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新朋友》教学反思范文

2024-06-19

《认识新朋友》教学反思范文(精选19篇)

1.《认识新朋友》教学反思范文 篇一

1.正确处理活动与指导的关系。

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面对四五十个不同个性的新入学学生,若不注意指导,则活动中学生或手足无措,或自由游戏,或注意力游离于活动之外,无法实现活动目标。因此既要使活动内容、形式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个性特征,在活动前讲清要求,在活动中运用多种手段及时组织、指导,维持活动秩序,加强对学生进行良好课堂行为的训练,使活动既生动活泼又井然有序,这样学生才能从中体验到快乐。

2.把握活动中“动”与“静”的搭配。

低年级学生自控能力差,动静转换慢,所以,活动中要注意动、静的合理搭配,掌握节奏的快慢。通过活动实施,我感觉五个活动环节时间不足,节奏较快,学生活动不充分。二度设计应考虑把本主题活动安排成两个课时,让学生把名片做得更有创意,有更多的交流、展示、倾诉的机会;生日活动可以搞得更丰富些。

3.把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学做名片这个环节,并非活动的重点,做名片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交流,要防止上成手工课。

4.重视活动的课外延伸拓展。

要提高目标达成度,还必须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中尽快认识同学和老师,体验朋友多快乐多。因此,还要安排一节课外的活动,帮助学生深化认识。

2.《认识新朋友》教学反思范文 篇二

一、活用教材, 灵活教法、学法, 使课堂真正“活”起来

1. 活用教材

新课标提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和年龄特点, 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进行合理拓展和延伸。对于那些有开放性的知识, 尽量给学生提供自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的内容体现生活化的部分比较多, 很多生活中的素材都与角有关, 比如自行车的三角形架涉及角, 钓鱼时鱼竿和地面之间形成了角等等。因此, 在上课开始, 我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实物, 从中找到有关角的素材, 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从中感悟数学概念就在生活中间, 和我们密不可分。这样引入, 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解释生活, 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出发点, 把数学教材与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相联系起来, 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生活”的教学原则。学生在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 形成强烈的成就动机, 并借此开始探究, 从而创造成功的心理体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尽量为学生提供自由探究的空间。教材是死的, 师生在用教材时可以灵活, 如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 应留有余地, 给学生自我拓展的机会。教师只是教学的指导者, 主体是学生, 让学生在教材的提示下, 自己搜集相关信息, 学会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对教材上的知识点, 只要学生自己能学懂学通的, 教师坚决不讲, 对于学生理解有点困难的知识点, 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需要制作学具的, 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尝试课外探究, 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索精神, 也是对教材的有效延伸。

另外, 灵活运用教材上的课堂训练题目, 教师应精选例题、习题, 进行科学取舍, 每节课都应扎扎实实完成教学目标。教材上练习题很少, 层次性也较差, 题型不够全面,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边讲边补充, 边练边总结, 做到讲练结合。尤其是经典题型, 更应随学随练, 做到有针对性训练, 及时反馈学生掌握情况, 打造高效课堂。

2. 灵活教法

我们都知道“教无定法”。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 我始终运用启发式教学法, 尽量以生活中的数学资源作为切入点,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做到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如在《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时, 我让学生观察教室中哪里有角的存在, 观察身边的物品。这样启发, 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发表见解。为了有效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 我借机提问:“你们都找到了生活中的角, 你知道角的概念吗?角有哪些特点?怎么分类你们知道吗?”这样提问, 学生纷纷讨论起来, 七嘴八舌话“角的知识”。通过合作交流, 学生基本把相关知识点找得差不多。这样教学, 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得到有效落实, 学生爱学、想学、会学, 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本节课教学过程由浅入深, 环环相扣, 循序渐进, 注意了知识结构的建构, 促进了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

3. 灵活学法

方法是学习的助推剂, 好的学习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在教学时, 引导学生走进教材情境, 亲自体验数学过程, 及时分析总结, 这样会收到好的学习效果的。比如, 在《角的初步知识》教学时, 我特意安排学生自己制作不同大小的角的学具, 上课时自己展示角有关概念, 让学生自己边讲边演示, 哪个是边, 哪个是角, 那个是顶点;什么样的角是锐角, 什么样的角是钝角, 什么样的角是平角或周角。在探究角的大小与边长有无关系时, 我叫学生制作多个边长不等的角, 让学生亲自探究, 从中发现问题, 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 解决教学难点, 增加信息量

《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 题材宜多样化, 显现方式应丰富多彩。各种教育技术装备是教育信息传播的载体, 通过多媒体的视频放大效果, 增加了学生观察的直观性;通过动画展示, 使学生理解了数学的本质。尤其是题型变换, 采用多媒体技术手段, 展示变换过程, 能多角度激发学生兴趣。比如, 利用flash课件演示有关角的形成, 用ppt幻灯片比较角的大小等等。这样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有效解决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教学行为与教学设计的差距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 都是由自己去发现、探索、研究, 因为这样理解更深刻, 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这节课的教学, 我每个环节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包括题型的选择, 学生活动的设计, 多媒体手段的应用, 问题探究的设置等。但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 我发现学生发挥得不是那么理想, 该探究的深度不够, 思路不是很广。或许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还不够, 因此我们要真正实现教学目的, 就必须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 缩短理论与实践的差距, 使数学教学越来越科学化、实用化。

3.“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篇三

一、动手指一指,成功建立角的表象

教材提供了校园的情境图,先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在生活中角是无时不在的:做操的学生张开双臂、足球的门、球场的边界、花匠的剪刀、老师手中的三角板、远处楼钟的时针和分针……教材用颜色标了出来,让学生知道角就在身边。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在自己的书本上用小手去指指图中的角,然后,我又借助学生熟悉的三角尺,先让学生指一指三角尺上的角,在这里学生感知到的角是生活中的角,所以在指角时指的是角的顶点处。针对学生认知过程中的这一 “盲点”,多次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角”的表象;学生在反复的指角中逐渐掌握了“角是从一点引发的两条射线组成的”这一知识,为学生以后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做好了铺垫。让学生从剪刀、红领巾、钟表上找一找角,给了学生一个抽象知识的过程,最后再用一组判断题进一步巩固角的特征。这样的设计既体现了角来源于生活又充满了数学味。

二、动手操作,初步感知角的大小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活动与他对周围物体的作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学生只有通过亲身操作获得的直接经验才有利于对角作出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概念与法则。因此我在教学角的大小的环节时,首先是对“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进一步巩固,然后设计一个让学生亲自动手拉动活动角的活动,由老师叫口令学生来操作:学生两人一组,每组一条绳子,让一个学生用手拿着绳子的中间不动,另一个学生用两只手拿着绳子两头,然后让学生随着老师的口令做动作。老师给出有趣的口令:“角,变!变!变!——变大!”“角,变!变!变!——变更大!”“角,变!变!变!——变小!”“角,变!变!变!——变更小!”学生在有趣的操作过程中初步感受了角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但是关于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仍然是无法确定的。于是我设计了比角的环节。当课件出示两个大小一样但是角的边长不一样的角时,大多数学生觉得边长的角就大,这时就可通过重叠法把两个角重叠在一起,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这么一比,不单帮助学生感知了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无关,还让学生学会了怎么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随后的画角也是对知识的不断巩固——画一个和第一个角大小不一样的角。

三、把握教学要求,提高教学质量

角在这册是第一次出现,教学目标有三点: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2.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例1是通过剪刀、吸管、水龙头三个实物来抽象出这三个生活中的角,体现了抽象的过程,教师要在图上标出顶点和边,让学生知道角是由一个点和两条边组成的。那么至于顶点是怎样的,边又是怎样的,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教学的时候要把握好这个教学要求。

四、语言科学性,准确传授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规范性和科学性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语言准确,用词严谨恰当,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而内化。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语言的科学性,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例如在教学画角时,“从一点起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不能说“横着画一条线,竖着画一条线”;找角时,“书本的面有四个角”,不要说“书本有四个角”;等等。教学这个单元时教学的语言需要特别重视。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中,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理解并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责编金铃)

endprint

“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角打下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二年级的学生对角的认识只有一个模糊的认识,只知道角是“尖尖的”,很难抽象出数学中角的形象。因此本节课要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操作——探究——交流”的研究方式,促进学生将丰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动手指一指,成功建立角的表象

教材提供了校园的情境图,先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在生活中角是无时不在的:做操的学生张开双臂、足球的门、球场的边界、花匠的剪刀、老师手中的三角板、远处楼钟的时针和分针……教材用颜色标了出来,让学生知道角就在身边。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在自己的书本上用小手去指指图中的角,然后,我又借助学生熟悉的三角尺,先让学生指一指三角尺上的角,在这里学生感知到的角是生活中的角,所以在指角时指的是角的顶点处。针对学生认知过程中的这一 “盲点”,多次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角”的表象;学生在反复的指角中逐渐掌握了“角是从一点引发的两条射线组成的”这一知识,为学生以后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做好了铺垫。让学生从剪刀、红领巾、钟表上找一找角,给了学生一个抽象知识的过程,最后再用一组判断题进一步巩固角的特征。这样的设计既体现了角来源于生活又充满了数学味。

二、动手操作,初步感知角的大小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活动与他对周围物体的作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学生只有通过亲身操作获得的直接经验才有利于对角作出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概念与法则。因此我在教学角的大小的环节时,首先是对“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进一步巩固,然后设计一个让学生亲自动手拉动活动角的活动,由老师叫口令学生来操作:学生两人一组,每组一条绳子,让一个学生用手拿着绳子的中间不动,另一个学生用两只手拿着绳子两头,然后让学生随着老师的口令做动作。老师给出有趣的口令:“角,变!变!变!——变大!”“角,变!变!变!——变更大!”“角,变!变!变!——变小!”“角,变!变!变!——变更小!”学生在有趣的操作过程中初步感受了角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但是关于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仍然是无法确定的。于是我设计了比角的环节。当课件出示两个大小一样但是角的边长不一样的角时,大多数学生觉得边长的角就大,这时就可通过重叠法把两个角重叠在一起,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这么一比,不单帮助学生感知了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无关,还让学生学会了怎么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随后的画角也是对知识的不断巩固——画一个和第一个角大小不一样的角。

三、把握教学要求,提高教学质量

角在这册是第一次出现,教学目标有三点: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2.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例1是通过剪刀、吸管、水龙头三个实物来抽象出这三个生活中的角,体现了抽象的过程,教师要在图上标出顶点和边,让学生知道角是由一个点和两条边组成的。那么至于顶点是怎样的,边又是怎样的,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教学的时候要把握好这个教学要求。

四、语言科学性,准确传授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规范性和科学性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语言准确,用词严谨恰当,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而内化。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语言的科学性,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例如在教学画角时,“从一点起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不能说“横着画一条线,竖着画一条线”;找角时,“书本的面有四个角”,不要说“书本有四个角”;等等。教学这个单元时教学的语言需要特别重视。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中,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理解并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责编金铃)

endprint

“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角打下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二年级的学生对角的认识只有一个模糊的认识,只知道角是“尖尖的”,很难抽象出数学中角的形象。因此本节课要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操作——探究——交流”的研究方式,促进学生将丰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动手指一指,成功建立角的表象

教材提供了校园的情境图,先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在生活中角是无时不在的:做操的学生张开双臂、足球的门、球场的边界、花匠的剪刀、老师手中的三角板、远处楼钟的时针和分针……教材用颜色标了出来,让学生知道角就在身边。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在自己的书本上用小手去指指图中的角,然后,我又借助学生熟悉的三角尺,先让学生指一指三角尺上的角,在这里学生感知到的角是生活中的角,所以在指角时指的是角的顶点处。针对学生认知过程中的这一 “盲点”,多次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角”的表象;学生在反复的指角中逐渐掌握了“角是从一点引发的两条射线组成的”这一知识,为学生以后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做好了铺垫。让学生从剪刀、红领巾、钟表上找一找角,给了学生一个抽象知识的过程,最后再用一组判断题进一步巩固角的特征。这样的设计既体现了角来源于生活又充满了数学味。

二、动手操作,初步感知角的大小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活动与他对周围物体的作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学生只有通过亲身操作获得的直接经验才有利于对角作出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概念与法则。因此我在教学角的大小的环节时,首先是对“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进一步巩固,然后设计一个让学生亲自动手拉动活动角的活动,由老师叫口令学生来操作:学生两人一组,每组一条绳子,让一个学生用手拿着绳子的中间不动,另一个学生用两只手拿着绳子两头,然后让学生随着老师的口令做动作。老师给出有趣的口令:“角,变!变!变!——变大!”“角,变!变!变!——变更大!”“角,变!变!变!——变小!”“角,变!变!变!——变更小!”学生在有趣的操作过程中初步感受了角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但是关于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仍然是无法确定的。于是我设计了比角的环节。当课件出示两个大小一样但是角的边长不一样的角时,大多数学生觉得边长的角就大,这时就可通过重叠法把两个角重叠在一起,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这么一比,不单帮助学生感知了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无关,还让学生学会了怎么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随后的画角也是对知识的不断巩固——画一个和第一个角大小不一样的角。

三、把握教学要求,提高教学质量

角在这册是第一次出现,教学目标有三点: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2.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例1是通过剪刀、吸管、水龙头三个实物来抽象出这三个生活中的角,体现了抽象的过程,教师要在图上标出顶点和边,让学生知道角是由一个点和两条边组成的。那么至于顶点是怎样的,边又是怎样的,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教学的时候要把握好这个教学要求。

四、语言科学性,准确传授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规范性和科学性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语言准确,用词严谨恰当,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而内化。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语言的科学性,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例如在教学画角时,“从一点起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不能说“横着画一条线,竖着画一条线”;找角时,“书本的面有四个角”,不要说“书本有四个角”;等等。教学这个单元时教学的语言需要特别重视。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中,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理解并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责编金铃)

4.《认识新朋友》教学反思范文 篇四

首先是给购物环节,第一个活动中教师先演示怎样使用代用券(每2元圈起来)、购物、付款(把相应的“钱币”撕下来给收银员),然后让幼儿操作圈一圈,交流“你可以买几样东西?”幼儿购物后交流“你有几块钱,买了几样东西,还剩钱吗?”第二个活动中教师也是先演示圈一圈,购物时直接把卡片覆盖在相应的钱上。幼儿在圈一圈完成后直接可以进行购物,减少了幼儿的等待时间,使环节更加紧凑。这个环节中两位老师的处理都是教师先示范,幼儿再操作。我在想的是教师是否可以再放开些,让幼儿操作在前,教师提升总结在后呢?

在交流环节,一个活动中老师先让剩下一元钱的幼儿逐一说“我有几元钱,买了几样东西,还剩几元钱”,老师逐个出示相应的代用券并按顺序排列。另一个活动中老师用“代用券回收”的策略——剩下一元的放左边,没有剩的放右边,让幼儿一下子把代用券分成了两组排列,然后教师再进行小结出示汉字“单数”、“双数”以及相应的小孩图示。这个“小孩”图示也是为接下来的幼儿操作活动打下了基础。给我的启示是同样的一个环节,教学效果会因设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教师要更加关注环节的紧凑和有效,避免重复和冗长。

在感知单双数排列规律上,两位教师都用了两种颜色的卡片来写单双数,也都是按照顺序进行了排列,但第二个活动中幼儿很快就能发现排列的规律是一个单数、一个双数。我想原因是由于第一个活动中的卡片既有数字又有硬币图示,使幼儿的视线受到干扰。从中我得到的启示是教具的设计使用要尽量减少干扰因素。

另外我还有一个想与大家探讨的是幼儿分组操作后的交流环节是否一定需要?我感觉这样的操作活动在当时的效果不是很大,因为大家的材料不同,纠错也只是该组幼儿的参与,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是没有效果的;其次是导致教学活动时间过长,幼儿注意力无法很好集中。我想解决的办法是教师可以在课后进行批改,看看孩子是否掌握。对于个别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个别辅导的方法,而对于大家都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针对该问题再次集体教学。

5.认识植物朋友范文 篇五

认识植物朋友

教学目的:(1)会对各种各样的植物进行观察比较。(2)能描述一些常见植物的不同特征(3)能找出不同植物的相似处。

(4)体验到认识植物的乐趣,感受到植物的美,产生亲近自然的感觉。

(5)意识到植物也是有生命的,应该珍惜,不损伤一草一木。

一、教学重点:认识到植物是各不相同的,比较植物的不同与相同,知道植物都有相似的形态构造,有共同的需求,二、教学难点:能找出不同植物的相似处和不同处,意识到植物也是有生命的,应该学会爱护一草一木。

三、教学方法:提问,小组讨论,ppt教学。

三、教学过程:

(一)认识多种多样的植物

1、猜有关植物的谜语,引起学生的兴趣;

2、出示植物卡(学生常见的植物)。

3、提问:你们认识这些植物吗?

4、学生回答。(苹果、小麦、菊花、玉米、西瓜、甘蔗、柳树……)

知道大自然中植物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二)描述植物。

1、谈话:你家养花吗?或种有什么植物吗?

2、谈话:你能用图画或语言来描述你家的植物是什么样的吗?

3、学生在小组中讲述。

4、集体交流:常见植物的特征。

(三)认识植物的身体

1、一株完整的植物分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6个部分。

2、根的主要功能为由土壤中吸取养分和水分及支持植物体;茎可以将植物的养分或水分运送至植物身体各部位;

叶是植物行光合作用的器官,可帮植物制造出养份;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植物由花来授粉,帮助植物孕育下一代;

果实也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是由植物开花授粉后形成。

(四)比较各种植物的不同与相同。

1、出示:桃树与向日葵。

2、提问:你能找出它们的不同和相同的地方吗?

3、小组讨论并记录(写下或者画下)

4、交流:

(1)不同的地方:叶子形状不一样、果实不一样……

(2)相同的地方: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都种在土里、都需要阳光和水……

6、讲述: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任意选两中植物,比较它们的不同和相同的地方。(发给学生植物卡)

7、学生分组讨论。

8、小组交流。能找出植物的不同与相同;知道植物都有相似的形态结构,有共同的需求;感受到植物的美,珍惜植物的生命。

五、教学总结:

6.《认识新朋友》教学反思范文 篇六

活动目标:

1.学习使用筷子的方法,发展小肌肉的协调性。

2.了解筷子的不同外形特征,有乐意使用筷子的愿望。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筷子每人一双(不同)

活动过程:

一、幼儿进入餐厅,认识筷子。

幼儿进入餐厅后,马上就看到用餐的筷子,由于每位幼儿用的筷子都不一样,引起了幼儿对不同特征筷子的兴趣。在这过程中,教师着重从色彩、材质、造型方面引导幼儿互相观察、交流、概括。知道西方人吃饭用刀、叉,只有我们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才用筷子,筷子就是中国人发明的。

二、游戏:娃娃中餐馆。

第一盘炒什锦:(有各种蔬菜、荤菜)请小朋友用筷子夹一些蔬菜和荤菜到自己的盘子里。(提醒孩子只能用筷子夹不能用手抓)在进餐过程中,有的幼儿会用筷子夹菜,可有的幼儿怎么也夹不起来。怎么办呢?让会用筷子夹菜的幼儿来传授经验。教师再和幼儿一起将用筷子的方法编成儿歌:小小筷子本领大,吃饭夹菜全靠它;拇指食指和中指,轻轻拿起小筷子;食指中指管外筷,无名指放在里筷下;轻弯食指和中指,夹起饭菜吃得香朗朗上口的儿歌并配上PPT进行演示,不仅生动有趣,也深受幼儿的喜爱。

第二盘是馄饨:幼儿用刚学会的方法学夹馄饨,数数每人能吃到几个馄饨。让幼儿在吃馄饨的游戏中,巩固练习用筷子的方法。在活动中教师深入观察幼儿的反应和各种表现,关注个别差异,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幼儿找到适合的联系方法,体验成功的快乐。

第三盘是夹豆子比赛:大家在规定的时间内夹豆豆,比比谁夹得又快又好。教师和幼儿共同比赛,达成积极的师幼互动,享受学习探究的乐趣。

三、大家来评“进餐小明星”。

最后让幼儿评出今天的“进餐小明星”,并说说理由。幼儿都会从用餐技能、礼仪等方面来评。在评的过程中,让幼儿了解用餐时不玩筷子、不用筷子乱翻菜肴、不巧大餐具等等用餐的礼仪。

教学反思:

将教学过程创设成餐厅游戏的“情境教学”,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生活情境、角色间的情感交融、师生间的积极互动。将活动目标、内容、方法镶嵌在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背景中,能形成以“真”为核心,以“情”为纽带,以“趣”为手段,以“美”为整合,以“周围生活”为源泉的情境教学。

1.以“真”为核心--根植幼儿的现实生活。选择与幼儿生活密切的“和筷子做朋友”作为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真实的情境,使孩子们能身临其境、如鱼得水。

2.以“情”为纽带--达成师生的情感交融。建立亲密无间的师幼关系是教学强有力的纽带。活动中,教师为幼儿营造共同进餐的平等又融洽的师幼合作关系,并努力将自己的情感体验传导给幼儿,以自己真切的情感激起幼儿的情感。情感交融反映了师幼之间既悦纳自己,又接纳了对方,在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中相互合作,达到情感上的沟通,融洽,形成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

3.以“趣”为手段--促进积极的师幼互动。幼儿喜欢通过假想的语言、动作、表情来参与各种有趣的教学活动。创设“娃娃中餐馆”这个带有鲜明主题的、连续的、持久的、丰富的情境,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在“情境-幼儿-教师”三者之间形成相互推进、多向折射的心理场。在这样的磁场环境中,三者之间相互吸引、相互促进。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创造出足够的思维空间和练习空间,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一方面抓好教学的个性学习,让他们自己去想想、说说、练练;另一方面通过小组讨论,人人又说又练,做到教师和所有幼儿的充分活动,达成积极的师幼互动,充分享受探究的乐趣。

4.以“美”为目标--实现有效的教学整合。“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教学要像艺术那样吸引幼儿。在教学中,我们创设美的场景,美的画面并配合儿歌音乐,将场景、游戏、情感、行为、语言融为一体……以“美”为突破口,以“美”为追求的境界,一方面利用美,另一方面进行“美”的熏陶感染。在“娃娃中餐馆”的情景中,让幼儿欣赏各种不同特征的筷子,并自己尝试使用筷子,使双手的动作更加优美协调。在进餐的过程中,了解安全常识和基本礼仪,学习怎样做个“行为美” 的文明人。修改后的活动充分体现活动目标的整合之美、活动过程的情景之美,活动手段的多样之美。

活动难度不断提升,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幼儿在进餐游戏中不断操作练习。

7.《认识新朋友》教学反思范文 篇七

案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 今天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 它是谁呢? (原来是一只可爱的小猫)

要想知道这只小猫有多高该怎么办呢? (用尺子量一量)

在平时, 什么时候也要用尺子量一量呢?

(裁缝做衣服、医生量身高、量黑板等的长度)

对, 要知道一个物体的长度, 就要用尺子量一量, 我们先要学会看尺子。

二、新授

1.认识米尺 (电脑显示放大的米尺)

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小尺, 你们的小尺很漂亮, 画有各种各样的图案, 请仔细观察小尺上除了画有图案外还有什么?

学生自由说:

(1) 有数字, 请学生按顺序读一读。

(2) 一条一条的线。对, 这些线在尺子上叫刻度线, 刻度线有的长, 有的短, 那长刻度线之间的每一个大格的长度一样吗?

(3) 都有cm两个字母, cm这两个字母表示厘米。

(4) 有刻度线的一边都是平平直直的。

尺子上有这么多东西, 那这些数字有什么用呢?刻度线为什么有长有短呢?你们想不想知道?

我们先看尺子上的数字, 它们是用来表示几刻度的, 最小的是几?0所对的这条线段叫作0刻度线, 表示起点, 就像我们开运动会赛跑时的起跑线一样。

这些刻度线, 有的长, 有的短, 这是用来表示长度单位的, 我们要量物体的长度, 就必须有统一的单位, 厘米就是长度单位的一种,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厘米。 (板书)

2.认识厘米

(1) 1厘米有多长?你们能在尺子上指出来吗?

①学生指一指, 说一说, 从0到1厘米, 从1到2是1厘米……

②每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电脑显示)

③同桌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 互相看一看。

④贴出一1厘米的实际长度。

(2) 拿起图钉, 猜一猜它有多长? (1厘米)

①电脑显示图钉与1厘米长的线段比较。

②动手操作:

1) 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夹住图钉, 左手慢慢抽出图钉, 这时拇指和食指间的小缝大约是1厘米。

2) 看看两指间的距离, 把它记在脑里, 闭上眼睛想一想有多长。

3) 不用图钉, 用手势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 同学互相检查。

判断:数学书的长、宽、厚, 哪个长度最接近1厘米?

找一找, 你身上的哪个部位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量一量, 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电脑显示)

你还知道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3.用厘米量

刚才我们说的1厘米的物体都比较短, 也就是说在量比较短的物体时, 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那怎样用厘米作单位量物体的长度呢? (板书“用厘米量”)

拿出纸条, 我们已经知道1厘米有多长, 谁能猜出老师手中这张纸条有几厘米?

让学生猜一猜。

为什么大家猜的结果不一样呢?

看来要想准确地知道一个物体的长度, 一定要用尺子量一量。怎么量呢?学生试量。

教师演示量的方法。 (电脑演示)

把尺子“0”刻度对准纸条的一端, 再看纸条的另一端, 对着几, 就是几厘米。

小结:不论量什么物体, 一般都要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 再看另一端对着几, 就是几厘米。如果没有对准0刻度, 就要数一数占了几个大格, 就是几厘米。

三、巩固练习

1.看一看

比较两种量法。

四、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厘米, 知道1厘米有多长 (用手比一比) , 还知道了怎样用厘米作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你们会量吗?量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 再看另一端对着几。)

五、游戏, 看谁有一双“火眼金睛”

先估计, 再量一量。猜一猜老师手中的钢笔有多少厘米?

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因此, 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 使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而且知道数学是有用的, 必要的, 可以丰富知识, 增强本领, 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在“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一课的教学中, 教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动画导入新课, 让学生带着问题动手动脑, 探究新知。首先, 安排学生观察, 认识米尺;通过操作初步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 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要求学生找出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既突破难点、抓住关键, 又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从而感觉学好数学是必需的, 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然后教学用厘米作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让学生先猜再量, 培养估算能力。整个活动过程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8.《圆的认识》教学实践与反思 篇八

《圆的认识》是小学数学教材中传统内容,许多名家将它作为典型研究课例,以不同视角作过精彩演绎。华应龙老师创设“头脑奥林匹克的寻宝活动”这一情境,展开对圆的探索;张齐华老师运用数学文化的视角为圆的认识打开另一片天空。既然名师们已经把它磨得这么透彻,是不是代表就没东西可磨呢·我作了如下思考。

1.教学圆时,能否揭示画圆的本质:定点、定长和旋转一周,让学生深刻领悟“为什么可以用圆规画圆”,并解释圆的特征·

2.探究圆的特征时,除了借助探究材料和有效的实践操作,是否可以利用想象、推理等有价值的数学思考方式来学习圆的特征·

3.圆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否可以将圆的文化融合在数学学习过程之中,实现数学知识与数学文化水乳相溶,使数学课堂显得丰满而圆润·

【实践反思】

◆初次实践:体验失败

一、创设情境,抽象出圆

欣赏生活中的圆,抽象出圆。

二、实践操作,揭示本质

1.同学们,你们会画圆吗·

2.如何利用圆规来画圆·

三、研究圆的基本特征

1.提出研究目标,填写相应的表格。

2.汇报、交流圆的特征。

四、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反思

很遗憾,自认为有创意的教学设想就这样淹没在学生漫无目的的课堂实践中,我觉得主要以下几点缺失:

1.动手操作。《圆的认识》动手操作技能目标应该定位在掌握圆规画圆的技巧上,而在学生用钉绳工具来画圆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利用这种画圆工具本身就存在着很大认知障碍与操作难度。

2.数学思考。这节课涉及到用多样化的方法概括出画圆的本质,学生的思考重点是想方设法来画圆。而在总结多种工具画圆的共同点时,学生思考方向一片模糊,导致迟迟不能揭示画圆的本质:定点、定长和旋转。

3.数学文化。这节课好多处都尽显圆的数学文化,但是洞察学生的表现,只是停留于文字表层的肤浅认识,没有充分体验到数学文化的内涵所在。

◆再次实践:柳暗花明

一、画点游戏

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画的点多。规则:先在白纸上画一个点,然后再画一些点,要求到第一个点的距离都是3厘米。你有什么发现·

二、教学新课

(一)你能画一个圆吗

1.生活中你有没有见过圆·

2.你能画一个圆吗·

3.说说你是怎样画出这个圆的·

(二)用圆规画一个圆

1.一起用圆规来画一个圆。

2.你觉得用圆规怎样才能画好圆·

3.认识圆心

(1)把这个圆剪下来,拿起来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引出圆心。

(2)老师的这个圆纸片并不是圆规画的,你能找出它的圆心吗·

(三)认识半径、直径

1.除了圆心你还知道圆的哪些知识吗·

2.自学半径直径的含义。

(四)半径直径的特征

出示操作活动:拿出刚才剪下的圆形纸片,画一画、比一比、折一折,在小组里讨论:

(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3)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4)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

(五)用圆规圆一个半径2厘米的圆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四、全课小结

◆体会

这一次,我终于享受到了一节比较成功的数学课堂。整堂课以围绕感知、体验和深化圆的本质属性的学习框架而展开,学生学得轻松,教学流程水到渠成。

【感悟提升】

一、返朴归真——用数学的本质魅力来吸引学生

课堂上我没有创设情境,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投入了极大的热情,这股热情源于学生对数学本身魅力的吸引,源于对数学思考的挑战。为什么“在白纸画一个点,然后再画一些点,要求到第一个点的距离都是3厘米。”形成的图形会接近于圆形·看似非常简单的画点游戏,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圆的本质属性:圆就是平面内到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二、数学思考——有效操作最终为思维的深刻性服务

本节课借助画点这一有效操作手段,并进行了合理的想象,得出了圆有无数条半径,以此类推出圆的直径有无数条也是水到渠成。同时在解决半径与直径之间的关系时,通过测量法、观察法、折叠法来学习,借助一条直径与对应的两条半径存在的倍数关系,展开想象与推理,以此类推出同一个圆中直径长度等于半径的2倍。可以说,此时的操作并不是主要学习的手段,反而数学的思考——想象、推理成为学习圆的特征主要学习方式。

三、文化底蕴——数学学习过程中实现数学知识与数学文化有机融合

9.幼儿园小班认识新朋友教学设计 篇九

活动目标

1、乐意结交新朋友,体验认识新朋友的快乐。

2、学会结交新朋友的方法。

3、学会交往礼貌用语:你好!我叫××,我们一起玩好吗?

活动准备

电子大书《认识新同学》,小猪、小兔手偶,歌曲《我的朋友在哪里》。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击鼓传花:幼儿一个一个传玩具,音乐停,拿玩具的幼儿则要站起来介绍自己:大家好!我叫××。

二、认识新朋友。

――(出示小猪手偶)师:小猪文文上幼儿园了,班上的新朋友它都不认识,怎么办呢?小朋友,如果你是小猪,你会怎么做呢?

――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方法。

――教师出示电子大书《认识新同学》,向幼儿介绍叶子部分描述的方法:我会和大家打招呼,我会告诉大家我的名字,我们会问小朋友我可不可以一起玩。

――教师引导幼儿模拟小猪认识新朋友:你好!我叫文文,我们一起玩好吗?

――播放音乐《我的朋友在哪里》,幼儿边拍手边走动,音乐停时,找到朋友,互相打招呼:“你好!我叫××,我们一起玩好吗?”游戏重复玩2――3次。

三、关心新朋友。

――(出示小兔手偶)师:小朋友,我是小兔佳佳,班上来了新朋友,我好想认识它。我该怎么做呢?你们教教我好吗?

――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方法。

――教师出示电子大书《认识新同学》,向幼儿介绍花部分描述的方法:我会主动和它打招呼,我会告诉它我的名字,我会请新朋友一起玩。

――教师引导幼儿模拟小兔认识新朋友:你好!我叫佳佳,我们一起玩××好吗!

――播放音乐《我的朋友在哪里》,幼儿边拍手边走动,音乐停时,找到朋友,互相打招呼:“你好!我叫××,我们一起玩××好吗?”游戏重复玩2-3次。

――教师小结:要结交新的朋友,就要有礼貌地打招呼,告诉他自己的名字,和他分享自己的玩具,分享好吃的,还要一起玩游戏。

活动应变

活动最后环节,可以带幼儿到别的班级认识新朋友。

活动延伸

学习歌曲《找朋友》,体验结交新朋友的快乐。

区角活动

语言区:投放小动物手偶,鼓励幼儿扮演小动物,用交往用语认识新朋友。

环境创设

在墙上张贴小动物图片及交往用语:“你好!我叫××,我们一起玩××好吗?”

家园同步

请家长多带幼儿到户外活动,鼓励幼儿结识新朋友。

随机教育

10.认识塑料教学设计(范文模版) 篇十

尖山农场小学何艳云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塑料制品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2.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塑料的优缺点。3.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认识到塑料制品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认识塑料的优缺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走进生活,了解塑料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师:同学们,老师的手中拿的是什么? 生:饮料瓶!

师:对!它是用什么做成的呢? 生:塑料!师:想想看,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是用塑料制成的?(生说)

师:哇,同学们说了这么多!老师也收集了几张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通过大家的汇报和老师出示的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是啊,至从1910年美国化学家贝克兰德(课件出示照片)研制出合成塑料之后,塑料便与我们的生活相伴相随、密不可分了。

那么,它为什么如此受欢迎呢?它究竟有哪些优点、缺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

二、探究活动:

1.交流讨论,塑料的优点。

师: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寻找生活中的塑料制品以及它的好朋友,你们找到了吗?谁能告诉老师,塑料制品的好朋友是呀?(玻璃、陶瓷等)大家说的真好!

大家一起观察观察,研究研究,提出活动要求:(1)仔细观察,分析塑料制品有哪些优点。

(2)观察完毕后小组内展开讨论,并用关键词概括出优点。(学生讨论中师板书:优点)

师:谁愿意说一说,塑料制品有哪些优点呢?(适时板书)(指名)哪位同学还能补充?

(追问,如你为什么认为它便宜?为什么说它轻便?为什么说它结实?)(评价学生如:你真会观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判断,很好!比较中发现优点,聪明!你真会比较!„„)

小结:正是因为塑料有如此多的优点,因此塑料制品被广泛地运用于我们的生活中,而且还在不断地发展着。现在,已经研制出了抗菌塑料、纳米塑料,生物塑料、防弹塑料,塑料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2.了解塑料制品的缺点。认识白色污染

师:塑料对我们人类的贡献这么大,可老师却看到一份资料上这样写着(出示课件:塑料袋被英国媒体评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这是为什么呢?(生答)

师:那你知道它会造成什么污染?(白色污染)谁能说说什么是白色污染?(看课件)对,其实不仅仅是塑料袋,那些塑料饭盒、饮料瓶等所有塑料废弃物造成的污染都叫白色污染。(板书)白色污染有哪些危害?(生答后师课件出示)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图片(出示)

过渡:多么触目惊心啊!白色污染已然成为困扰全球环境的一大难题!出示:白色污染已成为困扰全球环境的一大难题!

塑料垃圾很难分解,一般要过二百至四百年,有的可达500年;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灾事故;它破坏市容、景观,造成“视觉污染”;混入土壤,影响水稻、小麦等农作物吸收水分、养分,导致农作物减产;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生病,甚至死亡,抛入水面,不仅影响船只的航行,造成环境污染,而且使水质变坏;混入生活垃圾一同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空气,损害人体健康;填埋处理将会长期占用土地,而且,填埋后的场地由于地基松软,垃圾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很容易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及周围环境„„ 师:同学们,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没想到我们顺手扔掉的塑料垃圾居然有这么大的危害,难怪英国人发出了这样的呐喊:(课件出示:塑料袋——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学生齐读)

三、拓展延伸:渗透环保教育

师:英国人的心情我们可以理解,但是,白色污染真的是塑料本身的罪过吗?交流看法。(白色污染的罪魁祸首是我们人类自己。)

我们的生活能离开塑料制品吗?(指名说:离不开,因为没有塑料制品生活会很不方便„„)

师:需要和危害同时存在,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小组讨论)(1)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代替塑料袋等;(2)重复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等;(3)回收各种废弃的塑料。

(4)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

四、总结:

师:同学们,正如你们所说,白色污染是可以防治的,世界各国政府也为此做出了相应的努力。我国也不例外,办工厂,建回收站、限制使用塑料袋、倡导重提菜篮子、在街头安装分类垃圾箱等等„„相信,只要我们大家携起手来,齐心协力,我们的地球就一定会充满阳光、充满绿色、充满生机!

板书设计

认识塑料 优点:重量轻

易加工

不生锈,不腐烂,不易碎。

(应用广泛、方便生活)价格便宜 轻便可塑、透明隔热、牢固有弹性

缺点:易老化

易燃烧

(不易分解,造成白色污染)耐热性差

11.《圆的认识》教学实录和反思 篇十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56—5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发现、创造、交流等数学活动理解圆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创新品质,享受数学思维的乐趣。

教学重点:探究圆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用圆规画圆

教学准备:课件、直尺、圆形物体、圆规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你们爱上体育课吗?(生: 爱)

师:体育课上我们可以作很多很多的游戏。请看!同学们正高高兴兴的围在一起作投篮球的游戏,围成了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这三种图形(课件展示并闪动抽象出的三种图形),篮筐都放在了每种图形的中心位置。你认为围成哪种图形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并说说理由。

(生:略)

师:通过直接观察,同学们认为:围成一个圆形投篮,每个同学到篮筐的距离是一样的,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儿呢?现在还只是我们的猜测。(出示课件)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同走进圆的认识(板书课题)共同去验证我们的猜测。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投篮游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接着,通过教师的提问“你认为站成哪种图形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并说说理由”,将学生的视角由生活现象引入到数学思考中来,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课题,并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 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一)感知圆的特点----圆是曲线图形

师:要想认识圆,研究圆,我们得有一个圆。我们已经在课前利用身边的物体画了圆,也剪了圆。

(生拿出剪好的圆)

师:现在谁能说一说你是用什么物体画圆的?

(生:利用有圆面的物体画圆)

师:除了可以利用圆形物体画圆,还有其它画圆的方法?

(生:我是用圆规画圆的;用两支笔、一根绳子和一支笔等)

师:想一想、看一看,圆和我们以前学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有什么区别呢?

(生:圆没有角,其他图形有角)

师:为什么圆没有角呢?

(生:因为圆是由曲线围成的)

【设计意图:通过画圆剪圆的活动,一则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刻体验到圆与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的不同,初步感知圆的特点——曲线图形;同时,也为后面认识圆、探究圆准备好了材料。】

(二)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圆心,半径,直径

师:在课前,同学们已经去预习了相关内容,请同学们拿出预习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预习的收获,解决遇到的问题,再上台来汇报你们预习的成果。

(组内交流---全班汇报---在学生汇报的同时明确”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提炼出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师:我们认识了圆心、半径、直径,你能准确的判断他们吗?(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先学后教”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方式,而要实现”先学后教”必须“以学定教”! 设置本环节的目的便是:明确学生已经学会了哪些知识(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过程中弄清圆的各部分名称并通过练习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存在什么疑问,从而“依据学情”提炼出本节课需重点探究的问题。】

(三)探究圆的本质特点----一中同长

1.自主探究特点

师:通过预习,同学们自己学会了很多知识,圆还有很多知识等待着我们去发现。请同学们借助导学单,利用手中的圆片,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看你对圆还有哪些认识和发现?(生自主探究并完成导学单) 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你对圆有哪些新的认识?

①.圆的半径有什么特点?

②.圆的直径有什么特点?

③.圆的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2.小组合作交流

师:好!同学们,请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交流.(课件出示:半径有什么特点?直径有什么特点?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师:同学们有收获了吗?请小组上讲台来与大家汇报汇报。

(小组汇报的过程中,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明确:半径和直径的条数以及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师: (出示两个大小不一的圆)请问,这两个圆的半径相等吗?直径相等吗?要想使我们的这些发现更准确些,需要加个什么限制词语?(生:同圆或等圆中)

师:你看,通过我们共同努力验证了每个同学到筐的距离是相等的。

【设计意图:“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地建构过程。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环节中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导学单地引领下,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索新知。同时,教师适时地介入、点拔、引领,在汇报展示与交流中完成了对圆的本质特征的认识。】

(四)画圆

1.史料介绍

师:圆在我们中国文化中有很重要的地位,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对圆有了精确的记载。(课件出示小资料并解释“一中”和“同长”)。

2.用圆规画圆

师:后来人们根据“一中同长”的特点发明了圆规,你知道怎么画圆吗?(自学57页)然后在纸上自己画一个圆。

(生画圆,教师巡视,选出画的不标准的圆分析成因,从而明确画圆的方法)

师:你们画的圆是一样大的吗?如果要求你们画的圆要是一样大的,怎么办?

生:要规定这个圆的半径。

师:你觉得圆的半径有什么作用?(确定圆的大小)

师:观察你们画的圆的位置一样吗?谁确定了圆的位置?(圆心)

师:请你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并标出圆的圆心、半径、直径。

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么画圆的,画圆包括哪些步骤?

3.用绳笔画圆

师:在我们生活中常常需要画圆,体育老师在操场上画圆还用圆规吗?(不用)你有什么好办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史料介绍,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而“一中同长”简洁而凝练的概括是对圆的”中国式定义”;画圆的方法于学生而言相对较难,如何突破这一难点?教者通过”先学---试画----对比分析---明确方法”的步骤以突破难点.接着,设置了”体育老师如何画圆”的问题,表面看是画圆方法的介绍,实质是圆的本质特点的应用,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

三、自主反思,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师:圆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能见到,你能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说说车轮问什么作成圆形的,而不是正方形或者椭圆等其它图形?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动态的过程)

师:车轴应装在哪里呢?为什么?

明确:因为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车轴不装在圆心上,圆上各点到车轴的距离就不相同了,所以会忽高忽低.

【设计意图:“圆是平面图形中最美的图形”,”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什么使然?----一中同长也.本环节通过解释”车轮为什么作成圆形的?”让学生在观察中比较,比较中思考,在思考中明白“圆因为其本质特点即一中同长”决定了它的美以及它的应用的广泛性。】

五、结束语

12.《认识新朋友》教学反思范文 篇十二

反思性教学,又称反思性实践,是指一种回忆、思考、评价教学经验的活动或活动过程。

反思性英语学习同研究性英语学习、合作式英语学习一样是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所产生的一种新的语言学习方式。反思性英语学习是关注现在、指向未来的学习方式。它以学习者为学习主体,将英语学习活动的整体过程以及相关元素作为反思对象,通过不断反思,采取各种反思手段,最终促使学习者提升学习的合理性、有效性,从而学会学习,终身受益。如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教学方式的调整,采用新的反思性教学模式是本文重点关注的焦点。通过改变传统的机械教学方式,引入反思性的课堂教学方式将促使学生自主自觉地学习,培养他们学习外语的兴趣,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一、优化课程设计进行课堂教学

反思教学的过程是学习者进行学习的再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元认知的过程。在反思性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应首先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选择相应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外语课程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从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角度出发,优化课程设计。

首先,通过课前设计有关教具、多媒体教辅软件、布置课前预习作业等,启发课前反思。教师生动具体地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提出的反思性问题,适当加以趣味性,可以引发学生思考,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学生通过自学、查阅资料、私下

3.2.1课堂教学导入跨文化意识,注重文化教学。

教师除传授必要的语言和专业知识,还应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让他们深刻理解中西文化传统的差异。教师应将课堂内容与真实的语言材料(authentic materials)结合,向学生讲解西方国家中称呼语、介绍、访问、宴请、告别等社会交往的文化因素,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提高语言形式的正确性,重视语言应用的得体性,从而逐步获得跨文化的敏感性。

3.2.2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培养交际能力。

商务英语教学一定要打破教师“一言堂”的沉闷局面,展现商务英语的交际特性。教学方法应体现灵活性、趣味性和多样性。例如,交替采用情景教学法(situational approach)、任务教学法(task approach)、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等交际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其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3利用多媒体及其他手段进行跨文化训练。

这是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的专项培训,通常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式:(1)案例分析。教师对反映商务文化冲突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解释,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使其了解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差异。(2)亲自体验。通过角色扮演或田野作业(field work),营造一种文化气氛,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可学会讨论,形成反思,并将遇到的困难,尚未理解的知识点和思维过程记录下来,供课堂学习所用。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按照反思性教学方式和教学原理设计教学流程,激发反思。通过自学图解、情境设计、角色扮演、英语答辩等,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参与程度,并根据学生反应调节教学气氛。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要重视学生将新知识纳入旧的知识体系的过程,重视学生将新的习得句型单词应用到实际场景的能力,重视学生纠正错误、自我小结整理的过程。最终使其在反思中,完成知识的迁移。最后,通过作英语学习日志记录的形式,引导课后反思。英语学习日志是学生对自己英语学习经历的总结和回顾。反思性问题的产生可以由教师布置,也可以由学习小组讨论得出甚至学生自己总结概括得到。通过完整的反思性课堂教学设计,教师可以敦促学生进行与新课文、句型、语法有关的各种反思性学习活动,从而达到教学要求。

二、分组合作建立反思氛围

分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建立学习小组,可使学生在学习中进行有效沟通,积极相互支持配合,进一步促进个人成长。建立学习小组有助于加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和配合。通过分组,可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运用英语的机会,随之增加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的机会。在课堂分组学习中,学生可以及时得到组员和老师的反馈和纠错,这样分组教学的快速多样反馈机制可以使得学生提高自己理解和表达的正确性,产生及时有效的反思。甚至同学也可以把自己的书面材料、笔记作业和日记与小组成员交换批改纠错,及时对自己的错误和疏漏进行反思。

我国学者卢真金指出:“反思性教学是一种依赖群体支持的个体活动,是一种合作互动的社会实践和交流活动。”因此,单靠个人完成反思有一定的片面性和狭隘性。个人单独的反思活动,通常比较模糊,难以深入开展。而分组教学的方法,通

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并能体会到异国文化的特点,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3)信息介绍。通过演讲、材料阅读、播放电影录像等方法对异国商务文化进行介绍;也可邀请外国专家作专题讲座或进行交流,以学习对方的文化习俗和各种交际技巧。

综上所述,商务文化因素渗透在国际商务活动之中,而且经常会引起文化障碍,造成文化冲突。因此,涉外商务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外语运用能力,而且必须了解、熟悉异国的政治制度、经济环境、法律体系、经营习惯及商业价值观,提高商务文化意识。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只有认识文化特征,加强文化意识,将语言与文化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和运用的准确性,才能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取得成效。商务英语教学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以培养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强、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邦国,柯群胜.商务英语教学中要加强商业文化渗透[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3,(3):55-57.

[2]余桂霞.浅谈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6):40-42.

浅析英语中的歧义类型

范方芳1王常芸2

(1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

摘要: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歧义现象。歧义产生的原因有多种,本文试从语法、词汇和语音三个方面对英语中的歧义类型作一浅析。

关键词:英语歧义类型语法歧义词汇歧义语音歧义

在英语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模棱两可的句子,即一句话可

过学生之间进行思维碰撞,双向交流,有助于反思思维的进一步深入。并且这种思维交流、推进反思活动的过程不局限于课堂中,学习小组的交流反思可以发生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应用广泛。

三、采用多样的自主性学习策略培养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进行反思性思考的学习方式有很多种。通过研究发现,英语学习成功的学生能够成功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掌握学习的自主权,对自己有分析有评价,反思意识较强,通过反思之后对学习方法、学习内容有选择有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可见,学生自主学习结果的好坏不是认知能力决定的,起决定作用因素是语言学习者内在的语言学习能力,如控制能力、创造能力和本文强调的自我反思评价能力。那么学生采用怎样的外语学习策略,可以培养他们的反思性学习能力呢?具体方法根据不同个体不一而足,多种多样,这里简单介绍几种。

1. 自我设定情境。

情境是进行语言交际活动的必要条件。根据具体课文内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和创设语言情境进行课堂教学。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将生活情境与教学情境进行衔接,从而可以创设一种能调动生活积累、激发学习兴趣并同时借助母语进行知识迁移的学习情境。通过设定情境,学生可以真情实感、能动地接受有活力的新的语言知识。通常采用的情境教学方法有:借助直观教具巧设情境;挖掘体态语功能演示情境;利用课堂事物呈现情境;利用语言描述和对话引出情境;利用电教手段模拟情境等。多样化的情境教学烘托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让学生体验获得语言知识并成功应用于日常生活实际的快乐,并使之掌握隐含在语言知识发生过程中的新的内容和思想,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与之相对照的是,传统的大学英语课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归纳,然后让学生简单记忆和流水阅读,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时间一长,学生就没有了印象。究其根本,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够深透,影响了后续知识的跟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2. 进行探究式的自主学习。

通过学生自己去思考局部新知识的方式,叫做探究学习。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和编码系统的过程。学生通过探究法学习,可以参与知识的探求与反思,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和新的认知过程的理性思考,发展操纵和处理信息策略,培养自身的预置反思力。教师在此过程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探索知识、解决问题创造条件和提供必要帮助。例如,对课文背景设置提问,复习旧的语法知识,提供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多媒体影像资料等。

3. 寻找针对性的作业,在训练中反思。

通过必要的作业设置的训练,学生可以对自己的语言知401331;2重庆市万州区熊家中学,重庆404048)

以作两种或多种解释,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歧义”。歧义的产生有多种情况,本文试从语法、词汇和语音的层面对英语中的歧义类型作一简要的归纳和分析。

1.语法歧义(Grammatical Ambiguity)

Paul Robert在《英语句子结构》(English Sentence Structure)一书中指出:“据多数情况来看,歧义的产生并非故意的。它是由运用句子结构时的疏忽造成的,以致没有能够将可以

识进行反思、排错,反复思考,发现规律,形成对概念的深入理解和拓展自己新的学习应用技能,也为他们进一步学习以后的新知识创造条件。根据教学心理学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地应用知识是个体发展的重大途径。英语作为语言知识,它的意义和目的就是学者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必要的交流。语言知识和交际技能缺一不可。传统的作业布置只是帮助学生训练了语言知识,而缺乏应用于生活实际的模式。教师要通过布置“小组讨论”,“登台表演”,“课外资料阅读”甚至“英语辩论”等开放型、应用型的作业,使得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展示、体现、确立自己能力和才能的场所。通过这样的作业设置,让他们运用英语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反思。强调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大学英语作业是学生进行反思学习的又一源泉。

这里的解题训练不是简单的、机械地重复某一类题,或者进行所谓的题海训练。这些传统的题海训练虽然使得学生应试顺利却忽视了他们在训练中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必然造成创造力微弱、缺乏深层次理解的必然结果,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作业,作业要有启发性、应用性、阶梯性、综合性;作业训练应合理分配;不要让学生机械抄袭、背诵,而是要转变观念,注重作业形式的创新,强调过程的合作和实践,关注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需求。一个话题、一则报道、一个活动都可以是学生展现英语教学成果的手段。通过资料搜集、整理、归纳、叙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激发他们思维探索的火花。

反思性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其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普及反思性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培养其学习自主性,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效。“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用反思性教学的思想指导实践,这是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在此背景下,我们英语教师首先要审视自己,做一个长期自觉运用反思思维进行教学的教育工作者,并影响学生,使之做到自主学习,自我促进,最终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Lowndes V.,Berry S.Using projects to enable reflective learning,[M].Connections,2002.2,(2):10-12.

[2]Mantle-Bromley,C.Positive attitudes and realistic beliefs:Links to proficiency[J].Mode Language Journal,1995,78,(3).

[3]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徐锦芳等.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调查与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1):64-68.

13.初中数学中几何教学的认识 范文 篇十三

洛阳市伊滨区诸葛镇第二初级中学

姚治明

在新课程推行以来,初中的几何教学和以前有较大的变化,引进了合情推理的新概念,同时加大了实验几何,并且几何的演绎推理后移,加大了实验几何的教学。同时,这个调整,也是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经历了发现---严谨---归纳---演绎的过程。但对于初中生认为最难学的科目是几何,任课教师认为最难教的学科仍然是几何。一个最优秀的数学教师最拿手的是几何教学。任课教师在平面几何教学的过程中如果稍有方法欠馁,就会导致学生的成绩两极分化,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减弱,长期下去就会丧失信心。相反,如果教学得当,不仅会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教好几何?下面是我的一点认识:提高数学课的教学质量,要体现在使学生获得扎扎实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技能技巧,并且促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智力得到发展等方面.数学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的基石,几何概念是学习几何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在几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几何概念的教学.讲清几何概念,使学生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几何概念,这无疑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能力的前提条件.(一)利用直观多媒体教学模型,培养学生理解几何概念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活动,总是从感知开始,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而数学中的许多概念都是从它的形成过程提出的。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利用直观多媒体教学模型使学生感知几何概念的形成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归纳能力。

例如:在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一节时,利用“直线与圆关系”课件模型,通过移动直线,使学生清楚地看到位置关系的变化过程及特点,从而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上上升到理性知识,归纳出直线和圆的关系。因此,抓住直观演示的特点,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就会通过自己大脑的思维得出准确的概念,从而加深对几何概念的理解。

(二)突出概念间内涵的差异,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数学是逻辑性极强的一门学科,数学概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当新、旧概念联系十分紧密时,必须抓住它的内涵差异进行讲解,对概念进行逻辑分析。例如教“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首先联系长方形和正方形,让学生比较完整地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内涵:“一组对边平行”,就得出梯形的概念,在“一组对边平行”的基础上再增加“并且相等”,就得出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这样梯形和平行四边形内涵上的差异就突现出来,从而更好地掌握这些概念。利用这种概念的内涵差异和知识的迁移,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旧知识、探索新知识的能力,牢固掌握几何概念。

对于刚接触几何的初中学生来说,一方面没有足够多的知识准备;另一方面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还不高,也认识不到概念之间存在的关系,而推理是建立在对概念间关系的理解上的,所以大多数学生开始时不适应推理的形式。然而我们又没有那么多时间(也没有必要)再让学生去进行实践去获得所有知识,我认为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过程设计来达到目的——先让学生一定的知识后再学习推理。事实上,欧氏平面几何因为以现实空间作为基础而显得直观,很大一部分图形在周围的环境中随处可见,一些结论也是显而易见的,如绝大多数学生对周围长方形的,三角形的,圆形的物体的认识是容易的。我们可以从这些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学生易于接受的材料入手,让学生先积累一些几何方面的知识。(事实证明在系统学习几何之前学生是能发现和接受一些几何方面的知识的,如长方形的四个角是直角,对边相等,对角线相等等。只要教师适当引导,学生也有兴趣去发现这些知识)这样经过一段的时间的积累,他们形成了从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看待物体的意识,又积累了丰富的几何知识。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后,引导他们用定义的方式给出概念,再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到概念之间是存在内在联系的,逐渐建立概念之间逻辑关系,为推理打好基础,并且这样做还能逐渐培养学生对图形的兴趣、对推理的兴趣。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性训练,使学生逐步认识到获取几何知识的基本方法,形成推理的意识。然后再按照现行的编排方式编写,学生就能适应了。我认为这既符合几何形成的历史,又符合学生认识心理发展的规律,并且容易把这样的获取知识的方法转化为学生认识世界的方法。

14.《认识新朋友》教学反思范文 篇十四

教学内容: 教科书P46-49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梯形,发现梯形的基本特征,认识梯形的高。

2、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学会用不同方法做出一个梯形,会在方格纸上画梯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梯形,能测量或画出梯形的高。

3、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梯形的认识过程,了解梯形的特征。教学难点:

建立厅性的高的概念,画梯形的高。教学准备: 配套教材、直尺、三角尺等。教学流程:

一、生活导入

1、出示例1的图片,你能在这些生活场景中找到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吗?(重点可让学生上台指一指梯形)

2、你能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到梯形吗?

3、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梯形。你还记得我们昨天是怎样研究平行四边形的吗? 根据学生回忆板书:(1)探究特点(2)认识高、底

(3)多种练习

有了这些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经验,你想自己来进行研究活动吗?在小组里讨论一下,你们准备开展哪些活动来完成(1)和(2)。

老师的友情提醒:研究梯形时注意和平行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将使你事半功倍。

二、小组活动

(一)探究特点

1、展示小组内制作的梯形,介绍使用的材料和方法。

2、归纳梯形的特点: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二)认识高、底

1、介绍小组内的研究成果

2、在此基础上指导看书自学:

量出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间的距离,这就是梯形的高。这样的高有多少条?为什么? 与平行四边形不同的是,梯形各部分有自己的名称。说说什么是上底、下底、腰、等腰梯形。

3、试一试:指一指高垂直于哪条边,量出每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各是多少厘米。

4、说明:第二个梯形是直角梯形。在直角梯形中有几个直角?

三、练习提高

1、想想做做1——5

四、独立探究

五、课堂总结:

15.《认识新朋友》教学反思范文 篇十五

圆, 一中同长也.课改前, 我对于圆的相关概念及特征的教学都是建立在对学生的明确指引和调控之下, 学生相对独立的探索空间不够, 而与此同时, 学生对于圆所包涵的文化特性也无从感受、体验, 对于圆在历史、文化、数学发展过程中与人类结下的不解之缘感受也不深.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 我的教学思路发生了一次大变革, 我的思想终于在漂茫中找到了根基.

基于概念课的教学特点及圆自身的特点, 对于《圆的认识》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一方面, 通过拓展空间, 将学生进一步置身于探索者、发现者的角色, 引导学生在认识完圆的一些基本概念后, 自主展开对于圆的特征的发现, 并在交流对话中完善相应的认知结构;另一方面, 我又借助媒体, 将自然、社会、历史、数学等各个领域中的“圆”有效整合进入课堂教学, 充分放大圆所包涵的文化特性, 努力折射“冰冷”图形背后所散发的独特魅力.

在上课初, 我就通过谈话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问大家:看到老师, 看到大屏幕 (背景是美丽的圆, 浮着“圆的认识”4个字) 你们想什么?学生的思维开始发散, 说出外界表象输入给他们的信息.当然都是与圆有关的事情.由此发问:如果老师想同大家一起认识圆, 该怎样开个头呢?还是让学生说自己想了解的事物.完全将课堂的设计权转交给学生.于是在学生的要求下, 我从生活中的圆入手, 与大家共同来探讨圆的认识.在这一探讨中, 使学生主动的而且是迫切的去发掘生活中的圆, 并意识到生活中圆无处不在.这时让学生再从许多几何图形的模型中摸出圆, 用触觉去体会圆的样子.当孩子们能够闭眼睛就摸出圆时, 提出问题:为什么你能够一下子摸出圆呢?根据是什么?这样学生就会去探究圆与曾经接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圆形, 是直线图形;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是曲线图形.通过这种简单的游戏形式就将圆与其他直线图形的区别鲜明的呈现出来.此时再向学生介绍:圆是一个封闭图形, 它将平面分成两部分 (圆的内部与圆的外部) , 再介绍3个点A、B、C, 如图1所示.A点可直接交代给学生:A点在圆的内部, 也可说“圆内一点A”.B点学生能够容易的说出来, 此时与学生共同探讨C点该怎么说.有的同学说:圆周上一点C, 接着引导学生继续简化为“圆上一点C”.“圆上”这个词不容易理解, 在这里通过介绍点的存在位置顺利成章的介绍“圆上”的意义.这样就可以为后面学生探讨圆的特征打好铺垫.在此基础上提问:为什么生活中圆无处不在呢?由前面对于生活中圆的发掘必然会引发学生主动要去发现圆本身特征的欲望,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索.孩子们拿起手中的圆形学具摸一摸、折一折、量一量……在这一过程中, 他们互相交流, 用自己的智慧、用集体的智慧去寻找生活中的奥秘.渐渐地, 圆的特征被孩子们一点一点的找到, 生活中的一些“为什么”也找到了答案.我顺着孩子们的思路在黑板上将圆心、半径、直径以及同一圆内, 半径与直径之间的关系、圆的特征等等一一的呈现出来.当孩子们认识了圆之后, 再引导孩子去画圆.学生们意识到只用一只笔无法画出一个标准的圆, 这样他们就去探寻什么样的工具可以帮助人们画圆, 想到圆规.学生们用圆规画好圆之后, 教师要求小组内互相检查画好的圆是否符合要求.这一过程使学生们完成圆规画圆方法的探讨及对圆的特征进行再应用.于是再利用这些特征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将知识内化为技能:大屏幕上, 一辆满载知识的汽车开来, 提问: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车轮下方的下水井盖为什么是圆形的?不远处平静的湖面上, 石子入水后为什么会形成圆形的波纹?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 他们利用这节课的知识为生活中的这些问题找到了圆满的答案.此时, 数学不再是概念而是一种应用, 一种美的化身.也许经历之后的孩子多少会理解这个世界为什么按照数学原则被创造.石子投入水后浑然天成的圆形波纹, 阳光下肆意绽放的向日葵, 天体运行时近似圆形的轨迹, 甚至于遥远天际悬挂的那轮明月、朝阳……而所有这一切, 给予我们的不正是一种微妙的启示吗?

想起美国学者泽布罗夫斯基, 曾因为“在凝望波涛的时候”而产生了写作《圆的历史》这一迷人著作的冲动, 而我——一个普通的年轻教师, 又是如何想起要在自己的课堂里打破常规、冲破樊篱, 大胆尝试呢?回想起来, 是平静水面上漾起的一圈圈涟漪?是阳光下朵朵绽放的金色向日葵?是“长河落日圆”中夕阳下落日的余辉?是数学巨著《周髀算经》中“圆出于方, 方出于矩”的召唤?是古老的阴阳太极图所给予的神秘诱惑?是“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这一古训背后的力量?还是西方数学哲学中“圆是最美的图形”所带来的无限诱惑?似乎都是, 又不完全是.因为学习, 我的思想开阔了, 这种开阔也带给我尝试更多的冲动.多少年来, 在孩子们的心目中, 在教师们的课堂里, 数学一直与定理、法则、记忆、运算、冷峻、机械等联系在一起, 难学难教、枯燥乏味一直成为障碍学生数学学习的绊脚石.事实上,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而一味注重数学知识的传递、数学技能的训练, 漠视数学本身所内涵的鲜活的文化背景, 及学生的认知欲望显然应看成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数学发展到今天, 人们对于她的认识已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如今, 与其说数学是一些结论的组合, 毋宁说她更是一种过程, 一种不断经历尝试、反思、解释、重构的再创造过程.因而对于圆的特征的认识, 我并没有沿袭传统的小步子教学, 即在亦步亦趋的“师生问答”中展开, 而是将诸多细小的认知活动统整在一个综合性、探究性的数学研究活动中,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共同分享等, 引领学生经历了一次“研究与发现”的完整过程.整堂课, “发现与分享”成为真正的主旋律, 而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等恰恰在创造与分享的过程得以自然建构与生成.

当然, “理想的课程”如何转化为“现实的课程”, 这当中仍然有许多值得深切关注的话题.对于新课改我曾迷茫过, 总围着它的形式转, 当有一天真的从它的形式中走出来而去体现它的内涵时, 多少有些欣喜, 又有些忐忑.因为我深知思想的飞跃还不是升华, 量的积累还不足以达到质的改变, 我前面的路还很长.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设计[M].长春:长春出版社, 2004.

16.“周长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 篇十六

一、情境激趣,初步感知

借助学生喜欢的动画形式展示分别从两片树叶不同位置出发的两只小蚂蚁的跑步路线,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观察、感知、思考、发现、表述,初步感知“一周”,为进一步探究“周长”做好心理与知识铺垫。

二、操作探究,丰富表象

1.摸一摸。2.找一找。3.描一描。4.比一比。

三、小组合作,发现策略

师:大家知道了周长的意思。假如要知道图形的周长到底是多长,你们能想出办法来吗?请合理选择学具袋中的相关工具完成你们的操作。(为每个小组准备待测周长的图形模板:圆形、月牙形、五角星、长方形、正方形;相应的测量工具:直尺、三角板、线绳等,以便学生根据实际灵活选择)

请看活动要求:(1)小组内先说说要测量你们所选图形的周长需要什么测量工具?用什么方法来测量?(2)小组长做好分工,两人测量,一人做好记录,一人汇报,其他同学补充发言。(3)测量方法可以简单写,只要能在汇报时说清楚就行。(4)时间5分钟。

【带着明确的合作要求,小组内先征求大家的意见选择测量图形,再各抒己见,讨论该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并尝试其可行性】

按所选的物品或图形组织反馈(小组代表边汇报边简要操作,教师及其他小组同学随着交流、演示,择机进行引导性评价)。

①圆形钟表面的周长:组1:用尺量。组2:不行。应该先拿线绳先围一圈,再量绳子的长度。组3:我们也有一种不同的方法。先在圆上做一记号,再把圆在尺子上滚一圈,就知道它的周长了。

②月牙形的周长:组1:在尺子上滚一滚。组2:月牙形不能滚。应该用绳子围,再量的方法来完成。组3:其实我们把前两组的意见整合一下来量。弯的地方用绳子围或在尺子上滚一滚,直的地方用尺子量,再将两部分长度加起来就可以了。

【在各小组争抢着汇报不同测量方法时,他们的思维得到启迪,想法得到完善,策略得到丰富,表达得到锻炼,自信心得到增强,体验更加深刻,操作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锻炼。巧妙渗透了“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为进一步探究打好基础】

③五角星、正方形及长方形的周长。组1:无论是五角星、正方形,还是长方形,只要先用尺子量每条边,再加起来就好了。组2:五角星只要先量出一个角上的一条边,再乘10就可以了。正方形只要量出一条边,再乖4就可以了。长方形则量出一条长和一条宽,再分别乖2相加就行了。组3:正方形的周长测量方法我们没有意见。但五角星还有一种方法:用尺子量一个角的两边长度之和,再乖5也可得到它的周长。长方形只要先量出一条长与一条宽之和,再乖2也能得到它的周长。

【在学生探究出曲线围成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得到老师及同伴的肯定而得意之时,老师的择机引导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操作探究更加积极主动,方法更加灵活多样。不但对五角星及正方形周长的测量找到多种有效的方法,而且观察发现、归类探究、操作验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得以很好的体现,在突出方法多样的同时巧妙地进行着优化意识的培养】

师:你们真了不起!表达越来越流利,用词越来越精准,概括能力越来越强。老师相信,对今天我们探究发现的“量”“围”“滚”等测量周长的方法,大家一定会合理灵活地运用到不同情况、不同条件下的探究学习活动之中。

【课后反思】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基本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收到最佳效果,就必须做到以下三点:(1)方案设计要“巧”。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实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2)引导点拨要“活”。通过恰当的问题,或准确清晰、富有启发性的归纳示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诱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实践、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积累经验、感悟思想、求知求真,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3)评价激励要“诚”。教师要以真诚、尊重的态度评价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启发学生共同探索,与学生一起感受成功和挫折、分享发现和成果。学生一定会在“做”和“思考”的过程中,认真、主动实践,积淀数学活动经验,提高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朱杰.在实践中开展互动教学的策略分析[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9.

17.《认识新朋友》教学反思范文 篇十七

(一)、关注原有知识,激发探究欲望。

当我了解了学生的原有的知识基础后,不失时机地问道:“关于固体和液体,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时,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中有一些与本节课无关或距离较远,若在传统的课堂上,学生头脑里的这些问号可能被忽视为“给教师添麻烦”,而且花几分钟给学生发问,似乎“不合算”。但这正是教师引发学生进入探究性学习的最佳切入点,面对来源于学生中的大量问题,我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肯定,并把它写在黑板上。当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下面的学习时,他们会更专心。因为只有这样积极性的支持态度,学生的内心才能激起科学探究的欲望,进而促使学生形成科学情感和探究意识。

(二)、关注观察材料,获得探究体验。

18.《认识新朋友》教学反思范文 篇十八

土城子小学 方艳春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8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给数分类的过程,认识小数,了解小数的特点,会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3、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归纳的能力。了解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二位小数表示。

4、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教学重点:使学生正确理解小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1、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与几元几角几分的相互改写;

2、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与米、分米、厘米的相互改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商品标价。

师:(投影)周末我到商场准备购买一些食品和饮料。这是我看到的一些商品信息,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区分整数与小数。

师:观察这些数,你能根据这些数的特点把它们分成两类吗

3、认识小数,了解小数点的由来。

师: 观察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点?像5.98,2.6,0.85„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在数字中间的小圆点叫做小数点。(板书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想了解小数点的由来吗?(投影)通过这段介绍,你知道小数点有什么作用?(小数点是用来隔开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小数的读法:

1、师:0.5 , 3.7,0.95,8.90 , 0.03,210.05, 18.18这些小数怎样读?试着自己读一读。

2、汇报读法:

生:先读整数部分,按照数位一位一位往下读;小数点就读做“点”,最后再读小数的小数部分,每一位的数字是几就依次读几。

师追问:读18.18这个小数时,它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有什么不同? 小结强调:读小数部分的方法。

(2)师: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小数?书p91/2

(二)小数的写法:

1、师:我们怎样写小数呢?(老师板演:5.98)

2、学生板演:2.6 0.90

3、老师读数学生写数(学生板演)。

4、学生读数学生写数(学生板演)。

(三)理解小数意义:

1、了解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具体多少钱。

(1)师:我们已经学会了小数的读法和写法,这些小数分别表示几元几角几分呢?

小组讨论交流:(强调:用小数表示价格,一般要表示到分)5.98元=5元9角8分 2.6 元=2元6角 0.90元= 9角

(2)师:观察这组数据,我们发现价钱的整数部分都表示„„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第二位表示„„

(3)读一读购物小票中的价钱,并说一说分别表示多少?(课件)

2、认识一位及两位小数。

(1)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课件)

师:小数不仅可以表示价格,还可以表示质量和长度。我们知道身高也是长度单位,你知道自己的身高吗?(板书:1米3分米,135厘米 „„)

师:刚才大家用了“一米几分米”还有“厘米”做单位,如果用米做单位怎样表示?你遇到什么困难?

生:不知道用“米”做单位的小数表示多少分米和厘米? 师演示:看看通过下面的学习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我们知道1米=10分米 1分米=1/10米=0.1米 2分米=2/10米=0.2米 8分米=8/10米=0.8米 „„

师:通过这组数据,你发现什么规律?

师小结:看来十分之几米都不够1米,都可以写成零点几米,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表示分米,是十分之几米就可以表示零点几米。(2)探究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 师:那么用“米”怎样表示厘米呢? 生(小组讨论): 1米=100厘米

1厘米=1/()米=()米 2厘米=2/()米=()米 18厘米=8/()米=()米 „„

师:通过这组数据,你又发现什么规律?

师小结:我们发现百分之几不够1米,可以写成零点几几米,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表示的是分米,第二位表示的是厘米。

(3)小结: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那么,千分之几可以用几位小数表示„这些小数都表示不超过1的数,如果超过1 米应该怎样表示?(就是一点几几米)

三、巩固练习:

1、改写长度:70厘米=()米

121厘米=()米 2、3、能用“米”做单位说说你的身高吗? 猜数游戏:

姚明的身高:2.29米

三、课堂总结

师:我们今天学习了一种新的数,叫什么?(小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小数有了哪些了解?

数学生活化,浅谈“活”用教材的感受

——《小数的初步认识》反思

一、教材与学生的分析

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即便是儿童,也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小数。教材充分的利用了小数与日常生活中的密切联系,创设了较为丰富的、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与此同时,为了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使学生易于接受,本节课的认识小数都结合了元、角、分或常用的长度单位,以便于学生联系实际,来初步认识小数的含义。学生会在这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氛围中产生兴趣,顺利的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与课堂相比较,教材的内容无论怎样精彩丰富,但它毕竟是具体的,而课堂却是发展的、创造的、灵活的、具有随机性的,其主体是具有丰富个性的学生。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准确的把握好教材,精心斟酌,把教材中的内容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呈现给学生,并与学生的数学现实、知识背景及教学的实际条件紧密结合起来,让课堂更加生动,变“静止的教材”为“活生生的教学素材”,真正体现“活用教材”。

二、转化教材中呈现的教学素材。

知识无处不在,教学的阵地也可以无处不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教学中静止的教学资料转变成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的、活生生的教学素材,给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充分的感知,感受我们生活中的数学真是无处不在,我们的身边处处

有数学。

例如,教材在导入部分设计了一幅主题图,描述的是几位小朋友在商场购物的情景,图中呈现了许多商品的价格,从中让学生发现数学信息,认识生活中的小数。我在设计这个环节时,进行了一些转换,同样是购物,不过主人公变成了老师和同学们,请学生观察老师购物时所看到的商品信息,并从中提取有价值的数学信息。这样,学生成了主角,一下子有了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源泉,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

三、丰富教材中呈现的教学素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因此,在选择教学素材时,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情绪体验,尽量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要使课堂真正的“活”起来,我们还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尽可能地丰富教学的素材,把学生的认知经验中已有的而教材中并未显示出来但对教学却有辅助作用的素材尽可能的多运用到课堂中来,是课堂教学更亲切,更生活化!

例如:初步感知小数的意义——价格中的小数分别表示几元几角几分这一环节,我觉得不仅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规律(价格的整数部分表示元;小数点后面第一位表示角;小数点后面第二位

表示分),初步感受两位小数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所以,在巩固练习时,我设计了让学生读一读购物小票中的价钱并说一说分别表示几元几角几分?由于购物小票是孩子们在生活中常见的,又是教材中所没有的,当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认识了小票、学会读小票之后,再次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不仅如此,有个孩子还兴奋地告诉我:“老师,我通过这些数据还推算出您交给售货员阿姨多少钱!”当他们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时候,相信,他们已经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四、突破教材中呈现的教学素材

教学中可以借鉴教材上提供的知识的呈现方式来确定教学程序,也可根据学生的数学现实和实际教学条件对知识的呈现方式进行恰到好处的改动,充分发挥我们的创造力,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条条大路通罗马,当教材中提供的教学资源在当时的教学条件下不很容易实现时,还可以把它转化成现有的资源来用。只要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就可以殊途同归。

比如:在学习用“米”做单位表示身高的环节,我觉得教材中数据比较单

一、抽象,便依据教材的内容从新编排:

第一步:提出问题

你的身高是多少?(可以用分米、厘米、几米几分米、几米几厘米做单位)、能用“米”做单位吗?你遇到什么问题?

师过渡:看你能不能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或验证)这些问题。

第二步:解决问题

利用所学知识改写“70cm=()m”、“121cm=()m” 请用“米”改写你的身高(或帮你的同桌改写身高)。第三步:拓展延伸

猜一猜:姚明的身高(2.29米)

(目的:这一环节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数感,还为下一节课比较小数的大小做了铺垫)

五、不足及设想

19.《认识新朋友》教学反思范文 篇十九

一、创设情境, 初步感知概念

数学中的不少词语都是从日常语言中直接借用过来的。以“放大”一词为例, 生活中的图片变大通常都会认为是放大, 而数学上则认为把长、宽按照同样的比变大才是放大。小学生对这一关系缺乏清楚的认识, 因此容易造成意义上的混淆。这时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就会对数学学习产生负面干扰。因此, 让学生区分生活中的放大和数学中的放大很有必要。课伊始, 我就出示了一张孩子们的合影,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看清照片, 我对照片进行了三次变化 (如下图) , 同时引导学生对这些照片进行观察比较, 学生由照片的变大, 凭直觉来感受什么是数学上的放大, 这时孩子们是根据人物没有变形来判断放大的。这三次的变化, 使学生的兴趣指向问题的发现与问题的解决,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认识了图形的放大。在学生认识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后, 让学生再次用数学的眼光来审视课始的四张照片, 此时学生已经能十分清晰地认识到数学上的放大, 必须是所有对应边都按相同的比去放大。

二、重组教材, 夯实概念内涵

数学形态的数学转化为教育形态的数学, 关键要在领会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 灵活地处理和运用教材。为了让教材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我依据自己的理解对教材进行了系列重组:或将例题变换, 或将习题变序, 或将练习拓展, 或将画法延伸。其中, 在认识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之后, 增设的抢答环节取得了特别好的教学效果。首先, 我出示一个比, 让学生快速判断这个比是表示放大还是缩小;接着,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由学生自己总结得出“比值大于1表示放大, 比值小于1表示缩小”。有了这样的基础, 后续再学习画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就容易多了。再如, 在练习巩固阶段, 我特意将教材上该部分练习九的第一题稍作变化, 加入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以此来引导学生感知“放大或缩小后, 图形的形状不变”这一本质特征。在学生初步理解概念后进入此内容的例2的教学, 我继续引导学生从长方形自身长和宽的比来观察比较, 发现不管图形如何放大和缩小, 长和宽的比都不变, 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形状没有变, 这其实就是不变形的本质属性。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本质属性, 我再次引导学生回顾课始的四张照片, 这次主要是让学生观察每张照片长和宽的比, 这样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 长和宽的比不变, 形状也就不变。

例题与练习的改造组合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效的延伸, 真正达到了触类旁通的效果。这样的重组层层递进, 让学生对图形放大或缩小而不变形的本质特征的认识逐渐由模糊到清晰。

三、拓展提升, 丰富概念外延

在生活中, 放大和缩小的现象很多, 如果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 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关注生活, 而且能够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于是我选择几个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比较容易理解的现象, 而且注意与我们所学的知识紧密联系起来, 在欣赏动态图片的同时配上富有磁性的男声解说, 既吸引了学生的眼球, 又抓住了学生的听觉。尤其是地图的比例尺是特意安排进来的, 旨在提前渗透, 为下一课的学习做好铺垫。由于学生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 尤其在发现熟悉的事物里面蕴藏着数学知识时, 更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因此, 我引用数码相机中的放大和缩小功能, 既帮助学生巩固了新知, 又为后续学习埋下伏笔。

上一篇: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教学下一篇:2021年二年级语文第一学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