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教育活动总结(精选12篇)
1.传统节日教育活动总结 篇一
++慈云实验中学
“革命传统教育周”活动总结
根据揭市文明办【2017】8号文件的要求,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推动我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深入有效开展,我校积极配合、认真落实“革命传统教育周”的相关活动,现将我校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帮助家庭贫困学生”爱心捐赠活动,发挥互助互爱的精神。学校组织教师和学生“帮助家庭贫困学生”的活动。师生们先从各班了解家庭贫困生的情况,爱心捐赠学习用品、学习资料等。平时在校园生活中给予更多的关心。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贫困生,发动同学帮助其学习进步。通过互助互爱的过程,借此感染同学们的道德情操。
二、学英雄,见行动做雷锋式的好少年。
我校开展了“学雷锋主题教育周”活动,同学们从学雷锋做起,首先通过看书、上网了解雷锋的生平事迹,摘抄雷锋的名言,学习雷锋的日记,还学唱《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的歌曲。重温《温暖》后,大家都被雷锋那一颗助认为乐的心感动了,纷纷行动起来学雷锋做好事。活动中班级图书角的图书多了。课下主动帮助同学的小干部随时可见,学生做事、做清洁也没有斤斤计较了,大家抢着做,速度也快了,晨扫、早读、大扫除也不要老师到场了,学生有爱心了,使老师的工作也轻松了。通过学雷锋的活动,学生之间更团结了,整个校园内呈现出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风气。
三、组织学生参观烈士园。
由学校团委统一组织学生参观烈士园,通过感受烈士园的宏伟,感受革命烈士们为了祖国的统一和发展、壮烈地牺牲的革命精神。参观完毕后,让学生每人写一篇观后感,并选出优秀的作品放在学校宣传栏上。
四、学先烈、见行动。
1、“继承先烈遗志
开创美好未来”。
在这项活动中,学生分工合作办学习园地,有的画画、有的写稿、有的贴纸、有的画刊头、有的剪菊花、有的涂颜色、有的设计„„老师只是做参谋,指点他们怎样贴、怎样布置,充分让学生动手、充分相信学生,让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向先烈学习。
2、讲一个革命英雄的故事。
学生请家长帮忙,收集革命英雄的故事,利用学校闭路电视系统召开开展英雄事迹代代传活动。开展了“革命英雄故事会”,会上学生讲了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江姐、叶挺、陈然、小萝卜头、王二小等英雄先烈的故事,大家精神振奋,积极表示要向英雄们学习,学习他们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坚强、勇敢„„通过老师引导,他们知道了要成为英雄,不一定需要献出鲜血或生命,而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时一点一滴做起,从平凡小事做起,做一个不起眼的英雄。他们懂得了要学英雄,应该以实际行动学英雄。活动后,学生学习努力了,没有不完成作业的学生了。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同学们一致认为,应该珍惜当前的幸福时光,好好学习,掌握好知识,长大后建设祖国,报答人民,做一个对人民有益的好女儿,才无愧于像王二小一样成千上万的先烈。大家觉得,应该勇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由于我们年龄小,体质弱,还不能直接与坏人做正面斗争。而是要发挥聪明才智,以智取胜,及时向大人报告。
五、制定“座右铭”。
为了让学生把学榜样,树新风,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活动内化为学生的行为,学校开展了制定自己的座右铭的活动,学生还通过日记的形式把自己的座右铭介绍给了老师,让老师了解学生有怎样的决心和行动,并且随时利用座右铭激励学生做正直的中国人、做勤学的、勇敢的中学生„„整个校园内校风正、学风浓。
六、学会感恩。
通过重温《最好的礼物》,学歌伴舞《感恩的心》歌曲,我校引导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在每一天中学会感恩,布置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从细微的小事做起,在语言、行动上体现出自己一颗感恩的心。活动中学生怀着感恩的心负起自己的责任,好好学习,好好劳动,他们在日记中写道:感谢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让我们享受到了人世间的亲情和幸福;感谢老师的谆谆教诲,让我们尝到了学习知识的快乐;感谢同学真诚的关怀和帮助,让我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感谢妈妈没、每一天的嘱咐、感谢老师善意的批评„„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是在未来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而青少年则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未来事业的接班人,因此,从青少年开始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是使我国发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创造先进灿烂的中华文化,永远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强有力保障!
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入扎实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周”的活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充分准备!
++慈云实验中学
2017年4月7日
2.传统节日教育活动总结 篇二
一、挖掘传统教育活动的主题
1. 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学习红色经典故事
“廉洁文化进校园”是我校德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展红色经典小故事演讲活动正是很好的教育载体。
我校学生以语文课文《狼牙山五壮士》为题材,排练了名为《血染的风采》的故事演讲,获得上海市红色经典小故事演讲比赛二等奖;以江姐的故事为题材的课本剧《永不凋谢的红梅》获得了2011年上海市中小学“龙华魂”暑期课本剧汇演二等奖。从演讲比赛的准备、排练到层层选拔,整个过程既考验了教师的能力,也让学生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感受了民族情怀,了解了革命传统,了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历程,增加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德育工作与红色经典活动的助力作用在于从红色革命故事与传统教育活动的结合中寻找了一个点燃激情的突破口。我校在庆国庆大队集会上,开展以年级组为单位展演红色题材课本剧的活动,得到了全体师生的积极响应,从《王二小》《一封鸡毛信》等剧的排演中,学生体会到了小英雄的情感,穿越时空去感受那个年代的人物心情,拉近了革命传统故事与学生的情感距离,缩短了时代与学生的心灵距离,潜移默化地感染了学生。
2. 通过仪式教育实现爱心传递
在弘扬民族精神时如何传承中华美德?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的礼仪、知恩图报的品德等,都需要从小培养。
我校在开展传统教育活动中,树立鲜明的主题教育目标。以小学阶段的“仪式教育”活动为例,我们在不同的年段推动传统教育,如主题为“我是小学生啦”一年级新生入学仪式,让学生在起步中感受做小学生、做学习小主人的心情,铭记自己是光荣的小学生;为二年级学生举行的戴红领巾的入队仪式是开展红色教育的契机;三年级的“十岁生日,幸福童年”,让学生重温父母师长的期望,将感恩之情化为一股向上的动力;为五年级学生举办的“成长,飞翔”毕业典礼更是汇集了学生在小学学习生活中的各种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在三年级开展的“十岁生日”活动中,我们设计了这样的环节:事先请家长悄悄写好一封给孩子的信,在活动时每个学生打开自己爸爸或妈妈写的信并朗读,不少学生当场流下感动的热泪。一个平时有些顽皮的男生哽咽着说:妈妈在信上写了我不曾知道的事情,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上班路程远,要一个小时才能到家,她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手洗干净,把我抱起来亲亲,我现在知道妈妈是多么爱我啊!这样的画面在活动现场不断涌现在大家的面前,与会的家长,尤其是妈妈们都感动万分。“十岁生日”不仅成为学生在小学阶段的一个加油站,更是一个启发他们懂得感激、学会关心、追求上进的精神补给站。
3. 通过艺术活动传播传统美德
学校开展各种艺术类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艺术活动还能实现美育功能,传统教育因此有了更多的途径。我校学生成立铜管乐队和民族舞表演小组,在各类比赛中尽显风采;我们组建学生武术、腰鼓队传承民族文化;每年的新年音乐会既是学生的才艺展演,又是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一次熏陶。
二、丰富传统教育活动的形式
1. 促使仪式教育活动系列化
传统教育活动的形式决定了教育的效果,展示活动的层面越丰富越能锻炼师生。因此,我校确定灵活的基本结构,使传统教育活动的开展形成系列,保证了活动质量,教育效果明显增强。
2. 运用学生社团活动,渗透传统教育
我校的学生社团是传统教育活动的基地,每个学生社团都与传统教育有着联系,如鼓号、舞蹈、合唱、铜管乐队、腰鼓、美术、武术、空手道等,传统教育目标渗透在社团活动的方方面面。社团活动培养了学生基本的技能,丰富了学生生活,营造了浓郁的学校文化氛围。目前,我校社团活动已成为学生们锻炼综合素质、拓宽知识视野、提升交往合作能力的有效渠道,促进了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3. 利用节庆日,感受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是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的载体。我校结合传统节日通过主题教育升旗仪式开展传统教育,如清明节期间,我们开展了“寻英雄革命路,展领巾爱国志”主题教育升旗仪式,少先队员自导自演节目,缅怀心中的英雄。当时光隧道打开,一个个鲜活的英雄人物屹立在台上,他们是方志敏、赵一曼、董存瑞、刘胡兰等,镜头前“革命英雄”从容就义,他们高喊着:“为了新中国,冲啊……”中国革命的艰辛激励着学生,提醒他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重阳节,中队辅导员带领学生到商业街开展敬老宣传,让店里营业员或是路人写下敬老的祝福语,让学生从小就懂得爱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尊敬老人是每个人的职责;大队辅导员组织学生去敬老院慰问老人,为他们表演歌舞,送去欢乐。发挥我国传统节日文化所蕴涵的德育功能,不仅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的民族文化,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3.传统节日教育活动总结 篇三
【关键词】传统节日 幼儿园 活动
一、幼儿园传统节日教育对幼儿发展有着深厚的意义
(一)通过传统节日教育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情感
幼儿期可以说主要是情感期,早期起始情感教育是有科学依据的。由于幼儿情感内容的不丰富,情感表现的不稳定,因此加强幼儿积极健康的情感培养就愈显重要,教育的责任就在于丰富幼儿的情感经验。我们理解传统节日文化中附着的教育意义之后,抓住节日的核心意义,抓住节日的契机,发挥游戏的愉悦功能,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巧妙的与主题活动相整合,设计活动,使幼儿在传统节日活动中健康情感得到发展。
(二)通过传统节日教育提高幼儿动脑动手能力
在传统节日中有着其特殊意义的传统点心,如元宵节的汤圆、清明节的青果、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等。在开展传统节日活动中,凡是孩子想做能做的事我们都尽量的让他们动手做一做。如:元宵节,示范、讲解搓汤圆的方法,再提供材料让幼儿动手参与搓汤圆,最后让孩子品尝汤圆。端午节,示范、讲解包粽子的方法,再提供材料让幼儿动手参与包粽子,最后让孩子品尝粽子。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让孩子了解了传统节日,真心地喜欢上传统节日,通过幼儿制作点心更是提高了幼儿动脑动手能力。
二、幼儿园传统节日教育活动有着多样化的组织形式
(一)寓传统节日教育于环境创设中
我们以贴近幼儿生活和兼顾幼儿年龄特点为前提,注重和孩子们共同布置以节日为主题的环境。在喜迎新年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要学习内容,引导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与幼儿生活经验相关联的,能反映中国文化独特性的内容,包括一些传统习俗和相关典故,营造一个轻松、愉悦、喜庆的氛围。我们一起收集了一些新年红色象征物——中国结、鞭炮、红灯笼、对联、年画、贺卡等挂在墙上,将幼儿学习的民间艺术剪纸作品一一展示在活动区;孩子们十分喜欢这些工艺品,看了又看,摸了又摸。为了让活动更加有意义我们请孩子们亲自动手、积极动脑,制作别出心裁的装饰品来装饰我们这个家,快快乐乐过新年。孩子们自主选材、自主创造,用各种材料制作新年物品。孩子们积极创造营造出了喜庆的氛围、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孩子们共同策划,一起合作布置教室是那么开心,脸上洋溢着劳动的快乐,感受着彼此的祝福,心里荡漾着过年的喜悦,深入体验到与同伴相互合作、交往的快乐。
(二)寓传统节日教育于幼儿游戏中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情感培育的最佳途径。游戏的一大特质即是“愉悦”,即幼儿对游戏的投入和专注。在端午节时举行“小小赛龙舟”的游戏。孩子们自发的形成四队开始比赛。第一次,出发不久四队龙舟一不小心走着走着就散了变出八队来,于是赶紧修复,虽然及时作了调整但是活动还是以失败而告终。大家探讨着获胜的方法:“我们动作要整齐!”“大家走的速度要一样”“我们最好选出一个队长来,让队长来喊口令吧!”“我们要一起努力,获得胜利!”
(三)寓传统节日教育于主题活动中
传统节日教育应在幼儿园各环节活动中相互渗透、有机整合。因此我们注重挖掘节日中与幼儿的生活经验有着密切关系的,幼儿喜欢的、易接受的内容,运用丰富多彩、令人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开展节日活动,将节日活动与主题活动有机整合。为了让幼儿了解“清明节”,我们开展了“清明节”主题教学活动。我们从晨间谈话中,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由来。讲讲自己家里是怎样过清明节的?让孩子们知道清明节有踏青、扫墓、吃青团的习俗。在4月5日清明节这天,我们让孩子们吃青团。在清明节活动中,我们还带着大班的孩子们到烈士陵园去进行扫墓活动。我们运用ppt让幼儿观看烈士照片后,他们有着很多的问题:“这位是谁?他怎么牺牲的?”“这是不是坏蛋?他们用什么东西在打仗?”等等,更有兴趣地听老师讲述英雄的故事。
通过清明节的这一系列活动,使幼儿感受到了和家人一起过节的气氛,祭奠英烈的真情,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使得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四)寓传统节日教育于亲子活动中
《纲要》中指出;“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品质形成。我们开展以节日为主题的亲子游戏活动,通过亲子活动把孩子对有关节日的所见所闻转化为其内在经验。如:重阳节亲子活动,敬老爱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在的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在太阳光的保护下享受着无私的关爱,却从来没有想过要关心一下自己身边的人,严重缺乏关爱他人的意识,为此,我们在九九重阳之际,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收集有关重阳节的资料,让幼儿知道每年的九月初九是重阳节;请祖辈们入园和幼儿一起过重阳节。其一是为了让祖辈们过上一个特别的有意义的重阳节,其二更是为了培养幼儿那种关心老人的情感,学习照顾老人的方法,体验亲情与关爱。
三、幼儿园传统节日教育活动开展的收获
通过一些传统节日教育的开展,我们深深感到孩子们确实变得懂事了、合群了、礼貌了,看见老师能主动问好,看见爷爷奶奶会主动让座,会给他们锤锤腿,与同伴相处时和谐友好。学会了关心同伴、关心集体、爱幼儿园、懂得了关爱周围的人。孩子们学会了分享,学会了尊老爱幼。我们希望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爱精神延伸至尽情、尽性、尽意、尽心地去爱,包括爱自己及爱所爱的人、爱家乡、爱祖国,使幼儿都能成为一个富有爱心,至情至性的孩子。
【參考文献】
[1]《节日文化与幼儿园节日课程的开发》《学前教育研究》2007年1月
[2]《情感智慧—品德教育的切入点》 王义珍
4.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总结 篇四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力宣传活动的意义
领导在思想上重视,率先垂范,利用教师例会、教研会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宣传学习传统文化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教师利用班会、诵读课向学生明确需要以传统文化涂亮人生底色,滋养心灵等经典诵读益处。学校的文化墙上悬挂的《弟子规》、《论语》、《二十四孝》等传统文化的宣传板画,校园内的孔子雕像的矗立,走廊里、教室里有关传统文化教育的名言警句等让学生时刻感受着传统文化带来的巨大影响。学校开展的有关活动也通过校园网站和校报及时报道,扩大影响。
二、制定相关制度,促进传统文化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1、组织健全,职责明确
我校成立了领导小组,由校长负总责、具体抓,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全体班主任和相关科室负责人、部分语文教师为主要成员。组长负责整个活动的策划和指导,人员的分工,职责的明确,活动方案的起草;教导处负责诵读课程的安排落实,教研室负责日常班级诵读情况的督查并组织开展诵读比赛;语文教师负责安排学习内容,并进行专题讲座;教导处负责所有资料的整理和归档。
2、成立传统文化大讲堂专业团队
中华传统博大精深,涵盖内容非常广泛,如何利用最短的时间学习最有价值的东西,需要精心选择和安排。学校充分利用语文教师的专业优势和阅历丰富,知识渊博的老教师的特长,组建了传统文化大讲堂讲师团。根据宣讲内容,结合个人特点,讲师团成员各司其职,通过查找资料,认真组织,每个人都针对不同的内容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传统文化知识讲学,为全校师生快速解读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提升个人修养奠定的良好的基础。
三、明确目标、落实活动方案
1、明确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经典诵读和传统文化讲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促进学校人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
2、灵活安排,确保诵读时间。
利用每天上午早读前10分钟和每天中午上课前10分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由语文教师组织并指导学生诵读,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3、组织比赛,隆重颁奖
为检验诵读效果,由学生科负责组织了各班级的诵读比赛,比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全校学生均参与其中。经过预赛、决赛,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学校拿出一定资金进行奖励,并专门举办了《中华传统文化诵读比赛暨〈弟子规〉展演》颁奖典礼。除了部分获奖节目展演外,又组织编排了体现中华传统精髓的节目,获得观众一致好评。
4、组织传统文化讲学活动。
近年来,学校组织了多次传统文化大讲堂活动,讲学内容主要是《论语》、《道德经》中相关篇目,王锐明老师做了《如何解读,<论语>》,《学习<论语>的意义》、《道德经给我们的人生启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道德经>中学习学生管理的智慧》《<老子>》老在何处》《<道德经>中人与自然、社会和谐》《<道德经>的养生学》等,学校还要继续开展讲学活动。
5、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太极二十四式操的习练,太极操作为中华传统之瑰宝,一方面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同时可以修身养性。为强化学习,以比赛的形式促进学生和教职工练习。
6、学校把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生的专业技能教育相结合,开展剪纸、手绘脸谱、国画、书法等手工艺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成就感。
四、取得的成果
1、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
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推动了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德育工作的发展。师生的精神面貌得到较大的改观,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逐步形成,有效地促进了我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全面实施。
2、提高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
经典古诗文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境界动人,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
3、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诵读和讲学活动,一是激发了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形成了诵读的良好氛围。二是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学生知道了“诗前幕后故事”、“文坛轶事”。三是学生初步掌握了诵读的方法,并能运用,部分学生还能把学到的经典语句运用于作文之中。四是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通过自编自演节目、办手抄报,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艺术鉴赏力等等都得到了极好的锤炼。
4、提高了教师的文化底蕴和职业道德操守
开展经典诵读和讲学活动,学校教师主动参与,广泛融入,极大的丰富了自身的文化底蕴。
5.蕲春四中传统与创新教育活动总结 篇五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以传统教育为基础,又扬弃了传统教育中陈旧、单
一、定式的观念,发展、创立了新的教育模式,以使教育更加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飞速发展的需要。创新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辨证否定与改造、创新。
一、创新教育的基本内涵
创新教育就是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人类创新活动的特征和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从构成上划分,创新人才的品质可以分为创新的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创新的智力品质包括创新的创造性思维、创造的能力素质、创新的知识素质:创新的非智力品质包括有利于创新思维和活动的情感、意志等等。因此,从内容上,创新教育包括创新精神培养与创新能力培养两个层面。
1、创新精神培养
创新精神是指创新的非智力品质方面,包括:1)创新意识,它是使受教育者产生创新的期望,推崇创新和以创新为荣的价值意识,是善于发现并提出新问题的强烈的问题意识,也是自觉、主动和积极参与创新活动的主体意识;2)创新性人格,包括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敢于怀疑和批判的科学精神,广泛而持久的探究兴趣,积极稳定、乐观开朗的情绪情感,顽强果断、坚韧不拨的意志力等个性品质。
2、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由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操作能力两方面组成,创造性思维能力包括丰富的想象思维能力、广阔的联想思维能力、敏锐的知觉思维能力及预测能力、捕捉机遇的能力。创新操作能力主要是指掌握和运用创造技法的动手能力、创造性成果的表达能力与表现能力和物化条件。
从两者的关系来看,创新精神是影响创新能力生成和发展的重要内在因素和主观条件,而创新能力是具体的,具有客观内容的,在创新能力上的提高是丰富创新精神的最有力的理性支持。在实践过程中,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呈现出一种互动的态势。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从培养创新精神入手,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终极目标,带动学生整体素质协调发展,创新教育包括丰富的内容,从系统观的角度来看,它涉及四个子系统:创新的动力系统、创新的认知系统、创新的个性系统、创新的行为系统。
二、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
教育的本质在于解决人的发展问题,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源和基础,与人类同时产生的教育,经过漫长的历程发展简化到今日,时刻都在进行着适应社会和完善人性的变革、调整这种不断的变革和调整是教育的一种应然的存在方式,教育发展面临的基本矛盾在现代变得日益突出和尖锐,如果不加以变革和调整,一方面将导致对社会发展功能的消极,另一方面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对人的发展的束缚、威胁和摧残,变成对人的发展的负面的力量-----教育异化。在这里笔者赋予教育异化的含义是:作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心得和发展健全人格的教育,反过来成为对人性的压迫和摧残,即指教育的失败。从这一含义出发去审视传统教育,异化是普遍存在的。
1、超负荷强迫学习所谓超负荷,是指学习的内容在数量上和难度上超过了学生的承受能力;所谓强迫,是指学生对学习并非完全出于自愿,而是在外部强压下的屈从。人们的最初想法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作用,把更多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最大范围内获得人类千百年来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在最高程度上实现从自然实体向社会主体的转化,从而成为一定社会生产力的承担者,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者和一定精神生活的积极参与者。这种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相对与个体人的生理存在而言)完成对人类整个过程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的学习,其良苦用心与仁义在感情上是不容指责的。然而,人的社会化是一个终生的过程,学校教育所给予的知识只能是最基础的一部分,企图全部给予在客观上是不现实的。而在现实教育中,我们看到的是另一番现象,学生的书包越来越承重,戴眼睛的学生越来越多,节假日被随意取消似乎也被视为一所学校对学生的爱护和关怀的表现等等,学生普遍地感觉到焦虑和烦躁,身心不支。见诸报道的学生体质状况和各种调查不能不让人深思和哀叹,然而更为可悲的是,有些研究资料所显示出的学生的创造力越来越弱化。其原因就在于超负荷强迫学习对人的身体产生了损害,受到损害的身体无法承载更多的教育输入,智慧的传递与形成不能真正实现,必然影响到人的社会化进步。
2、无心智意义学习
所谓无心智学习,是指学习的内容在内涵上缺乏充分的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心智的因素,满足不了学生的智慧发展的学习。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说,是学习内容上的“含金量”不够。我们知道,学习的目的在于掌握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学习的过程是人的心智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是知、情、意、行逻辑的辨证统一和和谐运作的过程。当然,学习的过程也伴随着个体生物性的机械操作,但这种操作只能作为一种形式和手段而存在,必须也只能与人的心智操作紧密联系起来才有意义。至于对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学习过程中快乐愉悦情感体验,在这种学习状态下,自然变成了无法获得的奢侈品,从而使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也成为一种虚构。
3、片面性学习
所谓片面性学习,是指学习内容在结构上不合理的学习。学习的内容是有结构性的,内容结构的安排是以社会对人的要求、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和学生的认识水平为依据的,并且要遵循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在这种结构性存在中,各部分
各要素是相互影响、互相制约和相辅相成的。然而,从现在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看,这种结构性要求远远没有得到落实,存在着相当普遍的结构失调现象,这种失调破坏了结构性要求的各部分的相互联系,造成了人的素质发展上的不均衡,不协调甚至畸变,从而使全面发展只停留在口头上,从全面发展的内容看,相对轻视德育
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只把智育作为教育的全部内容,使学生不注重道德养成,缺乏体育锻炼和卫生保健知识,不懂得审美知识和对美的正确理解与追求,轻视劳动。这方面的事例是不胜枚举的。从学科结构看,过早的文理分科,强化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学文的不懂理,学理的不懂文,必然造成知识结构失衡。应当清楚,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发展是相互启迪和促进、相互融合和借鉴的。强调学生学习内容结构的合理性不仅是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也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条件。同时还要看到,当今科学发展的走向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交叉和整合。而且这种交叉又呈现出更大跨度的趋势,这种趋势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出了均衡的要求。于是,面对新世纪科技发展的势态,导致学生片面性学习的传统教育已不适宜,应该终结。
三、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比较
1、创新教育对传统教育的辩证否定
(1)关于人才观、好学生观的问题。创新教育培养的是对未来社会具有应变能力的各级各类的创新型、开阔型人才。他们必须具有独立思考、用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同时,并不求全,对于只在某些方面或在一个方面有才华的学生,以瑕不掩瑜的态度来对待,因人制宜加以培养:不仅要求学生勤奋和聪颖,而且要求学生有创新能力,事实证明,有些学生在传统教育中是一名差生,而在创新教育中,可能就是大有发展前途的好学生。
(2)关于教学目的问题,创新教育对于传统教育在教学目的上的否定、革新主要表现在一个各个方面:传统教育的教学时以积累知识为目的的,而创新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创造知识的期望和才能,旨在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知识圈,传统教育无论怎样,都不能使学生突破这个知识圈。而创新教育力图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尽肯可能超出自己的已有知识圈,从而创造新的知识或进行发明创造。传统教育的教学以解决精确领域的问题、训练学生模仿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创新教育则以解决模式领域的问题,训练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传统教育的教学,指导学生解决同类问题,要求模仿,千古不变;而创新教育则激发学生搞创新探索,要求独创,结出奇花异果,传统教育的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是前人的思维成果把学生培养成为一本本“大百科全书”;创新教育彻底否定传统教育的这种“金库理论”,重要使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2、创新教育对传统教育的否定
任何一种教育的建立,都要对前一种教育中的许多因素予以继承、改造和发展,改造前一种教育中不够合理,不够完善的地方,使其在新教育中不断完善。因此,创新教育业必须对传统教育中的许多因素进行改造和革新,如在德育问题上,传统教育在理论上都是很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但在实践中却总存在着时紧时松、忽左忽右的现象,不是搞空头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忽视思想品德教育,虽然一直在提倡“五育”,但总是摆不正“五育”之间的关系,也没有真正实现过“五育”的全面发展。另外,总是以学生听话、老实为德育的目标。创新教育要改革这种局面,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必须保证培养学生对名族、社会、人类的责任感,必须始终把握坚定的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为目标,创新教育不像传统教育那样仅仅是传授知识和只让学生积累知识,而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十分注重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变知识传授为思维激励,使学生既能储存、积累尽可能多的高质量的信息,又能具有提取、加工信息的能力。关于考试的问题,传统教育的考试只重笔试,轻口试;重期考,轻平时;重理论、轻实践,惹想改变学生目前这种“高分低能”的现象,则必须否定传统教育的考试方式,减少纯记忆性的知识内容,增加综合性、分析性、灵活性的试题,考试形式,既要有笔试,又要有口试,也要有实验操作,变记忆力的考试与记忆力与创新相结合的考试,对有重大发明创造的学生应实行免试人学的办法。
3、创新教育对传统教育的创新
6.传统节日教育活动总结 篇六
总结
自“深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开展以来,**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在领导带领下,各尽所能、精心组织,全面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宣传,将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列入单位议事日程,掀起了整个辖区学习国学经典、传承中华美德的高潮。以弘扬传统文化、突显孝德教育为主线,打破僵硬宣传模式,突出学习,全员参与,提升了社区文明程度,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一、为“深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社区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1、注重宣传,营造氛围。创设大环境,营造传统文化浓厚氛围。发起了全方位宣传、学习《弟子规》、开展讲座进社区活动。10月11日,**社区以社区图书活动室为阵地,组织辖区居民开展 “全民阅读”形式的传统文化活动。参加活动的居民包括辖区在校学生、退休老人。通过诵读古诗词及阅读古代、近代经典书籍,老年人充实了业余生活;青少年在读书活动中享受到了读书的快乐,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奠定了坚实基础。
2、开展图书进社区活动。结合文化信息共享和社区图书室服务建设,通过诵读《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唐诗
三百首》等国学经典,引导广大市民群众爱书、藏书、看书,加强孝老爱亲、诚实守信、亲德向善、爱物敬人、持身恭谨、勇于担责、崇荣知耻、合作共赢、勤奋好学、求实创新等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与实践。
3、开展电影进社区活动。挑选十几部优秀国产影片,采取远程放映形式,将优秀电影艺术和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送到居民群众之中,**社区于2011年10月10日在社区活动室组织辖区在校学生观看影片《甲午风云》,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
4、开展民俗歌舞进社区活动。以“中秋”、“重阳”、“国庆”、“元旦”等节庆活动为契机,整合社会各界的歌舞演出团队资源,结合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民俗歌舞进社区活动。9月16日,**社区秧歌队进入低保楼,为低保居民带去了一场丰富多彩的秧歌表演,凸显中华民族传统民俗的文化内涵,营造安定、祥和的和谐氛围。
5、开展艺术进社区活动。以“让艺术走近百姓,让品位伴随生活”为宗旨,11月24日晚,在**社区活动室居民们观看了一场精彩的二人转表演。此次演出使居民享受了一场文化盛宴,为社区居民提供文化艺术交流平台。
二、紧扣学习主题,构建全员参与学习格局围绕“深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主题,**社区坚持“四字方针”,掀起社区学习热潮。
1、社区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为契机,把精典思想融入到团队建设之中,积极引导社区干部明晰做人的追求与境界、端正做事的方法和态度,从而形成“包容、谦逊、忠诚、求知、求实、求胜”的精神追求,着力在街道打造一支勇于攻坚、坚韧不拔、敢打硬拼,特别能落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成事的工作队伍。召开社区座谈会,让每个工作人员谈学习方法,所感所受,周周都有新内容,月月都有新收获;从普通干部到社区居民,全员参与,共同提高。
2、强化社区建设,注重学习之“效”,知、行结合才是真正的落实。传统文化建设不能仅仅停留于领导重视和口头上,更应体现在现实行动和落实中。为进一步弘扬中华美德中的大爱无疆、乐于助人等思想,**社区发动全体工作人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贫困居民予以帮助,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使他们充分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爱。
3、与假期同行,读书共成长。利用假期时间,组织辖区中小学生及家长共同品读《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经典及党章、《毛泽东诗词》等红学经典,开展以社区为单位的传统文化诵读比赛和知识竞赛,全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及党的历史的精髓和内涵。通过唱红歌的形式,热情讴歌党的光辉业绩,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与优良作风,增强青少年对党、对祖国、对社会主义的深厚感情;通过游戏问答的形式,既增加了对党的历史的了解,又在游戏中加深了印象。既丰富了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假期生活,又陶冶了情操,培养了良好的道德品格。
7.传统节日教育活动总结 篇七
通过课题研究, 我们综合提出了“整合学习、学会发现、异步设计、同步激励、优化发展”的观点;提出了最近发展区可持续发展、最近发展区科学发展、最近发展区人文发展及人文发展观, 并提出教育的最终目标应当使人的人文发展和科学发展统一, 这才是我们的教育所追求的人的优化发展, 才是以人为本的人本教育;我们还依据异步教学设计的思想, 提出了异步训练、异步评价及异步考核考试的系列思想, 进一步完善了异步教育教学的理论。
在这项课题研究中, 我们的研究成果有20多项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 有40多项在总课题组的三次全国年会上获奖, 其中, 获得一等奖5项, 二等奖9项, 三等奖、优秀奖30多项。在阳泉市科学技术协会的两次科学技术成果征集评审中, 我们课题组提交的成果还有3项获得一等奖, 20多项获得三等奖。在阳泉市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评审中, 我们提交的研究成果更是多次榜上有名。但是, 我们觉得最大的成果是在此期间我院组织起了一支能够切实研究教育、探索教育、追求教育的学习化的研究型教师队伍, 特别是在倡导培养研究型教师的理念方面, 我们可以说是创先起步。
研究的结论与创新点
《网络教育学习观与传统教育学习观优势互补研究》虽然只是在教育教学领域进行了个别实验, 但是这种思想和理念具有很大的普遍性, 特别是在学习化社会的建构及学习化组织、学习化个体的养成方面, 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社会价值。通过我们的个别研究实验, 采用整合学习、异步设计、同步激励的教学思想可以使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30%~50%, 学生学习兴趣高昂, 学生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首先, 在我们的实验中, 网络的引入可以使课堂效率提高30%~50%, 可以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原来需要40分钟完成的教学内容, 可以用1节课完成原来3节课的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利用节省出来的时间给学生自由学习、个性学习提供时间保证。
其次, 我们倡导独自学习、一对一的学习和群体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让学生各自提出问题, 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第三, 我们倡导的教师备课, 要求教师准备一学期的课、一年的课、一辈子的课, 而不是一节课或只为了应付考试的课;我们倡导的学生学习不只是为了应试的学习, 而是完善自我的学习、一生的学习, 要求学生为自己的个性而学习、为自己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和人文发展而学习。
第四, 我们认为, 网络的引入不能成为传统教育的帮手。如果让网络成了题海战术的数据库、成了应试教育的助推器, 那么, 网络教育就走向了我们所追求的理想教育的反面。网络技术应该是弥补传统教育中的不足, 应该办传统教育办不到的事情, 才能体现其优势, 成为教育教学的新平台, 成为新发现的源泉、掺望世界的新窗口、新思想和新能力的策源地。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 “同步教育”是很难办到的事情, 那么, 我们就要整合网络的优势和教育的优势, 使网络教育落到实处。我们研究的“异步设计”就是要充分利用网络的特点, 进行一系列的异步训练和评价, 真正面向每个学生, 最终使每个学生得到同步的激励, 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科学发展和人文发展。
创新点:
1.整合学习、学会发现、异步设计、同步激励、优化发展;
2.最近发展区可持续发展, 最近发展区科学发展;
3.“粗放教育”与“粗放评价”;
4.“人文教育”与“人文评价”;
5.“学习观——天下第一观”;
6.“隐性学习观、虚践学习观”——务虚学习;
7.“显性学习观、实践学习观”——务实学习;
8.最近发展区人文发展及人文发展观;
9.可持续发展的人;
10.异步练习与训练、异步考核与考试。
存在的问题与努力的方向
我们的研究说是已经结题, 其实才是刚刚开始, 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首先, 我们的课题组成员是在各自的学科、依据各自对课题的把握进行的个别的实验研究, 尽管研究人员耗费了很大的精力和时间去设计的教学应用于各自的学生, 效果比较满意, 但目前还不能大面积地应用推广, 降低了教学设计的通用性。其次, 我们的异步设计、整合学习理论与传统的考试评价制度在某些情况下发生了冲突, 不被人理解。但我们相信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 这些研究成果会具有更大的推广价值。
教师用异步教学理论对学生进行异步设计时, 特别需要注意不能让学生感到是把他们分了等级, 哪些学生属于ABC层或是123类, 哪个是A哪个是3, 不能给学生贴上这样的“标签”。在学习、训练和考试过程中采用异步教学理论, 目的是使教师引导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可持续发展, 不论学生是哪层或哪类, 对其评价的结果和效果都是等价和等效的, 绝不能歧视学生, 不能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和压力。
首先, 倡导异步设计教学, 不是否定同步教学, 同步教学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我们倡导的是在同步教学的同时, 积极探索和研究异步教学。异步教学的实现是一项系统工程, 绝不能一蹴而就。实现异步教学还面临着很大的问题, 包括思想观念问题、现实环境问题等。异步教学对学生的自觉性要求程度较高, 因此, 实施异步教学的最初阶段, 必须重视学生的实际情况, 特别要关注那些学习有困难和学习习惯有问题的学生。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学习方法的训练, 这是异步教学的关键环节。对于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 教师和学生都有个适应的过程。由于受传统教育教学的影响比较深重, 特别是受“应试教育”的局限, 推广应用异步教学理论还需更加努力。
其次, 实施异步教学不仅是设计课堂教学问题, 还涉及学校的教学管理等问题。这不仅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思想水平、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而且学校也要建立各种必要的教学制度, 以保证改革和探索的顺利实施。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我国教学改革有着很重要的启示。最近发展区作为一种可能性, 不是唯一的, 亦不是统一的, 而是因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以及心理发展内容而各异的。异步教育和最近发展区理论着眼的是人的全面发展。
8.传统节日教育活动总结 篇八
关键词:传统文化;幼儿教育;实施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国人民数千年文明智慧的结晶,博大精深,是我们的文化母体。如何充分发挥幼儿教育的特殊功能,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从而达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这是一个必要的课题,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有着传承中华文明的使命与责任。
一、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首先,可以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如设计教学活动“有趣的汉字”,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汉字的起源,知道象形字,知道汉字与人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由此也可以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探索的兴趣。另外,通过对古典文学、经典故事、成语故事、传统节日以及民间游戏活动的接触和学习,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明显增强。
其次,可以萌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幼儿非常愿意诵读千字文、三字经、唐诗等古典文学,对中国的一些经典动画片也逐渐地喜欢了。他们开始对中国的民间游戏和活动有了一定的接触和了解,并由此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萌发民族自豪感。
再次,在活动中可以很自然地扩大幼儿的识字量。幼儿早期识字有利于右脑开发,能够极大地促进幼儿的智力发育,开发幼儿的潜能,培育和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最后,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增强幼儿的记忆力。一个人记忆力的发展在6―13岁时是黄金时期。利用幼儿时期的记忆力去记下这些永恒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对一个人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二、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一)在绘画活动中实施中华文化教育
绘画活动是引导幼儿运用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如蜡笔、油画、彩色铅笔、彩色水笔、毛笔、纸、布、绢、水粉颜料、墨等等,通过线条、色彩、形状、构图等美术语言来表达幼儿的所思所想,创造出多样的视觉形象。绘画活动是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主要部分,幼儿绘画只是手段和方法,画画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通过绘画这一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创造性,培养美的情操和陶冶美的人格。幼儿教育工作者应激发幼儿主动观察,给予幼儿自我表达的机会,使绘画活动成为幼儿表达自己情感的有效途径。幼儿的绘画并非要求幼儿真实地将事物的逼真形象再现于纸上,而是将画纸作为幼儿表达自我的舞台,任由幼儿发挥。通过丰富多样的绘画活动,幼儿能从中认识这个美丽的世界,陶冶情怀,从而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二)在手工活动中实施中华文化教育
手工即运用各种手工工具和材料,如剪刀、尺子、胶水、纸、泥巴、橡皮泥、石头、竹片、果壳、木块等物品,通过剪、粘、刻、织、捏、折等方式,用一些素材塑造一个完美的形象。广博的中华文化中蕴藏着许多古老的人们留给我们的宝藏,他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创作、传承下来了丰富的手工艺术,这些手工艺术融入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使得我们的世界更加美丽多彩。幼儿教育工作者应从这些丰富的手工艺术中寻找一种容易被幼儿接受的切入点与方式,寓教于乐,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在美术欣赏活动中实施中华文化教育
幼儿美术素养的提高来源于其美感的逐步升华,而幼儿美感的形成与提升则是在感受和欣赏美术作品、自然景物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在感受形式美和内容美中丰富审美经验。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积淀了许多优秀的美术作品,教师可从丰富的传统文化中选取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优秀作品,借以促进幼儿健康发展。教育工作者选取的美术作品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心理发展阶段。
(四)在日常生活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可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使幼儿从一点一滴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彩。饭前、教学活动之间、午睡前、离园前等小块时间也可以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如:玩猜谜游戏、手指游戏《五指歌》和《手指一家》等,说童谣《排排坐》、《丫头丫》、《颠倒歌》等,讲童话、传说、美德故事《嫦娥奔月》、《盘古开天辟地》、《大禹治水》、《牛郎织女》、《卧冰求鲤》、《黄香暖席》、《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等,使传统文化逐渐影响到幼儿。
三、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点
(一)传统文学内容的选材是教育开展的关键
传统文学是在古老历史沉淀中形成的,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其中一些传统事物随时代不断发展已消失,幼儿难以有相关经验,在教育思想中,也难免有些消极、封建的思想混杂其中,且个别内容学习难度较大,对幼儿不具有意义且难以接受。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合理选材,辨证的扬弃,选择传统文学内容中的精华对幼儿教育。要适当对一些难懂文言文、成语合理改编、缩写、扩写等,从幼儿兴趣、情感体验出发,确立适宜的内容,这样才会通过传统文学把灿烂的文化思想进行传承,让孩子们受益非浅。
(二)教师良好素质是传统文学课程实施的保证
要使传统文学释放出魅力,课程获得成功,要求教师必须有良好的音乐、美术、文学修养,有把握分析教材的能力,能选用有效的方法深入浅出的教学,要有改编教材为其注入新活力的能力,有良好的情感表现能力,能自如的应用语言、表情达意的传递作品的内涵,优美的语言可以使幼儿耳醉其音、心醉其情,愉悦的接受教育,我们注重提高教师的教育素质,努力建立一批观念新素质好的教师队伍,是教育实验顺利开展的有力保证。
(三)注重幼儿的体验与感受是传统文学教育的重要理念
开展传统文学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与喜爱之情,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他们的记忆、认知、注意等多种潜能,因此我们必须要注重引导幼儿体验,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不以会背诵多少诗歌,会说多少成语作为衡量幼儿发展的唯一标准,而是关注其纵向的成长,这应该成为教师的基本理念。
9.传统节日教育活动总结 篇九
文章类型:原创
内容分类:其它
来源:鼓楼区司法局
发布日期:2011/6/24 15:47:22
访问次数:2539
区司法局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暨队伍建设工作视频会议、市委政法委动员部署会精神、《中共福州 市鼓楼区政法委员会关于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工作方案》通知要求,结合本区司法行政工作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在全区司法 行政系统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全面启动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现将前一阶段工作总结如下:
一、精心组织,稳步启动
4月12日上午,召开区司法局“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动员会,局机关干部、基层司法所所长、司法助理员、社区矫正社工、人民调 解员、公证人员和部分律师参加了会议。传达贯彻省司法厅、市委政法委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动员会议精神,对全局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动员部署。局领导 强调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是落实中央关于创先争优活动部署、纪念党成立90周年的具体行动,是顺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 期待,是强化司法行政
队伍建设,推动司法行政工作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全区司法行政系统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省、市、区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当前的一项重 大政治任务,作为贯穿全年司法行政工作的“重头戏”来抓,迅速在全系统掀起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热潮,促进加强和创新司法行政工作管理。
为切实加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我局迅速成立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林诚局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党组书记路奇、纪检组组长刘军、副局长蒋 志勇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基层司法所所长任小组成员,明确责任,狠抓落实,确保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同时,制定下发了《鼓楼区司法行政系统主题 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日程安排表,扎实推进该项活动。
二、认真实施,扎实开展活动
全区司法行政系统迅速掀起了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热潮。在学习阶段,一方面注重学习方式,采取自学与集中辅导方式,让 广大干部乐于参与,易于接受,确保人人参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人人受到教育,人人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注重培训内容,紧贴***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及省、市、区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和司法行政工作的实际需要,坚持把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与区中心工作、司法行政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安排学习培训内容,不断提升司法 行政机关的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推动司法行政工作取得新的进步。除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章》、《中国共产党党史》,做好学习笔记,提高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 动思想认识外,近期还组织了“十个一”活动:
一是认真搞好一系列理论学习。4月中下旬,组织干部职工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围绕弘扬革命传统、坚定理想信念,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要求和党、国家领导人关于发扬革命传统的有关论述,并结合主题教育和工作实际做好学习笔记。
二是开展一场人人争当“调解能手”活动。近日,组织全体司法所工作人员开展人人争当“调解能手”活动;邀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伍正到局里演讲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万家和谐的先进事迹;开展向身边的先进人物学习,不断提高为民服务能力和为民服务意识。
三是开展一次集体活动。4月28日上午,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加迎五一登高山比赛,大家勇攀高峰,争夺第一名,充分发挥了顽强拼博和团队协作精神,增强了全体工作人员的创先争优意识。
四是参加一场演讲比赛。4月份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加市司法局举办的“党在我心中”主题演讲比赛选拔,继续弘扬革命传统、坚定革命信念。其中一人获得三等奖。
五是组织一次系列征文参赛活动。全体司法行政工作者参加了市司法局举办的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主题征文比赛、“学英模、比贡献”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征文比赛,激励全系统工作人员争当先进个人,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六是组织一次观看英模事迹系列专题片。分别于5月16日、23日,全体干部职工观看了《刘玉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中央政法机关光荣传统教育报告 会》。通过学习几位英模的感人事迹,全体司法行政工作者表示要以英雄模范为榜样,对理想信念矢志不渝,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对人民群众充满深情,从行动上 提高化解矛盾、管理社会、服务群众的水平,永远做党的忠诚卫士和人民的忠实公仆,以优异成绩迎接党90华诞。
七是召开一次座谈会。5月12日下午,举办了区律师工作座谈会,围绕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律师执业管理、加强队伍建设,扩大区属律师的影响力、提高知名度等进行了研讨和交流,积极发挥律师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八是参加一场歌咏比赛。5月下旬,积极动员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区歌咏比赛活动,大家踊跃报名参加,并积极准备了歌曲、舞蹈、小品等节目,抒发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敬意。
九是出一期专刊。5月18日,在局网站和内部《鼓楼司法》简报上刊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专题信息,及时刊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经验做法,取得的成效等内容,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
十是开展系列培训活动。近期,组织了《人民调解法》、《刑法修正案
(八)》、《机关效能建设》法律法规知识、法律援助等多场业务学习培训活动。此外,还参 加了市局组织的司法所所长和基层业务相关人员业务培训。进一步增强司法行政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司法行政工作者的履职能力和司法为民水平。
三、主题实践教育落在实处,司法为民水平不断提升
通过开展主题实践教育,我局各项工作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为民服务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一是率先在省内建立并运行“鼓楼区司法局社区矫正电子监控平台”,试行 社区矫正电子监控和信息化管理,加强和创新社区服刑人员这一特殊群体的监管,提升社区矫正工作水平,省司法厅正在全省推广这一做法。二是司法行政工作人员 法律素养不断提高。《人民调解法》和《刑法修正案
(八)》出台后,及时组织各司法所工作人员深入学习,系统掌握其立法精神和具体规定,并进行了统一考试,进一步提升化解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三是推进法援便民窗口建设,进一步规范了窗口接待场所、办公设备、窗口服务制度、窗口工作人员的作风建设,从硬件到软件全面提升窗口服务功能。四是突出公证窗口便民设施建设。公证办公业务场所已重新装修完工,业务用房面积增加近2百平方米,功能室设置进一步齐 全,在公证业务受理大厅还增设了排队叫号机、填表指导台、LED显示屏(滚动公布办证程序、须知及收费标准等),在公证等候区增加了座椅、饮水机及一次性 水杯,进一步提升了公证窗口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四、存在不足之处
随着“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深入开展,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工学矛盾依然存在,部分干部职工工作比较繁忙,难于统筹兼顾工作和学习,个别人员有时无法参加有的统一教育活动。
五、下一阶段工作计划
10.传统节日实践活动总结 篇十
中国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春节、元宵节、清明、中秋节、重阳节等等传统节日都是历史文化精髓的积淀。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而它在今天正受到日益严峻的挑战。面对诱惑与挑战,从优秀传统文化节日中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及其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校在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大势渲染德育教育氛围,烘托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精神,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让德育工作适时走进课堂,走进每一个师生的心里。
一、加强加深了师生对我国节日的认识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风俗,众多的民族节日,都是有待挖掘的文化宝藏,而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和文化标签,然而当我们的生活被高科技元素充斥时,人们也多多少少冷落了传统节日,丢失了对文化传统的记忆,作为一个中国人,真的不知道中国节日的由来,记不清中国传统节日的时候,那就真的忘本了,也就枉做了一名中国人了。
二、加强了组织和领导
鉴于以上想法,我校成立了节日中重大活动领导小组并立即付诸于行动,组织开发落实德育校本教材,由政教处和团委专门负责和安排。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这些传统节日折射着古老的中国文化,象征着丰富的华夏文明,闪耀着龙的传人无穷的智慧,每一个传统节日无一不是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国情,了解世界,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使我校德育工作有的放失地渗透到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之中。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今年以来,我们学校统一部署,借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的有利契机,充分发挥传统节日和革命纪念日在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中的载体作用,精心策划、用心引导,把传统节庆活动和革命纪念日的纪念活动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交叉开展主题教育,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积极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使节庆活动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特色鲜明。
1、我们赋予每个节日以主题,在每个传统节日到来之前,组织开展相应的活动。如春节以“喜庆吉祥”为主题,学生结成学习小组,分别开展了活动;元宵节以“游戏”为主题,各班举行元宵灯谜会,形成了班级特有的灯谜文化,学生们制作了精美的手抄报,学校举行了优秀手抄报展评;清明节以“缅怀”为主题,开展了民族精神内涵大讨论、诗歌朗诵比赛、歌曲传唱等活动;端午节以“爱国”为主题,让学生亲自动手做端午香囊,包粽子,通过班会了解屈原事迹,吟诵爱国诗词,使学生对端午习俗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于是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2、利用假期、双休日的时间,拓展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域,挖掘、收集相应传统节日的有关材料。通过板报、手抄报开展了传统节日文化集中宣传活动,通过班级节日文化知识竞赛、手抄报等形式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了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介绍,让全体学生由点及面、由片面到系统地了解了传统节日文化,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3、由于许多民族传统节日学生是在家里度过的,所以学校以此为契
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没到节前学校都先与家长沟通,提出活动要求,指导家长有目的地开展活动。如春节期间开展“做受欢迎的小客人”的实践活动;在重阳节期间开展“我为爷爷奶奶做件事”的活动;在仲秋节期间开展“我爱我家”系列活动......让学生既感受了亲情,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了教育。
4、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提出不同的活动目标。根据目标选择相关的活动内容,如春节在小学低年级中开展了春节画展;在小学中年级中开展了春节古诗词选;在小学高年级中开展了年夜饭的变迁;在中学开展了春节摄影展、春节文化活动调查等,提高了活动的实效性。
5、我国的传统节日大都流传下很多与之相关的文学作品以及文化名人,学校广泛引导学生阅读这些经典的节日诗词、散文、神话传说、成语典故、趣联妙对、谚语、歇后语等,使学生了解了与节日相关的历史名人,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又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11.传统节日教育活动总结 篇十一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幼儿语言教育活动 一体化教学
一直以来,文科专业教师认为,一体化教学只能在工科专业中开展。笔者大胆尝试,将六步法应用到幼儿语言教育活动课教学中。实践证明,文科专业也可以开展一体化教学改革。
一、一体化教学实施背景
1.国考层面
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规定“教师资格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部分”,其中“面试主要考查申请人的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语言表达、思想素质等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基本技能”,面试采取情景模拟的方式,通过备课(活动设计)、试讲(演示)等环节进行。可见面试既考查综合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又考查职业素养。
2.教学层面
之前已开设三学、教师口语、儿童文学、课程论、班级管理等理论课程,以及舞蹈、声乐、钢琴、弹唱、美术、手工等技能课,理论与技能“各自为政”。在教法上,“填鸭式”教学是主导,师生角色传统。
3.学生层面
从生源来讲,笔者学院报读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年龄大多在15—18岁,多数来自农村。她们自卑、怯于言辞;理论知识与技能实操呈点状,理、实不能综合运用;“学”“用”分家,很难找到所学知识与未来工作岗位的结合点,不了解幼儿教师岗位要求、任务是什么;心理上学生角色难改,没有教师角色定位,缺乏角色体验。
4.行业层面
经过走访了解到,各幼儿园渴求高素质的毕业生,希望毕业生来到幼儿园很快就能上手,无需再培训,也就是需要有一定竞争力的、高素质的优质人才。
二、一体化教学课程性质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要求学生在了解幼儿不同年龄段的语言学习的特点和规律,掌握幼儿园不同类型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方法和策略以后,撰写教案,制作PPT、准备教玩具,最后实施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一门课程,需要将理论、技能与职业素质寓于工作岗位中,涵盖了国考中面试环节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目标
1.专业素质
学习完本课程以后,学生能够根据幼儿园的要求,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设计不同类型的语言教育活动,撰写教案,制作PPT、准备教玩具,最后实施教学。在实施过程中,能够驾驭课堂,课后能够从专业的角度评价教学,从而促进自身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职业角色认知度显著提升。
2.职业素养
建立自信,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有效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擅长沟通;注重团队的团结、协作;具备独立处理信息、创新的能力,能够客观评价自己,建立自我反省机制。
3.个人成长
更快适应工作岗位,起步较高,赢得个人成长空间;顺应国考趋势,提高国考通过率。
四、一体化教学设计与实施
1.准备工作
课程在模拟幼儿园环境中开展,事前需要准备的工作有两方面。
(1)仿真室。运用环境创设课所学知识,学生自己布置一间仿真室,如真实的幼儿园环境。
(2)组建团队。采用随机的方式,成立幼儿园。自主选出园长,并设计出园徽、园规、口号(教学理念),以才艺展示的方式展示出各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精神风貌。
2.明确任务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分为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活动、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早期阅读活动五种类型。每位学生任选一个类型,设计一堂为时15~20分钟的语言教育活动课,撰写教案,制作PPT、准备教玩具,并实施开展活动。
3.收集信息
以幼儿园为单位,在园长的组织下,开展学习。结合教材,理清开展幼儿语言教育活动需要储备哪些知识和能力。最后以园为单位用海报的形式,分知识板块将学习成果展示出来。教师适时点评总结。
4.制订计划
在储备开展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所需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每个教师(学生)自己选择一个活动类型,结合幼儿年龄段确定课题,撰写活动教案,制作PPT,准备教玩具。
5.作出决策
以幼儿园为单位,在园长的主持下,在园内讨论每位教师的教案、PPT的可行性,并指导修正,形成定稿,交由指导教师审批,审批合格方可进入下一个环节,否则再修改,直至合格,方可实施教学。
6.实施教学
实施教学在仿真室开展。要求每位教师按时到达指定园区,上课前务必提前做好准备,如做好多媒体,写好相应的板书等。每位教师配置1名副班老师,主班老师上课时其他学生扮演幼儿配合,每位教师上课时间为15~20分钟。
7.评价反馈
评价分为三个环节,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要求畅所欲言,指出优点和不足点,并提出改进的意见,或分享教学经验。然后园长总结,所有教师填写《个人评价反馈表》。最后教师点评本次任务的情况,并对各幼儿园的表现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与标准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设计的认知、能力、情感目标明确清晰,阶段目标与总体目标相统一,并符合幼儿发展特点。活动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第二,教学结构。活动课要求导入、授课、总结、拓展延伸四环节齐备;符合幼儿学习规律,实施环节层层递进、循序渐进,过渡自然、流畅。
第三,教学方法。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方法有示范模仿法、视听讲做结合法、游戏法、表演法、练习法。教法运用自如,随机应变,高效而恰当。
第四,教学仪态。衣着整洁,仪态大方,教态亲切。
第五,教师语言。使用规范的普通话;使用尊重、关爱和肯定等正面语言;语言幼儿化,富有童趣;语言组织能力好,有针对性,表述能力较强,能根据幼儿年龄特征讲解准确、清晰、易懂;提问方式讲究,开放式提问启迪幼儿开动脑筋,活跃思维。
第六,师生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教育活动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任感;能适时地给幼儿以具体的帮助,能针对个别差异进行指导。
第七,活动材料使用。不脱离教育活动的主题,对所需要的材料、工具、场地等有充分的考虑,并做好相应的准备。PPT运用熟练,教玩具使用恰到好处。
第八,活动组织形式。活动的组织形式有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区域活动)。教师要善于分析、判断,采用恰当的教育形式,能充分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灵活运用集体、小组、个别活动形式,争取教育的最优化。
五、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总结
本学习任务主要采用全国学前教育专业系列教材《幼儿语言教育与活动设计与指导》进行教学,教材内容翔实、体系新颖。该教材内容丰富,集合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基本知识,但缺少真实的工作情境和环境,无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在真实工作岗位中与同事、学生和家长沟通、协作的能力,也无法培养学生课堂组织和课堂驾驭的能力。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幼儿语言教育活动这一学习任务,特此采用了一体化教学。在一个学期的一体化教改中初步取得成效,现总结如下。
1.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实现了“三位一体”
(1)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有理论课,比如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生理学和保育员、教师口语等,技能方面包括钢琴、声乐、舞蹈、美术、手工等。经过学习,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但不能将理论和技能综合起来,再结合未来的职业岗位运用到实践中去。在以往的教学中,最多只能将学生带到幼儿园观摩。但这种“看”的方式,就是袖手旁观,到头来学生还是不会“当”老师。在一体化教学中,教师给每位学生布置教学任务,学生根据任务要求撰写教学方案、制作PPT、准备教具,最后走上讲台实施上课。这个过程让学生在职业岗位中的体验中,完成了知识技能和职业岗位的有机结合。
(2)“教”与“学”的一体。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在一体化教学中,由专业教师扮演学前教育专业专家,组长扮演幼儿园园长,学生扮演幼儿园里的老师(同时也扮演幼儿),并按照幼儿园日常上课组织教学,使学生既体验实际教学工作,实现在工作中学习,又了解到幼儿园日常教学工作的流程。通过角色扮演,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中“学”,在“学”中学会“教”,老师退到了旁边起到指导、点拨的作用。
(3)“教室”与“幼儿园”的一体。每个小组所在的教室都是一间幼儿园,有园徽、园规、园长和教师、小朋友,在组织教学活动中互称园长、老师,模拟真实的幼儿园。在教师总结评价时,把各个小组在本次学习任务中的整体表现,包括出勤情况、纪律情况、卫生情况,以及组长的组织、小组成员的团队协作、语言表达等综合职业素质能力都纳入其中。身在教室似在幼儿园,使得学生时时能以“幼儿教师”的身份要求自己,规范自己,塑造自己。
2.一体化教学解决了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问题
(1)回答了学生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学的问题。很多学生选择学前教育专业是很迷茫的,要么是父母之命,要么是形势之趋,再或是仅仅喜欢唱歌、跳舞,对职业的认同感无从谈起。一体化教学直接将一个职业岗位和任务呈现在面前,在直观的体验、学习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从职业的角度取舍学与不学、怎样学以及为什么要学,对职业的认同感逐渐立体、形象化起来。
(2)回答了教师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受教学时间和学生基础、接受能力所限,教师对于教材的处理不能全盘“交与”,而是应结合职业、岗位对教材进行整理、提炼再加工、整合,尽量实现知识与岗位任务的一一对接,真正做到教与学均有的放矢,让老师教得明白,学生学得明白。
在整个一体化教学中,学生“动”了起来,由拘束变得自然,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自卑变为自信。课堂结束了老师的一言堂,成就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周兢.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与指导[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5.
12.传统节日活动在幼儿园的有效开展 篇十二
关键词:幼儿,传统节日,开展
一、紧抓传统节日文化之教育
1. 择适合幼儿之年龄
我国传统节日很丰富,但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大家吗?相信老师们的回答都应该是一致的———不是所有的活动都能够同时对大、中、小班的孩子开展。陶行知先生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予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因此,我们要根据各年龄幼儿的发展水平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如同样在开展关于春节的主题活动中,小班的孩子就适合美术绘画活动“大红灯笼高高挂”,音乐游戏“新年好”等等,使孩子在简单的绘画灯笼、唱唱“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贺大家新年好……”的过程中感知过年的快乐之情;但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这样的活动过于简单了,所以可以通过手工活动“做鞭炮”、语言活动“十二生肖”来让大家动起手来,剪一剪、卷一卷、贴一贴,再在儿歌《十二生肖》的学习中感知十二生肖的先后顺序;大班幼儿的能力相对于比较高,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剪纸活动“剪窗花”、美术欣赏活动“年画”等教育活动来使幼儿动起手来,欣赏年画也需要孩子通过欣赏了解古代年画的构图及其所要表现的含义,并从颜色的搭配中进一步感悟过年的气氛和绘画的技巧。其他节日也不例外,在蕴含丰富教育的资源下,根据幼儿的年龄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精选促进幼儿发展,易于幼儿理解、接受的内容,让孩子快乐学习。
2. 择形式多样之教法
同一个节日的教育活动可以用创新的方法来让幼儿学习、理解和操作,也就是说,同一个教育题材,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方法来呈现给幼儿,让幼儿在不同的呈现方法中得到不同的感受和理解,从而产生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如在元宵节的教育活动中,常常会让孩子学习关于灯笼的内容,所以我们可以让孩子画灯笼、设计花灯、制作灯笼、猜灯谜……这样不仅使幼儿在动手、动脑中得到了发展,同时也使大家对元宵节的象征物“灯笼”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二、注重传统节日环境之创造
1. 积极创造节日之活动环境
在生活中要使孩子学习、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就应该为他们创造一定的节日环境,更充分地发挥环境对幼儿的教育和熏陶作用。每到节日的到来,孩子们所在的教室就成为了大家布置的一个重要场所。以往我们老师都会包办教室的布置,孩子们只需要在布置好的环境里美美地过节日。但作为一名教师,应和孩子一起来想布置的方案、一起来做布置的东西,老师要在做上教,让孩子在做中学,这样才能让幼儿在做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布置节日环境的快乐之情。如在主题活动“春节”中,我们可以让孩子分享交流自己布置教室的想法,然后把大家的想法汇总起来,最终就形成了这样的方案:剪好窗花贴在窗户上,把完成的拉花、彩条、灯笼挂起来,用气球布满教室,每一名小朋友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带一些小零食到幼儿园,请阿姨帮忙做好饺子……这样不仅使教室的环境得到了美化,也使教室里充满了浓浓的过节气氛,更使孩子们在动手合作的过程中体验到了过节的乐趣和了解了我们中国人是如何聚在一起过新年的。
2. 感知传统节日之社区环境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社区是社会大环境的缩影,是幼儿园与社会联系的重要纽带。随着生活条件的日益发展,社区的资源能量也不断提升,在传统节日的活动中,他们常常会举办许多丰富精彩的活动,这时我们幼儿园就能在社区的帮助下,为孩子提供过节的环境。如在端午节中,社区可组织幼儿观看赛龙舟比赛、晚会,幼儿园也需要配合着为社区的晚会准备相应的节目,让孩子们在表演的过程中体验节日带来的乐趣。另外我们也可以利用社区力量,请孩子和家人共同参与“包粽子”比赛,看看谁家的粽子包得既好看又好吃。相信在这几个活动中,一定能够使幼儿更深层次地了解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和过节方式,也让幼儿在充满关爱的环境中树立民族意识,感受传统节日对我们生活的重要影响。
三、重视家园合作之联系
我国许多传统节日,每个传统节日的习俗都不同,要使幼儿都能够体验,仅靠老师是无法实现的,也是不现实的。如,在开展节日主题环境的活动中,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寻找材料(元宵节的花灯、中秋节的月饼等),需要家长完成相应的调查表(端午节之调查表“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春节之调查表“我们准备的年货”等),鼓励幼儿共同探索,需要家长在孩子的配合下提供关于节日的生活照片等。再如大年夜的晚上,孩子们都是在家与家人一起度过的,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也只有爸爸妈妈能够全身心地陪伴在孩子的身边吃年夜饭、拿红包、看烟火、守岁……,再如清明节时,只有家人才能带着孩子去踏青、扫墓,纪念自己的亲人。因此需要依靠家庭力量,鼓励家长积极参与,丰富孩子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识。
如果要让幼儿组织开展传统节日,要使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代代传承,就要摒弃形式化的说教,以“教学做”合一为实质,并让传统节日和现代化社会相融合,随时代而赋予新的生命,让民族文化世代延续。
参考文献
[1]张冬梅.浅谈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的设计[J].学前教育研究,2004(Z1).
【传统节日教育活动总结】推荐阅读:
邵村小学中国的传统节日活动方案08-28
豫灵二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总结07-23
中国传统节日西方节日07-09
传统节日英语作文10-19
彝族的传统节日10-22
传统节日作文1000字07-13
各民族的传统节日07-24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08-10
有趣的传统节日春节09-15
中国的传统节日及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