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制造设备维修与保养论文(精选8篇)
1.电子制造设备维修与保养论文 篇一
LED电子显示屏维修保养服务合同
甲方: 乙方:
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自愿签订下列合同条款:
乙方为甲方提供LED电子显示屏维修保养服务,服务期限:合同以一年为基本单位。如双方满意,可续签长期合作协议书。保修显示屏内容如下:
一、LED显示屏名称:
二、年保时间:
年保起算日期
****年**月**日至
****年**月**日为期
年。
三、全保内容及服务内容:
1、在质保期间,显示屏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对显示屏幕、控制系统提供全保服务。
2、乙方维修人员对屏体及系统部分进行检查或更换并调试;
3、乙方在接甲方报修信息后,乙方在8小时内派人到现场进行检查、维修;
4、乙方在LED电子显示屏维修保养过程中,更换设备的配件耗材尤甲方提供。如果甲方需要乙方提供设备的配件耗材,乙方按当时的市场价格提供给甲方。
四、付款内容:
1、维修保养服务费用:本合同维修保养时间是一年,一年内维修保养费(指人工费用,不包括任何的材料和零配件费用)共计人民币:
元整。
2、付款方式:质保合同签订后,10日内甲方向乙方支付所签订续保费用的50%,待8个月后支付50%余款,甲方以现金或汇款方式付给乙方,乙方收到每笔款项的同时,向甲方提供合法有效的税务发票。
3、质保期满后,产品如需继续维护服务,双方协商续签维护合同事宜。
五、退出。因乙方自身原因或甲方考核不合格等需要退出服务大厅时,乙方需向甲方办理相关物资及设备移交手续后方可退出。属乙方自身原因的,需提前一个月书面向甲方申请退出。
甲方:
代表人:
开户行名称:帐号:
联系电话: 日期:
乙方: 代表人: 开户行名称:
帐号:
联系电话:
日期:
2.电子制造设备维修与保养论文 篇二
关键词:电子汽车衡,故障,维修
笔者所在公司共有4台电子汽车衡, 1台模拟式电子汽车衡, 3台数字式电子汽车衡, 有1台是浅基坑基础结构, 其余是无基坑, 使用的称重显示仪有梅特勒-托利多8142PRO (模拟式) 、8530D、T800和柯力D2002C。称重管理系统采用专门定制的网络版DBISAM数据库。整个系统在硬件方面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在软件方面具有差异化的特点, 因此, 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一) 电子汽车衡的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1. 电子汽车衡的系统组成
(1) 基础。由混凝土整体浇注而成, 通常采用二次灌浆的方法来定位地脚螺栓和底板, 以保证位置正确。 (2) 承载秤体。通常由多节搭接组成, 用于承载汽车并将重力分解传递给称重传感器。 (3) 称重传感器。垂直安装在基础与承载秤体之间, 用于将重力转换为电信号。 (4) 接线盒。将多个称重传感器的信号进行汇总后给称重显示仪, 对于模拟式汽车衡, 它还有偏载调节的作用。 (5) 称重显示仪。采集处理称重信号并显示称重值, 它可设定和存贮很多重要的参数, 不同型号的称重显示仪在性能上存在差异, 须与称重传感器相配套。计算机称重管理系统。针对电子汽车衡特点并结合工作实际情况而开发的一种关系型数据库, 分单机版和网络版, 常见的数据库有DBase、Access、SQL Server和MySql等。
2. 电子汽车衡的工作原理 (见图1)
承载秤体上的重物在重力作用下, 通过连接装置传递给称重传感器, 称重传感器经形变将重量信号转换成与之成正比例的电信号, 通过接线盒汇总后, 由称重显示仪进行信号采集、放大、转换和显示。称重显示仪配有多种标准接口, 可同时把称重值输入给计算机, 组成称重管理系统, 进行数据存贮、统计、打印等处理。
(二) 电子汽车衡的常见故障与分析
电子汽车衡在安装、使用、检定及维护中总会出现故障, 以下是我在实际工作当中遇到的故障, 通过故障现象, 根据系统的组成、作用、原理和工况进行分析。
1. 称重仪表显示欠载
故障现象:空秤时, 称重显示仪 (8142PRO) 显示欠载。
初步检查的情况是手动清零无效, 重新上电也无效, 用车辆压秤也显示欠载。故怀疑故障出在称重显示仪, 首先核对仪表各参数未发现异常, 随后断开与称重显示仪的所有连接插头, 打开显示仪观察其板件上器件, 也未见损坏和脱焊, 接着上电测量集成芯片工作电源和传感器工作电源都正常, 用手触摸称重信号的输入端发现仪表有显示变化, 说明显示仪应无问题。将传感器接上显示仪并用手触摸称重信号的输入端发现无显示变化, 判断故障就在线路及传感器部分而不在仪表。打开接线盒拆线检查测量, 查出在与仪表连接的电缆插头根部, 电缆的网状屏蔽线有一根丝刺进了信号线绝缘外皮, 造成称重信号接地短路。剪掉一段电缆重新焊接插头后故障解除。
造成故障的原因是线头制作不规范和插头松动。由于主观上认为机房外的电缆和传感器存在问题的可能性大, 致使在整个故障查找中测量了所有的电缆, 最后才发现故障点。
2. 称重仪表显示不回零
故障现象:重车下秤后, 仪表显示不为零, 可清零。
多次观察车辆上下秤时秤体晃动情况, 晃动的幅度和灵活性还属正常, 称重时显示值稳定, 不是每次重车下秤后都出现不回零现象, 出现故障时显示值在0~100kg之间。检查秤体周边和底部的异物情况, 见有较多的泥浆与结块, 清除后使用观察, 偶尔还有故障现象发生, 后来用水冲洗秤体底部和所有地脚, 故障消除。
在雨季时车轮带有泥浆, 泥浆很容易在秤体周边的间隙处沉积, 当泥浆多了或结硬后, 就可能造成秤体不灵活而出现故障。
3. 称重仪表显示不稳定
故障现象1:称重时, 称重显示仪 (D2002C) 显示值很久才稳定, 过于灵敏。
该故障出现在承载秤体大修后, 大修同时更换了基础底板和传感器的压头钢球。观察车辆上下秤的情况, 发现秤体晃动幅度并不大但很长时间才稳定, 仪表显示值随秤体晃动而不停变化, 变化过于灵敏。核查仪表各参数未见改变, 调整滤波系数没有明显改观。起初认为秤体重新安装后晃动灵活属正常现象, 后来仔细检查秤体和传感器的安装情况, 发现有几个钢球与压头不在中心垂直线上。重新调校安装后问题解决。
因为钢球与压头不在中心垂直线上, 导致秤体除了受到垂直方向的重力作用外, 还在水平方向上多点受挤压。当车辆上下秤时, 秤体在外力作用下开始晃动, 随着秤体晃动, 水平方向的力在不断变化, 使秤体不能很快地达到力的平衡。
故障现象2:称重时, 称重显示仪 (8142PRO) 显示值不规则变小, 时好时坏。
仔细观察, 见车辆上秤后称重显示值慢慢地变小, 变化幅度不定, 变化速度也不定, 有时显示又稳定。根据故障现象初步认定称重信号不稳定。打开所有接线盒测量各传感器的电源和信号电压, 发现有一个传感器的称重毫伏信号波动。怀疑该传感器损坏, 拆线抽取电缆准备更换传感器, 无意中发现该传感器的电缆有陈旧性破皮损伤, 且损伤处有水。剪断电缆重新接线后再测量毫伏信号能稳定, 整个系统恢复正常。
由于传感器电缆破皮, 破损处的雨水导致称重信号旁路而波动。
故障现象3:称重时, 称重显示仪 (D2002C) 显示值不规则变化。
车辆上秤稳定后, 称重显示仪显示值还在变化, 变化幅度在200kg范围, 始终无法稳定。观察空秤时显示情况, 发现偶有零位不稳现象, 当车辆从秤体旁驶过时, 显示值就有小幅波动, 好像秤体受到振动似的。打开接线盒测量电源电压稳定, 也没见接线板有其他异常, 见有一个传感器的屏蔽线松动, 上紧后测试显示正常。
所有传感器屏蔽接地都是在接线盒处, 某一屏蔽线未接地, 造成信号受干扰, 故显示波动。
4. 称重值有偏差
故障现象:称重仪表 (8142PRO) 显示偏小, 车辆吨位越大称重值偏小越多, 偏差不成比例。
用相同车辆上其他秤进行称重对比, 发现30吨以下的显示偏小100kg左右, 70吨以上的显示偏小500 kg左右, 偏差不成比例。用50多吨的重车标定后, 对比称重数据发现还是偏小, 又用80多吨的重车重新标定, 有所改善但还是偏小。使用一天后, 对比数据还是有偏差500 kg左右的情况。让同一车辆上下秤体多次称重比较, 发现车辆停留在秤体中部与在秤体两端的显示值有差别。此时想到偏载可能有问题, 调节接线盒里的电位器到极限无法满足要求, 检查所有传感器和地脚时, 发现秤体两端各有一个地脚的底板松动。
由于地脚螺栓上的垫片腐蚀脱落, 造成底板松动, 故称重值显示偏小。因为螺母也生锈无法上紧底板, 要彻底解决问题, 必须吊离秤体, 所以只好临时塞一块薄铁皮在底板下面。压段测试, 调节偏载, 重新标定后, 暂时用于小吨位的车辆或非重要物资的称重。
5. 显示部分称重传感器故障
故障现象1:称重仪表 (8530D) 有时显示某个传感器故障。
称重或空秤时, 称重仪偶尔会显示出错代码, 提示某一个传感器有故障, 秤体晃动时出现该现象特别频繁。首先清洁该传感器的插头, 插好使用还会出现故障。见插头根部处有处置过的迹象, 拆开检查发现有根信号线曾经焊接过, 扯动一下便松脱。因线头长度稍短而不好焊接, 故加接一截导线焊接, 连接传感器试验后故障不再出现。最后对电缆进行绝缘、防水处理。
因线头短、空间小, 焊接质量差, 电缆经长期折动后, 堆焊、虚焊处接触不良, 造成该故障。
故障现象2:称重仪表 (8530D) 显示几个传感器故障。
仪表显示故障代码, 提示具体哪些传感器有故障。从现象分析认为几个传感器同时损坏的可能性不大, 故拆开接线盒检查, 发现接线盒受潮, 接线板的线路及器件有很多铜锈。清洗、吹干后故障偶尔还会出现, 但有所改善, 更换接线板后故障彻底解除。
接线盒受潮是因盒盖密封胶没装好, 接线板在工作状态下长期受潮氧化后形成铜锈, 使传感器信号衰减。此类故障易发生在雨季和空气湿度大的时候。
6. 不能发现全部称重传感器
故障现象:称重仪表 (D2002C) 显示没连接传感器。
全部传感器有故障不太可能, 故检查仪表所有参数但未见异常, 随后打开接线盒测量电源正常, 拔掉仪表的传感器插头, 将接线盒到仪表的电缆线拆开, 测量电缆即无断路也无短路现象, 测量接线板也没发现问题。最后, 只能怀疑仪表出了故障。更换备用仪表, 修改相关参数, 比对检查称重数据无差别后投入使用, 一切正常。
将更换下来的称重显示仪打开, 从传感器插头开始沿着称重信号的线路检查, 发现通讯用集成块下面的电路板有发热炭化的现象。拆下该集成块测量确定已短路损坏。更换新的集成块后连接系统测试, 一切功能正常, 用手摸集成块感觉温度高点。
7. 偏载调节无效
故障现象:检定时调整角差, 调节偏载电位器到头还达不到要求。
模拟式电子汽车衡的偏载调节是在接线盒里的电位器, 旋转到头时发出“嗒嗒”声。在压角调节各偏载电位器时, 称重显示值都有相应的变化, 唯独有一个角的偏载调节不能达到要求, 电位器已调到头并显示达最大值, 与要求的数值比较还偏小一点。重复几次调节各角的偏载还是无法满足要求, 故准备更换传感器, 顶起秤体取出传感器后发现该传感器的头部已崩裂缺口。
分析传感器损坏的原因, 认为主要是秤体摆动幅度过大, 而秤体摆动幅度与其限位有关, 检查秤体限位情况见挡板磨损凹陷严重, 限位间隙已有10mm。修补并调整所有限位间隙至3mm, 更换传感器, 检定合格后使用, 一直未再出现该故障。
8. 显示仪自检不能通过
故障现象:称重显示仪 (8530D) 自检没完成就自动重启, 重复不断。
该故障突然发生在过磅时, 现象表现有一定规律:仪表上电重启后总是自检到一定阶段就自动重启, 反复不停。见仪表自检不能通过, 断开所有连接插头, 打开仪表检查没发现元件有何异常。仪表上电测量芯片工作电源、传感器供电电源都正常, 观察仪表显示情况, 发现自检能通过并显示没连接传感器。将传感器连上仪表上电, 故障现象又出现, 故怀疑问题可能在传感器方面, 一个一个地断开传感器观察仪表上电自检情况, 断开了所有的传感器后故障现象依旧。在传感器与仪表连接的情况下, 在仪表处测量传感器供电电源发现电压闪一下就没了, 反复如此, 变化周期与故障现象吻合。此时, 想到电缆的供电线路存在短路的可能, 测量电缆电阻为零, 检查发现电缆破皮造成短路。
造成电缆破皮的原因是秤体底部泥沙结块过多, 已将电缆线掩埋, 在长期使用过程中, 电缆被慢慢地磨破皮, 当下雨后就容易发生短路情况。称重显示仪8530D供给传感器的电源有过流保护和自恢复功能, 故出现反复保护重启的现象。
9. 客户端计算机连接不上服务器
故障现象:有一个客户端计算机连接不上服务器, 无法获取服务器的数据, 其他客户端计算机联网都正常。
查看计算机的网络设置数据没见变动, 网络连接未显示异常, 使用PING命令检查发现不能与其他任何计算机联系, 故判定是该客户端的问题。检查双绞网线未见断线破损等情况, 重新插上水晶头后, 联网又正常了, 使用一段时间也没再出现故障。
网络连接的线路一般都没人去碰, 故怀疑故障原因可能是水晶插头接触不良。
(三) 电子汽车衡的维修与保养
在对电子汽车衡系统故障的实际处理中, 可以看到承载秤体、称重传感器、基础、接线盒、电缆、称重显示仪都有可能发生故障, 有时计算机和网络也会出现问题。系统是由各部分组成并相互联系的整体, 故当系统的某一部分出故障时都会影响到整个系统。在查找与分析故障时, 必须首先清楚系统的组成及其关系, 根据系统工作原理, 结合故障现象, 采用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法, 才能正确判定和彻底解决故障。
一般而言, 查找和分析系统故障的步骤是:首先应仔细观察故障现象, 其次根据系统工作原理和组成关系进行故障分析, 逐步排查故障部位, 最后判定故障点并查找问题的根本原因以彻底解决故障。
查找和分析系统故障的方法应采用“一分为二”法, 也就是将联系统一的整体或局部分为二个相对孤立的部分, 看看是否有变化?如果有变化, 那么什么改变?改变怎样?为何改变?通过这种方法将系统故障的查找分解为系统某部分故障的查找, 逐步分解直至找到故障点。从哪里入手来分解呢?通常电子汽车衡系统可分为机械部分与电气部分。机械部分又可分承载秤体和基础部分, 电气部分可分为信号传送和信号处理部分等。可以说基本上是按照系统各组成部分的作用来分解的。通过分解的方法有所侧重地查找故障, 可以缩小故障查找的范围, 便于迅速准确地找到故障点, 同时也便于查找分析产生故障的根本原因。
3.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 篇三
【关键字】机械设备;维修;保养
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是一个国家进步的基础保障,只有在不断地更新各种设备,才能使一个国家的研究成果变得更加有意义。可是有些企业只注重机械设备的更新和不断引进的新型设备,而忽略了对于现有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使得很多仪器设备在使用年限之前就损坏甚至是报废掉。这就是没有注意现有仪器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所引出的错误。
由于物探部门需要的是很多高精度高要求的机械设备。在这些基础上设备保养也就成为了物探部门必须注意的一个项目。只有在良好的保养与维护下,才能更好地提高设备的性能以及测量的准确性,从而达到工作要求。
无论什么样式的企业,设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生产经营的成果。只有不断地维修并且能够让设备得到有效地保养,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它的作用。
物探作业期间,必然会出现在泥沙、雨水、甚至是沼泽等等一系列的恶劣环境中。这也就导致了勘探车和各种仪器设备的各种指标下降较快。勘探车和其他仪器设备在这种环境下,多多少少会造成部件松动,腐蚀等一系列的工作之中能遇到的损耗状况。并且大大的降低了勘探车的安全性以及仪器设备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延伸出设备事故等问题。因此勘探车以及勘探设备的状况直接影響到是否可以更好地完成野外勘探等一系列工作。
结合上述所说,物探部门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总结出车辆以及各种勘探所用的仪器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大纲。从而提高物探部门的物品损耗量以及测量准确性。
一、建立一个有着规章制度的团体,让所有工作人员对于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修达成有效地共识。并且有效地落实到行动中去。并且在保养设备方面应该有着严格的规章制度去进行物探设备的保养。最大限度的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情况。因此应该建立一个监管部门去严格监管此项制度的进行情况。保证此项制度的有效进行。
二、设备的保养情况是决定设备使用寿命以及正常使用设备有效时间的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保养得主要内容包括设备外部清洗以及部件更换、总体调整等。再次要注意,设备的总体调整最为重要。只有将总体调整顺利进行才能保证有效地使用和利用。
三、不能因为某项工作的进行而将一段时间内没有经过保养的设备强行的在这项工作中使用。只有保证每个设备的正常保养,才能有效地提高每个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以及工作时稳定的表现,一定要将保养时间标注到设备的明显位置,保证此设备的正常保养与检查。
四、在设备保养期间,一定要用监督人员跟随检查设备保养情况,严格执行单位的保养标准,不能因为一个人马虎大意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并且加大设备保养的重要性的宣传,让每个人都能正确的理解,设备保养得重要性。认真完成设备保养得工作。
如果想降低设备的维修费用,那么就要重点抓住设备保养这一工作环节,并且要注意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才能更大的降低设备的维修费用。在设备维修环节还有几点需要着重注意。
一、在设备维修前,应当注意维修设备人员的操作以及技术方面是否过硬。
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不断发展,很多新型设备的引进以及新型设备所使用的新型材料还有设备的新型工艺让设备的结构变得更加复杂化,这就使设备维修人员的技术层次必须再次的提高。只有设备维修人员对每个设备的认真负责,并且技术过硬,才能更好地完成设备维修这一项工作。
二、在设备维修时,应当注意设备更换件的管理。
在维修人员处理设备故障问题时,可能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对其设备的某个部件误判而寻找新部件替换的情况。因此,注意设备维修时更换部件的管理,也是保证设备能够更加正常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才能大大提高设备使用时所带来的利益。
三、在设备维修后,应当注意维修后设备的测试以及使用情况。
设备在进行维修之后,会有一段磨合阶段,在这个阶段必须注意设备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且进行跟踪调查,保证设备在维修之后可以正常使用。在磨合阶段所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并且妥善解决,才能保证设备在最快的时间进入到最好的工作状态中去。
4.动力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篇四
是医院中的消耗科室,这无疑对我们后勤各部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如何在做好工作的同时又降低能耗、降低动力设备的损耗,将成为我们今后的主要工作之一。
也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我院在工作中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锅炉房一注重日常设备维护
我院锅炉房动力设备是医院动力设备的主体,主要包括:锅炉本体、给煤设备、除渣设备、炉排减速设备、给水设备、水处理设备、除铁除氧设备和鼓引风机设备等。
我院在日常工作中就十分注重机器设备的维护保养。
因为只有锅炉的状况良好,才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实践中。
我们的做法是:
首先,日常运行与经常性保养相结合。
主要完成以下工作:第一,检查各设备注油口、油标及日注油。
勤观察油标尺、油标面的状况;第二,如果发生台面渗油情况,马上检查缘故。
主要查密封垫,查封胶周及毫体;第三,温水炉运行前检查排风。
此项工作由带班长负责完成。
其次,阶段性维保与小型维护相结合。
主要注意以下事项:第一,按周期分别,调整上煤机,除渣机,链条的松紧度;第二。
监控水处理设备的运行状况,定时采集水样,低于水质标准时,马上进行处理;第三,将除尘设备的定期疏通,冲洗;第四,检查各配电箱、柜的卫生条件和接触是否可靠。
这项工作由管理员负责监督实施。
最后,设备工作状况与定期检修相结合。
应当完成以下内容:第一。
每年采暖结束时,对锅炉房各种设备集中进行一次检修、维护,为明年的工作做好准备;第二,针对鼓风机、引风机的工作特点,一年必须进行一次动平衡、静平衡试验;第三,接受锅炉房检验部门的年检,发现问题及时排除,并校验安全阀、压力表,以上由管理员、科长负责监督实施。
这里重点强调一个问题:为什么每年必须作一次动平衡、静平衡试验呢?很多单位的鼓风机、引风机安装在室外,鼓风机吸取的是大自然风。
风沙与叶轮长期摩擦叶片产生磨损。
引风机叶片磨损就更为严重,因为它与烟尘直接接触,飞灰与叶片形成了软磨硬效应。
这样,叶片旋转时就会产生失衡,就会出现先兆噪声加大。
三角带加快损坏,传动式轴承损坏,对轮裂纹等问题。
同时,鼓风机部件更换又是比较复杂的一件事,尤其是在冬季,往往遇到工具不全、维修人员技术薄弱、配件现购等诸多问题,其一旦发生故障,将直接影响供暖、供气,并给医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因此,虽然每年做一次动平衡、静平衡试验看来繁琐,却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防患于未然。
二、污水处理站一依托社会资源
现在,我院已将污水处理站委托北京蓝源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管理。
这是因为,污水处理站地下检修、维护存在不安全因素,全国个别单位出现了生命安全、死伤事件:机械设备需专业人员维护保养;自控部分要由专业人员维护。
同时,诸如定期清理格栅、污泥这样的工作,在实践中不但没有人去干,而且还有生命危险。
同时,污水处理站也是环保局重点监察地方。
工作人员稍不认真,抽样就不合格,处罚告知书、罚款单就会频频出现,管理人员就是把环保局的门槛都踩平了还是于事无补,各级领导都对污水处理站头痛。
而通过委托给专业公司管理,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所发生的一切均由承包单位负责,医院只负责宏观管理、产权管理。
三、中央空调站一新颖的服务模式
几年来,我们与远大签订了维保合同,简称EMC。
它是指通过与远大签订服务合同,为医院提供诊断、改造、管理、操作、能源、维修、保养等集约式的中央空调解决方案。
是以节能设备为基础。
以投资改造为基本特征,以节能省钱为目的,以合同形式保障医院的权益。
中央空调也是一幢建筑中使用费用弹性较大的设备,空调费用低的每年每平方米仅30元,高的超过200元。
因此。
就需要一个专家来解决空调从主机到末端的所有难题:需要一个管家来承担从主机到末端的操作、维保、清洗、能源采购和结算等数百项烦琐的工作。
远大EMC恰恰满足了这种专家+管家的要求。
其主要有以下优点:
1.节省能源,EMC依靠远大公司积累的节能技术和服务工程师团队,能精确对应当地环境和医院个性化需求。
从技术改造、运行调节和优化管理三个层面挖掘中央空调节能潜力。
2.节省费用,EMC给医院免去人员开支、管理风险、隐性成本(精力、时间),最终在能源财务报表上体现出惊人的数据。
3.免除麻烦,EMC为客医院提供空调能耗审计、节能诊断、选型顾问、设备运行、系统维保、末端清洗、水质管理等集约式服务。
免除花费在空调上的精力和时间。
4.延长寿命,中央空调寿命在于产品质量。
更在于操作和保养。
EMC服务工程师对系统进行定期检测和专业化保养,不间断对系统进行联网监控。
延长空调设备寿命,提高投资效率。
通过与远大签订维保合同,从开机到停机,中央空调站的工作人员无须为该机组进行维护工作,只管看守好院内电源系统,蒸汽压力系统,水循环压力系统。
即完成了本职任务。
该项管理能够在规避由于人员流动、责任缺位、管理失误、技术低下、市场欺诈等一系列因素所带来的无边麻烦和巨大风险。
几年来。
通过实践的经验总结。
我们认为医院的后勤动力设备管理,选择优良的品牌设备,选择优秀售后服务的厂家,培养一支懂技术,普管理的干部,职工队伍是制胜的法宝。
同时。
把一些技术复杂、操作困难、易出故障的部门承包或分包给实力较强的专业公司,既给医院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
5.谈搞好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保养 篇五
机械设备是企业至关重要的施工工具,也是企业的外部形象之一。确保机械设备资源的过程使用能力,以良好 的设备经济效益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是机械设备管理的主题和中心任务,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对象。因此,如何加强企业机械设备的管理力度,充分发挥机械设 备效能,挖掘机械设备的潜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着潜在的安全隐患
由于目前不规范,管理制度未完全到位,一部分企业的领导为了追求利润和政绩,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必须的设备更新改造资金舍不得投入,致使设备异常陈旧、老化现象较普遍的存在,设备中存在着隐患,埋藏着诱发事故的祸根。
(二)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逐步弱化
企业内不重视设备管理工作这种现象普遍地存在。首先在企业诸多管理工作中,生产经营、安全无疑是被摆在最重要位置上的,而设备管理则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 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下等”工作。其次,许多企业中缺乏真正既有专业技能,又具备管理协调能力的专项人才。第三,资质高、管理能力强的企业目前大都作为 施工总承包单位出现,客观上退出了设备管理工作的一线,这也是该项管理工作正在弱化的重要原因。
(三)工人队伍发生了变化,给做好设备管理增加了难度
我国的工人由原来企业自有的1-8级技术工人,变成了绝大部分是未参加过任何培训的、游兵散将似的劳务工、临时工。这部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机械设备的 性能、操作规程、维护保养等基本常识知之甚少。再加上他们的工作内容大部分属承包性质等客观条件,决定了本该由这部分人来完成的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不会被完整地进行,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也只能停留在表面上。
二、机械设备管理的措施
机械安全是从人的需要出发,在使用机械的全过程(使用、维修、保养)的各种状态下,达到使人的身心免受外界因素危害的存在状态和保障条件。针对以上几个难点问题,结合施工过程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解决措施。
(一)正确选型,合理调配
任何一种机械由于自身的性能、结构等特性,都有一定的使用技术要求。如能严格地按规定合理使用机械,就能充分发挥机械效率,减少机械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降低使用成本。对于各项目之间的机械调配问题,做到提前及时的掌握机械设备方面的需求、退场信息,安排好机械设备调用过程中的二次保养维护工作,解决好使 用与保养的矛盾冲突。
(二)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测
特种设备就是与人身、财产安全,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承压和载人设备的总成,在生产过程中,比一般性生产设备具有更大的潜在危险性。由于特种设备是属于危险 性较大的设备,易发生事故造成操作者本人或他人的伤害,以及机械设备,公共设施等重大的财产损失,为保证其正常运行必须进行定期和巡回检测检验,以避免机 械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安全和生命安全。
(三)人员培训,持证上岗
人员培训包括作业技能的培训与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针对性:一要抓好施工项目机械操作人员的 准入关,将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工作做到位;二是编制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与安全操作规程手册,发给现场的每一位作业人员;三是做好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安全 培训工作。同时,对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应树立“全员安全教育培训”的理念。无论什么人,只要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机械设备相关生产活动,就必须受到安 全教育培训,上至领导,下到一般工作人员,甚至包括生产者的本文best 家属,要让他们知道所从事的生产劳动其安全的重要性和防护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方法, 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达到从源头上控制机械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机械设备强制保养的经济效益
维护保养技术要求简单,费用低,同时保证设备的正常作业,减少零部件的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特别对大型主要机械,必须强化必要的技术保养作业,以消除故障隐患,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更能减少大量的不必要成本,极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设备使用年限越短,可靠性越高,使用年限越长,可靠性越低。可靠性越低即机械设备容易发生故障,设备的有形磨损越严重,修复其所需费用也就越大。现代化机械设备是资金密集的装备,设备投资和使用费用十分昂贵,迫切要求设备管理的经济效益。
四、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方法、措施
首先,强保养、零等候工程制度,其工程的主体内容是:以“强保养”为核心,辐射修订和实施以生产者为执行主体的64种类别的设备完好标准和操作维护保养规 程,指定了主要生产设备的维修保养条例等管理制度;以“零等候”为核心,辐射设备修管人员为执行主题的软硬件增补与完善。“零等候”是指:设备发生故障后 等候维修人员时问为零,等候维修备件时问为零,等候维修工具时问为零,等候维修资料时问为零。“强零工程”对于企业来说同样具有较高价值。
针对机械设备保养的现状以及施工企业的新特点、新情况,我国提出了机械设备强制保养制度。机械的维修保养可以提高效率,但如何在保证使用效率的前提下使维修保养的费用达到最低,最终达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优,笔者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总结出几条建议:
提高认识,明确强制保养的原则,所谓强制保养,是对保养的硬性规定,必须按时进行,决不能因为工作紧张而不安排时间、人员进行保养。要开展现代化设备管理教育,使各级领导和广大设备管理者明白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寿命,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保养工作的好坏。
要建立健全保养制度并合理确定维护保养周期 施工企业应该采取定期维护、保养、检查(点检)制,执行“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定班保养、定期保养、巡回保养制度,并按各级保养规程执 行,低级保养由操作人员进行,高级保养由维修人员会同机械操作上进行。只有保养做好了,机械出现故障的几率下降了,才能降低维修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同 时,维护保养周期应根据机械设备使用维修的实际情况,收集使用维修的各种数据,分析机械设备各子系统的使用标准,故障出现的规律等多种因素综合确定,其方 法有概率统计法、技术一经济分析法和维护作业统计法等。
强化机械设备保养的技术管理,机械设备具有施工工期较强的季节性、施工作业的分散流动性和作业环境的恶劣。针对设备的这些特点,加强机械设备的保养,和及 时维修是强化其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首先,加强保养,确保设备技术状况良好,要树立“按时保养、按级保养、按项保养”的思想,突出“科学性、强制性、预见性”,做到防患于未然。其次,精心修理,保障设备及时修复。在设备维修工作中要配备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维修人员,突出预防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注 重装配工艺和优化修复工艺。
五、结束语
机械设备的管理和强制保养维护一个复杂的综合性课题,除了把好管、用、养、修关之外,还必须做到领导重视,各级机械管理人员、机械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及相 关配合人员之间责任明确,只有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真正做到“预防为主”,就一定能够杜绝重大机械设备事故的发生,保障机械设备 安全优质高效地为我们的施工生产服务。
6.车辆维修保养与管理制度 篇六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全局车辆维修与保养管理,确保车辆维修保养的及时、经济、可靠,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机关公务车辆及局属单位工作用车和工具车。
第三条 车辆维修与保养实行统一管理,定点维修与保养。定点厂家从财政采购的厂家中择优选定两家。
第四条办公室负责全局车辆维修与保养管理。局里成立车队,车队长由专职司机兼任。
第二章岗位职责
第五条驾驶员职责
(一)日常检查、保养、维护,确保车辆安全驾驶;
(二)定期对车辆进行清洗,保持车辆内外清洁;
(三)定期对车辆进行保养;
(四)车辆需要维修与保养的,提出维修与保养申请,填写《车辆维修审批单》;
(五)负责车辆年检。
第六条车队长职责
(一)协助办公室对全局车辆实施统一管理;
(二)对需要维修与保养的车辆,从技术上对维修与保养项目把关,确定维修与保养项目。
(三)负责与组织大修车辆的出厂验收(大修指单次维修与保养费用在5000元以上的维修与保养)。
第七条办公室职责
(一)组织监察室、车队长每年确定两家维修与保养厂家;
(二)负责车辆使用费用的初审与登记;
(三)会同车队长对车辆维修与保养项目询价,提出建议,按程序报局里审批。
第三章维修与保养
第八条 车辆维修与保养按照“先申请批准后维修”的原则进行。未批准同意的,驾驶员不能擅自对车辆进行维修与保养。
第九条车辆维修保养程序
(一)驾驶员提出维修或保养报告,填写《车辆维修审批单》;
(二)车队长对车辆维修保养项目进行现场核实,确定维修与保养项目,并签署意见;
(三)办公室会同车队长一道对车辆维修保养项目询价,按照质优价廉的原则,提出维修保养厂家与维修保养金额的初步建议;
(四)经车辆使用领导签字后报分管办公室领导审批;询价金额超过5000元的,报局长审批。
(五)驾驶员持《车辆维修审批单》到定点厂家维修或保养;
(六)车辆维修或保养完毕,驾驶员验收合格后,对所用材料、工时费等在维修清单上予以签字确认,更换的零配件交车队长查验并登记保管。属大修的,还需车队长签字。
第十条车辆在维修或保养过程中,遇到超出《车辆维修审批单》确定的维修范围的,驾驶员应及时按车辆维修保养程序的规定办理报修审批手续。
第十一条 车辆在外出途中或异地发生故障等特殊情况下需维修或更换零配件的,应及时通知办公室,经分管办公室领导同意后方可进行维修。返回单位后,驾驶员应按程序补办手续。
第十二条车辆原则上每5000公里保养一次,每30000公里更换轮胎一次(特殊情况除外)。
第四章 费用报销
第十三条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费用不予报销:
(一)未申请或申请但未获批准同意,对车辆维修与保养的;
(二)更换的零配件未上交的;
(三)超出《车辆维修审批单》确定的维修范围的;
(四)未在定点厂家维修与保养的;
(五)其它违反规定的情形。
第十四条在车辆维修与保养费用报销时,办公室要认真核对经车队长核签的《车辆维修审批单》与维修清单上的维修与保养项目。核对无误后,按照财务管理规定进行报销。
第十五条车辆维修与保养费用原则上每季度报销一次。第十六条驾驶员违反驾驶规定或其它有关规定产生的费用,由驾驶员负责。
第五章其它
第十七条车辆加油卡管理实行“总卡统管、一车一卡”原则。非特殊情况,严禁未通过油卡直接为车辆加油。
第十八条局公务用车相对固定到局班子成员,副处级干部用车实行挂靠,科室工作用车随对应的分管领导,特殊情况用车由办公室调配。因工作需要交换用车的,须在办公室登记备案,原则上由固定到该车辆的专职驾驶员驾驶,其费用与里程登记在用车领导名下。
第十九条 驾驶员福利待遇:劳动保护用品每车全年400元;洗车费按150元每车每月包干;行车安全奖(全年无事故的)按3000元/年·车发放;卫生、保洁用品、饮用水由办公室统一配置。兼职驾驶员参照执行。
第二十条车队队长比照副科级享受经济待遇(补助100元/月)。
7.电子制造设备维修与保养论文 篇七
1 中日韩电子类产业内贸易
1.1 中日韩电子类中间产品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UNCOMTRADE数据库数据整理计算。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UNCOMTRADE数据库数据整理计算。
由图1和图2分析表明:
(1) 中国对世界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出口迅速发展的同时, 我国该类中间产品的出口却并没有呈现出大幅度发展的态势。中间产品占该类产品的总出口在1997年是28%, 经过发展上升到2002年的最高比例33.12%后, 又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并在2010年占比只有21%, 可得出我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产品的出口以最终产品为主。但从进口视角, 我国对该类产品的进口却以中间产品为主, 虽然比重有所下降, 但2010年仍占该类产品进口的比重高达56.11%。
(2) 日本电子及通讯设备出口以中间产品为主, 而且这种地位也在不断加强, 从1997年的34%, 增长到2010年的44.33%, 除了个别年份略有下降外, 增长态势明显。日本中间产品的进口比重比较低, 在近十年变化很小, 说明日本的进口是以最终产品为主。
(3) 韩国经过经济的腾飞和科技的发展, 中间产品出口也是发展的相当迅速, 1997年中间产品占比20.81%, 到2010年占比达到了43.22%。而进口方面和日本相类似也是以最终产品为主, 中间产品的进口占比呈下降状态。
(4) 从上图的对比中, 可以得出, 虽然目前中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的出口发展迅速, 在世界市场份额和竞争力上都超过了日韩, 但从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分解来看, 中国以进口中间产品进行价值链低端的加工、组装及装配的国际分工地位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而日韩, 仍处于出口零部件, 进口最终产品的高端国际分工的位置上。仍然真正掌握电子及通信设备类机电产品的核心技术。
1.2 中日韩电子类中间及最终产品产业内贸易状况
由图3到图6, 中国在与日韩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产业内贸易中, 中国向日韩出口以最终产品为主, 中间产品占比不但小, 而且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尤以中国向日本中间产品的出口下降态势最为明显。进口方面, 中国从日韩进口都以中间产品为主。从以上的对比中, 可以得出在中日韩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产品的分工中, 日韩对中国大量出口含有技术含量的零部件产品, 利用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对中间产品进行加工, 组装并通过跨国公司的垂直分工体系将最终产品向国内进口。在这种分工体系下, 中国仍是以赚取较低的附加值来实现出口的大幅度增长。高科技机电产品竞争力的大幅度提升掩盖了这种旧式的分工。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UNCOMTRADE数据库数据整理计算。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UNCOMTRADE数据库数据整理计算。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UNCOMTRADE数据库数据整理计算。
1.3 中日韩电子类中间产品产业内贸易竞争力分析
(1) 中国相对于世界电子及通讯设备中间产品的竞争力水平最高, 在1998年以前, 对于韩国的竞争力高于相对于日本的水平, 但在之后, 相对于日本的竞争力水平超过了韩国。到2010年中国相对于世界的TC指数最高, 其次是对于日本, 相对于韩国的水平最低。
(2) 中国对世界的竞争力水平上升趋势明显, 2001年TC指数开始大于0, 说明我国中间产品贸易由逆差转为顺差。但中日水平在2002年到达顶峰后, 却开始下滑。中韩的变化则相对曲折, 在近几年也是呈现出下滑的态势。在电子类中间产品贸易中, 中国对日韩的TC指数一直小于0, 存在大量的贸易逆差。
(3) 对世界中间产品竞争力的大幅度提升可以看出, 我国电子类产品的生产已不再是完全进口零部件的加工组装生产, 而是开始转向在国内进行中间产品的生产并开始有了大量的出口, 说明我国在价值链的地位已不是处在世界市场的最低端, 在国际产业转移新形势的推动下, 中国也开始往其他更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生产阶段的转移, 而将比较有优势的生产部分留在国内。
(4) 对于日本和韩国, 我国的生产还处在比较低端的水平。表面上日韩电子类产品的竞争力开始落后于中国, 实际上, 国际产业转移已不在是单纯的产业转移, 而是渐渐发展为同一产业的不同环节在国际间的转移。尤其是对于电子类产品, 价值链拆分的产业空间分割已经成为其国际分工和跨国公司生产组织的主要方式。发达国家把研发等价值增值最大的生产经营活动留在国内, 而把加工、组装和测试等劳动密集型环节分设在发展中国家, 中国仍然是日韩在东亚地区的转移加工环节的选择, 传统的雁型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
2 延长境内价值链, 改变中国对日韩分工状态
由前文的分析可知, 虽然在电子产品类别上我国相对于日韩的竞争力有飞速的提高, 但深入的分析却发现, 我国在产品的分工中并没有改变传统的雁型模式, 仍然是处在中日韩三者中国际分工的最末端。因此, 政府应该看到这繁荣背后的真相, 加大对核心技术的培育和支持力度, 鼓励我国企业进行自主研发, 重视机电产品零部件的生产和出口, 延长机电产品在中国的价值链, 适度增加中间投入品的本地化生产, 有效带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对外商来说可以降低采购成本, 对国内企业来说可以带动上游工业品的生产和出口, 提高加工深度, 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另外还可以鼓励吸收FDI进入零部件和中间产品制造领域, 促进我国在机电产品零部件和中间产品生产能力的提高。
摘要:本文通过中日韩电子类中间和最终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研究, 考量我国电子类出口竞争力现状, 深层次挖掘中国在竞争力背后的价值链地位。发现相对于日韩, 中国在电子类产品的低端组装地位并未根本改变, 需要政府加以引导, 逐步实现产业升级, 加强电子类产品的产业竞争力。
关键词: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价值链
参考文献
[1]李盾.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以工业制成品贸易为例.国际贸易问题, 2009, (4) :49-54
[2]史蓉岩.中国与韩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分析.时代经贸, 2009, (6) :91-93
[3]王国安, 厉江.中日韩三国之间贸易关系及结构分析——基于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研究.商场现代化, 2008, (10) :39-40
8.略谈机电设备的维修与保养 篇八
关键词:机电设备;维修;保养
中图分类号:T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9-0102-02
随着工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经济效益愈来愈依赖于机电设备的性能,机电设备的技术水平也成为国家工业水平的直观体现。由于材料、环境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机电设备在使用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磨损、形变、腐蚀、断裂等问题,使得设备的状态产生劣化,性能和精度降低,甚至造成整机的损毁。高质量地做好机电设备维修与保养,对保障安全生产、充分发挥设备性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都有着积极而显著的作用。
1 基本要求
维修是为了恢复或改善机电设备性能而实施的技术活动,保养则是为了保持或提高机电设备性能而实施的技术活动。机电设备维修与保养工作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安全。机电设备的零部件及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尤其是机械传动及危险部分必须舍友保护装置,线路、管道都要完整;设备的电气系统、传动系统、操作系统、安全防护系统等要稳定;温度、压力和振动等参数均不能超过相关标准;此外,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遵守操作规程。
②整洁。机电设备的内外均要保持整洁;工具、零件、附件以及产品要整齐放置,管道和线路要有条理;外露的滑动面、传动零件以及丝杠、齿条、齿轮箱、油孔等处不可有油污油垢;设备周围的碎屑、杂物等要及时清扫干净,保证设备所在环境的清洁。
③润滑。润滑所需要的相关设备,例如油壶、油枪、油毡等要准备齐全且保持清洁;按时进行加油或换油,保证不断油,防止干摩现象的出现;并保证油质符合相关要求,油压正常,油标明亮,油路畅通。
2 基本方式
机电设备的维修方式通常是指维修时机的选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事后维修。机电设备发生异常或者性能下降至合格水平以下时采取的非计划性维修,或对事先无法预计的突发故障时,被动地进行维修处理的方式;该方法适用于停机损失较小、不会造成设备连锁损坏、不会使生产前后环节堵塞等特点的设备,而对于重要设备,仅采用这种方式是很不经济的。
②定期维修。以时间为基础的预约维修方式,即只要设备运行达到一定时长,都要强制进行的维修工作。定期维修可以减少突发故障,预防隐蔽故障,适用于已知寿命分布规律的设备。但该方式十分僵化,且检修周期主要凭经验和统计资料确定,而非实际情况,所以维修过剩和维修不足的情况都时有发生。
③视情维修。立足于故障机理的分析,根据设备的技术状况,通过各种监测监控手段,为发现潜在故障而进行的维修活动。视情维修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故障率,有效预防和遏制严重故障的发生,减小了维修范围和工作量,使维修工作变被动为主动,经济而科学。
④机会维修。不拘泥原来的维修计划,充分利用节假日、生产淡季等生产空隙进行全流程的检修,避免了生产损失,使设备保持完好的待命状态,有效性高,可以与视情维修或定期维修同时进行。
⑤改进设计。不断地利用先进的工艺方法和技术,改正设备的某些缺陷和先天不足,提高设备的先进性、可靠性及维修性,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从企业的长期利益角度看,对于那些频发故障、维修费用过高的设备,或者有新的先进技术出现时,可以进行改进甚至重新设计。
维修的最终目的是降低设备劣化带来的损失,提高设备的生产效能。在实际生产中,应该针对不同的设备及其使用情况,分别采取适当的、经济有效的维修方式,尽可能的保证设备处在良好运转的状态。例如经济性影响不大或者无法有效监测故障的设备,可采用事后维修的方式;而对安全生产、经济效益影响较大的设备,则需要同时使用多种维修方式。
3 基本内容
由于机电设备的结构和运转要求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对机电设备的维修与保养时,其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三大类,即检查工作、保养工作和维护性修理工作。
3.1 机电设备检查工作的内容
检查工作是指定期检查、日常检查和点检或巡检,以便根据机电设备的运转情况,对其进行有效的维修与保养措施。在实际中,一般利用人的感觉器官去判断设备是否异常。首先是眼看,观察仪表的动作和指示值是否正常,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和零部件是否可靠和齐全,设备是否同故障发生前一致,有无出现变形、变色、断裂、松动、磨损、腐蚀、冒烟、产生火花等情况。其次是鼻闻,线圈、线路、变压器和电动机是否因为发生短路等异常而产生烧损的气味,是否有塑料设备因为过热而产生异味等。第三是耳听,设备的声音、振动音律及音色是否有异常,需要时可以用螺丝刀或者直接触及到异常的部位进行听诊。最后是用手摸,检查设备有无发热或过热,接头有无松动等。
3.2 机电设备的保养工作
对设备的保养主要是依据各类不同设备的使用要求,遵循使用说明书有针对性的进行保养。主要包括防锈、防蚀、清洗、换油、电源维护以及其他必要的调整工作,比如调整配合间隙、紧固零件等。防锈和防蚀是设备保养中最为复杂的工作,在生产中应该根据设备所处的环境,综合考虑温度、湿度、工业性气氛(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粉尘等因素,选择恰当的物理防锈或(电)化学防锈方法对设备整体和零部件加以保护。保养设备时还应注意机架和机壳的卫生,定期清理设备的表面及内部的污染物,对易磨损部件及时添加润滑油或更换零件。也应定期检查各种保护、防护设施是否完好,如接地装置、防护屏障、标示牌、警示牌等。此外,电源是所有机电设备的动力来源,设备的正常运行依赖于稳定、可靠的电源供给环境,因此,也必须经常性地对电力线路、配电柜、配电箱等电力设施进行检查,加强对供电线路的管理,防止鼠害、老化等情况的发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3 机电设备的修理工作
为了保持机电设备的各项精度和工作性能,在实施保养基础上,还必须对机电设备进行预防性修理或故障修理等工作。不同机电设备的日常修护工作有着较大的差异,但综合来看,主要包括及时更换易损部件和消耗部件,维护检测仪表和传感装置正常,治理漏油、漏水、漏气、漏电等。如果设备发生故障,还必须进行相应的修理工作,以恢复设备精度和性能,保证生产。修理前应详细了解待修设备的故障所在,如精度丧失情况、主要零部件的磨损程度、外观缺陷等,了解设备为满足工艺要求应作哪些方面的改进或改装,查阅历次修理记录,熟悉设备的结构特点和原设计精度要求,确定具体的修理方法。修理时应尽可能恢复到原有的精度标准,达到保证生产工艺最起码的要求。装配时要确保平行度、同轴度、垂直度等精度要求。修理完成后要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试验和检验,全面衡量设备性能的恢复状况。
4 生产实例
气流粉碎机是一种用高速气流来实现干式物料超微粉碎的设备,在化工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例如可以对普通白炭黑进行超细处理等。在对气流粉碎机的维护中,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定期检查分级叶轮、螺旋加料器、粉碎喷嘴的磨损情况,并且设置好脉冲控制仪的频率与频宽,确保过滤布袋的通畅;经常性检查主机、附机及管路、阀门等的状态,检查分级叶轮传动带的紧度,如发现松弛,应及时调整;定期清除风机内部灰尘,对分级电机轴承加润滑油;粉碎物料200~300 h后,需清理黏附在喷嘴、磨腔内壁及分级轮上粉体,以防影响粉碎、分级效果;控制柜注意防尘,使用中把控制柜箱门关紧,防止粉尘进入。停机时及时清理灰尘,防止接触不良;在风机开停车、运转过程中,如果风机内部有异响或者机身振动大应立即停机检查。
参考文献:
[1] 王国贞.电气设备故障检测与维护[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电子制造设备维修与保养论文】推荐阅读:
《电子产品结构设计与制造工艺》培训总结10-17
机械设计制造毕业生电子简历08-03
中国核电设备制造现状与趋势07-25
机械制造与设备个人简历08-20
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论文4208-08
设备制造厂铣工事迹材料07-26
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简历11-30
浅谈新型电子秤的管理和维修论文11-28
纳米制造论文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