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小继教学习心得体会(精选4篇)
1.十三五小继教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
继 教 学习培 训 心 得
净月经济开发区爱国小学
刘彩晶
继教学习培训心得
历时一天的暑假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班结束了,学习过程中聆听了吉林省教育学院的蔡京玉教授讲座的《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及自主发展策略》使我们明确了教师自身的成长是教育力量的源泉„„东北师大的盖笑松教授《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幸福感》专题讲座,使我们广大教师学会细心发现学生自我提升的积极力量,给予学生积极的情感和评价,从而帮助学生追寻学习的幸福之路。
盖笑松教授的讲座,引起了大多数老师的共鸣,当然包括我在内,感触颇深。其实,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新的研究领域。积极心理学有三个目标:一是心理学不仅要关注人的弱点,同样要关注人的长处;二是心理学不仅要关注如何修复损伤,还要关注如何给人力量;三是心理学不仅要让普通人生活得充实,还要让有天赋的人获得成就。此次讲座让每一位参加培训的教师深刻地认识到了构建积极的教育环境对促进学生认知、行为和情感三方面的积极改变的作用,以及在教育教学中使学生获得感受幸福的能力的意义。盖教授用丰富详实的例子和精妙的譬喻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现场不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在讲座中,盖教授通过讲故事、说案例等多种形式,与教师们一起分享幸福与成功的人生体验,并援引心理学经典实验和前沿研究成果,以积极心理学的三大体系为框架,解读幸福的概念,引导教师了解自我的积极特质,建构教师的积极力量,让每一位教师都看到自己身上的美德和优势,并力求在教育教学中寻找沉浸的幸福状态。讲座结束后,盖教授和教师们进行了交流互动,盖教授对大家在课题研究中遇到的困惑、疑问进行了详尽指导和解答。
我们都知道,幸福感的产生不仅存在于结果中,也存在于过程中。提高外在幸福感的关键词是“成长”,在成长中感受幸福,在幸福中促进成长。共同成长是教师获取幸福感的节本策略。那么,幸福不仅仅来自工作中,更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家庭。爱人的体贴周到,孩子的天真可爱,父母的健康安乐,是幸福;家人的互相激励,彼此促进,和谐共进,愉悦成长,更是幸福。反之,那种难以付出自己或亲人的健康乃至生命为代价换来的“杰出”、“优秀”是不可能使人产生幸福感的。
作为教师,首先是人,然后才是教师。教师具有一切人所具有的共性,需要吃饭穿衣,有七情六欲,也有喜怒哀乐。教师是一个普通的人,一个与学生平等对话的人,一个可以拥有正常生活的现代人。教师会为衣食而忧,会被财富与权势所累,也会被亲情、爱情、友情所困。教师在努力做人、努力工作的同时,也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可以享受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做一个完完整整的人,一个快乐时尚的人,一个幸福的人。
实际上,那种放弃家庭教育、放弃自己的孩子、牺牲家庭幸福的教师绝不可能是称职的教师。教师家庭的孩子也是需要精心培育的幼苗。如果教师放弃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不能与家长共同成长,这对人类文明的传承,也是一种罪过!从这种意义上讲,教师教不好自己的孩子,不仅当父母不称职,当教师也是不称职的。
教师的幸福首先应该建立在家庭幸福的基础上,与家人共同健康地成长,努力把自己的家庭打造成为和谐家庭的榜样。一直以来,人们总是以蜡烛来形容教师,“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实际上,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教师是与学生一起成长的。在成长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为学生的学业进步而喜悦,为学生的勤奋努力而高兴,也可以为自己的教学进步而欣慰,为师生的教学相长而欢乐。
作为教师,看到自己的学生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突破了应试教育的桎梏,在信息素养、技术素养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能不感觉到幸福、自豪吗?当我们看到学生认真完成作业,操作技能有所提高时,当我们接到学生的祝福短信和电话时,当我们收到那一封封、一张张载满崇敬与感激,洋溢着火热激情的书信和贺卡时,我们就会感到自己是幸福的人,就会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新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继续与学生共同成长。
一代代学生的铭记是教师永远的安慰,千万个学生的感激是教师不尽的财富。这种“安慰和桃李满天下”的财富,正是教师获得幸福感的重要源泉。在我们的工作环境中,每天与我们朝夕相处的除了学生,还有我们的同事。我们生活的快乐与烦恼,工作的舒心与不快,都与我们的同事相关联。我们是与同事一起成长的。与同事共同成长,就意味着要与同事一起探讨教育教学问题,研究教育教学方法,通过集体备课、钻研教材、解析课堂、开发课程、听课评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与同事共同成长,就意味着要与同事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获得失败的启迪,感受挫折的焦虑,与同事工程和谐相处,互相激励,互相关心,共同进步;与同事共同成长,就意味着要与同事共同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努力构建一个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教育工作团队,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与同事和谐相处、共同成长,是教师获得幸福感的重要策略之一。当然,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创建奋发向上的团队,不仅是教师应积极参与、践行的事情,也是学校管理中应努力实施和实现的大事。
积极心理学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看待问题的视角,为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此次培训有效地指导了班主任和心理教师进一步开展课题研究,推进将积极心理学的宗旨整合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强中小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积极健康的人格、提高幸福感,多渠道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也更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探寻生命教育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促使教师学会细心发现学生自我提升的积极力量,给予学生积极的情感和评价,从而帮助学生追寻学习的幸福之路,在幸福校园里演绎幸福的人和幸福的事,收获人生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通过这次培训,我作了深刻的反思,反思我的不足之处,更多的是自身的指导、研究能力不强,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庆幸的是这次培训,使我找到了自己迫切应该加强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进一步研读专业理论书籍,充实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学会思考,转变行为,发展自我。把自己所思、所想、所学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努力做好自己的每一个角色。
2.十三五小继教学习心得体会 篇二
花江中学:王登志
时间:2014年8月9日
炎炎暑期,作为第一期培训成员的我对于此次的培训本人的心情和大部分老师一样——心中稍有不悦,但是又不得不参与。对于此次培训的收获如下:
一、师生之间是天然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识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二、教育无小事。学生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个体,是具有自立发展能力充满创造力的生命体。概括地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自觉,在于给心灵以真、善、美方向发展的引力和空间”。
三、完善教学能力,明确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技术,更是艺术,我们只有善于设计教学,善于研究教材,选择合理的教法,学法,灵活地运用讲解、提问、练习、复习、谈话等技术,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表现出高水平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技术,而且这种教学技术与行为的发展组合,便会产生一种寓于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甚至学术能达到准确、鲜明、生动的境界。使学生不仅生动的理解了学习内容,而且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四、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发展的关键
1、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地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从思维到实践都得到很好的锻炼与提高。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体现在精心的准备上,体现在简而精、通俗易懂的语言上,体现在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形象
化的演示上,体现在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的精锐的目光上,体现在耐心的巡视指导上,体现在及时解决问题的方法上。
3、当堂训练的方法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解决所学的问题,不留死角,一直处于主动状态,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教师必须树立终生学习观念,不间断的进行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才能适应新形势教育改革的发展,才能更好的促进自身的全方面发展。
3.2013年寒假小继教学习心得 篇三
今年寒假学习,令我受益匪浅。
这个假期里我们片区学校在麻江县教育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安排了为期七天的小继教集中学习,通过培训学习,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新的思想理念和教学方法。在教育教学一个学期后,组织一次这样的充电学习是很有必要的,本次学习的7天里,我们学习到了涉及到8门学科的内容,每位组织教师的课程都认真开展,每教师都认真学习,认真详细地作好笔记。每次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者都像一位引领者,非常进入讲课状态。本期寒假的继续教育培训不,虽没有以往专家的精彩讲座,也没有教育界精英的课堂,但这七天的培训,却让我重新认识了我的语文教学工作,让我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所思考和启示。
继续教育第一天,我们学习了党的十八大报告,了解到了很多新的国家政策,为我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指明了方向和前进的道路,迷宫后,我们又重新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懂得了教师的产生与发展,老师的职业含义与特征,教师的现代视野等知识。2013年1月13日。在肖丽华主任的组织下,我们又学习了《点击苏霍姆林斯基》一书,学习了点击苏霍姆林斯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思想和点击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思想。之后我们学习的是《教师快速成长的10个要诀》是本期学得最有感触的,大家都很有同感,也感到教师的生活确实要诗意一些,有趣一步,动的脑筋,让生活充满乐趣才行,这样的教学生活也才不会让人产生职业倦怠,这样教师的幸福指数也才会得提升。文红云主任组织学习的《课堂教学专题研修》即《教师如何上好课》则是最迫切地应该学到的知识了,比如:从教室里可以看到怎样的道德行为道德行动策略。莫才燕等四位教研组长组织学习的课堂技能让我明白,教学时间是很宝贵的,它决定着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和结构的安排,最后由艾智常副校长组织大家学习《教师的教学技能》,让我们学习到了各种教学上的技能,我将在下学期运用于我的教学当中。
其实,我只需要再熟悉备课内容及环节的同时,再备课前分配好各个教学环节所需的时间,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4.十二五小继教_“新理念”教案 篇四
星期五
09:00~17:30 辅导教师:××× 培训课时:4课时
培训地点:白沙小学多媒体教室
培训内容:
第一章
从研究的角度走进新课程(1页至34页)
第一节 新课程呼唤“研究型”教师(1页至5页)
2课时
上午09:00~11:30 问题背景:目前我们绝大部分教师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围绕教材、教参、考点来进行上课。易将自己当作复印机,学生你需要吗?我复印一份给你,完事了,没有点燃学生学习欲望。比较孤独、比较保守,比较平淡、比较封闭,具有排斥心理,不喜欢领导、老师听他的课,主要怕影响自己的教育生命,长期以来走入了职业倦怠症。
十年课改,我们教师的适应性表现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穿新鞋,走新路
特点:入位、到位 第二种:穿新鞋,走偏路
特点:错位、越位 第三种:穿新鞋,走老路
特点:认同、乏力 第四种:穿旧鞋,走老路
特点:缺位、抵触
现实要求我们领悟新课程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转变我们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式。
第一节
新课程呼唤
“研究型”教师
三、研究是教师实现“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的必要途径
(一)通过研究形成新的教育观念
(二)通过研究科学认识新课程新课程中出现的新现象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无论在改革的广度,还是在改革的深度上,都超过以往任何一次改革。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如果用过去的习惯去看待新事物,教师会产生:怀疑、没有信心、用简单的办法应对,会成为课改的阻力。
(三)通过研究获得体现新课程要求的教学策略
1、对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新问题,如一味地用过去的经验去处理,往往会陷入困境。
2、通过研究,探索新路径、新方法,克服思维惯性,丢掉经验的包袱。
第二节
以研究的眼光认识新课程带来的新变化(6页至17页)
2课时
下午15:00~17:30。
培训时间:2011年8月27日
星期六
09:00~18:00 辅导教师:××× 培训课时:4课时 培训地点:多媒体教室
培训内容:第一章
从研究的角度走进新课程(1页至34页)
第三节
用研究的方法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18页至27页)
2课时
上午09:00~11:30
一、用研究的方法转变教育观念
案例:常常听到教师抱怨:这道题是课本上的例题,课上反复强调过,还 是有这么多学生不会做!某某学生太笨了,那么多学生考满分,他却考得那么糟糕!某某学生拿他没办法,我给他补课时,讲得那么详细,当时他听懂了,可这次又忘了……
分析:中国教师的敬业精神令人佩服,教师的抱怨与无奈也着实让人同情,但是,这不是学生造成的,是由于我们错误的学生观所导致的。
第一,学生不是容器,不可以由教师向其任意灌输知识,不是我们复制后粘贴他就能够获得。
第二,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具有差异的人,用划一不二的标尺去衡量所有学生,是不科学的。
第三、学生有时确实听懂了教师的讲解,但这只能说明学生已经知道了教师按自己的方式得到了解题程序,并不代表学生一定获得了对这问题的理解,发生遗忘也是正常的事。
上述现象的存在,只能说明教师并未真正形成新的学生观,教师之友用研究的方法,把对学生
的每一次不满、意外、困惑作为研究对象,并尝试用新的学生观去分析,寻找合理解释,慢慢地就会把关于新学生观的知识,转变为对学生的新认识。
二、用研究的方法改变教学策略
(一)教学准备策略的研究(习惯上称为备课)
(二)教学实施策略的改善(习惯上称为执行教案)
1、组织策略
2、合作策略
3、引导策略
(三)学习评价策略的改善
1、着眼发展性
2、注重过程性(注重结果是面向“过去”的评价,注重过程是注重“未来”的评价)
3、体现差异性
三、用研究的方法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
(一)通过研究,重新组织知识结构
(二)运用研究,改善教师的学习方式
1、纲目式阅读
2、追踪是阅读
3、合作与交流
第四节
以研究的态度追逐新课程的教育思想(28页至29页)
2课时
下午15:00~18:00
一、以开放的心态去反思,不断摒弃与新课程相背离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
案例:在新课程课堂上,教师用得最多的评价语是“很好”,“真棒”等一类恭维性评价。
分析:这种评价具有片面性,是一种畸形的评价。
第一,评价不等于表扬,表扬只是一种评价方式,有时对学生发言缺陷的客观分析、对学生回答质量的更高期待,也许更具有激励作用。
第二,这种评价缺乏公正性,对质量高低不等的学生回答,均给予高级别的褒奖,容易滋长学生虚伪的表现;
第三,这种评价不具有针对性,对差异程度不等的学生回答,一律采用雷同的等级评价,难以让学生做出积极的心里认同,势必逐渐丧失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力。
二、以试验的勇气去大胆面对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失误
三、以创新的精神不断实现新的超越。
第五节
以研究的理念培养教师的研究意识(29页至34页)
一、教师研究意识的基本含义
是指教师所从事的教育活动有清晰、完整的认识,并能自觉地以教育科学
理论为指导,在教育活动中积极主动地追求和探索。
二、教师研究意识培养的意义
(一)育人的教育活动需要教师具有研究意识
(二)新课程要求教师有研究意识
三、教学研究意识培养的基本内容
(一)教育责任意识的培养
教师的责任意识是师德的根基,是教师工作的动力。
(二)成就意识的培养
成就意识是指教师在工作中有着强烈的自觉追求成绩,追求进步的倾向。一方面创造条件,让他们有施展才华的舞台 另一方面学校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教研成果奖励机制
(三)自我定位意识的培养
(四)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意识是研究意识的核心内容,没有创新,研究也是去了价值。
(五)学习意识的培养
(六)问题意识的培养
(七)自我反思意识的培养
(八)协作意识的培养
(九)实践意识的培养
(十)动笔意识的培养
培训时间:2012年8月27日
星期一
10:00~17:30 辅导教师:××× 培训课时:4课时 培训地点:多媒体教室
培训内容:第二章 新课程程教学研究问题选择与资料积累(35页至68页)
第一节
以研究的态度追逐新课程的教育思想(35页至38页)
2课时
上午10:00~12:00
一、问题的实质
(一)问题的涵义
(二)问题的特点
1、问题通常由“给定”、“目标”和“差距”三个成分
2、问题通常不能用“是”、“否”或简单一句话解决
3、问题具有主观性
二、教学研究中问题产生的途径
(一)从教育规划部门提供的信息中发现问题
(二)从教育实际中发现问题
1、教学工作问题
;
2、思想品德教育中的问题 ;
3、教学管理问题 ;
4、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 ;
5、小学教育社会环境问题;
(三)从教育理论中演绎问题或质疑出问题
(四)从过去中的研究发现问题
(五)从与专业人员交往中发现问题
第二节新课程教学研究问题的选择(39页至43页)2课时
下午15:00~17:30
一、新课程教学研究问题的选择方法
1、问题追溯法
2、经验提炼法。
3、资料寻疑法。
4、由大缩小法。
5、借题法。
二、选择教学研究的原则。
1、价值性原则。
2、创造性原则。
3、科学性原则。
4、准确性原则。
5、可行性原则。
培训时间:2012年8月28日
星期二
10:00~18:00 辅导教师:××× 培训课时:4课时 培训地点:多媒体教室
培训内容:第二章 新课程程教学研究问题选择与资料积累(35页至68页)第三节 新课程教学研究的课题与实施方案制订(44页至53页)
2课时
上午10:00~12:00
一、教学研究课题的准确表述与论证。
二、教学研究课题实施方案的制订。
三、明确探究目的,提出研究假设。
1、分析研究变量。
2、确定研究对象。
3、选择研究方法。
4、写出课题研究方案。
第四节 新课程教学研究资料的积累与筛选(54页至58页)
一、教学研究资料的积累。
1、搜集教育文献资料的渠道(1)、通过图书杂志搜集资料
(2)、通过个别交流,专家咨询搜集资料(3)、通过参加学术会议搜集资料(4)、通过计算机网络搜集资料。
2、收集教学研究资料。
(I)、收集材料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2)、收集材料应多方面进行
(3)、收集材料应尽量避免主观臆断和个人偏见
(4)、收集材料要注意确保收集材料的技术与手段的信度和效度
二、教学研究资料的筛选。
1、审核研究资料。
2、教学研究资料的分类。
3、教学研究资料的选择。
第五节
教学研究资料的处理(59页至61页)2课时
下午15:00~18:00
一、定性分析。
1、因果分析法。
2、比较分析法。
3、归纳和演绎法。
4、分析和综合法。
二、定量分析(又称数学分析和统计分析)
第六节
新课程教学研究的随笔与研究文章的撰写(62页至68页)
一、教学研究随笔的撰写。
1、教学经验总结的撰写。
2、教学案例的撰写。
二、教学研究性论文的撰写。
1、教学研究调查报告的撰写。
2、教学实验研究报告的撰写。
3、教学研究学士论文的撰写。
培训时间:2013年3月4日
星期一
16:30~18:00 辅导教师:××× 培训课时:2课时
培训地点:白沙小学多媒体教室
培训内容:
第三章 新课程教学研究的主要方法(69页至126页)第一节
个体实验法(69页至83页)
一、个体实验法介绍与范例。
二、实验法与范例。
1、什么是实验法。
2、实验法的三个因素。
3、实验法的特征。
4、实验法的分类。
5、实验法的一般操作过程。
6、实验法设计模式的选择
第二节 群体比较法(84页至89页)
一、什么是群体比较法?
二、比较法有哪些种类
三、同类整体比较。
四、群体比较法的基本步骤
1、明确比较主题。
2、制定比较标准。
3、搜集比较资料。
4、解释比较内容。
5、作出比较结论。
五、用群体比较法应注意的问题。
1、比较的资料必须真实可信。
2、供比较的资料要有可比性。
3、衡量比较对象的标准要统一。
4、坚持全面本质的比较。
5、比较要注意所具备条件和范围。
6、比较研究的结论有其相对性和实践检验性。
培训时间:2013年3月5日
星期二
16:30~18:00 辅导教师:××× 培训课时:2课时
培训地点:白沙小学多媒体教室
培训内容:
第三章 新课程教学研究的主要方法(69页至126页)第三节
行动研究法(90页至97页)
一、什么是行动研究法?
1、行动研究发的起源和引入。
2、行动研究法与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研究。
3、行动研究法的适用范围和优势所在。
二、新课程教学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的类型和模式有哪些?
三、、新课程教学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的步骤和程序。
1、步骤。(1)预珍。(2)初步研究。(3)拟定总体计划。(4)制订具体实施方案。(5)行动。
(6)研究结果的总体评价。
(7)新课程教学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的程序。
四、新课程教学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的三个层次。
1、“135模式”的行动研究。
2、“螺旋模式”行动研究。
3、课题与行动研究。
五、行动研究与实验研究的比较。
培训时间:2013年3月11日
星期一
16:30~18:00 辅导教师:××× 培训课时:2课时
培训地点:白沙小学多媒体教室
培训内容:第三章 新课程教学研究的主要方法(69页至126页)第四节
个案研究法(98页至110页)
一、什么是个案研究法?
二、个案研究法与其他研究方法的区别和特点。
三、个案法类型。
1、诊断性个案研究。
2、指导性个案研究。
3、探索性个案研究。
四、个案法研究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2、个案现状评定。
3、诊断与因果分析。
4、个案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5、矫正特殊行为或个案发展指导。
6、追踪研究。
7、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
五、具体的个案研究方法简介。
1、追踪法。
2、追因法。
3、临床法。
4、产品分析法。
培训时间:2013年3月12日
星期二
16:30~18:00 辅导教师:××× 培训课时:2课时
培训地点:白沙小学多媒体教室
培训内容:
第三章 新课程教学研究的主要方法(69页至126页)
第五节
简介几种新课程教学的校本研究方法和做法(111页至126页)
一、几种新课程教学的校本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文献资料法。
3、统计分析法。
4、综合评价法。
二、几种新课程教学的校本研究做法。
1、教学叙事研究。
2、教学移植研究。
3、教学案例研究。
4、教研沙龙。
5、研究性备课。
培训时间:2014年8月27日
星期三
10:00~18:00 辅导教师:××× 培训课时:4课时
培训地点:白沙小学多媒体教室
培训内容:第四章 从他人的研究中找到自己研究的切入点(127页至159页)
第一节
走向新课程教学研究的准备(127页至128页)
2课时
上午10:00~12:00
一、通过各种渠道全面深入地了解和理解这次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和具体内容。
二、通过各种渠道全面深入地了解新课程试验区的经验。
三、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课程。
第二节
在新课程理念下探索课堂教学模式(129页至133页)
一、常用的课堂教学研究基本模式。
1、“过程——成果”式。
2、“中介过程”式。
3、“教室——生态”式。
二、课改课堂教学新模式。
1、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模式。
2、自主探索、合作研讨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三节
在新课程的实验中寻求高效益的互动教学方法(134页至143页)
2课时
下午16:00~18:00
一、基本理论
1、预习。
2、提问。
3、解问。
4、练习。
5、总结。
6、复习。
二、理论依据。
1、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2、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生长点是“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是“探究性学习”。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由被
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除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外,还必须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从传统中走出来,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应该引导教师逐步实现下列转变:
(1)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
(2)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
(3)由“导师„向”学友‟转变;
(4)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
(5)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
(6)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
(7)由“挑战者”向“应战者”转变
(8)由“蜡烛”向“果树”转变
(9)由“统治者”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
(10)由“园丁”向“人生的引路人”转变
三、互动教学法的研究。
1、“互动教学法的”提出。
2、“互动式”教学法的理论思考。
四、“互动教学法”对学生素质的影响及其推广价值。
培训时间:2014年8月28日
星期四
10:00~18:00 辅导教师:××× 培训课时:4课时
培训地点:白沙小学多媒体教室
培训内容:第四章
从他人的研究中找到自己研究的切入点(127页至159页)
第四节
在新课程教学实践存在问题和他人研究经验总结中寻找研究的切入点(144页至151页)2课时
上午10:00~12:00
一、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二、新课程与应试教育的冲突。
2、考试制度和教学评价改革严重滞后。
3、农村学校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
4、课程综合化的困难。
5、课堂教学形式化。
6、大班额不利于新课程的实施。
7、新课程改革组织实施中的问题。
三、在他人研究的经验总结中寻找研究切入点。
第五节
新课程、教学与技术整合的研究(152页至159页)
2课时
下午16:00~18:00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不是“新理念”
二、新一轮教育改革提出和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特点
1、在对数字信息高速处理基础上,利用彩色显示屏连续动态输出的优势。
2、在逻辑信息高速处理基础上的交互性和智能化优势。
3、各种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和对数字化信息的高速传输和整合的功能。
4、现代信息技术还有一个重要优势,是将计算机网络实验观测手段整合。
三、如何进行整合。
培训时间:2015年8月27日
星期四
09:30~17:30 辅导教师:××× 培训课时:4课时
培训地点:白沙小学多媒体教室
培训内容:第五章 新课程教学研究的课题与动向(160页至213页)
第一节
国家新课程教学研究的课题与动向(60页至166页)
2课时
上午09:30~11:30
一、新课程目标的反思和设计。
二、新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1、课程的实施。
2、课程的评价
三、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反思。
1、对地方课程开发的反思。
2、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反思。
3、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反思。
四、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
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与评价。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涵。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方法。(1)、观察。(2)、访谈。(3)、问卷。(4)、利克特量表。
六、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实践的关系。
第二节
各地新课程教学研究的课题与动向(167页至175页)2课时
下午15:00~17:30
一、学习方式研究。
二、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相得益彰。
三、关于合作学习的认识和实践。
1、预设与生成——关于备课的思考。
2、教学设计之定位:从“教案”走向“学案”。
3、教学设计改革之着力点:从“框架设定”到“构建策略库”。
4、教学设计之价值定向:从“服务一课”到“服务终生”。
四、教学案例研究。
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
培训时间:2015年8月28日
星期五
10:00~17:30 辅导教师:××× 培训课时:4课时
培训地点:白沙小学多媒体教室
培训内容:第五章 新课程教学研究的课题与动向(160页至213页)
第三节 新课程学科教学研究热点问题和方向(176页至190页)
2课时
上午10:00~12:00 新课程学科教学研究热点问题和方向,由于学科不同而各有不同。
一、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中要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
1、准确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正确处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2、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处理学习语文与学习做人的关系。
3、强化“导学”功能,正确处理接受性学习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关系。
4、增强资源意识,正确处理用好教科书与开发、利用相关课程资源的关系。
二、对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意见。
1、关于设计思路。
《标准》中设计思路表述的不够清晰,修改稿对设计思路做了较大的修改.主要是对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做了明确的阐述.将“空间与图形”改为“图形与几何”.确立了“数感”、“符号意识”等七个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关键词,并给出描述.
2、关于课程目标。
提出了“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对于问题解决能力方面,在原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1)关于内容标准。
(2)数与代数。(3)空间与图形。
(4)统计与概率。(5)实践与综合应用。
3、关于实施建议。
三、数学教学中算法优化和算法多样化的关系。
四、实施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探讨。
1、努力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
2、实施“品德与社会”课采取的教学策略(1)开放式的教学策略。(2)活动化的教学策略。(3)对话式教学策略。
五、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的反思。
1、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的反思
2、、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的反思
课程管理是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以下从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两个层面来讨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问题。
(1)教育行政部门对该门课程的管理机制尚未健全
(2)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问题:.学校对课程资源的管理;责任安全问题
3、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反思
(1)存在精英主义取向
(2)教学目标仍打上“知识本位”的烙印(3)学习内容出现偏颇
(4)对学习活动的指导不到位
第四节 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的研究文章范例(191页至213页)
2课时
下午15:00~17:00 范例一:实施新课程教师缺什么? 范例二:播种个性收获丰富。范例三:表扬越多越好吗?
范例四:学生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资源。
1、把握缺点资源。
2、研究疑点资源。
3、利用错点资源。
4、挖掘亮点资源。范例五:课堂:预设还是生成。范例六:小学语文课改的三个误区
1、无限度地收集资料。
2、无节制地合作学习。
3、无目的地整合学科。
范例七:课前亲自实践教材有多重要。
1、课前准备。
2、“我知道!我知道!”
3、咬了一口的西红柿。
【十三五小继教学习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十二五小继教《教师的教学技能》教案09-22
五小新闻稿10-04
小学生五小活动材料06-23
五小车辆安全责任书09-22
五小行业检查登记表11-10
关于餐饮服务业五小管理09-08
动力检修分厂“五小”宣传活动方案09-10
五小学习新疆三史学习方案10-15
祖国妈妈的生日五小学年级作文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