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大学生的意义

2024-08-14

三下乡大学生的意义(14篇)

1.三下乡大学生的意义 篇一

为了使我的暑假过得有意义,我参加了院团委举办的暑期三下乡活动。

早就听师兄师姐们说过社会实践很有意义,很有意思。

报着为社会服务的心态和充实自己的想法,我顺利地通过了两轮面试,很荣幸的成为了暑期社会实践的一分子。

按照我最初的意愿,我加入了调研组。

让我意想不到的是,社会实践之前还有10天的模拟社会实践。

那几天我们主要进行文娱汇演的排练,还有我们调研组的工作,调研主题的确定,调研题目的拟定,期间我们还去南亭村模拟调查。

那段时间真的很忙,不仅要保障自己的学习,每天还要去文娱的排练,加上自己的一些私事,忙得我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我一直不可能完成的事:减肥。

虽然累和苦,但当我们看到我们学生自己排练出来的晚会成型时,心里都感到无比的欣慰。

进过5天的实践准备阶段后,7月10号,我们惠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出发了。

一路上,我带着期待激动的心情,我渴望我在这7天内过得充实、有意义,给我的人生留下美好的回忆。

到了惠来的前詹镇西浦小学,即我们西浦小队的驻点,一看到那些教室,我就害怕了。

我怕我适应不了这里恶劣的环境,临阵逃跑,不仅自己没面子,还给整个团造成不良的影响。

不过我告诉自己,来这里就是来吃苦的,吃得苦中苦,才能成为人上人。

回想起这7天的宝贵时间,我真的收获不少。

第一,我认识了很多朋友。

以前我是比较内向的,不擅于交新朋友。

在那里我和我们队的人一起吃饭,一起工作,一起玩笑,让我放开了不少。

我发现,只要我敢于与别人交谈,诚心实意的与他们交朋友,他们大多数都是很乐意的。

而且我发现,每个人都有他们的优点,闪亮点,都有值得我们从中学习的东西。

在那里我还结交了一个和我意趣非常相投的朋友,这是非常难得的。

第二,这次实践提高了我的工作能力。

由于高中时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我几乎没去培养过我的工作能力。

刚进大学,社团面试我都失败了。

所以我深刻的认识到培养工作能力的重要性。

由于这次实践是团委负责,他们负责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都让我受益匪浅。

而且参加调研组的工作,也让我了解了进行调研工作的大致流程,调研组的运作方式,调研工作应注意的事项。

第三,这段时间让我真正的接触了大自然,接触了农村。

虽然我不是住在城市,但从小就住在鸽子似的住宅房的.我,多么渴望能接触一下农村特有的东西。

这里的海风习习,这里的稻田无垠,这里晚上的星星是我见过的最大颗,最闪耀的。

第四,这次实践让我对惠来有了一些了解。

虽然我也是潮汕人,但毕竟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特色。

我知道,我们这些大学生搞得这么轰轰烈烈的实践,或许不能给惠来带来什么,或许只有一点点的作用。

其实最大的收益人是我们,我们能从中锻炼自己,了解社会,这对我们以后的工作,生活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三下乡活动每年都进行着,希望我们办得越来越好,给当地老百姓带去更多更有用的东西。

2.三下乡大学生的意义 篇二

此次调查以关于大学生三下乡对当地村民的影响为主题, 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2015 年社会实践湛江团成员41人, 以问卷、走访等调研方式, 在广东省湛江雷州市白沙镇黎郭村和东岭村采访了当地村民。

1 大学生“三下乡”为当地农民带来的积极影响

1.1 丰富了村民的日常生活

在“您是否还希望大学生继续到该地进行三下乡活动? ”的问题上, 99.24%的村民选择了是, 0.76%的村民选择了否。 极大多数村民认为本次三下乡活动并没有打扰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大多数的当地村民都希望大学生继续到该地进行三下乡活动。这是给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的极大的认可、支持与鼓励。

目前, 我国村民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 对精神文化的需要越来越强烈。 然而, 少数边远地区的村民还很难看到报纸、杂志、电视等, 大学生三下乡活动正好可以满足当地村民在这方面的需要。 大学生给当地村民带来了一台台精彩的文艺演出、一部部有教育意义的电影、一批批有价值的图书等等, 这丰富了村民的日常生活, 满足了他们的精神文明需要。

1.2 帮助当地学生和村民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三下乡活动得到了村民很大的认可。95%的村民选择了“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 让他们见识到外面的世界”和“对他们的思想启蒙和人生教育有所帮助”, 5%的村民选择了“对学生们有短期的积极作用, 但没有长远的影响”, 没有人选择“对学生没有任何帮助”这一个选项。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的栋梁。 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而且拓展了他们的视野和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质。 同时, 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也提高了当地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提高了当地村民对国家政策的理解能力。 这有助于国家政策在农村的落实和贯彻, 有助于增强村民提高增收致富的能力, 有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1.3 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当前, 一些地方在教育方面还存在学生因贫困辍学、教学资源短缺、校舍设施落后等现象, 在医疗卫生方面还存在医疗卫生条件差、农民看病难、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等现象, 在科技文化方面还存在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等现象。 而大学生进行的科技下乡, 文化下乡, 卫生下乡等活动, 对于改善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条件, 提高村民科学文化素质, 提高村民生活质量都带来了一定的影晌。

2 大学生“三下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2.1 “三下乡”普及和宣传力度不够

调查结果表明, 34%的村民不知道三下乡项目, 73.8%的村民只了解文化下乡, 而对于科技和卫生方面则所知甚少。 三下乡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够, 影响效果不是非常明显, 三下乡活动的团队成员与村民交流得较少, 只局限在与学生的交流, 没有很好地融入到当地村民的生活中去。

2.2 三下乡”全面性不足

调查结果表明, 政策宣传活动、文娱活动的受了解程度均低于60%。尤其是政策宣传活动, 只有5%的人认为“通过这个活动了解了很多之前不了解的国家方针政策”。可见, 三下乡活动对于文化教育方面的重视, 却忽略了对于科技以及卫生方面的普及, 把工作的侧重点放在了义教方面, 而科技和卫生方面的工作缺乏探索和尝试, 没有太多接地气的村民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 使三下乡成效的全面性严重不足。

3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的建议

(1) 加强宣传力度, 打造品牌项目。目前, 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主要的宣传方式是采用横幅和标语的形式来开展的。虽然这种方式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 但是这种宣传力度是不够的。为了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 我们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应该不断发掘更多的宣传途径, 加强渠道多元化以及对象具体化等等。

(2) 重视前期调研。前期调查对于“三下乡”活动能否成功举办是非常重要的。在活动开始前, 认真到当地开展前期的调研, 了解当地群众的需求以及发展状况等, 从而有利于准备切实有效的活动来满足群众的迫切需要。

(3) 建立长期合作机制。 在短期内, 我们在当地开展 “三下乡”活动是很难见到成效的。 我们需要和当地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 不断改进活动开展过程中暴露的不足, 倾情投入到这项事业中, 才可以让这项事业发亮发光。

参考文献

[1]廖悦.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现状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 2014.

[2]刘薇.浅析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 (08) :125.

[3]查佐明, 刘慧.从“三下乡”到“常下乡”—苏州大学“村官调研见习团”的经验与启示[J].科教文汇 (下旬刊) , 2013 (09) .

[4]梁康建.高校共青团“三下乡”社会实践创新思考[J].怀化学院学报, 2013 (07) .

3.三下乡大学生的意义 篇三

关键词:送教下乡;增产创收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003-1

1 送教下乡的条件

1.1 提高认识是送教下乡的前提

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宰者,参与者,同时又是受益者,农民素质的提高,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升,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大力开展“送教下乡”,实施“送教下乡”,可以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实施“送教下乡”,培训关键是“送”。“送”的基础是要落实资金,解决资金缺口;“送”的难点是实用技术性要强,通俗易懂和技能简单;“送”的过程要精心精细,周密安排,认真遴选,工作落到实处。

1.2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送教下乡”培养农民的关键,教师是理论教学的设计者与执行者,还是联系实际的实践者和指导者,教师应加强学习,更新专业知识,积极探索和实践新农民培训的新方法,新形式,教师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实践与专业学术交流活动努力学习,拓宽知识面,把我们所学到的知识通过我们的最直接最明白的语言传授给农民。

1.3 立足实际,展开送教下乡的基础是灵活

实施“送教下乡”,就要以各村屯多部门联动配合为支撑全面开展“送教下乡”工作。各部门要面对“两个实际”,即农村生产实际和农民基础实际,展开培训工作;要落实“三个结合”即提高文化素养与培养专业能力相结合、集中学习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专业培训与长期服务相结合。“送教下乡”结合农时季节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带动更多的农民创业就业,促进增收致富。

1.4 根据需求展开“送教”是实施“送教下乡”的关键

要根据各地农民对先进技术的需要和需求,开展各类适合农民特点的短期及中长期实用技术培训和指导。要深入田间地头,主动了解农民对技术的需求,以点带面带动农村生产水平的整体提高,进过培训为农民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

2 送教下乡的方式方法

送教下乡的方式在目前来看不只是一种,有面对面的授课和现场实习,还有网络,光碟等,现场面对面的方式是比较受广大农民朋友欢迎的最适应最贴切的方式,这种送课至关重要,传统教学管理模式需要相应进行调整。在采访中有70%以上的农民喜欢面对面授课。在农家门口为农民讲课与学校不同,这种方法接受力很快,教师需要精心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既要考虑专业的系统性,又要根据农民的要求来安排。老师讲的课要让农民听了就懂、看了就会、用了见效,这样才是农民最最欢迎的。它要求所开设的课程一要与农民相关,二要紧贴农时,不影响农民正常农业生产,脱离二者就不能得到农民真心拥护,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农广校的具体做法是:

第一实际需要决定专业设置。学校专门派出教师到各教学点进行调研,根据区域产业特点确定开设专业,由当地生产习性和农时确定授课计划,确保课程符合农民需要,力求送到农民家门口的教育老百姓喜欢听,用得上。

第二农时决定讲课时间和内容。学校的课程安排都是根据农时决定的,到什么时候讲什么课,使教学进度与动植物的生长周期相结合。农民不用出家门、不耽误干活就能系统的学习专业知识。广大农民普遍关心的问题,这时学校的老师就着重讲解上述相关知识,为农民解忧排难、为促进农民增产增收铺路搭桥。

3 送教下乡的形式与内容研究

為解决农民知识的缺陷,把课堂设在田间地头、乡村院落,为农民讲解一些农业技术与操作知识,直接培训农民,让缺乏知识的农民看到了发展和提高的方向。送教下乡的内容从以下几点谈起:(1)精心组织,提前宣传。在送课的前一天或前几天到自己所要去的地方与当地负责人联系好,说明我们这次送课下乡的目的与要求,把整个程序和相关信息提前传递给农民,打破农民固有的心理防线以便到讲课时增强大家参与和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讲课现场发放书籍、笔、本,为农民提供有力的方便的学习条件。(2)精彩展示。为成功开展送教下乡,增强活动的实效性,学校积极推荐骨干教师,从认真备课到精心设计教案,不断修改,不断完善,在活动现场会把最先进的技术和最新的政策带给广大农民,让农民听到最优秀的教师给他们讲课。从下乡送课来看,农民真是受益无穷。(3)用心学习,我们做教师的会尽最大努力为农民送上优秀的技术指导,那么作为农民朋友也要进行虚心学习,送课当天农民来得早到的齐,听课专心,记录认真,这些不但是纪律要求也是重要的培训内容,因为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保障农民朋友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4 小结

就送教下乡活动的时间来说,它不可能一下子为农民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必须做好“送教下乡”的后续工作,及时组织教师与农民进行互动沟通,让大家说说参加“送教下乡”的体会和收获,及时让大家对“送教下乡”知识的消化吸收,把领悟到的东西提高各地区的惠民政策为农民创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更是广大农民创业发展千载难逢的良机,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致力于调整种植结构,农业组织化程度,争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积极主动地走上自主创业、大胆创新的康庄大道。

4.三下乡大学生的意义 篇四

我背上行囊,带上“装备”,踏上了征程,感觉任重道远。但我相信,我定能为“将科学认识甲型流感”的知识带到更远的地方,献上一分微薄的力量。

顺利到达目的地,我受到了村长和村民们的热情接待。村长表示,希望我能给他们村带来关于“如何认识和预防甲型流感”的新知识、新信息。同时,也希望我能够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农村艰苦的环境中锻炼才干、自我成长。

来到乡下的短短几天时间里,我按照原定计划。开展了三下乡“宣传甲型流感的预防知识”社会实践活动。在此次活动期间,我做了问卷调查,了解乡亲们对甲型流感的认识情况;我给每家每户送上关于“

如何认识和预防甲型流感”的传单,向村民们讲解了有关甲型h1n1流感的最新防护方法,以及各种防护药品,帮助村民们从根本上提高对的病前预防意识;开展了“如何认识和预防甲型流感”的知识竞赛,让村民们保持乐观的态度积极应对甲型流感。在此期间,村民们积极配合并参与活动。宣传活动也受到了村民的欢迎和普遍好评。村上掀起了一股积极应对甲型流感,珍爱生命的热潮。此次活动以“宣传甲型流感的防御知识”为主题,向当地人民传播了基本的甲型流感的防御知识,提高了他们对甲型流感的认识,达到了把“如何认识和预防甲型流感”的知识带到农村的目的。

在开展各项活动中,我遇到了不少问题,碰了不少的钉子。但是,这个就是我此行的的目的之一,在服务新农村的同时,接受挫折教育。这样能让我了解到基层工作是苦的,条件是差的,但是基层需要大学生,大学生也需要到基层去,谁都知道“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基层就是需要那些有知识,有能力的大学生去贡献力量。

此次活动总体上说,我认为尚算成功的。“成功”,不光是说活动开展的怎么怎么好,而是我真的做到了全心全意的投入到服务和宣传活动中去,并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懂得了怎样与人相处。在服务农村的同时实现了自我的成长。

几天的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我经历了,走过了,收获了。这短短的几天将成为我心底最美好的回忆。坐在这里写心得的时候,这次三下乡已经结束了一阵子了,但发生过的情形却不时地想起。我要感谢那些可爱的村民们,是他们给了我成长的经历;同时也真诚地希望村名们的身体健健康康,生活越来越好,经济发展的更好更快。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只要你愿意去尝试和经历,并坦然的接受过程的酸甜苦辣和结果的成败得失,人生就会很精彩。三下乡虽然结束了,但是我将会继续下去,不断的去需要帮助的地方。通过这次活动我也更加坚信:意气奋发的我们经得住暴风雨的洗礼,象牙塔里的我们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年轻的我们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我们仍能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总之,这个暑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丰富而有意义的,一些心得和体会让人感到兴奋,但却决不仅仅用兴奋就能描述的,因为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收获。“三下乡”活动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

最后附预防甲型流感上个人卫生指引:

1、勤洗手,不随地吐痰,打喷嚏要主动用纸捂住口鼻,不要让飞沫溅到别人。

2、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3、多参加户外体育运动,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

4、平时要根据天气的冷暖变化勤添减衣服。

5、注意饮食营养卫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6、个人生活用品搭配及要专用,不要与其他人共用或交换使用毛巾、牙刷、口杯等个人专用物品

7、不到医院探视患传染病的病人。

5.三下乡大学生的意义 篇五

社会实践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校党委副书记

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12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为参加实践活动的青年志愿者送行。首先,我代表校党委、校行政,向即将奔赴全国各地,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的广大师生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良好的祝愿!

注重实践育人、坚持知行合一,不仅是我国优良的教育传统,也是党对青年学生的一贯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希望广大青年一定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如饥似渴地学习,既认真学好基础知识又及时进行知识更新,既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又广泛涉猎其他知识,既重视学习文化知识又努力掌握实用技能。同时,要深入了解国情,自觉到基层一线去,到艰苦环境中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实践的熔炉中增长见识、砥砺品质、强化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

一直以来,我校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把社会实践作为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和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在多年的实践活动中,我们结合学校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完善运行机制,取得了显著成绩,连续多年受到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的表彰,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

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曾对我校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过宣传报道,为学校赢得了荣誉,树立了形象。

老师们、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要踏上征程,在社会这个广阔的舞台展示青春风采。刚才,聂立清老师就今年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了安排部署,实践队员代表也做了很好的发言,各位领导老师又给实践团队进行了授旗,会议的各项任务已经完成。启动仪式结束后,按照工作方案,各项实践活动就要全面展开了。借此机会,我提几点希望和要求。

一是希望同学们充分认识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把个人理想信念与肩负时代重任紧密结合起来。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社会、认知国情的重要形式,有利于同学们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格;有利于同学们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快理论知识的转化和应用;有利于增强同学们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缩短大学生与社会的距离。胡总书记在讲话中总结了中国青年运动90年历史发展留下的极为宝贵的经验和启迪,强调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必须始终投身人民伟大实践,必须始终尊重青年主体地位。这一论述得到了广大青年的高度认同,也强调了青年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创造更加壮美的青春业绩。

二是希望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严格要求,把自身锻炼提高与服务中原发展结合起来。

社会实践是同学们成长成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大家参加社会

实践更多的是过程的体验,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全心投入。今年正值建团九十周年,也是推动“十二五”规划顺利进行的关键一年,希望同学们在充分领悟学习我省“十二五”规划精神和“中原经济区”战略思路的前提下,能够发挥所长,把学习的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具体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希望同学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组织管理能力;希望同学们养成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和注重实践、真抓实干的良好作风,为中原经济区建设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三是希望同志们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把社会实践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和水平。

我校的社会实践工作组织开展很多年,我们也探索总结了许多宝贵经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希望同志们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以“三下乡”为渠道,创新实践载体,不断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全面调动他们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希望同志们抓住学校优势、地方需求、青年兴趣开展社会实践的项目设计,进一步增强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社会实践的整体层次;希望同志们善于整合资源、拓展渠道,提高活动的含金量,扩大实践的参与面、注重社会实践的普及性、创新性和实效性;希望同志们进一步创新社会实践的模式和方法,抓好实践育人的关键环节,鼓励学生围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挑战杯竞赛等重点内容,搞“深加工”,做精文章,拉长社会实践的链条,深化社会实践的成果。

老师们,同学们,社会实践工作时间长、覆盖面广、参与人

员多,大家要切实做好组织管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开展工作前,要把安全问题考虑在前,做好预案,确保万无一失,实践过程中严格遵守实践接收单位和实践服务地的安全规定,确保实践活动安全有序。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再接再厉,以饱满的热情、奋发有为的状态为庆祝建团90周年,喜迎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促进学校实践育人工作实现新发展、开创新局面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此,祝老师们和同学们实践过程中工作顺利、生活愉快!预祝我校2012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6.致三下乡支教学校学生的一封信 篇六

这个夏天我们踏歌而来,奔赴一场幸福的约定。这个夏天我们噙泪告别,舍不得分离。和你们的相遇只如云影掠过,短暂仓促,来不及复刻每张脸孔;离别后的思念却如微风写给七月的小情歌,忧伤浅淡而又悠远。

十日的相知相伴,可爱温暖的你们是如此的难以忘记。往日点滴依旧在我心头,每每想起总忍不住模糊了眼睛。每次和我打羽毛球都能把我击败的柏隆,懂事的、成为我第一个朋友的琪盛,耐心地教我手语歌的俊隆和教我编手绳的育梅,上英语课总是自信满满的忆梦,给我拍了好多照片,说要好好珍藏的举隆,还有每天练舞练到汗淋淋也从来不说累的敏霞,每次见到我都给我大大笑容的涵丹,常常在我耳边开心地喊“英语老师”的梓研,为了得到我给他贴的`笑脸而认真上课的锦鹏……你们就这样美好而又自然地存在于我每天的视线里,太深刻。分开了,当我再唱起那些关于你们的歌,眼泪总是不听话。

你们有再回到熟悉的校园看看吗?那棵龙眼树的龙眼应该沉甸甸挂满枝头,木菠萝不知又熟透了几个,还有阿姨种的韭菜有没有被台风摧毁呢?望着那空荡得有些冷清的校园,你们也会突然好想我们吗?

我不会忘记分别的那天。爱在离别时,我们紧紧相拥,你害怕我们从此分离,哭着叫我答应一定要回来,明明难过得忍不住啜泣,却懂事地为我擦去伤感的泪水。亲爱的你们,如果感到孤单,请保持我们一定会再相见的信念。再见面时必定是冬将过,春未暮。所以你们要坚强,记得遵守我们的约定,再见面的时候,我们都一定要变得更优秀噢。

7.三下乡大学生的意义 篇七

一、指导教师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中存在的误区

1.指导教师一言堂。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中,学生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指导教师仅仅是对实践活动起到技术指导的作用。一切指导教师说了算,学生只是教师实践思想的执行者,导致活动本末倒置。

2.指导教师大包大揽。在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中,往往会出现学生不知道怎么干,具体需要做什么。指导教师无奈之下,自己策划,自己执行,学生成了整个实践活动的陪衬。指导教师成了实践活动的践行者。使学生没能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成长。

二、指导教师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中的职能发挥

1.精神上的指导。当前的大学生,大多都是90后,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父母的精心呵护下,绝大多数学生没有经历过生活上的挫折磨难,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践行青春理想,将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的实践性活动。因此,指导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先从精神层面上告诫学生,这是一个要顶着烈日炎炎,付出辛勤汗水的工作。让学生知道这是个“苦差事”。同时,也要告诫学生,这也是一个了解社会,了解所学专业在社会中需求量的一个有意义的“好差事”,使学生对实践活动有个真正的认识和接受。从而使学生从精神上认为自己能行,使学生精神饱满的去践行实践。

2.专业知识上的指导。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一般由大三、大二、大一三个年级的学生组成,大三的学生由于已经学完了专业主干课程,因此他们是实践活动的主体,大二和大一的学生是主要参与者。指导教师在实践活动中主要起到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所需知识的桥梁作用。学生所学的书本知识,需要在指导教师的指导转化下,转化成社会所需,使学生能够用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因此,指导教师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发掘实践者潜力的执行者。在整个“三下乡”社会实践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指导教师就需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始终和学生保持一致,给予他们解决问题的指导性意见,挖掘学生潜能,帮助学生践行实践,使实践活动顺利进行。比如,实践经费不足,指导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找盈利部门赞助的方式解决等等。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大大增强,使学生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大大提高,从而增强学生不畏困难的自信心和对知识的求知欲。

三、建议

1.加强与社会相关部门的联系。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实践场是社会,需要社会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及大力支持。所以学校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增大自己学校专业的宣传力度,增加影响力,加大与社会相关部门的联系,为后续学生的实践活动奠定社会基础。

2.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指导教师在整个社会实践中需要对实践团队做全方位的指导,因此,指导教师个人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指导教师不仅要有丰厚的专业背景知识做基石,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增强实践经验,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进行提供技术保证。

四、结束语

短短一个月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是践行志愿者精神,积极服务于社会,发挥大学生在当代社会的先进性作用的有效途径。“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只要你愿意去尝试和经历,并坦然的接受过程的酸甜苦辣和结果的成败得失,人生就会很精彩。

摘要: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有效载体,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高校育人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活动中指导教师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指导教师在活动中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对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三下乡,社会实践,指导教师,职能

参考文献

[1]周福阳.关于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的几点体会[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5):169.

8.三下乡大学生的意义 篇八

关键词:高校;“三下乡”;实效;对策

一、“三下乡”社会实践中的实效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有些是可见的,有些却是隐性的。可不论其是可见还是隐性的,我们都可以通过一定的指标对其进行评估,根据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目标及任务,结合社会实践活动的特性,对“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实效进行衡量。

1.“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经费投入与基地建设情况

基地建设是保证“三下乡”社会实践有效开展的基础,专项资金的准备与专门人员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管理,则是实践顺利进行的物质保障。高校对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视程度,投入经费的充足与否,都将直接影响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取得的实效。

2.“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学生参与度

没有学生的参加,社会实践产生的实效就无从说起。一项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将会直接影响到实践的效果。通常看来,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参与人数,是社会实践实效的重要象征。只有在学生积极参与到“三下乡”社会实践中的前提下,“三下乡”实践的实效才能充分体现。

3.“三下乡”社会实践产生的社会实践成果数量

社会实践的最终目的是产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之后的优秀实践成果,只有在事件后有收获、有总结,才能将理论知识化为实践的源泉,一项社会实践才算是产生了实效。通过一次“三下乡”社会实践,能够产生多少项社会实践成果,是衡量一项“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效的重要指标。

4.“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形式、内容与创新

“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形式、内容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发展的需求,是影响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参与度的重要因素;而“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创新与否,是否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潮流、是否切合学生发展的要求,则是“三下乡”社会实践可行性的决定因素,只有在形式、内容合理,创新度高的情况下,“三下乡”活动才能取得实效。

二、存在问题

1.经费支出没有保障

“三下乡”社会实践必须有一定的经费保障才能得以顺利组织和实施,就我院具体情况来说,学生大部分属于深入基层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其所需要的交通、食宿以及物资费用一般都会超过其在校期间的消费。而我院在经费方面实行的是先进行活动、后依据报销凭证进行费用报销的模式,对于学生开展活动而言,学生需要自己承担活动费用的支出,加大了学生的经济压力,损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影响到了整个社会实践的实际效果。

2.实践基地的建设有待加强

我院今年来虽然增设了许多科研实践基地,其分布也较为广泛,但是学院每一年组织进行“三下乡”社会时间的地点都不尽相同,这就造成了活动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而实践基地对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也缺乏了解,往往不了解实践的目的和要求,在物资以及场地等活动基础条件的配备上也无法做到及时充分地提供,同时也缺乏相应的指导老师,使得同学们的实践活动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3.学生参与热情不高,社会实践效果差

在我院,虽然“三下乡”社会实践几乎已经成为了一门“必修课”,但学生对“三下乡”活动的认知却很不够,往往是等到“三下乡”实践活动马上就要开展的时候才真正认识到这一活动的存在,在实践开始之前,并没有对“三下乡”社会实践有长足的认识,这就使得学生在参与活动的时候常常是一头雾水、摸着石头过河,实践的成效低,久而久之使得学生丧失了参与的热情,实践的效果差强人意。

4.活动形式单一,缺乏连贯性

综合分析法学院近年来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不难看出,法学院今年开展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还是以普法宣传、基层宣讲以及举办讲座为主,活动形式单一。虽然在专业上有一定的针对性,但在实践效果上却无法得到实际效用,无法真正地让同学们从实践中得到真知。相同的活动形式也让接受者产生了耐受性,无法从我们的社会实践中得到所需要的实际知识,导致活动的响应性也随之降低。

三、解决对策

1.与思想政治课程相结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的必修课程,贯穿于高校教育的始终,将“三下乡”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想结合,有利于将“三下乡”社会实践体系化,通过结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题,加大“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宣传力度,能够让学生深入了解“三下乡”活动的内涵,让学生广泛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

2.与第二课堂教育相结合

高校第二课堂是对大学生有组织的课余教育教学形式,也是高校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将“三下乡”社会实践与第二课堂教育相结合,第二课堂教育能够以其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和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丰富“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带动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积极性,提高“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实际效果,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社会实践形式。同时,也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形成优良校风。

3.发挥指导老师的作用

在社会实践开展之前,指导老师应当对小分队的实践策划进行审核与完善,并且依据策划与开展社会实践的实践基地进行沟通,为社会实践的顺利展开奠定基础;在社会实践开展过程中,指导老师应当对学生进行精神上的指导和专业知识上的指导,在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实践观念的同时,帮助学生解决在社会实践中遇到的专业问题;在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也要与学生共同总结归纳,将实践成果提升为理论成果。

基金项目: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活动专门项目资助(编号:14XZ-BZX-114)

9.大学生三下乡总结 篇九

2013年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那漫山遍野的灿烂向日葵,那随风而动的幽幽青草香,那傍晚炊烟袅袅的村庄,那崎岖蜿蜒的山间小路,那红旗飘扬的小学,那一切不可磨灭的景象,那一份不言而喻的感动,被永远的珍藏在我们的似水年华中。激情似火的七月,根据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为深入贯彻学习宣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十八大精神,为积极响应团中央、团省委、校团委有关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深入基层,了解农村,在实践中经风雨,东华理工大学机械月电子工程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在抚州市东乡县开展了为期5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在该过程中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在服务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为实现“建设美好鹿城”的宏伟目标和推进内蒙古自治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三下乡”的过程,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不管在工作方面,还是在生活方面,我们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都在实践中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在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期待着我们的到来能为当地做些实事和好事。于是,在一个艳阳天里启程,烈日与我们一样热情。当我们坐在汽车上时,我们东乡的生活亦充满了遐想。在进行了为期五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互助、爱心、友谊,我们明白了它们的真正意义。

一、运筹帷幄,全面策划;严格纪律,落实分工

为确保我们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顺利展开和进行,出发之前,我们对志愿者进行了工作安排和活动进程的大致规划。在这期间,我们也紧张有序地展开了提前培训。培训期间,我们注意培养志愿者的纪律以及团队意识。纪律是一切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纪律就没有了一切。只有在保证纪律的基础上,才能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否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培训时,志愿者积极准备教案以及关于东乡县的各种资料。此外,我们还在开会等过程中,共同查漏补缺,不断提高,在各种问题上互相交流意见,增进感情,加强团结。

二、统一思想,齐装出征;满怀热情,投身实践

2013年7月5日上午,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大学生志愿者犹如一条欢快的小溪流注入了东乡县。长时间的颠簸,并没有使我们感到疲惫。一安顿下来,我们志愿者立即分工,积极有效地展开了各项准备工作。

支教的工作也红红火火地开始了,因为每天最最热闹的就是教室了。虽然在“三个代表”理论指导和中央对“三农”问题的关注下,经济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总体来说经济和教育水平还都相对落后。学校里的教学设施残缺不全,虽然有心理准备,但还是没有想到会差到什么都没有。孩子们上课的方式依然还是很单调、枯燥、乏味,我们决定改变这种状况。当天上午就根据当地小学的教学课程和自身特长,制定了所教课程有:画画、英语、音乐、体育、健康教育,自然和写作。志愿者使得文字、语言、音乐、图画结合起来,以助孩子们快乐学习,并适时调整教案内容和进程。此外,结合学生的特点,还开展了体、美、音等强化班。这些小学生们,聪明而懂事,不需要太多的言语来表达,真诚的表情和高高举起的手臂已经说明了一切。

英语课上,孩子们的发音很不标准。因为缺少和外界沟通交流他们连普通话都说不好,更何况英语。我们一次次,一遍遍耐心的纠正,终于使他们有了很大的进步。下课了,孩子们围成了一圈,却都不出声,只是腼腆的笑着。我们知道,孩子们喜欢了上我们的课。

学校并不算大,还算明亮的教室和尚未残缺的课桌,与偏远山区相比,以令孩子们满足。但与城市中的小学已有着天壤之别。仅从每天上完课孩子们必须将自己的凳子搬回家来说,这的学习环境并不能用一个“好”字来形容。但孩子们那对学习特有的热情和认真把我深深的感动了,他们几乎想要我们在几天之内把所知道的所有知识都教给他们。

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们都很想成为大学生成为科学家,对外面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憧憬。但当我问他们以后回不回来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沉默了。也许是还是小学生的他们尚未明白我这个问题的含义,也许是一直以来伴随他们左右的“考大学,去大城市”的话影响着他们。没有一个孩子表示自己将回到自己的家乡。“人才、教育”再一次在我的脑海中回荡着。

在下乡过程中我们和乡亲们互相学习、互相交流。此次宣传工作提供咨询、详细讲解等形式开展,得到了乡亲们的积极响应。在与乡亲们的交谈中,也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校园内不曾接触的知识,起到了学知识、受教育、长才干的作用。当然,我们播撒一点点微薄的知识,收获那一份份会心的微笑,这是收获的喜悦,这是活动的意义,我们也明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多学习,多贡献。以下是我们此次活动主要关注的两个方面。

(1)关爱留守儿童,构建和谐新村

留守儿童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的一个热点词汇。目前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经济结构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在社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农,将孩子托于亲戚朋友,这便产生了农村留守儿童--我国社会转型期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为建设城市添砖加瓦,做着最苦最累的事情,但是他们的子女因为远离父母的关爱,在成长的过程中却面临着各种难以解决的问题。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留守儿童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没有人监管,加之家务活任务重,有时表现为自闭。

二、性格内向,不自信,有时候表现为自闭。

三、缺少集体荣誉感

家庭教育通常对孩子的性格形成、品格的培养以及理想抱负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然而,由于家庭教育的却是,使得孩子们容易产生怨恨、冷漠的情绪,对性格的形成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长远的努力,我们期望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给予充分的重视,给我们的孩子更多的希望的火种,在稚嫩的心田燃气温暖的火把,照亮前方艰难的道路。

(2)关心空巢老人,共建和谐社会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空巢老人的现象日益凸显,空巢家庭是新出现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相对于城市里的空巢家庭,农村空巢家庭的老人的可利用的养老资源更少,养老保障问题更为严重,也更容易被忽视。建立和完善以农民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为重点的农村社

会保障体系,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

在村里,我们了解到很多家庭外出打工,留下很多没有劳动力的老人在家,他们虽然汇钱回家给老人,可是老人们的生活充满孤独与寂寞,没有家人的关爱,所以政府定时组织人员对空巢老人送去关爱也是必要的。

三.深入基层,积极进取;服务社会,勇于创新

1、学习是任务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有效载体,而基层一线是了解国情、增长本领的最好课堂,是磨练意志、汲取力量的火热熔炉,是施展才华、开拓创业的广阔天地。一直以来,我们都把“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深入基层,深入到群众,向群众虚心学习,加深对社会的认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机会。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把学习当作我们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来完成。在时间结束后,我们进一步了解社会、加深了对国情的认识、增长了才干、锻炼了毅力,增强了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我们也收获了知识,收获了责任,收获了友谊,我们切切实实的在进步,在成长,在改变。

2、创新是理念

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才会有更大的进步,社会的任何岗位需要踏踏实实干事的人,但是,仅仅能够吃苦耐劳是不够的。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意味着被淘汰。我们既要坚持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也要发扬积极创新的精神。本着这一理念,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一直努力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中去,从实践中寻找答案,从实践中发现问题,争取在实际中不断创新,取得新的进步。此次我们的实践活动是传统支教与社会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但是带着创新这一理念,结合我们自己的专业,依着创新的内容,不同的模式完成了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服务是宗旨

奉献精神和心系社会、服务社会是每个当代大学生应有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只有投身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才能够真正体现我们新一代大学生的自我价值,从而确定我们继续前进的方向。因而,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一直本着服务的理念,发挥着我们的专业特长,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困哪,为社会,为人民,为国家做我们大学生力所能及的事情,让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展与体现。

10.大学生三下乡心得 篇十

至今为止,我们已经是支教的第四天了,队员们开始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生物钟慢慢调整至支教状态,完美从当初在学校中作为一名学生到走上讲台的人民园丁的转变。记得当初在学校开例会的时候,给队员制定过很多规则,当初很怕这群养尊处优的大学生受不了这里的乡村生活方式,担心他们抱怨声取代他们的工作的动力,因为环境、生活方式等客观原因,让自己当初在学校的承诺化成泡影。很庆幸队员们都很给力,或许是我自己遵守规章制度,起了模范带头作用吧,总之这几天大家还是很出色的。

说完队伍的事情,我想说说自己的小心思。和小学生打篮球,我觉得我应该转变自己的心态,不能总是想赢,应该让他们作为这场游戏的主人,在其中应该享受这个乐趣,不是为了输赢,在体育课我以后要注意。在大班的课堂上,我一直都是很凶的,因为纪律是上课的基础,老师们的课都是需要讨论去动手做的,是素质教育,纪律更是重中之重,而我完完全全是作为治安队长来整治他们的纪律,也让他们对我产生了强烈的恐惧感,看到我来教室都主动的坐到位置上安安静静的等我讲话,不管是上课还是下课都是这样,我自己也感觉有点泯灭了他们的天性,不过我觉得他们在不守纪的情况下,宁愿不要他们的天性,在课堂上应该做到令行禁止,说一不二,这样才能将课堂秩序保持下去。然而我万万没想到的是,今天竟然有两个女生给我送礼物,我当时的心情是有点莫名其妙,我觉得她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很怕我的,不敢去接近我,收到礼物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有点小激动的,我到现在都还没有明白为什么给自己送?送完之后骂我是吸血鬼、恶魔,或许他们心目中比较严厉的老师都是这样的吧。

11.三下乡大学生的意义 篇十一

一、领导的大力支持是社会实践工作取得佳绩的可靠保障

社会实践工作要取得成绩,首先,学校、学院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在整体工作统筹、工作队伍建设、制度规范和目标引导、经费资助等各个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在学期初的学生工作安排会上,学校要对需对本年度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的开展作出全面部署。具体的启动工作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

1)学校党委牵头,提供政策导向,为社会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学校团委深刻领会党委精神,制定学校层面的方针政策,负责策划组织;各学院具体负责落实。

2)各学院成立以分党委书记牵头的暑期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学工领导、学院分团委书记、各教研室主任担任副组长,辅导员、专业教师为组员,对小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

3)具体动员、实施中,对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辅导员、专业教师记以适当的工作量,并根据所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给以适当的出差补贴,激发辅导员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关注及指导热情。在各实践队伍出发前夕,专门组织召开各带队老师会议,对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研判,特别对学生的安全问题提出具体要求。

二、活动实施过程坚持三重原则是社会实践工作的关键环节

长期以来,在社会实践工作的开展上,坚持“三重原则”:实践队伍的组建上坚持“重数量更重质量”;具体的实践工作推行中坚持“重影响更重内涵”;实践效果的最终考量上坚持“重成绩更重育人”。

1)在活动前期的组队立项阶段,一定要做到“重数量更重质量”,不要一味贪多。首先,大一新生参与各类活动热情较高,但是大一新生专业基础不牢,缺乏社会经验,在组队立项时,一定要将这一因素考虑进去,任何组织各类资源都是有限的,一定要让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利用。

2)在这个新的网络时代,到处都流行“晒”出来,到处都是“自拍”、“摆拍”,目前,与社会实践相关的各级各类评优,无不与队伍的宣传报道情况挂钩,当然,这是强调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但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谨记,一切工作万万不能流于形式,一定要注重活动的内涵,即真正让学生受益。选拔队员时,要选拔优秀的人,更要有一些渴望提高自己的素质平庸的学生。

3)选拔队员时,一定要考虑“重成绩更重育人”,为了保证社会实践工作的成果,在选拔队员时,选拔优秀的人,可以事半功倍,但从教书育人的本质出发,更要有一些渴望提高自己的素质平庸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三、选题过程坚持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是取得成绩的基础

社会实践的选题环节是社会实践工作的重要环节,实践课题的选择与解答中,需要坚持“生活中选题,答辩中析题,实践中解题,总结中悟题”的线性思路。题目要有传统的经典课题,还要有紧跟时代的新课题。

1)选题要来源于生活,要贴近自身,结合学生专业特色,选择一个或者几个可以长期坚持的经典课题,将课题逐年深化、做广做实,如传统文化的调研与宣传、支农、支教、支医、扶贫、文化下乡等,只要坚持,肯定会有成绩。

2)选题同时要与时俱进,符合国家的政策导向,如大学生创业问题、一带一路战略下带来的新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典型调查、电子商务在某一行业的应用调查、我国私营企业二次创业问题调查、反腐倡廉的典型调查等课题。此类课题紧跟国家、地方政策导向,一般很容易得到政府支持,也就很容易出成果。

四、坚持推进“三化工程”是社会实践工作的制胜法宝

高校以培养具备深厚人文素养的综合素质人才为目标,各高校需要从人才培养这一高度,重视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在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施行中推行“三化工程”,即工作管理专业化、筹备运作项目化、实践队伍品牌化。

1)工作管理方面的具体做法为:安排有丰富暑期社会经验、对暑期社会实践感触深刻的往届实践成员与此次实践成员面对面交流;各位辅导员负责社会实践工作的具体推进,指导、管理每支队伍,为各实践队提供了指导,注重安全教育,培养各团队的安全意识。

2)筹备运作项目化的具体做法为:实践工作在前期策划阶段,除了遴选各队伍策划书之外,还要对实践队的队长进行简单考核,对实践队成员分工进行指导;在实践筹备阶段,为每支队伍安排一名往届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做具体指导,包干负责;在整个社会实践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实行责任包干,全面负责该实践队的一切事宜。

3)实践队伍品牌化的具体要求是:从实践地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基地,创立社会实践项目品牌。

参考文献

[1]秦宁.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探索和思考[J].文化_教育论丛,2013,(12).

[2]孙楚航.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一种尝试——开展大学生“三进三同”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J].学子论坛,2011,(4).

12.大学生暑期实践“三下乡” 篇十二

陶行知说得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没错,在大学的象牙塔里边,本职身份为学生的我们大部分参与的是脑力的活动,通过思维的运转来捕获知识,感知真理。然而真理的正确与否还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也就是上面所提到的手和脑的结合。动手,将思维的东西经过双手化为实际的成果,不仅可以检验真理的正确性与否,还能测查我们所学习的知识的情况。理论知识是否有用,是否有价值,得由实践出来的效果说了算。暑期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它有助于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既使得大学生有机会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服务点滴;更是可以利用这样的实践机会检验自身理论所学,学习社会知识,增长才干。

伴随着暑假的到来,为响应校团委关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锻炼”的号召,并为学校100周年校庆送上一份独特的贺礼,我校各学院拉开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的序幕,踏上了“下乡奉献与锻炼成长”的旅程。人文与法学学院**市****街道**村服务队积极响应号召,在领队唐诣的组织领导下,认真准备了前期工作,并在实际的践行中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展现自我,奉献了小我,一并取得了奉献与成长的双丰收。作为其中一名队员的我,很荣幸坚持了自己当初的选择,并为下乡付出了自己小小的努力。为期一个星期的下乡之旅,让我感慨良多。

一.准备工作和前期安排。

为扎实做好三下乡的准备工作,在下乡之前将一切所能先行准备好的东西备齐,避免在下乡实践过程中出现状况,我们服务队在下乡之前一连开了几个会议,商讨有关下乡事宜,并在讨论中做出决策,落实每项工作。此次我们服务队主要赴**市****街道**村宣传科学发展观,普及各项与农民息息相关的法规政策,推动新农村建设,并探访当地敬老院以及幼儿园,关爱社会不同阶层需要关爱的人。为此,我们将工作细分到每一个队员手中,根据安排的版块不同,有的负责联系目的点及安排食宿问题,法律专业的队员负责制定调查问卷及宣传小册子,负责文娱的同学准备文艺表演及会议的主持等。我负责的是关于宣传板块的内容,相关的新闻写作和宣传板报的准备等由我和另一个同学负责。准备工作的落实是实践工作良好开展的开端,在这一块上,我们做得比较充足。

二.实践活动中。

7月7日下午,我们服务队一行12人抵达**市****街道**村,拉开了此次下乡践行的帷幕。在当日晚上,**村村委书记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亲切地为我们整体介绍了**村的发展情况以及现状,同时对于我们队员关于村里情况提出的问题都一一作了回答。不仅为我们深层认识当地情况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对于我们接下来工作的开展也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在介绍的过程中,书记对于我们热情了解**村情况的表现显得格外的高兴,他称赞说大学生能够到穷乡僻壤来普及法律知识真的不容易,叮嘱我们实践过程中注意安全,并祝福我们接下来的活动顺利圆满完成。

正式与领导展开会议交流,深入了解农村发展状况。第二天,在**村村委会以及**街道办公室里,队员们认真听讲了村委班子及街道办领导们带来的关于**村、**街道的整体介绍,内容主要涉及村里、街道的人口、土地及发展现状等。会议后,队员们与领导们就村里、街道的发展情况与领导们进行了很好的交流,并根据村里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献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高度的肯定与赞扬,气氛和谐融洽。

本次交流会议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既说明了我们的下乡活动得到了当地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另一方面从交流中我们增强了对**村发展状况的了解,认识到**村在农业、养殖业以及外出务工等现状,信息的获取有利于接下来各种工作的开展。

深入农户,收集第一手资料。为了更深入更具体地了解村民们的具体情况,队员们一行分为几组,分别走访了村里的各家各户,通过交流记录等方式对村民在生活、农作等资料进行了第一手的收集,成为穿梭村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交流中,队员们了解到现在人数不多的村里原来是个有着三千多人的村落,近年来由于外出务工的原因村里的人数大量减少,剩余的劳动力主要用在家庭耕种上。同时,由于没实现大规模的集约化和机械化,目前的耕种仍以人手劳力为主。走访是深入群众的第一步,是接下来融合群众的基础。

参观当地蛋鸡养殖场和邓氏宗祠,切身体会农民养殖业的进步与当地的古风民俗。在村委书记的带领下,我们对当地的蛋鸡养殖场进行了学习参观。虽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养殖户为蛋鸡养殖注入了新科技产物的先进品种,并采用科学化的方法进行养殖和料理,不仅反金融危机之道而行,而且在收获方面颇为喜人。虚心向养殖户学习了相关养殖方法之后,我们也根据学校的专业特色就还存在的问题向他们提出了建议,得到了他们的高度赞赏。随后,我们一行来到当地古风民俗代表地邓氏宗祠参观。据悉邓氏宗祠为明朝时留下来,经过几番修建存留至今,宗祠里边还保留着以前的书房原迹,据了解这在此前为革命时期人民充实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好地方。在参观中,我们不仅领略到了当地的风情,而且深切感受到了时间带来的喜人的变化,不禁概叹新农村的新发展,对新农村不可估量的前景充满了希望。

另外,为了更好地宣传十七大精神,普及相关惠民的政策法律法规,让农民更深入地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队员们精心准备了多份宣传资料、法律知识小册子、调查问卷等,通过派发、深入家庭调查、现场摆摊宣讲等形式展开了普法活动,吸引了村民们的关注并得到了赞赏。据悉,此次普法的内容与农民农村农业等息息相关,主要按农民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法律纠纷分成土地承包,外出务工等五部分,对于提高村民们的法律意识具有相当的作用。同时,队员们还手工绘制了板报,张贴在村委宣传栏处,并于宣传栏前方悉心讲解。这一举措在村民中引起不小的反响,路过的村民纷纷停下,驻足观看。村民李大伯表示,以这样的方式学习十七大,比宣读文件更易于接受、理解。此行宣传取得了如期的效果,离不开每个队员的努力与付出。

在下乡期间,我队还来到了当地敬老院、幼儿园进行探访。老人们对我们的到来表现出了无限的喜悦,一位96岁高龄的老奶奶捧着我们送去的水果笑的合不拢嘴,直夸我们有爱心。通过与公公婆婆们的聊天,我们了解到在敬老院里的老人们大多是在建国时期由于得[本文来源于我的学习网WWW.GZU521.COM)到党的关怀,在生活困苦之时受到的党的支助才住进了敬老院。在这里,他们的生活上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老人们表示出对党无尽的由衷的感谢。同日,我们参观了当地的一家幼儿园,并与小朋友们一起上课、做游戏。感染了小朋友们的天真,我们也给小朋友们送去了糖果,送去了大哥哥姐姐们的爱的关怀。此行探访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依然广泛存在,不容忽视,多点关爱多点给予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有的责任。

三.思考与感悟。

为期一个星期的“深入民众,普法下乡”的实践活动下来,我们增长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了解了很多关于农民实际的生活、农作以及党的政策在农村的落实情况,倾听了村民们的心声,真实具体地掌握了关于三农状况的第一手资料。这些都是下乡所带来的弥足珍贵的收获。同时,根据村民们的实际情况以及他们所提出来的问题,我们结合党的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还有自身所学的知识,提出了我们对问题的认识和见解,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得到了村民们的好评。我想,这不仅给了我们一个表现的机会,更让我们在过程中锻炼了自己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委实对我们有启发和促进作用。另外,新农村的建设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普及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善待解决的难处还在,当前体制下的农村在科、教、文、卫、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制度都不尽完善,我们需要付出的还有很多很多,这是我们得到的认识与体会。要做到切实贯彻落实中央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宣传方面的功夫不可少。同时促进农民们思想的解放,在农村中引进先进的科技工具及农作物产品,指导农民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劳作,引导他们走先进发展的道路显得尤为重要。另外,要促进农民们思想的解放,还必须加强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升他们对基本问题的高质量高效果的分析和处理能力。一句话,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从这次的下乡活动来看,我们大学生依然需要努力学习好自身的专业知识,并结合实际分析处理问题,锻炼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为将来的踏出校园奉献社会做好准备。

而从这次下乡的整个过程来看,还是要感谢每一个吃苦耐劳、不怕辛苦、甘于奉献的我们可爱的队员。一个人不论能力有多大,或者没有能力,在能力这个问题上是可以培养的;反过来,如果他没有爱心,没有奉献的精神,能力再好再强哪怕也无济于事。因此,我觉得所有的参与各种形式的下乡服务的同学都是善良的天使,他们没有天使的翅膀,但他们有天使般的心灵,显得高尚又弥足珍贵。同时,在一个活动中的领导、组织、安排与落实等每个程序上,也是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保证。在这里特别要感谢我们的领队唐诣和副队黄琦,从组织到带领到安排与融合等工作中,他们付出了好多,工作能够有条不紊顺利进行离不开他们的努力。而我们各个成员在“同一个名字”——“**市****街道**村服务队”下能够团结一致,互帮互助,勇于奉献,甘于付出,这样的精神也是任何一切都无法比拟的。我们在实践中付出,我们也在实践中形成了亲密的兄弟姐妹关系,收获了友谊,收获了成长。可以说,这次三下乡活动是具有深远实际的意义的。

忘不了夏日的风轻轻摇动婆娑的杨柳;忘不了雨点调皮地滑过亭亭的荷叶,亲吻粉嫩的荷花;忘不了乡间小径上弥漫的泥土的清香;也忘不了田间垅上无处不氤氲着的迷人绿意。忘不了树阴中露出的红砖青瓦的农房一角;忘不了幼儿园中孩子们天真稚气的笑容;忘不了敬老院中爷爷奶奶们刻满风霜的脸和仁慈爱怜的眼神;更忘不了风风雨雨我们13个人一起走过,相互扶持,相互依赖,相视而笑,相拥而泣。大学生暑期了解踏入社会的有效练兵**市****街道**村三下乡服务活动圆满结束,在微笑中我们看到了遥远的未来……

13.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心得 篇十三

烈日炎炎,大二暑假也如期而至,也终于参加了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我们从小被教育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而我一直在为之努力,恰逢学校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发挥专业优势和特长,以期望通过开展此项活动达到在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同时,在实践中受教育、干、做贡献、服务于社会的目的。在亲身经历了这个暑期的社会实践,心中不免有诸多看法和体会。

三下乡已经结束十多天了,回顾那几天下乡的日子,我感慨良多,留给我的不仅是感动,还有收获。尽管烈日炎炎,尽管骄阳似火,但我们一直在坚守,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做出一点点付出。这次下乡我是以一个法服人的身份参与的,作为法科学生,作为法服的一员,一直秉持着以我所学,服务大众的宗旨。在下乡的日子里,我深刻的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也认识到如何去响应党的号召,做一个新时代的四有青年。

参加暑期三下乡,我感到很荣幸。前前后后的准备工作,下乡的法律宣传、接待咨询,这过程的点点滴滴,我仍然历历在目,却无法用笔一一记录。每每想起大伙不辞辛苦的排练,想起大伙在烈日下一丝不苟的表演时,想起大伙认真的解答法律知识,我感到都是感动和钦佩。成长似是一瞬间的事情,但我知道经历之后才会成长。此次三下乡我收获了很多:

第一、珍惜。每次经历都是一份美好的回忆,也是成长道路上宝贵的财富。为了共同的目标,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参加三下乡,一起付出,这本身都需要我们好好珍惜。

第二、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只有经历过才能深刻体会到它的精髓。任何一件事,要想做好,都必须做好每一个细节。否则不是这儿出错误就是那儿有纰漏,顾此失彼。

第三、团队意识。三下乡活动不是一个人的活动,我们是一个团体,每个人在这个团体一起工作,各司其职。而要想把工作做好,达到预期的目的就应该多为团队着想。

第四、主动。这是我最大的收获,主动去考虑团队的大小事情,主动去承担责任。虽然简单,却意义重大,主动与被动虽一字之差,其中收获却相差巨大。主动会让自己成长的很快,会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会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

第五、丰富自己。此次三下乡我们主要是宣传法律,为大家解答法律知识。也让我对以后的路有了一些深刻的认识。只有丰富自己,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人,为更多的人做出贡献,而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首先就要学好专业知识,尽可能的丰富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

当然,在我们这次活动取得丰收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我们的工作也仍存在着诸多不足或做得不够的地方,如对下乡的总体认识还不够深刻,由于缺乏经验,一些准备工作跟实际的工作有一定差距,一些工作细节也还考虑或做得不到位等。但我们依然相信,有收获,有经验,有挫折,有教训的活动才是一个真正意义的完整的实践活动。

14.三下乡大学生的意义 篇十四

“三下乡”是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 是指在校大学生利用暑期时间, 以个人或团队形式根据实践课题送文化、科技、卫生到农村并进行调查研究的活动。多年以来, 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日益受到重视。2012年1月, 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 (教思政[2012]1号) 要求充分认识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性, 统筹推进实践育人各项工作, 文件的下发表明, 党和国家足够重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工作的开展, 也充分肯定了“三下乡”实践活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各农林类院校也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 并且一直以突出专业学科为特色, 走在各大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前沿。通过这样的活动, 农林类院校大学生将专业知识与“三农”问题紧密结合起来, 在激发了其学习主动性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

一、农林类院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农林类院校大学生在校期间, 通过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实际情况, 提升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

1.增加农林类大学生的专业归属感, 实现双赢局面。从“三农”角度考虑, 目前, 我国农林科技人才匮乏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农林类院校大学生在毕业后不愿意回到基层工作, 就是因为他们对“三农”问题没有深层次的了解。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 学生通过下乡就农业对农村进行考察、就农情对农民进行访谈、就专业知识开展宣讲会等一系列活动, 更直观地感受和认识农林类专业的特色及这些专业在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政策导向中的优势。

2.激发农林类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提高实践能力。很多农林类院校学生由于对所学专业缺乏正确的认识, 认为农林类专业没有一个好的就业前程, 所以在校期间, 很多学生宁愿选择转入金融学等当前较为热门的专业, 或者对所学专业抱有一种轻视的态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使农林类学生意识到我国国情、社情、农情的发展需要他们以及帮助他们看到自我价值所在, 从而使这种心理上被重视的满足感转化为实际中对于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 在暑期“三下乡”活动中, 农林类院校学生培养了遇事思考、勤于动手、善于沟通等多方面实践能力, 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

由此可见, 农林类院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十分重要的。

二、农林类院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

(一) 农林类院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优势

1. 突显专业学科的特点。

近年来, 国家对“三农”问题愈发重视, 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 更应该坚持贯彻落实“科技下乡、服务三农”的口号, 而农林类院校的学生更是首当其冲的。农林类院校专业主要包括农学、茶学、林学等, 虽然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 农林类院校也逐年增设了文学及理工类专业, 但相较于其他院校而言, 农林类专业仍是农林类院校的优势专业。在需要学生深入农村进行服务的“三下乡”活动中, 农林类院校的学生更能够学以致用, 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 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为服务三农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 农林类的大学生相对于其他院校而言, 在学科专业等方面更有优势。

2. 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相对于金融、计算机等热门专业而言, 农林类专业学杂费用较低, 并且奖助学金比例较高, 因此, 很大一批来自农村家庭的子女在升学时会选择农林类院校就读。他们大多不是独生子女, 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 相较于生活在城市家庭中的学生, 他们更愿意走进基层服务农村, 更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并且对农村有着与生俱来的喜爱感。

3. 拥有丰富的实践基地。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长期稳定有成效的开展下去, 必须通过院校的力量与当地村委进行联系, 通过定期开展活动加强双方的沟通, 多方式地丰富实践内容。农林院校一般都处于城市的城乡结合部, 面积较大, 在校园内或校园附近有许多农村社区, 且具有一定面积的农林实践基地。这样一来, 学生省去了舟车劳顿之苦, 同时也节省了活动时间。在“三下乡”活动开展的时候, 农林类院校的学生更有机会进入有合作的基地进行实践, 不仅能够方便管理, 而且可以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活动当中。

(二) 农林类高校大学生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不足

1.“三下乡”实践活动流于形式:

一方面, 目前仍然有个别高校对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期对学生采取流放式的管理, 少过问甚至不过问, 活动后期又急于追求实践成果的宣传, 实则毫无意义。另一方面, “三下乡”活动时间较短, 在交通上费时费力, 又考虑到暑期的特殊天气, 学生走到实践地点时已经筋疲力尽, 对实践的热情度早已降低。因此在实践过程中, 学生不积极、不主动, 大多流于形式, 走个过场, 实践过程中大多存在懒散、消极的状态, 甚至存在很大一部分学生仅仅为了完成任务而在实践单位盖章, 并未达到思想教育、培养综合素质以及促进社会化的最终目的。

2.“三下乡”实践活动学生参与面不广。

调查表明, 参加过“三下乡”活动的人数较少, 约有2/3的在校大学生没有参加过这项活动。由于暑期“三下乡”需要的活动资金较大, 参与人员不便于管理, 组织活动存在一定困难, 因此, 各大高校或学院组织的“三下乡”活动不仅队数有限, 而且每队人数有限, 导致能够获得机会参与的同学寥寥无几。同时, 为了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取得一定成果, 院校往往挑选一些成绩较优异或者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干部组成核心团队, 而忽略了其余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时所需要的帮助与支持, 这样就导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参与面较低的局面。

3.“三下乡”实践活动针对性不强。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强调实践与大学生自身专业知识相结合, 开拓一些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基地, 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扫盲和卫生宣传上, 要把扫文字盲和扫意识盲结合起来, 把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结合起来, 把送文化下乡和送文明下乡结合起来。而当前大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同时由于缺少老师的指导, 实践过于盲目, 往往局限于只是挑选了一个较为简单普遍的主题, 进行了粗略的调查研究, 而没有根据所学专业进行针对性的实践, 所以得到的调查结果对“三农”问题而言用处不大。

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到农林类高校大学生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不足, 这样以后才能更好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三、改进农林类院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建议与思考

(一) 健全保障机制, 保证农林类院校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

健全农林类院校学生参与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保障机制需要从制度、人员和资金三个方面落实。首先, 农林类院校需要高度重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教育意义, 成立专项领导班子, 每年拨付固定资金以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其次, 政府应该给予学校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让农林类院校能够扩大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规模, 以确保更多大学生能够有机会参与到实践中来。最后, 院校也可结合本校实际情况, 与当地企事业单位联系, 通过帮助企事业做宣传或学生进行自愿无偿服务等形式得到资金或物质资助, 建立“共赢”的长期合作关系。

(二) 加大指导力度, 确保农林类院校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由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地点各异、时间不一、形式多样等原因, 对于参与实践的学生不便管理, 因此, 在鼓励学生参与实践的同时, 也要做好相应的指导工作, 每支“三下乡”实践队伍都要安排指导老师。由于“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时间一般不会很长, 学生应进行每一阶段的成果汇报, 在活动中如果遇到了专业方面的困难, 可以及时与指导老师商量解决办法, 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实践中由于解决问题方式不正确而做无用功。有了学校和老师的大力支持, 学生参与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效果会进一步提升。

(三) 发挥新媒体作用, 增加农林类院校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农林类院校学生自身对社会实践的认识存在误区, 因为还未走出校园进入社会, 学生对于实践的思考层面仅仅局限于参与之后可以给自己带来哪些实质性的好处, 而不是自主地意识到社会实践对于自身能力会有怎样的提升。因此, 农林类院校在平时的教学工作当中就要有着重点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同时政府可以通过多个平台宣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如开展社会实践动员大会;利用新媒体 (微博、QQ、人人等) 平台展示“三下乡”活动成果并分享学生的活动感悟, 促进交流;举行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摄影、感悟等方面的比赛。以湖南省为例, 政府利用近年来网络宣传发展迅猛的优势, 已连续多年通过网络新媒体举行暑期社会实践成果展等活动, 不仅扩大了宣传社会实践的力度, 相应的也增加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综上所述,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农林类院校学生发展以及“三农”问题而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活动能够使学生对中国国情拥有全新的认识, 改变其价值观, 培养其主动走进基层、投身服务农村的事业中来。但是要使活动意义更加彰显, 仍需要农林类院校进一步联合多方支持, 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颉登科.农林院校社会实践与大学生专业思想教育[J].安徽农业科学, 2013, 41 (13) .

[2]郭涵, 郑逸芳.探寻具有农林院校特色的文科类大学生社会实践途径[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3 (4) .

[3]任江林.深化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刍议[J].现代教育科学, 2009, (6) .

上一篇:春节滑雪记作文500字下一篇:英语测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