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新闻传播史重点

2024-07-21

外国新闻传播史重点(精选5篇)

1.外国新闻传播史重点 篇一

外国新闻事业史重点章节: 第一章 外国新闻事业的起源

第二章 发达国家近代报业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 英国近代报业、第三节 美国近代报业)第三章 发达国家现代报业的发展和变化(第二节 英国现代报业、第三节 美国现代报业)

第一章 外国新闻事业的起源

第一节 古代的新闻传播: 口头,手写,印刷 第二节 16世纪:手抄小报和新闻书 第三节 17世纪:从定期报刊到日报

1.定期报刊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报业,即近代新闻事业的诞生。

2.定期报刊产生于17世纪初,发源地是德国和尼德兰。

3.世纪上第一张日报:德意志地区,莱比锡一位书商创办《新到新闻》。

第四节 新闻事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第二章 发达国家近代报业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概说

一、近代新闻事业:从17世纪初定期报刊问世到19世纪末。

二、无产阶级报刊三个阶段:工人报刊、无产阶级政治报刊、无产阶级政党报刊。

工人报纸主要为团结工人共同进行经济斗争服务。无产阶级报刊的办报宗旨:宣传本组织的纲领,追求特定的社会目标或政治目标。内容具有很强的战斗性。体制上通常同主办的组织(工会或政党)结为一体。

三、1.上层报纸:工业革命过程中出现较早的商业报刊。它们代表资产阶级利益,政治经济上独立;业务上提倡客观报道,提供硬新闻;读者对象主要政界、工商界或知识界人士。

2.廉价报纸:工业革命后期,各国先后出现了面向社会中下层的通俗报刊,因售价较低,通常称为廉价报纸,又因读者均为平民大众,也称为“大众化报纸”。内容上注重地方新闻、社会新闻以及软新闻;形式上文字通俗,版面活泼,可读性强;经营上完全商业化,大量刊登广告,以此来降低售价,扩大发行。廉价报纸的出现使商业报纸更加兴盛,逐步成为资产阶级报业的主体,并为其向现代报业演变奠定了基础。

四、论述:

1、近代报业的发展中,封建统治和保守势力的压制资产阶级民主势力的反压制,是贯穿其间的基本矛盾。围绕这一矛盾,各国报业有相似的发展轨迹:

①资产阶级革命以前,资产阶级报刊受到封建统治者的压制。②在资产阶级革命发动和进行过程中,资产阶级报刊大量兴起。③资产阶级革命后,资产阶级报刊成了新的统治阶级的舆论工具。报业发展随着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逐步完善和稳定。④资产阶级革命后,各国都经历了一个政党报刊为主的时期。

政党报刊的特点:政治上有党派性;经济上依赖政党;内容重时政言论;读者为上层社会。⑤工业革命给近代报业带来重大影响。

各地联系密切,农村人口流向城市,提高了城乡民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教育普及,扩大读者群。邮电通信更加便利。广告增加,资金充裕。无产阶级也在为自身的民主权利而斗争,使得办报的政治环境逐步改善。⑥随着经济的发展,民营商业报刊发展起来。

第二节 英国近代报业

一、英国最早的周报《每周新闻》。

18世纪中期,辉格党的报刊随着该党在议会中势力的加强而渐居上风。

二、1、皇家特许制度:英控制印刷出版的措施。1528年,英王亨利八世下令限制印刷业的发展,1538年正式建立皇家特许制度,规定所有出版物均须经过特许,否则禁止出版。1557年,玛丽女王下令成立皇家特许出版公司,规定只有经过女王特许的印刷商才能成为公司的会员,只有公司会员和其他特许者才能从事印刷出版。

2、星法院:1570年,伊丽莎白女王将参议院司法委员会独立为“星法院”,以加强封建统治。星法院颁布特别法令,严厉管制出版活动,如一切印刷品均须送皇家出版公司登记;皇家特许出版公司有搜查、扣押、没收非法出版物及逮捕嫌疑犯的权力等。

3、《泰晤士报》:在报业独立化的趋势下创办。英国资产阶级非政党报刊的主要代表。发刊于1785年元旦,创办人为沃尔特。三年后正式定名。在经营上,割断和政府的联系,充分自立。报道上,大量刊登国内外要闻,有独家新闻。言论上,标榜独立。另外,重视采用新技术。《泰》无明确的政党背景,有自己的阶级立场和政治倾向。它是工商资产阶级的代言人,因面能在工业革命后的形势下,成为影响英国政局的重要力量。

4、《每日电讯报》:英取消“知识税”后,廉价报纸兴起。《每日》是最为成功最有影响的。创办于1855年6月29日。在劳森经营时期得到真正发展。他进行了革新:首先,扩大新闻报道面,重视报纸的趣味性。注意社会新闻。其次,改革版面编排,采用大字多行标题,使之鲜明醒目。再次,劳森十分重视延揽人才。该报一直是英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劳森被尊为“英国报业之父”。以后变为上层报纸。

5、《北极星报》:在英宪章运动中诞生。1837年宪章左翼力量创办。在利兹出版,后迁往伦敦。1852年停刊,出版15年。《北》高举“人民宪章”的旗帜,宣传宪章派左翼主张,报道他们的活动,有力地指导英国工人阶级的斗争。主张一切国家的工人阶级联合起来。《北》注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旗帜鲜明,文字通俗,从而赢得大量读者。它是英国近代无产阶级政治报纸的卓越代表。

6、密尔顿和出版自由:密尔顿是英国资产阶级政论家和诗人。他发表了许多文章和政论小册子,阐述主权在民的思想。1644年发表了《论出版自由》的演说。密尔顿全面批评了出版检查制度的弊端。强调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是与生俱来的权利。他认为这种自由“是一切伟大智慧的乳母”,限制这种自由只会伤害真理。列宁说,这个口号从中世纪末直到19世纪成了全世界一个伟大的口号。因为它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进步性,即反映了资产阶级反对僧侣、国王、封建主和地主的斗争。

三、英报业领域的压制与反压制: A、英国统治当局控制报业的手段:

1.征收印花锐。所有报刊一律征收印花税,纸张税,广告税,三者合称为“知识税”。2.运用法律制裁。四种名目:叛逆罪,煽动诽谤罪,侵犯国会特权,总逮捕令。3.实行津贴收买。实际上就是贿赂收买。

各种手段使报刊备受压抑,报界进行了反复的斗争,这是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继续,也是新兴的工商资产阶级同旧势力斗争的一种反映。B、反压制斗争:

1. 集中在报道国会的问题上。有的报刊采取省略字母的办法报道国会议员和政界人物。2. 批评当权人物方面。一些报人因在刊物上批评重要人物而被捕。但政府迫于群众的抗议而释放被捕者。

第三节 美国近代报业 1.哈里斯《国内外公共事件》 1690年

2.坎贝尔《波士顿新闻信》 1740年北美殖民地第一份连续出版的报纸 3.纽约三大便士报:《太阳报》、《先驱报》、《论坛报》

4.曾格案件:曾格是纽约市的印刷商,创办了《纽约周报》,发表了一系列批评总督的文章而被捕。安德鲁。汉密顿为其辩护。汉密顿指出:只有谎言才构成诽谤,每个公民都有陈述无可非议的事实真相的自由.最后陪审轩不顾法官的阻挠,裁定曾格无罪。这一案件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北美人民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斗争。5.美国独立战争中卓越的报刊活动家:

(1)亚当斯:宣传家、革命组织者,也是报人,办过报纸。他认为:英国政府剥夺了殖民地人民的基本权利,殖民地脱离母国而独立是完全合情合理的。这一观点成为革命派的重要思想武器。

(2)托马斯:印刷工出身,与人合办报纸,不久买下全部产权,独自经营。在报上公开宣传独立。列克星敦战斗打响后,他率先发表了详细报道,一系列文章有力地鼓舞了人民投入战斗。

(3)佩因:曾在《宾西法尼亚杂志》任编辑,指责英国专横,宣传取缔黑奴制。出版政论小册子《常识》,指出:争取独立是个常识问题。它鼓舞了人民战斗的决心和勇气,被认为是独立战争的响亮号角。随着时局的发展,又先后发表了13篇题为《危机》的文章,在危急关头鼓舞了士气。

6.北美殖民当局对报刊的压制手段:1.实行出版许可制。2.实施诽谤法。3.贿赂和收买某些报业主。7论述:(1)杰弗逊和新闻自由

杰弗逊执笔起草的《独立宣言》,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文献,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理论的精辟概括。马克思称之为人类第一个人权宣言.经他为首的斗争,国会于1789年制定宪法修正案,即人权法案,共10条。

杰弗逊的民主思想中,新闻自由思想占有重要地位:

1.率先提出并积极努力为新闻自由立法。

2.正确指出了新闻自由在行使民主监督方面的作用。

3.深刻阐述了新闻自由对探索真理的意义。他说: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给人们打开所有通向真理的道路。迄今为止,找到的最好的办法是新闻自由。他认为打开通向直理的门户,巩固用理性来检验每一件事情的习惯,是我们能传给我们的继承者的最有效的约束物,以这种约束来防止他们用自己的意见来约束人民.4.局限:他倡导的新闻自由是为资产阶级政治秩序服务的。(2)美国廉价报纸:

大致在南北战争以后,独立的民营报纸才全面取代政党报纸,确立了在报坛的主体地位。

1.纽约《太阳报》:美国第一份成功的廉价报纸,本杰明。戴1833年9月3日创办。①坚持低价发行。②内容主要是软新闻:地方新闻、社会新闻等。③重视广告收入。为美国开商业小报的先河。

2.纽约《先驱报》:1835年5月6日发刊。创办人贝内特。热衷于耸人听闻的题材,报道内容更加广泛,更重视全方位的新闻报道。注意全国性信息和国际新闻。首创金融新闻栏,首创社交新闻,率先提供体育新闻。1924年与《论坛报》合并为《纽约先驱论坛报》。

3.纽约《论坛报》:1841年4月10日发刊。创办人格里利,出身印刷工。《论坛报》同辉格党的政治活动常常是难解难分的。①摒弃煽情主义的做法。②重视言论,宣传社会主义,提倡开发西部,要求打击投机商人,严惩贪官污吏等。《论坛报》的改革言论中影响最大的有二:提倡开发西部,反对奴隶制度。《论坛报》重视延揽人才,马克思曾担任该报驻英国的通讯记者。“道德机关报”。

4.《纽约时报》:1851年9月18日。雷蒙德与二位同事合伙创办。该报摒弃了《太阳报》、《先驱报》的煽情主义作风,也排除了《论坛报》政治激进的态度,主张新闻翔实、言论平和。该报对南北战争的报道十分出色。它实际上始终反映雷蒙德的党派倾向。

第四节 法国近代报业

1.法国革命前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等。

2.法国资产阶级报业的演进轨迹:19世纪前期,官报和政党报刊占报业的统治地位;19世纪中后期,随着廉价报纸的兴起,出现了政党报刊和商业报刊并存发展的局面。

3.《报纸》:法国第一张持续出版的周报,1631年勒诺多创办。经国王特许发行,是官方的喉舌。以报道国外新闻为主,以后增加了国内新闻和广告,还有政治评论。

4.《人权宣言》:1789年8月,法国国民会议通过。其中规定: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各个公民都有议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

5.意义:①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明确规定出版自由的正式文件,且正式写入法典。②它强调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观点的其局限性。6.雅格宾派的报纸:

(1).马拉的《人民之友报》:马拉,医生,法国革命爆发后投入战斗,为雅各宾派的领袖之一。1789年创办《人民之友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主要喉舌,法国大革命中最有影响的报纸。抨击封建势力,坚定地主张依靠人民,实行革命的专政,反映人民的呼声和要求。马拉一直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办报。最终被吉伦特分子暗杀。恩格斯曾高度评价马拉和《人民之友报》。(2).阿贝尔的《杜歇老爹报》(3).德穆兰和《法国及布拉班革命报》

7.19世纪中后期法国的廉价报纸:《新闻报》、《世纪报》,1836年7月1日创办于巴黎

(1).《新闻报》:资产阶级报人吉拉丹创办。特点:①刊登社会新闻和法院新闻;②刊登生活常识方面的知识性、实用性材料;③多刊登文学作品,巴尔扎克的《老处女》,开长篇连载的先河;④改革报业经营,增加广告收来降低报价,这在法国是首创。

(2)《世纪报》:杜塔克创办。是独立经营的商业报纸。报道广泛,注重社会新闻、法庭案件。率先刊登短篇小说。还组建广告公司。

8.《出版自由法》:1881年7月29日法国议会通过的正式的新闻法律。它是法国大革命以后新闻出版自由发展进程的全面总结,是法国新闻界为争取新闻出版自由而进行的长期斗争的成果。这一法律是《人权宣言》宣告的言论出版自由的具体化,对于法国,欧洲乃至世界的报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9.巴黎公社时期的报刊: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由于公社内部存在着两派分歧,不少报纸卷入了内部斗争,造成很坏影响。而且公社领导的新闻政策失之过宽。10《法兰西共和国公报》:巴黎公社时期最重要的报纸。报价昂贵。

11.《杜歇老爹报》:发行量最大报纸。阿贝尔创办。读者对象是广大群众,语言浅显通俗,很受读者欢迎。态度鲜明,言论泼辣。

第五节 德国现代报业

一、德国(日本)没有明显的廉价报纸时期,这是和英美法有所不同的。

二、联邦德国至今没有全国性的报业中心。报纸绝大部分为商业报纸。

三、施普林格报团:90年代后期,德国最大的报团为施普林格报团。创办广播周刊《听》,《汉堡晚报》,买《世界报》75%的股份。被称为“报界沙皇”,拥有全国性日报《世界报》和《图片报》。

1.《法兰克福汇报》:1949年创刊于法兰克福。重视经济新闻和国际新闻。读者对象主要为政界、工商界、文教界人士。

2.《世界报》:施普林格买75%股份。消息灵通,报道广泛,编排活泼。国内外有广泛记者网,两面报道并重。读者为中等文化水平以上的中年人。

3.《南德意志报》:1945年创刊于慕尼黑,1949年改为日报。倾向社民党。读者为自由派知识分子。4.《图片报》:1952年创刊汉堡,图文并茂的大众化报纸。

5.《明镜》周刊:1947年创刊,社址汉堡。政治上中间偏左,注重调查性报道,敢于揭露政界内幕和社会弊端。

第六节 日本现代报业

一、军国主义统治时期,当局控制报业的措施有:

强化管理机构;限制报道内容;控制纸张供应;强行合并报纸。这是日本报业的“统制时代”,是日本新闻史上最为黑暗的时期。

二、近期全国性报纸五家:《读买新闻》、《朝日新闻》、《每日新闻》、《产经新闻》、《日本经济新闻》。这些报纸面向全国发行,在舆论界居主导地位。

三、垄断情况:五家全国性大报,已形成为五个全国性的垄断集团。①它们都在东京、大阪以及其他主要城市设立本社,分别出报。

②它们除出版报刊外,还兼营广播电视,有广告和其他文化事业公司,是传播媒介集团。③兼营大众传播以外的行业。

1.《朝日新闻》:1879年于大阪,村山龙平。1888年打入东京,开始出版《东京朝日》,1940年两地报纸统称《朝日新闻》。广泛刊登国际国内新闻,既注重速报,又致力于详报和解说,一贯重视采用先进传播技术。2.《读卖新闻》:1874年创办于东京。除了国内外新闻外,注重社会新闻、体育新闻,版面活泼,文字通俗。3.《每日新闻》:前身是1876年创办的《大阪日报》,创刊年份定于1872年,这是《东京日日新闻》的创办之年。在战前和战时曾是日本第一大报。

4.《日本经济新闻》:前身是《中外物价新报》,曾与《日刊工业新闻》等10家报纸合并,1946年定名。是一份有全国影响的综合性经济报纸,是财团、工商企业、银行界中上层人士必读之物。注重准确、快速的经济报道和经济动向分析。报社设有一系列调查研究机构。

5.《赤旗报》:日本共产党机关报,现存政党报纸中发行量最大的一家。1928年创办。把宣传日共纲领、发展民族民主统一战线、实现人民民主作为自己的任务。主张通过《赤旗报》联系群众,推进党的活动。6.《产经新闻》:《日本工业新闻》和其他报纸合并成。由经济报纸转变为综合性报纸,和政界、财界、企业界右翼势力关系密切,政治态度偏右。7.重要期刊:《文艺春秋》

第四章 俄罗斯地区报业的发展和演变

第一节 概说

1、俄罗斯地区报业至今已走过300年的历程。300年的报业史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沙俄时期、苏联时期、独联体时期。

2、标志着俄国近代报刊的产生:1703年沙皇彼行一世倡导出版的《新闻报》

3、早期资产阶级报刊可以分为两部分:革命民主主义派报刊和民粹派报刊。革命民主主义派由平民出身的知识分子组成,19世纪60年代的代表人物是车尔尼雪夫斯基,主要刊物有《同时代人》、《祖国纪事》等。民粹派是继革命民主主义派之后出现的一种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潮,代表人物是米海伊洛夫斯基,主要刊物有《俄国财富》等。

4、俄国无产阶级报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工人报刊、全俄政治报、布尔什维克党报。

5、列宁领导创办的第一份全俄政治报:《火星报》党内两上政治派别: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布尔什维克党创办了大型群众性的政治日报《真理报》。

6、苏联时期:列宁在革命胜利前后阐发了一系列报刊思想,对社会主义报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以斯大林为首的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苏联人民开始了长达4年之久的伟大的卫国战争。在卫国战争期间,以《真理报》为旗帜的苏联报刊是全党、全国的舆论中心,是思想战线上反法西斯的前沿阵地。1985年戈尔马乔上台后,苏联开始了社会政治的全面改革。

第二节 沙俄时期的报业

1、《新闻报》:1703年1月2日在莫斯科问世。是沙皇彼得一世倡导创办的俄国第一份铅印官方报纸。宗旨是报道战争消息。这张报纸的出版,标志着俄国近代报业的诞生。俄国著名科学家罗蒙诺索夫任《新闻报》主编。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时期,该报经常发表文章,对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进行攻击、诽谤。《新闻报》慑于革命的威力于1917年底停刊。《新闻报》是俄国近代报刊史上创办最早、存在时间最长的官报。它为沙皇专制制度的巩固、发展和延续做了大量的舆论工作,是沙皇政府得力的统治工具。

2、《莫斯科新闻》:1756年,莫斯科大学依照《新闻报》的样式创办,自此打破了官办《新闻报》独家垄断的局面。是非官方报纸,偏重于传播科学知识和西方的新思想、新观念,深受知识阶层的欢迎。由于报纸编辑权的更易,该报政治立场也常发生变化。卡特科夫任主编时,他是一个君主主义者,反报纸办成君主主义的刊物,宣扬地主和僧侣的反动观点。

3、十二月党人报刊活动:俄国军队追击法国侵略军征战国外。1825年12月,军队起义,史称领导这次起义的贵族军官为十二月党人。十二月党人所办的报刊,最有影响的为《北级星》(1823-1825)。它是十二月党人秘密组织“北方协会”的不定期刊物,主要内容为宣传解放农奴,废除书刊检查制度,动员人民起来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4、赫尔岑是俄国早期的革命家、思想家。他把废除农奴制作为俄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一步,希望通过农民村社实现社会主义。他的思想为后来俄国的民粹主义(即空想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赫尔岑与人合作出版了《北极星》丛刊和《钟声》杂志。《北极星》的刊名和宗旨与十二月党人1823年创办的那份《北极星》相同。《钟声》最初为月刊,后来改为不定期刊。

5、资产阶级报刊的产生:以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这些平民出身的知识分子革命家,创办了一批民主主义报刊,其中最著名的是期刊《同时代人》和《祖国纪事》。

6、《同时代人》:1836年由普希金在彼得堡出版。文学和社会政治杂志。1853年车尔尼雪夫斯基主持编辑工作后,该刊经常发表有关农民革命问题的文章,成为革命民主派的主要论坛,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7、《祖国纪事》:1839年版得堡创办。是文学和社会政治月刊。前期由安·克拉耶夫斯基负责发行,别林斯基主持评论栏,大力宣传唯物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和现实主义。由于《祖国纪事》坚持革命民主主义立场,支持俄国的民主革命运动,因而多次受到出版检查机关的迫害和查封,1884年被迫停刊。

8、民粹派的报刊《俄国财富》:科学、文学和政治旬刊。该刊登载了一系列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宣扬唯心史观,诬蔑革命群众运动。1905-1907年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俄国财富》改变了编辑方针,政治上保持中立,1918年停刊。米海伊洛夫斯基曾任主编。

9、无产阶级报刊的产生和发展的三个时期:①工人运动的兴起和早期工人报刊。②列宁和全俄政治报《火星报》。③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分裂和布尔什维克报刊。

10、工人报刊:1880年出版了俄国历史上第一个工人秘密刊物《工人曙光报》。由于沙皇政府的迫害,报纸只出了一期便停刊。

11、《火星报》:1900年12月24日,第一期《火星报》在德国莱比锡出版。《火星报》创刊后不久就迁往慕尼黑出版。自1902年4月起改在伦敦出版。1903年春天起又改在日内瓦出版。列宁实际上是《火星报》的主编和领导者。他在《火星报》上发表了许多有关党的建设和俄国无产阶级革命问题的文章,对国际生活的重大事件作了评论。列宁创办的第一份全俄政治报。宣传内容:同“经济派”论战和宣传党的纲领。

经济派的特点:①崇尚工人运动的自发性,否认革命理论对工人运动的指导意义。

②崇尚经济斗争,认为反对沙皇制度的政治斗争不是工人运动的任务而是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事情。③在思想上崇尚自发性,在行动上崇尚经济斗争,在组织上就必然依恋涣散的小组习气和手工业方式,否认建立统一集中的政党的必要性。

宣传党的纲领:当时《火星报》实际上起着俄国工人运动指导中心的作用,它必须为召开社会民主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作好党纲的准备。

组织工作:列宁指出:“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火星报》组织工作的特点:①收集稿件和信件。②传递报纸和其他文件。③在国内建立地下印刷所。④为报纸募集出版和活动经费。

《火星报》的历史功绩:

①使多数地方工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为建党准备了思想基础。②把分散的地方组织联结起来,为建党奠定了组织基础。③通过广泛的讨论和宣传,为建党准备了正确的纲领。

从52期起,《火星报》的领导权被孟什克掌握,报纸因此而成为反对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工具。此后,党内称52期以后的《火星报》为“新《火星报》”,52期以前的《火星报》为“旧《火星报》”。

12、《前进报》:布尔什维克的第一份机关报。1905年于日内瓦。该报同机会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13、《无产者报》:1905年于日内瓦,列宁任主编。布尔什维克党新的中央机关报,《前进报》因而停刊。

14、《新生活报》:1905年彼得堡创刊。布尔什维克党的第一份合法日报。其革命宣传,深受广泛群众的欢迎。

15、《工人报》:布尔什维克正式成为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称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将《工人报》定为它的正式机关报。

16、《明星报》:1910年彼得堡。一份公开出版的供先进工人阅读的报纸。1912年5月5日,《真理报》创办的同时,《明星报》停刊。

17、《真理报》:1912年5月5日在彼得堡问世。列宁亲自筹划下创办的大型群众性政治日报。该报是全俄性的政治讲坛、广大工人的耳目喉舌。1914年停刊。《真理报》第一阶段虽然只存在了两年多的时间,但却为布尔什维克党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造就了新的一代工人革命者,为十月革命的胜利做了充分的准备。

为准备和实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①揭露临时政府的本质,宣传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思想。②宣传列宁的《四月提纲》,以此来统一全党思想。③宣传四月代表会议精神,促进苏维埃改组。④直接宣传和推动十月武装起义。

1917年,《真理报》复刊,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机关报。

第三节 苏联时期的报业

苏维埃政权初建阶段:取缔资产阶级反动报刊,建立社会主义的新闻体系。党采取了一系列组织措施,克服行政重重困难,在国内战争和经济恢复时期初步建立了一个以中央报刊为主、以地方报刊为辅,以党的机关报为主、以服务于不同读者的专门报刊为辅的新型报业网络。

当时建立的中央报纸:《真理报》:1917年在彼得格勒恢复原名出版。《消息报》1917年在彼得格勒出版(苏维埃政权的正式机关报)。《贫农报》,《经济生活报》,《民族生活报》,《劳动报》,《红星报》,《共青团真理报》。

新经济政策时期报刊方式的调整:列宁曾三次提出把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上来,与此相适应,要求报纸调整方针,把经济报道放在宣传的首要地位。

革命胜利前后列宁的主要报刊思想: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报刊思想,对无产阶级报刊的性质、任务、功能等有精辟的阐述:

①关于报刊的宣传组织作用:列宁指出: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②关于报刊的党性原则:列宁一贯认为,无产阶级党报应该明确坚定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③关于新闻出版自由:列宁十分重视新闻出版自由对无产阶级的重要性,又强调新闻出版自由的阶级性质。批判了资产阶级出版自由的虚伪性。

④关于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在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以后,列宁提出了“报纸刊物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具”的新方针。

⑤关于群众办报和舆论监督:列宁一贯重视发动群众办报。一定要让所有革命民主主义者都来写稿,都来报道有关运动的消息,发表自己的意见。

解冻的年代:赫鲁晓夫认为以前的报纸言论过于沉闷、保守,允许有限度的开放新闻自由。于是苏共“二十大”以后,国内政治生活出现了一段比较活跃的时期,被西方资产阶级学者称为“解冻的年代”。一大批30年代大清洗中受害者恢复了名誉,报纸上开始触及过去属于“禁区”的问题,对工农业生产上存在的重大问题,报纸上也逐步接触和揭露。

苏联新闻体制的含义:一是指新闻媒介的所有制和经营管理机制,一是指国家对媒介的法律和行政管理方式。

苏联新闻体制的特点:①新闻媒介全部国有。②媒介管理高度集权。③媒介功能只重宣传。④信息来源十分单一。⑤媒介言论高度统一。

苏联新闻业的这种体制,具有集中、统一、封闭的特征。

苏联第一部新闻法《全苏新闻法》:1990年6月正式通过。几个重要规定:①取消了新闻审查制度。②规定各种组织或公民个人都有权办报。③扩大了办报人的自主权限。

第四节 独联体各国报业现状

一、俄罗斯目前的新闻体制特点:

1.多元化的媒体归属形式:①官办报刊。②政党报刊。③同仁报刊。④商办报刊。

2.多样化的媒体调控形式:①行政手段。②经济手段。③法律手段。俄罗斯联邦1991年12月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法》。

二、独联体其他国家现状:①新闻媒体纷纷改换门庭。②出现了“信息贫乏”状态。③报业活动出现无序局面。④对媒介的法制管理开始起步。

第三节 美国近代报业

1.哈里斯《国内外公共事件》 1690年

2.坎贝尔《波士顿新闻信》 1740年北美殖民地第一份连续出版的报纸 3.纽约三大“便士报”:《太阳报》、《先驱报》、《论坛报》

4.曾格案件:曾格是纽约市的印刷商,创办了《纽约周报》,发表了一系列批评总督的文章而被捕。安德鲁·汉密顿为其辩护。汉密顿指出:只有谎言才构成诽谤,每个公民都有“陈述无可非议的事实真相的自由”。最后陪审轩不顾法官的阻挠,裁定曾格无罪。这一案件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北美人民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斗争。

5.美国独立战争中卓越的报刊活动家:

(1).亚当斯:宣传家、革命组织者,也是报人,办过报纸。他认为:英国政府剥夺了殖民地人民的基本权利,殖民地脱离母国而独立是完全合情合理的。这一观点成为革命派的重要思想武器。

(2).托马斯:印刷工出身,与人合办报纸,不久买下全部产权,独自经营。在报上公开宣传独立。列克星敦战斗打响后,他率先发表了详细报道,一系列文章有力地鼓舞了人民投入战斗。

(3).佩因:曾在《宾西法尼亚杂志》任编辑,指责英国专横,宣传取缔黑奴制。出版政论小册子《常识》,指出:争取独立是个常识问题。它鼓舞了人民战斗的决心和勇气,被认为是独立战争的响亮号角。随着时局的发展,又先后发表了13篇题为《危机》的文章,在危急关头鼓舞了士气。5.北美殖民当局对报刊的压制手段:(1).实行出版许可制。(2).实施诽谤法。

(3).贿赂和收买某些报业主。6.论述:杰弗逊和新闻自由

杰弗逊执笔起草的《独立宣言》,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文献,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理论的精辟概括。马克思称之为人类“第一个人权宣言”。经他为首的斗争,国会于1789年制定宪法修正案,即“人权法案”,共10条。

杰弗逊的民主思想中,新闻自由思想占有重要地位:(1).率先提出并积极努力为新闻自由立法。

(2).正确指出了新闻自由在行使民主监督方面的作用。(3).深刻阐述了新闻自由对探索真理的意义。

他说:“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给人们打开所有通向真理的道路。迄今为止,找到的最好的办法是新闻自由。”他认为“打开通向直理的门户,巩固用理性来检验每一件事情的习惯,是我们能传给我们的继承者的最有效的约束物,以这种约束来防止他们用自己的意见来约束人民”。(4).局限:他倡导的新闻自由是为资产阶级政治秩序服务的。7.美国廉价报纸:

大致在南北战争以后,独立的民营报纸才全面取代政党报纸,确立了在报坛的主体地位。

(1).纽约《太阳报》:美国第一份成功的廉价报纸,本杰明·戴1833年9月3日创办。①坚持低价发行。②内容主要是软新闻:地方新闻、社会新闻等。③重视广告收入。为美国开商业小报的先河。

(2).纽约《先驱报》:1835年5月6日发刊。创办人贝内特。热衷于耸人听闻的题材,报道内容更加广泛,更重视全方位的新闻报道。注意全国性信息和国际新闻。首创金融新闻栏,首创社交新闻,率先提供体育新闻。1924年与《论坛报》合并为《纽约先驱论坛报》。

(3).纽约《论坛报》:1841年4月10日发刊。创办人格里利,出身印刷工。《论坛报》同辉格党的政治活动常常是难解难分的。①摒弃煽情主义的做法。②重视言论,宣传社会主义,提倡开发西部,要求打击投机商人,严惩贪官污吏等。《论坛报》的改革言论中影响最大的有二:提倡开发西部,反对奴隶制度。《论坛报》重视延揽人才,马克思曾担任该报驻英国的通讯记者。“道德机关报”。

(4).《纽约时报》:1851年9月18日。雷蒙德与二位同事合伙创办。该报摒弃了《太阳报》、《先驱报》的煽情主义作风,也排除了《论坛报》政治激进的态度,主张新闻翔实、言论平和。该报对南北战争的报道十分出色。它实际上始终反映雷蒙德的党派倾向。

第四节 法国近代报业

1.法国革命前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等。

2.法国资产阶级报业的演进轨迹:

19世纪前期,官报和政党报刊占报业的统治地位;19世纪中后期,随着廉价报纸的兴起,出现了政党报刊和商业报刊并存发展的局面。

3.《报纸》:法国第一张持续出版的周报,1631年勒诺多创办。经国王特许发行,是官方的喉舌。以报道国外新闻为主,以后增加了国内新闻和广告,还有政治评论。

4.《人权宣言》:1789年8月,法国国民会议通过。其中规定:“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各个公民都有议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 意义:①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明确规定出版自由的正式文件,且正式写入法典。②它强调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观点的其局限性。5.雅格宾派的报纸:

(1).马拉的《人民之友报》:马拉,医生,法国革命爆发后投入战斗,为雅各宾派的领袖之一。1789年创办《人民之友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主要喉舌,法国大革命中最有影响的报纸。抨击封建势力,坚定地主张依靠人民,实行革命的专政,反映人民的呼声和要求。马拉一直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办报。最终被吉伦特分子暗杀。恩格斯曾高度评价马拉和《人民之友报》。(2).阿贝尔的《杜歇老爹报》(3).德穆兰和《法国及布拉班革命报》

6.19世纪中后期法国的廉价报纸:《新闻报》、《世纪报》,1836年7月1日创办于巴黎

(1)《新闻报》:资产阶级报人吉拉丹创办。特点:①刊登社会新闻和法院新闻;②刊登生活常识方面的知识性、实用性材料;③多刊登文学作品,巴尔扎克的《老处女》,开长篇连载的先河;④改革报业经营,增加广告收来降低报价,这在法国是首创。

(2)《世纪报》:杜塔克创办。是独立经营的商业报纸。报道广泛,注重社会新闻、法庭案件。率先刊登短篇小说。还组建广告公司。

(3)《出版自由法》:1881年7月29日法国议会通过的正式的新闻法律。它是法国大革命以后新闻出版自由发展进程的全面总结,是法国新闻界为争取新闻出版自由而进行的长期斗争的成果。这一法律是《人权宣言》宣告的言论出版自由的具体化,对于法国,欧洲乃至世界的报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7.巴黎公社时期的报刊

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由于公社内部存在着两派分歧,不少报纸卷入了内部斗争,造成很坏影响。而且公社领导的新闻政策失之过宽。(1)《法兰西共和国公报》:巴黎公社时期最重要的报纸。报价昂贵。

(2)《杜歇老爹报》:发行量最大报纸。阿贝尔创办。读者对象是广大群众,语言浅显通俗,很受读者欢迎。态度鲜明,言论泼辣。

第五节 德国近代报业

1.德国最早的日报:《新到新闻》

2.《莱茵报》:1842年元旦,德国莱茵科伦一些资产阶级代表创办,全名《莱茵政治、商业和工业日报》。马克思从5月开始为报纸撰稿,10月被聘为主编。该报揭示了许多重大社会问题,一再遭到检查官的刁难。后马克思辞职,报纸被查封。办报思想:

①《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在同普鲁士当局的斗争中,深刻地阐发了新闻出版自由的思想。严厉抨击普鲁士政府的书报检查制度。马克思十分重视出版自由在政治民主权利中的地位。

②《莱茵报》时期马克思还鲜明地提出“人民报刊”的思想。他指出,人民报刊代表人民意志,是人民思想感情的表达者。他强调人民报刊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新莱茵报》:欧洲革命兴起之时,为了传播革命思想,贯彻共产主义同盟在德国的政治纲领,马克思、恩格斯决定在德国创办大型日报。为了继承《莱茵报》的战斗传统,又表明两者的区别,他们采用《新莱茵报》的名称。1848年6月1日创刊。马克思任主编,撰写文章。1849年5月19日该报终刊。3.《新莱茵报》是世界上第一份马克思主义的日报。

办报思想: ①坚持无产阶级立场,把宣传革命纲领作为首要任务。报纸始终不渝地宣传共产主义者同盟为德国革命制定的纲领和路线。这一特色是无产阶级报刊思想的具体体现,是马恩以后形式的无产阶级党报思想的先导。②联系群众,代表人民,积极指导运动。《新莱茵报》无时无刻不在反映运动,干预运动。它通过各种渠道保持同群众的联系,建立广泛的通讯员网,十分重视读者来信。

③强烈的革命爱憎,鲜明的战斗风格。《新莱茵报》区别对待敌、我、友,在工人运动遭到镇压时挺身而出。总之,《新莱茵报》的办报实践,是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报刊思想的生动体现,是《莱茵报》时期人民报刊思想的继续和发展。

4..《社会民主党人报》:为了抗击反动政府的迫害,德国党的领导决定在国外出版机关报,1879年9月28日,《社会民主党人报》发刊。这是一份周报,先在巴黎出版,后迁往伦敦出版,共12年。报纸出版期间,马克思、恩格斯不断给以关怀和指导。它是当时国际和德国工人运动中最重要的报刊之一。1890年“反社会党人法”被废除,该报自动停刊。马、恩的无产阶级党报思想:

5.《莱茵报》时期+《新莱茵报》时期+总

(1).党报必须宣传党的政治纲领,高举党的旗帜前进。(2).党报应该发扬民主,开展党内批评和监督。(3).党报要充分依靠群众,加强同群众的联系。

第六节 日本近代报业

1.荷兰商馆收集的国外消息,名为《荷兰传闻书》。后改送《爪哇新闻》。幕府译出后名为《官版·马达维亚新闻》。这是日本最早的官方译报。

2.明治维新的口号: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

3.日本历史上第一个成文的新闻法规:1869,《报纸印行条例》。

4.《横滨每日新闻》:1871年1月,日本首家日报。日文铅字排版,单面印刷,新闻报道与广告各占一半。5.从政论报纸至政党报纸:

1877年以后,日本民间出现了反对封建专制、争取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自由民权运动。民权派对立面被称为官权派,很多报纸成为“政论报纸”。70年代至80年代初,许多报纸卷入了对立派别的交锋。这些政党报纸围着制宪和政治体制问题,进行激烈的争论。政府担心这种争论将会导致难以收拾的社会运动,因而采取两手政策加以干预:一方面,修改报纸条例,加强对报业的限制;另一方面,削弱和瓦解对当局持反对态度的自由党和改进党。6.通俗小报的出现:

《读卖新闻》:1874年11月2日发刊于东京,创办者为子安峻等人。《朝日新闻》:1879年1月25日发行于大阪,村山龙平长期担任社长。

日本的通俗小报和欧美的廉价报纸相类似,但日本没有明显的廉价报纸时期,这里的通俗小报几乎是同政论报纸同时产生平行发展的。在政论报纸和政党报纸盛行时,有的小报也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在政党报纸衰落之时,这些小报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大报的位置,不仅发行量远远超过当时的大报,而且普遍增添了政治新闻的商情报道,分担了部分大报的功能。这又是和欧美国家不同的。

第三章 发达国家现代报业的发展和变化

第一节 1.西方主要国家的现代报业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战。①商业性报纸逐步取代政党报纸。②报业社会化。③报业垄断开始发展。近代报业转变为现代报业的标志:商业化、社会化、垄断化。近代报业演变为现代报业的标志:商业化、社会化、垄断化。

第二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①“一城一报”现象日渐普遍。②报团数量和规模不断发展,先后形成了报业垄断的局面。这是一种市场性的垄断。在德日意等国,走上了法西斯行政性垄断的道路。第三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垄断加深。出现“超级报团”,跨媒介、跨行业垄断,跨国、跨地区垄断。出现多种垄断组织形式:报业集团,传播集团,联合企业或混合企业,跨国集团。第二节 英国现代报业

1.《每日邮报》:英国现代报纸的早期代表。1896年,哈姆斯沃思创办。《每》是在廉价报纸基础上产生的,但又有新的发展:

①内容上,报道范围广泛。比上层报纸有更多的社会新闻;比一般廉价报纸有更多的重大新闻报道。②业务上,提倡精编易读,文字简短。读者有企业界人士,也有文化不高的大众。③改善经营管理,广揽广告。

哈姆斯沃思:创办《回答》周刊,专门回答读者的来信提问,获得成功。后买下《新闻晚报》,积累了相当的办报经验。1896年创办《每日邮报》,创办前曾出试刊并大力宣传。他还创办了妇女小报《每日镜报》。1908年买下《泰晤士报》。英国最早的报团由他组建,被称为北岩报团。北岩报团:英国最早的报团,哈姆斯沃思组建。

2.共产党报刊的兴办:1930年元旦,英共机关报《工人日报》创刊。

3.近期报团:新闻国际公司(默多克集团的公司);镜报报业公司;快报报业公司;联合报业公司;汤姆林集团公司;观察家报集团。

4.《泰晤士报》:1785年创办于伦敦。一贯标榜独立,实际上是大资产阶级舆论工具。业务上,消息灵通,报道严肃,内容详尽,重视国际国内大事报道,也重视言论。读者对象主要是政界、工商金融界和知识界。5.《每日电讯报》:1855年创办于伦敦。长期由利维家庭经营,以后买出。自称持“独立保守”的政治观点,宗旨:“提供充分、明了和易于理解的新闻”。该报以廉价报纸伯面目问世,但以后演变了一份上层报纸,读者对象主要是中产阶级。

6.《卫报》:1821创办时为周报,后改为日报。重视言论,重视国际新闻。读者主要是政界、知识界和中产阶级。斯科特曾任主编。

7.《金融时报》:1888年创办。全国性经济金融报纸,主要报道金融、财政、工商业消息。在金融经济界拥有广泛读者。

8.《经济学家》:英国最有影响的周刊,1843年创办于伦敦。原为经济杂志,后办成政治时事周刊。9.《新政治家》:工党左翼影响下的政治性周刊。

第三节 美国现代报业

1.美国第一个报业集团:斯克里普斯报团

2.普利策和《世界报》:普利策是美国现代报业的奠基人。从买下《圣路易电讯报》开始办报生涯。1883年买下了纽约《世界报》,业务活动分为两方面:一是注重热点问题;另一是采用煽情主义和耸人听闻的手段。新闻学者把他的办报特点归结为:

①以国内外重大新闻为骨干,辅以轻松或有刺激性的新闻以吸引读者; ②发起社会运动,推动改革,扩大影响;

③重视社论,以支持新闻报道;

④篇幅多、报价低;

⑤广泛运用新闻图片;

⑥重视报纸发行,用各种奖励办法扩大销路。这种办报方式代表了当时美国报业的新潮流,因而被称为“新式新闻事业”。

3.黄色新闻:《世界报》有个连环漫画,主人公是个穿着黄衣服的孩子。赫斯特的《纽约新闻报》把作者挖走后,普利策另请画家,于是两家星期日都有“黄孩子”的连环画。新闻界就称它们为黄色报纸,把两报惯用的煽情主义手法称为黄色新闻。

4.《纽约新闻报》在黄色新闻的使用上比《世界报》更粗劣。主要版面充斥着凶杀、抢劫、暴行、色情的报道,而且经常使用触目惊心的大字标题。舆论虚张声势,哗众取宠。

新闻史学家认为黄色新闻是在煽情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还有一些特殊做法,如:使用大号煽动性标题,滥用以至伪造照片等。

5.奥克斯和《纽约时报》:他摒弃黄色新闻的做法,坚持严肃的办报方针,强调“刊载一切适于刊登的新闻”。他办求报道详实,认真选择人才,还善于经营管理,低价发行。《纽约时报》成为严肃型现代报纸的先驱,为美国报业跨入现代阶段设立了另一重要标志。

6.近期美国报纸在采编业务上的特点:①篇幅多,广告比重大。②内容向广和专两极发展。③报道注重深度化,版面更趋形象化。

7.重要报纸:《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华尔街日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今日美国》。

(1)《纽约时报》:创办于1851年,1896年奥克斯接办。新闻全面,内容详尽。对国际国内重要新闻都有充分报道,历史上独家刊登的重要文件甚多。该报篇幅浩大,版面严整,外观清秀。读者对象主要是政界、企业界和知识界。

(2)《华盛顿邮报》:创办于1877年,在迈耶手中渐有起色。该报注重报道国会消息和政府活动,国际新闻也很多。读者对象主要是政界、企业界和知识界。

(3)《洛杉矶时报》:创办于1881年,钱德勒成为发行人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加强国际新闻和全国性要闻的报道,多发深度分析文章,注意反映各派政治观点。该报终跻身于三大报行列。读者对象为西部上层社会。

(4)《华尔街日报》:创办于1889年,道·琼斯公司出版。侧重于财政金融的日报,还注意报道国际国内重大新闻。政治上代表大资产阶级。读者除了金融界、企业界外,还有政界和上中层知识分子。(5)《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创办于1908年,基督教科学协会在波士顿出版的面向全国的报纸。发刊时起就抵制黄色新闻,一贯保持了严肃正派的传统。注重报道国内外重大新闻,擅长于解释性报道,重视刊登文艺、科教方面的特稿。国际报道尤负盛名。读者大多有较高的文化和社会地位。

(6)《今日美国》:1982年甘尼特报团创办,阿灵顿出版。内容简明、编排新颖。图文并茂,彩色印刷。注重信息图解,以短取胜。读者主要是商界人士和旅游者。

8.重要期刊:《时代》、《新闻周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读者文摘》

(1)《时代》:1923年,时代华纳公司在纽约出版。是解释性报道的先驱,对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进行综合分析,补充材料,配上照片。印刷精美。

(2)《新闻周刊》:1933年创办于纽约,原属麦克劳-希尔公司。除国内外时事分析外,还刊登专栏作者文章及人物访问记等。

(3)《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公司在华盛顿出版。1948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合并成。内容严肃,军事方面文章较多,也常刊登政府头面人物谈话。

(4)《读者文摘》:1922年华莱士创办,纽约。综合性文摘杂志,材料来源于报刊和书籍,内容广泛。选材具有趣味性、故事性、知识性,文字通俗流畅,吸引了众多中下层读者。

第四节 法国现代报业

一、现代报业的开端

1.法国报业进入现代阶段的重要标志(不止法国):商业性报纸日趋兴旺,在报业中的影响日益扩大。巴黎四大日报

①《小新闻报》,首创图画副刊;

②《小巴黎人报》,报道范围广泛;

③《晨报》,美国大众报纸的风格;

④《新闻报》有较强的文学色彩,左拉曾为它写过小说。2.法国政党报纸:《巴黎回声报》

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演变

(一)各类报纸的兴衰

《人道报》:1904年,社会党创始人饶勒斯在巴黎创办。社会党机关报。两次大点之间,为维护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利益而斗争,报道宣传社会主义苏联。

(二)各类报团的出现:普鲁沃斯特集团,柯蒂集团,温德集团,帕特诺特报团

(三)战时的动荡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党报纸明显衰落,商业性报纸上升至主体位置,形成了垄断化的格局。

(一)报业的生建和演进

二战后,法国的报业结构有明显变化:①巴黎报纸比重下降,外省报纸比重上升。②报业的商业化程度提高。

(二)兼并和垄断

垄断化过程:

①40年代后期到50年代初。实力较为雄厚的大报崭露头角。

②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全国垄断格局形成。

③70年代以后,一方面,区域性报业垄断继续加强;另一方面,出现了称霸全国的超级报团。

四、近期状况

(一)一般情况:法国报纸按习惯分:巴黎报纸和外省报纸。巴黎报纸重视言论,有《费加罗报》。外省报纸是消息性的,有《法兰西西部报》。法国的杂志比报纸兴旺。

(二)报团和垄断情况:埃尔桑报团,阿歇特集团,阿莫里报团,世界出版集团,马亚德报团。

(三)重要报纸:

1.《世界报》:1944年创办于巴黎。目前最有影响的日报。严肃的言论性报纸,政治上持中间偏左立场。读者是中上层知识界、政界和工商界人士。

2.《费加罗报》:1854年创办时为周报,后改为日报。是法国现在历史最久的日报。言论性报纸,政治态度历来保守。

3.《法兰西晚报》:前身是《保卫法兰西》,1944年公开发行。大量刊登社会新闻、煽情主义新闻,格调不高。

4.《国际先驱论坛报》:美国企业在巴黎出版的国际性英文日报。是美国资产阶级观察世界、传播观点的重要阵地。

(四)重要期刊

1.《快报》:新闻周刊。

2.《巴黎竞赛画报》

3.《鸭呜报》

第五章 发展中国家报业的创建和发展 第一节 概说

1.发展中国家的报业史的共同点:

①早期报刊多四殖民者创办。

②随着反殖民主义反封建斗争的开展,这些国家的民族报刊逐步发展成长。

③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为这些国家的报业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各国在取得独立以后,建立自己的报业体系。

发展中国家人口为发达国家的三倍,而报纸发行量却只有发达国家的1/3。亚、非、拉美各洲各国之间的情况又很不平衡。一般说来,拉美国家报业较为发达,亚洲多数国家报业已有一定基础。非洲报业起步晚、基础差。

2.发展中国家的报业体制大致有三种类型:

①以政府或执政党报刊为主。

②政党报刊和商业报刊并存。

③商业报刊为主。3.发展新闻学/指导性新闻业:

多数发展中国家重视并提倡报刊的社会责任,强调报纸应该根据国家利益引导舆论,强调报纸在保持社会稳定、维护民族利益、推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反对不受约束的无限制的“新闻自由”。这种理论被称为“发展新闻学”或“指导性新闻业”。

第二节 亚洲国家报业

1.印度第一家英文报纸:《孟加拉报》 2.印度现在历史最久的报纸:《孟买新闻》

3.罗易:在加尔各答用孟加拉文办了周报《明月报》和《孟加拉使者》,宣传民主思想,这才有了印度人自己办的报纸,罗易被视为印度报业的先驱。

4.目前印度报业结构特点:

①种数很多,销量不大。

②语种繁多。③出版地集中。印度报业体制受西方的影响较大,报刊大多数是私营的。5.目前最有影响的日报:《印度快报》、《印度时报》 6.新加坡和马来西亚:

新、马地区最早的华文报刊:《察出谷每月统纪传》,1815年8月5日。马六甲,英传教士,马礼逊和米怜。最早由华人创办的华文报纸:《叻报》,1881年12月,薛有礼在新加坡创办。7.《南洋商报》:陈嘉庚创办,1923年。《星洲日报》:胡文虎创办,1929年。二报合并后为《联合早报》,1938年。

8.马来西亚最有影响的日报:英文《新海峡时报》。

第三节 非洲国家报业

1.非洲第一份报纸:法文周报《预告报》,毛里求斯。2.非洲基本情况:非洲早期的报纸多为殖民者所办。3.埃及《总督报》:法文和阿拉伯文出版。4.《国际报》:南非国际社会主义者联盟出版。

非洲各国发展不平衡。富裕的地方报业已有相当规模;也有不少国家经济落后,文盲众多,政局动荡,严重制约了报业发展。80年代以前,非洲国家大多实行集权政治或一党执政的体制。进入90年代后,出现了以多党制代替一党制的“民主化”浪潮。5.埃及

《总督报》:刊布官方消息。1827年,开罗,阿里创办,月报。近期状况:报刊主要用阿拉伯文出版。

现今三大日报:《金字塔报》、《共和国报》、《消息报》。

《金字塔报》:创办于1875年。非洲第一大报。重视新闻报道特别是国际新闻时效和质量,也注意刊载文学艺术作品,评论和专栏文章颇有分量。在阿拉伯国家和全世界有较高声誉。南非:

《兰德每日邮报》:华莱士作主编。该报奉行自由主义方针,历史上发表过一些揭露南非当局劣迹的报道。经常报道并且抨击南非当局的种族主义行径。它列为世界12大报之一。

第四节 拉丁美洲国家报业

1.拉丁美洲基本情况:大多数拉美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初有了自己的报纸。

2.《巴西邮报》:拉美最早鼓吹民族独立的报纸。墨西哥:

3.《墨西哥公报》:西班牙当局在墨西哥创办。是这里最早的定期刊物。

4.《墨西哥经济、思想日报》:1805年,第一家日报。该报广泛报道政治、经济、法制新闻,开启了墨西哥报业的新起点。

5.墨西哥近期报纸所有权和经营权分:①私人经营。②合作经营。③政府资助或政党经办。6.墨西哥重要日报(西班牙文出版):《至上报》:社会左翼;《墨西哥先驱报》;《日报》。

巴西: 1.《巴西邮报》:何塞·马丁创办。

2.巴西近期状况:巴西报纸大多为私营。

3.三大报业中心:首都马西利亚,圣保罗市,里约热内卢。4.巴西近期重要报纸:《圣保罗州报》,《巴西日报》(私营报纸)。

5.《圣保罗州报》:国际报道篇幅多,内容广泛,背景材料和专栏文章有分量,体育报道也很出色。有“拉丁美洲的《纽约时报》”之称。读者为上层人士。

第六章 1.新闻通讯社是社会新闻流通的重要渠道,是各种新闻媒介以及许多企事业单位的重要新闻来源,人们常称之为“消息的总汇”、“供应新闻的大动脉”。

2.新闻通讯社传播新闻的方式:

①经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介采用后再向广大公众传播;

②直接向订户传送文字、图片、图像或其他信息资料。

第一节 首批新闻通讯社的诞生和竞争

1.19世纪中期的情况:①工业革命带来了经济的飞跃发展。②近代报业大为发展,报纸开始注重新闻。③电信事业的兴起为通讯社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

2.首批创建的新闻通讯:法国的哈瓦斯社、德国的沃尔夫社、英国的路透社、美国的纽约港口新闻社。3.哈瓦斯通讯社:1835年在巴黎问世。是世界上第一个取得成功的新闻通讯社。创办人哈瓦斯是第一个把Agence这个词用于通讯社的人。

4.沃尔夫通讯社:1849年,德国新闻通讯业的始祖。

5.路透社:1851年创办于英国伦敦。初期业务为金融消息,7年之后,才把业务扩大报界。法奥战争中,是世界新闻史上第一次与事件进程同步传送新闻。林肯遇刺,路透社比欧洲所有新闻媒介提前两天报道了这一事件。19世纪60、70年代,开始沿着大英帝国的路线向外扩张。

从港口新闻社到美联社:1849年1月正式组成港口新闻社。8年后,与“电讯与一般新闻社”合并,组成纽约联合新闻社。1892年西部联合新闻社成立独立的公司,定名美国联合通讯社。

6.三社四边协定:19世纪50年代起,哈瓦斯、沃尔夫、路透三家通讯社就有过一些交换股票行情的双边协定。协议交换新闻,并规定各以本国为发新闻的范围。后业务跨国,为确认既成事实和各自垄断范围,1870年1月17日签订了“联环同盟”协定。该协定以三大通讯社为主,美国的纽约联合新闻社虽然也参加,但不能插足美国以外地区。

7.新闻通讯社从诞生时起就同本国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需要紧密相关。

第二节 20世纪前期的兴衰演变

1.20世纪初美国出现两家新的通讯社:合众社(1907年,斯克里普斯报团)。国际新闻社(1909年,赫斯特报团)。

2.德国:海通社

3.塔斯社: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通讯社。1925年7月10日,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电讯社,统管全苏的新闻通讯工作。负责在全苏联和国外收集和发布新闻。在国内新闻发布上居垄断地位。在国外也有众多的分社和记者。也向国外发稿,逐步向国际性通讯社前进。是对资产阶级通讯社垄断世界新闻市场的格局的重要突破。

第三节 20世纪后期的发展变化

1.合众国际社:1958年,合众社和国际社合并。

2.法国新闻社:1944年9月组成,官方通讯社。1957年1月,法国议会通过法案,重新确定了法新社的法律地位,规定其为独立的公共企业。

3.俄罗斯通讯社:随苏联解体,塔斯社改组而成。

第四节 新闻通讯事业的现状

1.国际通讯社:也称世界通讯社。它们在世界范围内采集和发布新闻,在许多国家设有分社或或派驻记者,向遍及全世界的订户大量发稿。主要的国际通讯社:美国的美联社、合众国际社,英国的路透社,法国的法国新闻社,俄国的俄罗斯通讯社,中国的新华社,德国的德意志新闻社,意大利的安莎社,西班牙的埃菲社,日本的共同社。前五家称为五大通讯社。

2.国内通讯社:一般以采集和发布本国新闻为主。国外新闻是向国际通讯社订购。

国内通讯社有三种:①全国性的,称为国家通讯社,多为官方性质;②地方性的;③专业性质的。20世纪末期,世界新闻通讯事业的业务范围呈现明显的扩大趋势:不论从新闻通讯事业的总体上看,还是从某个通讯社的个体来看,业务范围都在不断拓宽,服务项目在不断增多。前景最为广阔的业务:①经济信息;②广播电视新闻(声像新闻)。3.重要新闻通讯社:

(1)美联社:由各成员单位联合组成的合作型企业。总部在纽约。通讯网络遍及全球。用6种文字发稿。美联社拥有覆盖全球的包括地面线路和卫星传送在内的通信网络。(2)合众国际社:商业性公司,总部在纽约。

(3)路透社:总社在伦敦。通讯网络主要在国外,共设6个分社。新闻稿主要为国际新闻,包括一般新闻和经济新闻。订户遍及世界。路透社还经营多种经济业务。

(4)法新社:总部在巴黎。资金来源中政府机构订费占55%。在战略上,它重视亚、非、拉美地区。(5)俄罗斯通讯社:官方通讯社,是前苏联塔斯社的继承。1992年1月,塔斯社和苏联新闻社合并而成,直属俄罗斯政府。俄罗斯还有一家国家通讯社:俄罗斯新闻社,是以国营企业形式建立起来的国家通讯社。(6)安莎通讯社:意大利。新闻业务特点:①政治报道强调客观、公正。②注重发展中国家的报道。(7)埃菲通讯社:西班牙语系国家中规模最大的通讯社。(8)共同社:日本最大的通讯社,半官方性质。

(9)交流新闻社:1964年成立于罗马。不是某个国家的通讯社,而是一批欧美新闻记者发丐组成的国际合作组织。初创时意在架设拉丁美洲和欧洲之间的“新闻桥”,把加强对第三世界的报道、改变世界新闻传播中的不平衡倾向作为自己的宗旨。

(10)中东通讯社:埃及国家通讯社。现在是阿拉伯世界最有影响的通讯社。(11)美洲通讯社:阿根廷的国家通讯社。

第七章 广播电视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概说

1.广播电视是本世纪发展起来的大众传播媒介。它们是顺应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而产生的。2.广播的诞生过程:

①无线电波的发现。②无线电传送信号成功。③无线电传送声音的实现。④电台广播的诞生。3.正式的电台广播:1920年11月2日,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办于匹兹堡的KDKA电台开播。这是第一个向政府领取营业执照的电台,一般认为它的开播标志着世界广播事业的诞生。

4.广播事业的发展过程:(1).20世纪20年代,是它的初创阶段。

(2).20世纪30-40年代,是它的大发展阶段。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广播事业在全世界趋于普及。

(4).20世纪90年代,广播事业开始了新的飞跃。

5.电视的诞生过程:

①电视技术的准备。

②实验性的电视播映。

③正式的电视播送。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建立电视发射台。

④电视发展的中断和恢复。6.电视传播样式:电视媒介不断从低级向高级、从单一向多样化发展。

①彩色电视。

②卫星传播。地面微波传送:是一种接力的方式的传播,每隔50公里左右就要设立一个中继站,因而传送环节多,建设费用昂贵。卫星传送比地面微波传送的环节少、覆盖面大、信号质量高、投资少,而且不受地形的限制,这就极大地促进了电视的普及和国际化。

③卫星直播电视:电视机用户安装简单的接收装置就能直接收看卫星传送来的节目。80年代以后,卫星直播电视广泛使用于跨越国界的电视传播,成为国际电视的重要传播和接收方式

④有线电视(电缆电视):把接收装置收到的电视信号用电缆传送到用户家中。它图像清晰,抗干扰性强,频道多,因而很受观众欢迎。

⑤数字电视:传统的电视是采用模拟的方式,处理、传输、接收和记录电视信号的。新兴的数字技术则把模拟电视信号转变为数字电视信号并进行处理、传输、接收和记录。数字技术能够大大压缩电视节目,能够大大提高信号传输的质量,电视清晰,音响好。数字化涉及地面电视、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三大领域,其中尤以地面电视的数字化难度最大。

⑥电脑电视(多媒体电视):以卫星和光缆、电缆为基本通道、以电子计算机和个人电脑为基本载体的网络传播。

7.未来的发展方向: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化。8.世界广播电视业的政治分野和体制类型:

(1)政治分野:各国广播电视事业因社会政治制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广播电视,是为资产阶级、特别是垄断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需要服务的,它有商业化和垄断化的特征。社会主义国家的广播电视,是为社会主义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的。虽然各国社会发展水平不同、政治经济制度的不同,广播电视总体上都是为维护国家独立、经济发展、满足本国人民的信息和娱乐需要动作的。

(2)体制类型:各国有很大差异。体制有两层意思:①就广播电视机构本身而言,指它的所有制和经营管理机制;②就整个国家而言,指全国广播电视的格局以及国家进行法律和行政管理的方式。(3)目前主要几种体制类型

①国有国营(普/社、发)②国有公营(普/欧洲)③社会公营:一种是社会各界筹办并经营管理的;一种是某个公众团体经办并经营管理的。④私有私营(普/美)⑤公私合营

9.公共广播电视:国有国营、国有公营、社会公营。比较重视社会效益,注重节目的教化功能。10.商业广播电视:私有私营、公私合营。谋求商业利润。

11.管理:对广播电视事业,社会主义国家的管理是直接、行政化的。资本主义国家是宏观的、间接的。

第二节 美国广播电视业

1.美国和世界广播事业的开端:最早获得营业执照的是西屋电气公司在匹兹堡办的KDKA电台,1920年11月2日正式播音。

2.全国广播公司命名为红色广播网和蓝色广播网。3.哥伦比亚广播公司:16家电台联合组成。

4.三足鼎立的局面:全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美国广播公司

5.20世纪30-40年代是美国广播事业成长的黄金时代。内容趋于对象化、专门化,电台更为地方化、小型化,数量继续增长。商业电台一直是美国广播业的主体。6.美国广播电视长期实行私有私营体制,通过《联邦通信法》。

7.目前美国最大的全国性商业广播电视网:全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美国广播公司、福克斯广播公司。它们都有直属台(直接经营);附属台(签订合同)。

8.全国广播公司(NBC):1926年建立,一直在广播电视方面居于领先地位。业务扩展到图书出版、唱片磁带等领域。积极发展外国业务。

9.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1927年建立,兼营广播电视、唱片和出版业务。素以高收视率的新闻节目和出色的节目主持人称誉美国电视界。

10.美国广播公司(ABC):在NBC分出来的蓝色广播网基础上建立,1945年正式用现名。11.福克斯广播公司(FBC):和美国电信公司全办全日夜有线电视新闻节目。12.商业广播电视的内容:新闻(兴起于30年代);娱乐;广告。

13.公共广播电视:宗旨是公众提供教育或服务。起源于20年代的教育广播。国会通过了《公共广播法》。14.美国的有线电视业包括:有线电视节目传输、有线电视节目供应

15.有线电视节目传输:主要是由有线电视系统的经营商在各地方自治机构批准兴建的有线电视系统组成。16.这种系统提供的节目:①基本节目。②付费节目。这类最大公司:时代/华纳公司、美国电信公司、考克斯有线传播公司。

17.美国开办最早而且颇有影响的有线电视节目公司:“家庭影院”,主要提供电影和体育节目。1989年时代公司同华纳公司合并后,它成为时代/华纳公司的子公司。

18.目前美国影响最大的有线电视节目公司是:有线电视新闻广播公司(CNN)。

第三节 英国广播电视业

1.1922年12月,马可尼公司联合其他5家无线电企业,组建了民营的英国广播公司。后改组为公营的英国广播公司(BBC)。1936年,BBC建立了电视台。

BBC独家垄断,战后英国允许开办商业电视,建独立电视局负责管理。英国决定开放商业广播时,将独立电视局改名为独立广播局(IBA),同时管理商业电视和广播。这种格局称为BBC和IBA的“双头垄断”。2.《1990年广播法》:1992年正式施行。新广播法的基本意图是要开放广播电视市场,创设更为自由的竞争环境,以促进广电事业的繁荣,同时要求切实保证节目质量。3.目前英国是公共广电和商业广电共存。

4.英国广播公司(BBC):英国广播电视事业的中坚,是西方世界最大的公共广播电视公司。

在行政和财政方面受政府和议会的制约。但是它在文件规定的范围内又有自主经营的权利和业务上的独立性。

5.BBC的业务可分为国内和国外两部分。

6.BBC的宗旨是提供信息、教育和娱乐,节目应兼顾各方面的需要和兴趣,而且必须是“健康的、良好的”。特点:新闻节目中,惯用客观报道手法;娱乐节目比较正统。BBC一贯重视受众反馈研究。

第四节 法国广播电视业

一、历史梗概

法国广播事业历史的开始:1922年法国邮电部正式在艾菲尔铁塔设立电台。

法国广播电视业发展的三个时期:①国营为主、允许私营的时期。②国家垄断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实行了长达三十年的国家垄断体制。③国营业员私营并存发展时期。

二、公共广播电视:国有公营的体制

三、商业广播电视:商业广播是1982年开放的。商业电视开办于1984年。

四、有线电视和卫星直播电视:大型电缆系统由国家建设和经营,地方小型电缆系统由私营公司开办经营。

第五节 德国广播电视业

一、历史梗概

希特勒登台时,德国广播业完全为法西斯政府控制。

1949年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先后成立,随后出现了长达40年的东西德国两种体制并行发展的时期。西德,原联邦德国

宪法规定广播电视是各州的事业,各州陆续建立了自己的公共广播机构。德国之声电台。80年代起,联邦德国逐步出现私营广播电台,走上了公私并存的广播电视双轨制的道路。东德,原民主德国 国营体制。广播电视是党和政府的宣传工具。

1990年10月两德实现统一,沿袭原联邦德国的体制模式。现在德国实行公共广播电视和商业广播电视并存的体制。

二、公共广播电视

三、商业广播电视

公共台的优势:长期覆盖全国受众,拥有收看费和广告两个方面的收,业务和技术队伍齐全,又得到政府的实际支持。

私营台的优势:善于经营,在娱乐节目、体育节目方面格外见长,广告较少受限制。

四、有线电视、卫星电视、数字电视

第六节 日本广播电视业

一、历史梗概

“电波三法”:1950年日本国会根据盟军总部的意见通过了有关无线电管理的三项法案。“电波管理委员会设置法”、“广播法”、“电波法”三法。共同确立了战后日本广播事业自主经营和广播自由的原则,确立了公营和私营并存的双轨体制。

二、日本广播协会NKH:日本最大的广播电视机构。1926年创建。1953年开播电视以前一直经营广播,现在主要力量已转电视。是公营机构,又依法自主经营,有一定的独立性。时效性极强。总部设在东京。广播电视中新闻节目的地位相当重要。

三、商业广播电视

四、有线电视、卫星直播和数字电视

第七节 俄罗斯地区广播电视业

俄罗斯地区广播电视业经历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1991年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的广播电视体制相应瓦解。在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私营广播电视兴办,广播电视业已经离开社会主义轨道,内容和网络趋于多元化。

一、苏联时期的广播

列宁称无线电为“不要纸张、没有距离的报纸”。

广播正式播音:1922年5月27日,莫斯科中央广播电台试播,8月21日正式播音。苏联广播事业的中枢是全苏广播电台。第二套又称“灯塔广播电台”,全日夜播送新闻和音乐。

二、苏联时期的电视 总:苏联的广播和电视一直是在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下,由国家统一管理的经营的,实行国有国营的体制,业务上忠实贯彻苏共的宣传方针,充当党和政府的喉舌。

三、政局变化时期的广播电视

苏联广播电视业的变化表现:扩大新闻报道面,增加信息量;增加沟通各方面观点的对话节目;增加批评性报道,大胆揭露社会弊端;更新演播方式,更多地采用主持人主播、现场直播的做法。这些革新曾经给广播电视带来一番活跃景象,受到公众的欢迎。出现的弊端: 各种社会思潮出笼,新闻界、舆论界思想日益混乱。

四、俄罗斯联邦广播电视

解体后,俄罗斯境内留下两个全国性的广播电视机构:①全苏国家电视和广播公司。②全俄国家电视和广播公司。

五、其他独联体国家广播电视:设备陈旧,经济困难,自制节目不多。

第八节 发展中国家广播电视业

拉丁美洲较发达,亚洲现在广播电视发展的程度不一,非洲最差。

亚洲和非洲多数采取国有国营为主的体制,拉丁美洲各国大多采用美国模式,以私有私营为主。

一、亚洲发展中国家广播电视业

(一)印度:国家、地区、地方三级办广播

(二)新加坡、马来西亚:国家经营。

(四)土耳其

二、非洲广播电视

各个独立国家都有广播,绝大部分还办了电视。一般都是国有国营体制,经费靠国家拨款、收听收视费和广告。

(一)埃及

埃及是阿拉伯世界举足轻重的国家。广播电视目前比较发达。

现在广播电视都由埃及广播电视协会经营。该协会是个国营机构,隶属于政府。

三、拉丁美洲广播电视业

经营体制多为公私并存,私营为主

(一)墨西哥:最有影响的广播电台是拉丁美洲之声。

(二)巴西:最大的全国性电视网:环球电视网。历来重视广播电视教育,形成极广的教育电视网。

2.外国新闻传播史重点 篇二

近代中国在华洋人的生活和命运, 是我们认识和理解那个风云激荡、积弱图强的历史时期的一个侧面, 也是重新审视我们今天在中西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仍然歧义多端的现代化交流与冲突的参照。从个人意义上说, 从这本书中我们看到的是, 一个个和我们的青年时代一样, 怀揣着奋斗、理想和牺牲精神的年轻人, 还有被探险的好奇、发财的欲望所驱使, 试图在遥远的东方实现梦想的冒险家们, 上演的一幕幕历史悲剧。诚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和生活在艰难时世的千千万万中国人一样, 本书中这些身份各异、生活时代不同的洋人, 在与中国结缘的过程中, 都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困顿和磨难。他们大多早在19世纪后期陆续来到中国, 属于拓荒式的人物, 在清廷尚不知英美各国位于地球哪一端、百姓视高鼻深目的洋人为鬼魅的年代, 来华洋人与中国人交往, 并且开拓自己的事业, 该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正因为如此, 这些异乡客的经历中, 才充满了尴尬、无奈和困厄, 让我们看到了近代中西交流史上独特的一页。”[1]

他们的命运岂止是“充满了尴尬、无奈和困厄”, 他们中部分声名显赫的著名历史人物, 长期以来都是作为近代史上的反面形象, 被定义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控制中国政策的代理人, 或者阴谋家和掠夺者, 比如赫德、莫理循、庄士敦;还有那些在传教、兴办实业、热衷教育和医学事业等方面力图改变现状的开拓者, 至今仍然是一些身份可疑的匆匆过客, 消失在迷雾重重的历史谜团中。

张功臣这部书, 并不是在做历史的翻案文章, 而是在力求真实的基础上还原历史。

还原历史是艰难的, 这是一种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沉重劳动。从这部“洋人旧事”中我看到, 作者在中国新闻传播史的研究工作中, 为了揭示出近代中国东西方交往史上的真实状况, 做了艰难的梳理和研究工作, 他查阅了大量原始文献资料, 当事人的日记、回忆录、重大历史事件的资料和当事人所作的传记、纪实等, 还做了大量诸如辨伪、求证工作。在面对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时, 他不再是从社会的、道德的主题上, 做带有政治图解倾向的评价和道德上的简单判断, 只是通过冷静、客观的叙事, 细致、准确的描写, 转化为历史和生活的本原状况。

空泛、禁锢的政治标签化和单一的历史观, 造成了新闻传播学长期以来在意识形态方面形成的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 加之叙事的理想化与人工化, 是长期以来流行的社会通病, 导致人们难以花费时间弄清真相, 也缺少理解他人的理性与宽容。从这个意义上说, 《洋人旧事》改变了传统新闻传播学中对于历史的反思、表达阶级意志、作为文化传声筒的观念, 也没有采取整体性的宏大历史视角, 而是以微观的个人化观点切入, 以点写面, 把历史改写成为零碎的、具体可感的人生片断和人生经验, 既赋予历史以生命力, 又感性地还原了历史的原生态。

比如《远方来了个骆驼队———普热瓦尔斯基第四次中亚探险片段》一章, 作者在记述俄国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时, 没有对他充满争议的探险生涯做出任何评判, 而是选择了传主从蒙古草原穿过漠北, 进入青藏高原———罗布泊———和田, 一路上猎杀珍稀野生动物的特殊嗜好的独特角度, 翔实地记述下了普热瓦尔斯基一次次疯狂的捕杀和猎取。数量惊人的珍稀动物标本, 用现代武器与保卫家园的藏民的战斗大获全胜, 作者在冷静的叙事中还不断穿插着普热瓦尔斯基洋洋自得的自述, 已经可以感受到作者出奇的愤怒与沉痛。仅此一点, 就可看出他的文章与许多描写中亚探险家注重其“传奇”经历的境界差距。

传统的历史传记, 注重的是外部事件的描述与叙说, 在文体上必然导致注重事件的过程而不是心灵的透视, 关注典型环境和人物社会地位的塑造而缺少人性力度和深度的开掘。《洋人旧事》可以说是一次现代艺术思想的历史叙事, 他没有把自己在阅读历史中领悟到的生活真理强加在文章中, 而是最大限度地“还原”他所感知的真实, 通过形象鲜明生动, 充满生活质感的艺术描述体现出来, 而把判断的自由留给读者。这并不是说作者缺乏情感上的强烈爱憎, 只不过他是把这种情感深深地隐匿在每一个生活细节中, 给历史注入了鲜活的生命。

不渲染夸饰, 不刻意做作, 用反复考证和探究的历史事实, 把对人生与社会的深刻感悟和饱满的思想不动声色地寓于作品的具体人物、情节和场面之中, 这是《洋人旧事》体现出的新的历史观和人学观, 对人的生存世界重新作出的人文解说。在这里, 过去传记或历史文学作品大一统的“宏大叙事”, 或者传达主流意识形态的主题, 被作品中对人物的复杂命运的揭示、对人生飘摇沉浮的解析、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取代了。从《风中幼树———胡美与湘雅医院》中, 美国医生爱德华·休姆 (中文名胡美) 在长沙创办湘雅医院, 推广西方医学的艰辛岁月, 又在军阀混战中无奈地关闭, 然后黯然离去;到《电火亮萤虫———傅兰雅在江南制造局》中, 英格兰人傅兰雅在江南制造局35年, 同样带着伤心破碎的梦返回故乡;《纸上拓荒———马礼逊在广州的地下传教生涯》中, 美国人马礼逊在严厉禁教的嘉庆年间来到广州, 藏匿在洋行的阁楼里, 在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的困厄中, 用了20多年时间执著地翻译《圣经》、编纂《英华字典》秘密进行地下传教……作者面对的是每个具体的人的生存世界, 他们的悲欢离合、奋斗与挣扎, 已经不再是作为某一阶级、阶层或群体中“类”的代表与象征, 而是作为和我们同样活生生的“人”, 行走在我们的视野里和生活中。

在不少章节的叙述中, 还可以看到作者采用的是一种近似于“元历史”的创作理念。“元历史”观是西方新历史主义的重要思潮, 这种观念认为以文本形式存在的“历史”, 不可避免地带有叙事者的想象性和虚构性, 是以一种“特殊的文本形式而存在的”, 找不到原生态的历史, 只能找到有关历史的“叙述”。[2]例如《电火亮萤虫———傅兰雅在江南制造局》一文, 记述的是苏格兰穷牧师的儿子傅兰雅, 从孩提时代就十分向往中国, 为此他刻苦学习汉语, 来到中国后先在上海担任《中国教会新报》的主编, 后担任江南制造局的科技翻译官, 在译介大量科技文章的同时, 还创办了介绍自然科学的月刊《格致汇编》, 可以说是开中国近代科技新闻之先河的重要历史人物。但他在中国奋斗了35年后, 却带着伤心破碎的梦返回故乡。晚年在美国, 傅兰雅在回顾这场“旷日持久、封闭困乏的苦斗”时, 仍然怀着一种“上当受骗”的心情。在这篇文章中, 作者采取了“元叙事”的新历史主义创作观, 消解了传统历史叙述建立在模仿论基础上的叙述规范, 以及传统历史的“真实性”, 用大量的考证资料、回忆录, 在重新探求那段历史的许多未解之谜时, 完全由传统的历史本来就是这样变成了对于历史生成本相的追问, 由毫无怀疑地接受历史变为对历史的诘问, 留给我们大量诸如“是中国利用了他, 还是他利用了中国”等令人深思的人生困惑。

除了作者新的创作理念之外, 还有与现代文体艺术的契合。这与张功臣长期研究外国文学的艺术变迁有关。从福楼拜到海明威, 再到加缪和卡夫卡, 西方小说叙事艺术一直在变化中发展。正如海明威一直反对凭借抽象概念进行创作, 强调真正的创作是将个人具体的经验直接传达给读者, 他说:“抓住你真正感受到的东西, 而不是你以为感受到的东西。”在《洋人旧事》中, 那些具象、情节、场景的描述客观而逼真, 很难找到臆造的迹象。这些年来, 张功臣利用工作之便, 基本上走遍了这部书中传主们生活过的地域。可以说, 那种尽可能真实的描写, 基本上是作者在亲身体验过以后的真实表达。长期的记者生涯和文学写作, 也修炼出了他在艺术表达上简明准确的写实功力。

请阅读这样的描述:

“在去往格尔木河的路上, 荒凉辽阔的盐碱滩上已展现出秋天的景色, 红柳和沙拐枣稀疏横陈, 灌木丛中的树木渐渐发黄, 湿地上的芦苇丛已经枯萎, 其中活跃着藏雉, 还有许多兔子, 黄土断崖上偶尔可以看见猫头鹰……” (《远方来了个骆驼队———普热瓦尔斯基第四次中亚探险片段》)

“广州的九月酷热难当, 已经是深夜了, 沙面85码头洋行街上一家美国商行的货栈里, 还有一个人没睡。屋子里依然像蒸笼一样憋闷、焦躁, 让人喘不过气来;湿重而黏稠的空气像凝固了似的, 堵住了身体的每一个汗孔。马礼逊知道, 今夜, 他是无法入眠了。他叹了一口气, 从皱巴巴的蚊帐里钻出来, 点上蜡烛, 决定把日记写完, 再写几封信, 用来打发自己来中国后的这第一个漫长的夜晚。” (《纸上拓荒———马礼逊在广州的地下传教生涯》)

在这里, 我不是要谈作者的写实能力, 而是他超越了经验表层叙述的想象力, 还有对于生活形态可能性的深层探试。对于《洋人旧事》这种具有新闻史意义的传记作品来说, 时间的流逝感、个体的生命记忆和广阔空间的变化将成为作品结构的潜在动机。在《洋人旧事》中, 时间作为史实故事的叙事核心, 显示了内容主题的多向可能性, 作者赋予了故事时间的多维、多义、多样化等不同特色。比如《黄海噩梦———“镇远”舰帮带马吉芬》一文, 是以北洋水师的洋帮带马吉芬在临死前的混乱回忆展开的, 甲午海战、天津水师学堂、求见李鸿章、威海失陷, 像一个个梦魇, 清晰而又含混地出现在马吉芬的脑海中, 构成了一幅幅不堪回首的惨痛画面。还有马吉芬病床窗外的纽约曼哈顿港的黄昏, 环境、命运、心理, 让我们产生的身临其境之感, 实际上是作者用一种逼真的虚构和想象完成的。

这种“多维化”的叙事过程中, 不只是展现时间的一维特色, 而是以多重的叙述视角, 使读者在相同的时间瞬间, 感受和领会不同空间内的历史画面, 大大增加了文本的艺术感染力。

《洋人旧事》在历史观和新闻史研究中的新变, 完全建立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社会状态的多元化与开放化, 以及社会思想的多样化的基础之上。同时, 也是作者不渲染夸饰、不刻意做作, 用反复考证和探究的历史事实的踏实学风的体现。“修辞立其诚”, 是一条关于文章作法的千古训诫, 也是我在读完《洋人旧事》之后感受到的。

摘要:《洋人旧事》 (新华出版社2008年出版) 是张功臣先生出版的一部新闻史的新著, 是继其《外国记者与近代中国》 (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之后的又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优秀之作。同时, 这部著作中体现出的新的历史观和人学观, 以及在文体上具有突破意义的变革, 都为我们在新闻传播史、修辞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关键词:新历史观,传播史,修辞学

参考文献

[1]张功臣.《洋人旧事》[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8.

3.外国史学史复习重点2011 篇三

(2008级世界史专业)

一、主要历史家及其著作简介

希罗多德

修昔底德

色诺芬

波里比乌斯

普鲁塔克

阿庇安

塔西佗

吉本

斯本格勒

汤因比

二、论述题

1、古希腊史学的发展源流

2、罗马史学的特点

3、希罗多德与修昔底德史学思想之比较

4、斯本格勒与汤因比史学思想之比较

5、希腊古典史学对后世的影响

6、基督教史学的新发展

7.文艺复兴史学的基本特征

三、写一篇小文,对西方某一史家或某一历史著作进行评价。

注意:

1、第一、二题可参考其他相关资料准备,不必限于课堂讲授内容。

2、第三题要求谈自己的读后感,不必对历史家和历史著作详细介绍。

4.中国新闻传播史 篇四

古代

木铎:中国古代传播活动中一种特殊的媒介,在夏商周时期,有这样一种被称为遒人的政府官员,摇动木铎,巡行于各地,既以宣达政令,又进行必要的采风。

甲骨文和金文:最早的文字传播,甲骨多用于祭祀和占卜;金器多用于记录帝王招数或国家常法;岩刻多用于颂德和纪功。

两汉和三国魏晋南北朝

汉代以后邮驿制度有了进一步发展,并开始进入以文字传播为主的时代。三国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布告和露布。童谣和谣言作为社会上普遍的传播手段。

唐代

中国最早的报纸开始出现于唐代,是在封建官僚机构内部发行的政府官报。开元杂报:开元年间(公元713-741 年),朝廷每日分条发布有关皇帝与百官动态的朝政简报。这种朝政简报被抄寄外地以使朝廷动态在封建阶级内部更广泛地传播。唐人孙樵《经维集。读开元杂报》提到他在襄樊得到数十幅的简明朝政公报的抄件,并称之为“开元杂报”,也是我国最早的封建官报。

敦煌进奏院状:简明朝政公报,到了后唐,人们便把这类官文书称为“朝报”,又称“进奏院状”是进奏官呈递和承转文书、查询有关地方政务外,还向他们所在道的军政长官提供京都信息,其中有朝报的内容,也有他们自行采访的特别是与本地有关的新闻,甚至还有朝廷的绝密消息。“敦煌进奏院状”: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出土的两张“进奏院状”的残纸。进奏院是地方行政机构的驻京办事处,汉朝初建时称邸。

宋代

邸报:出现于宋代,是一种在封建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按一定制度,统一编发给诸路州郡,向地方官员们传报朝廷信息的中央一级官报。巩固了封建统治秩序,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内容上包括皇帝的诏旨、起居,官吏的任免,臣僚的奏章,军事情报以及刑罚。在管理上,“邸报”要受到编辑审定工作,为了加强传报活动的管理,宋代实行过“定本”制度。即根据进奏官采集来的各种发报材料,经本院监官编好,送请枢密院或当权的宰相们审查通过后产生的样本,进奏官们必须根据这一样本进行发报。

小报: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起始于北宋,盛行于南宋。“小报”是一种以刊载新闻和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的不定期报纸。发行人包括进奏官、使臣、政府机关内工作的中下级官员和从事书籍印售工作的“书肆之家”。信息灵通,时效性强,所发表的大多是中枢部门还没有公开的“朝廷机事”。曾遭到当局的限制,但由于“小报”能够满足一定的社会需求,而始终没有被完全禁绝。

宋代的其他传播活动包括榜、悬帜、牌匾。

元代

小本:民间的新闻传播媒体,有民间私自雕印发卖,内容主要是来自朝廷方面的政事消息。很可能是宋代“小报”的延续。其他传播活动有书籍,报登科,商品广告。

明代

明代“邸报”:明代“邸报”的抄传、发行工作主要通过三个环节,通政司总汇朝廷政事信息,六科参与、记录各项重大政事活动,并为“邸报”提供皇帝谕旨;提塘担任军情和各项文报的呈递下达和抄传。明代“邸报”的内容较以前多了社会新闻,还附有“鼎甲单”。留存下来的明代邸报的摘抄本有《万历邸钞》(按照时间的先后摘录而成,依抄录者的兴趣和需要抄成,因此有所取舍),《天变邸钞》(它的全文是被当时人和稍后一些时候的人根据原件或传抄件,以附录方式辑入私人文集或丛刻,保存下来。记录的是北京发生的一次特大灾异事件),《急选报》(保存至今的唯一一份明代报纸的原件,由雕版印刷。)明代民间报房:明中叶以后,民间新闻传播活动日趋活跃,出现了民间的报房。明代早期的民办报房,多数情况下,是从官方的提塘报房分离出来的,它的官方消息仍然得自六科或间接地得自提塘报房。起初是手抄的,崇祯末年,出现活版印刷的报纸。

明代其他新闻传播活动有塘报、告示和旗报等。

清代

清代提塘分京塘、省塘两种。

京报:清代的民间报房主要集中在北京,所出的报纸通称京报。民间报房所出的京报大多是印刷的,内容基本上是宫门钞、皇帝谕旨和臣僚章奏三大部分。京报的全部稿件都来自内阁和科钞,没有报房自己采写的新闻。

辕门钞:辕门抄是一种以报道地方官场消息为主的非官方报纸。内容包括上谕、江藩牌示和出版者自行采写的官场信息。

第二章 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鸦片战争前

中国近代报纸的模式,是鸦片战争前夕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而传入中国的。

东南亚:

马礼逊:英国政府企图把海外传教事业与海外殖民事业紧密地结合起来,借助传教士这种改变人们思想信仰的工作性质,用以宣扬西方社会的观念,实行思想征服。英国海外传教组织“伦敦布道会”选派马礼逊来华传教,马礼逊在传教过程中发现出版书刊是在华传教的一个好方式,因为中国虽然地方大、方言多,而文字则是统一的,使用印刷品宣传比口头宣传更为民众所接受。1832年,马礼逊在澳门成立了“马家英式印刷所”。翻译了《圣经》、编纂了字典、编写了宣传基督教义的小册子,并用中、英文出版了大量书籍。《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于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正式创刊。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创办人是英国传教士威廉米怜,马礼逊的助手。《察世俗》绝大部分内容是阐释基督教教义、介绍《圣经》的文章,宣传西方文化与近代科技知识。后增设《全地各国纪略》栏目,简要介绍世界各国概况,同时发表时事评论性文章。《察世俗》采取了中国本土化策略,处处附会儒学,将基督教义与孔孟之道想比附。为了适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装订也采用中国书本式。《察世俗》中的中文近代报刊上的新闻之最:①最早的预告性新闻《月食》;②最早的广告《告贴》;③最早的新闻图画《事逗娘娘悬人环运图》。澳门:

1820年葡萄牙政变成功实行君主立宪制后,澳门本土葡人欲借立宪运动夺回澳督手中的权利。

《蜜蜂华报》是澳门立宪党的首领巴波沙于1822年9月创办的周报,站在居澳葡人的立场上为立宪革命的胜利欢呼。随后澳门保守派发动政变,接管了《蜜蜂华报》。该报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纸。

《澳门报》以宣传葡萄牙国内保守派的主张为主要内容。

《杂文篇》是马礼逊与1833年4月创办的近代中文报刊,是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大部分内容是宣扬基督教信仰的。

《传教者与中国杂报》是马礼逊于1833年5月创办的中国首份以中、英文两种文字合刊的报刊。主要内容包括:中国文化知识、宗教知识及教义讨论、各地消息及评论。

《广州杂志》1831年由澳门东印度公司船板的英文月刊,是澳门历史上第一份英语报刊。

广州:

广州是中国在鸦片战争前唯一准许外国人常住并进行贸易的地方,英文报刊因此首先在广州问世,在华英语报刊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与中英贸易的迅速增长有关。

《广州记录与行情报》中国境内第一份英文报纸,是逢星期二出版的周刊。由英国鸦片商马地臣出资创办,美国商人伍德、马礼逊等担任编辑。后改名为《广州记录报》,是一张商业性报纸,货价行情、航运消息占主要篇幅,但也有广泛刊登政治时事新闻和评论,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广州周报》

《中国差报与广州钞报》 《中国丛报》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在广州创刊,创办人和编辑是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郭士立创办《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旨在宣扬西方文化的优越,征服中国人骄傲自大的排外心理。虽是一份宗教性报刊,但其所刊载的内容已包括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知识、新闻和杂俎等各个方面,宗教内容已在次要地位。在宣传策略上,《东西洋考》注意附会儒学,尽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吻合。该报与《察世俗》在本质上都是宗教性报刊,创办人都与伦敦布道会有关。后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这些报刊的宗教色彩渐趋淡薄,而政治、经济色彩则日益浓厚,使这些报刊的新闻传播性质日益凸显。

鸦片战争后

香港

1841年1月,香港为英国侵略者所占据,此后,大批英国移民涌入香港。英文报刊:

《香港钞报》1841年5月创刊,为第一份在香港出版的英文报刊。

《中国之友》1842年3月创刊,后与《香港钞报》合并,改名为《中国之友与香港钞报》。1850年8月,台仁特购得产权并担任主编,该报持反对政府的立场。

《香港纪录报》由《广州纪录报》迁至香港出版,该报持反对香港政府的态度,十分重视刊登有关中国的材料。

《德臣报》历时129年,是中国也是香港历史书上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该报持亲政府态度。

《孖剌报》

《香港电讯报》 中文报刊: 《遐迩贯珍》:1853年8月创刊于香港,创办人和首任主编是英国传教士麦都思,该报虽为传教士所办,但实际上是以新闻为主的刊物,在内容上以时事新闻为重点,所占篇幅最多的是反映时事的新闻报道和评论,既有报道中国和中外关系的新闻,也有反应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的新闻。该刊还注重文化知识的介绍。1855年,《遐迩贯珍》增出副刊《布告编》,专载商情及船期。《布告编》率先在我国中文报刊上推出广告收费举措。

《香港船头货价纸》中国历史上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视为英文《 剌报》的中文版。后改名为《香港中外新报》,1873年改版为日报,之后脱离《 剌报》,成为中国人自己办的报纸。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上海

英文报刊:

《北华捷报》上海出版的第一份英文报刊,该刊报道新闻不多,言论则反映英国在华商人的利益,被视为“英国官报”。后改为《字林西报》

《字林西报》大量刊载船务、商业等方面的信息,日益加强新闻报道工作。该报在中国边远地区聘有自己的通讯员,还曾一度独享英国路透社电讯的特权。该报对言论十分重视。1864年创刊至1951年,是上海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

《华洋通闻》

《文汇报》 宗教性报刊:

《六和丛谈》在内容上,宗教、科学、文学、新闻、商业无所不包,与同期其他传教士办的宗教性报刊一样,该刊已不再纯粹宣传基督教义,而是一份综合性的新闻期刊。

《万国公报》在传教士所办的中文报刊中,历史最长、发行最广、影响最大。1868年9月,美国监理会传教士林乐知集资创办并担任主笔。前身是《中国教会新报》,后改名为《教会新报》。《万国公报》是英美传教士控制下的重要舆论工具。林乐知在中国的办报活动得到美国舆论的高度评价,称赞他为在中国“传播种子的人”。在改名为《万国公报》之前,该报以宣传宗教为主,间或刊载一些中外史地、科学常识以及中国教育方面等内容。改名为《万国公报》后,其内容也改以时事政治为主,经常发表时事评论、重要法令、条约及外报译文,大量介绍西方政治模式和西方科技知识,减少了有关宗教教义的宣传。

*商业报刊: 《上海新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重信息的商业化阶段;重教化的综合化阶段,重经营的娱乐化阶段。上海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

《申报》 创刊于1872年4月,是上海的第二份中文商业报纸,是英国商人安纳斯脱美查等4人集资创办。美查创办该报以营利为目的,十分重视办报质量。《申报》创刊后一直由中国人主持笔政。1877年美查将所营事业改组为美查兄弟有限公司,《申报》由外国人独资报纸转为中外合资经营的报纸。①在新闻业务上,《申报》将新闻报道放在首位,为了提高新闻的实效性,《申报》在国内报纸中最早使用了电报,还在国内报纸中最早发布号外。②《申报》还不断拓宽新闻报道面,大量报道社会新闻。曾持续三年连续报道杨乃武被诬谋杀亲夫一案。③《申报》还很重视报纸言论工作,标榜自己“谋利而兼仗义”,立论“公道”。所刊言论或为中国的富 强献计献策,或对官府的陋规苛政有所指摘。此外还注意发表读者的来信和来论。④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是《申报》在新闻业务上的一大创造性举措。公开征集文艺类作品。⑤最早使用新闻图片。⑥申报馆发刊我国最早使用白话文的报纸《民报》。

《字林沪报》所刊新闻最初多译自《字林西报》,后转手给日本东亚同文会,改名为《同文沪报》 《新闻报》

在华外报的历史作用

在华外报对中国近代报业及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历史作用和影响,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外人在华办报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来华的外国人无论是怀着侵略的野心,出于传教的目的,还是寻找发财的机会,都是企图打开中国封闭的大门,宣传基督教和西方文明,企图以西方模式改变中国人的头脑。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将中国逐步推向殖民地的道路。

(二)在华外报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外包宣传的西方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对长期处于封建思想禁锢下的中国读者具有深刻的启蒙作用。

(三)在华外报的办报经验为中华民族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章 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发展

早期国人对近代报刊的认识与接触

林则徐译报:禁烟运动时期,林则徐为了了解敌方虚实,以便制定对敌策略而翻译在华外报。组织了一个由中国人、外国传教士和商人组成的译报班子。活动流程:第一,派人搜集外国人出版的外文报刊;第二,将其中有关鸦片贸易和其他方面的消息、言论翻译成中文;第三,将译好的材料整理装订起来,分送给两广总督、广东巡抚、海关监督和军方参考。后来汇集成册称为《澳门新闻纸》。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报纸,但具有新闻传播的性质。

太平天国的办报构想:近代中国最早系统阐述自己的办报思想的是太平天国的洪仁玕。他在《资政新篇》中提出了设立新闻馆、设置新闻官、准卖“新闻篇”等主张。洪仁玕的新闻理想还没实现就发生了天京事变。

王韬与郑观应的新闻思想:王韬的新闻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1)报纸的目的和意义,王韬要借日报立言,通过报纸来宣传其变法自强的政治主张。(2)报纸的功能和作用,报纸可以使“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达内事于外”,“通外情于内”。(3)新闻自由,王韬最早在国内提出言论自由,呼吁朝廷放宽言禁,允许民间创办报纸。(4)报纸的文风,应该是直抒胸臆,词达而已。(5)报纸编辑人员的条件,知识渊博、品德高尚、持论公平。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著作中论述了(1)日报是“通民隐,达民情”的有力工具。(2)创办报纸是中国变法自强的重要手段。(3)应该维护民族尊严,允许国人办报。(4)制定报律来规范报业。

国人创办的第一批近代报刊

《昭文新报》是中国人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报纸,1873年在汉口创办,创办人是艾小梅。内容以奇闻轶事居多,间有诗词杂作 《公论报》1889年创办于汉口,该报由李寒秋主编,后由宦诲之接办,言论倾向官方。1907年后改名为《公论新报》,为辛亥革命前在武汉地区出版的重要报纸之一。

《循环日报》我国第一批国人自办报纸中影响最大的,是我国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家王韬在香港主编的《循环日报》。该报以“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为办报宗旨,是我国近代最早宣传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的报纸之一。在业务上,《循环日报》对我国近代报业发展的最大贡献,就是首创了一种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这种报纸以“立言”为目的,利用报纸纵论中外形势,指陈时弊,褒贬得失,提出建议,使人耳目一新。《循环日报》同时开创了政论文体。

王韬: 1857年参加《六合丛报》的编辑工作,是他报刊活动的开始。1864年兼任《近事编录》的编辑工作。1874 年创办《循环日报》。是近代报刊思想的奠基人,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他的政论反帝爱国,昌言变法,短小精悍,深入浅出,富于感情,后来被发展为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后发展于梁启超,对当时的文坛和以后的维新派领导人影响较大。他的部分政论文章后收编为《弢园文录外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报刊政论文集。他关于办报的言论代表了维新变法前报刊理论的最高成就,奠定了近代报刊理论的基石。

上海《汇报》中国近代留学第一人容闳于1874年在上海创办。《汇报》鼓吹发展洋务,措辞谨慎,不议论官府政事,但对外人侵害中国的言行常有抨击。后改名为《益报》。

《新报》由上海道台主办,欲作为宣传工具,影响在沪华人,但读者多为国人。广州《述报》内容有中外新闻与评论、西方书报译稿、商业行情、船期和广告等。正逢中法交战,该报大量报道了中法战争的消息,并发表了许多有关言论,主张对法作战。

《广报》

第一批国人自办报刊的特点:

(1)在办报主体方面,创办者的身份比较复杂,多是与西方人打交道比较多的中国人。(2)在办报性质方面,这些报刊多事私营性质的。(3)在报纸内容方面,这些报刊都是洋务运动的支持者和宣传者。(4)在政治立场反面,这些写报刊表现除了鲜明的反侵略爱国思想。(5)在业务方面,在形式上大多参照了外国人在当地出版的中文报刊模式。(6)在报业环境方面,这些报刊的处境十分困难。

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维新运动)

《万国公报》于1895年8月在北京创刊,康有为、陈炽等负责筹募经费,康有为的两大弟子梁启超、麦孟华担任编辑,这是我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出版的第一份报刊。创刊同月康有为等人联络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在北京成立了强学会,讲论“中国自强之学”。《万国公报》转为该会的机关报。所刊内容以讲论洋务为主。1895年12月改名为《中外纪闻》,经费收受了袁世凯等达官贵人的捐款。内容上除论说外,该报增加了外电、外报的选译和国内各报的摘录等内容,还有上谕等。

《强学报》是康有为南下宣传维新变法主张的结果,1896年创刊于上海。是上海强学会的机关报,其政治色彩较《万国公报》和《中外纪闻》更为浓厚。因“托古改制”用孔子纪年遭到张之洞的不满,该报仅存了14天。

梁启超:著名的维新派政治思想家、政论家;先后创办10多种报刊,如:《中外纪闻》、《时务报》,戊戌事变逃亡海外后,在日本创办的《清议报》、《新民丛报》等,从事报刊宣传活动27年;创造了“时务文体”,一生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人们称之为“舆论界的骄子”,有丰富的报刊实践经验,为资产阶级办报提供了基础。《时务报》:创办于上海,是维新派重要的舆论阵地,1896年梁启超受邀主持笔政。《时务 报》所刊内容有政论、谕折、京外近事、域外报译、西电照议等。梁启超在该报上发表的最有影响的政论是《变法通议》,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明了维新派的变法主张。《知新报》维新派在华南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创刊于澳门。

《湘学新报》和《湘报》先后创办于长沙,是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在华中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湖南维新派认识在长沙成立了南学会。唐才常任《湘学新报》主编,谭嗣同领导南学会和《湘报》。两人合称为“浏阳二杰”。

《国闻报》是我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报刊活动家和翻译家严复在天津创办的日报,是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在华北的重要言论阵地,也是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日报。该报尤注重报选译和新闻采访工作,在国内各地及国外各大城市设有特约记者。同时还出版旬刊《国外汇编》。《国闻报》在当时的维新派报刊中独树一帜,①该报强调“以通外情为要务”,报馆不惜高薪聘请翻译人员,而最优秀的翻译则是严复在《国闻汇编》上翻译的《天演论》。②该报所刊消息“确而速,又极多极详”,且颇具地方特色。③为躲避封建顽固派的注意,采取了一套特殊的办报策略。

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的特点

(一)报刊数量多,办报地区广。

(二)报刊种类多,除了以政论见长的综合性报刊的发展,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中海出现了文摘类报刊(上海的《集成报》、《萃报》,长沙的《博文报》,江西的《菁华报》等);妇女儿童报刊(《女学报》、《蒙学报》);专业类、行业类报刊(《农学报》、《算学报》、《利济学堂报》、《工商学报》);消闲性文艺小报(《指南报》、《奇闻报》、《笑报》);白话报(《民报》、《演义白话报》)。

(三)这一时期的主修形态是维新派主办的以宣传办法为主旨的政论性报刊,办报人员多是维新派人士,办报方式是把办报同办学会、办学堂紧密结合起来的“三位一体”的组织形式。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一

维新派办刊的业务特点:

(一)开创了新的报刊政论文体。

“报章文体”是指出现于报刊之上、不同于盛行一时的桐城派古文的一种比较通俗浅近的文体。这种文体首先是王韬在《循环日报》上运用的,但当时为形成气候。特点是: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感情,有时还夹以口语和外来语。也被人称为“时务文体”,“新民文体”。这种文体是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的过渡文体,为“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开了先河。

(二)新闻报道中夹带评论;

(三)编辑工作有所改进;

(四)重视新闻的采访工作;

(五)运用新闻图片配合新闻报道。维新派办报活动的进步作用与历史贡献:

第一,向读者进行了资产阶级思想的启蒙教育。第二,向读者进行了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

第三,维新派的办刊宣传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成了变法的实现。第四,冲破了封建统治者对报刊从出版的限禁。

第五,开政治家办报的先河,提高了报人、报业的社会地位。第六,推动了民族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

第四章 清末时期的新闻事业

海外报刊

19世纪40年代后期,随着大批“契约华工”被诱拐到北美加州的金矿做苦力,华文报刊开始在美洲出现。海外:

《金山日新录》1854年在华工比较集中的旧金山创刊,有美国基督教会主办。该报内容有新闻,中西商业广告、国内外船期和货物行情等。

《东涯新录》1855年创办于旧金山,由美国基督教长老会牧师创办,中国留学生李根担任华文编辑。

《沙架免度新录》由旅美华侨司徒源在加州萨克拉门托创办,以刊登与华人社会有关的新闻为主。第一份中国人在海外创办的华文报纸。

《叻报》1881年在新加坡创刊,被誉为“南洋第一报”。创办人是薛有礼,祖籍福建,出生于新加坡。以开启华人社会风气,推广中华文化为办报宗旨。叶季允担任主笔,有“南洋第一报人”之称。

资产阶级维新派报刊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逃亡海外。在加拿大、南洋、欧、美、澳洲等地创立了“保皇会”,从事保皇和君主立宪活动。在辛亥革命前夕保皇派在海外创办了多家报刊,宣传保皇立宪。

《清议报》:创刊于1898年,是戊戌变法后康、梁等人在海外创办的第一个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的机关报。梁启超担任该报主编,撰写了大量社评。办报宗旨有四条,即:1.维持支那之清议,激发国民之正气。2.增长支那人之学识。3.交通支那、日本两国之声气,联其情谊。4.发明东亚学术,以保存亚粹。所刊文字主要内容是:尊皇攘后和宣传君主立宪。梁启超在办报期间受革命党人的影响,曾主张“不登保皇会文字”,被康有为派往他地进行保皇活动。1901年报馆遭遇大火,第二年以《新民丛报》为名复刊。

《新民丛报》是由主张变法维新转为主张保皇和君主立宪的立宪派在海外最著名的刊物,梁启超按照西方大型综合性杂志的模式创办起来的,内容丰富,编辑严谨。大量篇幅地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宗教、教育、文化等方面学说。《新民丛报》的命名来由在于,梁启超认为,中国积弱的根本原因在于国民素质低下,希望通过教育手段来提高国民素质,造就一代“新民”。但《新民丛报》总的倾向是鼓吹保皇和君主立宪。

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

以1905年同盟会的成立为标志,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办报活动氛围两个阶段,即兴中会的阶段和同盟会的阶段。

《中国日报》是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也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报纸。1900年创刊于香港,由孙中山指派的陈少白主持。《中国日报》的主要宣传内容,一是揭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罪行,鼓吹反清革命;二是宣传天赋人权、自由、民主等资产阶级的思想,赞美共和制度;三是与保皇派报刊进行论战。《中国日报》不仅是革命党人的宣传舆论阵地,也是他们的重要活动据点。辛亥革命后,《中国日报》迁至广州出版。

《世界公益报》、《广东日报》、《有所谓报》创办于同盟会成立前,由郑贯公主办,言论激烈。

《民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同盟会的言论机关,1905年11月在日本东京创刊。该刊是一份大型时事性政论月刊,设有论说、时评、谈丛、纪事、译丛等栏目。宣传“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的政治纲领,是《民报》的办报宗旨。宣传内容有以下方面:一是宣传以排满为中心的民族主义;二是宣传以建立共和政体为中心的民权主义;此外,还有对世界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报道,和对西方的新文化和新思潮的介绍。

留日学生办报:

《开智录》创刊于横滨,由留日学生团体开智会主办,郑贯公主编。宣传西方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文字浅显,立论新奇。

《译书汇编》创刊于东京,由杨廷栋、杨荫杭、雷奋等主编,变异欧美日本等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律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国民报》创刊于东京,秦力山主编,在经济上受孙中山的支持,该刊主要宣传革命排满思想。

革命派与保皇派的大论战:

革命派的《国民报》就发表了章太炎撰写的《正仇满论》一文,向保皇思想发起挑战。此后,香港和海外各地两派的报纸之间纷纷进行论战。《民报》创刊后,为了抵制保皇派报刊对革命的攻击和清除出保皇和君主立宪思想在受众中的影响,主动向以《新民丛报》为代表的保皇派报刊展开笔战。两报的笔战主要围绕以下四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第二,实行民主共和制还是实行君主立宪制;第三,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第四,革命会不会引起帝国主义干涉,使中国招致瓜分。这场论战,不仅使资产积极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使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逐渐深入人心,而且还为辛亥革命做了组织上的准备,许多原来支持保皇派的人转变了立场,加入同盟会。

“慈禧新政”宣布预备立宪

1901年慈禧“新政”发布后,随着“报禁”、“言禁”的废除,中华民族新闻事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1906年清廷宣布预备立宪后,中国新闻事业更是迎来了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

此时出现了一批政治上比较温和、主张改革的民营报纸,较著名的有:

《京话日报》是一张以城市居民为主要读者对象、用通俗的北京话出版的报纸,1904年创刊于北京。创办人兼社长彭翼仲,创办目的:一是开发民智,二是争回中国人说话的权利。该报十分注重与底层读者的密切联系,敢于冲撞权贵。

《东方杂志》为综合型文摘性月刊。1904年创刊于上海。初办时的主编人为徐柯和孟森。该刊以“启导国民,联络东亚”为宗旨发表各类现代学科的论著。辛亥革命以后,该报认为西方的道德观念已毁,强调要用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来救治西方的“物质文明”。

《中外日报》汪康年主办,该报重视新闻报道,政治上持保守的爱国主义,拥护慈禧垂帘听政,但反对废除光绪。

《申报》美查回国后,报馆董事会几经改组,最后由史量才独资经营、主持笔政,进行了 改革。营业部主任张竹平,首先从广告经营下手,广告的版面甚至超过了新闻、副刊的版面,业务收入也随之增加;其次张竹平也重视报纸的发行,力争将报纸当天送达上海及上海附近长江三角洲地区。《新闻报》

资产阶级立宪派报刊的发展:

《大公报》1902年在天津创刊,由天主教徒英华等人集资创办。早期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和一定的来自英国领事馆方面的影响。该报以开民智为办报宗旨,鼓吹变法维新,主张君主立宪,反对封建专制、黑暗吏治和国外侵略。重视言论工作,以“敢言”名于时。《时报》是戊戌变法后以康、梁为首的保皇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报纸。1904年创刊于上海,梁启超筹办该报时明确宣布“吾办此报,非为革新舆论,乃欲革新代表舆论之报界”。后《时报》的报务由狄葆贤主持,该报在业务上曾做过以下尝试:1.将梁启超创造的时事短评这种新的评论文体移植于日报;2.设立“北京特约通信”专栏,聘黄远生任驻京记者,为该报撰写新闻通讯;3.设置教育、实业、妇女、儿童、英文、图画、文艺7种周刊专版,聘请专家担任主编。《时事新报》

1906年,慈禧宣布“预备立宪”,康梁等保皇派人士认为自己的政治改革为统治者所接受,康立即将保皇会改组为国民宪政会,帝国宪政会,要求所属报刊权利鼓吹君主立宪。国内外支持君主立宪的官绅们也纷纷办报,宣传君主立宪思想。

《政论》1907年创刊,是梁在日本组建的政闻社的机关报,该报以“实行国会制度,建设责任政府”为目标,鼓吹立宪。后清政府和租界当局勾结查封政闻社。

《国风报》由梁等在上海创办,稿件是他在上海编订后寄往上海发行。该报就实施宪政的诸多问题向清政府出谋献策,对全国各地宪政派进行了理论上的指导。

《国民公报》由梁的密友徐佛苏在1910年立宪活动进入高潮时在北京创办,借以联络各省立宪派人士,指导各地立宪活动。主撰稿人仍为梁。

《预备立宪公会报》1908年创刊于上海,上海预备立宪公会机关报。该会由资产阶级上层人士创办,以介绍宪政知识为主。

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展:

随着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成立,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国内的宣传更为活跃。

《苏报》创刊于1896年上海,创办人为胡璋。后因经营不利转让给了陈范,起初陈范同情康梁,思想上倾向于变法,该报在立场上坚持维新、变法。当康梁转向保皇后,陈范转向革命。在经济上资助了上海的许多爱国学社,该校的师生也轮流为《苏报》撰写论说,《苏报》开辟了“学界风潮”专栏,连续报道各地的**消息,给予支持。该报成了当时上海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言论机关。1903年章士钊出任《苏报》主笔,提出该报“第一排满,第二排康”的办报方针,言论激烈、革命倾向强烈,为清政府所不容。后发生了让中国在国际上脸面扫地的“苏报案”。“苏报案”《苏报》的革命言论,为清政府所不容。与上海领事团多次密谋,决定上海租界工部发行拘票,对陈范、章太炎、邹容等7人实行拘捕。上海租界公廨开始会审“苏报案”,一场以清政府为原告,以章、邹等人为被告的特殊审讯开始了。章、邹被监禁,《苏报》永远停刊。在“苏报案”中,清政府在中国领土上同自己的臣民打官司,却要由租界当局来审判,在国际上脸面扫地。而章、邹在审讯过程中慷慨陈词,把法庭变成了宣传革命的讲坛,表现了革命者的崇高气节和英雄气概,赢得了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同情。《国民日日报》“苏报案”后第一份革命派报刊,1903年在上海创刊,由章士钊主编,该报主义斗争策略,聘请英国人在英国领事馆注册,宣传上不作“爆炸性之一击”,但并不讳言其革命立场。

《俄事警闻》1903年创办于上海,后改名为《警钟日报》,该报将拒俄宣传与反请宣传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抨击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政策。

《中国女报》创刊于1907年上海,主编秋瑾,该报以妇女为读者对象,以争女权,争独立、争解放为宗旨。

《神州日报》,“竖三民”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于右任主编。

新式官报

萌芽时期(1896-1902):

官书局主办的《官书局报》、《官书局汇报》:最早以官方名义编发,从形式到内容都和报房京报类似,不同的是增加了路透社电讯等新闻和外国新事新艺的译文。这种报纸一无自采新闻,二无言论评说,三不代表政府发布命令和文稿,所以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官报。

发展时期(1902-1911):

《北洋官报》直隶总督袁世凯在天津创办,内容首为圣训、上谕,次为本省政、学、军事要务,次为时务、农、工、商等知识,次为教案、交涉,最后是各省、各国新闻,还刊发广告性的公私告白。标志着中国官报的发展进入新时期。

《政治官报》我国历史上第一份有中枢部门直接创办的新式的政府机关报。

《内阁官报》被赋予公布正式法令、公文的功能。标志着中国现代官报的诞生。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二

资产阶级各派别的新闻思想

资产阶级立宪派(梁启超):

戊戌变法时期:他把报刊比作耳目喉舌,指出其功能是“去塞求通”。变法失败,流亡海外时期:

一是报纸的功能:监督政府,向导国民。

二是办好报纸的四条原则:1)宗旨定而高;2)思想新而正;3)材料富而当;4)报事确而准。

三是健全舆论主张:具备五本,“一曰常识”,“二曰真诚”,“三曰直道”,“四曰公心”,“五曰节制”。

四是他根据自己的办报经验,提出办报宣传有两种方法,即浸润的方法和煽动的方法。

资产阶级革命派:

一、高度重视报刊宣传在革命斗争中的作用。

二、公开你承认报纸的党派性,明确提出为革命办报的主张。

三、党报要重视舆论的制造和指导。

四、党报重视民意。

新闻业务工作的改进

第一,报刊的形式,在1902年前后,开始由书册式逐步向单张印刷的近代西方报纸靠近。第二,在版面安排上,开始打破“首论说、次上谕或宫门钞,次为各省各埠要闻,次为本埠新闻”的框框。版面和报刊字体都变得灵活,栏目设置也逐渐变得细致。

第三,重视报刊评论的写作。各报刊均以论说为主。第四,新闻的质量开始提升。由于通讯设备和印刷技术的改进,加上经济的发展和政局的多变,新闻报道数量大大增加,新闻报道的面也相应扩大。新闻报道的体裁也日益怎过。

第五,新闻摄影图片开始被广泛运用。

第六,这一时期,报纸文艺副刊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新闻团体开始兴起:上海日报公会,中国报界俱进会,北京报界公会。

第五章 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开始了辛亥革命。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政府在南京成立。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迎来了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个办报活动高潮。主要原因是1)旧的禁令的废除;2)新的自由新闻法律体系在中国的建立(将言论出版自由原则载入国家根本大法,颁布有利于新闻事业发展的法律);3)革命党对新闻自由的保护和推动;4)民国“暂行报律”事件的影响(《中华民国暂行报律》遭到报界的反对,孙基于对新闻自由的尊重撤销了该“暂行报律”);5)国人与业界对报刊和报人的过高期待和自诩。

民国前期报业的繁荣和泛滥

各级政权机关的机关报,各个资产阶级政党的机关报,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最求资产阶级民主,“鼓吹共和,监督政府”所办的报纸。

政党报刊的泛滥:

国民党——由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报刊数量最大 《民立报》该党报纸的总枢纽。

《天铎报》李怀霜任主笔,陈布雷、柳亚子任编辑。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方面发表了不少言辞激烈的文章

《民国新闻》以“维护共和政体”为宗旨。《中华民报》“拥护共和,防止专制复活”,同盟会中反袁态度最坚决的报纸。

进步党——由共和党、民主党、统一党等小党派合并而成,以梁启超、章太炎、张謇、程德全等为领袖,其成员主要是立宪派、旧官僚和对他们的观点比较认同的原同盟会成员等。

《少年中国》由黄远生等人创办的周刊,拥护袁世凯,但敢于批评时政,揭露黑幕。《庸言》梁启超在天津创办的政治理论性半月刊。

《大共和日报》同盟会分裂出来的章太炎创办,吹捧袁世凯和黎元洪。

其他政党,如:自由党、社会党 “横三民”《民权报》、《中华民报》、《民国新闻》。

两大报系之间的主要政论问题:实行中央集权还是地方分权;实行总统独裁下的“超然内阁”、“人才内阁”,还是实行责任内阁;国务员是对国会负责还是对总统负责;对外借款问题。

袁世凯时期

袁世凯控制舆论和新闻界的主要手段: ①创办御用报纸:

《亚细亚日报》1912年创办于北京,袁世凯政府出资创办,由声名狼藉的帝制分子薛大可 担任主编。二次革命期间,连续刊登帝制分子劳乃宣和袁世凯的政治顾问古德诺鼓吹复辟帝制的文章。袁世凯称帝期间,该报带头改用“洪宪”年号,称袁世凯为“今上”,记者署名“臣记者”。主要在北方创建,在上海出分版,遭 到革命当人和爱国人民的强烈抵制,报馆两次被炸。

《神州日报》在上海,1915年被袁党强行接办后,利用它原来的声誉筹办帝制张目。②收买报纸或报人:

③迫害和摧残反对派的报刊:

对一批革命立场坚定的报刊,袁世凯则毫不留情地进行了迫害和摧残。捣毁、查封报馆和殴打、逮捕、驱逐、杀害报人的事件时有发生。“癸丑报灾”:二次革命后,袁世凯政府宣布国民党为“乱党”,凡国民党系统的报刊一律扣以“乱党报纸”的罪名而查封。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较之民国元年的500家锐减300多家。报刊减少三分之一,报人大批被捕被害。因而在中国新闻史上把“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对新闻界的大扫荡称为“癸丑报灾”。

④建立一个为其封建军阀独裁统治服务的新闻法律制度。

反袁斗争:袁世凯唆使赵秉钧派人在上海刺杀宋教仁,为了瞒天欺世,在宋教仁事件发生的前期,命令陆军部派员对各报拟刊载的新闻稿实行预检。上海《民立报》从宋案发生的第二天起,每天以整版篇幅连续报道宋案经过,刊登凶手的供词和袁党往来的密电等,证明袁世凯就是刺宋的元凶。广州创办了《讨袁报》,一些报纸也出版了反袁专刊。最先起来反袁的是孙中山重组的中华革命党,并在日本东京创办了《民国》、《甲寅》杂志,反袁的同时还有老同盟会员和一些民主主义者。

北洋军阀时期

袁世凯死后,北洋各系军阀陆续掌控中央政府。中国迎来了自由主义思想的一个高潮。这一时期报刊种数和发行量逐年上升,这种增长得益于以下几点原因:

①中央政权的软弱②经济在夹缝中国的发展③交通、邮政、电信系统的进步④思想、文化、教育的情况也有利于报刊的发展。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三

在民国初年,虽然报业的技术力量没有质的飞跃,有关新闻业实行现代化经营管理的观念,也没有收到重视,但这一时期的主流报刊,在新闻业务活动上还是有进步和变化的:

第一,新闻通讯开始崭露头角;

第二,副刊有了大的发展,许多报纸开辟副刊,刊登文学作品和茶余饭后的消闲性文字来吸引读者。

第三,图片报道的改进与发展。

为了加强新闻报道,通讯社开始发展起来,这一时期较有影响的两家通讯社: 新闻编译社:邵飘萍创办,北洋政府时期中国最早第家比较有影响的通讯社,1918年成立。创办于北京,由于他在北京新闻界十分活跃,重视新闻采访,可以获得不少最新最真的消息,新闻编译社的稿件很受欢迎。该社稿件主要供给北京各报,外国驻京记者也多有参考。国闻通讯社:1919年创办于上海。胡政之参与筹办并担任主编。该通讯社初创时,有安福系和浙卢方面的背景,卢永祥在军阀内战中战败后,该社得到金融巨头的经费支持,改由胡政之负全责,胡政之想要办一个有全国影响的通讯社,该社曾先后在北京、汉口设立分社,称为当时规模最大的民营通讯社。国闻通讯社所发的消息,以详确报道事实为主,不 加议论。国外消息和各国报纸上的重要消息,则随时译述,供报界采用。《国闻周刊》作为通讯社的附属刊物进行出版。胡政之后将通讯社总部迁到天津,称为北方通讯社中的巨擘。

民初的名记者

黄远生:辛亥革命后,1912年在北京创办并主编《少年中国》周刊,开始记者生涯。后编辑梁启超主办的《庸言》月刊,担任上海多家报纸的特约记者,常在其他杂志上发表文章。他以深厚的中西学基础、高超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卓越的采访写作技巧称为民初新闻记者的巨擘,被誉为“报界之奇才”,与刘少少,徐彬彬有民国初年新闻界“三杰”之称。他的新闻通讯有以下特点:1)题材重大,内容翔实;2)分析深刻,见解独到;3)文笔生动,亦庄亦谐。黄远生的通讯既继承了中国古代历史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又基本具备了现代通讯的基本特点,即真实性、新闻性、生动性、评论性。他的新闻通讯写作实践,在中国新闻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邵飘萍:曾任《申报》特约通讯员,《申报》、《时报》、《时事新报》主笔,1912年与杭辛斋创办《汉民日报》任主编,被推为省报界公会干事长,抨击袁世凯阴谋复

辟帝制和卖国罪行。1916年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1918年在北京创办《京报》,任社长。邵飘萍以善于采访著称,常能访到独家新闻。刘少少:“怪杰”,曾协助主办《中国新报》。担任过北京《帝国日报》的编辑。共和党报《湖南新报》和《公言》杂志的编辑、记者、主笔。北京《亚细亚日报》出厂时,被聘为主笔,主写时评。1915年,上海《亚细亚日报》欲聘其为主笔,遭到他拒绝,同时拒绝了袁世凯的收买,遭到通缉。刘少少在政治上较为保守,然其文独辟蹊径,庄谐杂出,时有新意。

徐彬彬:是民国初年的著名记者和剧评专栏作家,长于文学,娴于经史,熟悉历史掌故,通讯文笔优美而富于情趣。1916年继黄远生任上海《申报》、《时报》的驻京特派记者。30年代以后长期担任《大公报》副刊、《戏剧周刊》、《北京》副刊和《小公园》的主编。林白水:1901年,任《杭州白话报》主笔。曾创办过《俄事警闻》、《警钟日报》、《公言报》、《新社会报》、《社会日报》等。他的文章庄谐杂出,文采飞扬,文风个性鲜明,非常敢言。张季鸾: 胡政之:

第六章 “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

新文化运动

《新青年》1915年在上海创刊,初名《青年杂志》。创办人陈独秀,在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危险时局中,毅然回国筹办《青年杂志》,作为“救国救民”的舆论基地。《新青年》的创刊,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宣传策略以思想启蒙为要务。《新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发动了一场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主要宣传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1)提倡自由民主,反对封建礼教,开展批孔运动。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3)发起文学革命运动。《新青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陈独秀主撰阶段(1915年-1917年),编辑部同人轮流主编阶段(1918年-1920年),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机关刊物阶段(1920年-1922年)。

陈独秀:出生于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由于受到康梁发动的维新变法运动,抛弃了传统的仕宦旧途,转向寻求西方新学。曾到日本求学考察,在报刊上多次发表时评,传 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反对封建专制,激励国民志气,克服“奴隶根性”。在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危险时局中,依然回国筹办《青年杂志》,作为“救国救民”的舆论基地。

五四运动

《每周评论》:1918年在北京创刊,为陈独秀、李大钊等《新青年》同人为适应新的形势而创办的一份政治时事评论报纸。与《新青年》一样,以“输入新思想”、“提倡新文学”为己任,但《新青年》“重在阐明学理”,《每周评论》则“重在批评事实”。以“主张公理、反对强权”为宗旨,加强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政治时事报道评述,把报道和评论结合起来。在五四运动期间,《每周评论》发挥了积极的舆论先导作用。对五四运动做了连续的系统报道,及时评论,给予支持与引导。《每周评论》把这场伟大的群众爱国运动第一次称为“五四运动”,并第一次提出学习“五四运动”的精神。

五四运动前后,适应群众政治斗争蓬勃开展的需要,在《新青年》、《每周评论》的带动下,进步学生报刊分起。

《湘江评论》:1919年创刊于长沙,湖南学生联合会机关报,毛泽东主编。新闻、评论全部用白话文写作,以述评为主。以宣传最新思潮为主旨,毛泽东撰写的长篇政论《民众大联合》在该刊连载,分析总结了十月革命、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历史经验,深刻阐述了“民众大联合”的思想和策略主张,反应了毛泽东的民主革命统一战线思想的萌芽。李大钊评价该报刊是全国最有分量、见解最深的刊物。

《天津学生联合会报》1919年创刊,天津学生联合会机关报,周恩来任主编。以评述为重点。周恩来为创刊号发表的题为《革新、革心》的设立呢,阐述了革命者既要改造社会、又要在这一斗争中自觉改造自己思想的正确主张,并以此作为该报宣传的宗旨。

新旧思潮在报刊上的大激战: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引起了中国封建顽固势力的恐慌和抵抗。1918年下半年到1919年上半年开展了一场新旧思潮在报刊上的大激战。代表封建顽固势力的重要人物有林纾、辜鸿铭、刘师培等。代表封建顽固势力的报刊有《国故》月刊,刘师培等封建顽固派文人专为抵制新文化运动创办;《公言报》是受到段祺瑞支持的报纸;还有《新申报》、《东方杂志》等。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作为回应。

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

《新青年》改组:1920年《新青年》迁上海出版,成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机关报刊。改组后的《新青年》扩充了编者作者队伍,内容上加强了社会主义的宣传,但是它仍就保持原来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的面貌,与在北京的编者作者保持联系,照旧采用他们的来搞。改组后的《新青年》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报刊之一。

《共产党》:中共上海发起组于1920年创办的理论机关刊物,由李达主编。《共产党》月刊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宣传:1)宣传有关共产党建设的知识,介绍第三国际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际情况、文献资料,特别是俄国共产党的经验和列宁的著作。2)论述中国革命的导论和党的纲领策略,论证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能够救中国,主张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建立俄国布尔什维克式的中国共产党,用革命手段夺取政权。3)向工农兵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报道国内工人运动的发展。该刊是早期共产主义者学习党的基本知识的必读材料,也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交流细想、沟 通情况、酝酿建党的一条重要纽带。

《劳动界》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为了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创办了许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工人为对象的通俗报刊。《劳动界》是中共上海发起组于1920年创办的。该报的宗旨是“改良劳动阶级的境遇”。它用浅显的语言、生动的事例向工人介绍劳动创造价值和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同时,报道国际国内工人运动的情况,促进工人的觉醒。其他工人报刊还有《劳动音》、《劳动者》、《劳动与妇女》等刊物。

中俄通讯社:1920年7月在上海创立,简称中俄社。1921年改称为华俄通讯社,它是我国第一家无产阶级通讯社。中俄社的主要任务是加强中、俄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向中国人民介绍列宁的革命理论、俄国革命的成果与经验,同时向俄国人民介绍中国革命开展的情况。

我国首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特点:以向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者宣传马列主义为基本任务;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宣传鼓动和新闻报道工作;新闻宣传工作与建党的组织工作紧密结合,相辅相成。

新闻工作改革

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下,我国新闻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新闻工作也在多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

1)开创自由讨论的风气。

报刊成为“五四”时期百家争鸣的主要园地,所有的思想论战都是在自由讨论的气氛中展开的。当时有三种情况:一是新旧思潮的激战,二是著名的三大论战(问题与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非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三是学术、文化、思想等各方面具体问题的讨论。

2)政论传统的恢复与发展。

《新青年》等宣传新文化的报刊,通过政论提倡民主、科学,批判旧思想、旧文化的。3)新文风的出现。

《新青年》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使我国报刊文风一新。4)副刊的革新

“五四”以前,我国报纸副刊多事休闲性的读物,在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下,重视报刊成为报界的普遍现象。

5)报纸版面编排和新闻采写业务的改进。

在报纸版面编排方面,头版头条已是最新发生的国内外重大新闻,原先作为头版头条的“大总统命令”已被安排在不重要的地位。在新闻采写方面,不少报纸聘设特派记者,开辟国内外新闻来源,重视直接采访报道。

新闻学研究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新文化运动兴起后,新闻学研究也迅速开展起来。1918年10月4日成立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是中国将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的开端,同时也是中国新闻教育事业起步的标志。该会以“研究新闻学历,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新闻事业之发展”为宗旨。由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兼任会长,徐宝璜任副会长,徐宝璜和邵飘萍是专人倒是。《新闻周刊》为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刊物。这一时期的新闻学专著有徐宝璜的《新闻学》,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中共初期

中共中央机关报刊: 《向导》:是中共中央的第一个机关报,时事政治评论性的周报。1922年9月13日在上海创刊,1927年5月迁至武汉。蔡和森、彭述之、瞿秋白先后担任主编。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罗章龙、赵世炎等是主要撰稿人。《向导》一创刊,就集中宣传党的“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向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理论指导,分析形势,指出帝国主义侵略和军阀统治是造成中国混乱局面的根源,也是导致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向导》同为帝国主义服务的宣传工具进行了激烈的舆论斗争,还批驳了各种错误思想和主张。但是,《向导》对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地位宣传不力,甚至有错误的观点。

《新青年》季刊:瞿秋白主编,以宣传马列主义理论为基本任务。《前锋》月刊:宣传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和主张。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刊物:

《先驱》半月刊:1921年由四川成都团组织创办,1922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建立团中央机构,《先驱》从此正式成为团中央的第一个机关报。它的基本内容是,介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青年运动的状况,评述中国青年思想和青年运动的现状,宣传窗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报道团的活动和刊载团的文件等。

《中国青年》:1923年8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将《中国青年》作为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在上海创刊,恽代英、萧楚女、李求实等先后担任主编。它的基本内容:一是帮助青年正确对待工作、学习、生活,引导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二是评述时事政治,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提高觉悟;三是宣传马列主义理论,同各种反动的、错误的思想作斗争。

工人报刊: 《劳动周刊》: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机关报,也是党领导下的第一张全国性的工人报纸。

《工人周刊》

国共合作时期

《政治周报》:是国民党中央机关报,有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持出版。1925年12月创办于广州,毛泽东作为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主持筹办工作并担任首任主编。该刊以“向反革命宣传反攻,以打破反革命宣传”。《政治周报》的体裁,十分之九是实际事实之叙述,只有十分之一是对于反革命派宣传的辩论。

国共合作后,一批共产党员主持或参与了国民党报刊和通讯社工作。

国共合作后,中国共产党报刊和共青团报刊初步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党团报刊网络。

《中国工人》1924年创刊于上海,是中共中央主办的指导职工运动的刊物,192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从成立后改为它的机关报。《中国工人》以指导工人运动的复兴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通过总结我国工人运动经验教训、介绍国际工人斗争经验,帮助工人学习罢工的战略战术,充分做好战斗准备。

五卅运动中的新闻斗争: 《热血日报》:1925年6月,中共中央为了及时报道“三罢”的运动形式和指导群众斗争,创办了《热血日报》。主编是瞿秋白。它发表大量新闻和评论,报道上海工商界群众的斗争,评述运动在全国开展的形势,揭露帝国主义的暴行,传播国际进步势力支持中国人民的信息。《工人之路特号》:前身是《工人之路》,省港大罢工运动中改为《工人之路特号》。

军队报刊: 《中国军人》:1925年在广州创办,是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的会刊,这个联合会是周恩来组织的、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进步军人的群众性组织。这个刊物的宗旨是:“鼓吹革命精神,团结革命军人,唤醒全国军人,促进全国军人的觉悟”为宗旨。《军人日报》: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政治部训练部主办。

北洋军阀统治地区的新闻事业

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既在军阀统治下,又有革命力量,还有外国势力。所以这些城市的新闻事业是在复杂的环境中生存与发展的。

成舍我主办的《世界晚报》、《世界日报》、《世界画报》。新记《大公报》:国闻通讯社社长胡政之主办,以“不党、不私、不卖、不盲”为办报方针。

北伐战争

《汉口革命军日报》:由北伐军总政治部创办,以宣传北伐为基本任务。

《中国青年》在北伐战争刚开始的时候,人们苦于连年战乱,害怕甚至反对任何战争。《中国青年》就向广大群众进行北伐战争的性质和意义教育,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参加到斗争中去。

第八章 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

国民党统治区的新闻事业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发生后,大革命失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权在全国取得统治地位,建立了一个全国性国民党新闻事业网络。这个网络以《中央日报》、“中央社”、“中央广播电台”为核心,集中在南京、上海、北平、汉口等大城市和各省会城市。

《中央日报》:1927年在汉口创刊,国民党中央机关报。该报初期曾为国民革命作积极宣传,“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立场骤变,反共拥蒋。1928年在上海出版,1929年在南京出版。

“中央社”:(中央通讯社)1924年成立于广州,1927年迁南京。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管。萧同兹为社长。该通讯社垄断了国内外新闻来源。

“中央广播电台”1928年在南京播音,发射功率为亚洲之冠。

国民党当局对部分民营报刊采取积极拉拢和严加控制的办法,并制定了许多专门的政策法规,将共产主义和共产党定为非法,予以取缔。

在国民党统治区,共产党人被迫转入“地下”,秘密出版报刊,出版中心仍在上海。《布尔塞维克》、《红旗日报》。

共产党人和思想文化界的进步人士联合开展了革命文化运动,运动中心在上海,最初的倡导者是创造社、太阳社和鲁迅支持的社团与刊物。《文艺新闻》:革命文化团体的报刊,坚持宣传革命的思想文化,但有严重的“左”倾色彩。在国民党专制统治的文化“围剿”下难以生存,大多数只出一两期就早查禁。只有《文艺新闻》出版时间最长,坚持了一年零三个月。

鲁迅:鲁迅在粉碎文化“围剿”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从1927年抵达上海,始终在上海率领文化大军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主编或支持了多种刊物,他不仅自己写文章,还担任具体编辑、校对工作。鲁迅撰写了大量的杂文,其中不少是传世名篇。他不仅开创了独特的杂文风格,而且提出了对杂文的精辟的理论见解,使杂文在中国报刊上不可缺少的重要得为得以牢固确立。

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被迫从城市向农村转移,革命新闻事业也在这条革命道路上开始新的征程。

《时事简报》:在毛泽东为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的决议中指出,宣传工作是红军第一个重大的工作,并要求各军及纵队必须办一壁报,名称均为《时事简报》。内容是国际国内政治消息、游击地区群众斗争情形、红军工作情形,要求每周至少出一次,用大张纸写,字迹大而清楚。《时事简报》成为根据地和红军初创阶段的主要新闻宣传阵地。红色中华通讯社(红中社):1931年在瑞金成立,主要为临时中央政府文告、宣言、红军战报和根据地建设消息,还利用红军电台抄收国民党“中央社”电讯和外国通讯社英文稿。《红色中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也是我国在人民政权下创办的第一份中央报纸。随红军长征暂告停刊,史称这一时期该报为《红色中华》瑞金版。《青年实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苏区中央局机关刊物。《红星报》: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机关报,由红军总政治部主持出版,1931年在瑞金创刊。

在中央根据地粉碎了四次军事“围剿”之后,中国共产党先后开辟了多个革命根据地,各根据地都建立了人民政权,出版了当地党政军机关和群众团体的报刊。

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的特点:

1.适应实际工作新需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新闻事业宣传。2.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办报。3.开展批评和表扬。

4.文字通俗,形式活泼。

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的意义:

1.根据地新闻事业是在人民政权下创建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闻事业的开端。2.开创了一条革命新闻事业发展的新道路,即城市—农村—城市的道路。3.继承和发扬了列宁的党报思想。

抗日救亡运动中的新闻事业

《红色中华》: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红色中华》于1935年在瓦窑堡复刊,史称陕北版。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为了团结各种力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红色中 华》改名为《新中华报》,红色中华通讯社也改名为新华通讯社,两者同时迁至延安。《救国报》:为了开展在海外的宣传工作,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创办了《救国报》。该报于1935年创刊,报头署社址为法国巴黎,实际编辑部设在莫斯科。该报以宣传反法西斯和建立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宗旨。该报首次发表了中国共产产党的《八一宣言》。国民党政府要求法国政府停邮该报,《救国报》就于12月改名为《救国时报》。1938年迁往美国纽约,与中共主办的《先锋》周报合并。

“九一八”事变激起中国人民抗日救亡宣传的高潮,新闻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最为突出、具有意义的是邹韬奋和《生活》周刊、史量才和《申报》的变化。史量才和《申报》:史量才在企业化经营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效,但在政治上却是保守的。史量才一心想发展事业,甚至想建立英美式报业托拉斯。国民党当局干涉,使他的托拉斯构想失败。“九一八”事变,淞沪抗战发生后,史量才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民族危亡的严酷事实和救亡运动的爱国激情,使他认清了蒋介石对日妥协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危害,毅然赞同团结抗日的主张。《申报》几年六十周年的革新活动:一是加强新闻,改进本埠新闻报道,增加各地通讯;二是改革副刊《自由谈》;三是改进副刊和增刊,以适应各种类型读者的需要。

邹韬奋:邹韬奋任中华职业教育社编辑部主任,该社于1925年创办《生活》周刊,邹韬奋任主编。接编《生活》周刊后,他开始关心社会问题,“九一八”事变后,在胡愈之等进步人士的帮助下开始学习革命理论,投入抗日救亡的洪流。1933年-1935年,邹韬奋游历考察了许多国家,并撰写了30多万字的国外通讯,在《生活》周刊和《新生》周刊上发表,后汇集成《萍踪寄语》。回国后,邹韬奋又先后在上海创办了《大众生活》,在香港创办了《生活日报》。

韬奋精神——毛泽东说:“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们的地方。”

邹韬奋的报刊理论:

第一,报刊是人民的耳目喉舌,应该成为实现民族解放、大众解放大目标的工具。第二,报刊要成为读者的“好朋友”,真诚地为读者服务。第三,办报刊要有创造精神,形成报刊的个性或特色。第四,文风要“明显畅快”。

第五,重视经营管理和社会信用,处理好商业性新闻与广告的关系。第六,新闻工作者应“视事业如生命”,有高尚的人格和真才实学。“《新生》事件”: 1934 年2 月,《新生》周刊创刊,杜重远任编辑兼发行人。它重新举起抗日的火炬,实际上是《生活》的继续。1935年5 月,《新生》刊载《闲话皇帝》一文,泛论古今中外的君主制度,其中说到现阶段日本的天皇空有其名而无实权。日本驻沪总领事向国民党政府提出强烈抗议和无理要求。国民党政府当即查封《新生》周刊社,判处主编杜重远徒刑一年零两个月。国民党中央还电令其各级党部及新闻出版界,加紧查禁抗日言论,取缔抗日运动。这就是中日反动派合伙制造的“《新生》事件”。

范长江:著名记者,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向北平的《北平晨报》与《世界日报》、天津的《益世报》与《大公报》投稿。1935年他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名义离津南下,从成都开始了他的西北之行,他沿途撰写的旅行通讯陆续在《大公报》上发表,后将这些通讯汇集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这些通讯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违纪,国民党统治的腐败、黑暗与各族人民的痛苦生活。该书首次客观而真实地报道了红军长征的行踪和影响。1937年,他冒险到达西安,周恩来同他长谈。然 后乘车到延安,毛泽东向他详细介绍了十年内战的经过,解释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范长江在经历了此行后,在《大公报》上发表了他写的事实述评专文《动荡中之西北大局》,介绍了西安事变的真相和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

《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埃德加·帕克斯·斯诺,美国新闻记者、作家。1936年到陕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广泛的采访,会见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回来后,斯诺发表了多篇陕北报道。在这些报道的基础上,他写成《红星照耀中国》,后来为避免检查和发行中的玛法,中文版书名改为《西行漫记》。这部书较早地公开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及其领导人的情况。

新闻学研究

中国新闻学研究会:1931年在上海成立,是我国第一个研究无产阶级新闻学的学术团体,“致力于以社会主义为根据的科学的新闻之理论的阐扬”。专业刊物《集纳》(《文艺新闻》副刊)。《中国报学史》:作者戈公振,是以为有革命思想的新闻工作者,又是以为大学教授和卓有成就的新闻学专家。《中国报学史》是他的专著中,影响最深远的一部。本书用历史的眼光,研究关于报纸自身的发展历程,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中国报学史》从主要观点与论断到文字表述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爱国、民主、进步思想和敬业乐业精神,为新闻学研究树立了治学与道德风范。因此,本书被称为“中国新闻史研究开山之作”。

第九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共产党开辟了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1939年前后,中国共产党中央发出指示,要求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建立起一个以党的机关报为中心的抗日民主报刊系统,重点办好党的机关报,使党的新闻事业走上了成熟发展的道路。《新中华报》的改组:1939年后,中共中央决定在延安重建一个以中共中央机关报为中心的党报系统。2月7日,《新中华报》被改组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同时兼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三日刊,主要在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内发行。该报积极宣传抗战、团结、进步,反对投降、分裂、倒退,全面、系统地报道了中共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的战绩以及陕甘宁边区等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成就,发表过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的一些有关时局的重要文章。

《解放日报》:1941年后,抗日战争在经济上进入了最为艰难困苦的时期,在日军与国民党顽固派的夹击下,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经济发生严重困难,物资奇缺。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中共中央决定将延安《新中华报》和《今日新闻》合并,改出对开大报《解放日报》,同时将《中国青年》、《中国妇女》、《中国工人》等刊物停刊,以便集中人力物力办好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创刊于1914年5月,博古(秦邦宪)担任第一任社长。《解放日报》的从创办,中共中央予以高度重视,毛泽东经常知道给报的工作,并为它撰写和修改重要的社论、评论、新闻和文章。《解放日报》创刊后不久,苏、德战争爆发。该报曾以大量篇 幅报道苏、德战争的情况,同时发表了不少评论,对国际形势作出了科学的分析,但同时也出现了过多刊载国际新闻、宣传报道脱离根据地群众和工作实际的倾向。

《解放日报》的整风改革:自1942年春天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次整风运动。3月1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为改造党报通知》,要求各地根据整风精神来检查报纸的党八股现象。利用报纸来推动中心工作的开展的方法,成为党报的重要经验和传统。《解放日报》走在新闻界整风改革的前列。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实行改版,同时发表了改版社论,论述了党报的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及组织性原则,接着依照以上标准,检查了创刊来存在的问题。版面上,由原来的公式似的安排:一国际、二国内、三边区、四国内,改为以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报道为主,密切联系群众和工作实际,积极配合党的中心工作。第一版是反映各解放区情况的要闻版,第二版是陕甘宁边区版,第三版才是国际新闻版,第四版仍是副刊和各种专论。《解放日报》集中报道整风运动的发展情况,随着整风改革运动的深入,又提出了“全党办报”的方针。

国统区新闻事业

《救亡日报》:全面抗战爆发后,上海作为国统区新闻事业的中心,立刻成了我国抗日宣传的中心。《救亡日报》于1937年创刊,是中共领导下成立的一个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群众组织——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协会的机关报。该报编辑委员及编辑部人员中既有共产党员及文化界、新闻界、社会科学界进步的知名人士,也有国民党人。郭沫若担任社长。

上海、南京相继沦陷后,全国抗日宣传中心也随着国民党政府的党、军、政中心一起迁至武汉。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中国青年记者协会于1937年由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创建。后迁至武汉,1938年成立武汉分会,并改名为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简称“青记”。“青记”是抗日战争时期及解放战争初期著名的全国性新闻记者组织,主要发起人和负责人有范长江、陈同生、孟秋江、金仲华、恽逸群等。“青记”是中共领导下的新闻界统一战线组织,党通过参加这个组织的中共党员,努力团结国统区广大的进步新闻工作者,积极争取民主、争取新闻自由和开展抗战宣传。

“重庆各报联合版”:1938年武汉失守后,国统区新闻事业和全国抗日宣传中心西迁至重庆。日寇飞机对重庆实行狂轰乱炸,致使许多报社房屋倒塌,水电断绝,损失惨重。重庆《中央日报》、《时事新报》、《扫荡报》、《新蜀报》等10家大宝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合作刊发“重庆各报联合版”。共出版了99天,是我国新闻史上出现报纸联合版之始。

重庆时期的《新华日报》:1938年在重庆出版,重庆时期的《新华日报》在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南方局的领导下,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反共顽固势力,是国统区人民心中的灯塔。该报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坚决而顽强的斗争。在物资条件方面,国民党顽固派企图用断绝纸张供应来扼杀《新华日报》,对此《新华日报》运用各种形式的手段进行了抗争。在言论、新闻报道方面重庆时期的《新华日报》利用“拒检”、“暴检”等手段同国民党的新闻检查制度进行坚决的斗争。

桂林“文化城”:桂林在1938年10月至1944年9月大撤退以前也是大后方进步报刊的一个重要的聚集地,被人们称为抗战时期的“文化城”。当上海、武汉、广州等从城市相继沦陷后,不少进步文化人士根据党的指示撤退至桂林,在这座西南城市中 出版报刊,开办书店、出版社和印刷厂,使桂林称为大西南地区进步新闻文化宣传的中心。抗战时期在桂林出版发行的日报有《救亡日报》、《新华日报》(桂林分馆)、《大公报》(桂林版)、《扫荡报》等,影响较大的通讯社有国际新闻社。

昆明也是新闻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在当时是与国外联系的重要陆、空门户,因而也成了抗战存储器中国的文化、政治中心之一。

香港、澳门与海外的抗日报刊及其宣传活动

从1937年7月抗战开始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澳门等地区因其具有特殊的政治与地理环境,也一度成为抗日办报与宣传活动的主要阵地。香港:抗战爆发后,香港原有的报纸很快投入了 抗日宣传报道。随着平津、沪宁等大城市的相继沦陷,这些地区的部分爱国新闻工作者纷纷南下,或将内地报纸迁入,或创办新报,或参与当地新闻工作。上海国际宣传委员会迁至香港,并改名为国际新闻社,上海的《申报》、《立报》和《大公报》香港版都在香港出版发行。在香港新办的报刊,影响较大的有《保卫中国同盟新闻通讯》(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的会刊)和《星岛日报》。国统区进步新闻文化界人士到香港创办的《华商报》晚刊、《大众生活》周刊、《光明报》等抗日报刊。

澳门:1937年澳门《朝阳日报》、《大众报》同人联合发起成立文化、体育、音乐、戏剧界抗日救国组织“澳门四界救灾会”,澳门新闻界为加强团结抗战力量成立澳门新闻记者联合会,并出版报刊《救灾特刊》,香港《华侨日报》创办澳门版《华侨报》。

东南亚:以新加坡、马来亚为中心的东南亚,是海外抗日办报宣传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胡愈之奉中共中央的指派,赴新加坡开辟海外抗日宣传阵地,他应聘党人了《南洋商报》的编辑主任,并立即推行报纸革新:一是加强报纸言论,而是实行采编合一,改进报道工作。

沦陷区的新闻事业

日伪新闻事业建立在以长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地区,北平、天津为中心的华北地区,上海、南京为中心的华中地区和华南的广州、香港等地。日伪还在沦陷区建立了大约五六十座的广播电台。

在东北,“满洲国”成立后,伪满当局颁布《出版法》控制当地的新闻事业,建立东北地区新闻事业的统制机构满洲弘报协会。汪伪政府制定有关“计划新闻制度”的法律法规。

上海“孤岛”抗日报刊

1937年11月12日日军占领上海华界地区至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四围均为日军侵占而形同“孤岛”,中外各种政治势力,无不利用“孤岛”的特殊环境在“孤岛”上创办报刊。开展舆论宣传。其中中国共产党以及其他爱国政治力量和爱国人士主办的抗日报刊,始终是“孤岛”报业发展的主流。《译报》:1937年12月创办于上海租界,由夏衍主持报务。所刊言论及报道全部译自英、美、法等国通讯社稿和外文报纸,但都经过编者的精心选择与改写,客观的报道了抗战的基本形势,无情地揭露了日军的侵略暴行,并准确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实行抗日统一战线政策、坚持持久抗战的政治主张。“洋旗报”:由于以外商名义出版的报纸,可以不受日伪的新闻检查。因而在1938年以后出现了大办“洋旗报”的热潮。中国共产党等各派政治力量以及民间爱国人士,或聘请外国人担任发行人,或在外国注册,打着“英商”、“美商”的招牌,以逃避日 寇的新闻检查。其中最为著名的“洋旗报”有《每日译报》、《文汇报》、《申报》、《新闻报》等。

第十章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国统区新闻统制和新闻界的抗争

国民党:

在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凭借其手中掌握的政权与法统,抢先在收复区扩展他们自己的新闻事业。①国民党接管了原沦陷区的敌伪报馆、电台、通讯社等各类新闻机构,一个较战前更为庞大的国民党新闻事业网,在接收敌伪新闻机构的基础上迅速重建。②战后,国民党抓住上海《申报》、《新闻报》战时附逆的把柄,将它们改造成国民党的准党报。③国民党还大力恢复和新办一批党营报纸。国民党报团组织的出现,是战后国民党党营新闻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中央日报》社发展成为一个在12个城市设立分社的报团。共产党:

在上海,早在日本宣布投降的第三天,中共上海地下组织就领导创办了《新生活报》,后改名为《时代日报》。上海地下党组织还创办了以学生的名义出版的报刊。应毛泽东、周恩来的指示,一批新闻文化战士赴沪,同沦陷时期留沪的同志一起,又创办了一大批报刊,将党在上海的办报活动推向高潮。中共在上海出版的报刊中,影响最大的有:《联合日报》、《联合晚报》、《建国日报》(原《救亡日报》)、《文萃》(初为文摘性刊物,后改为时事政治性刊物)、《消息》半周刊、《群众》周刊。

在北平,中共在或被地区公开出版的机关报《解放》报创刊,新华社北平分社也宣告成立。《解放》报和新华社北平分社自创建第一天就遭受到了国民党特务的钳制与破坏。

在华南地区,中共在香港创办了第一家党报《正报》,在港、澳、华南地区、新加坡、马来亚等地发行。

拒检运动:1945年八九月间发生的“拒检运动”,是人民解放时期国统区新闻界发起的一次声势最为浩大的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斗争。8月7日,重庆国讯书店在其他进步出版机构的支持下,不送国民党当局审查而自行出版《延安归来》一书,揭开了“拒检运动”的序幕。该书记载了中国共产党各项政策的实施情况和解放区取得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的成就。进步人士张志让、杨卫玉、傅彬然起草了重庆杂志界宣布“拒检”的联合声明,在征得了16家杂志社的签名后,函告国民党当局。在拒检声明上签名的杂志社增至33家,其中10家杂志社还出版了《联合增刊》,既不向国民党政府办理登记手续,也不将稿件送检。9月后,由重庆出版界发起的拒检运动扩展到成都、昆明等地,并由出版界扩展到新闻界。国民党当局被迫做出让步,但有意留下一个“尾巴”,宣布除收复区外,废止战时新闻检查制度。为此新闻文化界又进一步进行了斗争,要求彻底实施废除新闻检查制度。国民党再次做出让步,但没有真正放弃其一贯奉行的新闻统制政策。“较场口事件”: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赴重庆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进行政治谈判,两党并于10月10日签署了《国共双方会谈纪要》。根据《国共双方会谈纪要》的规定,国共两党以及其他政党、派别于1946年1月10日在重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会议期间,国民党在会场内大谈民主、自由,但在会场外却指使特务破坏会议,制造了2月10日发生的“较场口”事件。国民党特务不仅破坏了重庆各界人士在较场口举行的庆祝政协成功大会,还使60多位参加会议的民主 人士、新闻记者和各界群众被殴打致伤或失踪。事件发生后,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和平日报》等报道将这一事件说成是“民众团体互相殴打”,对此《新华日报》、《新民报》、《民主报》等9家报纸进行了抵抗。就国内外十分关注的和平与内战问题,《新华日报》还同《中央日报》、《和平日报》和《大公报》展开多次正面交锋。由于《大公报》标榜“不党、不私”,在群众中的影响较大,因而在这一时期《新华日报》与《大公报》的论战最引人注目。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新闻统制进一步强化,国民党政府对坚持进步立场的报刊及出版机构大肆摧残。为了在国统区坚持进步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报刊在国共合作破裂后转入“地下”秘密出版发行。宣传“第三条道路”:国统区鼓吹“第三条道路”的报刊的出现,是国共两党激战之际新闻界出现的一个重要现象。所谓“第三条道路”,就是既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又反对共产党的人民政权,试图在中国实现英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是一条代表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利益的道路。宣传“第三条道路”的代表人物中有不少是民主党派成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报刊是《观察》周刊。

解放区人民新闻事业的发展与 新闻工作中两条战线的斗争

抗战胜利之初,中国共产党迅速发展人民新闻事业。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民内战后,由于人民解放军不争一城一池的得失,以消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主动放弃了一些地方,解放区人民新闻事业由发展转为收缩。抗战胜利后的新华社:抗战胜利后,新华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①在组织建设方面,新华社总社的工作机构较前扩大,分为国内新闻、国际新闻、英文广播、口语广播4个编辑部门。各解放区的总分社也先后建立。新华社和解放日报实行报社合一、以通讯社为主的体制,新华通讯社社长与总编辑,分别兼任解放日报社社长与总编辑。②在业务建设方面。新华社总社提出了提高报道水平、改进新闻写作、加紧业务学习等新的任务与要求。③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后,《解放日报》停刊,新华社工作进一步加强,同时担负起党中央机关报、通讯社和广播电台的三重任务。不仅报道新闻,还代表党中央发表时事政治评论。

反“客里空”运动:在1946年宣传土地革命期间,土改宣传报道犯了不少右倾错误,一些新闻工作者过分渲染地主“拥护土改”,自动“献地”,对土地运动这场阶级斗争的激烈性、严重性视而不见。报纸上的失实报道,不仅妨碍了土改运动的展开,还损害了人民新闻事业的形象,广大农民对报纸产生了不信任的情绪。对此,在中共中央晋绥分局领导下,《晋绥日报》首先认识错误并予以纠正。自1947年6月起,《晋绥日报》认真检查了新闻报道工作中右的倾向和存在的新闻失实问题,采用在报纸上公开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发动群众揭露假报道,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发起了反“客里空”运动。这次运动得到了中共中央的肯定,并通过新华社的宣传报道,从晋绥解放区推广到其他解放区。反“客里空”运动的意义在于:一是发扬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检查、纠正了新闻报道失实现象,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二是克服了土改宣传中的右的倾向,改造了新闻工作者的立场和作风,提高了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反“客里空”运动在反对右的错误倾向时也助长了“左”的错误倾向。《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1948年4 月,毛泽东接见了《晋绥日报》编辑部人员,在听取报社工作汇报后作了重要谈话,即著名的《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毛泽东的讲话,对包括《晋绥日报》在内的解放区新闻工作中经历的两条战线的斗争作了全面总结。毛泽东的讲话,精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党报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①关于无产阶级党报的作用与任务,毛泽东指出:“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于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②关于办报的路线与方针,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报纸也要先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③关于无产阶级党报的风格,毛泽东指出:“我们党所办的报纸,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当是行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的,这是我们革命无产阶级应有的战斗风格。”④关于党报工作者的学习与修养问题,毛泽东认为:“报纸工作人员为了教育群众,首先要向群众学习”。

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1947年下半年人民解放战争由防御阶段转入战略进攻后,解放区人民新闻事业由收缩阶段转入再发展阶段。城市相继解放,人民新闻事业由农村转向城市。《关于党报方针的指示》:1948年8 月15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提出城市党报工作的三大注意事项:①报纸主要为工农兵服务,但同时也要为干部、工商业者和知识分子服务;②报纸以报道农村与工厂的消息为主,同时兼顾市场、学校以及其他地方;③报纸副刊,必须宣传马克思主义,深入浅出地对读者做教育工作。

《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1948年9 —10月间,中共中央在西柏坡举办由华北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华北总分社的部分记者参加的学习班。10月2 日,刘少奇亲自去学习班作长篇讲话,即著名的《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刘少奇在讲话中表达了党中央对新闻工作的重视,为新闻工作者适应新的形势、完成新的任务提出了明确的努力方向。一是深刻阐明了新闻工作的作用与任务。二是提出了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者必备的四个条件:“

(一)马列主义的修养;

(二)政策路线的知识;

(三)正确的基本态度;

(四)独立地做相当艰苦的工作。“

第十一章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事业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创建与初步发展

公营新闻事业网:新中国一成立,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建立了一个以北京为中心、遍布全国各地的公营新闻事业网。这个公营新闻事业网,包括以《人民日报》为中心、以党报为主体的公营报刊网,以新华通讯社为主体的国家通讯社网和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中心的国营人民广播电台网。为了便于向海外华人、华侨介绍新中国,国家组建了以对外宣传为主要任务的中国新闻社。

对私营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于私营新闻机构,党和政府最初根据公私兼顾的政策,在经济上予以扶持。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私营报纸难以适应新的形式,在读者心目中,党报的威信远远高于私营报纸,使私营报纸的发行量不断下降。所以党和政府又转而采取合并改组、公私合营等措施,对私营报纸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新闻总署: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是新民主主义政策,新闻事业有公营的也有私营的,因而新闻事业的管理方式由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改变为人民政府通过法律手段实施管理。1949年10月为了便于对新闻事业的领导和管理,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设置了新闻总署,作为领导与管理全国各类新闻媒介与中国新闻工作的行政机构。下属机构与单位由一厅(办公厅)、一社(新华通讯社)、三局(广播事业局、国际新闻局、新闻摄影局)、一校(北京新闻学校)。与之相应,各大区设新闻出版局,各省市设置新闻出版处。新闻总署成立后,制定与颁布有关新闻事业管理的法律规范性文件,并对有关法规加以贯彻、落实。一是主持了全国各类报纸的社会分工事宜,二是推出保持“企业化经营”与“邮发合一”的新办法。1952年8月7日新闻总署被撤销,接着各大地区新闻出版局和各省市新闻出版处也随之撤销,党中央及各级党委的宣传部门逐步带地政府部门主管新闻事业与新闻宣传工作。

社会主义新闻工作与业务的探索和改进

新闻工作的改进:1950年3月29日至4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主持召开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全国新闻工作会议。新闻总署署长胡乔木在这次会议上民却指出,改进报纸工作,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联系实际;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为加强新闻工作与社会实际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新闻工作做出了一下改进:①在新闻体制方面,实行采编合一制与总编负责制。②各新闻机构建立起广泛的通讯员网与群众性的读报小组。③在新闻宣传报道方面,《人民日报》等报纸还进行通俗化改革。④各报确立了全编辑部人员都有责任关心处理读者来信的原则。⑤普遍建立广播收音网。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新闻工作的一大特色,也是新闻工作联系实际、联系群众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共中央决定在人民群众中、特别在报纸刊物上展开对我们工作中的缺点批评与自我批评,实行批评独立与责任独立相统一的原则,报报刊独立进行批评的权利和独立的责任统一起来。重视自我教育,开展问题讨论。新闻工作改进的另一个要求是学习社会主义苏联的新闻工作经验。评价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学习社会主义苏联的新闻工作经验,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一个新闻工作改革的要求。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具有积极意义。首先,通过学习苏联经验,我国新闻界系统的学习了列宁、斯大林的办报实践、办报思想和苏联新闻工作的传统,加深了对于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认识,并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建设我国新闻事业新体制的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其次,全面学习与借鉴苏联新闻工作的业务经验,包括新闻的编辑、采访、写作以及经营管理和发行等方面的经验,使我国新闻工作者的业务水平普遍得到大的提高。但是,在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中,也出现了脱离中国实际、对苏联经验盲目生搬硬套的教条主义错误,主要表现在:一是片面强调不犯错误,二是每天一篇社论,结果出现了不少“无的放矢”的东西;三是业务路子越走越窄,新闻写作单调,缺乏创新;四是国际新闻报道片面性严重,对社会主义国家只说好,对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只说坏。

新闻业务的建设:首先,新闻界从最基本的纯洁语言文字、注重语法修辞做起,以端正文风。接着,新闻界又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做出了重大努力。随着报纸摄影采访力量和新华社供稿能力的加强,报纸图片的运用不断得到改进。

新闻宣传报道的成就与过失

经济生产宣传报道:

在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7年中,经济宣传报道式中是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一时期经济宣传报道的重要成绩,一是紧密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二是突出报道国家重点建设的成就,展示国家经济建设日新月异的全貌,激励人们热爱祖国投身建设的热情。三是让人民群众充当宣传报道的主角,突出宣传人民群众中的先进人物与先进事迹。但是这一时期的经济宣传报道,对其社会作用与服务对象等问题不够明确,因而片面强调报道的指导性与思想性,多从领导角度看问题,指示、教训的口吻多,而从群众的角度提问题、满足群众需要和兴趣的报道少;介绍生产过程多,反映职工生活少。政治外交宣传报道:

抗美援朝的宣传报道:抗美援朝报道,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宣传报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 :新华社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分社在朝鲜前线成立,北京、天津、沈阳三城市广播工作者组成了“抗美援朝广播收音工作团”,活跃在战地、火线。北京电影制片厂成立战地新闻摄影队,近跟前哨部队进行实地拍摄。2 :《人民日报》对抗美援朝的时事宣传报道十分重视,开辟了《抗美援朝》专刊。3 :战地新闻通讯和报告文学被广泛运用。重要作品:如《不朽的杨跟思英雄传》、《伟大的战士邱少云》、《不朽的国际主义战士》。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人民日报》战地特约记者魏巍撰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周恩来总理赞扬这篇作品“感动了千百万读者,鼓舞了前方的战士”。思想文化宣传报道:

关于电影《武训传》的批判:电影《武训传》在1950年底摄制完成后,毛泽东提倡讨论《武训传》和“武训精神”。化名李进的江青操纵指挥“武训历史调查团”,按照主观意图寻找材料,得出武训是大流氓、大债主和大地主的调查结论。并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武训历史调查记》。

关于《红楼梦》研究和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论思想的批判:这场批判把政治和学术思想完全等同起来,不恰当地一概抹杀胡适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作为我国资产阶级著名学者在学术领域的成就,使批判缺乏科学性和说服力。

对“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揭露与批判:这场批判扩散了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日趋尖锐的“左”的观点,阻碍了学术文化研究的正常开展。

1956年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

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社会主义新闻工作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教条主义和党八股严重,对苏联的经验与做法照抄照搬。1956年4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宣布了发展科学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简称“双百”方针)。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做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经验教训,分析了学习苏联经验的过程中出现的弊端,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1956年4月后,《人民日报》以改版为中心进行了新闻工作改革,增加了报纸新闻数量,改进言论。在《人民日报》进行新闻工作改革的同时或稍后,中央和各地的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也都先后进行改革,掀起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新闻工作改革热潮。这次新闻改革的意义和影响在于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新闻观念得到了更新与解放,明确了要办好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总结继承中国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与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使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内容与中华民族形式相结合。这次改革收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与支持。但这次改革也有偏颇之处,1957年下半年因反右派斗争等诸多原因,改革在中途夭折。

第十二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在1957年至1966年,新闻从传播事业既有快速发展的阶段,也有停滞不前甚至后退的时候。①我国的 报纸与期刊随着政治与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晚报、农民报、企业报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②新华社在这一时期明确提出了要使自己成为“消息总汇”、成为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的目标,10年内,新华社基本建成了自己国内和国际的广播通讯网。但这一时期在新闻报道中存在着大量失实、片面、虚夸的现象。内部刊物《参考消息》在这一时期进行了改版和扩大发行。③北京电视台在1958年开始试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着重提高节目质量,强调办好重点节目。④图片宣传扩大,但题材和内容日益狭窄,新闻照片的艺术性、趣味性被置于政治性之后,新闻摄影中“组织加工、摆布导演”的风气十分流行。整风鸣放中的新闻事业:1957年2月,毛泽东再次强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一发展科学、繁荣文化艺术的方针。整风运动就此开始,自由“鸣放”的空气热烈起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向中国共产党和当时的领导人提出了许多诚恳的意见,既有善意的批评也有恶意的攻击。对于鸣放中的言论,毛泽东认为这是右派分子对社会主义的进攻,应该予以反击。他采取“诱敌深入”的办法,“等待时机成熟,实行反击”。在“大鸣大放”中,《文汇报》大量刊登了各种批评意见,结果在反右派斗争中,很多人被打成右派,成了政治运动的牺牲品。《光明日报》的总编辑储安平大胆向中国共产党提意见,公然称党的统治为“党天下”。新闻界自身的工作展开了“鸣放”,包括“左叶事件”和首都新闻工作者座谈会。在反右派斗争中,《文汇报》、《大公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纷纷发表编辑部文章和社论,检讨自己在“鸣放”中的行为。一大批有经验的新闻工作者被迫离开了自己热爱的岗位,一些正直的新闻工作者也不敢讲真话,人人自危。

“大跃进”时的新闻宣传:新闻媒介的宣传对于“大跃进”运动的开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宣传中的“浮夸风”与工业生产中的“瞎指挥”。在理论宣传上,当时的报纸错误地宣传了“唯意志论”,即片面地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而否认客观条件。各省市党报也出现了“大跃进”的局面,新华社提出新华社国内部苦战三年的工作计划。1960年冬,党中央开始纠正“左”倾错误,“大跃进”运动及有关宣传报道才停止。

新闻宣传中“左”倾错误的发展:姚文元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林彪通过报刊大造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

先进典型的宣传和报道:雷锋、焦裕禄、大庆、大寨„„

邓拓:1949年起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亲自主持了1956年《人民日报》的改版工作,1957年当选为全国记协主席,因在宣传上跟不上毛泽东的步伐,1958年改任中共北京市委分管文教的副书记,主编《前线》杂志,并为《北京晚报》开辟《燕山夜话》的专栏,撰写知识性杂文,深受读者喜爱。邓拓最最重视报纸的社论工作,同时他也重视报纸的理论宣传,提出报纸应道“经常地就党和国家的总任务和实际生活的各项问题,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解释”。他还强调理论宣传“要从实际出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力戒教条主义倾向,不必要的大量引证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随便创造不成熟的理论的现象必须停止”。邓拓还对全国性报纸和地方性报纸进行了区别。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新闻思想评价:1957年“反右”和“大跃进”,对国家和人民都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新闻事业也损失惨重。这一切与毛泽东过分强调报纸是阶级斗争工具是分不开的。同时他片面对待社会主义时期的新闻自由,夸大思想文化领域的阶级斗争,将争取新闻自由看做是“秀才造反”、修正主义。他还常用针对反动派报纸的“舆论一律”和正对人民内部的“舆论不一律”来概括社会主义的新闻自由。刘少奇的新闻思想评价:1961年5月,刘少奇曾对《人民日报》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提出有时“有报纸的害处比没有报纸的害处还大”。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充分认识到当时在报纸宣传中存在的危险性,在承认报纸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的同时,认为报纸如果给群众以错误的东西,散步错误的思想、理论、政策,把群众中的消极因素、落后因素、破坏因素鼓动起来,就会犯大错误,报纸的宣传不一定总是能起到好的作用。

第十三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新闻为政治服务”的观点成为统治新闻界的主流观点,新闻事业成为发动和开展“文化大革命”的舆论工具,新闻事业失信于民,失信于社会,成为“文化大革命”的重灾区。“两报一刊”:“两报一刊”:是指《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红旗》杂志。《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红旗》杂志经常把毛泽东的“最高指示”主要通过这些社论或文章公诸于世。每当“两报一刊”社论发表,不仅各地报刊全文转载,广播电台全文广播,而且全国上下都要“学习贯彻”。文革小报:“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随着各种“红卫兵”组织和“造反”组织的出现,社会上涌现出一大批“文革小报”与“红卫兵小报”。这些小报在“文化大革命”初期填充了大批合法报刊停办后留下的新闻空白区,形成了当时特有的由少数几家大报法号施令,指明方向,众多小报呐喊助威的舆论宣传阵势。但当群众组织因对领导和运动的形势持有不同的观点而形成互相对立的派性组织时,小报便成为党同伐异的工具,互相攻击、恶意谩骂甚至肆意歪曲事实,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小报兴起的初期,正是“文化大革命”社会信息渠道不畅,宣传工具缺乏的时候,小报满足了人们了解各种情况的愿望,提供了一种渠道,传达从正规报纸不能看到的消息,也是新出现的基层群众扩大自己影响的最得心应手的工具和武器。但小报毕竟是时代的特殊产物,是无政府主义的体现,缺乏最基本的纪律约束,引发了各种各样的混乱。

“天安门事件”的歪曲报道:1978年清明节前夕,群众自发地开展悼念周恩来的活动,声

讨“四人帮”。4 月,经毛泽东批准,中央电台广播了报道〈天安门广场的反革命政治事件〉。这是一篇由姚文元指挥炮制的关于天安门事件的所谓“现场报道”。《人民日报》刊载了《天安门广场的反革命政治事件》这篇文章,把矛头指向广大群众和邓小平,把邓小平作为“罪魁祸首”,展开了全面的批判,在全国形成万炮齐轰邓小平的舆论局面。

广播变成了千遍一律的政治说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节目充满声嘶力竭的大喊大叫,形成了高调门、平淡、空洞的“播音八股”,听众和广播电台建立起来的亲密关系日益疏远。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外广播进一步扩大,十年间增加了12中外语广播,农村的有限广播也得到了较大发展。

1973年北京、上海、天津三大城市进行了彩色电视节目的试传,当时的观众所能看到的电影长期以来一直是《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这三部被观众称为“老三站”的电影。

文化大革命时期新闻事业的主要特点:

(一)宣传个人崇拜

“四人帮”的宣传方法中运用最多的就是通过新闻媒介不断宣传对毛泽东的个人崇 拜,以捞取他们的政治资本。随着个人崇拜的升温,许多红卫兵对新闻宣传是否忠于毛泽东的监督达到了疑神疑鬼的地步。

(二)影射文章泛滥报刊

(三)根据需要树立各种类型

(四)成立各式各样的写作班子

第十四章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新闻传播事业

1978年至1992年的新闻事业

回归新闻本位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78年3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理论文章《标准只有一个》,在当时引起较大反响。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一场席卷神州大地并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是拨乱反正以来影响最大、反映最强烈的一篇文章,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思想解放的宣言,为重新确立党的解放思想事实就是的思想路线,实现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完成了思想理论与舆论上的准备。“渤海二号”的新闻报道:1980年7月22日,《工人日报》发表了记者采写的《渤海二号钻井船翻沉的事故说明什么?》一文,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这一起石油部海洋石油勘探局严重违章指挥造成的重大责任事故,在发生8个月后,事故真相和有关领导的错误态度才被媒体公之于众。当时,重大事故是新闻报道的禁区,消息封锁很严。通常是“一次事故,一批英雄”。而此次新闻界对“渤海二号”事件的报道,实现了批评报道三个方面的突破:一是突破了对重大事故和重大决策失误不公开报道的做法;二是突破了对先进典型的缺点错误不公开批评的做法;三是突破了对高级领导干部的错误不公开批评的做法。经济类报刊:

人们习惯上把《市场报》、《经济参考报》和《经济日报》看做是经济类报纸的元老。它们和后来出现的财经类报纸最大的区别是,报道的领域涉及与经济有关的政治、社会的方方面面,而不仅仅是金融等财经领域。《中华工商报》是一份不同于其他报纸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完全走市场化的报纸。

媒体自办发行:报纸的发行费用是报纸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邮发合一的体制下,邮局的发行费率是相当固定的,这就使许多报纸通过降低成本来增加竞争实力的努力成为空谈。1985年1月1日,《洛阳日报》率先宣布脱离邮局,实行自办发行。20世纪90年代以后,几乎全部的中等或中等偏大的城市党报纷纷加入到“自办发行”行列,它们成立了以《天津日报》为首的全国报纸自办发行协会,定期召开会议,讨论与自办发行有关的问题。

改革开放后新闻立法的发展:1978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目为《要大大发扬民主加强法制》的文章,提出要制定保障言论出版自由的法律,由此开启了中国传媒法制建设的漫长历程。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的新闻法研究室设立了新闻法起草组。1987年新闻出版署成立,负责起草法律、法令和规章制度,经审定颁发后组织实施。因此起草新闻法工作被划归新闻出版署操办。按照当时副署长的提议,在上海成立了起草新闻法的“影子内阁”。1988年,新闻出版署的起草组、上海起草组以及新闻法研究室都写出了新闻法的文稿,这样在全

国就有了三个新闻法文稿,在业界广泛征求意见。后来因为国内国际事态的发展,新闻法的制定被无限搁置。新闻立法的难度在于:一是你是保护公众的新闻自由、保护新闻工作者的新闻自由还是保护当事者的新闻自由,这个角度是很难选的。二是传媒技术发展迅速,将来会是一个什么局面,我们还没有规律性的认识。所以只能先利用国家的其他法律、政府的管理条例,让新闻传播事业更加成熟、更加发展,在更恰当的时期再来讨论相关的立法。

“皇甫平”评论:1991年1月28日至2月18日,邓小平同志到上海过年。在视察工厂中邓小平又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深化改革的谈话。1991年春节前夕,《解放日报》的副总编周瑞金与评论部的负责任人以及上海市委政策研究室共同商议,合作写了4篇联系上海改革开放实践阐述邓小平改革开放新思想的评论文章,以“皇甫平”为署名发表。文章发表后,在国内外、党内外反响强烈,但大部分新闻单位都不敢转载、呼应。

《东方风来满眼春》: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以88岁高龄视察南方,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反复强调中国的改革就是要搞市场经济。《深圳特区报》的副总编陈锡添作为邓小平此行唯一随行记者,记录了邓小平所有的讲话与细节。3月26日发表了陈锡添长达一万多字的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视察深圳纪实》。发表后各大报纸进行了转载,新华社向全世界全文播发。

1992年至2002年的新闻事业

驶上市场化的快车道

《北京青年报》:它是北京地区第一份真正市场化的报纸,在90年代所长早的独特的版式风格、新闻取向,数年独领风气之先。《北京青年报》的迅速崛起是在1991年至1995年,1992年《北京青年报》又创办了《新闻周刊》。这两刊直接摆上报摊,直面北京的办刊零售市场,实现大众化、市场化、区域化。为了提高竞争力,《北京青年报》提出了“三十秒钟效应”,也就是当读者停留在报摊的时候,要能在30秒中之内吸引住他的目光。美编们把报纸的头版分割成若干区域,仔细研究读者行走间的目光流动,创办了被称为“新派版式”的代表,风靡一时。《北京青年报》当时要求报纸用独家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甚至是负面的报道来满足读者的“新闻饥渴”。《北京青年报》的记者经常擅闯禁区,靠打“擦边球”来赢得独家新闻和轰动效应。以《北京青年报》为代表的边缘媒体的市场化使媒体的影响力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央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慢慢被打破。党报的发行量持续下滑、广告收入落后于都市类报纸,社会影响力也逐渐降低。

《华西都市报》:创刊于1995年1月1日,是中国第一份都市报。它首创“市民生活报”定位,制定“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的办报方针,自创“敲门发行学”,创立“区域组合城市”的新型城市报市场策略,以自身的成功模式,影响、推动了中国报业的市场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1998年3月,《华西都市报》旗帜鲜明地提出“迈向主流媒体”的理论观点,并全面诉诸办报实践。都是报业开始跳出市井新闻的限制,强化时政报道的力度。加大国内、国际新闻的版面投入。

报业集团的出现:1994年6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在杭州第一次举办“全国首次报业集团问题研讨会”。新闻出版署提出,组建报业集团必须经新闻出版署批准,组建报业集团的报社必须是党报,组建报业集团必须具备五个条件:较有影响的传媒实力,较雄厚的经济实力,较充足的人才实力,较过硬的技术实力、较通畅的发行实力。报业集团已成为舆论导向的主力军,通过集团的组织形式将大批小报刊聚集到党

报周围,形成舆论导向强势效应的初衷以基本达到。

《焦点访谈》:1994年4月1日每晚黄金时间开播《焦点访谈》,专家认为,除了《新闻联播》外,再也没有其他节目比《焦点访谈》的创办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更为广泛、更为深远,这个全新而深刻的节目一夜之间成为中国人了解世情的“晴雨表”,掀起了舆论监督的热潮。改变了中国电视媒体只有宣传的固有理念,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责。

2003年至2008年的新闻事业

日渐开放的新闻事业

“伊拉克战争”的报道:新华社领先世界各大媒体10秒,抢先报道了伊拉克战争爆发,并提供了视频、音频稿件。

“非典”的报道:2003年3月末,“非典型肺炎”在北京正呈现扩散的趋势,但由于当时北京正在召开一年一度的“两会”,而且是五年一次的换届大会,所以大部分的媒体几乎都没有对“非典”进行报道。时任卫生部长的张文康在关于“非典”的国务员新闻发布会上仍然向与会的200多名中外记者表示:中国局部地区的“非典型肺炎”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这句话也成为当时媒体报道的一个基本口径。政府有关部门隐情不报,无论是出于维护政绩、稳定局势、还是避免造成社会恐慌等方面的考虑,但从客观上看,这种可以隐瞒直接造成了“非典”在北京的蔓延,季候早春呈了无可挽回的严重后果,也让百姓质疑政府的公信力。

新闻发言人制度:“非典”疫情结束之后,直接推动了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快速发展和完善。2003年6月3日,上海市政府率先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随后,国务员各部门和各省市纷纷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新闻发布。

汶川地震的报道:四川汶川县发生特大地震,仅仅17分钟后,新华社就想全世界发出第一条英文快讯,两分钟后发出简明消息。15:00,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关于汶川地震的新闻。过去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级的电视台,定位端庄稳重,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时候往往以“准”为报道的中心,对于汶川地震的报道他们大胆采用了“速报——更正”的直播方式,第一时间播报新闻,抢占舆论高地,掌握舆论的主动权,避免舆论被动,对于存在失实和采访不充分的地方在采取迅速更正的方式,减少负面影响。

北京奥运会的报道:2008北京奥运会的新闻宣传规模是历届中最大的。国际奥委会首次将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作为独立转播机构,并对新媒体的转播权进行授权拍卖,缔造了奥运史上规模最大的新媒体传播联盟,成为新媒体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此外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合作也成为传媒发展的新方向。

5.外国新闻史期末复习重点 篇五

1、论述新闻传播与社会的关系。

第一,新闻产生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表现:生存的需要;生产的需要;生活的需要。第二,社会条件对新闻传播的制约。

1、物质条件的制约:载体、传播工具;

2、精神条件的制约:民族精神、国民性格、社会教育水平;

3、社会制度的制约。

第三,新闻传播的社会作用。两个极端倾向:夸大新闻传播的作用;给新闻传播简单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

社会作用:

1、马克思主义:宣传、鼓动、组织、社会监督——政治工具。

2、实用主义新闻观:环境监测、联系社会、传承社会精神遗产、娱乐——信息传播。

2.工业革命对近代报业的影响

(1)工业革命使各国经济飞跃发展,国家与地区之间的联系与交往因之密切,人们对他们的信息需求大增。

(2)工业革命需要大量产业工人,从而使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人口的集中,城市化的加快,社会的信息需求进一步提高。

(3)经济的发展需要普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急需管理人才和技术工人,于是国民教育有所普及。粗通文字的平民形成了新的读者群。

(4)由于邮电通信,印刷出版、交通运输的新进步,电报、电话、轮转印刷机、火车、轮船等新事物的出现,使得新闻的采集和传递更加迅速和便捷,报纸也能不断更新设备、扩大生产、成为赚钱的企业从而直接推动近代报业的成熟。

(5)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广告的繁荣。广告数量大为增加,报纸不仅能在经济上自立,而且还能不断更新设备、扩大再生产,成为赚钱的企业,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金。(6)从政治上看,工业革命后阶级力量发生了新的变化,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取得了更多的政治权利,逐步成长的工业无产阶级也在为自身的民主权利而斗争。这就推动了各国政治变革的进程,新闻出版的自由度有所提高,办报的政治环境逐步改善。

3、试论述大众化报业诞生的历史条件。第一、政治民主化的完成。1、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美发达资产阶级国家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学说深入人心,三权分离的民主政治秩序基本确立。

2、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法律保障了公民的言论、出版、思想自由,从整体上保证了宽松、自由的政治环境,客观上有利于大众化报刊的诞生。第二、城市规模的扩张。

1、大量破产农民涌入城市,迫切希望了解新的城市和找到工作需要一种载体承载大量所需信息。

2、人口集中和各地区联系的加强,都市成为商品贸易和信息交流中心,都市市民对信息的需求量激增。

3、城市发展培养了报刊的潜在读者群体。第三、工商经济的发展。

工业革命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而广告又成了工商业进一步扩张的重要手段。广告费用的增加不但给报社带来高额利润和降价的空间,而且为其逐渐脱离经济上的依附关系,走上政治上独立的道路奠定了基础。

第四、交通电讯技术的革命性变化。

1、印刷技术的重大进展。

2、交通电讯技术的发展。

3、通讯社的出现及其发展。第五,通讯社的出现与专业化运作

通讯社为一种消息工厂,消息批发商,通讯社的出现和专业化运作延伸了报刊媒介的新闻采集手段,它的廉价服务降低了报社的成本,扩张了报纸的视野范围,加强了近代报刊的经营范围

4、廉价报刊成功的原因

廉价报刊迅速、持久繁荣的根本原因:成熟市场机制的形成。①报刊遵循市场生存经营规则,迎合大众实际文化水平及阅读情趣; ②改进发行方式,降低成本和销售价格,革新报刊编排以吸引读者;

③报刊的成功吸引成熟市场的另一群体广告商。丰厚的广告费使报刊进一步扩大再生产。如此一来,廉价报刊事业形成了一个良性发展循环圈:读者-广告-利润-扩大新闻再生产,最终促成报刊持续繁荣和发展

5、廉价报刊的历史贡献

①新闻本位观念的确立:为争取读者,新闻取代言论成为报刊主角,这一观念对现代新闻事业影响深远;(观点纸-新闻纸)

②时效观念的重视:赢得时效就能在竞争中处于优胜地位;

③客观报道手法的形成:廉价报刊奉行独立原则,提倡客观、冷静、平和。没有客观报道的提出,新闻就难以和政论分开,新闻就难以在当今社会占据重要的角色地位。

6、廉价报刊的历史地位

①廉价报刊是第一种真正建筑于资本主义市场体制之上的近代报刊;

②廉价报刊是资本主义现代商业化大众报刊的雏形,它奠定了当代西方新闻传播事业的许多原则和基础。尽管廉价报刊因取悦读者而不择手段,以至产生了一些负面效果,但它确立的“读者至上”、“为公众服务”的信条,是值得肯定并具有巨大的历史进步意义的。

6、通讯社的产生及发展的历史前提

1、工业革命促成了欧美各国经济、金融、贸易的国际化,统一的世界经济和信息市场形成。世界市场的形成,密切了各大洲、地区与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彼此了解对方的新情况、新变动,已成了现实生活的重大需要。

2、通讯技术的革命,19世纪初,工业革命促成了交通事业的革命性变化,汽船、火车出现。尤其重要的是,有线电报的发明及其实用化。

3、近代报业的发展,为通讯社提供了为数众多的消息客户

7、早期工人报刊的特点、作用

早期工人报刊是早期工人运动的产物。正如早期工人运动由于缺乏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而显得很不成熟,早期工人报刊充满了幼稚的色彩:

首先,这些工人报刊几乎没有例外地以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其指导思想,因而其理论的宣传缺乏严密的科学性;

其次,除英国宪章派机关报外,大部分工人报刊都局限于经济斗争,以增加工资,改善劳动环境为目的,没有远大的政治目标;

尽管如此,这些报刊在工人运动的早期阶段,敢于与资产阶级作正面的斗争,揭露阶级压迫的实质,对于启发工人的觉悟,团结工人队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8、黄色新闻

“黄色新闻”一词来源于普利策《纽约世界报》连环画专栏《霍根小巷》里的中心人物“黄色幼童”,身穿黄色衣服。

(1)定义:以极度夸张及捏造情节的手法来渲染新闻事件,尤其是关于色情、暴力、犯罪方面的事件,达到耸人听闻,进而扩大销售数额之目的的新闻报道。(2)特征:①使用煽动性大标题,红色或黑色特大字号,充满讽刺,经常对不重要的新闻加以渲染、夸张,整个报纸版面给人以耸人听闻的虚假感。

②使用种种欺骗手段:捏造新闻、闭门造车,或冒充科学,奢谈学术;或干脆自己制造新闻事件。

③对被压迫被剥削者,以及竞争中的失败者,表示“同情”,发起社会运动,声明与多数人站在一起。

④滥用新闻图片,为了煽情的目的,不惜伪造和偷窃图片。

⑤出版星期日增刊,刊登彩色连环画以及肤浅而又富于刺激性的文字。

(3)根源:新闻商品化以及新闻市场上不受任何限制的恶性竞争所致。无节制地追求高额利润导致现象不断。同时,另外一些因素也对这一现象产生的规模、形式予以制约及影响,如各国具体的读者情况、技术水平、文化背景、传统观念、宗教力量等等决定了各国黄色新闻现象的差异。

(4)各国表现 ①美国:普利策《纽约世界报》、“黄色新闻大王”赫斯特《纽约新闻报》,(5)黄色新闻是一个世界现象,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我们应当客观、公正、辨证地评价西方新闻事业史上的“黄色新闻”现象 · 消极影响:

①煽情主义宣传,降低了新闻事业的水准,践踏了新闻界长期奉行的最高标准—真实性原则。②煽情报道、犯罪新闻和耸人听闻的言语,毒害人心。

③黄色新闻一味追求利润和发行目标而将社会使命和社会公德置之度外,背离近代报业传统 ④哗众取宠、耸人听闻的宣传,转移了普通民众对政治、经济斗争的注意,削弱了他们反抗政治阶级压迫和经济剥削的意志。·积极报道:

①黄色新闻的故事化报道手法反映了报纸传递信息之外的重要的娱乐功能 ②黄色新闻的受众定位是非常明确的,受众观念较之政党报纸有了很大改变 ③对低层读者口味的迎合绝不仅仅是媚俗所能包容的,更是大众传媒的娱乐性功能的一种预演和初步发挥,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

④发起社会运动,制造媒介事件以引导社会舆论的做法,为现代诸多媒介使用,除掉它的负面作用,它不失为一种媒介有效包装自己,扩大自我效应的手段,而且一些运动作用显著,也符合社会和人民的利益。

①在报纸大众化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扩大了报纸的读者群,使报刊事业在更大程度上成为大众的事业。

②业务上的变革:大量采用图片,多行标题,大字号,写作多样化,增加新闻特写法。③活跃了报纸版面,增加了报纸对民众的吸引力。

9.近代报业向现代报业过渡

19世纪末期,西方主要国家(如今的主要发达国家)先后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社会政治经济情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相应地这些国家的报业也有了重大变化,逐步由近代报业演进为现代报业。

第一阶段:19世纪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是近代报业发展为现代报业的转变时期,是近代报业向现代报业过渡最为重要的阶段。商业化、社会化和垄断趋势,成了近代报业演变为现代报业的主要标志。

第二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是报业垄断基本形成的时期。商业化、社会化运行的结果是报业最终形成了国家报业垄断局面,有两种形态:英国的市场性垄断、德意志的行政性垄断。

第三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是报业垄断继续加深的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报业经过短暂的恢复、调整,进一步向前发展。同时,在所有发达国家的垄断局面都在加强时,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1)形成了少数举足轻重的“超级报团”或巨型垄断集团(2)出现了跨媒介或跨行业的垄断(3)出现了跨国、跨地区的垄断

和这些特点相对应,就有了多种垄断组织形式:

(1)报业集团:这是传统的形式,通常指拥有两家以上相对独立的报纸公司(2)传播集团:指兼营几种传播产业、拥有几家不同类别的传播媒介公司(3)联合企业或混合企业:既经营传播媒介,又经营其他产业的公司(4)跨国集团:跨地区跨国界的国际性的报业或传播业垄断组织

24、发达国家报业垄断的形成必然性的原因

(1)从经济上看,私人所有制和商业化经营,使报纸也像其他产业一样,在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作用下,不可避免地自由竞争、兼并走向垄断。经济上垄断资本追逐利益的结果,可以降低成本、资源共享、消除风险。可见,资本势力对于高额利润的贪婪追求,是报业垄断形成和不断升级的基本动因。

(2)从政治上看,资本势力为了控制经济必然要求控制政治,要控制政治就要控制舆论工具,其通过垄断控制了传播媒介,垄断资本势力就能得心应手为它的政治经济需要做宣传、造舆论,压制和排斥任何损害它的政治经济利益的言论和思想。可见,政治上是垄断资本力图控制舆论来影响政治的结果。

(3)从媒介自身上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新闻媒介已发展成为规模巨大的资本主义企业,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报纸的手工作坊性质不同,那时一个人数百元钱即可办起一家报纸。现在只有筹资数百万、数千万,甚至上亿,才能涉足报业,这显然只有大资本家才能办到。垄断报业公司由于经济实力雄厚众多的报纸期刊书籍

拥有绝对的人才优势和众多精良的设备

可以出版合理地

经营新闻性和非新闻性事业

财力和物力

在庞大的企业集团内部

赚取超额利润配置并且充分地利用公司的人力

25、垄断的积极影响

从而降低生产成本(1)组织大规模的产业集团,可以在经济上形成规模效应,提高投入产出比例(2)可以增强实力,提高在新闻市场上的竞争力

(3)也可以提高政治上独立自主的能力,防止或抵御来自政府或其他权势集团的压力

26、怎样评价垄断?

评价影响,关键是找“准度”。一般认为,规模适中的垄断对新闻事业是有好处的,因为可以节约社会资源;规模较大的垄断也不一定就没有好处(“言论的自由市场”因编辑权,把关权问题而与垄断资本有脱钩的可能)。要反对的是“一城一报”的垄断。

上一篇:五金厂实践报告下一篇:品质月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