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堂管理制度

2024-12-09

第二课堂管理制度(共16篇)(共16篇)

1.第二课堂管理制度 篇一

“第二课堂”制度

1、结合本学科特点,建立兴趣小组,制定计划。计划要有活动目标,做到“四落实”(内容落实、时间落实、地点落实、学生人选和辅导者落实)。

2、活动要精心组织,既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又扩展学生知识,既利于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发展,又提高学生能力。

3、活动要做到四个结合:全体学生参加的.集体活动和兴趣小组相结合,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和活动形式的生动性相结合,普及性和拔尖型相结合,平时活动和竞赛活动相结合。

4、活动要有记载,辅导资料、讲义要整体保存。活动要注意安全。

2.第二课堂管理制度 篇二

关键词:第一印象,建章立制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比喻:课堂管理就像是一辆校车的轮胎, 课堂教学就像是一辆校车。这个比喻形象而生动地把课堂管理和课堂教学的关系表达出来。正如校车离开了轮胎无法行驶一样, 课堂教学如果离开了有效的课堂管理, 则会变得一团糟。这告诉我们, 加强课堂管理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基础。那么, 应该如何加强课堂管理呢?本文就试着和各位同行做一交流, 不当之处, 敬请批评指正。

一、重视课堂管理, 重视第一印象

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总会受到先入为主的影响。对我们教师来讲, 一个学生、一个班级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总是深刻的, 很难改变的, 今后的交往过程中, 我们总是用当初的第一印象去评价。换句话说, 就是我们对某人某事的第一印象总是在影响着我们对其的看法。反过来也是一样, 学生对教师的第一印象怎么样, 也就影响到今后学生对我们的看法。因此, 作为教师来讲, 我们一定要打造好自己的第一印象, 让良好的第一印象深深印入学生的脑海, 给我们的教学生涯留下一个美好的开端。那么, 教师应如何给学生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呢?

(一) 着装要得体

我们面对的是七八岁至十几岁的孩子, 他们的是非辨别能力还很差, 容易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 因此, 教师对孩子的影响是深刻的。这时, 我们要尤为注意自己的言行。从着装上来讲, 必须考虑是否得体。比如, 要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 既不能浓妆艳抹, 又不能不修边幅;既不能过于暴露, 又不能过去土气, 应该以清新雅致为妙, 让学生见到我们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最好。第一次见面时的着装会给学生留下极其深刻的影响, 久久不能忘怀。有的学生小学毕业了, 回到学校看望我时, 还跟我谈起第一次见我时的情形, 这说明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二) 言行要得体

我有一个行为准则, 就是每当我接手一个新的班级的时候, 为了给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在开学的第一天, 我都会衣着得体地站在教室门口, 微笑着迎候我的每一个学生, 欢迎他们来到我们学校, 欢迎他们来到我们班级。这样的做法效果非常好, 开学的第一天, 很多学生就对我产生了好感, 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第一节课上, 我从不着急讲授新的知识, 而是让大家互相进行自我介绍。我会微笑着向学生介绍自己的情况。在这样的课堂上, 学生、师生之间互相认识, 互相了解, 有利于以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第一堂课, 我总是认真细致地备课, 争取做到讲解时能够幽默风趣, 符合他们的性格特点, 有利于他们的接受。

(三) 工作要负责

对工作负责意味着做事不拖拉, 做工作不拖拉的教师。我们经常看到这样教师, 计划做得非常完美, 但是执行计划则成了另外一个样子, 马上就要上课了, 自己的教案才刚刚整完。我们经常责备学生完成作业拖拖拉拉, 要求学生按时保质地完成各项作业, 而我们对待我们的工作则是拖拖拉拉, 这样的教师怎么能令学生信服呢?又怎么能算是对工作负责的教师呢?一个对工作拖拖拉拉的教师, 学生又怎么能够喜欢呢?一个工作拖拉的教师, 又怎么能给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呢?

二、加强课堂管理, 首要任务是建章立制

(一) 制定好规则

我们经常看到一个个乱糟糟的课堂, 我想这不能把责任全部推到学生身上去。实际上, 好的课堂教学秩序, 需要有严格的课堂规则制度做保障。因此, 加强课堂管理, 我建议从建章立制开始。只有在教学开始前制定一个人人可以接受, 人人乐于接受的规则, 然后严格执行这个规则, 才能维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我通过多年的观察发现, 之所以有的课堂教学秩序混乱,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对维护课堂秩序的规则了解得不够深入。因此, 为了让大家今后都能自觉遵守课堂规则, 维护课堂教学秩序, 我鼓励大家在制定规则时积极参与, 提出自己的意见, 通过班级会议通过, 如果大多数学生都同意了, 那么这个规则就是维护大多数学生利益的规则, 少数学生只能服从。如果有不同的意见, 可以在制定规则时提出来, 让大家充分辩论, 而不是强制大家接受一个自己心里抵触的规则。只有这样的规则, 大家才能乐于接受。

(二) 执行好规则

规则制定好了, 只是完成了第一步, 严格执行规则才是最重要的。不能严格执行的规则, 只能是一纸空文, 没有任何价值。既然制定规则时大家都积极参与了, 并且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那么, 这样的规则执行起来应该问题不大了, 如果有谁违反了规则, 不管是有意的, 抑或是无意的, 按规则办即可。事实上, 规则或是章程制定后必须经过不断的练习、练习、再练习加以不断强化, 使之成为学生的习惯才行。教育学认为, 一个良好的习惯的养成至少需要21天的时间, 因此, 当我们的规则被学生一遍遍强化到习惯成自然时, 学生就不会感到自己是受到规则束缚的了, 反而觉得这样的束缚是再自然不过的了。这时我们的课堂教学在规则的保障下就能够顺利进行了。

3.课堂管理与最大化课堂时间 篇三

不论是对于学校教育还是对于教师教学来说,课堂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国内外学者对此都做了肯定的阐述。莫雷认为,教师课堂管理的水平会对实际的教学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课堂管理失败,教学一定不会成功。Larrivee也提出,有效的课堂管理能够最大化学生的学习时间。

但是对于课堂管理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却各有侧重。国内学者认为,“课堂管理是指为了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而建立并维持课堂秩序的师生互动过程。其最主要的目标是设置一个最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的知识得到促进,人格得到完善”。而Slavin在他的《教育心理学》中将课堂管理定义为:组织课堂活动的方法、指令、结构以及其他有效运用时间、营造快乐高效的学习环境、使行为问题和课堂干扰最小化的各种特征。

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倾向于将课堂管理单纯地看作维持课堂纪律、制止课堂不良行为,从而营造适合的学习环境的“活动”;而国外学者在认可最小化行为问题和课堂干扰的同时,把有效运用课堂时间放在了课堂管理的第一位。

Slavin将课堂时间分为两种:计划学时(allocated time)和专注学时(engagedtime.timeon-task)。前者指教学大纲规定的一门课程的课时.也就是教师实施教学、学生有机会进行课堂学习的时间;后者指学生个体实际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即某个学生忙于手头学习任务的时间。李亚玲(南华工商学院)两者之间区别在于计划学时是全体学生能够进行学习活动的机会;而专注学时可能对每个学生都不一样,这要看学生的专注和学习积极性程度。

这两种学习时间对学生成就起什么作用呢?研究发现,多一些计划学时是学生学习成就的积极因素,但是额外教学时间的效果却并不可靠;不同学校总体教学天数和学年数对学生成就影响更小。对学习成就起到更重要作用的,是“时间在课堂上是怎么用的”。专注学时,即学生个体切实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是造成学习成就差异的更重要的因素。Jones&Jones总结性地指出:对学生成就起最关键作用的时间是在教师直接控制下的时间,也就是课堂时间的组织和利用。

然而,课堂时间的利用情况却不容乐观。Karweit&Slavin的一项调查表明,在一所相当正规、教师敬业、学生守纪的学校,学生平均花在学习数学上的课堂时间只有学校教学计划时间的60%。课堂时间被学校活动、教师缺席、测试、推迟上课、发材料、学生开小差、完成课堂作业后无所事事等因素占去40%。这还是过高估计。Weinstein发现,在初中课堂,实际每年的学习时间大约只有62小时,仅相当于规定课时的一半。在小学,情况更糟,Weinstein&Mignano的调查表明,小学生真正在学习的时间(专注学时)仅占计划学时的三分之一。所以说,课堂可用的学习时间远比预期的要少得多。

二、怎样最大化课堂时间

学习很花时间,而时间对于学校来说,是有限的资源。怎样通过有效的课堂管理使课堂时间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事关学校教育的成败。要做到这一点当然要从计划学时和专注学时的最大化这两方面入手。

(一)最大化计划学时的课堂管理策略

1防止教学时间流失。上课时间流失最大的一个方面是全天或者整节课的流失。有些课时的流失无法避免,如学校活动、考试等,但是,经常性的课时流失会打断教学流程,最终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掌握知识。

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不仅仅是每个学年尽量多挤出几分钟或者几个小时用于教学,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传达这样的信息: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值得他们花时间和好好努力。如果一个教师一有机会就停止授课,学生就会觉得:学习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用不着那么紧张!

2严格遵守上课时间,不要推迟上课或者提早下课。果断、准时地开始上课对于建立起课堂的目的性氛围非常重要。一个经常推迟上课的教师难免会养成学生迟到的习惯,那么他想要准时上课会越来越难。

与推迟上课相比,提早下课可能危害没有那么大。但是,它同样会导致教学时间的流逝。教师备课时,可以多备一些内容,或者事先准备一些课堂活动,这样,在计划的内容完成以后,可以临时增加一些教学内容。

3防止课堂干扰。干扰可能来自外部,如教学管理人员临时来送文件、发布通知等;也可能来自内部,如学生迟到等。课堂干扰不仅消耗教学时间,也打破课堂的有效进程,降低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注意力。

4处理好课堂常规程序。有些教师花太多时间在课堂常规性事务上,如收发作业本或者教学材料、擦黑板、点名等等。这些常规事务可以在学期初就确定下来。教师可以让班级选出几个学生,专门协助处理这些琐事。大学教师常会遇到需要点名的情况,但是一个一个学生叫下来,会浪费太多时间。如果事先确定好某个学生专门负责考勤,教师就不必在课堂上亲力亲为了。所以说,—个珍惜课堂时间的教师,应该尽量运用起学生的力量,既发挥了他们的积极性,又节省了计划学时。

5尽量少花时间维持纪律。维持课堂纪律应遵循一个原则:任何维持纪律的言论和行动都不要打断教学进程。教师可以通过眼神、手势等提醒学生遵守纪律,或者边讲课边慢慢走到学生身边,这些暗示通常可以有效地维持纪律,同时让课堂不受阻滞地继续下去。停下全班课程去责备一个学生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

(二)最大化专注学时的课堂管理策略

教师要最大化学生的专注学时,教学中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的教学要有魅力。使自己的教学有趣味、有吸引力和切合学生兴趣,是增加学生专注学时的最好办法,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集中注意力,积极地按教师的要求去做。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应做到积极活跃、节奏稍快、灵活多变,同时注意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教师还应注意,学生独立课堂作业的时间不能太多。多项研究发现,和独立做课堂作业时相比,学生的专注程度在他们进行合作性学习任务以及教师讲课时要高得多。

2保持课堂活动流畅性。保持课堂流畅性是使学生专注学习程度高的关键所在。课堂流畅性是指避免使课堂受干扰或进程减慢。学生在课堂里应该从始至终都有事可做,而且一旦开始学习,就不受干扰。

比如说,教师让一个学生读课文。而就在这个学生站起来准备开口,其他学生屏息等待聆听的时候,教师突然说:“等一等。同学们先跟我看一个单词。”这时,教学流畅性已被打断,当教师讲完这个单词再让学生读时,其他学生的注意力已经不那么集中了。还有的教师习惯于反复讲解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或者不厌其烦地说明恰当的行为,这也中断了课堂流畅性。经常性地打断教学流畅性会让学生在课上越来越难以集中注意力。

3最小化过渡时间。所谓过渡是指课堂教学从一项活动转到另一项活动的过程,如从教师讲课转到学生做课堂作业,从一个话题转到另一个话题等等。过渡占去教学15%左右的时间,并且过渡时间内出现的不良课堂行为(如说话、做小动作等)比教学活动时间内出现的次数多一倍。教师对过渡的有效处理和学生的学习成就密切相关。

怎样进行有效过渡呢?首先教师要给出清晰的指令,让学生明了此教学活动已结束,将转到下一个活动,心理上做好充足的准备;其次,过渡前要明确地告诉学生下一步要做什么,以免学生茫然不知所措;再者,尽量一次性完成过渡。教师应指示全班学生一起转到下一个活动,而不应拖泥带水,逐个学生提醒,占用过多时间,也造成课堂注意力分散。

4保持全班注意力。不论是在讲课还是让学生独立作业时,教师都要善用课堂组织策略和提问技巧,以保证所有的学生专注于课堂。教师讲课时,可以通过要求全班一起作答、在学生中巡回走动、要求其他学生参与一个学生的表演等方式保持住全班的注意力。课堂上一般应避免让一个学生在黑板上长时间解题、或者读长长的课文,而让其他学生无事可做。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还容易造成课堂松散。教师提问时,要尽量让全体学生都紧张思考。如:“Account是及物动词,它的形容词是什么呢?……(等待)王明?”这样提问会让全体学生紧张地思索,保持他们的注意力,有效提高学生个体的专注程度。但是如果教师先点学生,再提出问题,那么提问的效果会差许多,因为可能只有王明会紧张思考。

课堂上安排学生独立作业时,教师要一边监控全班,一边检查个体学生的作业情况。教师要在学生中走动,逐个查看,以此来发现学生知识方面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但是教师也要注意,这时候和学生的个别交流要尽量简短。长时间应对一个学生,会让其他学生注意力分散,出现不良课堂行为,专注学时也就大打折扣。

三、结束语

4.教师课堂管理制度 篇四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要求教师上好每一堂课,做到以下几点:

1、教学人员必须按照教学计划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重视教学方案和改革与研究。

2、上课必须按时到岗,坚持上课铃前教师到位(音体美及实验课教师应在上课铃前将学生整队带入规定场所,下课整队带回)。上课期间不能离开教室,不能坐着上课,下课不拖堂。上课期间应带教案,衣着整洁,不穿拖鞋,不吸烟,不接打手机。

3、正确贯彻教学原则,积极响应新的教研教改精神,推行新的教育方法,做到掌握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知识技能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4、注意演示与示范,充分利用教学工具及辅助教学手段。

5、重视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制作。凡是有实验、操作任务的学科,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尽量按质量完成实验示范、操作,让学生人人动手做实验。

6、教学过程要组织严密,安排紧凑,结构合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无知识性错误。

7、教师上课应讲普通话,写字规范,语言文明规范,板书设计合理,口头表达自然流畅,亲切生动,教态自然大方,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5.课堂教学管理制度 篇五

古庄店一中 2013年9月12日

课堂教学管理制度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改革是学校教育的主旋律。课标理念的贯彻、教学目标的落实,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大都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课堂教学改革是学校教育永恒的主题。因此我校依据“教育质量建设”活动精神,大力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强力推进“快乐英链”教学,努力打造特色课堂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备课

(1)对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是:

A.熟悉课标,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的要求;明确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具体内容,掌握重难点以及对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了解教材体系及各章节内在联系,了解与本课程前后衔接的课程教学内容。

B.了解学生情况,增强教学的针对性.C.认真选择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程序.D.准备好补充教材、辅助教材、案例、习题和作业;作出教具、实验器具、电教器材的使用计划。

(2)任课教师应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认真编写课时授课计划(教案)。课时授课计划一般包括:课题,教学目的要求,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新课的重、难点,复习旧课的内容和方法,讲授新课的内容,课堂练习的内容和方法,课外作业安排,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

(3)教师备课以个人备课为主,在个人备课基础上重视开展集体备课。教科室要组织同一课程的教师定期进行集体备课。集体备课的主要任务是讨论贯彻教学大纲、处理教材重点难点,研究统一教学进度,安排练习和作业,总结交流教学经验体会等。

(4)教师备课应比上课超前两周以上,保证上课前有充分准备。教师担任重复讲授的课程,也应有新的准备,注意更新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对象的变化调整教学方法。

(5)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应经常了解检查教师备课情况,定期对教师备课进行讲评;对集体备课作出安排。

2、讲课

(1)对教师讲课的基本要求是:目的明确,讲授正确,重点突出,语言清晰,板书工整,组织严密。教师讲课要启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启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教师应在上课铃未前站在教室门口,做好上课准备,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教师缺课误课,要按教学事故严肃处理。

3、作业

(1)任课教师应重视作业练习,精心准备,及时布置,认真批改,细致讲评,使作业收到预期的效果。

(2)作业应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深度、广度适当,数量适中。(3)教师要及时,认真批改作业,批改作业时应作批改记录,认真分析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改进教学的参考,并据经进行讲评。(4)教导处、教科室要经常了解学生作业情况,教导处每学期要检查1-2次学生作业和批改情况。

(5)重视课堂练习。对于课堂大型综合作业,教师更应充分重视,列入学期授课计划,认真作好准备,深入进行指导。

4、辅导和答疑

(1)任课教师应深入学生,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辅导答疑活动。对学生辅导和答疑应以个别进行为主,除非遇到普遍的问题,一般不要面向全班辅导。

(2)任课教师应在教学单元结束,讲授重点、难点及布置较大量作业时,利用自习时间到班上辅导。

6.班级管理与课堂管理 篇六

班主任不仅担负班级管理的责任,同时也是班级的一名任课教师,不能将班级的教学时间和班级管理时间掺杂在一起。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掺杂班级管理,不仅挤占教学时间,还会扰乱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不利教学。班级管理应该在班会、自习等等时间进行,不可随意在课堂教学中就班级管理问题教育批评学生。

二、控制情绪,把教学中的情绪与班级管理中的情绪严格分开

要注意不要将班级管理中的负面情绪带到班级教学中,学习就是学习,管理就是管理,要让学生明白班主任的两个不同的身份:管理者和教学者,在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职责:管理和教学。让学生习惯上课时班主任教学者的身份和职责,上课时不为班级管理的事担心,注意力一切都放到学习中去。班主任既要有意识地这样去做,也要给学生灌输这样的思想,以共同营造这样的氛围。

三、走入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

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高中生内心思想丰富,只有走近他,与之沟通交流,让学生亲近你,敬慕你,才可以引导他,帮助他。很多时候,只有少数学生主动地找到老师进行交流,而多数学生却是思想负担重重,不敢或不会亲近班主任,选择沉默。所以要班主任主动地接近学生,了解学生,打开学生的心结,有针对性的营造一个积极、高效、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

四、多给予学生鼓励,减少批评,即使批评也要笑着批评

7.第二课堂管理制度 篇七

翻转课堂( Flipped Classroom),又称反转课堂或颠倒课堂。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园高中( Woodland ParkHigh School) 的两位化学教师乔纳森·伯格曼( Jonatha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 Aaron Sams) 利用录屏软件录制PPT演示文稿和教师实时讲解的音频,上传网络,以帮助课堂缺席的学生补课。经过一段时间后,两位老师创造出了“学生白天在教室完成知识吸收与掌握的知识内化过程,晚上回家学习新知识”的新型教学模式,即翻转课堂。

二、翻转课堂的意义

翻转课堂是教育的一个新时代,传统教学发挥了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但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在线教学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但过分强调学生的“学”,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翻转课堂则通过课后网络教学、课上完成作业的方式,将二者的优势结合到一起,改变了教学流程,更新了学习理念,转变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给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和时间,实现了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向学习合作者的角色转变,从而把课堂还给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教师素质的提高。

三、翻转课堂的关键———更有效的利用课堂时间

( 一) 课堂时间是翻转课堂的重中之重的原因

翻转课堂将以往几乎占用了所有课堂时间的知识传递阶段交给学生课下独立完成,而课堂时间主要通过创建环境、独立探索及协作学习来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再对成果进行交流,最后反馈评价。从直观上看来,课堂上的教学任务似乎大大减轻,但实际上这部分才是翻转课堂的重中之重。

首先,由于学生在家中独立学习,遇到问题及误解只能通过练习及学习笔记反馈给教师。因此,课堂是教师确保学生掌握知识准确性的平台,教师可以通过结合实际,创建问题探究活动等方式,确定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利用恰当的方法予以指导纠正。

其次,课堂面对面的交流更有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改革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维度培养学生的能力。传统教学忽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多的是教师灌输式讲解,往往事倍功半。翻转课堂则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导,将学科知识的学习放在课下,为课堂上培养激发学生的交流表达、发散思维、动手实践等综合素质提供了更多宝贵的时间和机会,同时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可以在课堂的交流评价、实践探索中得到检验肯定。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 二) 课前充分的准备是高效利用课堂时间的基础

对学生而言,课前需要: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积极认真学习讲解视频,反复观看不理解的知识点,并且要及时做好学习笔记,这是教师了解学生的关键桥梁。最后完成练习,同时更多地收集相关资料以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对教师而言,课前需要:根据学生笔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逐渐完善讲课视频;按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分组,学习小组在学生学习交流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学习小组的分配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学习成绩、性别平衡、通校生和住校生比例、班干部的分布、学生性格、特长等等,可采用“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分法,便于班级的管理、小组之间公平的竞争、班级良性的发展。最后是对课堂核心环节的设计,教师要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情况,联系实际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全面发展。

( 三) 高效利用课上时间的要求

1.学生。 学生是翻转课堂的中心 ,是课堂的主角,他们不再是被动听老师讲解,而是根据自身条件积极主动地学习,他们可以选择学习时间、学习场所,控制学习量。同时,学生也要学会对自己负责,严格要求自己,逐渐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敢于创新,不断尝试新的方法;积极合作,主动地与同学、教师进行交流协作,直至将知识点全部掌握。

2.教师。教师是翻转课堂成功的关键 ,只有教师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才会被打破,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首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在实践中通过自己主动的动手创新、学习思考来建构知识。其次,尽量不去干预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选择,辅助学生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境获得知识,使学生学会在交互协作中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此外,要重视评价反馈,教师的评价会使学生更加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及时调整并完善学习方法,使学习状态达到更好,同时还便于教师对课堂活动的设计做出及时调整,使课堂时间更加高效化。

3.在线平台。在线平台是学生独立学习 、教师了解学生以及师生、生生之间交流的平台,是翻转课堂有效实施的有力支撑。优秀的在线平台首先能够满足学生顺利的学习教学视频、完成测试练习、获得自己对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估。其次可以自动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并统计汇报给教师,进而设计适合的课堂活动。再次可以形成知识地图,方便学生学习;针对不同学生学习情况划分等级,实施不同程度练习,直至学生熟练掌握知识点。

四、总结

翻转课堂被称为“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要想建设真正的翻转课堂,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仅仅重视翻转课堂的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仅要加强对翻转课堂学生学习方式、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与翻转课堂在线平台等的研究,还要以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从国内外成功教育实践案例中充分吸取经验,获得有益的借鉴,最终使我国教育事业逐渐完善。

摘要:为提高翻转课堂的效率,教师关键并不在于怎样利用教学视频,而是如何更好地利用与学生在一起的课堂时间,帮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使课堂时间高效化,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8.第二课堂管理制度 篇八

【关键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 建构主义 英语第二课堂 探索与实践

一、酒店管理专业开展英语第二课堂的必要性

职业院校普遍以班级为单位来开展英语教学,有些专业的班级人数较多,在40人左右,甚至更多;而很多学校还没有语音实验室的设备,无法实现单人机位的听说练习。这样就造成英语课堂上学生听力练习主要依赖录音机,一对一的口语练习机会非常少,写作训练也非常有限,最常见的英语训练是语法及阅读。随着旅游服务业的发展,酒店管理专业对于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每周4-6课时的大班授课情况下,学生很难实现酒店专业对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实际要求。因此作为英语第一课堂的延续与补充,英语第二课堂的开设非常有必要。

目前得到普遍认可的第二课堂活动的作用表现在5个方面:1.有利于巩固、消化课堂教学内容。2.对课堂内教学内容提供补充、拓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3.照顾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习兴趣。4.便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5.增强学生的组织能力,丰富社会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二、开展英语第二课堂的理论依据

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他认为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assimilation)与顺应(accommodation)。同化使认知结构在数量上得以扩充,而顺应则使认知结构在性质上得以改变。

建构主义认为个体不是被动的接受和吸收知识而是主动的建构知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对于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这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主动去搜索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学习者通过相互的协商和辩论,可以使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到的新知识。

在第二课堂中,教师只起到一个组织、引导、鼓励的作用,主要通过学生之间互相协作,主动去探索、分析,建构新的知识。

三、酒店管理专业高职英语第二课堂多种形式的初步探索和实践

1.影视欣赏。在笔者所在的酒店管理专业英语第二课堂的实践中,曾以多种形式组织过影视欣赏:选修课、社团活动以及和一些竞赛相关的准备活动中。通过实践发现,由于直观、生动,影视欣赏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第二课堂的启发和引导,有些学生在课后也开始观看英语原版电影或电视。这些学生更愿意也更自信去努力听懂英语素材。一个学期之后,他们的听力理解力有较大提高,并且直接反映在听力练习中。

影视欣赏还可以和其他形式的英语第二课堂结合;通过实践,我们发现综合效果更好。譬如:配音比赛中,我们选择了一个年级作为活动开展对象。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选择观看原版电影,再由学生选取原版影视作品的一个或几个片段,分配好角色,反复听反复模拟,进行对话。英语教师给予一些电影字幕、语音语调纠正的帮助。学生选的配音片段无一例外都是動画片,动画片的语言相对简单一些,对话短小一些,又比较生动,对学生融入情景、模仿表演都比较有吸引力。在现场比赛的时候,有些同学甚至可以把自己的台词背下来,模仿得极像,和原声效果非常接近。整个活动里,学生主动选择想要模拟的片段和角色,通过互相合作,努力模仿原音,建构起语音语调的知识和能力。

2.英语竞赛。英文书法比赛的组织主要是教师在社团活动课上介绍英文字母的规范写法、推荐英文圆体字贴,布置学生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收集学生作品进行评比。这次活动中,很多女生表示出了很大兴趣,通过反复临摹把英文圆体字写得有模有样,最后获了奖得到了肯定。这一过程也加深她们对于英语文字的热爱,增强了英语学习的兴趣。这项活动适合高职新生入学后开展,利于激发兴趣,规范书写。

英文单词竞赛是在某一年级中开展的,分初赛和复赛。初赛前给出教材的指定范围让学生准备,比赛采用单选题的形式,题目解答的关键在于单词识别,即学生知道单词意思就能选出答案。复赛增加了英语习语知识让学生准备,复赛采用现场作答的方式,分必答题和抢答题,以班级为小组,计分得出集体比赛结果。初赛按教材出题,动员了所有学生复习巩固学过的单词;复赛给予一部分学生前期学习的肯定,又以生动比赛的形式强化学生对于单词的记忆。

在全系英文歌曲比赛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从选歌到彩排到选服装化妆,他们都主动安排,有条不紊。活动激发学生语言实践的热情,在模仿英文歌手的同时,学生得到了一些发音上的熏陶和练习。

我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从2011年开始参加学校技能大赛选拔。在参加学校选拔前,系部有一次初选,并组织一部分英语教师对初选后的学生进行指导。指导时间安排在社团活动课和没有课程的周五下午,指导分语音语调纠正、看图说话和听说训练几部分。所用材料都是英语教师从网络、广播、电视和报纸上获取的内容,时代感强,覆盖面广。先期训练时,对于看图说话,学生往往是看图论图;教师帮助学生对图片背后的意义进行挖掘。在这样的指导下,后期训练时,学生拿材料进行分析准备并先后进行口语表达,教师再做点评,同学之间也互相借鉴经验,学习各自的长处。这种形式的第二课堂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思维意识,锻炼了听说能力。最后有个别同学在苏州市甚至江苏省和全国的比赛中获奖;不光这些同学的英语应用能力得到提高与肯定,其他同学学习英语的信心也受到鼓舞。

3.戏剧节活动。2015年5月笔者在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中尝试举办了一次戏剧节活动,活动分两部分进行:(1)推荐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英文经典原版书目,要求学生阅读;(2)要求学生选取经典原著的一到几个片段进行表演,可以有再创作的成分。要求阅读经典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有一定的外国语言和文化的输入,演绎片段或再创造是为了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将经典原著里的人物、思想、对话再现于舞台,将“舞台”变成课堂,在生动、轻松的氛围中强化、整合所学知识。

学生对于活动的第一部分兴趣一般,但是对于第二部分热情很高,且大部分学生都热衷于再创作。由于再创作必须建立在原著基础上,所以学生不得不认真完成第一部分的阅读。第二部分再创作展示出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合作能力;甚至有学生把《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祝》两个经典糅合到了一起,他们再创作的过程充满了乐趣。老师只是对再创作的文字进行了修改。在编剧、彩排、服装准备、道具制造、最后演出整个过程里,学生锻炼了英语写作和口语能力,同时精彩的演出掀起学习英语的浪潮。

四、总结

以上只是笔者所在的酒店管理专业英语第二课堂的几种形式的探索与实践,还有很多打算尝试开展的形式:利用校园广播站在每周固定时间播放各种英语节目,可以是课文录音,英语诗歌,小故事,英文歌曲;利用校园内国际学生资源丰富的特点,开展最为常见的英语角;利用网络创建校园英语学习的微博、微信帐号,建立英语交流平台。已经开展和即将开展的英语第二课堂都是对英语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完善,具有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增强校园英语学习氛围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铭玉,贾梁豫.外语教学论[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

[2]彭聊龄.谭力海语言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3]史运雷.“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英语第二课堂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9.小学课堂教学管理制度 篇九

1、备课

(1)对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是:

①熟悉教学大纲,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的要求;明确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具体内容,掌握重难点以及对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了解教材体系及各章节内在联系,了解与本课程前后衔接的课程教学内容。

②了解学生情况,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③认真选择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程序。

④准备好补充教材、辅助教材、案例、习题和作业;作出教具、实验器具、电教器材的使用计划。

(2)任课教师应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认真对集体备课教案进行第二次备课。

(3)集体备课的主要任务是讨论贯彻教学大纲、处理教材重点难点,研究统一教学进度,安排练习和作业,总结交流教学经验体会等。

(4)教师备课应比上课超前三课时左右,保证上课前有充分准备。教师担任重复讲授的课程,也应有新的准备,注意更新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对象的变化调整教学方法。

(5)校长、教导主任应经常了解检查教师备课情况,定期对教师备课进行检查;对集体备课作出安排。

2、讲课

(1)对教师讲课的基本要求是:目的明确,讲授正确,重点突出,语言清晰,板书工整,组织严密。教师讲课要启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启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应在上课铃未前站在教室门口,做好上课准备,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教师缺课误课,要按教学事故严肃处理。

3、作业

(1)任课教师应重视作业练习,精心准备,及时布置,认真批改,细致讲评,使作业收到预期的效果。

(2)作业应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深度、广度适当,数量适中。

(3)教师要及时,认真批改作业,批改作业时应作批改记录,认真分析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改进教学的参考,并据经进行讲评。

(4)教导主任、教研组长要经常了解学生作业情况,每月要检查2次学生作业和批改情况。

(5)重视课堂练习。对于课堂大型综合作业,教师更应充分重视,列入学期授课计划,认真作好准备,深入进行指导。

4、辅导和答疑

(1)任课教师应深入学生,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辅导答疑活动。对学生辅导和答疑应以个别进行为主,除非遇到普遍的问题,一般不要面向全班辅导。

(2)任课教师应在教学单元结束,讲授重点、难点,利用自习时间到班上辅导。

东方中心小学

10.小学课堂教学管理制度 篇十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向35分钟要质量,学校结合新一轮课改要求和学校实际,特制定如下课堂教学规范:

一、上课铃响前2分钟,教师站到教室门前,督促、检查学生做好课前各项准备工作;正式铃响后,教师立即进入教室。准时上课,按时下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课。不允许私自调课、停课。

二、服装整洁,仪态端庄,教态自然大方。上课不接打手机。体育教师上课必须穿运动衣、运动鞋。学生上体育课要统一穿运动鞋。

三、课堂教学环节齐全,不无故终止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做到准备充分,胸有成竹,不允许不备课就上课。跟上教学进度。

四、教学态度端正,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与学生平等相处,关爱学困生,不歧视、挖苦辱骂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杜绝学生在课堂上打闹、说话、做与上课无关的事。

五、教学目的`明确、层次分明、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有讲有练,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教书育人,体现素质教育。

六、讲解清楚、概念明确,语言表达要精练、准确、通俗易懂,使用普通话,杜绝课堂上出现知识性错误。

七、教学内容的密度难易适当,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不说与讲课无关的话,不做与讲课无关的事。

八、上课气氛活跃,师生双边活动得当,做到精讲精练。课堂教学要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讲、练结合,当堂消化。课堂作业要在课堂完成。家庭作业要根据学生年级的特点留适量的作业。

九、教学方法科学、灵活,符合学科特点,易于学生接受。

十、板书工整,布局合理,能体现讲课重点,字迹清楚、规范,不写错别字。

十一、能恰当使用教具,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尽量使用大屏幕。提高教学效果。科学课中有操作实验到实验室上,音乐课到音乐教室上,计算机课到网络教室上。

十二、注意纠正学生坐姿、写姿,注重课堂教学常规训练。随堂教师要负责督促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十三、课后小结要抓住重点,语言精练,提纲挈领,要给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

十四、教师不坐着讲课。

十五、上课期间无特殊原因不要让学生离开课堂。

十六、上课期间,教师不接待家长或客人。

十七、上课期间不允许学生无故出校门。

11.第二课堂管理制度 篇十一

美国学者布罗菲给课堂管理下了一个定义:出色的课堂管理不仅意味着,教师已经使不良行为降到最低程度,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并能在不良行为发生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而且意味着课堂总是持续着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整个课堂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教师维持纪律的措施)都是为了使学生参加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达到最高程度,而不只是为了将不良行为降到最低程度。“三分教学,七分管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一线教学活动中,有效的课堂管理是收获高效教学的关键。怎样才能优化并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呢?

一、注重学生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们必须正视、承认、尊重、善待和利用学生的差异,在教学中采取切实而有效的手段和措施,去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这就是要求我们英语老师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在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后,我首先根据多次英语考试成绩,把全班学生为3个层次:A.基础层;B.提高层;C.发展层。其次,进行分层教学。如在课堂操练时,小组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的几率,使用并实现优势互补的方式:①示范性回答。C组学生作示范,B组、A组学生紧跟上,使各层次学生发挥出他们自己的最佳水平。②补充性回答。A组开头炮,B组扩大战果,C组胜利收场,在层层补充、层层递进中,使问题得到完满的解决,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就感。③“优差搭配,合作达标”的操练方法。如,A组、C组临时组合到一起,在C组优生的指导下,让A组同学展示成果。再如八年级英语每单元都有一篇篇幅较长、内容较深的阅读文章,在教学阅读课文时,一般要求C层学生能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中心大意,复述故事,做口头作文;要求B层学生能背诵课文部分段落;要求A层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要单词和词组。最后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的作业也分为A、B、C三个层次。在处理对话或短文的时候,C层的同学做课外练习和默写课文;B层的同学完成作业本习题和选做课外练习,背诵课文;A层的同学选做练习,抄写单词和词组。有时有的作业较难分层,也可布置相同作业,但批改指导不同,采用“以优带差”的方法,让优生和特长生给差生讲体会、谈方法,帮助他们理清思路、解答疑难。再比如,在听的方面,要求C组和B组学生听懂并理解课本对话内容,快速准确地完成提出的问题;A组学生能听懂大意,基本抓住关键词。在读的方面,要求C组的学生每天读一篇课外文章,把自己感兴趣的单词或表达记在自己的知识积累库里;要求B组的学生定期阅读。在写的方面,要求C组学生能够每周写一篇课外话题作文和日记,B组学生每周写一篇课外话题作文,C组学生不要求课外写作。通过一年的分层教学,我所任教的八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对英语产生了较浓厚的兴趣,学生的自信心有了明显的增强,课堂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注重课堂有效提问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它要求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合理、科学并且巧妙,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使学生善于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教师所提的问题应(1)能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想说”。(2)能把握问题坡度,让学生“敢说”。如:①What is your favorite food? ②Do you like fruit and vegetables? ③What do you think of junk food? ④What do you eat for breakfast/lunch/supper? ⑤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⑥How to keep healthy?对于这6个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表现出积极的思维状态,都大胆地发言,都从答案中得到获取新知识的乐趣,这样的英语课堂提问是有效的。(3)能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乐说”。(4)能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争说”。 如:①Which is your favorite festival in the year? ②When is it? ③Why do you like it so much? ④What can you do at the festival? 对于这类问题,学生会争先恐后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因为提问引导了学生积极思考,有效促进了学生的“争说”。

同时教师要精心设计提问的时间。(1)导入新课时提问。如借助实物和图片来提问,或进行Free Talk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出这节课的新授内容。(2)呈现重点时提问。如判断正误(True or False)之类的提问。(3)课堂小结时提问。比如“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passage?”这类问题。

三、注重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倾听是一项技巧,是一种修养,是一门艺术,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主要保证。现在的英语课堂热闹大于宁静,言说多于倾听,学生有较强的表现欲,却不会认真倾听,不会对同学的回答作出科学的评价。提高课堂有效性,关注倾听的细节显得十分重要。教师一方面要跟学生讲明课堂倾听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悉心、静心听讲的习惯,让学生学会认真倾听、交流评价,在课堂上当别人发言时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不要随便插嘴,要耐心地听别人把话说完,再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只有认真倾听了,才能提高听课的效率。

另一方面教师自己要学会倾听。有些英语教师特别喜欢或习惯重复学生的回答。 如:“You...” “He/She...”有的甚至迫不及待地接说学生的回答,学生只能让给教师说。还有一些教师当学生发言时,自己写板书、看课件等,无视学生的发言。笔者认为在学生发言时,老师的目光要注视着学生,让学生明白老师在倾听他的发言,老师的目光中要流露出亲切、关爱、期待乃至鼓励、欣赏。我们不仅要善于倾听并接纳学生正确的观点,也要善于倾听并鼓励来自学生的不同“声音”。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只有学会倾听、善于倾听,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共同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理解和信任他们的举动,尊重与接纳他们的观点,关心和帮助他们的成长,才能让他们在主动、自由的状态下充分表现出他们的聪明才智。

四、注重课堂教学反馈,合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多媒体的普及,许多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往往是电脑代替了人脑,鼠标代替了目标。随着鼠标的点击,教师很难观察学生每个阶段的反应、新的生成问题和学生的接受情况。即使观察到了这些问题,受预先制作的课件的限制,教师只能更改幻灯片的次序或者增删幻灯片。这样的操作打乱了教师预设的教学思路,同时浪费了时间,也直接影响教师本堂课教学目标的完成。笔者曾经听校内一个老师的一节公开课。她上课的内容是Grade 9 Unit 7 “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在师生间简单的daily talk之后,她结合图片导入几个表示地名的新单词Amazon, jungle, Niagara Falls, Notre Dame Cathedral,以及几个形容词tiring, educational, peaceful, fascinating, thrilling。图片很精美,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被精美的图片所吸引,他们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声,机械地跟着老师读单词。其实那时学生对这些单词的读音、词义掌握得不是很扎实。然而教师在那时却把注意力更多集中在课件的呈现上,没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掌握程度。以至于在后来的教学环节中,学生对这些知识是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当然没有完成。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监控能力、观察能力、自己讲学过程中的内容生成变化能力。因此我们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多关注学生每个阶段的反应、新的生成问题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要完全依赖多媒体,而是要恰当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科学、合理地将多媒体与教学规律及其他常规教学媒体和手段糅合在一起,使多媒体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注重对课堂管理的反思

有效课堂的实现并不仅仅只在课前的准备与课堂内的教学实施,教师的教学质量不仅取决于他是否善于进行教学设计,善于把握教学内容,还取决于他是否善于课后的管理,即课后学生各方面的反馈和老师自身的反省。

去年,学校里对教学反思进行了检查。许多英语教师都能在课后及时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但这些反思更多的是总结教学任务有没有完成,新授知识学生有没有理解,哪些题目学生还不大会做等。记得有位教师的课堂反思是这样的:学生对进行时掌握得不是很好,总是会漏掉be动词。另一位教师是这样写的:本节课的听力材料有点难,学生听了3遍还没理解,以后要加强听力训练。还有一位教师是这样写的:这篇阅读课文由于生词多,句子复杂,内容深奥,所以时间来不及,需要两课时。这类反思只能定义为课堂结果的记录。

有效的课后反思不仅是对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的反思,同时要对课堂管理和学生学习情感、学习行为进行深刻反思:对学生提出的学习行为规范落实了吗?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吗?学生思维积极吗?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谐吗?教学结构合理吗?教学过程活泼吗?自己关注全体学生了吗?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处理恰当吗?还有哪些细节必须进一步改进?等等。

课堂教学活动主要在教室进行,但教室不等于课堂。简言之,课堂是教师组织和引领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教与学互动的一种组织形式,一个活动过程。这个活动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传递信息、对话交流、发展认识的生命活动。因此,课堂管理,不是简单地以课堂纪律规范学生的行为,而应该是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对教与学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和控制。通过科学的、机智的课堂管理,通过对课堂上各种行为和关系的合理调控,才能营造平等、和谐、严肃、活泼的学习氛围,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潜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高效教学,从而引领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陈华忠.追求教学反思的有效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8).

[2]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2.职校课堂纪律管理 篇十二

分析认为, 大量的课堂问题行为是由学生自身的因素引起的, 因学习中的挫折从而厌学、因得不到承认从而人格内倾化或外倾化, 生理上的不健康、发育期的紧张, 以及脑功能轻微失调等。有的课堂问题行为是由教师的因素引起, 主要有教学不当、管理不当、丧失威信等因素。所以, 要形成一个良好的课堂纪律, 不仅需要学生的自制与自律, 更需要教师个人的教学艺术和调控策略。

一、教师通过不断的自我完善, 在学生中、在课堂上树立威信

教师的威信指教师具有的使学生感到尊严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 即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在课堂上, 教师必须要有威信, 也只有形成威信才能教育好学生, 引导好学生。赞科夫说:“如果没有威信, 也就是说, 师生之间没有正确的相互关系, 就缺少了有效地进行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有威信的教师, 一句话或一个眼神能使乱哄哄的课堂刹时安静下来。

首先, 教师要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崇高的思想品质及优良的心理品质。教师应时时处处加强道德修养, 争取从人格上赢得学生。对教育事业有高度的责任感, 兢兢业业, 在工作中表现出坚强的意志, 有毅力, 有韧性。对学生有着深深的爱, 关心学生, 爱护学生, 有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 为学生的成长呕心沥血。能真诚地与学生相处, 能忍受学生的缺点错误并予以矫正;勇于自责, 富有自我批评精神等。

其次,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业务水平。教师要好学多思, 拥有渊博知识和独到见解以及精湛的教学技巧, 能够给学生以深刻启迪并激发他们对问题的深入思考。能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 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能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能把握课堂教学节奏, 有重点、有秩序地展开教学内容, 这样的教师才能赢得较高的威信。

第三, 注重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教师的仪表是指教师的服饰、发型、举止、姿态等外部表现;风度是教师的精神气质、文化素养的外在表现, 主要是通过言行举止表现出来。教师衣着打扮要整洁朴素, 切忌奇装异服;举止姿态要自然而大方, 沉稳而端庄;要热情大方, 和蔼可亲, 平易近人, 谈吐文雅。这些都会直接给学生以好感, 赢得学生的爱戴, 从而树立威信。

第四, 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教师第一次和学生见面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 教师头几节课的准备要特别的充分、态度要沉着自然亲切、教学内容要丰富、教学方法要精心设计, 这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心理定势”, 形成初步威信。

二、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以爱感化学生, 尊重学生

良好的师生关系, 有助于课堂管理的顺利进行, 如果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建立起师生关系的肯定情感, 那么他就会把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看成是维护师生间友好情感的需要。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皮尔逊说:“为了得到教师的爱, 学生可以去做各种教师所喜爱的事, 甚至去学习他最不感兴趣的科目。”

首先, 热爱学生, 尊重学生, 对学生怀有高度的爱。尊重学生人格, 树立平等意识, 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个性, 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对待学生错误, 老师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采取宽容的态度, 做好疏导工作, 多表扬少批评, 尤其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及时给予表扬与赞扬, 使学生客观科学地评价自己, 看到自身的缺点错误, 明确自身的优点。其次, 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成为学生学习的鼓励者、促进者, 使学生觉得教师是他们可信赖的朋友和知己。这就要求教师在与学生相处时, 要满怀真诚和爱心, 坦诚相见, 热情关怀, 进行思想教育时要耐心细致、循循善诱。

三、建立课堂规则, 形成有效的班级气氛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制定学生能主动遵循的课堂规则是课堂管理的头等大事。由于职校学生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差, 学习基础薄弱, 对学习漠视, 一些如迟到、早退、旷课、上课交头接耳甚至打架等现象在课堂上经常发生。因此, 课堂规则应使学生明确课堂的行为要求, 使学生明白行为所依据的标准, 从而使课堂行为规范化。“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头几周的课堂行为对整个学年的纪律和成效有决定性影响。要建立学习活动的规则, 如学习工具的准备, 完成作业的要求, 考试制度的要求, 平时成绩的评定等;要建立课堂行为的规则, 如手机的使用规定, 课堂纪律的要求, 回答问题的要求等等。规则一旦建立, 教师首先要严格遵守, 同时监督学生是否严格遵守。告知违规后果, 恰当使用惩罚。教师对学生要平等看待, 一视同仁, 要言必行, 行必果。

预防胜于矫正, 教师应多采用预防性管理策略, 激发学生良好行为和学习动机, 减少不良行为产生。对学生要多作正面引导, 以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产生集体凝聚力, 从而形成班级共识, 建立起自我约束机制。监督遵守并持之以恒的贯彻, 让学生在行为规则的约束下养成遵纪的好习惯。

四、精心备课, 完善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 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首先, 备教材。吃透教材内容, 抓住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其次, 备学生。教师要了解教学对象的个体差异, 备课时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差异, 找好新知识学习的切入点。教师设计教案要把学生的差异性发展放在第一位, 设置的题目,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跳一跳, 够得着”, 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吃得进, 可消化”, 这样不同的学生才会各得其所, 每一位同学都有获取知识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备课应考虑师生双边互动关系。教师通过与学生合作, 依靠学生自主动手去实现教学任务;以学生的眼界去设计教学思路, 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活动并设计相应对策。让学生参与课前的准备, 收集制作有关资料 (如实物、图片、数据等) 。这个过程不仅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为课堂教学作很好的铺垫, 还能使教师预测到学生的需要, 掌握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情感状态, 使教师在备课时, 更多地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去考虑教学方案, 对症下药, 有的放矢。

上课时更多注重一些细节。刚上课的前几分钟学生的注意力不是最佳状态, 以复习为主, 尽快集中注意力。课堂上声音要适中, 在讲到难点重点时, 加以强调, 引起学生重视;讲课时面向学生, 走到学生中去, 观察学生的反应, 适当调整讲课节奏;对学生进行提问等, 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或是自问自答, 引起学生好奇后给出答案。综合使用各种教学手段, 给予学生新鲜感, 也易于其集中注意力。

根据教学情况进行课后备课, 提高教学反思能力。课后反思, 进行二次备课, 能记录教学的成功与不足, 能知道学生的基础与掌握程度, 能了解教学方法是否适用, 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熟与提高, 更能提高教学水平。

五、教师要控制好课堂秩序, 处理好突发事件

对不破坏课堂正常教学秩序的行为, 如心不在焉、发呆、睡觉等, 要认真防范, 及时矫正, 一般不用停止讲课, 可扫视那位同学与其目光交流, 或者接近那位同学, 引起他的注意, 让他不再分神即可达到教育的目的。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叫那位同学站起来回答问题, 这样可让他清醒一下, 也提高了上课的注意力。这样处理可达到维持纪律的效果, 也不影响其他的同学听课。

对于课堂上的捣乱行为, 如争吵、喧哗、作滑稽表演等, 它们会直接干扰课堂纪律, 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的进行, 教师应果断、迅速地加以制止, 以防在课堂中蔓延。教师可严厉地望着该生, 朝该生走去, 命令该生说明情况, 同该生讨论纪律问题等;有时也可通过换座位的办法, 分开这些争吵的学生;对于那些经常捣乱的同学, 要留下来与其交流, 屡教不改时可与班主任或家长进行沟通。

对于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一类是外来干扰事件, 如突如其来的外界巨大的声音, 小鸟飞进了教室, 忽然有人“破门而入”等。处理这类事件, 一要做到暂停讲课, 先稳定学生情绪;二要随机应变, 迅速处理;三要巧妙提出一些追忆性的问题, 如“刚才我讲到哪里了”, 把学生的注意力很自然地集中到学习内容上。另一类是学生的恶作剧行为, 如向教师提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怪问题, 这些影响较大, 常常扰乱课堂秩序。在遇到这类事件时, 教师必须沉着冷静, 充分发挥教育机智, 可以用幽默的手法来处理, 巧妙化解, 有时暂且冷淡处理, 待下课后将其叫到办公室慢慢教育。

总之, “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中职的教师不仅要时刻提高自身素质和水平, 还要关心了解我们的学生, 与其共同成长, 以外部的压力或动力制约、感化我们的学生, 从而慢慢形成一种习惯, 一种氛围, 这样课堂管理乃至整个学生管理就会得心应手, 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陈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张杰亭.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理论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 2003.

[3]张友福.中学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培养方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06.

[4]李雪, 张国平.教育机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的中介[J].辽宁教育研究, 2006, (3) .

13.高效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篇十三

“高效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二〇一六年九月

闫家湾小学高效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推进学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现就进一步加强我校高效课堂教学常规管理指定一下制度。

一、备课制度

备课是教师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一项艰苦再创造,需要教师个人钻研《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掌握驾驭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结构和教具的使用,为上课做好准备。教师备课要做到“六备”,即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练习。在备课活动中要正确对待教学参考资料和他人经验。要先钻研《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后学习教学参考书,要对他人经验采取联系实际,分析研究、消化吸收,不可照搬照抄;要结合不同的学生实际及教改要求;要做到超周备课,不能临教临备,决不允许教后补备;上课前,要“复备”,进一步熟悉教案,并进行教前修改。备课成果的呈现形式是电子教案,其作用都是用来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电子教案不能变成教师不备课的一个理由,电子教案必须要有详实细致的二次复备。多媒体课件只可以起辅助教学作用,绝不能替代教案。

二、课堂教学制度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必须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改理念,体现“先学后教,当堂检测”的高效课堂教学要求。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

生的主体作用,并采用多种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上课参与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决反对满堂灌,要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一般授课不超过20分钟,并尽可能多地运用电教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掌握教材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课堂教学要注重课内练习,强化落实,练习要适量适度,精讲精练,符合教学规律,加强技能训练,特别注意要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教师应做到衣着整洁,仪态端庄,教态自然,语言文明,使用普通话教学;严格按课表上课,按计划和进度教学,如有变动应在教后记栏中注明并适当调整下一课时的教案;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课时计划,不得私自调课;严禁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教师中途不得擅自离开课堂,课堂上禁止接听手机,上课时应把手机调成静音或振动;认真组织学生做好眼保健操,不得挤占该时间上课;禁止教师下课拖堂;严禁坐教、上课吸烟和酒后上课;全体教师应关心爱护学生,教师进入课堂必须清点学生人数。

三、当堂检测制度

当堂检测就是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数量的训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课堂所学重难点的理解和落实,教师每节课都必须有当堂检测这一教学环节。当堂检测要注意以

下七个方面的要点:

1、训练形式要多样。可采用问答、背诵、默写、听写、做检测题、实验等训练形式;训练题目的呈现可以投影展示,可利用练习册、全优课堂,也可以利用导学案;学生答题形式可笔答、板书、口答、抢答等等。

2、训练时机要灵活。当堂训练应贯穿一节课始终,灵活机动,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基础,以学生的学习发展为目标,可以每次自学后逐一训练,即分步训练,但上课结束前必须进行一次综合检测。

3、训练时间要充分。各阶段训练时间总和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每次训练要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完成相关任务。

4、题目要分层。训练题目可实行分层布置,训练题可分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等。

5、题目要应标。检测题要对应、回访和体现学习目标。

6、做题要限时。训练的形式像竞赛、考试那样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地、快节奏地完成,教师不作辅导,学生不得抄袭。

7、信息要反馈。当堂训练后,及时反馈矫正,力争做到堂堂清。

四、教学反思制度

教学反思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必要环节。教师教学反思应该是多视角、多维度的,教学反思除反思课堂教学外,还要注意反思作业批改、辅导、考

核评价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力争做好常规教学的全程反思。

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抱开放的态度,时时刻刻在“为什么、是什么、怎么会、何时会、何地会”的自我追问中改善自己的教学取向,教学反思应逐渐成为教师的职业习惯和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学校要引导教师养成写教学反思的习惯,并追求反思的深度和效度,克服形式上的反思。教学反思的方式如下:

1、课后思,即教师每节课结束后要在导学案后写简单的教后记。

2、月反思,即教师每月写一篇有一定深度的教学反思文章在教研组内交流。

3、学期反思,即教师每学期至少要写一篇500字以上有较高质量的教学反思报告在校内交流,并存入教师业务档案。要倡导教师将教学反思发表或网上交流。

五、教师听评课制度

一、听课数量

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

二、听课要求

1、学校领导推门听课,跟踪听课,同时检查授课与教案是否相符。

2、听课教师必须提前进教室,不能有干扰课堂教学的行为。听课时不能泛泛而听,每节课要选择不同的观测点进行听课,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当堂检测等。

3、听课后要填写好听课记录,并根据《课堂教学评价表》对授课者进行认真评价。

4、鼓励学校教师跨学科听课,各学科之间做到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等互相借鉴学习,共同提高。

三、评课要求

1、评课可以视学科、规模而定。先由执教教师自我评价,然后人人发言,每位教师针对所听的课说一处值得学习的地方和多处可以改进的地方,以促使执教者加强对自己课堂教学的课后反思。

2、听课教师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善于发现教师讲课中的优点,充分肯定,更多的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要有深度。

3、在充分评议的基础上,最后由评课组织者全面客观地作出总结,使所有教师在听课、评课过程中得到共同提高。

六、作业布置和批改制度

作业布置与批改要求做到“五必”:即有发必收、有收必看、有看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改。作业布置和批改作业的基本要求如下:

1、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可分口头、书面、思考、实验、操作、制作、测量、观察、调查、课外阅读等。

2、作业的内容要精选,份量适当,难易适度,并具有层次性、思考性、应用性、开放性。严格控制课外作业总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做好作业的平衡协

调工作。严禁布置惩罚性作业,提倡分层、分类布置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3、书面作业要及时、认真、细致、不漏批错批。重视作业的评讲,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要及时讲评和纠正。对好的作业要予以表扬,督促学生订正错误,对无力订正的学生应进行面批。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优秀作业展评。

4、提倡教师用激励性语言对学生的作业和作品进行评价。每门学科要求学生必须备有纠错本,各科任教师要逐步建立起班级学生的纠错档案。

七、学生辅导制度

教师辅导要坚持“面向全体,正视差异,分类指导”的原则,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

1、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开展课外辅导活动,要明确辅导的对象和任务,研究辅导策略,确定辅导重点,制定辅导计划,注重辅导的针对性。

2、坚持分类指导。对学有余力或具有某种特长的学生,应加强指导和培养,借助课外阅读指导、开设学科讲座等形式,为他们提供超前学习或发挥特长条件,促进他们脱颖而出。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应通过针对性训练弥补基础性知识缺陷,帮助其克服困难,改善学习效果。

3、对个别学生中存在的特殊问题,应及时地给予针对性帮助,尤其要注意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不仅要关注学业上的问题,更要关心学生的心理感受。

4、辅导学生要做到课内辅导与课外辅导相结合、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辅导要运用多种形式,可以有个别辅导、课外辅导心理辅导、应考辅导等。

5、教师对学生培优辅差情况要进行真实、及时记录。

6、严禁教师占用综合实践活动、体音美课的时间进行学生辅导,严禁教师利用节假日进行集体补课,严禁教师要求学生征订上级部门规定以外的教辅资料。

14.学校课堂教学的管理制度 篇十四

2、下课铃响后,教师要及时宣布下课,让学生在课间活动和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工作。

3、教师要妥善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剥夺学生上课权利。

4、教师要关心学生出勤情况,做好点名工作,了解学生缺课原因,并与班主任联系。如原因不明,班主任要及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

5、关心爱护学生,如遇学生身体不适,及时与班主任或校医联系,妥善处理。

6、电教设备专人负责,操作规范,防止触电。

7、演示实验课前准备充分,课堂操作规范,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

8、自习课上学生认真复习、预习,独立完成作业。保持教室安静,不高声讨论,不随便离开座位,更不得擅自离开教室。

15.第二课堂管理制度 篇十五

一、初中语文课堂效率高的表现

(一)教学目标明确

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课前备课时就设定好的,是对教学效率的总结与验证。其一,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要根据初中语文课程内容、学生能力、价值观等多方面因素结合考虑,要能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且也要易于观测。其二,教学目标必须要能对教学内容实现有效控制,不能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目标与内容进展不相符的情况。

(二)和谐的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效率与课堂教学氛围有着很大的关系,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会带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毫无生气的课堂氛围只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也需要新鲜事物的刺激,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二、初中语文教师的课堂管理技能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加强对高效率语文课堂的建立,但是想要实现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必须要掌握几点基本课堂管理技能。

(一)预防性管理技能的连续使用

通常所说的预防性管理技能其实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技巧和方法,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学习方面,预防学生分散注意力的一种技能。而预防性管理技能的连续使用就是教师必须要在课堂上将教学任务安排紧凑,不给学生分神的时间。

例如,在进行作文训练时,教师不必和学生说太多,只需告诉学生需要写作的主体内容和写作时间,让学生自拟题目,字数不少于500字。这样学生就会凭借自己的认知去思考写作内容,但是学生的注意力保持时间是有限的,作文写作时间规定的是30分钟, 大部分学生能在20分钟内保持高度精力。所以,教师就要适当讲一些趣味故事,缓解学生的情绪,帮助学生在最后的10分钟内提高注意力。学生知识范围毕竟较少,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设置好作文提纲,让学生依照提纲去填内容,这也就降低了写作难度。30分钟过后,也会有一些学生无法完成作文,所以教师可以与学生约定好,让学生自习课再交作文,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缓解学生与教师的关系。

(二)激励性技能的即时使用

激励性技能主要是指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有效寻找激励点, 及时对学生进行激励,针对学生的课堂行为给予相应的表扬,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课堂上肯定会有不爱发言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这类学生作为激励性教学的重点对象,可以选择较为简单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如背诵课本、回答问题等,然后根据学生表现进行相应表扬,用言语激励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体会到成就感,感受到教师的重视,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下多努力,间接爱上语文课程。同时即时激励也会让学生充满自信,给予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这是教师必不可少的教学技能之一。

(三)语言技能的艺术性使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重视语言使用,不能随意对学生进行贬低,要尽量使用艺术性语言,对事不对人,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的个人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两个学生在安静的课堂上讲话,破坏了课堂纪律。教师针对这种情况说:“这是安静的时间,需要绝对的安静。”那么教师展现的就是对学生的关怀和照顾;教师如果说:“你们两位太自私,只顾自己,根本不考虑别人在做什么!”那么就是在对学生的品格进行批评,会引起学生怨恨和焦虑的情绪。

三、课堂管理技能对课堂效率的影响

(一)对课堂秩序的影响

课堂教学中,教师加强对连续性预防管理技能的使用,可以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确保学生不会分神,教师要发挥引导性,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同时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的创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教师就可以不必花费多余的时间去管理课堂秩序,这样对教学目标的实现也较为有利。

(二)对课堂气氛的影响

在课堂教学中,即时的激励性评价对于课堂教学氛围的影响很大。第一,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仔细了解,要多关注学生的优点,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给予学生表扬,通过激励性评价让学生增强自信心。第二,教师要通过即时的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重视,然后才有动力投入语文学习之中。

(三)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

16.如何进行课堂管理 篇十六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兴趣、爱好和求知欲。首先,让学生走上讲台,引导他们品味教学乐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促使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令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其次,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就会兴致勃勃地学习这方面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钻研精神。所以,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探索知识的愿望。最后,适当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化抽象为直观,使学生耳目一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运用情感型的课堂管理行为

教师对学生充满爱的情感可达到不管而管的效果,教师走进课堂时,目光就传达出内心对学生的喜爱,教学时语言和表情是那么的亲切,并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从内心对学生进行赞扬。师生之间始终洋溢着温暖、亲切、喜爱、融洽的感情。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都具有浓厚的情感,不仅促进了课堂管理,而且对教育教学都具有强烈的推动力。

三、恰当处理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

课堂问题行为是教师经常遇到又非常敏感的问题,处理不好就会损害师生的关系,破坏课堂气氛,影响教学效率。对于违犯纪律的学生,教师不能不闻不问,把纪律不良当作教学以外的因素。或者把这些问题交给班主任和学生的父母去管理。遇到突发事件,教师一定要冷静、沉着,如果感情用事,大动肝火,失去理智,或辱骂殴打学生,就可能伤害学生的心灵和人格,导致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其次要注意弄清事情的真相,情节的轻重,产生的根源和造成的后果,都要经过认真研究才能进行处理,不可偏听偏信。不可在没有掌握全面情况时就匆忙下结论。最后要注重教育,引导学生认识错误,改过自新。批评与处分只能作为教育的辅助手段。

四、坚持让学生自我管理

当课堂教学已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风气基本养成,自控力、自制力都大大提高。这时可由学生自我管理,管是为了不管,这是课堂教学管理的最高境界。建立灵活多样的各种管理小组,如学习监督组、纪律监察组等小组。这些小组吸收了全体学生参加,每个小组各不相同,从而使全班同学人人有责任,个个担担子。既是管理者、参与者,又是被管理者。管理与被管理相结合,使学生能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感受到自己的利益和责任,也大大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識和责任意识。这些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管理手段,增强了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信任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课外与学生沟通和交流

教学之余,笔者在参与工作和活动时,发现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在于一点一滴的积累。教师参与组织集体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当中去,使他们把老师看成自己的朋友。在沟通和交流的同时,让学生意识到课程的重要性。平时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尤其是利用自身的年龄和专业优势,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也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使学生能在和谐、高效规范的管理下得到更好的发展。

六、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

学生喜欢某一门课并不完全因为这个教师教得有多好,也可能是因为其他的原因。第一,课堂上教师有端庄的仪表、整洁的衣着、文明的言谈举止,无形中就给学生一种仰慕之感,尊重之情,也让课堂管理起到了无声胜有声的良好效果。第二,“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如果不具备广博的学识见闻,学生问你问题你竟不曾听说过,反而向学生取经,就大大折损了教师的威望和形象。具备了足够的知识,加上扎实的专业技能,才能将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能在教学中主次分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保证教学质量。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信任学生,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有事业心,责任心,兴趣广泛,性格开朗,有幽默感。

上一篇:母爱如水父爱如山作文下一篇:青春期的孩子的叛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