上一篇:青年马克思观后感下一篇:怪诞行为学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