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幻电影创新比较与思考

2024-10-12

中美科幻电影创新比较与思考(精选9篇)

1.中美科幻电影创新比较与思考 篇一

中美法院制度的宏观比较与思考(上)

司法改革问题已被提到我们国家改革的进程上来。美国是个司法大国,有一套独立完整的司法系统,其核心是“美国法院”。从美国历史上看,美国法院制度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维护法律公正、监督政府行政、防止司法腐败的有效作用。本文从宏观的几个方面比较中国与美国法院制度的基本设置,本着“学习先于批评”的认识,在比较中有助于启示我们思考目前中国司法改革中的一些具体问题。由于美国法院制度中涉及到各州法院的许多问题,远非本文篇幅所能顾及,因此本文的重点主要限于美国联邦法院系统的基本制度,多方面细致的比较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一、法院的权力和分配

司法权是国家权力结构中一项重要的权力,司法的职能决定着法院的地位。司法活动追求的价值目标是公正,为了实现这个价值目标,司法应当是独立的。由此而专门设置的机构法院也就获得了它独特的地位。美国宪法第3条规定, 联邦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和国会设立的下级法院。中国宪法第123、126条分别规定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两国宪法分别使用了“司法权”和“审判权”的概念。从学理上讲,“司法权”和“审判权”的含义是同一的。但从中国法的含义来看,司法权首先是审判权,同时它还包括“检察权”;在美国法的含义中明确表明审判权就是司法权。主要的差异反映在对“司法权”的具体设置上。

(一)关于独立性问题。美国宪法上的法院设置是指法院独立于议会和联邦政府,体现为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制度。仅以议会和联邦法院的关系而言,两者是权力并行并相互制约的关系,相对于对方各自独立。其“独立性”含义包括:第一,法院独立的外部性,是指独立于议会和政府的机构;第二,法院独立的内部性,是指法官的审判权是独立的。现任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斯蒂芬・布雷耶(1995年)将美国司法独立制度的内容归纳为五个方面:一是美国法官享有宪法的保护;二是司法机构独立地行使司法权;三是司法机构有权对法官的不当行为采取纪律措施;四是发生利害冲突时用适当办法予以解决;五是保证司法判决的有效执行。中国宪法关于法院独立问题作了这样的规定:“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同时宪法第128条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负责。从这一条的规定看,中国法院的独立性问题是指司法权独立于行政权,但不独立于人民代表大会,法院须向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实际上更多的时候是向人大常务委员会负责。“负责”的含义十分广泛,包括审议司法报告、法官任免、接受执法检查等方方面面。中国的司法独立中还专门将“个人”列举为可能影响司法独立性的一个因素,这一点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包含了影响法官审判的法官个人背景中的“个人”(亲朋好友)和法院所面对的制度环境中的“个人”(拥有相关权力的官员)。这一点在立法上的考虑符合中国社会的.传统,“个人”或者“通过个人”能给“制度”带来特殊的影响是我们中国社会生活中一种普遍的意识,它暗含着一种对“制度”的评价,尽管这一点并不为我们国家所独有。

(二)关于“司法权”的内容问题。由于宪法上“独立”的对象侧重不同,因而在“司法权”内涵界定上亦有不同。美国宪法中的“联邦司法权”实际上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宪法中规定的“司法管辖权”;第二是根据司法判例获得的“司法审查权”。众所周知,美国法院的司法审查权渊自“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的著名判决,指联邦最高法院审查国会法令是否违反宪法的权力,尽管美国宪法中并未明确赋予联邦法院这一权力,但这一权力却成为美国政治制度中一项基本原则。然而美国联邦法院在行使这项权力时十分谨慎,认为应“慎重考虑享有宪法权力的其它部门”,需要维护宪法规定的权力分配,包括法院的权力分配问题,从而对该项权力的行使实行自我限制政策。中国宪法规定中并没有使用“司法权”概念而是使用“审判权”和“检察权”概念。对司法权的适用范围不规定在宪法中,而分别在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中加以规定,同时对“法律”是否违宪的审查权赋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来行使。这里的“法律”包括“法律”,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命令、决定,地方

[1][2]

2.中美科幻电影创新比较与思考 篇二

一、我国外语教学方法的现状

我国的外语教学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我国的政治经济息息相关的。同时,外国的政治和经济也影响着中国的外语教学。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和对外交往的扩大,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21世纪又将是国际化的高科技经济时代、信息时代、智力和人才竞争时,。因此外语教学在我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同时外语教学方法具有让人堪忧的一面:

教学方法依然陈旧。多年来我国的外语教学普遍采用“重知识传播,轻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大多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的灌输式来实行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和机械地接受,不习惯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输出式的活动。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更不会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课本和应试技巧的讲解式教学仍是我国外语教学的主要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确使成千上万的中国学生掌握了很多的词汇和语法,进而阅读能力大大提高。但是它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却是不可低估的---许多同学最后学成了“哑巴英语”,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丢弃了学习外语的最重要目的---实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促进和培养。

缺乏经验理论和经验总结。我国的外语教育包括正规英语教育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外语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经验,但这些理论和经验未能得到及时的总结、提高和传播,没有上升到新的理论高度。

外语教师自身素质有待于提高。据调查,目前我国英语教师的素质、业务水平和教学投入并不乐观。特别是在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的情况下,师资素质差、梯队建设不足是外语教学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对外语教学的科学性缺乏认识。部分外语教师对外语教学的科学性、复杂性、艺术性认识不足,忽视了结合我国外语教学实际开展充分的、实事求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作法,尚没有形成将外语教学作为一门学问进行认真的探讨和总结其规律性的理性认知与实践驱动力,对于外语教学经验的总结,对于外语教学的开拓进取的动力意识不足。

二、美国的外语教学方法

美国外语教学普遍采用交际教学法。交际教学法注重对学生进行目标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大量运用目标语进行交流。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运用目标语表达,解释和讨论以进行信息交换。其具体教学模式主要有4种:

传统模式。这种模式主要运用于小学。在这种模式下,外语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每周安排3-5节课,每节课20-50分钟。使学生在了解文化的同时培养听说读写的技能。

探索模式。这种模式旨在使学生对某种语言和文化有一个大体的了解,而不是着重培养其语言能力。

沉浸模式。这种模式要求学生在校期间部分或全部用外语来学习。因而,其又可以分为完全沉浸和部分沉浸两种。完全模式要求学生用外语来学习所有的科目;部分模式则只是要求学生用外语学习部分科目。

双向沉浸模式。把英语作为母语的学生和非英语为母语的学生编在同一个班内(通常各占一半),以两种语言进行教学活动,两种语言各占50%的时间。

另外,美国外语教学大量运用试听设备、计算机辅助教学,广泛运用影视音像、国际互联网的资源。

三、启示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能简单地模仿和照搬国外的一些做法,而应当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创城和发展有益于我国外语教学改革的经验,丰富我们的教学。对比中美外语教学,我们可以得到一下启示:

1、进一步认识学习外语的重要性

应当认识到,学习外语不仅仅是因为社会急需外语人才,满足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而且要认识到学习外语对一个人的发展有深远影响。要坚决克服学习外语是崇洋媚外的观念,要看到世界各国各个民族对于外语的学习都是很重视的大趋势,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在加强对外语的学习,我们现在学外语就是为了将来让更多的外国人学汉语。

2、提高效率,避免费时低效

教学方法方面:采用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学理论,或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或以内容为中心(content-centered)或用交际法等。但是传统的方法并不是都是落伍的,比如,阅读教学将仍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这一方面由于受财力、资源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学校仍不能建立起能过满足学生需要的多媒体实验室,为学生营造语言学习的第二课堂。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设施上加大投入,大量建设多媒体语言实验室。

3、搞好师资培训,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

抓好大学外语教学,提高外语教师的素质,从根本上解决师资问题:抓好在职培训,使教师不断更新语言知识及教学理念。可借鉴美国的一些非正式形式:每周末或每月组织运用目标语言就时事和别的事情进行沉浸式讨论。同时对于这一切要进行记录、评估,使之切实落到实处。

对我国外语教学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是有必要的。我们不同意有些同志对近几十年外语教学的成绩进行否定和抹杀。他们只看到了事物的一个方面,即听力、口语稍差,却忽略了学生在阅读方面取得的进步。近年来,有人以“只要能交际就行”为口号对外语教学的语法和语音教学进行封杀。我认为外语教学还是应当听、说、读、写兼顾,不可偏废。借鉴外国经验的同时,我们一定要立足本国实际。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美外语教学方法的简单剖析,并结合其形成因素对中美外语教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阐明中国外语教学应该不再是单一地发展,而是朝着多元化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外语教学,美国教学法,对比分析

参考文献

[1]罗运芝.中国英语前景观【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5):24-25

[2]谢之君.中国英语:跨文化语言交际中的干扰变体【J】.现代外语,1995(4):7-11

3.中美一流大学校长的比较与思考 篇三

关键词:一流大学;大学校长;中国;美国

作者简介:闫园园(1988-),女,山东高青人,东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江苏?南京?210096)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0-0005-02

凤凰网教育版的某篇专刊提到:原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在2010年10月13日举办的首批985大学校长联谊会上称中国的校长是世界上最累的校长。我国现在正致力于世界一流水平大学的建设,而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管理团队,一流的管理团队又需要一流水平的领头羊——校长。美国一些大学可属世界一流水平,本文就对美国几所世界一流大学的校长与中国国内几所一流大学的校长进行了比较,以此得出中国一流大学校长与世界一流大学校长的异同,进而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一、校长的背景

1.美国三所一流大学校长的背景

哈佛大学现任校长:德鲁·福斯特,历史学家,她是1672年哈佛大学建校以来,第一位非哈佛毕业的校长;也是哈佛373年历史、28位校长中第一位女校长。福斯特1968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州布尔茅尔女子学院,1971年和1975年分别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之后在宾大工作了25年,期间被授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01年福斯特接手拉德克利夫学院任院长,该学院于1999年并入哈佛。2007年10月福斯特就任哈佛大学校长。

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温教授,1968年获得斯坦福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之后在牛津大学研究政治学和哲学,并获硕士学位。1974年获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后留校工作,任经济学教授。莱温教授已从事教学、研究和行政工作二十载,1993年被任命为美国耶鲁大学第22任校长。在出任耶鲁大学校长之前,曾任耶鲁大学经济系主任和文理研究生院院长。莱温教授是技术变革经济学方面的专家,美国艺术和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技术经济政策委员会委员,他的著作涉及知识产权、专利权制度、产业研究和发展以及反托拉斯和公共管理对私有产业的影响等广泛领域。

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汉尼斯教授,2000年10月被任命为斯坦福大学第10任校长,曾担任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系助理教授、教授、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工程学院院长、斯坦福大学教务长,致力于生物科学与生物工程的跨学科研究,并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和员工待遇。近年研究的重点是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结构。汉尼斯博士曾获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研究院创始人奖等多个奖项,是美国国家工程研究院、国家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等多个学术组织的会员。

2.中国国内一流大学校长的背景

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1983年回国后在北京大学任教,后先后被聘为副教授、教授、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主任、高分子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学副教务长。2001年6月至2004年7月,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司长;并先后兼任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211工程”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教育部财政部985工程”办公室主任等职。2004年7月至2008年11月,任吉林大学校长(副部级),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2008年11月任北京大学校长。其在社会上的兼职有:国家学位会委员,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常委,教育部化学和化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人事部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教授以及吉林大学双聘院士。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和材料科学家。曾担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副系主任、主任,美国Notre Dame大学、日本东京大学高访学者,日本东北大学客座教授。2000年任清华大学研究生院院长,2001年3月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兼任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组长,2003年任清华大学校长。其在社会上的兼职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物理学与天文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物理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亚太物理学会理事,中国体视学学会理事长。

3.比较

(1)相同点:一是有较长的求学生涯,而且是求学于不同的学校,并获得很高的学历。二是在自己的学术领域获得高水平的学术成就,获得国家的高度荣誉。三是在担任校长前,就任过不同职位,有着丰富的工作经历。

(2)不同点:一是美国三所大学校长进行过不同领域的学习,具备多个学科的知识。中国两所大学校长只在自己单一的原专业中有很高的造诣。二是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校长出身于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中国两所大学校长皆为理科出身。三是美国三所大学校长在任校长之后在社会上的兼任职位较少。而中国两所大学校长在校外兼任较多的职位。

4.思考

19世纪,耶鲁大学在寻求新校长的时候,一位董事会成员这样描述大学校长的形象:“他必须是明治稳健的领导者、能干的公众演说家、伟大的作家和同各界交往的政治家。我们选择的虽是俗世上的普通人,但身上具有伟大的精神品质:一个经验丰富能够委以重任的管理者;一个地道的耶鲁人,而且是伟大的学者;一个思考世界难题的社会哲学家,又不丧失普通人的感受力。”这种描述显然是对校长形象的理想想象,但可看出校长的重要性。校长作为一所几千甚至几万人的校园的领导者,其作用相当于总统或主席对于一个国家的作用,因此,作为最起码的条件,校长必须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在以上的比较中也可看出,不管是美国世界一流大学,还是中国一流大学,校长都是具有丰富经验和高水平学术造诣的人。

另外,也可以发现一个问题,中国大学校长职衔非常多,或许这也是顾校长说中国大学校长是世界最累的一个原因。校长为了大学的各项事务,本身就有非常多的事情要处理,还要顶上这么多的兼职,累是必然的。曾任康奈尔大学校长长达18年之久的Frank H. T. Rhodes总结出以下被校长忽视而导致其失败或受挫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法:缺少睡眠,没有时间锻炼,缩短假期,不断处在危机中,这些现象都是通往个人筋疲力尽道路上的警报信号。阻止个人过分疲劳的方法是制定严格的作息制度、科学管理的日程表,权利适当下放,学会说“不”,组成高效的行政班子,坚定个人对大学价值的信念。负荷过重的大学校长并不是在忍受疲劳,他们是在创造疲劳,因为缺乏科学有效的工作习惯从而不断把负担加给自己。知识上的贫乏也是一种极有威胁的疾病。因为过于忙碌,校长们会感觉到内心上的空虚;校长们会感到缺乏丰富的知识和充实的精神世界,而这正是大学中必须的。Robert Bolt有句名言,空虚的人和精神的流浪者在校长的职位上和在普通人的位置上一样多。

针对Frank总结的第二点,校长应该不断学习。作为一名校长应该涉及不同领域,特别是哲学、教育学和管理学领域。所以,校长应该安排一定时间学习各种知识,一方面可以丰富内心生活,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校管理的进一步完善。

二、校长的遴选

1.美国大学校长遴选

一般来说,美国大学的管理者是董事会。董事会、董事会成员承担着受托责任,董事会的职能就是保证大学不偏离既定的目标。大学校长是董事会决定的。董事会指定遴选委员会,遴选委员会有教授、有校友也有商界的人士,甚至还有学生代表。遴选委员会最后敲定的候选人不是唯一的,可能会有两位候选人,然后交给董事会决定。遴选委员会在选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商业性的机构介入,比如说猎头公司。美国大学遴选校长的具体程序为:一是由校董事会成员、教师代表、职工代表以及校友代表等组成校长选拔委员会。二是由学校董事会讨论决定校长的任职资格。三是董事会在国家(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杂志或其他有影响的报纸、媒体上发布招聘校长广告,同时,还会写信给一些知名的校长、其他学校校长、教务长等,请他们推荐人选。四是校长选拔委员会确定候选人。五是校董事会根据前面的工作汇报,集体讨论决定校长人选。

2.中国大学校长的任命

受国情以及文化传统的影响,我国大学校长的选拔制度长期以来与政府官员的遴选制度如出一辙。我国大学校长一般都由上级政府或主管部门选拔、任命,在这一过程中,上级有关部门也会征求部分教师的意见,但是这些意见一般都很少向教师反馈,基本上是不透明的,教师几乎不了解自己的意见是否被采纳以及采纳的情况如何。而且,并不是每位教师都有机会在校长选拔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的。因此,可以说我国大学校长的选拔至今还没有一个基本的制度可以遵循,广大教师还没有参与校长遴选的权利。

3.比较

很明显,在大学校长的任用上所使用的词语就不同,一个是遴选(遴选是指慎重的选择或选拔,主要用于比较正式的场合,如公文,投标竞标,干部选拔中)。一个是任命(任命的意义有承命,接受命令;指下命令任用)。遴选体现了一种民主公平性,而任命则体现了一种行政权力性。

4.思考

近年来,高等教育界热点之一就是大学行政化问题,有关专家提倡去行政化。而政府任命校长就是大学严重行政化的一个表现。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那么,校长作为领导教师的人更是神圣的。所以,校长的任用不能简单的由政府决定,它必须接受来自多方的意见。在这方面,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挑选社会各界人士组成一个委员会,征求各代表的意见,经过一关关严格的程序作出最终的决定。虽然这样可能会比较麻烦,要经过一个稍微漫长的过程。但是,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公平民主性,才能选出最优秀、最合格的校长。

三、总结

通过以上比较,笔者认为大学校长必须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大学校长必须是一名教育家,或者至少必须懂教育,而且要不断的学习教育学。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特殊的规律,不同时代又有不同的特点。大学是教书育人,直接为社会培养各种人才的教育场所,作为一校之长,必须懂得教育其中的规律,才能按照规律办事,保证校园的健康正常发展。我们知道,民国时期虽然动荡不安,但是各高校的发展情况却比较好,在对其特点进行总结中,可以发现有一个共同特点,各著名高校的校长都对教育学有一定研究,都是教育家,如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等等。

其次,大学校长也需要懂得一些管理方面的知识。毕竟校长要管理的是有几千几万人的场所,要保证这样一个庞大机构正常有序运转就必然会用到管理学的知识。

再次,大学校长应该放弃过多的社会兼职,专心于学校的管理工作。因为一个大学校长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清楚阐述大学的远景,并坚持长远目标而奋斗,同时要阐明短期目标。只有放弃无关头衔,集中时间,才能熟悉大学传统,开发它的实力,把握新出现的需求,抓住新的机遇,培养新的环境,建立新的机构等,为其构建大学远景和任务做准备。

最后,大学校长也应该抽出一定时间与学生交流。大学教育应该以人为本,此处“人”即指学生。校长与学生交流不仅能满足学生心理需求,赢得学生好感,而且能听取吸收学生的一些好意见。

参考文献:

[1]栾兆云.中美大学校长队伍建设比较及其启示[J].大学教育科学,

2008,(1):32.

[2]程星.细读美国大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弗兰克·H·T 罗德斯.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60.

4.中美科幻电影创新比较与思考 篇四

美国动画电影《花木兰》以中国北朝民歌《木兰辞》为蓝本,刻画了一个典型的美国木兰的奋斗。本文主要从两者在文化符号方面比较,揭示了两者对比所体现的文化差异。

电影《花木兰》中,有一些典型的中国文化的符号,比如皇帝、家族、祖宗、龙、长城等。这些符号在影片中的运用,与其在中国文化中的代表作用,是截然不同的。

首先,在中国文化中,皇帝是九五至尊,是上天的代表,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皇帝居住在深宫,不仅是普通老百姓可闻不可见,朝廷大臣也不可能随时与皇帝接触,就算是皇帝的子女,在大庭广众之时也要对皇帝行君臣之礼。而在美国影片中,木兰只因为击败敌君,就能在朝廷大堂与皇帝面对面谈话,甚至在情绪激动之时与皇帝拥抱。这在中国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就算是想,也都算犯了滔天大罪,触犯了龙颜。皇帝这个符号,美国影片平民化的处理,完全违背了中国礼数中的形象。这个平民化的形象背后,是美国文化中的平等思想,每个人都是法律意义上的独立人,每个人拥有和其他人同等的地位。个人的奋斗可以使人摆脱出身的影响,与一些有社会地位的人一样拥有平等的权利。

第二个中国符号是祖宗、祠堂。中国的祠堂,是一个极其严肃和庄重的地方。它代表了一个家族的根基和历史,是与家族命运,个人生存,和精神需求相联系的地方,具有无比的权威。而美国电影对木兰祖宗的描写,则与中国文化心目中的祖宗描写相去甚远。影片中,祖先完全没有身份和尊贵的仪态,为了木兰从军的事情吵作一团。“我就知道,我就知道,木兰一定会给我们添麻烦”。旁边一男祖宗,“别看我,她可是你家那边的人,”一个拿算盘的祖宗“如果她被发现,她一辈子都会抬不起头来,花家祠堂会声望全无,千百年传统沦丧” 另一个人马上补充,“财产也回全部没收。”凡人的情绪,抱怨,推脱,这些美国祖宗全都有。这些描写很难被认为是对中国文化的移植。它们实质上是美国式的文化观念附着在中国化的符号上。这些观念,即是刚才讨论的平等的思想。祖先和现世的人一样,有七情六欲,有私心,他们不比世人高尚许多,也不需要顶礼膜拜。

另一个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就是“龙”。龙,在中国是天子的象征,只有龙

5.中美科幻电影创新比较与思考 篇五

————电影与小说比较

文学和影视之所以作为艺术形态而独立存在,就是根据其语言的特性和构成特点而决定的。文学和影视语言的不同特点,也就具有了自身的语言规律和表现手法,作家常常在文学作品中运用大量修辞手法来提升文学作品的感染力,而在影视语言中也能找到自身的修辞手法,通过影视语言的表现技巧来强化观众审美感受的影响。它们两者虽然在表现手法上不同,但在观念形态和血脉上是一致的。

古华曾经说过:“我觉得叙述是小说写作,特别是中长篇小说写作的主要手段,叙述最能体现一个作家的语言风格和文字功力。我读小说就特别喜欢巴尔扎克作品中的浮雕式叙述,自己写小说时也常常津津乐道于叙述。”

也的确是那样,我们知道小说的基本特征主要是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人物,情节,环境也即小说的叙事结构。作者将一个个故事情节以叙述的方式向读者娓娓道来,不仅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还让读者真切的感受到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因而就会有一种强大的力量让读者读下去,而电影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以一种叙事的方式向观众展现其精彩之处。只不过电影时将人物搬上银幕,用一组组镜头排列开来罢了,这样就将观众放置在一个真实的场景之中,从而观众的想象空间就被挤压了。美国电影理论家乔治·普鲁斯指出:“小说与电影像两条相交叉的直线,在某一点上重合,然后向不同的方向延伸。在交叉的那一点上,小说和电影几乎没什么区别,可是当两条线分开后,他们就不仅不能彼此转换,而且失去了一切相似之点。”《活着》电影与小说叙事结构的不同之处也在某种程度上为我们阐明了这一点。

首先,从情节上来看,情节是与人物密切相关的,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一般来说,叙事性文学比较注重情节,而小说的情节更为完整和复杂,叙事诗和叙事散文的情节比较单纯,有的只摄取了一鳞半爪的生活片断,戏剧情节的完整性与小说的相似,但在复杂性,丰富性上则远不如小说,它受舞台时空的限制,不能容纳大量的详细情节而过于复杂的人际关系,而小说则可以突破相对的时空限制,容纳更复杂,更丰富的情节,反应更广阔的生活内容。

电影《活着》在情节上不仅有增加和删减甚至还有较大的改动。一:情节的增加

首先,电影增加了皮影戏,并以皮影戏贯穿整个电影,并且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展现给观众。我们可知影片中皮影有两个寓意:一,人是玩偶的操纵者。二人却如玩偶被一种不可知的强大力量所操纵。在我看来,皮影是与影片情节相融合的,在不同的时代上演着不同的内容。这也向我们诠释着,人活着,特别是在那样动荡的年代,人生就像是一场黑色幽默的皮影戏。

其次是凤霞被别人欺负,有庆为姐姐报仇在大食堂将加辣椒的面倒在那个欺负姐姐的孩子的头上,以及福贵兴致致的喝下酸辣茶后佯怒追着儿子打,引发大家会心的发笑,这些看似滑稽的场面实际上也暗含着难以名状的悲,凤霞因为不会说话再被别人欺负后也无法言其委屈,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凉。因为,有庆姐姐报仇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影中这些引人发笑的场面,是电影的基调不至于那么悲伤,虽沉但不重,虽哀却不伤,大概这也就是张导为观众考虑后而有意为之吧!二:情节的删减

塞米利安阐述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理论说:“小说”是建构在更为广阔的规模之上,它涉及的范围,要比戏剧宽广,在小说中,我们可以让几条行动线索同时 进展,很多事件,在不同的地点同时发生的······因为,要充分叙述完整的情节,所以小说一般都要有一定的长度。电影由于受时间等条件限制因而偏重于简单明了的情节结构。《活着》电影与小说相比,小说中的许多情节都删除了。表现在:凡有“我”参与的一切场景在电影中都被删除了,小说是以“我”一个民歌采集者的所见所闻来展开故事情节的,而电影中压根就没有出现过“我”。“我”这一角色的缺失造成了时空感的缺失,“我”这一角色增加了读者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想象。如果缺失后,观众就只能随“影”而动而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了。还有小说中,福贵任意辱骂殴打家珍,电影中这些情节均为出现过,小说中福贵夫妇因家贫把女儿凤霞送人,在电影中也被删除了。这些情节的删除虽然有利于电影的再现与表现,但却失去了历史的真实。三:情节的改动

小说与电影有一定的互通性,可是任然有其区别存在。所以在发生“触电”现象,由小说改编成电影时,出于迎合观众的需要必定会对小说的部分情节做出改变。《活着》的电影对小说也做出了一定改编。

(一)死亡人数的减少,小说的结局是除福贵以外的其余的人都死了,而电影中除了福贵,还有家珍,馒头还活着,从观众方面来讲,死亡人数的减少更易于观众的接受与承受,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人文关怀。

(二)电影中,万二喜与凤霞相亲时,所送的礼物是《毛泽东选集》,军装帽,像章,这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更是体现了当时的个人崇拜现象之严重,而小说中,写他们相亲时。万二喜给他家了一瓶酒和几尺花布,作者余华并未将小说打上政治的烙印,而只是一次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

(三)电影中凤霞怀孕后,二喜和凤霞回家带的是一瓶酒和好几样好菜,但小说中他们带回去的是一瓶黄酒和一碟豆子,在当时那个艰苦的年代,小说中的情节更具有历史的真实性,还有就是电影中春生被批斗后,半夜去找富贵,家珍在巷口朝春生喊得“你要好好活着,你记着,你还欠我们家一条人命呢”而小说中家珍是在家中说的这一番话,这样更符合当时的政治氛围,表现家珍对春生既痛恨又同情的心理。这一细节改动更符合历史的真实。

电影通常被称作是一次的艺术,而电影偏重于简单明了的情节结构,不仅删除了情节,还删除了人物,如富贵的老丈人和有庆的体育老师等。

环境描写是衬托人物性格展现故事情节的重要手段。小说中人物的活动和事件的发生发展,都不能离开一定的时代,社会和自然地环境。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也是受特定环境制约的,只有充分地描绘环境,才可能具体真实的揭示人物活动和矛盾冲突的现实根据。

具体来说,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活着》是以时间为叙事线索描写一个小山村的生产生活环境,而这个小山村根据猜测大概可被认定是南方的,而电影中则叙述的自然环境可以肯定的说是发生在北方的一个城镇,影片发生的社会环境则是通过张导在屏幕上打出“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等代表特殊时代的数字展现出来,更有大炮,大标语,大食堂,大炼钢,红卫兵等象征当时社会事务的出现,电影将一组组镜头排列开来,空间的冲击了更强。

叙事结构的不同,是由文学和电影之间的共性和个性决定的。小说需要真情实意的流露,这样才能吸引读者。而电影受时间的限制,因而不能无限制的发展。

小说叙述是冷静,朴素,有控制力的,但也有心境放松之后的余裕,来把握叙述上的节奏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察觉到那种含而不露的幽默和温情,透过 现实的混乱,险恶,丑陋,从卑微的普通人的类乎灾难的经历,和他们的内心中,发现那种值得继续生活的简单而完整的理由。而电影叙述则是生动,富有感染力的,它以影像为基本叙事单位,通过对声音和画面不同的组合来表达主题和阐述思想。强调的是诉诸观众的听觉和视觉的感官享受。它通过穿插一些喜剧性场景的描写,体现了沉重之后的一点放松与释然,哀痛过后的一点憧憬与希望。

6.中美科幻电影创新比较与思考 篇六

内容摘要:《少女小渔》不论是原著还是电影改编在当时都取得了不同凡响的成就,而小说和电影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媒介,在改编的过程中必然引起不同文本之间各种艺术元素的转换与取舍,从视点、情节、节奏等叙事设置的对比中可以分析和研究该文本在不同的艺术范畴中的变化特点。

关键词:叙事 视点 节奏 情节

旅美女作家严歌苓的小说《少女小渔》于1991年获“中央日报文学奖”短篇小说二等奖,1995年由这部小说改编的同名影片《少女小渔》一经上映便在两岸三地以及华人世界引起了巨大反响。电影作为第七艺术,与属于文学范畴的小说一样都是叙事艺术,都强调叙事的重要性,“都是在一定时空内讲述一个或真实发生过或刻意虚构的符合审美逻辑的故事”[1],因此在某些叙事元素设置上具有联系性和相通性。但是作为包含多种艺术成分的综合艺术,电影在叙事表现形式上和小说必然存在着种种差异。

一.视点:基本元素上的变化

叙事学中叙事视点也可以称作叙事视角、叙事视野与叙事角度等,指的是在叙事文本中谁站在什么位置来讲故事。珀西?卢伯克说过:“在整个复杂的小说写作技巧中,视点(叙述者与他所讲的故事之间的关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小说所呈现的是圣母般善良美好,无私奉献的女性形象以及她对一个堕落灵魂的拯救。而电影将视角放在了当时热门的话题上――移民所带来的文化上的交流与冲突,突出展现了在移民热潮中小人物的艰辛生存与女性思想的觉悟。因此由小说改编的电影在故事的社会背景,人物形象以及细节设置部分进行了一些改变。

1.社会背景

在叙事学中社会背景是指广义上的空间,黑格尔曾写道:“作为主体,人固然是从这外在的客观存在分离开来而独立自在。但是纵然在这种自己与自己的主体的统一中,人还是要与外在世界发生关系。”[3]《少女小渔》从小说到电影社会背景就发生了细微的变化,并取得了预想中的效果。

小说中的大背景设定为澳大利亚的金融中心悉尼,而电影中背景环境是美国的工业、金融和经济中心纽约曼哈顿。作为多元民族文化不断碰撞融合的世界焦点,电影中的纽约显然更能展现出移民国度里移民群体的生存窘境。背景的改变使得小说和电影的叙事视点转变,随之故事主题也发生了由单一到多元的变化。

2.人物形象

“新的视觉文化的最显著特点之一是把本身非视觉性的东西视像化”[4],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就是将语言文字塑造的人物直观形象地影像出来。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小渔继承了严歌苓笔下女性一贯的特征,她好心眼到让人觉得她少根筋,包容男友江伟的自私与狭隘,怜悯老头的衰老和潦倒,自己一个人吃所有苦也不愿意别人烦扰。电影文本中的小渔虽然也是温顺的,隐忍的,但远没有小说中那种圣母气息,而且在电影的后半部分可以看出她受到老头马里奥的影响在行为思想上的独立。第二人物马里奥在小说和电影文本中不论是在悉尼还是纽约,老头马里奥都有移民国家国籍。借助这一身份,小说和电影都首先突出了移民者们艰难漂泊、无身份、无保障这一现状。但不同的是由小说里的年轻时曾在乐团演奏却年老失业,无所事事的文艺老头形象变为电影中曾积极反战、出过书、现在却酗酒赌博欠外债的过气作家。这一点不同使得电影比小说在对于马里奥的人物塑造上更完整,更符合故事自然展开的要求。

3.细节安排

在细节的安排上,更是能看出小说和电影文本叙述者视角的不同。电影文本的叙述者试图通过增加一些细节以保证故事在叙述过程中的合理化、连续性和完整性。比如在电影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小渔买回平时不吃的大闸蟹蒸着吃,她从开始就只吃蟹脚而江伟自己一个人享用蟹黄,而在小渔去炒菜后也只是把蟹脚留给小渔。这个细节的增加一方面表现出了小渔在与江伟的关系中无自我意识的状态和不平等的地位,一方面也刻画了江伟在面对小渔的付出时理所当然与自私的形象。又如在洗大闸蟹时的一个细节,小渔和江伟就江伟妈妈的来信进行交谈,提及江伟妈妈为两人织了毛裤,江伟说了句反语:“在美国穿毛裤可真美死了,你快写信叫她给拆了吧!”这里添加的短短几句对话所呈现的就是以江伟为代表的这群移民者在这个陌生的文化大熔炉里从方方面面都竭力去融入主体潮流的心理状态与行为驱动。这些细微环节的增加都体现了电影叙述者通过细节的设置来支撑预先构建好的多元叙事视角。

二.情节:对故事内容的改编

布德?舒尔伯格说:“电影没有时间表达我所要的‘枝蔓’,复杂的矛盾的人物‘枝蔓’,社会背景的‘枝蔓’;电影必须按不断上升的方式,从重要的事件走向更重要的事件,这是一种令人振奋的形式。”[5]电影在情节表现上与小说而言可谓各有千秋,要将《少女小渔》这一部只有9页篇幅的小说改编成一部105分钟的电影,在情节上必然是要进行一定的改动。

首先电影删去了小说中小渔与江伟相识与出国的过程、假结婚时众人在路边奔驰旁合照、以及小渔与江伟、与马里奥相处的一些情节。这些情节的删减使得电影更好地直入主题,避免了由于过多的铺垫而产生的观看无趣的问题。

其次,由于原作篇幅较短,改编成电影是文本的叙述如若不进行情节上的增添,故事必然无法流畅的展开。电影中开头部分就增加了在制衣厂里工作中的小渔为了暂时摆脱移民局的追查而躲避在楼顶墙体外的情节,开头的这种情节设置使得观众一开始就陷入紧张压迫的氛围中,增加故事的紧凑感与吸引力。影片中还多次出现了小渔和江伟谈及江伟父母来信的情节,隐性的交代了江伟和小渔青梅竹马的关系以及故事的背景。最为重要的是电影中还增加了江伟出轨,和刘明的女友莎莎发生性关系的情节,这一情节的增加使得电影改变了原著中小渔、江伟与马里奥、瑞塔所构成的二元对立的矛盾冲突,形成小渔与江伟、小渔与马里奥、江伟与马里奥、小渔与瑞塔四人之间的对立关系以及潜在的小渔与莎莎的矛盾对立,尤其是着重展现小渔与江伟以及小渔与马里奥矛盾关系的变化。结果使得小渔和江伟的矛盾近一步激化,走向僵局。电影的矛盾冲突也由单一的中西方文化冲突转变为兼具对不同文化中人的精神沟通的可能性以及人性认知差异的认识。

最后,我们来说说“改”。改写在电影改编中经常被使用,较之增删更为复杂,既要尊重原作的构思,又要使改写能增强故事的戏剧性、顺利推进主题的深入、迎合大众的口味。在这部影片中最重要的情节改写就是马里奥病倒的原因,小说中的情节是瑞塔离开后,马里奥一改常态去街头拉小提琴卖艺,在雨中摔倒了,导致后来马里奥中风,瘫痪在床。而电影中的情节是江伟不满小渔天天待在马里奥家,自己去找小渔还要躲避移民局的人,在争吵中打了马里奥一拳,而多年酗酒的老头在不久之后中风去世。这一改动使得电影的结局更具戏剧性,也为最后小渔不顾江伟的离去而留在马里奥身边直至他逝去做出了铺垫。

三.节奏:从非线性到线性

小说文本主要采取的是全知式视角,以第三人称的角度去观照故事中的世界。叙述者以局外人身份冷静地描述故事的全貌,必然与故事的内容产生距离,这就要求读者花费心思去揣摩故事人物的行为意识、情感思想。小说文本描写的大多是日常生活中的小片段,人物之间的对话,而且还时不时的穿插着故事环境、人物形象的介绍以及叙述者的议论。比如,在开头部分写到小渔在火车站等江伟的场景,随后就直接将文笔转向对江伟与小渔初识过程以及为拿到绿卡小渔假结婚全过程的叙述,然后再转回小渔在火车站等到男友并一同回家的情节。还有马里奥和瑞塔亲吻被小渔撞见后叙述者站在马里奥的角度对马里奥的心理进行了一番猜测。严歌苓对整个文本的掌控从容不迫,冷静地向读者展开整个故事情节。对于多数情节作者并没有花费过多的笔墨去铺陈与描述,而是采用了电影中常用的蒙太奇手法将情节串联起来,使得情节与情节趋于紧凑,地点和时间的非线性变化,叙事节奏也始终保持着急促的状态,强化了大环境里移民群体生活的紧迫感,突出表现了以少女小渔为代表的东方隐忍精神。

电影之所以较为成功还在于改编者张艾嘉对这个故事艺术张力的把握,多重主题的确立。整体上看,电影以摄像机为主要的叙事视角,偶尔穿插着个别人物内视角的观照。在内容上,改编者删去了原著中插叙的部分,以保证故事情节按照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四个环节一步步地推进。张艾嘉独特的女性视角以及李安的剧情叙事流节奏,让影片呈现出轻柔、细腻、温和的触感,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没有浮夸的表演,有的只是镜头缓缓划过的每一个脸庞,或哭或笑,或喜悦,或悲伤。电影中除了开头时小渔躲避移民局的情节快节奏展开,其余都秉持着从容、缓慢的节奏。

小说和电影在叙事方面具有相通性,对比《少女小渔》原著与改编后的电影可以发现,在视点、节奏、情节等方面是相通的,这就为小说故事由文字转化成影像奠定了基础。小说和电影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在本质上有着不可逾越的差异,尤其是现在多元文化语境和消费文化体制的纷繁格局,必然使得文学与电影的互动产生更多的火花。因此,小说改编成电影应该忠于原著的精神,汲取原著精髓,结合不同时代的特点与电影表达的要求进行艺术上的二次创作。

参考文献

7.中美科幻电影创新比较与思考 篇七

关键词:“电影新政”,冲击,发展,票房,思考

2012年2月,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此举应该说是中美双方多年博弈的必然结果,大势所趋,不可逆转,至此,电影大门进一步为美国打开,之后的竞争亦将在新的平台上进行,中美电影交流跨入全新的多元、开放时期”。[1]此举一出,可谓迅速“搅动一池春水”,引起了业内外的强烈反响,当时一批专家、学者纷纷撰文,一批专业期刊甚至开辟专栏,从多方面对“中美电影新政”进行解读,对其将对中国电影的影响展开预测,同时很多人也积极提出政策建议。此类代表性文章如李建强的《“中美电影新政”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电影新作》2012年第3期)、贾磊磊的《中国电影产业的战略变局———增加美国影片进口配额对中国电影未来的影响》(《当代电影》2012 年第5 期)、刘藩的《好莱坞新攻势之下中国电影的宏观战略和创作策略》(《当代电影》2012 年第5 期)、刘汉文的《中美电影协议影响蠡测与应对思路》(《电影艺术》2012 年第5 期)和聂伟的《后“协议”时代中国电影的“产业自救”》(《艺术评论》2012年第9 期)等。这一批文章及时对“电影新政”的实施进行了有价值的思考和反馈,时至今日,“中美电影新政”实施已一年多,回头看来,学者们当初所作的预测有应验也有失算。那么,在好莱坞的新攻势下的中国电影在发展中究竟有什么新特点,又遇到了什么新问题呢?着眼于中国电影发展的长远目标,下一步我们究竟该如何有效应对?本文将试做总结、回答。

一、“新政”影响下的中国电影之冲击篇

面临日益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为后盾的好莱坞大片的强劲攻势,在“电影新政”实施初期,中国电影面临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一)国产片市场份额失去主导

2012年,中国电影的年产量已达745部,平均每天有超过2 部电影产生,这个产量目前仅次于美国和印度,位居全球第三;至于银幕数量,自2007 年以来,中国电影银幕数量也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为中国电影的繁荣发展提供了硬件条件,但电影大国不等于电影强国。倘若说在“2011 年全球全年观影人次超过2000 万的国家电影市场中,只有印度、埃及、尼日利亚、土耳其、日本、韩国、中国等少数国家的国产片票房超过美国的好莱坞影片票房”,鉴于如此“优秀的表现”,有人士曾乐观断言“使国际电影业在Hollywood (好莱坞)、Bollywood(宝莱坞)、Nollywood(尼日利亚罗莱坞)之外,又创造了一个Chollywood(中国乔莱坞)的专有名词”,那么在进口片进一步引进之下的2012年中国电影市场的表现将是对此“美梦”的冲击,2012 年的170.73 亿票房中,国产片80 亿出头,占比48.46%,10年来首次被进口片击败。 深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尽管有227部国产电影上映了,却难以与76部的进口片相抗衡,国产片与进口片的上映比例接近3:1,票房成绩却接近1:1,国产片票房为82.37 亿,进口片票房为88亿。再细观2011年的票房成绩,可以发现,2011年中国电影总票房为131.15亿元,其中进口分账大片的票房为49.1亿,约占总票房的37%,而在2012 年,当进口分账大片的数量由20部提升至34部时,进口分账大片的票房也相应地提高到了74 亿元,约占总票房的43%,比上一年提升了约6 个百分点。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2012年新增的14部分账大片的确对国产电影造成了冲击。

(二)3D技术的“畸形偏爱”

2012年,中国的进口分账片配额由原来的20 部增加为34部,且增加的14部必须是特种影片(3D或者IMAX)。这一年,卡梅隆3D电影中国公司正式落户天津,这是卡梅隆·佩斯首次在美国本土以外设立总部机构。2012年,当3D技术已在国外渐渐退热时,却在中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追捧。再看2012年内地电影市场票房前十名中,除了《人在囧途之泰囧》之外,其余九部电影不是3D,就是IMAX,3D和IMAX电影俨然成为票房收入的一种依赖(表2)。而在2013年,3D和IMAX仍然是中国电影市场热捧的对象,以国庆档为例,14部新片中有6部都是3D电影。

据美国电影协会的统计,美国本土上映的3D影片的片数从2011年的45 部下降到了2012 年的36 部。也有调查表明,“在美国的电影观众已经厌倦了3D,因为他们为戴眼镜而烦恼,并且不愿支付3-4美元额外的票价”,当问他们为什么不想看3D版本的影片时,“在Worldwide影业集团调查的1129位观众中,有51%的受访者说,3D版本比2D版本贵出那么多,不值当;而52%的观众说,3D影片票价太贵;42%的观众说他们不喜欢戴眼镜”。[2]显然,美国本土对3D电影的热度已降温。好莱坞的市场是世界电影市场的风向标。当3D已经在那边不是主流甚至成为鸡肋之时,我们这边还在拼命花钱追赶3D技术,笔者觉得这是我们非常值得警惕的一件事。仅仅依靠技术手段的升级是不能够解决“如何抓住观众眼球”这个问题。国内电影公司要是捧别人已经不屑的技术当宝,那可真是落后人家不止一步,更重要的是,这种落后,必将付出惨重的学费。

(三)国产片扎堆导致自残性内耗

电影新政规定进口分账大片从20部提升至34部,意味着平均每个月就有2-3部引进片在国内影院上映,再者,据协议,中美合拍片享受内地和香港合拍片同等待遇,更多此类型片加入竞争行列,另外,每年还有30部进口批片在国内上映。“如此一来,三箭齐发,国产中小成本电影的上映档期便会被进一步挤压。近些年,各大片的档期竞争日趋激烈,春节档、暑期档、国庆档、情人节档……可谓满满当当!追加的引进大片将使档期空间更加狭窄”。[3]果不然,今年一时间,临时调整档期变成家常便饭,“不靠谱”成了习惯。如《寒战》、《新妈妈再爱我一次》、《天生爱情狂》、《幸福迷途》、《爱谁谁》等影片为避免《谍影重重4》等引进片票房分流,同时调到了11 月8 日和9 日上映,直接导致了国产影片的扎堆、自残。除此之外,随意调档期也会带来不可预期的风险。比如《无间罪》,为了避开万圣节惊悚影片上映热潮,将上映日期改到了11月23日,却碰到了22日上映的分账大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不可避免地成了炮灰。

除了为避开好莱坞大片之外,2012 年的国产电影为了抢占贺岁档,不惜头破血流抢占每一条“跑道”。虽然新增了14部进口分账大片,但是这些3D和IMAX巨作是没有被投放在贺岁档的,并没有对贺岁档的国产片上映构成太大的威胁(表4)。相反的,国产电影自身的竞争却导致了相当严重的“内耗”。比如于11月29日同时上映的《王的盛宴》和《一九四二》,大批雇佣“网络水军”,打起了“影评之战”。结果是,《王的盛宴》不仅没能“渔翁得利”,反而遭遇票房和口碑的双败。陆川自曝雇佣水军给自己好评,映衬着8000万元的票房数据,更多了一种“项羽自刎乌江”的悲壮。

二、“新政”影响下的中国电影之发展篇

“电影新政”在落实初期对中国电影造成了冲击,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电影发展提供了新的刺激和机遇。尤其在新政实行第二年,国产片保护手法与套路逐渐清晰,国产电影扬眉吐气,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一)票房高速飙升影院及院线持续发展

2012 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达到170.73 亿元,同比增长30.18%,年增幅居于全球首位,超过了日本,成为了除北美市场以外,全球的第一大电影市场(见表5)。这也是中国电影自2002年开始产业化改革以来,年度票房保持高速发展的第十个年头了(见表6)。2012 年,中国电影市场过亿元的影片达到了43 部,这43 部影片总共创造了超过125 亿元票房,约占总票房的74%。其中,引进片22 部过亿元,贡献票房73 亿元,仅占全部过亿元影片票房的58.4%,国外进口影片可谓中国电影市场的有力支撑,与中国电影市场共同繁荣。从统计来看,2012年国产电影在全年票房总额占比超过48%,这已超出中美电影新政签订之初的市场预期,有力拉动了国内电影市场。十年来,中国电影年票房平均增长率达33.9%,远远高于全球不到8%的平均增长率。相比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国内票房市场的持续乏力,中国电影发展更凸显生机活力(见表7)。而在2013年,中国电影更是出现了票房“井喷”现象,170 天即破百亿。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的数据,2013 年上半年,我国电影票房已达109.9亿元,其中国产片票房68.5 亿元,同比增长144%,占上半年总票房的62.33%;而进口片票房41.4 亿,同比2012年下跌21.4%,占上半年总票房的37.67%。截至9月30日,中国电影总票房已达161亿。据专家估计,2013年总票房或将超过220亿元,同比增长约30%(数据来源:时光网)。由此,无论从总量还是增幅来看,中国电影市场都足以令世界注目。伴随电影市场的发展,影院及院线的建设与发展也得到有效助推,资料显示,2012年,中国电影院发展保持高速增长,全国范围内新建影院800余家,总影院数量达3680家。新增银幕3832块,平均每日新增10.5块银幕,且全部是数字影厅,总银幕数量达13118块,中国电影银幕数量达新高(见表8)。另外,截止到2012年底,中国城市院线达46 条,同比增长7条,这也使得内地院线连续四年增长。而在2013年,我国城市影院建设继续呈现高速发展的趋势,截至上半年,新开业影院419家,新增银幕1962块,银幕数超过1.5万块,预计全年银幕数有望超过1.7块。(数据来源:艺恩咨询)

(单位:亿美元)

(二)电影创作产量激增电影类型趋于丰富

2012年,全年生产故事影片745部(含电影频道出品的数字电影9 部),动画影片33 部,纪录影片15 部,科教影片74部,特种影片26部,全年生产的各类电影总量达到893部,单以近年中国故事影片产量来看,2012 年的增长幅度也十分巨大(见表9)。电影产出数量巨大的同时,伴随的是电影类型的日趋丰富(见表10),在2012年全年共上映的315 部影片中,既有《第一次》、《伤心童话》等爱情片,也有《血滴子》、《大上海》、《十二生肖》等动作片,还有《人再囧途之泰囧》(以下简称《泰囧》)、《我老公不靠谱》等喜剧片,这三类电影保持热门,稳坐头三把交椅,除此之外,以往在国产电影中极为缺乏的惊悚片和动画片等也是异军突起,风格明显的类型电影市场紧俏,其中一些影片还取得了亮眼的市场表现,诸如惊悚片中的《笔仙惊魂》、《青魇》,动画片中的《喜羊羊和灰太狼之开心闹龙年》。而在2013年,中国电影也呈现出类型丰富的态势,除了爱情、动作、喜剧三大类型之外,魔幻片中的《西游降魔》、犯罪悬疑片中的《全民目击》等以往较为少见的类型电影也凭借其独特的类型元素收获了不菲的票房成绩。

(三)中小成本影片发力中生代导演势力崛起

中小成本影片发力和中生代导演势力崛起是中国电影发展另一个显著的特点。除了叫好又叫座的《狄仁杰之神都龙王》之外,《白鹿原》、《王的盛宴》、《血滴子》、《铜雀台》、《大上海》和《危险关系》等传统中式大片在中国电影市场搏击中纷纷落马,比如《王的盛宴》便是一个“悲剧”,该片用近亿元的投资仅收获5000 多万的票房,实可谓“亏大了”,另外,其中不乏一些影片在口碑和市场上双双遭遇滑铁卢,除了“魔幻大片”《画皮2》凭借前一部电影的人气、明星效应、营销宣传和3D技术等,在“没有进口片”的日子获得票房胜利,却难逃业内外人士的一致指责“伪3D”、“文化贫血”、“空洞无物”等。而即便一向出手又稳又准的冯小刚,其严肃创作的宏大巨制《一九四二》终究因题材未能在票房上有预期般的收获。

与大片的式微相对应的便是中小片的崛起,2012 年3月8日,《桃姐》满载声誉归来,终于登陆内地大银幕,得益于前期积累的品牌效应和刘德华的明星光环,最终获得票房近亿,成为文艺票房新的标杆。这部饱含爱、尊重以及尊严的电影,为中国银幕带来了久违的感动。除此之外,令人欣慰的是,2012年还出现了《飞越老人院》、《神探亨特张》、《人山人海》、《浮城谜事》和《万箭穿心》等一批充满作者情怀和当下意识的现实题材作品。虽然后几部电影在票房或营销上都未能与《桃姐》比肩,但却调和了中国银幕的颜色。而在2013年,中国电影市场格局更是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中小成本电影大卖,《北京遇上西雅图》、《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等一批制作成本在2000万至6000万左右的电影纷纷突破5 亿票房大关,令不少业内人士直呼“大片时代终结”。

提及中小片的发力,就不得不联系到中生代导演和新生代导演势力的崛起。2012年是中生代导演集体爆发的一年,陆川、宁浩、王全安、乌尔善、娄烨等纷纷交出自己力作。有的票房吸金吸到手软,有的实验风格让主流观众接受无能,有的口碑大收获得无数提名……2013 年则是“江山代有才人出”的一年,许多新生代导演,如薛晓璐、王子鸣、黄真真,还有演而优则导的周星驰、赵薇等纷纷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单。甚至有论者说,新生代导演的时代已经来临。此番预测有夸大之嫌,中生代导演专注创作、野心渐现,然而对比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等,显然还是要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而诸如赵薇等明星导演拍摄的影片更是属于“现象级电影”,无法撑起中国电影的半壁江山。不过,中生代导演确实在逐步拥有一定话语权,其作品开始充斥市场,并且创作特色不同于前辈,这为华语电影创作注入了新鲜血液,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中国乃至世界银幕。

三、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国电影

电影新政背景下,面临外国引进片,尤其是好莱坞电影的新一轮攻势,国产电影虽然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却没有丧失信心,坐以待毙。相反地,国产电影积极探索应对策略,在2013年痛殴“好莱虎”,狂揽票房。但是,毕竟中国电影工业处于尚未成熟之阶段,问题还有很多,着眼于中国电影发展的长远目标,我们仍需要对“如何做大做强中国电影”做进一步的摸索。

(一)增强信心,坚持提升创作品质

如前面提及的,2012年,引进片从前一年的62 部增加到76部,其中34部是分账片。全年170.73亿的票房中,全年上映的315 部国产片只占据了年度总票房的48.46%,自2002年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以来,首次跌破50%。这也证实了之前很多人对引进片将进一步挤占中国电影市场份额的预测。然而,2013 年国产电影的信心并没有因此挫败,拿票房来说,《西游·降魔篇》、《北京遇上西雅图》、《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片的惊人票房收入创下国产电影多项纪录,给国产电影创作打了一剂又一剂的“强心剂”,而这些电影在取得高票房的同时也收获良好的口碑评价。这正是电影从业者信心与信念的体现。另一方面,放眼全球,中国电影市场未来的发展空间可谓潜力巨大。近年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增长乏力,甚至有些年头还呈现“负增长”,而十年以来,中国内地电影年度票房平均年增长率达33.9%,远远高于全球不到8%的平均增长率。在此背景下,只要内容好,观众一定会用手中的电影票给予最积极的支持。2013 年出现的许多品质优良的国产电影已经向我们说明,要振兴中国电影市场,最重要的就是做出被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好电影”。

好电影不重出处,品质才是电影成功的关键。只有影片自身质量过硬,才有可能获得好口碑。中国电影自产业化改革以来,一批又一批的中国式大片涌现,而这一批电影也一直被诟病“眼热心冷”,如何从“高概念”(high concept)转向“高品质”(high quality)成为中国电影创作的重要问题。而提升电影创作品质,应从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树立电影品牌意识,“从现代企业战略来看,品牌是指企业及其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综合指标,是通过一系列的要素和生产经营活动所形成的一种形象的认知度,品质感觉,以及通过这些体现出的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属于一种无形资产”。[4]好的电影凭着积累的口碑是可以创造“神话”延续的奇迹的,从而使得一部电影的生命尽可能的得以延长,《007》和《哈利波特》等系列电影便是很好的例子;其次,更新创作思路,呼唤释放想象力的作品,国产电影严肃沉重有如《一九四二》,逗笑幽默有如《泰囧》,丰富细腻有如《万箭穿心》,可是我们的“好电影”还是显得那么的“四平八稳”,缺少《盗梦空间》、《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和《阿凡达》那样充满创新的作品,再者,像2011 年中国银幕上五个“关公”、四个“孙悟空”、三个“穆桂英”、两桌“鸿门宴”……这样的情况,也凸显了当下中国电影创作缺乏原创的囧态;再次,加强电影人才的培养,人才从来都是一切行业的关键因素,电影业也不例外,解决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也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面对今后的市场,尤其是国际市场,我们需要既懂市场又懂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最后,对于电影的创作,除了市场和票房指标之外,还需要有文化、美学和精神维度的考量,如何让电影暖了观众的心也是必须注意的问题。

(二)做好规划,深入对观众和市场的研究

近年来,中国电影创作往往呈现“一哄而上”的情况,如今3D大热,不少创作者更几乎不考虑电影的形式与内容问题,一味跟风。这往往是电影制作、发行方欠缺规划,目光短视的结果。究其背后深层原因,可追溯到对观众和市场研究的忽视。

电影史是电影历史发展流变的记录和描述,它同时也是一部观众对电影观念的“接受史”。“在宏观的层面,观众以无形的力量制约着电影作为一门产业的走向和形态,也形塑着电影作为一门艺术的创新和完成”。[5]中国电影史上,早期时候就有不少艺术家便已开始了对观众的重视。例如,郑正秋在谈及电影与社会心理的问题,便曾言:“我们抱定一个三步走的宗旨,第一步,不妨迎合社会心理,第二步就是适应社会心理,第三步,才走到提高的路上去,也就是改良社会心理”。[6]这个“迎合”、“适应”和“提高”的“三步走方针”,一方面有利于“激活”潜在观众,培养电影观众,另一方面有利于巩固现有观众,更为重要的是,提高电影创作水平到一定阶段可以改良大众欣赏口味,进而反作用于电影创作水平的提高,如此良性循环,在今天看来依旧值得借鉴。

在观众问题的讨论上,著名影评家钟惦棐先生,可谓我国“电影观众学”的始作俑者,早在1957年,在《电影的锣鼓》中,他就曾指出:“最主要的是电影与观众的关系,丢掉这点,就丢掉了一切”。后又进一步明确“无论是电影创作,电影评论和电影制片,无视观众的意向,是注定行不通的”。[7]而对电影观众的研究,不仅要注重调研、分析现有观众与潜在观众的观影习惯、欣赏趣味,把握观众的总体特性,另外,“由于地理状况的差异,生产实践活动的不同,经济活动方式的不同,各民族也形成了不同的历史文化,不同的审美倾向、人生态度,情感方式、思维模式、致思途径、价值观点,这诸多元素相互交织,有机融合成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结构”,[8]还需对观众的特殊性进行类型分析,如此一来,才能适销对路,进而学会引导观众。在中国,冯小刚的电影之所以一直受到观众的喜爱,不仅仅是因为冯小刚善于搞笑幽默,还在于他将创作目光投向喧嚣的现代都市生活和平民的精神状态,并能经常联系当下生活,游戏化的故事情节中透露出对个体生命的反思,最大限度的满足了观众的心理欲望。再从《失恋33天》、《泰囧》等个案也不难看出,这些影片的成功也是源于迎合了大众的内心诉求,观众在电影中寻找到共鸣自然给予回馈。《泰囧》的成功也给了不少中国电影创作者信心和勇气,虽然进入中国的特种大片越来越多了,但是观众在看多了之后,他们的选择也是日趋理性的,只要电影制作精良,贴近观众,适合百姓口味,观众便是会追捧的,这便是你给观众一个满意,观众还你一个奇迹。电影是一门大众艺术,创作还需要与大众的情感对接。

当下很多电影制作者看到特种电影有利可图,便一窝蜂涌上,全然不顾内容与形式的问题,这完全是“短视”的表现,绝非长久之计。近年,中国式大片式微,中小成本影片崛起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泰囧》之后,加上2013 春季档期间《北京遇上西雅图》的持续好评和热映,这些现象对电影创作者应该是有启示的。与进口片硬对硬碰撞的中式大片并无强大抗击力,而在强敌压境之际,本土化制作的中小成本影片却突破了“好莱虎”的控制。在中国电影迅速成长的这些年里,观众对新奇技术的热度在逐步降温,电影观众也越来越成熟,不再那么容易被片方的噱头宣传忽悠的晕头转向。电影创作者还需摆脱对3D技术的过分依赖,克服一哄而上的盲目性,认真研究一下观众的口味,只要坚持尊重观众,才有希望烹调出“色鲜味美”的电影大餐,这样,中国电影才有长久发展的可能。

(三)尊重市场,加强发行和管理的规范

随着中国电影产业规模快速发展,市场持续繁荣,世界各国尤其是电影超级大国美国,十分看重中国电影市场。在2012年2 月19 日,美国电影协会(MPAA)主席克里斯·多德议员就发表讲话说:“美国在对中国出口方面迈出了重大一步。打开中国电影市场一直以来都是美国电影协会的首要任务,如今该协议对美国众多的电影从业者和娱乐产业人士都是天大的好消息。这次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协议将会使美国电影公司获得更多的票房收入,修正过去20 年在标准商业条款下令人遗憾的收入状况。往后将会有超过50%的美国电影进入中国市场。”[9]2012 年中美电影新政颁布,在每年20 部分账进口片的基础上增加14 部特种片,随着《泰坦尼克号》、《复仇者联盟》等强势大片的夹击下,国产影片票房受到了很强的冲击。 而在面临进口大片挤压的同时,国家也颁布了相应的对策扶持国产片。2012 年专资办颁布的“新四条”,“通过返还专项资金等奖励方式鼓励国产电影影片制作;在渠道上,鼓励电影院线放映国产影片,加大对国产影片的扶持力度。同年颁布的《关于加强海峡两岸电影合作管理的现行办法》,放宽中台合拍的优惠政策及发行方法,促进两岸间电影合作交流,丰富国产电影的类型产量,两岸三地将通过合拍、引进等交流方式促进大华语电影的融合。”[10]国家从宏观层面为国产电影添置“防火墙”和“保护伞”,这些措施对于中国电影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一方面促进了中国电影创作、制片采用高新技术的热情,另外也促进了电影院放映国产电影的积极性,为国产电影生存争取了更大空间。然而从长远发展考虑,在保护的同时,更应鼓励竞争,不要成了培育“温室花朵”,在尊重市场选择的基础上,中国电影如何在激烈的博弈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更值得重视。

2012 年影片在热门档期扎堆上映、相互挤压。2012 年多次出现了一天上映8—9 部影片的情况,比如:3 月8 日上映了包括《桃姐》、《女人如花》、《柳如是》在内的八部影片,大片档期挤压的情况亦是严重,如贺岁档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九四二》、《王的盛宴》、《十二生肖》、《血滴子》、《大上海》等大片。档期集中上映,国产影片互相残杀,情状惨烈之极。而影片“抱团”便容易引起恶性竞争,“取暖”不成反引发“恶斗”。2012 年,导演陆川成为国内首个公开承认雇佣水军拉高评分的导演。《王的盛宴》上映后远低于票房预期,陆川坚信口碑不佳、评分过低都是网络水军造成的。12月3日晚9点,陆川工作室的成员在新浪微博自我曝料,因为遭遇水军抹黑雇佣了“口碑维护团队”。诸如此类问题,反映了当下我们的政策还是缺乏引导性和规范性。

经过2012 年的“混战”,至于2013 年,中国电影痛定思痛,大片“扎堆”现象减缓。但是,新的问题却出现了。为了保护国产电影,许多好莱坞电影不是被挡在门外,就是被排在同一档期内自相残杀,如《钢铁侠3》将五一黄金档让给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重返地球》、《环太平洋》、《惊天危机》、《速度与激情6》等好莱坞大片则被同时排在了7月暑期档“对掐”。此种保护手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国产电影票房的增长,却饱受外媒诟病。

四、结语

8.中美企业家创新精神差距比较 篇八

一、中美企业家创新精神差距的比较

意识决定行动,企业家只有具备了强烈的创新意识,才能主动打破思维定式,有勇气和毅力去实践自己的创新思想,而创新行动最终必须转化为成果才能体现出创新的价值。

(一)创新意识

西方文化鼓励个人英雄主义,鼓励个性、颠覆与创新,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成长的企业家,敢于进行前所未有的创新。如戴尔15岁创办戴尔电脑公司;盖茨20岁创办微软公司;英特尔从不等别人发明新产品来取代他们;乔布斯每一次都立志于推出“颠覆性”的产品。在美国公司里,“人人都是企业家”,“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理念深入人心,很多企业采取的是创新或差异化战略,立志成为行业技术的领先者,因此企业家鼓励创新,并且为员工的创新活动提供宽松的环境,形成了一个从企业家到基层员工都勇于创新的文化氛围。

东方文化是集体主义文化,强调中庸、团结,排斥标新立异。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以及近几十年的经济改革的变动中,人们首先追求的是安稳与保障。表现在企业运营上,企业家首先考虑的是如何降低风险,保证企业的正常健康运行,因此生产与延续企业成功产品,采取成本领先,实行低价销售成为大部分中国企业家的战略指导方针。由于在企业内部必须实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员工要言听计从,既没有进行创新的资源,也没有创新的动力,因此从上到下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成为大部分管理者和员工的处事哲学。

(二)创新行动

美国研发投入总量是世界第一,2009年达到4300亿美元,约占其GDP的3%左右,成果转化率80%。微软公司2007财年研发投入高达75亿美元;惠普公司每年研发投入达35亿美元,约占公司年销售额的4%;3M公司每年投入其销售额的7%用于研发,而且规定员工可以将15%的工作时间用于检验他们认为有用的创意。正是通过这些巨额的投入,不断的实践与摸索,美国企业才能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形成技术垄断。而企业创新一旦成功便可获得高额利润,并且在市场上领先于竞争对手。

中国的企业家明白创新的巨大价值,但是敢于行动的人却很少。因为创新需要投入巨大的资本,并且具有不确定性,总是失败的多,成功的少;即使发明成功,由于国内知识产权等保护制度的缺失,无论是产品还是模式的创新,都容易在短时间内被其他人抄袭复制,并不一定能带来经济效益。因此,中国企业家选择了低风险的简单复制和微创新模式。以研发投入为例,中国企业500强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平均为1.32%,远低于世界500强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平均3—5%的水平;2008年国有控股企业中仅有18.5%的企业有研发活动、21.6%的企业有新产品开发,而民营企业则更低。

(三)创新成果

创新可以表现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等各方面,其中技术与知识的创新是最重要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从最能代表一国技术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的专利和知识产权看,美国企业是世界上拥有专利最多的。如惠普公司拥有专利2.5万多件,每年申请2000多件;英特尔公司拥有专利2万多件,每年申请1000—2000件。美国企业称其核心竞争力就是科技创新的能力,在核心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持续创新,美国企业形成了一个个专利网络,在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天、海洋开发和系统工程等当代最新技术领域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不但为自己带来丰厚的利润,同时增加了新进入者的难度。

中国研发投入总量排名世界第四位,2009年达到5800亿美元,约占我国GDP的1.7%,但产出的专利等科研成果却只有发达国家的百分之几,而成果转化率更是不到20%, 形成产业规模的只有5%。目前中国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很多企业处在有“制造”无“创造”、有“产权”无“知识”的状态,一些企业甚至靠仿造和假冒生存。由于绝大多数核心技术都被国外企业所掌握,在已申请的专利中,又以实用新型为主,战略专利数量太少,因此中国很多企业只能长期处于世界产业分工的末端,依靠加工制造赚取一点微薄的利润。

二、中美企业家创新精神差距的成因

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培育不是一个孤立的事情,它是在内外因素综合力量的影响下发展壮大的。

(一)民族文化

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现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美国文化模式是由“个人主义”、“平等观”、“实用主义”、“竞争意识”等构成的。概念分析、逻辑推理、实证研究是美国人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其核心和根本特点是天人相分,向外追求和强调斗争。由于国家成立的历史短,没有受到过多的封建主义思想抑制,崇尚自由竞争、平等开放,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民众,不论血统、宗族如何,只要是依靠自己奋斗成功的人士都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赞赏,而美国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又为竞争提供了保障,因此以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为特征的美国文化造就了一个适合企业家成长,鼓励创新、勇于冒险的环境。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行的方面主要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知的方面受佛道的影响较深,潜存于这二者背后的最具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则是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教义。其认识世界的方法主要是直觉感悟、体验证悟,核心和根本特点是“天人合一”,向内追求,崇尚和谐。儒家文化提倡的“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儒家思想中诸多消极的因素,如思想大统一、无为而治、等级制度置高无上等却制约了全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压制了人的创造性。为了避免成为众矢之的,谦虚谨慎,在思想和行为上保持中庸或消极应对成为大多数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道。

(二)个人特征

美国人生性乐观、自信、侧重外向探索、发展和改造世界以获取自由,他们认为机会到处都有,关键在于主动发现和利用。美国人从孩童起就被灌输以不依赖于他人的高度独立性独辟蹊径实现自己的梦想,个人的爱好、意见、选择及创造力被放到优先的位置。同时,美国社会到处充斥着白手起家的成功案例,对企业家的顶礼膜拜使其地位远远高于政治家及其它行业。因此,很多美国年轻人都有自己创业的愿望,而不以进入政府部门或世界知名企业为荣。

中国人内向、含蓄,追求个人身心和外部环境相适应。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是群体意识,个人是群体的一部分,群体的利益就是个人的利益,群体的价值就是个人的价值。在强大的文化和制度背景的牵制中,中国人形成了一种习惯容忍、依赖和合作的“依附性人格”。中国人传统的强调血缘、亲情的家庭观念,又造成很多父母对子女越俎代庖,忽略了孩子独立性和创造力的培养。此外,中国几千年的“官本位”思想深入人心,学生就业时首先选择公务员、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其次才会考虑进入民企或私企,而选择创业的则寥若辰星。

(三)教育模式

美国教育者认为自由是创造之母,独立思考、质疑一切是美国教育的灵魂。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教育者都秉承着尊重学生的天性,培养思维灵活、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有用人才的理念,他们善于应用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创新精神与动手能力。在课程设置方面,美国的教育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要求学生运用技巧和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很多大学都开设有专门的创业课程,重视高新技术的研发和技术成果的转化。学生在上学期间就有机会尝试创业,或为一些大公司做基础性研究,直接与企业联系,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教训。

9.中美传媒网站比较 篇九

[摘要]近年来,随着因特(互联)网的迅速崛起,传统新闻传媒上网和网上新闻业的发展,已成为社会传播中的一道亮丽景观。本文试图通过传媒网站的网页观察、传媒界有关人士访谈及有关文献(包括网上资料)研究,对我国内地传媒网站的发展历程作一简单探讨,并将之同美国的传媒网站状况,作一番比较。论文指出,我国传媒网站的建设,经过约5年的发展,至已形成媒体联手办网站,规模扩大,新闻信息和服务既走向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彩又办出特色,影响逐渐扩大的趋势。而在媒体联手共享信息资源、丰富网站的内容并增强特色从而增添网站的吸引力、建立起有广泛影响的传媒网站等几个方面,美国传媒网站均有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做法和经验,我们应细加研究。

[关键词]因特网传媒网站网上新闻业

近年来,随着因特(互联)网的迅速崛起,传统新闻传媒上网和网上新闻业的发展,已成为社会传播中的一道亮丽景观。本文试图通过传媒网站的网页观察、传媒界有关人士访谈及有关文献(包括网上资料)研究,对我国内地传媒网站的发展历程作一简单探讨,并将之同美国的传媒网站状况,作一番比较,以期引发更多、更深刻的比较研究,从而为我国网络媒体借鉴美国网络媒体的经验,提供参考。

一、从一报/一台/一网站到联手合作

我国与美国传媒上网的实践,都始于报刊上网发布网络版。我国于1994年4月作为第71个国家正式接入因特网。约一年半后,《中国贸易报》在我国内地报纸中率先登上因特网发布网络版。这标志着我国内地新闻传媒业迈出了加盟因特网的第一步。此后不久,又有一些内地报刊进入因特网,其中有的依托一些公用信息网或其它网络服务主站上网,有的则自己单独在因特网上设立网址。[1]我国内地广电传媒于第四季度开始其上网的实践。1910月,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建立了网站。同年12月中央电视台建立了网站。[2]它们分别是我国内地广播和电视领域中领先一步涉足网上传播的机构。总体看来,进入前,我国传媒上网仅处于尝试阶段,在内容更新、网页设计、制作技巧等一系列方面,都尚无法同国际上传媒网站的水准相比。

我国中央级的重要新闻传媒单位,大都于年底到19初开始其网站建设。例如,《人民日报》社于年1月建立网站,将报社所办的系列报刊推上网。进入1997年后,我国内地逐渐有更多的传媒机构新上网。根据有关论文,截至到初《文汇报》推出网络版,我国内地已有59家报纸在因特网上推出网络版。[3]到19,我国内地已开始形成“传媒上网热”.笔者曾于年-上半年对我国上海、广州、深圳、北京和杭州5个城市若干传媒机构有关人士进行访谈(包括面访和邮寄问卷的书面访谈),访谈结果发现,被访的5家上海新闻机构均在1998年开始进行网上传播,其余4个城市中被访的17家传媒机构的上网起始时间也以1998年居多。有关部门公布的关于传媒网站的资料,也显示1998年起传媒上网态势大为加强。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公布的资料表明,至1998年底,已有127家报纸上网。夏天,有关专家在一次新闻媒体网络传播研讨会上提供的资料显示,当时网络版报纸的数量已达270;此外,还有约100家广电机构已建立网站;两家通讯社──新华社和中新社,也已上网。[4]事实表明,进入1998年后,我国内地传媒上网的发展势头远远超过以往两年多。新闻传媒上网的迅速发展,曾被评为1998? 晷挛沤?0件大事之一。年,我国传媒上网热得到持续,到1999年底,全国已建立独立域名的新闻机构已达700多家。[5]

进入20以来,我国内地出现了地域内多家传媒机构联手创建大型网站的新现象。北京和上海的传媒的做法,尤具代表性。在北京,9家主要市属新闻媒体与一家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及一家信息技术公司共同发起创办了千龙新闻网,它于2000年5月8日开通,以“权威、实时、全面、独家”为目标。在上海,10家上海主要传媒机构联手创建了东方网,它于5月28日开通,定位为:以新闻传播为主的综合性网站,采劝新闻导入、服务衔接、商务展开“的发展策略。这两家网站综合运用其所依托的媒体的新闻资源,提供丰富的内容服务。(有关网站内容的讨论将在第二部分展开。)

千龙新闻网和东方网声势甚是浩大,有关宣传非常密集。由于宣传得力,加上突破了原有的媒体界限,得以综合利用联手媒体的信息资源,内容丰富,手段多样化,它们显示出较强的竞争力。以东方网为例,据其内容部主任苏蓉娟2000年秋季介绍,该网开通后日访问人次稳定在110万左右。

2000年下半年,又传出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携手在网上建立”报网联盟“的佳话:云南省昆明市的《生活新报》、福建省福州市的《东南快报》与厦门的万事网2000年下半年达成深度合作协议,合作组成一个”报网联盟“,准备构建一个东西部人力、自然、经济和社会诸种资源的全方位信息信道,为两地的经济发展服务。[6]它们推出了网址为的”第1视觉“网站。该网站提出了”横看中国,东西特别“的口号和”做大媒体,树立知名品牌“的目标,并称自己联合了《华西都市报》、《厦门商报》等几十家传统媒体,融会东西、辐射全国,以新闻为先导,开设了包括华东视线、活在东土、西部看点、生在西域等在内的一系列特色栏目。[7]

在我国内地传媒网站发展的历程中,由传媒机构单打独斗分别单家建立网站,到若干传媒机构联手合作共同创建大型网站,构成了发展的一个方面。

美国是因特网的诞生地,在网上新闻业的发展中,也走在前沿。世界范围内报刊在因特(互联)网上建立网站发布网络版的实践始于1994年,美国走在最先。据《美国新闻学评论》公布的资料,1998年12月世界上网络版报纸达4,925家,其中一大半是美国的。[8]到2000年,美国已有55%的杂志推出网络版。[9]美国广电传媒上网者数量也很大。1999年,美国已有800多家电视台、1,000家广播电台提供网上信息服务。[10]美国传媒上网,最初也是一些报刊分别单家建立网站发布网络版。《今日美国》、《圣何塞信使报》、《芝家哥论坛报》等,都是较早发布网络版的报纸。随着美国传媒上网的发展,很快就出现了媒体联手和媒体同相关行业的公司联合共建网站的现象。例如,早在1996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就和微软公司联手创建了微软-全国广播公司电视台(MSNBC ),在因特(互联)网上建立了MSNBC.com 网站。美国时代华纳公

司所属的各家杂志社,较早就联手建立了网点Pathfinder.2000年以来,媒体联手和媒体同相关行业联手营建网站的态势,在美国又有明显加强。时代华纳公司和美国最大的因特网接入服务提供商美国在线合并,成为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开创了大众传媒业和信息技术业在网络时代联手的新 篇章。而美国媒体网上联手的佳话也是频传。如,《纽约时报》和美国广播公司(ABC )联盟,《华盛顿邮报》公司同(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联合……由于网络技术以其融合性特征,可将图、文、声、像等各种信息符号形式在因特网上集为一体,因此,在新闻传媒的上网进程中,报社与电子传媒机构合作,在信息形式方面互通有无的做法,频频出现。

《华盛顿邮报》公司与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于1999年11月宣布联合,很快又带动了各自所属的媒体间新的网上联手。据美国”编辑与发行者在线“提供的消息,2000年6月份,《新闻周刊》网站与MSNBC.com 网站联盟,产生了新网址:.[11]通过两家公司的联盟,MSNBC将可使用10多家报刊的内容,尤其是能从《华盛顿邮报》那儿尽早见到要闻集锦并择优运用于播放和网上传播;而《新闻周刊》和《华盛顿邮报》则可使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川流不息的视频档案。例如,在小埃连事件发生后几分钟内,《华盛顿邮报》网络版上即推出了一系列影像。[12]

此外,美国媒体间网上联手中还出现了地方报刊同全国性的网上新闻网络如MSNBC 网站、CNN 的网站、美国在线的”数字城“等签约合作的新动态,前者希望由此将其地方性的信息内容推向全国,并从全国性的网上(广电)新闻网络获取视频内容。例如,《亚里桑那共和报》、《波士顿先驱报》和《西雅图邮报》的网站都同MSNBC 网站签订了协议。它们都在与MSNBC 合办的网页上,每天放上几篇当地新闻报道。它们指出,签订协议旨在获得全国层面上的知名度和增添它们的访问量――通过MSNBC 网站上通向它们的链接。[13]这些报纸网站还同CNN 网站和美国在线”数字城“签订了协议。《亚里桑那共和报》网站还加盟了奈特―里德报团公司网站的”现实城市“网络。除了使其内容在全国亮相外,这些报纸都希望得到视频内容,[14]以便使报纸网站增强互动性,克服静态方式。

将中、美媒体网站的情况相比较,不难发现同中有异。美国媒体间网上联手带有明显的跨地域性的特征。而媒体的跨地域性联合,正同因特网在传播中的跨地域、跨国界的特点相契合,从而有利于网络优势的发挥。另外,争取获得品牌效应是美国传媒网上合作的新的推动力。地方报刊等小型传媒机构在网上挂靠知名度很高、影响极广的大型传媒网站的实践,充分显示了这一点。相比之下,我国的千龙新闻网和东方网,都是地域内媒体联合的实例。打品牌尚未成为我国内地传媒在网上联手中的考虑重点。

二、从简单地将印刷版的内容推上网,到形成丰富而有特色的网站内容

在我国内地传媒上网处于尝试阶段时,报刊网站仅将报纸文库的内容部分推上网的做法,颇具典型性。进入1997年后,情况产生了变化。一些专业类报纸尤其是电子类报纸如”《计算机世界报》、《中国计算机报》、《计算机报》等的网络版已初具规模,信息的种类、容量以及制作水平都有了一定的提高。“[15]综合类报纸的网站的信息服务,向着符合网络版的基本特点的方向努力。1997年1月建立的《人民日报》网站尤其值得一提。该网站依靠报社在人员、经济条件、技术设备等方面的雄厚实力,很快就将网络版办得富有特色。笔者于1997年-98年对其网页的观察发现,它不但提供报社的系列报刊的印刷版的内容,而且经常开展”金报网上调查“活动,并推出”报刊寻航“、”信息导航“、”数据库“等网上的特色信息服务,还提供通向其它”知名站点“的链接,而且还推出”专题报道“专辑,为用户研究时事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此外,据有关论文介绍,一些原来已建立网址的报纸如《粤港信息日报》、《羊城晚报》等,在1997年下半年开始重整旗鼓,其网络版从内容到制作都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16]

从我国内地1998年开始形成”传媒上网热“起,不少新闻传媒网站逐渐致力于改变仅仅将作为其”母体“的传媒机构的传统的传播内容或部分内容搬上网的简单化做法,努力注意发挥网络优势并根据自身的母体机构的特点和条件,开拓新颖独创的内容与服务,丰富了网站的传播内容。形成具有特色的网站内容的趋势,开始出现。《人民日报》网站此时更是继续向办出创意迈进。它注意利用网络的瞬时传播的优势,提高重大新闻的时效性,争创了多项第一。如:1998年3月我国”两会“期间,它在国内网络媒体中率先实行即时报道”两会“.1999年5月,北约袭击我驻南使馆,《人民日报》网站在国内媒体中首家发布我国记者采写的北约袭击我驻南使馆的消息。随后,该网站又迅速在电话采访《人民日报》驻南记者吕岩松后,首家发布了大使馆被炸目击记。1999年12月,它在国内媒体中首次派出两名网络记者参与举世瞩目的澳门回归报道。[17]《人民日报》网站在发挥网络传播的互动性优势、争取用户参与、为公众提供在网上表达意见的新天地方面,也在国内传媒网站中开风气之先。1999年5月9日,《人民日报》网站开设了名为”抗议北约暴行BBS 论坛“的电子论坛,以强烈抗议北约暴行。这是我国内地传统传媒? ?沟耐?绨嬷惺状慰?ǖ牡缱勇厶场K?笆艿胶D谕庵泄?说娜攘一队??潭桃桓鲈拢?咸?看锏?万条。”[18](该论坛后改名为“强国论坛。”)同年9月13日,该论坛上的帖数跃居全球中文论坛第一名。[19]此后,《人民日报》网站又陆续推出了“企业家论坛”、“健康论坛”等若干论坛。《人民日报》网站还不断根据新的社会发展和社会热点,推出新的内容和服务。例如,1999年,政府上网工程隆重推出,成为我国信息化过程中的重要新举措,《人民日报》网站及时推出“政府上网”栏目。

2000年,我国中央级主要新闻媒体网站纷纷改版更名,进一步拓展其内容。如《人民日报》网站于2000年4月推出新版;网站名称已于8月21日起由“人民日报网络版”改为“人民网”.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几位研究生通过对《人民日报》网站的研究,认为新版的“眉目更清晰、层次和布局更合理”,且页面更对称。[20]改版后,《人民日报》网站内容有了进一步拓展,朝着以新闻信息为主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方向发展。它更加突出内容的原创性,分类的科学性也进一步受到重视。此外,它在实现网上音频、视频节目的直播、录播方面,也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21]

在人民网众多的新闻栏目中,笔者在此想专门提一下“中国地方新闻联报网”.通过设立这一栏目,《人民日报》网站使用户得以进入一网即可浏览各地新闻媒体的精粹。在当前这样一个信息激增、因特网上网站、网页迅速激增的年代,网络用户可以选择的网上信息源之多,不胜枚举。但是,任何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的时间,这却又是永恒的事实。所以即使因特网上的网站和网页之多,成为天文数字,人们受时间的限制,始终只能选择访问为数很有限的网站、网页。网站越多,网站间争夺用户注意力(或者说争夺“眼球”)的竞争,也就越激烈,一般说来,知名度较高的网站,选中的可能性也相应较高。各地新闻媒体的精粹,集中出现在《人民日报》网站上,实在是大大方便用户之举。

《光明日报》报业集团的网站、中央电视台的网站、新华社的网站等中央级的主要新闻媒体的网站,也在2000年进行了改版,扩大了其内容和服务的范围。新华社网站2000年7月进行改版后,称为新华网,由8个语种的中外文网站、12家社属报刊网站、35家地方分支社网站组成,栏目由12个增加到168个。[22]《光明日报》报业集团的网站已改称为光明网。笔者2000年9月的浏览发现,其网页的最上部,在网站标识、日期旁边为“新闻专辑、热点聚焦”,下面网页纵向分为5个条块,从左往右为“今日要闻”、“图片新闻”、“特别报道”、“光明百网”(按知识内容分类)和“光明日报系列报刊”.在最右边的条块中,“光明日报系列报刊”底下为“服务信息”,再往下,是“精选网站”,最下面,为“文化专题”.网页布局简单明了且重点突出,并显示出光明网将《光明日报》面向知识界,重视文化信息的特色,带到了网上。

2000年出现的地域内各重要新闻媒体联手营造的大型传媒网站平台――千龙新闻网和东方网,开通以来注意发挥网络优势,正在形成丰富多彩而又有自身特色的内容。在千龙新闻网的网页上,新闻内容按10大板块(频道)发布,其中包括“港澳台特快”和“今日世界”.这显示出该网站重视全面提供新闻信息,高度关注港澳台信息和面向世界的特色。该网站发挥网络的多媒体技术优势,其新闻展现手段多姿多彩,除了以文字为主的新闻,还有“视频新闻”、“音频新闻”、“图片新闻”和“卡通新闻”.此外,其“新闻时刻”、“千龙互动”、“众口说千龙”、“新闻网站导航”、“媒体精粹”等栏目的设立,体现了该网站充分发挥并利用了网络的瞬时传播、互动性、巨量承载信息等优势。

东方网开通后,笔者进行浏览观察的结果发现,除了提供若干新闻板块(频道)外,它还提供十几个栏目的服务类信息,其中包括“投资环境”、“人事信息”、“求职指南”、“求医问药”、“时尚屋”等。东方网首页上还有“媒体连接”和“推荐网站”,分别提供导向其创办媒体的链接和我国一些主要网络媒体的链接。东方网在开通百日后,于2000年9月8日进行全新改版,亮出“权威、实时、综合、服务、互动”的口号。笔者2000年9月9日的网上冲浪发现,东方网的新闻板块增添了“东方娱乐”、“东方军事”、“东方少年”和“东方之旅”等,其它信息栏目也有新增内容。但原先8大新闻板块中的`“东方商机”,虽然创办时颇让网站人员得意,可是因它的访问量排名从未进入前50位,在改版中被砍去。[23]网站人员的期望与受众反馈的差异,可说耐人寻味,而东方网根据点击率适时作了调整,说明了网站对受众反馈的重视。在发挥网络传播的互动性优势方面,东方网开通了BBS 和东方直通车,作为与受众沟通的桥梁。据有关人士介绍,东方直通车已成为东方网点击人次最多的栏目。东方网还发挥网络传播的迅捷优势方面,力求做到新闻及时更新,24小时更新,稿库中的重大新闻稿1小时内上网。[24]东方? ?陌媲昂蟮囊趁姹冉希?允玖瞬宦凼窃凇靶挛诺既搿被故窃凇胺?裣谓印被故窃凇吧涛裾箍?狈矫妫?陌婧笸?镜哪谌荻几?鞣岣欢嗖剩?改扛?啵?馑得餍掳嬖诼涫灯浞⒄共呗灾校?致踅?艘徊健?/P>

上述讨论表明,从内容上来说,我国内地传媒网站正朝着发挥网络优势、进一步拓展内容范畴、形成特色的方向迈进。其中一些佼佼者如《人民日报》网站、《光明日报》网站等,在这方面取得了公认的成功。但是,由于创办网站的传媒机构在人力、财力、技术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这些传媒网站在这方面的发展,并不平衡,根据2000年的有关资料,其中多数网站“发布的信息内容只是传统新闻的翻版,只有10%的网站对信息进行了重组和充实。[25]

美国由于传媒业高度发达,竞争极其激烈,形成特色早在因特网未出现前,就已是传统新闻传媒在竞争中求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策略。美国传媒开始上网后,在形成特色方面,也就分外注意,不论是传媒界巨头的网站,还是名不见经传的传媒机构的网站,都为此煞费苦心。试以几家美国媒体网站为例。美国著名经济信息权威媒体《华尔街日报》建立网站后,常把一些印刷版不适用或不便用的稿件,如一些政府的经济报告、某些特殊行业的经营预算等推上网。[26]这些信息对于研究经济形势,颇有用处。该网站还定期组织编辑或专栏作家在网上回答网站访问者的询问,或与访问者一起探讨共同感兴趣的问题。美国报界巨头《华盛顿邮报》的网站,是访问者数量很大,影响甚广的传媒网站。早在1998年12月,其月受众数即已达到190万。该网站受到用户青睐的一条重要原因是:该报决策层从网站初创时起就明确意识到,网络版不能仅仅成为一份计算机荧光屏上的报纸。根据这一思路,《华盛顿邮报》网站创办几年来努力形成其自身的特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提供迅捷的重大新闻报道,在一些重大新闻发生时让网络版抢先注销新闻。例如,1997年美国弗吉尼亚州州长竞选运动的结果,1997年英国原王妃戴安娜之死,1999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绯闻,等等,网络版都抢先注销。[27]

(2)在其网络版上刊登原创性的内容,如特意为其”网络时报“(Cyber Times )(后改称”技术“Technology)专版制作的独家新闻。该报网络版正在稳定地扩大网上独创性的内容的范围。[28]

(3)采用”广播模式“的运作,每月提供5至6小时网上实时闲聊或其它谈话类节目,由《华盛顿邮报》记者、评论员和各类嘉宾亮相登场,与公众进行互动交流。

(4)开发具有特色的服务娱乐性内容。[29]

《华尔街日报》和《华盛顿邮报》同属于大型的且闻名世界的报社。但是,美国成功的、办出特色的传媒网站,并非都是大型的、世界闻名的媒介机构创办的。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太阳海滨媒介集团公司创办的Sunline 网站和美国首都华盛顿附近的一家视

频作品制作公司Gardy McGrath International 创办的”网上电视“网站(TV on the Web )之成功,可以说明这一点。

太阳海滨媒介集团公司坐落在佛罗里达州西南部,下有一系列地方性的、服务于社区的报纸和杂志。从1996年创立网络部Sunline 起,该传媒公司就把服务于社区的经验运用于开拓新颖的网上服务,定下了社区第一、新闻第二的发展策略。根据贴近用户、服务于社区的原则,Sunline 大量开发突出地方性特色的内容,取得了一系列成功。至1998年11月,夏洛特县10%至15%的人每日上午上该网站访问。该网站ISP 的注册用户中,74%都在网站上建有个人网页;400家社区群体也由此上网,其中包括夏洛特县政府,它在网上建立了300页长的网点。到1999年,该网站的网络服务供应已能盈利,它所提供的房地产信息服务,已成为该行业中最具创新性的一种服务,房地产经纪人已经付费给该网站,以使用其服务。[30]

美国”网上电视“网站创办于1997年3月,以创建一系列服务于特定的社区圈和受众群体的互动电视频道,努力提供特色服务,形成一系列电子社区圈作为发展策略。它以交互式网上闲谈、实况网播等服务,吸引登记用户(社区圈成员)不断回到各频道上来访问。在1999年,该网站已推出27个网络电视频道。各频道的重点,均是以实况网播和视频点播的形式,向登记用户提供时效性强的视频新闻和信息。这一网站成功地吸引了各频道用户”跨频道观看“,用户访问量迅速增加。到1999年,各频道上的实况网播、网上广告、电子商务、付费收看等项目,以及用户登记费,已为网站带来收入。该网站创建能招徕收入的互动电视频道的做法,已引起其它公司的兴趣。1999年7月,”网上电视“正式宣布与Ampex 公司结成战略伙伴关系,后者为该网站注入了新的投资,为这家互动的视频网站的继续发展提供资金。[31]

同美国的传媒网站相比,我国多数传媒网站在形成特色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尚未在原创性内容、特色创意上下很大功夫。

三、影响逐渐扩大

在我国内地传媒上网初期,不少传媒网站访问者人数甚少。以上海的《文汇报》为例,1998年3月笔者对该报进行书面访谈的结果发现,当时平均每天约有1,000名读者在网上阅读其网络版。这一数目同该报印刷版为数近50万的发行量相比,显得极校又如笔者(1999年4月)对广州《南方日报》的书面访谈发现,其网络版平均每天访问人次达6,000多。同其印刷版的发行量80多万相比,这又是一个相对甚小的数目。但是,在5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传媒网站的影响逐渐有所增强,一些办得较成功的传媒网站的访问量已颇引人注目。例如,《人民日报》网站的日页面最高访问量以每年10倍的速度递增,[32]在1999年初,该网站的日访问量已高达220多万次。[33]2000年下半年,该网站日访问量已增至约300万人次。在1998年底以来由不同机构组织的多次优秀网站评选中,《人民日报》网站均榜上有名。在发生重大新闻事件时,我国传媒网站尤其是中央新闻单位的网站,影响已开始较为明显。例如,在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袭击我驻南使馆后,”据不完全统计,中央各新闻单位网站,从5月8日至14日,仅7天访问人次总数突破3,460万,收到电子邮件9,000多封,“《人民日报》网站在高峰时”日页面访问量达到124? 颍?慊髁课?,250万次“.[34]

在发生重大新闻事件时,网络成为相当一部分公众获知新闻信息的第一渠道的趋势,已开始在我国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出现。上海复旦大学张国良教授等人的一项有关”上海市民与媒介生态“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在重大事件发生时,以网络作为获知新闻的第一渠道的市民,更确切地说是”网民“,所占比例在具体个案中已高于报刊和广播,仅次于电视。例如,这调查发现,在台湾地区2000年选举新领导人事件发生时,上海”网民“获知台湾地区新当选的领导人是谁的第一渠道,依次分别为电视(36.7%)、网络(24.%)、报纸(18.4%)、听别人说(12.2%)、广播(6.1%)和杂志(2.0%)。调查结果还发现,调查对象表示未来将更多地接触的媒介,依次为电视(34.5%)、互联网(26.4%)、报纸(23.2%)、广播(10.0%)和杂志(7.7%)。[35]当然,这项研究调查的并不是各家传媒网站的受众数,但是,它显示了在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网上新闻业已成为不容忽视的新闻渠道,在重大事件发生时,尤其如此。而且,网络媒体的影响范围,呈扩大趋势。

虽然我国网上新闻业的影响在逐渐扩大,媒体网站中的佼佼者如《人民日报》网站等的受众规模已甚大,但是,我国传媒网站总体上来说目前尚不能构成我国网上新闻业中影响最大的部分。不但多数传媒网站的受众数还颇小,而且新闻媒体网站的点击率,远比不上新浪网等著名商业网站提供的新闻传播。据有关文章介绍,2000年初公布的中国互联网大赛的结果显示,获得新闻与媒体类网站第一名的《人民日报》网站的得票数是1,890张,而新浪网得票数达63,918张,网易得票57,163张,搜狐得票数为5,6147张。[36]当然,关于此类大赛的科学性等,社会上尚有争论,而且,网站的用户数统计本身又远比报刊发行量、广电传媒的视听率资料的统计,复杂得多。因此,笔者在此并不想夸大这些资料在判断网站受众率中的作用。但它们多少可以折射出我国媒体网站要成为我国网上新闻业中影响最大的部分,尚需付出艰苦的努力。

在美国,许多传媒网站的用户规模很大,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早在1998年12月,根据一家专门对用户访问最为频繁的网站的情况进行调查的研究公司Media Metrix提供的一些资料,在美国,一些最大的传媒网站当月的受众数量已逾百万,有些甚至超过500万。这些最大的传媒网站有:

到2000年7月,美国时代华纳在线和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网站的当月受众数量已逾1,500万(分别为16,365,000和15,434,000)。CNET Network的当月受众数量达1,085万,ZDNet 网站的当月受众数量近1,000万(9,936,000)。[37]如果以页面访问量来计算,《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今日美国》等美国大报网站的日均页面访问量都达到300万以上。[38]

2000年夏天,美国若干家传媒网站的页面访问量,都达到了创记录的水平。如,《纽约时报》网站2000年7月份的月页面访问量高达1.23亿,其中7月25日的页面访问量高达570万,打破了该网站的日页面访问量记录。《纽约时报》网站将此归因于当天同时出现了三大新闻事件:迪克・切尼(Dick Cheney )被提名为小布什的竞选搭当,协和飞机的坠毁,以及中东和谈未果。又如,《亚里桑那共和报》网站2000年7月份的页面访问量达1,300万以上,创该网站月访问量之最。[39]

在美国,《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时代华纳公司等传统媒体中的重要机构的网站,在影响力方面堪称其网上新闻业中的主流。正因为如此,美国计算机软件业巨头微软公司在1996年涉足网络新闻传播时,采取的是同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合作建立MSNBC.com 网站的策略。2000年,MSNBC.com 网站又同《华盛顿邮报》、《新闻周刊》等著名全国性报刊及地方报刊如《西雅图邮报、》《波士顿先驱报》等在网上联手。美国最大的因特网接入服务供货商美国在线也于2000年同时代华纳公司合并,成立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在美国,著名传统媒体的品牌效应、传统媒体提供信息内容的经验与权威性等优势,显然已构成在网上新闻业中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也构成吸引相关行业同传媒业在网上联手的重要推动因素。

综上所述,我国传媒网站的建设,经过约5年的发展,至2000年已形成媒体联手办网站、规模扩大,新闻信息和服务既走向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彩又办出特色,影响逐渐扩大的趋势,而三者又互有关联。新闻媒体网站的影响力,撇开各种外界条件的影响不谈,取决于网站自身的发展水平,其中内容安排可说是核心所在。丰富多彩而又有自身特色的内容,当是成功的新闻媒体网站必具的条件。如果网站只是照搬传统媒体的传统的信息服务的内容,那么媒体网站的存在必要性就必然会受到质疑。此外,就网站间的相互关系来说,在争夺用户注意力或者说争夺”眼球“的竞争中,只有具有丰富多彩而又有自身特色的内容的网站,才能吸引和维系住广大用户的注意力或”眼球“.为开创丰富多彩而有特色的网站内容,传媒机构形成合力共建网站是有效途径。媒体联手共享信息资源,有助于丰富网站的内容,从而增添网站的吸引力,建立起有广泛影响的传媒网站。在这几个方面,美国传媒网站均有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做法和经验,我们应细加研究。

(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上海200083)

[1]王澄:《试论我国报纸网络版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硕士论文)1998年,第6页。

[2]闵大洪:《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 ,2000/9/2.

[3]王澄:《试论我国报纸网络版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硕士论文)1998年,第5页。

[4]《浙江在线》 ,1999/7/24.

[5]转引自闵大洪:《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  ,/1/2.

[6]《中华新闻报》,2000/9/13.

[7 lsee点com  ;,/9/16.

[8]转引自:NUA Internet Surveys,Dec.15,1998 .

[9]赵启正:《中国网络新闻事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新闻战线》,2000年第二期。

[10]胡正荣:《产业整合与跨世纪变革――美国广播电视业的发展方向》。《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四期,第33―39页。

[11]editorandpublisher点com ,2000/6/27.

[12] editorandpublisher点com ,2000/6/27;

[13] editorandpublisher点com ,2001/8/22.

[14] editorandpublisher点com ;,2001/8/22.

[15]王澄:《试论我国报纸网络版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硕士论文)1998年,第5页。

[16]出处同上,第6-7页。

[17]《中华新闻报》,2000年5月16日

[18]闵大洪:《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 ,2001/9/2.

[19]《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07月24日。

[20]许颍、徐福建、刘毅、闵椿基:《从人民日报网络版改版看网上新闻媒体的发展策略》 ,2000/9/2.

[21]《中华新闻报》,2000年5月16日。

[22]闵大洪:《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 ,2000/9/2.

[23]《解放日报》,2000年9月10日。

[24]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硕士生陈怡同苏蓉娟访谈时苏蓉娟答陈怡问,2000年8月。

[25]出处同上。

[26]丁一:《美国报界在因特网上的经营方式及其发展趋势》。《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三期,第44-54页。

[27] mediainfo点com  ;,1999/8/8.

[28] mediainfo点com  ,1999/8/25……

[29] mediainfo点com  ,1999/8/8.

[30] mediainfo点com  ;,1999/8/8.

[31]有关”网上电视“的信息,均获 ;,1999/8/23.笔者获自网上的关于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Sunline 网站和”网上电视“网站的信息,在笔者发表于《新闻记者》1999年第十期的文章《办

出特色:传媒网站生存之道》中也曾使用。

[32]《中华新闻报》,2000年8月21日。

[33]《新闻战线》,1999年第二期。

[34]赵启正:《中国网络新闻事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新闻战线》,2000年第二期。

[35]张国良、廖圣清:《上海市民接触大众媒介的格局发生重大变化DD”上海市民与媒介生态“抽样调查报告(之一)》。《新闻记者》,2000年第七期,第19―21页。

[36]胡珏:新闻媒体网站的《四化》 ,2000/8/23.

[37 mediametrix点com  ;,2000/9/1.

[38]赵启正:《中国网络新闻事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新闻战线》,2000年第二期。

[39] editorandpublisher点com  ;,2000/9/5.

[参考文献]

赵启正,中国网络新闻事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新闻战线,2000年第二期。

胡正荣,产业整合与跨世纪变革――美国广播电视业的发展方式,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四期。

丁一,美国报界在因特网上的经营方式及其发展趋势,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三期。

张国良、廖圣清,上海市民接触大众媒介的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上海市民与媒介生态“抽样调查报告(之一),新闻记者,2000年第七期。

A Few Tren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edia Websites :A Brief Comparison BetweenChinese and American Media Websites ZHANG Yong-hua   (Department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Shanghai ,China,200083)

Abstract:In res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mediawebsites have become a new scene in the changing media landscape.This paper studiesthrough observing media websites,interviewing some journalists and reviewing relatedliterature,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media websites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and compares it with that in the Unites States.It observes that through about fiveyears of growth ,up till 2000,the development of media websites in China haddisplayed the trends towards a number of media institutions jointly establishingand operating a website ,towar ds the enlargement of scale ,towards providinga ;diversified and distinctive content ,and towards an increase in social influence.Furthermore ,it points out that in the aspects of a number of media institutionsjoining hands to share

information resources when practicing online journalism,of their efforts in enriching website content and improving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so as to increase the attraction of media websites,and of establishing media websiteswith wide-spread influence,we can draw on the experience of US media practicewith operating websites.

Key words :Internet ;Media Websites ;Online Journalism

上一篇:政协文化现状下一篇: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