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学考试

2024-09-01

教师心理学考试(精选8篇)

1.教师心理学考试 篇一

教师考试之教育学与心理学复习试题

1、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

A.教育现象 B.教育方针C.教育政策 D.教育理论

2.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的教育论著是()A.《学记》 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 D.《教育论》 3.下列不属于骑士七技的范围的是()A.骑马 B.投枪C.音乐 D.吟诗

4.“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的是()

A.教育 B.环境C.遗传 D.主观努力 5.学校体育的最为基本的组织形式是()

A.早操、课间操 B.体育课C.体育竞赛 D.学生自觉锻炼 6.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

A.心理过程 B.信息过程C.逻辑过程 D.认识过程

7.“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B.知行统一的原则

C.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D.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8.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是一种()A.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B.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C.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D.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9.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包括()

A.学期计划和具体活动计划 B.全面计划和专题计划 C.课内计划和课外计划 D.教学工作计划和思想工作计划 10.在三结合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C.自我教育 D.社会教育 11.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是()A.课外校外教育 B.各科教学C.社会实践活动 D.班主任工作 12.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须做到()

A.以教学为主 B.教学、科研并重C.教学、科研、生产三中心 D.所有时间用于搞教学

13.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A.唐朝中期 B.明朝中期C.清朝末年 D.辛亥革命以后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4.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中提出有别于传统的五条新的教学原则,即 原则、高速度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以及 的原则。

15.遗传是指人们从上代那里继承下来的一些先天的 的特点,遗传素质仅仅为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

16.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两种著名教育体系,即 和。

17.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 服务,必须与 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8.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它包括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 四个基本方面。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9.简述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20.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 21.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5分)

22.试从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出发,论述实行小班化教学的优越性。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C 4.B 5.B 6.D 7.C8.C 9.A 10.B 11.D 12.A 13.C

二、填空题

14.高难度 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 15.生理解剖 可能性 16.斯巴达教育 雅典教育

17.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生产劳动 18.政治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

三、简答题

19.(1)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相互制约。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目的、领导权、受教育权等。

(3)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主要表现为: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以维护和巩固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20.(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教师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统率各科教学。

(2)精深的专业知识。教师须对本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等有精湛的研究、独特的见解、深厚的功底。

(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因为各学科知识并非孤立的。

(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面的知识。

21.(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四、论述题

22.(1)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堂,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体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2)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征。(略)

(3)其优点在于: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有利于严格管理教学,使教学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4)但是班级授课制也有其弊端。主要在于过于强调整齐划一和集体统一,过于标准化、同步化、集体化,不能很好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易发挥学生的全部潜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特长和发挥他们的个性才能。

(5)我国许多地区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师资力量不够等因素,使得班级规模过大,这使得教师一时之间难以兼顾不同水平、不同特点的学生的多种类多层次需求,使得班级授课制的弊端尤为突出。而小班化教学则是针对这种弊端而产生的一种教育改革趋势。它在保留班级授课制优点的同时较好克服了其弊端,有利于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最佳发展。

2、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A.《大学》 B.《中庸》C.《学记》 D.《春秋》 2.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裴斯泰洛齐 D.杜威 3.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A.生产劳动 B.模仿 C.语言 D.动物本能

4.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A.深化课堂教学B.培养竞赛人才C.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个性特长D.充分发掘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潜力

5.西汉初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A.永恒性 B.历史性C.相对独立性 D.继承性

6.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

A.大力加强普通高中教育B.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C.实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更好衔接D.进一步加强中等专业教育

7.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

A.主导地位 B.主体地位C.被动地位 D.辅助地位

8.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C.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D.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9.“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A.陶冶教育 B.榜样示范C.实际锻炼 D.品德评价

10.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的观点是()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C.教育无目的论 D.国家利益论 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C.巩固与保持知识 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12.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A.示范性 B.复杂性C.主体性 D.长期性 13.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C.形成了正确舆论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二、境空题

14.现代三大教学理论包括美国教育家 的结构主义理论,前苏联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以及德国瓦·根舍因的 理论。

15.教育目的规定了特定社会教育所培养的人的 标准。一般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

16.小学生的思维以 思维方式为主,这是小学教学中必须贯彻 教学原则的依据。17.教师的备课要求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设计教法。18.历史上曾出现过两种相互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即 和。

三、简答题

19.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20.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具体方法各是什么?

21.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应如何相互结合,形成正向的教育合力?

四、论述题

22.试论美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B 4.C 5.B 6.B 7.B8.D 9.A 10.C 11.B 12.A 13.C

二、境空题

14.布鲁纳范例教学15.质量规格 培养目标16.具体形象 直观性17.钻研教材 了解学生18.启发式 注入式

三、简答题

19.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

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学生尊重教师是尊重知识、尊重文化的表现,教师热爱学生应是一种热爱祖国教育事业,关心人类未来的深层次情感。教师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地关心爱护。(2)民主平等。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特点。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服从于对真理的探讨。(3)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20.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21.(1)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

(2)家庭、社会和学校相互支持,目标一致。(3)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4)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

四、论述题

22.美育能促进教育目的实现,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1)美育可以促进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它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心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具有特殊的功效。

(2)美育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3)美育具有怡情健身作用,可以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体育。

3、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A.教育哲学 B.教育心理学C.教育学 D.教学论

2.“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四书范围的是()

A.《大学》 B.《中庸》C.《论语》 D.《春秋》

3.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

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 4.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均衡性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5.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A.观察力 B.想像力C.思维力 D.判断力

6.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A.地方 B.中央C.社会力量 D.学生家长 7.“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A.复杂性、创造性 B.连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 D.主体性、示范性

8.“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的原则 D.巩固性原则 9.“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0.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1.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

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C.实质教育论 D.现代课程论 12.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

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13.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

A.主体性 B.创造性C.间接性 D.示范法

二、填空题

14. 的诞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开辟了真正科学化的道路,前苏联教育家 的教育理论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曾发生过重大影响。

15.“揠苗助长”、“陵节而施”的教育方式的错误就在于不顾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违背了人的发展的 性和 性。

16. 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途径。1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和 之间的矛盾。

18.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灵活性、实践性。

三、简答题

19.教育学的发展历经了哪几个阶段?标志着第二阶段起始的是哪位教育家的 哪部著作?

20.课程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的知识?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 21.简述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四、论述题

22.为什么说教育和社会生产力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试加以论述。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C 4.B 5.C 6.A 7.D8.D 9.C 10.B 11.C 12.A 13.D

二、填空题

14.马克思主义 凯洛夫 15.顺序 阶段16.社会主义制度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7.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 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18.个人活动 自愿性

三、简答题

19.教育学的发展历经如下阶段:萌芽阶段;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捷克教育家亨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作为独立的学科 开始形成。

20.课程内容包括: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关于一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知识经验;关于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态度的知识经验。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

21.(1)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2)创办业余党校;(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4)建立教育基地。

四、论述题

22.(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①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教育目的的确定;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③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④生产力水平还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2)教育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③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4、教育学部分 选择题

1.近代教育史上,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之上()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杜威 D.洛克

2.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

A.高难度原则 B.高速度原则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B.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C.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D.教育现象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 4.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A.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B.增强学生体质

C.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D.向国家输送优秀运动员 5.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6.“教学相长”这一提法()

A.最早出现于《论语》 B、指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C.是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 D.说明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

7.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 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C.语言直观 D.虚拟直观 8.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基本手段是()A.班主任工作B.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C.各科教学活动D.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9.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最为经常的工作是()

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B.整合各方面教育影响,使其形成正向的合力 C.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D.教育学生努力学习10.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上课 B.备课C.课堂练习D.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1.班级授课制的实施在我国始于()A.唐代 B.清末C.民国初期 D.新中国成立

12.哪个社会的教育具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A.原始社会 B.古代社会C.资本主义 D.社会主义 13.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A.观察法 B.问卷法C.谈话法 D.调查法

二、填空题

14.洛克在《 》一书中提出了“绅士教育”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他在教育目的论上持 主张。

15.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是 和。

16.体育是以 为基本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培育人塑造人的过程。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17.广义的教育制度指 ;狭义的教育制度即学制,它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

18.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 作用。“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这句名言可以用来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师生关系的 特点。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9.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社会属性表面在哪些方面? 20.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21.教学过程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5分)

22.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A 4.B 5.B 6.C 7.B8.C 9.C 10.A 11.B 12.B 13.A

二、填空题

14.教育漫话 个人本位论15.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16.身体活动 体育课17.国民教育制度 总体系18.主导 民主平等

三、简答题

19.(1)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2)教育具有历史性。这种历史性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性。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不能将其独立性绝对化。

20.(1)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2)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

21.(1)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2)直视手段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四、论述题

22.(1)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教师领导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

(2)教师是教育者,他要将国家社会规定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闻道在先,是已知者,而学生是未知者,所以,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文化知识要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智力才能,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实践活动,因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

(4)我们既不能片面地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也不能主张儿童中心主义,而要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正确地结合起来。

5、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A.赞科夫 B.苏霍姆林斯基C.皮亚杰 D.布鲁纳

2.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如果在由我所控制 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翻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这种观点过于低估了下列哪种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A.遗传 B.环境C.教育 D.教师

3.在古代欧洲,曾经出现过一种旨在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的和谐教育,它是()A.斯巴达教育 B.雅典教育C.教会教育 D.骑士教育 4.普及义务教育始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5.我国学制沿革史上,借鉴美国教育体制,初次确立了“六·三·三”的学习阶段和年限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6.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

A.自觉性 B.独立性C.创造性 D.主动性 7.教材包括()

A.教科书 B.CAI软件C.教学参考书 D.以上三者皆是 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知与行的矛盾B.外界多种良莠掺杂的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 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 D.学生的上进心与情性之间的矛盾 9.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A.延展 B.必要补充C.深化 D.变革 10.“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的原则 11.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 B.课外教学C.现场教学 D.课堂教学 1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13.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A.国民教育制度 B.社会教育制度C.高等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二、填空题

14.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包括教育 现象和教育 现象。

15.人对环境的反映是 的反映,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 作用。16.根据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由单纯的 教育向 教育转变的思想。

17.美育的实施途径主要有:通过 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通过 实施美育;通过社会日常生活实施美育。

18.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包括: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 能力; 能力;自我调控能力。

三、简答题

19.试简述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经验之间的关系。20.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 21.德育过程和学生品德形成过程有何不同?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5分)

22.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B 4.C 5.D 6.C 7.D8.C 9.B 10.C 11.D 12.B 13.D

二、填实题

14.社会 认识 15.能动 主导16.应试 素质 17.各科教学 大自然18.语言表达 组织管理

三、简答题

19.(1)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①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应反映客观的教育规律,但它不等于教育规律。②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民族的教育方针政策是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之一。

(2)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①教育规律是对教育实践经验的升华和概括。②教育实践经验是处于感性认识阶段的东西,它也可以作为教育学或教育科学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我们要善于把教育实践经验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20.(1)教师应具有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统率各科教学。

(2)教师应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对本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等有精湛的研究、独特的见解、深厚的功底。

(3)教师应具备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因为各学科知识并非孤立的。(4)教师应具备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法的知识。21.德育过程和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不同表现在:

(1)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个体品德自我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则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过程,是双边活动过程。

(2)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学生受各种因素影响。包括自发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德育过程中学生主要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

(3)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结果看,品德形成可能与社会要求相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德育过程的结果,学生形成的思想品德则与社会要求相一致。

四、论述题

22.(1)德育过程的长期性是由人类认识规律决定的。构成思想品德的因素比较复杂,知、情、意、行各因素本身和各因素之间要通过不断斗争,才能得到发展和统一。

(2)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时期,可塑性比较强,思想不成熟,其发展也具有双向性,某一阶段出现某些倒退是正常的,这使得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持续的过程。(3)德育过程中,学生除了接受学校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正规教育影响外,还受到来自社会的、家庭的多种影响,这些影响中难免会有负向的,因而一个人思想品德提高过程中出现反复是正常的。

(4)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中斗争的复杂性,也使得对学生社会主义品德的培养是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5)据此规律,教育者必须树立“抓反复,反复抓”的德育思想。

6、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因材施教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2.下列说法不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的论点是()A.教育即生活 B.学校即社会C.做中学 D.生活即教育 3.古希腊斯巴达教育比较重视()

A.军事体操教育 B.政治哲学教育C.天文数学教育 D.全面发展教育 4.我国首次把美育列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A.1911年 B.1912年C.1957年 D.1958年 5.我国颁布实行的壬戌学制是在()A.1902年 B.1903年C.1912年 D.1922年

6.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A.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B.精深的专业知识 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7.人们常说“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A.连续性特点 B.创造性特点C.长期性特点 D.示范性特点 8.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

A.教学为主 B.德育为主C.教师为主 D.学生为主

9.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A.知行统一原则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A.师生共同参加的B.学生自愿选择的

C.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D.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规范的 11.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D.同家庭、社会密切配合 1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A.连续性 B.创造性C.主体性 D.长期性

13.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二、填空题

14.在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问题上的两种片面理论是 和。15.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作用。16.在我国,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和教材。17.德育一般包括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四个基本方面。18.课外校外教育的形式主要有 活动 活动和个人活动。

三、简答题

19.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0.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 21.简述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四、论述题

22.论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想因素的德育原则。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A 4.B 5.D 6.D 7.B8.A 9.D 10.C 11.B 12.D 13. D

二、填空题

14.个人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 15.领导者 主导16.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17.政治教育 法纪教育 18.群众性 小组

三、简答题

19.(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20.(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方面;(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最优化的程度。

21.(1)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以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4)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四、论述题

22.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这一原则是对立统一规律在德育中的反映。每一个学生思想品德内部都存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矛盾斗争又可以转化,当积极因素居主导地位时,学生品德表现较好;反之,则较差。教育者的责任,则是促使这种矛盾向积极方面转化。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①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找出学生思想品德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②善于创造条件使积极因素健康成长,并逐步使这一因素成为学生思想因素中的主导力量;③要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启发他们自我教育,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1、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

23.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下列哪种选项的科学()

A.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B.心理过程C.认识过程 D.心理特征

24.早晨的学习效果一般较好,这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学习不受下列哪一选项的 干扰()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C.单一抑制 D.双重抑制

25.大学生在记课堂笔记时对汉字字形结构正误的注意属于()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C.无意注意 D.随意后注意 26.思维的过程不包括()

A.分析与综合 B.判断与推理C.比较与抽象概括 D.系统化与具体化 27.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A.性格 B.气质C.能力 D.兴趣 28.气质的动力性特征受制于人的()

A.兴趣爱好类型 B.性格类型C.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D.动机需要类型 29.在智力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依据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的阶段是()

A.原型定向 B.操作定向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30.下列哪种选项是韦氏智力量表中言语分量表的项目()A.完成图片 B.排列图片C.实物组合 D.数字推理 31.提出归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耶克斯和多德森 B.马斯洛 C.韦纳 D.多伊奇 32.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理论()

A.成就动机理论 B.耶克斯-多德森定律C.成绩结构理论 D.强化理论 33.下面哪一种测验属于自陈式人格测验()

A.罗夏克墨迹测验 B.句子完成测验C.主题统觉测验 D.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

34.这种人不重视社交,而重视物质的、实际的利益,他们遵守规则,喜欢安定,感情不丰富,缺乏洞察力。在职业选择上,他们希望从事有明确要求,能按一定程序进行的操作,如机械、电工技术等。这种人格类型属于霍兰德提出的哪一种人格类型()

A.研究型 B.艺术型C.现实型 D.社会型

35.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C.社会过滤效应 D.最近效应

六、填空题

36.世界卫生组织于1986年提出健康的概念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身体健康、健康、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37.人的意识的基本特性是: 性、性、社会制约性以及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的两种信息系统的协同性。

38.需要是人体组织系统中的一种缺乏和 的状态;引发并维持活动的倾向称为。39.情绪的基本分类有快乐、愤怒、。

40.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到一定时期会出现练习成绩的暂时停顿现象,称为。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可分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

七、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41.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是什么 42.简述马斯洛的人格理论? 43.简述能力差异的表现。

八、论述题(本题满分15分)

44.依据有关的学习动机理论,提出在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些具体措施。参考答案

五、选择题

23.A 24.A 25.D 26.B 27.C 28.C 29.C30.D 31.C 32.B 33.D 34.C 35.B

六、填空题

36.心理 道德 37.自觉目的 主观能动 38.不平衡 动机39.悲哀 恐惧 40.高原期 原型内化

七、简答题

41.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

42.(1)自我实现。(2)需要层次理论: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③归属和爱的需要④自尊需要⑤自我实现的需要。

43.能力的个别差异:(1)能力类型的差异:人的能力类型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知觉、表象、记忆、想像、言语和思维等类型和品质方面。(2)能力水平的差异:能力的水平差异主要指智力差异(即一般能力的差异)。(3)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人们在能力的发展速度上,也存在着差异。能力的团体差异:(1)性别差异,(2)种族差异,(3)职业差异。

八、论述题

44.(1)利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利用电教手段,采用游戏、模拟等方式。

(2)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如在正式讲授内容之前,提出与课文有关的一些问题,以引起好奇心,是激发学生认识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即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造成一种不协调、一种悬念,从而引发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愿望。

(3)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不同难度的任务所需要的动机强度不同,对于简单的任务,需要较高的动机强度;对于困难的任务,则需要较低的动机强度。日常教学中的评价旨在促进学生能力和技能的发展,因而中等难度水平的任务是有益的。

(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进度、成绩以及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成效,以便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通过反馈知道缺点或错误,可以及时纠正。表扬鼓励比批评能更有效地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儿童产生成就感,后者则会挫伤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5)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竞赛中学生的好胜心和求成的需要特别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大加强,但要注意减弱竞赛的消极因素。

(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进学生继续努力。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优缺点,帮助他们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目标并引导其通过努力达到,从而增强自信。让学生明白失败的原因在于缺乏努力,而不是能力不够,只要付出努力,便会成功。

2、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 23.学生边听讲边记笔记属于()

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动摇 D.注意的转移 24.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A.选择性 B.恒常性C.理解性 D.整体性 2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进程是()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C.等速的 D.匀加速的 26.年龄智商(IQ)的公式是

27.追求个人特有潜能的充分发挥,理想和人的价值的完美实现属于()A.生理与安全需要 B.尊重需要C.归属与爱的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28.下列不是反射活动的一项是()

A.草履虫的趋利避害反应 B.人的手被火烫便立即移开 C.黑猩猩解决问题获取食物的行为 D.学生听到铃声进教室上课 29.“情急生智”所描述的一种情绪状态是()A.心境 B.激情C.应激 D.理智

30.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

A.宽大效应 B.晕轮效应C.中心品质 D.刻板印象

31.当个体接受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更可能接受一项重大的,更不合意的要求,这叫做()

A.“登门槛”效应 B.低球技术C.留面子效应 D.过度理由效应

32.“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哪种特点作了最好的诠释?()A.稳定性 B.独特性C.整合性 D.功能性

33.第一个强调出生顺序在人格形成中的心理学家是()A.阿德勒 B.弗洛伊德C.斯普兰格 D.荣格 34.情绪所反映的是()

A.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B.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C.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D.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35.在全体人口中,智力呈何种状态分布()

A.常态分布 B.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 D.负偏态分布

六、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36.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称,它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和反馈等构成的。

37.一题多解是 思维的表现,思维的基本形式有概念、判断和。38.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包括:操作的定向、、以及操作的熟练。

39.气质是受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制约,并表现在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进行的速度、强度,内外倾向及灵活性等 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与“强而不平衡”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40.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是:互相接纳、、维护自尊、。

七、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41.如何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概念? 42.遗忘的规律与特点有哪些?

43.怎样在教学过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八、论述题(本题满分15分)

44.试论述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参考答案

五、选择题

23.B 24.A 25.A 26.C 27.D 28.A 29.C30.B 31.A 32.B 33.A 34.D 35.A

六、填空题

36.反射弧 神经中枢 37.发散 推理

38.操作的模仿 操作的整合 39.动力性 胆汁质 40.社会交换 情境控制

七、简答题

41.(1)合理利用日常概念;

(2)充分利用感性材料与经验;(3)注意“变式”在掌握概念中的作用;(4)要将词与感性材料相结合;(5)正确下定义;

(6)在实际应用中掌握概念。

42.(1)不重要和未经复习的内容易遗忘。

(2)机械识记比意义识记、无意识记比有意识记易遗忘。

(3)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表明,遗忘进程不均衡,有“先快后漫”的特点。(4)关于遗忘的原因,消退说认为不经复习强化的内容,逐渐完全遗忘;干扰说认为主要由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引起遗忘。(5)遗忘还受动机和情绪的影响。

43.(1)教师要注意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为此要做到明确本堂课教学的目的任务;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正确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

(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教学环境的布置应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防止分散注意;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有吸引力,防止单调死板。(3)引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使用。

八、论述题

44.(1)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论的训练,学会全面地、发展地、实事求是地看问题。

(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3)加强言语训练。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抑制定势的消极作用。(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3、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

23.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按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脑的()A.意识活动 B.反射活动C.智力活动 D.精神活动 24.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A. B. C. D.

25.不是智力技能的特点的一项是()

A.动作对象的观念性 B.动作进行的内隐性C.动作结构的简缩性 D.动作结果的意识性

26.成就动机理论的研究表明,成功概率约为以下哪个数值的学习任务,最有利于激发学生达到最佳动机水平()A.20% B.30% C.50% D.70% 27.气质类型()

A.有好有坏 B.都是好的C.都是坏的 D.无好坏之分

28.当团体中所有的人都能达到目标时,个体才能达到目标是指()A.竞争目标结构 B.合作目标结构C.个别化目标结构 D.成就结构 29.精力旺盛、表里如

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是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的特点?()

A.胆汁质 B.粘液质C.多血质 D.抑郁质

30.拉塔标和达利的一系列实验室实验表明,他人在场减少了紧急情况下采取助人行动的可能性,这种现象被称为()

A.社会干扰 B.群体影响C.群体一致性 D.责任扩散 31.当事人中心疗法是哪个心理学流派的心理治疗观点?()A.精神分析法 B.行为矫正法C.人本主义疗法 D.理性情绪疗法 3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弗洛伊德 B.班杜拉C.马斯洛 D.艾利斯

33.医生通过观察、号脉、听诊诊断病情用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A.直接性 B.间接性C.广阔性 D.创造性

3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叫()A.原型 B.原型启发C.问题情境 D.问题对象 35.记忆过程包括()

A.识记、保持和遗忘 B.识记、再认和回忆 C.识记、保持和联想 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六、填空题

36. 是概念的物质外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成 关系。

37.操作技能的特点表现为:动作对象的物质性、动作进行的、动作 结构的。

38.斯坦福-比奈量表通常以 和 来表示儿童的智力水平。39.激情具有 性、短暂性和 性的特点。

40.青少年性别意识的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对性知识和异性的探求与了解;对异性的 ;对异性的关注与接近;对异性的。

七、简答题

4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2.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4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八、论述题(本题满分15分)44.论述促进社会态度改变的途径。参考答案

五、选择题

23.B 24.B 25.D 26.C 27.D 28.B 29.A30.D 31.C 32.B 33.B 34.A 35.D

六、填空题

36.词语 反比 37.外显性 展开性38.智力年龄(心理年龄)智力商数 39.爆发 指向

40.疏离与排斥 追求与爱恋

七、简答题

41.(1)人类有五种基本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也称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2)这些需要呈现一个由低到高的排列层次。

(3)只有低级需要基本满足后,才会出现更高一级的需要。

42.(1)理解支持原则;(2)保密性原则;(3)耐心倾听和细致询问原则;(4)疏导抚慰和启发教育原则;(5)促进成长的非指导性原则;(6)咨询、治疗与预防相结合的原则。

43.(1)问题情境与问题表达方式;(2)联想与原型启发;(3)定势与功能固着;(4)个体的经验水平;

(5)情绪与动机对问题解决的动力和阻力作用;(6)个性因素(能力、性格等)的作用。

八、论述题

44.(1)增加所提供的信息的影响力。①选择高威信与高吸引力的传达者来提供

有关信息,提供信息时适度激发人们的情绪。但应注意,高威信造成的态度变化总的趋势是随时间推移而减少。③将沟通信息与人的原有态度的差异调整到适当的水平。③利用生动的演讲方式来提供信息。

(2)弱化个体对态度改变的自我防御。①信息传达者尽可能使自己的立场向 信息接受者靠拢,避免命令式的给定结论。例如某些广告是向公众介绍产品,甚至站在公众的立场上指出产品的某些不足,从而增加人们对产品的信任感。②适当通过分散人们注意而减弱其自我防御倾向。③用各种特定惠待激发人们的认同。

(3)避免过度理由效应的出现。

4、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

23.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标志是()

A.笛卡尔提出“反射”概念B.冯特1879年创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C.巴甫洛夫提出“两种信号系统”学说D.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24.下列属条件反射的是()

A.眨眼反射 B.吸吮反射C.膝跳反射 D.信号反射

25.野战部队身穿迷彩服以达到与周围背景相混淆的效果,这主要是利用知觉的()

A.整体性 B.选择性C.理解性 D.恒常性

26.根据动机的成败归因理论,一个学生将考试失败的原因归于个人能力时()A.是一种正确的归因倾向 B.教师应予以引导和纠正 C.会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D.会产生侥幸心理

27.受过去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A.原型 B.定势C.迁移 D.原型启发 28.闭卷考试时,学生主要的记忆活动是()A.识记 B.保持C.再认 D.回忆 29.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是()

A.自然适度 B.克服羞怯 C.真实坦诚 D.留有余地 30.少年早慧和大器晚成表现了()A.能力类型差异 B.能力水平差异

C.能力表现早晚的年龄差异 D.能力结构差异 31.人类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A.分析和综合 B.间接性和概括性C.判断和推理 D.指向性和集中性 32.人的情绪与情感是以什么为中介的反映形式()A.需要 B.动机C.态度 D.认知 33.操作技能的特点是()

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C.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 34.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是()A.直接强化 B.自我强化C.负强化 D.替代强化

35.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

A.宽大效应 B.晕轮效应 C.中心品质 D.刻板印象

六、填空题

36.随意后注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经 就能维持的注意;由间接兴趣所引起的注意种类是。

37.解决问题的四个阶段是提出问题、、提出假设、。

38.智力技能指借助于 在头脑中进行的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操作技能是由一系列 所组成的系统。

39.心境具有微弱性、性和 性的特点。

40.心理咨询的基本步骤是:建立关系; ;分析诊断; ;结束咨询。

七、简答题

41.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哪些? 42.注意具有哪些特点和功能?

43.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

八、论述题

44.联系实际分析压力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参考答案

五、选择题

23.B 24.D 25.B 26.B 27.B 28.D 29.A30.C 31.A 32.A 33.A 34.D 35.B

六、填空题

36.意志努力 随意注意(有意注意)37.明确问题 检验假设38.内部言语 外部动作 39.持续 弥散40.了解问题 帮助指导

六、简答题

41.(1)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有:①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对象和背景之间差别越大,越容易优先选择。③对象的活动性。电影,幻灯等活动教具,都易被人们知觉。③刺激物的新颖性。④刺激物的强度。

(2)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有:①知觉有无目的和任务;②个人已有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③个人的需要动机;④个人的兴趣爱好;⑤定势(即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⑥个人的情绪状态。

42.(1)注意的特点:①心理活动的指向性;②心理活动的集中性;③心理活动的组织特性。

(2)注意的功能:①选择功能;②信息整合加工作用;③维持(保持)功能;④调节与监督功能;⑤预测与预见功能。43.(1)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2)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

(3)在练习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适应培养阶段的要求,正确使用语言;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八、论述题

44.(1)压力与生理的应激:在压力状态下,机体必然伴有不同程度的生理反应,主要表现在中枢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方面。

(2)压力与心理的反应:压力引起的心理反应有警觉、注意力集中、思维敏 捷、情绪的适度唤起,这是适度的反应,有助于个体应付环境。

(3)压力与心身疾病:压力引起的一系列心理和生理反应过于强烈,就会以 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形式出现,并成为人们身体不适、虚弱、精神痛苦的 根源。心身医学研究发现,心身疾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但更多是个 人遭到的紧张刺激以及生活境遇所决定的,紧张刺激而引起的生化改变 最终导致自我损害是心身疾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就是说,心理性、社会性、文化性的压力引起的紧张状态过于强烈、持久,会通过生理渠 道导致躯体病变成直接导致心理疾病。

5、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

23.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级的形式是()A.表象 B.想像C.意识 D.思维

24.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A.感觉 B.知觉C.记忆 D.表象

25.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人的哪一方面的特征()A.生理 B.心理C.行为 D.心理和行为

26.在性格的A-B-C理论中,认为导致个人情绪障碍和神经症的根本原因是()A.因素即诱发事件B.因素即个人对该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 C.因素即由A直接引起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结果D.以上三者都不是 27.智力测验中解释测验结果的依据是()A.信度 B.效度C.常模 D.智商

28.拉塔奈和达利的一系列实验室实验表明,他人在场减少了紧急情况下采取助人行动的可能性,这种现象被称为()

A.社会干扰 B.群体影响C.群体一致性 D.责任扩散 29.提出归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耶克斯和多德森 B.马斯洛C.韦纳 D.多伊奇 30.听觉中枢位于()

A.额叶 B.颞叶C.枕叶 D.顶叶

31.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留下痕迹的过程称之为()A.反映 B.感受性 C.意识 D.感应性

32.下列哪种选项是注意稳定性的品质特征?()A.广度 B.强度 C.时间 D.空间 33.记忆过程包括()

A.识记、保持和遗忘 B.识记、再认和回忆 C.识记、保持和联想 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34.活动方式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在执行方面能达到高度的完善和自动化的阶段是()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35.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称为()A.心境 B.应激 C.激情 D.热情

六、填空题

36.根据凭借物或形态的不同可将思维划分为动作思维、思维和思维。37.记忆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它的反面是。

38.性格是一个人的稳定 和习惯化的 相结合,表现出来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39.韦克斯勒革新了智商的计算方法,将 智商改为 智商。

40.“心静如水”、“心有余悸”是对人的情绪状态中 的描述。突然发生的紧急状况下所产生的特殊紧张的情绪体验,则是情绪的 状态。

七、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41.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2.注意有哪些品质特征?它可以分为哪几类? 43.良好的记忆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八、论述题(本题满分15分)44.怎样帮助学生降低考试焦虑? 参考答案

五、选择题

23.D 24.A 25.A 26.B 27.C 28.D 29.C30.B 31.A 32.C 33.D 34.D 35.B

六、填空题

36.具体形象 抽象逻辑 37.保持 遗忘38.态度 行为方式 39.年龄(比率)离差40.心境 应激

七、简答题

41.(1)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创造动机;(2)培养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3)培养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的能力;

(4)促进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42.注意的品质特征有: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 转移。注意可分为: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43.(1)记忆的敏捷性。这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2)记忆的持久性。这是记忆的保持特征。(3)记忆的准确性。这是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4)记忆的准备性。这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

八、论述题

44.(1)考试焦虑是考试时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如果面临重要的考试,而学习者又不是十分有把握,往往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和担忧。

(2)考试焦虑有一个最佳值,处于这个值时,考试效果最好,过低或过高,都会使学习受到抑制,最常见的问题是过度考试焦虑。考试焦虑的矫正可通过以下方法。

①自信训练。让学生正确认识考试的重要性,摆正考试的位置,不要把考试看成是至高无上的东西。同时,配合一定的自信训练,如回顾自己以往成功的经历,翻阅那些见证自己脚踏实地努力过的笔记本等,克服考试焦虑中的担忧成分。②对重度考试焦虑者,还要针对考试焦虑中的生理成分,进行放松训练或系统聪敏等,放松训练有意念放松法和肌肉放松法。

③考试焦虑还可用想像系统脱敏法降低。其步骤和方法是:第一步,请当事人列出引起考试焦虑反应的具体刺激情景;第二步,将上述刺激情景按从弱到强的顺序,排成“焦虑等级”;第三步,通过放松训练形成松弛反应,使机体处于完全放松状态;第四步,按照焦虑等级,让当事人在大脑想像中循序使松弛反应抑制焦虑反应。

6、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

23.人的心理现象包括下列哪两部分?()A.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 B.意志过程和情感过程 C.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 D.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24.根据动机的性质与社会价值不同,动机划分为()

A.生理型与社会性 B.高级和低级C.长远与短暂 D.主导性与辅助性 25.“寻人启事”写成“寻丫启事”易引起人们注意是利用刺激物的什么特点? A.强度 B.活动C.持续 D.对比 26.操作技能的特点是()

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B.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C.观念性、内隐性、简缩性 D.观念性、内隐性、展开性 27.在全人类中,智力呈()

A.常态分布 B.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 D.负偏态分布 28.心理学是研究下列哪种选项的科学()A.心理过程 B.认知过程C.个性 D.心理现象

29.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反映是()A.感觉 B.知觉C.表象 D.后像

30.从动物的心理演化到人的心理,具有决定意义的条件是()A.语言 B.制造工具C.劳动 D.直立行走

31.人们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A.选择性 B.整体性C.理解性 D.恒常性 32.人类思维的基本过程是()A.分析和综合 B.间接性和概括性C.判断和推理 D.指向性和集中性 33.智力活动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言语来作用于观念性对象的阶段是()A.原型定向 B.原型操作C.操作集合 D.原型内化 34.能力是一个人顺利完成活动的()

A.个性心理条件 B.心理过程C.生理条件 D.个性倾向性 35.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A.激情 B.应激C.心境 D.热情

六、填空题

36.根据凭借物或形态的不同可将思维划分为动作思维、思维和思维。37.记忆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它的反面是。

38.性格是一个人的稳定 和习惯化的 相结合,表现出来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39.韦克斯勒革新了智商的计算方法,将 智商改为 智商。

40.“心静如水”、“心有余悸”是对人的情绪状态中 的描述。突然发生的紧急状况下所产生的特殊紧张的情绪体验,则是情绪的 状态。

七、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41.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2.注意有哪些品质特征?它可以分为哪几类? 43.良好的记忆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八、论述题(本题满分15分)44.怎样帮助学生降低考试焦虑?

教师上岗考试试题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C)A.因材施教原则 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 D.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2.下列说法不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的论点是(D)A.教育即生活 B.学校即社会C.做中学 D.生活即教育 3.古希腊斯巴达教育比较重视(A)A.军事体操教育 B.政治哲学教育C.天文数学教育 D.全面发展教育 4.我国首次把美育列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B)A.1911年 B.1912年C.1957年 D.1958年 5.我国颁布实行的壬戌学制是在(D)A.1902年 B.1903年C.1912年 D.1922年

6.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D)A.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B.精深的专业知识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7.人们常说“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B)A.连续性特点 B.创造性特点C.长期性特点 D.示范性特点 8.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A)

A.教学为主 B.德育为主C.教师为主 D.学生为主

9.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D)A.知行统一原则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 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C)

A.师生共同参加的B.学生自愿选择的C.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D.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规范的

11.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D.同家庭、社会密切配合

1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D)A.连续性 B.创造性C.主体性 D.长期性

13.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D)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二、填空题

14.在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问题上的两种片面理论是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15.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16.在我国,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

17.德育一般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四个基本方面。18.课外校外教育的形式主要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9.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20.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

(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url=http:///tag/教案][color=#0000ff]教案[/color][/url],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方面;(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最优化的程度。

21.简述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原则。(1)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以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4)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四、论述题

22.论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想因素的德育原则。

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这一原则是对立统一规律在德育中的反映。每一个学生思想品德内部都存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矛盾斗争又可以转化,当积极因素居主导地位时,学生品德表现较好;反之,则较差。教育者的责任,则是促使这种矛盾向积极方面转化。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①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找出学生思想品德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②善于创造条件使积极因素健康成长,并逐步使这一因素成为学生思想因素中的主导力量;③要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启发他们自我教育,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我国最先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A.《新教育大纲》 B.《教育漫话》C.《教育过程》 D.《论语》 2.历史上流传的“狼孩”的故事说明,遗传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B)A.起决定作用 B.不起决定作用C.不起作用 D.决定人的发展方向 3.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B)A.生产力水平低下 B.社会分工C.资本主义制度 D.新的剥削和压迫 4.革命战争年代,我国去解放区的教育主要分为(D)

A.成人教育和儿童教育 B.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C.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 D.干部教育和群众教育 5.教师的根本任务是(C)

A.教书 B.育人C.教书育人 D.带好班级 6.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B)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C.巩固与保持知识 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7.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C)A.明朝中叶 B.清朝初期C.清朝末年 D.辛亥革命以后 8.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过的著名德育原则是(B)

A.社会化活动原则 B.教学的教育性原则C.自然后果原则 D.知行统一原则 9.下列不是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的是(D)

A.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B.教育方式的情感化C.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D.教育形式的集体化

10.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B)A.考验法 B.观察法C.问卷法 D.谈话法 11.教学的中心任务是(B)

A.发展学生的智力B.使学生掌握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C.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D.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 12.课程具体包括(D)

A.课程计划 B.教材C.教学大纲 D.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材 13.在青少年学生的各年龄阶段中,少年期是指(B)A.10-12岁 B.11~15岁C.13-16岁 D.12-16岁

二、填空题15.

14.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15.学校和家庭联系的方式有:互相访问、建立通讯联系、举行家长会、组织家长委员会、以及举办家长学校。16.德育过程中“知”指道德认识,它包括道德知识(品德知识)和道德判断(品德判断)两个方面。

17.教师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以及学业成绩检查与评定。

18.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体系,一是启发式,二是注入式。

三、简答题

19.简述青少年学生的年龄分期。(1)婴儿期和托儿期(又称先学前期,出生~3岁);(2)幼儿期(又称学前期,3~5、6岁);(3)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6、7岁~11、12岁);(4)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11、12岁~14、15岁);(5)青年初期(又称学龄晚期,14、15岁~17、18岁)。以后还有青年中期和青年晚期两个阶段。

20.我国中[url=http:///tag/小学][color=#0000ff]小学[/color][/url]德育的基本任务有哪些?(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和文明行为习惯;(4)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21.社会主义教育有哪些特点?(1)教育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2)***统一领导、创办;(3)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反对宗教迷信,提倡唯物主义;(4)实施平等的民族教育;(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把它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强有力手段。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5分)

22.试论述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是相辅相成的。学生智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条件,不能离开知识的掌握凭空发展智力,否则,就是空中楼阁;反过来,智力发展又可成为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的条件和武器,智力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和速度。但知识不等于智力,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历史上曾出现过的将知识掌握和发展智力割裂开来的形式教育派理论和实质教育派理论都是错误的。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D)

A.《爱弥儿》B.《人的教育》C.《教育漫话》 D.《教育论》 2.“教学与发展”理论的倡导者是(A)A.赞科夫 B.皮亚杰 C.布鲁纳D.根舍因

3.“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B)A.遗传 B.环境 C.教育D.社会活动

4.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首次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A)A.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B.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C.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D.培养脑体结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B)A.国家 B.地方 C.学校D.家长

6.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C)A.复杂性 B.师范性 C.创造性D.主体性 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D.检查评定成绩

8.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D)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9.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C)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10.课外校外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范围是(D)A.在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之中 B.在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之中 C.在学校之外

D.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 二.境空题

11.教育学研究的教育现象主要包括教育的社会现象和认识现象。

12.美国教育家孟禄主张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是心理起源论;而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只能起源于劳动。

13.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壬寅学制;正式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癸卯学制。

14.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15.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16.直视手段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是实物直观,二是模象直观,三是语言直观。17.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说理教育(说服教育),基本途径是教学。

18.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观察法;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9.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三、简答题

20.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哪些基本特性?

①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②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 ③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④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21.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是什么?

①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②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22.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的知识素养?

①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②精深的专业知识;③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④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23.我国中小学德育应完成哪几个方面的任务?

①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②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③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④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四、论述题

24.在我国建国后的教学实践中,曾出现过学生走出校门,学工、学农、学军等作法,认为学生获得知识主要借助于他们自身的社会实践。试从某一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出发,对这一作法进行评述。

答:①这一作法违背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教学过程规律。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具有特殊性。因为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接受间接经验来实现的。借助间接经验认识世界,是认识上的捷径③强调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绝不是说学生不需要直接经验,直接经验不仅是学生获得间接经验的途径之一,而且在学生获取间接经验中具有重大作用,直接经验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认识基础。④在教学过程中,既不应只强调直接经验而忽略间接经验的掌握,也不应只强调间接经验而忽略直接经验的掌握,应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有机结合起来。⑤学工、学农、学军有利于学生获得直接经验,但不能搞形式主义,选择实践活动应从教学目标需要出发。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过程。

25、如何正确理解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答:

(一)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是教育者,是“先受教育的”。我国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写到:“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揭示了教学工作中的一个普遍规律,即学生所闻的“道”,所授的“业”和所解的“惑”,是通过教师来解决的。教师受社会的委托,代表社会的利益,执行社会对教学的要求;他受过专门训练,精通所教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懂得如何组织和进行教学。他在教学过程中决定着教什么和如何教,决定着按什么方向和目标组织教学,把学生培养成什么人。他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启发者和指导者,能正确引导学生由未知到已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启发学生不断进行思索,促使学生由“需要教”向会自学、能自学转化,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都有赖于教师的引导,依赖于教师的教,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学方式、教学质量。对学生而言,只有借助于教师的教导与帮助,才能以简洁有效的方式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迅速提高身心发展水平,使自己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教师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教学的客体或对象,他们也是教学的直接参与者,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的教固然重要,但对学生来说毕竟是外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师传授的知识与技能,施加的思想影响,都要经过学生个人的观察、思考、领悟、练习和自觉运用,自我修养,才能转化成为他们自身的本领与品德。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影响着学生的求知欲、自信心,决定着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身心发展水平。学生的学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没有学生的主观努力,教师教得无论怎样好,学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最终也达不到教学目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是相互促进的。从教学目的、方向、内容、方法等方面看,教师永远起主导作用;但从学生的认识活动看,他们是否具有自觉的学习愿望和积极的学习行动,则是一个决定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教和学相辅相成,彼此促进。

六、论述题

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试论怎样上好一堂课?

一、教学目的要清晰明确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其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先决条件,在于坚持清晰明确的教学目的,时刻注意教什么,怎样教,最后要达到什么目的。掌握清晰明确的教学目的,关键在于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深刻掌握教学大纲和教材本身的内在要求。一堂课所应完成的教学任务是多方面的,但在实际教学中,不是一项一项的单独地去完成,而是综合地解决传授知识与技能,发展智能,培养共产主义思想品德以及增强体质等任务。

二、教学内容要正确

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来实现的。目的明确之后,最重要的是要正确地掌握教学内容和正确地传授教学内容。为此,要深入钻研教材,准确理解每一个科学概念、原理、法则、公式和规律;要从教材的部分与整体的内在联系上下功夫,了解教材每部分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前后各部分的因果联系及其发展序列;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深入研究和掌握。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既能讲清科学概念和规律,又能掌握观点与材料的内在联系,把重点内容突出出来,使学生准确理解概念和规律,并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

三、教学方法要灵活适当

要使教学内容为学生所接受,并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必须在课堂上机智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比如当学生对这堂课认识不足,学习态度不积极时,就要善于提出有趣味的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要求,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当教师在讲到全课关键性问题时,就通过一定方式引起全班同学精神集中,全神贯注,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主要问题,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些问题预计到学生不易理解,就要采取一种通俗化的讲解法,辅以生动活泼的直观教学,使学生深入浅出地掌握知识。当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时就要尽可能通过谈话法或讨论法,引导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和互相讨论,探索问题、解决问题,锻炼他们的独立自学能力,促进其智力的发展。一节课绝不是用一种固定不变的方法,就能完成教学任务的,实际上经常是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备课时准备好运用哪些教学方法,要根据当时课堂教学进展的情况,机智灵活地改变教学方法,使方法能适应当时教学的需要。并且要把几种教学方法结合好,在不同条件下都能起到各种教学方法特有的作用。

四、课堂组织要严密紧凑

上课是在特定的时间(上课时间内)、空间(教室或操场等)、人员(教师和学生)及教学设备(课桌椅、黑板、讲台、教具)等条件下开展的教学活动。只有教师把这些因素都充分考虑好,使这些条件得以有效地利用,才能在以较少的时间、精力、人力和物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是说不但要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要通过对各种条件的有效利用,提高教学效率。作为一名教师,上课绝不是单纯讲授知识,重要一环要把课堂活动组织好。

良好的课堂组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课堂中的人与人、人与物的相互关系要处理好,组织要严密,使各方面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例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相互配合得好,学生学习时就能把一名学生学习的经验和教训转化为全班学生的经验教训,使大家都能受益;还要研究在什么条件下,教师直接讲授;在什么条件下,教师不讲,利用物质条件(教具,现代教学手段等),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直接观察,启发独立思考;在什么条件下,学生共同讨论研究。总之,不要使课堂教学活动只是教师的活动或只是少数几个学生的活动,而是要使全班学生都活跃起来,都在教学活动中受到效益。

其次,要善于将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组织得当。能够一环扣一环地进行,使前一个环节为后一个环节打好基础,前后接应,相互衔接,不浪费每一分钟时间。这是通过组织教学活动程序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

五、师生作用要充分发挥

构成一堂好课,要具备多种因素,其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对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有能动作用。课堂教学活动的效果和质量,取决于教师和学生的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师生对教学活动都具有积极性。比如,教师对学生是否有热情,有责任心,有良好的工作情绪;学生是否爱学,是否有学习兴趣,求知欲是否强烈。只有师生双方都有积极性,才能把各自的作用发挥出来。其中,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要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调动。如课程讲得生动活泼,教学方法又具有吸引力等,都对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起重要作用。然而教师的学生观,即能否正确地对待学生的优缺点,能否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则是教师能否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它是决定教师能否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条件。

教师不但要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而且还要把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出来。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也不仅仅是受教育的对象,同时又是教学活动的能动的参加者。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注意问题、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探求问题和独立动手动脑活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①道德认识 ②道德情感 ③道德意志 ④道德行为

2.教师心理学考试 篇二

1 考试大纲及考试题型的变化特点

1.1 新大纲考试内容范围的调整

与2006年版《病理学自学考试大纲》 (以下简称“旧大纲”) 相比, 新大纲在层次和内容上进行了调整。在层次上, 新大纲考试内容范围有所缩小 (见表1) , 删除了属于普通高校本科水平的内容, 划清了专科、本科考试内容范围的界限。在内容上, 力图反映学科发展变化, 同时兼顾护理学专业 (专科) 特点, 内容简洁、实用, 增补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 对陈旧内容进行删减 (见表2) , 并且适当删减了部分理论知识, 特别是发病机制, 如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病机制等;增加了与临床联系紧密的内容, 如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重视知识更新, 如在“慢性宫颈炎”中删除了“宫颈糜烂”病名, 因为最近证明它是一种“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生理现象。

新大纲增加了考核目标说明, 特别是考核知识点 (即考试内容) 说明;而考试中也没有出现已经删除的内容, 增加了部分新增补的内容。

1.2 新考试内容范围的调整

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病理学考试 (以下简称“新考试”) 按新大纲进行命题, 没有任意扩大或缩小考试范围, 每道题的考核知识点在教材中都能找到正确答案;新考试内容覆盖各章, 并适当突出了重点章节、重点内容 (见表2) 。

1.3 新大纲能力层次要求的调整

与旧大纲相比, 新大纲对能力层次分类、分值比例、层次含义进行了调整。在层次分类上, 新大纲按照识记、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4个层次对学生进行考核, 且4个能力层次为递进关系, 特别增加了综合应用, 突出对考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 有利于提高自学考试质量;而旧大纲按照识记、领会、应用3个层次规定能力层次要求。在能力层次分值比例上, 新大纲也进行了调整, 增加了识记和领会的分值比例, 降低了应用的分值比例, 相对降低了考试难度, 提高了试题的区分度。在层次含义上, 新大纲对4个层次的含义进行了准确的表述与解释, 与旧大纲相比, 更加清晰明确, 从而方便辅导教师讲授, 有利于考生自学 (见表3) 。

注:表1列出了所删减或增补的标题性内容, 对于疾病发生发展的某一规律或某一疾病的某一方面的具体内容并没有详细列出

新考试识记、领会、应用能力层次要求的分值比例与新大纲识记、领会、应用能力层次要求的分值比例见表3、4。虽然新考试中出现了一些新大纲未给出能力层次要求的考试内容 (未定) , 但这部分分值比例很低, 仅占3%, 对考生成绩影响并不大。

1.4 新考试题型的调整

新考试题型由原来的5种减少到4种, 删除了多项选择题 (以下简称“多选”) (见表5) 。但新考试论述题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论述题型, 即病例分析题。病例分析题体现了新大纲对考生病理学知识的综合考查, 诠释了新大纲对综合应用能力层次的要求。

注:未定是指新大纲中对某些知识点未给出相应能力层次要求, 但未定的考试内容在教材中都是有所阐述的, 也都能找到准确答案;部分简答题的能力层次要求既有识记要求, 也有领会要求

注:分数按照表2和表5进行统计计算;对同时具有识记、领会要求的部分简答题, 按照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病理学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分别给出了相应分数

新考试有两种题型的题量发生了变化, 单选题增加了5道, 论述题增加了1道。新考试的主观与客观题的分值也出现了变化, 客观题减少了5分, 而主观题增加了5分, 体现了新考试侧重对病理学基本理论的考查 (见表5) 。

2 反思

病理学对我校考生来说是最难、通过率最低的一门课程, 2013年创下新低 (见表6) 。笔者分析其原因如下:

(1) 我校教师未采用新大纲进行教学, 许多教师没能很好地把握或预测新大纲的变化, 特别是在考试内容范围、能力层次要求、题型等方面, 个别教师可以说是一无所知。

(2) 没有使用新大纲规定的《病理学》教材 (孙保存主编) , 使用的是另一《病理学》教材 (高子芬等主编) 。两种教材有很多内容表述不一致, 不利于考生考试发挥。而新教材章节最后为考生提供的思考题中就有类似新考试中的病例分析题。

(3) 新考试采用的是新大纲颁发后按照新大纲要求命制的试卷, 师生对试卷结构不了解, 特别是病例分析题, 大多数考生面对病例分析题时不知所措。

(4) 其他方面。如考生的学习能力较差, 学校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缺乏阶段及模拟测验的强化。

3 应对策略

3.1 调整授课范围

采用新大纲规定的教材, 按照新大纲规定的内容范围进行授课, 不随意扩大或缩小范围。

3.2 研究考试内容范围

研究新试题结构、考查内容范围的特点, 对各章节考核知识点都要认真讲授与复习, 特别是对重点章节, 应进行反复强化、训练。

3.3 把握能力层次要求

把握能力层次要求的分类、分值比例、含义, 强调每个考核知识点 (即考试内容) 的能力层次要求, 特别要注意综合应用的训练。

3.4 应对考试题型变化

熟悉新考试题型, 特别是病例分析题的提问方式、答案要点、联系前后内容的情况、作答等, 做好相应的考试指导, 针对此题失分严重的情况, 教师授课时应多联系新教材前后内容, 多讲一些临床病例, 多做有针对性的练习, 同时根据病例分析题特点进行相关试题的预测。

4 结语

考试大纲是考试命题的依据, 考试的变化是新大纲的体现。对新大纲及考试变化特点的分析, 有利于把握考试要求、考试重点、考试规律, 吸取教训, 采取相应的措施, 从而提高病理学自学考试通过率, 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3.缓解心理压力,轻松面对考试 篇三

复习备考,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消除苦闷自卑的心理,增强自信心呢?首先要正确看待自己,充分看到自己的实力,不要因一次考试成绩不好就否定自己;其次,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即使学习基础较差,考试成绩不理想,也不应自卑,而应赶快找原因,改变方法,调整期望值。再次,坚持写日记,这是一种自我倾诉的方式,最好能针对自己担心的弱势,写出针锋相对的“自信训练词”,如“考试只是一个阶段性测评,远远不能反映我的全部价值”等。

同学之间相互鼓励。同学们在考试期间最需要交流,也最需要宣泄。同龄人在一起时,哪怕是发发牢骚,也会在心理上获得压力的释放。在紧张的备考时,你可以将内心的苦闷、不满向朋友倾诉,听听朋友的意见;同时也要多关心同学,听听他们的倾诉,在复习备考的路上互相帮助,共同前行。人在最艰难困苦的时候,如果有人不断地给予自己肯定和鼓励,那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在高考冲刺的关键时刻,一句关心、鼓励的话,都有可能改变人的一生。因此在每次模拟考试之后,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为小组的其他成员写一段鼓励的话。

师生之间“结对”交流。在几年的学习中,每个同学都有自己信任和崇拜的老师。如果请这些老师做同学们的思想工作,效果将非常理想。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就采取高三师生“结对”交流的方法,让学生与自己信任的老师“结对”,经常进行思想交流,在老师的指引下,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消除不良心理的影响,调整复习备考状态。

不以模拟考试成绩论英雄。模拟考试成绩虽然对考生预测高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能以此论英雄,更不能因此断定高考的成败。如果仅仅把目光放在模拟考试成绩上,对即将到来的正式高考就很不利,况且考试分数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模拟考试分数低的同学不要自怨自艾,一蹶不振,而要总结失利的教训,努力改进不足之处,争取下次考试有所提高;模拟考试分数高的同学也不能盲目乐观,而要总结成功的经验,以求下次考试能有新的突破。所以,正确的做法是把模拟考试作为一次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检验。

4.教师心理学考试 篇四

(一)案例一

新学年开始了,一位充满工作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为了给学生们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布臵,在教室内周围的墙上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植物,使教室充满生机。

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

案例二

北宋杰出的文学家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江西金溪有一个叫方仲永德少年,5岁时就能写诗,但后来,由于他父亲没有及时教育,使他到十一二岁时写的诗就不如以前了,到了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

请用遗传、环境、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理论来分析此案例。

案例三

19世纪末,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他把石头扔向邻居的窗户,把死兔子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到处臭气熏天。9岁那年,他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你要注意这孩子,他在我们这里最坏,让我防不胜防,头痛死了。”继母好奇的走进孩子,对孩子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后,对丈夫说:“你错了,亲爱的,他不是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罢了。”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正确的引导下,孩子很快走上了正路,后来成为美国企业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戴尔〃卡耐基。

你怎样理解“坏孩子”“差学生”?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

案例四

对学生来说,由于知识基础的差异和个性品质的不同,对新课程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比如,新课程提倡研究性学习,就是许多学生不知所措。一个班少则有四五十人,多则有六七十人,要进行有效的合作探究,难度很大。据上课教师分析,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受益多的是那些主动性强的学生,三分之二的学生是跟着走或跟不上。在众多的课堂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只是那些性格外向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只能做旁观者。这种状况很容易导致学生中出现两极分化。

对于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这个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采取什么有效的方法,才能使所有的学生在新课程改革中受益?

案例五

一位教师告诉学生,他们必须完成一篇关于某种特定题目的学术报告。这篇报告10页纸,打印出来,双倍行距,而且报告中必须包含至少10篇参考文献,必须在三周内单独完成,并且只能在图书馆或家中完成。

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本案例中外部控制是否很强?如果是,表现在哪些方面?

案例六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期末考试刚刚结束,几位学生怯生生地找到班主任,几乎是用哀求的语气对班主任说:“别给我们排队了。”孩子们的目光里充满了惶恐与不安。这位教了20多年书的教师心头一热,眼睛湿润了。事后,他对记者说:“那一刻,我真切的感到了那一份沉重。”格局某课程专家小组的一项调查显示:“96%的学校给学生按考试成绩排名次,经常排名次的占68%,75%的学生对全班公布分数和排名次感到紧张、害怕,甚至讨厌。”

请依据以上事例,分析“排名榜”带来了什么?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案例分析

(二)案例一

小李在班级中成绩一般,是老师和同学忽视的对象。有一天上政治课,他在那里叠纸飞机,后来为了引起同学和老师的注意,他把纸飞机飞向空中。政治老师当场在全班学生面前批评了他。

1.请分析小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2.请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分析这个政治老师处理问题的方法及效果。3.请你运用其他学习理论,提出更好的处理方法。案例二

“都是你害的”“害人精”,说者是群体激愤,被说者是一脸无奈。这是一次迎面接力游戏,游戏中A组同学输了,原因是A组中的一名组员是全班中跑得最慢的。于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的主题是:接力比赛中获胜的因素有哪些?教师参加了A组的讨论。

讨论中A组学生各抒己见,有的同学认为组里有个“超级跑得慢的人”是失败的主要原因,如果将其换掉就能获胜;有的则不然,认为失败是因为组里的同学不团结,配合不默契。教师对于持这种意见的同学给予一定的肯定,同时还给同学们讲了“田忌赛马”的故事。

游戏重新开始,结果出乎意料:拥有全班“超级跑得慢的人”的A组居然获得了第一名。这令其他组同学百思不得其解。教师总结讲评中揭示了其中的答案:首先引导各组观察A组有什么变化,学生发现这组的排队顺序和一开始不一样了。然后,教师请A组的组员介绍为什么这样组合,当学生讲到“田忌赛马”时,大家惊呼“唉呀,我们怎么没想到”。最后,教师告诉学生:在集体中要相信自己的同伴,相信同伴和你一样会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全力以赴去奋斗。

结合材料,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该案例中教师的成功之处。案例三

珍妮是个总爱低着头、很忧郁的小女孩,因为她一直觉得自己不够漂亮。一天,老师带她到饰物店买了只绿色的蝴蝶结,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挺漂亮的,珍妮虽不信,但是挺高兴,不由昂起了头,急于让大家看看,出门与人撞了一下,把蝴蝶结弄掉了都不知道。

老师也夸她,“珍妮,你昂起头来真美!”老师爱抚地拍拍她的肩说。那一天,她得到许多人的赞美。她心想一定是美丽的蝴蝶结的功劳。

从那以后,她一直都不肯把蝴蝶结摘掉,每天都昂起头开心地走路。1.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珍妮的行为。

2.结合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教师观和学生观,试对上例作出分析。案例四

下午放学的铃声早在四十分钟前就响过了,不知疲倦的李老师依旧在教室里慷慨激昂地讲课,似乎想把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如果我们敬爱的李老师扫视一下班里的同学,她激情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有的同学在焦急地看着窗外,也许早就约好哪个伙伴一起玩吧;有的同学看似在听讲,可你若仔细看,就会发现他目光呆滞,神情惘然,根本不是在听课;有些同学在玩一些小玩意,转铅笔之类的,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还有的同学表情痛苦,哦,原来是饿了啊,听,肚子还在咕咕叫呢!

5.心理学练习题1教师资格考试 篇五

一、单选题

1、心理现象分为()

(1)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

(2)认知过程和心理特征

(3)注意过程和心理特征

(4)意志过程和心理特征

2、心理学是研究 及其规律的科学。(1)行为(2)客观现实(3)心理现象(4)抽象思维

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1)客观反映(2)想象(3)记忆(4)主观反映

4、心理过程包括。(1)认识过程、行为过程、知觉过程(2)认识过程、感觉过程、知觉过程(3)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4)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记忆过程

5、个性心理是通过 _ 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认识过程(2)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4)心理过程

6、()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组织研究

(1)普通心理学

(2)发展心理学

(3)理论心理学

(4)生理心理学

7、()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实践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

(1)社会心理学

(2)应用心理学

(3)发展心理学

(4)比较心理学

8、_ 是理论为主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

_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分支。_ 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_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生理过程的心理学分支

_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的各种行为

特点的心理学分支。

_ 借用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人及动物心理和行为的心理学分支。

(1)普通心理学(2)社会心理学(3)发展心理学(4)实验心理学(5)生理心理学(6)比较心理学

9、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 _。

(1)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2)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3)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4)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10、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对相同的被试组进行反复跟踪调查的研究方法称为。

(1)横向比较研究(2)纵向跟踪研究(3)跨文化研究(4)定性研究

11、_ 被誉为近代心理学第一人或心理学之父。

(1)弗洛伊德(2)华生(3)冯特(4)马斯洛

12、()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的第一个心理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开始

(1)1789

(2)1879

(3)1798

(4)1897

13、精神动力学派的创始人是。(1)冯特(2)弗洛伊德(3)华生(4)马斯洛

14、_被称为“心理学界的第一大势力”。被称为“心理学界的第二大势力”。被称为“心理学界的第三大势力”。

(1)精神动力学派(2)行为主义学派(3)人本主义学派(4)认知主义学派

15、心理学的认知学派强调研究人类的。(1)认知过程(2)行为(3)思维活动(4)潜能

16、心理学的行为主义学派强调研究人类的。(1)认知过程(2)行为(3)思维活动(4)潜能

17、行为主义学派产生的标志是1914年美国心理学家()出版了《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一书,由此,他被称为行为主义的创始人

(1)罗杰斯

(2)华生

(3)弗洛伊德

(4)马斯洛

18、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间最小差异的强度称为。(1)差别感受性(2)绝对感受性(3)差别阈限(4)绝对阈限

19、衡量感受器感受性的指标是_______。(1)反应时间(2)阈限(3)适宜刺激(4)感受能力

20、“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是感觉的______现象。(1)反应

(2)对比

(3)适应

(4)刺激

21、()理论认为每一种符号每一种形式都有相应的模板进行匹配。

(1)原型匹配理论

(2)多水平信息加工认知模型理论

(3)模板匹配理论

(4)特征分析理论

22、()理论认为对象识别不是一一对应关系,而是通过近似匹配的手段进行识别。

(1)原型匹配理论

(2)多水平信息加工认知模型理论

(3)模板匹配理论

(4)特征分析理论

23、代表一类符号的基本成分的一种抽象形式被称为()(1)模板

(2)原型

(3)特征

(4)元素

24、在认知加工理论中,代表一种用来实现某种特殊功能的简单装置叫做()(1)特征探测器

(2)小鬼

(3)原型

(4)模板

25、注意是一种。(1)心理过程(2)感知活动(3)心理状态(4)既是心理过程又是心理状态

26、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1)无意注意(2)稳定注意(3)有意注意(4)定向注意

27、主动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这反映的是注意的()品质(1)广度

(2)分配

(3)转移

(4)稳定性

28、多动症儿童的行为反映出他们的注意()过度。(1)广度

(2)分配

(3)转移

(4)稳定性

29、信息的保持时间不超过2秒的记忆称为。(1)感觉记忆(2)情绪记忆(3)短时记忆(4)长时记忆 30、短时记忆的信息如果加以组织,记忆的容量可以扩大到_______。(1)3±2(2)5±2(3)7±2(4)9±2

31、短时记忆指的是信息保持时间()的记忆。(1)不超过2秒(2)不超过1分钟

(3)超过1分钟(4)不超过5秒

32、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记忆被称为()(1)无意记忆

(2)有意记忆

(3)内隐记忆

(4)外显记忆

33、研究记忆的间接测量方式主要是指()(1)内隐记忆

(2)再现

(3)再认

(4)遗忘曲线

34、认为遗忘的产生是由于记忆的痕迹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这种观点称为遗忘的。

(1)消退说(2)干扰说(3)抑制说(4)疲劳说

35、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人类遗忘的规律是。(1)先快后慢(2)先慢后快(3)匀速递减(4)快速减少

36、有意识思维也就是(),它强调思维过程有严密的逻辑推导,并采用一定思维策略。(1)综合思维

(2)抽象思维

(3)分析思维

(4)逻辑思维

37、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已有的方案或程序解决问题,被称为()(1)有意识思维

(2)形象思维

(3)分析思维

(4)受制思维

38、一个人能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事物上看出不同寻常的现象,这反映的是()(1)直觉思维

(2)创造思维

(3)发散性思维

(4)无意识思维

39、()是最基本的思维活动

(1)分析

(2)综合(3)分类

(4)类似

40、问题解决含有准备期、潜伏期、()、验证期四个阶段。(1)决策期

(2)解决期

(3)明朗期

(4)试验期

41、以下哪一个不是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问题呈现的方式

(2)定势

(3)问题难度

(4)动机的作用

42、以下哪一项不是个性倾向性的内容(1)需要

(2)能力

(3)态度

(4)理想

43、大脑皮层中心()与性格可能有一定关系(1)顶叶

(2)额叶

(3)颞叶

(4)枕叶

44、()和情绪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1)交感神经系统

(2)副交感神经系统

(3)植物性神经系统

45、以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为特征的气质类型是。

(1)胆汁质(2)黏液质(3)多血质(4)抑郁质

46、以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粗枝大叶为特征的气质类型是。

(1)胆汁质(2)黏液质(3)多血质(4)抑郁质

47、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1)信念(2)兴趣(3)性格(4)能力

48、信念属于。(1)个性心理特征(2)个性倾向性(3)心理过程(4)性格

49、以下哪项对于性格的理解是不正确的?

(1)性格是对现实态度的个性特征 2.行为方式中可以反映出人的性格特点3.性格受社会的影响4.性格是多变的50、以下哪项不是性格的态度特征?

(1)对别人、对集体社会态度的性格特征 2.对生活态度的特征3.对劳动和工作态度的特征4.对自己态度的特征

51、情绪对人的身心稳定而持久的影响即形成()

(1)稳定的情绪

(2)情感

(3)心境

(4)性格情绪

52、有些人善于发现问题,有些人对问题熟视无睹,这是()的表现

(1)性格的理智特征

(2)性格的情绪特征

(3)性格的意志特征

(4)性格的态度特征

53、以下哪一项是快乐原则()(1)本我(2)自我(3)超我54、()是心理能的储存地(1)本我(2)自我(3)超我

55、()是人格中最高的监督和惩罚系统。(1)本我(2)自我(3)超我

56、()是人格中的心理成分(1)本我(2)自我(3)超我

57、个性发展阶段理论是()提出来的。(1)弗洛伊德

(2)埃里克森

(3)荣格

(4)阿德勒

58、解决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的危机所需的品质是()(1)能力

(2)意志

(3)爱

(4)希望

59、最高级的需要是()(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尊重需要

(4)自我实现的需要 60、()把人分成“狂”、“狷”、和“中行”三种类型(1)孟子

(2)孔子

(3)老子

(4)庄子 61、()认为里比多的流动方向决定人格类型。(1)谢尔顿

(2)荣格

(3)威特金

(4)霍兰德 62、()是建造人格大厦的砖石。(1)个人特质

(2)表面特质

(3)共同特质

(4)根源特质

63、()认为内外向和情绪性是两个互相垂直的人格纬度。(1)艾森克

(2)埃里克森

(3)卡特尔

(4)奥尔波特 64、罗夏墨迹测验属于。(1)投射测验(2)自陈测验(3)能力测验(4)智力测验 65、创造力的核心要素是。(1)聚合思维(2)直觉思维(3)创造性思维(4)抽象思维

66、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的智力理论是________。(1)二因素论(2)群因素论(3)三元智力理论(4)多元智力理论 67、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教学方法是。

(1)发现法(2)头脑风暴法(3)掌握法(4)先行组织者

68、MMPI人格测验共有()个临床量表(1)15

(2)26

(3)10

(4)32 69、智力年龄的概念由()提出,后经由()修订,并提出智力商数的概念。(1)推孟,比纳

(2)比纳,西蒙

(3)比纳,推孟

(4)比纳,韦克斯勒

70、针对某一方面的心理发展通过在同一时段内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比较,迅速找到差异所在的方法,称为()

(1)横向比较研究(2)纵向跟踪研究(3)连续发生研究(4)跨文化研究 71、在相当的一段时期内对相同的被试组进行反复跟踪调查的研究方法是()(1)横向比较研究(2)纵向跟踪研究(3)连续发生研究(4)跨文化研究

72、将隶属于不同文化群体的儿童的一种或多种行为和能力模式加以比较,这种研究方法是()(1)横向比较研究(2)纵向跟踪研究(3)连续发生研究(4)跨文化研究 73、揭示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的“发生认知论”的创始人是()(1)华生(2)加德纳(3)皮亚杰(4)斯腾伯格

74、()指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其目标指向是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1)同化(2)顺化(3)平衡化(4)自动化 75、在《超越IQ》一书中提出智力的三元理论的是()(1)皮亚杰(2)加德纳(3)斯腾伯格(4)戴斯 76、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获得理论是()(1)强化学说(2)先天决定论(3)相互作用论(4)循序渐进论 77、如果以信息加工的方式来表述心理过程,则其中()相当于信息的识别(1)感觉

(2)记忆

(3)注意

(4)知觉

78、信息传达到(),才会产生清晰的感受经验。(1)感觉神经元

(2)网状结构

(3)感觉投射中枢

(4)神经中枢 79、()是信息进入心理活动的主要入口(1)神经中枢

(2)感觉投射中枢

(3)神经传导通路

(4)感受器

80、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这正反映了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

(1)相似性与互补性

(2)熟悉性和临近性(3)对等性或互惠性

(4)个人能力 81、如果研究人员要研究照明状况对被试工作效率的影响,可以采取哪种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法

(3)实验法

(4)个案研究法 82、下面不属于认知心理学局限的是()。

(1)忽视了人的社会性与复杂性

(2)过于强调人已有的知识经验与结构对人认知活动的影响(3)局限于对认识过程的研究

(4)使心理学在其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上发生了转移 83、联结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1)桑代克

(2)考夫卡

(3)弗洛伊德

(4)加涅 84、“知识不是孤立于书本之中,知识也是嵌于实践之中”是一种()(1)行为主义观

(2)情境认知观

(3)知识分类观

(4)实践观

85、心理学不同于一般科学在于其具有()。(1)客观性

(2)可验证性

(3)人文性

(4)系统逻辑性 86、引发学生暴力伤害行为中的因素有()。

(1)年龄、家族史、心理障碍等

(2)以往暴力史、药物滥用、性别等(3)家族史、性别、药物滥用等

(4)以往暴力史、心理障碍、性别等

87、比纳智力测验测量的智力发展水平的个数是()。(1)5

(2)10

(3)15

(4)20 88、分类是一种()活动。(1)感觉

(2)知觉

(3)记忆

(4)思维

89、在知觉中,图形和背景是()(1)相互作用的(2)相互转换的(3)彼此无关的(4)固定不变的 90、关于考试焦虑症的处理,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1)考试焦虑症必要时可以心理治疗配合抗焦虑的药物来处理(2)学业压力和考试焦虑会形成恶性循环,令考试焦虑症越来越严重

(3)考试焦虑症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学生内部的压力,所以只要处理好学生的心态和观念就可以了(4)系统脱敏法是治疗考试焦虑症的方法之-91、奥尔波特把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1)独特特质

(2)个人特质

(3)表现特质

(4)根源特质 92、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局限在于()。

(1)机械还原论和简单化倾向严重

(2)忽略社会文化因素(3)过分夸大了无意识的作用

(4)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和复杂性 93、一般来说,学习理论大致可以划分为联结派和()两大阵营。(1)人本派

(2)行为派

(3)认知派

(4)精神分析派 94、艾森克认为人格有两个互相垂直的维度,一个是内外向,另一个是()。(1)社会性

(2)文化性

(3)发展性

(4)情绪性 95、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关于领袖人物是如何产生的一般解释()。(1)品质论

(2)遗传论

(3)情境论

(4)交互作用论

96、凯利的归因理论认为如果认知者与认知对象存在着密切的利害相关关系,则认知者对他.人行为失败的原因往往倾向于做()。(1)情境归因

(2)内在归因

(3)个人倾向归因

(4)外在归因 97、1885年,()发表了《论记忆》。(1)艾宾浩斯

(2)莱斯托夫

(3)铁钦纳

(4)谢尔曼

98、道拉德的动机论认为()是引起侵犯的一个原因。(1)挫折

(2)遗传基因

(3)侵犯榜样

(4)动物攻击性 99、关于“运算”的描述,()是正确的。

(1)运算保留了动作的基本属性,但运算又高于动作

(2)运算阶段,个体实现了运算向动作的转变(3)与动作在认知发展进程中是同步发展的(4)具有动作所不具备的新属性,不保留动作的属性 100、笛卡尔为欧洲心理学的诞生起了重要的奠基作用,不属于他的观点是()(1)视人为机器,其活动机制能够被理解和解释.(2)人类生来就具有足以产生感官经验的心理功能(3)人类身体的一切活动均由具有理性的心理功能所控制(4)人类心理或精神的发展来自于经验与周围环境的互动 101、将具体教学情境下的认知学习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和认知策略三类的心理学家是()。(1)马杰

(2)布鲁纳

(3)加涅

(4)布卢那 102、在认知发展过程中,使认知发展上一个台阶,并引起质变的是()。(1)同化作用

(2)外化作用

(3)内化作用

(4)顺化作用 103、表象性思维是()阶段的儿童思维特征。

(1)感知运动阶段

(2)前运算阶段

(3)具体运算阶段

(4)形式运算阶段 104、按照维纳的两维度成败归因理论,努力属于()。

(1)不稳定的外在原因

(2)稳定的外在原因

(3)不稳定的内在原因

(4)稳定的内在原因

105、提出群因素智力理论的心理学家是()。(1)斯皮尔曼

(2)瑟斯顿

(3)文森克

(4)埃尔泊特 106、()是通过刺激来增加行为可能性的强化,就是奖励那些在学习上需要的行为,从而加强这种行为。(1)强化

(2)负强化

(3)正强化

(4)及时强化 107、下列说法于自然实验法不相符的是()。

(1)广泛用于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比较心理学(2)其实质是将实验室研究和日常研究相结合(3)较之于实验室实验法它减少了人为性

(4)由于对实验控制不严格容易受到其他无关变量的影响

二、多选题

1、心理学分为()

(1)理论心理学

(2)普通心理学

(3)发展心理学

(4)应用心理学

(5)实验心理学

(6)社会心理学

2、下列属于理论心理学的是()

(1)教育心理学

(2)普通心理学

(3)生理心理学

(4)比较心理学

(5)实验心理学

(6)社会心理学

3、下列属于应用心理学的是()

(1)教育心理学

(2)咨询心理学

(3)管理心理学

(4)消费心理学

(5)法律心理学

(6)社会心理学

4、以下哪些理论是理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心理学学科性质

(2)心理学方法论

(3)身心问题(4)学习心理机制

(5)心理生理基础

(6)心理起源问题

5、()决定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性质。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心理学的历史渊源

(3)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4)人的社会属性

6、()基本原理是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1)辩证唯物主义

(2)形而上学

(3)历史唯物主义(4)唯物主义

7、观察法可分为()

(1)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2)现场观察与情景观察(3)长期观察与短期观察(4)情景观察与控制观察(5)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

8、观察法要有效,就要特别注意()

(1)观察时间尽可能长

(2)有明确的观察目的(3)随时记录(4)尽可能利用现代化手段

(5)每次观察时间不宜过长

9、实验法分为()(1)实验室实验法

(2)情景实验法

(3)自然实验法

10、自然实验法的要点是()(1)提高真实性

(2)减少人为性

(3)主动获取所需信息

11、调查法可分为()

(1)一般调查与特殊调查

(2)一般调查与专题调查(3)事实调查与征询意见调查

(4)结构调查与非结构调查

12、调查法的缺点是()

(1)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有关调查对象的第一手资料2.封闭性问题限制被调查者选择答案的范围3.被调查者可能不愿意或不能够提供所需信息4.问题的措词很不容易确定

13、一般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技术和手段

(1)实验和研究设计法

(2)抽样法

(3)对数据的统计处理法

(4)逻辑思维推理法

14、冯特对心理学的历史功绩主要有()

(1)心理学的独立

(2)实验心理学的创立

(3)出版《生理心理学》一书

(4)建立心理学专业队伍

15、弗洛伊德后期理论包括()(1)潜意识理论

(2)梦的解释

(3)泛性论

(4)本能学说(5)人格理论

16、弗洛伊德认为具有两极的本能是()(1)发展本能

(2)生本能

(3)死本能

(4)安全本能

17、在20世纪20年代对人类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心理学派是()

(1)精神动力学派

(2)行为主义学派

(3)人本主义学派

(4)认知学派

18、行为主义在心理发展中的贡献主要是()

(1)引入了客观和精确的研究方法2.清除了长久以来唯心主义对心理学研究的不良影响3.机械还原论的痕迹

19、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密切相关

(1)现代信息处理技术

(2)生物技术

(3)计算机技术 20、用来解释符号识别的理论主要有()

(1)原型匹配理论

(2)多水平信息加工认知模型理论

(3)模板匹配理论

(4)特征分析理论

21、属于“群魔殿”系统的小鬼是()映象小鬼

(2)特征小鬼

(3)分析小鬼

(4)决策小鬼

22、对符号信息的加工方式有()(1)自下而上的加工

(2)平行加工

(3)自上而下的加工4.两极加工

23、影响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方式的因素有()

(1)对知觉对象的知识的指导

(2)符号的结构特征(3)过去经验与期望

(4)上下文的含义背景

24、注意主要有()心理活动的功能(1)保持

(2)选择

(3)监督

(4)调节

25、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有()刺激本身的特点

(2)有意志努力

(3)人的需要

(4)人的情感

26、以下()是与注意有关的信息加工方式。(1)特征分析加工

(2)控制加工

(3)多水平加工

(4)自动加工

27、语词逻辑记忆是以()为记忆内容的。(1)抽象思维活动

(2)技巧

(3)语言符号

(4)表象

28、在长时记忆系统中所存在的信息编码储存形式主要有()(1)表象编码

(2)逻辑编码

(3)形式编码

(4)语义编码

29、下面()是以表象方式编码的(1)情绪记忆

(2)运动记忆

(3)语词逻辑记忆

(4)形象记忆

30、以下()现象反映了遗忘在量上的规律。(1)前摄抑制

(2)遗忘曲线

(3)倒摄抑制

(4)系列位置效应

31、前摄抑制、倒摄抑制效果受()等因素的影响(1)学习时间的安排

(2)材料内容的相似程度(3)学习情景

(4)学习的巩固程度

32、遗忘中质的规律表现为遗忘的_______。(1)位置效应(2)选择性(3)重构性(4)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33、衡量创造能力的指标有()(1)原创性

(2)流畅性

(3)特异性

(4)灵活性

34、问题解决的方式主要包括()(1)尝试错误

(2)顿悟

(3)类比问题

(4)启发式方法

35、兴趣的品质包括()(1)广阔性

(2)持久性

(3)针对性

(4)倾向性

(5)趣味性

36、理想包括()成分(1)职业理想

(2)生活理想

(3)社会政治理想

(4)道德理想

37、神经过程()的人知觉广度大(1)强

(2)弱

(3)灵活

(4)不灵活

38、性格的意志特征包括()(1)自觉性

(2)持久性

(3)果断性

(4)自制力

(5)坚定性

39、荣格认为人格分为()(1)意识

(2)前意识

(3)个人潜意识

(4)集体潜意识 40、特质分为()(1)个人特质

(2)集体特质

(3)共同特质

(4)特异特质

41、根据被试反应,投射测验主要分为()(1)表达法

(2)选排法

(3)构造法

(4)分割法

(5)完成法

(6)联想法

42、在主题统觉测验中,分析被试心理需要时,应注意心理需要在不同故事中的()(1)出现频率

(2)表现程度

(3)和某图画的独特关系(4)时间长短

43、气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方面。(1)强度

(2)持久性

(3)速度

(4)灵活性

44、柏尔曼的气质激素理论把人分成()类型(1)性腺型

(2)甲状腺型

(3)肾上腺型

(4)脑下垂体型

45、西方心理学中,一般认为智力是()(1)个体学习的能力

(2)智力测验所测的能力

(3)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

(4)个体抽象思维能力

46、发展的主要内涵是()(1)发展是有顺序的、不可逆的(2)能够保持相当长时间的变化(3)使个体产生更有适应性、更高效的行为(4)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5)是无规律的变化

47、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是()(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5)波动性

48、心理发展主要有哪些方面()(1)认知(2)语言(3)情绪(4)社会性(5)个性

49、横向比较研究的缺点是()(1)经济节省(2)对不同年龄的儿童分别取样比较(3)一致性效应(4)很难控制影响发展的因素 50、纵向跟踪研究的缺点是()(1)投入较大(2)揭示心理发展稳定性(3)会有被试流失(4)时代变迁效应

51、皮亚杰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1)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2)认知结构的构建和再构建是认知发展的本质所在(3)儿童认知发展取决于认知结构的发展水平(4)存在着相互独立的七种智力

52、传统的观点认为,儿童的智慧发展受到以下哪些因素影响()(1)成熟(2)经验(3)社会环境(4)自然环境

53、语言的构造包括三个部分()(1)语音(2)语法(3)语句(4)语义(5)字形

54、语言的发展包括以下阶段()(1)牙牙语阶段(2)单词语阶段(3)双语或三词组合阶段(4)完整句阶段

55、语言能够影响人的()、(1)人际交往(2)认知(3)自我调节行为(4)社会化

56、自我意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我认识(2)自我评价(3)自我监督(4)自我控制

57、发展往往对个体行为的()方面产生影响(1)效率

(2)复杂程度

(3)适应性

(4)组织性

58、皮亚杰认为人的动作可以分为两类()(1)主体动作

(2)个别动作

(3)外显动作(4)动作系统或认知结构

59、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结构有()组成(1)语言知识

(2)主体经验

(3)逻辑-数学知识

(4)关于客体的知识 60、认知结构的元素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1)动作

(2)逻辑

(3)语言

(4)运算

61、皮亚杰理论主要由()组成(1)双项建构论

(2)逻辑决定论

(3)结构-建构论

(4)认知发生论

62、作为主体的“我”包括()(1)关于自身价值的评价

(2)关于自身力量的感觉(3)自我独特性

(4)自我稳定性 63、斯腾伯格认为应从()方面分析一个人的智力(1)经验

(2)成分

(3)实践

(4)情景

64、前运算阶段的儿童主要有()的特征(1)认知上自我中心

(2)“半逻辑”水平(3)表象性思维

(4)符号特征的大发展 65、下面()不属于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过程(1)感觉

(2)情绪

(3)记忆

(4)思维

(5)个性(6)知觉

(7)行为 66、阈下刺激对后续刺激的加工可能()(1)有易化作用

(2)不起作用

(3)阻碍作用

(4)不一定有作用 67、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有。(1)观察法(2)实验法(3)调查法(4)内省法

68、心理学的发展趋势表现为 的趋势。(1)综合化(2)本土化(3)实用化(4)跨学科

69、________ 是科学的三大特征。(1)客观性(2)深刻性(3)可验证性(4)系统性

70、实验法是在保持其他因素恒定的前提下研究 ______的关系和变化规律。(1)自变量(2)无关变量(3)客观变量(4)因变量 71、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可分为______。(1)孕育阶段(2)转折阶段(3)确立阶段(4)成熟阶段

72、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伦理性原则(4)发展性原则

73、精神动力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主要包括。(1)潜意识理论(2)梦的解释(3)泛性论(4)本能学说 74、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_______。(1)意识(2)前意识(3)潜意识(4)后意识 75、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_______。(1)本我(2)自我(3)忘我(4)超我

76、注意的基本品质有。(1)注意的稳定性(2)注意的指向性(3)注意的分配(4)注意的转移 77、影响注意品质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1)神经系统的特点(2)后天的训练(3)兴趣(4)记忆力

78、记忆按保持时间长短可以分为。(1)感觉记忆(2)情绪记忆(3)短时记忆(4)长时记忆

79、感受器的重要功能是。(1)加工信息(2)收集信号(3)能量转换(4)识别信号 80、_________是知觉组织的重要表现形式。(1)注意(2)守恒(3)区分图形和背景(4)识别信息

81、自动加工的加工方式是_________。(1)依赖大量注意资源(2)不需要大量注意资源(3)应用灵活(4)加工模式难以改变 82、思维按运行方向的不同可以分为。(1)受制思维(2)动作思维(3)发散性思维(4)聚敛性思维 83、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 的反映。(1)直接的(2)概括的(3)具体的(4)间接的

84、思维按赖以进行的载体划分,可以分为。(1)受制思维(2)动作思维(3)形象思维(4)语词逻辑思维 85、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1)动机(2)定势(3)功能固着(4)问题呈现的方式 86、人们用来调节觉醒水平的手段有。(1)体育运动(2)睡觉(3)吃饭(4)逛街 87、个性心理特征主要有。(1)能力(2)信念(3)气质(4)性格

88、下面________是影响阈值变化的因素。(1)时间

(2)刺激性质

(3)神经系统状态

(4)情绪

89、性格的结构可以分为。(1)现实态度特征(2)能力特征(3)意志特征(4)兴趣特征

90、影响个性心理发展的因素有_________。(1)生物性因素(2)自然环境因素(3)社会文化因素(4)社会实践 91、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将人格分为。(1)内向型(2)理智型(3)外向型(4)情绪型 92、气质的类型有。(1)胆汁质(2)黏液质(3)多血质(4)抑郁质

93、心理测验的信度可以分为_________。(1)再测信度(2)关联信度(3)等值信度(4)分半信度

94、知觉加工主要包括。(1)整合感觉信息(2)加工信息的组成部分(3)赋予加工对象以意义(4)对信息进行选择 95、儿童依恋的类型大致有________。(1)安全依恋(2)焦虑—回避型依恋(3)焦虑—矛盾型依恋(4)焦虑—不安型依恋96、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可分为_________。

(1)感知运动阶段(2)前运算阶段(3)具体运算阶段(4)形式运算阶段(5)逻辑运算阶段

三、判断题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2、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内在心理活动的反映。

3、在心理过程中,认知和情感是基础,意志是将认知和情感转化为行为的动力。

4、生活中明知“可望而不可及”,却难以走出情感困扰,反映了情感是心理过程的基础。

5、心理过程是在个性心理特征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又影响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和发展。

6、理论心理学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7、应用心理学在广度上对心理学在各社会领域中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研究。

8、心理学属于自然科学不属于社会科学。

9、心理学是对人进行研究,而人是社会性的,所以心理学具有社会科学性质。

10、辩证唯物主义和哲学为心理学提供了依据。

11、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从哲学中脱离出来,得益于哲学本身发展。

12、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一有观察机会,观察时间应尽可能长。

13、在实验法研究中,引起变化的因素是因变量。

14、用观察法研究心理现象时不可借助仪器。

15、通过对个案研究,来把握总体情况,是调查法。

16、调查法就是任意从总体中抽取一定的样本,通过对样本的研究来推论总体的情况。

17、调查法的研究对象可来源于志愿者。

18、调查法中只有保证总体中的每一个人被抽查到的机会相等,才能使抽样情况代表总体情况。

19、内省法是依靠对自己或他人的意识经历,来寻找心理学问题的答案。

20、在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起有奠基作用。21、1879年德国人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应用心理学》,标志着心理学诞生。

22、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以任何人作为研究对象,强调人的价值、本性和尊严。

23、精神分析的兴起被称为第一次革命。

24、人本主义的兴起被称为第二次革命。

25、感觉登录的信息往往具有守恒性。

26、知觉的对象包括图形和背景。

27、在“群魔殿”模型中,前一类小鬼的活动取决于后一类小鬼的活动。

28、认知小鬼的任务是发现映象小鬼传来的原始映象具有归自己监视的特征,则作出反应。

29、在“群魔殿”系统中,每一种小鬼的活动都可以独立进行,而不受其他小鬼活动的影响。30、自下而上的信息加工方式要比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方式效率高得多。

31、在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过程中,环境真正控制着加工过程,使加工的结果更精确。

32、必须借助经验和知识的帮助才可以完成对信息自下而上的加工。

33、无论使用自上而下的加工方式,还是自下而上的加工方式,几乎都可以识别所有符号。

34、注意选择使得只有一小部分事件被感知而进入大脑。

35、注意是人的一种独立的基本心理过程。

36、注意总和特定的心理活动同时存在。

37、注意这种心理资源是很有限的。

38、如果没有了注意,人就不可能有效地适应环境,人的心理活动也就失去了方向。

39、有意注意就是有预定目的的注意。40、无意注意的引发与人自身的状态无关。

41、刺激物与周围环境中其他事物的差异很容易引起有意注意。

42、刺激物的强度变化和相对运动都容易引起无意注意。

43、与个人状态有关的刺激通常较易引起有意注意。

44、老师提高嗓门说话是为了引起孩子们的有意注意。

45、有意注意中强调必须主动地服从一定的活动任务。

46、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都受人的意识的自觉调节和支配。

47、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都可以使人自由地选择、维持、转移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方向。

48、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一样,都是先天的,但在后天可以逐渐发展。

49、注意的基本品质特点之一是注意的广度。

50、注意的稳定性是先天就具有的,意志努力和训练对于提高稳定性没有作用。

51、一旦走神,能马上通过自主调节回到原来的活动,说明注意转移的品质较好。

52、注意品质与一个人的后天训练有关,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的先天素质。

53、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相互转换的灵活性越高,说明注意的稳定性品质越差,注意转移品质越好。

54、声音、节奏、色彩等感官刺激不需要意志努力就可能维持注意。

55、注意力越能频繁地从一种活动转向另一种活动,越能提高心理活动的效率和质量。

56、注意品质的训练与培养必须以儿童的承受力为前提。

57、由于与物种生存有关,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和探究愿望是一种先天具备的能力,根本不需要后天的培养。

58、要培养良好的注意品质,必须要学会如何保护对事物的兴趣。

59、个体在从事多项任务时,可能会出现注意资源的短缺,但不是每一个个体都会有这种情况,这与个体本身特点有很大关系。60、自动加工必然会受资源量的限制。

61、自动加工虽然可以节约注意资源,但却不能提高信息加工的速度。62、控制加工既可以同时进行多项作业,又可以随时应对环境变化。

63、自动加工的学习训练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要比控制加工的训练好得多。64、语词逻辑记忆是一种人类所特有的记忆形式。65、任何记忆系统中信息保持的时间都不可能长达终生。

66、有意记忆是一种有意志努力参与的记忆,与无意记忆相对应。67、儿童的无意记忆能力要比有意记忆能力强得多。68、意义记忆即逻辑记忆,它强调对记忆内容意义的理解。

69、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与记忆材料的难易有很大关系,而人的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与两种记忆活动关系甚微。70、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意记忆将逐步完全替代机械记忆。71、外显记忆是一种以外显行为为记忆内容的记忆。

72、再认和再现是通过被测者在作业中的表现,来间接了解被测者是否识记了学习过的材料的外显记忆形式。73、再认不需要通过意志努力来回忆识记过的内容,而再现则需要意志努力的参与。74、信息从感觉记忆到短时记忆系统,始终保留着原有的物理特性,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75、感觉记忆系统所能储存的信息量主要取决于信息本身的特点,并不受感觉器的生理特性等因素的影响。76、信息在感觉记忆系统的滞留是在无意识水平下进行的。

77、滞留在瞬时记忆系统中的几乎所有信息都可以进入短时记忆系统。

78、由于短时记忆的容量对于信息加工的效率至关重要,所以短时记忆系统的容量要比感觉记忆系统的容量大得多。79、感觉记忆中的信息必须要受到注意才可能进入工作记忆系统中。80、短时记忆只有通过不断地复述才可以进入长时记忆系统中。

81、长时记忆系统中也包括与短时记忆系统中直接进来的与个人兴趣有关的或是伴随着强烈情绪体验的信息。82、长时记忆系统的容量很有限。

83、干扰说认为遗忘了信息并未消失,而是由于种种原因提取时发生了困难,是可以恢复的。84、消退说主张虽然信息随时间流逝而悄悄消退,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还是可以恢复的。

85、抑制说和干扰说一样,都认为遗忘的信息仍然存在,只是发生了提取困难,但干扰说认为提取困难的原因在于受到了其他动机驱使的干扰。

86、抑制说强调遗忘是主动的压抑造成的。

87、遗忘的重构性主要是指人对经验的组织编码,使信息远离了原来的形态。

88、艾宾浩斯曲线揭示了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在识记后的最初一段时间遗忘发展很慢,后来逐渐加快,到一定时候,则几乎不再进一步发展。

89、一般情况下,系列首尾的材料要比中间部分的材料容易遗忘得多。

90、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直接的反映,它对事物的属性进行直接加工反映。91、人通过思维了解事物的具体特性和共同特性,从而认识事物本质。92、思维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

93、以思维进行的载体来看,儿童的主要思维形式是形象思维。94、人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会采用动作思维,而非语词逻辑思维。

95、无意识思维也就是直觉思维,它在借助一定的语词逻辑思维的基础上,领悟问题的实质。96、分类前必须要有分类标准,以便将符合标准的事物归类。

97、尝试错误是一种常见的解决问题思维方式,通常见于难度不大的问题解决。98、顿悟与其他问题解决方式一样,是有效的解决问题手段。99、类比法的关键是提取表面看起来相关的信息。

100、启发式的核心是从目标出发向起始状态接近的反推法。101、能否寻找出可行的解决方法往往是问题解决的关键。

102、如果问题表述的方式与解决的途径间的关系不明显,会阻碍问题的解决。103、解决问题关键要抓住问题的本质,排除各种无关因素的干扰。104、定势总是使人用老眼光看新问题,使思维受到局限,缺乏灵活性。105、功能固着往往会影响问题的顺利解决。106、动机越强,越能够迅速地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107、中等程度的情绪兴奋水平有利于在百米赛跑中赛出好成绩。108、考试时不能紧张,要保持比较低的兴奋水平。109、需要可以分成生理需要和精神需要。

110、动机直接引起人的活动,而且这种活动带有指向性。111、理想总是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是现实的直接反映。

112、信念是知、情、意三者的结合,是洞察事物的出发点,判断事物是非直的准则。113、伦理道德、科学真理等可以成为信念的内容,但对美的评价不能。114、世界观是个人行为举止所谓最高调节器。115、能力是完成某种活动所必不可少的。116、智力就是指逻辑抽象思维能力。

117、一般能力是指大多数人都具有的能力,特殊能力指少数人所具有的特异功能。118、性格指在一个人身上共有的或相似的心理活动特征的有规律的结合。119、对性格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最初是学校。

120、母亲对儿童的性别角色发展上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121、一定的社会实践需要一定的人格特征,也培养着一定的人格特征。122、性格所对应的是一般对象,而态度所对应的是特定对象。123、果断性是以周密考虑和勇气为前提的。

124、我们可以单独地将性格的意志品质独立于信念和世界观等来进行研究,讨论。125、自我是由先天的基本欲望所组成,受本我的支配。

126、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自我和超我都是从中分化出来的。127、特质使人体对不同刺激的反应具有一致性。128、重测信度的时间间隔一般在一个月,作用比较准确。

129、气质只能影响智力活动的方式,但不能预先决定人的社会价值和智力水平。

130、无论是单一的能力,还是多种能力的结合,只要能达到高发展水平,我们就称其为天才。131、能力和知识同属于个性心理特征,但它们的发展并不同步。132、发展的顺序是不可逆的,也不能超越。133、同一心理机能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134、个体早期的心理发展对人的一生有深远的影响。135、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先天遗传起决定作用。136、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后天环境起决定作用。137、逻辑决定论是皮亚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138、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的智慧只停留在动作水平。139、皮亚杰认为认知阶段出现的先后次序是不变的。140、提出“成功智力”概念的是梅耶。

141、在《心理结构》一书中提出七种智力的是加德纳。142、智力的PASS模型是戴斯提出的。143、心理学将对自身认知活动有所意识能力称为元认知。144、记忆是一个被动保持信息的系统。

145、人所具有的最有力的认知技能是解决问题的能力。146、语言的发展进程是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的。147、语言是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148、面部表情受生物遗传的因素影响很大。149、生理上的成熟是依恋必不可少的条件。

150、人总是先发展感知能力,然后才发展运动、情绪、社会和抽象思维能力,这个顺序不可超越。

151、由于个体心理发展进程与整个人类心理发展进程存在着异构关系,所以通过研究儿童心理发展,去推知文明进程是不可行的。152、在发展进程中关键期的研究主要应关注关键期经验的剥夺对人的影响以及力图找到治愈负面影响的方法和途径。153、心理发展的研究注重的是一个完整个体的心理发展,而非割裂的感知觉、思维、认知等的发展。154、认识只取决于联系具有某种先天素质的主体和客体经验的动作,这是加涅认知理论的核心思想。155、对个别动作产生的物理经验加以抽象就形成了关于客体的知识。

156、主体通过顺化作用,将刺激整合于自己的认知结构之中,使认知结构保持稳定和发生量变。157、皮亚杰所指的发生在儿童身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是针对形式运算阶段而言的。158、在出生至2岁这段时期内,儿童的认知发展具体表现为“客体永久性”的获得。159、儿童在信息加工时具备了选择的能力,这反映了儿童元认知的发展。160、随着年龄增长,儿童解决问题的技能越来越概括化。

161、儿童迁移技能的发展也属于儿童解决技能的发展的重要方面。

162、单词句阶段,儿童的单词句往往和动作、表情紧密结合,意义和词性都比较明确。163、大多数儿童在2岁左右产生第一个被理解的词。164、3到6个月是婴儿依恋的表现阶段。

165、无论生理上成熟与否,只有认知机能发展到一定水平就会产生依恋。

166、一般情况下,先学会辨认照片上静止的自我形象,儿童才会识别与自己活动保持一致性的“我”。167、在儿童早期,反思能力的发展促进了作为主体的我的发生、发展。

168、阈限越高,说明感受器的感受性越好。169、信息通过知觉阶段的整合,才能被识别。

170、网状结构的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像特异性传导通路一样是一一对应的。

17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实践的需要,个案研究法肯定会从目前只对个人不良问题或负面问题研究转向正常个体和社会群体的研究。172、心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种属性的科学。173、心理是人脑对主观世界的反映。174、心理学的一般方法论是主观唯心论。

175、调查法是直接对研究总体的全体进行调查。

176、去年夏天学会了游泳,过了一年下水,马上能游起来,依赖的是形象记忆。()177、个案研究法是把个体作为一个研究单位进行研究,不可以将群体作为单位。178、现代教学媒体只是教学的工具,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179、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最古老的心理学专著。180、科学心理学诞生于1779年。

181、冯特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182、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主张以正常人、健康人为研究对象。183、人本主义的核心理论是自我实现理论。184、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

185、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但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186、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取决于刺激本身的特点和人自身的状态。187、自动加工可以节约注意资源,但不能提高加工速度。188、感受器专门负责识别信息。

189、每种感受器的适宜刺激几乎可以遍及所有范围。

190、感受器只有把物理、化学能量转换成生物能量才能被大脑所识别。191、感觉剥夺研究说明感觉过程对于维持正常的心理功能是必不可少的。192、守恒是知觉组织的重要形式。

193、知觉加工主要包括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赋予加工对象意义。194、前面学习的内容对后面学习的内容造成的干扰性遗忘叫倒摄抑制。195、遗忘对于人类来说是完全消极的 196、情绪的发展对个体的认知发展没有影响。197、顿悟具有可控性,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手段。198、性格是很稳定的,无法改变。

199、信度不高的心理量表,效度肯定不会高。

200、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201、马斯洛认为人的最低层次的需要是安全需要。202、与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盲从和独断性。203、所谓“我行我素”是指缺乏自觉性的人。

204、能力按照功能划分可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205、能力和知识是可以等同的两个概念。

206、潜在能力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只有在遗传和成熟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才能变

成实际能力。207、心理发展具有定向性与顺序性。208、心理发展具有可逆性和平衡性。

209、影响一个人性别角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生物学因素。

210、皮亚杰提出的概念“格式”就是指认知结构。

211、害怕和焦虑是两种几乎一样的情绪状态。

6.教师心理学考试 篇六

《教育学》模拟试卷(第一套)附参考答案及要点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___。

2、关于教育起源问题在历史上有几种观点:___、教育的生源起源说、___、___。

3、中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可以概括为:____、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____。4、______是全部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5、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有____、____、____。

6、1902年通过的“___”学制、基本参照美国的学制,通常又称“___”学制,这是旧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

7、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为___、___、____。

8、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____,在国外,启发式教学始于古希腊的_______。

9、_______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关键指标。

10、班主任争取家长配合,与家长联系的方式主要有____、家长会、___

二、不定项选择(将正确的答案题号填在横线上,共10分)

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____的《大教学论》的发表为标志。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凯洛夫 D 苏霍姆林斯基 2、下列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A.系统性 B.制度性 C.无阶级性 D.等级性 3、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_______。

A 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 B 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

C 毫无顾及地接受教育 D 能动地接受教育

4、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是____。

A 练习法 B 实验法 C 试验法 D 实习法 5、与一般身体锻炼相比,学校体育更具有()A.随意性 B.娱乐性 C.自觉性 D.系统性 6、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A.涂尔干 B.卢梭 C.赞科夫 D.福禄倍尔 7、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___。

A 个别教学 B 班级授课制 C 现场教学 D 启发式教学 8、“教学与发展”的思想是_______提出来的。

A 赫尔巴特 B 巴班斯基 C 布鲁纳 D 赞可夫 9、班主任的工作是从_______开始的。

A 评定学生操行 B 教育个别学生 C 了解和研究学生 D 组建班集体

10、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_______。A 领导地位 B 启发指导地位 C 顾问地位 D 主导地位

三、判断并改错(10分)

1、校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2、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总是积极的。

3、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也就有了教育学。

4、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5、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对象既是教育主体,又是教育客体。

四、解释名词(共15分)

1、学制 2、课堂教学

3、学校教育

五、简答下列各题(共15分)

1、学校美育的任务是什么?

2、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3、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六、论述题(共22分)

1、中学有哪些常用的教学方法?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10分)

2、联系实际,论述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12分)

七、实例分析(8分)

某教师回到办公室说:“二年二班的学生真笨,这堂课我连续讲了三遍,他们还是不会。我是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了。他们不会我有什么办法”。(如何理解教师主导作用,这位教师全面发挥主导作用吗?)

《教育学》第一套试卷参考答案及要点

一、填空

1、教育问题

2、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教育的生源起源说、教育的心理起源说、教育的劳动的起源说

3、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职业道德素养,4、上课

5、遗传;环境;教育

6、壬戌;六、三、三

7、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8、孔子;苏格拉底

9、学生发展

10、家访;家长会;书面联系

二、不定项选择

1B 2C 3B 4D 5D 6A 7B 8D 9C 10B

三、判断并改错

1、错 校外活动不是课堂教学的延续,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参加的活动。

2、错 环境中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3、错 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但是教育学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学校产生以后的产物。

4、错 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说服的方法作用是很大的,但说服的方法不是万能的,不能“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必须辅以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5、正确。

四、解释名词

1、学制: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领导体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2、课堂教学:又称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以班为单位,按固定的时间表,分科进行连续教学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

3、学校教育:亦称狭义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

五、简答

1、学校美育的任务是什么?

答:①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高尚的审美情感。

②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文明行为习惯

2、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②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

③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④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3、(1)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2)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六、论述题

1、答: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参观法、练习法等。依据: ①具体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②学科和教材的特点。③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征,知识水平。

④学校的环境和设备条件。

2、答:(1)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包括坚定的政治方向,对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尊重和热爱学生,集体协作精神,以及严以律己、为人师表等方面。

(2)合理的知识结构。包括较为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以及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等方面。

(3)恰当的能力结构。包括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自我调控能力等方面。

七、实例分析

提示: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既要讲好课,会教学生,又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会学。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会自发产生的,是靠教师调动的,教师只会讲课,而不能使学生会学,还不能说全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心理学练习及部分答案

心理学练习题

(一)一、心理的实质

(一)填空

1.心理学是研究___及其___的一门科学。

(心理现象、规律)

2.心理现象也叫___,它包括___和___。

(活动、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3.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___,是人脑对客观现实 的反映过程,它包括___、___、___。

(动态过程、认识过程、情绪与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德国心理学家___在___年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才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冯特、1879年)

5.个性心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___、___两个方面。

(个性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

6.人的心理的实质是_________。

(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7.必须具备___和___才能产生人的心理。

(人脑、客观现实)

8.人的神经系统是由___和___组成的。其中周围神经系统由___、___、___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脊神经、内脏神经)

9.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叫___,它由___和___组成。神经元之间相接触的部分叫___。

(神经元、细胞体、突起)(突触)

10.大脑皮层分为四个叶,额叶是___中枢;颞叶是___中枢;枕叶是___中枢;顶叶是___中枢。

(语言运动智慧、听觉、视觉、躯体感觉)

11.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___。反射是指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___产生的规律性的___。

(反射、内外刺激、反应)

12.实现反射的神经结构叫___,它由___、___、___、___、___五部分组成。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13.第___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人所特有的是___的活动。(一、第二信号系统)

14.反映是物质间___,彼此留下痕迹的过程。植物和单细胞出现了___反映形式;多细胞和环节动物有了___;脊椎动物出现了 反映形式;高级哺乳动物出现了 ;人的心理的最高形式是产生了___。人的心理反映具有___性和___性。

(相互作用、感应性、感受性、知觉、具体思维、意识、主观性、能动性)

(二)问答

1. 为什么说人的心理的实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2. 什么叫反映,它是怎样演化的? 3. 人的意识有哪些特征?

4. 必须具备什么条件才能产生人的心理? 5. 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二. 动机

(一)填空

1. 需要是维持个体和社会生丰与发展的_____。它是____的源泉。(必要事物、个性积极性)

2. 需要可以按其_____、______加以分类。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分为____、___、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分为___、____。

(起源、对象、先天的生理性需要后天的社会性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3. 当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___、把人的需要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及强弱顺序分为高低不同的__个层次。

(马斯洛、五)

4.需要层次按人本主义的观点可分为___、_____、____、___。(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5、动机是指__人行动式__这个行动的愿望和意图,这是一种推动人的行为的___。(激起、抑制、内在原因)

6. 动机是由人的___和___而产生的。当人的愿望指向行动并成为推动行为的一种__时,就变成活动动机。

(内部需要、外部的刺激诱因与条件相结合、心理驱策力)7. 动机的特性和机能有___、___、____。

(动机的原发性特征和始动机能、动机的内隐性特征和调节机能、动机的实践性特征和强化机能)

8. 按需要的种类可以把动机划分为__、____。

(生理性动机、社会性动机)

9. 生理性动机是与人的生理需要有关的初级的___、也称为___,其中饥饿动机、干渴动机是研究得最多的两种主要的生理性动机。(原发性动机、内驱力)

10. 动机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比较原始的三种驱动力:即___、___、与___;二是人类特有的___与___。

(好奇心、探索与操弄;成就动机、社会交往动机)

11. 根据动机内容的性质和社会价值分为___和___或___和低下的动机。根据动机持续作用的时间,可以划分为__与__动机。按动机在活动中的作用的大小分___和____。

(正确的、错误的动机、高尚的、近景性动机、远景性动机、主导性动机、辅助性动机)12. 与人的愉快情绪相联系的认识(活动)倾向性是___。(兴趣)

13. 兴趣是在__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__的对象即兴趣的对象。(需要、需要)14. 兴趣是人类认识事物和从事活动的动力。人的兴趣对未来的活动起__作用,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___作用,对活动的创造性和创新性起__作用,对注意起__作用,对智力起___作用。(准备、推动、促进发展、激发与保持、开发)

15. 从兴趣的倾向性来看,可分为___、____。

(直接兴趣、间接兴趣)

16. 兴趣的品质特性是兴趣的倾向性(指向性)___、___、___。(广博性、稳定性、效能性)

17. 心理学家研究指出,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并不是线性的关系而是__关系。也就是说动机水平过低学习,效率___,动机水平过高,学习效率__,只有__水平的动机,学习效率最高。(倒U曲线、不高、反而下降、中等)

18. 心理学家__和__的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___,而是根据__的不同而不同。学习任务比较___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可达到最佳水平,学习任务__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达到最佳水平。这一规律在心理学中称为____定律。

(耶克斯、多德森、固定不变的、任务性质、简单、困难、耶克斯-多德森)

19. 强化理论是由__心理学派的理论家们提出的。强化可以分为___和__两种。美国社会心理家___将强化分为三种方式:一是___、二是___、三是___。

(行为主义、正强化、负强化、班杜拉、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

20. 多伊奇等人提出了__的概念,他将成就结构理论划分为三类目标结构,即__、___、___。(成就结构理论、合作、竞争、个别化)

21. 韦纳认为个体对__和__原因的解释影响着与成就有关的行为,他的归因为分___和__两个维度。内外性维度是指造成事实的原因属于个体内部还是外部的因素。能力、心境、努力等因素都是由__的力量决定的,是__;而任务难度、运气、教师偏见、别人帮助等则是由__的力量决定的,是__。稳定性维度指的是作为行为原因的内外因素是否具有持久的特征。能力和任务难度等因素是__;心境、运气和一时努力因素是____。

(成功、失败、内外性、稳定性、个体本身、内部原因、个体之外、外部、稳定的、不稳定的)

22. 韦纳指出,多数情况下,人们只把成功与失败结果归结为个人的能力、___、___、____、四个因素。

(自己的努力程度、运气、工作任务难度)

23. 根据兴趣的效能性,可将兴趣分为___和___。

(积极兴趣、消极兴趣)

24. 培养学习需要的途径有___和____。

(利用直接发生途径、间接转化途径)

25. 成就动机是在人的__的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去做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努力达到完善地步的一种___力量。成就动机最初由__和__提出,后来阿特金森加以发展。

(成就需要、内部推动力量、麦克里兰、阿特金森)

(三)简答题:

1. 什么是需要?它有哪些种类? 2. 马斯洛是怎样划分需要层次的?

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的划分原则是什么? 4. 什么是动机?它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5. 动机的特性和机能有哪些? 6. 动机是如何分类的?

7. 什么是兴趣?是如何分类的? 8. 兴趣有哪些品质特性?

9. 青少年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有哪些表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

(四)论述:

1. 青少年动机发展有哪些表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需要? 3.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 归因理论是谁提出的,有几个难度?归因理论中的四个因素如何影响学习?

三、感知觉

(一)填空

1.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 进行___的反映。(综合整体的)2. 知觉的种类有___、___、___。空间知觉又包括___、___、___、___。

(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

3. 影响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有___、___、___、___、___。双眼线索有___、___。

(物体重叠、空间透视、运动视差、明暗阴影、水晶体调节)

(双眼辐合作用、双眼视差)

4.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___的反映,它依赖的参照指标有___、___、___。

(时间关系、顺序性、延续性、事物运动)

(自然界的周期变化、人造计时工具、生物钟现象及人的活动和活动对象的变化)5. 运动知觉是对物体___和___的知觉。它包括___、___、___、___。影响运动知觉的线索是___、___、___。(空间位移、移动速度)

(真动知觉、似动知觉、诱动知觉、自主运动)

(物体运动速度、运动与观察者的距离、观察者自身的)6. 知觉的基本特性有___、___、___、___。

(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

7. 影响知觉 客观因素有___、___、___、___。主观因素有___、___、___、___。

(对象和背景的差异、对象的活动性、刺激物的新颖性、刺激物的强度)(知觉有无目的和任务;已有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个人的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与情绪状态)8. 恒常性指知觉条件在___变化时,人客观事物的知觉仍然保持___的特性。视知觉的恒常性一般有___、___、___、___。

(一定范围内、相对不变、大小、亮度、形状、颜色)

9. 教学活动中通常采用的直观形式有___、___、___。

(实物直观、教具直观、言语直观)

10. 观察是知觉的特殊形式,它是___、___、___的知觉过程。(有目的、有计划、主动)

(二)问答题

1. 直观的形式有哪几种,在教学中怎样遵循感知规律,正确使用直观?(97年已考)2. 什么是观察,它有何作用?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3. 举例说明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哪些? 4. 知识经验在知觉中有何作用?

四、注意(一)填空

1.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___和____。(指向、集中)2. 注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指向性、集中性、心理活动的一种(组织)特性)3. 注意的功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功能、信息整合加工、保持功能、调节监督功能、预测与预见功能)4. 注意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

(不随意性、随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或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有意后注意)5. 影响无意注意的客观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观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强度大小、刺激物对比差异性、刺激的变化与运动)(主体的需要兴趣与期待、情绪和生理心理状态的影响、知识经验的影响)6. 影响有意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任务明确、意志力与抗干扰能力、社会需要与间接兴趣、积极主动的操作和智力活动)7. 注意的品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8. 注意分配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时进行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活动只能有一咎不熟练,活动之间应有一定的联系)9. 和注意的稳定相反的品质是______。(注意的分散)10.影响注意广度(范围)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客体复杂程度和客体间的关系、环境因素、活动任务的单一和复杂、主体的知识经验和个性特征)(二)问答题:

1. 在教学活动中怎样组织学生的注意?

2. 注意品质有哪些,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3. 简要说明注意的功能。4. 青少年注意有那些特点?

5. 分析产生分心的原因?怎样克服分心? 6. 影响知觉选择的主客观因素是什麽? 7. 注意的特点有那些? 8. 注意分配依赖的条件?

五、记忆与知识巩固

(一)填空

1. 记忆的过程(环节)是___、___、___。(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2. 根据记忆内容与对象分类,记忆分为___、___、___、___。根据信息加工与记忆阶段分类,分为___、___、___。

(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3. 表象具有___、___、___、___等特点。它是___和___的中间环节。

(直观形象性、形象概括性、模糊、片断)

(不稳定性、个别差异性)

4. 识记是___和___事物,从而___的过程,识记分为___、___、___、___四类。

(识别、记住、积累知识经验;有意识记、无意识记、机械识记、意义识记。)5. 保持是记忆过程的___环节。是信息的___,也是___的巩固过程。(中心环节、储存、暂时神经联系)

6. 和保持相对的是___。是指记忆过的内容不能恢复或___,或者产生错误的___。暂时性遗忘是由___造成的___的障碍。永久性遗忘是由___引起的___障碍。

(遗忘、提取、再认和回忆、干扰、提取信息、衰退原因、存储性)7. 艾宾浩斯是___国的心理学家,通过研究他发现的进程是___,有___的特点。

(德国、不均衡的、先快后慢)

8. 前摄抑制提___________________。倒摄抑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先学习的内容对后继学习的干扰)(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妨碍)

9、遗忘理论有三个学说,它们是___、___、___。(衰退说、干扰说、压抑说)

10、联想是___的复活,是事物之间联系和关系的反映。联想的规律有____、_____、_____、_____。

(二)问答题:

2. 组织良好识记依赖的条件是什么?

3.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了什么规律?怎样运用这个规律组织有复习?(什么是遗忘?怎样组织复习才能有将克服遗忘?)

六、思维与想象(一)填空:

1. 思维的特点是______、______。(间接性、概括性)2. 思维根据凭借物或形态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根据是否遵循逻辑规则可分为_______、______根据 向性和答案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

(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形式逻辑思维、非形式逻辑思维)(集中思维、发散思维)3. 思维的基本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维的基本形式是___、____、_____。

(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具体化、系统化)(概念、判断、推理)4. 概括有初级的_____、和高级的______。(经验概括、科学概括)5. 抽象是人脑把各种对象或现象间____、____属性提取出来的过程。(共同的、本质的)6. 思维的基本单位是___,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___关系。(概念、反比例)7. 推理可分为____和__两种。(归纳推理、演绎)8. 变式是从____、___和方式变换事物的____属性,揭示______属性的过程。它的作用在于____。

(不同角度、方面、非本质、本质、分化概念(区分本质和非本质特征))9. 解决问题的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10. 迁移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中有__迁移和_____迁移两种。(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对学习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影响)(正)(负)11. 定势也叫心向,是心理活动的_____或是心理的__。它对解决问题有时有___影响,有时有____影响。

(一种准备状态、倾向性;积极影响、消极)12. 想象是人脑对___加工改造,创造出______的过程。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____。(已有表象、新形象、思维)13. 想象的在有____、_____。有意想象分为_____、____。幻想分为____、_____。(无意想象、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理想、空理)14. 影响创造想象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造想象依赖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创造性动机、原型启发与联想、积极思维活动、灵感和艰苦劳动)(刺激物是否鲜明生动、主体表象丰富程度、主体对词语和图表的理解、知识经验)15. 思维的品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阔性和深刻性、独立性与批判性、逻辑性、灵活性和敏捷性、创造性)(二)问答题

1. 简述思维的基本过程。

2. 影响解决问题的心理因素是什么? 3. 良好的思维品质有哪些?怎样培养? 4. 什么是想象?怎样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5. 什么是概念?怎样才能更好地掌握科学概念?

七、情绪与情感(一)填空

1. 情绪与情感是以______为中介的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____。(需要、态度体验)2. 情绪是与___需要相联系的,情感是与___需要相联的。(机体、高级社会)3. 情绪与情感具有两极性,积极的情绪、情感对人的活动起____作用,消极的情绪与情感对人的活动起___作用。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还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促进(增力)、阻碍(减力)、肯定与否定、激动与平静、愉快与不愉快、紧张与轻松)4.情绪状态的机体表现有___、____、______。

(内脏器官活动的变化、脑电和皮肤电变化、表情变化)5.表情变化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面部表情、身段表情与手势、言语表情)6. 原始(基本)情绪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快乐、悲哀、愤怒、恐惧)7. 按情绪强度和持续时间划分,可分为____、______、____。(心境、激情、应激)8. 心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引起心境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弱性、持续性、非定向的弥散性)(生活中的一般事件、带感情色彩的表象再现;人体的生物节律;理想、信念、世界观)9. 激情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境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强烈爆发性、短暂性、指向性)(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意向与愿望的冲突、过度抑制与兴奋、超强刺激引起意识狭窄现象)10. 人的高级的社会情感是与___需要相联系的,它可分为____、_____、_____。(社会性、道德感、理智感、美感)(二)问答题

1. 联系实际分析情绪与情感有何作用? 2.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3. 情绪与情感和认识过程的关系? 4. 激情是怎样产生的?

5. 如何对不良情绪进行调适?

八、意志(一)填空

1. 意识行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自觉的行动目的、以随意运动为基础、受意识能动调节支配、克服内外困难。)2. 意志行动的过程是____、_____其中___是核心,是关键步骤。(采取决定阶段、执行决定阶段、执行决定)3. 动机是一种推动人的______。由人的______和_______相结合而产生的。(内在原因、内部需要、外部的刺激诱因与条件)4. 动机的特性和机能有____、_____、____。

(原发性特征和始动机能、内隐性与调节机能、实践性、活动性与强化机能)5. 动机体系包括需要、定势____、_____、_____、_____等。在动机体系中,最强烈、最稳定、最核心的成分是该个体的_____,它具有更大的动力作用。(兴趣、愿望、理想、信念、世界观、主导动机)6. 活动目的是指意志行动所要达到的____和_____。目的矛盾引起的心理冲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标、结果、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多重趋避式冲突)7. 意志品质的差异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觉性与盲目性、果断性与寡断性、自制力强弱、坚韧性与动摇性、执拗和顽固性)(二)问答题

1. 分析人的意志行动的特征。2. 分析人的意志行动的过程。

3. 联系实际分析人的意志品质的差异,好何培养人的坚强意志品质。

九、.能力(一)填空

1. 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_____,使活动顺利完成的_______。(活动效率、个性一心理特征)2. 各种上能力的独特结合叫____。各种上能力结合和高度发展叫_____。(才能、天才)3. 一般能力是在许多认识活动表现出来的基本能力,也叫_____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_______是智力的核心,______是智力 的高级表现形式。特殊能力是在______和______中表现的能力。

(智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与想象力、抽象概括能力、创造力、专业、特殊职业活动)4. 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类型差异、水平差异、表现早晚的年龄差异)5. 能力形成的条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遗传与早期营养条件、早期环境与教育中获得的经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社会实践活动、天才与勤奋等、主观心理条件)6. 关于智力 发展,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一个假设,他把5岁前视为智力发展的最迅速时期。如果把17岁的智力小平视100%,那么从出生到4岁就获得了_____,其余_____是4—8岁获得的,另外_____是8岁至17岁获得的。(50%的智力、30%、20%)7. 测验量表是一种_____测量工具。它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准化、常模、信度、效度、施测与评分标准化)8. 信度是____,效度是_____,信度高,效度______,效度高,信度一定______。(测验量表的可靠程度、希望测量某种行为特征的有效程度、不一定高、高)9. 智商IQ=MA(智龄)/CA(实龄)×100

10. 智龄:是对智力的绝对水平的度量,它说明了一个儿童的智力______。(达到了某一年龄水平)(二)问答题

1. 什么是能力?它与知识、技能有何关系? 2. 分析能力的个别差异。

3. 能力形成的条件是什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能力? 十.气质与性格(一)填空

1. 气质是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中表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动力性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强度、速度、平衡性、灵活性)2. 神经系统基本活动过程是______和____。巴甫洛夫根据神经过程的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基本特性的独特结合,把动物的神经活动分成了四种类型。(兴奋、抑制过程、强度、平衡性、灵活性)3.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对应关系是:强—不平衡________;强—平衡—不灵活型________;强—平衡—灵活型_____;抑制型____。(胆汁质、粘液质、多血质、抑郁质)4. 按四分法气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胆汁质、粘液质、多血质、抑郁质)5. 性格是一个人对______的态度和______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______而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现实的、习惯化、比较稳定的)6. 在个性结构中具有核心地们的是___________。(性格)7. 性格形成的途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庭、幼儿环境、学校教育、职业活动与社会实践)8. 性格的结构特征差异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9. 性格的类型可分为(1)机能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内倾与_____;(3)独立与________;(4)价值取向不同的社会文化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绪型、意志型、理智型;外倾型;依存型;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宗教型、权利型、社会型)(二)问答题:

1. 气质与性格的关系。2. 性格形成的条件和途径是什么? 3. 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4. 试分析了解人的气质特点及差异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心理学练习题

(二)一、选择题

1. 下列选项中,哪项不属于心理过程?(C)A. 记忆 B、意志 C、兴趣 D、情绪

2. 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是_A___。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想象 3.科学的心理学产生于_B_。

A.美国1879年B、德国1879年C. 奥地利1789年D.法国1789年 4.下列选项中哪一个属于个性心理特征。(C)A.动机 B、理想 C、能力 D、世界观 5.人与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是_D_。

A.人有语言 B、人能直立行走C.动物的反应水平低D、人有主观能动性

6.两个静止的事物很快地相继刺激视网膜上的邻近部位所产生的运动知觉叫(B)A、真动知觉 B、似动知觉 C、诱动知觉 D、自主运动

7、人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自己有的知识经验支认识它,并词语把它标志出来,这是知觉的(C)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8. 有目的、有计划主动的知觉是(B)A.直观 B、观察 C、记忆 D、思维

9. 适时记忆的容量和注意的广度是一样的,都是(B)A.3—6个组块 B.5—9个组块 C.6—8个组块 D.7个组块 10. 无意义音节和遗忘曲线的首创者是(A)A. 德国的艾宾浩斯B. 德国的赫尔马特C. 德国的冯特D. 德国的苛勒 11. 表象是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形象,它相当于(D)A知觉 B思想 C感觉后像 D从知觉到思维的桥梁 12. 由苍松翠柏相到意志坚强是(A)A相似联想B接近联想 C、对比联想D因果联想 13. 学生上课时想着课外的事是注意的(D)A转移 B稳定性 C分配 D分散

14. 注意强度在某种情况下能发生周期变化,这是注意的(C)A 分散 B转移 C动摇 D分配

15. 狗听到主人叫它的名字就过来是(C)A无条件反射 B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C第一信号系统活动 D思维 16. 人脑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联合起来的过程是(B)A抽象B概括 C联想 D综合 17. 变式的目的在于(A)A分化概念 B突出事物的非本质特性 C新颖性 D便于直观 18. 指向于未来并且能实现的想象叫(B)A空想 B理想 C幻想 D表象 19.产生情绪与情感的基础是(C)A、个性心理倾向性 B、个性心理特征C、认识过程D、意志过程 20. 强烈而持续时间短促的情绪状态是(B)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心情

21、对劳动的热爱及责任感,同志感,友谊感,人道主义是属于(B)A理智感 B道德感 C美感 D激情

22.热爱真理,解放思想,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自信心是属于(A)A理智感 B道德感 C美感 D认识

23.公元前五世纪,将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的人是(B)A盖伦 B希波克拉特 C柏拉图 D、亚里斯多德 24.活泼好动、易动感情、伶利、敏捷是属于(C)A性格 B理智感 C气质 D激情

25.在个性结构中,始终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有好坏之分的是(B)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意志 26.气质类型的特点是(A)A. 无好坏之分B. 都是好的C. 都是坏的D. 多血质最好 27.将性格按照文化、社会学来划分的是(B)A荣格 B斯普兰格和底尔太 C阿德勒 D弗洛伊德 28.一个人冷酷无情、损人利己、傲慢是属于(C)A气质 B能力 C性格D道德感 29.人逢喜事精神爽是属于(B)A激情 B积极的心境 C应激D热情

30.一个人做事满怀信心,始终不渝、排除万难,实现目标表现了一个人的意志的(C)A自觉性B果断性C坚韧性D自制力

31.驾驶员在驾车时,眼、耳、手、脚并用是(B)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范围

32、短时记忆保持的时间是(A)A1分钟以内 B2秒以内 C0、25秒 D10分钟

33、由一王朝想到马汉是(A)A、接近联想 B、类似联想 C、对比联想 D、因果联想 34.看小说时,人脑中形成的相应在形象的过程主要是(B)A无意想象 B再造想象 C幻想 D创造想象

35、道德感、理智感、美感是与(A)相联系的情感。A社会需要 B生理需要 C客观环境 D物质需要

36、能力是指一个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C)A生理条件 B心理过程 C可能性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D个性

37、素质是能力发展的(B)A、直接生理机制B、自然前提C、心理条件D、决定因素

38、“狼孩”的心理障碍主要是由于(D)A. 缺乏营养条件B. 遗传素质C. 狼的影响D. 缺乏社会性刺激

39、气质类型是(C)的外部表现。

A、心理过程B、对事物的态度 C.高级神经活动类型D、认识倾向 40、具有明确目的的行为(B)意志行为。A是 B不全是 C不是 D以上都不是

二、判断题

1. 本能的行为属于无条件反射。2. 植物阶段已具有感受性反映形式。3. 人的心理反映象照镜子一样。4. 心理活动就是意识活动。

5. 巴甫洛夫创立了条件反射学说。6. 冯特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7. 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组织特性。

8. 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9. “动摇”是一种正常的注意现象。10. 无意注意就是没有注意。

11. 有意注意不能直接转化为无意注意。12. 短时记忆的遗忘一般是永久性的。

13. 暂时性遗忘是因干扰而产生的提取性障碍。

14. 难度相等的材料,相似程度越高,倒摄抑制的干扰也越大。15. 思维是单纯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16. 幻想是一种有害无益的想象。17. 想象表象就是记忆表象。18. 思维与感知觉没有必然联系。19. 心境是心理情境。20. 激情是无法控制的。

21. 情绪、情感不是独立的过程,只是认识过程的伴随物。22. 不同的道德感是受不同的道德标准制约的。23. 动物也有情感。

24. 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基础。

25. 以随意动作为基础的行为都是意志行为。26. 需要是产生动机斗争的根本原因。27. 青少年的世界观已经成熟了。

28. 兴趣是推动人在认识和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心理特征。29. 个性是人所特有的心理特征的总和。30. 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 31. 短暂动机对活动起消极作用。

32. 在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中,遗传是前提,社会环境是决定因素,教育起主导作用。33. 能力与知识技能是等同的概念。

34. 能力的发展是先天素质与后天教育结合的结果。35. 智力是一种特殊能力。

36. 能力的个别差异主要是由遗传决定的。37. 人的智力差异很不显著。38. 知识越多,能力越高。

39. 智力 表现早晚的差异是由于是否勤奋决定的。40. 气质具有稳定变的特性。

41. 气质主要是由先天素质决定的。

42. 气质影响人的活动进行的方式和工作效率。43. 性格主要受社会环境制约。44. 性格有好坏之分,始终有道德、评价的意义。

45. 心理状态是从心理过程向个体心理特征转化的中间环节。

心理学 练习题(三)第一讲 练习题

1.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在(B)年。A.1897 B.1879 C.1789 D.1798 2.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A)。

A.个性心理 B.个性心理特征 C.个性倾向性 D.情感过程 3.认识、情感和意志统称为(C)。

A.个性心理 B.心理特征 C.心理过程 D.个性倾向

4.创设并控制一定条件,从而引起某种心理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是(B)。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个案法

5.下列心理活动中,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是(C)。A.感知 B.情绪 C.兴趣 D.气质

6.下列心理活动中,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D)。A.思维 B.意志 C.兴趣 D.气质 7.行为主义理论的创始人是(B)。A.冯特 B.华生 C.弗洛依德 D.马斯洛 8.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C)。A.冯特 B.华生 C.弗洛依德 D.马斯洛 9.下列选项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D)。

A.眨眼反射 B.吸吮反射 C.膝跳反射 D.谈虎色变 10.下列选项中,属于无条件反射的是(A)。

A.尝梅生津 B.望梅止渴 C.谈梅生津 D.谈虎色变 第二讲:注意与感知 练习题

1.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D)。

A.需要与态度 B.观察与思考 C.分配与稳定 D. 指向与集中 2.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B)。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不随意注意 3.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C)。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不随意注意 4.“一目十行”反映的是注意的哪个品质?(A)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5.“一心二用”反映的是注意的哪个品质?(C)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6.听到一声巨响,马上转过头去看,这属于(A)。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随意注意 7.和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不良注意品质是(B)。

A.注意的转移 B.注意的分散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动摇 8.“万绿丛中一点红”容易被注意到是利用刺激物的(B)。A.强度 B.对比 C.变化 D.活动 9.下列哪种是外部感觉?(C)

A.运动觉 B.平衡觉 C.皮肤觉 D.内脏觉 10.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人对客观事物的知觉映像仍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是知觉的(D)。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第三讲:记忆 练习题

1.信息保持在1分钟以上乃至终生,经过复习转化来的记忆称为(C)。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感觉登记

2.感知过的事物或对象再度出现时,人能够识别出来称为(A)。A.再认 B.回忆 C.表象 D.想象

3.有预定目的,而又自觉地运用方法的识记是(A)。A.有意识记 B.无意识记 C.意义识记 D.机械识记 4.以经历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称为(D)。A.形象记忆 B.逻辑记忆 C.情绪记忆 D.动作记忆

5.无意义音节的首创者和遗忘曲线的最先提出者是(B)。A.巴甫洛夫 B.艾宾浩斯 C.弗洛依德 D.冯特 6.遗忘的规律是(C)。

A.进程均衡 B.先慢后快 C.先快后慢 D.先少后多

7.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采取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叫(D)。A.有意识记 B.无意识记 C.意义识记 D.机械识记 8.校庆时两位老同学相会,虽然叫不出名字,但彼此能认识,此时的记忆活动主要是(B)。A.回忆 B.再认 C.识记 D.保持

9.“由大联想到小、强联想到弱、高联想到低”是(B)。A.相似联想 B.对比联想 C.接近联想 D.因果联想 10.“由学生联想到老师”是(C)。

A.相似联想 B.对比联想 C.接近联想 D.因果联想 第四讲:思维与想象练习题

1.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描绘,在人脑中产生新形象的过程是(C)。A.思维 B.表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2.艺术家创作时的构想活动主要是(D)。

A.无意想象 B.记忆表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3.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是(D)。A.表象 B.联想 C.做梦 D.幻想 4.梦属于一种(A)。

A.无意想象 B. 有意想象 C.记忆表象 D.再造想象 5.小孩子边搭积木边思考,这属于(B)。

A.直觉思维 B.直观动作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6.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叫(C)。A.定势 B.功能固着 C.原型 D.问题情境

7.尽可能多地说出“砖”的不同用途,这主要属于(A)。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直觉思维 D.分析思维 8.聚合思维又称为(C)。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求同思维 D.求异思维 9.“头脑风暴法”是由(D)提出来的。A.卢钦斯 B.邓克尔 C.西蒙 D.奥斯本

10.根据吉尔福特的观点,发散思维的三个特征是(B)。A.流畅性、应用性、灵活性 B.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C.整体性、具体性、灵活性 D.变通性、独特性、可操作性 第五讲:情绪与情感练习题

1.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B)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A.个性 B.需要 C.兴趣 D.自我概念 2.(A)人和动物都具有。

A.情绪 B.情感 C.道德感 D.理智感

3.强度较小、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状态是(A)。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情感

4.由意外的紧急情况引起的情绪状态是(C)。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情感

5.帮助了他人觉得高兴,这属于哪种情感?(B)A.理智感 B.道德感 C.美感 D.荣誉感 6.情绪评价学说的创建者是(D)。A.詹姆斯 B.兰格 C.坎农 D.阿诺德

7.一般来说,焦虑程度与学习效率之间呈(B)关系。A.U型 B.倒U型 C.直线型 D.无规律型 8.高兴时手舞足蹈属于下列哪种表情?(B)

A.面部表情 B.身段表情 C.语调表情 D.言语表情

9.和简单学习相比,(C)的焦虑水平能促进对困难和复杂内容的学习。A.相同 B.较高 C.较低 D.很高

10.学到知识之后产生的喜悦和满足感属于(A)。A.理智感 B.道德感 C.美感 D.是非感 第六讲:个性倾向性 练习题 1.个性倾向性的基础是(C)。A.动机 B.兴趣 C.需要 D.信念 2.需要的基本特征是(A)。

A.动力性 B.发展性 C.无穷性 D.层次性 3.马斯洛认为需要的最高层次是(D)。

A.安全需要 B.归属和爱的需要 C.尊重需要 D.自我实现

4.为了获得他人的赞许、认可和亲近而努力学习的动机是(A)。A.交往动机 B.成就动机 C.求知欲 D.自我提高动机 5.以获得知识为目的的学习动机是(C)。

A.交往动机 B.成就动机 C.求知欲 D.自我提高动机 6.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动机主要是(A)。

A.交往动机 B.成就动机 C.求知欲 D.自我提高动机 7.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的(B)成分。A.认知 B.情感 C.意志 D.动机

8.(B)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是认为自己不如他人而产生的消极情感。A.自信 B.自卑 C.自尊 D.自负

9.(D)是个性倾向性的集中表现,是个人行为的最高调节器。A.需要 B.兴趣 C.自我意识 D.世界观 10.自我控制属于自我意识中的(C)成分。A.认知 B.情感 C.意志 D.动机 第七讲:能力 练习题 1.智力就是(C)。

A.观察能力 B.记忆能力 C.一般能力 D.特殊能力 2.各种能力的完备结合成为(B)。A.技能 B.才能 C.天才 D.智力 3.才能的高度发展称为(C)。A.技能 B.才能 C.天才 D.智力 4.下列选项中哪种是一般能力?(A)A.观察力 B.曲调感 C.节奏感 D.色调感 5.下列选项中哪种是特殊能力?(C)A.观察力 B.记忆力 C.节奏感 D.注意力 6.生理素质是能力发展的(B)。

A.动力系统 B.自然前提 C.心理基础 D.核心成分 7.某个学生智商为100属于(D)。

A.智力优秀 B.智力缺陷 C.智力迟钝 D.智力中等 8.某个学生智商为80属于(C)。

A.智力优秀 B.智力缺陷 C.智力迟钝 D.智力中等 9.在全人类中,智力呈何态分布?(B)

A.偏态分布 B.常态分布 C.正偏态分布 D.负偏态分布 10.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发展是(B)的。A.同步 B.不同步 C.迅速 D.缓慢 第八讲:气质与性格 练习题

1.气质概念的最早提出者是(B)。

A.亚里斯多德 B.希波克拉底 C.柏拉图 D.克瑞奇米尔 2.某人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灵活多变、注意力容易转移,他是属于哪种气质类型?(B)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3.某人安静沉稳、寡言少语、反应缓慢、情绪不外露、注意稳定不易转移,他是属于哪种气质类型?(C)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4.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的提出者是(A)。

A.巴甫洛夫 B.希波克拉底 C.加伦 D.克瑞奇米尔 5.胆汁质的人的神经类型是(A)。

A.强而不平衡型 B.强、平衡、灵活型 C.强、平衡、不灵活型 D.弱型 6.抑郁质的人的神经类型是(D)。

A.强而不平衡型 B.强、平衡、灵活型 C.强、平衡、不灵活型 D.弱型 7.个性结构中的核心成分是(C)。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兴趣 8.“某人善于思考、头脑冷静、常用理智来控制感情与行为”,这属于哪种性格类型?(B)A.意志型 B.理智型 C.情绪型 D.胆汁型

9.用图片或墨迹,让被试自由回答反应而测量性格的方法是(B)。A.自然实验法 B.投射法 C.问卷法 D.个案法

10.(D)教养方式容易养成儿童自私、骄傲、任性和依赖的性格特征。A.民主型 B.专制型 C.放任型 D.溺爱型 第九讲: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练习题

1.“一好百好,一坏百坏”是一种(A)。A、晕轮效应 B、首因效应 C、刻板印象 D、近因效应 2.“山东人直爽,上海人精明”,这属于(C)。A、光环效应 B、首因效应 C、刻板印象 D、近因效应

3.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最近出现的信息对于印象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这是(D)。A、光环效应 B、首因效应 C、刻板印象 D、近因效应 4.人际交往的主要工具是(A)。

A.语言符号 B.非语言符号 C.面部表情 D.身体姿态

5.“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说的是什么因素对人际吸引的影响?(B)A.相互性 B.相似性 C.互补性 D.接近性

6.“远亲不如近邻” 说的是什么因素对人际吸引的影响?(D)A.相互性 B.相似性 C.互补性 D.接近性

7.“错误效应”是指微小的错误能(B)能力突出者的吸引力。A.降低 B.增强 C.维持 D.抵消

8.(C)把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分为亲密区、个人区、社交区和公众区。A.阿伦森 B.阿希 C.霍尔 D.洛钦斯 9.“以己推人”是一种(D)。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标签作用 D.投射效应 10.喊叫声、哭声、笑声属于(B)。

A.辅助语言 B.类语言 C.语言符号 D.口头语言 第十讲:心理健康 练习题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而二者不可兼得,这属于(A)。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严重冲突

2.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许多心理障碍和心理异常都可以追溯到个体的(D)。A.遗传因素 B.教育环境 C.人格特征 D.早期经验

3.谨小慎微、求全求美、自我克制、优柔寡断、拘谨呆板、责任心过重和苛求自己是(B)人格的表现。

A.癔症型 B.强迫型 C.分裂型 D.自恋型

4.“好胜心强,事业心强,雄心勃勃,有强烈的时间紧迫感,凡事求成”,这是(A)人格的典型表现。

A.A型 B.B型 C.内向型 D.外向型

5.在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中,下面哪个因素属于生态环境因素?(C)A.价值观念 B.人际关系 C.拥挤与噪音 D.文化变迁 6.下面关于心理咨询的观点不正确的是(D)。

A.心理咨询是一个过程。B.心理咨询是一种关系。

C.心理咨询是一种专业性的活动。D.心理咨询面对的主要是精神病患者。7.在影响心理健康的生物学因素中,(C)因素的影响最为突出。A.躯体疾病 B.病毒干扰 C.遗传 D.大脑外伤

8.面对压力时,如果采取积极行动以解决引起压力的具体问题,这属于哪种应付方式?(B)

A.主动认知模式 B.主动行为模式 C.回避应付模式 D.情绪定向应付

9.“做任何事情都要求完美无缺、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常有不安全感,穷思竭虑,反复考虑计划是否得当,反复核对检查,惟恐疏忽和差错。”这属于哪种人格障碍的特征?(A)A.强迫型人格障碍 B.偏执型人格障碍 C.戏剧型人格障碍 D.分裂型人格障碍

10.“广泛猜疑,常将他人无意的、非恶意的甚至是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歧视,或无足够根据,怀疑会被人利用或伤害,因此过分警惕与防卫。”这属于哪种人格障碍的特征?(B)

7.浅析高职生的不良考试心理 篇七

高职生不良考试心理的类型

焦虑心理焦虑是个人预料会有不良后果或模糊性威胁将出现时产生的一种不愉快情绪, 其特点是紧张、忧虑、烦恼、害怕和恐惧。持有焦虑心理的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30.2%。他们多来自农村家庭, 学习认真, 自觉性强, 平时成绩较好, 有较大的压力和驱动力, 对学习和成绩都给予较大的关注, 希望通过学习和好成绩来改变命运、改变生活现状, 所以把学习和考试看成最重要的事情。拥有焦虑心理的高职生会在考试之前抓紧一切时间复习, 并做好与考试相关的知识准备。但由于总想着考试, 他们在考试时不能放松, 脑海中常会出现空白状况, 表现在试卷上开始答题时错误率较高。在考试过程中, 他们可能因试卷上的某个小细节而斟酌再三, 却忽略了对更大问题的思考。他们会坚持到考试结束。但交卷以后, 心中仍惴惴不安, 想跟别的同学谈论试卷却又不敢, 并会多次计算什么题扣了多少分, 且考试结果常低于他们的实际水平。

侥幸心理有侥幸心理的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22%。他们平时学习有一定压力, 对学习寄予希望, 希望用成绩向周围证实自身价值, 但学习不踏实, 成绩波动也较大。这部分学生的家长对子女的学习较为重视, 关心其成绩变化。美好的希望让这部分高职生重视学习、重视考试, 但不踏实的品质又让他们平时学习一知半解, 考试前不认真复习, 考试时常会准备些作弊材料。他们拿到试卷后, 首先浏览有没有自己准备的内容, 若有, 便会满怀喜悦, 并伺机查看材料, 以最快的速度将其写上。此时, 他们的心情和思路已被刚才的喜悦扰乱, 并努力为下一个喜悦寻找时机。如果该行为没被监考教师发现, 他会一直坚持到最后, 以求在交卷前还能找到最后一个“好机会”。但考试结果往往令他们大失所望。本以为“竭尽所能”了, 可还是达不到“预期目标”。不过, 偶尔一次超过想象的结果, 又会强化他们这种侥幸心理。

随意心理有随意心理的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11.6%。他们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自我要求不严, 把学习看成是无所谓的事, 学习目的不明确, 态度不端正, 动力不足。家长让他们来学习, 他们就来学习, 学得怎么样无所谓。持有这种心理的学生主要来源于两种类型:第一种, 未来不愁型。这部分学生家庭较富裕, 但不具备实干精神, 认为自己无需吃苦奋斗, 父母会给他们安排好未来。第二种, 失去信心型。这部分学生家庭未必富裕, 但从小学习成绩就不好, 被家长、老师批评习惯了, 已经失去了学习信心和自尊心, 他们甘于现状、不求进取。持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往往考试之前不做准备, 也毫无压力。考试时, 无压力感和严肃感, 随意填填写写便交卷, 他们坚持不到考试结束。考后不紧张, 不期待考试结果。

自满心理有自满心理的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10.7%。他们自我意识较强, 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在平时学习中表现较积极但并不务实, 乐于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来博得教师的赞许, 从而维持自己的“好生”形象。这样的学生在考试之前总把自己放在成绩好的坐标上, 自认为要考的都是他会的, 自我效能感较强, 所以考前常拿着书本做样子, 但未真正复习。考试时, 他们兴奋但不紧张;做题时他们不是由易到难, 而是不分难易由始到终, 全凭自己的想法去写。在做题过程中, 他们几乎不停顿, 稍加思索, 一气呵成。做完试卷后, 他们会浏览一遍, 然后稍作休息, 看着周围同学都在埋头作答, 顿感无比优越。此时, 如若周围人向其“请教”, 他们会毫不小气;若无人问津, 他们便会努力成为第一交卷人。考试成绩出来后, 尽管不如意, 但他们总能给自己找到“失误”之类的借口, 难以找到真正的原因。

高职生不良考试心理的成因

高职生的特殊性高职生不同于中职生, 又有别于普通高校的学生, 他们有自身的优势, 如思想活跃, 乐于参加校园活动等, 但却难以具备普通高校学生应具备的人格素养。特别是五年制高职学生, 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尚处于混沌状态, 他们渴望成才, 但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等意志品质较为薄弱, 缺少坚定的奋斗精神, 心理处于上进与享乐的矛盾状态。高职生文化基础较为薄弱, 学习目的不明确, 学习动力难与高中生相比。并且由于中考失败, 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自卑心理。所以, 当面临考试时, 他们难以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 无法客观地以平常心面对新的考试, 便形成了不良考试心理。

原有不良习惯的沿袭高职生的不良考试心理与他们的不良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些不良习惯往往是对初中乃至小学时不良习惯的沿袭。如在学习上养成的浮躁习惯使他们在高职时仍难以静下心来将某一知识真正掌握, 仅满足于听懂看懂即可, 不愿意预习、复习, 对学习中的难点一知半解、一带而过。他们对待考试的不良习惯则更为严重, 平时学的知识未掌握扎实, 面对考试心中没底, 多是“临时抱佛脚”, 致使紧张、焦虑、漠然等不良心理状态存在。

外界因素的影响绝大部分家长都很关心孩子的在校成绩, 会因孩子考得不好而发火或唠叨。自我意识较强的高职生通常较在意家里人的态度, 担心自己考得差会受到父母批评, 也担心考得差会在老师和同学面前丢面子, 这使他们过于看重考试。但还有一部分高职生恰因为考试失败的次数多了, 家人的批评也多了, 对考试持无所谓态度。同时, 社会存在的缺乏诚信的现状, 部分高职生耳濡目染, 难以抵制, 所以在考试时存在侥幸心理, 产生作弊行为。

克服高职生不良考试心理的途径

开展教育疏导在教学过程中, 教育者应帮助高职生认清学习的重要性, 制定出合理的学习目标, 帮助他们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因为如果一个人把失败归因于那些不稳定的内因, 例如情绪状态、努力程度、重视程度等, 则可能增强今后的努力和坚持行为。同时, 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 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考试、客观对待考试。此外, 应在高职生中开展诚信教育, 张扬诚实守信之风, 表扬守信典型, 用诚实守信的教育导向指导学生在考试中真实作答, 杜绝作弊, 用真才实学回报家长、回报社会。

改革评价机制多年来, 考试一直作为选拔人才和评价教与学效果好坏的重要途径, 各级各类的考试无处不在, 但高职院校的考试应有所不同。高职教育是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 教育重点不同于理论性、系统性较强的本科式教育, 而是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培养。同样, 考试的重点也应不同于传统的理论性考试, 而应为无纸化的实践技能考试。高职生原有的理论基础较为薄弱, 但动手能力却相对较强, 强调实践技能考试可以调动他们学习和面对考试的积极性。

调整用人导向分数、证书的确可以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参考材料。但对用人单位来说, 一位踏实肯干、诚实守信、技术到位的员工创造的价值要比证书和分数来得更实在。尤其对高职毕业生来说, 如果用人的标准是人品加技能而非原来的学历加证书的话, 这对他们考试情绪的调动与考试心理的调节无疑是莫大的帮助。这样的用人导向, 有利于高职在校生自身修养的加强和提升, 有利于将外在的社会要求内化为高职生个体的身心素质。

参考文献

[1]夏瑞庆, 王守恒.教育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2:157-158.

[2]叶奕乾, 何存道, 梁宁建.普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8.一个关于考试的趣味心理测试 篇八

一对好朋友正乘坐吊缆车玩。当缆车走到中途高空,其中一个突然大声向另一个说话,你认为他(她)说的是什么呢?

A、“我也要住进那样的房子!”

B、“哇!你看,那滩湖水多美!”

C、“呀!我好怕,快救我!”

D、“糟了,速度怎么慢下来了,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E、“我肚子好饿,还是先来吃点什么吧!”

※结果解释:

☆选A的人

你可能是朝着目标勇往直前的人。有着旺盛的企图心,对未来有详尽的规划。独立意识强,不想依赖他人,不畏艰难,败而不馁,有坚持到底的毅力。因为严于律己,踏实守信,博得周围人的信赖,如果你在班级里是个小干部的话,那么同学们都相信你能够带领大家带领班级取得好成绩。

进入高三,你的这种具有明确目标性的特质能帮助你在短时期内迅速进入状态,并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所以,要加油哦!

☆选B的人

你可能是一个我行我素的人,但又深谙中庸之道,圆滑沉稳,缓急得当,既能配合群体,在众人眼中有着不错的威望,又能慢慢伸展自己的实力。

在学习上,你属于慢工出细活型。所以一开始,也许你并没有马上启动高考准备,但是,没关系,对你来说,好戏在后面呢。当然,你也要有足够的重视哦!

在人际关系上,表面上虽不善交际,但无形中大家都成为你的朋友,你具有很强的核心和凝聚能力哦!

☆选C的人

你可能是一个独立独行的人,但是你也同时缺乏恒心与坚持,没有长期坚持的决心。你的意志薄弱,常因小挫折或不如意,就轻言放弃,半途而废。

在学习上,你的问题可能也就在于学习意志不坚定,所以你更要从学习意志力方面入手加强训练。

在人际关系方面,你不必勉强自己交一大帮朋友。对你来说,选择亦师亦友、志同道合的伙伴互助合作,督促鼓励,才可发挥潜力,战胜艰难,迈向目标。

☆选D的人

就意志品质而言,你可能是个容易踌躇不前的人。虽有企图心和目标,但总是举棋不定。考虑过多,再三踌躇,失去大好的机会,致使自陷迷津,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应该鼓起勇气,身体力行,通过实践经验才能把路子打开。

在学习方面,你更需要做好长时间艰苦学习的心理准备。对你来说,只要你能够经常提醒自己高考的重要性,“日三省吾”,并在此基础上增强行动力,考出好成绩也并不困难哦!

☆选E的人

你可能是一个任性善变的人。可能常因一时兴起或冲动而改变方向。恒以一己的情绪为处事准则。所以有兴致时,会表现得有声有色,否则就草草了事。看似成熟却不成熟,所以难于自强自立。到头来还得依赖他人才能成事哦!

上一篇:以美丽乡村作文600字下一篇:公司申请单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