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上网危害及预防措施(共12篇)(共12篇)
1.中学生上网危害及预防措施 篇一
网络宣传资料
——中学生上网的危害
互联网既有有益于人类发展的一面,也有危害人类利益的一面。正确利用网络,会对进入其中的中学生的成长、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极大地提高青少年的学习效率,拓展视野,增强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互联网并不是一个纯洁、健康的虚拟天地,它所传输的信息、一些网络中的不良行为也会对中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一不当心它同样会毫不留情的葬送中学生的前途,对中学生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
一、对中学生的消极影响
(一)对中学生学习的消极影响
1.频繁上网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直接影响了学习时间,不可避免的给学习造成负面影响。学生一旦对网吧痴迷,就是对人生追求的放弃,学生一旦进入网吧,成绩直线下降。有一位学生写道:该死的网吧,你夺走了我的学业、夺走了我的大学,我咬牙切齿,切肤心疼!但我就是不能自控!还有位同学这样说:我一闭眼,就看到键盘,手指碰到任何物体都有鼠标的感觉,鼠标一点,导弹就发出了。我们无法真正进入那些网迷们的内心世界去体味他们的感受,但可以想象到他们通红的眼睛、疲惫的心理到底有多少精力去学习。
2.网络信息易受污染
网络学习意味着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这张“网”带来的负面影响毫无疑问对网络学习产生冲击,色情、暴力、歪理邪说、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等不良信息充斥网中,造成网上信息污染。如以中奖名义骗取钱财、以网上救助方式集资等各种方式进行网络诈骗;网上聊天、网上交友、网恋、会网友等方式诱使未成年人性犯罪……中学生的辨识能力较弱,自制力也较差,很容易受到这些不健康的网络信息的影响。
(二)对中学生身体健康的消极影响
中学生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长时间的面对电脑,不仅伤眼,也容易造成背部损伤和腰部损伤,对身体发育极其不利。长时间生活在烟雾弥漫和酒气熏天的污浊空气中,会直接引发肺病,同时还会降低人的免疫能力。
如果长时间上网,对一个人眼睛的伤害非常严重。由于学生对游戏的痴迷,达到了可以不吃饭、不睡觉的疯狂地步。由于玩游戏时精力高度集中,伴随着血液加速、心跳加快,人的体力、精力消耗很大。再加上电游、网吧空气混蚀,人口密度大,烟味、食物味、汗臭味,五味俱全,机器声、打闹声、脏话声,声声刺耳,卫生、环境条件极差,严重影响着身体健康。所以一般玩通宵电游的网迷走出网吧时,眼睛通红,蓬头垢面,两腿发软,形似缟素。青少年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如果不知饥渴、不分昼夜的上网,其对身体的危害不会亚于大麻、白粉等毒物,这并非危害言耸听。
同时,过长时间上网还可能患上“网络或游戏成瘾症”,轻者精神
依赖,不上网就焦虑、烦躁、坐立不安、注意力不能集中,重者与毒品成瘾相似,完全被游戏和网络控制,难以摆脱,整个人变得不可理喻,没有自尊,为上网可以不择手段。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
(三)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由于网迷对上网有着很强的心理依赖,轻者影响学习、身体,严重者致使心理变态、心态扭曲,有人说,学生学习负担重,心理压力大,能在网上找个忠实的听众(不一定是朋友)聊聊,心情可以得到放松,情绪会变得稳定,我们不否认此说法,如果能把握好,对调节心智是有一定益处,但实际上,许多未成年人一旦上网,便无法把握,将太多的时间精力花在网吧里,致使学业受影响,老师批评、家长生气,反而心理负担更重。
刺激不良欲求,诱发违法犯罪行为。现在大部分的学生上网都是在网吧中,他们中小的几岁,大的十七八岁,大多没有收入,为了能弄到进网吧的钱,就想方设法地去偷、骗、欺诈,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2005年3月,某市中学生为了上网抢走同学10元钱,被抢的学生约同学携带砍刀匕首前来抱复,他们模仿网吧暴力游戏中的场景对前来劝架的同学进行砍杀,最终导致了一死一伤的严重恶果。问其原因,这些未成年人竟然无法想像现实生活中的生命比游戏中脆弱许多,也没有办法复活。
二、网络使中学生沉迷的几种方式
网络将从根本上改变当代中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等生活方式。
其一是学生“网恋”。“网恋”是比较突出的一种普遍现象。在虚拟的世界中,学生以“网恋”的方式来寻求“青春期”的需求。据报道,某中学有一名18岁的高中女生,在两个月里,竟悄悄约见了5名“网上情人”。
其二是聊天消遣,聊天室已成了学生的专用场所。平常我在和学生的接触中了解到:现在的学生几乎每人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QQ号码,有人甚至高达5个,每个QQ上有超过一百名的陌生网友,并且在他们中间还出现一种风气:如果谁要是没有上网聊过天就会被人笑话。各地所呈现的相同风景:许多中小学生在网上聊天,聊得非常投入,所聊的内容是与他们的年龄极不相符的情感话题,有些甚至是不堪入目。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语音、视频等聊天工具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
其三是多样化的网络游戏。目前上网打游戏的学生约占上网学生总数的65%,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与探究的欲望十分旺盛,各种网上游戏的不断更新使学生天天有新鲜满足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需求,想上网的感觉也就与日俱增。
三、中学生要健康上网、文明上网
1、每天上网时间尽量控制在2小时以内(查找学习资料应在大人监督之下)。
如发现心理问题应及早寻求专家帮助。比如,与电脑网络分离,根据心理医生指示调整日常生活,同时应用抗抑郁药物及精神疗法等综合治疗。
2、加强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区分。比如,学校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电脑只不过是传播信息的机器,熟悉网络也只是进入虚拟世界的一种手段而已。
3、通过书籍、报刊、广播等媒体吸取知识,以健康的人格、健康的心态对待现实世界和虚拟空间。
网络对于我们[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我们要做网络的主人还是奴隶?这是对每一个现代人的考验,尤其是对未成年人的考验。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曾经郑重指出,21世纪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和提高管理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大量事实证明,在无数人的成功之路上,互联网让他们如虎添翼。也就是说,他们做了网络的主人,网络对于他们就是天使,否则会成为成功路上的绊脚石。我们了解网络的危害是为了更好地使用网络,趋利避害,而不是要因噎废食。在我们尽情地进行网上冲浪的同时,不要忘了存在的危险,不要忽略了我们的身心健康。我们的网上行为不会伤害别人,也不会轻易被别人伤害。
2.中学生上网危害及预防措施 篇二
1 臭氧污染的危害
1.1 臭氧污染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如果空气中的臭氧浓度过高, 将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危害。一是臭氧腐蚀性强, 如果过量吸入, 将会损伤肺细支气管与肺泡, 造成肺部组织发炎, 引发呼吸道感染。二是臭氧会使人神经中毒, 出现记忆力衰退、视力下降和头晕头痛等症状。三是臭氧会破坏人体免疫功能, 诱发人体淋巴细胞染色体出现病变, 加速人体的衰老, 导致孕妇生出畸形儿。四是臭氧会破坏人体皮肤的维生素E, 使人皮肤出现起皱和黑斑情况。
1.2 臭氧污染对农作物的危害
土壤中的臭氧如果浓度过高, 其腐蚀性可以对农作物造成损坏, 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及产量。同时, 臭氧可以对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叶片膜保护系统、气孔反应和新陈代谢等产生影响, 使农作物的叶片出现“点斑”和“雀斑”等情况, 加速农作物叶片的老化, 造成农作物减产。
2 开展臭氧监测的意义
2.1 保证臭氧消毒效果
低浓度的臭氧被制药用水系统和纯化水系统用来消毒, 但是浓度超标的臭氧却是无形杀手。因此, 开展臭氧监测, 尤其是浓度监测, 对保证臭氧消毒效果极为重要。例如空气中臭氧浓度为0.34~0.85 mg/kg时, 作用30 min, 其对大肠杆菌的杀灭率可达99.47%~99.97%;空气中臭氧浓度为0.72 mg/kg时, 作用时间为10 min, 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可以达到99.99%。
2.2 保障人们身体健康
一方面, 臭氧监测可以用于水消毒、食品贮藏保鲜、杀菌净化和医疗卫生方面, 可以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 臭氧监测可以为臭氧发生的质量检验提供依据, 保障其质量符合技术标准, 从而为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 家庭室内杀菌的臭氧发生器产量需要控制在200 mg/L, 这样在其作用60 min后, 既可以起到很好的杀菌效果, 又不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2.3 保护生态环境平衡
城市中机动车排放尾气、优品汇发和工业废气排放等, 都与臭氧浓度及其污染有密切关系[2]。通过开展臭氧监测, 可以为城市环境污染的治理提供依据, 以帮助管理部门采取有效措施, 如控制机动车数量及提高排放标准、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等, 降低臭氧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从而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
3 降低臭氧污染危害的措施
为了避免降低臭氧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管理部门需要依据臭氧污染的成因和特点, 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将臭氧污染的危害降到最低。
3.1 完善臭氧监测及预警体系
各级地方政府需要重视治理臭氧污染危害工作的重要性, 加大对臭氧污染治理工作的资金投入, 完善臭氧监测及预警体系, 尤其是挥发性有机物和烟雾污染的监测与预警模式, 在空气中的臭氧浓度超标时, 可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预警。在设计臭氧污染监测预警模式时, 各级地方政府额可以参照欧盟臭氧预警机制, 结合地方臭氧污染危害情况, 以保证臭氧监测及预警体系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为防控臭氧污染危害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控制机动车数量, 提高其排放标准
机动车的尾气排放是造成臭氧污染的主要来源, 所以各级地方政府需要控制城市机动车的数量, 提高其排放标准, 以最终实现尾气零排放的目标。例如, 各级地方政府可以采取增加电动车和混合动力的机动车数量和加强对机动车辆的限行和管控等措施, 以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量, 降低城市空气的臭氧污染[3]。同时, 各级地方政府需要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治理公共交通中线路混乱和运行效率低下等问题, 积极优化城市与乡镇的公交路线, 以舒适便捷的交通缩短居民出行距离, 在提高城镇居民乘坐公共交通积极性的基础上, 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排放。
3.3 注重臭氧污染危害的宣传
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臭氧污染危害的严重性, 以及治理臭氧危害的重要性, 但是对于臭氧污染形成的原因, 以及治理臭氧污染的措施仍然知之甚少。因此, 各级地方政府需要借助电视、网络和广播等传播媒介, 加大对臭氧污染知识的宣传力度, 让社会民众了解更多关于臭氧污染的知识, 以进一步增强社会民众的环保意识, 自觉约束生活中的行为, 积极投入到臭氧污染危害的防控工作中。同时, 各级地方政府可以利用社会民众关系的环境污染问题, 积极向社会民众征求改善与解决措施, 以集思广益的方式, 多方听取意见和见解, 以保证臭氧污染治理工作的有效性。例如, 地方政府可以围绕社会民众关心的PM2.5问题, 让社会民众积极献计献策, 这样既可以调动社会民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又可以督促环保部门改善环保措施, 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4 结语
臭氧污染不仅危害到空气质量, 影响植物和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各级地方政府结合实际情况, 认真分析臭氧污染的成因及其危害, 认识到开展臭氧监测的意义, 采取有效的臭氧污染防治措施, 真正降低臭氧污染的危害, 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摘要:分析了臭氧污染的危害, 阐述了开展臭氧监测的意义, 并从物理和化学两个方面, 探讨了减少臭氧危害的措施, 以期提高臭氧监测的质量, 控制臭氧污染。
关键词:臭氧污染,危害,监测
参考文献
[1]潘光, 潘齐, 张广卷.臭氧污染的危害及开展臭氧监测的意义[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第七卷) [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2013:5.
[2]张明顺.欧盟臭氧污染监测现状及我国开展臭氧污染监测的建议[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1 (6) :17-20.
3.引导学生合理上网的方法与措施 篇三
关键词:素质教育;认知;方法;评价机制;教育制度
【中图分类号】G715
一、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到互联网时代,网络已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生通过网络了解世界,获取知识,学习越来越方便快捷;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聊天、交友、热点讨论,打游戏,购物等,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工作安排、讨论与交流等,工作变得越来越高效快捷。同时我们发现网络也给学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学生网络成瘾,成天沉溺在网络游戏、网络交友中,已经大大影响着学生的正常学习与生活,影响着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影响着道德品质的形成。
通过对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5级1691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每天的平均上网时间比例为1小时以下的占14.71%,1-3小时占68.84%,3-5小时占14.13%,5小时以上占2.32%,很明显学生大部分课余时间是在上网,那么他们在网上又在干些什么呢?用来消遣娱乐的有26.53%,用来情感宣泄的有4.98%,更多的是交友与同学保持联系的有42.51%,用来学习的有24.93%。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网络也成为学生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上网用来娱乐占绝大多数,用来学习的只占1/5左右,对于正处大学求学的最重要的阶段,学校应积极引导好学生,进行科学、文明、健康上网。调查中,你认为引导学生文明上网有效的方法是开展各种形式宣传教育活动的占28.82%,开展相关讲座,提高学生的网络知识水平占24.49%,建立网络文明协会的占22.37%,组织网络相关的活动与比赛19.73%。针对这些调查数据、结合我校学生的情况以及其他同类学校的情况等分析、讨论、研究,如何帮助学生合理上网,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网络环境的建设
学校网络建设是网络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学校应建设好校内的网络平台,如:教师可以进行网络教学、网上办公,学生可以在网上学习、信息的查询、网上服务等。为师生提供网上信息交流环境,老师、学生在学校就能享受到学院的快速、便捷的服务,能够利用网络进行便捷高效的学习,为老师、学生创建优良的网络环境。
二、培养教师成为网络学习的引领者
教师要有教育的超前意识,教师要正确认识到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和科学发展的规律,具备超前的教育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化工具广泛收集与学科建设相关的知识、信息等,不断充实新的教学内容,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包括电影、电视、激光视盘等在课堂中运用,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感受现代化教学带来的新奇性、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等,深刻感受现代化教学带来的大量的信息、丰富的知识,切身感受网络的优势,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课后要求学生通过邮箱等递交作业以及学院开设网络课程等,帮助学生了解网络对学习的重要性与便捷性,激发学生利用网络去学习专业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等,努力做网络的主人,而不是奴隶。老师开设自己的博客、微博、通过QQ、微信、微哨等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在互动中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与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开展相关讲座,提高学生的网络知识水平
网络知识大部分学生都是同学间相互学习获取的,主要是用于娱乐的比较多,学校与各院系部要承担起教育引导的功能。例如:网络的信息庞大,每一位同学都想在网络中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但是如何快速、有效的检索到,这也是需要一定的方法与技术的。信息中心、团委等相关部门可以举办网络检索讲座、网络检索知识竞赛等,帮助学生掌握网络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激发学生网络信息技术的学习热情。学生喜欢写博客,可以开设博客讲座、博客沙龙、组建博客社团等。有些学生对理财很感兴趣,学校可开展网上理财的讲座,介绍支付宝的使用、U盾的使用等,当然同时还需要进行网上安全教育,避免学生上当受骗。当前大众创新创业的时期,如何将创新、创业与互联网加有效结合,学校可利用就业课以及讲座的形式将相关知识普及给学生。总之,学校要以学生为本,与时俱进,正确引导,丰富学生的网络生活。
四、组织网络相关的活动与比赛
当前我们已进入到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期,现在的学生几乎都是与网络同成长的,网络就是他们生活、学习、工作中的一部分,学院可组织一些与网络相关的活动与比赛,例如:举办网络检索知识讲座,幫助学生了解网络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信息优势与获取信息的能力;举办网页设计讲座,介绍给学生制作网页的知识,激发学生制作网页的兴趣,举办网页设计大赛等;举办如何制作精美的PPT讲座,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想法;开展理财大比拼,创业大比拼等,点燃学生创业的激情。
五、建立网络文明协会
4.中学生上网危害及预防措施 篇四
预防沉迷网络 健康上网
教学目的:
1.加强班内学生网络管理、网络引导,利用网络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正确引导小学生健康上网。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3.深化学生对网络的认识,以行动营造“绿色上网、文明上网”环境。活动过程:
一、简介网络,了解利弊
1.激趣导入: 2.你们刚才上网作了那些有意义的事?以前上网有作过那些有意义的事呢?
3.上网的好处可真多!说到这里就引发了一个问题,我们的学生究竟要不要上网?该怎样上网?应注意哪些问题?(学生谈)大部分朋友认为上网有许多好处,但也有朋友坚持反对意见,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听听在座各位的意见如何?
4.是啊,作为新世纪的少年儿童,我们应该学习上网,但是家长的担心是很正常的,确实在我们的身边有一些人因为网络而葬送了自己美好的前途,酿成了不少悲剧。讲述一位少年沉迷于网络而荒废学业,残害母亲的故事。你听说过类似的事例吗?说出来听听。
5.怎样才能做到既运用好网络,又不致于沉迷其中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儿童健康上网中心看一看,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的。
二、剖析自我,坦露心声
导语:我们这里来了一位叫丫丫的朋友,他有烦恼向我们倾诉,你们听。1.课件中的丫丫诉说自己在上网时常遇到不适合我们看的内容,感到很烦恼,希望大家给他出出主意。
2.你们在与网络相处的过程中一定也会遇到不少麻烦,能说给大家听听吗? 3.看到同学们如此真诚,还有几位网迷也想同大家认识,他们正在会友室等着大家。注意:边听他们的介绍,边问问自己:我的上网情况和谁最相似?欢迎大家说真话。
有六位小网迷逐一介绍: A:通过网络学习,提高习作水平。B:给亲友发电子邮件。C:沉迷网络游戏,精神恍惚。D:学做网页,收获不小。E:浏览新闻,拓宽视野。F:上网聊天,准备见面。
4.你的上网情况也谁最相似?哪些小网迷需要我们的帮助?来帮帮他们,对他们说几句话吧。
5.小结过渡:我代表他们谢谢同学们,相信他们会剖析自我,加强自制,避免上网成瘾。其实,在我们中间,也存在有不同程度的上网问题。
6.以四个同学为一诊疗小组,讨论这两个问题:(1)这两位同学在上网时,分别存在什么问题?(2)从调查表和平时的了解中,你认为上网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全班交流)】
三、展示才能,网上我能行
网络世界确实精彩,让我们珍惜这把知识的“钥匙”,然而,使用电脑操作网络,必须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
四、健康口诀,强调总结
内容健康,时间适当,接受监督,加强自制。
如果你能努力做到这些,一定能在网络时空健康地遨游,收获许多。你打算以后再上网时怎样去做?让我们用简单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决心,并把写的这句话贴在教室内,时刻提醒自己。
仓小六年级
5.工业粉尘爆炸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篇五
工业粉尘爆炸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摘要:可燃性粉尘的行业分布 粉尘是指因机械加工(破碎、筛分、运输等)而产生的、能在气体中分散(悬浮)一定时间的`固体微粒.国际上将粒径小于75μ m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大气中过多或过少的粉尘将对环境产生灾难性的影响.作 者:费学威 冯印辉 作者单位: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一处期 刊:现代职业安全 Journal:MODERN OCCUPATIONAL SAFETY年,卷(期):,“”(4)分类号:X4
6.煤矿职业危害及预防(范文) 篇六
煤矿职业危害及预防
一、我国煤矿职业危害的概况
职业危害是一个隐形杀手,自.2 O世纪5 0年代建立职业病报告制度以来,我国迄今已累计发生6 O.7万例尘肺病,除去因此病去世的外,现有尘肺病人4 7万例,居世界之首,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百亿元。
(一)我国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严重,尘肺病患病率高发
1.量大面广,个案突出
由于我国煤矿的生产作业条件普遍较差,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现状仍十分严峻。据不完全统计,煤炭行业尘肺病人累计已达2 0多万,占全国工矿企业尘肺病人的4 6.5%,且每年仍以4 0 00~5 0 0 0人的速度递增;加上现有的约2 0万人的可疑尘肺病人数截至2 0 0 5年底,尘肺病累计病例6 0 7 5 7 0例,其中存活病人为4 7 0 0 8 9例,煤矿职工占近一半。Eh于我国职业病统计要经过严格的诊断、鉴定程序,未进入这一正规程序的“隐报’’或“未报’’职业病患者大量存在。因此,我国职业病统计总体底数不清,职业危害管 理面临巨大的挑战。
2.个别煤矿企业劳动用工不规范
由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不断深化,我国劳动用工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对于煤炭行业来说,特别是近年来中小煤矿数量急剧增加,政府部门监管工作不力,导致个别煤矿企业劳动用工不规范,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频繁发生,突出表现在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出现劳动争议时劳动者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劳动合同短期化,劳动关系不稳定。
3.劳动者对职业危害认知不足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民转变为煤矿工人,由于文化素质低,大多数劳动者没有经过培训,职业卫生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差。即使是经过专业培训的上岗工人,明知工种有危害因素也照样上班,为多赚点钱拼命加班;有的职工为了方便提高工效,甚至将其防护设施拆毁,导致生产岗位有害因素超标;更有一些人明知所处之地有生产性粉尘和有害气体,嫌戴防护El罩麻烦,通风设施也只是“摆设“。据监管部门的现场调查,绝大多数企业都给职工发放了个人防护用品,但现场发现大部分作业人员没有佩戴防护用品,有的佩戴不规范,起不到防护作用。
(二)煤矿职业危害引发的安全卫生事故,造成严重损失
首先,以人为本,安全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更高的要求。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文化、法制意识、安全意识不断提高,队业人员更南疆重视自身的安全与职业健康。职业危害引起的人员伤害,也不容小视。一个企业一旦发生安全卫生事故,最严重的损失不是经济损失,而是人员损失。以我们煤矿企业为例,从生产角度来说,职工是企业最基本的生产元素,往往一个安全卫生事故就会引起多个职工的伤害甚至死亡。
其次,在煤矿企业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同时,企业也必须面临生产设备严重受损和产品质量无法保障的双重损失。特别是发生煤与瓦斯爆炸重大安全事故,井下受灾区域内的设备都会受到破坏性影响。
再者,在处理事故的时间内,企业将停产,产品无法正常供应,名誉、形象也受到很大影响。
(三)煤矿职业危害防治体制不健全,主体责任不落实
1.政府监管工作不到位,投入不足,缺少专业的管理人员
从政府监管角度看,当前煤矿职业卫生的监管体制尚未完全理顺,煤矿安全监察部门内部没有建立职业卫生监管机构和明确职能部门,部门之间的分工也不够明确;政府对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投人严重不足;监督执法人员中缺少专业人员,且多数无实际经验,监督、监测、管理和执法手段落后,信息不畅通。
2.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
企业是职业卫生管理的责任主体。一些煤矿企业对职工安全与健康不重视,没有依法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没有建立有效的控制职业危害的制度和措施,职业卫生管理档案不健全,职业防护设施投人严重不足,防护设施简陋;安全基础监督管理混乱,在配备个人防护用品的企业中,有的防护用品不合规苞,不符合标准,有的企业干脆只发放简单的口罩和手套,不能有效预防职业危害,作为最后一道防线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失去应有 的作用。
一些企业的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均未达到法定要求。由于经费不足,全国各级各类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科学研究机构不断萎缩,设备老化,人才流失严重,相对于市场经济进程,职业危害防治的技术和能力处于严重滞后状态。另外,不少煤矿企业法律意识淡薄,无视法律法规,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卫生“三同时”不落实,不按规定为职工办理工伤保险,不按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有的甚至不惜对劳动者采取轮换的方式来掩盖本单位职业病危害情况。更甚者,用人单位不愿按《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提供发病人员的职业史、危害因素接触史以及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等相关资料,给职业病的诊断、鉴定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有的医疗费用只能由患者自己承担。可见其社会危害性是巨大和 深远的。
二、煤矿主要职业危害的因素
(一)生产性粉尘
1.定义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较长时间以浮游状态存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2.种类
在矿山开采、凿岩、爆破、运输、矿石粉碎、筛分、配料、冶炼、水晶宝石加工过程中均可有大量粉尘外逸。生产性粉尘按其性质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1)无机粉尘:矿物性粉尘,如石英、石棉、滑石、煤等;金属性粉尘,如铁、锡、铝、锰、铅、锌等;人工无机粉尘,如金刚砂、水泥、玻璃纤维等。
(2)有机粉尘:动物性粉尘,如毛、丝、骨质等;植物性粉尘,如棉、麻、草、甘蔗、谷物、木、茶等;人工有机粉尘,如有机农药、有机染料、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
(3)混合性粉尘是上述各类粉尘,以两种以上物质混合形成的粉尘,在生产中这种粉尘最多见。
3.对人体的危害
长期吸人生产性粉尘可引起各种疾病。
(1)呼吸系统疾病
①尘肺,可分5类(矽肺、硅酸盐肺、炭尘肺、混合型尘肺、金属尘肺)。
②粉尘沉着症。
③有机粉尘引起的肺部病变,如棉尘症、变态反应性肺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④粉尘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性鼻炎、支气管哮喘。
⑤呼吸系统肿瘤。
(2)、局部作用
呼吸道肥大性病变、萎缩性改变、堵塞性皮脂炎、粉刺、毛囊炎、脓皮病、角膜病、光感性皮炎。
(3)中毒作用
铅、砷、锰的中毒。
(二)有害气体
1.一氧化碳
(1)理化特性、一氧化碳(Co),俗称煤气,为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稍溶于水,可溶于氨水。
(2)接触机会
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时均可产生一氧化碳气体。采掘工作可因一氧化碳泄露而造成职业性接触。
.
(3)吸人途径
一氧化碳通过呼吸道被人体迅速吸收。
(4)中毒原理
一氧化碳通过呼吸道吸人后,很快弥散穿透肺泡、毛细血管进人血液循环,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由于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 0 0-~3 0 0倍,而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要比氧合蛋白慢3 6 0 0倍,因此就排挤了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了携氧功能,使人体组织缺氧,从而产生一系列的中毒症状。
(5)临床表现
①轻度中毒:出现剧烈头痛、头昏、四肢乏力、恶心呕吐或有轻度意识障碍,但无昏迷,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1 0 G。
②中度中毒:除有上述症状外,还可出现烦躁、步态不稳、意识障碍以至中度昏迷,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3 O%。
③重度昏迷:意识障碍程度达深度昏迷或去大脑皮层状态,并出现脑水肿、肺水肿、休克或严重的心肌损害、呼吸衰竭、上消化道出血、脑部损害如锥体系或锥体外系损害。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5 O%。
(6)处理原则
发现一氧化碳中毒病人,应立即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如果患者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对轻度中毒者的处理,可立即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并注意保暖。对中度中毒患者,采取高压氧治疗,并进行对症处理,可使用能量合剂、细胞色素
C、胞二磷胆碱等以改进细胞代谢,促进细胞恢复。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治愈的患者,出院后应继续观察2个月,如出现迟发性脑症状,要及时处理。
2.二氧化碳
(1)理化特性
二氧化碳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二氧化碳无毒,但不能供给动物呼吸,是一种窒息性气体。
(2)接触机会
二氧化碳主要来源是煤等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3)吸人途径
二氧化碳通过呼吸道进人人体。
(4)临床表现
二氧化碳在0.0 7%以下时属于清洁空气,人体感觉良好;当浓度在0.0 7%~O.1%时属于普通空气,个别敏感者会感觉有不良气味;在0.1 0,4~0.1 5%时属于临界空气,空气的其他症状开始恶化,人体开始感觉不适;达到0.1 5%~O.2%时属于清度污染,超过0.2%属于严重污染;在0.3 9/6~O.4%时人呼吸加深,出现头疼、耳鸣、血压增加等症状;当达到0.8%以上时就会引起歹E亡。
3.甲烷
(1)理化特性
甲烷俗称沼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沸点一1 6 1.4℃,比空气轻,它是极难溶于水的可燃性气体。甲烷和空气混成适当比例的混合物,遇火花会发生爆炸。
(2)接触机会
甲烷主要用于制造乙炔、氢气、合成氨及制备炭黑、硝基甲烷等,生产过程中可引起中毒。甲烷是天然气、沼气和油田气的主要成分,是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且有爆炸危险的废气,通风不良或忽略防护可致中毒,一些煤矿常常因缺乏防护措施发生急性中毒事件。
(3)中毒原理,甲烷对人体基本无毒,其麻醉作用极弱,由呼吸道吸人,大部分以原形呼出。甲烷浓度增加会使空气中氧含量降低,引起机体缺氧,在极高浓度时是一种单纯窒息性气体。因无色、无味,高浓度吸人不易被察觉。
(4)临床表现
主要是缺氧表现。当空气中甲烷达2 5%~3 O%时,可使人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供给失调,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本品,可致冻伤。
(5)处理原则
迅速脱离现场,口乎吸新鲜空气或吸氧,注意保暖,间歇给氧,必要时选用高压氧治疗。呼吸、心跳停止时,应及时进行复苏急救。对症处理,注意防治脑水肿。忌用抑制呼吸中枢药物。
.
4.硫化氢
(1)理化特性
硫化氢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剧毒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叫氢硫酸。
(2)接触机会
接触硫化氢的工种有7 O多种,引起急性中毒多因为输送硫化氢的管道和阀门泄露,或含有硫化氢的废气、废液排放不当,在疏通阴沟、污水池、粪池时意外接触所致。一些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也有部分硫化氢气体随煤石开采出来,散逸到空气中。
(3)吸人途径
硫化氢主要经呼吸道进人人体。
(4)中毒原理
硫化氢通过呼吸道进入机体,与呼吸道内水分接触后很快溶解,并与钠离子结合成硫化钠,对眼和呼吸道黏膜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硫化氢吸收后主要与呼吸链中细胞色素氧化酶及二硫键(~S~S~)起作用,影响细胞氧化过程,造成组织缺氧。吸人极高浓度时,强烈刺激颈动脉窦,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停止;也可直接昧痹呼吸中枢而立即引起窒息,产生“电击样,死亡。按吸人硫化氢浓度及时间不同,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主要是刺激症状,表现为流泪、眼刺痛、流涕、咽喉部灼热感,或伴有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等症状,检查可见眼结膜充血、肺部可有干罗音,脱离接触后短期内可恢复;中度中毒者黏膜刺激症状加重,出现咳嗽、胸闷、视物模糊、眼结膜水肿及角膜溃疡,有明显头痛、头晕等症状,并出现轻度意识障碍,肺部闻及干性或湿性罗音,X线胸片显示肺纹理增强或有片状阴影;重度中毒出现昏迷、肺水肿、呼吸循环衰竭,吸人极高浓度(1 000 mg/m。以上)时,可出现“闪电型死亡”。严重中毒可留有神经、精神后遗症。
(5)处理原则
尽快将患者抬离中毒现场,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处,解开衣服、裤带等,注意保暖。吸入氧气,对呼吸停止者进行人工呼吸,应用呼吸兴奋剂。必要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10%硫代硫酸钠20~40 mL静注,维生素C加入高渗葡萄糖中静注。美蓝10 mg/kg,加人50%葡萄液中静注。
对躁动不安、高热昏迷者,可采用亚冬眠或冬眠疗法。眼部损
伤者,尽快用清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再用4%硼酸水洗眼,并滴人无菌橄榄油,用醋酸考的松滴眼,防止结膜炎的发生。
(三)生产性噪声和振动
1.生产性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生产性噪声可由机械的撞击、摩擦、转动而产生,如球磨机、电锯、机床等发出的声音,也可以由于气体压力突变或液体流动而产生,或由于电机中交变力相互作用而产生,例如通风机、喷射器汽笛或冲刷等声音,以及其他发电机、变压器等的嗡嗡声。使用风动工具的工人、发动机实验人员、机床操作工等均接触噪声。
(1)噪声对听觉系统的影响
在80 dB以下职业性噪声暴露时,一般不致引起噪声性耳聋;在85 dB以下可造成轻微的听力损伤;在85~90 dB会造成少数人的噪声性耳聋;在90~100 dB时会造成一定数量人的噪声性耳聋;在100 dB以上会造成相当数量人的噪声性耳聋;在人突然暴露在150 dB的噪声环境下,听觉器官会发生急性外伤,造成双耳完全丧听。
(2).噪声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长期接触噪声可引起工人出现耳鸣、头痛、头晕、失眠、多梦、乏力和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综合征,其患病率随声压级升高而增大。长期接触噪声,在未出现明显的听力损失情况下,工人可以表现为记忆力和视感知记忆力下降等神经行为功能障碍。
(3)噪声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长期接触噪声,可引起机体心脏植物神经功能发生紊乱。心电图ST段和T波呈缺血型变化,且工龄越长,心电图异常阳性率及ST—T改变阳性率越高。
(4)噪声对女性月经及生育机能的影响
接触高强度噪声的女工容易发生妊娠恶阻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噪声可影响胎儿胎动的次数和心率,出现心率加快,影响后代的智力发育,噪声还会对胎儿的听觉发育有影响,使后代听力受损。
(5)噪声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
长时间在噪声状态下工作,会使人的免疫功能下降及内分泌系统失调。
(6)噪声对心理方面的影响
噪声对作业工人情绪有明显的干扰作用,表现为噪声作业工人心理卫生状况不佳,对立、抑郁、躯体不适、敏感倾向增高;幻想倾向者增多,强迫倾向者减少。噪声与某些职业危害的协同作用,如高温、振动及某些有毒物质(Co、铅等)与噪声共同存在时,会加
强噪声的不良作用。
2.生产性噪声的控制
(1)控制和消除噪声源。如用低噪声的焊接代替高噪声的铆接,用无声的或低噪声的工艺和设备代替高噪声的工艺和设备。
(2)更新设备。对老企业已有的设备,应从实际出发,采取消声、吸音、隔声和隔振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控制噪声的传播和反射。
(3)进行健康教育,加强个体防护,工人现场操作时要佩戴耳塞或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品,以减轻噪声危害。
(4)加强噪声监测,监督检查预防措施执行情况及效果。
(5)定期对接噪工人进行健康检查,发现听力损伤,应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3.生产性振动对人体的危害
生产中由生产工具、设备等产生的振动称生产性振动。在生产中接触的振动源有:铆钉机、凿岩机、风铲等风动工具;电钻、电锯、砂轮机、抛光机、研磨机等电动工具;内燃机车、船舶、摩托车等运输工具。振动对机体全身各系统均可产生影响,按其作用于人体的方式,可分为全身振动和局部振动。生产中常见的职业性危害类型是局部振动。
生产性振动对人体的危害有如下几点。
(1)振动会使人发生运动病。低频振动会引起协调方面的视觉紊乱,甚至于嗅觉系统也会起决定性的作用。
(2)振动影响人的睡眠。
(3)振动会使视觉功能减退。当振动频率在眼球最大共振振幅时,人的视觉功能减退最为强烈。
(4)振动影响人的语言能力。在振动中说话音调提高,说话的时间也会拖长,气管和支气管的共振会损伤语言能力。
(5)振动会使人的生理受到影响(见表6—3)表6—3
生产性振动对人的生理影响
┏━━━━━━┳━━━━━━━━━━━━━━━━━━━━━━━━━━━┓ ┃
损伤
┃
脑、肺、心、消化器官、肝、肾、脊髓、关节等
┃ ┣━━━━━━╋━━━━━━━━━━━━━━━━━━━━━━━━━━━┫ ┃
循环系统
┃
血压上升、心跳加快、心排血量减少等
┃ ┣━━━━━━╋━━━━━━━━━━━━━━━━━━━━━━━━━━━┫ ┃
呼吸系统
┃
呼吸次数增加
┃ ┣━━━━━━╋━━━━━━━━━━━━━━━━━━━━━━━━━━━┫ ┃
代谢
┃
耗氧量增加、能量代谢率增加等
┃ ┣━━━━━━╋━━━━━━━━━━━━━━━━━━━━━━━━━━━┫ ┃
体温
┃
体温升高
┃ ┣━━━━━━╋━━━━━━━━━━━━━━━━━━━━━━━━━━━┫ ┃
消化系统
┃
肠W内压增高、肠胃运动抑制、内脏下垂等
┃ ┣━━━━━━╋━━━━━━━━━━━━━━━━━━━━━━━━━━━┫ ┃
神经系统
┃
交感神经兴奋、手指伸缩、颤动值减少、影响睡眠等
┃ ┣━━━━━━╋━━━━━━━━━━━━━━━━━━━━━━━━━━━┫ ┃
感觉系统
┃
眼压升高、眼调节力减弱等
┃ ┣━━━━━━╋━━━━━━━━━━━━━━━━━━━━━━━━━━━┫ ┃
血液系统
┃
红细胞比容值增加,中性白细胞增加,血清钾、钙等增加
┃ ┗━━━━━━┻━━━━━━━━━━━━━━━━━━━━━━━━━━━┛ 4.生产性振动的控制
(1)改革工艺,使用先进的减振设备,从根本上取消和减少手持风动工具的作用,用液压、焊接、黏接代替铆接;手持振动工具者,应戴双层衬垫无指手套或衬垫泡沫塑料无指手套,并注意保暖防寒。
(2)对新工人应作就业前体检,有血管痉挛和肢端血管失调及神经炎患者,禁止从事振动作业。
(3)对接触振动作业工人应定期体检,对振动病患者应给予必要的治疗,对反复发作者应调离振动作业岗位。
(四)不良气象条件(高温)
高温可使作业工人感到热、头晕、心慌、烦、渴、无力、疲倦等不适感,可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的改变,主要表现在:
(1)体温调节障碍,由于体内蓄热,体温升高。
(2)大量水盐丧失,可引起水盐代谢平衡紊乱,导致体内酸碱失衡和渗透压失调。
(3)心律脉搏加快,皮肤血管扩张及血管紧张度增加,加重心脏负担,血压下降,但重体力劳动时,血压也有可能增加
(4)消化道贫血,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胃液酸度降低,淀粉活性下降,胃肠蠕动减慢,造成消化不良和其他胃肠道疾病增加。
(5)高温条件下若水盐供应不足可使尿浓缩,增加肾脏负担,有时可见到肾功能不全,尿中出现蛋白、红细胞等。
(6)神经系统可出现中枢神经抑制,注意力和肌肉的工作能力、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及反应速度的降低等。
预防高温的措施有:
(1)合理布置热源,把热源放在车间外面或远离工人操作的地点,采用热压为主的自然通风,应布置在天窗下面;采用穿堂风通风的厂房,应布置在主导风向的下风侧。
(2)隔热,是减少热辐射的一种简便有效方法。
(3)加强通风换气,加速空气对流,降低环境温度,以利于机体热量的散发。
(4)加强个人防护,合理组织生产,如穿白色、透气性好、导热系数小的帆布工作服;同时调整工作时间,尽可能避开中午酷热延长午休时间。加强个人保健,供给足够的含盐清凉饮料。
(五)放射性物质
某些物质的原子核能发生衰变,放出我们肉眼看不见也感觉不到,只能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探测到的射线。物质的这种性质叫放射性。放射性污染来源于核武器试验的沉降物、核燃料,循环的“三废”排放、医疗照射引起的放射性污染等,其中,核辐射普遍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包括水和空气。如果我们对某些放射性较强的物质缺乏了解,就可能伤害自己的健康。在大剂量的照射下,放射性对人体和动物存在着某种损害作用。如在400 rad的照射下,受照射的人有5 9/6死亡;若照射650 rad,则人100 9/6死亡。照射剂量在150 rad以下,死亡率为零,但并非无损害作用,往往需经20年,一些症状才会表现出来。放射性也能损伤遗传物质,主要在于引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使一代甚至几代受害。生活中的核辐射主要有地基及建材、深部地下水、天然气和煤、医疗设备等,还有一般居民消费用品,包括含有天然或人工放射性核素的产品,如放射性发光表盘、夜光表以及彩色电视机产生的照射,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很低,但都会对一定范围内的人产生辐射性危害。所以,对放射性物质必须严加防范,妥善处理。
(六)其他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
(1)劳动强度过大或劳动安排与劳动者生理状态不适应。
(2)劳动组织不合理,劳动时间过长或休息制度不合理。
(3)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体位,长时间重复某一单调动作。
(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
(5)作业场所设计不符合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
(6)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方法不当或防护用具本身存在缺陷等。
三、煤矿职业危害对人体健康的损害
职业病——尘肺病
尘肺病是现今我国职业病中对作业人员健康危害非常严重的一类疾病,据统计,尘肺病约占职业病患者总人数的2/3。
1.尘肺病概念
尘肺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人生产性粉尘(灰尘),并在肺内滞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疤痕)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2.尘肺病发病因素
当粉尘被吸人人体的呼吸道之后,人体可通过咳嗽反射等自身防御清除功能排出97%--~99%的粉尘,只有1%~3 9/6的尘粒沉积在体内,进入肺组织中的尘粒多数在直径5 um以下,其中进人肺泡的主要是2um以下的尘粒。但是人体对粉尘的清除作用是有限度的,长期吸人大量粉尘可使人体防御功能失去平衡,清除功能受损,而使粉尘在呼吸道内过量沉积,损伤呼吸道的结构,导致肺组织损伤,造成肺组织纤维化。
3.尘肺病预防措施
控制尘肺病的发生关键在于预防,减少吸人肺中的粉尘。生产经营者、组织者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及国家有关防尘的法规和办法,积极进行工艺改革、革新生产设备;作业场所实施湿式作业,减少粉尘产生,如不能采取湿式作业的场所,要对尘源
采用密闭抽风除尘办法,防止粉尘飞扬;定期做好接尘工人健康检查,对职业病患者早发现早治疗.力口强个人防护,减少粉尘的吸人;认真做好防尘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使职工充分认识防尘的重要性,督促职工加强营养,劳逸结合,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积极配合企业搞好防尘工作。
(三)工作相关疾病(职业性多发病)
.
1.职业性中毒
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接触化学毒物所致的疾病状态称为职业中毒,职业中毒在职业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是我国重点防治的职业病之一。常见的职业中毒有常见金属及类金属中毒、有害气体中毒、常见有机溶剂中毒等。
在有职业性中毒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要有通风排毒设施;职工上岗前须穿工作服,戴防毒面具,下岗时清洗淋浴;工作期间不宜吸烟进食;定期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
2.职业性皮肤病
由生产性有害因素引起的各种急、慢性皮肤及其附属器(毛发、指甲、趾甲)的疾病,称为职业性皮肤病。常见的有:皮炎、湿疹、痤疮、毛囊炎、灼伤、溃疡、角化过度、皴裂、色素改变、疣状赘生物、肉芽肿等,以及根据《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皮肤病发生后,应及时清除皮肤上残留的致病物,在治疗期间酌情避免或减少接触致病因素,并根据临床类型及病情对症处理。职业性皮肤病一般不会使人丧失劳动能力,在加强防护条件下仍可正常工作,皮炎急性期、溃疡及某些感染性皮肤病等在治疗期间应酌情休息或暂时调换工种。如有严重变应性反应或反复发病长期不愈者,应调换工种,安排不接触致敏物的工作。职业性黑变病、职业性白斑和职业性皮肤癌确诊后应调换工种,脱离发病环境。聚合型或合并多发性毛囊炎、囊肿的职业性痤疮,长期治疗无效者可考虑调换工种。
3.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可分为职业中毒性耳鼻喉疾病、职业性喉病、职业性口腔疾病等几类,如噪声聋、铬鼻病、牙酸蚀病等。
预防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工作场所要采取防治措施,减少有毒物排放,增加减噪设备,职工上岗前要佩戴劳动防护用品,按照规定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早期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4.职业性眼病
在工农业生产中,因接触化学性物质与辐射线引起化学性与辐射性眼损伤,称为职业性眼病。职业性眼病的种类有职业性白内障、电光性眼炎、职业性视网膜损伤、化学因素所致眼损害、化学性眼灼伤等。服,戴防护眼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培养职工的自救、互救能力。
四、煤矿职业健康监护
(一)职业健康的检查
《煤矿安全规程》第七百四十四条规定:“煤矿企业必须按国家有关法法规的规定,对新人矿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对接尘二I二人的职业健康检查必须拍照胸大片。“"煤矿企业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定期对接触粉尘、毒物及有害物理因素等的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检查出的职业病患者,煤矿企业必须按国家规定及时给以治疗、疗养和调离有害作业岗位,并做好健康监护及职业病报告工作。”“查体时间间隔必须符合下列要求:(一)对在岗接触粉尘作业工人,岩石掘进工种每2~3年拍片检查1次;混合工种每3~4年拍片检查一次;纯采煤工种每4~5年拍片检查1次。
(二)对离岗工人必须进行离岗的职业性健康检查。(三)对接触毒物、放射线的人员每年检查1次。”“职业性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职业病治疗应由取得相应资格的职业卫生机构承担。’’
职业性体检与一般临床疾病的检查有很大的差别,是技术性、特异性、政策性较强的预防医学领域里的临床工作,因此职业性体检、诊断、治疗机构由取得省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医疗机构担任。职业性健康体检可分为进入有职业危害因素的工作岗位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性健康检查。
通过就业前健康检查,可以预先发现职业禁忌症,同时也为今后进行定期体检的连续动态观察提供最基础资料,就业后的在岗工人要按一定的间隔时限进行定期体检,以便及早发现职业病或疑似职业病的亚健康群体,从而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早期处理。
煤矿在岗职工职业性健康体检周期是根据员工所接触职业危害的性质、种类、毒性对身体损害的大小及劳动强度拟将在该作业场所能够引起工人身体健康出现病理改变的最低时限,2002年国家《职业病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规定:
接触矽尘、石棉尘作业的工人,每年体检1次;
接触煤尘、炭黑尘、石墨尘、滑石尘、云母尘、水泥尘、陶土尘、铸尘、铝尘、电焊尘作业的工人每2年体检1次;
接触其他粉尘作业的工人,每3年体检1次。
(二)职业健康监护的评价
健康监护是以医学检查为主要手段,通过各种检查和分析,了解某一职业人群的健康状况,早期发现有害因素对接触者健康损害征象的一种健康监护方法和过程。职业健康监护评价是通过一个由组织、人员、指标、制度、质量控制和反馈等组成的评价体系,以对从事存在有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人群职业医学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和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环境监测的结果为对象,结合相应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环境监测、接触评定的结果来系统评价健康监护的准确性、及时性、连续性和完整性的一种评价方法和过程。
1.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组织由主管部门和职能部门的人员组成,这些职能部门包括安全监察、卫生行政部门、工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
2.评价内容
职业健康监护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要求、职业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辅助用品基本卫生要求、应急救援、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卫生专项经费概算等。
3.评价指标
(1)医学评价指标医学评价指标包括体检机构评价指标和健康检查项目评价指标。体检机构评价指标主要是指体检是否有健康监护资质、是否提供符合开展健康监护诊断资质的人员、是否有健全的组织保障、检查结果偏差率是否符合标准。健康检查项目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就业前健康检查率、定期健康检查率、离岗或转岗时体检检查率、职业病健康筛检率。
(2)职业健康监护信息管理评价指标
职业健康监护信息管理评价指标包括是否有健康监护信息管理工作组织、是否有健康监护信息管理人员、是否建立职工健康监护卡、监护卡内容是否完整等。
职业健康监护评价指标还包括监护档案管理指标、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发放管理情况、产生职业危害的场所管理情况、职业培训管理情况以及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等。
4.评价方法
职业健康监护评价方法主要有:
(1)按人群评价,分为个体评价和群体评价;
(2)按项目内容分类,分为检查表法和综合分析法;
(3)评价程序由用人单位对健康监护开展工作资料的收集准备阶段、依据评价方案开展评价工作的实施阶段及得出结论提出对策建议的完成阶段三个阶段组成。
(三)职业健康监护的档案管理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是指用人单位对本企业职工从事本职业建立的一份个人职业健康监护登记卡片(健康卡片)。它是劳动者健康变化与职业病危害因素关系的客观记录,也是职业病诊断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更是法院审理健康权益案件的物证。因此,要求用人单位保持职工个人健康监护档案的完整真实。
目前,我国整个职业健康监护的制度还未完善,远落要于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监督体制和机构不尽合理,有些企业对职业卫生意识淡薄,对职业性健康监护不够重视,加上没有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所以,政府职能部门要制定一套完整的、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用人单位要加强对职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工作,特别是流动性比较大的煤矿基建单位,管理应当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建立档案工作网络,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对职工健康监护的资料要及时整理、分析、评价并反馈,使之成为搞好职业卫生工作的科学依据。
职业性健康监护档案管理主要包括:劳动者的个人职业史和疾病史、家族病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相应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职业性危害因素的接触水平、个人防护用品佩戴情况、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职业病诊疗及健康分析等几个方面。
五、煤矿从业人员职业病预防的权利和义务
(一)煤矿从业人员职业病预防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六条对从业人员职业卫生保护权利作了明确的规定。
(1)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从业人员有权利要求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并督促教育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
(2)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劳动者有权利要求用人单位对其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时的健康检查。在职业病确诊后,用人单位要承担职业病患者诊疗、康复、护理等费用,直至患者痊愈或者死亡。
(3)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劳动者在上岗前要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明白这些危害因素对人体可能会产生的影响和后果,尤其是职业危害因素较多的岗位,劳动者应做好有针对性的个人防护措施。
(4)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用人单位要根据职工工种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健康教育,改善劳动环境,改变不良的作业方式,提供职业病防护用品,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5)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劳动过程中,发现有不良因素,如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工作超负荷、作业管理不善、“三违"现象严重等,职工有权利提出批评,向上级管理层检举和控告,力求保证自己工作中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6)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职工有权拒绝对个人健康不利的指挥和指令,同时也限制了管理者的权利,防止滥用职权强令指挥的现象发生。
(7)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职工是企业的主人,要积极参与企业各项工作,特别是在职业卫生方面的民主管理,因为这涉及自身健康利一益,要及时提出工作过程中职业卫生管理的漏洞,对职业病防治提出切合实际的意见和建议。
(二)煤矿从业人员职业病预防的义务
(1)遵守单位有关安全、卫生生产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为了避免职业危害事故发生,各个行业或企业都有自己独有的管理制度和作业规程,作为用人单位的职工,必须有遵章守I纪的意识,工作要服从管理,不出现违章违纪的行为,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
(2)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在企业履行
为职工提供各种劳动保护用品义务的同时,职工要有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积极正确佩戴。
(3)接受安全、卫生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安全、卫生生产技能。企业为了提高职工的综合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作为职工,要积极配合和接受。
(4)发现安全、卫生生产隐患,及时报告。如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职工有义务及时向上级管理层汇报,避免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
六、煤矿职业危害的防治措施
(一)预防煤矿职业危害的组织措施
1.规范管理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煤矿职业危害,煤矿企业必须加强职业卫生的监督管理工作,切实履行企业主体责任。煤矿企业应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充分完善管理机构,加大投入,积极引进专业管理人才和设备,制定切合企业实际的职业危害防治规划措施和方案;组织全员职业卫生培训和教育宣传;定期做好作业场所环境检测,定期对职工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认真做好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严格执行职业危害保护用品发放和使用的规定,督促和教育职工正确佩戴和使用职业危害防护用品;完善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特别是职工个人健康档案的建立,要做到力求完整。
2.加强监察
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履行职能,将督促煤矿企业落实新建、改建、扩建等工程项目职业危害防治设施“三同时’’(职业危害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工作作为重点,落实对煤矿企业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监察。积极监督煤矿企业设置职业危害防治工作部门、配备相关专业人员和装备、制订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督促煤矿企业做好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尤其是生产性粉尘的日常监测、分析和评价工作,建立健全有效的综合防尘、防毒等措施,加强个体防护,推进安全生产工作从以控制伤亡事故为主向全面做好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转变。
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督促煤矿企业依法搞好职工健康监护工作。首先,煤矿企业必须对新人井工人进行职业性安全技能培训和从事职业危害作业的工人进行上岗前体检,技能鉴定合格和身体适合作业才能上岗;对接触粉尘等有害因素的作业人员和离职职工按规定进行定期职业健康检查,建立完整的职业健康档案;对被诊断为职业病的职工,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并将其调离原工作岗位。对职业危害防治和职业病发病情况,煤矿企业应当按《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报告办法》的规定报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应由取得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完成。要督促煤矿企业开展岗前和工作中的定期职业危害防治知识培训,强化对职工的职业危害防治知识的教育,教育职工自觉遵守职业危害防治规章制度,正确使用职业危害防治设备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依法对煤矿企业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实施监督检查,依法查处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违法行为,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未有效开展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煤矿企业,要依法严肃查处。
煤矿企业发生职业危害事故后,必须及时报告。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根据职责组织对事故进行调查,并根据有关规定和“四不放过,原则,严肃查处;督促发生事故企业针对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生产设备、防护设施、规章制度、岗位培训、管理等情况,认真吸取事故教训,搞好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3.重视培训
煤矿企业和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重视职工的职业卫生培训工作。首先,对一线工人做好煤矿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和防护知识的宣传,提高职工的法律意识。其次,提高培训师资素养,改善教学培训条件和教学方法,使职工全面掌握个人防护技能和知识,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再者,企业要做好日常的培训教育工作,组织职工现场体验,现场学习,培养职工发现和解决为作现场安全隐患的能力。通过教育培训,使职工知法守法、知防会防,进而保障了职工的身体健康,也保障了企业生产的安全进行。
(二)预防煤矿职业危害的技术措施
1.革新工艺
煤矿企业积极进行工艺改革、革新生产设备是消除职业危害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煤矿企业采用先进的本质安全型设备和技术,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企业效益,也同时有效地改善了职工的作业环境,减少了职业危害因素,对生产一线的职工健康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2.湿式作业
煤矿企业在井下作业中主要采用湿式碾磨石英及耐火材料、矿山湿式凿岩、井下运输喷雾洒水等湿式作业措施。采用湿式作业,降低了生产性粉尘的浓度,净化空气,降低温度,有效地改善了作业环境,也就降低了工作环境对身体的有害影响。
3.密闭通风
在对不能采取湿式作业的场所,对生产性粉尘或有毒有害物质采用密闭通风的办法,能够有效防止粉尘飞扬和有毒有害物质四散对人体的伤害。
(三)预防煤矿职业危害的保健措施
1.健康检查
煤矿企业要依法组织职工进行职业性健康体检,上岗前要掌握职工的身体情况,发现职业禁忌症者要告知其不适合从事此项工作。在岗期间对作业职工的检查内容要有针对性,并及时将检查结果告知职工,对检查的结果要进行总结评价,确诊的职业病要及时治疗。对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离岗职工,要进行离岗前的职业性健康检查,按照国家规定安置职业病人。
2.个人防护
个人防护是整个职业危害预防的最后一道“防线”。职工本人要积极配合企业在职业卫生方面的管理工作,及时佩戴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正确掌握使用防护用品的知识和方法,使个人防护真正起到防护作用,以保证职工在作业环境中不受伤害。
【复习思考题】
1.煤矿瓦斯有哪些危害?
2.防止瓦斯爆炸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3.煤与瓦斯突出有哪些预兆?
4.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5.防止煤尘爆炸的措施有哪些?
6.什么叫煤的自燃倾向性?
7.煤炭自然发火的预兆有哪些?
8.简述预防煤炭自燃的措施有哪些?
9.煤矿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有几大类?
10.对一氧化碳中毒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11.什么是工伤?哪些情形不得认定为工伤?
12.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哪些内容?
13.什么是尘肺病?尘肺病预防措施有哪些?-
第三节应急救援中班组长的职责
班组长身处安全生产第一线,直接领导职工,他既是搞好班组安全的第一责任者,在重大事故发生初期又是现场抢险救灾的全权指挥者,所以其责任十分重大。班组长在防灾救灾中的职责主要有下列四项。
一、班组防灾救灾安全教育与训练演习
班组长对职工进行强制性的防灾救灾安全教育和培训,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班组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每一个职工都能认识到矿井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危险性,以及防灾救灾教育对矿井安全生产、消除事故隐患、减少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方面的重大意义后,才能真正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做到自觉遵章守纪,避免“三违”。增强法制观念,牢固树立安全意识。
提高职工对灾害发生时的应变能力,要抓好训练演习。但灾害事故发生时,要使每个职工做好自主保安,正确进行自救互救和安全脱险,就要靠平时加强救灾方面的技能训练和演习。通过训练和培训,达到人人能熟练佩戴自救器,懂得防御窒息、火焰烧伤、一氧化碳中毒等临时性防护措施,熟悉各种灾害发生时的避灾路线和安全出口等应变措施。
二、班组长在灾害发生时应采取临场应急措施
临场指挥与抢救遇难人员。在灾害发生初期班组长是临时抢救遇难人员的先驱指挥者。尤其是在灾害刚刚发生时,人心惶惶,环境险恶,情况瞬息万变,急需有人出来领导指挥,稳定遇险尚存人员的情绪,把握一切有利时机,协助受伤受惊吓人员脱离危险区,遇险者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千方百计设法营救,保住职工生命安全。所以班组长只要能及时赶到事故现场,就必须全力以赴、妥善指挥、拼命抢救遇险人员,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同时也要教育骨干和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发扬“~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拼搏精神抢险救灾。
查点现场人数,组织职工抗灾抢救。作为班组长首要的是关心管辖范围内全体职工的安全和健康,尤其在危难之时,更要想到灾区范围内哪些地方还有人进行生产活动,有无遇险的可能。所以班组长达到事故现场后首先要清点灾区内外的人数,做到无遗漏,以便采取各种办法帮助其躲避灾难。
在灾害事故发生的初期阶段,灾害所波及的范围和造成的危害一般是比较小的。这时,既是阻止和控制事故的有利时机,也是决定矿井和井下人员安全的关键时刻。大量的事故案例证明,在危难的情况下,依靠现场干部的正确指挥以及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积极正确地采取避灾措施,根据灾情和现有条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及时投入现场抢救,将事故消灭在初期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就能减少伤亡和损失。
正确进行事故抢救。首先要正确判断灾情,其次是要正确进行抢救。正确判断灾情,一是靠灾区附近和出事地点人员的直观感觉和可能利用的手段,仔细观察事故造成的各种异常变化和迹象(如烟雾、温度、风流状态、空气成分、巷道支护、涌水等),认真分析判断事故的性质和发生原因。二是查明事故发生的地点,并对灾害可能波及的范围和危害程度做出判断。三是根据事故性质和发生地点,结合井下巷道布置、通风系统、人员分布等情况,迅速判断有无诱发和伴生其他灾害事故的可能性。四是分析判断自己所在地点的安全条件,为抢险救灾或安全避灾提供依据,做好准备。
在查明灾情确实可抢救后,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和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的规定要求和办法,积极地投人到扑灭灾害的工作中。现场班组长要统一指挥和严密组织,严禁盲目蛮干和各行其是的不良做法。同时还要根据灾情和客观条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力求将灾害彻底扑灭。如因灾情严重或条件不足,在短时间内难以消除事故时,则应尽最大努力将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和程度,阻止灾情的扩大。在救灾过程中,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必须首先做好自身防护,切实保障救灾人员的安全,要提高警惕,避免中毒、窒息、爆炸、触电、二次突水、顶板二次垮落等再生事故的发生。
三、班组长应及时向矿调度室报告灾情
.
为了迅速、干净、彻底地扑灭灾害事故,只靠灾区人员的抢救能力是很有限的,必须将灾害事故的确切情况,及时向调度室汇报,以便得到矿山救护队和灾区以外人员的营救和更有效地扑灭灾害。
怎样向矿调度室报告灾情呢?一是灾害事故发生后,事故地点及其附近人员应利用电话或派出人员等方法,迅速将事故的性质、发生地点、时间、原因和危害程度向矿调度室报告;井下其他区域人员在发现异常现象后,也应及时汇报。二是根据事故性质和蔓延趋势,以最有效的方式,向可能受威胁区域的人员发出警报通知。三是在抢救事故期间,现场指挥人员应随时向调度室汇报灾情状况和抢救工作进展情况(如现有抢救力量、人员的情绪及身体状况、救灾的现有条件、事故发展趋势及后果、所采取的措施及所取得的效果等),也可以对下一步抢救工作的开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听候指挥部命令,组织完成安全撤离任务
当灾情发展迅猛,已无法进行现场抢救,并可能危及人员安全时,要立即请求救灾指挥部决策,在接到救灾指挥部下达的撤退命令后,现场班组长应立即有组织地带领灾区职工撤离灾区,并应遵守以下行动准则:
①沉着冷静。在撤离灾区时,要保持头脑清晰,做到临危不乱。所有人员都要坚定安全撤出灾区的信心,谨慎稳妥地行动。
②认真组织。在场的班组长和老工人要充分发挥核心骨干作用,组织带领其他职工统一行动。所有遇险人员都必须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准各行其是,独立行动。
③团结互助。所有遇险人员都应发挥团结互助的精神和先人后己的风格,主动承担工作任务,照料好伤员和年老体弱的同志,l司心协力地达到安全地点。
④加强安全防护。撤退前,应根据《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要求和灾变后的具体情况,确定撤退的路线和目的地;应尽量选择安全条件最好、距离最短的行动路线;在选择撤退路线时,既不可图省事、存侥幸心理而冒险行动.也不能犹豫不决而贻误战机。
抢险救灾实践证明,事故现场负责人(区队长、班组长、矿山干部,也包括有经验的老工人、瓦斯检查员等)若能发挥高度政治责任心,勇于承担事故现场救灾职责,正确组织遇险人员救灾与避灾,对减少灾害损失,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例如,1984年2月24日,平顶山矿务局大庄矿在4时30分左右发生一起明火火灾。被火烟包围的22231综采面的21人中,除了12名身体好的人员冲出危险区脱险外,还有9人被围困在火烟内,其中有驻矿监察处副处长张××和矿检查科郑××。张副处长在做好政治鼓动和稳定思想情绪后,统一组织指挥遇险人员,根据火烟来自采面入风和火烟速度及通风情况,缓缓撤向采面的回风巷。为了增加采面风量,在该采面回风巷中设有一台28 kW局部通风机和两道风门。遇险人员撤到回风巷内,穿过风门并停止局部通风机运转,然后立即用衣服等物品将风门严密封闭,以防止火烟向采面急速流动,保存回风巷中有限的新风。为了减少氧气消耗,张副处长要求遇险人员静卧待救,节约电源,并商讨脱险策略。当大家要求由回风流强撤时,张提出不能冒险盲目集体撤出,应先由两人侦察后再行议事。经两人侦察,发现烟浓温高不能撤退,遇险人员便撤返风门处待救。当他们发现烟雾又从回风巷口向他们逆退过来时,他们又将回风侧的三道消尘水幕打开,以降温、隔绝烟雾逆流和吸收有毒有害气体。6时30分,救护队还没有进入灾区,遇险人员心急难待,于是重新打开风门侦察,发现无烟,人员便进入采煤工作面,边行进边侦察。到机头处时,与调度室进行通话联系,要求火速派救护队抢救9人。经救护队奋力救灾,终于在8时30分将9名被困人员救出。
又如,1998年6月12日,淮南矿业集团公司新庄孜矿毕家岗井六号运煤石门掘进工作面发生的一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突出煤岩量650 t,瓦斯量12 600 m。当日12时18分,专职瓦斯检查工王××在六号运煤石门口以北5 m钻窝处,突然听到六号运煤石门掘进迎头人员尖声喊叫、风筒剧烈抖动声,以及从六号运煤石门内传来“噗噗”声,于是想到迎头去看看情况,但刚站起便感到腿发软,有被熏感觉,同时有一股强气流从里面向外推动,便意识到可能发生了事故。王随即向外撤退,并将五号运煤石门以北的3名钻工及在六号运煤石门外的8名矿工全部撤离事故现场,后又跑到附近的变电所打电话,向矿调度室汇报。矿领导立即布置停电撤人,组织抢救。经矿山救护队3昼夜的奋力抢救消除了事故。这次事故中只有2人遇难,1名被堵在灾区内人员被救护队救出。在这次事故中,专职瓦斯检查工在危险时刻能冷静地组织突出区域附近人员及时撤离事故现场,挽救了11个人的生命,减少了灾变损失。
【复习思考题】
1.简述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理原则。
2.简述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应急处理原则。
3.简述矿井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原则。
4.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的行动原则是什么?
5.简述化学氧自救器的使用方法。
6.瓦斯与煤尘爆炸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措施有哪些? 7.煤与瓦斯突出时的自救与互救措施有哪些? 8.矿井火灾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措施有哪些? 9.现场创伤急救技术有哪些? 10.应急救援过程中班组长的职责有哪些?
7.中学生上网危害及预防措施 篇七
农村低压配电网目前多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方式。在正常情况下, 中性线的作用是当三相负载不对称时, 保证中性线上的阻抗为零, 以消除中性点位移, 使三相的电压保持对称, 即各相负载的相电压恒等于电源相电压, 并与负荷变化无关;三相中一相发生断路, 只影响本相, 其他两相电压仍保持不变, 确保接在此两相上的电器设备仍能正常工作。
一旦中性线因故障断路, 在三相负载不对称时, 则会出现中性点位移, 负荷中性点将向负荷大的那相位移, 致使三相电压不平衡:负荷大的相电压降低, 而负荷小的相电压升高;三相负荷不平衡程度愈严重, 负荷中性点位移量就越大。
若在中性线断线时又发生了相线对地短路, 则中性点位移会更大。在低压接中性线保护中若发生中性线断线事故, 就等于电器设备失去了保安措施, 电器设备一旦漏电, 人体触及家用电器外壳将会造成触电, 危及人身安全。
2 中性线断线的常见原因
(1) 配电变压器的中性线 (中性点) 接线桩与导线连接接触不良, 维护不到位, 引发中性线断路。
(2) 配电变压器内部中性线引出线断路。
(3) 配电变压器的三相负载严重不平衡, 中性线电流过大或中性线导线截面积过小 (截面积小于相线的50%) , 导致中性线被烧断。
(4) 中性线接头处接触不良, 中性线电流过大, 导致导线发热、打火, 加剧导线氧化, 时间长了, 引起中性线断路。
(5) 三相四线制线路中性线上装有熔断器或单独的开关装置, 熔断器熔丝熔断或拉开开关, 造成中性线断路。
(6) 三相四线制线路检修及维护需要断开时, 先断开了中性线。
(7) 其他故障引起的中性线断路, 如大风刮断中性线, 车辆碰撞电杆、拉线, 树、竹压断中性线等造成中性线断路。
3 中性线断线的一般预防措施
(1) 中性线出线的连接要牢固可靠, 配电变压器及配电屏的引入、引出线, 如采用铝导线, 应使用铜铝过渡线夹或铜铝接线端子, 且宜采用压接型。加强日常巡视和维护, 特别要进行夜间巡视, 发现接头出现火花和发热现象应及时进行处理。
(2) 三相四线制供电, 单相负载应尽量分配均匀, 保持三相负载平衡。在定期测量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的同时, 充分利用“用电采集”和“配变监测”等远程监测系统, 加强对三相电流的监视, 发现不平衡及时进行调整。
(3) 中性线电流不能大于相线电流的25%, 中性线导线截面积不能小于相线截面积的50%, 相线为35 mm2及以下导线时, 中性线与相线截面积应相同。
(4) D, yn11接线的变压器, 在节能、担负不对称负载能力、单相短路保护灵敏度、抑制谐波能力等方面的性能, 均比Y, yn0接线的变压器好。因此配电变压器应优先选用D, yn11接线的。
(5) 三相四线制线路的中性线, 严禁安装熔断器和单独的开关装置。
(6) 三相四线制线路检修或维护需断开时, 应先断开相线, 后断开中性线, 恢复送电顺序与之相反, 即先恢复中性线, 后恢复相线。
(7) 配电网要做好接地工作。变压器台及主干线、主要分支线末端、接户线入口处, 均应将中性线重复接地, 重复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总容量为100 kVA以下的变压器, 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总容量为100 kVA及以上的变压器, 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8.中学生上网成瘾的成因及对策 篇八
关键词:上网成瘾;危害;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3-021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3.136
初中阶段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学生的身体、心理、知识等各个方面正处于发育高峰期,网络想带给学生生活和学习便利的同时,也给他们造成了许多危害,很多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沦陷于网络,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那么,如何解决中学生上网成瘾的问题呢?下面笔者从中学生上网成瘾的原因入手,谈几点解决对策。目前学生上网成瘾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上网成瘾的原因
(一)学生自控能力的欠缺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特别强,平时的课堂学习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大都通过电脑或手机等渠道来扩大知识面,拓宽视野。而正处于心理、行为上变动期的青少年,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等正处于逐渐完善阶段,自制性和自律性正处于成长阶段,抵抗吸引和诱惑的能力较低,网络的新鲜和精彩异常吸引着这些自控能力较弱的学生。
(二)自我意识强烈
初中阶段是自我意识最强烈的时期,伴随着强烈的叛逆心理,学生具体表现为:想摆脱家庭、教师、学校的约束和管理,追求独立的个性,实现自我。虚拟的网络恰好提供了适合初中生展示和追求的一切。学生可以自我展示、自我追求、自我依恋、实现自己成人梦想的空间。可网络充满了“黄”“毒”“假”,对于中学生来说,难以抵抗网络刺激、诱惑的信息。
(三)学生意志的薄弱
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枯燥无趣,不能自我约束,自我要求,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消极。他们以“学习压力较大,减轻压力、宣泄心中的苦闷”为由,接触网络,而渐渐在网上寻求安慰、刺激和快乐,以至于陷入网络不能自拔。
(四)家庭教育的缺陷
大部分学生上网成瘾,是父母放任自流开始的。如果学生在使用手机的一开始,家长就能明确提出使用要求,学生或许就不会成为网络的受害者。
二、学生上网成瘾的主要形式
学生上网成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找准学生上网成瘾的原因,才能更好地纠正学生痴迷网络的不良习惯。而不同学生上网成瘾的原由和状况不同,必须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合理的教育方式进行干预。
(一)“游戏性”
沉迷于网络的学生有85%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打网络游戏。而网络游戏中所渗透的不良价值观,易引发青少年沉迷网络不能自拔,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交友性”
网上交友是学生沉迷网络的一个重要原因。学生上网所结实的朋友来自不同国度、不同年龄的各种群体,大都通过网络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但部分同学把网络的交流当成了情感上依恋和支持,常在网络上向网友倾诉,释放心里的压力和内心的郁闷,以至于渐渐不能自拔。
(三)“色情性”
平时在浏览网页时,会是不是弹出“黄色网页”,学生对这新奇古怪的东西天生充满着好奇,再加上中学生自制能力差,很容易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容易沉迷于内容低级、庸俗的网上暴力、色情等不健康的内容。
三、预防中学生沉迷上网的对策
(一)学校应加大宣传力度
作为对青少年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应对学生使用网络的利弊等进行宣传,让学生形成正确使用网络的观念,提高学生使用网络的基本意识。同时,学校应加强监管力度,做好对学生使用电脑和手机上网的管理工作,通过制度和条例等形式约束学生沉迷网络的行为,进而建立一种长期有效的制度、体系,保证学生文明使用网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校可采用主题班会、黑板报、橱窗、演讲、辩论会、班会、板报等活动宣传正确使用网络的重要性,还可以通过案例及让学生现身说法等主题活动,让学生明确网络的双重性,提高使用网络的认识。
(二)家庭应加强引导和监督
社会工作压力的偏重,父母平时对孩子关心有限,管理上存在空闲,是学生沉迷于网络的直接原因之一。如果父母能高度重视,对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危害能提前预防,就能挽救许多少年堕落。一个健康、和谐、民主的家庭,能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自由和快乐,避免他们沉迷于网络。家长对沉迷网络的孩子应尽量做到理解,理解孩子的心理、理解孩子的苦恼,并增加沟通的机会,加大交流,低下头来共同制定使用网络的协定,这有利于改善孩子戒除网瘾。
网络本身没有错,关键是我们如何使用。有些家长拒绝孩子使用网络,这也不是万全之举。在我们的社会中网络无处不在,家长只要做好引导和监督工作,及时沟通,就能确保孩子正确上网,避免他们沉迷于网络。
(三)家校应加深联系和沟通
很多家长在发现学生玩网络游戏,利用网络查找作业答案,使用网络交友时未及时制止,直到学生沉迷于网络时才采用了一些措施:批评、教育、打骂,甚至是把手机、网络等切断。这时候,已有网瘾的青少年不可能会轻易走出来了。学生在家使用网络已有不良倾向时,家长应联系学校,家校共同关注,共同教育,让学生摆脱网络的不良影响。同时,学校发现学生有类似沉迷上网的趋势时,也应主动联系家长,了解学生离开学校后的情况,杜绝真空时间段。只有这样,加强家校联系,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更好地发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作用。
总之,沉迷网络对学生的影响之大、影响之重是不可忽视的。只有清楚学生沉迷于网络的主要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和指导,才能使学生尽早走出网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樊琳,郜益珊. 家校协同式教育对大学生网络不良行为的干预[J]. 学理论,2013(20) .
[2] 刘国治. 预防中学生网瘾的教育对策[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35) .
9.中学生上网危害及预防措施 篇九
1.目的:
为认真贯彻职业病管理与防治的相关法律法规,切实做好职工职业健康保障工作,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根据上级有关部门要求,结合公司实际,现对公司各岗位(工种)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做如下规定
2.内容要求:
2.1粉尘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
粉尘是指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当它侵入呼吸系统后,会引发尘肺病。粉尘危害可能产生的职业病有:矽肺病及尘肺病。2.2粉尘作业的劳动防护主要措施:
2.2.1改革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尽量将手工操作转为机械化、自动化和密闭化操作;
2.2.2定期监测,即对作业环境的粉尘浓度实施定期检测,使作业环境的粉尘浓度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允许范围内; 2.2.3加强宣传教育,普及防尘的基本知识;
2.2.4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口罩),做好个人防护。2.2.5公司在岗接触粉尘作业的工种主要有:打磨等; 3.噪声的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
3.1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是全身性的,既可以引起听觉系统的损伤,也可以对非听觉系统产生影响。这些影响的早期主要是生理性改变,长期接触比较强烈的噪声,可以引起病理性变化。此外,作业场所中的噪声还可以干扰语言交流,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引起意外事故。噪声对听觉系统的损伤主要引起噪声性听力损伤;对非听觉系统的损害主要是对神经、心血管、生殖、消化等系统引起的特异或非特异的有害作用。
3.2噪声危害防护措施
3.2.1控制噪声源: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或消除噪声源,采用无声或低声设备代替发出强噪声的设备,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噪声危害的一种办法。
3.2.2控制噪声的传播:采用吸声材料装饰在车间的内表面,如墙壁或房顶,或在工作场所内悬挂吸声体,吸收辐射和反射的声能,使噪声强度降低。具有较好的吸声效果的材料有玻璃棉、矿渣棉、棉絮等。为了防止通过固体传播的噪声,必须在机器或振动体的基础与地面、墙壁联接处设隔振或减振装臵。
3.2.3个体防护:接触噪声的人员佩戴耳塞、耳罩
3.2.4健康监护:定期对接触噪声的工人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听力检查,观察听力变化情况,以便早期发现听力损伤,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噪声作业工人应进行就业前体检,取得听力的基础材料,凡是有听觉器官疾患、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疾患或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者,不宜参加强噪声作业。4.有毒有害气体职业危害及预防
4.1家具行业主要有毒有害气体为甲苯、二甲苯、正己烷、乙酸丁酯等,一般使用在我们的喷油与油漆车间
4.2危害:苯,属于致癌物质,主要损害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能够引起头晕头痛、昏迷抽搐、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甚至死亡等。4.3防护措施 4.3.1设臵独立的喷漆间
4.3.2喷漆间必须采用上进风下出风、正负压相结合的通风方式,保证空气新鲜通畅
4.3.3必须使用水帘(水幕)降毒和流水排毒的措施,保证喷漆间毒物及时排出
10.变频电源的谐波危害及解决措施 篇十
作者:华腾开元 发表时间:2010-2-3 17:11:29 阅读:次
一、变频电源应用中的问题
在工业调速传动领域中,与传统的机械调速相比,用变频电源调速有诸多优点,应用非常广泛,但由于变频电源逆变电路的开关特性,对其供电电源形成了一个典型的非线性负载,变频电源在现场通常与其它设备同时运行,例如计算机和传感器,这些设备常常安装得很近,这样可能会造成相互影响。因此,以变频电源为代表的电力电子装置是公用电网中最主要的谐波源之一,其对电力系统中电能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供电系统谐波的定义是对周期性非正弦电量进行傅立叶级数分解,除了得到与电网基波频率相同的分量,还得到一系列大于电网基波频率的分量,这部分电量称为谐波。谐波频率与基波频率的比值(n=fn/f1)称为谐波次数。电网中有时也存在非整数倍谐波,称为非谐波(Non-harmonics)或分数谐波。谐波实际上是一种 干扰量,使电网受到“污染”。电工技术领域主要研究谐波的发生、传输、测量、危害及抑制,其频率范围一般 为2≤n≤40。
二、谐波的产生过程
向公用电网注入谐波电流或在公用电网上产生谐波电压的电气设备称为谐波源。具有非线性特性的电气设备是主要的谐波源,例如带有功率电子器件的变流设备,交流控制器和电弧炉、感应炉、荧光灯、变压器等。
谐波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非线性负载所致。当电流流经负载时,与所加的电压不呈线性关系,就形成非正弦电流,从而产生谐波。
谐波频率是基波频率的整倍数,根据法国数学家傅立叶(M.Fourier)分析原理证明,任何重复的波形都可以分解为含有基波频率和一系列为基波倍数的谐波的正弦波分量。谐波是正弦波,每个谐波都具有不同的频率、幅度与相角。谐波可以区分为偶次与奇次谐波。在平衡的三相系统中,由于对称关系,偶次谐波已经被消除了,只有奇次谐波存在,奇次谐波引起的危害比偶次谐波更多更大。我国工业企业也越来越多的使用产生谐波的电气设备,例如晶闸管电路供电的直流提升机、交-交变频装置、轧钢机直流传动装置、晶闸管串级调速的风机水泵和冶炼电弧炉等。这些设备取用的电流是非正弦形的,其谐波分量使系统正弦电压产生畸变。谐波电流的量取决于谐波源设备本身的特性及其工作状况,而与电网参数无关,故可视为恒流源。各种晶闸管电路产生的谐波次数与其电路形式有关,称为该电路的特征谐波。除特征谐波外,在三相电压不平衡,触发脉冲不对称或非稳定工作状态下,上述电路还会产生非特征谐波。进行谐波分析和计算最有意义的是特征谐波,如果5,7,11,13次等。如直流侧电流波纹较大,则5次谐波幅值将增大,其余各次谐波幅值将减少。当电网接有多个谐波源时,由于各谐波源的同次谐波电流分量的相位不同,其和将小于各分量的算术和。变压器激磁电流中含有3,5,7等各次谐波分量。由于变压器的原副边绕组中总有一组为角形接法,为3次谐波提供了通路,故3次谐波电流不流入电网。但当各相
激磁电流不平衡时,可使3次谐波的残余分量(最多可达20%)进入电网。
三、谐波危害
对于电力系统来说,电力谐波的危害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1)增加输、供和用电设备的额外附加损耗,使设备的温度过热,降低设备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2)电力谐波对输电线路的影响:
谐波电流使输电线路的电能损耗增加。当注入电网的谐波频率位于在网络谐振点附近的谐振区内时,对输电线路和电力电缆线路会造成绝缘击穿。
(3)电力谐波对变压器的影响:
谐波电压的存在增加了变压器的磁滞损耗、涡流损耗及绝缘的电场强度,谐波电流的存在增加了铜损。对带有非对称性负荷的变压器而言,会大大增加励磁电流的谐波分量。(4)电力谐波对电力电容器的影响:
含有电力谐波的电压加在电容器两端时,由于电容器对电力谐波阻抗很小,谐波电流叠加在电容器的基波上,使电容器电流变大,温度升高,寿命缩短,引起电容器过负荷甚至爆炸,同时谐波还可能与电容器一起在电网中造成电力谐波谐振,使故障加剧。(5)影响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工作可靠性:
特别对于电磁式继电器来说,电力谐波常会引起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误动或拒动,使其动作失去选择性,可靠性降低,容易造成系统事故,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6)对通讯系统工作产生干扰:
电力线路上流过的幅值较大的奇次低频谐波电流通过磁场耦合时,会在邻近电力线的通信线路中产生干扰电压,干扰通信系统的工作,影响通信线路通话的清晰度,甚至在极端的情况下,还会威胁着通信设备和人员的安全。(7)对用电设备的影响:
电力谐波会使电视机、计算机的图形畸变,画面亮度发生波动变化,并使机内的元件温度出现过热,使计算机及数据处理系统出现错误,严重甚至损害机器。
此外,电力谐波还会对测量和计量仪器的指示不准确及整流装置等产生不良影响,它已经成为当前电力系统中影响电能质量的大公害。
四、谐波治理
治理谐波问题,抑制辐射干扰和供电系统干扰,可采取屏蔽、隔离、接地及滤波等技术手段。治理谐波的主要措施有:加大系统短路容量;提高供电电压等级;增加变流装置的脉动数;改善系统的运行方式,设置交流滤波器等都能减小系统中的谐波成分。交流滤波器又分为无源滤波器和有源滤波器两种。有源滤波器是一种向系统注入补偿谐波电流,以抵消非线性负荷所产生的谐波电流的能动式滤波装置。它能
对变化的谐波进行迅速的动态跟踪补偿,且补偿特性不受系统阻抗影响。其结构相对复杂,运行损耗较大,设备造价高;在补偿谐波的同时,也会注入新的谐波。无源滤波器(又称LC滤波器)是利用LC谐振原理,人为地造成一条串联谐振支路,为欲滤除的主要谐波提供阻抗极低的通道,使之不注入电网。LC滤波器结构简单,吸收谐波效果明显;但仅对固有频率的谐波有较好的补偿效果;且补偿特性受电网阻抗的影响很大,在特定频率下,电网阻抗和LC滤波器之间可能会发生并联谐振或者串联谐振。
五、综述
11.变压器出口短路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篇十一
关键词:预防变压器出口短路措施
0引言
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网的核心设备之一,因而其稳定、可靠运行将对电力系统安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设计制造技术、工艺以及运行维护水平的限制,变压器的故障还是时有发生,尤其是近年来逐步引起人们重视的变压器近区或出口短路(以下简称出口短路)故障,大大影响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1变压器出口短路的危害
电力变压器在发生出口短路时的电动力和机械力的作用下,绕组的尺寸或形状发生不可逆的变化,产生绕组变形。绕组变形包括轴向和径向尺寸的变化,器身位移,绕组扭曲、鼓包和匝间短路等,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一大隐患。变压器统组变形后;有的会立即发生损坏事故,更多的则是仍能继续运行一段时间,运行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变形的严重程度和部部位。显然,这种变压器是带“病”运行,具有故障隐患。这是因为:
1.1绕组机械性能下降,当再次遭受到短路电流冲击时,将承受不住巨大的冲击电动力的作用而发生损坏事故。
1.2绝缘距离发生变化,或固体绝缘受到损伤,导致局部放电发生。当遇到过电压作用时,绕组便有可能发生饼间或匝间短路导致变压器绝缘击穿事故。或者在正常运行电压下,因局部放电的长期作用,绝缘损伤部位逐渐扩大,最终导致变压器发生绝缘击穿事故。
1.3累积效应,运行经验表明,运行变压器一旦发生绕组变形,将导致累积效应,出现恶性循环。
因此,对于绕组已有变形但仍在运行的电力变压器来说,虽然并不意味着会立即发生绝缘击穿事故,但根据变形情况不同;当再次遭受并不大的过电流或过电压,甚至在正常运行的铁磁振动作用下;也可能导致绝缘击穿事故。所以,在有的所谓“雷击”或“突发”事故中,很可能隐藏着绕组变形的故障因素。
2防止变压器出口短路的技术措施
2.1变压器出口的中低压侧加装绝缘热缩套。对变压器的中、低压侧电压等级是35KV及以下的,只要其出线采用的是硬母线,可以从变压器出口接线桩头一直到开关柜的母线,包括开关室内高压开关柜底部母排,全部加装绝缘热缩套。如果采用的是软母线,可在变压器出口接线桩头和穿墙套管附近加装绝缘热缩套。这样可有效防止小动物等造成的变压器出口短路。
2.2对变压器的中、低压侧为35KV或10KV电压等级的变压器,由于其中性点属于小电流接地系统,所以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单相接地时发生谐振过电压,从而引起绝缘击穿,造成变压器的出口短路。
2.3对变压器中低压侧的支柱瓷瓶,包括高压开关柜可更换爬距较大的防污瓷瓶,或者涂刷常温固化硅橡胶防污闪涂料(RTV或PRTY),防止绝缘击穿造成的变压器出口短路。
2.4将变压器中低压侧的开关更换为开断容量更大的开关,防止因开断容量不足引起开关爆炸造成的变压器出口短路。
2.5对变压器、母线及线路避雷器要全部更换为性能良好的氧化锌避雷器,提高设备的过电压水平。
2.6不断完善变压器的保护配置。变压器的继电保护尽量采取微机化,双重化,尽可能安装母线差动保护,失灵保护,提高保护动作的可靠性,灵敏性和速动性。变压器的中低压侧应配置限时速断保护,动作时间应<0.5秒。确保在变压器发生出口短路时,可靠快速切除故障,减小出口短路对变压器的冲击和损害。
2.7对进线为双电源备用电源自投的110KV变电站,要采取措施防止备用电源自投对故障变压器的再次冲击。
2.8基建和技改时应选用短路阻抗高、抗出口短路能力强的变压器,并采用合理的主接线方式,降低短路电流。特别对寓大电源距离近的大容量变压器更要选择高的短路阻抗,此外,也可采用分裂变或者加装电抗器来降低短路电流。
3防止变压器出口短路的管理措施
3.1加强变压器保护的年检以及继电保护的管理工作,确保其动作的正确性,杜绝故障时因保护拒动对变压器造成的损害。
3.2科学合理的计算保护定值,消除保护“死区”,快速切除流过变压器的故障电流,以减小过电流对变压器的冲击。
3.3加强电缆构封堵,严防小动物进入开关室,避免小动物引起的单相接地造成变压器的出口短路,也避免其引起的过电压对变压器的损害。
3.4对于全封闭的开关室,加装排气扇通风,或者安装抽湿机,始终保持开关室的干燥,防止设备凝露及污闪事故造成的变压器出口短路。
3.5加强对变压器出口处避雷器的预试和运行维护,确保其对因雷击等产生的过电压的吸收,防止避雷器损坏造成的变压器出口短路。
3.6加强技术监督工作,严禁设备超周期运行,对室内母线及瓷瓶定期清扫,及时进行耐压试验,确保设备绝缘良好。每年安排2次以上的设备红外线普测,积极开展避雷器在线监测、绝缘在线监测、高压开关SF6气体在线监测等项目,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状况。
3.7对新投运的变压器和未作过变形测试的变压器全部做一次变形测试,保留测试数据,这样,在变压器遭受出口短路冲击后,可以此作为基础数据判断变压器变形程度,认定变压器能否继续运行。对未发生明显绕组变形的变压器,及时投入运行,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大大缩短了检修周期。
3.8加强电网规划、建设的科学管理,合理安排运行方式,限制短路电流,减小出口短路对变压器造成的损害。
12.公路隧道渗漏水危害及预防措施 篇十二
关键词:隧道,渗漏水,防水夹层,接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交通事业得到蓬勃的发展,公路隧道作为公路工程建设中重要的结构物,也迎来了空前的建设高潮。因为它在改变线形、缩短里程以及提高运营效益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其运营管理却不尽如人意,目前大约占总数1/3的公路隧道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渗漏水现象。
1 公路隧道渗漏水危害
1)对隧道的稳定、洞内设施、行车安全、地面建筑和隧道周围水环境产生诸多不良影响甚至威胁。
2)路面积水,行车环境恶化,降低车轮与路面之间的附着力,行驶在上面的车辆容易由于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力减小而发生滑移现象。
3)隧道渗漏水加快其内部设施锈蚀,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缩短线路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维修费用。
4)长期渗漏水容易使衬砌剥落、风化、隧道的使用可靠性降低,如果渗漏水中含有侵蚀介质,将造成衬砌劣化,降低衬砌的承载能力。地下水隧道区域汇集将浸泡腐蚀隧道围岩,使围岩强度和稳定性降低,冲淘衬砌背后围岩形成空洞,影响围岩和衬砌的长期稳定,形成巨大的水压力,威胁衬砌安全。
5)在寒冷地区,反复的冻融循环在衬砌内部造成混凝土冻胀开裂的破坏;在衬砌和围岩之间造成冻胀,引起拱墙的破坏。
2 公路隧道的渗漏原因分析
2.1 隧道的开挖使地下水渗流场发生了变化,隧道周边的地下水集中向隧道方向排泄
多年来,赋存于地层中的地下水按照由高压力区向低压力区渗透、补充、排泄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的正常渗流场和循环系统,通过正常的循环系统保持了地下水的基本稳定。隧道的开挖,在原有地层中形成了一个“空洞”,破坏了原地下水的平衡状态,形成了地下水的的压力区,改变了地下水的地下径流方向,向着开挖后的隧道方向汇集。研究表明,隧道开挖后,在隧道周围一定范围内形成了围岩松动区,在此范围内,由于地层原始地应力的调整,围岩产生变形,裂缝张开,从而使地下水沿张开裂缝流入隧道,而在隧道开挖轮廓线较远处,地层未受到扰动,地下水的径流路线仍按原来的规律进行。由于地下水径流路线的改变使流入隧道附近的地下水量突然增多,给隧道渗漏水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2.2 隧道防水层失效
公路隧道复合衬砌中铺设的防水夹层可称之为结构外的防水,也是隧道防渗漏的第一线。从结构外防水的目的来看,防水层就是利用防水材料在隧道的结构外形成一道隔水屏障。但由于设计施工或是选择防水材料不当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防水层并没有起到预计的效果。
2.3 隧道接缝处的防水失效
隧道接缝处的防水一般是指伸缩缝、沉降缝、施工缝和变形缝的防水。伸缩缝、沉降缝和施工缝亦称“三缝”。为便于施工而设置的缝为施工缝,若建筑物平面尺寸过大,因热胀冷缩的缘故,可能导致在结构中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需在结构一定长度位置设缝将建筑分成几部分,该缝即温度缝,为避免沉降不均匀而破坏结构所设置的缝为沉降缝。隧道中最易渗水的部位就是施工缝和变形缝。根据资料,国内既有隧道的渗漏水70%是在“三缝”和变形缝处。施工缝出现渗漏一般采用注浆就可以解决,而变形缝渗漏采用一般的化学浆体可以暂时堵漏,但时间长了由于温度沉降缝变化产生的相对运动,变形缝也在变化,而浆体不能适应故也不能长时间的防水。公路隧道的变形缝为保险起见通常设三道防线,即迎水面处缝内嵌有弹性密封膏,中间是中埋式止水带,结构内面又是弹性密封膏。尽管设有三道防线,却仍有很高的渗漏几率。
2.4 衬砌混凝土结构自身的防水失效
衬砌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是公路隧道的第二道防水线,也是最后一道防火线。目前尽管采取各种方法和措施来配置各种防水混凝土,但在实际工程中还是出现很多混凝土渗漏的情况。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1)混凝土本身存在缺陷,如混凝土表面呈蜂窝麻面。防水混凝土必须认真施工才能防水,如果混凝土振捣不够、漏振、漏浆等都会导致混凝土自防水失效。2)衬砌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公路隧道衬砌混凝土的裂缝一般表现为拱部墙部的环向裂缝、纵向裂缝以及各种乱向裂缝。混凝土一旦出现贯穿裂缝就不可能防水了。
3 公路隧道渗漏的若干预防措施
3.1 采取措施尽量割断或减少地下水向隧道方向的渗流
割断或减少地下水向隧道方向的渗流是防止隧道渗漏水的主动性措施。其主要措施如下:
1)浅埋隧道洞口隧道上方的洼地要填平,对可能渗入隧道中的池塘、沟渠进行疏浚、铺砌,减少池塘或沟渠水下渗。
2)隧道开挖时,尽量采用光面预裂等控制爆破技术,尽量减少开挖对地层扰动,缩小爆破引起的松动区,从而减小地下水对隧道的危害。
3)在高压富水破碎软弱围岩地段,开挖前进行全断面或帷幕注浆,在开挖隧道周围形成一定厚度的不透水或弱透水的防水帷幕圈,防止或减少地下水向隧道渗流。
3.2 提高复合衬砌防水夹层的完整性和密闭性
1)选用优良的防水材料。
选择性能优良的防水材料是保证防水夹层的完整性和密闭性的物质基础。目前公路隧道的防水夹层一般由防水板和垫层组成。选择防水板材料除需满足基本防水要求外,还要具备抵抗各种变形强度和延伸性能、抵抗高温老化和低温冷脆性能,还要有抵抗穿刺挤压及抵抗介质侵蚀性能以及与基层紧密粘结的性能。
2)防水板的施工采用无钉铺设。
防水板的铺设工艺有两种,即有钉铺设法和无钉铺设法。由于有钉铺设法在形式上已经破坏了防水板的完整性,因此这种方法基本上被无钉铺设法所取代,无钉铺设法将防水板与固定垫层的塑料垫片热合在一起,基本上保证了防水板的完整性和密闭性。
3)提高隧道的初期支护质量。
由于减少作用在防水层的压应力和剪应力是防止防水层破坏的重要途径,所以应加强初期支护增加围岩的自承能力。由于混凝土表面的不平整极易破坏防水层的完整性,所以应使喷射混凝土表面在宏观和细观上尽可能平整。
3.3 提高隧道接缝处的防水能力
1)对弹性密封膏做缓膨胀处理。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用水以及洞内湿度较高等原因导致弹性密封膏在下一阶段混凝土未浇筑之前已经膨胀,导致其失去后期膨胀止水功能。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一般是对其做缓膨胀处理,为后期膨胀止水提供一定空间,增加弹性密封膏与混凝土基面之间的密实性。
2)对中埋式止水带接茬处的正确处理。
对止水带来说,其接茬处是防水的薄弱环节。除了对止水带接茬处打磨整形并可靠胶合外,还应尽量将接茬处设置在边墙或拱脚上下排水坡度较大处,使水流尽快顺畅通过接茬处。
3.4 提高衬砌自防水能力
1)合理配置防水混凝土。
由于对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的认识比较片面,往往只看重混凝土的抗渗等级,错误地认为抗渗等级越高其自防水效果越好。其实抗渗等级越高需要的水泥比例越高,而这样却容易使混凝土收缩裂缝增多,就起不到防水的效果。目前隧道工程中用的最普遍的是外加剂型防水混凝土的外加剂与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试验,并且确认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2)加强混凝土的施工与养护工作。
在混凝土的施工作业过程中,由于施工的不慎导致混凝土因振捣不够、漏振漏浆等使混凝土存在缺陷。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可以减少混凝土水分因过早蒸发而产生干缩裂缝。
4 结语
隧道的渗漏问题是比较普遍的但也是影响隧道安全运营的重大问题。文中根据目前的防排水措施,对隧道的渗漏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预防隧道的若干措施。随着隧道工程技术的发展及防水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在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及努力下,相信不久的将来隧道工程的防水状况会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参考文献
[1]杨新安,黄宏伟.隧道病害与防治[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2]吕康成,崔凌秋.隧道防排水工程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薛绍祖.地下建筑工程防水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王薇,向延念.隧道的检查、养护与无损检测[J].世界隧道,2002(5):64-67.
[5]王建秀,朱合华,唐益群,等.双连拱公路隧道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1):195-201.
【中学生上网危害及预防措施】推荐阅读:
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09-03
百禄桥镇中学留守儿童帮扶方案及措施06-28
宣传栏内容(四)中学生吸烟的危害知识讲座08-28
芒市轩岗中学2015年校园及周边环境排查情况及整改措施汇报07-26
中学生预防溺水承诺书09-29
预防溺水安全中学生倡议书09-12
中学传染病预防06-26
九龙中学目标管理措施10-19
马桥中学预防疟疾工作总结06-11
中学六五普法工作措施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