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事故紧急预案

2024-12-04

安全生产事故紧急预案(12篇)

1.安全生产事故紧急预案 篇一

长汀五中安全事故紧急处理预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依据上级有关文件之精神,确保在安全方面发生事故时,使事故发生有效控制和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特别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学校安全事故。

二、事故报告制度

1、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告县教育局,电话:

2、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和事故抢救情况

(2)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初步统计

(3)事故发生的初步原因分析

(4)事故性质的初步判断

(5)事故的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三、组织领导

组长:吴继业

副组长:李卫、梁兴森、林友昆、戴燕祥

组员:韦勇康河声林生辉王荣斌陈 侃廖健东刘辉 游含虎各班主任

1、施救工作组,韦勇负责相关班主任参加,主要实施抢救工作。

2、善后工作组由康河声负责,主要负责与事故伤亡人员亲属的联系,安抚接待以及承办应急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3、宣传信息组由陈侃负责,负责及时上报事故基本情况,并负责提供上级机关需要了解的其他信息材料。

4、后勤保障组由王荣斌和廖健东负责,主要负责筹措应急救援所需的交通工具,急救药品等物资和承办应急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

5、安全保卫组由林生辉负责,主要负责现场安全保卫疏散事故区域人员以及承办应急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

6、医疗救护组由游含虎负责,主要负责救治伤员,送重大伤员,减小伤亡以及承办应急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

长汀五中

2.安全生产事故紧急预案 篇二

一、旅游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娱乐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或浏览过程中放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受空间、时间、地域制约。因此, 旅游是一项受自然及社会环境综合影响的活动, 任何环节出现异常都可能引起旅游安全问题。常见的旅游安全事故的原因有:

(一) 自然及社会因素

旅游活动的开展需要特定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但自然及社会环境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 具体表现为旅游环境的不安全状态。这种不安全状态包含:自然环境不安全状态与社会环境不安全状态。比如由于洪涝、泥石流、沙尘暴、游行示威、恐怖活动等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 旅游者行为因素

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也是诱发旅游安全事故的原因之一, 比如说随意丢弃烟头、或者为了挑战自身极限而参与挑战性、刺激性较强的体育旅游活动, 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三) 旅游管理因素

由于旅游活动是个相对复杂的活动, 一旦管理环节出现任何纰漏都有引起旅游安全问题的可能。如果管理者不依照可持续发展原则, 肆意进行旅游开发, 对旅游地生态环境将造成一定破坏, 可能会给游客带来不安全隐患;悬壁、桥梁等危险地方未设置警示牌或未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可能会诱发游客的不安全行为, 从而酿造旅游安全事故。

二、我国旅游安全救援状态与特点

截至目前, 我国旅游救援工作已经初步形成, 成立了全国性的旅游安全救援机构。但纵观全局, 我国旅游安全救援工作的开展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我国旅游安全事故应急具有零散性、无序性, 分散的救援机构还不足以确保我国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成功, 需要在旅游管理部门的指导下结合公安、消防、武警、医疗卫生等多个部门联合形成有效的社会救援体系。

三、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旅游业包括:衣、食、住、行、购、娱等多方面内容, 并涉及科、教、文、卫、交通等多个事业部门。因此可以说旅游业是一个结构繁杂的系统。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会使游客生命财产受到损害。因此, 有必要以市为单位建立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 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

首先应对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进行规范及等级进行划分, 其次旅游救援应坚持属地化原则, 根据不同事故级别采用不同级别的政府预案, I级突发事件应启动国家旅游局应急预案, II级重大事故应启动省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应急预案。

(二) 组织领导

应该建立以市委领导为主体的旅游救援指挥中心, 负责对整个旅游安全事故救援工作的开展、统筹及协调, 并贯彻整个旅游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执行。

(三) 市指挥中心下设机构

1.办公室

办公室的主要任务是及时掌握安全事故发生动态, 及时做到上传下达, 通常应由市政府办公室主任担任办公室主任一职。

2.救护组

救护组主要负责现场救护及转移伤者的工作, 应由市卫生局局长担任救护组组长一职, 事故生后要及时调动医院的医疗救护队伍奔赴现场, 并在现场建立临时急救中心。

3.保卫组

保卫组负责对事故现场的保卫工作, 应由公安局局长担任组长一职。事故发生后维持现场秩序, 疏导交通、排查取证, 并协调有关部门对事故现场进行。

4.安置组

安置组顾名思义主要负责对受害者的安置工作, 应由民政局负责人担任组长一职, 具体来说负责对旅游安全事故伤者及亡者家属的临时衣、穿、住、行的安置工作, 并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对伤者的转移, 亡者尸体处理。

(四) 紧急处理原则与要求

旅游安全事故发生后, 有关部门应迅速做出以下反应:当事故发生后, 应立即开展现场抢救工作, 并及时向旅游救援指挥中心报告。市旅游救援指挥中心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并组织相关部门奔赴现场处理。待旅游事故基本处理完毕后, 由事故发生单位向旅游局等政府部门递交关于此次旅游安全事故的书面材料及总结。

(五) 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案例

2007年7月13日中午, 西藏318国道曲水段桃花村境内发生特大旅游交通事故, 由于此次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在5名以上, 事故发生后, 西藏自治区旅游局迅速启动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并成立了“7.13事故善后处理领导小组”, 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妥善接待遇难者家属、安置受伤人员就医及转院, 进行遇难者保险金赔付等事宜, 在“7.13事故善后处理领导小组”的多次协商下, 最终达成赔偿事宜, 做到妥善处理事故。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有效协调各相关部门, 将事故危害降至最低, 就是挽救群众生命财产。

四、结束语

为确保我国旅游继续保持健康、持续、蓬勃的发展态势, 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疏散避难对策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在旅游景观区应建立以市为单位的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包括:医疗、卫生、公安、消防、武警、通讯、民政等多部门。其次, 事故发生后各有关部门应及时履行自身职责, 确保将事故危害降至最小化。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建立不仅是为了确保旅游者及旅游从业人员的安全, 而且是促进我国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方案措施。

参考文献

[1]刘天虎, 金海龙, 吴佩钦, 胡明雷.登山探险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研究——以新疆慕士塔格峰为例[J].生产力研究, 2010 (02) .

[2]岑乔, 黄英.山地景区旅游安全感知与态度研究——基于旅游者和山地景区从业人员的调查[J].技术与市场, 2011 (06) .

3.安全生产事故紧急预案 篇三

1.1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农业部门操作手册》、《吉林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农业生产实际,制定本预案。

1.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吉林省行政区域内,外省已经发生的并有可能波及或已经波及我省,在农产品生产环节,由于农业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其它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生物毒素或者农业转基因等因素,导致农产品污染突然发生和严重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群体性健康损害和死亡,产生或可能产生严重社会影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1.3 工作原则

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按照“地方政府负总责,生产经营者负第一责任,相关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机制,落实各自的职责。

分级管理、分级响应。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响应。

科学决策、依法应急。采用先进技术,实行民主决策,依法规范程序,确保事故处置的科学、有效。

加强监测、预防为主。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监测、预警体系,加强日常检测,及时分析、评估和预警。对可能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

及时反应、快速行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要做出快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严格控制事态发展,有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做好善后处理及整改督查。

2.组织体系

2.1领导机构

2.1.1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成立“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由省农业委员会主任任组长,分管副主任任副组长。成员由委办公室、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政策法规处、发展计划处、财务处、科技教育处、农业处、园艺特产处、农业机械化管理处、农垦处、乡镇企业管理处、监察室、省农业环境保护与农村能源管理总站(省农产品质检中心)、省绿色食品办公室(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省农产品包装安全监测中心)等处室(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

2.1.2“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1)贯彻执行省政府和农业部应急指挥部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有关应急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有关工作部署;

(2)领导、组织、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采取措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进行调查,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4)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开展相关技术鉴定工作;根据需要发布事故的重要信息;

(5)审议批准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应急处理工作报告等;

(6)向省政府、“省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故应急处置情况汇报;

(7)完成“省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任务。

2.1.3成员单位职责

(1)办公室:负责与省应急办、省新闻办等部门的联系和衔接,组织、协调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信息发布工作;协助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组织协调;协调解决应急处置工作用车等物资。

(2)農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负责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牵头拟定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协调应急处置工作;开展应急信息报送,应急动态分析等工作。

(3)政策法规处:牵头组织、协调相关单位做好农业投入品突发事件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4)发展计划处:负责协调相关处室编制事故应急处置所需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方案,积极争取国家及省发改委追加应急处置所需固定资产投资。

(5)财务处:负责事故应急处置资金保障及管理。

(6)科技教育处:负责产地环境和转基因产品突发事件的调查与处理。

(7)农业处:负责组织与种植业领域农药残留等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依法开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理和相关技术鉴定等工作。

(8)园艺特产处:负责组织与蔬菜及园艺特产领域农药残留等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依法开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理和相关技术鉴定等工作。

(9)农业机械化管理处:负责组织涉及农业机械管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依法开展对农业机械造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理和相关技术鉴定等工作。

(10)农垦处:负责组织垦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依法开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理和相关技术鉴定等工作。

(11)乡镇企业管理处:负责组织乡镇企业与食用农产品、加工食品相关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依法开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理和相关技术鉴定等工作。

(12)省农业环境保护与农村能源管理总站(省农产品质检中心):负责农业品残留监测、相关技术鉴定等;参与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以及有关情况的收集、报告等工作;参与农业环境污染方面突发事件的调查和处理。

(13)省绿色食品办公室(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负责无公害、绿色、有机、地理标识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调查和处理。

(14)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省农产品包装安全监测中心):参与农产品包装材料相关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15)监察室:负责监督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对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以及应急处理工作中有违纪违法行为的单位和工作人员按照管理权限进行调查处理。

2.2工作机构

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成员单位设联络员。办公室负责应急处置的日常管理工作,设在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本预案启动后,负责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并负责组织相关工作小组。

2.2.1吉林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主任由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处长兼任。

2.2.2“吉林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1)贯彻落实应急领导小组的各项部署,组织实施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2)检查督促各市(州)、县(市、区)、委内各处(室)及相关单位做好各项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有效控制事故,防治蔓延扩大;

(3)研究协调解决事故应急处理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必要时决定采取有关控制措施;

(4)向省政府、应急领导小组及其成员单位报告、通报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情况;

(5)为新闻机构提供事故有关信息,必要时接受媒体的专访;

(6)完成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

2.2.3应急处置工作小组

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启动后,各工作小组及其成员应当根据预案规定的职责要求,服从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立即按要求履行职责,及时组织实施应急处置措施,并随时将处理情况报告给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当将有关事故以及处理情况及时报告应急领导小组。

(1)事故调查处理组

①组成:应急领导小组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环节,明确省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农业处、园艺特产处、农业机械化管理处、农垦处、乡镇企业管理处等部门负责,或明确其中一个部门牵头负责。监察室视情况参与对重大事故的调查。

②职责:深入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做出调查结论,组织协调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实施应急处置工作,监督相应措施的落实,评估事故影响,提出事故防范意见。依法实施行政监督、行政处罚,监督召回有毒有害农产品,及时移送相关案件,依法追究责任人责任。

(2)专家咨询组

①组成:省农业委员会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专家库,专家库由农产品质量安全及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启动后,从专家库中确定相关专业专家,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专家咨询组。

②职责:专家咨询组负责为事故处置提供技术帮助,综合分析和评价检测数据,查找事故原因和评估事故发展趋势,预测事故后果及造成的危害,为制定现场处置方案提供参考。

(3)综合组

①组成:由省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吉林省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的规定,根据事故的类别等情况确定具体成员。

②职责:迅速制定信息发布方案,及时采用适当方式组织信息发布。在发生可能产生国际影响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或涉外事件时,及时组织对外发布,并视情况通过有关部门向我驻外有关使领馆、港澳台地区通报情况。负责受理事故发生地现场的记者采访申请和管理工作。负责互联网有关信息的管理和指导。

2.3地方机构

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成立“事故应急领导小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在“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的指导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做好事故处置工作。

3. 监测预警和事故分级

3.1监测和预警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组织开展日常监测,重点监测农产品中甲胺磷等禁限用高毒农药易引发急性中毒的违禁药物。发现问题要逐级上报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3.2事故分级

按照《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分级办法,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四级。

3.2.1特别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Ⅰ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Ⅰ级事件:

(1)事故危害特别严重,对2个以上省份造成严重威胁,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的;

(2)超出事发地省级人民政府处置能力水平的;

(3)发生跨境(香港、澳门、台湾)、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造成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的;

(4)需要由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负责处置的。

3.2.2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Ⅱ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Ⅱ级事件:

(1)事故危害严重,影响范围涉及省内2个以上市(地级以上市)行政区域的;

(2)造成伤害人数100人(含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

(3)造成10人以上死亡病例的;

(4)省级人民政府认定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3.2.3较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Ⅲ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Ⅲ级事件:

(1)事故影响范围涉及市(地)级行政区域内2个以上县级行政区域,给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

(2)造成伤害人数100以上,或者出现死亡病例的;

(3)市(地)级人民政府认定的较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3.2.4一般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Ⅳ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Ⅳ级事件:

(1)事故影响范围涉及县级行政区域2个以上乡镇,给公众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

(2)造成伤害人数10-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的;

(3)县级人民政府认定的一般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4.应急处置

4.1应急预案启动条件

4.1.1确定事故级别

县级以上“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收到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报告后,应该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调查确认及评估,确定事故级别,并报告上一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同级人民政府,通报同级食品安全行政主管部门。事故级别的确定根据本预案3.2的规定执行。

4.1.2分级启动预案

事故级别确定后,应当立即启动相应应急预案。超出本级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及时报请上一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有关部门,建议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并接受上一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4.2报告

4.2.1责任报告单位和人员

(1)农产品种植、养殖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农产品批发市场;

(2)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科研院所;

(3)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发现)单位;

(4)地方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

(5)消费者;

(6)其他单位和个人。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不得瞒报、迟报、慌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迟报、谎报,不得阻碍他人报告。

4.2.2报告程序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发现)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通过电话等各种渠道向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当地人民政府报告。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按规定向本部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当地人民政府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及时通报同级食品安全行政主管部门。

4.2.3报告要求

(1)初次报告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地“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或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向上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或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做出初次报告。初次报告应尽可能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危害程度、死亡人数、事故报告单位及报告时间、报告单位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等,如有可能应当报告事故的简要经过。

(2)阶段报告

事故发生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也要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包括事故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故原因等。

(3)总结报告

事故发生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事故处理后10日内做出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包括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鉴定结论,对事故的处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事故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今后对类似事故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4.2.4举报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有关部门举报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和隐患,以及相关责任部门、单位、人员不履行或者不按规定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监管职责的行为。

省农委接到举报后,应当及时组织对举报事项的调查处理工作。

4.3应急响应

4.3.1分级响应

(1)特别重大、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响应(Ⅰ级和Ⅱ级)。

特别重大和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立即报告“省应急指挥部”,并按照《吉林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规定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

(2)较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响应(Ⅲ级)

较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事发地市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应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指挥有关人员迅速到岗到位,积极指导、协助县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做好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派出工作组赴事发地指导督办应急处理工作,并将有关情况迅速报告“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有关部门。

(3)一般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响应 (Ⅳ级)

一般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事发地县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启动一般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指挥有关人员迅速到岗到位,实施应急处置,并将有关情况迅速报告市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

4.3.2响应的升级和降级

(1)响应的升级:当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随时间发展进一步加重,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危害特别严重,并有蔓延扩大的趋势,情况复杂难以控制时,应当上报省应急指挥部审定,及时提升预警和反应级别。

(2)响应的降级:对事故危害已迅速消除,并不会进一步扩散的,应当上报省应急指挥部审定,相应降低反应级别或撤消预警。

4.4指挥协调

4.4.1设立现场指挥部

市、县“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接到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报告后,应根据事故响应级别,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赶赴现场,并根据现场紧急救援工作需要,设立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现场应急处置工作,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全力控制事态发展。对于特别重大和重大的(Ⅰ级和Ⅱ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应派出工作组到达现场并指导有关工作。

现场指挥部具体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并及时向“吉林省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情况,接受工作指导。

4.4.2启动工作小组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启动后,事故调查处理组、专家咨询组、综合组等工作小组要迅速开展应急工作,全力协助事故处置。

4.4.3紧急处置

特别重大和重大(Ⅰ级和Ⅱ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或“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认为需要亲赴现场查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由省派出调查组赴事故现场组织查处;较大和一般(Ⅲ级和Ⅳ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由地级以上市农业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发生事故的单位和当地人民政府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行动,在充分考虑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及时制定紧急处置方案,尽快查明事故发生原因,追查引起事故的农产品来源、去向,对有关产品采取控制措施(包括禁售、销毁、暂停采收等),督促有关措施的落实。

4.5信息发布

4.5.1“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在接到特别重大和重大(Ⅰ级和Ⅱ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报告后1小时内向省政府报告,并向事故有关地区的政府通报,有蔓延趋势的还应向可能波及地区的政府通报,加强预警预防工作。

4.5.2事故查处过程中发现涉及非本省生产的农产品,“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应及时将有关情况通报生产地的省级有关部门;省内可疑农产品流到外省的,应及时将有关情况通报流向地的省级有关部门。

4.5.3Ⅰ~Ⅳ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期间,各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或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实行24小时值班,每日向上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一次情况,重要信息必须立即报告“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

4.5.4涉及港、澳、台地区人员或者外国公民,或者事故可能影响到境外,需要向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有关机构或者有关国家通报时,经省人民政府或省应急指挥部批准,由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及时通报省港澳办、台办或省外办,有关部门按照相关预案实施。

4.5.5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除国家或省政府有规定的外,由“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统一向社会发布有关信息。

4.6应急响应的终结

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分析论证,经现场检测评价确无危害和风险后,提出终止应急响应的建议,报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批准宣布应急响应结束。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汇总之后的应急处理工作情况报告,可向有关部门提出具体处理意见和建议。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单位、责任单位的整改工作进行监督,及时跟踪处理情况,随时通报处理结果。

5.后期处理

5.1善后处理

事故发生地农业行政部门要在当地人民政府指导下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人员安置、补偿,征用物资补偿,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理等事项。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和受影响人员,尽快恢复正常秩序,保证社会稳定。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各级农业行政部门要积极协助保险机构及时开展应急处置人员保险受理和受灾人员保险理陪工作。

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个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受害人给予赔偿。

5.2责任追究

对在農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预防、通报、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据有关法律规定提出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的建议。

5.3总结报告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善后处置工作结束后,地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急处置指挥机构应当及时总结分析应急处置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应急处置工作的建议,完成应急处置总结报告,报送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并抄送省农委各相关处室。“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根据地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急处置指挥机构提交的应急处置总结报告,组织研究改进应急处置工作的措施。

6.应急保障

6.1 人力资源保障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专业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高素质的应急处置队伍,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有效开展。

6.2技术保障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技术鉴定工作必须由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承担。当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时,受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或者其他单位的委托,承担任务的检测机构应立即采集样本,按有关标准要求实施检测,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定性提供依据。

充分利用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农产品质检队伍及涉农科研院校等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预测、预警、监测和应急工作管理模式等技术的科学研究,不断完善应急技术支持体系。

6.3物资保障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所需设施、设备和物资,保障应急物资储备,提供应急处置资金,所需经费列入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

6.4应急预案演练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统一规划、分类实施、分级负责、突出重点、适应需求”的原则,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形式,组织开展突发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演练。

市(地)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结合应急预案,统一组织突发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演练。

有关企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本单位的应急处置演练。

6.5宣教培训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广大消费者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教育,提高消费者的风险和责任意识,正确引导消费。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培训工作采取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7.附则

7.1 名词术语

本预案所称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特指在农业生产(种植、收获)过程中发生的或由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超过标准)造成的社会公众群体性中毒或感染等安全事故,或者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重大危害并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情况。

7.2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负责解释。

7.3预案生效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4.环境污染事故紧急预案 篇四

为了确保重大环境污染发生以后,我****项目部能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重大环境污染的治理及善后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及时控制污染,及时制止重大环境污染的继续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特制定本项目部环境污染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

一、组织机构

项目部组成环境污染应急响应指挥部,负责应急抢救指挥。

指挥组长:

***

副指挥长:

****

成员:*******

1.***、***、***任务是了解掌握险情,组织现场抢救指挥及对外联络。

2.***、***、***、***、****、***、***任务是根据指挥组指令,及时调动抢险员、器材、机械上一线抢险。

3.***、***、***任务是保持我项目部及行业主管部门(环保部门)等外界的联络,做到上传下达,下情上传,并负责生活保障。

二、事件处理程序

1.施工现场和基地发生一般的环境(如噪声超标)污染,项目部环境污染应急响应指挥部组织相关人员及时处理、中止施工,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及采用有效措施,确保能达标时方可继续施工。

2.当施工现场及基地发生较为重大的环境污染,项目部应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抢险,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切断污染源及时制止污染后续发生,并及时上报公司。

3.对很严重的环境污染发生(如火灾发生、大量有害有毒化学品泄漏)后,首先保护好现场,组织项目部人员进行自救并立即向集团公司上报事件的初步原因、范围、估计后果。如有人员在该严重的环境污染中受到伤害,则应立即向当地医疗卫生部门(120)电话求救。同时通知环保部门进行环境污染的检测。当公司接到通知以后,指挥部人员赶赴现场,按各自职能组织抢险,成立抢险组。

5.幼儿园紧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篇五

一、指导思想。

针对各种校园事故突发性强,危害性大的特点,要立足于预防为主的原则,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做到:领导得力、组织迅速、措施到位、救援及时,对突发事件进行应对。充分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和思想准备,以确保出现事故时指挥畅通,报告及时,反映快速,处置有效。

二、应急救援指挥小组的设立和职责。

(一)领导小组:

为了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指挥和处理,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率,保证救援工作及时、有序、高效,成立“幼儿园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在幼儿园领导下开展工作。组长:焦春丽

副组长:刘宝林

成员:刘政红焦天池彭辉付亚凤

(二)发生火灾的处理措施。

1、火情发生后,立即报告组长,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必须在第一时间赶赴火灾现场。

2、组长负责(决定)向有关部门报警,副组长负责迅速关闭、切断幼儿园的电源、燃气等危险设施,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控制火情,按本园应急疏散路线分别指挥全园各班教师,带领幼儿迅速疏散。

3、幼儿疏散完毕,抢救设施设备和受伤人员,小组成员尽全力协助消防部门在最短的时间内消灭火情,力争把各项损失降到最低。

4、火情解除后,清查损失程度,并做好详细记录,形成书面报告报有关部门。

5、做好伤者家属的安抚及事故处理的善后工作。

6、采取必要措施,尽快恢复幼儿园的正常工作。

(三)幼儿园内发生暴力事件处理措施。

1、暴力事件出现时,领导小组成员应立即兵分两到三路赶到事发现场,迅速摸清事态情况,占领有利地形、位置,并迅速商确对策。

2、组长负责(决定)向当地公安局(派出所)报警,副组长常务副园长与组员教务副园长兵分两路,带领保安人员采取一切必要和有效的措施,控制施暴人员,按本园应急疏散路线分别指挥全园各班教师,带领幼儿迅速疏散。

3、组长提供有价值的破案线索。小组成员配合卫生部门抢救伤员,并做好伤者家属的安抚及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

(四)幼儿园发生食物中毒的应急救援措施。

1、幼儿在幼儿园进餐过程中,如发现3名以上幼儿出现同样不良症状,带班教师应立即组织幼儿停止进餐,并将情况迅速报告分园园长和事故应急救援小组组长。

2、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速将有不良反应的幼儿送往指定医院进行急救。

4、应急小组成员立即到食堂,妥善保留幼儿伙食制作的各种用料,食品留样,以备有关部门取样检查。

5、做好家长及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确保幼儿园工作的稳定。

6.安全生产事故紧急预案 篇六

事故应急预案汇编

沼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第一章

第一条编制目的 总则

为了提高绿色动力集团句容项目工程指挥部对沼气泄漏事故的应急响应和处理能力,建立快速、有效的抢险、救援机制,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保障全体职工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 《绿色动力集团句容项目工程指挥部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第三条 适用范围

本预案使用于绿色动力集团句容项目工程指挥部沼气泄漏事故。

第四条 工作原则

各部门在沼气泄漏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工作中,必须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集中领导、分级负责、统一指挥、运行高效”的原则。

第二章单位概况

第五条应急资源概况

沼气泄漏事故的应急过程主要以堵塞漏点、扑救火灾、爆炸、医疗救治、抢救贵重设备为主要任务。工程指挥部、各施工项目部、监理等部室的人员都是事故应急处理的力量。

各单位的备品备件、通信装备、交通工具、移动式起重机械、抢险车辆、维修工器具、照明装置、防护装备、急救装备、急救药品等均可作为应急的物资装备资源。

当地医院、派出所、消防特勤中队等均作为外部应急力量。

第六条危险范围分析

(一)沼气收集管网的沼气泄漏、火灾、爆炸:

事故应急预案汇编

(1)集气井的沼气泄漏、火灾;

(2)收集管的沼气泄漏、火灾;

(二)预处理系统的沼气泄漏、火灾、爆炸。

(1)各个设备连接处螺丝松动、发生沼气泄漏、火灾;

(2)风冷器沼气散热铜管裂纹、腐蚀、发生沼气泄漏、火灾;

(三)内燃机发电机房的沼气泄漏、火灾:

内燃发电机进沼气管道连接处螺丝松动、裂纹,发生沼气泄漏、火灾、爆炸;

第三章应急保障

第七条组织机构

事故应急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

总 指 挥:黄海鹰

副总指挥:王炳余

成员:候贺喜、王如良、何凡、吕应峰、任良华、王辉(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调试单位)

值班电话:

值班负责人负责突发事件的组织落实。

第八条 防沼气泄漏事故责任制

1、防沼气泄漏事故应急小组职责:

(1)工程指挥部部职责:

1)负责督促各单位人员做好沼气泄漏事故所需要应急物资的准备。

2)配合其他部门作好事故现场的警戒,人员、物资的疏散工作。

3)负责沼气泄漏事故发生原因的调查、分析。

4)负责牵头对沼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的年度评审工作。

5)在沼气泄漏事故中向当地政府汇报应急情况的报告。

6)负责沼气泄漏应急事故信息的编辑。

7)负责沼气泄漏应急事故信息的发布。

事故应急预案汇编

4)负责接受公众对沼气泄漏事故情况的咨询。

(3施工项目部职责

1)负责调整系统运行方式,及时向上级调度中心汇报事故发生的性质和事故发展趋势。

2)负责调度、指挥事故后的系统和设备运行方式的恢复。

第九条沼气泄漏事故的响应级别和启动程序

(1)沼气泄漏级别界定和启动程序

应急小组接到沼气泄漏报警后,立即根据事故报告的详细信息,根据指挥部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制度确定该事故的级别

1)沼气泄漏事故响应级别是Ⅲ级响应。

a 不启动本预案,由发生沼气泄漏的部门自行进行应急处理。

b 保安进入预备状态,为启动应急启动做好初步准备,并汇报有关领导。c 安环专工监督事故单位开展事故应急工作。

d 应急小组与事故部门的应急指挥部门建立通信联系,密切关注事故应急工作的进展。

e按照日常工作流程参与沼气泄漏事故处理工作,根据事故单位的应急指挥部门的报告和请求,负责协调和调配其他部门的应急力量及应急物资。

2)沼气泄漏事故响应级别是Ⅱ级及以上响应。

a 应急小组成立事故指挥部,指定应急总指挥,启动本应急预案。b应急小组和事故应急人员应该到位,相应应急部门应该全面启动。

c应急总指挥做出各项应急决策,确定各项任务的指挥员,负责发布并执行应急预案。

d 与事故现场建立通讯联系,取得火灾、爆炸事故的应急指挥权,对火灾、爆炸事故应急工作的开展进行全面的指挥。

e 协调财务部门做好医疗费用支持工作。

f 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调派火灾、爆炸事故应急体系中的各级救援力量和资源开展事故现场救援工作。

事故应急预案汇编

第十条物资与装备

灭火设施、检测设备、通信装备、交通工具、移动式起重机械、抢险车辆、维修工器具、照明装置、防护装备、急救药品。各部门应明确以上物资的数量、性能和位置,保证使用时能快速度有效地调动。

第十一条通信与信息

事故发生后,所有应急人员应利用已有的调度电话、程控电话、系统电话、对讲机进行现场事故汇报和指挥应急处理,为了应急的可靠,现场配置移动电话作为备用通信系统。

第十二条 应急人员培训

由施工项目部组织对运行、技术等人员进行预防沼气泄漏方面的知识、技能培训。

第十三条 预案演练

本预案施工项目部组织有关部门应急人员进行一次全面演练。演练结束后,需要对演练的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估,对本预案在演练中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应及时修订完善。

第十四条 员工教育

每年由指挥部组织对全体员工进行一次安全教育,使其了解各种沼气泄漏事故的发生原因,了解事故现场救护的方法。不断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

第四章应急响应

第十五条接警与通知

(1)沼气泄漏事故接警电话--------------

(2)值长电话:---------------

(3)应急小组接到火灾、爆炸报警后,一般应向报警人问清以下情况:

1)沼气泄漏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2)事故情况

3)是否有人被困、受伤,事故应急预案汇编

4)已采取的控制措施及其他应对措施

5)报警人姓名、联系电话、部门

6)接到报警的部门如果不是应急小组人员,接警部门必须告知报警人员再次向应急小组人员进行报警。同时,将掌握的报警信息立即通报给应急小组人员。第十六条 应急处理

1、人员急救方面

1)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2)呼叫120或者其他急救医疗服务中心。

3)如果患者停止呼吸,应进行人工呼吸

4)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应进行吸氧。

5)脱去并隔离受污染的衣服和鞋子。

6)保持患者温暖和安静。

7)应让医务人员知道事故中涉及的有关物质,并采取自我防护措施。

2、沼气泄漏的应急处理

在处理沼气泄漏时,应根据其泄漏和燃烧特点,迅速有效地排除险情,避免发生爆炸燃烧事故。排除险情的过程中,必须贯彻“先防爆,后排险”的指导思想,坚持“先控制火源,后制止泄漏”的处理原则,灵活运用关阀断气,堵塞漏点,善后测试的处理措施。

1)沼气一旦发生泄漏,排险人员到达现场后,主要任务是关掉阀门,切掉气源,如果是阀门损坏,可用麻袋片缠住漏气处,或用大卡箍堵漏,更换阀门。若是管道破裂,可用木楔子堵漏。

2)及时防止燃烧爆炸,迅速排除险情。现场人员应把主要力量放在各种火源的控制方面,为迅速堵漏创造条件。对沼气已经扩散的地方,电器要保持原来的状态,不要随意开或关;对接近扩散区的地方,要切断电源。

3)用开花水枪对泄漏处进行稀释。

4)对进入沼气泄漏区的排险人员,严禁穿带钉鞋和化纤衣服,严禁使用金属工具,以免碰撞发生火花或火星。

事故应急预案汇编

第五章预案管理

第十七条备案

本预案由绿色动力集团句容项目工程指挥部安全部门备案。第十八条 维护和更新

工程指挥部负责修改、更新本预案,并提出修订意见。第十九条 制定与解释部门

安全管理部门部负责制定和解释本预案。

第二十条实施时间

7.安全生产事故紧急预案 篇七

城市交通系统由人、车、路组成, 具有结构复杂、因素多、开发性强、随机以及不稳定因素多等特点, 如果采用传统的交通规划方法和管制系统应用数学分析的方法对交通预案进行评价, 将不会适用。但是微观交通仿真分析方法可以细致地描述各个交通实体之间的差异、再现交通流时空变化, 为交通道路设计规划提供技术依据, 而且可以对各种参数进行比较和评价, 以及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因此, 若采用适合各种类型紧急事件处理预案特征的微观仿真分析方法, 通过对预案的可视化仿真分析, 研究不同紧急事件处理预案在不同交通状况下的实施效果, 可以为预案的研究提供更直观的依据;同时, 基于对预案的仿真分析, 依据交通事件处理的评估方法, 针对复杂交通环境, 提出预案的评估指标及评估方法, 也可以为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紧急事件处理预案库提供决策支持。

1 平台总体结构设计

系统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

1.1 仿真预案组织与建立模块

该模块提供结构化预案到待仿真预案之间的转换 (目前主要由用户手动进行建立) , 提供包括预案所属路网导入、交通灯设置、紧急事件设置、诱导牌设置、OD输入、车辆生成点设置, 以及一切仿真所需的仿真模型的输入配置。如图2所示。

1.2 评估模块

评估模块负责紧急事件与预案的管理, 包括评估的建立、预案与待仿真预案之间的关联、评估指标的输入、评估指标权重的调整、对仿真模块的调度、根据仿真数据对预案进行评估、并以图表的方式直观地给出评价的结果。

1.3 仿真模块

受评估模块的调度, 负责对待仿真预案文件进行运行仿真, 并且根据评估的需求, 记录并输出整个仿真过程当中的仿真数据, 这些数据被评估模块用于评估预案的优良。如图3所示。

2 仿真平台关键技术的研究

2.1 序列化与反序列化技术

所谓序列化就是把将程序数据转化成能被存储并传输的格式的过程, 而它的逆过程则可被称为“反序列化”。

由于考虑到路网模型可能会非常的庞大, 如果使用关系数据库保存模型数据可能会影响仿真的性能, 所以在ESAS中, 模型数据连同预案信息一律被保存到一种被称谓可仿真预案文件当中。

因为系统是基于.NET框架的, 而.NET框架对序列化机制具有非常好的支持, 它提供了两个命名空间:System.Runtime.Serialization和System.Runtime.Serialization. Formatters以完成序列化机制的大部分功能, 所以在系统中, 只编写了很少量的代码, 就完成了序列化的功能。

1) 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格式选择

在.NET框架中, 序列化机制的实现是依靠格式器而完成的, 它是一个从System.Runtime.Serialization. IFormatter继承下来的类的对象。格式器完成了将程序数据转化到能被存储并传输的格式的工作, 同时也完成了将数据转化回来的工作。.NET框架为程序员提供了两种类型的格式器, 一种通常是应用于桌面类型的应用程序的, 它一个是System.Runtime.Serialization.Formatters.Binary.BinaryFormatter类的对象, 提供了程序数据转换成二进制数据的功能。而另一种则更主要的应用于.Net Remoting和XML Web服务等领域的, 它一个是System.Runtime.Serialization.Formatters.Soap. SoapFormatter类的对象, 提供了内存数据至xml数据格式的转换。以不同的数据格式来存储程序数据, 各有其优点。

2) 二进制序列化的优点

· 所有的类成员 (包括只读的) 都可以被序列化;

· 性能非常好。

3) XML序列化的优点

· 互操作性好;

· 不需要严格的二进制依赖;

· 可读性强。

在仿真系统中, 由于需要仿真的区域相当的庞大, 模型的数据量很多, 并且需要快速地把模型数据载入到内存中进行仿真, 所以对比二种格式, 前一种即以二进制格式进行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更加符合本系统的要求。

4) 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方式选择

在.NET框架中, 因为类库当中提供了两种方式的序列化:一种为基本序列化、另一种为自定义序列化, 故程序员需作出选择。

5) 基本序列化方式

在基本序列化方式下, 若想让一个类的对象可以被序列化, 只需将类标记上[Serializable () ]属性。同时你还可以控制其中的某些字段不被序列化, 方法就是将该字段标记上[NonSerialized () ]属性。剩下的工作将由.NET框架自动为我们完成, 程序员不必去管它内部是如何具体实现的, .NET框架自会将该类的对象转化为所需的格式。基本序列化虽然实现简单, 但是对程序员来说其控制性比较差, 即使用者无法参与到具体的序列化过程。

6) 自定义序列化方式

在自定义序列化方法当中, 类库使用者通过实现System.Runtime.Serialization.Iserializable接口, 来对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具体过程进行控制。通过使用这种方式, 程序员可以完全地控制类的哪些部分能被序列化而哪些部分不能, 同时你还可以控制如何具体的进行序列化。运用该方式的好处就是能克服基本序列化所会遇到的问题。

在ESAS仿真与评估系统的开发过程当中, 由于系统的需求一直在发生变化, 需要序列化的类的字段也在不停地做修改, 所以为了能够让程序兼容原有的预案文件和新建的预案文件, 必须采用自定义的方式对具体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进行控制。

2.2 双缓冲技术

仿真可视化是通过在屏幕上按某一个时间间隔重绘所有交通元素来实现的, 如果这个时间间隔设置得很短, 那么仿真动画也更加连贯, 动画也就更加逼真, 但是会消耗更多CPU的处理周期。在绘图的过程当中, Windows是通过先清除背景, 再通过对应的Paint () 函数来实现真正绘画的, 故如果绘制一次图像需要很长时间, 那么清除背景和绘制图像之间的时间间隔就会让用户感觉屏幕在闪烁。

通过使用双缓冲, 即可以加快每次的图像绘制过程, 也可以减少屏幕闪烁, 增强了用户体验。

双缓冲的实现原理为:在内存中开辟一块虚拟画布, 然后将所有需要画的图形先画在这块“虚拟画布”上, 最后再一次性将整块虚拟画布画到真正的窗体上。由于在虚拟画布上绘制图像并不是真正地调用显示系统来“画”的, 所以不会占用显示系统的开销, 极大地提高了绘图效率。

3 仿真引擎的设计与实现

仿真引擎是整个仿真模块的核心, 它与仿真模块各种模型的关系就如同与操作系统的进程调度管理器与正运行的进程一样。当仿真启动以后, 引擎按照仿真算法, 即按照一定的顺序遍历整个系统中的动态元素, 如车辆、车辆生成点、诱导牌、交通灯、紧急事故, 使得它们能够在当前仿真时间点上处理自身的逻辑, 改变自身的状态。

在系统当中, 由于实际需要, 仿真被分为可视化仿真和算法仿真, 因为两种仿真引擎驱动的方式不同, 故在设计和实现上也稍有不同。

3.1 用于可视化仿真的引擎

可视化仿真需要实时显示交通模型, 所以引擎需要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去遍历系统中的动态元素, 同时也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去更新仿真可视化界面。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 由于.NET平台中的System.Windows.Forms.Timer是应用于WinForm中的, 是通过Windows消息机制实现的, 类似于VB或 Delphi中的Timer控件, 并且其内部是使用SetTimer实现的, 故可被用来定时更新仿真可视化界面。而System.Timers.Timer 和System.Threading.Timer非常类似, 它们是通过.NET平台中的线程池实现的, 轻量、计时精确, 故被用于遍历系统中的动态交通元素。

仿真开始以后, SimEngineVis对象中的PaintTimer和TraverseTimer根据事先设置好的间隔时间, 分别执行UpdatePanel函数和TraverseTrafficItems函数来遍历动态交通元素并更新仿真显示界面。引擎类图及工作流程如图4、图5所示。

3.2 用于算法仿真的引擎

由于算法仿真在整个仿真过程并不需要可视化界面, 只需处理所有动态交通元素的逻辑即可, 而动画绘制占用了比较多的CPU的处理周期, 所以相比可视化仿真, 算法仿真的速度有很大的提高。

算法仿真引擎由于不需要时间来驱动, 故单线程循环即可完成。假设某次仿真时间为T秒, 仿真精度为N次/秒。算法引擎的关键算法可由如下伪代码表示:

4 系统实现

系统主界面如图6所示。

针对具体的事故与预案, 实施仿真与评估的过程如下:

(1) 利用预案创建系统导入仿真区域内的相关路网, 根据事故信息, 将事故加入到预案文件当中, 并根据预案信息添加必要的诱导盘、匝道信号灯交通对象, 设置相应的属性。

(2) 设置好整个路网的O、D、车辆生成点信息。

(3) 根据以后的历史出行数据, 导入OD矩阵。

(4) 保存预案文件, 即完成结构化预案至仿真预案之间映射。

(5) 在仿真与评估系统中, 以事件为一组, 对同一事件发生后, 不同的预案进行仿真 (无预案) , 给出评估结果。

以以下交通事件为例, 分别制定了两个预案, 通过将预案以及无预案的交通状况进行比较, 为事件的处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事件描述如下:

事件发生地点:高架路地面某路交叉口上方位置西—东走向。

事件发生时间:上午10点。

事件类型:两客车碰撞, 一辆侧翻, 10人伤。

事件交通影响:西—东向车道堵塞2根车道, 车辆排队120米, 周围主干道交通流中等。

现场处置时间:20分钟。

专线巴士:发车频率10min。

预案1描述:

(1) 最近的上匝道关闭;

(2) 诱导信息提供 (高架事件, 匝道关闭) ;

(3) 地面道路西—东方向关键路口绿灯延长20s;

(4) 专线巴士更改路径走地面, 由隧道进入园区。

预案2描述:

(1) 最近的上匝道关闭;

(2) 诱导信息提供 (高架事件, 匝道关闭) ;

(3) 地面道路西—东方向、某路西—东方向关键路口绿灯延长20s;

(4) 专线巴士更改路径走其他路进入南北高架, 过桥进入园区。

仿真进行界面如图7所示。通过仿真, 得出评估结果如表1所示。

由上述表1中仿真结果数据可以得出, 由于事故发生以后, 二个预案都关闭了某路上匝道, 故只有一个车源点发出的车能进入事故区域, 排队长度和消散时间与无预案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由于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无预案时专线车全被堵塞在事故道路上, 只有等到事故处理完毕再得以继续前进, 所以行程时间较长。而预案一和预案二相比, 预案一中专线车的行程更短。

5 结 论

通过对交通事件处理预案的微观仿真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技术的研究和实现, 使系统可以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交通事件处理预案的仿真。此系统已经应用于某市综合交通信息平台, 取得了良好的用户反馈。为了使系统的仿真和评估结果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交通状况, 在仿真模型和仿真条件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摘要:以综合交通紧急事件处理预案库为研究基础, 结合综合交通紧急事件管理系统的研发目标, 采用适合各种类型紧急事件处理预案特征的微观仿真分析方法。通过对预案的可视化仿真分析, 研究不同紧急事件处理预案在不同交通状况下的实施效果, 为预案的研究提供更直观的依据。

关键词:微观交通仿真,最优路径选择算法,车辆行为模型

参考文献

[1]周明, 胡斌.计算机仿真原理及其应用.华中科技大学, 2005.

[2]邹智军, 杨东援.城市交通仿真实验系统的面向对象开发[J].系统仿真学报, 2002 (7) .

[3]樊颖玮.城市交通微观仿真系统核心模块的分析与设计[D].北京:北方交通大学, 2007.

[4]张涛.城市混合交通仿真中交通路网建模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 2006.

[5]邹智军, 杨东援.微观交通仿真中的车道变换模型[J].中国公路学报, 2002 (4) .

[6]侯志辉, 张春.交通系统计算机仿真研究综述[J].北方交通, 2007 (4) .

[7]张立东, 王英龙, 贾磊.交通仿真研究现状分析[J].计算机仿真, 2006 (6) .

[8]Qi Yang.A Simulation Laboratory for Dynamic 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s.PhD thesis, Massachusetts Inst.of Tech.Cambridge, 1997.

8.交通事故创伤的现场紧急处理 篇八

交通事故造成的创伤,可分为开放性辗轧伤和钝性挫伤两类。肢体有毁损、破裂、出血等等,属于开放性辗轧伤,这是比较容易判断发现的;而由于撞击或挤压造成的钝性挫伤,皮肤可无破损、出血,从身体外表有时不易立即发现异常,但并不等于问题不严重,有的甚至有很危险的重度内伤或内出血等等,其后果是严重的。此外,还有上面两类伤都兼而有之的复杂情况。所以,首先应该了解伤员有无威胁生命的征象存在。

1,如果伤员的神志已经昏迷不清,对外界刺激反应消失,或瞳孔两侧大小不等,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呼吸不规则,脉搏摸不清,均说明情况严重。对神志昏迷的伤员,应注意其呼吸道是否通畅。如口腔中有呕吐的食物、痰、血块等异物,应予清除,并使伤员的头后仰,以防堵塞呼吸道,造成窒息而死亡。

2,如果伤员的心跳停止,可采用胸外心脏按摩法(即用手掌紧贴左胸心脏部,有节奏地上下挤压胸部,每分钟60~80次)抢救。如呼吸停止,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一般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3,如果伤员出现烦躁不安,脉搏变弱而快,呼吸急促等情况,说明伤员进入休克状况(如伤员无外出血,则可能存在内出血),此时应抓紧时间转送医院。

伤口的止血和处理

1,对于有出血的伤口要及时给予止血。最稳妥的方法是用绷带加压包扎止血,即用干净的布块覆盖伤口,然后用绷带或皮条加压包扎。应用这种止血方法,可以使肢体的远端仍存在血液循环,有利于肢体的保存,比较安全而方便。如有喷射状大出血,加压包扎无效,可运用止血带,或用止血钳夹住出血处,或给予结扎止血。在使用止血带时,应记录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一般上肢不得超过1小时,下肢不超过1.5小时;如时间过久,可造成肢体坏死。若转送病员时间较长,应定时放松止血带让血液循环恢复;如已停止出血,不应再上止血带;如又发生出血,可重新上止血带。

2,由于交通事故常发生于户外,伤口外形较可怕,同时砂粒、尘埃沾染伤口,所以在现场处理时应格外小心,对伤口表面的异物可以取掉。外露的骨折端不应复位,以免将污染的脏物带入深部。由于皮肤或肌肉辗轧后均已有损害,对于这类伤口应该用干净布类加以包扎,待送入医院后再给处理。而不应该随意一拖了事,这样可再度污染伤口,加重已损伤组织的损害,这点应特别注意。

搬运

伤员经过初步处理后,需根据情况组织转运,在转运过程中应注意如下问题。

1,有骨折存在的伤员,应给予肢体固定。这样可减轻疼痛,减少骨折端的活动,以免加重血管、神经、组织的损伤,使休克发生率大为减少。对于有肢体严重畸形、扭转现象的,可用手作牵引肢体来矫正畸形,然后固定。对开放伤口则不应复位。肢体固定用的夹板,可就地取材,树枝、木条、硬纸都是很好的夹板代用品。如一时无法找到这些东西,对受伤的上肢,可将整个胳膊紧贴胸、腹部的侧壁,然后进行包扎;对受伤的下肢则可将伤肢和健肢放在一起包扎,同样可起到周定的作用。

2,对于疑有脊柱骨折的伤员,搬运时应特别注意保持脊柱的平直,以免加重脊髓的损伤,造成瘫痪。在搬运时可用三人将伤员平托于木板上,或滚动身体移到木板上,绝对禁止使伤员弯腰;用担架时要伏卧。特别要注意不要一人将伤员背起,或一人托肩、一人托腿等方法进行搬运。

3。对于神志不正常的伤员,搬运途中要特别注意,严密观察呼吸道是否通畅,神志和颜面的变化如何,陪送人员应在伤员头部一侧,以便经常观察。

4,对创伤严重的伤员,应就近送医院进行抢救,不要一味强调到大医院而延误时间,失去抢救机会。

头脑损伤的特殊处理

9.中心消防安全紧急预案 篇九

2、义务消防人员应立即利用消防设施、设备进行灭火抢救,尽力控制火势。

3、各班班主任老师要教育学生不要慌张、混乱,并臧校长通过广播或其他形式指挥学生有秩序进行紧急疏散,切勿盲目乱跑,切不可跳楼,一时无法逃生,要关紧门窗,防止引火入室,等待救援,疏散时各班班主任要随时清点班内人数,如有减少,立即向校长冯晟报告,采取果断措施进行救援。

4、如火势发展较快,火势控制困难,师生要相互帮助逃生撤离,发现有受伤人员,由虞春红、钱惠霞老师立即组织护送到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5、由华清、余晓芬老师为负责人的救护组人员进行抢救物资,把实验室、计算机房中贵重、易爆及危险物品转移到安全地方。

10.学生消防安全紧急疏散活动预案 篇十

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充分认识学校安全工作的形势和任务,准确把握当前和今后学校安全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师生齐动员,切实做好学校安全工作。

二、活动目标:

强化责任,发现问题,确保安全;以人为本,自救自护,安全第一。

三、活动时间:

20xx年3月28日(周一上午第二节课),以学校喇叭发布命令“全校紧急疏散”或紧急疏散“10声紧急手打铃声”为准。

四、工作重点:

(一)成立学院街小学紧急疏散演练领导小组。组长***,成员***********。

徐校长负责演练总的组织策划指导,彭校长负责演练中教师的分工协作指导,向校长负责落实区域线路划分和责任安排,姚易华、刘骏、张雪辉、刘文翠、向均力、马蓉、郭晓云负责学生演练的程序,集散安排,姚李负责宣传报道。

(二)紧急疏散的程序及责任人:

1、学校发布命令,按由低到高的楼层顺序,从新旧教学楼四个楼道同时带出,班级顺序及所出教学楼道年级组之间统一协调。

2、每个班级正副班主任都必须到位,前副后正维持好班级秩序。力求快、静、稳。各班以学生所坐位置为准,按坐位分两边出教室门,出教室后自动成两路纵队。

一楼:一年级按一、二、三班顺序经升旗台左半圆进入塑胶操场。(左右由面对该事物判断)

新教学楼左边楼道:二年一班、二年二班、四年一班、五年一班、五年二班按顺序从新教学楼左边楼道经升旗台右半圆到塑胶操场。

新教学楼右边楼道:二年三班、四年二班、四年三班、五年三班、五年四班按顺序从新教学楼右边楼道经乒乓球台到塑胶操场。

旧教学楼左边楼道:三年一班、三年二班、六年一班按顺序从教学楼左边楼道进入塑胶操场。

旧教学楼右边楼道:三年三班、六年四班、六年三班、六年二班从教学楼右边楼道进入塑胶操场。

3、新、旧各楼层责任人:

一楼责任领导:***

二楼责任领导:***

三楼、四楼责任领导:向校长

各楼层楼梯中拐弯处责任人:

一、二楼拐弯处中:******

二、三楼拐弯处中:******

三、四楼拐弯处中:***

4、集合地点:每周一升旗仪式各班级所在位置。责任人:******

5、医护救援责任人:向家秀。

(三)注意事项:

1、年级组长负责本年级具体分工。各班主任做好安全教育及相关发动工作,以严肃认真态度完成演练,演练过程视同事实发生,强调演练的必要性落实学生的认真态度。

2、各年级、班级间结合要紧而不乱,不比速度,做到紧凑而有序。任何学生不准出声。不准推搡,下楼梯要一步一个台阶,以免挤踏事故发生。一旦发生有个别学生不小心摔倒现象,前后左右同学马上帮助扶起,继续完成演练。

11.应急预案在环境风险事故中的作用 篇十一

【关键词】应急预案;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内容;应急预案作用

【中图分类号】TMT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335-02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我国环境状况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改变,环境压力继续加大,人民群众的环境诉求不断提高,由环境风险、污染事件等引发的群体事件不断增多,风险防范已成为一项长期性工作,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面临的形式十分严峻。尤其是最近十年,环境污染事件的发展规模、损害后果、污染类型等都日趋扩大,从2002年至2012年最近十年问发生了40多件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主要是以水污染事故为主,涉及有松花江、太湖、巢湖、滇池、黄河、渤海等,有的事故发生直接影响到居民的饮水安全,有的重金属污染影响到儿童健康,有的污染造成农作物减产和危及食品安全。如何加强环境管理,防范环境风险事故发生成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各级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制定应急预案应当科学、严密和全面。

对于涉及环境风险的建设项目应根据相关要求编制应急预案,科学预测评价突发性事件或事故可能引发的环境风险,提出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在实践中,可以探索采取使用法律制度和科学管理的方法来防范和应对环境风险,编制应急预案可以抑制突发事件,减少事故对工人、居民和环境的危害。

1、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又称应急计划,是针对可能的重大事故(件)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它是在辨识和评估潜在的重大危险、事故类型、发生的可能性及发生过程、事故后果及影响严重程度的基础上,对应急机构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备)、物资、救援行动及其指挥与协调等方面预先做出的具体安排。

2、应急预案基本内容

应急预案明确了在突发事故发生之前、发生过程中以及刚刚结束之后,谁负责做什么,何时做,以及相应的策略和资源准备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规定了应急预案基本内容,包括: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预防和预警机制、处置程序、应急保障措施、恢复与重建措施等。

2.1 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织指挥体系包括领导机关、办事机构、工作机构、地方机构和专家组;明确各组织机构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以突发事故应急响应全过程为主线,明确事故发生、报警,响应、结束、善后处理处置等环节的主管部门与协作部门;以应急准备及保障机构为支线,明确各参与部门的职责。

2.2 预防和预警机制

突发事件的预防工作主要通过对风险隐患的普查和监控来实现。普查就是全面掌握本行政区域、本行业和领域各类风险隐患情况。监控是对具有各类风险隐患地点或设施,实行长效管理、监控和检查,及时排除风险隐患。预警是对各类风险隐患信息进行综合、科学的风险分析后,将有可能发生或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情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预警信息包括:突发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一般分为四级:特别严重为Ⅰ级、严重为Ⅱ级、较重为Ⅲ级、一般为Ⅳ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内容。对于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一般通过广播、电视、报刊、通信、信息网络、警报器、宣传车或组织人员逐户通知等方式。对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以及学校等特殊场所和警报盲区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公告方式。

2.3 处置程序

应急预案处置程序包括信息报告、先期处置、应急响应和应急结束。突发事件发生后,各地区、各部门要立即报告,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事发地的人民政府在报告突发事件信息的同时,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控制事态。对于突发事件,要及时启动相关预案,开展处置工作;现场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撤销。

2.4 应急保障措施

应急保障措施包括:人力资源保障、财力保障、物资保障、基本生活保障、医疗卫生保障、交通运输保障、治安维护、人员防护、通信保障、公共设施正常运转、科技支撑。

2.5 恢复与重建措施

恢复与重建措施包括:善后处置、调查与评估、恢复重建和信息发布。对突发事件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以及紧急调集、征用有关单位及个人的物资,按照规定给予抚恤、补助或补偿,并提供心理服务及司法援助。做好疫病防治和环境污染消除工作。保险监管机构督促有关保险机构及时做好有关单位和个人损失的理赔工作。对突发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根据受灾地区恢复重建计划,组织和实施恢复重建。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

3、应急预案的作用

3.1 确定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

应急预案确定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使应急准备和应急管理不再是无据可依、无章可循。尤其是培训和演习,它们依赖于应急预案:培训可以让应急响应人员熟悉自己的责任,具备完成指定任务所需的相应技能;演习可以检验预案和行动程序,并评估应急人员的技能和整体协调性。

3.2 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降低事故后果

制定应急预案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降低事故后果。应急行动对时间要求十分敏感,不允许有任何拖延。应急预案预先明确了应急各方的职责和响应程序,在应急力量和应急资源等方面做了大量准备,可以指导应急救援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将事故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降到最低限度。此外,如果预先制定了预案,对重大事故发生后必须快速解决的一些应急恢复问题,也就很容易解决。

3.3 成为城市应对各种突发重大事故的响应基础

成为城市应对各种突发重大事故的响应基础。通过编制城市的综合应急预案,可保证应急预案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对那些事先无法预料到的突发事件或事故,也可以起到基本的应急指导作用,成为保证城市应急救援的“底线”。在此基础上,城市可以针对特定危害,编制专项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制定应急措施,进行专项应急准备和演习。

3.4 便于与省级、国家级应急部门的协调

当发生超过城市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省级、国家级应急部门的协调。

3.5 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环境风险防范意识

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环境风险防范意识。应急预案的编制,实际上是辨识城市重大风险和防御决策的过程,强调各方的共同参与,因此,预案的编制、评审以及发布和宣传,有利于社会各方了解可能面临的重大风险及其相应的应急措施,有利于促进社会各方提高环境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4、结语

12.铁路工务事故紧急救护与培训演练 篇十二

工务段是事故现场急救的主体单位应该根据各个工务段的地域特点、地理位置、区域医疗条件不同和发生职工伤亡事故性质、等级制定有针对性的工务段应急预案;各工务段还要组织各个车间和各个主要工种根据各个车间的作业条件、地理位置、当地医疗条件不同和发生职工伤亡事故性质、等级制定有针对性的车间应急预案。

工务段主管安全、和教育的负责人应每年按照车间和段应急预案组织段相关科室、各个车间和工种进行有计划的实战演练培训, 提高应急能力。段和各车间还要根据当地医疗条件建立就近医疗救治联系体系, 一旦发生人身伤害事故能够就近第一时间使伤者得到有效救助。

2 事故现场急救原则及步骤

2.1 现场救护原则

辨识产生伤亡危险源, 在能够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帮助受伤者脱离危险源;如果事故现场在营业线上或侵入列车限界, 必须先按照营业线防护办法设置防护、通知车站和列车, 先防护后救人;有条件时对需要搬动伤亡者做出标记, 妥善保存现场的重要痕迹、物证;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医护人员以救为主, 其他人员以抢为主, 各负其责, 相互配合, 以免延误抢救时机。现场救护人员应注意自身防护。

2.2 现场急救步骤

2.2.1 辨识并脱离危险源

辨识产生伤亡危险源, 在能够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帮助受伤者脱离危险源, 若是触电事故, 必须首先切断电源;若是机械设备事故, 则应先停止机械设备运转。

2.2.2 启动应急预案并紧急呼救

当事故发生, 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并向事前联系的急救机构或附近的医疗部门呼救, 或直接拨打急救电话120。由急救机构派出专业救护人员、救护车至现场抢救。启动应急预案和呼救时要用最精炼、准确的语言说明事故简要概况、伤亡情况及严重程度。

2.2.3 判断危重伤情

在对现场初步检查后立即对伤员的伤亡情况进行最初评估。判断危重伤情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如下: (1) 判断伤员神志是否清醒, 如伤员无反应, 表明意识丧失, 已陷人危重状态; (2) 呼吸是否畅通, 如伤员有反应但不能说话、不能咳嗽、憋气, 可能存在气道梗阻, 必须立即检查和清除; (3) 呼吸是否正常, 正常人每分钟呼吸12~18次, 如伤员呼吸微弱或停止, 应保持气道通畅, 立即施行人工呼吸; (4) 循环体征是否正常, 如伤员面色苍白或青紫, 口唇、指甲发绀, 皮肤发冷等, 可以知道皮肤循环和氧代谢情况不佳; (5) 瞳孔反应, 正常时双眼的瞳孔是等大圆形的, 遇到强光能迅速缩小, 很快又回到原状, 当伤员脑部受伤、脑出血、严重药物中毒时, 瞳孔可能缩小为针尖大小, 也可能扩大到黑眼球边缘, 对光线不起反应或反应迟钝; (6) 出血情况, 如有活动性出血立即采取止血措施。

3 现场紧急救护基本方法

灾害事故现场一般都很混乱, 组织指挥特别重要, 应快速组成临时现场救护小组, 统一指挥, 加强灾害事故现场一线救护, 这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关键措施之一。紧急救护仅限现场初步紧急救助, 但救助人员必须经过基本培训, 进一步救助应有医务人员进行。

3.1 采取正确的救护体位

对于意识不清者, 取仰卧位或侧卧位, 便于复苏操作及评估复苏效果, 在可能的情况下, 翻转为仰卧位 (心肺复苏体位) 时应放在坚硬的平面上, 救护人员需要在检查后, 进行心肺复苏。若伤员没有意识但有呼吸和脉博, 为了防止呼吸道被舌后坠或唾液及呕吐物阻塞引起窒息, 对伤员应采用侧卧位 (复原卧式位) , 唾液等容易从口中引流。体位应保持稳定, 易于伤员翻转其他体位, 保持利于观察和通畅的气道;超过30min, 翻转伤员到另一侧。注意不要随意移动伤员, 以免造成二次伤害。如不要用力拖动、拉起伤员, 不要搬动和摇动已确定有头部或颈部外伤者等。有颈部外伤者在翻身时, 为防止颈椎再次损伤引起截瘫, 另一人应保持伤员头、颈部与身体同一轴线翻转, 做好头、颈部的固定。

3.2 打开气道

伤员呼吸心跳停止后, 全身肌肉松弛, 口腔内的舌肌也松弛下坠而阻塞呼吸道。采用开放气道的方法, 可使阻塞呼吸道的舌根上提, 使呼吸道畅通。用最短的时间, 先将伤员衣领口、领带、围巾等解开, 带上手套迅速清除伤员口鼻内的污泥、土块、痰、呕吐物等异物, 以利于呼吸道畅通, 再将气道打开。

3.3 人工呼吸

救护人员经检查后, 判断伤员呼吸停止, 应在现场立即给予口对口 (口对鼻、口对口鼻) 、口对呼吸面罩等人工呼吸救护措施。

3.4 胸外挤压

救护人员判断伤员已无脉搏搏动, 或在危急中不能判明心跳是否停止, 脉搏也摸不清, 不要反复检查耽误时间, 而要在现场进行胸外心脏挤压等人工循环及时救护。

3.5 紧急止血

救护人员要注意检查伤员有无严重出血的伤口, 如有严重出血, 要立即采取止血救护措施, 避免因大出血造成休克而死亡。小伤口止血只需用任何清洁而合适的东西都可临时借用做止血包扎, 如手帕、毛巾、布条等, 将血止住后送医院处理伤口;较大创面静脉出血除适当包扎止血外, 还需用手或其他物体在包扎伤口上方的敷料上施以压力, 使血管压扁, 血流变慢, 血凝块易于形成。较深的部位如腋下、大腿根部可将纱布填塞进伤口再加压包扎;动脉出血除适当包扎止血外, 还需用手指压迫或用止血带绑扎出血部位的上方, 阻止血流, 但要避免压迫血管时间过长, 造成肢体坏死。

另外, 还要针对作业工种和易发的惯性事故救助, 如触电事故、火灾事故、药物和食物中毒事故及高温作业中暑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培训和紧急救援演练。

4 结语

通过加强职工伤亡事故紧急救护及培训演练, 不但能够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职工对各类事故感性认识, 对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对已经发生的事故, 通过现场紧急救助和处理, 能够防止事故扩大或产生次生事故和伤害, 减少职工伤亡、伤残程度, 减少事故损失。

摘要:铁路工务工作的特点是点多线长, 作业比较分散, 作业工种繁多, 多从事重体力劳动, 而且与铁路列车、众多工程作业机械直接接触, 容易产生职工伤亡事故, 因此加强职工伤亡事故紧急救护及培训演练, 对减少职工伤亡、降低职工伤残程度和减少事故损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成功无捷径――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读书笔记下一篇:地球环保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