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研修的感悟

2024-06-12

网络研修的感悟(精选15篇)

1.网络研修的感悟 篇一

继续教育研修感悟

不知不觉中,网络研修学习已接近了尾声。回顾这几个月的学习,我们忙碌着,却充实着;我们劳累着,却收获着;我们辛苦着,却快乐着……我深刻地感受到,网络研修全面提升了自己的基本素养和业务综合能力,对于个人今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下面就这次研修的学习和收获做简要总结如下:

一、研修回顾

这次培训历时四个月,在这四个月的时间里,我充分利用工作之余和休息时间上网学习,认真聆听了众位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领略了他们幽默风趣的教育风格、先进的教育理论;通过与学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切磋,使自己对教师这个职业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在培训中,我认真撰写日志、发帖回帖、按时完成作业,圆满地完成了研修网对学员的各项规定要求。

二、收获颇丰

观念得到了更新,视野得到了开阔,是我这次研修的最大收获。通过培训,本人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拓宽了教学思路,对新课程的认识与实践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对自身的素质提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思考和发言的机会,构建探究合作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既要学习先进的课堂理念,又要因地制宜适当改革教学;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给他们提供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或情境。培训让我获得了很

多的信息,开阔了视野,同时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认为培训学习不但学有所获,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做到学有所用,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

三、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时代不断进步,知识不断更新,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作为一名教师,应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不断充实自己。新课标下的教师,既是教者又是学者。我深切地感受到:必须坚持“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理念,只有不断地学习、更新观念和知识,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吸取他人之长来补自己之短,才能使自己更加有竞争力,具有更高的教育教学水平。

如今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拥有知识才能抢占先机,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才能紧跟社会发展潮流,才能更好地适应我们现代的信息技术教学。研修学习,时间虽短,但却是我们工作、生活中一段鲜活的经历,是工作驿站中的一次重要“充电”。

网络研修就要结束了,但学习和思考并没有停止,也不能停止!我将继续关注研修平台,常回“家”看看,及时与专家、同行进行交流,不断提升自我,为今后的教育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网络研修激发了我的工作灵感,给我的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此次学习,我真切地体会到:凡事只要用心去耕耘,就一定能春色满园。参加网络学习,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绝不是为了一时的兴趣,更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要通过知识的积淀,充实自己、完善自己。铺设一条使自己

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人生之路。

2.网络研修的感悟 篇二

一、完善研修群体, 进行技能培训

1. 完善群体

要做好网络研修工作, 必须有一支团结协作、积极上进、勇于奉献的研修群体。最初我区只是由从事网络的人员组成了一个研修团队, 后来发展为由我区的名师培养对象、骨干教师培养人选组成的研修团队, 现在发展为由基层学校校长、全校教师组成的网络研修群体。由最初的几人发展到十几人, 以至现在的几十人, 研修队伍在逐渐地壮大。由于团队人员的增多, 活动的次数就越来越多, 研修的氛围也就越来越浓。

2. 积极培训

我们提供了“博客”、“论坛”、“QQ群组”、“UC课堂”四位一体的网络研修平台, 目的是让教师们深入了解它们, 学会使用并能灵活运用, 促进网络研修活动的开展。网络研修的深度和广度除了依托于网络平台外, 更要依托教师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网络是研修的工具, 利用网络进行研修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教师信息技能问题。为此, 实验小学、回族小学等学校先后邀请了学院小学部的数学教研员进行专题讲座, 内容涉及教师博客的创建、UC课堂的管理等。专家精心的指导, 增强了教师的信息意识, 提高了教师的信息能力, 激发了教师的教研热情。

二、进行示范引领, 激发研修热情

1. 理论的引领

作为网络研修的引领者, 我们教研员在个人博客上上传了一系列的博文, 从三方面进行引领:一是教研心态上的引领。上传了博文《观念支配行为, 态度决定命运》、《在尝试中走向成功》和《教研因热情而精彩》。二是信息技术上的引领。上传了博文《个人博客的建立和管理》、《uc课堂学习指导》。三是专题研究上的引领。上传了博文《明确教材编排特点加强统计知识教学》、《小学数学概率知识教学初探》等。

2. 实践的引领

作为网络研修的引领者, 一是指导教师建立个人博客。诚邀教师加入博客群, 督促教师上传日志, 并进行跟帖引领;二是组织教师参加UC在线研讨。指导教师申请UC号码, 进入“真心教育”房间, 进行即时的在线研讨, 与专家进行零距离的交流, 针对小学数学教学问题进行深入切磋。如:教师在UC课堂进行的《概率知识》的讲座活动中, 教研员对文本材料和录音材料进行了整理, 上传给名师培养对象和兼职教研员, 指导他们如何进行录音的文本整理。

三、全程参与研修, 及时进行引领

“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的三个基本途径。其中“专业引领”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是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对话, 是教研员和教师关系的重建。“专业引领”是否到位, 教研员与教师的结合是否紧密, 引领效果是否显著, 是“校本教研”能否向纵深发展的关键。因此, 在网络研修中, 教研员要做到:

1. 参与活动

校本教研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 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 核心是发现问题———确定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因此, 教研员工作重心就要下移, 要深入到教师中间, 在与教师的交流、研讨中及时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

教研员要尽量参与各校的校本教研活动, 一是可以积累实践经验, 提高自身的教研水平;二是能组织教师围绕所研究的内容畅所欲言, 了解教师在此方面的研究情况;三是能引领教师针对所研究的问题去学习相关的理论, 把教学实践、研究、理论学习融为一体, 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2. 及时交流

教研员要在研讨活动中进行及时交流。如:实验小学在UC的“真心教育”房间, 围绕着研究专题“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开展了研讨活动, 教研员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一是利用房间广播发送即时消息。教研员在倾听教师的发言时, 边听边在键盘上敲打出交流的主要内容, 并利用房间广播发送在公屏上。这样, 便于获取及时信息, 进行互动交流, 便于保存文本材料, 实现资源共享。二是撰写教学案例, 提供研究资源。教研员针对研究专题, 把听课过程中发现的“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以案例的形式呈现给教师, 以便教师结合案例进行研究;三是参与研讨活动, 进行有效引领。教研员针对专题研究情况, 围绕教师发言情况, 从几方面进行及时的交流。

3. 立足跟进

“行为跟进”教研模式, 是将教研活动中集体讨论形成的新方案、新设想, 通过自己的建构性思考之后, 再一次进行实践的教研模式, 它是教师不断地进行理论的修正和重新学习的过程, 也是教师实践智慧不断生成的过程。因此, 在网络研修活动结束后, 还要关注研修活动的连环跟进。

如:在实验小学开展网络研修活动之后, 教研员一方面围绕研究的专题以求实的意识、求实的态度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 培养典型人物, 提取典型案例, 积累典型经验, 扎实有效地开展研究。另一方面又举办了骨干教师培训班, 把网上交流和网下培训结合起来, 把虚拟的展示和真实的再现结合起来, 把实验小学领导教师研究的成果与骨干教师进行了分享, 把由参加此次活动引发的思考与骨干教师进行了交流。

4. 提炼成果

教研员要定期进行网络研修的总结和经验交流, 对出现的问题积极探求解决方法, 不断提高网络研修的实效性和实用性。

一是组织教师进行访谈。主要是让教师结合具体事例说一说, 怎样唤醒我们的教研意识, 怎样进行网络下的校本研修活动, 面对教学中的问题我们是怎样解决的?

二是研究网络研修方式。网络改变了教研的行走方向,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研方式, 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冲击, 更多的应该是引领、思考和探索……因此, 我们开展网络教研活动, 不能盲目随从。 (1) 要量力而行。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 我们要选择学科需要的、适合教师发展的, 能真正参与的网络教研活动, 做到宁缺毋滥。 (2) 要追求深度。要立足教研活动的“跟进”环节, 体现“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教研方式, 充分发挥网络研修的优势。

3.我的研修感悟 篇三

在远程研修这个广阔的平台上,我们可以和专家、指导教师、各位老师进行交流,共享教学资源。我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总结,每一次讲座我都认真观看,每一次作业我都积极完成,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

在学习中,感悟多多,体会多多,受益匪浅。教育观念:听了专家对新课程理念的剖析,我更新了教育观念:深刻理解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坚定了把素质教育坚持进行到底的决心,素质教育就是要为国家建设培养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合格

通过这次学习我感觉收获很大,我对新课程改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自己以往的的教学进行了反思,这种收获将促使我进一步提升我的教学水平。

一、这次培训使我突破了老的教学理念,让我的教学思想焕然一新。

二、通过培训,我认真聆听各位专家、教师的精辟见解、精彩的课堂教学,感到自己

三、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每天都积极完成自己的作业,等待专家和同仁的评定与意见。每当看到老师们的精彩教学实况和独到的见解、创新的思路,我再次思考问题时,原来头脑中压抑很久的教学反思被重新唤醒了。头脑中出现了一连串的问题:到底如何利用教材,如何探究……

仔细观看着专家讲的每个专题,每节课,认真记录着每一个要点,用心思考着每一个感悟… 的确收获很多,感谢专家的辛勤劳动,感谢指导老师的精彩点评,更感谢同行们的不断鼓励…

匆匆而过的日子,但感受颇深:

1.通过学习对新课标的理念更明确了。新课标一切以学生为本,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老师所做的工作要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准则,组织课堂要一切以学生提高学生运用语言为目的。

2.通过学习明白了任务该如何选择。任务一定要有真实性,要考虑学生“想做的”、“该做的”、“能做的”这三个要素。“想做”要

求任务有趣味性;“该做”要求任务涵盖教科书的主要内容;“能做”要求任务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3.阅读教学的策略。要明确初一到初三每一级的阅读目标,运用阅读策略来有效的指导学生;重视读前活动,明确目的,布置任务,熟悉话题,激发兴趣和欲望。激活相关语言。在阅读中,用细致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比如:何时跳读?什么题需要细读?怎样提高阅读速度?

每一个专家的精彩讲座,每一位名师的课堂实录,每一个专题的学习内容,都是那么的丰富多彩。使我深受启发,感悟很深。我感觉每天都是充实的,在研修中,我进一步认识了新课程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自己以往在工作中的不足。

新课程远程研修是我们学习、交流的一良好平台。通过这次研修学习,使我们对教育教学工作也有了一种新的理解。在研修学习期间,我们大家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心声:“累并收获着,苦并快乐着”。因为通过这次研修学习,使我们的头脑变得更加富有,生活因此而变得更加多彩。

在学习过程中,专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相结合,展现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案例,真实的成长过程,让我们产生一种更强烈的学习愿望。对于这样的学习来说,也许我们每天都是忙碌,但我们有了很好的收获,也使我们教师基本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并且这样一种学习方式,能够让知识潜移默化的去改变我们,去充实我们的大脑,完成假期的“富脑”行动,让我们感受到其中的提高与快乐。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面对挑战,克服困难,取得成功。三天的学习,收获着成长,收获着友谊,收获着快乐。尤其使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对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提高。在以后的分散研修中,我要更加努力,争取学到更多的知识,使这次研修活动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集中研修时间虽短,但我们大家却都已找回了迷失的自己,我们要珍惜下一步分散研修的每一天,好好学习,认真研修,做更好的自己。我们不为别的,为了一名教师的良心和尊严。

我们为了一个共同的追求;我们踊跃交流,跨越时空,键盘上传出我们的心声;我们真诚的合作,汇聚这里,指间飞舞着智慧的火花;我们无私的奉献,网络研修,编织着一个个美丽的故事;相信专家们的理念、见解犹如一股清新的风,让新课改之花开遍全国。让学习与交流成为一种习惯。感谢远程研修,让我知道了网上学习的乐趣,面对面地聆听了专家的讲解,结识了天南地北的学友。教学是一种充满了新鲜与创意的专业,热情与执著将伴我在从教与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高更远!

在生活中识字,是我们一直倡导的。为了充分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展“在生活中识字”的实践活动。把日常生活中的报纸、杂志、标签、包装袋等认识的生字剪下来,制作成精美的简帖报,张贴在班里,引导自己做小老师和同伴共同学习。

4.一个新老师的感悟 研修日志 篇四

有一天我在网络上看到一位老师的研修日志,他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引起了我的思考。他说在当今应试体制下学生的命运和考分息息相关,就连施教的老师亦是如此。教育是百年树人的事业,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起效的,所以有些老师为了保证学生的考分不得不采取老式的但是提分很快的教学方法,心中的那份教育憧憬也只能暂时搁浅。这就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但是很多大学生毕业却找不到工作,或者对未来生活很迷茫。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种问题?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国家兴旺要靠科技,科技发达要考教育”,我们知道很多人都对教育体制不满,觉得它存在很多问题,正在不断扼杀着学生们的创造力,只是学校教育产生出来的机器而已,但是我想说如果不通过这种选拔机制还有别的更好的适用于大众的选拔机制吗?很多制度的形成都是有他的合理性存在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制度的问题就会慢慢凸显,是一个矛盾的过程,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这种现象的存在也是有它的必然性存在的。

5.远程研修感悟 篇五

泽库中学于建明

时间过得真快,为期一周的暑期远程研修很快就要结束了。回顾自开班以来的学习过程,真是收获多多!为自己作个总结,以期自己能在教学工作中能取得更有成效的教育效果。

通过参加这次远程研修,它使我感觉好象再一次回到学生时代,再次激发我的学习欲望。通过这短短一个星期的学习,我们在作业和班级讨论中相逢过,交换过我们对问题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有发现的喜悦,也有成长的欢欣。通过这个平台和众多的老师交流经验、研究案例,探讨各类课程实施的有效策略,同时我发觉自己和别人还有很大差距。我很有危机感!不能倚老卖老,我得迈大步伐,快步追赶,不然就要被时代淘汰!

参加远程研修,确实帮助我们找到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实施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在这次培训活动中,每次学习我都认真学习每一个模块的知识,从课程标准到课程设计等,认真完成作业和讨论题目。因为我深知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对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教好书、育好人的能力和水平都将得到提高和进步。

这次研修收获很大。我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经常开展。在工作中的确遇到过很多困惑,在这里,可以找到答案。在工作中会遇到很多疑难,在这里可以找到解决的方法。这里有理论有实践,有条文有案例,让人看来觉得不枯燥。

通过远程研修,让我收获远程教育的新的理念。我们深深地认识到随着教 育改革的不断进行,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逃避和停止学习,终身学习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都要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远程研修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6.网络远程研修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篇六

现在淄博市推行的网络远程研修就为信息技术和英语课堂教学的整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这个平台在创新教师学习方式, 促进教师发展方面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什么是网络远程研修

网络远程研修就是指让教师借助于积累了大量的丰富课程资源的网络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可以与全区、全市乃至全国各地的教师就彼此感兴趣的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网络远程研修的出现, 对教育实践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网络教研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既表现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素材上, 更表现在它对教师教学研究范式的根本变革上。

通过教学研究和集体备课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狠抓集体备课也是许多学校抓好教学质量的法宝, 因此在每所学校都有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存在, 每周都定期举行集体备课, 每个学期区里、市里还定期或不定期的举行各区域的集体备课会或教研会。然而, 对于一个教研组或备课组的教师来说, 互相之间的教学经验都已经很熟悉了, 在短短的集体备课时间内很难再有好的方法出现。再加上教学和考核压力的加大, 老师们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课堂和学生身上, 忽略了对教学的研究。与传统教研相比, 网络平台上积累了大量优秀的教师的经验和成果, 在远程研修这个平台上我们可以分享彼此的智慧, 进行专业人员间善意的合作, 了解其他教师独有的教育思想, 这将对我们的教学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网络远程研修的发展, 随着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掌握, 通过上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很快就可以成为现实。网络研修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大量丰富的课程资源, 还可以通过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网络远程研修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彰显了多媒体优势。山东省现在使用的外研版英语教材有较强的现实性与时代性, 教学必须与时俱进, 随时根据社会的发展, 特定的教学情况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而重新调整、优化组合。因此, 以灵活的教学内容要素补充相对固定的教材要素是一个必然结果, 而网络远程研修的推行, 既提高了教师将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进行融合的能力, 为英语教学在现代化教学环境下注入新鲜的血液, 也为教学内容的调整组合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材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可以接受的感性经验, 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将学科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学习经验。因此, 现代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远程研修, 开发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 使教学内容动态化、形象化、趣味化;利用各种信息资料拓展学生视野;利用网络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利用网络使优质资源得到交流与共享等。

●网络远程研修,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通过研修来培养教师、提高教师素质, 为教师的自我发展服务。在传统集体备课活动中, 教师得到的收获可能不明显, 但教师的付出也不多, 无非是讲解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疑惑、经验或做法。而网络教研不但要求教师自己的课上得好, 还要求教师讲得出为什么上得好, 否则教师无法与他人进行交流。此外,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远程研修也是一把双刃剑, 它既可以成为一种智慧的宝库, 使用得好则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可以成为浪费教师宝贵时间的黑洞, 挥舞得不好可能会伤及到自身, 无益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当教师在进行网络远程研修时, 如果没有足够的辨别力与自制力, 反而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在网络研修这个平台上积聚了大量的、丰富的教学资源, 我们一旦投身于网络远程研修之中, 就要发挥自己的优势, 认识到每一种方法, 每一个资源, 每一种教学思想都有自己的优势所在, 在教学方法上博采众长, 才有可能让网络教研服务于自己的教学。

7.国培研修感悟 篇七

专家们精彩的讲座,冲刷着我的心智,采撷珠贝,便汇成了我教学中永恒的智慧河流,那感人的教学片断、那精彩的教学案例,真挚的情怀洗涤着我的思想,堆积成我人生记忆的山峦,我读懂了教育的博大与精深,深谙了教师的仁忍与宽厚,专家们那一句句真挚的话语,让我感悟了承担责任的重大,明白了托起明天的意义。不会忘记同行们慷慨相助的评论,让我体会到学习无止境,研修没有终点。谦虚向学而来!“国培”研修已成为我们学习、交流、讨论发展的平台。“好风凭借力”就让我们借着“国培”平台的东风,在“国培”中学习,探索,“国培”是我人生最难忘的一次旅行,我永远留恋和关注这个令我魂牵梦系的天地!”

通过这次国培,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想了很多。尤其在我听了老师们的讲座后,我觉得他们都分析的”人性”或人道主义很对,没有一个人生来就是十全十美,但作为人的我们应该追求人性的完美,尤其是我们教师,就更应该追求人性的完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教育学生宽容。自从听了老师的讲座,当初学生犯了一点错,我….现在回想都有些惭快。不过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不会出现那样的情况,我会 “捧着一颗心来"教育学生(孩子),让他们在爱的世界里快乐成长。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深深地感到作为老师不只是传授教科书的知识,不是对课本文字的转述者,而是一个探究者,一个研究者,一个具有敏锐眼光和思维的人,把教学看成是一种艺术,一种学习的最高境界。知行阶段在岗学习中,周老师的讲座中课例的分析很透彻,也分析了我们课堂中的实际情况,如:分豆子的故事,给了我很多的启示,也引发了更深刻得思考。用刀子分豆子,是可分与不可分的情况下,如何处理课堂中发生的故事,及课后的思考,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课堂中有很多事是无法预料的。课堂决策往往多着都数不过来。通过这次的课例的学习让我在学习中成长着。让我明白“为有源头活水来”,必须自己时时刻刻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反思教学,我们更得注重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注重思维的多元化,但同时更应注重优化,但怎样去实现这个目的,视频中介绍的方法很简单,但却充满着智慧。

现在,每一位老师都知道知识来源于生活,在教学的过程中时时处处的找生活实际题目来和学生进行研究和讨论,尽量让学生更早的融入生活,对所学知识灵活的运用。可是课本中出现的烙饼,却不符合生活的实际,生活中烙饼是不可能把生饼取出来,放一会再去烙这个饼,但是为了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怎样费时最少,可能是最好的办法了。

8.远程研修感悟 篇八

徐继美

在这一段时间的培训中,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展与延伸。不仅体会到教学育人之根本,还掌握了为师教学之技巧,更加坚定了我锻造栋梁之决心。

在以往的教学生涯中,我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切身体会学生的想法与求知的方向,一堂课下来总不能达到预想的结果。经过培训,我发现自己渐渐有了改变,我能够更加深入

学生内心,尊重其想法,使其可以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循序渐进,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并且,我一改往昔的备课习惯,使自己尽量做到突破常规,以新的方式结合课本与课外

读物、课外例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内容生动有趣,直切中心。

现在,我每次看到学生稚嫩的面庞,明亮的眼眸总是信心满满,干劲十足。改掉了之前

烦躁的习惯,尽可能做到育人的同时也可以与学生成为益友,不仅在严肃认真的课堂上还

是在轻松愉悦的课外生活都能保持一颗真挚的心。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以外一切可以由教

师解决的心理问题,成为与学生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关心的老师。

我非常感谢本次培训,因为在本次培训中,使我得以提升。这次活动无疑是我教学路程

上的一盏明灯,照亮我今后的路程,也照亮学生们的未来,以谱写绚丽的诗篇,描绘崭新的

9.网络研修的感悟 篇九

2001年, 我国启用了“教师教育”的概念, 从此我国逐渐将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发展纳入教师的终身学习体系。网络研修社区是指以网络为基础进行的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专业学习活动。在国外, 网络研修社区主要解决教师的职前培养问题。在我国, 为满足在职教师培训的需要, 特别是“国培计划”的持续实施, 网络研修社区主要服务于在职教师的培训。然而,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持续推进, 网络研修社区也逐渐渗透在校大学生的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指出, 到2020年, 城乡各级各类学校将实现“开发网络学习课程”以及“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普及率的逐年攀升, 网络研修社区的发展会愈加完善。2015年1月,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4年12月, 中国网民数量达6.49亿, 互联网普及率为47.9%。中国手机网民数量达5.57亿, 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其中强调要“强化互联网思维, 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为契机, 创新网络研修社区涵盖的内容和形式, 推动网络研修社区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网络学习的特点

1. 方便快捷

与线下学习相比, 互联网信息实时更新, 信息量巨大, 使用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而且成本低。有60%的网民愿意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分享。有80.5%的网民使用搜索引擎查找各级各类信息, 其中70.3%的网民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与工作、学习相关的信息。人们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服务平台更新知识观念, 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网络研修平台的兴起, 旨在发挥高校专家和一线名师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有效整合相关领域网络资源, 最大限度发挥学员参与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效用。

2. 交互合作

互联网构建了一种虚拟的生存环境。人们可以不受身份、地位、种族等因素的影响而畅所欲言, 同时也可以不受国家、地域的限制而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合作。在公共聊天室、QQ群或是研修社区, 同一时间所有对同一问题感兴趣的人都可以自由加入讨论组进行研讨, 无需顾及人数、场地等问题, 也可结合自身实际自行选择何时退出。基于互联网的社会性交往与合作相对便捷、简单, 但同时不能忽视网络安全。

3. 内容丰富

互联网上有海量资讯。人们通过使用搜索引擎可以在极短时间内迅速获取相关资讯的链接。在传统学习中, 人们可以通过查阅书籍、期刊、报刊或向权威人士请教获得相关信息。这些方式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成本较高, 且获得的信息量易受多重因素影响。传统学习付出多、回报少, 但获得的信息相对系统。相对而言, 网络学习获得的信息数量巨大, 但信息质量良莠不齐, 有可能会耗费大量时间而无法获得核心资讯。虽然传统学习与网络学习各有利弊, 但互联网极为丰富的内容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

4. 途径多样

人们基于网络的学习途径可有多种选择。例如, 人们可以使用普通网站, 也可以使用QQ、微博、微信, 同样可以使用专业网站、研修社区等。人们可以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随着在线教育的兴起, 政府和一些民营企业家投入了大量资金, 以公益或盈利的形式,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行业的人们建立了一大批教育性网站。

三、网络研修社区的实践路径

1. 操作界面简单易学

互联网的高普及率和网络学习的明显优势为未来网络研修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网络研修社区是未来在线培训的趋势, 但目前还未成主流,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部分研修教师不会使用。截至2014年12月, 我国网民的主要群体是年龄介于10—39岁的网民, 其中20—29岁的网民占比为31.5%, 而这一年龄阶段的网民即是常被人们称为“数字原生代”“数字土著”的“80后”“90后”人群。相反的是, 网络研修社区的对象包含了大量的“60后”“70后”。“60后”“70后”的网络应用技术并非十分娴熟, 有的甚至是一窍不通。另一方面, 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7.5%, 数量达1.78亿。调查显示, 非网民不愿意上网的首要原因是不懂电脑/网络。因而, 网络研修社区在设计时需要计算机技术的强力保障, 但其与用户的交互界面应设计越简单越好, 防止因用户感觉操作困难而影响自我效能感和研修效果。网络研修社区在各个板块的操作步骤、资料上传和作业提交程序方面应删繁就简。2014年5月,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2013年中国农村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的数据表明, 截至2013年12月, 农村网民使用手机的比例已达84.6%, 高出城镇5个百分点。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 如果网络研修社区可以多种终端 (比如手机媒体) 操作, 将会极大提高农村教师参与网络研修的积极性。

2. 专家团队动态引领

国际交流日益频繁, 因此专家团队可以由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一线名师组成。不同国家、同一国家不同地区在教育政策、教育理念、师资培训、实践活动等多个方面都会千差万别, 知名学者和一线名师对宏观和微观教育问题也会存在不同的视角。网络研修社区可以整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 充分展示各家观点, 分享一线名师的教学经验, 以期支撑和引领各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调查表明, 最受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欢迎的是一线名师, 其次才是知名专家。因此, 网络研修社区应适当考虑一线名师在专家团队中所占的比例。专家团队不能数年一成不变, 应根据研修进度和研修教师需求热点的转换进行动态调整, 也可根据国家或是地方教育改革和人才储备的需要进行预见性调整。

3. 研修内容紧贴实际

网络研修社区应从研修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研修内容。参加过研修的教师认为研修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过于强调知识的专业化和理论性, 缺少与专家直接沟通的机会和培训后缺乏跟踪指导。网络研修社区可在其主页进行网络问卷调查, 直接收集研修教师的需求;也可安排专人或委托调查公司到各级各类学校实地调研和召开座谈会, 详尽掌握某一区域教师的实际需求。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推进,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目前共同关注的有学习共同体的建立与运行、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只有扎实做好前期调研, 才能设计出符合研修教师需要的研修内容。另外, 研修教师比较关注“短、平、快”的研修内容, 容易忽视教育改革的发展动态之类的内容。因而, 研修内容的设计与安排不仅要关注研修教师当前需要, 还要具有前瞻性。

4. 绩效评估简洁高效

网络研修社区通过案例反思、教学设计、教研论文、课件作品、课题研究、学习心得、研修计划和研修总结等多种形式对研修教师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阻碍在职教师参加培训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工作和学习的矛盾, 难以抽出时间。因而, 在进行绩效考核的时候应考虑研修教师的时间成本。尽量用较短的时间对研修教师进行绩效考核。研修教师最喜欢的考核方式是课堂讨论参与率, 最不喜欢的考核方式是结业考试。相应地, 在设计研修绩效评估指标的时候, 网络研修社区要适当考虑研修教师的偏好, 用核心指标考核研修教师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丁月.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江苏教育研究, 2014, (5) .

10.2014研修感悟 篇十

研修,遇上你是我的缘

几天的暑期集中远程研修,感触颇多,“技术改变教学”,题目新颖别致而又极富挑战性。一路走来激情载着梦想,汗水伴着喜悦,成功连着艰辛。聆听讲座,在学习中提高,在思考中奋进;在线交流,在研讨中创新,在感悟中升化;专家点评,在反思中顿悟,在总结中积淀。

“为谁而学”张厅长的话一针见血,使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的责任,重新定位了自己:在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后,教师不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还是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创造者,是课程实施中问题的协商者、解决者,要改变传统的援业、解惑的角色,以适应新时代的挑战。

教学改革、翻转课堂这些词汇随早有耳闻,对其实质却一知半解。通过研修让我对这些词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翻转”是理念的翻转,是教学结构的翻转,是课堂内外的翻转,是“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的翻转。研修中,更让我感叹不已的是当下信息技术带给教育的巨大变化。对原来自以为熟悉的“Word”、“Excel”、“PPT”竟产生了似曾相识的感觉。技术改变教学,翻转了课堂,更翻转了你我。一起学习吧!翻转吧!看了微课程专家讲课实录,如临其境,似品佳茗,微课 不“微”,分量不轻。“微课程”从表现形式上看,就是一个个10分钟左右的视频文件。内容指向问题,关注“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主题突出,一课一事,层层剖析,有深度,能启发有思考。微课程真正的意义在于,它给了教师一种动力,一个策略,一条途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师生在不知不觉中爱上学习,将学习娱乐化,科研草根化。微课不“微”!

11.研修感悟 篇十一

感谢领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让我们在百忙之中学习和研修,并且在学习和研修中掌握了更多的教学实践理论和教学技巧。所以这次研修有以下几点体会:(1)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主体的参与度

教师上课面向全体学生,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以全体学生为本,这首先体现在学生主体的参与度上。第一,要看学生参与学习的广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符合学生特点的、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全体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而不是只领着少数几个“优”生围着教师的教学“转”。课上得好不好,先要看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学生有多不多,要看有没有被遗忘的“角落”,有没有“差生”发言和参与教学活动。第二,要看学生参与学习的深度。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中,要看学生能不能向教师提问题,同学之间能不能争论问题。如果一节课上下来,学生都“懂”了(经常有教师在下课前一分钟问学生:“同学们都懂了没有?”学生齐答:“懂了”),这要么呈现出的是教学的假象,要么就是教学没有深度。

(2)课堂教学要做到扎实

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掌握学习方法,激发思维活力,提高认知感悟水平,形成再学习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教学,来不得半点虚、空。课堂教学强调全部教学内容,所有教学过程,面向全体学生的“落实”,因此,教学既要以“扎实”为出发点,又要以“扎实”为收获点。我们发现,有的教师课讲得很好,“有看头”,“有听头”,但学生最后学习成绩不好(当然这里面还有应试的原因);有的教师上公开课、竞赛课“花样”很多,但落实知识、技能、方法不够,课上完后,教师还要给学生重讲一次。这种做法,有违教学规律,容易贻误学生。我们要坚持课堂教学的“扎实”,这种扎实不是死记硬背,不是照搬照抄,不是单纯的复制知识。这种“扎实”应该体现课程改革的精神,要有知识技能学习的扎实,要有过程方法训练的扎实,更要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的扎实。扎实课堂教学,能使学生不断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扎实课堂,必能真正获得教学的实效。(3)认真做好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我们每位教师所干的工作,不一定都是十全十美的,不一定都是自己喜欢的,也不一定都是专业对口和自己熟悉及专长的。我们能把自己喜欢的、熟悉的工作干好,那是十分容易的事情;能把自己不喜欢的不熟悉的工作干好,这就需要人具备更高的素养。教育工作肯定会遇到“难度大,压力重,枯燥乏味,收入微薄,地位不高”等状况,确实会出现“不喜欢”的心情。但是,我们要明白,“不喜欢”而导致的“不认真”是一种消极心态,,它会使人的激情消退、智能退化、潜能封闭、使人再干喜欢的事,也会干不好。我们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树立“认真做好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的观念,能认真干好自己不喜欢工作的人,他能干好任何工作。

有的人常常抱怨,社会对自己不公,领导对自己不用,他人比自己运气好。于是总用一种消极、抵制、躲避的情绪去对待自己的工作和人生。这样的结果,自己不但不会进步,还会失去许多发展自己的机会。自己也不快乐。有的人把困难当“磨练”,把困境当“挑战”,把困苦当“机会”,不管领导对自己怎么样,不管别人对自己怎么看,不管环境怎么差,坚持自己的奋斗目标不动摇。因为他们明白,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了自己的发展,艰苦奋斗更能促使人成就大事。这样的人,心态好,快乐多,成功的机会更多。

12.网络研修铺就农村教师成长之路 篇十二

学校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学生成长, 学生成长的重要基石是教师发展, 素质教育是否得以顺利实施, 关键取决于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中共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这就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 各地教育部门对农村教师的在职培训工作都非常重视, 积极开展了各种类型的培训, 其中“校本培训”作为主要的培训方式成为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特别强调学生要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交流共享的今天, 参与“校本培训”中的教师更应该走出“一言堂”式的学习环境, 走入一个交流共享的空间, 正如叶澜教授所指出的:“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 就很难有高的教学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 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自主发展, 就很难有学生的自主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 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然而, 在具体的“校本培训”实施过程中, 由于农村学校一般规模较小, 某些学科的任课教师少, “交流共享”的研修方式很难得到有效地落实, 教师各自为战、相互封闭的现状与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所产生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借助网络搭建起全区教师成长的共同体, 实现校际联动方式下教师研修, 就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良好途径。

开展农村教师网络研修的有效方式

1.校际联动下的网络集体备课实现资源共享

校际联动下的网络集体备课能很好地解决学校内部由于同学科教师少难以实现有效交流的问题。由于是在不同的学校之间进行的一项集体备课活动, 势必要受到时间、空间、人员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所以要真正把这一活动扎实地开展好, 教育主管部门的组织与协调非常关键。准备工作要放在新学期开始前进行, 按照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和全区授课教师人数进行合理分工。在分工时要特别考虑到组内成员的实际教学水平、年龄、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等因素, 使每个教师都能够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根据分工, 每个教师先行独立准备, 研修组织者特别注意此时要广泛调研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难题, 在此基础上进行筛选整理, 将突出的问题作为下一步研讨交流的重点。由于涉及的年级和学科数目多, 每个学科挑选一名教学专业水平高、组织协调能力强、认真负责的组长也是至关重要的, 这对于集体备课活动的顺利开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个人独立准备后的交流研讨活动, 是思维碰撞、集思广益、总结升华的过程, 也是实施集体备课活动的关键之处。在教育部门的统一组织下, 由同学科的教师在指定地点、时间, 由组长带领, 根据分工的不同确定发言人, 其他教师对同一课题的授课方案相互补充、交流。会后, 由主要发言人执笔修改整理, 上传到区内教育信息网。由于教学对象的不确定性, 要提高教学设计的实用性, 及时的交流研讨就显得非常重要, 利用网络开辟教师课堂教学论坛和主题研讨活动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2.“视频资源库”建设促进教师反思走向深入

对“行动教育”作出重要贡献的顾泠沅教授指出:只有依据琐碎经验的同伴互助, 没有系统的学科知识和课程知识的理性引领, 教师就不能获得真正的专业发展。不深入研究教育理论而偏重于教学实践的单一模仿, 就会使教师的教学走向单一和机械, 更无助于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 所以研修组织者除了对教师开展“范例”教学式的技能示范培训外, 更重要的是在培训中引导教师学习研究教学理论, 关注由“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和由“实践”到理论的升华。区内“视频资源库”的建设正是促进教师反思、引导教师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教学之路的有效方式。参加视频录制的教师在自愿申报的基础上确定, 视频内容可以是学校管理、教师发展、学生学习等各个方面。针对每一个专题的研究, 教师在将思维外显为语言的过程中, 是对自己学习的深化、经验的整理、研究的升华。

3.“主题博客群”的建立提高教师交流效果

“博客”, 因为能够实现跨区域的自主交流而早已成为很多教师工作学习的重要方式。目前, 区内80%以上的教师拥有自己的“博客”, “博客”搭建起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然而, 由于“在教师职业生涯中, 教师的发展并非总是一种正向的成长过程, 有停滞、有低潮期, 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教师关注的问题并不相同, 交流的话题也存在差异, 自由散漫的“博客”交流很难满足教师的成长需求。在实践探索中, 我们根据教师发展阶段的特点, 分主题建立博客群, 更有针对性地给予教师适时的引导和培训。区教研室带头组建的“走近学生”博客团队 (h ttp://new s.zbedu.net/wuli/user1/41/index.h tml) , 针对学生学习策略、学生管理等方面, 展开从理论的引导到实践具体问题的相互探讨, 教师在学习交流中提出更多更优的策略, 对学生管理研究迈出了有意义的一步。为了促进骨干教师成长, 区教研室分中小学分别组建的“名师博客团队” (h ttp://blog.eduol.cn/user1/30654/index.h tml) , 实现了骨干教师之间跨时空的交流学习。教师在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中, 思考教育、研究学生、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越来越多的优秀“博客”的涌现, 促进了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开展农村教师网络研修的收获

1.网络研修搭建了师生共同成长的平台

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事、学会生存成为一个人适应现代社会必须具备的四种能力, 学生要成长为具有多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 就必须吸取大量的不同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从何处吸取?怎样吸取?这是对学生的考验, 更是对教师的考验。网络研修, 使孤军作战、相互封闭的农村教师走到了一起, 在合作中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升华了自己的教学经验, 切实解决了农村学校中部分学科教师由于人数少难以合作交流的问题。

2.网络研修提高了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网络研修, 不仅使教学资源得到共享, 更重要的是解决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和困惑。教师首先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网络等资源, 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更新教学观念、获取科学的信息, 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并把这些带到小组去。在小组中, 通过相互交流、思维碰撞, 对教学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对话交流机会的增多, 提高了教师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同时, 由于在个体中汇集了集体的合力, 就会使教师原来的长处更加完善和凸显, 有利于教师在更高的起点上发展, 并逐步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格。

3.网络研修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

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常常存在着很深的隔阂, 一方面, 一些教育工作者沉醉于教育思辨中不能自拔;另一方面, 更多的一线教师满足于经验劳动而不能超越。面对广大一线教师, 教育科研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发现规律、建构真理, 而在于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应用于教学实践。网络研修的基本理念就是让教师在行动研究中反思和成长, 通过不断地探索和交流, 一些教育教学中的经验和见解得到理性的升华, 获得的理论又将被用于教学实践。网络研修为教师在实践和理论之间架起了畅通的桥梁。

开展农村教师网络研修的反思

1.加强网络研修的过程管理

网络研修使教师在学习交流方面拥有了更多的自主和空间, 但由于其为“虚拟”的研修环境, 有效地组织与管理就成为保障研修效果的重要环节。首先要在全区范围内按照学科进行分组编班, 选出班主任及指导教师, 明确教师的学习任务及班主任和指导教师的职责, 端正学习态度, 提高责任意识;其次, 要定期总结研修过程中教师的学习情况, 对未能按时完成任务的人员及时地进行反馈;第三, 开展好集中研修阶段后的实践活动, 不仅可以督促教师高质量地完成集中学习阶段的内容, 更能促进教师从理论知识到实践应用的转化。

2.交流研讨的内容不宜太多

在每次交流研讨阶段, 研修组织者总希望教师通过学习交流有更多的收获, 但是如果安排的研讨专题太多, 则每个内容都会如蜻蜓点水。所以首先要做到研讨主题突出, 在此基础上更要舍得将时间和空间还给教师, 让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同时, 要将交流研讨阶段制度化, 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 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

3.解决好教师观念中“损己利人”和“共同发展”的矛盾

13.课程纲要研修感悟 篇十三

通过对专题一的学习,我对课程纲要有了崭新的、深刻的认识。

课程纲要完整地体现了课程元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

课程纲要是一种学期教学的规划,也是一种对学期教学实施的预期,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学资源、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式设计,以及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方式等。也就是说课程纲要要比课程教学进度内容更丰富,课程纲要是教学进度的深化与延伸。

编制课程纲要,就是对一个学期或一个模块、一个单元所要实施的教学进行整体设计,也就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对一定时期内的学习内容进行整体规划,研究和分析教与学中所涉及到的各方面因素。编制和使用学科课程纲要,有利于教师整体把握课程实施的目标与内容,有利于教师审视、满足课程实施的所需条件。教师的第一堂课不应讲具体内容,而应该介绍学科课程纲要,介绍本学段这几年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白本学科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对于学生来说,课程纲要描述了学习的目的地,画出了学习线路图,并且提供了学习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学生明确本学期的课程教学安排,从而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把握学习内容的逻辑框架,进而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习。

14.研修教师感悟 篇十四

2011年8月28日,来自瓦房店农村三十名骨干教师参加了首批大连市区域„。研训伊始,参加研训的老师被分成几个小组,各组老师又分到大连各个重点中学.研训内容丰富多彩,有自由听课、写观课感、观摩示范课、走进班级感受班级文化、班集体管理、“适性课堂”下的教师备课、走进教研组观摩大连中学老师的集体备课、观摩并将亲自主持班会课、指导教师点评、互动交流、等。这次的培训,整个过程是紧张激励、和谐一致,而又不断展现个性的。

一个月的时间似乎过于短暂,我的心中却已满满实实,脑内碰撞着各种思想。学习就是好,它把我们从狭小的井底带入了广阔的天地,让我们呼吸到课改的新鲜空气,让我们在不同环境、不同理念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碰撞。

大连34中的领导和老师们有一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其次,他们在尝试着实施”适性”课堂教学,“适性”课堂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课堂上学生不时的有对抗质疑,教师只有备课充分,对文本有深刻的内涵解读,才能在课堂上驾驭自如;同时,对老师导学案的设置要求也很高,因为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蓝本,是路线图和导航仪,是要为学生的学而服务所以,如果学生预习不充分,课堂上就谈不上精彩的展示.“适性”课堂要用好“导学案”、“小组合作的建设与评价”、“课堂教师的驾驭能力”三个抓手。

一句话,要实现“适性”课堂,德育是基础,预习是前提,学案是关键,点评很重要。回到学校后,我也要把这种好的方法融入到自己的课堂中去,争取让自己和学生在教改中成长起来。一个月的培训,充实而有效,累则累矣,收获颇丰,让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大连34中学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魅力,学生在预习、讨论、展示、评价等环节中,充分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以及他们在学习中的自主性。

34中的老师是辛苦的,是朴实的,也是幸福的!34中的老师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把时间还给了学生,把舞台交给了学生,更把发展的空间让给了学生!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我服务,在自我教育的同时,获得了自我发展。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自信,脸上洋溢出的笑容,在让学生成长的同时,教师也在收获着丰硕的成果。

我相信,我们瓦房店人,也将和大连西岗34中学一样,也将和34中学的教师一样,奋斗着,前进着,快乐着!

这次的培训,整个过程是紧张激励、和谐一致,而又不断展现个性的。从组员的15分钟了解,到组名、组徽、组训、组歌、班规的确定过程,由各抒己见到统一思想的过程,从集体组织展示形式到展示自我、展示小组的整个过程,我感受到了快乐,感受到了同伴的优秀,感受到了自我自信的增强,感受到了小组的凝聚力,感受到了因自我表达和聆听他人带来的满足感„„这是我的人生中从没有的,经历整个过程,积极主动地参与了整个过程后,你就发现了自己想要的难道不也是学生所渴望的吗?当我们的课堂也是如此,该是多么幸福啊!

一个月的培训,充实而有效,累则累矣,收获颇丰,让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大连34中学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魅力,学生在预习、讨论、展示、评价等环节中,充分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以及他们在学习中的自主性。

34中的老师是辛苦的,是朴实的,也是幸福的!34中的老师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把时间还给了学生,把舞台交给了学生,更把发展的空间让给了学生!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我服务,在自我教育的同时,获得了自我发展。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自信,脸上洋溢出的笑容,在让学生成长的同时,教师也在收获着丰硕的成果。

15.网络研修的感悟 篇十五

我国在职教师培训已经从高校集中面授转向高校学科专家与地方教研员和中小学一线教师组成的“三人行”网络研修工作坊。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1]指出, 今后将加大在职教师的培训力度, 实施“国培计划”;积极开展教师远程培训, 适应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努力改进培训方式方法, 探索创新教师培训模式, 提高培训质量。现代教育技术与网络技术为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示范性培训从面对面培训转向大规模的网络研修培训”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运行保障, 也为中小学教师培训开启了标志性的变革, 体现出由机构引领转向项目引领的新特点[2]。

为了有效提高在职教师的学科和专业素养, 教育部采取“面授与网络研修”相结合的混合式和“大规模网络研修”两种培训模式。教育部2013年12月启动的“国培计划”骨干高端研修项目——初中英语学科教学教师工作坊, 在2014年和2015年对21个省、市和自治区实施“初中英语网络研修教师工作坊”的试点工作。每省构建两个工作坊, 每个工作坊由高校学科教学专家、优秀教研员和优秀骨干教师组成“三人行”团队, 每个工作坊有300名优秀一线骨干教师和优秀教研员参加。

2 网络研修工作坊效果研究

2.1 研究设计

1)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了解初中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教学理念及教师素养等方面的现状, 探讨网络研修工作坊是否能有效促进初中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探索当前在职教师网络研修存在哪些问题。

2)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国培计划” (2013) 初中英语学科教师工作坊四川1坊的广元、绵阳、德阳、成都、乐山、攀枝花的300名参训教师和教研员为重点研究对象, 同时关注其他省区学员在线学习和交流情况。

3) 研究问题

本研究聚焦于:1) 网络研修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初中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2) 网络研修教师工作坊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2.2 研究过程

1) 问卷调查

笔者对300名参训教师进行训后问卷调查, 利用QQ群上传问卷, 收回答卷90份, 有效问卷90份, 占参训教师的30%。问卷分为选择性和开放性问答。

2) 在线访谈

本研究充分利用网络便捷及大数据优势, 通过QQ在线与教师访谈, 具有直接性、及时性和互动性, 减轻了教师面对面交流的心理压力。

3)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笔者通过全程参与组织和培训所观察到的教师专业成长, 了解教师在线学习特点和工作坊内与坊外跨省合作学习机制, 在互动交流中获得网络研修的第一手资料, 直接感知网络研修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3 网络研修工作坊调查研究

3.1 调查结果

本研究调查问卷涵盖教师理论素养、学科教学知识、教学设计能力、在线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科研能力、反思能力和自身专业发展九个方面。80%的教师认为培训提高了他们的理论素养;73.3%的教师认为他们的学科教学知识有很大提升;58.9%的教师认为通过培训提升了他们的教学设计能力;65.6%的教师认为网络研修提高了他们的在线学习能力;62.2%的教师认为在线学习促进了合作学习。总体而言, 66.7%的教师认为网络研修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自身的专业发展。而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较大的教师占53.3%, 认为反思能力有提高的教师占45.6%。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升最弱, 仅占32.2%。

3.2 访谈摘录

网络研修工作坊为参训教师在教育教学等方面带来了较为深刻的感悟和体会。网络研修提升了教师的理论水平, 在教学实践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四川曾老师) ;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 让教师了解到更多前沿理论及实践经验, 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 (四川李老师) ;对老师的专业知识有较大的补充, 能促进老师从“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 (四川徐老师) ;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了教育教学能力, 提升了“全人教育”的理念 (四川胡老师) ;增长了见识, 开拓了思维, 不断成长 (广东杨老师) 。

4 网络研修工作坊之成效

4.1 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

教师的理论素养决定着教育的最终质量。此次培训目标是推进初中英语教育教学改革, 培训和输送一批“种子”教师[1]。笔者作为工作坊坊主, 对300名初中英语骨干教师进行为期一年的网上研修学习指导, 帮助他们参与和体验在线学习, 促进其网络研修学习能力, 提升其英语教育、教学、教研等能力, 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 发挥他们的区域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 带动全省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国教师研修网网络平台提供的专家讲座为他们提供了前沿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坊主布置的作业、设计的活动和上传的资源都围绕提升教育理论和教师素养来设计。参训者在工作坊里讨论教育话题, 交流教育经验, 彼此产生思想碰撞, 共同提升教育境界, 起到了从“教书匠”向“教育家”的转变。正如张正东先生所言, “英语教师的基本素质必须体现英语教育家的基本要求。”[3]

4.2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师稳固的学科知识和娴熟的教学技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根据费斯勒的教师生涯循环论, 骨干教师处于教师职业生涯的热心和成长阶段。他们对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感到自信, 他们追求专业形象的建立, 会通过不断努力地寻求和实验新的方法和教学活动, 使其教学更加臻于完美[4]。这说明, 骨干教师有自我发展的内驱力和热情。此次大部分参训教师教龄在十年左右, 急需拓宽知识、更新理念和提高技能, 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社会对他们的素质要求, 尤其是学科专业知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升, 特别是在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网络研修紧紧围绕提高他们的这些能力来设计作业和活动讨论, 尤其是必修模块围绕听、说、读、写和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来设计和实施, 能促进他们在学习中比较, 在比较中反思, 在反思中升华, 不断提高自己的学科教学能力。访谈中, 农村初中参训教师在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方面提升最大。

4.3 养成教师的在线学习

在线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培训方式, 需要满足物质因素和人的因素两方面的要求。物质因素指基本的学习工具, 如电脑、网络和在线学习平台;人的因素是在线学习辅导员和网络学习管理者。中国教师研修网作为管理机构, 负责学习平台的管理, 学习资源的整合和学习评价、学习监控。参训者的日常管理在工作坊主。坊主的职责是指导参训者进入网络平台, 督促其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作业和参与活动;负责学习过程中的指导和答疑。坊主不仅要知道如何与学员沟通, 如何激励学员学习, 而且要推动学员在网络平台上实现自我价值。参训者在线学习能力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和坊主的指导与帮助分不开。在线学习是一种碎片化的学习, 参训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时间学习。参训者遇上疑难问题可以在网络平台或者QQ群上求助于坊主和同伴, 这也是在检验培训者与参训者及同伴的交流能力。参训者在线学习能力的提高包括对电脑的操作能力和对在线平台的使用能力, 如上传日志、资源和照片、提交作业和讨论, 发起活动、参与活动、发帖、回帖、表扬先进、提出问题和疑惑等方面。

4.4 促进教师的合作学习

教师合作学习理论基础植根于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论。维果茨基认为, 中介性的心理机能是人们协同活动和人与人交往的结果, 学习者通过参与广泛的共同活动并将结果内化, 获得了有关生活与文化的知识与策略[5]。人类正是在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中理解和建构知识的。合作学习共同体的建立, 有助于促进人的健康的社会心理和认知的发展[6]。网络研修工作坊为教师的合作研修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推动了跨区域的网络研修互动。2014年的初中英语学科工作坊共有8个省16个工作坊, 每个工作坊有300人, 全国共有4800多名教师和教研员参训。2015年全国共有13个省7800多名教师参与网络研修。工作坊采取集中培训、坊内研修的方式。各省工作坊既各自独立, 又与其他省的工作坊相通。参训学员除了作业在本坊完成外, 可以串坊到其他工作坊参加活动, 可以上传或分享别人的资源、参加话题讨论、评价他人的活动、发起讨论、参与投票等, 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分享经验、共同提高的目的。网络研修推动了跨区域的在线互动, 把不同地区的教师紧紧联系在一起, 形成了一个和谐的学习共同体。通过跨越时空的在线互动交流, 分享彼此的教育教学经验和人生感悟, 引起共鸣和思想的碰撞。这种联动、互动机制在培训规模和培训数量方面是面授培训所不具备的。

4.5 树立教师的反思意识

网络研修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而教师自身的发展动机则起着重要作用。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在于反思和行动研究。教育家杜威认为,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人们获得反思的习惯, 以便于他们能进行智慧思考和行动, 而不是例行的思考和行为[7]。肖恩认为, 成长来源于对直观知识、经验的重构, 教师通过反思经验, 可以重构我们的教学方法[8]。教师行动中的反思融入了教师对自己行为的回顾性分析, 并试图得出这些行为是如何影响课堂教学的结论[9]。从调查结果看, 认为反思能力有很大提高的教师占45.6%, 这表明部分教师开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有意识的反思, 而其余教师还停留在对教学的感觉反思阶段。教师要学习, 更要养成积极、主动反思的习惯。网络研修的目的在于提高参训者的教育、教学、教改和科研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经历“学习—反思—行动—提高”这一过程, 取决于是否学以致用。学习是学习新的理念和方法;反思指批判性地思考过去的教育教学经验;行动则把所学的理论和方法用于实践并检验其有效和适应性;提高是通过实践改进教育和教学, 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培训, 一些教师对于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有较为深刻的感悟。

4.6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有两个推动力:一是来自系统的推动力, 二是个体自身的发展愿望和动机的推动力[10]。如果说网络研修平台是教师专业发展外在的推力, 那么参训教师个体专业自主发展是根本[11]。在近一年的学习中, 四川1坊的教师们产生了许多成果。如初中英语不同版本、不同课型的教学设计, 值得借鉴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方法, 学困生转化的方法、教育教学感悟, 创新和批判性教育思想和方法, 以及不同话题的讨论。教师们完成了13次作业和13次活动, 修完19门必修课, 上传资源3523个, 发布日志5367篇, 发起投票379次, 完成简报15篇。网络研修也推动了工作坊主的专业发展。工作坊主通过管理学员的日常学习、答疑、布置作业、活动, 检查和评价学员的学习;提前谋划阶段研修主题, 立足于英语课改、教改和初中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结合校本研究, 问诊关键问题;有序组织研修活动, 引领学员进行理论学习和活动讨论, 及时点评学员作业和活动, 对表现优秀的学员进行表扬;提高了工作坊主的在线学习指导能力、生成性资源的开发能力、教学指导能力和科研能力, 推动了作为种子教师的坊主从优秀迈向卓越。虽然有组织的网络研修结束了, 但学员们的学习仍然在继续, 坊主与学员也继续保持联系, 这种延时效应推动着教师的持续学习。

5 网络研修后续亟待解决的问题

5.1 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

初中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不足是长期存在的问题, 如何通过网络培训提高其科研意识和能力是我们应该进一步探索的问题。此次培训中虽有教研、科研专题, 但在量和质方面都显得不足;各坊主对教研、科研这方面的指导也显得薄弱。有的学员对教研感兴趣, 但因缺乏有效指导, 尤其是研究成果难以物化。教师科研薄弱也有教师个人的主观原因, 初中教师对教研和科研的重要性认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5.2 教师自主学习的持续

虽然参训教师从迷惘、困惑中逐渐走向主动和自主, 到后来形成了一种学习习惯。但仍有近一半的教师是在任务驱动中参与学习或是被迫学习。客观原因是初中教师承担着日常繁重的工作任务, 要照顾家庭、孩子。主观因素是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仍存在自身动力不足的问题。如何克服工学矛盾, 激发教师学习动力和热情, 以及培训时间的安排、课程的设置、专家团队数量与配置和培训效果的评价是以后网络研修需要考虑的问题。

6 结束语

网络研修工作坊不仅促进了教师的理论素养、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在线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 还形成了省内与省外跨区域、宽泛的网络学习共同体, 促进了教师自主学习和反思意识的提高。虽然教师网络研修工作坊在课程资源开发和“三人行”师资配备以及网络研修效果评价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但是这为今后培训的改进和提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为教师的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意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网络研修工作坊的延时效应将推动着教师继续学习, 将成为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 (教师[2011]1号) [EB/OL].[2011-01-06].http://www.edu.cn pei_yang_810/20110106/t20110106_567181.shtml.

[2]孙颖.“国培计划”执行异变的根源[J].教育科学研究, 201 (7) .

[3]张正东, 李少伶.英语教师的发展[J].课程·教材·教法, 200 (11) .

[4]Fessler, R.A model for teacher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devel opment[J].In P.J.Burke&R.G.Heideman (Eds.) , Careerlong teacher education.Springfield, IL:Charles C Thomas1985.

[5]Vygotsky, L.S.Mind in Society[M].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6]Johnson, D.W., &Johnson, R.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Theory and research[M].Edina, MN:Interaction Book Co1989.

[7]Deway, J.How we think:A restatement of the relation of re flective thinking to the educative process[J].Journal of Hellen ic Studies, 1933 (2) .

[8]Schön, D.A.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How professional think in action[M].New York, NY:Basic Books, 1983.

[9]Farrell, T.S.C.Reflecting on Reflective Practice: (Re) Visit ing Dewey and Schön[J].TESOL Journal, 2012 (1) 6.

[10]Grundy, S.&Robinson, J.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 ment:themes and trends in recent Australian experience[M]International Handbook on the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 opment of Teachers.Berkshire: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4.

上一篇:工程公司项目经理个人年终总结下一篇:最纯洁的爱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