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4-12-05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精选19篇)

1.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一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德宏州陇川县民族小学

潘正芳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加强小学生的阅读实践,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确,通过大量阅读,学生能感知丰厚的感情语言材料,增强语言沉淀,提高读书能力,从整体上增强学生的语文素质,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在农村小学生中,由于受办学条件、社会、家庭的影响,小学生的阅读水平不高、课外阅读量少,导致口语交际能力、作文能力较低,极大的影响了教学效果。要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我试着对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等进行探索。

一、目前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呼声很高,但在农村小学却是“雷声大、雨点小”。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仍然根深固地的存在。归纳起来,当前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

(一)阅读兴趣不高

由于农村学生受办学条件、社会、家庭影响,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多数学生读书积极性较低。多数同学不喜欢看课外书,即使看的同学也相当马虎,做摘记的同学很少。学生课余时间,完成家庭作业就万事大吉了,很少有学生能积极主动地阅读一些有益的书籍。

(二)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也就是说在训练过程中,要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教师要发挥为学生学习服务的主导作用。可是在教学中,有种种现象不符合训练要求。如有的是以问代练、满堂灌;有的在阅读训练时只是进行全班大合唱,不顾及学生的自主阅读;也有点偏爱少数优生,大部分学生得不到训练;有的教师只注重思想内容的分析,而与语言文字脱节。课外阅读更是囫囫吞枣,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三)没有良好的阅读环境。

学校与家庭,教师和家长共同构成了学生的阅读环境。农村学生大多数家庭条件差,很少买书。不少农村小学缺乏资金,没有一个象样的图书室,藏书少,仅有班级图书角,没有开设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时间和空间,导致学生的课内外阅读受到限制,达不到预期效果。

二、目前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目前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赶课。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时候由于时间关系,教师只让学生读一两遍课文,就开始讲解,对于默读很少涉及。因为他们认为那样会耽误时间,另外有些学生钻空子滥竽充数,他们不读书思考只是做样子,那样教师对于学生不好把握,教师就统一安排时间和阅读方式。

(二)农村的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理解深度不够。教师在教学中还是停留在知识技能方面,为了应付考试,以为只要让学生读书、写字、作文等就可以了,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阅读教学中,读书感悟少,提问分析多;自主发现少,引导求同多;教学过程、方法僵硬化等。有的教师以为课堂上形式变化活泼多样了就是新思维、新方法,有些语文课上过多的加入了非语文的内容。

(三)为了考试成绩,不顾学生的整体能力发展。有些教师只考虑自己学生的成绩,没有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个性差异。在课堂上为了完成自己不切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不给学生阅读的空间,总是满堂灌,把所有的东西都灌输给学生。这样一来必然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训练,阅读水平得不到提高。

(四)害怕课堂失控,不敢放手让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很多教师由于自身素质的问题,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提出的一些问题超出了教师的教学设计,使教师在课堂上无所适从,因而不敢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阅读,教师的设计不够丰富,教师素养必须提高。

三、解决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改变阅读观念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的老师认为,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读书,特别是读课外书会耽误学生做作业的时间,和影响其它学科的学习。其实要真正搞好学生的阅读学习和教师的阅读教学,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阅读观念,努力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形势,就必须重视阅读教学。

(二)创造阅读条件

要搞好阅读教学,必须具备必要的阅读条件。农村阅读条件主要缺乏在阅读时间、阅读方法和阅读书籍等。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必要的阅读条件,以课内阅读为中心,向课外阅读延伸。做好课外阅读书刊的推荐指导,以一篇带多篇、以课内带课外、以精读带博读,不断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运用课堂所学方法,内化为阅读学习能力。因为没有阅读时间的保障,没有正确的阅读方法和必要的阅读材料,那阅读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其次,学校应积极与家长联手,从改善家庭环境、营造家庭文化氛围入手,创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气氛。作为学生的家长还应给自己的子女做好表率,带头进行广泛的阅读,以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以便与自己的子女交流。再次政府还应加大对学校图书设施的投入,帮助学校建设图书室(馆),添置图书等,为学生阅读创造必要的条件。

(三)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搞好阅读学习和阅读教学,必须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起来。“学生内发性学习动机的中心是兴趣和好奇心。只要好好地培养儿童的兴趣,自然会带动它们的独立学习”,“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只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教学中,唤起学生高昂的阅读兴趣,并使之贯穿学习活动的始终,是指导学生阅读学习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兴趣促使人探究”。一个对某一问题一但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去了解这一事物,去探究它的特点和与其它事物间的关系。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只能解决眼前的温饱问题,而“授人以渔”却能解决终身温饱。在阅读学习中,教师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会一些好的阅读方法,自己去进行一些探究性阅读,以解除自己的一些疑惑,丰富和满足自己的需要。“学须有疑,有疑则有思,有思才有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激励学生深入思考,积极发现问题,大胆质疑,主动探究,使学生在不断的发现和解决疑难的喜悦中,获得新的认知,从而产生成功的体验,保持和激发积极主动的阅读探究心理。

(四)确定阅读主题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分年级段给学生确定阅读主题,并按不同主题给学生推荐不同的阅读材料。小学二至三年级为一个段,这个段的主题是:“快乐阅读”。这个段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寻找乐趣。四至六年级为一个段,这个段的主题是:“广泛阅读”。这个段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广泛地收集信息,从而迅速扩大知识面,巩固深化阅读能力。

(五)开展阅读活动

学校在开展阅读学习和阅读教学活动的同时,为了能更有效地提高阅读学习和阅读教学的效益,还应积极开展各种语文阅读活动和阅读竞赛等,从而激发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如讲故事、自办手抄报、写读书笔记等比赛活动。出此以外,班级语文教师也应在班级内尽可能多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阅读学习、阅读成果展示等阅读活动。

(六)课内外阅读结合

阅读,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范畴,它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我们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把二者结合起来,既要搞好课内的阅读教学,指导好学生对课内经典课文的阅读学习,又要搞好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如书籍和学习方法的的选择,时间的安排等。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课外阅读是对课内阅读的一个有益的补充。课外阅读,从方法来讲,应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经常性地对所读内容进行反思,从而使自己的知识得以巩固,认识得以提高,方法得以改进。从内容来讲,课外阅读,可指导学生读一些可以丰富学生知识,拓展学生知识领域的生活类、科普类和文学类的书籍。

为了更好地搞好农村小学语文阅读学习和阅读教学,更好地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语文教师应责无旁贷地担当起搞好语文阅读学习和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职责,这是语文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一定要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云南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毕 业 论 文 设 计

年级: 2009 级 本 科

专业: 教 育 学 专 业

学习形式: 函 授 姓名: 杨 有 英

工作单位:陇川护国九年一贯制学校

邮编: 6 7 8 7 1 2

2.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二

一存在的问题:理论不清, 模式混淆

一直以来我校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阅读教学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教师不是把英语阅读教学当成一般的课文教学:讲解生词——提炼问题, 过分重视词汇教学, 忽略阅读训练;就是把阅读教学当成课外阅读:解释生词——对对答案。匆匆走过场, 没有达到阅读教学的目标。“扩大阅读量, 提高阅读能力”成了一句空话。正因如此, 学生在阅读中遇到新的单词, 立即产生畏惧, 无所适从。遇到篇幅较长的文本, 不能运用良好的阅读策略, 迅速捕捉语言信息。不具备语篇分析能力和从文本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学生的阅读兴趣低下, 阅读能力欠缺。

造成阅读教学此现状的原因, 笔者认为, 是教师对阅读教学的相关理论不清楚, 没有形成适合自己、适合学生学情的教学模式。著名的英语教学专家王笃勤在其《英语教学策略论》中指出, “阅读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策略性。”一个教师的教学风格的形成, 教学策略的实施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论。当教师对阅读教学理论没有一定的认识之前, 是无法在阅读教学中实施恰当的教学策略, 帮助学生形成阅读能力的。因此, 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是:

阅读教学的文本通常是一个独立的语篇, 本身就具有作为语篇的语义功能、语用目的和语境。因此, 任何试图割裂文本, 提炼词汇、语法的教学方法都违背了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 都不可能帮助学生形成阅读技能。建立在格式塔心理学基础上的整体语言教学法应该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遵循的原则。

整体语言教学法强调, 语言是一个整体。语言能力的培养是整体性而不是割裂性的。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上, 考虑学生的需求、兴趣、能力的前提下, 保证语言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大量的自然的语言环境, 将文本看成一个功能完整的整体, 它不仅是知识的载体, 也是智力、情感的载体, 教学应从阅读、理解全文开始, 在此基础上展开各项教学活动。

二解决的方法:依附文本, 再构文本

我校所使用的教材为冀教一起版, 到中高年级时语篇教学已经占有一定的位置, 但并不是每篇阅读材料都适合我校学生的学情。而教师在进行语篇教学时却过分依赖文本, 分毫不差地迎合文本。造成的结果是,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失去了灵活性和想象力。学生在学习中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毅力。为了更好地完成阅读教学, 教师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文本。

1. 结合学情, 再构文本

教材是通用的, 学生却是千差万别的。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教师应该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 再构文本。或适当地降低难度, 或适当地拓展知识内容, 使阅读文本更加适合自己的学生。

2. 结合自身, 再构文本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专长, 在进行文本再构时, 教师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有些教师擅长表演, 可以根据文本的需要增加一些表演、对话的内容。有些教师擅长阅读,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朗读, 在朗读中体会文本含义。扬长避短方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阅读教学的学习。

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技能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专项技能之一。阅读技能的培养是在阅读教学中整合进行的, 教师只有对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才能够有效地开展教学, 从而形成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

摘要:部分英语教师对英语阅读教学重视不够, 认识不清, 模式欠缺。教师需要梳理整体英语教学法的理念, 结合学生的学情创造性地再构文本, 阅读前注重对学生图式差距的激活, 阅读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 阅读后注重帮助学生提炼信息, 掌握能力, 形成习惯。

3.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三

小学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任何一个学科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使学生喜欢阅读、善于阅读、勤于阅读,让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方法,才能有效提高阅读质量。在实际教学中,纵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学生阅读不能充分发挥自主性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过于重视对课文的分析和重点段落的讲解,导致学生没有机会按照自己的兴趣从整体上进行阅读,不能体会课文的深刻含义。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教哪段的内容,才让学生去阅读那一部分。在注重教学进程的课堂上,学生既然就失去了阅读的乐趣。

二是学生阅读局限于早读课上进行。 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时,只选择在早读课上进行。认为,在早读课上进行阅读就已经完成了阅读教学。早读课只有短短30分钟时间,满足不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进行阅读时没有固定的要求,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随意阅读,这就给一些学生创造了钻空子的机会。他们有的小声阅读,有的默读,有的根本不读,做其它的功课作业,使阅读教学失去了真正的意义。

三是学生阅读缺乏技巧和良好习惯。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掌握不了阅读的技巧和方法,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没有养成。主要表现在学生阅读理解感受课文、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比较差,甚至有的同学连阅读速度的快慢、停顿、读音的轻重和语调的抑扬都难以掌握,导致语文成绩困难提升。

要想解决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方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是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结合阅读教学。如,在讲授新知识前,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来预习课文内容,通过阅读掌握知识的重难点,并把理解不了的地方做上标记;在预习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要主动通过查阅工具书自行去解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先向学生进行范读,让学生体会教师阅读的语气和情感,然后让学生进行阅读。在阅读时要让学生有感情地读,在读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根据学生阅读的情况,教师可以选几个阅读比较好的学生给大家朗读,使他们树立阅读的信心,来激励其他学生更加积极的阅读。通过阅读来进行教学,比教师进行逐字逐句讲解收效要好的多,学生的兴趣也更加浓厚。

二是教学中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短时间能实现的,需要教师长期坚持和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阅读,并通过阅读对课文从初步认知到深入理解,以致到欣赏,并产生共鸣。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他们分析、理解知识的能力也会同步提高。因此,要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需要让他们走进课文内部,和作者处于同一个时代背景下进行阅读和分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向他们介绍课文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通过全面综合的了解,学生才能正确把握课文的情感内容,才能充满感情的进行阅读,才能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世界,才能读出课文的内涵和深意,最终达到阅读教学的良好效果,获得高效的阅读教学效率。

4.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四

摘 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基本层面着手,探究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就如何解?Q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问题;应对措施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更多的一线初中语文教师意识到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依旧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不足,在教师和学生层面都有体现,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1.从教师层面来看。从教师层面来看,在实际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教师对阅读教学的认识存在缺陷,也就是说,一部分教师认为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应该按照大纲和课程规划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比较注重诗词语句的巩固,思想内容的概括,问题的回答,却不够重视阅读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促进作用;第二,一些教师的课前准备不够充足,许多教师在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仅仅是围绕教材、教案和教师参考用书来进行教育教学的,并没有添加自己的主观见解,更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和需要来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和素质;第三,一些教师不能掌握一些有效的阅读教学技能。也就是说,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仅仅是使用通读,提问,再读,回答等这样单一的、枯燥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的积极性。

2.从学生层面来看。从学生层面来看,同样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学生对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高,长久以来,受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影响,学生对于阅读的理解就是怎样更快的答题,怎样更准确的答题,在阅读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的去感受阅读给其带来的快乐,也没有努力的从阅读中学习一定的知识;第二,对阅读的积极性不够高,也就是说,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的感受到阅读的价值和魅力,对于阅读的学习缺乏主动性;第三,学生的学习负担大,压力大,并没有充分的时间来细细的品味阅读,也就是说,现阶段的初中生学习压力都比较大,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很难有时间让其静下心来自己的阅读,仔细的从中感受阅读的快乐。而这也是我们在阅读教学中遇到的瓶颈问题之一。

二、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1.建立阅读共同体。建立阅读共同体,可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阅读共同体就是通过师生共同阅读的教学活动组织,通过交流合作的方式,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反思,促进师生精神共同成长。构建师生阅读共同?w,可以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双赢效果。教师需要贯彻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营造出多元化的阅读课堂,让教师和学生一起针对课文内容进行交流,对于经验进行分享。例如在阅读《冰心诗三首》的时候,还可以对于冰心的其他作品进行阅读,对于课文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各种好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建立家校合作的形式,构建亲子共同体,不仅也可以拉近亲子的关系,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创设阅读环境。创设出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提高。教师在实际创设的过程中,需要明确阅读情境的创设目的,避免出现形式化的阅读情境。创设阅读情境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应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的内容,促进学生的认知和理解。创设阅读情境可以吸引学生到课文当中,帮助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予学生直观的展示,将知识经验的不足进行弥补。例如在学习《海燕》的时候,学生对于海燕不够了解,因此无法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进行理解,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和海燕有关的视频,引导学生联系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精神。

3.课本延伸阅读。初中语文课本中的部分文章都是通过原著的节选而构成。由于学生只能获得其中的部分信息,因此对于文章所述事件的来龙去脉往往并不了解,对人物性格特点、文章主旨内涵也难以精准把握,容易造成无法理解文本,甚至误解文章的问题。对此,教师利用延伸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文章原著,不仅能够让学生实现拓展阅读,还可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实现阅读积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以课文为基础进行深入的阅读指导和方法讲解,可以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举例而言,在讲解《威尼斯商人》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原著,让学生深入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喜剧风格。比如,在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阅读欣赏这组诗的其他作品,了解陶渊明的诗作风格,进而了解古体诗的知识,以及探究陶渊明的人物性格和生平事迹。

4.思维联想阅读。所有的活动都离不开人类的创造力发挥,这就要求人们必须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进行活动的深入实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也是如此。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在课外拓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使其思维获得发散,从而在更加宽广的阅读中获得积累。一般而言,联想阅读可以分为两种方式:

首先是知识范围的拓展。也是通过文章所立足的某个主旨或具体知识点进行拓展,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体系的构建,能够更加全面地进行思考,而对文本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比如,在阅读《济南的冬天》时,学生会对老舍的写作风格、个人生平以及他在济南的生活产生兴趣。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老舍在山东居住时写下的《骆驼祥子》,深入了解老舍的生平经历,以及他在文学创作时的心路历程。

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和阅历,依靠自己的想象对文章进行再创造。由于很多文学作品在创作结尾时会通过开放式结局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也有的文学作品选为课文时也会因为篇幅等原因而删去原有的结局。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进行续写,让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更加深刻。比如,课文《我的叔叔于勒》在选入教材时,编者把原著的结尾选择了删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续写“我们一家”回家后的经历和可能发生的事情。之后,还可以让学生阅读原著的结局,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也可以让他们充分地理解文章,实现有效的拓展阅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育教学工作,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需要明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能够明确自身的责任和重任,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到不断的努力,不断的提高,不断的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事业的发展进步贡献一己之力。

参考文献:

5.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篇五

摘 要: 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其继续学习英语和运用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当前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多偏重于培养学生的听、写能力,忽视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由此带来的问题不仅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不平衡,还使他们失去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本文深入分析了现阶段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对策。关键词:阅读能力,小学生,英语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信息化和全球化成为趋势。英语是被使用最多的第二语言,全世界到处都有人在讲英语,许多国际场合也都是使用英语的。要想顺利的与其他国家的人交流,会说英语显得十分必要。随着网络的普及,英语的使用也更为广泛。要想学好英语,听说读写都是必不可少的。可在小学阶段,教师却似乎忽视了英语的阅读教学。

1.阅读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我国的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到毕业为止要能看懂和自己的英语程度相当的英文动画片或者英文节目,并且要求每学年不少于10个小时,掌握600—700个英文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阅读量达到10—12万字。要想完成这样的目标,没有足够的英语输入量是不够的,而阅读是输入语言的主要方式之一。

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不管是中学还是大学,阅读都占据了学生最多的时间。阅读教学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他们阅读兴趣,获取信息的能力。还能让他们习得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优秀的阅读技巧,为其终身学习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阶段只重视英语的听和写,其实阅读教学也是不容忽视的。

2.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观念陈旧,阅读活动狭窄

由于传统教学观的影响,很多老师认为阅读教学仅仅是帮学生解决文章的词汇和句子翻译问题。他们认为只要通篇文章没有不认识的词,文章就算理解了。

事实上这样是不对的,这么做会让学生在做阅读时,逐字逐句的翻译课文,一遇到不会做的就翻字典,不利于文章整体性的理解和把握。学生如果一直都这么做阅读,他们的阅读速度会降低,判断和理解的能力也会退化,十分危险。

而且,大部分的教师,他们的阅读教学都只停留在课本上,教材以外,绝不涉及。他们的教学步骤基本都是“教单词、读课文、回答和课文有关的问题、背诵课文”,势必要把教材利用“透彻”。

2.2教学手段单一,过分依赖多媒体

多数老师的教学方法都是一成不变的。教六年级的时候,他这么教的,关键是教到一年级时,他还是这么教。未免显得太生硬,也无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要有针对性。例如给高年级孩子上阅读课可以多讲一点词汇和语法的知识,给低年级孩子上课可以适当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对课文产生兴趣。

现在的老师都是用多媒体给孩子上课的,这样既能保护教师的健康,也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我个人也觉得很好。可是我在上课时也遇到过老师课件打不开或者多媒体出问题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年轻一点的老师通常都会显得手足无措,或者直接不上课了。这就是多媒体给教学带来的副作用,过分依赖多媒体,忽视了教师自身的能力,这是不可取的。

2.3标准答案一统天下,阅读训练缺乏整体规划

教师上课时关注的是教材而非透过教材应该掌握的技能。虽然他们上课时不断地给孩子提问,学生也很积极的回答。可是,提问的内容无非是书本上的知识,有些甚至就是书本上的原话,只需从文章中找到即可,学生的问题和答案就自然鲜有自身的理解和思考。老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开放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用正确答案来掩盖学生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只是在被动学习,缺乏主动性。

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还是以应试为目的,这不能怪学校或者老师,而是对目前来说,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老师多采用强化训练的方式来进行阅读教学,虽然小学阶段没这么严重,可是除了做题,老师一般不会主动让学生进行阅读活动。长此以往,老师只是简单的挑选阅读来应付任务,而并没有进行规划,这种行为让学生从小就失去了对英语阅读的兴趣。

2.4文化背景的缺失

英语毕竟不是我们的母语,作为汉语体系的国家,要想像外国人一样流利的看懂他们的文章还是有不小的难度的。例如,汉语中存在大量的成语和俗语,即使认识汉字,你也不一定能顺利地理解文章的意思。英语也是一样的,比方“rain dogs and cats”,你可能只看懂是“天上下猫和狗”,但在英语中这是倾盆大雨的意思。老师在教学生课文时,通常只注重词汇和语法,对于文化背景可能只是一笔带过,不利于文章的深层理解。

2.5阅读策略不足,缺乏阅读技巧

虽然新课改之后,英语教材变得符合学生的心理了,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依旧把文章和语法知识割裂开来,导致文章中的教材成为了仅仅是学习语法知识的载体。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依旧把词法和句法的讲解放在首位,至于阅读技巧,那是只存在于语文课上的东西。

老师在上课时,教导学生要勤翻字典。遇到不懂的就去查字典,这样做养成了学生的不良习惯。不利于孩子养成联系上下文的能力,他们最终真的只会死读书。教师应该适当的教导学生阅读技巧,让他们从小掌握好的方法。

3.解决英语阅读教学问题的策略 3.1转变教学观念,开展课外阅读

英语阅读不应该是以考试为目的的,它应该是轻松愉悦的。阅读教学不是单纯用来教导学生词法和句法知识的载体,而是用来教导学生阅读技能,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课程。学生通过阅读来了解这个未知的世界。小学阶段在人的一生中尤为重要,人的性格,品行,很多观念都是从这个时候形成的,所以教师应该本着对他们负责的原则好好教导学生阅读的技能。

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很有必要。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外阅读的任务,挑选几本比较有趣的书吸引孩子的兴趣。也可以在班级建立英语角,或者开展阅读课,延长孩子的阅读时间。

3.2丰富教学手段,提高阅读兴趣

兴趣是促使人行最主要的动力之一,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了兴趣,才会变被动为主动,把阅读看成自己的需求。相对的,如果学生对阅读没有兴趣,不管你怎么逼他,他也不会主动进行阅读。如何才能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呢,老师的教学就是最关键的因素。教师应该丰富自身的修养。

学阶段毕竟不同于中学,中学孩子是以考试为目的做了大量的阅读。而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压力还没有那么重,空闲时间也比较多,学生可以利用这些时间看看自己感兴趣的英文文章。可以在班级建立英语角,放一些简单的英文书,这些书最好多些图片,小学生比较喜欢有插图的书,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拿起书本去阅读。

3.3规划阅读素材

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也能放松自己,身心愉快。要想做到这点,阅读材料的选择是很有讲究的。教师应该选择一些比较简短的、生动有趣的、又能启发儿童心智的书推荐给自己班上的学生。这些书可以使童话故事、日常生活故事、各地区的文化介绍等。虽然是英文版的,应该也会比较受小学生的欢迎。小学英语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的内容比较富含故事性,学生比较喜欢。

3.4注重语言的积累

小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的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如果长时间让他们做阅读只会让他们产生厌烦的心理,所以最好让他们自己给自己安排时间。教师给他们规定固定的阅读量,然后规定一个具体的时间检查,让学生充分合理的安排时间。学生完成阅读之后,教师安排一节阅读课,分小组来讨论阅读的内容,尽可能的让学生对此产生兴趣,更能保证学生一周的阅读量。

利用假期时间观看英文电影或者听英文歌曲,这是我觉得很有效的方法。毕竟没人喜欢单纯的背单词,这样不仅无聊还很枯燥。多听英文歌曲相当于一直在听听力,不光能扩大学生的词汇量,还对他们的听力有好处。看英文电影能了解西方的文化,多少让学生从小就了解西方人的风俗和人情,没有什么是比电影更加直接、有效的了。只有当学生的词汇量扩大到一定程度时,才能无障碍的进行阅读活动。

3.5教授阅读技巧,培养自学能力

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比较薄弱,他们正处于成长阶段,遇到的问题比较多,好奇心也比较旺盛。教师在指导他们阅读时,应该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不能盲目的有问必答。比如,我们可以给他们推荐好的英语阅读素材,每周开一节英语阅读课。上课时,大家再讨论对这本书的看法,书上写了哪些内容,你怎么看这个故事等等。这些都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接触英语阅读,而不是下了英语课之

后,他们就和英语阅读没关系了。有学生喜欢一遇到看不懂的地方就来问老师,不是说喜欢问问题不好,而是应该有一个自己独立思考的过程。

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学会推测和归纳文章内容。教师可以提示关键语句,引导学生联想课文内容,并逐渐掌握这种方式,归纳总结课文内容。这种做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句子或文章的分析能力。

6.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六

(一)课堂教学教师仍是主角,学生缺乏自主性。

有些教师一上讲台就一堂课从头上到尾,唯恐讲不够,唯讲至上,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活动时间。这样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学生在被动接收知识的同时不再自己去深入思考问题,不再积极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培养和发挥。

解决这一问题方法,从教师方面来说,应该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与主动参与,教学相长,通过生活体验,通过创设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情境提验,利用各种条件,把学生带入课堂,让他们在课堂中捕捉各种信息,产生疑问,分析信息并引出各种设想,引导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探求新知,开发潜能。从学生自身的角度来看,必须激发兴趣,老师也必须通过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这方面主要强调使用这第一种数学思维过程:具体发现——猜想结合——理论论证——具体应用。

(二)盲目追求形式,华而不实。

在教学中,特别是情境引入问题,时下正是被小学课堂教学中热捧的形式。县教科所也在前一段时间大规模地进行这类教学模式的推介会,并在近期也进行了检查验收,因而老师们在教学中极力来运用这一模式进行课堂教学。但是很多时候这些煞费苦心的情境设计却是偏离的,甚至是牵强附会的。这样,不但没有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反而影响了教学的实质性要求。

解决这一问题方法,就是要求教师不可全部拘泥于某种模式去进行教学设计。如果出于教学的目的需要,一定要依据教学内容,合理的设计出一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学生自主探索的情景,在进行课堂教学引入。且不可牵强附会,生搬硬套。

7.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 篇七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忽视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人文性,但多数语文教师将二者割裂开来,重视字词句篇方面的训练,重视学生语文基础能力的培养,忽略了文本中蕴含的思想内涵,将阅读课上成训练课,从而背离了语文教学的本真。还有部分教师重表演轻感悟、积累、内化,削弱了语言文字的感染力。

2.教学被动。当前阅读教学存在功利性,课堂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为考为讲,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问学生答,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学生被视了知识的容器,与文本对话少,理解感悟少,教师的提问也缺少针对性、启发性,以自己的结论替代了学生的思考。

3.缺乏阅读目标。教师在制定目标之前,未深入探究文本,只按教参上的建议解读,并未真正吸引,只是从自己教的视角去理解。在小组讨论中,部分教师不能将三维目标有效整合,总是顾此失彼。

4.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被漠视。学生自主阅读的少,教师以自己的经验替代了学生的感悟,阅读过程被老师包办,学生只满足于听懂,导致在阅读教学始终徘徊在低层次上。教师要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在主动探求中掌握技能,提高理解能力。

5.课外阅读无序化。阅读教学过于程式化,学生缺少课外阅读的积累,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如何读,不知读什么,喜欢的就多读,不喜欢的就少读。部分教师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事,与教学无关,因而疏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1.构建生成性课堂。传统教学中,教师想方设法“诱引”、“强迫”学生到一条预设的路径上,与“标准答案”不谋而合。课堂不是一层不变的,预设的目标不是不可调整的,生成课堂更注重学生获得的感受。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纳入弹性的成分。通过文字描述、图片、音乐等创造适宜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如在《轮椅上的霍金》教学中,教者让学生谈谈张海迪故事,创设情境,“古今中外有许多像张海迪这样身残志坚、创造奇迹的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样一个人——轮椅上的霍金”。教者引领学生从张海迪的故事中走向霍金,感受霍金的成长历程,感受其取得的辉煌成就。

2.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交融。一些课堂看似热火朝天,但由于脱离了讨论的话题,教师美其名曰“开阔视野”,其实也只是形式上的“互动”,学生的思维没有打开,目标也无法落到实处。《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课外阅读量提出明确的要求,九年课外总量在400万字以上。教师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拓宽阅读区域从课内外课外延伸,可以推荐教材以外的资料,如唐诗宋词,优秀的网络资源。教师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思考,并以问题为导向,鼓励学生边读边提问,并让他们自己预测答案。在阅读中要学会圈点、摘抄精彩语句,写出自己的感受,还要针对自己的困惑提问,借助于参与资料解决问题,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问题,这样才能消化阅读的内容。

3.设定有效的教学目标。阅读是拓展视野、丰富精神世界、构建心灵家园的过程,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提出适度、操作性的目标。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要立足于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要把握目标的内在联系,让认知、情感目标彼此渗透。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有一定的发展。

小学生能读懂文章,但不知道如何从文中找出相关问题的答案,教师要进行正确的示范,亲自说出自己思考过程,让学生模仿。教师要加强学生的语感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感知和辨析,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理解的理解,让学生在享受审美的同时,能深层次地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4.激发学生想象。学习是再认识、再想象的过程,有了想象力就会对感知事物原型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形象。教师要给出一、两个能带动整篇课文阅读的中心提问,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从自己的独特的感中迸发出具有创造性的见解,发挥合理的想象,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表达自己的感悟。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开展探究性与创造性阅读,丰盈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审美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8.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八

关键词: 高中英语 阅读理解 教学对策

1.引言

作为一门语言,英语是全球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国际间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之一;作为一门学科,英语在我国的教育科目设置中始终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初中、高中词汇量逐渐扩大,句型变换逐渐丰富,语法知识逐渐系统,读写材料逐渐全面,高中生一般都已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用英语进行基本的交流。阅读理解作为英语输入的主要途径,多多锻炼不仅有助于巩固和丰富学生的词汇,还可以训练学生的语意理解能力、英语思维方式,以及总结概括能力。在英语考试中,阅读理解往往占据卷面分数的半壁江山,要取得高分,扎实的阅读理解能力乃重中之重。在英语运用中,提高阅读能力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更多的文字材料,拓宽视野,为自身与别人沟通与交流时积累更多的素材等。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理解的训练与培养方式虽然在阶梯式改进和成长,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阻碍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消解学生的英语水平。本文主要探讨当前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2.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阅读能力虽然很受重视,但在实际教学中,长期以来形成的应试教育模式难以扭转,从教师的角度看,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2.1过于重视应试技巧

在高考的压力下,大多数高中英语教师的英语教学主要在于应试技巧的训练,让学生通过不断刷题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的分数。在这种情境下,学生可能并没有完全搞清楚英语文章的真正内涵,也没有锻炼到逻辑思维,囫囵吞枣地做完一篇又一篇阅读之后,收获的可能只是猜题技巧。

2.2教学模式单一

课堂上英语老师进行阅读理解讲解时,习惯性地会将整篇文章肢解为一句一句,对每一句进行词汇和语法的分析,单纯翻译出句子的语意,却很少介绍文化背景,从上下文出发分析文章的逻辑结构及每篇文章所蕴含的语言美感,结果造成学生对阅读理解的兴致缺乏,降低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2.3阅读材料有限

教师习惯对英语教材上的内容进行精耕细作,反复讲解枯燥的知识点,学生无暇顾及阅读,只知道通过记笔记的方式记下零散的知识点,阅读素材积累相当匮乏,在真正阅读时难以调动语感,局限在对只言片语的理解上。有的教师注重到了丰富阅读材料,但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下,习惯性地随便找几篇阅读材料让学生课外阅读,缺乏系统的语感培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提供给学生的试题材料内容往往雷同,与现实生活结合不太紧密,更难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4缺乏情感沟通

高中班级设置大部分都是40-60人一个班,英语老师教学任务重,不能像美国或者其他西方国家的外语教学一样可以一个老师只负责二十名左右的学生。在大课堂上教师想多与不同的学生进行情感沟通,对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多给予关心与帮助,往往会显得力不从心或者收效甚微。一些被老师忽视的学生甚至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如果老师未能及时疏导,其英语学习会更严峻。

2.5忽视阅读习惯

有些学生阅读时喜欢遇到生词就先查词典,弄清楚每个单词意思之后才对整个材料进行完整的浏览。这种阅读习惯不仅耗时长,而且效率低,更会由于受限于查到的单词的意思而影响对整篇文章大意与逻辑的理解。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尽快完成布置的作业与任务,忽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3.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的对策分析

英语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重头戏,教师应该及时更新观念,主动创新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与学生共同成长,积极探讨提升学生阅读兴趣与能力的方法。

3.1转变观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对学生进行具体知识点的灌输,更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到达“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如果不能意识到这一观念,只知道对学生传授具体一个个的知识点,忽视掉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思考的可能性,那么培养出来的不过是一台机器而已,只知道按照已有的编程运转,遇到其他问题不知所措。因此,教师可以多针对阅读材料进行情景设置,提出一些开放式的问题让学生在材料中寻找答案。

3.2丰富材料,扩充学生知识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来划分,寻找相关的适合高中生知识结构的阅读材料,推荐学生在课下多阅读英语报刊书籍,在新鲜丰富的英语海洋中慢慢积淀,训练英语思维。

3.3设计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度

传统的英语教学是老师在讲台上仅靠一张嘴进行教学,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参与到整个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根据文章标题让学生猜测文章内容、将文章内容转化为图表、按照课文信息进行短文填空等形式,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发掘兴趣点,发挥想象力。比如,在人教版教材必修1 Unit4 “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第二、三段细读中,由于文章中内容纷杂,难以厘清,可以采用信息转换法,制作具体表格,让学生根据数据回答“Why the quake is the greatest one in the 20th century?”这个问题。或者采用情感共鸣法,通过给学生介绍“5·12汶川大地震”时的惨景和志愿者们奔赴到第一线上支援灾区,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背景体会英语阅读中所表达的场景。

3.4加强沟通,培养学生自信心

良好的师生感情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教师应该及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习惯,找准学生阅读能力有限的具体原因,分析究竟是语言障碍因素还是情感因素,这样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因材施教,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另外,对学生的能力做到精准的分析之后,让他们进行力所能及的练习,让他们在做对题目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逐步架构学生的自信心,克服自卑和放弃的消极心理。同时,学生在感受到老师的关怀时,会加强对英语阅读的关注度,心理上重视了,行动上才会体现出来。

4.结语

英语阅读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教师本身的问题,还受到整体教育环境、学校风气、家长水平和学生自身资质的因素的广泛影响。本文集中探讨教师身上存在的不足,旨在让教师提高警觉,积极寻求提升学生能力与对学生情感关怀的契合点,从而双管齐下,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进而推动整个英语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150.

9.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九

(诸暨市草塔镇中朱丽囡311812)

[摘要]: 随着人类社会步入21世纪,中国加入WTO组织,作为世界经贸、科技交流的重要交际用语—英语,在交际过程中越来越显示出重要地位。而长期以来,部分学生因基础差,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厌学厌讲英语。而在传统的英语教育模式中,多数教师注重笔试能力,忽视了对听力的训练和技能培养,偏重于知识的传播,轻视语言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一般交际能力的培养,出现英语“聋哑症”,造成教与学的很大浪费。

[关键词]:英语听力教学 问题 对策

听是人们在交际中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听力是形成英语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语言学习的规律来看,有声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语言是第二性的,语言学习始于模仿,先听后说。二十年代,国外学者里布斯和坦珀利曾对以英语为母语的一般成年人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交际活动作了调查,结果表明,听占语言交际活动总和的45%,是领会和吸收知识信息的最主要途径,说占30%,是人际之间交流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方式;读占16%;写占9%。从以上听、说、读、写四者的辨证关系和他们在日常交际活动中所占的比例,我们不难看到听力教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现实听力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目前的英语教学实践中,英语听力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理解困难,语言基础知识不熟练造成理解困难,如单词、词组、动词的过去式等掌握不牢;自身的语音素质不高,如难以分辨bad-bed、sheep-ship等。

2、听音困难,由于人们在说英语时,读音、语音、语调、重读、意群等因素的不同,造成表达上的差异,言语交际中人们利用语调、重读来表达情感,同样一句话用不同的语调,对不同的词语重读,可以表达不同的含义。学生往往对个别的字素、字词、短语还能听清,而在语流中就分不清听不懂了。

3、辩音困难,辩音是听力的第一步,由于初中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语音训练,缺乏英语氛围,再加上中英文语音系统之间的差异,对于音同字不同的词或在对话、讨论是说话、在打电话或嘈杂声音中的音分不清,就无法正确把握说话者的意图,得到有用的信息。

4、语速跟不上,正常的语速比教师的要快,往往是前半句还未能听清楚,后半句又跟上来了,大多数学生在做听力训练时不是有针对性的听,而是放什么听什 1

么。一段对话,不是听关键词,而是无论信息是否有用统统收入大脑,结果发现自己什么也没听懂。

5.词汇积累少,听力理解必须以一定的词汇量为基础。词汇贫乏,不论有多么高明的技巧也是枉然。绝大多数学生在听力上的一大障碍就是词汇量严重不足。实际上,大多数学生的听力词汇还不及阅读词汇的一半。此外,还应记住大量的固定搭配、习惯用法。因为这些短语形式多样,其含义往往超出字面意义。只有掌握他们的确切含义,才能正确理解句子。

6.母语干扰影响听力反应速度,学生在听英语时,由于不熟悉英美的生活习惯、文化特色,在听到一段语言信息后,习惯用中文逐词逐句翻译,因而影响了反应速度、理解程度和记忆效果,导致不能听懂内容。

7.受知识范围局限,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英语的同时,了解和熟悉相关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是相当重要的,如果这方面知识很贫乏势必造成英语听力障碍。因此,学好英语一定要博览群书,增加人文、地理、社会文化知识、科普知识、逻辑推理知识等,尤其应多阅读涉及英美文化背景方面的书籍,以便了解英语地域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等。

8.心理焦虑影响听力理解,心理焦虑主要表现在听英语时心情过于紧张、注意力不集中两个方面。注意力不集中主要表现在听力训练时思想开小差,哪怕只有几秒钟,对信息的录入就会出现断层,这势必影响听力的效果。有时学生注意力分散是由于听音时间过长,精神疲劳所致。心情紧张主要是由于测试时“求胜心切”,过度紧张导致大脑暂时出现空白,或是录音效果不佳、音量不大、声音失真或太大、听音现场干扰等,这不但直接影响听力理解的完成,也造成听者的心情紧张、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等消极效果。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加强英语听力技能教学,提高听力教学效果

课堂上,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学生掌握一些听力技巧:

(1)抓要点:重点理解并记忆所听材料的关键词和主要信息,克服力求听懂每一个单词、每一句话而平均分配注意力的错误心理。

(2)推理猜测:依据上下文或录音中的附加信息,如语调、语气及伴随其他声音等,对某些没听懂部分进行合乎情理的推理。

(3)分析预测:根据题目、图表、练习题等线索进行分析,并根据听者的经验来推测、判断将要听到的内容,这样有助于很快地理解听力材料。

(4)目的不同,方法有别:对所听到内容和目的要求不一样,听者的侧重点及听的方法会有很大差异。例如:听新闻一般是记住重点,即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要着重注意有综述性质的导语,听天气预报则要了解温度、风、雨、雪等细节,听讲座必须跟上讲话人的思路,弄清要表达的中心内容分为几部分,以及每部分的要点。

(5)准确反应数字:一个数字常有几种读法,熟悉这些不同的读法,并能准确记录下来。

2、用英语织织课堂教学,营造英语教学氛围

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是听力教学的有效方式。由于学生来源广,地方口音重,长期缺乏系统的听力训练,所以在听懂、理解教师用英语授课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此,在起始阶段教师应放慢讲英语的速度,并应多重复,多使用板书,在黑板上标明生词,用已知同义词或词语解释词义,用不同的句型转换同一意思的句子,并用简单句子概括段落大意,逐步使学生能够克服语言障碍,适时记录要求掌握的语言知识。

3、以听写为手段,检查课文语言知识的落实

听写是听力训练的一个重要形式,它贯穿于中学英语教学的整个过程,对于促使学生语言能力全面发展很有好处,因为学生能听懂并记录语言材料是需要一定的语言基础的,对于听写内容可选用课文句子和概括课文大意的短文。课文句子是指一些含固定词组搭配、实用性强的句型结构和一些便于学生写作中模仿,并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极有文彩的句子,还有一些开始接触课文时较难理解的句子。短文是指用简单、严谨的文字,用不同的词汇、不同的句子重新组织课文而写的课文大意。目的是训练学生运用听的能力,完整地理解一篇短文,并使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学习把不同词汇和句型结构用到同一内容中去,使所学语言易记、易用。

通过听写,培养可学生的语感。学生置身语言环境之中,认识句子中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体会并注意中国学生最难掌握的冠词、介词以及各种形式的运用规则,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习并巩固所学英语语言知识,提高听的能力。听写刊物培养

学生适当分配自己注意力的能力,也培养他们分析,判断并迅速落笔的快速反映能力。

4、用听力组织课文整体教学

新的英语教学大纲指出:“课文,首先应作为一个整体来教。”由于英语教学受传统教学法的影响,教学长期停于支离破碎的语言讲解、句子分析,不利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知识。新课开始前要求学生预习好新的单词,上课时老师复述课文,学生认真听,然后用意思辨析正误或多项选择题做口头听说答题练习,以了解学生反馈判断结果,在学生大致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段听课文,然后回答问题。最后逐句听理解有困难的句子,要求学生用中文翻译,检查理解情况。这样,“听、说、读”以听为基础贯穿了整一个课堂,学生不仅学习了课文及语言知识,也得到了听、说、读,尤其是听的重点训练,激发了学生学习应用的兴趣,也克服了单一教学造成学生的疲劳状态,学习效果比较好。

5、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合理选择听力材料

为让学生常有成功的体验,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欲望。这就要求教师所选的视听材料难度不要太大,设计的练习也应该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尽力制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降低和消除学生的紧张和焦虑感。恰当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并与传统面授相结合,教师可引导学生收听电台(VOA、BBC、Radio Beijing)电视台(CCTV-

4、Pearl)等节目。训练中插入一些轻松美妙的音乐和简短的幽默、笑话作为调剂品,消除紧张心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交际能力。

6、加强听力技能训练,科学实施听力训练

针对学生基础差,听力弱,交际能力低的状况,为更好提高听力训练效果,增强学生的听辩能力,笔者认为可从以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加强听力技能训练,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① 听——答(listen and answer)。⑴Yes/No 回答:学生关于听力材料的问

题进行了正误判断。⑵W/H回答:学生对于听力材料的问题进行了性质或状态的判断。⑶深层理解及创造回答有关问题,或就听力材料引起关于日常生活的经验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回答。前两者较为简单,可以根据听力材料进行或简或详的回答,第三类却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语言材料进行合适的表达。

② 听——重述(listen and repeat)。此种方法要求学生将听到的材料几乎一

字不差的重述出来。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训练学生的准确性;二是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对学生的听觉记忆力也颇有好处。

③ 听——复述(listen and retell)。此法要求学生运用已学的语言材料,将

听到的材料内容较完整地表达出来。复述的方法同样因人而异,学生可以通过此种练习加强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并且复习已学的知识,培养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但难点有二:一是理解并记住听力材料的主要内容;二是要尽快找到相同或相进的语言材料进行组织并表达出来。这种方法也是适合听力教学的后阶段或程度较高的学生。

④ 听——表演(listen and act)。这种要求学生将听到的材料用戏剧性、角

色化的方式表达出来,较为生动形象,具有一定的交际性。

⑤ 听——画(listen and write)。此法有两种方式:⑴用简单笔画表达听力

材料的内容;⑵用图表表达听力材料的内容。

⑥ 听——写(listen and translate)⑴听写,这种方式主要培养学生准确记

录材料的能力,其中又有听写、填空、完成句子等多种形式。⑵听——略写⑶听——改写,训练学生理解听力材料后,用已学的语言材料进行重新表达,是一种难度较高的练习方式。

⑦ 听——译(listen and translate)。在外语教学中,母语与外语两种语言的转换是必不可少的。这种转换是语言理解的一种方式,也是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笔者特地将听——译作为听的教学方式之一。其方法又有两种:⑴听——口译(listen and interpret)。此种方法即训练学生听力理解的准确性与敏捷性,又可使其戏剧化、角色化。听——笔译(listen and translate)。此法要求也有程度的区别,可以译出梗译或大意,也可准确翻译。对于高年级或程度较高的学生,还可以从“信、达、雅”方面进行更深入的要求。

三、反思与启示

笔者在教学中尝试性的按以上方式方法进行了系统性的操作与训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英语教学终究是动态生成的,在某些技能操作和教学上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得出了一些反思与启示:

1、在实际的听力训练中,教师应根据需要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科学合理地选择和整合听力训练内容。

2、平时听力技能的培养应区别于听力考试形式,不强调“满堂灌”的传统模式,应注重能力的培养和微观技能的操作过程。

3、在听的过程中,要优化学生听前准备工作和心态,尽量帮助学生克服听的认知障碍。

4、听力训练对教师和学生的口语、发音要求较高。因此教师应多鼓励学生模仿标准的语音语调、注意朗读的准群性,提高自身的听音辨音能力呢。

5、课外应鼓励学生多利用网络、电视等现代化的影视工具和设备,多看英文原版电影与小说杂志,多听英文歌曲及英文新闻报道,促进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熟悉感和亲切感。

总之,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首先要从观念、思想上重视听力训练,从传统的偏重于应试能力,转向以交际能力为主导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其次,应掌握外语教学的几个特点:听力训练是语言整体教学的一部分,应把听、读、写,四会训练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教学体系,进行整体教学,才能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再则,应让学生多听并会听,多听,需要教师提供好的听力材料及保证足够量的训练;会听,需要教师教会学生有效的方法。任何一种听力教学模式都有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应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少而多,反复循环,只有充分利用好这种特性,因材施教,听力教学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地址:(浙江省诸暨市草塔镇中朱丽囡311812)

参考文献:

1、Anderson,S.R.(1985)Phonolog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press.2、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3、杨连瑞《英语教学艺术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

4、胡春洞《中学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10.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 篇十

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沿袭“一本书、一言堂、一锅煮”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将备课当成“抄教案”,将上课当成“演教案”,将学生当成灌输知识的“容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随处可见——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加上机械重复式抄抄写写,以及为应付考试而做的大量练习,忽视了学生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自为性,使课堂缺乏活力,教学效果欠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教材的学习更注重学习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各个年级之间的知识体系联系紧密,中间如有一环节掉队,就很难补上去。而农村师资配备并不完全到位,难免中途有个别教师对新教材的把握不够,而导致学生的语文学习出现断层。接任教师再去弥补,效果不像老教材那般显著,从而导致语文成绩下降。

2、新教材的编排中,二、三年级之间跨度太大。二年级对阅读、作文教学的要求不明显,但三年级就要求会写250字左右的文章,且近几年来作文的题目艰涩,习作要求与五六年级相差不明显,使学生倍感吃力,也使教师教的幸苦。而且万一脱节,很难弥补。

3、农村孩子的家长配合难以到位。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但是,农村学生目前有三种状况让教师感到头痛。一种是,想配合而无能为力。许多家长学识有限,对现代教学提出的问题感到很茫然,无法谈的上让家长进行家庭辅导。二种是有能力而不配合,这类家长都比较忙,忙于挣钱,忙于农活,连学校开家长会都没时间参加。也许,在他们认为孩子交给了学校就是老师的事了。第三种情况是没有人配合。许多孩子的父母都外出打工,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等长辈上学,只管孩子的吃穿住行,不过问学习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家长良好“照顾”只有靠孩子的自觉学习,幼小的孩子又有多少能有自觉学习的习惯呢?顶多是为完成作业而已。这是语文教学也是各科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4、新教材内容变广、变活,虽说题型变化不大,但阅读量、识字量大增,也导致许多教师无从下手,只能更大范围的进行题海战术,更长时间的“折磨”学生,教师教的痛苦,学生学得痛苦。

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1、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普遍教学思想陈旧,语文素养参差不齐,创新意识淡薄。部分教师不思进取,放松了学习,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差,穿新鞋走老路,机械训练,忽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2、应试教育的阴影作祟。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影响,教师习惯于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只按照考试的要求进行教学,考什么就教什么、练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怎么练。甚至有部分自认为教书应考有法的教师将教材中的阅读课文弃之不教,理由是考试根本不会考这些内容。

3、对教师的考核与评价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将评优晋级与学生考试分数挂钩,导致教师急功近利,唯分数是从,课堂教学面面俱到,知识教得死,生怕哪个内客没讲到,学生考试时丢分。面对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不容乐观的现状,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对策

1、加强师资培训,尤其对年龄偏大的教师的培训,现阶段对年轻教师的培训不少,但对中老年教师的培训力度不够。加强教师的对新教材的认识,加强对教师的新教材培训。使教师对整个教材体系有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引导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学校进行有针对性的校本培训

2、学校对三年级教师要重点安排,同时学校要对他们进行及时的指导。

11.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十一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原因分析 问题对策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将初中毕业生阅读能力的目标定为:能找出文章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得信息;能利用字典等工具书进行学习;除教材外,整个初中阶段课外阅读量累计达到29万词以上。从《标准》的描述来看帮助学生提高分析理解阅读材料﹑获得有效阅读信息的能力是初中阅读教学的关键。但是初中英语的阅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现浅析学生阅读水平较低的原因并发表一下个人一点不太成熟的看法。

一、造成学生阅读技能水平较低的原因分析

阅读是一个积极能动地认知与思维的过程。学生的阅读技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实践表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影响阅读教学的因素有很多。

1.教师方面的原因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的培养;不断强化文章词句语法分析和文字翻译,忽视了学生整体理解文章能力的培养;一味追赶教学进度,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因此,英语教师必须注重自身的业务修养,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

2.學生方面的原因

造成学生英语阅读能力较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方面,学生普遍没有足够的词汇量,也不知道如何应用阅读技巧去猜测生词在文章中的含义,导致无法完成阅读任务。另一方面,由于缺乏阅读训练和阅读技巧,学生不善于抓关键句和主题句,阅读过程中几乎每句话都要翻译成汉语,致使阅读速度相当缓慢。再者,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较差,不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阅读任务,课后不愿意为自己找一些适当的文章进行阅读训练。

3.社会人文环境的原因

目前,大多数学生缺乏良好的人文环境,难以买到适合他们阅读的各种英语读物,学校图书馆的中学生英语读物也相当少,这些都阻碍了他们背景知识的拓宽。同时,家长对英语阅读缺乏足够的重视,更谈不上指导孩子进行英语阅读了。

二、针对在阅读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根据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阅读教学的现状的分析,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研究,解决初中英语阅读课存在的问题有如下策略

1.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包括词汇量的扩大和知识面的拓宽。

阅读难度的大小取决于词汇、短语搭配及句子结构的变换,掌握词汇和它的意义是阅读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识记单词的技巧,注意单词的一词多义和灵活性,同时注意单词在不同的上下文中意义的不同。

语言交际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我们在阅读时只有与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紧密结合才能把握文章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交给学生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2.激发阅读动力,培养阅读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首先向学生介绍文章的部分内容、故事梗概和其他相关信息,提供几个线索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产生悬念,让学生预测后果,激发其好奇心。接着介绍相关背景知识和有关内容,使学生有一种阅读的欲望,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听力技能。

3.抓主题句。

一篇文章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往往是文章的主题句,教师要教会学生从主题句判断文章的大概内容,同时要联系材料的插图、表格和图标等,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了解全文大意。

4.快速阅读,捕捉大意。

要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要使学生摆脱母语的干扰,直接感知语群句意,引导他们快速阅读,扩大阅读视幅面,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训练阅读速度,提高概述能力。

5.培养学生猜测文字含义的能力。

在阅读训练中,正确猜测文字含义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阅读过程中如果遇到不懂得单词或句子,学生应联系上下文加以分析,通过对文章整体的分析,再联系语法、构词法、逻辑推理、词的搭配等方法猜测其意义。在不影响理解文章大意的情况下,不必遇到生词就查词典。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和猜测词义的能力,又有利于适应中考阅读题。现行教材的安排,课文内容广泛,交际性强,课文编排上有很大的优势,这样就为课文教学和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提供了一个可靠地保证。

6.加强阅读过程的指导。

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阅读方法等加以分析与指导。这种指导不要理解成是对学生进行逐字逐句、面面俱到的讲解,而是对阅读过程给予适当的调控。同时,还应强调学生独立阅读,以达到培养阅读能力的目的。

7.选择适当材料,鼓励广泛阅读。

课外,教师应给学生选择适当的材料,生词不能超过阅读材料词汇量的5%为宜。材料可以是故事、寓言、小说等,学生可以读报纸、说明书、新闻等这些容易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内容。只有广泛阅读,英语的词汇量增加了,本国和所学英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知识就了解了,同时自身的文化素质也提高了。在阅读活动中,知识越丰富,阅读单位就越大,难度就越低。

8.复述课文,培养归纳、总结、表达能力。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复述能把学生学到的、理解的内容转变为自己的知识,并能结合自己的思想运用到语言实践中去,这是阅读的提升。口头复述可以采用排序法、填空法、表演法,设法激励学生借助表情、动作等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也能大量吸收语言材料,从而变为自己的知识。另一方面的复述就是写作,这一点我觉得很好,而且在教学中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学生通过写作把所需掌握的四会词、句子、语法进行了充分的训练,并变成了自己的知识,用自己的思想结合这些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就达到了学以致用。

总之,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经过长期的、有计划、有目的的系统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个英语教师都要有耐心,有信心,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训练阅读技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生加快阅读速度,提高阅读的正确性,从而提高阅读技巧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黄芳.浅谈初中英语阅读课的任务型教学设计[J].《教育研究》,2011.08

[2]陈祖义.浅谈网络环境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J].《校园英语》,2013.10

12.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十二

一、中小学阅读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1.评价方式大不一样。众所周知, 小学语文教学对小学生的要求不高, 只要学生答对阅读题即可, 但是初中语文教学给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既要求中学生要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 还要求学生对作者的写作特点有所掌握。一般来说, 初一的语文教师大多数都是从初三毕业班轮换下来的经验丰富的教师, 教学思维还停留在初三学生的层面, 还没有完全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 就对初一学生进行高标准、高要求的训练, 使得大部分学生对阅读不知所以然, 摸不着头脑, 从而使刚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阅读能力逐渐降低, 阅读兴趣、热情逐渐消失, 学习效率大打折扣。因此, 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教学质量、阅读能力, 教师一定要做好中小学阅读教学的衔接工作, 找准教学的方向。

2.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存在差别。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材内容非常简单, 知识点相对比较少;且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只需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点, 所以, 小学教师在教学时以词句段为重点, 只是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往往会忽略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而刚进入初中, 学生面对复杂的内容以及不同的教学模式时, 会出现适应慢, 无从下手, 不知道应该怎样跟上教师教学的脚步等情况, 从而表现得很茫然, 以致于阅读能力下降, 阅读效率难以提高。

二、中小学阅读教学衔接的有效对策

阅读教学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具有鉴赏美、感受美的能力, 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文化知识, 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所以, 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做好中小学生阅读教学的衔接工作,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由注重知识学习转向能力培养。一般来说,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要就是注重学生知识的积累, 如, 拼音、字、词的积累。而初中语文教学主要培养是学生的阅读能力, 譬如, 让学生学会阅读文章并快速找到文章的中心主旨, 能够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以及写作风格。因此, 在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 教师首先要做好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衔接工作。其次, 在阅读感悟中既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 又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同时, 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小学与初中的过渡期非常重要, 应放慢脚步。这样, 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可以降低学生学习压力, 让学生慢慢适应由小学生到初中生的角色转换, 只有这样才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学习阅读奠定坚实的基础。

2.从由浅入深转变为层层递进。由于小学的阅读教学只是停留在理解文章大意及简单的字词上面, 对学生理解文章的要求不高, 属于浅度感知, 而中学的阅读教学比较侧重于文章内涵及所要表达的意思, 属于深挖赏析。中小学的阅读教学方式也大不一样, 小学的阅读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 学生自行分析为辅, 而中学的阅读教学方式大多都是给学生传授阅读方法, 让学生自行阅读文章, 感知文章, 剖析文章, 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等等。一般来说, 在进行中学阅读教学时, 首先, 教师要让学生对文章进行预习, 把文章中的生词、生字勾画出来, 再让学生朗读课文, 对文章进行第二次预习, 抓住文章中的主要内容, 知道作者的写作思路以及写作风格, 能够找到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以及怎样的思想感情。最后, 教师出示相关问题, 让学生在文章中找到答案。通过这样的方式, 既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也可以让学生经过长时间的阅读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套阅读方式。

13.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十三

——丘伟青

问题一:教师不够重视写字课及写字训练。

写字教学一直以来都不太被教师们所重视。随着教学任务量的加重,时间一紧,很多教师就把写字这一重要教学环节给省略掉了,针对此种情况,我觉得当务之急,必须要改变这种现状,具体对策如下:

对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兴趣不是学生自发产生的,需要教师采用恰当的多样的手段激发、强化。教学中,教师应当不断地提高学生习字的兴趣,激发学生写字的热情,增强学生习字的信心,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使学生能够自觉地知难而进,勤学苦练.

1、用奖励的方法来调动学生写字积极性,提高写字兴趣。

2、榜样激励。教师应着力在四个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

(1)教师榜样。教师不分学科,在课堂上都应做到认真写好每一个字;课下坚持练字,并定期向学生展示。

(2)组织学生留心报纸杂志上的优秀书法作品,引导学生留心生活中的好字,认真看,细揣摩,做到胸有成竹。

(3)同学榜样。定期在学生中开展优秀作品评比展览。

(4)自我榜样。引导学生定期公布自己所写的最漂亮的字,以自我鼓励,不断进步。

问题二:学生写字姿势不规范

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但是写好字的前提,也是提高身体素质的关键。而当前小学生写字姿势不正确是个普遍存在的老大难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一”大都不到位:

1、握笔离笔尖太近;

2、胸部紧贴着桌边;

3、头偏向左侧;眼睛离本子太近。

我曾随机观察、调查过本班和临近班级,发现写字姿势的正确率仅在5%—30% 对策:

1、利用一些方法辅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握笔习惯。通过仔细观察,我发现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由于手小,小肌肉又不发达,以致写字姿势不规范。

所以我们在规范小学生写字姿势这个问题上,可以想想其他方法来辅助,如在笔的一寸处扎橡皮筋,小刀刻印等,直至习惯养成。

2、明确危害,做到姿势不规范不动笔。我们在集中指导和经常督促中,除了让学生懂得怎样写字是正确的姿势外,还得让其明确不正确的写字姿势对身体的危害——易患近视、斜肩、驼背、脊椎弯曲等毛病。引领他们反复练习,逐步养成不摆好姿势不动笔写字的习惯。

3、寻求配合,做到要求一致。为使学生养成姿势正确的写字习惯,我们还需要加强与课任老师联系,请他们上课时做到要求一致,督促学生保持正确的楔子姿势。并和家长取得联系,请他们在孩子写字出现错误姿势时,及时地进行纠正,配合学校规范孩子的写字姿势。

问题三:写字训练量不足

写字是一种技能训练,要想练好字,就得下苦功夫。尽管现在不少学校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开设了写字课,正常情况下每周两节课左右,一年下来仅有50多个小时,这么少的训练时间显然是不够的,再加上写字课经常会被其他一些主科挤占,可以说是形同虚设,写字训练量也就变得少之又少。

对策:

要解决学生写字训练量不足的问题,就必须坚持走两条路:

1、写字课时练;

2、平时作业时练

小学生虽然上写字课的时间不多,但平日写字实践的时间相当多。然而由于学生急于赶作业,注意力又不在练字上,所以往往缺乏训练意识,字写得不够认真。

14.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十四

一、中国当代中小学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从学科出发,功利性强;

从学科出发,功利性强:如黎世法的异步教学法,是从学科的问题开始探讨教学法;美国是从促进人的发展出发,以人的发展为依据:如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改革。

(二)理论缺乏深度

一是从演绎中推导出来,如李吉林的从刘勰《文心雕龙》中的“意像”学说中产生了情境教学法;

二是从教学实践经验中总结得出,如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崔其生的“三三六自住教学法”等。

(三)制度化教学管理对教学改革创新的影响

教学改革是对传统教学观念、方法、教学秩序、行为的突破与改变。教学管理往往则是从教学现实出发,用一定的规章制度对现有教学观念、方法、秩序及行为的规范与约束,它是学校工作有效性的保证,但过于细化的常规管理却会削减管理的有效性,限制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创新意识与积极性。比如所有学校的教学管理均会对教师如何备课、上课、作业与课外辅导、教学评价等方面做出具体的规定,一个教师要想称为该校的合格教师首先必须遵照这些教学管理的要求进行具体的教学工作。试想,如果教师按照学校的一切教学规定来进行教学工作,肯定不会产生教学创新意识,进行教学改革。东庐中学的导学稿改革,如果不是陈康金突破传统教案属于教师独有文本的局限,让它变为师生共享的资源,那么就不可能产生东庐中学教学改革。又如现在所有学校把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大多学校为了学生安全、不出事均不想把学生带到野外进行实地教学或访学,如果一个教师不突破这个规定与现实压力就永远不会产生情境教学法。同时,频繁的教学检查会削弱教师教学改革积极性。学校有许多常规检查,如学期检查、月检查,甚至周检查等。检查的目的是为了使工作快速有效地完成,但一些检查内容过于简单,并无多少实际意义,教师只能应付完成。以备课笔记检查为例,学校的标准是整齐、规范,但备课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思维既有线性的,也有非线性的,这样在形成文字时难免出错修改,备课笔记自然难以做到整齐规范。而所谓“规范”又有许多是程式化的东西。为了迎接期末或期中的备课笔记检查,许多教师只能在检查之前赶抄教案。

譬如考勤制度、频繁的教学检查等,对教师的教学自由是一种极大限制,挫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教学自主与管理制度规约 教学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教学生活是一种自主性很强的创造性活动,教师的专业自主表现为教师对教学实践的积极反思和创造。这种反思和创造具体表现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鲜明的课程意识、浓郁的教学文化意识和鲜活的教学生命意识。但教师的教学自主却在学校科层管理制度面前遭遇了尴尬,和管理制度规约之间产生了明显的矛盾,表现为: 1.教学常规管理与教学自由的矛盾。常规管理是有基层教育工作经验的人都知道,教师的工作是全天候的,教师的日常生活无时无刻不渗透着教育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工作是无法用时间来计算的。机械的打卡考勤制度在使学校管理工作变得简单的同时,也会使学校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2.日常教学考评对教学创造的束缚。教师考评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可以使教学工作更合理高效。但在管理实践中,有些考评方法过于简单,一些因素被简单量化,如一些学校规定教师一学期要读几本书、写多少字的读书笔记、完成多少篇教学论文等硬性指标,并把结果纳入学期结束后的考评。为了完成考评,教师只能走形式。这样的工作似乎有了“实效”,实质上却无创造性可言。教师的常规行为被固化、智慧的成分被削减,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逐渐消失在量化的考评之中。

3.(四)重视教法的改革轻视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研究

(五)重课程改革忽视教法改革

(六)重教法改革忽视教学艺术研究

(七)重教学改革忽视课程改革

三、中国当代教学改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一是许多教师受多年的教育惰性和惯性的影响,对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仍然不足。

(二)应试教育的羁绊

(三)教学改革政策不到位

(四)改革者官本位价值观的

(五)其他相关学科研究水平的制约

(六)三、促进中国当代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将研究脑机制与功能最新成果运用到教学改革中。

当前教学改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建议

一是要加强校长的教学领导力,在执行上出硬招。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中,有的校长视上级要求为耳旁风,不研究政策文件要求设计工作,不围绕上级工作重点安排工作,不按照年度计划落实工作。使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一些规定要求和重点任务在基层得不到推进。有的校长还习惯于过去经验式、运动式的抓工作方式,搞一阵风,摆架子,做样子,走过场,工作不扎实,不深入。有的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层面都做不到,有的安排部署工作凭个人喜好。因此,必须要切实加强校长对教学管理的领导力,有效地提高校长管理教育教学的执行力、思考力、影响力。通过一些有效的手段,迫使校长附下身子,沉到一线,聚精会神抓管理,认认真真抓教学。

二是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在落实上作文章。新课程改革三个最重要的关注点是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在这三者中,学校最具有自主权的就是教学模式改革,即课堂教学的改革。目前,新课程改革已经历经了六年,小学已经进行完一轮,初中已过二轮,高中也近一轮。改革的成效如何,是否已经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程理念是否已经完全落实到了实际教学中和学校管理中,是在真心实意、聚精会神地搞改革,还是在左顾右盼、虚情假意表面化地搞改革,这是需要每个基层学校的校长和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和总结的严肃问题。从现实中看,有的学校、部分校长、个别教师还是在指责课改、怀疑课改、敷衍课改,报着固有的观念和做法不放,只做表面文章。有的外出学习、考察,看到好的经验和做法激动一阵子,回来后热闹一阵子,过后仍旧老马旧车推着干,没有什么新起色。有的疏于常规教学管理,公开课、示范课、汇报课精心设计,花样多多,而对常态课放任不管,随心所欲,松松垮垮,质量不高,效果不好。有的还固守着靠加班加点补课,给学生加压增负的办法提高所谓的质量,还没有真正在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即构建有效课堂上下功夫。有的对新课标理解不透,把握不准,“三维目标”得不到有效落实。因此必须要加强学校常态教学的管理,不放过每一个学科、每一堂课、每一个环节、每一位教师、每一名学生。在课堂教学减负增效上出实招、下真功、求实效。把新课程的要求在课堂上落到实处,让每一堂课都精彩。

三是要进一步深化评价方式改革,在提高质量上求实效。评价方式的改革包括对学校的评价,也包括学校内对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改变原有的靠考试成绩或升学成绩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做法,切实加大升学考试中非升学考试学科和非学科因素的影响作用。对校长要有任期考核,对教师要有除教学外的综合考核,对学生要认真地进行综合素质的评价。通过评价方式的改革,引领和促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沙龙教学法

影响新课程改革的原因:

大学教学改革的滞后是新课程文化建设的阻力之一。大学教学时满堂灌,没有任何创新,高层教学依旧,底层改来改去不动可以称是折腾?由此得知,在分析问题时,要有全局意识,大思维,不能就问题而问题。

“大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决定学生的点击率”。教师能否给学生上课要看“点击率”,大学教学何以满堂灌?没有考核压力;知识垄断;百家讲坛的影响(讲坛的负面影响,就是满堂灌。),官场上的讲话与报告风。

教师教学信念的培养要远比教学技能的培训要艰难的多。如何培养教师的教学信念?

15.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十五

一、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的现状

我国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把幼儿早期阅读要求纳入了语言教育目标体系, 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合的兴趣, 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 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 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早期阅读是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前期阅读准备和前期书写准备, 其中包括知道图书和文字的重要性, 愿意阅读图书和辨认文字, 掌握一定的阅读和书写的准备技能等, 但是现在早期阅读在很多人的眼中并不以为然, 所以存在了很多的误区。我国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把幼儿早期阅读要求纳入了语言教育目标体系, 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合的兴趣, 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 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 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二、存在的问题

1. 学习适应上的困难。

根据幼儿的早期阅读教材, 利用一切机会和场所, 将季节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幼儿的日常生活等与阅读教育相结合, 让幼儿充分享受书面语言, 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方面语言的知识, 通过不断的感知内化, 积累阅读经验。同时, 我们尽量为幼儿提供时间和机会, 让幼儿自由地选择交流对象、交流内容、交流地点, 进行交流活动。

2. 缺乏阅读兴趣。

其实对幼儿来说, 早期阅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不仅包括视觉的, 还包括听觉的、口语的, 甚至是触觉的。只要是与阅读有关的行为, 都可以算作是阅读。识字, 是早期阅读中的一个成果, 并不是目的。只要处于正常的教育轨迹之中, 认识字是很自然的事情, 在这方面用不着太操心。天下没有爱读书的人不认识字的, 但有很多认识字的却不爱读书。

3. 阅读理解能力差。

童的言语发展是综合能力的发展, 并不是某个阶段只发展识字能力, 而另一个阶段只发展阅读能力, 如此等等。因此, 在语言教学中单独划分出一个识字阶段, 这与儿童言语发展规律是不吻合的, 也是不相适应的。事实上, 识字和阅读不可分, 不能脱离阅读谈识字。现在市场上有些识字卡片属于是脱离了阅读的识字, 其实, 在阅读中自然识字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 培养他们的语感。

三、对策与建议

1. 为幼儿提供阅读的材料。

随着视觉媒体的普及, 幼儿的阅读已不满足于以前单一的书面材料了, 他们很早就表现出对电视、画报的兴趣。我们应该从多种渠道来收集幼儿的阅读材料, 为幼儿订阅大量适合其年龄特点的阅读材料, 《彩图幼儿故事100集》 (红果、绿果、黄果三套) 《幼儿识字》等等, 可以为提供各种音像资料, 如录像、动画片等, 还可以为幼儿提供各种阅读拼图、识字玩具等。鼓励全体教师、幼儿、家长及其他社会成员来共同参与, 为幼儿的早期阅读提供丰富的材料, 特别是针对小班幼儿的阅读材料, 使幼儿能在阅读时积累丰富的知识经验, 增强表达的愿望, 为阅读兴趣和后天习惯的培养打下基础。

2. 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环境创设是一种特殊的潜在课程, 教师应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阅读特点, 努力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选材和构思, 多功能、多形式地利用创设手段, 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应有的教育功能, 来激发幼儿的兴趣, 更有效地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教师可利用一切需要向幼儿提供的场所, 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 让幼儿充分感受书面语言, 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方面的语言知识。

3. 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幼儿的早期阅读行为。

每个孩子的智力、发展速度都不是一样的。有的孩子喜欢阅读, 有的孩子想象力丰富, 但表达不够;有的孩子阅读习惯差, 影响了他的阅读水平等等。因此, 教师注意调动每个幼儿阅读的积极性。幼儿是好动、好模仿的, 每当阅读内容中出现有趣的角色或动作时, 鼓励孩子们学学样子, 孩子们对此乐而不疲。教师从中观察、了解到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及时发现幼儿间的差异, 给予他们相应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朱鸿菊.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浅探[J].学前教育研究.2007 (03) .

[2]李虹, 舒华, 学前和小学阶段不同识字量儿童的认知能力比较[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 (03) .

16.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十六

一、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得到了较大的改观,但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影响着阅读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未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虽然课程改革后,部分教师也重视发挥学生的这一作用,但由于教学设计不合理,而课时有限,导致在实践过程中对学生启而不发,设计了一些不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无法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知识传授,对学生语文素质以及人文素质的培养不够重视,语文教学课堂缺乏学生主体作用的支撑,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学生缺乏阅读积累

目前,学生缺乏阅读积累的问题十分严重。部分教师想要在课堂教学中安排自读训练,但课时有限;而如果不安排自读,学生的阅读积累薄弱的问题也无法得到改善。于是,很多教师选择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有的甚至没有将自读课和讲读课分开。在设计的问题缺乏针对性,问题过于简单无法达到启发学生的作用,问题太难学生又无法解决而老师只能越俎代庖。教师的讲授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剥夺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阅读积累不足。

(三)教学模式过于单一,阅读缺乏个性化

阅读实际上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包含了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不同个体、不同年龄段、不同生活环境的学生,由于认知水平、个人经历、心理素质等都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对于同一文本的阅读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而目前语文教学中流行一种固定的模式,就是学生先进行自然段的标注,并标出疑点和要点,然后再分析文章的内容和主体。这种教学方式表面上看是从易到难、从点到面、逐步深入,但实际上却违背了语文阅读有整体到局部再回归整体的原则,使得学生在完成后,只获得了一些零碎的知识,而缺乏对文章的整体感受,对文章的内容及创作目的等都一知半解,显然破坏了作品的完整性和美感。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加强课外阅读训练,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间或者课后跟学生讲一些关于阅读某书的读后感,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还可以定期安排一些阅读作业,比如说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书中,有一篇课文叫做《秋姑娘的信》,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让学生回答这封信的内容以及这封信具体是指什么,然后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心得,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理解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二)指导学生选择适宜的阅读内容,引导学生正确阅读

在前面我们提到过,小学是处于学习的起步阶段,因此对于许多事情都充满着好奇心,其自控能力比较差,对阅读的教材没有进行选择就读,只管是否有兴趣,而不管内容是否符合自己。所以,教师要对小学生进行引导工作,哪些书适合小学生来读,哪些书不在他们所理解的范围内,都要进行详细的归类,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阅读。就像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课文中,有一篇文章就非常适合小学生来读,那就是《大海睡了》,这篇课文不仅在小学生的理解范围之内,而且文章中含有大量的比喻和拟人的句子,对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

(三)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在阅读之前,教师要交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来帮助学生进行阅读。由于小学生的心思还未成熟,对于一些文章所讲述的内容不能够得到正确的理解,因此教师就必须对其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来理解文章。其阅读的方法如下。在初步阅读时,要对文章的大意有一定的了解;细读文章时,就要对文章的层次掌握,比如说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中,有两首古诗,分别是《春雨》和《春晓》,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些困难,这时学生就可以把不懂的地方标记出来,然后不懂的地方要问教师,然后教师给予指导。这样就能让学生养成自动阅读的好习惯。对于一些容易理解的文章,如二年级下册中《母亲的恩情》,对于小学生来说,故事的整体概要是能够明白的,但是更深一步的含义还是需要教师来进行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发挥着向导的作用,但绝不能取代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留单独的思维空间,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当独立思考解决不了问题时,教师再进行其指导和讲解工作,这样就会使学生的知识更巩固。换一种说法,就是更深次的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也会随之增加。

总之,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教学内容,制定适宜的教学策略,并结合多种教学方式,开拓学生的视野,从而全面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17.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十七

一、课件滥用充场面。

时下,小学语文阅读课,尤其是公开课,许多教师都错认为不用课件就不是一堂好课。有些课件做得花里胡哨,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课件只能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辅助手段,而不应成为充场面、讲排场的手段。

二、活动花哨迷人眼。

由于语文新课程对跨学科学习的注重,小学语文阅读课便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活动,如画、唱、跳、演等等,可谓是十八般武艺全用上,煞费苦心,弄得人眼花缭乱。好好的语文课被整得像表演似的,课堂是变得热热闹闹、学生也学得“不亦乐乎”了。阅读教学失去自我,成为了表演的舞台。

三、不甘冷场放声读

走进当今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朗朗书声如春风乍起。教师采用自由读、分组读、齐读、对读、引读等各种形式的读,可以说,发出声音的读在阅读教学中得到了回归,但是不出声的读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中出现的频率却不是很高。许多阅读课,大多采用出声读的形式而很少采用默读的形式,“书声朗朗”成了他们课堂值得炫耀的亮点。

四、肢解课文韵味无。

无论什么样的课文,教师总是喜欢将文章分析得“透透彻彻”的,生怕挂一漏万。好端端的课文总是被肢解得支离破碎,经过此番折腾,课文的美感从何而来,学生又怎能体会到其中的韵味呢?一堂课下来,这些“精华”始终找不到自己的“家”,课文教学的整体性非常差。

五、重视主体失主导。

一些教师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只管让学生尽情地说,发表自己的见解,无论学生说得如何,教师总是以“好”进行笼统评价或是不评价,生怕自己不尊重学生阅读的“独特体验”。以至于学生误认为自己怎么说都是有道理的,只要说出来就是对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主导地位的缺失,会使学生主体地位夸大并异化,这并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六、理念停留在口头上。

18.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十八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根据教育部对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目标的.定位,本文分析了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现状,从学生、师资、软硬件设施和教学等方面阐述了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现存的问题,探讨并提出了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对策,以期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改善有所启发.

作 者:杨素兰 作者单位: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宿州,234101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2007“”(21)分类号:H319关键词:高职 英语教学 问题 对策

19.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十九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上的问题许多教师在教学思想上, 没有认识到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一部分, 在日常教学中, 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帮助学生获取更多信息、知识, 拓展视野,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人文素养, 提高分析、思考能力、判断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意义。因而对它的研究不够重视。

2.日常教学中的问题许多老师在阅读教学中, 有的把阅读当精读;教学过程就是讲解生词、补充词组、罗列搭配, 逐句逐段分析句子结构、语法等。而有的教师相反, 把阅读当作课外阅读上, 划词组, 对对答案。学生自读后仅了解一下故事情节。由于教学方法单一、陈旧, 学生感到乏味, 没有阅读兴趣, 当然很难锻炼他们的阅读能力。

3.教学方法上的问题许多教师没有形成一套科学有效、易操作、体现新英语课程标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促进学生体验参与, 形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不够、实践不多, 学校教研氛围不浓的老师更会忽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

4.在课程设置上的问题在中学英语教学中, 阅读虽是语言技能的一部分, 但学生阅读量和阅读时间得不到保证, 阅读仅是体现于课堂教学中的一部分训练。在师资、课时、组织上得不到保障。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没有配套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能力的阅读材料。

二、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一) 形式多样,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思维的动力, 兴趣可以使学生思维变得丰富, 变得活跃。只有使学生对这一学科有了兴趣, 才可以激发他们的钻研精神, 才可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故而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如在教学《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1 Unit 2“Growing Pains”时, 笔者先让学生观看了美国电影Home Alone的片段, 其内容活泼有趣;然后再让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

(1)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play?

(2) Have you ever had this kind of experience when your parents had to go away and leave you alone or with a pet? If not, can you imagine what might happen if you were left alone?

(3) Could you handle all the responsibility and keep ev- erything clean and safe?

教师不直接进入课文的讨论, 而是用学生所熟悉的电视剧情节引入本课话题, 让学生充分想象一人在家时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能不能独自处理好所遇到的事情?这部分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共鸣, 在学生思维中形成悬念, 借助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引入正题。用这种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 因材施教, 全面发展

由于学生存在着差异, 在教学时教师应注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特殊需要, 面向全体, 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阅读中去。如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设计一些浅显易答的True or False questions给后进生回答, 让他们“跳一跳, 摘到桃子”; 对于中等生, 让他们进行思考、归纳后回答special ques- tions;对于优等生, 提问有挑战性的综合性问答题, 如评价性的问题等。在教学模块四Unit1 Advertisements时, 笔者根据实际设计出三类问题。

第一类:True or false

1. Advertisements are found in many places. √

2. PSAs are only found in newspapers. ×

3.All advertisements tell the complete truth. ×

第二类:

1.What do advertisements encourage people to do?

They encourage people to buy a product service or be- lieve in an idea.

2.What does PSAs stand for?

It stands for public service advertisements.

3.Why are some of the advertisements clever according to the article?

Because even if they don′t lie, it doesn′t mean they tell you the complete truth.

第三类:

1.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ommercial ads and public service ads?

2.Do you think young people are easily persuaded into buying new products? Why or why not?

3.What is the most impressive PSA you have ever seen? Why do you think it is impressive?

第一类问题的答案可在书上直接获得;第二类问题要进行适当的总结才能答出;第三类问题要求学生在归纳和联想或广泛的阅读后进行综合性的描述, 对学生是一种挑战, 也是一种鼓励。这样教学, 就满足了各个层次学生的要求, 使他们都得到尽可能的发展。个体学生素质的提高, 也就形成了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

(三) 合作学习, 形成活力

Reading板块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语言信息, 也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和练习。学生在完成每一项练习、参加每一个活动的时候均能接触地道的英语, 不仅增加了语言输入和输出的量, 同时也发展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了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以模块七Unit 2 Reading The universal language为例, 在完成教学任务后, 笔者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一篇“Harry Potter”的影评。这一任务的完成需要一定的时间, 因此, 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准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确定组长, 明确各自分工, 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多媒体资源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草拟初稿、加工和完善设计等活动。教师应重视学生通过大量的准备工作所取得的劳动成果, 要给学生的活动以充分的展示机会和时间, 并给予正确合理的评价。评价是以肯定、鼓励为主, 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增强他们学英语的兴趣和信心。这种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以及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培养他们的小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合作学习已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 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它在改善课堂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等方面很有成效, 同时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改中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法之一,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标的理念。

(四) 注重阅读, 提升能力

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句子的分析、理解”层面上, 而应该上升到“培养学生对阅读篇章进行整体分析和把握的能力”上来。培养学生对语篇的整体把握能力的具体方法有很多, 如:1.根据文章标题预测课文内容;2.圈出具有概括性的关键词或句;3. 从段落中划出主题句;4.从文章中找出主题段落;5.进行分段和段意概括练习;6.总的归纳或概括。这些方法各有侧重。但要达到理想的整体阅读效果, 还必须在课堂阅读教学设计和实践过程中结合学生实际并按照“由浅入深”、“由点到线, 由线到面”、“紧扣课文内容”的原则对这些方法进行整合运用, 使课堂教学具有层次性、体现逻辑性、富有整体感。

下面以模块二Unit2 An adventure in Africa的教学设计和实践为例进行分析探讨:

Step1. Prediction:

Q: What do you know about Africa?

A: the second largest continent, vast grasslands, black people, great deserts, wild animals…

析:运用预测法展开联想, 引导学生对语篇内容勾勒出一个模糊的画面。在引入课题的同时, 也为在后续的阅读活动中对所产生的“联想”进行阅读印证作好铺垫。

Step2. Skimming:

Discuss with your partner and draw a map of Toby′s trav- eling in Africa

London→Morocco→the Sahara Desert →Lake Victoria → Kenya→Tanzania

析:采用“略读”。通过找旅游线路、培养学生信息查找能力, 使学生逐渐产生语篇语意的总体印象。

Step3. Scanning:

析:采用“寻读”。在段落、语篇关键词或表达的提示下, 进行概括性的总体把握, 使段落大意逐渐明朗化, 并能从语言上进行组织和表达。

Step4. Post-reading activities

Suppose you were Toby and were being interviewed by a journalist. Make a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your travel plan.

析: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及语言组织能力。

(五) 延伸阅读, 促进写作

阅读课使学生了解文章的一些概要内容, 在通过阅读课输入一定信息的基础上, 教师可以写作的形式对阅读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概括和延伸。如可以通过完成与文章内容有关的summary、复述课文、课文故事接龙、根据课文改编短剧等方式进行操练。这样学生既要把握课文中的重点和逻辑关系, 又要用自己的语言把主要内容表达出来;既锻炼了他们组织篇章结构、理清句子与句子之间逻辑关系的能力, 又提高了语言的精炼度。同时学生也在写作过程中充分发挥着他们的想象力, 写作能力有了很快的提高。

三、结束语

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笔者相信, 如果每位教师都能精心设计每一堂阅读课, 并持之以恒, 学生的总体水平定能“突飞猛进”。教学是一门艺术, 笔者希望本文是齐放的“百花”中的一朵, 为我们的高中英语教学添上一点“颜色”。

参考文献

[1]吴炜.《谈英语教学中“留白”的运用》.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杂志社, 2009年

[2]朱惠芳.《牛津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策略探究和能力培养》.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杂志社, 2009年

上一篇:其它培训管理制度下一篇:儿科部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