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精选8篇)
1.小学体育教学改革 篇一
小学体育情境教学初探
石莱镇中心小学
郭庆法
小学体育情境教学初探
石莱镇中心小学 郭庆法
摘 要: 小学生普遍有比较强的好奇心,学习进取心也较强,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很好地利用这一特点,强化情境教学。本文根据小学体育课的特点,分析了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与搭配问题,讨论了如何促进教学效果的几种教学方法。
体育课有着自身的特点,教学活动大多数在室外开展,如何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组织好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课活动中,并且可以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丰富其情感体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是体育课教学很重要的目的。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搭配
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希望得到肯定的身心特点,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当以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促进其健康发展为准则。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习俗等,将其与课堂结合,使课堂内容更加贴近生活。
在教学内容的搭配上,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先易后难、先灵敏后力量等方法,因材施教,合理搭配。具体说来,按照学生不同的体育水平,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对刚起步的学生,教学内容主要是一些基本活动,如体操、走、跳、攀爬、简易舞蹈等,同时与对应的游戏教材相结合,容易被吸收,有利于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收到良好的效果。对于基本活动掌握较好的学生,以投、跳、小足球、韵律活动、武术等为主要内容,并且可以搭配一些富有趣味的比赛或者游戏。而对于体育素质较高者,则以发展其速度、灵敏、柔韧等素质为主,搭配某些体操、加速跑、武术、跳远等活动,让小学
生掌握一到两项用来健身的项目,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为今后自觉坚持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二、促进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选择好了之后,就应当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体育课程中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里,有效地领会课堂内容,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1.借助情境创新教学
小学生普遍有比较强的好奇心,学习进取心也较强,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教师可以运用故事创设情境,如消防战士、环境使者、祖国卫士、梦中奥运等。教学中设置情境辅助教学时,应当注重发掘小骨干,可以集体练习或者分组练习,培养他们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品质。组织一定的有意义的竞赛,使学生体验到应有的挑战性、竞赛性,明白相应的思维过程及如何以智取胜。教学活动中,老师不应该将课堂安排得太满,而应当给学生留一定的空间,努力营造一种和谐、愉悦、平等、积极的课堂氛围,将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翁,激发其探索及其求知欲望。同时,在教学中,应当创设或者引入一些带有情绪色彩、活泼生动的场面,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将娱乐活动与体育教学结合起来,如学生轮流领操、师生一同参与游戏等,讨论问题时让学生畅所欲言,对其回答及时鼓励,激发其创新意识。
2.创设情境式教学
小学生刚刚入学时,兴趣广泛,好奇心极强。通过创设情境,可以让小学生在快乐学习中学会走、跳、投、体操、列队等。情境如神龙飞舞、猎人打猎、小青蛙跳荷叶等。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当注意其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学生的情绪往往是情境教学的核心,根据其心理认知规律,先易后
难,由表及里,采用丰富的情感来带动整个教学氛围。同时,教师必须密切联系教学内容,善于提问,创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可以从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出发,以旧知识引入新知识,也可以是结合技术要领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寻求解决办法。
3.评价式教学
教师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相互交流、评价。根据掌握要求的不同,使学生分步领悟动作要领,对不同动作分层次、有步骤地讲评。先分别讲评,最后综合讲评。体育学习效果上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认同了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性,与学生认知以及身心发展规律相符合。评价标准不应局限于一种,评价内容尽量开放,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应当注重渗透思想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健康的人格,以及果断、勇敢的精神。
总之,小学体育既能够锻炼学生身体,又能够根据学科特点适当地渗透情感以及心理教育,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上遵循上述原则,将对小学生的体育教学有很大帮助。
2.小学体育教学改革 篇二
1 小学体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小学体育改革力度不够。小学体育是我国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学体育教育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如果不引起足够的重视, 那么对以后的体育教育事业将带来很大的阻力, 对我国的体育精神产生严重的影响。从目前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来看可以归结为如下几个原因。
1.1 对体育重视不够, 认识不足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应试教育导致了学校单抓课本教学, 重智轻体的倾向严重, 对于那些考试之外的学科关注度不足, 学校和家长都不注重体育, 认为只要抓住学习, 体育不是要点。小学生们在学校的时候要应付教师们布置的课本作业, 在课余时间又被家长们要求参加课外辅导班, 这样一来, 就导致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投入到体育学习中, 加上一些学校可能常常会发生体育课被其他学科占用的现象发生, 而且体育课本来课时就少, 长期下来学生们真正能够上体育课、学习体育知识的时间很少。学校也没有给学生们普及足够的体育知识, 没有认识到体育对于增强身体素质和增强益智的作用, 这样又加剧了小学生们的惰性, 对体育学科产生抗拒心理, 因此对于体育学科的兴趣自然而然就下降了。
1.2 小学体育经费严重不足
我国近几年来虽然在提倡小学体育教学改革, 但是在小学体育上的资金投入仍然不足, 特别是对于农村学校而言更是缺乏资金。教育部对小学教育的资金投入大部分用于语文、数学、英语方面以及更新多媒体设备等教学工具, 对于体育器材方面资金投入不足, 小学体育器材室的体育器材少, 而且很多学校的体育器材单一, 学生的可选择性少。加上学校的体育场地欠缺, 教育部门的投入不足和学校没有稳定的经费收入导致了当前小学体育教育的落后。
1.3 学校的体育师资队伍不足
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还包括学校的体育师资队伍不足。很多学校由于对体育不重视因此在选取体育老师上并没有严格的要求, 甚至在一些乡村学校并没有专门的体育老师, 而是由别的学科老师代替, 这样体育教学质量可想而知。小学体育中师资严重短缺会导致制约体育事业的发展, 影响学生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发展, 对于他们日后的体育学习能力也会下降。
2 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创新策略
小学体育存在多方面的问题, 要改革小学体育教学创新体育教育也并非短时间就能够实现的, 下面主要针对小学体育课堂问题提出几个创新策略。
2.1 创设游戏教学情景, 提高教学效率
当前小学体育教育无法获得学生们的喜爱,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小学体育课课堂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 体育课上老师习惯性在上课的前十分钟带领学生做热身运动, 而后是跑步或者跳远, 最后阶段是自由运动。一节课下来学生基本都在跟着老师的思路, 长期下来几个流程让学生们感到乏味无聊, 无法在体育课上收获更多的知识。小学体育改革重点要抓住小学生这个主体。小学阶段的学生都处在6~12岁期间。这期间的学生比较好玩, 好动, 因为他们对于各种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 而对于长期的固定的体育课环节并没有办法满足他们, 因此小学体育课应该要多加创设游戏教学情景, 来提高教学效率。也就是说, 通过游戏的方式来上体育课, 符合学生们的性格特性, 既让学生们能够上好体育课又能够满足他们的兴趣。教师们在创设游戏时要注意创设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并足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游戏。强化体育教育, 得到良好的锻炼机会, 还能提高课堂教学。
2.2 创造愉快的教学气氛, 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处于需要引导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内, 教师们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引导, 更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因此, 体育教师对于体育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和根本性的作用。要进行体育教学改革需要教师们转变教学理念, 积极创造愉快的教学气氛, 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目前我国的小学教育, 没有得到良好发展, 从根源来说是教师们对于体育教学的定位缺失。小学生们是最容易被周围环境感染的一个群体, 对于很多事情的认知还不够, 教师们要在这个时期抓住这个特点, 多创造能让学生愉快的教学气氛, 让他们快乐的学习, 多去了解他们的想法, 让他们多体验体育所带来的乐趣, 培养他们对体育课堂的热情和坚持体育锻炼所带来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他们对体育产生兴趣之后, 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自然会比原来高, 体育课堂氛围也会得到提升。
2.3 加强合作交流, 培养体育精神
体育课不仅仅在于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 还要多加引导他们对于合作交流的精神。从小学生时代起就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交流的精神, 让他们意识到共享合作的重要性也是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研究发现, 在小学生时期他们的很多行为都会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纠正。教师们对于合作交流这方面要多加引导, 防止他们形成以自我为中心和不懂分享的习惯。教师们要多给他们创造小组合作、团队合作的机会。小学生们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并且学校也为他们提供足够的体育学习机会, 让他们感受到合作的乐趣。
3 结语
综上所述, 小学体育是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不仅应该和别的学科一样受到重视, 而且需要不断改进体育教学方法, 结合我国小学生的性格特点, 找到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老师们要正确引导, 要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及时找到适合的方法来引导小学生。在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需要不断探索, 不断创新, 只有这样, 才能将我国的小学体育教育事业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吴健.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现存的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J].学周刊, 2015 (7) :196-197.
[2]刘兴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探析[J].学周刊, 2015 (11) :65.
[3]邵永存.试论素质教育与小学体育教学改革[J].求知导刊, 2016 (12) :33.
3.小学体育教学改革 篇三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模式 创新 提高 教学水平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197-01
前言
当前,相关数据调查发现,我国小学生身体素质普遍偏低,且整体身体素质呈现下降趋势,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在素质教育发展背景之下,对于小学体育教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1]。从当前情况来看,大多数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单一落后,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大多数体育课流于形式,导致体育教学实效性不高,不利于小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为此,摒弃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与时俱进,加以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水平,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可通过以下途径对小学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
1.改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在实际体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观念,与时俱进,树立新型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体育素质,并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积极参与到学校组织各种各样的培训活动当中,增加阅历,拓展视野,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体育教学水平[2]。在体育实践过程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经历,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身体素质,结合实际需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方案,不断摸索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加强与同类型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分享经验、交流心得,做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体育教学水平。此外,在每一个课堂中,教师应该要把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自己扮演引导角色,在课后积极反思,找出不足,加以改进,不断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力求更加完美[3]。
2.创设教学情景,提高学生体育兴趣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角色扮演是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并让学生扮演某一个教学进入到情境中,渗入自己的感情,在扮演中体验到体育运动所带来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一般来说,体会情境的载体可以包括讲故事、寓言以及通话等等,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存在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故事,刺激学生的心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产生较大的角色反应。例如:在立定跳远学习中,教师在示范动作要领的时候,可以引入青蛙的故事,并把跳远比喻为青蛙跳,指导学生在跳远中突出双脚起跳、落地以及肢体协调用力的特点,降低学生理解难度,让学生快速掌握动作要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不但让学生在故事形式中掌握体育技术要领,还有利于培养他们那种坚持不懈的体育精神,达到多赢的教学目的。
3.巧用分组教学,优化体育教学质量
一般来说,分组教学方法可以分为性格和兴趣两组,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做到因材施教,提高体育教学的针对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由于学生的性格不同,兴趣爱好也存在差异,对于教学内容和接受能力也会有所不同,为了进一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制作兴趣问卷调查表,把其发放给学生进行填写,掌握学生对哪些体育项目感兴趣,根据调查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组。例如:在体育课自由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把爱好跳绳、爱好跑步、爱好踢球的学生分组,让他们自由活动,鼓励成员之间分工合作,自由交流,让学生在玩中感受到快乐,增进彼此感情,提高集体意识,培养团队精神。这种方式营造除了轻松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我,发挥特长,满足自豪感,并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
结束语
综合上述可知,我国小学生身体素质普遍比较低,不符合时代对于人才标准的要求。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无法真正提高小学生的体育水平。为此,对于小学体育教师来说,只有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树立现代化教学观念,采用积极新颖教学手段,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体育兴趣,提高小学生锻炼意识,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出健康体魄,才能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综合性人才,满足社会需要,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张院.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融入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重要性[J].才智.2016,23(05):777-779.
[2]宋昊洋.拓展训练引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才智.2016,12(06):99-101.
4.小学体育教学改革 篇四
【摘要】 我国的基础教育中,农村教育始终是薄弱环节,尤其是体育教育,受到经济发展的制约和教育资源的匮乏等原因,体育教育始终处在一个次要的地位。在国家提出了大力发展基础体育的倡导后,尤其是在政策上给予农村体育扶持后,农村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愈加重要,本文以农村小学体育课为研究对象,就其当前的体育教育问题和对策进行一些探究。
【关键词】 农村 小学体育 问题 对策
1农村小学体育教育问题
1.1师资力量薄弱
自从新课改实施后,国家规定小学各年级每天都要安排体育课或是室外活动课,这直接使得小学体育课时量翻番,对于小学体育老师的需求猛地激增。面对目前农村师资力量本来就薄弱的现状,农村学校专业体育教师少之又少。专业师资力量成为限制学校体育发展的硬伤。各个学校只能从语文、数学、英语等专业的教师当中兼教体育,因为这些教师不是体育专业毕业,对于基本的体育课堂常规和教育心理学不够了解,在教学组织和教学设计上基本没有方法可言,由此可想,其教育教学质量肯定不会太高,更不要谈什么新课改的贯彻与实施了。
1.2体育基础设施和器材资源严重匮乏
体育课不同于其他课程,对于场地、设施和器材的要求非常高。如果没有这些硬件设施作支撑,很多技巧性的体育项目是不能正常开展的。没有基础的物质保障,教学的改革、教学质量的提高犹如空中楼阁,无从谈起。农村小学一般来说,在硬件和基础设施的配备上肯定不如城市学校,有些经济落后的地区,甚至都没有这些配备。近些年来,经过创强农村的小学也进行了一些建设,农村小学在物质资源上仍然是相当匮乏的,体育场地和器材只能说还是紧缺的。就算有些学校的体育场地进行了建设,但是与基础教育所需要的基础和标准来说还是相距甚远,器材的数量还远远不够,这种数量与质量上的缺陷仍然无法改变。
1.3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手段缺乏科学性和创新性
就以上两个原因来看,农村的体育教育处于人力、物力双匮乏的尴尬局面。很多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会以这些实际存在的原因为理由,不加强教学质量。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实际存在的情况,但是也不得不说这些情况并不是限制教学组织和开展的唯一原因。可它们实实在在的成为了教师缺乏创新意识、缺乏工作激情的因素,有些教师甚至因此而产生了自卑的心理,每次的体育课就是集合、解散自由活动、集合这样的不断循环重复。新的教育理念也的的确确没有落实。农村小学体育场地欠缺、器材欠缺而上不好体育课的观念在教师思想上仍然存在。尽管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但体育教师缺乏创新意识,现有场地器材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没有得到较大的改观。新的教学理念没有真正得到落实,大部分教师还是传承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农村小学中“放羊式”的体育课堂比比皆是。
2提高农村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方法与对策
师资力量薄弱、物质基础保障匮乏、教学理念落后、教学组织形式陈旧、教学手段单一,这些现实存在的情况绝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但是在当前教育均衡发展的大政前提下,农村孩子的教育和农村孩子的未来同样重要。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我们需要做的是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策略,尽可能从点滴处提升农村体育教学的质量。
2.1更新农村体育教师教育理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休育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诸如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体育,不同的人在体育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体育的重要方式;学生是体育学习的主人,教师是体育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信心;等等。从中可以发现,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是:既要让每个学生获得最基础的体育知识与技能,又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改变学生学习体育的方式,由过去以教师讲授为主转向以学生自己学习为主;要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转变体育教师的角色;评价的方法、手段及内容也要变化。体育教育改革是一个整体,教学组织形式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广大从事体育教学的教师只有认真学习体育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新理念,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才能将体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2.2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开发现有的体育场地和设施资源及农村资源
要求农村小学一下子拿出一大笔资金投入到体育场地和器材设施的建设上,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对当地政府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能是在现有的条件下,根据实际需要,一点一点的进行补充与完善。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教学也不能搁置,而应该在现有的条件下,尽可能的开发基础设施和场地的使用限度,针对实际的物质基础进行教学的设计和实施。比如,沙池是所有农村学校都有的配置,对于沙池的利用,不应该仅仅是立定跳远,还可以开发其他适合农村的体育项目。沙池的使用也不一定要拘泥于一个固定的方向,像是横向的使用也是增加使用频率和效率的好方法。
再比如,可以将篮球场地和羽毛球场地合二为一,篮球场地各半场画一个羽毛球场,这样,学生们既可以进行篮球运动,也可以进行羽毛球运动,场地被开发出了双倍的价值。
还有成本低廉、使用风险低的小垫子,学校也可以大量购置,在垫子上可以练习前滚翻、后滚翻、仰卧起坐、设置障碍等等,学生们看到一个垫子能够被开发出这样多的用途,也会觉得很新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质量会大大提高,教师的成就感会油然而生。
所以,身处农村的小学体育教师不要再因为这些现实的基础条件而沮丧,甚至是放弃更好的教学。转变观念、立足现实,才是积极地教学方法。
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虽然没有城市丰富,但是农村的自然资源是城市学校远远比不了的,与其被动等待场地和器材的改观,不如立足当下,因地制宜的开发农村现有的资源。体育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细小的资源,开发出自己的创造力,将一些看似和体育毫无关系的事物开发出强身健体、为我所用之处。农村学生的动手能力一般都比较强,当教师发现这些教学资源时,可以发动学生们一起“变废为宝”,学生和教师一起做教具,也会在无形中激发学生热爱体育、珍惜教育的心态,锻炼孩子们的合作创新意识和勤思动脑能力。使体育中的育人功能得到发挥,让学生们享受到体育教育的愉悦。比如一些家里不需要的瓶瓶罐罐可以填充上沙子、泥土等,做成哑铃、杠铃等;再比如废旧的自行车轮胎用于课堂教学,可用于各种站位的定点,免于用石灰来做标记;可用于各类投掷练习;可用于各种角力、套圈、钻圈等游戏;可用于多种级跳练习;可用于各种标志线等。
我们承认农村的基层设施的确落后,但是因地制宜、创新创造、变废为宝也未尝不是农村学生优于城市学生之处。
2.3认真对待课堂教学,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体育课不同于其他课程,大部分时间在室外进行和完成,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就需要更多的排除干扰。因此学生的兴趣激发就变得非常重要。而学生兴趣的激发就需要教师动动脑筋,想想办法了。科学合理、张弛有度的教学组织是保障学生兴趣的关键,教师一定不能忽视。
善用体育课上常见的队形排列、竞技形式等,是成本较低的教学组织手段。体育教师要认真的备课,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一切情况作出充分的预设,什么时候做示范、什么时候讲解、什么时候点评,这都是需要极其精心的设计的。
其实,提高农村体育教学的组织力,方法是比较多样的,农村的孩子天生比城市孩子多活动的机会,课堂组织时,只需要抓住这些特点,将科学和严谨积极发挥一下,效果会更加好。另外,农村的体育教师也要善于利用外部资源,在自己觉得实施起来有困难的教学项目和教学环节上,多向农村教研室请教,有机会多出去参加培训,这些都对教学组织有着重要的帮助。
3结束语
在国家政策的倡导下,在农村教育受到广泛重视的今天,我们有理由相信,农村体育教育“脱贫致富”是指日可待的,体体育教育作为完善一个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在农村基础教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总之,在推进农村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大力实施新课标的背景下,我们广大农村体育教师应克服场地器材等不利因素,深入挖掘、充分利用、大力开发各类体育资源,立足课堂,精心设计组织教学,备好上好每一堂体育课,为广大农村孩子的健康成长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锐.农村教育的社会学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2]焦卫宾.我国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中的农村学校体育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 2008
[3]乔兴平.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措施[J].学周刊.2014(29)
[4]胡永红.我国农村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困境与出路[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07)
5.小学体育教学设计 篇五
郭 俊 淼
体育教学设计
穿插跑
小学体育教学设计
律动
穿插跑
郭 俊 淼
一、课的设计:
体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特意提出要培养学生正常的身体姿势,根据小学生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有效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小学生对体育活动具有广泛的兴趣,爱玩、爱活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根据小学生想象思维较弱,直观模仿能力较强,愿意在教师的带领下参加集体活动的特点,本课用游戏来主导,以游戏来串通本课内容,使教材游戏化,寓游戏于教学,既能保证学生智力的发展,又能帮助学生培养手脑并用的能力,满足了学生好玩、好动的心理和生理要求,增强学生的下肢力量、协调性等素质的练习。另外,在以游戏为主导的同时,还引进了音乐和舞蹈,提高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我按此制定了这节体育课,尝试施行“快乐体育”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内容:
1律动 2 穿插跑
三、教学目的:
本课的练习很适宜低年级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自编操、模仿操可锻炼学生的上下肢协调性,同时对提高儿童的节奏感,这就是律动,发展思维扩大知识范围和促进智力的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
在各种音乐方式中练习自编操,对高年级儿童的节奏感和协调性练习有良好的帮助作用。
四、教学要求:
学会在不同音乐下,按照音乐节奏,简单的模仿操,并能发展想象力和自主模仿动作。加强学生的律动能力,培养身体的正确姿势和节奏感。
五、教学重点:各种模仿性动作准确性和灵活性好。
教学难点:跳的动作优美大方,节奏感强。
六、教学任务:
1、使学生掌握音乐模仿操的动作,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节奏感。
2、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促进身体各器官的正常发育。
3、发展弹跳力和团结合作、集体配合的良好作风。
七、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教学法,集体练习法
八、教学原则:
符合小学生生理的原则,适应心理的原则,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九、教学过程:
因为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兴趣和爱好非常广泛,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散,又对单调持久的动作容易感到疲劳和厌倦,为了能把这节课上的更好,我运用了电教手段,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通过
音乐进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面我通过三个部分来加以说明这节课的内容。
1、准备部分:学生成四列横队站立,师生问好,课堂常规练习,自编操
2、基本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直接的教学游戏和集体游戏的方法来进行学习。
在教学中,我先组织学生练习自编操,然后再欣赏他音乐找拍子,再把拍子换成动作。并当场表扬做得好的学生,鼓励那些还不是很熟练的学生。(14分钟)
穿插跑:根据学生练习的情况,多练习几次,就组织比赛。看哪一组做得最好,并给予表扬。(10分钟)
3、结束部分:学生在练习自编操,怀着轻松愉快、优美欢快的按照江南STYLE进行放松活动,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结束本课。本课的游戏编排目的是发展学生上律动能力和身体的协调性,培养学生认真练习和坚持到底的优良作风。
6.小学体育教学心得 篇六
通过课堂教学,仔细分析了一下各班级的情况,我发现各班级里的人员构成当对比较复杂,这些孩子有很大一部分是外地打工工人的孩子,来自各种各样的家庭,他们身上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由于父母忙于工作疏于管教,又处于社会的边缘地带,所以这些孩子的习惯不是很好,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惹是生非的就是这群孩子;还有就是离异家庭的子女,在他们的身心中存在着阴影,对周围的世界存在着敌意与攻击。在学校里则表现为不合群,经常与其他学生发生打架和不必要的摩擦,上课捣乱的也是这个孩子。学生们都对他十分的反感,老师也不是很喜欢他,但他依然我行我素,屡教不改。针对这些情况,我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变这一现状。
首先,用表扬鼓励代替批评。小学生是天真可爱的,他们对于老师的批评教育一般是当时一天两天管用,而之后就忘了,所以我经常以表扬的形式来鼓励孩子的一点进步,这样下来,我发现比我批评教育他们更加管用。经过我一段时间的细心观察,我发现那几个调皮捣蛋的小家伙并不是什么时候都那么爱说话,所以每当我发现他们在某一时刻表现特别好,哪怕是上课的时候站得特别端正,我就毫不吝啬的在全班表扬他,这时候,我发现被表扬的同学,脸上露出一丝难以觉察的微笑,还有一份久违的自豪感,而且我在私下对小班干部也强调说,一旦这个同学有一点在纪律方面的进步,你就把他的名字告诉班主任,放在表扬栏中。这之后,他慢慢地喜欢上了这种总是被表扬的感觉,自然而然的在纪律方面越来越进步了。
其次,以实际行动促进班级融合。我利用室内课和下雨天时间经常给学生讲一些带有寓意的小故事,然后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感想,不管说得对与错,我都会给予肯定与表扬,由此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还有就是带他们做一些集体游戏,让他们在这样的活动中感受到集体的存在。
7.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之体育小组学习 篇七
一、小组学习模式的概述与作用
小组学习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就是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内容, 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 教师为每个小组布置合理的学习目标, 小组各成员在共同探索、共同思考的情况下, 完成学习目标。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 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增强了学习效率, 锻炼了学习能力与身体素质。学生通过小组共同学习, 懂得了团结与合作意识, 学会了自主学习, 对以后的学习生活有很大作用。
二、小组学习的现状
由于小组学习形式是新型教学模式, 有很多教师不会运用此种形式, 便不能发挥出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质性效果。目前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1.学习小组分组分工不合理。小学生的心性还不成熟, 每个人的性格、学习能力、身体素质都不相同, 教师在分配学习小组时常常忽略这些, 胡乱分组, 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严重受挫, 为每个小组的分工也不科学, 发挥不出这种学习模式的效用。
2.教学内容时机分配不合理。教师在分配小组学习内容时, 并不知道要分配哪些内容供学生学习, 分配的内容没有小组共同学习的价值, 不仅浪费了课堂时间, 还降低了课堂效率。再者, 教师分配的时机也不恰当, 小组学习应当在学生学习了课堂内容后开展, 而不是在学生一无所知的时候开展, 学生胡乱地学习, 反而会降低学习兴趣。
3.学生缺乏团结合作意识。小学生年龄较低, 没有共同学习的意识, 面对体育这门学科如果没有合作意识, 恐怕学生会胡乱练习, 达不到锻炼效果, 而且在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时, 大部分学生没有积极性, 只是被动参与, 小学生合作能力较弱, 教师教学时忽略了小学生的合作意识, 也是没办法使小组教学发挥良好的效果。
三、如何开展小组学习模式
小组学习与以往的教学模式不同, 特别是在小学体育这门科目上。以往的教学模式, 教师只是自己讲解动作要领, 然后学生自主练习, 教师指导, 学生分散混乱, 课堂效率不高。而小组学习模式, 不但使学生集中练习, 而且为学生提供了交流的机会, 在交流中学生会发现新的问题, 激发了探索欲, 在教师的帮助下, 加深了对动作要领的理解与记忆, 学生共同练习, 还可以带动部分懒惰学生, 增强身体素质。所以小组学习的科学开展尤为重要。
1.科学分组, 合理分工。上面我们已经提到了, 部分教师不会运用小组学习模式, 出现了分组分工不合理的问题, 那么我们第一步便是要合理地分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性格、兴趣、学习接受能力这些方面的差异, 以学生为主体, 在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内科学分组, 比如, 把身体素质相似的学生分为一组, 每组3~5 个人, 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共同探讨学习要领, 练习动作, 这样身体素质差距不大, 可以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接着, 小组分工要合理, 教师根据学生的性格进行分工, 安排不同的角色, 性格开朗的可以做小组长, 性格内向的可以做指导员等, 在学生体验不同的角色时, 会增强团结合作意识, 还可以让学生互换角色, 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职责, 得到不同的锻炼。
2.布置内容。教师在布置教学内容时, 要结合教学目标, 合理布置, 为每个小组多布置一些合作项目, 锻炼到每一个人,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在小组里的存在感, 从而加强了积极性与参与意识。其次, 教师布置的内容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 应布置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 通过团结协作可以得到锻炼并解决的内容, 否则会严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得不到好的锻炼。在教师布置了内容后, 并不代表教师的工作就结束了, 每个小组之间需要教师的参与, 教师要多多加入到小组中, 共同交流、探讨, 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这样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减少教师的权威性, 使学生敢于提问、敢于发言, 在这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下, 学生对动作的要领掌握得会更好。
3.小组评比竞赛。学习小组之间需要交流, 因为交流会使学生发现新的问题, 得到新的锻炼, 小组之间更需要评比竞赛。教师可以在分配了教学内容后, 为教学内容定制一项评分表, 根据每个小组的完成度来打分, 分为优秀、良好、及格等, 优秀的给予奖励。这种评比竞赛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 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 小组内的学习氛围也得到提升。这种方式不仅使学生更好地学会了体育知识, 还得到了锻炼。或者教师为每个小组分配负责人, 即小组长, 鼓励学生课下锻炼课上学过的知识, 小组长统计每个人的锻炼次数, 每周结算一次, 为锻炼最多的学生分发奖励。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效率, 又使学生热爱课下锻炼, 提高了身体素质。
4.教师定期检查评点。学生课上练习充分并不能得到好的身体锻炼, 课下的巩固尤为重要。教师为每个小组分配锻炼目标, 小组长管理, 每个月或者每个星期教师检查小组完成情况, 每个人单独检查, 检查的时候教师加以指导, 如果学生没有练习好, 动作不规范等, 教师要耐心讲解, 鼓励学生继续学习, 不可谩骂侮辱, 打击学生自尊心与积极性。小组长进行监督与帮助, 保证小组成员的锻炼效果, 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锻炼, 进行评比, 锻炼优秀者担当小组长, 所以小组长定期更换, 这种方式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增强小组的锻炼效果。此外, 教师要加强对小组内合作意识的培养, 小组成员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 小组学习模式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得到良好的身心发展。教师在运用这项小组学习模式时, 要多加思考, 发挥出它的实质性效果, 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课上课下一样积极锻炼学习, 才可以更好地提高身体素质。
摘要:随着课程的改革, 教师渐渐意识到对于中小学的教育不仅表现在书本上, 还要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 从而体育课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体育小组学习模式, 对于体育课堂中课堂效率的提升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很大作用。
关键词:小学体育,小组学习,学习模式
参考文献
8.小学体育教学模式改革 篇八
一、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方式
我们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维方式,也并非是要否定教师的作用。目前小学体育教师大部分都由体育教育专业出身,这些教师一直都接受高单一的体育竞技训练,受到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会效仿自己体育训练以及学习时候的竞技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课堂上过于强调体育专业理论知识的讲解传授以及体育动作的示范和技能的练习。这种填鸭式教学模式,极大的扼杀了小学生乐于思考的积极性,小学生的年龄尚小,正处于智力、身体发育成长的大好时机,科学的体育教学不仅可以锻炼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还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勇敢、积极向上等优良的品质。但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学生的思维逐渐局限化,仅仅限制在教师所教的体育内容中,学习能力无法提高。
二、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途径与手段
(1)做到教学内容多样化
根据儿童好动、好玩的心理特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要多样化,一般不少于三个项目,各项目的时间安排不宜过长,组织教学要紧凑。即使同一内容的教学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例如,在30米跑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变换跑的形式,如往返跑、各种姿势的起跑、抢物跑、折线跑、过障碍跑等,丰富教学内容的内涵和外延。
(2)做到教学内容游戏化
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内容一般都比较简单,没有较难的技术,是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的。把教学内容进行游戏化的改造,让学生在体验乐趣的同时掌握一定的技能。如在进行队列队形练习时进行游戏化改造,学大雁排排队、推火车等形式,提高了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3)做到教学内容循环化
教学内容的单一重复有利于掌握一定的动作技术,但是也易引起学生厌烦,我们可以对多个内容进行一定的循环,每节课可以从不同的点切入,每节课的 切入点要有一定的联系和提高。这样每节课渗透一点新的内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4)做到教学内容生活化
许多的教学内容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教学内容生活化可以从两个方面切入,一方面我们的教学内容设计的主题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如一次郊游,走在平路上——慢跑;爬山——原地高抬腿跑;过独木桥——两手侧平举,足尖跳;盘山道走——曲线行进。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引用学生日常玩耍中对教学内容有帮助的活动,如,打沙包,跳皮筋等。
三、开展高效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角色扮演体会情境是情境教学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手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入角色或者扮演情境中的某一個角色,让学生带着角色转换渗入自己的情感,真切的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体会情境常用的载体可以是故事、寓言或通话,小学生一般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比较强烈,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故事形式,给学生最大的心理刺激,产生较大的角色效应。比如在练习立定跳远过程中,教师采用“青蛙跳”的形式,教学中需要突出双脚起跳、落地以及肢体协调用力的特点,便于学生快速掌握动作要领;又比如在传授快速跑的内容时,传统的教学形式仅仅是跑动练习,不仅教学难度较大,且训练过程非常枯燥,教师可以以“鸡毛信”为主题设计情境,充分激发小学生想要当小英雄的想法,使学生内心有情绪体验,有助于学生自己在遇到困难时坚持走下来。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建立学中玩,玩中学的欢乐课堂氛围。性格分组是主要是将学生分成内向型还是外向型,根据学生的实际运动水平进行分组,一般而言,外向型学生活泼开朗,身体素质较好,反应能力较快,运动水平以及能力相对较高;为内向型学生恰好相反,性格内敛、孤僻,体育素质较差,反应能力较慢,运动能力低下。因此性格不同学生的运动强度以及运动量需求有很大区别。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性格分组,合理安排运动量以及运动强度,适应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免意外事故发生。
利用现代先进的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以计算机为核心技术的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教学活动中,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利用图像、声音、文字等多种组合形式给学生展示各型各色的形象、生动的材料,给学生视觉、听觉上带来最大的感观刺激,有利于加强学生记忆,易于学生快速理解、记忆体育运动动作要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解“前滚翻”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的演示前滚翻的整个技术动作,并提前做好相应的分解示范动作,包括蹲撑、两手撑垫屈臂、低头、两脚蹬地、提臀收腹、重心前移、团身滚动、背臀、肩和后脑触垫,抱小腿蹲撑起立等一系列动作,同时应在每一个分解动作下配上相应的讲解文字。重复的演示给学生观看,有利于学生在自己的脑海中构建一副完整的技术动作图,有利于学生的练习。
【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推荐阅读:
教学反思小学体育教案07-23
小学体育投掷教学思路09-07
小学体育人体结构教学12-07
体育教学环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地位12-01
小学体育德育教学论文06-17
小学体育篮球教学设计07-06
小学体育教学反思一07-28
小学体育游戏教学反思07-30
小学体育跳绳课教学反思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