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材北师大版(共14篇)
1.小学数学教材北师大版 篇一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培训方案
培训前言: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全面理解课程标准、读懂教材,是做好数学教学的前提,只有深刻地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更好地驾驭教材内容。小学数学教材培训应以辩证唯物主义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教材中的案例,帮助教师深入理解和体会教材内容。因此,培训应以理解掌握数学课程理念,把握教材内容在教学实施中的要求,理解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为目的。
组织管理:
由北票市教师进修学校组织集中培训管理,建立小学数学学科培训档案。
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为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各年级下册教材,教材如何体现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在教材构思与编写上有哪些特点?实施数学教学时应注意什么?如何合理,有效,创新地使用教材?等等,就上面这些问题,结合各册教材的学习内容作一些具体分析和说明。培训分工:
实施形式:
1、自己学习研读所教的教材。重温学科课程标准及关于课标学习的相关资料;通读关于教材编写的相关解读资料,明确教材编排的指导思想,掌握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与体系,各单元教材教学的目标、重点、难点及教学设想。
2、分年级进行集中学习培训教材。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教材构思与编写上的特点;实施数学教学时应注意事项;合理有效使用教材。(培训后专题研讨:观摩一节课,共同研讨交流)。
3、教材处理在教学中的应用;开展优秀教学设计、反思、案例分析的评选活动。
4、在网上交流、反思、网上论坛
考核办法:
集中培训需签到,有学习笔记。培训后写高质量的体会反思一篇,给打分;常规听课教研,交流反思,有典型案例,有教研活动记录,有反思记录。以校为单位给教材培训效果打分。
培训对象:
2011年——2012年下学期任教的所有数学教师。
培训学时:
本次教材集体培训学时为每册5学时,个人学习学时为20学时。
2012年1月10日教师进修学校小教部 数学研训
2.小学数学教材北师大版 篇二
笔者所在地区为农村, 受各方面条件所限制, 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惑, 总觉得如果能把教材中的一些内容适当地修改、调整一下, 可能效果会更好。
一、教材比较适合城市学生使用, 不适合农村学生
如, “超市购物”“小小图书馆”“公交车站”等主题情境虽然和现实生活密切联系, 但这些情境大多是城市孩子熟悉和接触的情境, 不太适合农村学生使用。比如, 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第64页的“我们赢了”这一内容时, 教材首先创设了北京申奥成功这一情境。但笔者在实际教学中, 就没有几个学生知道奥运会是怎么回事, 一个个都显得很茫然。结果教师只能花费很长时间来简单讲解奥运会的相关知识, 这样直接影响了课堂上40分钟的效果。很多农村孩子都是留守儿童, 跟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生活。他 (她) 们的生活中根本接触不到如奥运会、买鲜花……这样的情境, 就是超市购物、图书馆、公交车站、儿童乐园这样的情境也是极少有参与的经历。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 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但是如果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很陌生, 这种学习就要大打折扣了。
如果让农村地区的教师结合当地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创造性的改编教材行不行呢?可是, 农村教师大多课时都很重, 试想有几个教师能在一天上完5节或6节课之余, 面对各种作业、备课, 还能有精力去创造、去改编教材呢?即使有的能改编教材来使用, 也仅仅只能是改编其中的极少部分, 不可能把所有不适合农村使用的教材统统改编、调整。因此建议编者在编排教材时能否考虑这一点, 使教材适合的范围更广一些。
二、教材中有的例题后面的练习题与例题关系不大, 甚至超出学生学习的范围
比如, 三年级下册第28页“电影院”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 (进位) 乘法的计算方法, 但在“试一试”中却安排了 (48-12) ÷6这样一题, 该题与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几乎没有关联, 这样安排, 实在令人费解。
又如, 二年级下册第20页练习三第一题的最后一题30÷ (6-3) , 该题乍一看, 与学习的内容相符合, 但是后一步的计算明显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 属于三年级上册的内容, 很难让大部分学生自己独立解答。
三、教材后面附页的设计有待改进
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北师大版教材在每本课本的附页均安排了一些图案、图形, 这样安排正符合小学生的学习主要依靠动作进行思维, 靠直观感知获取知识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感知,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力, 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获取知识。
然而, 在实践中我却看到这样一幕:
一位教师在教学“展开与折叠”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6~17页内容) 时, 开始都很顺利, 让学生认识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接着为了让学生经历从“面”转化成“体”的过程, 该教师利用课本附页一的图形, 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折一折等活动, 知道立体图形是由平面图形围成的。在学生的操作中, 我注意到有几个学生因为动手能力欠缺, 剪得弯弯曲曲, 比别的同学慢很多。时间慢慢过去了, 还没有做好。教师只好停止操作, 接着进行下一个环节。但这几个学生却还在悄悄继续刚才的操作, 根本没有听教师讲课, 结果可想而知。
另外, 学生为了剪这些图形, 还要从家里把剪刀带进校园, 这又增加了校园的不安全因素。
3.小学数学教材北师大版 篇三
【关键词】北师大 小学数学 教材
2001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通过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并于该年9月在我国十八个省市开始试用,而今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安徽阜阳也不例外。相较于传统教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对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加贴近,且拥有十分丰富多彩的内容、有趣味,形式美观、有趣味等众多优越性。采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热情,使得学生们敢于积极地发言,在课堂上起到主导作用。然而,它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本文将针对北师大版小学教学教材的主要特征进行具体分析。
1 北师大版小学教学教材的优势
1.1 确立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当中的主体地位
现代认知心理学觉得,在校小学生均拥有十分丰富多彩的知识积累与生活体验,他们不但具有众多教学活动经验,而且还具备对数学进行充分应用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然,由于学生的家庭环境、生活背景与社会文化氛围的不同,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思维方法上也存在着的差异。北师大版教材供应了众多学生操作、做实验、观察以及独立思考的素材,促使学习者群体能够进行沟通与交流,在数学实践活动当中对数学知识、方法与思想加以理解与运用。
1.2 北师大版小学教学教材图文并茂、方式多样化、儿童化、趣味化
从教材的呈现方式上来看,北师大版教材充分思量到学生的认知事物的规律以及年龄特征,加大同现实社会与学生生活的关联性。在事例选择上,充分挖掘出儿童身边的事例,促使教材变得愈加社会化、生活化、趣味化。当然,其还注重教材的弹性化与个性化,为学生的思维留下更多的发展空间,从而有利于学生自主沟通与研究。
1.3 重视数学的运用问题
纵观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情况,我们可将其视成“理论联系实际”。北师大版小学教材大力突出运用数学知识、主动研究与探索、学习。与此同时,启发学生运用意识,调动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地灵活地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以及数学的思想方式去解决问题。其具体反映在以下三大方面当中,即:加大数学思想的渗透力度;重视学生的培养,使其在生活当中善于发现问题,并运用自身所学到的数学知识积极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领悟到解决问题方式的多样性。
2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不足之处
2.1 内容繁杂凌乱,缺乏系统性
从教学体系上来看,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教学体系全盘否定了以往的教学体系,并提出了新的教学体系。在每一册教材当中,都设置了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这四大板块的内容。同时,在教授知识的过程当中,跳跃幅度过大,显得繁杂、凌乱不堪。此外,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知识内容脱节现象严重,缺乏较好的系统性,如此就切断了知识体系,使得学生们对知识的不连贯接收无法适应。
2.2 重视提问,却忽略了分析
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当中,将“解决问题”取代了原来教材当中的“应用题”,并经常提出“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之类的问题。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十分重视对学生发散思维以及提问题的能力的培养,然而却很少指引数量关系分析。
2.3 计算方式多样化,使学生无法适从
问题、方法与答案等的不唯一性与开放性是新教材的一大重要优势。然而,一直以来,教师们都无法完全掌握其开放的度。就拿算法多样化的问题来说吧,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而言,激励算法的多样化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成绩欠佳的学生的表现都十分很好,可缺乏归类意识,所以稍微有些不一样,学生也均觉得自己的方式是独特的。
总而言之,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是新课程改革之后出现的最富有特色的一种教材,其正处于编排适用时期。坦白说,其的确有其过人之处,但是同样也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因此,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对教材进行正确地看待,将教材的独特之处与学生的实际状况、自己的实践经验充分地结合起来,才可发挥出北师大版教材的优越性,以取得教学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凡哲.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的主要特点[J].中学数学教育:初中版,2004:16-19.
[2]赵鸿阳.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教信息,2008(11)
[3]周晓林.“小数的意义”教材解读及教学思考[J].小学数学,2010(10)
[4]高凌飈.教材分析评估的模型和层次[J].课程·教材·教法,2001
[5]王海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分析[J].教育指南,2009(4)
4.小学数学教材北师大版 篇四
教过两年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教材,我感觉: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丰富,方式灵活,贴近生活,利于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实践能力等等……尽管如此,但教师在使用、接受这套教材的过程中,觉得还有很多困惑:
1第9页欣赏与设计,是学生在学习了圆的认识、面积和周长等内容后对圆认识的再次升华,编排意图很好。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这一内容做为欣赏是可取的,做为设计难度太大,学生刚学会画圆,要将各种圆形有机组合、形成复杂图形有些难。建议:将简单的、要求学生绘画的图形与复杂的、要求学生欣赏的图形分开,这样有利于教学。
2第30页百分数的应用
(四)中,有关计算利息的内容,教材内容应该与时俱进加以修改,整存整取的一年、三年、五年年利率以及利息税,都与现在相去甚远。同时对本金、年利率、月利率等专业术语可以采用数学阅读的形式呈现。
3第77页观察物体——搭一搭三视图不应当再作为教学重点,因为在小学各个年级都在渗透三视图的画法,应该把从三视图还原成立体图形作为重点,但是配套的练习太少,学生的空间观念得不到较好的提高。建议:增加相应的配套练习。
5.小学数学教材北师大版 篇五
7月22日---7月23日,我有幸参加了定西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培训研讨会,聆听了天津市河西区教育中心教研员朱育红老师对数学教材的解读与介绍,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就本次学习活动进行汇报:
(一)精心设计“情境 +问题串”的呈现方式,为自然而然地展开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数学教学过程提供基础环境和主要脉络
在创设“情境”和设计“问题串”的过程中,每一位教材的执笔者最关注,实际上也是整个编写团队最费心思调研、思考、不断讨论的最主要问题就是“由一个特定情境承载的课程内容所引发的关键学习目标到底是什么”“学生进入这个情境后可能的思考过程、方法策略、问题困惑又是什么”“如何有机地把学习目标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机地、内在地整合成一条主线,即‘问题串’”。事实上,学生随着这一特定意义下“问题串”的学习与思考过程,将自始至终会围绕着本单元最核心的内容、最有价值的话题展开数学活动,而活动的有效开展和不断深入将直接有助于学习目标的实现,因而这个过程同时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过程,而且好的“问题串”还能有效地帮助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高质量的数学学习活动。同时,“问题串”的设计、选择与呈现直接服务于课程的学习目标,这无疑对广大基层的一线教师准确理解和驾驭教材、创造性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提供了方便,也能有效避免教师反映过去教材提供的问题开放性过大、目的不明晰而造成的教与学的困难。
(二)在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下,更加重视学习目标的整体实现
教材一直关注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此次改版,我们根据课程标准修订的精神,为促进学习目标的整体实现,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持续努力:
1.注重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
对于基本活动经验,教材主要通过两种形式体现。第一,设计专门的积累活动经验的课,在这些课中一般不以学习某个具体的概念、公式为目标,而是通过设计活动帮助学生积累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和数学思考的经验。例如,一年级上册第14页“快乐的午餐”,这是一节新增的帮助学生积累“一一对应”活动经验的课,帮助学生体会数量的多与少,为后面学习数的大小的意义奠定基础。第二,在一节课学习的“问题串”中,设计积累活动经验的活动和问题。例如,三年级面积的学习,教材在问题串中设计了一个问题:如何比较两个通过直接观察无法判断的图形的面积?学生可以通过将两个图形重叠后再剪拼比较。进一步,如果两个图形不能移动,学生将想到用统一的小的“单位”(如橡皮、硬币、小方块等)来量,哪个图形含的“单位”多哪个图形的面积就大。在这个问题中,学生积累了“运用小实物的某一个表面去度量大的物体的面积”的经验,在为形成“面积单位”打下了基础的同时,也进一步感受了面积的意义。
对于基本数学思想,教材力求通过设计活动和问题,体现抽象、推理和模型思想。对于抽象,体现从数量到数、从物体到图形的抽象,以及从数到字母的抽象。对于推理,既体现归纳、类比等合情推理,鼓励学生进行猜想;又针对小学生的特点,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和多种方式说明道理。对于模型思想,将体现数学建模的全过程。实际上,教材中到处体现着基本数学思想,这里仅举一年级的一个例子。对于数的认识,非常重要的是体现从数量到数的抽象过程,在一年级上册第4页“快乐的家园”,体现出从 1个太阳、1棵树、1个萝卜、1筐萝卜等数量中抽象出数“1”的过程,以及从其他数量中抽象出其他数的过程。
2.注重体现“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过程
部分内容问题串的设计,体现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例如,一年级下册第 49页“采松果”,首先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然后鼓励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教材还设计了专门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活动,并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不同的设计要求。同时,在每学期期中的整理与复习中,专门设立了“我提出的问题”的栏目,鼓励学生整理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以及在回顾整理的基础上再提出新的问题。目前,教材呈现的问题都来源于真实的学生调研,征集了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提出的有代表性、有价值的问题,包括他们的一些“发现”。比如:“七巧板中为什么没有长方形”,“为什么能够站稳的都是立体图形?我们能想办法让平面图形站稳吗”,“生活中的数数不完,咱们能学完吗”。尽管一年级的学生语言可能还稍显稚嫩,但他们的不断思考、不断的“新”想法使我们感动,相信也一定会给广大同龄小朋友以启发。
3.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实现对重要数学概念的掌握和基本运算技能的形成
为了提高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形成,教材采取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多角度理解、将知识和技能加以应用等形式。例如,对于多角度理解,教材通过设计问题和活动,鼓励学生举例、解释、描述、联系,还通过提供学具操作、图形直观等形式为学生理解提供适当的“脚手架”。例如,如前所述,对于加法和减法意义的学习,教材除了体现从多个情境中反复体会并抽象出数学运算的过程,同时增加了根据算式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讲故事”或者“画一画”的活动和练习,体现对于运算意义的理解。又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运算的道理,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学具(小棒、计数器、方块、数线等),并做了系统设计。一年级“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小棒为主要的学具,鼓励学生借助小棒探索方法;同时以计数器、数线为辅助学具,帮助学生加强对于算理的理解。可以说,新世纪小学数学第4版教材基本改变了“依靠记忆理解概念”“依靠简单重复训练形成技能”的做法。
4.注重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新世纪小学数学的不懈追求。修订后的新版教材通过呈现丰富的情境、设计挑战性的问题、呈现方式的多样性、体现数学的价值,以及自始至终伴随学习全过程的4个典型“人物”各具特色的活动与对话等,以求达到不断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兴趣的目的。同时教材始终贯穿对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比如,对于反思习惯,教材通过多种层次的活动鼓励学生对于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在每学期都安排整理与复习、总复习,鼓励学生进行阶段总结。在整理与复习、总复习中,不仅仅是设计一些题目供学生练习巩固,更设计了“回顾整理”、“回顾与交流”帮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回顾学习过程、整理学习内容,同时体现学生的成长足迹。在每学期都安排了“本学期你学到了什么”,旨在帮助学生对于本学期所学的内容进行梳理。在综合与实践中,安排了学生自评的活动。久而久之,学会自我反思将逐渐成为学生们内在的学习品质而受用终身。
(三)情境设计更加注重题材的多样与丰富
教材一直关注设计有趣的、现实的、蕴涵数学意义和富有挑战性的情境,这构成了教材的鲜明特点。进一步,情境设计上应更加注重题材的多样与丰富,情境的素材来源尽可能广泛,富有文化内涵,处理好不同题材的平衡。教材修改中注重了农村情境与城市情境的平衡,尽可能使用通用情境,适当增加农村情境,达到城市题材和农村题材比例相当。在一年级教材的主题情境设计中,童话、寓言、游戏、环保、体育等通用题材达80%,纯城市题材占9.2%,纯农村题材占10.8%。
(四)重新梳理和设计练习题,提供数量合适、层次合理、形式多样的习题 作为学习用的教科书教材一直关注练习的设计,注重设计一些促进理解、解决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的习题。但同时,实验区教师反映练习题容量略有不足,部分练习“跳跃性”较大。
为此,第4版教材重新梳理和仔细设计了每一道练习题目,力求提供数量合适、层次合理、形式多样的习题。在数量上,1课时 2页的内容,其中包括 1页练一练;2课时3页的内容,其中包括1.5页的练一练。正文和练习的篇幅按照1:1的比例配置。练习题的层次上更加清晰合理,通常分基本练习、变式练习和拓展练习三个层次,题量分配比例大致为6:3:1或7:2:1;题目的呈现顺序与正文的内容顺序和问题串的顺序尽可能一致。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避免部分练习中题目“跳跃性”较大的现象,同时也将方便教师的教学,减少无序设计可能给教师带来的不必要的工作负担,从另一个角度帮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用于研究学生、指导学习、因材施教,以及自身专业提升等工作上。
(五)遵循不同学生获得不同发展的理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 本套教材多年来一直积极倡导“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这一现代数学教育理念。在新一轮教材修订过程中,进一步探索如何尊重学生发展的多样化、丰富性和差异性,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个性化学习的机会。
一方面,教材通过设计拓展性问题和作业、提供更好丰富的阅读材料等体现教材的弹性和可选择性;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教材编写过程中,自始至终把“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作为指导教材编写的重要准则,面对同一个情境、同一句话语、同一个问题、同一个方法,在教材容量、题材版面、呈现方式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从数学学习的第一天始,学会尊重并欣赏他人对于同一内容的不同理解,学会尊重并欣赏他人生活经验、思维方式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学会独立思考并积极与他人分享自己对问题的独特理解,„„。因此,第4版教材依然通过就同一问题情境提出不同角度的问题或开放性问题,呈现学生的多种想法、甚至是学生的原始作品,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获得不同的体验等各种形式,„„。所有这一切努力,都是在试图传达这套教材在尊重每一个个体、体现人文关怀、倡导教育民主、鼓励独立思考与自由表达、提倡合作与交流等价值观念上的点滴努力与探索。
6.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篇六
第二单元《认识图形》
1.1、单元学习内容及联系:
已学过相关内容
二年级下册
认识角、直角、锐
角与钝角
认识长方形、正方
形与平行四边形
四年级上册
认识平行线与垂线
认识平角与周角
认识角的度量单位
2.单元教材编写特点:
本单元安排研究三角形、探索与发现
(一)(二),由学生自己动手量一量三角形内角和度数,用撕、折的方法,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通过摆一摆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和和大于第三边。这样安排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3.单元目标
1. 通过分类活动,认识不同类别图形的特征。2.认识并能识别哪些图形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3.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4.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5.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6.能在方格纸上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4.单元教学重、难点
1.能识别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2.知道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并能根据已知两个内角的度数,求出第三个角。3.能根据提供的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其是否能围成三角形。4.会辨认平行四边形与梯形。
逐课分析:
图形分类
1.教材分析和理解:
通过分类活动,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了解梯形的特征
2、教学目标及课时分配:1课时
1、通过分类对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整理归类,了解图形的类别特征。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教.学重、难点]
1.通过分类对已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整理归类,了解图形的类别特征。2.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三角形的分类
1.教材分析和理解:
通过对三角形分类,了解各类三角形的特点
2.教学目标及课时分配:1课时
通过分类活动,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3.教学重、难点]
1.通过分类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种三角形的特点。2.在三角形的分类中感受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三角形的内角和
1.教材分析和理解:
通过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等于180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教学目标及课时分配:1课时
1、通过测量、撕拼、折叠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和等于180º。
2、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3、[教学重、难点]
1、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和等于180º。
2、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1.教材分析和理解:
为新教材新增加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三角形的组成特征,即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加深对三角形的认识。在探索三角形边的关系过程中,让学生体验通过对实验数据收集、整理、分析,从中发现和归纳结论的方法。
2、教学目标及课时分配:1课时
1、通过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等实验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3、教学重、难点 :
1.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四边形分类”
1.教材分析和理解: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已认识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四边形按两组对边是否平行可分为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其它四边形。教学分类方法后,教材还安排一些相应的练习,其意图在于培养学生的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提高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集合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2、教学目标及课时分配:1课时
1、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活动,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2、知道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3、教学重、难点
1.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图案欣赏
1.教材分析和理解:
能通过欣赏图案,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感受图案的美;并能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2、教学目标及课时分配:1课时
1、通过欣赏图案,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感受图形的美。
2、会利用基本图形的平移,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
3.[教学重、难点]
1、通过欣赏图案,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感受图形的美。
2、会利用基本图形的平移,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
数图形中的学问
1.教材分析和理解:
教材中“数图形中的学问”一节,主要是让学生在数图形的过程中体会找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图形特征,有序思考等良好习惯,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所以本节课重在让学生体会找规律的过程,不必要抽象出公式。
2、教学目标及课时分配:1课时
1、在数图形的过程中,体验有序的数法,养成有序思考的习惯。
2、通过数一数,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找规律的过程,渗透“转化”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3、体会到按一定的规律或分类去做,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发展有序思维和培养思维的严密性。
3.[教学重、难点]
7.小学数学教材北师大版 篇七
小学语文教材中容纳了大量的红色文化资源, 以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 教材中共有23篇课文蕴含了我国的红色文化内容。其中二年级教材中有《祖国在我心中》《歌唱二小放牛郎》《江凡》《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4篇课文;三年级教材中有《国徽》《回自己的祖国去》《朱德的扁担》等3篇课文;四年级教材中有《爱我中华》《飞夺泸定桥》《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纪念日》《七子之歌》等5篇课文;五年级教材中有《一个苹果》1篇课文;六年级教材中有《一夜的工作》《长江之歌》《小英雄雨来》《狼牙山五壮士》《长城赞》《我站在铁索桥上》《可爱的中国》《你, 浪花的一滴水》《金色的鱼钩》《南沙卫士》等10篇课文。
这些课文按照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五种类型, 第一种为英雄的故事, 有《歌唱二小放牛郎》《江凡》《小英雄雨来》《狼牙山五壮士》《可爱的中国》《南沙卫士》;第二种为伟人的故事, 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回自己的祖国去》《朱德的扁担》《一夜的工作》《你, 浪花的一滴水》;第三种为战争的故事, 有《飞夺泸定桥》《纪念日》《一个苹果》《我站在铁索桥上》《金色的鱼钩》;第四种为歌颂祖国的内容, 有《祖国在我心中》《爱我中华》《七子之歌》;第五种类型为祖国的象征物描述的内容, 有《国徽》《中华民族的最强音》《长江之歌》《长城赞》。
不同类型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了我国红色文化所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讲述英雄的课文中, 通过英雄的事迹, 歌颂他们的精神, 传承他们的价值观。《歌唱二小放牛郎》《小英雄雨来》《狼牙山五壮士》《可爱的中国》描写了在残酷的战争之中, 在残暴的敌人面前英雄们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大无畏精神。放牛郎王二小、雨来、狼牙山的五壮士、方志敏感动着每一个捧着教材和捧过教材的人, 他们的形象永远生动地驻扎在了每一个人的心中, 他们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在讲述伟人的故事的课文中, 少年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以及成为总理后的辛苦工作、华罗庚的要回到刚刚解放的祖国的坚定的决心、朱德军长的“朱德扁担不准乱拿”的执拗中深深映射的平易近人不搞特殊的品德还有像春雨一样渗透人心、象一滴水却能够反映太阳的光辉的雷锋, 都深深影响着每一个学生, 让他们的心灵被伟人的品德光辉滋养。在描写战争的课文中, 为保障主力军顺利过天险大渡河, 红军奋不顾身地冲入熊熊大火, 飞夺泸定桥;防炮洞中几天没喝过一滴水的战士们, 谁都想把一个苹果让给别的战友, 完全忘记了自己, 炮火连天的岁月中战友们舍己为人、相互关怀;老班长为了完成党交给他的人物, 为了三名红军小战士能够顺利走出无边无际的草地, 把仅有的一点点鱼汤全部留给小战士而自己则吃草根鱼骨最后牺牲在了草地中。残酷的战争、艰苦的战争年代更加凸显了革命前辈人性的光辉。“为什么我的眼力这么好, 因为祖国时时在我心中”温柔的话语、坚定的信念就这样像温暖的春风让人无比陶醉。国徽、国歌、长江、长城是我国的象征, 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了解祖国的象征, 更把祖国放在自己的心中, 爱国的情怀在就这样牢牢地扎根于每一个小学生的心中。
按照形式的不同, 其中有儿童诗歌, 有儿童故事、儿童散文、歌曲四种类型, 不同类型课文, 让小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红色文化的美, 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红色文化审美。诗歌朗朗上口的语言和歌曲的韵律性容易让小学生在感受红色文化内容的同时红色文化所蕴含的情感也随着诗歌的语言驻在了小学生的内心深处。故事的生动性更容易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故事的跌宕起伏的情节中感受红色文化带来的审美的冲击, 让小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儿童散文则用丰富的情感滋润着每一个小学生幼小的心灵, 让红色文化蕴含的价值观成为小学生成长的精神营养。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着小学生的精神世界, 让小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形式感受其文化内涵, 让红色文化的所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地传承下去。
摘要:利用红色文化对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教育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也是小学语文教育的时代要求, 小学语文教材中容纳了大量的红色文化资源, 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了我国红色文化所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8.小学数学教材北师大版 篇八
关键词:新课程;北师大版;数学;新教材
创新是教材的生命。北师大版数学新教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为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开发课程资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作为一名新课程数学教师,在教学的第一线,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与北师大版数学新教材一起走过了六年的成长历程。六年的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用好北师大版数学新教材,只有转变观念,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教学,不断进行自我反思,改进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做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才能准确把握北师大版数学新教材的思想脉搏和课程体系,用好新教材。现将六年来,我结合实际在教学实践中创造性使用教材的一些成功做法,提供给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同仁们,供大家切磋、借鉴。
一、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
教学时,我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鼓励每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积极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在活动中体验和学习数学,发现并提出问题。如,在教学百以内整数加减法的练习课中,我设计了“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学习情境,学生在这个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中,学习兴趣和情感被充分调动了起来,产生了很强的学习动机,通过探索与合作交流,不但较好地掌握了百以内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多种方法,体现了算法多样化,而且通过观察与思考,发现了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增加或减少时和的变化规律;减数不变,被减数增加或减少时差的变化规律等。这个案例说明,只有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开展学习活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才能变成他们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学生才能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认识学习数学的价值。数学学习活动也才能成为有意义的促进个体发展的过程。
二、充分利用教材特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中处处有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是北师大版数学新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线索,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从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与实际价值,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如,“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等,这些问题不仅为学生应用数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创造了机会,更是为了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现实中发现更多的数学问题。
六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一个好的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经常问学生:“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有助于学生养成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的意识与习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的是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必须防止和杜绝把具有挑战性解决问题的活动异化为“对题型、套解法”的机械操练,这种操练也许能把人训练成应试高手,却不能造就出创新型人才。
三、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是北师大版数学新教材所追求的重要目标,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口算是形成计算能力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要放在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去培养,要有“带着练”的思想,把口算练习和理解算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适应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计算和估算不是互相孤立的一盘散沙,而像一棵树,是生长着的有机整体。算法多样化不是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手段,是学生个体差异的使然,前提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经历交流各自算法和策略的过程,比较各种算法和策略的特点,选择并优化适合自己的算法和策略,体现数学的灵活性。而不是让学生产生一种错解,以为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合理途径。估算具有独立的价值,如,“小明想买这两本书(价格分别是21.8元和14.5元),他只有40元钱,够吗?”生活中存在许多这样的问题,只要估算就能解决。培养估算意识,要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明白:(1)什么时候需要估算,什么时候需要计算;(2)估算的过程实际上是选择适当的近似值去替代算式中的数,使算式因此变成可以口算的过程;(3)估算对于计算的意义在于能够为正确结果指出某个取值范围;(4)估算的精确程度取决于所采用的估算策略;(5)估算具有独立的价值,不仅是因为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只要估算就可以解决,而且它是验算计算结果的重要手段。在计算教学时,要把估算和计算很好地结合起来,实行先估后算策略,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四、重视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基于上述理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为用好北师大版新教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我时常选择教材中适合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内容,注意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思维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适当、必要的帮助和指导,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为避免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流于形式,我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与情绪,用心去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技能,如,交谈、倾听、阅读、书写、描述等技能,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与人交流的愿望,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想法,养成善于倾听他人意见的习惯。其次,正确处理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关系,一般在学生合作交流之前,我让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使每个学生对所解决的数学问题有了自己的看法,都能独立地尝试解决问题,都独立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时,再让学生相互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习表达和倾听。如,在教学让学生解决“某班要举行一次朗诵比赛,每位学生的朗读时间规定为3分钟。一位学生选择了一篇840字的文章,在赛前试读时,他用了5分钟,怎么办?”这一问题时,先让学生独立地解决这一问题,并鼓励学生尽可能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在此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学生得出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讲话速度快一点、删除几个字等。这样的教学设计,给了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也使每个学生都有表达与倾听的机会,使每位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从而达到了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目的。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良好的学习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人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讲例题,学生做练习,大量机械、重复地练习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限制了学生生动活泼的思维。北师大版数学新教材一改传统教学面目,强调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在教学时,首先充分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鼓励学生的热情参与,注意倾听学生发言,不用统一的、程式化的语言训练学生,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对学生回答的对与错或语言是否完整,延缓评价。让每个学生首先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习数学,注重在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六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教师不能急于求成,尤其是小学生,不能过早提出统一的、硬性的要求,而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形式,而应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勇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要设计生动有趣的、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从数量和空间关系去观察、比较、分析、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和实验、推理与验证等数学活动,不但使学生获得广泛的数学知识,会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原来就来自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是认识和解决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实际问题的有力武器。同时,也获得进行数学探究的切身体验和能力。
参考文献: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01.
9.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目录 篇九
上学了
1.字与画
日 月 水 火 山 石 田 土
人 口 目 木 禾 竹 马 鸟鱼
语文天地
2.学写字
学写字
语文天地
3.数字
数字歌
山村
语文天地
4.家
我的家
家
语文天地
5.字与拼音(一)
a o e
i u ü
咏鹅
小书架
6.字与拼音(二)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 c s
zh ch sh r
y w
大家都说普通话
7.字与拼音(三)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早操
8.字与拼音(四)
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登鹳雀楼
9.字与拼音(五)
复习拼音
东西南北
看图讲故事《妈妈,你看》
一朵云
10.太阳和月亮
小小的船
太阳
语文天地
11.大海
我家住在大海边
浪娃娃
语文天地
12.外面的世界
外面的世界
13.手和脑
两件宝
乌鸦喝水
语文天地
14.梦想
小鱼的梦
想飞的乌龟
语文天地
15.劳动
锄禾
小母鸡种稻子
语文天地
16.冬天
冬天是个魔术师
雪地里的小画家
语文天地
17.成长
我长大了一岁
马莎长大了
语文天地
北师大版第二册
1.元宵节
元宵节
看花灯叶
语文天地
2.家园
小山村:教案 课件 水乡歌:教案 课件
语文天地:教案 课件
3.春天
春天的手
插秧
语文天地
4.植物
老树的故事
一粒种子
语文天地
5.动物
啄木鸟
大熊猫:
语文天地
6.爱护
特别的作业
珍贵的纪念
语文天地
7.愿望
拔苗助长
丁丁和牵牛花
语文天地
8.认真
燕子妈妈笑了
画鸡蛋
语文天地
9.车的世界
车的世界
语文天地
10.雨
雨铃铛
美丽的彩虹
语文天地
11.星空
数星星的孩子
问银河
语文天地
12.朋友
冬冬读课文
池塘边的叫声
语文天地
13.时间
长歌行
小闹钟
语文天地
14.丁丁冬冬学识字
丁丁冬冬识字1
丁丁冬冬识字2
丁丁冬冬识字3
丁丁冬冬识字4
15.长大
这个办法好
好事情
语文天地
16.快乐
大家都快乐
快乐的小公鸡
语文天地
第三册(北师大版)
1.秋天
秋天到
火红的枫叶
植物妈妈有办法
语文天地
2.丁丁冬冬学识字(一)
丁丁冬冬学识字(一)1
丁丁冬冬学识字(一)2
丁丁冬冬学识字(一)3
丁丁冬冬学识字(一)4
3.祖国
流动的画
祖国在我心
语文天地
4.自立
小狮子
妈妈,不要送伞来
语文天地
5.好奇
苹果落地
我的影子
语文天地
6.勇敢
精卫填海
小鸭子回家
语文天地
7.丁丁冬冬学识字(二)
丁丁冬冬学识字(二)1
丁丁冬冬学识字(二)2
丁丁冬冬学识字(二)3
丁丁冬冬学识字(二)4
8.合作
比本领
天鹅、大虾和梭鱼
语文天地
9.书的世界
书的世界
语文天地
10.考验
特殊的考试
小马过河
语文天地
11.水和风
我是什么
风
我们知道
语文天地
12.丁丁冬冬学识字(三)
丁丁冬冬学识字(三)1
丁丁冬冬学识字(三)2
丁丁冬冬学识字(三)3
丁丁冬冬学识字(三)4
13.诚实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可爱的娃娃
语文天地
14.画
我有一盒彩笔
画龙点睛
王冕学画
语文天地
15.玩具和游戏
绒毛小熊
我们的玩具和游戏
语文天地
16.岁月
贺年片
松鼠日记
语文天地
第四册(北师大版)
1.好习惯
不懂就问
字典大楼
语文天地
2.妈妈
妈妈的爱
儿子们
语文天地
3.识字(一)
丁丁冬冬学识字(一)
4.植树
植树的季节
杨树之歌
一片树叶
语文天地
5.青青的山
山寨
美丽的武夷山
语文天地
6.动脑筋
称象
壶盖为什么会动
语文天地
7.识字(二)
丁丁冬冬学识字(二)
8.远行
早发白帝城
南辕北辙
远行靠什么
语文天地
9.体育世界
体育世界
10.讲信用
龙眼和山里红
我必须去
语文天地
11.识字(三)
丁丁冬冬学识字(三)
12.清清的水
瀑布
影子桥
语文天地
13.快乐的生活
快乐的节日
一件好事
语文天地
14.小英雄
歌唱二小放牛郎
歌声
江凡
语文天地
15.立志
为中华崛起而读
女娲补天
专心致志
语文天地
16.夏天
雨后
多彩的夏天
语文天地
第五册(北师大版)
1.色彩
爱什么颜色
金色的草地
五彩池
语文天地
2.声音
你一定会听见的
喜爱音乐的白鲸
寓言二则《掩耳盗铃》
《滥竽充数》
语文天地
3.祖国在我心中
国徽
回自己的祖国去
意大利的爱国少年
语文天地
4.塞北江南
葡萄沟
小镇的早晨
日月潭的传说
语文天地:教案 课件
5.我们和我
儿童和平条约
画里少了什么
说声“对不起”
语文天地
6.鸟儿
翠鸟
一只小鸟
惊弓之鸟
语文天地
7.集市和超市
集市和超市
语文天地
8.成长的经历
让我们荡起双桨
不愿长大的小姑娘
丑小鸭
语文天地
9.幻想和想像
我想
七色花
空中花朵--降落伞
语文天地
10.奇妙的海底世界
海底世界
海底村庄
圆圆的沙粒
语文天地
11.通讯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
马拉松
电话的发明
语文天地
12.过年
元日
老北京的春节
冰灯
第六册(北师大版)
1.亲情
礼物
平分生命
妈妈的葡萄
语文天
2.春天的脚步
梦已被染绿
理想的翅膀
春天的雨点
语文天地
3.读书
小小的书橱
山沟里的孩子
珍贵的教科书
语文天地
4.可爱的小生灵
花儿也会放风筝
小虾
松鼠
语文天地
5.智慧
田忌赛马
捞铁牛
用冰取火
语文天地
6.奇妙的石头
天外来客--陨石
和氏献璧
中国石
语文天地
7.特产
特产
8.尊重与平等
最美的花束
“这个规矩不能有”
苏珊的帽子
语文天地
9.观察与发现
大自然的语言
李时珍
装满昆虫的口袋
语文天地
10.奉献
大禹治水
炮手
小河的歌
语文天地
11.书信
给家乡孩子的信
送往小木屋的信
信
语文天地
12.走进森林
美丽的小兴安岭
草叶上的歌
失踪的森林王国
第七册(北师大版)
1.师生
师恩难忘
孔子和学生
语文天地
2.明月
古诗二首《鸟鸣涧》
《暮江吟》
月迹
飞向月球
语文天地
3.民族之花
爱我中华
草原
中国结
语文天地
4.收获
落花生
拾穗
语文天地
5.桥
飞夺泸定桥
桥之思
语文天地
6.方寸世界
美丽的集邮册
罗斯福集邮
语文天地
7.地名
地名
语文天地
8.尊严
囚歌
晏子使楚
为了他的尊严
语文天地
9.音乐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月光曲
林中乐
语文天地
10.金钱
一枚金币
钱被风刮跑以后
毽子里的铜钱
语文天地
11.大与小
“扫一室”与“扫天下”
井底之蛙
“三颗纽扣”的房子
语文天地
12.风雪
瑞雪图
下雪的早晨
语文天地
第八册(北师大版)
1.话语
大地的话
语言的魅力
秉笔直书
语文天地
2.春潮
春潮
三月桃花水
语文天地
3.花
古诗二首《江畔独步寻花》
《游园不值》
种一片太阳花
花之咏
语文天地
4.手
我们的手
一双手
手上的皮肤
语文天地
5.规则
钓鱼的启示
谁说没有规则
语文天地
6.眼睛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我只看见你的眼睛
永生的眼睛
语文天地
7.纪念日
8.舟船
跳水
沙漠之舟
语文天地
9.太阳
太阳的话
海上日出
太阳
语文天地
10.路
乡村大道
丝绸之路
语文天地
11.快与慢
挑山工
和时间赛跑
欲速则不达
综合活动
12.回归
七子之歌
朱鹮飞回来了
综合活动
第九册(北师大版)
1.马
天马
古诗二首《房兵曹胡马》
《马诗》
巩乃斯的马
马背小学
语文天地
2.奇观
雅鲁藏布大峡谷
浙江潮
红树林
海市
语文天地
3.变化
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
黄河象
楼兰之死
中国一日
综合活动
4.韵味
枫叶如丹
我喜欢
推敲
千锤百炼为一“绿”
语文天地
练习4
5.智谋
草帽记
包公审驴
劳动的开端
诸葛亮少年时代的故事
语文天地
6.水
一个苹果
古诗二首《浪淘沙》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就是生命
渔港基隆
综合活动
7.危急时刻
“诺曼底”号遇险记
生死攸关的烛光
鸡毛信
英雄赞歌
语文天地
8.方法
他发明了什么
寓言两则《刻舟求剑》
《郑人买履》
“看”的学问管道
语文天地
9.面对错误
西门豹治邺
成吉思汗和鹰
我们的错误
负荆请罪
语文天地
10.家园的呼唤
只有一个地球
鸟儿的侦察报告
绿色千鸟湖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争气
综合活动
第十册(北师大版)
1.龙
龙的传人
大人们这样说
叶公好龙
乐山龙舟会
语文天地
2.书
神奇的书
忆读书
走遍天下书为侣
我的“长生果”
综合活动
3.礼物
献你一束花
微笑
礼物
奇怪的圣诞包裹
语文天地
4.真诚
用目光倾听
信任
修鞋姑娘
修鞋姑娘
语文天地
练习4
5.劳动
幸福在哪里
古诗二首
劳动的开端
崂山道士(幸福是什么)
综合活动
6.心愿
凡卡
种子的梦
新月集(二首)
心愿
语文天地
7.火与光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奇异的激光
灯光
灯塔
语文天地
8.角度
牛和鹅
古诗二首《登飞来峰》
《题西林壁》
两个农夫
丢失的骆驼
语文天地
9.破除迷信
西门豹治邺
活见鬼
鬼是一棵矮杉树
试胆量
语文天地
10.我们去旅行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少年旅行队
古诗二首《夜雨寄北》
《枫桥夜泊》
古罗马斗兽场
综合活动
第十一册(北师大版)
1.高尚
一夜的工作
穷人
白桦林的低语
杨震暮夜却金
综合活动
2.美与丑
做一个最好的你
唯一的听众
寓言二则
有些人
丑公主
综合活动
※ 寓言二则 《东施效颦》、《楚王好细腰》
3.母亲河
长江之歌
三峡之秋
古诗二首
黄河之水天上来
最后的淇淇
综合活动
※ 古诗二首 《凉州词》、《浪淘沙》
4.体育
体育颂
把掌声分给她一半
学奕
足球史话
手拉手
综合活动
5.往事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花脸
荷塘旧事
报纸的故事
母亲的纯净水
综合活动
6.地球家庭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
黑孩子罗伯特
别挤了
瑞恩的井
阳光皮肤
综合活动
7.战争
古诗二首
夜莺之歌
雨来没有死
狼牙山五壮士
螳螂捕蝉
综合活动
※ 古诗二首 《十五从军征》、《出塞》
8.岁寒三友
墨竹图题诗
苍松怪石图题诗
竹颂
梅香正浓
黄山松
综合活动
第十二册(北师大版)
1乐趣
养花
爸爸带我去爬树
古诗二首
美猴王
山中杂记
综合活动
※ 古诗二首 《四时田园杂兴》、《小儿垂钓》
2.遗迹
长城赞
白鹤梁的沉浮
索桥的故事
秦始皇兵马俑
我站在铁索桥上
综合活动
3珍惜
可爱的中国
古诗二首
城市的标识
吾腰千钱
爷爷的
综合活动
※ 古诗二首 《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
4.生命
野草
琥珀
人生礼赞
生命奏鸣曲
孟子语录
综合活动
5.冲突
寓言二则
小抄写员
大自然的秘密
我看见了大海
甘罗十二为使臣
综合活动
※ 寓言二则 《矛与盾》、《鹬蚌相争》
6.英雄
你,浪花的一滴水
金色的鱼钩
白衣天使
苏武牧羊
南沙卫士
综合活动
7.科学的精神
当代神农氏
一个这样的老师
詹天佑
床头上的标签
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
综合活动
8.告别童年
我们上路了
学步
在学校的最后一天
万岁,母校
童年的朋友
综合活动
10.小学数学教材北师大版 篇十
一、教材编写说明
本册教材仍沿袭前面五册教材的编排特色,采用主题单元的形式。全册共12个主题单元,其中第七单元《特产》为开放单元。全册共27篇主体课文,有诗歌,有故事,有书信,也有说明文,选课文体裁多样,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有的充满童趣;有的表现出睿智;有的凸现了大自然的瑰丽神奇;有的赞美了人类美好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文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切合中年级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与学生身心发展同步,可使学生在学习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习语文的热情。
二、知识要点
1、识字与写字
2、阅读教学
3、习作教学
4、综合实践活动
三、识字与写字
1、认识常用汉字230个,其中200个会写。
2、按照“认—想—写—用”的步骤和各种识字的方法独立识字。继续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阅读过程中完成识字,鼓励学生主动识字,独立识字。
3、本着“字不离词”的原则,以词为单位进行识记,不专门对字进行反复认记;不要求对生字的掌握一步到位,允许在滚动识记的过程中逐步学会。
4、结合“语文天地”对易写错的字、部首易错的字、多音字等的教学,注意防止和纠正错别字。
5、培养良好写字习惯的,写字注意不写错,注意怎么写才好看。练习写毛笔字。
在识字教学中注意几个“结合”,要把音形意结合起来、要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要与听说读写结合起来、还要与写字结合起来。
四、阅读教学
(1)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组织学生思考并讨论主体课文后面的思考题,结合“金钥匙”和散见于“语文天地”的一些练习,辅导学生练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3)在阅读教学中处理好朗读和默读、略读的关系。要加强朗读,练习默
读,在默读时练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4)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5)大量阅读,背诵优秀诗文。培养阅读习惯。
六、习作教学
1、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拓展写作思路。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2.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3、逐步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七、综合实践活动
1、结合语文的实践性,设计了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
2、指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学习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
11.小学数学教材北师大版 篇十一
关键词:教学;提高兴趣;作业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5-146-01
一、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发现的问题
很多学生刚进入初中,对各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有的学生上数学课没多久,兴趣就慢慢消失了,这几乎成了七年级数学教学的普遍性问题。长期以来,教师们为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不懈努力。但师生双方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材(华师大版),左右着教学改革和教学进程,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新教材内容安排新颖合理,阅读材料能扩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课后练习难易适当,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只要教师教法得当,就能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那么,面对新教材应该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明确教学目标, 优化教学方法。
(2)求新、求活以保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
(3)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4)展示闪光点,体现数学魅力,激活学生的求知欲。
(5)改革教学方式,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建立一个接纳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
二、在课堂教学及作业中学生遇到的问题
问题一:学习绝对值时遇到的难点
Ⅰ、对于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即 )
例如:这个题目已知 ,求 。不知道利用绝对值这一性质来解题。
Ⅱ、对于这种绝对值( )不会求,而且容易跟“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混为一谈,他们就会直接说“ ”。我认为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有两个:一、没管绝对值前面的负号;二、不知道这个式子的意义,它应该是表示-2的绝对值的相反数,它包含了两层意思应先算-2的绝对值,再求其相反数。
问题二:学习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在把减法写成加法的时候容易忘记使减数变成它的相反数,并且很容易漏写负号。
问题三:在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对于这种类型-2-3,-2+3的题目很容易算错答案,都会算成-2-3=-1, -2+3=-5。
问题四:学习有理数乘法时:一、对于三个数或三个数以上相乘时确定积的符号的时候很容易漏写负号。二、这种
类型的题目很容易做错,例如: 。
错解一:
错解二:
正解:
出现错解一的原因是没按运算顺序来,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减法。出现错解二的原因是把 积的负号(性质符
号)与 前面的减号(运算符号)看成同一运算符号,从而把性质符号遗漏了。
问题五:学习有理数除法时,求一个数的倒数很容易求错,学生只是盲目地记住倒数的定义没有理解,
例如:求-15, ,0.25的倒数。
错解:-15的倒数是15或 ; 的倒数是 或 ;0.25的倒数是 。求倒数的方法:
第一、把带分数要化成假分数,把小数化成分数;
第二、把分子和分母位置颠倒,性质符号保持不变;
第三、整数的倒数直接把整数放在分母,分子为1。
问题六:学习有理数乘方时,很多同学容易把 和 混淆,这里 而 。
它们不仅答案不一样,而且表示的意义也不一样, 表示的是1的100次方的相反数,而 所表示的是-1的100次方;还有一些同学在计算乘方过程中容易把负数的奇次方中的负号漏掉。
例如: 正确答案应是-8。
问题七:学习有理数乘法分配律时,很多同学直接去括号而不理会括号前面的符号,例如:计算
错解:
正解:
注意:在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时,一定要注意括号前面的符号。
12.刍议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学 篇十二
关键词: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教学
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 对北师大版数学教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并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了专门性的教学设计, 在收获的同时与引发了相关的思考。基于此, 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阐述。
一、以激发兴趣为导入点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我发现很多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存在心理上的畏惧甚至抵触。这也就意味着很多学生并非是由于智力因素而学不好数学, 而是由于心理因素造成的数学学习表现不佳。在教学过程中, 我利用北师大教材自身所具有的特色, 针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了重点强调。比如在进行数学定义与术语的讲解时候, 教材中会有若干提示性与熟悉的生活事件进行引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重点对这些内容进行强化, 并加入学生喜闻乐见的图片与卡通形象进行教学内容的补充。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教学手段的设计, 利用PPT把枯燥的数学术语变成生动的讲解, 把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数学问题用讲故事的方法引入课堂, 并设置故事的亮点与悬念, 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自然而然地进入数学天地。而这种与生活紧密相关, 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导入点的教学方式也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数学, 用数学, 观察生活发现数学。
二、以丰富内容为侧重点
小学数学五年级、六年级阶段正是小学高年级的学习阶段。与低年级阶段不同, 此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更侧重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侧重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侧重于培养学生系统性的思维逻辑概念。正因为如此, 在教学中, 我针对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要求, 以丰富内容为侧重点进行教学设计。对于应用题的讲解以循序渐进为原则, 多用趣味性题目进行引入, 让学生去思考题目中的奇妙之处。并强调数学知识的整体性, 扩大学生的视野, 利用数学知识的举一反三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与用处。所以, 在教学中, 笔者引入大量真实数据与生活情境。
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中的地毯上的图形面积这一教学中, 笔者首先用充满趣味性提问来开始教学, 让学生想一想地毯的花纹与图案。接下来, 笔者再利用教具展示出许多美丽的地毯图案, 并小小地介绍了其来源与风格, 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当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内容中后, 笔者用简单的虚线条来标示出地毯上图案的面积, 并介绍了若干信息, 继而开始进入正式的理论知识教学。由于学生在丰富的铺垫下已经得到了一定的信息量, 再进入教学内容时, 反应速度非常快, 并且很容易就兴致勃勃地进入了学习状态。其次, 为了提高教学内容的含金量,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加入诸多数学信息与数学史料。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并不仅仅只是一堆无趣的数字与理论, 在其发展研究过程中同样有着很多值得去了解的知识与内涵。
三、以构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为目标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重视对学生思维与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为重点, 强调启发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创造力进行教学设计。从以往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升级到以带领学生“想一想”鼓励学生“议一议”发动学生“做一做”多让学生“试一试”的宽松教学模式。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 心态轻松, 同时又可以体验动手实践, 尝试着自主探索, 并与同学们一起组成学习小组, 进行交流与探讨。在这样的教学中, 学生从过去被动的学习转变成了主动的探索。从以往被动的满堂灌, 根本没有时间去自己思考, 只能一味死记题型。到现在有了充足的时间与机会去思考与讨论, 把知识真正融汇贯通到自己的思维中去, “知其然, 更知其所以然。”
特别是对教材中重要的数学思想与方法技能,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以逐级递进、螺旋上升进行梯度化教学设计。让学生从熟悉数学的符号感入手, 逐步深入开始熟练运用符号, 理解方程意识, 学会设计方程去解决问题。并在不断的解题实践中, 可以根据题目所列条件进行推理与应用。而在图形的学习过程中, 笔者重点在于构建学生的空间思维意识,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 笔者侧重于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演示。把传统板书所无法全面体现的空间感, 通过多媒体课件中的透视图与动态演示进行教学讲解。这样的教学手段非常有利于学生直观感受, 也就提高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度。而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 也会形成思维模式, 不需要过分强调, 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四、结语
新教材注重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整理信息方式的多样化, 对于不同的学生呈现出的多种策略,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多给予肯定的评价, 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同时在方法多样化中, 鼓励多中选优, 择优而用。同时强调方法优化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 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因为简洁的方法不等于是人人都会的方法, 如果学生用得方法不是最简便的, 教师也不应强求。总之,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 一方面应重视学生的年龄阶段与身心发展基础, 设计出符合学生心理阶段的教学方案。另一方面应吃透教材, 多进行教学拓展与教学手段的丰富,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杨巨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生思维训练[J].小学时代:教师版, 2010 (01) .
[2]陈兴林.武都区五马九年制学校教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的“美”[N].陇南报.2009.
13.小学数学教材北师大版 篇十三
北师大版七年级至九年级初中数学新课标教材是我国最先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教材,在全国范围内试用,现将其教材内容的特点作一剖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供继续使用该教材的同志们参考。、教材的主要特点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有如下特点:(1)注重创设情境;(2)注重形数结合(灵魂);(3)注重探究发现;(4)注重联系实际应用;(5)注重创新发现;(6)注重学生兴趣;(7)注重实际操作;(8)注重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并通过“读一读”“试一试”“做一做”“议一议”“想一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从而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方法以及数学思想方法,从而认识数学的价值,达成数学学习的目标,培养其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以下就教材的内涵作一剖析。
1.1 注重创设情境
教材的每一章、每一节的开头都是以问题情境把知识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其特点是:一个问题、一个故事、一个神话、一个图形、一幅图画。通过上述平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索、探索获取数学知识和数学经验。从而认识数学、学习数学。
1.2 注重形数结合
“形数结合”和“数形结合”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式之一,教材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其中包括转化思想、统计思想、模型思想,整体思想,函数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是最高层次的数学。学生掌握数学 [ 思想方法不仅对学习数学本身有好处,而且对于认识其它自然科学,提高和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也是有益的。如八年级(上)第一章探索勾股定理,通过观察几何图形探索单位正方形的个数,计算面积,发现和证明勾股定理。又如八年级(上)第二章第一节“数怎么不够用了”。通过单位正方形探索对角线的长度是什么数的概念。突出了“问题情境”和“形数结合思想”。
1.3 探索发现 新教材根据新的课标理念设计数学内容,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囊发现数学概念,运算法则,公式、定理等数学方法。教材提供的知识平台,是一个观察、实验、猜测、验证,证明探究发现知识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现能力,以及培养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好教材。
1.4 重联系实际应用
教材在函数、方程、不等式、统计、几何图形等教学内容中的各章节都有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及工、农业生产、科技等各方面的应用问题,并且在这些知识的学习中,首先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先建立方程,然后再探求解方程的方法,这样把学习解方程和方程的应用有机的结合起来。这与原来的教材相比,可以说是反其道而行之。起到了相得益彰的结果。
1.5 重创新发现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了学生的终身发现是新教材的贯彻的基本理念。教材通过“课题学习”、“议一议”,来实现此目标,除此以外教材在配备习题方面不完全按照例题提供的模式配题,许多教师不习惯,实质上这有打破“定势思维”,固定模式培养学生操练能力的不好习惯,有利于学生思维、讨论、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材提供不同层次的习题,为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提供了发现空间,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1.6 注重培养学生兴趣
教材所提供的背景材料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年龄特点,且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学生爱学,如“七巧板”、“青蛙”、“蟋蟀”、“卡通”等学生喜欢的内容作为知识的平台,另外通过“玩”、“做”、“折”等数学活动学习数学,使枯燥单一的数学,有趣,而丰富多彩。
1.7 重实际操作
数学实验,通过动手、动脑、感知体验数学知识是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过程。如立体几何中的“切”、“截”等活动认识切面,截面的几何形状。把空间想象能力与动手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先“想”后“做”,然后达到知行统一。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1.8 重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改革 教材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贯彻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教学内容的安排形式和要求,迫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单纯的从听讲授知识到通过探究“想”、“议”、“想”、“探”等活动中获取知识。从观察、实验、归纳、猜测、验证中获取知识,从而达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
从以上的解析中我们可知北师大版数学教村是新世纪课程改革理论指导下的好教材,是改革的产物,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当然教材还存在着许多缺点和不足,需要不断的修改和完善,应另当别论。任何事物者一分为二的。绝对的十全十美不符辩证法。、教育价值
以下对教材中“读一读”、“做一做”、“试一试”、“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中的教学内容作一剖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供同志们参考。[ 以下以八年级(上)教材的内容为例,其它类失推荐 ] 2.1 读一读
教材所选取的读一读的教学内容具有如下特点:
(1)内容经典;(2)趣味性;(3)科学性;(4)智能性;(5)应用性
如①无理数的发现;②π的计算小史;③在计算机上进行平移、旋转、轴对称;④侦察兵密码通讯游戏;⑤漂亮的密铺图案;⑥船只定位;⑦柳卡问题;⑧你知道计算机是如何解方程的吗;⑨利用计算机求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教学意见:①学生先课外阅读,再组织讨论;②专题讲座由教师主持,也可让学生交流;③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培养兴趣,拓展知识,培养能力,不要求所有学生都能完成上述任务,各尽所能,各有所获,量力而行。
2.2 做一做
教材中做一做有如下具有如下功能:
(1)通过做巩固知识,培养运算能力;(2)通过做学会数学方法;(3)通过计算器做培养估算能力;(4)通过思维能力得到培养;(5)通过做进行美学人文思想教育;(6)通过做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7)通过做发展学生的智力;(8)通过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意见:①课堂上做,交流总结;②课外做(提前做),课堂上服务教学;③课外兴趣小组中做,课堂上交流。
2.3 试一试
教材中“试一试”有如下功能:
(1)通过计算解决数学问题,培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2)通过思考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通过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4)试一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意见:试一试有的内容可前一节课布置学生在课后完成,上课时为教学内容服务,有的在课内完成,视具体情况而定。
2.4 想一想
教材中“想一想”具有如下功能:
(1)通过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2)通过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数学知识的能力;(3)通过想让学生验数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4)通过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5 议一议
(1)通过议获取数学结论;(2)通过议发现数学规律;(3)通过议探求数学知识;(4)通过议发展学生的思维;(5)通过议寻求解题方法;(6)通过议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7)通过议揭示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14.小学数学教材北师大版 篇十四
一、总体把握
六年级下期,是学生的第三学段最后的一个时期,所以对照课程标准,确立本期的教学重难点是相当重要的。首先,我们研读课标对这个学段学生作出的阶段目标,从一大堆“理解、推想、体会、领悟、把握、探究”的用词造语中,看到“学习型社会”对青少年的基本要求。语文课标除了对读书能力作要求外,还特别强调诸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养成观察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独特的感受。”等语文素养的培养目标。
我们再来看看学生的需要,他们已对生活问题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他们具有初步的社会意识,能够运用现有的知识认知社会和回报社会。他们一直参与北师大版教材的课改试验,具备一定的获取知识、自主学习的能力。可是要面对即将开始的第四学段的学习,面对升学的筛选与竞争,依然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试卷中直接的呈现是他们中很多人对于把握文章中心,准确理解重点词句显得力不从心。有的在表达时条理不够清晰,有的在个性化阅读中品读收获甚少,有的对学过的知识缺乏横向联系,纵向梳理的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查漏补缺,锻炼提高是我们共同的职责。这也是第十二册教材编写者的初衷。如果我们把本期的文本教学和毕业前的复习应考割裂开来,必将事倍而功半,甚至耽误我们的学生。所以,深入地解读教材,制定可行的执教方案成为我们教学的重点。
本册教材共40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16篇,教材的编排体现了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如课文:《秦始皇陵兵马俑》和《当代神农氏》。体现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如课文:《大自然的秘密》,理解和尊重多样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整册教材选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题材、风格丰富多样,如遗迹单元,这五篇课文分别通过对联、故事、诗歌、记叙、说明等形式展开对遗迹的描述,风格多样,能容丰富多彩,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内容安排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本册教材突出的特点是:加强整合性,兼顾小学和中学课本的衔接。不再着眼于个别能力点和知识点,不再设“语文天地”中的单项练习,不再通过“金钥匙”学习某一种学习方法或策略,而是致力于综合性的学习活动,进行比较广泛的文化积累,基本上实现能够自学语文,切实推进课标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其实,在上一册教材中对此我们已经有了了解。本册教材仍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写,以供师生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计安排,特别是“我的视角”“小资料”“日积月累”等提示性、引导性教学资料对提高教学实效的资源,教学时理应得到我们的重视,并尽力发挥他们的最大效应。鉴于本期是第三学段与第四学段的过渡期,而且学生的积累已经达到一定水平,所以勤练笔必不可少。习作练笔与阅读、综合性学习一定要紧密配合。练笔的提法注重的是习作练习形式的多样化、经常化,片断化,内容的真实性、充实性、实用性。比如三单元学生学习课文《可爱的中国》时,想象方志敏写作时的心理活动,体会革命志士珍爱祖国的情感;学完《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两首古诗后,与同学交流自己跟好朋友分别的经历,学会珍惜友情;读了《城市的标识》后,写自己家乡的标识,启发学生用心去爱那城市中大自然留给我们的最后的馈赠。学习拓展阅读古文《吾腰千钱》时,想象落水者在河中的情景以及他的想法,引导学生自悟生命的宝贵。综合活动中,让学生们设计公益广告,以培养爱心和社会责任心。由此可见,教学活动的安排与练笔交叉并行,相互渗透。
二、教材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仍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写,共设计了以下8个专题:
出示:
1.乐趣2.遗迹3.珍惜4.生命
5.冲突6.英雄7.科学的精神8.告别童年
单元构成 :
1.主题课文2.扩展阅读3.综合活动4.单元小结
主题课文:
1.小资料
2.我的视角
3.日积月累
“小资料”中的内容主要有作者的概况、课文的背景资料、以及课文重点知识的解读,这些内容的设计,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阅读课文,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积累一些文学常识,还可以让学生树立检索资料的意识。
“我的视角”栏目,安排的是丁丁和东东两个人物的话,目的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
力,让学生在自学时来总结自己发现的问题、独立的见解、改进的意见、以及学习的方法和策略等等。所以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时,一方面要组织学生思考他们两个人的体会,一方面可以利用下面的留白框,启发学生大胆的提出或写出自己的见解。如果老师把“我的视角”这一栏目,能够引导到位,教学得法的话,我想将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和创造力。
“日积月累”栏目,贯穿教材始终,因为语言的积累是小学语文教学始终一贯的重要任
务。在这一栏目中老师不应再硬性指定学生学习的范围,应当有学生自由的去摘录自己喜欢的字、词、句、段,让学生独立的来完成。
这三个提示性、引导性的教学资料,是提高教学实效的资源,在我们教学过程中应得到
我们的重视,尽力的去发挥它们的最大效应。
三、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1、依据“三个维度”把握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了
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这是我们把握教学目标的一个依据。老师们在授课过程中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来灵活机动的把握教材,有目的性的进行教学。
2、注意落实整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为了落实整体性和阶段性目标,教材首先对课文进行了严格筛选,认真选择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作课文,使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
3、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本册教学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设置了关于热爱生活“乐趣”专题、中华文化“遗
迹”专题,以及热爱科学“科学的精神”专题等方面的专题,还设置了以“告别母校”为中心的综合性学习专题“告别童年”
(二)在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上,体现与初中教材的衔接
1.专题设置方面的继续与发展
如在 “乐趣”这一单元。我们在五年级上册教材中,就有过主题为“生活启示”的单元,我们面对的孩子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就要进入七年级的学习了,在七年级上册教材中,就有“感悟人生”的单元,虽然与我们现在所要学习的这一单元主题相近,但难易不同,衔接有些难度。为此,我们在六年级下册设置“乐趣”单元,希望能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对自身、对生活、对世界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学生通过学习这一单元,在兴趣、目标方面有了一定基础,到初中学习相关单元就不会有太大落差。
2.“阅读链接”呈现方式的继承和发展
“阅读链接”的呈现方式和用途与以往相比,有所继承和发展,有的仍然是与本课内容
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有的成为课后思考练习题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的渗透了对比阅读的理念。如第二组遗迹这个单元,在课文《索桥的故事》后面,链接了顾工的《我站在铁索桥上》而这个阅读链接同时也是课后结合课文想一想,站在铁索桥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读与写结合起来,体现了最后一册对学生把学过的语文知识
进行综合运用的要求,通过对比阅读理念的渗透,从形式和作用上来说,这种阅读链接的编排与人教版初中教材衔接的十分紧密。
四、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我们在教学中既要注意总目标,又要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度,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
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文学习的总目标和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的阶段性目标,关注学生
经过小学阶段最后两年的学习,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明确六年级下学期在第三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教到什么程度,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就要求老师一定要备好课,不能再出现现拿书本进课堂这样的习惯,其次,教学每一个专题时,要明确专题的学习内容,学习重点和学习目标,要做好上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要胸有成竹,在课堂上要做到有的说,有的讲,讲的顺,学的乐。
2.识字、写字教学
本册教材没有专门安排识字这一环节,要求会写80个字,这80个字应安排在精读课文
中,随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课堂上要留一定的写字时间,让学生把字写端正,在强调写好字的同时要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写的生字、精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教师注意引导学生随时抄写,及时检测,对于扩展阅读或课外阅读遇到的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语,鼓励学生勤查字典,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有利于不断提高独立识字和理解词语能力。
3.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中高年级的一个重点,随着年级的升高,识字量和阅读量不断增加,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提高,并具备了读中分析、概括、归纳的能力。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自己有的知识和方法,自己学习和探究,启发学生思考,有的指向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有的指向体会表达效果。
如:第二组课文《索桥的故事》
找出含义深刻的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如,“然而故事是讲不完的,谁要是在都江堰走一趟,谁要是在索桥上站片刻,他一定会得到比故事更美、更好的东西”老师就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说出什么东西比故事更美、更好。
又如,第六组课文“金色的鱼钩”课后问题
让学生读完课文后说一说你认为老班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哪些句子中会有体现?从
找句子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句的理解。
需要指出的是,对课文中重点句段的理解和把握,课后往往仅是举个例子,主动权应更
多地把握在老师和学生手中。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可以提示学生用圈点、勾画、批注等方法,读、思、议课文中需要重点体会的部分,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4、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有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其中关于题目和作文贴近生活的观点、关于激发学生
写作激情的观点、关于让课外活动融入学生生活和作文要多样化的理解,似乎显得至关重要。下面我们就分别从这四个方面来分析:
(1)、让题目和作文贴近学生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惟一源泉。很早以前,毛泽东在谈到文学创作的时候就谆谆告诫我们,文
学家、艺术家,应该“深入生活”,到生活的第一线去,到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去,观察、分析、研究一切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生活的赐予,才能进行最基本的创作活动。
那么学生的作文,也就是广义的创作活动。因此,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摄取生活、感悟生活,从生活中获得写作素材,也就成了非常重要的教学工作。北师大教授刘锡庆认为:“作文教学目的何在?我看在于:解放人,解放人的精神和心灵,把写作主体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即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因此,作文教学必须巧妙地与学生需要结合,多与学生的快乐生活经验结合,通过各种途径,多种形式,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乐此不彼”,写出真情实感。只要学生爱上了作文,我们语文教学便意味着成功。
比如“乐趣”单元,在让学生作文时,应该从帮助学生摄取生活素材上面做做文章,在诱导学生关心和热爱生活上下下工夫,一定要从生活中来,千万不能从概念、从政治说教、从想当然来。我们要设法了解学生的生活,想他们所想,爱他们所爱,这样出的命题才能够切近他们的生活,才不会把他们吓倒。
(2)、设法激起学生的写作热情。
如果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激情,就是驱使学生进行写作的酵母。
教师的作文课堂教学,除了帮助学生学会摄取生活素材、教授他们一定的写作规范和技
巧,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必须想方设法激起学生的写作激情。因为感情、热情、激情,都是激发写作欲望的最基本的心理因素。
此外,我们出的作文题目也应该考虑到孩子们的情趣,如果他们拿到作文题目时,不是
“情动于中”,而是“无动于衷”的话,则作文写不出来,将是意料之中的事。
多少年来,作文教学都以文章为对象,忽略了文章生成前的感情激荡过程。事实上,写
作是一种认知活动,文章的写作过程,并非完全是文章的生成过程。文章的生成过程常常先于文章的写作过程而发生。文章生成前的情感激发,是我们进行作文教学的重要指向。譬如说,在作文课上,教师看着某一个写得比较快的学生的作文本自言自语:“啊!真了不起,怎么写得这么快啊!”单这一句话,就可能使在座的其他学生的写作速度和激情都提高一个层次!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有思维训练,情感诱导和语言文字创作三个组成部分,把思、听、说、读、写、动六个方面糅合在一起,组织起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3)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融入生活。
现在的学生课业负担较重,每天基本是重复着学校、家里两点一线式的路线。作为教师,应该想方设法丰富学生生活,带他们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创造生活,把学生的视线、触角引向自然、社会,开凿作文的源泉。
走向自然,向大自然索取作文素材。比如“遗迹”单元作文素材,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去
考察家乡附近有哪些名胜古迹,看看家乡的石桥、寺庙等,背后有什么故事,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观察,对那些平时不留心的事物会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产生深刻的认识。这些会为作文提供实实在在的素材。
(4)、作文形式多样化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鼓励学生
写作。”因此,我们应从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体现对学生主体的尊重,以新颖、灵活、多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学生轻松找到可以动口、下笔的“契入点”,使作文训练收到实效。不妨可以试试以下几种形式:
A、演、讲、写相结合。
作文教学的课堂形式是每个教师在研究作文教学中遇到的比较尴尬的问题。想打开思路,放开手脚,让学生去尽情发挥,又怕课堂教学太乱,生怕不能完成教学目标。如果按照传统的课堂组织教学的形式组织教学,显然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更不能让学生提起兴趣。其实,只要学生尽情投入,再复杂的环境、再杂乱的场面,学生照样能够感受到。所以,我认为作文课应让学生“动起来”,可以采用“演、讲、写”相结合的形式,在活动中求写。比如在“科学的精神”一单元作文前,可先让学生,把自己从杂志上看到的有趣的科学实验,可以一边演示,一边向同学们讲解,讲好了再要求学生写,可以写观看完科学实验后的感受,也可以写实验的过程等,学生在这种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在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下,这种将演、讲、写的结合写出来的作文有血有肉、有情有意,受到非常好的效果。我总觉得这
样的作文训练形式完全体现了“人人能体验,个个有的说”的原则,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表演、感受,容易认识事物的底蕴,激发写作的灵感,让学生动动、玩玩、看看,既避开了抽象的作文理论,又摆脱了“规矩方圆”的束缚,字里行间容易流露出真情实感。
B、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阅读教学是写作的基础。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作
文教学中我们可以以课文为评价,以发展思维能力为重点,以读写结合为突破口的切实有效的训练形式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加强作文积极有效的训练。比如:学习珍惜单元中《别董大》和《送元二使安西》这两首诗时,让学生懂得世间可珍惜的东西很多,而友情更是永远值得珍惜的。面对与朋友的分别让学生更能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六年级的学生对友情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及将升入初中的他们可能要面临人生的第一次离别,此时就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生活中有趣、有意的往事,写一写和朋友之间都建立里了那些友情,面对离别时,又该如何去珍惜。进而本单元作文教学就可以以 “珍惜过去” 为题,让学生在习作中有
所感悟,有所收获,更好的体会生活的意义,理解“珍惜”的含义。
C、口头作文与书面作文相结合。
叶圣陶曾说:“口头为语,书面为言。文本于语,不可偏指,因合而言之。”儿童语言的发展是口头语言先于书面语言。口头语言是基础,只有在切实进行口头训练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进行笔头作文,那是收不到训练效果的,而且会使学生产生厌烦作文情绪,所以,说、写不应分家,口头作文的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
D、自改自评与互改互评相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在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确
实,在作文教学中,不必死守教师指导、评改的传统形式,应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修改与评估的活动中。尤其是我们高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修改与评价文章优劣的能力,完全可以让他们自评、自改与互评互改。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指点。教师应教给学生自评、自改的方法与互判、互评的原则。
总之,在自评自改与互评互改中,学生充当了教师的角色,无形中增强了他们作文的兴
趣和信心,同时在实践和体验中,也学会了指导别人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自然也增强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五、本学期教学的自主与创新
总的宗旨是发挥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实践能力的角度着眼,整合教材内容,拓宽
训练的形式和范围,增强语文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和实用性。
浏览整册教材,我们会发现课文数量增多了,文体形式丰富了,篇幅加长了内容也加深
了。教学中让学生整体感受课文内容非常重要,要特别重视师生情感的介入-感知、感受、感悟。来册教学的关键是阅读,阅读教学的关键是“把阅读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朗读,启发他们的想象。课堂上教师不可讲得太多,挤占学生吟咏揣摩的时间,具体教学中的自主与创新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
1、自读为主
课堂上自读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学生没有阅读,教师就不能进入教学指导。学生的自读应当以摘录笔记,心得体会,预习作业等形式显示出来。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独立阅读的兴趣,培养边阅读边品味的习惯,为老师在课堂点拨,师生互动做好铺垫。
2、质疑交流
课堂交流要建立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较少,还是一味的教与学的情境较多,其至有些学生有问题在课堂上不能及时给老师交流,所以老师在以后教学中要注意引导,给学生营造宽松的班级阅读氛围,引导学生个体主动性地阅读,缩小这种交流少的差距,充份利用教材中“小资料”的信息,“我的视角”的意见激发学生主动独立阅读的信心,为他们搭建展示意见激发学生主动独立阅读的信心,为他们搭建展示平
台。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有质疑的交流,在他们自主阅读后有发现与欣赏的交流。
3、活跃课堂
活跃课堂就是把课上活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学生的动起来,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一盘散沙。叶圣陶先生曾说:“不见到处给他们点拨,容易忽略处给他们指导出,需要参政处给他们指示。当然,遇到实在搞不明白处,还是给他们讲解”。所以教师应选择点拨的时机和方法,在课堂上发挥引领作用。灵活机动把握教材,让我们的课堂真正活跃起来,生动起来。
【小学数学教材北师大版】推荐阅读: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分析总结09-28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上册07-17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案封面08-19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分析09-20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06-24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08-03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08-08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数学试卷分析08-13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求比值练习10-09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买矿泉水》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