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发达国家村镇建设经验

2024-06-20

浅谈发达国家村镇建设经验(8篇)

1.浅谈发达国家村镇建设经验 篇一

第六章 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本章以访谈和案例的形式介绍了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的经验。学习时要求学员了解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中的教训,了解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的一般原则和21世纪发达国家城镇建设的价值取向,掌握如何用可持续发展的一般原则去分析我们小城镇建设现状的基本方法。

思考题

美国与英国小城镇发展规划方面有何不同?

发达国家在建设城镇中的主要教训是什么?

什么是新城市主义?简述新城市主义设计的原则? 解释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建设一般价值取向

如何分析一个城镇建设是可持续的还是不可持续的?

我国的城乡发展正在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特别是我们的大城市郊区和沿海发达地区的乡村,城市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

但是,作村镇规划不能简单地套用城市规划的一般模式,因为村镇规划,包括自然村,行政村,小镇的乡村规划,不同于城市规划,如在开发城市边缘地区时,如何处理排污、农田保护、绿带与开放空间规划,如何规划乡村住宅区与道路、如何在现代化的小城镇里继承传统小城镇的设计要素。

因此,我们面临如何在规划中统筹兼顾乡村,统筹兼顾区域,统筹兼顾环境,统筹兼顾经济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社会的新课题。积极研究发达国家村镇规划的经验与教训,可能是有益的。

相对周围的农田而言,英国的乡村居民点,小城镇或村庄,都是很小的。它们有可能向各个方向扩张它们区域。因此,他们在给小城镇或村庄做规划时,就特别考虑了它们扩张的可供选择的地理方向,确定他们的选择是否可以保护高质量的农田。

同时,他们也要考虑哪一个小城镇或村庄有发展潜力,如水源、学校、公共交通、等等。在英格兰的乡村,农业所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少,农民需要越来越大的农场以实现规模经营,才能得到殷实的收入。事实上,农民现在已经不再是英格兰乡村的人口主体了,只有很少的人从事农业活动。于是,他们几十年前面临与我们今天相同的问题。有时,他们需要就地为人们安排工作,有时,他们需要把他们带到其它的地方就业。在英格兰,直到现在都在推行了一个称之为“集镇”的政策,它鼓励发展集镇,以便为离开土地的农民提供就业机会。每个集镇有2 000到20 000人不等。当他们选择一个村庄,把它规划为一个集镇时,这个地方是不是一个“集”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这个村庄是否具有支持乡村腹地的潜力。

英国的乡村规划师考虑的是,它与乡村人口的关系,它是否能够成为地方服务中心,它是否能够推进就业增长。另一方面,它是否有水源,是否有适合于发展工业的土地,是否有便捷的公路,是否是它周围村庄的公共交通枢纽,在那里的人是否可以得到基本的社会服务,如商业、卫生、教育、污水处理等。因此,在英格兰,这种可供开发成集镇的地方是有限的。今天的英格兰,大约有1030个这样的集镇。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工业成为集镇的重心,具有继续发展工业的潜力,不对周围环境具有潜在的威胁。

与英国相比,美国战后以来的城镇规划产生了严重问题。它没有给城镇划线,除非接近或遇到了其它的城镇,否则可以随意发展。美国城镇没有在布局上和基础设施方面给后续发展留下余地。直到现在,美国城镇仍然被随意发展所产生的问题而困扰。

今天,大多数美国人不是生活在传统意义上的镇子里,甚至于也不是生活在传统意义上的城市里。相反,大多数美国人是区域的居民,即他们生活在具有多样性和层次结构的大都市里,在这样的区域里,有成百个习惯上认为明确的和互不相干的“社区”,很少有人可以在五到十分钟的步行距离内买到生活必需品。

美国没有给城镇划线,除非接近或遇到了其它的城镇,否则可以随意发展。从七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末的二十年间,美国城市蔓延所引起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美国城镇没有在布局上和基础设施方面没有给后续发展留下余地。美国甚至没有控制开发场地的相关法规,所以,规划工作常常遇到困难。在规划设计中,没有注意保存那些肥沃的农田,保存那些环境资源,如河流、湖泊、小溪、沼泽、山坡,林木等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因此,美国规划师在90年代开始放弃自给自足的镇和郊区的过时的观念,而把区域看作一个社会单位。战后,当郊区发展而内城衰退时,这个郊区与内城此起彼伏的关系不是很明显。但是现在,许多老的郊区正处于过渡时期,事实上,有些正在快速地衰退,所以,对内城郊区的社会联系视而不见是不可能的了。在一个都市区域内的每个人,无论老的或小的,富的或穷的,都在日常生活中相互联系着。

在他们看来,“传统街坊”式城市和乡村的建设是可持续的,健康的和节约的。什么是“传统街坊”的特征和社会目标呢?概括地讲,包括:

对住宅、商店和工作场所的规模加以限制,尽可能地安排在一起;

多样性的街道以便公平合理的满足行人和汽车需要;

边界清晰的广场和花园,以便居民有非正式的社会活动场所和娱乐场所;

合理地安排为市民提供公共服务的建筑,使它们成为社会、文化和宗教活动的场所,使它们成为这个街坊的标志;

私人住宅沿着街道和广场布置,形成一个连贯性的边际线,而不要被花园分隔开;

通过减少使用汽车的次数和里程,减少交通拥堵,增加个人拥有的时间;

通过把日常生活必需品送到步行可以达到的地方,使老人和孩子们得到更大的独立性;

通过在公共场所的步行,市民有机会相互了解,同时关照他们的公共安全;

通过提供各种不同的住宅和工作场所,把各种不同年龄和经济状况的人群混合在一起,把社区凝聚在一起;

通过公共服务设施,人们的民主意识得到鼓励,社会进化得以保证。

从以上经验看,欧美规划师在做小城镇和乡村居民点规划时,特别注意了小城镇和乡村居民点周围的环境和资源,特别仔细地保存那些肥沃的农田,保存那些环境资源,如河流、湖泊、小溪、沼泽、山坡,林木等等。

小城镇和乡村规划师的确面对不同于城市规划师的问题:他们必须在小城镇和乡村扩张的方向上有更多的选择;他们必须更多地关注小城镇和乡村发展所引起的环境灾害;他们必须熟悉小城镇和乡村居民点各个规划要素的尺度、布局和功能。

村镇的布局、地理环境、历史、经济、文化和功能变化多端,所以没有一种规划与设计原理可以保证村镇的新发展一定就适合于村镇原有的形体布局。居民参与小城镇的规划设计已经成为英国和美国乡村地区小城镇规划的基本模式。他们在英国和美国乡村地区规划小城镇时,总是要花大量的时间与那里的居民进行讨论,让他们充分表达他们的愿望和需求。

当然,我们面临两种选择,欧洲模式和美国模式。例如交通规划,在英格兰,他们通常让公路绕过集镇和村庄,车辆利用旁道进入集镇或村庄;当设计进入集镇或村庄的旁道时,他们考虑的是怎样减少道路对环境的影响、对良田的占用和对植被的破坏。他们通过设计一定数目的转盘,使得车辆减低速度,进入村镇。通常情况下,他们设计三点式:旁道、转盘、旁道、转盘、旁道,再回到公路。在英格兰,道路两侧的商业设施是受到严格控制的,不允许随意开设商店;而在美国,封闭的高速公路常常是横穿小镇和村庄。封闭的高速公路是十分昂贵的,因为它必须照顾到整个公路系统。

当然,他们在规划上也有共同点。例如,无论在美国、英国、加拿大还是在澳大利亚,小城镇和村庄的污水处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英格兰,小城镇和村庄的污水处理设施由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负担。在美国,政府不再负担这笔费用,政府要求开发商承担这笔费用。人离不开饮水,饮用水一定要避开污染源,以保护人的健康;人也需要保护土壤的卫生,小城镇的人口在增长,生活用水的需求越来越大,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污水,小城镇周围的土壤就会被破坏。

如何处理小城镇和村庄的污水是一个最为根本的规划问题,因为,他们必须在小城镇或村庄里选择在什么位置上安置化粪池,在什么位置上构筑湿地,把经过化粪池处理过的污水自然排放到那里,使污水得到第二次处理。

这些位置决定了小城镇或居民点的布局,如开放空间的位置、住宅区的安排、绿带缓冲地带的方位。还有一个设计小城镇或村庄时的共同点,那就是规划村镇时,他们总是从设计开放空间入手,必须设计一个相互联系的开放空间网络,在确定了开放空间网络之后,才能以创造性的方式开发土地。小城镇房地产的价值就在于它的周围是否有一个相互联系的开放空间网络。

发达国家村镇规划的设计要素和价值取向:

为什么发达国家把开放空间,污水处理和道路安排看作乡镇规划核心呢?因为,他们认为城市规划与乡村规划的背景和设计要素不同,价值取向不同。乡村的九大形体特征如下:

非农业使用的土地叠加在至少10倍于它的自然开放空间上;

人的尺度与乡村自然尺度的巨大反差;

乡村空间基本保存着原有自然地理形态和多样性的相互联系;

土地和空间的非农业化会对生态循环链发生影响;

乡村生活与生产在土地与空间使用上的混合;

开放空间与其它使用在土地分配上的比例和在空间布局上的存在特殊规律;

乡村居民点所在区域对乡村居民的资源供应能力和废物吸收能力是确定的;

农业用地的保护与对农业用地调整的生态约束;

乡村居民点自然文化特征和地域文化特征的混合。

他们在村镇规划与设计时,采取了不同于城市规划的价值取向:

1.维持自然生态过程的完整性和持续性

服从和不割断自然生态过程

保持原始的自然地貌

保持自然物种的多样性

2.保证人类的消耗是在自然再生范围之内的

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

把我们的废弃物变为其它物种的营养,被其它的生物物种再利用

使我们的消耗在物理或化学上为自然所承受。

3.阻止人为的灾难

4.满足人的社会需求

5.居民参与

2.浅谈发达国家村镇建设经验 篇二

关键词:学习大国,西方发达国家,推进机制

2013年春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正在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伟大而波澜壮阔的,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因此,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1]2014年5月,在出席“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上海峰会参加专家座谈时,他进一步指出:“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不论发展到什么水平都虚心向世界各国人民学习,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容、互鉴、互通,不断把对外开放提高到新的水平。”[2]9月份,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上演讲时再次指出:“我一直强调中国要做学习大国,不要骄傲自满,不要妄自尊大,而要谦虚谨慎、勤奋学习,不断增益其所不能。”[2]“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这一掷地有声之语,表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将以海纳百川的精神,汲取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在改革开放中推进发展。

做学习大国,不是自己闭门造车,首要的也是必需的一步,是向世界上其它学习大国虚心学习,学习他们在推进学习大国建设进程中的主要做法和经验,科学研判国际国内形势,避免走弯路。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也要向国外有益经验学习。”[1]目前,挪威、芬兰、瑞典、丹麦、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正致力于推进学习大国建设的机制,不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且走在了建设的前列。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为当下我们的学习大国建设提供了真实的参考样本。

一、法律和政策保障是推进学习大国建设的核心

学习大国理念的认同抑或推进,是一个逐渐被认知、接纳并身体力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制定周详的法律、法规是国际社会的通行做法。一方面反映对其重要性的认知,另一方面也是现代社会治理的基本特征。其重要意义首先在于从法律层面赋予其存在和发展的合法性地位,有助于促进学习大国的理念在广大民众间的广泛传播与认同。同时,建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化国家是任何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要求。推进学习大国建设也必须有法可依,有据可循,有理可讲,这势必要求确立规范,明确责任,落实要求,从而减少在推进过程中可能来自各方面的阻力或矛盾。放眼全球,凡是学习大国建设工作开展得比较成功的国家或地区,基本上都制定了详细周全、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为学习大国建设提供法制保障。早在20世纪90年代,挪威政府就确定教育政策的基本原则和有限发展领域,包括:全体人口接受高水平的教育;所有人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教育行政的分权化等。2001年,挪威教育部发表《挪威终身学习报告备忘录》,详尽阐述国家层面上如何推进学习大国建设的策略。芬兰政府于1999年颁布的《政府计划》中明确指出:“提高整个民族的知识和技术水平将促进芬兰作为一个发达国家的发展,增强其国际竞争力。依照终身学习原则,平等的教育机会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不管其居住在哪里,年龄、语言和经济状况如何。”[5]为此,芬兰教育部做了进一步的细化和部署,于2003年又制订了《芬兰教育部2015战略》,提出了教育部各部门未来工作的主要方针:确保教育和文化的平等和质量;促进知识增长和学习;增加参与学习的机会;支持社会教育、文化和经济的竞争;扩大国际影响;提高各部门的绩效[6]。瑞典政府在制订建设学习大国的政策时,充分关注不同教育程度的人群,将各级各类学校统一纳入到学习大国建设体系中:包括四岁以上的儿童学前教育免费,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严格的国家课程和核心技能单元教育教学。美国的做法更为精妙,早在1993年,其国会颁行了《政府业绩与成果法》,明确要求联邦政府制订发展策略和年度成就评估方案,为每一项学习计划拟定相应的衡量指标、衡量体系,国会则依据这些指标体系的实施状况,评估计划的可行性、实效性,最后决定资助与否以及资助等级。不久,美国政府又通过了《成人教育与家庭读写能力法》,明确提出依靠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推广来大力实施远程教育,促进学习机会的不断扩展和提升。

由此可见,发达国家在推进学习大国建设进程中,都制定了严格的关于学习的法律和政策保障体制,而且立法和决策程序完善,法规和政策实施过程相互协调,法规和政策内容丰富。发达国家推进学习大国建设的经验表明,建立法律和政策保障机制是推进学习大国建设的核心。

二、经费资助是推进学习大国建设的关键

由于学习大国是面向广大国民的,体系庞杂、覆盖面广,这意味着“政府不仅要为个体提供更多数量的学习机会,而且要在现有教育活动的内容方面实现质的转变;意味着开发并利用更多全新的学习方式及学习条件;意味着个体在其生命周期内学习时间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会引起教育、培训、学习经费的同步变化,还会导致社会在这些活动上的总支出也相应增加,社会资源供小于求的矛盾将进一步激化”[7]。因此,推进学习大国建设,必须建立灵活的经费资助机制,以提供持续的物质保障。挪威政府对学习大国建设的经费投入大致可分为三类:直接的国家拨款,主要用于高等教育机构、私立学校、民众学校、移民的语言培训与劳动力市场培训、学生的奖学金、助学金等;国家支出的地方专款,主要用于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包括学徒制职业教育;部分由国家资助的项目,主要用于减免部分学习者的学费[8]。瑞典对于成人学习资助形式更为多样,大致有五种:特殊成人资助机制、失业者成人资助机制、特殊教育经费资助、学习津贴和成人教育入学资助制度。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丹麦教育经费的拨付基本上依据计费器制度(taximeter system),即政府按照学生人数和实际教育活动拨付经费,它包括四种补助金形式:基本补助金、教学补助金、管理/操作补助金、建设补助金(包括租金、利息、债务等)。在计费器经费拨付制度下,经费是以一种补助金的形式,通过中央政府,按照每学期或每学年全日制实际学生数量和实际教育活动数量拨给各个教育机构。每一个项目都给出一个官方确定的经费数额,并刊登在政府年度经费报表中。在加拿大,为保障公民参加各种形式的教育学习,联邦政府制订了覆盖学前儿童和青少年教育、中学后教育以及成人教育和培训的一系列学习经费资助计划。在学前和青少年教育方面,联邦政府推出了“全国儿童受益”计划、“新生儿家庭补助”计划、“早期儿童发展协定”“青年就业策略”等。在中学后教育方面,联邦政府制定的资助政策如下:千年纪奖学金基金;助学金;家庭教育储蓄;特殊政策减轻学生债务负担;对少数民族接受高等教育提供特别资助。在对成人教育与培训的资助方面,加拿大政府鼓励成人学习和技能发展的策略包括:“劳动力市场发展协议”“土著人力资源开发策略”“残障人员就业援助策略”“社区通道计划”等。

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在推进学习大国建设进程中,政府在不同层面学校、不同学习阶段都投入了大量的教育经费。而且,这些教育经费都能兼顾公平与效率,注重成本分担,引进竞争机制等特点。发达国家推进学习大国建设的经验表明,建立经费的资助机制是推进学习大国建设的经济基础。

三、技术支撑是推进学习大国建设的支柱

推进学习大国建设,其实质和要义,是要突破传统学习的时空限制、学习方法的陈旧,使国人时时能有学习机会,处处都有学习场所。现代教育技术的先进性、传播技术的图像化、传播手段的跨越时空性,为人们创造了随时学习的环境,提供了共有共享的资源,使终身学习从理论变为现实。因此,在推进学习大国建设的过程中,各国都非常重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和传播技术的支撑作用。在挪威,首先建立了终身学习大学网,建成社会组织、公司、个体和所有高等教育机构的网络中心,其数据库有约1700门课程,从短期课程到完整的硕士研究生课程都有,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课程市场”。其次,进行能力网络的建设工作,目的是通过信息通讯技术以及适合公司雇员特殊需求的教学法,开发可持续发展的培训环境,通过能力网络建设,使得传统意义上以学校为本位的培训逐渐与市场嫁接,使培训多样化、灵活化。再次,建设开放学习挪威网,在高等教育领域制订了一个联合计划,在网上发布学习资料,将之开发成合作性的学习环境。在丹麦,教育部所确定的“教育体系中的信息与通讯技术”,涵盖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和信息与通讯技术,在各级教育中培养学生运用信息和通讯的技能;二是教师和信息与通讯技术,通过学习和不断测试,重点提升教师同步接受信息与通讯技术教育的能力;三是学科和信息与通讯技术,主要是明确信息与通讯技术在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改进中的支撑作用;四是公平、灵活地获得终身学习机会,即重点发展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公共教育计划。加拿大政府利用技术手段拓展学习机会的策略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不断完善远程教育的组织和管理机构;重视硬件设施及网络建设;积极开发网上教育资源;促进信息技术在企业培训中的作用。

可见,挪威、丹麦、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建立的技术支撑机制具有注重创设虚拟学习环境、注重开发网络学习资源、注重培养信息和通讯技术技能等特点。发达国家推进学习大国建设的经验表明,建立完善的技术支撑机制是推进学习大国建设的技术基础。

四、社会参与是推进学习大国建设的基础

推进学习大国建设,绝不仅仅是政府一方或者个人单独的行为,而是一项涉及社会各方的全面、系统、整体工程。只有充分吸纳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到教育中来,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明确其教育职责,学习大国建设才能具有坚实而广泛的社会基础。综观全球,即使在公共教育经费投入较为充裕的发达国家,也非常重视政府以外的其他社会力量积极投入。挪威的做法主要是通过吸收社会各组织相关机构参与、建立各机构间的协调合作机制来实现。首先,加强对学习大国学习的统筹管理。其负责统筹管理和协调学习的机构有国家教育办公室、地方当局(郡、市)等。国家教育办公室负责教育质量监控,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根据法律规定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而职责重心放在与学校、地方当局协商教育事宜,促进政府部门、教师团体、家长联合会、学生联合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郡当局在统筹管理和协调学习中的职责主要体现在高中教育,包括成人高中教育方面。其次,建立教育机构与社会其他部门之间的合作。在挪威,为加强政府部门、教育机构与地方工业部门之间的合作,有效地整合学习资源,成立了资源中心。中心一般分为两类:校内的和校外的。校内资源中心的性质是独立的行政单位,为地方社区服务,联系有开发需要的企业;校外资源中心的作用相当于教育和培训的经纪人,负责在企业与培训提供者之间牵线搭桥。在加拿大,则是充分利用和调动各级政府、各种组织和民间力量。首先体现在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上:一方面,联邦人力资源开发部、工业部等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努力拓展学习大国学习的项目和内容,并联合采取措施。另一方面,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加拿大教育部长联合会和就业部长联席会议是加拿大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联合行动的最重要媒介。其次,政府与社会团体、私立部门结成广泛的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多边洽谈,举行各种会议,听取各方面意见并争取多方的支持。

由此可见,西方发达国家在推进学习大国建设的过程中,非常注重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吸纳各种机构的投入和支持,促进社会各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在政府的主导作用之外,工商企业、第三部门组织等也热情参与到学习大国建设中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点,通过举办灵活多样、针对性实用性较强的教育和培训,为成人学习者提供便利的学习机会和学习场所,成为学习大国建设的一支功不可没的力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其他社会组织的广泛参与,建立学习大国是不可能的。

五、学习激励是推进学习大国建设的动力

学习大国的建设,仅靠法律政策、经费投入这些外部保障,实难起到根本作用。唯有唤醒学习主体终身学习、全面学习的意识,提升学习主体内在的学习动力,才能持续推进学习大国的建设。学习主体的主观认知、学习动力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大国学习体系的运作和实施。建立学习激励机制,不仅能帮助社会成员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而且能积极营造学习大国的浓厚氛围。芬兰政府主要通过提供学习指导、认可各种学习成果、鼓励弱势群体参与学习等激励方式来调动民众学习的积极性。瑞典政府的学习激励机制特色明显,主要体现在个人学习账户(Individual Learning Accounts)制度的建立上,这是一种由政府、企业、个人分担学习成本的制度,其特点有二:一是学习内容和方式完全由学习者个人决定,可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二是学习成本共同承担,学习账户资金由政府、企业、个人三方投入组成。凡开设学习账户投资学习的职员都可以获得企业和政府的配套投资。2000年,瑞典政府从预算中拨款1.35亿瑞典克朗用于发展个人能力,此后每年拨款1.15亿瑞典法郎。丹麦则是通过经费支持计划和教育休假计划来实施学习大国建设策略,经费支持计划主要包括“丹麦国家教育补助和贷款计划;休假补助计划;对失业者和参加劳动力市场培训课程者的教育与培训津贴;失业补助以及社会补助金”[9]。1994年,丹麦政府制订了教育与培训休假计划。推行该计划的目的在于通过增加劳动力市场内更多的职业循环提高就业率;提高劳动力整体的资格水平;为个人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无论是获得工资形式就业岗位的就业者还是自我雇佣的人或者失业者,只要是失业保险基金的成员就能够获得多至一年的教育休假。在英国,建立个人学习账户主要有两种方法:普及法及定向法。普及法就是向每个愿意学习的在职人员提供学习账户,每个人必须在自己的账户里投入最低限额的钱(既可以一次性总付也可以定期存入),然后政府将资助这一起始投入,每一账户最多可获得150英镑的公共经费资助。定向法就是为了支持特定的学习或满足特定的技能需求,为下列人员设立个人学习项目账户,他们是:没有获得任何资格的人;从事低技术工作的人;从事技能短缺领域工作的人;小企业的雇员;正在寻求重返工作岗位的人。

由此可见,发达国家建立的学习激励机制具有注重资格认证激励、注重学习指导激励、注重个人得益激励等特点。注重资格认证激励保证了对以多种方式取得的终身学习成果的正式认可;注重学习指导激励保证了对学习者内在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的有效开发;注重个人得益激励保证了学习者学习动力的持续激发。通过及时、有效的激励措施,提高了国民学习意识,激发了国民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04.

[2][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294-295.

[5]European Trend Chart on Innovation.Theme-specific Country Report:Finland.2002:9.

[6]Ministry of Education.Ministry of Education Strategy 2015[R].Finland,2003:5.

[7]郝克明,周满生.终身教育经典文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

[8]Ministry of Education,Research and Church Affairs(KUF).Alternative Approaches to Financing Lifelong Learning.Country Report-Norway,1998:48.

3.浅谈发达国家村镇建设经验 篇三

关键词 双师型教师 发达国家 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级阶段,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教育,它以培养实用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高等教育。高职教育的根本属性是“高等性”和“职业性”。要求教学知识中包含相当的高深科学理论,培养人才的目的是解决职业中的实际技术问题。这就决定了高职教师必须具备“双师型”素质:既懂理论又善实践。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较早,他们在高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国外在高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经验对我国高职“双师型”队伍建设具有很好的启示。

1国外发达国家在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经验

1.1发达国家对高职教师有严格的准入机制、突出实践经验能力

美国要求高职教育教师必须具有学士以上学位,并对所授技术课程有1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及最新经验;德国要求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获得博士学位,并且至少有5年的专业实践的经历。丹麦对高职的师资基本要求是,完成了第三級职业教育、具备专业技能并拥有5年以上的实际工作经历。澳大利亚对教师除高学历要求外,还需有5年的职业工作经历。日本对高职教师的资格作出的规定是,必须具有硕士学位,且在学校、研究所、医院、工厂从事与上课内容有关的或与研究、技术有关的业务。可见,各国对“双师型”教师的资格有不同的标准,但是,综观发达国家对高职教师的规定和要求,其共同点是对高职教师的学历作出较高要求外,均对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技术资历作了具体的规定。比较而言,美国对高职教师的实际技术工作年限要求较短,仅需要1年,但强调最新经验,反映了美国对创新的追求;德国在学历学位方面要求较高,需具有博士学位,体现了德国对技术的高度严谨;日本对从事教师工作和实际职业技术工作做了要求,体现了日本人的务实态度。另外,德国、丹麦、澳大利亚三个国家均规定高职教师必须拥有5年以上工作经历,可见高职教师至少具有5年的职业工作经历是大多数国家的共识。

1.2发达国家的高职教师培训模式既注重职业技能又强调教育理论培训

德国的职业教育在世界上都处于领先地位,德国职业学校教师任职资格的取得,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资格培训和职业教育理论进修,教师不仅要接受严格的专业技能训练,掌握实训设备的操作规程,还要掌握职业教育学和劳动教育学知识。德国注重对职业教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德国对教师的培养可分为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职前培养,可分为两个阶段,在校师范生在毕业前参加并通过第一次国家性考试,获得学位证书;第二阶段的学习是在第一阶段学习的基础之上,经过18个月教学实践和教学实习后,顺利通过考试才能被聘为职业教育教师。丹麦职教师资培训采取附加培训方式,在专业技能经验的基础上,补充教育教学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使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成长为合格的职教师资。日本专门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机构是职业能力开发大学,其课程设置是以学科为核心、以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在大学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后先去企业工作,然后再转到教师岗位上来。英国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培养也值得我们关注。《英国合格教师专业标准与教师职前培训要求》于2002年6月颁布后,英国高职教师培养体系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三段融合”,二是“三方参与”。“三段融合”即职前培养、入职辅导和职后提高“三段融合”的培养模式。通过职前教育,帮助有意成为教师的人员获得政府认可的教师资格;入职辅导则是帮助教师快速进入专业角色的捷径; 通过职后培训,帮助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提升教学能力,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高职教师。“三方参与”即充分整合大学、职业学校和企业三方资源,融合三者特色,积极推进高职教师培养社会化。

1.3发达国家在高职教师队伍管理管理模式强调“兼职”和“任期制”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师资管理还没有摆脱传统的师资管理模式的束缚,除思想认识等方面的原因外,主要是在实践上缺乏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的高等职业学校都有一套严格的教师管理制度,其共同点是大量聘用兼职教师,对教师实行任期制。日本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是专职教师的 1.7倍。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理工学院是一所知名度较高的高等职业院校,目前拥有教师1500多人,其中约2/3是专职教师,1/3是来自工商界的兼职教师。美国高职院校中兼职教师人数在增加,专职教师人数则在减少。据美国联邦教育部 2012年1月公布的调查报告,其中31%为专职教师,69%为兼职教师。对高职院校教师实行任期制是发达国家高职“双师型”教师管理的共同特点。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后,原来日本的教师终身雇佣制度逐渐产生了“制度疲劳”,任期制作为一种教师人事制度逐步开始受到重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国内政治经济改革和大学改革加速了大学教师任期制的形成,日本高职院校则普遍实行教师任期制。美国高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任期以短期合同制为主。它是指根据学校需要及教研经费的情况和教师工作的质量,每年签订合同,决定去留。

1.4发达国家“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机制具有较好实效性

一般来讲,发达国家从事职业教育的“双师型”教师在社会福利、工资待遇以及社会地位等都高于普通学校的教师,甚至高于国家公务员、大学教授。因此,发达国家的职业学院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稳定,有很强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德国“双师型”教师是一个社会地位和工资收入较高的职业,其身份等同于公务员,他们的法律地位是由各州的公务员法决定的。日本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考核晋升与工资待遇的提高直接挂钩,国家对职业教师给予较优厚的待遇,其工资比担任其他课程的同级教师高10%,比公职人员高16%,而且原则上工资一年提升一级。

2发达国家“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2.1我国高职“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应突出实践操作性

国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拥有较为完善的制度保障,并以法律的形式予以规定保障,这对我国具有借鉴和学习的意义。我国应先由国家制定出统一的资格认定标准,在各个省设立相关负责机构定期对职业院校的“双师型”教师进行考核与认证。同时可在以下方面完善“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制度:首先,根据“双师型”教师的不同来源,制定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两种类型的资格认证制度,从而在根源上规范“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其次,资格认证的相关内容应体现出“双师型”,高职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涉及内容包括学历要求、本专业的工作经验年限、企业实践经验等各个方面,制定出严格的高职教师准入标准。这就要求高职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专业能力,还要有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来及时了解学生,与学生进行沟通。从技能结构的角度来看是指要掌握专业的教育知识与技术和具备专门的职业技能,并能够不断掌握最新的职业技能。实施职业教育教师准入制度对推动教育人事改革、实施教师聘任制,加强和完善职业教育制度建设有着很大的作用。采用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证,是对从事职业教育的人是一种准入制度,只有通过严格的考核、经过认定程序、具有资格的条件者发放资格证,以此来提高职业教育教师的水平。

2.2加强和完善高职师资队伍的培养体系建设

国外发达国家拥有较为健全的职教教师培养体系,注重职前与职后一体化培养,具有职前培养专业化、职后培训制度化的特点。我国担负职教教师培养的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师范类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应更加注重其应用性,注重专业设置的时代性与前沿性,使其培养的职教教师能够更加适应职业院校的教学工作。在美国,职业教师的业务进修大多数属于个人行为,但学校仍然设立了教师进修和生活保障机制,确保教师有充足的研究经费,设立相应的培训机构,教师自愿去进行培训,提高教学水平。对于“双师型”教师的职后培训应大力整合和发挥大学、职业院校与企业的三大资源,联合加强对高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2.3制定有效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高职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高职教育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而普通高等教育侧重学术性教育,这两种教育存在差别。这就决定对其教师的评价也不能用同样的标准,高职院校应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使其能够全面、动态地评价“双师型”教师。与美国的职业教育师资评价想比较起来,我国关于职业教育师资的评定系统还有很远的路要走,美国的职业教育师资评定系统非常细化,针对不同的专业对教师有不同的评定标准,通过考核制度提升竞争意识,促进“双师型”教师自我完善与提高,同时对未经过考核的教师进行重新培训与教育,不断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素质。我国相关部门应单独制定职业学校教师的职称评定标准,以适应职业教育的自身的特点。要稳定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留住人才,职业学校也应出台相应的措施来激励教师队伍。

2.4加强对兼职教师的培养,构建长效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兼职教师是高职师资队伍的主要来源之一,他们的专业素质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的质量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在美国职业学校的兼职教师占有很大部分,他们聘用、培养和留用的兼职教师首先都是以教育培养目标出发,其次非常注重在平常的教学中加强兼职教师的责任感和教学技巧的培养。由于我国高职师资的缺乏,职业院校采取从企业、产业部门引进一些有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来进行教学,但他们缺少一些理论方面的教学知识,因此,作为学校要建立一支质量高的兼职教师队伍,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就要对兼职教师要进行职业教育理论、教学理论和教育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激励兼职教师对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积极参与,扩大他们自身的内部驱动力和外部驱动力,对职业教学充满热情。另外鼓励本校专职教师在和兼职教师的交流与合作中,不断充实完善自己业务素质。

西方发达国家在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成功经验:严格明确的“双师型”教师任职资格,规定高职教师具有较高学历的同时还具备较高的实际技术资历;完善系统的高职教师培养体系,夯实的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等;灵活的管理模式,大量聘用兼职教师。我国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过程中应突出实践操作性,加强和完善高职师资队伍的培养体系建设,制定有效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高职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对兼职教师的培养,构建长效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 牛晓燕.德国职教师资培养体系及其特点[J].职教论坛,2006(2):58-60.

[2] 魏敏.新加坡的高等职业教育特色[J].職教通讯,2004(09):62-64.

[3] 蔡泽寰.借鉴英国职教经验[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44-47.

[4] 白智童.英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对我国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8.

[5] 孙泽文.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路径[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09(3):32-35.

4.浅谈发达国家村镇建设经验 篇四

关于印发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建设经验交流会暨全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工作会

议领导讲话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科技厅(委、局),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

今年8月,我部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了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建设经验交流会暨全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工作会议。现将?马颂德副部长在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经验交流会暨全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科技部党组成员石定环同志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报告印发给你们,请组织学习和贯彻落实。

附件:1.马颂德副部长在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经验交流会暨全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科技部党组成员石定环同志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报告

二OO四年十月二十七日 附件1:

马颂德副部长在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

经验交流会暨全国高新技术创业 服务中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4年8月13日· 长春

各位代表,同志们:

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来参加科技部组织的这次“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经验交流会暨全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工作会议”。多年以来,大家为发展我们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我们的高新区和创业服务中心做出了重大贡献,付出了巨大努力。尽管大家所付出的努力有时不能被完全理解,甚至被误解,但大家始终坚定不移地高举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大旗,迎难而上,奋力拼搏。我代表科技部,向工作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岗位上的广大科技人员、企业家和管理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长期支持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的国务院各部门、各地党政机关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次会议是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以来第一次关于创新创业环境方面的会议,也是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自1999年以来的第一次工作会议。我们各地科技厅(局)、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机构和各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领导300余人齐聚一堂,这样的机会十分难得,使我们的会议成为国家高新区和创业中心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本次会议得到了财政部、商务部、国土资源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环保总局等部委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吉林省和长春市政府对会议高度重视,长春高新区管委会为会议做了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昨天上午,石定环秘书长代表科技部对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尤其是对“二次创业”最核心的关于提高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方面做了重要报告,火炬中心巫英坚同志做了关于创业中心的工作报告,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地研究和落实。报告中提到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创新纲要”等文件,我们还要根据大家的意见,经过进一步地讨论和推敲后再行发布。我想借此机会再讲几点意见,请同志们参考。

一、要充分肯定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以来在集聚高新技术产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方面的成绩

1.国家高新区内规模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已经占据了全国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的一半左右。截止2003年,全国超亿元高新技术企业的数目在国家高新区内已超过2千家,区外3千家;两者利润的增加值和出口创汇数额也大致相当,区内出口创汇比区外甚至还要高一些。区内超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无论工业增加值,还是实现利润都占到了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50%左右。53个国家级高新区所占的国土面积很小,但在这样一个很小的区域内却容纳了全国近一半的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这充分体现了高新区强大的集聚能力。

2.高新区内企业的研发投入也占到了全国企业研发投入的一半左右。2003年,国家高新区内企业研发投入为500亿,占到全国R&D投入的1/3,而全国企业界R&D的投入占整个R&D的投入的2/3,所以说国家高新区内企业的R&D投入就占了全国企业界R&D投入的一半。国家高新区R&D投入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是9.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倍。我特别要强调一点:国家高新区研发人员人均R&D经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倍。瑞士洛桑研究所对全世界竞争的企业进行排队,中国工业界的研究开发投入总量已经在全世界排到第9名了,但是研发人员人均R&D经费在50个国家里面只排到第41位。总量在前面,但科研人员人均经费非常低,说明研究开发活动存在重复、分散问题,这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但是在我们高新区,人均研究开发经费比全国的平均水平要高出6倍。

3.在创新环境方面,全国科技型创业中心中有近一半设立在国家高新区。从2000年到2003年,创业中心在孵企业增加了近4倍。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有一半左右建在高新区。创业中心最近这些年发展得非常快,也侧面反映出了我们高新区“二次创业”的成绩和辐射带动能力。过去我们在建立国家工业基础方面,基本上采用的是依靠自然资源和资产投入的模式,例如我们没有石化工业,国家花几十个亿引进设备建厂就形成了一个产业,而且全都是国有企业。我们的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还走这条路,显然是不行的。我们一定要发展创业中心,大力培育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将会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力军。所以,创业中心非常重要。我们大胆预测,十年、二十年以后,创业中心作为国家创新基础设施的地位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升。

此外,高新区人均主要经济指标都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高新区人均GDP已经达到1万美元,是全国人均GDP的10倍。高新区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重大,我们应该进一步发展国家高新区是毋庸置疑的。

4.人才建设方面,高新区已经成为高素质人才的集聚地。高新区从业人员已有400多万人,大专以上人员占37.3%,比全国工业企业的平均水平高出10个百分点。此外,近三年来留学人员创业园吸引了近万名海外留学生回国创业。

5.国家高新区在专业服务机构方面的工作有了新进展。高新区内的金融、法律、进出口、风险投资等专业服务机构,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仅以北京为例,高新区内的科技中介机构就有5000家。当然,专业服务机构的发展,“诚信”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们高新区要进一步在这个方面下大工夫,成为有“诚信”的各类专业机构成长最好的土壤。

6.国家高新区现在已经成为民营企业唱主角的地方。改革开放以后最重大的成果之一就是发展各种所有制的企业。在市场竞争激烈的高新技术产业,民营企业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2003年,国家高新区民营企业有24726家,占高新区全部企业数的75.25%,占全国民营企业的21%,高新区已经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创新创业基地。此外,高新区还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外资企业,不同的所有制的企业都把高新区作为发展的重要阵地。

以上就是我想讲的第一个问题,要充分肯定“二次创业”以来,高新区在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方面的成绩。我这里所用的数据是火炬中心统计处统计出来的。火炬中心统计处作了非常好的工作,许多统计数字已经得到了包括中央领导在内的高度重视。但我觉得还有许多数字有待做得更细,同时也希望各地方政府、高新区管理部门高度重视统计工作,精确的统计数据是我们各级政府做出正确决策的重要基础。

二、要充分认识提升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成绩可以用一些宏观的数据来说明,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要充分认识提升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中国靠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的投入和资本的投入,这种增长方式还有空间。很多人说我们手机相当多,有三亿部手机,成为全世界第一手机大国。但大家想想,三亿部手机占全国人口的20%,而北欧许多发达国家手机保有量占90%,甚至更高。我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空间还大得很。所以我们一直支持扩大国家级高新区,甚至增加国家级高新区。过去一些年,各种层次的开发区办了很多,并由于很多深层次的原因,损害了“开发区”的声誉。但我们的国家级开发区,包括国家级的经济开发区所取得的成绩还是有目共睹的。我们支持扩大高新区,大家要做好研究,做好准备,要符合建设部的要求,符合发展规划,符合国土资源部的要求,不能乱占耕地。高新区新增的面积应主要用于符合高新技术企业条件的企业用地和少量配套用地,重点建设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火炬创新创业园。我们也希望各地方政府在城市规划修编的时候,要在国家高新区周围留有较大的发展和生活配套空间。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依靠资源和资本投入的增长模式的边际效益在减少,依靠优惠政策的发展模式的边际效益也在减少,增长的极限已现端倪。加上中国进入WTO以后,竞争力的提高必须在世界范围内较量,这一点大家都非常清楚。区域经济的发展呼唤高新区成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的龙头和核心。但是龙头和核心不是自封的,如果高新区集中了当地研究开发的半壁江山,那就是核心。如果做不到,就是另外一回事。在重重压力下,在边际效益减少的情况下,我们的各界政府、各方面的人要充分估计到提高高新区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讲了很多次,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的形势下,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发展都要通过发展高科技,提高经济综合竞争力,否则将无法摆脱人口,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人才外流的困境。而且,能不能发展高技术也成为了考验世界各国的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社会管理甚至社会进步的试金石。我们搞科技产业化的人要看到自己的历史责任,务必要做好地方政府的工作。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紧迫性,更要充分认识到,高新区肩负着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和结构性调整以及提高区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大历史责任。这个历史责任相当巨大,我们要切实把进一步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全面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作为高新区“二次创业”的核心工作。要把不断提升高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作为高新区的立区之基、强区之本。这就是我们这次会议的主题。

三、加强对创新链薄弱环节的战略研究

第三个方面,我想和大家一起来思考如何加强战略研究、深入研究创新链的薄弱环节。我们“二次创业”以来做了许多工作,还有哪些是薄弱环节?在座的各位大多数来自政府部门,或者是政府部门的派出机构或事业单位,对于这些薄弱环节,政府工作的重点是什么?这是本次讨论中,我们真正想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我想讲一点,就是要全面认识技术创新。关于技术、技术创新,我这里要引用美国哈佛管理学院写的关于创新(innovation)的书(Innovation Dialogue)中对技术创新的定义:技术创新是指把人才、资金、原材料、信息、知识转化成具有更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的全过程中的创新。创新存在于这个全过程中。这是一个很大的观念更新,我们要让全社会逐渐认识到,把劳动、资金、信息、知识、材料转化成具有更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的整个过程所需要的任何一个环节的创新,或者整个过程的创新,都叫做技术创新。这是国际公认的一个提法。也就是说,我们平常说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服务创新等可统称为技术创新。90年代以来,世界上讨论的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是整个创新链,这个体系中任何一点的变化,就可能会引起别的地方跟着变。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来想一想有哪些地方还可以创新,还有创新的空间?战略研究就是要研究创新链的薄弱环节。在这里,仅把我觉得比较迫切需要讲的问题提出来供大家参考。第一、资金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我最近看了一个中国风险基金报告,报告称在风险基金所资助的这些项目中,曾经得到“863”计划或“攻关”计划支持的只占10%。我看到这个数字很吃惊。这是什么原因?“863”计划本身的目标是研发5-10年以后有市场前景的共性技术,是风险基金看不上这些项目,还是因为我们研发团队的观念问题,不愿意用风险基金这样一种形式。我想两方面原因都有。对第一方面的原因,我们要改进863工作,使它更贴近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第二个问题也是存在的,我在各地考察时碰到过很多自相矛盾的情况,一方面是风险基金抱怨资本投不下去,找不到好企业;另一方面是好的技术成果没有资金,原因是研发人员或企业主不愿意让风险基金占股份,都希望能得到政府资金的投入。没有风险基金投入,创新链就是断裂的。

不仅仅国内外风险资本投入高新区的比例偏小,高新区上市企业占国内上市企业的比例也仅仅只有5%。当然也有人说,高新区内民营企业比较多,中国前一段时间上市企业大多数都是国有企业,是政府的力量把国有企业弄上去的,听上去有一定道理。但如果企业真有实力和雄心,就应该有能力到境外上市。我们这样的企业有多少?现在缺少的是服务,还是人才呢?还是缺少其它的?整个创新链上的薄弱环节在哪里?回顾改革开放初期,政策上的边际效应很大,但是以后那种政策上一个突破,就可以带来大发展的机会是越来越少了,或者说没有了。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个环节。

第二,高新区的研究开发投入已经占到全国的1/3,但是申请的专利数,2002年占全国的5.7%,2003年占全国的6.2%。我们一直强调专利战略,可我们的专利却这么少。当然这里原因很复杂,有些地方不愿意申请专利,一方面怕时间太长,专利的登记需要一定的成本;另一方面,大家觉得我们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够。我们的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和创业中心应该帮助企业申请专利,提供这样的服务。同时,我们对这方面的统计工作还要加强。

第三,自主创新的源头包含很多内容,并不仅仅是我们把R&D放到一个企业,让他开发一个产品。虽然这很重要,但只是一个方面。希望我们大家好好想一想其它内容。劳动、原材料、自然资源转化成产品和服务,这里有没有创新的可能?如何提高单位土地的利用率?为什么我们省以下的县市一级、甚至村一级政府也办开发区,因为有土地,但是这样的开发区没有能力实现集聚效应。为什么有些高新区要和行政区合并?我理解这一点,主要还是土地资源的瓶颈以及高新区与周边行政区利益分配的问题,我知道解决利益共享的问题是很困难的。但我们不赞成这种合并,因为合并就不能保持一个轻型的创新服务结构。所以,我这里特别要强调如何在保持轻型的创新服务结构的同时,进行利益共享的制度安排,实现技术创新跨区域的发展。比如,高新区可以把生产等一些环节外包到区外去,保持区内高附加值的知识创造和各种创新活动,这样区内区外就容易协调发展了。我知道有些地方已经开始这样做了,利益共享,大家都有积极性。

第四,我们要大力培养为企业服务的战略咨询机构,研究后来者居上的战略。当一个产业被一些实力很强的企业垄断,新来者在什么情况下能进得去?这对我们发展中国家非常重要,对发达国家也是一样。我们要需要根据高新区自己的特点提供战略咨询服务。我们的软件园为什么都是小企业,都长不大,是不是我们的科研人员不具有这种能力?当然不是,这说明我们的创新链出了问题。当前,兼并和战略联盟成为国际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创新的巨大动力,成为开放式创新的重要内容。我们的创业中心已经有1万多个毕业企业了,统计显示,创业中心孵化企业仅有24%的成果实现了技术转让或者技术合作,大部分还是自立门户,小富即安。而国外中小企业的兼并活动非常频繁,是中小企业投资的一个重要退出机制。兼并实际就是一种转让和合作。硅谷有很多十几个人的软件公司,公司完全从事技术开发,软件开发有了一定的成果,就有一个知名的IT业大公司买下这些软件公司,开办软件公司的人就获得很大的利润。我们的软件园,包括其它创业中心,一定要把上游的企业、中介机构、孵化的企业构成一个网络,创造兼并和战略联盟的环境。

第五,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每投入一元钱,就能增加2-3元的GDP的增长。但是这些年逐渐下降,边际效应递减了,降到了接近世界最低的水平。我们高新区应该比其他地方高得多,但是没有这方面的数字,这方面应该做一些调研工作。

第六,我还要讲一讲现代服务业。假如说我们在其它地方创新的空间减少的话,现代服务业是我国创新空间最大的地方,因为我们在这方面的差距实在太大。10年以前,法国的“家乐福”曾经找过我,想到中国投资,我认为没有可能,因为我原来以为他们只是把法国的产品全部拿到中国来开一个超级市场,中国老百姓讲究“货比三家”,超市把散装的货物一包装,肯定价格要贵。可实际不是这样,现在它卖的80%-90%的产品是中国的,“家乐福”实际是一种现代服务的理念和结构,它的整个物流系统和零售市场的管理就完全是一种创新。现在 “家乐福”在中国有了很大的发展。物流既不是生产这一方,也不是销售这一方来搞,而是第三方服务机构来搞,提高效率。中国的第三方物流只占总物流的7%左右。高新区是多少,我们还没有这个数字。我在苏州高新区看到一个佳能的数字复印机的生产线,靠的就是第三方物流。物流公司准时地每天把它所需要的零件开到厂门口,效率极高。但中国缺乏整个“诚信”体制,而且我们的服务业往往都是政府派生出来的,水平不高,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步履会很艰难。不过,我希望五年、十年后,我们可以有数据好好来分析我们的现代服务业,高新区应该带个好头,反映它的先进性。

第七,人才问题。瑞士洛桑研究所世界竞争力排队时,就能不能在市场上找到合格的工程师的问题对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印度,正面回答的比例很高,而中国在世界五十个国家排队里面排到第48。中国现在每年毕业大学生300万,为什么企业仍然认为找不到合格的工程师?现在的高新区和创业中心跟我们的大学建立的联系,往往是大学到高新区办孵化器、大学科技园、技术创新中心,这当然非常重要。但是高新区能不能和大学在培养人才方面也做一些深层次的联合?如大连做得就很好,在高新区办了一个软件学院,常州的技术专科学校也办到了高新区内,去年全国的大学生一次就业率一般都在70%-80%,但常州的技术专科学校达到99%以上。第八,实施“走出去”战略,利用两种资源,两种市场。这既是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能力的检验,也是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我们最薄弱,最需要建立和完善创新链的方面。科技部一直在提倡国内企业“走出去”,并开始做了一些工作,如在国外办了一些海外科技园,有俄罗斯的、英国的、美国的、新加坡的等等,但响应不热烈,企业去得很少。许多企业认为我们国内还没有搞好,怎么又跑到海外去。我并不是强调大家都去国外,大家不挣钱,去了有什么用?但去得数字很少,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还是很少的。而且,大家不要认为“国际竞争力”就一定是某个技术创新产品的竞争力。产品当然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但围绕一个产业的相关专业服务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比如说我们与俄罗斯在讨论中俄科技园时,就谈到了一些中国科技园在那边的一些问题,包括税收方面的问题,我问了好几个从事法律工作人,都不太清楚,反映出我们懂俄罗斯法律的人很少,不能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服务。

此外,从重量级的各类博览会里面还可以看出一些问题来。比如说,我们现在提倡软件外包,国际上有几个有重量级影响的国际外包博览会,一个在纽约,一个在伦敦,一个在拉斯维加斯,几乎都没有中国的身影,而印度在这些博览会里却如鱼得水。相反国内深圳高交会、上海、重庆、东北等等,各个地方搞科技博览会的积极性非常高,都要科技部做主办单位或者是主办单位之一。这些国内展会论起国际化还有很大差距。当然,这些情况都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但是假如高新区要真正担负起历史责任,真正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做长远一点的考虑,现在就必须要考虑怎样改变,要负起责任来。

刚才我都是以提问题的形式,让大家看一看有哪些地方创新链是断裂的,哪些地方应该进一步地创新。希望大家能把思路放开,搞好我们的高新技术产业链和集群。我们许多高新区的主任也都是地方的领导,希望在座的各位不断的把高新区和创业中心的发展情况反映到地方政府,争取地方各部门的支持。

四、关于政府工作的重点

第一,要因地制宜,引导特色产业群的形成。这个特色产业群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几个。在现有经济竞争的情况下,没有这种cluster(集群)的话,是不可能有竞争力的。日本的佳能在苏州高新区设了个厂,生产彩色打印机。我原来以为像国外的这种企业在中国就是做做装配,但实际上不是。那个厂是做装配,但它零部件的90%以上都是在苏州地区配套的,而不是从日本把所有的零部件运来组装一下,它形成的是产业群。引进“leading industry(主导产业)”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我非常赞同大家通过招商引资把一些具有领导性的企业引进来。这样也说明这个地方的技术创新能力在提高。深圳也有很多是这样的。不过另一方面,我们当然还是希望更多地利用科技的重大成果与当地特色资源相结合形成特色产业群。在这些地方,政府要有所作为是指什么呢?有时候要咬咬牙,顶住点压力,把有限的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集中地瞄准特色产业群。我希望我们各个地方要做工作,政府要联合科研人员甚至国外的咨询机构,好好研究,做出有说服力的战略发展规划。第二,创业中心应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创业中心在1999年以后发展非常快,超出我们的想象,一千多万平方米,将近500个孵化器。我们要搞好创业中心,创业中心的工作要搞好全过程的服务,全过程的服务要为开放式的创新提供条件,要为国际化创造条件,要建立创业中心的运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目前,我们的创业中心有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我这里强调一下要注意发展专业孵化器和孵化器的网络化。我们要通过专业孵化器的建设,搭建测试环境和公共技术平台,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特色产业。现在也出现了企业自主办孵化器,但企业办的孵化器与被孵化的企业关系太紧密,对企业的控制太紧,要引起注意。风险投资也是一样,对被投资企业的控制太大,也会影响企业的创新和发展。这次会议上,西安高新区介绍了网络孵化器的概念,很有创意。将上游企业、风险投资、法律与物流服务等社会资源整合起来,建立一种适度紧密的网络联系,既创造了利用社会资源的环境,又不过分控制被孵企业,适应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是创业服务中心可以积极探索的一种发展模式。要搞好特色服务,如高水平的物流服务、中外法律服务等,争取把我们的创业中心和高新区建成中国现代服务业的先导和示范。

第三,深化跟踪研究,细化统计工作,逐年分析效果。我知道大家对科技部制定的高新区评价指标多少有意见,我也理解大家有压力。我们根据评价指标对高新区进行排队主要是供大家在工作中参考,我们还要继续逐年跟踪评价,这样我们才能帮助各地高新区和创业中心分析和发现优势、成绩和发展的薄弱环节,从而不断促进国家高新区、创业中心持续健康的发展。希望各高新区,包括我们的创业中心高度重视统计工作,规范统计工作,把刚才说的问题,也包括我们的成绩,量化出来,保证我们评价工作的效果。

总之,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和创业中心的建设已经取得重大成绩。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全面提升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将成为“二次创业”的核心。大家要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理解提升创新能力的重大战略意义,全面理解技术创新的内涵,深入分析创新的空间,不断积累创新经验,通过建设好我们的国家高新区和创业中心,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腾飞,为实现我国第三步走的伟大战略目标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附件2:

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 科学技术部党组成员、秘书长 石定环

2004年8月12日· 长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建设经验交流会暨全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工作会议”,目的有两个:一是全面总结国家高新区实施“二次创业”和全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发展成绩,交流创新创业环境建设的经验;二是从战略的高度来明确技术创新在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中的重要作用,确立创业中心在促进技术创新工作中的突出地位。这次会议对于在当前新形势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国家高新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次会议在长春召开,一是为了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振兴东北的战略决策,二是因为吉林省特别是长春高新区在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次会议得到了吉林省委、省政府和长春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作为会议承办单位长春高新区为会议的成功召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此,我代表科技部,向吉林省委、省政府,长春市委、市政府,长春高新区以及为会议筹备付出辛勤劳动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2001年武汉会议提出的“二次创业”,得到了国家高新区积极的响应,徐部长在贺信中充分肯定了“二次创业”以来大家的成绩。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作为“二次创业”的核心,也越来越成为我们的共识。在推进技术创新的积极探索中,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无疑是一个耀眼的亮点。自1999年以来,创业中心无论在数量、质量,还是服务水平、国际化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今天下午,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巫英坚还要作专题报告,对下一步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整体工作将做部署。下面,我受马部长委托再结合最近去各地考察调研的情况,围绕这次会议的主题,重点就加强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快推进“二次创业”谈几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二次创业”所面临的新形势,国家高新区必须深刻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

21世纪是科学技术主导的世纪,谁拥有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谁就将牢牢地把握世界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主动权。目前,世界各主要国家都把支持科技创新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尤其是发达国家普遍改变了过去长期采取的对科技发展不干预政策,把争夺科技制高点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如美国政府把保持美国在科学知识最前沿的领先地位作为国家目标,英国政府把创新作为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快经济增长的核心。2003年美国安排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联邦政府研究开发支出,欧盟国家提出到2010年将研究开发经费占GDP的比重提高到3%。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约70%。目前,跻身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有20个左右的国家,他们的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如R&D占GDP的比重都在2%以上,技术对外依存度都在30%以下,所拥有的发明专利占世界总量的99%。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始终是我们党坚定不移的方针。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科技进步与创新工作,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胡锦涛同志指出:“必须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先导,努力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努力,我国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2003年,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已跃居世界第5位,来自国内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首次超过来自国外的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连续两届产生,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位居世界第二。但是,与世界发达国相比,我国的技术创新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根据UNDP 2001年的报告,根据技术创新能力、新技术推广应用能力、传统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能力、人力资源及其能力等多个方面综合测算,我国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能力在72个主要国家或地区中排名45。韩国(5)、爱尔兰(13)、以色列(18)、甚至马来西亚(30)、墨西哥(32),泰国(40)、巴西(43)都排在中国之前。

国家高新区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和科技体制改革的“实验区”,实施“二次创业”以来,继续保持了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近30%的高速增长,产业集群效应明显增强,技术创新能力逐步提升,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龙头地位更加巩固。2003年,国家高新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0939亿元,工业总产值17257亿元,上缴税金990亿元,出口创汇510亿美元。区内企业2003年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企业增加值的7.1%,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工业增长幅度20.2个百分点;在一些地方,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如长春、苏州、西安、绵阳等国家高新区工业产值已占全市的1/3以上。西部12个国家高新区为推进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做出了重要贡献,东北七个国家高新区集中了大部分老工业基地改造项目,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注入了活力。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国家高新区整体竞争能力还不强,2/3以上的国家高新区技工贸总收入在400亿元以下;技术创新链不完善,研发、孵化和产业化相互脱节,技术创新能力不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度不高,整体规模较小,效益较低。

经验告诉我们,由技术创新引起的产业突破性发展,有可能使后发国家利用经济技术范式变化的机遇,通过技术的学习和赶超,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实现发展的后来居上。现在,国家高新区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越来越多的地方把国家高新区作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面对如此良好的发展局面,我们应当为亲历其间感到自豪,更应当深刻认识我们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党和国家的期望,国家高新区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二次创业”,继续引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石。我们要准确把握未来国际环境变化趋势,把技术创新工作真正置于“二次创业”的优先地位,不断优化创新环境,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为我国加快实现技术和经济赶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为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的战略核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本世纪在科技产业化方面最重要的创举是兴办科技工业园区”。在人口众多、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建设高新区更是一项光荣而伟大的事业。回首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所克服的困难,所取得的成绩,足以让我们自豪;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面对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国家高新区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一方面,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宏观经济环境中对技术创新的有效激励机制远未形成,特别是资本市场发展迟缓,不能有效地支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优势实现更高经济效益,影响了企业向创新投资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对国家高新区继续保持高速经济增长的期望值十分强烈,导致部分国家高新区继续偏好以依靠要素投入来实现的短期增长为目标。

因此,在“二次创业”的新阶段,国家高新区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明确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是国家高新区实施“二次创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努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推进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勇担国家和地方调整经济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任。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围绕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在以下六个方面提高认识:

一是必须高度重视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工作,逐步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转变

国家高新区建立以来,体制创新能量的释放和土地、优惠政策、投资等要素的投入,一直是实现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这些优势势必将逐步弱化,对国家高新区的持续增长提出了严峻挑战。按照国际经验,当一国人均GDP在2000美元以下时,经济发展可以靠资源的投入来实现,而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后,引领经济发展必须依靠技术创新能力。国家高新区的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已经具备以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良好基础。另一方面,面对土地资源非常紧缺的国情,国家必然实行更加严格的宏观调控政策,国家高新区的发展不可能长期建立在以土地为载体,“以地招商、以地养区”的模式之上。如何实现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战略转变,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推进国家高新区的持续发展,是我们当前需要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

我们建设国家高新区的宗旨,就是创造局部优化的环境,培育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而提升国家的综合竞争能力。我们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偏离这个根本宗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忘掉这个最神圣使命,始终坚持把技术创新作为国家高新区的立区之基、强区之本。如果国家高新区不能成为真正的技术创新基地,不能引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快发展,不能推动我国缩小与发达国家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差距,高新区就不会有生命力,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对此,大家要有清醒的认识。二是必须进一步明确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工作的定位,把国家高新区建设成为我国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

目前,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已经成为区域技术创新资源的重要聚集地,但是,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国家高新区R&D经费支出占营业性收入的比例只有2.37%,低于这些国家3%以上的标准。高新区创新能力不足与提高竞争力需求之间的突出矛盾,已经成为制约高新区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我国大部分国家高新区虽然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企业空间聚集,但这仅仅是 “地理”上的集中,尚未形成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良好互动的创新合作网络。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组织的合作机制不完善、风险投资体制机制不健全、区域创新文化未形成等不足,限制了产业集群的发展。高新区现行的封闭管理模式,导致区内与区外、区与区之间创新活动分割,资源配置效率不高,难以建立有机融合和良性互动的机制,无法形成整体的区域竞争能力。

国家高新区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拓展发展空间,提高国家综合实力,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幅度降低资源消耗,改善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全社会科技文化素质,使科技进步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这是国家高新区新时期的历史使命。为此,国家高新区必须要从以招商引资和优惠政策聚集产业为主的工业园,向依靠自主创新的内涵式发展与招商引资的外延式发展并重的科技工业园方向转变,在现有工业园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创新创业环境建设,加快提升为“科技创新创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园”的国际化科技工业园区,真正使国家高新区成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这次会上,我们草拟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创新发展纲要》,请大家展开广泛深入地讨论,希望以此来推动国家高新区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国家高新区加快实施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二次创业”。

三是必须处理好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关系,加快推进自主创新,把国家高新区建成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

自主创新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是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也是一个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贡献的重要体现。正在走向富裕和强大的中国,必须有与自身地位相适应的科学技术为支撑。自主创新是我国追求自强自立的政治意愿,经验告诉我们,战略技术、核心技术是引进不来的,跟踪模仿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自身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更不可能实现后来居上的发展目标。从国家自身的政治意愿和战略利益出发,必须下决心自主创新,抢占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尽快摆脱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切实维护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我国要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家高新区要成为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园区,必须加强自主创新,实现重点跨越。我们必须树立民族自信心,坚信在各方面条件已经有了很大改善,经济、科技、教育诸多方面获得很大发展的今天,完全有条件能够把自主创新工作做得更好。同时,也要注重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国内企业中的生产设备仅有24.6%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却有30%处于国际落后水平,必须通过技术引进,尽快提升整体技术水平,缩小与国外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但是,我们必须牢记,引进的目的是为了消化吸收,在更高的层次上自主创新。我们要高度重视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工作,要逐步实现从引进、跟踪、学习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战略转变。

53个国家高新区由于所处区位、发展基础、资源条件的不同,已经呈现层次化和差异化的发展态势,在选择技术创新道路、处理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的关系上,不可能采取同一模式。位于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人均GDP已经超过5000美元的国家高新区,要依托所在城市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雄厚的科研力量,把加强自主技术创新放在突出位置。沿海城市的国家高新区,要依托已经形成的技术引进基础和经济实力,把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在更高的层次上自主创新放在突出位置。其他高新区,也要结合实际,处理好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的关系。

四是必须大力支持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使之成为国家高新区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高新区内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一批充满活力的科技型民营企业迅速崛起。目前,国家高新区内的民营科技企业约占80%,它们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已经成为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力军。民营科技企业的快速发展,正是高新区未来的希望所在。

但是,由于我国民营科技企业起步较晚,较长时期处于不公正的竞争环境,导致总体经济实力不强,技术创新能力依然较弱。国家高新区在加速推进“二次创业”的进程中,必须充分认识民营科技企业的重要性,既要支持已经具有较大规模的民营科技企业,更要支持刚进入产业化阶段的中小民营科技企业;既要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壮大经济规模,更要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实践证明,一大批民营科技企业从小到大、大浪淘沙、滚动发展的历程,也就是高新技术产业逐步聚集壮大、健康快速发展的过程,这是由高新技术产业自身特点所决定的,也是国内外成功高新技术企业的必由之路。国家高新区要把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的重点从具体项目建设转移到创造一个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成长的环境上来,重点支持体制新、机制活、创新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不断为自身的健康快速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五是必须围绕特色产业化基地建设,形成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产业集群,引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投资风险大、技术附加值高、技术更新快、产品生命周期短等特点,决定了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必须紧密结合。大量事实表明,任何一项新技术、新发明,只有当它成功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时候,它的价值才能得到最终体现;只有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目标的技术创新,才具有强劲的动力和蓬勃的生机。国家高新区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 “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把加快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作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中心内容。

目前,53个国家高新区都把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作为支柱产业,但没有进一步细分,导致一段时期社会上对国家高新区形成了产业趋同的印象。实际上,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是大的产业门类,从大的原则来讲,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两大产业没有错。但是,具体到国家高新区这样的小区域,必须对两大产业进行细分,否则,难以形成自身特色,区域发展就缺乏竞争力。据有关分析,在产业细分基础上,发展一个很小的产业链,都可能形成上百亿元的产业聚集。国家高新区要结合自己现有的产业基础,明确更加细分的产业定位,营造良好的产业配套环境,加快形成产业群聚效应,积极建设独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特别要支持集成电路和软件、生物工程、新材料、环保等国家急需的产业加快发展,重点推进三个层面的产业集群形成。一是国家高新区自身形成以区内优势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二是以国家高新区为核心、联系区域内传统产业形成区域特色产业集群;三是跨地区特色产业集群联结形成带状产业集群。

国家高新区应通过强化其技术创新的辐射和带动功能,充分发挥在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作用,逐步形成以促进创新和发展为核心的新型空间格局,促进周边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形成高新区与其他区域协调发展的产业形态和空间布局,不断提高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能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六是必须完善和优化市场、资金、人才和政策四大支撑体系,构建跨区域的协作网络,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推进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优化创新创业环境,需要动员和整合大量的社会资源,需要在市场、资金、人才、政策等方面提供相应的支持。

要努力完善和优化市场支撑体系,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高科技产品进入和拓展市场创造条件。我国民族高科技产业整体实力较弱,竞争力不强,在市场上难以和国外同类企业抗衡,国家高新区要认真研究WTO有关规定,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高科技产品提供市场支持,在符合WTO规则的前提下,加大政府采购民族高科技产品的力度,支持民族高科技企业拓展产品市场。

要完善和优化资金支撑体系,加大对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关键环节的支持力度。加强银政、银企合作,建立科技创新融资担保、贴息等机制,引导银行贷款支持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积极推动多元化资本市场的建立,引进投资型企业、风险投资企业进入园区,积极推进技术产权交易融资工作;探索新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和机制,切实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积极探索“高新区+高新技术成果+民营资本”联合支持科技项目产业化的有效途径和形式,构造重大产业化项目金融服务的快速通道。要完善和优化人才支撑体系,培养、引进和发展创新创业优秀人才。一要建立有利于人才自由流动、才华充分施展的机制,为优秀创新人才提供舞台。二要建立个人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的激励机制,调动创新人才的创新热情。三要有针对性地引进海外顶尖人才和高水平人才团队,并为他们提供一切可能的保障条件,努力形成海外优秀人才回国创新创业的新潮流。四要鼓励企业深化用人制度、薪酬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人才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创新人才。

要完善和优化政策支撑体系,创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和加快实现产业化的政策环境。国家高新区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政策性文件,同时要结合自身实际,完善支持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科技部将加快完成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制定及“十一五”计划编制工作,为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和技术创新提供宏观指导;结合开发区清理整顿工作,认真研究国家高新区开发模式的转变,切实解决国家高新区发展的空间问题;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引导国家高新区加强“创新、产业化”能力。

此外,我们还要加强创新创业网络体系的建设。创新创业网络是指建立在特定范围内多元创新主体参与的、有多种创新资源流动的、开放的全国性或区域创新系统。实践表明,技术创新网络化程度越高、网络连接越紧密,创新的能力就越强。因此,国家高新区要充分发挥作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作用,尊重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在注重建设本地区域创新体系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具有较强内在经济联系的经济区域,以推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实现创新研发、孵育转化和产业化三个环节的有机互动为重点,培养跨省市的区域创新协作网络,实现大联合、大协作。

三、认真落实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工作要求,加速推进“二次创业”

未来10-20年,是高新区实现向创新驱动增长模式转型的关键时期。按照国家高新区长远规划目标要求,到2010年,国家高新区工业增加值要占全国GDP的10%,人均GDP将超过2万美元。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必须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真抓实干,坚定不移地推进“二次创业”进程,全面提升高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下面,我再讲几点希望和要求。

一是要高度重视,提高对国家高新区推进技术创新重要性的认识

可以预见,依托国家高新区,营造良好的局部环境,推进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来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仍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国家和地方发展的必然选择。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向全党发出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求发展”的动员令,新一轮经济增长大潮正在形成。各地方党委政府已经把新的经济增长点聚焦在高新区,要求越来越高,期望越来越大。这既是一件好事,也是巨大的压力。加强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设,既是全面落实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需要,更是关系到国家高新区生存和发展的大事。近年来,国家高新区出现了一些重视招商引资、轻视创新创业环境建设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实际上就是局部和全局、眼前和长远的关系问题。我们希望大家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领会“二次创业”新阶段对国家高新区发展的新要求,充分认识国家高新区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领头地位,切实承担起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积极推进国家高新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要突出重点,切实加强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建设

营造局部优化的创新创业环境,是推进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实现“二次创业”的重要保证。在“二次创业”的新阶段,高新区必须在已有的基础上,努力创建“三优”环境。一是营造优越的创业环境,就是要适应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要求,按照现代化科技园区和新城区结合的标准,建设以一流的基础设施、社会配套设施、生活设施为主体的研发环境、孵化环境、生产环境、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二是创建优化的发展环境,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经济规律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变盲目开发为理性开发,变无序发展为有序发展,走集约化、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把高新区建成规范运作、有序竞争、良性发展的典范。三是完善优质的服务环境,就是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的新体制和新机制,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水平,把国家高新区的管理机构建成服务型机构,为推进技术创新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

要特别加强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由于许多初创型科技企业受人才结构、资金实力等因素的影响,无法从事一些对关键技术的试验和创新活动,因此,国家高新区应该充分重视对特色产业相关的共性技术的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如共享的生物实验室、公共软件开发和测试平台等,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技术服务体系,以降低科技型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成本,提高其技术创新的能力,促进共性技术和一些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

要继续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与发展,以进一步提高孵化能力,拓展国际化能力。要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主体多元化、功能专业化、形式多样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创办科技企业孵化器,加快发展一批以集成电路设计、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光电子等专业技术孵化器,加快火炬创业园、大学科技园、科研机构创业园、军转民技术产业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多种形式孵化器的建设。注重形成孵化网络体系,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为核心,有效链接技术创新成果源头、各类专业化中介服务机构,以及风险投资、技术市场、企业等,这是科技企业孵化器发挥能效的关键所在。具备条件的国家高新区要通过规划和引导,逐步形成不同投资主体、不同专业分工的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区域——火炬创业园,为科技企业创新创业提供更大、更优化的孵化空间。

三是要聚集资源,形成全社会支持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的局面

国家高新区的技术创新工作,不仅事关国家高新区未来的发展后劲,更关系到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各地方科技管理部门要把推进高新区的技术创新作为本职工作,把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建设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加以指导和支持。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各国家高新区和创业中心都应在各自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一步加大投入。各国家高新区每年应拿出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用于科技创新投入和创新创业环境建设,地方政府也应给予一定的支持。我们也希望地方科技管理部门能指派专人,在国家高新区挂职,加强引导,积极参与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工作的规划和建设。各国家高新区要主动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动员地方一切可能的力量,聚集地方一切可能的资源,形成积极支持国家高新区的“二次创业”和技术创新的良好局面。

四是要加强指导,为国家高新区实施“二次创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国家高新区过去的发展,一直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关心、支持和指导,在“二次创业”的新阶段,希望得到进一步的关心、支持和指导,切实帮助国家高新区解决困难和障碍,加快提升国家高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目前,重点需要在制度创新、创新资源集聚、投融资以及土地规划等几个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

1.认真落实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高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体制创新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科技部联合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关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对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工作进行指导。国家高新区紧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进行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部分国家高新区所在地的人大政府相继制定或修改了国家高新区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为高新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职能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的转变不断加快。一方面,工商、税务、金融、社会保障等机构实行了垂直管理,高新区作为改革先行区应享有的经济管理权限弱化,甚至出现了高新区与一般行政区合并的现象。另一方面,高新区“封闭式管理、开放式运行”的模式,也面临产业发展集群化,技术和人才快速流动的挑战。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高新区必须继续承担改革先行区的重任,要继续进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严防体制回归。科技部将针对高新区的管理模式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调整和完善现有的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及管理制度,并联合有关部门组织在高新区开展政府宏观管理改革试点,为推进全面改革做好先行和示范。

2.研究制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创新行动纲要》,引导国家高新区加快技术创新步伐

目前,科技部正在组织研究制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创新行动纲要》,目的就是要明确提出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的核心是技术创新,进一步突出高新区的科技特色,突出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在“纲要”讨论中,我们将进一步明确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的目标和要求。如国家高新区直接用于支持新产品开发的科技经费,不能低于年财政预算的10%;区内高新技术企业R&D经费,不能低于年销售额的5%;高新技术企业的大专以上毕业人员数不能低于企业员工总数的30%;从事R&D的人员数不能低于企业员工总数的10%;国家批准的高新区范围内,研发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用地不能低于总面积的70%;建立由大学、科研院所、企业、中介机构和政府代表参加的咨议委员会,负责评议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的发展状况,向本地政府部门和国家科技部门报告工作等。“十一五”期间,科技部将按照《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创新行动纲要》组织对国家高新区和相似区域进行技术创新发展评估和考核,并根据评估考核的结果和区域发展的需求,增加或调整国家高新区的布局。

3.积极引导国家863项目、攻关项目、民营科技企业创业基金项目、各类孵化器项目成果向国家高新区聚集

“十五”期间,国家启动的863计划、攻关计划等科技计划,目的就是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升国家竞争能力。但这些计划的真正成功,最终还要靠市场检验,要看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资金与人才、良好的创业机制与环境,把科研成果转换成现实生产力。去年启动的863计划引导项目,就是探索国家和地方在高技术研究开发方面的上下联动,加强同国家高新区的衔接集成,推动863计划项目的产业化的一个很好的尝试。如果没有863计划、攻关计划的成果在国家高新区实现产业化,那么,这些计划和高新区的建设都不能说是成功的。

一直以来,以国家高新区为载体,将国家项目与地方的产业计划、规划形成良性互动,是我们支持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工作。在刚刚闭幕的东北亚高新技术博览会上马部长说过,只要863等重大产业化项目落户东北的高新区,科技部就承诺给与相应的支持。在这里,我想重申一下,这个政策对全国所有的高新区都是适用的。此外,我也希望大家认真探讨“高新区+高新技术成果+民营资本”联合支持重大科技项目产业化的有效途径和形式,这对国家高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4.积极推动国家高新区投融资体系建设,加快促进科技资源的资本化

科技资源的资本化,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做强做大的必由之路。解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必须发展有利于科技资源转化为资本的市场体系。我们将在国家高新区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经验基础上,联合有关部门在有条件的高新区开展创业投资、企业信用体系、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和小企业信贷试点,并及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为加大对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科技部正在考虑实施“创新基金全方位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路线图计划”,提出全方位支持民营科技企业的分阶段实施计划,力争未来5年内使我国民营科技企业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能上一个新的台阶。

5.以全国土地规划调整为契机,解决国家高新区发展空间问题

关于国家高新区的发展空间问题,我想在这里重新强调一下:国家高新区必须尽快走出“以地招商、以地养区”的旧的发展模式,要通过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推动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实现由要素驱动向自身创新驱动的战略转变。要积极看待国家对土地的清理整顿对国家高新区正常土地需求的影响,在等待审批的过程中,要搞好存量土地的清理,对不具备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企业进行扩散转移或置换调整。要结合落实国家科技产业政策,按照市场标准,严格筛选入区企业,科技部鼓励发展潜力大、技术含量高的项目进入国家高新区。科技部将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条件地支持适当扩大和调整国家高新区的区域面积,重点建设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科技研发孵化园区。我们将联合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对未来几年国家高新区的土地、建设规划进行评估、审核,并报国务院审批实施。也希望各国家高新区以此次土地清理整顿为契机,深挖潜力,搞好资源整合,提高土地使用效益。

五是要以人为本,加强创新创业文化建设

文化的力量十分强大,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文化都是最后的竞争力。创新文化是创新创业环境建设的灵魂,是推进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建设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文化建设,重点是要坚持一个信念、树立三个精神,即要有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光明前景的坚定信念,要树立团队、创业和学习三个精神。要通过创新文化的建设,营造团结向上、艰苦奋斗、勤奋学习的氛围,要让敢于创新的人受到尊重,善于创新的人得到实惠,创新失败的人得到宽容,真正在国家高新区和创业中心形成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特色。国家高新区和创业中心的文化建设还应该突出民营科技企业家的形象、突出企业家精神的重要作用,真正让人才特别是科技管理和研发人才感受到鼓舞,让他们的创新热情充分涌流。

同志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国家高新区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国家高新区实现“二次创业”的核心工作。我衷心地希望各地、各国家高新区、创业中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通过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效途径,加快实现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发展目标,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现质的飞跃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5.浅谈国际班的班级建设与工作经验 篇五

“第四届学生班长工作论坛”

论 文

论文题目 : 浅谈国际班的班级建设与工作心得

学 院 :

资源与环境学院 班 级 : 资源勘查工程2012级国际班

作 者 :

陈晓月 联系方式 : *** 辅导员老师:

李龙珂 是否学院推荐:

浅谈国际班的班级建设与工作心得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作为第二届国际班班长的经历,着力班级在大一期间走有国际班特色的班级建设之路所得到的经验与心得,就班级在专业学习的学风建设、班委班子的能力建设和课余活动的班级凝聚力建设三方面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其中,也包括了笔者对于一个班长的治班原则与服务精神的认知。

关键词:国际班 学风建设 能力建设 班级凝聚力 治班原则

大一开学之初,我就曾人听说:当班长难,当国际班的班长更难。在资源勘查工程第二届国际化人才培养班开班典礼上,张哨楠院长就明确提出,国际班的同学一定要尽快树立目标,重视团队合作、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取长补短,学会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勇于创新,努力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班长--班级的领头羊,我更应该抓住契机,匠心独运,有国际化的治班头脑,以高昂的斗志带领国际班的34名同学走出一条有创造性的有国际班特色的班级建设之路。为此,在开学之初我就制定了我们国际班的“一种精神”、“两个凝聚”。

一、专业学习,发扬“拓荒精神”

班级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营造优良的学习风气。

“嘉陵江畔,数千热血志士,艰辛建校为国忧;燕儿窝里,五十酷暑寒冬,奋发创业图国强”时代或许已经不同,但代代相传的精神火炬却是永不熄灭的。在开班典礼上作为新生代表发言时我就提出,我们资源勘查工程第二届国际化人才培养班要将这种“拓荒精神”传承并发扬。针对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浮躁,学习意识淡薄的现状,我和班委同学在大一上学期狠抓学风建设,结合国际班的特色,安排了一系列的活动。

(一)、新老生交流会

新老生交流会是大一新生的传统保留项目,可见其意义重大。有别于传统PPT演讲,我班同学创造性的使用了一种新的形势——座谈会。

开学之初,我积极联系第一届资源勘查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班的班长,热情邀请了大二的优秀学长学姐来我班为班级同学答疑解惑。交流会一开始,学长学姐就被同学们热情的围起来,好奇的询问着关于大学生活的点滴疑惑,通过这样一对多的交流,同学们放松了心情,现场气氛达到了一个高潮。在交流会的最后,第一届资源勘查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班的班长针对同学们问的较多的问题又进行了更深入的交流,同学们获益匪浅。

通过这次新老生交流会,我班同学对大学的认识更为具体深入,也拨开了同学们脑海中关于大学生活的层层迷雾,为大学生活点亮了第一盏指路明灯。

(二)、班级特色活动--英语角

走向国际,英语是敲门砖。为了突出我班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特色,我和班委同学联合资环院奋进英语协会策划组织了班级特色活动--英语角,这在同年级的班级里是独树一帜的,是我们国际化人才培养班班级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班级英语角每两周的周五举办一次,由班委同学统一征集、商定主题,制 作PPT,然后调动全班同学一起参与讨论,为在英语角上锻炼口语作积极准备。同时奋进英语协会会派出一些口语好的同学为班里的同学做积极指导,我们还曾邀请到外语调频的优秀播音员为我们做了精彩的演讲,同学们被他们流利的口语,地道的发音折服,班里学英语的氛围愈发高涨。

实践证明,英语角的成效明显,我班同学在大一上半学期的英语口语考试中表现优秀,赢得了考试老师的交口称赞!我们还计划在大一下半学期,将我们的英语角的形式多样化,将班级英语角开到操场,开到咖啡厅,并邀请学校里的外国友人参与,将班级英语角进行到底!

(三)、组织班级同学上晚自习

“大学生到底该不该上晚自习?”这对于当代大学生是一次非常有趣的洗礼,尤其是对于刚刚从高中沉闷的环境里“飞”出来的大一新生。秉着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我院要求所有的大一新生必须参加晚自习,很多人出现了叛逆的情绪,有的抱怨大学生活的没意思,有的迟到,早退成了家常便饭……

为了规范班级秩序,在上晚自习之初,我们实行了签到、签退制度,对于没有来上晚自习的同学,要求向辅导员请假,同时要求班委同学一身作则,按时上晚自习。

在半个学期过后,经常上晚自习的同学和经常早退、请假的同学在一些学科中出现了成绩的分化,成绩的刺激时真实而残酷的,由此同学们逐渐认清了晚自习的重要性。在后半学期,班级自习室经常满员,有的同学还早到晚退,班里学习之风日益浓厚。

(四)、开展小组式互助学习模式

要做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良好的沟通能力、健全的人格思想、正确的团队精神必不可少。在习惯了十几年的独立学习的教育模式之后团队合作精神更成为了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针对我班采取小班教学的模式的现状,我们开展了小组式互助学习模式,每个组都取了一个响亮个性的名字,这也是我班学风建设的一大亮点。

学习小组不仅要求在课堂上相互协作,共同完成课上问题,并在课堂上进行组内讨论与组建讨论;同时,还要求在课下,组员要合作地完成课上,尤其是专业课老师所布置的作业和汇报任务。小组成员要互帮互助,共同完成学习项目。

通过小组组式互助学习,有效地增强了同学们的团队意识和互助观念,为大家成长为有国际视野和开阔胸怀的国际化人才提供了平台。

(五)、以身作则,争当学习上的标兵 “只有工作两不误,在搞好学习的基础上,做好班级工作,才能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这是竞选班长成功之初我对自己的期许。

在平时我会以身作则,早起占座,自习,并鼓励大家这样做。现在,我班已有很多同学会占座,自习,基本上所有课都会将前排坐满,并没有出现其他班级存在的争抢后排座位的现象。

在上半学期,我班同学的平均学分绩点达到了3.42,名列全院第一,其中还有3名同学的学分绩点在4.0以上;7名班委同学的平均学分绩点更是达到了3.7,这对我和班委继续落实班级学风建设无疑是最大的鼓励!

二、活动策划,凝聚班委力量

班长,并不是一个让你展示自我魅力的舞台,而是应该做为幕后推手,充分挖掘人才,将班级同学推上一个令其大放异彩的舞台,最终实现“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所以,对于很多班长,一长专班,把自己忙得昏天黑地,精神不佳,而且学习不好的做法,我十分不赞同。这样也会班级同学的光彩掩盖,把让班级大放光彩的机会浪费。

在策划班级活动时,更应该让班委,班级同学群策群力,并以此为平台,增加同学们的交流。

(一)、班委交流要给力

班干部之间要加强彼此之间的了解才能够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定时的召开班委会无疑是一种重要手段,班委会上大家可以对最近的班级工作进行总结、反思,但大家经常习惯性地把班委会看做批评总结会。为此,我改进了与班委交流的方式方法,经常同班委们一起喝奶茶,一起讨论学习,一起讨论班级工作,以一种休闲的方式增进彼此的了解,让大家更好地敞开自己的心扉。

另外,在班级工作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分工,但更重要的是班干部之间要在工作上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不能只以自我为中心,要懂得采纳其他人宝贵的意见,这样做起事来会事半功倍。

(二)、班委工作要给力

有的同学可能之前并没有当过班干部,大学想要锻炼一下自己的能力;有的同学可能初中或班中当过班委,但对于在大学里担任班干部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相当一部分学生干部的合作意识淡薄,有强烈的个人表现欲,缺乏团队的合作精神。由于缺乏整体的团队精神,各个干部间各自为政,不能及时的沟通协作,不能形成整体的合力,直接影响了班级学生干部队伍工作的成效。

作为班长,必须全面参与班级工作,在班委具体执行工作时,及时的给予帮助,适时的给予方向上的、方法上的指导,努力提高班委同学的执行力、亲 和力、耐力,在具体工作中把班委培植成自己今后班级工作中的“左膀右臂”,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班级领导班子。

班级工作,从来不应是班长一个人在孤军奋战,而是所有班委的协作,是全班同学的大力配合。

三、文娱活动,凝聚班级智慧

有趣、有意义的班级活动是班级凝聚力成长的沃土。然而对很多大学生来说,班级活动的主题、形式以及过程都过于单调乏味,缺乏新意,使他们并不乐于去参加班级活动,这也是让活动组织者最为头疼的问题。

(一)、切实了解班级同学的兴趣爱好

首先,作为班长要了解每个同学擅长什么,做到知人善用,能够为在某一方面有特长的同学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同时这也能解决的班级活动没人出力的窘境。

在开学之初,我班就制作了“34战神”专题PPT,其中汇集了班级同学靓照和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经常翻开看精心制作的PPT以及生活中的留心观察,我大致了解了班内同学们分别擅长什么,在之后的团组织生活、英语角等活动中才能充分调动每一个同学,让擅长演讲的同学站上讲台,让班级歌神一展歌喉,让最佳辩手在同石工国际班的辩论会上为班级争光。

多了解同学思想,听取同学意见,可以有效地防止出现花费众多物力财力却得不到好结果的现象,也不会影响班级的团结和凝聚力,还能增加班委同学的号召力。

(二)、充分调动每位同学的积极性

班级活动只是一种手段,其最终服务于班级凝聚力的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在举办班级活动时要能充分调动每位同学的积极性。

首先,要在增强活动吸引力方面下功夫,要走进每位同学,了解他们的需要,领悟他们的渴求,以班内大多数同学的现实需求与爱好为题材举办相关活动。比如,真人CS、包饺子、野炊、唱K、骑行、篮球赛等都是大学生感兴趣的课外活动,但是作为班长,一定要将全班同学的安全放在首位。

其次,很多时候,同学们心里有想法,自身有能力,但却因为胆怯、存在“我不是班委,无权干涉班级活动的组织”的误区等种种原因,面对班级活动选择了沉默。作为班长,就要用自身的热情去感染大家,主动的向每一个同学争取意见,这会给班内同学一种受重视感,促使他们更乐于为班级活动献计献策。

(三)、充分利用课间五分钟

与普通班的大班授课不同,我们国际化人才培养班采取的是小班单独授课,在上课形式上与初中、高中颇为相似。针对我班同学“寝室分散,上课集中”的现象,我认为“充分利用课间五分钟”对班级建设至关重要。

在课间五分钟里,班委同学可以与同学商量班级活动的事宜,征询同学们的建议、意见;也可以多与班里的同学交流,增进了解,促进友谊;甚至可以在同学们连上三节高数无比困乏的时候,组织全班同学合唱一首歌,提高同学们的精神头儿,展现积极向上的班级风貌。

四、结束语

班长,并不是辅导员的传声筒,也不是同学们的应声虫。一个班级需要的不是一个将辅导员的“旨意”一丝不苟的向同学们传达的机器,而是能创造性的开展班级工作,能向辅导员争取班级利益的有思想、有主见的学生班长。在班级工作中,我也一直坚持自己的原则底线---班级的集体利益。只要不损害班级体的利益,对于同学们的合理要求,我都会尽力去实现;然而面对一些同学在评奖、评优时弄虚作假的行为,坚决不予承认。诚然,每个班中总有一些特立独行的同学,要征服他们必须对症下药,让不同个性、不同风采的同学都能在班级中如鱼得水,必要时刻,放弃也不失为一种顾全大局的明智之举。

作为班长,我不一定是班级里最优秀的人,但一定要是班级的凝合剂,就像一则水泥广告说的那样--我们生产凝聚力!

参考文献:

【1】

6.浅谈发达国家村镇建设经验 篇六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先进文化建设的基本历程从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历史,党领导先进文化建设的主要历程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阶段。(一)、从五四新文化到革命文化。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通过不同途径走上革命道路,但从思想精神上说来,大体都得益于五四新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可以说,以民主和科学为核心价值的五四新文化,是当时中国结束旧民主主义革命,开启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最先进的文化。此后,随着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和信仰,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随着党的成员投入到劳苦大众当中去做工作,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自然而然地从五四新文化发展为革命文化的建设。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大革命高潮中的各种文化现象,是这个时期先进文化的典型体现。

(二)、从革命文化到左翼文化和苏区文化。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新的革命道路,由此,革命文化有了新的建设内容和发展方式。可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在国统区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文化。中国共产党在各种左翼文化组织中,毫无疑问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再一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呈现出来的文化建设新气象。当时根据地的政权被称为苏维埃政权,根据地被称为苏区,这种文化建设的新气象可简称为苏区文化。1934年1月,毛泽东曾经对苏区文化建设的思路和内容作过这样的概括:实行文化教育的改革,解除反动统治阶级加于工农群众精神上的桎梏,而创造新的工农的苏维埃文化。左翼文化和苏区文化是从大革命失败到爆发全面抗日战争这10来年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文化建设的典型体现。

(三)、从抗日文化到延安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

7.浅谈发达国家村镇建设经验 篇七

1 制定工作方案, 成立领导机构

获批国家级和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后, 试点承担单位积极与广州市、区质监局沟通和研讨, 分别制定了广州大学城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建设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和广东省现代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工作方案, 从总体要求、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工作措施等方面做了工作部署。在试点建设方案中, 结合基地的特点, 进一步细化了任务指标, 制定了产业体系、服务标准体系、标准制修订、宣传培训、人才培养、品牌培育等6大建设任务, 并将每一年的工作目标进行细化。确保工作目标按时完成。同时, 成立了“大学城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建设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和省现代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由区政府政务办负责总协调, 广州市质监局、番禺区质监局、中山大学、试点承建单位、孵化基地主要企业等12个单位共同开展, 为试点建设的顺利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

2 加强宣传培训, 营造良好氛围

为在基地营造全员参与标准化的氛围, 由承建单位牵头组织, 联合市区质监部门、省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 结合企业座谈会、标准化专题讲座等方式, 利用政府简报、报纸、网站等宣传渠道, 大力宣传标准化知识和孵化基地的标准化成效。一是举办了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培训班, 广联研究院、茁壮电子、易家通等20多家企业参加了培训。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的专家围绕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概念、企业标准化概要、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企业标准体系的实施与自我评价、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确认等内容进行了专题讲座。二是收集基地试点开展标准化工作的动态, 汇总试点建设的进展情况、开展标准化工作调研、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申报有关服务业重点项目等动态信息, 编辑印发了《服务标准简报》, 目前已印发简报10期。三是在多家媒体开展了数字家庭产业发展系列报道, 将基地有关自主研发、集成创新、应用示范、标准研发、产业发展等内容进行了专题报道。通过开展这些工作, 在基地形成了良好的标准化氛围, 基地入园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提升。

3 增强竞争优势, 实现三大突破

在先后获得国家级I类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和广东省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后, 基地在省、市、区三级质监部门的指导下, 通过强化入园企业的标准先行意识, 充分发挥标准的引领作用, 在组织建设、标准研制、集聚效应等三方面取得了突破。

一是标准化组织的突破。建立了中电标协数字家庭标工委和省数字家庭专标委, 构建中日韩家庭网络标准化合作模式, 联合开展标准技术、产品应用、市场发展等方面的合作。目前, 为了适应家庭智能化系统发展的趋势, 实现居住区家庭范围内由不同设备、异构网络组成的各类智能化子系统间的互联、互操作, 采集处理各种环境信息、设备状态信息, 提高居住区建筑节能水平和集成管理能力, 基地正在筹建广东省智能建筑与居住区智慧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通过标准化组织的设立, 充分提高了基地企业标准引领企业创新的积极学习。

二是标准研制的突破。家庭多媒体与数据网络通讯协议规范、家庭控制网络通信协议规范等多项标准填补国际和国内标准空白, 目前已累计研制各层级标准53项, 其中国际标准2项, 国家标准9项, 行业标准11项, 地方标准31项。

三是聚集效应的突破。开展试点建设后, 国家AVS中心工程中心、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数字电视中心等技术中心和入驻企业从56家增加到目前的230多家, 聚集了超过350名标准研制人员。通过标准引领体系的建设, 最终实现数字家庭产业“科研与标准研究同步, 科技成果转化与标准制定同步, 科技成果产业化与标准实施同步”的三同步目标。

4 构筑服务标准体系, 推进一体化服务

在试点建设过程中, 基地着力科技服务的特点, 在省市区质监部门的指导和帮助, 开展了服务业组织标准体系的建设, 建立了以服务提供标准为主, 包括服务通用基础标准和服务保障标准在内的服务业组织标准体系, 共整理、制定服务提供标准60项, 服务通用基础标准14项, 服务保障标准35项。同时, 通过标准体系的信息化管理, 实现了服务项目、服务管理、服务提供、服务质量、服务评价等全过程的标准化控制、管理和持续改进, 服务成本和能源支出得到有效降低, 服务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在开展服务业组织标准体系的创建过程中, 基地积极总结, 为孵化型基地入园企业开展各类服务的经验和成效, 并针对全市各类孵化基地 (园区) 为入园企业提供各种个性服务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 申请并获批主导制定了广州市地方技术规范《数字家庭产业基地一体化服务规范》, 从基本服务、人才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学术与培训服务等方面, 对服务机构、服务人员、设施设备、服务环境、安全要求、规章制度和服务形式等方面对孵化基地的服务行为进行了规范和要求, 并明确了服务的内容、流程和要求, 在规范广州市数字家庭产业基地服务行为、维护入驻产业基地的单位利益和推进数字家庭产业良性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 积极推动该标准的应用实施并得到广州市及番禺政府的认可和肯定。目前, 基地涵盖招商服务、政务办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人才服务等服务项目, 将政务办、数字家庭办的各项服务融为一体的“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一体化服务中心”已经政府同意设立, 目前已挂牌并开始对外开展服务。

5 结语

8.浅谈发达国家村镇建设经验 篇八

关键词:田径;学科;团队;建设;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811.5文章编号:1009—783X(2009)04—0385—03文献标志码:A

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科是“北京市重点学科”,田径是重点专业。近五年,在北京市教委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田径专业全体成员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先后创建了国家级田径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田径教研室被评为奥运系统工作“先进集体”,1人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奥运系统工作“先进个人”称号;主编全国统编教材、全国“十一五”规划教材《田径》《健康体育导论》《青少年体能锻炼》《趣味田径英汉双语教程》等各类教材14部,出版《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发展战略研究》等专著20余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12篇论文人选2008年奥林匹克体育科学大会等国际学术会议,16篇论文人选第8届体育科学大会等国内一级学术会议。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27项,获得经费资助320多万元。首都体育学院田径学科建设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为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田径学科建设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发挥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基于此,我们将团队建设经验做一总结和凝练,以期能为全国体育院校更好地指导田径学科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共同把田径学科建设好、发展好,为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出应有贡献。

1田径学科建设几个阶段

首都体育学院田径学科建设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初创阶段、精品课程创建阶段、学术创新团队创建阶段、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创建阶段。从规模上来说,它经历了由小群体合作逐步发展到全国范围的大团队联合。从内涵上来说,它经历了由单一的编写教材发展到全面构建课程体系。

1.1初创阶段(1998—2003年)

1998年以前,首都体育学院田径学科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自1998年开始实施了一系列针对性研究,发展到2003年时,首都体育学院田径学科在教学研究和田径裁判领域取得了较大进步,建立了一定的知名度。在此阶段,首都体育学院田径学科建设指导思想体现出以专项技术教法研究为重点,细化田径技术教学环节,规范专项技术教学程序和步骤。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是《短跑》《跨栏跑》《铅球》《标枪》等11部田径教学系列丛书,该成果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受到了使用者的好评。

1.2精品课程创建阶段(2004—2005年)

该阶段的突出特征是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平台,以团队建设为核心,以创建高质量成果为重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按照“主干课程领域化”的思路,对田径课程内容和体系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建立了适应素质教育的田径课程新体系,改革了竞技色彩浓厚的田径课程内容。该阶段标志性成果主要有2项:①《田径》(专升本)教材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②《健康体育导论(北京市精品教材)。

1.3学术创新团队创建阶段(2006—2007年)

为了更好地建设国家级田径精品课程,经过研究和分析,确立了以改革和创新田径教学内容为核心,以加强高水平、高质量、影响大的教材建设为重点的工作思路。该阶段标志性成果主要有3项:①主编全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统编教材;②主编《青少年体能锻炼》;③建立北京市人才强教学术创新团队。

此阶段的田径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主要是按照课程内容的领域和功能,组织了全国33所院校55名田径学科的专家学者,主编全国高等体育院校统编教材《田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十一五”规划教材《田径》和《青少年体能锻炼》共3部。上述教材中有2部教材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并在全国36所高等体育院校中广泛使用,得到了使用者好评。

1.4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创建阶段(2008—2009年)

以学术创新团队为平台,按照“汇精英、纳群言”的建设思路,实施了“3个结合”,即“校内外相结合、老中青相结合、多学科相结合”,取得3项标志性成果:①团队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②《我国高等体育学校发展战略研究》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③《田径》(体育教育专业)教材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此阶段主要是通过团队合作实施了“5个结合”实现了质的提高,一批富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级奖励。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项目、北京市学术团队项目共获得经费资助270多万元。出版的专著、教材和阳光体育系列丛书中有1部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1部被评为“第10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部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近20篇论文人选2008奥林匹克体育科学大会和第8届体育科学大会。完善了全国第一套体育教育专业《田径》CAI课件和《田径技术教学》光盘6项。1人受到中共中央國务院表彰,大规模、高质量的教学研究成果使团队被评为"2008年度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2建设经验与重要成果

2.1以教材建设为突破口,创建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

在初创阶段就树立了为社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的教育理念,不仅重视教学研究,而且着重加强了教材建设,其目标“一切为了学生成才”。为此,在教材编写指导思想上突出了精炼田径技术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圆满完成《田径》(专升本)和《学校体能教程》编写工作,其中《田径》(专升本)教材2004年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实现教材建设重大突破。

2.2“抢占阵地,完善环节”,创建国家级精品课程

在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的同时,进一步认识到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经过分析已有的优势和特色,制定了“占领阵地,完善环节”的发展策略,由此拉开了首都体育学院田径学科精品课程建设序幕。

全体成员依据精品课程“五个一流”的建设标准和要求,首先实施了“跨校际、跨专业”的联合攻关,通过与北京电视台合作开发了全国第一个《跳高》技术教学课件,该成果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多媒体课件比赛优秀奖”和“北京市高校多媒体课件比赛一等奖”。其次,在学科内部加强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创新,进一步规范教学过程和教案格式,凝练学科优势和特色。2004年创建了北京市田径精品课程,并以此为平台通过整合、丰富和提炼优秀教学资源,2005年田径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田径精品课程”。该精品课程在全国高校田径领域引起了巨大反响,在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中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2.3树立集合整成思想,创建学术创新团队

高校是知识创新和理论创新的摇篮,2005年在教育部体卫艺司和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领导下,团队汇集全

国21所体育院校的29位专家、学者共同编写了全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统编教材。

在实施教材建设过程中认识到,要引领学科发展,推动田径精品课程上层次、出精品、出高质量成果,就必须建立具有多学科融合特征的和专业化的高水平学术团队。为此,2006年创建了北京市属市管高等学校人才强教学术创新团队——《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田径课程体系的构建》,该团队的建立不仅获得科研资助90万元,而且为进一步开展创新研究提供了较为充足的资金保障。

2.4实施“5个结合”,提升学术团队整体水平

经过2年多的辛勤耕耘,2008年团队提出:“适应社会发展,拓宽田径学科内涵”,通过“5个结合”,即校内外相结合、不同学科相结合、不同专业相结合、老中青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升田径学科队伍的学术水平、拓宽学术视野、增强科研意识。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增强就业竞争力,团队成员积极拓宽田径学科内涵,新开选修课程《双语趣味田径游戏》《定向运动》《健身路径》和《自行车运动》4门课程,努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实践能力。与此同时,密切联系各级学校教学实践开展了一系列教学调研,先后汇集全国33所院校的49名知名专家、学者,主编和出版了全国高等学校“十一五”规划《田径》教材、运动训练专业《田径》教材。2009年又联合全国12个单位30多位专家、学者编写和出版了《阳光体育导论》《孩子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快乐走与跑》《快乐跳与投》《校园极限运动》《健康运动与保健》《田径运动欣赏》《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与设计》共8部系列丛书。通过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成果一经面世立即受到使用者的一致好评,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也极大地提升了田径学科队伍的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

2.5内部挖潜、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创全国一流成果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创全国一流成果”是团队深化田径教学改革,加强教学手段现代化建设的工作方向。为此,团队在充分挖掘内部潜力的同时,确定了“以我为主,实施跨专业、跨校际合作”的联合研究,先后与北京市田径队、清华大学和北京体育大学等单位合作,制作了“田径"CAI系列教学课件和“田径技术教学”光盘。

高水平、高质量的全国第一套体育教育专业必修项目CAI课件,不仅让成员们获得了一系列奖励,也获得了多项课题资助,制作的6个课件在全国和北京市的课件比赛中全部获奖,其中“跳高”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多媒体课件比赛优秀奖”和“北京市高校多媒体课件比赛一等奖”,“掷标枪”被评为“北京市高校多媒体课件比赛”三等奖,“跳远”“短跑”“跨栏跑”“推铅球”被评为“北京市高校多媒体课件比赛”优秀奖。目前,教学课件在首都体育学院校园网运行2年多以來,点击率较高,深受使用者好评。

2.6以科研促进教学水平提高,创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通过田径学科建设和发展不仅培育出了在全国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而且形成了一支学科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的学术团队,培养了一支能够连续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型教学队伍,为全面提高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质量作出了突出贡献。

本团队骨干成员大多具有博士学位,曾主持国家级课题、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项目、国家体育总局和北京市各类课题27项,且在多个方向取得一些高质量研究成果。2008年获得“第十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北京市精品教材”z部、“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1人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团队被评为“2008年度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获得经费90万元,为进一步创新田径教学理论与方法提供了重要保障。

3启示

3.1团队建设需要成员具有优秀的教师风范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作为大学教师而言,育人是最重要的工作任务,因此,强调严谨治学,精益求精,体现教师风范是本团队永恒主题。在教学过程中,成员们“言为师表,行为世范”,严格要求教学规范和教学程序,夯实运动技能,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在实践工作中,如果一名教师不具有良好的教师风范是很难集中精力投身于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更不可能“做好事、育好人”。我院田径学科之所以能够发展到全国领先水平,就是依靠团队成员良好的教师风范,才得以实施一系列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取得今天这样的突出成绩。可以说,团队成员具有良好的教师风范不仅为学科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也为全校师生树立了榜样,发挥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3.2好的带头人是学科建设第一要素

建设一支优秀团队,一个好的带头人是第一要素!在实际工作中,“群众看干部”是一个普遍心态,这就必然要求学科带头人做到严于律己、宽于待人,要有“一览众山小”的学术视野和敏锐的洞察能力,对于学科发展要有“高屋建瓴”的分析判断能力,引领学科发展方向,带领队伍稳步前行。

由此我们诚挚地向正在建设和筹划建设团队的学科带头人们提出建议,只要学科带头人具有宽广的胸怀、包容的心态、虚怀若谷的待人方式,面对成绩和荣誉主动谦让,一个团队就必然能够带领好、建设好!一个过多考虑自身利益的学科带头人是凝聚不了人心、集中不了力量做大事的。

3.3骨干成员必须具有奉献精神

“一个好汉三个帮”,“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团队骨干成员就是团队的核心和脊梁,能否落实和贯彻学科建设内容,能否出好主意、领好队、带好头,骨干成员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在学科建设中骨干成员一定要具有奉献精神和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不计较个人得失,以身作则发挥表率作用。由于学科建设工作繁杂、任务艰巨、加班熬夜的工作时常需要骨干成员来承担,这就要求骨干成员能够牺牲自己的利益,顾全集体利益,要心甘情愿地把成绩和荣誉归功于其他成员,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和信赖,才能心甘情愿为集体作贡献。也正因为拥有这样一批骨干成员,才使得田径学科建设人气兴旺、成果不断涌现。

3.4学科建设必须依托和谐奋进的团队

“团结就是力量”,团队成员就是在工作中不断磨合逐步融合在一起的。实践证明,成员之间能够做到相互谦让、相互包容,是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项目的“人气”保障。也正是因为形成了海纳百川的学术氛围,才得以顺利贯彻“集众智、纳群言”的发展思路,才得以实现“5个结合”,才得以取得突出成果,才得以赢得校内外专家的好评。

从成长条件的角度来说,“一个好的环境可以使坏人变好”。因此,团队建设从一开始就注意营造好的工作氛围,树立正气,使成员“乐在其中”。可以说,田径教研室被评为“首都教育系统奥运工作先进集体”,团队被评为“2008年度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都是长期良好环境熏陶出来的,它既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积淀,也是几代人优秀品质的传承和弘扬。

4小结

上一篇:推进精细化管理 提升企业竞争力(四有)下一篇:入团申请书800字到1000作为高中生应该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