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上教案4《古代诗歌四首》

2024-10-22

语文七上教案4《古代诗歌四首》(精选10篇)

1.语文七上教案4《古代诗歌四首》 篇一

[教学要点] 学习《观沧海》,感受诗中洋溢着的饱满激情,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学习王湾《次北固山下》叙事写景的哲理美。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从了解灿烂文学入手,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二、指导学习《观沧海》

1.作者简介(多媒体显示)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善诗歌,以慷慨悲壮见称。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竭后山。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潮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壮丽的诗篇。诗作融会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2.⑴多媒体显示诵读节奏,要求学生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提示: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⑵多媒体展示flash朗读,要求学生跟读。

3.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内容。

①水何澹澹:何,多么。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以观沧海:以,表目的连词。

山岛竦峙:竦,高。峙,挺立。高高地挺立。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幸甚至哉:幸,庆幸。至,极点。庆幸得很,好极了。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像。其,它,指沧海。

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古诗文中“互文见义”。即文字上只交待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句中不但说:“日月之行”,也说“星汉之行”;不但说“星汉灿烂”,也说“日月灿烂”。合起来说,“日月星汉之运行与灿烂,均若出于沧海之中”。又如《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应理解为“鹊惊蝉鸣都出现于半夜明月清风的境界之中”。

4.合作探究:

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活动设计】学生四人一小组合作交流,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全班交流,全班不能解决的再有教师点拨。

提示: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5.小结:“诗言志”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字里行间洋溢着

饱满的激情。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实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虚景以其新奇激发读者的想像,诗人以沧海自比,表现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6.背诵全文(多媒体出示图片)

三、指导学习《次北固山下》

1.作者简介及解题(多媒体出示)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闻名。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

次,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王湾,洛阳人。公元7中进士,次年(唐玄宗开元元年)出游吴地,由洛阳沿运河南下瓜州,后乘舟东渡大江抵京口(今镇江,即北固山所在地),接着东行去苏州。此诗当于此时写就。

2.⑴让学生听准字音,把握五言诗的诵读节奏。(多媒体显示)

提示:这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浅近而音韵和谐。五言诗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⑵多媒体展示flash朗读,要求学生跟读。

3.

① 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② 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活动设计】学生四人一小组合作交流,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全班交流,全班不能解决的再有教师点拨。

提示:①首联:诗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诗人已来,少有此句。 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

②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4.“潮平两岸阔,风正(顺)一帆悬” 写了怎样一幅景象?

说说你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理解。

提示:“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也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

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相比,显得开朗一些。

5.学生背诵诗歌

四、布置作业

1.默写诗歌《观沧海》和《次北固山下》。

2.诵读其余三首诗歌,结合注释疏通诗意。

3.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题(二)。

五、板书设计

2.4《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2.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3.能够准确背诵并默写,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4.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过程与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

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教学方法:

1.朗读法。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韵律反复朗读,带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诗的内涵,品出诗的情味。

2.联想、想像法。这四首诗语言优美、精练,内涵丰富,留有极大的想像空间,鼓励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像,从形神入手,领会感情。

3.讨论、点拨法。教师艺术地设问,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课时安排:二课时 ●课前预习:

1.给生字注音。(10个以上)2.试读课文。(3次以上)3.划分各首诗歌的朗读节奏。4.了解作者和作品,包括:(1)解释题目的含义。

1(2)简介作者和作品。●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二、《观沧海》 1.解题;简介作家作品(1)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善诗歌,以慷慨悲壮见称。

(2)作品简介

题目《观沧海》中,“观”的意思是“远望、眺望”,沧海:大海,这里指渤海。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竭后山。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潮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壮丽的诗篇。

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乐府四言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抒情诗。

2.朗读指导与训练

(1)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提示: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教师范读,要求字正腔圆,感情饱满。(或播放录音)(3)学生齐读,要求准确整齐,有节奏感

3.整体感知课文

①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内容。补充内容: 水何澹澹:何,多么。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以观沧海:以,表目的连词。

山岛竦峙:竦,高。峙,挺立。高高地挺立。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幸甚至哉:幸,庆幸。至,极点。庆幸得很,好极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像。其,它,指沧海。②难点点拨: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古诗文中“互文见义”。即文字上只交待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句中不但说:“日月之行”,也说“星汉之行”;不但说“星汉灿烂”,也说“日月灿烂”。合起来说,“日月星汉之运行与灿烂,均若出于沧海之中”。

4.合作探究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重点提示: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观”字统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动静结合,描写大海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描写静景,表现了岛上的勃勃生机;“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动景,表现了大海的磅礴气势。

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诗人面对迷人的海上风光,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像。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何等气魄。

此诗前一部分写大海景象,视野广阔,也能见出诗人胸怀之博大,但跟后一部分比,气象则略逊一筹。“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主题:本诗作者描写了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抱负。

难点点拨:说说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国解除了后顾之忧。(当时曹操已削平北方群雄,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纺一北方,如果消灭南方割据势力,就可以实现荡平宇内,一统天下的宏伟目标了。)在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表现自己的伟大抱负,阔大的胸襟。

5.小结:“诗言志”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字里行间洋溢着饱满的激情。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实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虚景以其新奇激发读者的想像,诗人以沧海自比,表现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6.背诵全诗.三、《次北固山下》

1.解题;简介作家作品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闻名。

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

题目《次北固山下》中,次,是停泊的意思。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五言律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抒情诗。

2.介绍律诗的有关知识:

律诗共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联。押韵,每联的尾字押韵。押韵的字叫韵脚。颔联、颈联一定是对偶句。3.朗读指导与训练

(1)把握五言诗的诵读节奏。

提示:五言诗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整体感知 4.合作探究

(1)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初春。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江春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面与岸齐平,船上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悬”是端直高挂的样子,风“正”表明顺风,同时又是和风,因此帆便端直高挂了。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a、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b、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5.背诵全诗.四、布置作业

默写诗歌《观沧海》和《次北固山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天净沙 秋思》

一、《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解题;简介作家作品;创作背景。

李白(701~762),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汉族,祖籍陇西成纪。一生好云游四方,在青莲居住时间最久,故称之“青莲居士”。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王昌龄(698-757?), 是李白的好朋友,也是唐代七言绝句写得最好的诗人,被推为“七绝圣手”。一生坎坷,仕途不顺。李白在其被贬时,写诗赠与他,表达同情慰问。

2.朗读指导与训练

(1)把握七言诗的诵读节奏。

提示:七言诗句的节拍有××/××/××/×,××/××/×/××。如杨花/落尽/子规/啼,闻到/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整体感知 3.合作探究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第一句写了哪些词语事物?

杨花,子规的啼鸣。

(2)写这两个事物的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第二句,“闻到”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过五溪”表明友人处境怎样?这表明作者心情如何?

6(4)第三句,“愁心”是何意?作者因何而“愁”?作者为何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5)第四句,为何将寄托在明月中的对友人的关切之情托风来传送?“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6)名句赏析(7)总结 4.背诵全诗。

二、《天净沙 秋思》

1.解题;简介作家作品

马致远:元代著名戏曲作家。他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代四大戏曲作家。

从诗歌的体裁看,《天净沙 秋思》是一首散曲。“天净沙”是曲牌名,相当于可以填词歌唱的乐谱;“秋思”是题目,意思是秋天的思念。

马致远的散曲,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被誉之为“秋思之祖”。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2.朗读指导与训练

(1)划分这首散曲的诵读节奏。

提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整体感知 3.合作探究

(1)《天净沙 秋思》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都是凄清、悲凉、感伤之景。

点拨:“小桥流水人家”是以乐景反衬哀景,“小桥流水人家”虽好却不是自己的家乡,有家归不得,更加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7(2)哪句可以作为点睛之笔,道出了游子的情怀? 断肠人在天涯。

提示:断肠人,指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

(3)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通过凄清、悲凉、感伤的秋景描写,表现羁旅游子的孤苦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4)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字数150字左右。

深秋,夕阳西下。古道上,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正踽踽独行,陪伴他的惟有那匹衰瘦的老马。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将要归巢的乌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之上的小桥,看到溪水流经的几户人家,炊烟袅袅,充满幸福温馨,而他此刻却有家难归,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自己今夜又要投宿在何处?独自承受长夜漫漫,怎么能不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4.背诵全诗.三、布置作业

1.默写诗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天净 沙秋思》

3.七年级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篇三

七年级的古代诗歌四首是怎么样的呢?相关的教案又应该如何写呢?下面大家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1.了解古代诗词的有关常识。

2.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运用联想和想象赏析诗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比较阅读,探究诗词中的情趣,体会诗歌的不同风格。

1.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培养高尚的高尚的审美情趣。

2.欣赏气吞山河的雄壮美、叙事写景的哲理美和侧面点染的烘托美。

教学重、难点:如何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怎样鉴赏精彩的诗句。

教学方法:通读每首诗,感知诗句的节奏、韵味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精通全诗,理解诗的意境;鉴赏精彩语句,发挥想象和联想,品味其中的深刻内涵。

一、本课目标:

1.赏析前两首诗,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把握各首诗的艺术特色,了解格律诗的基本常识。

二、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文。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中学生学一点优秀的古代诗词,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思想情操。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努力掌握一定数量的古代诗词。今天,我们学习四首古代诗词,主要是领会古人融情于景表达襟怀和讲究炼字炼句亦即炼意的手法。

(二)、学习《观沧海》。

1.整体感知: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出征乌桓时所作。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姨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一壮美的诗篇。诗人描写了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了壮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

2.解题:题目是什么意思?“沧海”的“沧”字怎么解释?题目能不能换成“观大海”?(沧,是暗绿色。“沧海”有色彩,比“大海”形象,所以不能换。)

3.教师范读后学生诵读。

4.理解内容。

①、开头两句交代了什么情况?“东临碣石”的“临”作何解释?(交代了作者所处的地方和来此的目的。“临”作“登临”讲。)

②、根据开头判断,下文将要写什么内容了?(写观海所见的情景。)

③、下文到哪一句为止是写作者所见的情景?(到“洪波涌起”为止。)

④、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总写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机勃勃。这两句是紧扣上文“山岛竦峙”展开。下面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表现了大海的雄伟气势。“洪”,大的意思。很明显,这两句是照应上文“水何澹澹”而写的。)

5.分析韵律:本诗为四言乐府诗,韵脚为“峙”“起”“里”“志”等字,可见押的是“i”韵。

6.齐读、背诵

(三)、学习《次北固山下》

1、导入:这首诗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而闻名于天下。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终洛阳尉。这首诗是他在吴、楚期间写的。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三面环江,为名胜之地。

2、读读讲讲问问。

(1)、串讲:①客路,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②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③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④残夜,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⑤旧年,相对于新年而言,旧年未尽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谓“江春入旧年”。⑥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按:鸿雁传书,实无其事。《汉书·苏武传》载:苏武被匈奴扣留19年,汉使求苏武,单于谎称武已死,后汉使得密报,知武在某泽中,于是也谎称汉天子在上林苑射落一只大雁,脚上捆着苏武从某泽中寄来的信,单于无可奈何,只好放还苏武。

(2)、整体把握。

(3)、名句分析。“海日”两句

3、总结。

我们读古诗,既要认真领会诗人的本意,又要善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某些新的东西。例如“海日”两句就可以使我们产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且相信它会突破一切阻力出现在我们眼前,这样才能把古诗读“活”。

4、布置作业

4.语文七上教案4《古代诗歌四首》 篇四

教学目标

1.理解诗的内容,领会其中抒发的感情和表现的生活情趣。

2.体味诗词情景交融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妙处。

3.学习一点诗的韵律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中学生学一点优秀的古代诗词,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思想情操。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努力掌握一定数量的古代诗词。今天,我们学习五首古代诗词,主要是领会古人融情于景表达襟怀和讲究炼字炼句亦即炼意的手法。

二、学习《观沧海》

1.解题:题目是什么意思?“沧海”的“沧”字怎么解释?题目能不能换成“观大海”?

2.教师范读后学生诵读。

3.理解内容。

问题设计:⑴开头两句交代了什么情况?“东临碣石”的“临”作何解释?

⑵下文到哪一句为止是写作者所见的情景?

⑶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⑷提问:“日月之行”等4句是什么意思?这是不是作者眼前看到的景象?作者是写什么内容?

启发:作者写观海的内容到这里结束了,我们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来回味一下:作者在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作者笔下的沧海有怎样的特点?再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诗歌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笔下的沧海气势雄伟,胸襟开阔。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他刚刚平定乌桓,回师中原,这正是他踌躇满志的时候。面对着波澜壮阔的大海,作者情不自禁地抒发了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豪迈情怀。特别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诗,更是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千百年来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

4.分析韵律。

本诗为四言乐府诗,韵脚为“峙”“起”“里”“志”等字,可见押的是“i”韵。

5.齐读、背诵。

三、学习《次北固山下》

㈠背景和作者:

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终洛阳尉。这首诗是他在吴、楚期间写的。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三面环江,为名胜之地。

㈡了解诗歌,学生当即背诵全诗(由于诗的意境美、语言浅近而音韵和谐,估计比较易于成诵;

㈢学生练习背诵(略)

㈣整体把握。

问: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这是诗人的想象,很明显,船到镇江后,他要上岸再乘驿车转往别的地方去。)“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图景吗?(自由发言)为什么要特地提到“潮平”?(为下句“江春人旧年”张本)这个“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残冬腊月)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由于新年将到,这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他却不能回家,自然要写一封平安家书,更何况他此刻看见了北归的雁,必定要路经洛阳的--洛阳在镇江西北方。)

好,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诗人产生浓重乡愁的原因。(略)

㈤名句分析。“海日”两句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这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这样说有根据吗?先说这两句所写的景象。(学生凭想象自由发言。)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如此一天一天地过去,一年一年地过去,而诗人依旧在外奔波,不得回乡,怎能不产生乡愁呢?)但这种乡愁并不使人感到低沉,例如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相比,就显得开朗一些,是吗?说说道理。(残夜未尽,而旭日已升;旧岁未除,而江上春潮已至--不正是包含着新的希望吗?)

四、总结。

我们读古诗,既要认真领会诗人的本意,又要善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某些新的东西。例如“海日”两句就可以使我们产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且相信它会突破一切阻力出现在我们眼前,这样才能把古诗读“活”。

惜缘

5.语文七上教案4《古代诗歌四首》 篇五

教学目标

1.掌握词的文体知识,分析诗词的意象及意境,从而把握诗人的感情。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教学重点

1.理解词的基本意义和词思想内涵。2.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朗读法,师生相互质疑、讨论法。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代赵翼《论诗》)唐诗

过后是宋词。好诗在唐代已被诗人们写尽了,宋代文人就另辟蹊径,使词这种文学形式趋于完善、臻于完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使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板书课题)解说:激发学生对祖国悠久灿烂文化的自豪感,并指出创新才是文学发展的出路。

二、解题

1、李煜,即李后主,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这是李煜的绝命词,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见课本注释①)这首词采用白描手法,以自己的心境去观照事物、想像事物,这样,词中的意象就在“情”的贯穿下《虞美人》,构成了自然流畅、和谐完整的意境。

2、李煜罹难的直接原因,除了宋太宗的胸襟狭窄以外,还有更深的原因,即词本身引起了宋太宗对李煜的忌恨。一个亡国之君念念不忘他过去美好酌生活,念念不忘东风是故国吹来,春水又向故乡流去,这在宋太宗的眼中不是含有东归故国之意吗?可以这样说,两个“东”字,断送了一代文章圣手的性命。

三、研习《虞美人》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①齐读课文,找出该词的韵脚。(解说:引导学生体会词的音韵美,整体感知词的思想内涵。)2.具体研习①“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明确: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他对人生已经绝望,所以见了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反而觉得厌烦。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

(解说:引导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感情的外化的道理。)②讨论:“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 学生讨论的直接结果可能是锦衣玉食、后宫佳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等,更可引导他们从精神层面上思考,诸如欢乐、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

(解说:进一步挖掘词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用两点论思考问题。)③“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解说:引导学生理解虚词的表达作用。)④讨论: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 学生可能回答的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我寄愁心与明月”等名句,只要诗句能表现怀念故乡、怀念亲人的主题即可。

(解说: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中意象相对固定的特征,其他诸如“梅”“莲”“柳”“雁”“长亭”等。)⑤在前六句中,哪个字可以作为全词的“诗眼”? 明确:“只是朱颜改”的“改”字,改变的不仅仅是“朱颜”,还有人的地位(由国之君沦为阶下囚)、人的感受(由安富尊荣到忍辱蒙羞)。

⑥分析前六句,体会“愁”的具体内容。争取最大程度地走进李煜的内心世界。(每句都可从通其义,析词悟情,点明重音,点拨吟诵几个方面把握。)

(1)春花秋月何时了——(这么美好的事物为什么作者希望它快完结呢?)怕触景伤怀,想起往事。作者写乐景正是为了以乐景衬哀情。

(2)往事知多少——(作者会想起哪些往事呢?)A锦衣玉食、后宫佳丽、尊荣 B精神层面:欢乐自由尊严生存的安全感等 归纳作者的思想感情:往事之哀。

(3)小楼昨夜又东风——(“又”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岁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又是一年,季节变化引起作者无限感慨:春有再来,循环无际,而生命短暂,复国无望。所以很自然发出哀叹。。

(4)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不忍回忆过去,尤其想到南唐,唉!强烈的今昔对比让

作者这位敏感的词人情何以堪,怎能承受?尤其在这月明之夜。本词两 次提到“月”,大家说说月有什么特殊的含义?试举带月诗词名句)归纳:亡国之恨

(5)雕栏玉砌应犹在—南唐宫苑应该还在吧

(6)只是朱颜改—“朱颜”的含义(投影,选择题)A词人的容颜 B国家的面貌,人的地位、感受

(“只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叹惋口气,物是人非的怅恨之感。归纳:物是人非的感慨

⑦这六句中哪些是写“宇宙的永恒不变”?哪些是写“人生之短暂无常”?

在这六句中,“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一脉相承,专说宇宙永恒不变;而“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一脉相承,专说人生之短暂无常。如此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唱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唱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

(解说:整理全词的脉络,让学生理解词人的匠心。)⑧欣赏品味:“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显示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这9个字,确实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来了,并赋予无形的愁以质感和具象。分析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通其意:问君究竟有多少愁绪,正像那滚滚的春江水向东流去。

悟其情:修辞—比喻,(春江水有何特点?)水多流急而且无穷无尽。(说明作者的愁绪如何?愁绪多而且深厚强烈。特色:抽象情感的形象化表达。(可联想)

感其声:分析平仄(五字仄声,四字平声,平仄交替,最后两字平声。读来亦如春水时起时伏,连绵不尽)

这首词可谓声情并茂,形象传达出李煜的满腹愁情。那么作者到底有哪些愁呢? 小结:

教师点评:以水喻愁

愁思恰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

(比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作为一位亡国之君,李煜过着屈辱的生活,人生的愁思,故国灭亡之恨,让他心潮起伏,忧思难平。这种有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绵绵无尽。

运用比喻写愁思的名句,可启发学生思考,然后列举一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小结:用一句话说出整首词的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确:整首词充溢着物是人非、往事不堪回首的哀怨,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之情。4.课堂训练(多媒体投影显示)阅读李煜的词,完成题目。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大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①下面对于词句比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比喻自己帝王生活结束之快。B.以“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比喻国亡家破,是由于外力的打击。

C.以“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比喻帝王生活一去不复返,企其重来之不可再得。D.以“水长东”比喻自己的愁苦将会像东流水一样滚滚而去,这样自己就能摆脱忧愁,自由生活了。

②下列对于词作内容理解不够确切的一项是()A.词的上阕,描写在寒雨急风的摧残之下,林花凋谢,春去匆匆。字里行间,寄寓着词人因感到人生短促,好景不长而产生的极度哀伤。

B.词的下阕,抒写好景不再的哀愁和人生痛苦的怨恨。整首词的结句是主题特别深刻之处。

C.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词。词人通过描绘春残花谢的自然现象,抒写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它是李煜早期词作的代表作之一。

D.这首小词语言清新、情调哀怨、意味深长。词人把自己的主观感情灌注于自然景物之中,情景交融,物我一体。

(解说:这是课内的延伸阅读,旨在扩大学生阅读量,并模仿高考题型命题,旨在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参考答案:①D,“水长东”比喻恨如东流水,绵绵不断;②C,这是李煜后期写的词。)5.课堂小结

李煜后期的词发自内心,写的是从未有人写过的作为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而词中流露的,又主要是追惜年华、感慨人事变迁无情、哀叹命运等容易引起普通人共鸣的情绪,因此艺术感染力大大加强;更由于他采用了唐五代词人少用的白描手法,以清新的语言写情,因而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使他成为我国词史上一流的大家。

播放音乐,在邓丽君《虞美人》的歌声中进一步体味这首词的意境。结合板书,背诵这首词。

(解说:进一步肯定李煜后期词的成就,这是对作者的又一次总体把握,与第一步遥相呼应,并让学生在歌声和诵读中接受美的陶冶。)

四、布置作业 1.延伸阅读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逐句分析,把握作者的情感世界。

小结:[(用一句话说出整首词的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整首词充溢着物是人非、往事不堪回首的哀怨,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作者的愁绪有往事之哀、亡国之痛、物是人非的感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感情如波涛起伏,猛烈地撞击着作者的心扉,此情无计可消除,又可与谁人说?感情在冰封的河面下涌动郁积,此时此刻,触景生情,感情的闸门一旦打开,便一发而不可收,感情深厚强烈如滔滔江水大有冲决一切之势:(齐读最后两句)

生读自己描述的写诗情景,营造氛围。

齐读全词,梳理把握作者细微的心理活动全过程。

(四)用置换法联想法再读全词。

1、师范读。点拨(高低、长短、节奏、重音、情感变化,以情运声。)可分散到第三环节,逐句分析后顺势点拨,朗读。

2、好,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词,边读边想象作者当时的心理变化过程。

3、分组竞读。

(五)快速背诵。

(六)回味。词不仅可以吟诵,还是可以配乐歌唱的。让我们在邓丽君的歌声中再一次静静回味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以此凭吊这位留下千古佳作的绝代词人吧!

(七)仿写展读:积累的目的是创造。郑晓溪《虞美人》

6.《古代诗歌四首》学习要点 篇六

1.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2.了解诗歌的有关知识。

3.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每首诗歌的主题。

【语言积累】

1.生字正音

碣(jié)石澹澹(dàndàn)竦峙(sǒngzhì)没(mò)

2.词语解释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海日:太阳从海上升起。

残夜:夜色已残,指天将破晓。

旧年:过去的一年。指旧年未尽,春之气息已到,点明节候已到初春。

贾亭:即贾公亭。唐贞元(公元785~8)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潮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

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平了湖岸。初:副词,刚刚。云脚低;指云层低垂,看上去同湖面连成一片。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

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天涯:名词,这里指天边。

断肠人:形容伤心被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悲伤的旅人。

【语法与修辞】

1.借景抒情

《观沧海》作者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却很含蓄。

2.用词形象传神

《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炼字炼句极见功夫,如“阔”“悬”“生”“入”等字,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在描写景物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情趣。

3.运用巧妙的景物描写方法。

《钱塘湖春行》的妙处,不在于穷形尽相的工致刻画,而在于即景寓情,写出了融和骀荡的春意,写出了自然之美所给予诗人的集中而饱满的感受。诗的结构巧妙。前四句写湖上春光,范围是宽广的,它从“孤山”一句生发出来;后四句专写“湖东”景色,归结到“白沙堤”。前面先点明环境,然后写景;后面先写景,然后点明环境。诗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从点到面,又由面回到点,中间的转换,不见痕迹。

4.景情诉情

《天净沙秋思》小令的前三句,十八个字,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事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种事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事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这篇作品除最后一句话,全都是景语,而且字字都是扣着“情”来写的,这就是艺术上的动人之处。

惜缘

7.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范文) 篇七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识记作者、作品; 2.有感情地背诵诗文;

3.深刻理解诗歌内容与情感。教学重点:领悟诗人寄寓的豪迈情感。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联想、想像法。3.讨论、点拨法。

教学内容:《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一、导入

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颂。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陆续学习课本中的四首古诗,它们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诗人登山望海,赏花观鸟,咏春悲秋。我们学习这些诗歌时候要注意多朗读,朗读时要读准字音和节奏,现在先学习第一首《观沧海》

二、1、文体介绍: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学习赏析《观沧海》

2、了解诗人:课文注解

三、赏析诗歌

1、一读扫清文字障碍,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碣石 澹澹 竦峙 萧瑟

2、二读弄清词义

1).沧:苍苍茫茫,这里指广阔辽远,看不见边际的大海; 2).临:到达; 3).碣石山:地名,在今天的河北昌黎; 4).何:程度副词,多么; 5).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6).竦峙:高耸挺立。竦:高起;峙:挺立; 7).秋风萧瑟:秋风吹动草木发出的悲凉的声音。萧瑟:树叶被风吹动的声音。8)若;好像

3、三读想象画面

1)登山望海 临 观 ——开阔豪迈 2)海水荡漾 山岛耸立 水澹澹 山岛 ——景象雄伟 3)草木茂盛 丛生 丰茂 —一派生机勃勃 4)风起水涌 秋风 洪波 ——

以上为诗人所“观”之景:实景

诗人的想象:日月经行 星汉灿烂——出自海中: 虚景“若”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古诗文中“互文见义”。即文字上只交待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句中不但说:“日月之行”,也说“星汉之行”;不但说“星汉灿烂”,也说“日月灿烂”。合起来说,“日月星汉之运行与灿烂,均若出于沧海之中”。又如《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应理解为“鹊惊蝉鸣都出现于半夜明月清风的境界之中”。

4、四读体会情感

讲述背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潮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壮丽的诗篇。诗作融会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写下了这首诗。

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又打垮了乌桓族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的话,他就可以一统天下了!

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表现出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一直被称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品(慷慨苍凉,博大胸怀)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为“三曹”。代表作有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译文:

向东来到碣石山,并来观赏这广阔无垠的大海。海水起伏摇荡,山岛高高挺立。岛上树木郁郁葱葱,百草丰美茂盛。秋风瑟瑟吹来,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日月运行不息,好像在海涛中运行。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在海涛中闪烁发亮。真是好极了,用这首诗歌来表达我的感受吧。(全班齐读译文)

四、复习总结:小结:“诗言志”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字里行间洋溢着: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一、理解标题 闻:听说

左迁:贬谪,降职。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职称为左迁。

寄: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省洪江市)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

《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古人尚右,故称贬官为左迁),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沿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

二、诗人简介:课文注解

三、赏析诗歌

1、一读扫清文字障碍,弄清诗歌节奏

2、二读弄清诗中词义 子规: 龙标:五溪 ;君;夜郎 与:给 都出自诗旁注解

3、三读讲述故事

4、四读体会情感:“愁心”

1)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

2)愁心的含义:A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B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第二课时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2.诗歌四首表达的思想感情。3.准确朗读并默写。

4.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5.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次北固山下》

一、导入:

诗人登高远望会有情感抒发,朋友分别感伤担忧,诗人离家羁旅天涯会有怎样的情感,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两首这样的诗歌

二、了解诗歌形式

《全唐诗》、王湾、唐、五、律

三、写作背景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北固山三面临江,形势险要,号称“天下第一江山”。

诗人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山下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诗。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是写乡愁的。

四、赏析诗歌

1、一读诗歌(注意节奏),扫除读音障碍

五言诗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齐读全诗)

2、二读诗歌,弄清诗歌词义 客路 残夜 江春 乡书 归雁

3、三读诗歌想象画面

青山绿水 乘舟前行 江面开阔 扬帆行舟 清晨起航 春意悄然而至 大雁成行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漫漫的旅途远在青山之外,我乘船在碧绿的江水中前行。潮水涨满之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一帆高挂。

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江上早春,旧年未过,新年已到。家信已经传达到了哪里呢?希望北归的大雁帮我将家信捎回家乡。)

4、四读体会诗人情感

1.从这首诗中你可以看出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句诗可以看出? 思念家乡:

2.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看到北归的大雁

由于新年来到,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居他乡,久不得归,自然想到要借雁足给他传递家书。

五、名句赏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也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 蕴含的哲理:

(1)红日驱走黑暗------乐观

向上 “生”(为什么不是“升”)(2)春意驱走寒冷-----乐观

积极

“入”:春天急切的来到(3)新旧事物更替------体现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事物总是向前发展的,体现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

六、主旨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闻名。诗中诗人即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中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齐读全诗

《天净沙 秋思》

一.作者简介及解题(学生小组交流即可):课文注解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散曲家。他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代杂剧四大家。所作杂剧有《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黄粱梦》等15种。在他的作品中,更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元人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二、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三、赏析诗歌

1、读诗

2、二读想象诗歌画面:学生交流自己想像的画面,及作者所表达的浓重的思乡情。学生根据作品提供的信息作简笔画,加深思考。

夕阳残照 乌鸦伫立老树枯藤 人家傍依桥畔溪边

诗人骑马旅途

学生闭目,随着老师的描绘想像这幅画面,感悟内容,体会思乡之情——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炊烟缕缕,是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这时太阳就要下山了,太阳也回家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难熬的长夜。唉,自己有家难归,令人心碎肠断,更添悲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背诵这首小令。

4、展开想像,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课后完成)

四、课堂小结

8.语文七上教案4《古代诗歌四首》 篇八

格律诗是指唐以后的古诗,分为绝句和律诗,绝句又分(五绝)和(七绝).律诗可分(五律)和(七律)。

格律诗的特点:句子必须是双数,如四句、八句、十二句、十六句等。讲究平仄、用韵和对仗三个方面。而平仄又包括粘对、避孤平、避三平调等

一、学习《次北固山下》

(一) 预习导学

(二) 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注意读音、节奏及感情。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首联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颔(hàn)联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颈联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尾联

2.疏通文意。借助课文注释及下面补充的解释,理解诗歌大意,试着用自己的话翻译。

①客路,旅途,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江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舟行”相对应。②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③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④残夜,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⑤旧年,相对于新年而言,旧年未尽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谓“江春入旧年”。⑥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按:鸿雁传书,实无其事。《汉书苏武传》载:苏武被匈奴扣留,汉使求苏武,单于谎称武已死,后汉使得密报,知武在某泽中,于是也谎称汉天子在上林苑射落一只大雁,脚上捆着苏武从某泽中寄来的信,单于无可奈何,只好放还苏武。

《次北固山下》翻译

旅客(我)要走的道路呀,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

江上碧波荡漾,我正好乘船向前。

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无边。

和风吹拂,风向不偏,一叶白帆好像悬挂在高远江天。

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

大江弥漫着温煦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

我多么思念亲爱的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

掠过晴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

3.研读诗歌思考以下问题:

①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这是诗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②颔联写景。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哪几个字用得特别精彩?

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江面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开阔了。“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的样子。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写景极为传神。

“平”、“阔”“正”“悬”四字炼得特别精彩:“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而且“潮平”一语为下句中“江春”一语作铺垫。

③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这首诗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由于新年来到,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食他乡,久不得归,自然想到要借雁足给他传递家书。这首诗作者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④名句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历来脍炙人口,你能说说它妙在哪里吗?

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海日”一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

这两句炼字炼句也极见功夫。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而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红日从残夜中升起来,旧年的江上已经看得见春天的气息--比喻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此句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 合作交流

(四) 展示点评

(五) 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思乡之情的诗句呢?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二、学习《钱塘湖春行》

知识链接:

1.简介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歌政治倾向非常鲜明,重视讽喻,崇尚简单易懂。代表作有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

他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讽喻诗;一是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前者把当时社会病态的症结所在,几乎全部呈露在他的笔底。后者则有着曲折离奇、自具首尾的细致的情节描写,和完整而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在语言和音调上又显得特别得流畅匀称,优美和谐。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代表作品:《赋得古原草送别》《买炭翁》《暮江吟》《长恨歌》《琵琶行》《白牡丹》《问刘十九》《宫词》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它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唐宋以来,写西湖的诗篇多得难以统计。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这首诗以即景寓情见长,写诗人骑马浏览中所见到的西湖早春风光,使人觉得生意盎然,如亲见一般,真不愧为名篇。

2.写作背景:长庆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使的时候,骑马到西湖游玩,远看风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别的气质吸引了,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初春的美好。他心旷神怡,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言律诗,抒发了自己对春天西湖赞美和热爱的感情。

(一)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注意读音、节奏及感情。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呢。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划出押韵的字;分析这是一首什么体裁的古诗?找出其中的对偶句,体会其特点。

押韵的字:低、呢、蹄、堤七言律诗

对偶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呢。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律诗2、4、6句押韵,中间两联(颔联、颈联对偶)

3.作者借哪些意象来描绘早春景象的?还有哪些词语也暗示了是早春呢?

(早莺、新燕、乱花、浅草)初平几处谁家渐欲才能

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颔联:写高处,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几处(早莺)、谁家(新燕):莺燕不多,故为早春。这两句专写鸟儿。

颈联:写地下,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渐欲(迷人眼):写花开而还未繁盛:才能(没马蹄):草初生,故,“浅”,也是早春景象。“没蹄”,也是暗切题中“行”字。)

4.作者是按照怎样的路线游览钱塘湖的?

诗人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西湖青山绿水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

5.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最爱湖东行不足”一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二)合作交流

(三)展示点评

惜缘

9.语文七上教案4《古代诗歌四首》 篇九

一、课内双基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中(zhōnɡ)音

肯綮(qìnɡ)

大车瓜(gū)..·B.更(ɡēnɡ)刀 发硎(xínɡ)怵(cù)然 ...C.讠桀(huî)然 踌躇(chú)庖(páo)丁 ..·D.折(zhē)也 有间(jiàn)大郤(xì)...【答案】 C(A中:zhîng;B怵:chù;D折:zhé)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砉然向然,奏刀然,莫不中音 B.善哉!技盖至此乎!C.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D.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 【答案】 D(A向—响;B盖—盍;C善—缮)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庖丁释刀对曰 “释”是放下的意思,与成语“爱不释手”的“释”意思相同。.B.良庖岁更刀 “良”是好的意思,与“感我此言良久立”的“良”意思相同。.C.动刀甚微 “微”是轻微的意思,与成语“微言大义”的“微”意思相同。.D.得养生焉 “得”是得到的意思,与“此言得之”的“得”意思相同。.【答案】 A(B“感我此言良久立”的“良”是很的意思;C“微言大义”的“微”是精深的意思;D“此言得之”的“得”是恰当的意思。)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虽然,每至于族

..C.为之踌躇满志 ....【答案】 C 5.下列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A.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B.道芷阳间行 .C.侯生乃屏人间语曰 .D.时时而间进 .

用心 爱心 专心

B.视为止,行为迟 ..D.吾见其难为 ..

E.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 .【答案】 DE(间或,断断续续地)6.下列加点的词,与“因其固然”的“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虽然,每至于族 .B.若听茶声然 .C.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D.吴广以为然 .【答案】 B(B与题干都当“„„的样子”讲)7.下列句子中的虚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文惠君解牛庖丁为.A.止,行为迟视为.立提刀而.B.藏之善刀而.

硎而刀刃若新发于.C.游刃必有余地矣恢恢乎其于.无厚入有间以.D.杏仁澄之每汲用,皆以.

【答案】 D(两个“以”都当“拿”讲)8.下面对文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手所触着的地方,肩所倚着的地方,脚所踏着的地方,膝所顶着的地方„„ 这四个短句排比,相同句式的紧密排列组合,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与节奏感。写解牛动作以“触、倚、履、踦”四个字描写,活灵活现地再现了庖丁解牛的情状,刻画了人物形象,渲染了动作的娴熟,突出了技艺的高超。

B.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文惠君说:“啊!好极了!你的技术怎么能达到这种程度呢?”

这一句承上启下,借文惠君的赞叹和好奇提问,引起庖丁解牛的见解。也从正面表现了庖丁解牛技艺的高超和令人赞叹。

C.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开始我宰牛的时候,眼里所看到的没有不是全牛的。三年以后,未曾看到整头的牛

用心 爱心 专心 2 了。

由对整头牛的感受发展到对零碎牛的感受,实际上反映了庖丁技术的精进。D.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现在,我只凭精神去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了,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庖丁解牛已达到很高妙的地步,他不是凭五官的感觉来感触牛,而是凭自己的感受来感触牛。

【答案】 B(“正面”应为“侧面”)

二、语段精读

阅读文章第三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车瓜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讠桀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A.所见无非牛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良庖岁更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技经肯綮之未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A.没有不是 B.接触 C.每年 D.筋骨结合的地方 10.下列句子中的“为”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用心 爱心 专心 3 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②吾见其难为 ③怵然为戒 ④视为止 ⑤行为迟 ⑥为之四顾

⑦为之踌躇满志 ⑧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⑧/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⑧/③④⑤⑥⑦

【答案】 B(①介词,替,②动词,做,③④⑤⑥⑦,因为,⑧动词,成为)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首先说明自己追求的是“道”的境界,已经超过技术层面。

B.“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这是庖丁追求道境的第一个阶段,所看见的都是一头头的活牛,要屠宰时不知如何下手。

C.“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这是庖丁追求道境的第二个阶段,所看见的不是一个个完整的牛,而是熟悉了牛的筋骨结构,把它看作可以拆卸的东西。这第二阶段,他仍停留在技术的层面。

D.“方今之时„„而神欲行”,这是庖丁追求道境的第三个阶段,解牛时不用感觉器官,而只靠精神活动来行事。

【答案】 B(所见的没有不是完整的牛的,就是还不熟悉牛的筋骨结构)1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庖丁达到道境的外在表现是刀使用了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B.庖丁道境的内在本质是“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C.庖丁达到道境的方法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以无厚入有间”。D.庖丁虽然达到了道境,但是每次解牛他仍没有把握,所以,“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生怕损坏了刀刃。

【答案】 D(那是讲他达到道境之后的谨慎态度)

三、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齐湣王既灭宋而骄,欲为天子。

燕昭王日夜抚循其人,益为富实,乃与乐毅谋伐齐。乐毅曰:“齐,霸国之余业也,..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约赵及楚、魏。”于是使乐毅约赵,别使使

用心 爱心 专心 4 者连楚、魏,且令赵啖秦以伐齐之利。诸侯害齐王之骄暴,皆争合谋与燕伐齐。燕王悉.起兵,以乐毅为上将军。秦尉斯离帅师与三晋之师会之。赵王以相国印授乐毅,乐毅并将秦、魏、韩、赵之兵以伐齐。齐湣王悉国中之众以拒之,战于济西,齐师大败。分魏师以略宋地,部赵师以收河间,身率燕师,长驱逐北。剧辛曰:“齐大而燕小,赖诸侯.之助以破其军,宜及时攻取其边城以自益,此长久之利也。今过而不攻,以深入为名,.无损于齐,无益于燕,而结深怨,后必悔之。”乐毅曰:“齐王伐功矜能,谋不逮下,.废黜贤良,信任谄谀,政令戾虐,百姓怨怼。今军皆破亡,若因而乘之,其民必叛,祸.乱内作,则齐可图也。若不遂乘之,待彼悔前之非,改过恤下而抚其民,则难虑也。”遂进军深入。齐人果大乱失度,湣王出走。燕王亲至济上劳军,行赏飨士,封乐毅为昌国君,遂使留徇齐城之未下者。乐毅闻昼邑人王蠋贤,令军中环昼邑三十里无入。使人请蠋,燕人曰:“不来,吾且屠昼邑!”蠋曰:“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国破君亡,吾不能存,而又欲劫之以兵,吾与其不义而生,不若死!”自奋绝脰而死。燕师.乘胜长驱,齐城皆望风奔溃。乐毅修整燕军,禁止侵掠,求齐之逸民,显而礼之。宽其赋敛,除其暴令,齐民喜悦。六月之间,下齐七十余城。

荀子论之曰:国者,天下之利势也。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也,积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则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无之。及其綦也,索为匹夫,不可得也。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

(《资治通鉴·周记四》)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燕昭王日夜抚循其人

循:顺从 .B.诸侯害齐王之骄暴 害:害怕 .C.分魏师以略宋地 略:侵略 .D.齐王伐功矜能 矜:夸耀 .【答案】 D(A项“循”:安抚。B项“害”:苦于。C项“略”:强取,攻占。)14.下列各组句子中,表明乐毅“能而好贤”的一项是()①王必欲伐之,莫如约赵及楚、魏 ②赵王以相国印授乐毅 ③秦尉斯离帅师与三晋之师会之 ④若因而乘之,其民必叛 ⑤六月之间,下齐七十余城 ⑥令军中环昼邑三十里无入 A.①②⑤

B.②③⑥

用心 爱心 专心 5 C.①④⑥

D.③④⑤

【答案】 C(②⑤句都只叙述事实,没有说明乐毅是不是贤能;③句说的是秦军将领的事。)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乐毅起先反对燕国对齐国发动战争,原因是齐国强大而燕国弱小,更何况强大的秦国不愿意支援燕国打赢这场战争。

B.剧辛认为乐毅不应该在没有他国军队支援的情况下孤军深入,应该以占领齐国边境城池为主要目的,这样会充实燕国的领土。

C.乐毅听说王蠋贤能,就下令军队不要骚扰王蠋,并派人前去相邀谋事,但王蠋最终还是因为乐毅部下的恶意相逼而自杀身亡。

D.荀况认为,天下如由无道之君把持,就生不如死,即便只想做一个普通百姓,也还是不能实现这一可怜愿望。

【答案】 B(A项说乐毅反对攻齐错,乐毅反对的是燕国单独对齐作战。C项对王蠋自杀原因的表述不全面,“乐毅部下的恶意相逼”只是王蠋自杀的次要原因,“亡国之痛”才是主要原因。D项歪曲了原文,原文是说无道之君等到形势极度恶化了,他即使想当一个普通百姓也做不到。)16.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于是使乐毅约赵,别使使者连楚、魏,且令赵啖秦以伐之利。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遂使留徇齐城之未下者。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心 爱心 专心 6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于是燕王派乐毅同赵国约定,另派使者联系楚国、魏国,再让赵国用讨伐齐国的好处引诱秦国。②就让他留在齐国进攻还没有攻下的城市。③所以治理国家的人如果有道义就会称王,有了诚信就会称霸,而玩弄权术就会灭亡。

四、高考热点

17.《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分别刻画了林冲和杜十娘两个人物形象。请各用一个单句对这两个形象作简要概括。要求对形象的理解正确,表达简明通顺,每句不超过25字。

(1)林冲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2)杜十娘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答案】(1)由委曲求全、逆来顺受到被迫反抗的英雄。(2)沦落风尘,但向往美好爱情、善良而刚烈的妇女。18.根据下面材料内容,概括我国普通话使用的两个特点。

国家语委近日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民众中没上过小学的有0.36%的人会使用普通话,上过小学的有4.69%的人会使用,上过初中的有56%的人会使用,上过高中的有75.76%的人会使用,上过大专的有86.77%的人会使用。普通话在城市里已成校园语言,城市教师达到普通话二级标准的占90%,在农村地区普通话也已基本用作教学语言,农村教师达到普通话二级标准的占6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民众使用普通话人数的多少受教育程度高低的影响;②城、乡教师普通话水平高、低有别。(意思对即可)19.仿照下面的例句,写一段文字,要表达出对所描述对象的思考。

偶尔回到家里,打开水龙头要洗手,看到喷涌而出的清水,急促地流淌,突然使我站在那里,有了深深的颤动,这时我想着:水龙头流出来的好像不是水,而是时间、心情,或者是一种思绪。

偶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心 爱心 专心 7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偶尔在乡间小道上,发现了一株被人遗忘的蝴蝶花,形状像极了凤凰花,却比凤凰花更典雅,我倾身闻着花香的时候,一朵蝴蝶花突然飘落下来,让我大吃一惊,这时候我会想:这花是蝴蝶的幻影,或者蝴蝶是花的前身呢?

五、读写创新

20.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常听到这些说法:“偶像崇拜”、“树立偶像”、“推倒偶像”、“拒绝偶像”、“形同偶像”、“泛偶像时代”、“无偶像时代”、“我心目中的偶像”,等等。关于偶像,你听到或见到过什么,经历过什么,有些什么看法,对于不同的偶像你的感情态度如何,你心目中的偶像是什么?请以“偶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向】

偶像,原本指用木头、泥土等雕塑的供迷信者敬奉的人像,多用于比喻盲目崇拜的对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偶像”一词已不仅仅限于贬义了。许多人公开声明自己的偶像是谁,这时候的偶像只有“崇拜对像”的含义,而没有“盲目”这一附加的情感义了。弄清了偶像一词在内涵上的变化,就找准了思维的支点。现在在某些人特别是年轻人中,偶像崇拜之风较盛,无论是自主的选择,还是情感的偏执,抑或是盲目的跟风,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但未必都正确合理)。一方面,我们不能轻率地判定偶像崇拜的是非优劣,更不能粗暴地干涉他人的偶像崇拜自由,另一方面也不能不明辨崇拜的雅俗,不区分偶像的层次。辩证的认识是写好本话题的前提,但具体行文时可以有所侧重,不必面面俱到。

【佳作赏读】

偶像破坏论

“一声不作,二目无光,三餐不吃,四肢无力,五官不全,六亲无靠,七窍不通,八面威风,九(久)坐不动,实(十)是无用。”这则形容偶像的“十字令”,何等有趣!

偶像何以应该破坏,这几句话可算说得淋漓尽致了。但是世上受人尊重,其实是个无用的废物,又何只偶像一端?凡是无用而受人尊重的,都是废物,都算是偶像,都应该破坏!

用心 爱心 专心 8 世界上真实而有用的东西,自然应该尊重,应该崇拜;倘若本来是件无用的东西,只因人人尊重他,崇拜他,才算得有用,这般骗人的偶像倘不破坏,岂不教人永远上当么?

泥塑木雕的偶像,本来是件无用的东西,只因有人尊重他,崇拜他,对他烧香磕头,盼他灵验,于是愚昧无知的人,迷信这人造的偶像真有赏善罚恶之权,有时便不敢作恶。似乎这偶像还很有用。但是偶像这种用处,不过是迷信的人自己骗自己,非是偶像自身真的有什么能力。这种偶像倘不破坏,人间永远只有自己骗自己的迷信,没有真实合理的信仰,岂不可怜!

天地间鬼神的存在,倘不能确实证明,一切宗教,都是一种骗人的偶像:阿弥陀佛是骗人的;耶和华上帝也是骗人的;玉皇大帝也是骗人的。一切宗教家所尊重的崇拜的神佛山鬼,都是无用的骗人的偶像,都应该破坏!

古代草昧初开的民族,迷信君主是天的儿子,是神的替身,尊重他,崇拜他,以为他的本领与众不同,他才能统一国土。其实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群众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作元首,一旦亡了国,像清朝皇帝溥仪和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像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但是这等偶像未经破坏以前,却很有些作怪:请看中外史书,这等偶像害人的事还算少么!事到如今,这等不但骗人而且害人的偶像,已被我们看穿,还不应该破坏么?

也有人(如希特勒)把国家和民族化妆成偶像,以作为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这就是俗话所说的“拉大旗,作虎皮”。两次世界大战,杀人如麻,就是这种偶像在那里作怪。我想各国的人民如果渐渐都明白世界大同的真理与真正和平的幸福,这种偶像自然就毫无用处了。但世界上多数的人,若不明白它是一种偶像,不明白这种特殊偶像的害处,那大同和平的光明,恐怕不会照到我们眼里来!

世界上男子所受的一切勋位荣典,和我们中国女子的节孝牌坊,也算是一种偶像:因为功业无论大小,都有一个相当的纪念在人心目中。节孝必出自自身主观的自动的行为,方有价值,若出于客观的被动的虚荣心,便和崇拜偶像一样。虚荣心和伪道德的坏处,较之不道德尤甚;这种虚伪的偶像倘不破坏,却是真功业真道德的大障碍!

破坏!破坏偶像!破坏虚伪的偶像!我们的信仰,当以真实与合理为标准;宗教上、政治上、道德上自古相传的虚荣,欺人不合理的信仰,都算是偶像,都应该破坏!此等虚伪的偶像倘不破坏,宇宙间实在的真理和我们心坎儿里彻底的信仰永远不能合一!

【名师点评】

本文议论风趣生动而又层次分明。以十字令形象地引入正题,由偶像之本义论及宗

用心 爱心 专心 9 教迷信这一偶像的直接引申义;然后论述君主之为偶像、国家民族被人化妆为偶像;再由实入虚,议及虚荣和伪道德之偶像,向中国传统道德中的偶像发起猛烈的进攻;接着,在列举分析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提出“破坏偶像”的口号,提倡“真实与合理”的信仰。通览全文,破字当头,立在其中,很有现实针对性和历史纵深感。

10.语文七上教案4《古代诗歌四首》 篇十

一、教学目标

(一)从课文中理解: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二)体会本文层次清晰、结构完整的特点,学习本文细致生动的描写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三)掌握“游刃有余”、“目无全牛”、“踌躇满志”、“肯綮”等词语的意思。了解“乎”、“然”、“为”、“于”等虚词的用法。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文章结构思路是怎样的?

分析:全文四个自然段可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1段):描写庖丁解牛的场面。作者从绘形和摹声两个方面运用大胆的夸张(人触、倚、履、牛体、牛的骨头就分离)和生动的比喻,把庖丁解牛的技术写得超凡入圣。这一节句式整齐,把解牛场面作了诗意化处理,写成了一支劳动交响曲,一支劳动赞歌。

第二部分(2~4段):记叙了文惠君和庖丁的对话。可分为三层。第一层(2段):从文惠君的称赞引出庖丁的话。此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二层(3段):记叙了庖丁的经验之谈。第三层(4段):文惠君“得养生焉”,点出本文主题,即庄子的一切顺乎自然的思想。

(二)本文的主旨是什么?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课文节选自《养生主》,主旨在于阐明保护、蓄养生命之主——精神,提示养生的方法莫过于顺应自然。节选部分借“庖丁解牛”的故事,来比喻社会的复杂如牛的筋骨盘结,处理世事当“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并持“怵然为戒”的审慎、关注的态度,还应该以藏敛(“善刀而藏之”)为自处之道,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以达到人之养生的目的。今天我们学习此文,应该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都不可主观冒进,而应该通过反复实践,逐 步掌握事物的内部规律,然后遵循客观规律处理错综复杂的社会事务,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三)《庖丁解牛》,是一篇虚拟的寓言故事。在表达手法和描述技巧上,有哪些需要我们认真分析、研究和学习的地方?

分析:本文的学习难点,就在于对其组织结构安排、表达技巧和语言运用的灵活、生动方面的理解。

就全文的表现手法和语言技巧来看,可以说,这是一篇精美的议论小品。

文章论理深刻透彻,层层相扣,逻辑严密。写庖丁解牛的经验,先说“所好者道也”,提纲挈领;然后具体分述解牛经过的三个阶段:开始“所见无非牛者”,三年后“目无全牛”,最后“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写出只有在长期实践的活动中,注意摸索,积累经验,才能掌握事物的内部规律。最后,再拓开一层,以“怵然为戒”说明要想获得自然之道以达到养生的目的,还必须注意在关键地方小心谨慎,专心致志。这样层层深入,把道理说得透彻、完善。

文章结构完整、紧凑,前后照应。文章首先以一系列动词正面描写庖丁解牛的精湛技艺,然后以文惠君之语从侧面烘托庖丁解牛的技艺确实非凡,同时又引出下文的对答;第3段通过对答,层层深入地阐明了庖丁解牛的经验,从而得出顺应自然

规律,不妄为,善藏敛的养生之道;最后,又以文惠君之语呼应开首,说明不但解决了“技盖至此乎”的疑问,而且从中得到了很大收益,这就是领悟养生之道。

文章语言精练而富有表现力。写解牛动作以“触、倚、履、踦”四个字描写,活灵活现地再现了庖丁解牛的娴熟技术,并且用夸张手法,比拟庖丁进刀《桑林》之舞,中《经首》之会,有声有色;写解牛结束后“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寥寥数语,一副怡然自得的神态跃然纸上。另外,出自本文的成语如“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流传至今,仍有活力。

(四)作者写解牛场面,为什么避而不谈实况——牛的挣扎之状、血流之景、惨叫之声,而极写庖丁解牛动作的“合于 《桑林》之舞”,奏刀发出的声音合于“《经首》之会”?

分析:作者写解牛时不闻牛惨叫,只能听到悦耳的刀声,暗示了牛在毫无痛苦的情形下被“解”了,说明庖丁的技艺确实出神入化。作者通过对庖丁优美和谐的动作及悦耳的刀声的描写,使读者产生急切了解其绝技如何取得的念头。同时,从结构上看,写这个场面既形象再现了庖丁技艺高超,又为下文申述其所以如此做了自然的铺垫。

(五)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庖丁技艺高超的原因,从庖丁的话中可以得知。其一,对“道”的追求超过了对技术的追求(“进乎技矣”)。他不停留在掌握具体的“技”上,而是探求“道”——解牛的规律——作为实践的目标。其二,不懈实践,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探求规律,运用规律。正因为如此,他由不懂规律(“自解全牛”)过渡到认识规律(“目无全牛”),又飞跃到熟练运用规律(游刃有余)。其三,谨慎小心,尊重规律:“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从来不骄傲大意。

(六)文惠君听庖丁介绍后,说自己懂得了“养生之道”,解牛之道和这种“养生”之道有什么联系?这个寓言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分析:虽然庖丁所好的“道”和文惠君所说的“道”(实质上也是庄周所讲的“道”)所指不一样,但在后者看来,社会如牛体,尽管矛盾复杂,斗争激烈,但总有间隙可寻,只要像庖丁那样,“以无厚入有间”,顺应环境,随俗沉浮,回避矛盾,就能保全性命,养护精神。这种消极颓废的处世之道,理所当然为今人所抛弃,其实这不是庖丁经验本身所固有的,而是道家用此来宣扬其人生哲学。今人则从故事本身所反映的客观内容得到有益的启发。从两者的不同也许能得到这样的启示:只有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客观事物,才能掌握科学的规律。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指导自读。

自读作业。

1.正音正形。

踦 砉 騞 郤 窾 硎 謋

2.借助课文注解和工具书逐句翻译课文。

3.划分本文层次,归纳大意。

(二)讨论以下问题。

1.归纳“为”、“乎”、“然”、“于”等虚词的用法。

(1)为

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介词,替,给)

②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都是动词。前一个,解的意思;后一个,作为的意思。)

③视为止,行为迟(两个“为”同义,因为的意思。)

④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两个“为”同义,因为。)

(2)乎

①技盖至此乎?(疑问语气词,呢。)

②进乎技矣(相当于“于”,可不译。)

③依乎天理(同②)

④而况大軱乎!(表疑问语气,呢。)

⑤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形容词词尾。加强语气,表示强调。)

(3)然

①奏刀騞然(象声词词尾。)②因其固然(副词词尾,表“„„的样子”。)

③虽然,每至于族„„(代词,这样。)

④怵然为戒(形容词词尾,表“„„的样子”。)

(3)于

①合于《桑林》之舞(介词,引出对象。)

②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介词,从。)

③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介词,对于。)

④虽然,每至于族(动词后缀。)

2.讨论本文的段落及大意。

本文共4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首段):描写庖丁解牛的一个场面,突出庖丁的技术高超。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庖丁技术之所以高超的原因。

第三部分(末段):从故事引出养生之道。

3.讨论文章细致生动的描写。

第1段,作者描写了一个场面:庖丁解牛。但是,作者是以动作描写为主,一连用了5个动词:总的动作描写是“解”,然后分别描写手“触”、肩“倚”、足“履”、膝“踦”,这一系列的艺术化、舞蹈化了的动作描写,已初见庖丁解牛技术的娴熟。接着作者侧重描摹他解牛时进刀而发出的声音,又对这声音用了两个比喻。描摹声音时,用了两个拟声词:“砉”、“騞”;两个比喻是“桑林之舞”、“经首之会”。生动地描写出庖丁动作的节奏感,表现了一个至高境界。

4.讨论庖丁对话的层次。课文第3段记叙庖丁的“经验之谈”。庖丁的话可分六层。

第一层是“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这句话是庖丁“经验之谈”的总纲,概括了下面谈话的全部内容。

第二层是从庖丁多年解牛的感受上谈的。当初解牛,所见皆全牛,与一般人所见的一样;三年之后,未见全牛,说明他对牛的全身结构完全摸清了。不再把一头牛看成全牛,而是把它看成可以拆卸的东西。这是至高境界。

第三层详细说明对这种境界的感受:“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庖丁能达到这种娴熟境界的原因是“依乎天理”,即依照牛的天然构造。

第四层庖丁从用刀的结果谈解牛的娴熟。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而庖丁所用之刀,用了19年,解了数千头牛,其刃却如“新发于硎”,从用刀的结果表现庖丁解牛技艺娴熟。庖丁解释用刀结果不同之原因:良庖是“割也”;族庖是“折也”;而自己用刀则是“以无厚入有间”,于是才“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

第五层写庖丁虽有高超的技艺,却从不掉以轻心。每当“见其难为”,则“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

第六层写庖丁解牛成功之后那怡然自得的神情:“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5.讨论本文的主题思想。

(参考“难点、重点分析”第2题)

〖小资料〗

(一)关于作者。

庄子,名周,字子休,约生于公元前369年,死于公元前286年。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附近)人,为战国时期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学派”。曾经做过漆园吏。他可能生于没落贵族家庭,生活贫苦,学问渊博,善于辩论,他的著作辑入《庄子》一书,现存33篇。该书由后人整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周所作。《庄子》一书的寓言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庄周对当时的社会变革抱着无可奈何、玩世不恭的态度,宣扬并追求一种完全恢复人的“天然本性”的精神境界。

(二)庄子的有关思想主张。

1.庄子主张“天道无为”。“道”是什么?《庄子·大宗师》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生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齐物论》在谈到风的时候说:“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这是说风是自己在吹,是“自取”,并不是哪个外在的怒者使它发出不同的声音。这就是庄子“天道无为”的思想,是一种神秘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观点。

2.庄子主张相对主义的认识论。《庄子·德充符》说:“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观之,万物皆一也。”这是一种相对主义的认识论。它的意思是说:如果你用“异者”的眼光去看,那么,肝与胆的距离就像楚和越那样遥远;如果你用“同者”的眼光去看,那么,万物都是一样的。

上一篇:第一环节回头看工作报告下一篇:四年级阅读分析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