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教材提升品质

2024-12-09

细读教材提升品质(精选4篇)

1.细读教材提升品质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要树立自立的思想,能做的事情,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二)设计理念:

《自己去吧》是一篇内容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并且语言有童趣,课文以对话的形式讲述了小鸭学会游泳,小鹰学会飞翔的事,告诉我们不要事事依赖他人,只要相信自己,勇敢地去实践去锻练,就能学到本领,因而,在设计课件时注意创设情景,根据学生需求兴趣安排教学,给学生直观形象感受,把学生领进了丰富多彩的童话世界中,以表演为主线,学习第一自然段,进行细读体悟,让学生在角色中感悟文字,全身心展示对角色的理解和体验,在表演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通过表演,在心里播下我能学好我一定能行的种子,潜移默化的使学生充满信心地面对人生,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小鸭,小鹰),有一天,小鸭想学游泳,小鹰想学习飞翔,你们猜猜它们学会了吗?是怎么学会的?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4课自己去吧(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字读词

1、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自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2、同桌互读,相互纠正,并且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认读生字:课件出示词语(带拼音):自己您带好吗不深学会那边风景美

指名读〉齐读〉去掉拼音读〉开火车读〉

4、识记生字:分析生字结构,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三、细读体悟,演读见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小朋友,你们喜欢表演吗?想不想把第一自然段表演给大家看呢?

⑴自选角色: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

⑵分角色朗读:要想表演好,首先要读好对话,同桌之间练习分角色朗读。

⑶检查朗读情况,全班交流,引导在读中感悟。

点生读小鸭的话,师:小鸭子,你是不是很想去游泳呢?可我怎么觉得你并不很想去游泳,能再读一次吗?还有那些小鸭想去游泳的?(请其它扮演小鸭的来读)请所有的小鸭来读。

点生读鸭妈妈的话,师:鸭妈妈,你喜欢自己的小孩吗?那你为什么让小鸭子一个人去学游泳呢?(因为我知道它不会淹死,我想让它独立学会本领)还可以请其他扮演鸭妈妈的来补充。师:鸭妈妈们想得真周到,请您们再鼓励小鸭一次,再读读吧!

⑷同桌合作表演,师点拔:想象一下,小鸭会怎么学,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过了几天,小鸭怎么样啦?它学会游泳了吗?学会后的心情怎么样,它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

⑸生上台表演(带头饰)

⑹师生共评:(从表情、动作、台词、配合等方面点评,指导)

⑺提问:小鸭学会了游泳,对它以后的生活有什么帮助?

2、自主学习第二自然段

刚才大家的表演真是精彩极了,非常有趣,告诉大家,课文后半部分小鹰学会了飞翔的故事也很有趣,想学吗?有一个小朋友也很想学,他这样对我说(课件出示)

老师,您能带我们学习小鹰飞翔的故事吗?

指名读,你觉得我会怎么说(自己去学吧)你真是老师的小知心,那我们就自己学一学小鹰学飞翔的故事,老师给大家一些提示:(小鹰怎么对鹰妈妈说;鹰妈妈怎么回答;小鹰学会了吗?)

生以各种形式汇报学习结果,如:朗读,表演。

四、总结延伸,指导书写

1、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师小结:学本领要自己学,从小培养独立生活能力,不依赖父母生活。

2、你有没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怎么做?

(生拿着自己的照片上台来说,说的好的同学把照片贴在黑板上)

3、师:大家说得真好,我发现大家在生活中都是勇敢的小鸭和小鹰。真是太了不起了!

能敢的小鸭和小鹰们,让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这几个字。(课件出示在田字格中的生字)

⑴师范写,生观察并分析位置及笔顺。

⑵生描一描,写一写。

五、作业(选择自己喜欢的作业完成)

1、演一演: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表演给父母看。

2、画一画:可以画小鸭、小鹰、鸭妈妈或鹰妈妈。

3、做一做:回家后自己去学会一件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回来介绍经验。

六、板书设计

2.细读教材提升品质 篇二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起点) 和归宿, 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它决定着教学内容的确定以及安排,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教学效果的高低优劣。如本次课改开放周中的《栽蒜苗》 (一) 一课, 在教学目标中有一点是这样描述的:“通过结合实验数据画统计图的活动, 体会到统计图中1格表示多个单位量的必要性和灵活性。”我们知道在第一学段, 学生已经学习了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而本单元要在原有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继续学习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因为, 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基础是象形统计图, 它所表示的数据与学生的直观认识相一致, 容易理解。而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其每1格代表的意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学生需要在处理实验数据中逐步加以理解。怎样根据教学目标, 让学生体会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和灵活性”呢?授课的教师从学生熟悉的参加兴趣小组情况入手, 经过原始数据整理并制成如下统计表:

XX小学四 (2) 同学参加学校兴趣组情况统计表

并出示相应的统计样图:

师:请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 运用学过的知识制成条形统计图。生:老师表示篮球的格子数不够怎么办?

师:其他同学有相同的问题吗?有好办法吗?

生1:可以把格子画到21格。生2:我觉得这个方法不好, 如果人数再多呢?生3:我觉得每格表示2个单位就不要再画格了。生4:我觉得还可以每个格子表示3个单位……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 每格表示2个、3个、4个单位等等, 当然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 每格不仅可以表示2个、3个、4个单位、还可以表示100个、1000个单位等。……说说刚才这题各自确定的理由吧!

生1:我是选择每格表示3个单位, 看看能画得下就行;生2:我是选择每格表示4个单位, 也可以画并且8和4正好在格上;生3:我是选择每格表示2个单位, 理由是看看最大的数21, 这有11个格子, 11×2=22, 最多可以表示22人, 而这道题最多只有21人, 所以我选择每格表示2个单位;师:同学们听了几位的意见, 谈谈自己的看法。生4:我觉得看大数然后再看纵向格子数有道理, 把大数除以纵向格子数就能得出一个大约的数字, 就可以确定每格代表几个单位, 这样不仅不盲目, 画出的图也比较美观。……

以上教学片段教师紧扣教学目标“必要性、灵活性”, 让学生用条形统计图把统计表中的各组人数表示出来, 经过实践操作后, 学生发现格子数不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从原有知识“1格代表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到现在无法完全表示统计表中的数据的认知冲突, 从而产生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 通过对1格表示几个单位比较合理的探究, 总结出“最大数÷纵格数=每格表示单位数” (也可能是约等于) , 体验了目标要求中的“灵活性。”

二、透视安排, 提升品质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资源, 是确定教学目标的重要凭据, 用好教材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前提。该课目标中有“通过结合实验数据”要求。教材安排了让学生进行实际栽蒜苗活动, 这样安排不仅仅只为了获得一些简单的数据, 还有助于学生了解自然学科的知识, 有助于学生意志的锻炼, 有助于研究方法和数学眼光的形成, 有助于良好的情感体验, 更重要的是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我们一起来看看南开中学校长康岫岩在新西兰国王女中听“昆虫的发育”一课的情景。老师为了让学生亲眼看到“化蝶”的过程, 作了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就有些颜色不一、大小不等的“蝴蝶”——蛾子钻出了他们的蛹, 在小盒子里扑闪着翅膀, 课堂上时时响起惊叫声。……下课后康校长问老师:“你的这堂课用挂图和录像不也能够完成吗?”授课老师则说:“这堂课的重点不在于昆虫化蛹为蝶这个知识本身, 而在于学生身临其境, 亲眼观察, 亲身体验。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所感受到的生命诞生的喜悦是其他教学方法和手段不能代替的。我认为知识本身和观察能力相比, 知识显得并不重要, 我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观察。我强调的是蛹化蝶的过程而非结果, 我认为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其实在栽蒜苗 (一) 这节课中, 有的老师认为录像呈现数据, 时间短, 操作简单, 栽蒜苗收集数据, 时间长, 操作复杂, 似乎不如前者。有编者叙述道:我想孩子在一天天地观察、测量、记录, 这些不都是数学活动吗?在记录的过程中, 孩子写道“最高达24厘米, 最低的0.3厘米”, 这又有单位的认识, 又有统计中的两极差的知识。不要认为让学生去栽蒜苗就是“不务正业”。如果学生理解某一知识缺乏生活经验, 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调查, 积累理解这一知识的生活经验,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将课堂向前延伸, 只要教学需要, 无论延伸多远我们都没有离开数学, 也不必质疑“这还是数学吗”。让我们再看一看数据获取的两个途径, 前者匆匆而过, 留下的仅仅是数据, 后者除了留下数据, 也留下了蒜苗长得越来越高的经验。如果学生测量了蒜苗的高度, 他们在读数的过程中, 将这个高度理解成长短不一的“段”, 不就是对条形统计图的理解吗?如果他们把读出的数理解成一个点, 这些点连起来不就是一幅折线统计图吗?他们通过实验得到的一些体验有助于识图能力的提高, 统计意识的形成, 这不正是数学关注的问题吗?所以在教学中能较好地理解教材的安排意图, 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在资源, 对提升教育教学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摘要:近段我市正在开展小学数学“课课链接%整体构建”课题实验的课堂教学竞赛和课改开放周活动, 从听课、教师交流、研讨活动中, 我对教师在把握教学目标、吃透教材方面有了新的感受。

3.小学语文教材中诗歌的文本细读 篇三

一、诗歌文本细读的原则

1.重视其审美性

审美教育在小学阶段不可或缺,这是因为审美教育和儿童心灵塑造、情感陶冶、生命趣味的培育等都有着莫大的关系。审美能使人的头脑变得丰富深刻,精神变得澄澈美好,灵魂变得高尚优雅,使人的个性发展和谐而完整。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能帮助儿童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这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诗歌是美的综合体,具有语言美、音律美、形式美、情感美、意境美等多种审美特质,蕴含着极其丰富和深刻的生命美感,这些审美特质在儿童的审美教育中是不可多得的艺术资源。因此,在诗歌文本细读的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其审美性。应该品味、挖掘高度凝练和概括的诗歌语言的内涵,从外在表现力到内在丰富韵味,体味诗歌语言带来的震撼力;应该用诵读、吟咏的方式去发现、体会诗歌的音律美,在诵读和吟咏中,在声音的再现中,诗歌音韵的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富有节奏、跌宕起伏,将会以不同于文字的另一种美感染儿童;诗歌的意境是诗歌集中体现的富有诗意的空间,往往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这样一种诗人营造出来的艺术境界,值得细读时静心揣摩,用心体悟。

当然,“审美想象的翅膀不可任意飞越文本所不许可的界限,艺术的思辨要始终追随原作的情感波涛。”所有的审美细读,都应该立足诗歌本身,不可随意强硬解读。

2.强调其情感、意境与语言形式的结合

“诗缘情而绮靡”,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也是意境的典范,诗歌的意境通过独特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诗歌的语言形式也借助意境的呈现而更彰显其魅力。两者的完美结合,造成了诗歌撼人心魄的艺术力量。

在诗歌的细读中,要关注到内容与形式是相辅相成、相互依托的两个面,不可偏废。只有立足于语言的品味,意境的体悟才会有据可循,如扎根乔木,不显虚浮;也只有朝向意境的感悟,对诗歌语言的品析才不会是僵化生硬,而是和谐融通,能够激活词语,让诗歌和读者的思想、情感之间建立通道。

二、诗歌文本细读的策略

1.细读语言,领略张力美

诗歌的语言是诗人情感的载体,是诗人内心的外在呈现。诗歌的语言具有独特的意蕴,其内在张力造就了诗歌的艺术魅力,有时候几个平常普通的语词,通过排列组合,就会形成别出心裁的艺术效果,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这不仅是细读现代记叙文等其他题材的文章的要旨,对于诗歌的文本细读,更是如此。诗歌的凝炼简洁、含蓄深刻等特点,都应通过语言的品析体味,才能得到语言背后的艺术享受。

抓诗眼。有的诗歌有其“诗眼”,是开拓全诗意旨、汇集全诗灵动之气的某一个字或者某一个词,这便是该诗的“诗眼”。有人说,诗眼是“诗人遗落的脚印”,全诗意蕴情感往往集中体现在诗眼上,顺着这个脚印寻觅踪迹,抓住诗眼读诗歌,往往提领而顿,百毛皆顺。例如,第十一册中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陆游的《示儿》两首诗,前者中的“喜欲狂”,后者中的“悲”,就是这两首诗中思想情感的集结点,两位诗人的家国情怀在这两个词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解读时,只有紧紧扣住这两个词,为何而喜?为何而悲?喜到怎样?悲又何谓?将前情后事通过这两个诗眼读透彻,将整首诗各种意象通过这两个词串联起来,诗人内心的独白才能慢慢显现,对两首诗的情感脉搏才能很好地把握,不至于只有生硬的“爱国”两个字。

品变形处。所谓的变形处,是指语言不符合一般的表达规律,而是另辟蹊径,使用了不合常规的排列组合,或是活用词语,造成言语陌生化,或是形成某种出人意料的修辞,又或者使用新的搭配,采用别出心裁的结构等。这种变形处,往往是能造成比较奇特的阅读冲击力,形成极强的审美效果。细读诗歌时,扣住这些变形处、陌生处进行品味,会事半功倍。

如解读一上《江南》一诗:

初读此诗,不但未能看到它的佳妙,反倒觉得诗中的“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啰里啰唆,似有重复之嫌。再度揣摩,骤然发现:此诗之妙恰恰就在这看似拙朴之中。“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乃“互文见义”的手法。它着意省去了眼见莲下的鱼儿忽东、忽西、忽南、忽北而发出惊叹的采莲姑娘。

你看,就在那水波轻荡的小船之上,有一群欢乐的采莲女孩。她们边唱边劳动。忽然,一位正在采莲的女孩发现了“鱼戏莲叶间”的情景,并发出了一声惊叫。霎时间,船上的姑娘七嘴八舌,相继发出了“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的惊呼。于是,由惊喜发现而引发的叫声不绝于耳,场面的热闹和劳动的欢悦跃然纸上。手法的高妙,令人拍案叫绝。尤其是在“鱼戏莲叶间”之后的那个冒号,从文面上标明了诗句的前引后发,足见编者用心良苦与高妙。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四句诗,是整首诗的主体诗句,如果不深入品味,则味同嚼蜡,这只不过是相同句式的简单重复,可是如果能深入理解,则会发现,全诗之妙也正是在这看似普通实则韵味无穷的四句诗句中。

2.读出音律,把握节奏美

诗歌的音律节奏,是诗歌审美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郭沫若说:“节奏之于诗是它的外形,也是它的生命。”绝大多数的诗歌,读来都抑扬顿挫、跌宕起伏,词语间音调的长短、高低、缓急,是除了文字意义层面的又一种表达情感意境的重要元素,只有用心体会这种音韵节奏之美,将内心体验的触角深入诗歌核心部分,和诗歌的节律产生应和,才能准确把握诗歌中特殊的情感意味,触摸诗人的内心情感。

读出音律,把握节奏美,应对诗的韵脚,词、短语、句子的停顿,小节与小节之间的衔接等予以关注。例如,六上《我们爱你啊,中国》这首诗,全诗采用“总—分—总”的常规结构,以“啊,我们爱你,中国”起,以“我们爱你啊,中国”终,首尾呼应,形成了结构上的完整性。同时,中间五个小节从不同侧面歌颂祖国,都以“我们爱你—”领起,带出下面的内容,形成五重排比反复,读来一气呵成,颇有气势,令人心情激荡。这种音韵节奏上的激越豪迈,和诗歌中饱含的对祖国满满的热爱之情是相辅相成的。

nlc202309090851

3.想象补白,体验情感美

省略跳跃,含蓄凝炼,是大部分诗歌所具有的形式和语意上的特征。诗歌的抒情描写,哪怕是叙事诗,也不同于其他叙事写人作品中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诗歌的抒情与描写,侧重于某个细微的情感节点,往往是连缀一个或一连串的情感节点,有时能准确击中阅读者的阅读体验,引发共鸣。这种不追求事件、场景与情感的完整性,往往在其结构行文中留下了大量的空白,这种空白形成了语言的陌生化,能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阅读体验。也恰恰是这种空白,使诗歌的阅读理解更具挑战性。

细读诗歌,要善于细读诗歌的空白之处,运用想象与联想,去体验某种生活、某种场景,去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例如,四年级下册《走,我们去植树》,诗歌中阐述了植树造林的好处,倡议学生多多植树,诗中出现了“轻快的脚步”“欢声笑语”等词,体现了少先队员们植树的欢乐,但事实上,诗歌并却没有落笔描写植树真正的场景。因此,在解读诗歌时,要将这些实际生活中的画面进行想象,用自己的头脑补充诗中的描述。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真切画面,想一想,说一说,让学生自己和诗歌中的少先队员一起挖坑、种树、浇水,去诗中看小树成长,绿树成荫,空气被净化,祖国环境被美化,风沙被治理,人们安居乐业的美好情景,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可能融入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将自己当作诗中的一员,体验到植树的快乐。这样的解读,这样的教学,用儿童化的眼光去走近诗歌,用自己的想象去补白、去体验,学生才有可能与作者在诗歌中表达出的情感产生共鸣,并对作者发出的倡议有切身体会。

4.品味内涵,感受诗性美

诗歌的美,除了形式、音律等外在的美,更重要的是诗歌的内涵之美。教师应以敏锐的语言感受力,以自己的经验背景、情感积累,挖掘诗歌深层次的内涵,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思想脉搏。例如,第四册《雨后》这首诗中这样写:

他喊:“妹,小心,滑!”/说着自己就滑了一跤!/他拍拍水淋淋的泥裤子,/嘴里说:“糟糕—糟糕!”/而他通红欢喜的脸上/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小妹妹撅着两条短粗的小辫,/紧紧跟在这泥裤子后面,/她咬着唇儿/提着裙儿/轻轻地小心地跑,/心里却希望自己/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

哥哥明明摔了一跤,可是为什么却说“他通红欢喜的脸上,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妹妹又为什么“希望自己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这首诗的魅力就在这里面,这首诗带给人的美好的感觉也就在这里面。这两处与一般常理相悖的地方,正是诗歌的内涵所在,意义所在。孩子的天性,孩子的淘气,孩子的快乐,都从诗句中喷薄而出,感染着读诗的人。此刻诗歌的阅读,那句著名的话用在这里也是合适的:“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用情感去体验情感,用心灵去触摸心灵。读这样的诗,或者这样读诗,情感是激荡的,生活是美好的。

5.补充背景,读懂诗歌

由于古体诗歌年代久远,所以学生对诗人所处时代比较陌生,理解的时候会有所疏离,更有甚者会出现偏差;而现代诗歌的时代背景有时和学生的生活隔得较远,学生也会出现陌生感。补充背景知识,了解诗人当时所处的社会,走近诗人的生活,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读懂诗歌。

例如,孙志红在解读第九册《清平乐村居》时,对辛弃疾这个人的生平、所处时代等搜集了相关资料,对诗人有所了解,对这首诗也有了更充分的认识:

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政治主张,南归以后,他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以致在江西信州(今江西上饶市)闲居达二十年之久。作者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农民也有较多的接触。所以在《稼轩词》中有不少作品是描写农村生活的佳作,其中,有风景画,也有农村的风俗画。这首《清平乐》,就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这首小令,是作者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写的,词作描写农村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生活,并不能说是作者对现实的粉饰。从作者一生始终关心宋朝恢复大业来看,他向往这样农村生活,因而会更加激起他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热忱。就当时的情况来说,在远离抗金前线的村庄,这种和平宁静的生活,也是存在的。这首词并非是作者主观想象的产物,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它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悦之情,客观上反映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

4.细读教材提升品质 篇四

一、设置背景

背景设置是叙事文本一般要解决的问题, 很多作者挥墨如泼, 用意显豁, 但一些文本只用一两句闲笔作以交代。或在叙述中插入一句, 志深笔长;或信笔写来, 意蕴幽远。

1. 插入一笔, 暗示背景

《孔乙己》中开头有这么一句话: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 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 柜里面预备着热水, 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 傍午傍晚散了工, 每每花四文铜钱, 买一碗酒, ———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 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 ———靠柜外站着, 热热的喝了休息……

作者在描写当年鲁镇酒店格局与酒客喝酒情形时, 插入了这一笔:“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 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这看似一句闲话但有着以下玄机。首先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 根据文末所附写作时间即1919年可知, 小说所写情节故事发生在19世纪末, 这是实行约一千年的科举制度即将寿终正寝的前夜。曾经充满生机与活力, 培养了无数精英的科举制度至此也以压抑人才、摧残人才受人诟病, 显得多么的不合时宜。而小说中的主人公孔乙己就生活在这样的年代, 孔乙己其人其事也就像一幅画卷徐徐展开, 这就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其次笔者觉得理解这句话要结合鲁迅这一时期的系列小说 (如《故乡》) 来看, 这些小说大都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下, 我国农村自给自足的经济基础遭到破坏, 加之军阀连年混战, 苛捐杂税, 强取豪夺, 农村呈现出一片荒凉萧条的景象, “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就是具体表现。这就在深广的背景下揭示了孔乙己悲剧发生的社会原因。

2. 信笔写来, 烘托气氛

鲁迅先生的《药》中有这样的叙述:

“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 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 在空气中愈颤愈细, 细到没有, 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俩人站在枯草丛里, 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 缩着头, 铁铸一般站着。”

对于这段文字中的“乌鸦”形象, 我们曾经有过误读, 认为是代表反动派, 其实在民俗里它是不吉利的象征, 再结合“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的景物来看, 这段话描写了阴冷、沉寂、肃杀的气氛, 对故事背景起烘托作用。

二、服务情节

如果说背景是人物静态的活动场景的话, 情节就是为人物活动展开的一幅动态的活动场景。受话本影响, 我国历代小说一直重视情节的安排, 跌宕起伏的情节也一直深受我国读者的喜爱。因此文本中的“闲笔”往往是为了表现情节而服务的。

1. 顺带一笔, 暗示情节

“智取生辰纲”是《水浒传》中颇为惊险、扣人心弦的一节。押送与智取生辰纲的两股人马在黄泥冈登场, 在两支队伍正式过招前, 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平静期———都各自在树下休息, 这时智取生辰纲的好汉之一白日鼠白胜挑着一担酒, 唱着一首山歌来到黄泥冈:

烈日炎炎似火烧, 野田禾草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 公子王孙把扇摇。

这首山歌并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 它描写了天气的炎热、阶级的差异等自然与社会环境, 表现了老百姓对现实的不满情绪, 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氛, 暗示情节发展。

2. 宕开一笔, 尺水兴波

孙犁的诗体小说《荷花淀》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 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劳动妇女成长为抗日战士的故事, 表现了她们纯朴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文章写到她们寻夫未遇情节时, 宕开一笔, 描写了中午的白洋淀风光。

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 万里无云, 可是因为在水上, 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 从稻秧上苇尖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 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乍一看这像是一处与中心关联不大的“闲笔”, 但仔细分析却大有深意。这段话从句式看有一个特点, 就是每句话主语不统一, 一直变换, 读起来给人以拖沓、有气无力之感。我们知道一切景语皆情语, 景物描写就是为了更好地展现人物而设置的,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段景物描写是为了表现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妇女们寻夫未遇时的失望、落寞心情。再就是这处景物描写使小说行文节奏舒缓, 与接下来的紧张气氛相映衬, 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 张弛有度。

三、表现人物

在叙事类作品中, 人物是最重要的表现内容, 人物塑造的成功与否决定着作品的成败,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塑造了经典的人物, 如《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诸葛亮、张飞, 《水浒传》中的鲁智深、武松, 《西游记》中的猪八戒等等, 都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因此, 表现人物是作家的着力点, 一些看似可有可无的“闲笔”也正是为此而设计的。

《荷塘月色》是散文大师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抒情散文, 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思想上的苦闷彷徨和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但文章结尾“轻轻地推门进去, 什么声息也没有, 妻已睡熟好久了”一句, 看似稀疏平常, 又与文章中心关系不大, 但仔细分析后发现, 这看似平常的一句话, 实在是一处生花妙笔。首先, 我们知道, 按一般的生活常识, 丈夫夜深未归, 作为妻子是不会轻易“睡熟的”, 但文中妻子确确实实是“睡熟”并且已是“睡熟好久了”, 这看似有悖夫妇之道的一句描写, 说明作为丈夫的“我”独处月下、夜游荷塘时间之长, 夜深了仍未回家, 连久等丈夫归家的妻子都“睡熟好久了”, 这就很自然地让人想到作者为排遣的矛盾心情之大、之绵长, “才下眉梢又上心头”, 作者独游荷塘, 心绪难平, 因而夜深未归。

其次, 我们也可以做这样的理解, “妻已睡熟好久了”, 说明妻对“我”不宁静的烦闷心绪习惯了, 对为排遣郁闷而夜游荷塘以至夜深未归习以为常了, 这就很自然地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处于苦闷、寂寞的精神状态不是一天两天了, 而是有一个较长的时间, 否则妻对“我”的夜深未归不会习以为常, 也不会“睡熟好久了”;这一拙中见巧的“闲笔”, 既照应了文章开头“妻抱着闰儿, 迷迷糊糊哼着眠歌”的描写, 又含蓄地表露了人物心情, 使中心大大加深, 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不露斧凿之痕, 着实是一石三鸟, 生花妙笔。

四、着眼结构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 结构的合理与否决定着作品的成败。它包括首尾的呼应、上下的衔接、伏笔与照应等等。“闲笔”往往起到这方面的作用。

1. 如椽之笔, 埋下伏笔

最不露斧凿之痕的当属《红楼梦》中的描写, 这一点在《林黛玉进贾府》中可见一斑。文章叙述林黛玉进贾府这一中心事件时, 首先描写了贾府所在之地———京城的繁盛, 荣、宁二府府第之森严。当林黛玉所乘之轿来到荣府门前, 要进门时, 这样写道:

正门却不开, 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 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黛玉想道:这必是外祖之长房了。想着, 又往西行, 不多远, 照样也是三间大门, 方是荣国府了。却不进正门, 只进了西边角门。

林黛玉为何不从正门进而从角门进, 当然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父母双亡的女孩子投亲到贾府的外婆家, 能够被容留, 而不宜于大肆张扬。但这也不正暗示了其身份低下, 不配进正门吗?虽然她进了贾府之门, 但这只是缘于亲情的容留, 在尊严与地位上居于被同情的地位, 是无法与贾家门当户对的。这一处描写可以认为是后来林黛玉没有被贾家选作宝玉媳妇的预演, 为后来的宝黛拆分埋下伏笔, 这里的门可以看做是婚姻之门的隐喻。这么简单的几句描写, 暗藏这么大的玄机, 堪称神来之笔, 令人叹为观止。

2. 笔断意连, 入情入理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 三次提到大石头。第一次交代大石头是在林冲面对草厅被大雪压倒, 拽一条絮被到山神庙里过夜时提到的, “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 掇将过来靠了门”。第二次是差拔、陆虞候、富安三人火烧草料场后奔山神庙时提到的, “林冲就伏在门边听时, 是三个人脚步响, 直奔庙里来, 用手推门, 却被石头靠住了, 再也推不开”。第三次是在三人你一言我一语, 叙述如何火烧草料场的得意忘形之时, 林冲在门里听到后提到的, “ (林冲) 轻轻把石头掇开, 挺着花枪, 左手拽开庙门, 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这三处描写看似“闲笔”, 其实在整个故事发展中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因为山神庙有大石头是不足为奇的, 有大石头靠着门, 差拔等三人才没能进到庙内, 才能在庙外争相炫耀他们的计谋, 也才能让林冲听得一清二楚, 也才能激起林冲心中的怒火, 从而完成奋起杀人、走上梁山的道路。为何林冲能够掇动石头而差拔等三人不能, 一是林冲非差拔等三人可比, 二就是石头在门后不易推动, 但直接搬动就比较容易。所以三处关于石头的描写, 前后照应, 丝丝入扣而又入情入理。

五、提升主题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 经典作品中语言的运用、材料的取舍、人物的塑造、结构的安排以至标题的拟定等等, 都要符合主题表现的需要。因此文本中的一些“闲笔”就是起到服务主题的作用。

1. 深化一笔, 暗示主题

鲁迅小说《祝福》以主人公祥林嫂的悲惨遭遇为线索, 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也表现了封建迷信思想给妇女们的毒害。文章开篇就描写了旧历年中国城乡祝福景象, 其中一句话可能不会引起学生们包括一部分教师的注意。

家中却一律忙, 都在准备着“祝福”。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 致敬尽礼, 迎接福神, 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 宰鹅, 买猪肉, 用心细细的洗, 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 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 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 可就称为“福礼”了, 五更天陈列起来, 并且点上香烛, 恭请福神们来享用, 拜的却只限于男人, 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

注意小说中这样两句话:“带着绞丝银镯子”, “拜的却只限于男人”。“带着绞丝银镯子”, 说明这不是一般穷人家的妇女, 而是很富足殷实之家的妇女, 她们也只能是干一些洗涮之类的下贱活, 因为“拜的却只限于男人”很明确告诉我们这个社会现实, “点香烛、请福神、放爆竹”一类神圣的活也与她们沾不上边。与贫穷人家的妇女相比, 她们可能无衣食之忧, 但也毫无例外地处于夫权的统治之下, 这就揭示了广大妇女被压迫被奴役的情形不是个别的、特殊的现象, 而是具有一般的、普遍的现象, 这样就为主人公祥林嫂的命运设置了大的社会背景。再者, 这样描写也是为下文写鲁四老爷及其家庭环境张本, 是明写社会习俗, 暗写鲁四老爷家, 为主人公祥林嫂的活动设置了小环境。处于这么一个封建礼教森严、封建迷信思想浓厚的大小环境里, 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发展及其结局可想而知。作者就这样顺带一笔, 既暗示了主人公命运结局, 同时又揭示了造成这种结局的社会文化根源, 可谓一箭双雕。

2. 春秋笔法, 揭示主题

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记述了青年学生刘和珍遇害的情形, 揭露了段祺瑞执政府枪杀学生的暴行, 驳斥了反动文人的无耻滥言, 表达了强烈的爱憎之情。文中有一句话是这样的:“在十八日早晨, 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不仔细分析是无法知道这处叙述所暗含的深意的。

根据一般的常识, 学生游行请愿的事一般都是牵涉面比较广、影响比较大的事, 要经过至少几天的准备, 这样的话作为教师的作者会在前几天知道, 再迟也不会知道得那么晚, 然而作者竟是在很晚的时间“十八日早晨, 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 只能说明学生“请愿的事”是临时决定、仓促而起的, 而非段政府和反动文人所污蔑的“是有预谋、有组织的”。这就暴露了当时段祺瑞执政府镇压爱国学生的真相, 有力地驳斥了反动文人的无耻滥言, 表达了作者极度愤慨之情, 具有春秋笔法的神韵。

综上所述, 通过细读可以发现文本中的易被忽略的“闲笔”, 具有对环境、情节、人物、主题及结构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正所谓“闲”笔不闲, 如果不加以细读是无法领略文本用意的, 教师在引导学生研读文本时可联系这几方面来考虑。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对文本中这类“闲笔”引起重视, 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细读文本, 从而对文本进行正确解读。

参考文献

[1]曾祥芹.个性化阅读要科学化, 不要自由化[J].中学语文教学, 2007 (11) :6.

上一篇:靖安乡中心学校管理行动改进方案下一篇:建筑制图课程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