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回访母校调查问卷

2024-07-31

武汉大学回访母校调查问卷(共14篇)(共14篇)

1.武汉大学回访母校调查问卷 篇一

回访母校活动日志

2012年1月30日

今天是正月初七,高三的孩子也已经结束了寒假生活,从过年的喜悦当中走向高三枯燥乏味的生活。按照计划,明天该是去和母校联系的时候。由于有些事情还没弄好,所以我提前一天到了县城。

因为家里离县城有点远,早上6点钟就赶上一辆公交车,一路颠簸2小时之后终于到达了县城,简单吃过早点后,便召集了约好的几个高中好友,由于在网上和他们没能把我这个回访母校的社会实践给他们讲清楚,所以只能先给他们讲清楚,然后让他们帮着我一起弄好那回访母校的活动。我先把我们在学校写的策划给他看和讲解了一下,让他们每个人都理解透彻了,这样才有利于我们开展活动,接着我又把我所掌握的资料都一一给他们展示了。一切都弄好之后,我们这些半年没见的同窗好友决定先去重温旧时的欢乐,明天再一起去看看母校。

2012年1月31日

我们一起驱车来到母校。母校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母校变了,变得更漂亮了,当初生锈的大铁门也已经换成了自动门,又新增添了一栋住宿楼,整个校园沉浸在一种奋发向上,朝气蓬勃的氛围中。在葱葱郁郁的大树上,有几只留在本地过冬的鸟儿沐浴在初升太阳的光芒下欢乐地呼唤着,好像是在说:春天快来了,勤奋的季节就快来到了。

学校的教务处孙主任热情的招待了我们,在得知我们的来意之后

更是对我们的活动加以赞赏,还说山东大学是一所名牌大学,如果通过我们的宣讲会能让更多的学子努力考入山东大学,那将是学校的荣誉。接着我们又把策划给孙主任看了,他对我们的活动很是认同。并且同意最近几天让高三(15)班给我们弄宣讲会。在得到母校的肯定答复后我们就开始忙着准备怎么样才能让宣讲会弄得更好些,让学弟学妹们能收获更多些。

2012年2月1日

因为这次的活动在学校是有立项的,所以一开始就做了一份策划出来。不过即使没有这个要求,我想策划也是必须要做的。一方面,有了策划,做什么事情就都有个依托,会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没有必要做,什么工作已经完成,什么工作还需要加紧。另一方面,母校方也能通过你的策划来决定应该给予什么样的配合,这就省去了许多口舌,一切看策划说话。

今天我们几个就着策划方案讨论出许多详细的可行的方案,并且给好友分配了一下任务,有的好友专门拍摄、有的好友在台下和学弟学妹们交流,还有的和我一起去台上宣传我们山东大学。尽管他们都不是山东大学的,做这些事情他们也没有意思回报,但是他们却努力的记住与宣讲会有关的关于山东大学的东西,努力的让我们的宣讲会弄的更好,让我们的宣讲更到位,这让我感觉到了朋友间纯真的友谊。我们的友谊也进一步增强了。

2012年2月2日

今天和孙主任约好了去高三15班去开宣讲会,我们一行人一早

就起来来到学校,在孙主任的带领下我们直接来到了高三15班的教室。虽然我们对母校都无比熟悉,但是这一次来到母校的感觉就是和以往完全不同,以前都是别人站在五尺讲台上给我们讲东西,现在,我们也要站在五尺讲台上想学弟学妹们宣传我们山东大学和传授一些学习技巧了。尽管我们准备充分,但是由于我们还是头一次上台给大家伙讲东西,所以心里还是难免紧张。

在孙主任给高三15班的同学讲明了我们的来意之后,大家都用着好奇的眼神望着我们,作为主讲人的我怀着激动和不安的心情走上了讲台,并迅速的把多媒体打开,按着我们事先准备好的PPT开始讲,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的紧张感逐渐被激动感代替。主要宣传了我们山东大学的悠久历史和专业情况等等,接着我们又向学弟学妹们介绍了一下我们当年的学习方法。希望能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最后我们向他们发放了山东大学的宣传册和报考指南。我的好友也把自己的任务顺利的完成了,整个宣讲会顺利完成。在后面的日子只要把资料整理好就行了。

2.武汉大学回访母校调查问卷 篇二

2010年10月, “针对‘90后’大学生的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项目组, 选取无锡地区江南大学、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中专院校的900多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950份, 回收有效问卷926份, 回收率97.5%。问卷集中在思想观念现状、道德认知和行为、心理健康状况三个方面, 现汇总调查结果, 对“90后”大学生思想状况予以分析。

一、“90后”大学生思想观念现状

1. 关心国家大事, 关注影响社会稳定因素

调查反映, “90后”大学生认为, 对社会稳定影响最大的因素主要是“贫富差距问题” (73%) , “党内不良风气、贪污腐败问题” (65.1%) , “房价过高、难以承受” (46.5%) , “大学生就业难” (45.5%) , “农业和农村发展问题” (30.6%) 。这些数据表明, “90后”大学生正在积极思考社会现状及社会发展方向, 其中对社会贫富差距过大问题、党风廉政建设问题、房价过高问题反响最为强烈, 其关注度已超过了大学生就业问题。

2. 认可大学生入党, 对大学生党员的形象褒贬不一

“90后”大学生对于大学生入党问题, 17.2%的人认为“大学生入党是光荣神圣的, 只有最优秀的学生才能入党”;57.7%的人认为“绝大多数大学生党员较为优秀, 让人钦佩”;16.4%的人认为“大学生党员整体质量不高, 令人失望”, 8.7%的人认为“不少大学生党员素质低下, 败坏整体形象”。由此可以看出, 总体而言, “90后”大学生对大学生入党问题持肯定态度, 约占74.9%的大学生认为入党是光荣神圣的事情, 认可大学生党员的总体形象, 表明中国共产党对“90后”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但另一方面, 约有四分之一 (25.1%) 的“90后”大学生不认可大学生党员, 觉得当前学生党员质量不高。另外, 近年来社会上频频出现的贪腐问题, 影响了“90后”大学生的入党意愿。这些都必须引起高校辅导员的高度关注, 在工作中注意强化学生党员的教育和培养, 提升学生党员队伍的整体形象, 使广大学生形成对党风廉政问题的正确认识。

3. 人生价值取向多元, 有强调自身利益趋向

“90后”大学生普遍认为, 他们肩负的社会责任有“孝敬父母、照顾好家人” (92.1%) 、“确立良好道德观、培养高尚道德情操” (80.5%) , “努力学好专业知识, 增强服务社会本领” (73.7%) 、“关心国家和社会发展, 并为之贡献力量” (72.8%) 、“热心公益事业” (71.8%) 。从数据可见, “90后”大学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意识到个人的社会责任。但是, 在诸多社会责任中, “90后”大学生最看重的还是与自身利益切实相关的内容, 如孝敬自己的长辈亲属、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学好自身专业知识。

对于人生价值的决定要素, 选择“人格高尚与否”占64.7%, 选择“社会贡献的大小”占54.1%, 选择“事业成功程度”的占41.4%, 选择“家庭幸福与否”的占36.5%。虽然大部分“90后”大学生看重品格高尚和社会贡献, 但强调事业成功和家庭幸福的比重也较高。由此可见, 在“90后”大学生价值观念中, 个人成就的重要性在不断凸显。

4. 讲求公共秩序, 追求公平文明社会环境

调查显示, 60.9%的人最反感“不遵守秩序随意插队”, 57.9%的人最反感“乱丢垃圾、随地吐痰”, 48.3%的人最反感他人“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除此之外, 对于考试作弊现象, 43%的“90后”大学生非常反感, 表明“90后”大学生期盼有公平的学习和竞争环境, 反感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成绩。由于大学生中拥有电脑的人越来越多, 集体环境中的电脑使用也引发了不少问题, “深夜上网影响他人休息”遭到18.6%的大学生反感。这些数据反映出, “90后”大学生期待公共秩序得到良好遵守, 追求公平有序、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90后”大学生道德认知与行为

绝大多数“90”后在公交车让座、无偿献血、帮父母做家务和履行赡养父母义务等道德方面, 都表现出良好的行为或意愿, 在就业过程中赞同讲求诚信, 遵守职业道德。

1. 社会公德行为良好

调查资料表明, 在公交车上为老人或孕妇让座, 37%的人“每次都会”, 44.4%的人“一般都会”, 13.8%的人经常, 只有4.1%的人很少, 0.6%的人“从没做过”, 也就是说, 绝大多数“90后”大学生能够在公交车上为其他更需要的人让座。关于无偿献血行为, 3.1%的同学参加过2次以上, 8.4%的同学参加过1次, 另外, 74.4%的同学没有参加过, 但表示有机会的话会参加。这表明, 对于无偿献血公益活动, 11.5%的“90后”大学生已经积极参与其中, 而近四分之三的同学有良好意愿乐于参加。

2. 认同传统的家庭道德观念

在调查“90后”大学生是否乐于帮助父母做家务和对于赡养父母的态度方面, 帮助父母做家务的问题, 15.2%的学生每次都会, 51.5%的学生一般都会, 18%的学生经常, 13.8%的学生很少, 1.4%的学生从没帮助父母做家务。总体而言, 84.7%的同学愿意并经常帮助父母做家务。事实表明, “90后”整体并不像外界所评价的那样, 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 他们也能够承担家务, 减轻父母负担。同时, 对于赡养父母的问题, “90后”大学生答案一致性非常高, 79.8%的同学希望“细致入微地关爱、照顾父母, 竭尽全力让父母安享晚年”;13.9%的学生希望“让父母吃饱穿暖, 衣食无忧”。这些数据表明, 93.7%的“90后”大学生认为自己肩负着赡养父母的责任, 愿意履行赡养父母义务。

3. 注重就业讲求诚信观念

对于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违约行为, 61.3%的“90后”大学生认为, “尽量不要违约, 如不得已而为之, 须征得用工单位同意”, 29.7%的同学表示, “不能违约, 学生需信守承诺, 维护个人与学校声誉”;只有6.2%的同学明确表示“可以违约, 大学生选择更理想工作无可厚非”。可见, 约占91%的同学认为就业需要讲求诚信, 不得随意违约, 诚信就业观念得到普遍认可。

由此可见, “90后”大学生在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等方面, 都具有良好的道德意识, 在基本的社会公德方面表现较好。但是, “90后”大学生道德失范行为时有发生, 如“苏州公交门”等事件, 暴露出部分“90后”大学生性观念开放、羞耻感弱化等道德问题, 值得高校辅导员高度重视。

三、“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调查显示, “90后”大学生有较高的自我认可度, 有健康的择友标准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由于学习生活中压力较大, 需要探索更多的减压方式。

1. 自我认可度较高

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 首先来源于良好的自我认可状态。受调查者中, 9.1%的同学对自己的容貌身形“非常满意”, 35.5%的同学“比较满意”, 41.7%的同学“基本满意”, 12.4%的同学“不太满意”, 1.3%的同学“很不满意”。也就是说, 超过86.3%的“90后”大学生对自己的容貌身形表示满意, 也就表明, “90后”大学生自我认可度较高, 能够悦纳自我。

2. 人际关系总体较好, 择友标准健康

“90后”大学生中, 45.4%的大学生与同学“相处融洽, 人际关系良好”;49.4%的同学“相处平和, 人际关系较好”;3.9%的同学“关系疏远, 人际关系淡漠”;1.4%的同学“关系紧张, 经常发生矛盾”。由此看出, “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总体较好, 94.8%的同学能和其他同学相处和睦, 人际关系较好。

择友标准方面, “90后”大学生更看重性格、道德品质和处事作风等因素。在诸多交友因素中, 82.4%的同学注重“性格”, 81.3%注重“道德品质”, 76.3%注重处事作风, 43.1%注重兴趣爱好。由此可见, “90后”大学生择优标准健康积极, 更为看重对方的内在修养, 而对外貌长相、家世背景、权力身份等世俗因素不太关注。

3. 压力来源多样, 需探索多种释放压力方式

对于“90后”大学生压力来源问题, 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学习和考试压力” (68.5%) 、“就业或创业压力” (50.3%) 、“人际交往压力” (28.8%) 。由此可见, 大部分“90后”大学生非常重视学习成绩, 在希望获得好的学习成绩和考试分数方面存在巨大压力。另外, 就业和创业压力也是“90后”大学生的主要压力源, 反映出当前普遍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对“90后”大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也给“90后”大学生带来了困扰, 对于如何与老师、班级同学、宿舍同学相处, 很多学生还没有找到诀窍 (见图1) 。

“90后”大学生对于压力和挫折的处理方式 (多选题) , 67.5%的同学选择“向知心好友诉苦”, 35.6%的同学“通过体育锻炼 (跑步、打球) 等发泄不快”, 30.9%的同学“向父母寻求安慰”, 还有26.7%的同学“采用上网、吃饭、购物等消遣方式, 让自己心情好点”。从以上数据可见, 大部分“90后”大学生将同辈群体作为应对挫折、释放压力的首选对象, 而体育锻炼、父母的安慰、休闲消遣也是“90后”大学生释放压力的多元选择。

3.当前大学生幸福观问卷调查分析 篇三

关键词:大学生;幸福观;问卷调查;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5-0134-03

幸福观教育是德育的起点。前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马卡连柯说:“我确信:我们的教育目的并不是仅仅在于培养能够有效地来参加国家建设的那种具有创造性的公民,我们还要把我们所教育的人变成幸福的人。”[1]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幸福观代表着青年人的主流和方向,也关系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一、目前国内“当代大学生幸福观”有关调研综述

有学者采用美国Diener教授编制的《国际大学调查》中的《主观幸福感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积极情感量表》、《消极情感量表》等量表,探究大学生幸福观的形成机制、客观影响因素和结构模型;[2]有学者采用苗元江编制的《综合幸福感问卷》探究大学生主观幸福观在性别、年级、专业方面的发展特点;[3]有学者围绕主观幸福观“认知评价”、“积极情感”、“消极情感”三个主要衡量指标以及“主观性”、“整体性”、“相对稳定性”三个基本特点,探究了大学生主观幸福的归因和影响因素;[4]有学者根据调研中大学生对“幸福”的理解、10个方面的满意度和6个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5]有学者在全国16所高校2000名大学生中进行的“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与价值取向”问卷调查中,发现当代大学生幸福观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藉此做了德育提升大学生幸福感的路径思考;[6]有学者应用个人情况调查问卷、开放性问卷和总体幸福感量表,探究了影响大学生幸福观的诸如年级、专业、经济条件、自身健康状况、人际关系、教养方式、就业因素等客观因素和个体的性格特点等主观因素。[7]

大学生树立正确幸福观的路径简述:①大学生幸福教育的四条基本思路: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在创造性活动过程中追求幸福;正确对待痛苦和挫折;养成健康的休闲生活情趣。[8]②大学生幸福教育的四种实效策略:转变教育理念,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突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满足大学生的多种心理需求;幸福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大学生的幸福实践能力。[9]③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四条积极措施:将现代性的幸福观理论引入课堂;真实体验与心理疏导补充课堂教育;优化家庭、社会等外部环境;培养创造幸福的能力。[10]

二、“儒家伦理与大学生幸福观”调研解析

该调研选取500名本科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90份,有效问卷475份。其中男生288人,女生187人;农村193人,乡镇176人,城市106人;大一114人,大二106人,大三146人,大四109人;文科105人,理科118人,工科137人,医科115人。

调研问卷设计原则:在心理学调研和哲学调研中偏重哲学调研;在主观影响因素和客观影响因素中偏重主观影响因素;在外部影响因素和内部影响因素中偏重内部影响因素;注重量化问题和开放式问题相结合。调研结果解析如下:

1.基本幸福观

对大学生幸福理解状况的了解,是考察他们幸福观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你对幸福生活的理解”的回答,可以反映出他们追求幸福的方向,见表1。“有目标和追求”、“为社会做出贡献”等社会评价指标已不是衡量“幸福”的首选标准,表明在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选择上,当代大学生更注重个人价值。

2.主观幸福观

了解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可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提高他们对各个生活领域的满意度。对主观幸福感10项满意度进行5个等级划分,即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见表2。从该表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整体水平较高,但幸福感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其中女生幸福感较男生略高;乡镇生源比农村和城市生源幸福感高;年级里,大一、大三比大二高,大四最低;学科里面,从幸福感综合来看,文科﹥工科﹥理科﹥医科。

3.物质幸福观

调查发现,学生认为“人生的幸福和金钱的多少有一定关系”的占71%;认为“人生的幸福和金钱的多少呈正比关系”的占10%;认为“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一定的经济实力”的占7%;“其他”占12%。当把追求金钱、物质享受摆到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时,大学生的幸福观也会发生一些偏差,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抬头倾向。

4.生活感受观

在调查“你对大学生活的感受”时,认为“丰富多彩,充满希望”的占35%;认为“生活平淡,内心空虚”的占25%;认为“时好时坏,说不清楚”的占40%。即使大部分大学生衣食无忧、生活忙碌、成功机遇多,也依然找不到快乐,相反部分学生还出现了紧张焦虑、内心孤独、价值迷茫等困扰。

5.生命理想观

调查发现,认为“信仰虚无,找不到人生意义的支点”的占1.81%;认为“个人心理承受力较弱,无法处理生活冲突”的占38.97%;认为“活着没有太大意义”的占14.9%;认为“活着没有意义”的占2.6%;认为“活着无感觉”的占8.4%;“其他”占33.32%。当下大学生的生命理想观总体偏于消极。

6.内外影响观

调查中发现,内部影响因素(包括归因、快乐感、人格因素、满足感、成就感)要比外部影响因素(社会支持、家庭教养方式、文化背景、专业、经济因素)对幸福观的影响更大、更为稳定和持久,见表3。

由以上的调研可以看出,幸福是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一种生活;幸福感则是个体对一种生活状态的感受和评价,正因为它是个体的主观感受,幸福感的培养才能真正落实、深入到大学生个体之中。

对大学生幸福观科学客观的调查分析是大学生幸福观的培养的基础,是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一项基础性教育工作。大学生幸福观的培养为增强高校德育时效性提供了内在动力,为大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了基础,也为他们精神信仰、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的良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心理和情感条件。[11]

参考文献:

[1]吴式颖等.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上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张懿.大学生主观幸福观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0,(1).

[3]赵连锋.大学生主观幸福观的调查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7).

[4]弓兰秀,孟令择.大学生主观幸福观及培养[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3).

[5]谢安国.当代大学生幸福感调查与思考[J].价值工程,2011,(5).

[6]梅萍.德育提升大学生幸福感的路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2).

[7]朱国文,蒋关军.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9).

[8]冯春芳.论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幸福教育[J].教育探索,2008,(10).

[9]王甲成,张超.大学生幸福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领域[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1).

[10]王丹丹.现代大学生幸福观教育[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6).

4.大学生寒假回访母校社会实践报告 篇四

我的母校——某某中学是某某省素质教育的窗口学校,一直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近年来,有大批学生通过高考和高校自主招生考入全国名牌大学。它建校于1951年,有丰富的办学经验和光荣的历史,先后获得“某某省重点中学”、“某某省示范性高中”等30余项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现有学生4000余名,教职工356名,其中特级教师、省级骨干教师及省市学科带头人50余名;全国优秀教师、某某省优秀教师、某某省优秀班主任30余名,教师专业化发展成果突出,师资力量雄厚。

二、重回母校

20xx年1月27日上午,我怀着复杂的心情重回母校,说复杂,是因为那心情里既充满着亲切与自豪,又包含着些许的忐忑——我是带着为学弟学妹们做些什么的任务回来的。

校园的气氛依旧是那么的清新优雅,象征着智慧的“金苹果”雕像依旧闪耀着光泽,矫健的白鸽依旧从容地在雄伟的教学楼间飞翔。

很幸运我曾经就读于某某中这所名校,并且顺利地从这里考进了南京农业大学。作为从这里走出来的大学生,我在半年的大学生活中学到了很多。从高中时代的学习生活到高考志愿的选择再到大学的半年,我经历了高低起落,有经验有教训,有欢喜有悲伤,有顿悟也有迷茫;这些东西我都想和高中的学弟学妹分享。希望我的经验教训能让他们在成才的过程中少走弯路,也希望我的感受能引起他们自己的分析与思考。同时,在交流中,相信我也能对自己,对未来有一个更深入的思考。这些,都是我此次实践活动的目的。

我先去了高中时代班主任老师的办公室,她不顾繁忙,拉着我坐下来询问我的大学生活情况,这让我很是感动。我向她详细地介绍了自己现在的生活,谈到了大学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与中学时代的差异,并针对自己遇到的一些困难,如沟通能力有一定欠缺、时间安排不是很合理等,向老师寻求帮助。她认真而亲切地劝告我多与各种层次的人交往,并要学会舍弃一些不必要的东西,又鼓励我要把自己打造得更加自信,相信自己就是最棒的。这使我受益匪浅。

在得知了我的寒假实践活动计划之后,老师热心地帮我联系了教务处的袁老师,并帮我组织了部分自己班上高二的同学与我交流。我们商定了时间在28号的下午,利用自习时间进行交流。

5.武汉大学回访母校调查问卷 篇五

2月19日上午,迎着初和煦的阳光,山东大学河北分队的学子们怀着无比兴奋激动的心情来到保定三中,为亲爱的高三学弟学妹们进行宣讲。

为了让学弟学妹们大致了解此次活动,18日队员们联系了学校的老师,向同学们发放了特意为此次活动准备的宣传单,在宣传栏上贴上了山东大学的海报。

下午1时活动正式开始,看着现场热情的学弟学妹们,队员们心中也是无比温暖。此次活动分五部分,首先,队员们通过精美的PPT,为大家介绍了山大的基本情况和招生政策,山大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成就,杰出的人才以及极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令众位学弟学妹叹为观止。然后,隗同坤同学以幽默风趣的谈吐讲述了山大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和美丽的泉城济南,现场也是相当活跃,小树林文化中浪漫的爱情故事,军训时可笑却又不失温情的趣事,令人眼花缭乱的社团活动等等都引来现场阵阵欢呼和掌声。另外,风景美丽的济南更是吸引了高三学生的目光。接着,在视频山大形象宣传片的播放中,队员们向大家发放了山大精美书签和宣传册,并且简单向大家讲述了一下视频的内容,使大家更好的了解山大。再接着,简单交流了一下学习经验,备考技巧后便开始进行现场互动,以便更好的为大家答疑解惑,同学们也都积极配合,踊跃发言,问题各种各样,比如大学的学习,宿舍,校园文化等等,学长学姐也是进行了细心地解答,一问一答中更是加深了大家对大学的认识,加深了对山大的了解。最后,在一首优美的山大歌曲《我的山大,我的家》中,本次母校回访活动圆满落下帷幕。

这次活动不仅锻炼了队员们的能力,更是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山大,让学子们为身为山大人而骄傲。

6.回访母校 篇六

李一帆

[摘要]: 忆高中艰苦奋战的日子,携手为学弟学妹在高考得到一份满意的答卷。[关键词]:回访,成长,感恩,实践 [注脚]:

*李一帆,男,1994年生,江西赣州人,安徽财经大学国际金融七班,电话:***,邮箱:597592676@qq.com

根据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实施细则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外社会实践将于今年暑期展开,为全面了解中学生的思想状况和成长需求,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学共青团工作,深入贯彻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经团中央书记处批准,决定以高校大学生暑假返乡社会实践为契机,在全国面向中学生和中学教师开展访谈活动,以藉此锻炼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配合能力,积极投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浪潮中去,同时以自己切身感受帮助解决一些学生问题。我实践分队(携手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的高中同学一起)为感恩母校,决定在这个暑假重访母校,与老师和学弟学妹共同交流。

活动目的、意义和目标:

向学弟学妹介绍经验,树立信心,缓解一些心理压力,共同交流,共同成长,为同学们的大学梦立一个正确指向标。

2、深化交流,以实践成员为媒介,构建起大学与中学的桥梁,积极交流,共同培养新时期人才,为祖国做贡献。

2012年暑假实践展开的主要活动:

1、拜访恩师,采访校领导

队员返回家乡后开始回访母校。拜访恩师,采访校领导。期间做好记录,可以笔录和手机录音同时进行,以便写访谈录;采访人员提前想好问题;请学校领导给我们实践队提笔签名,送上老师寄语。

2、深入寝室

寝室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休息的重要场所。队员深入到学生宿舍,感受集体生活。了解高三学弟学妹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对于有困难的同学提供必要的帮助。

3、深入食堂

在食堂吃一次饭,感受从前的高三生活,体验旧时的经历。针对在过程中的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校方反应,促进校方与学生的互动。

4、深入课堂

体育课上和高三学弟学妹进行篮球友谊赛,旨在加强队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和学弟学妹一起上课,一起分享运动的快乐;部分队员在高三课堂上课,重温高三的学习生活,并且在课后与学弟学妹交流。及时分享经验。

5、讲座

在于都实验中学展开讲座,由武大华科的同学向应届毕业生分享学习经验,介绍大学生一路走来的过程和收获,促进与学弟学妹的交流。

一、于都实验中学

学校简介:

于都实验中学是在于都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创办起来的股份制完全中学。学校创办于2002年8月,2006年8月学校由原来的老校区整体搬迁到目前所在新校区,新校区占地面积达80余亩。

在董事会的正确领导和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教育教学工作得到空前发展,一大批质量优良、功能完备的基础设施相继建成,使这所年轻的学校以其崭新的风采跨入了现代化中学的行列。学校现有54个教学班,为2900多名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读空间。其中高中22个;初中28个;小学六年级4个。学校环境优美,硬件实施齐全,建有宽敞明亮的教学楼,共有66个教室,9个教师办公室;三栋可容纳1200余人住宿的设施齐全,管理规范的学生宿舍楼,使住校生拥有了一个宽松和谐、舒适安逸的休闲环境,目前新的学生公寓正在规划建设之中。学校还建有标准的实验楼,装配了多媒体教室1个,配齐了投影仪和音像设施,基本上保证了每位教师上好媒体课的需求。为发展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学校还建设了教师电子备课室各1个、学生网络教室2个,语音室2间,为现代化教学的开展奠定的物质基础。建有理化生实验室各2个,理化生仪器均达省规定的一类标准;建有图书室、图书阅览室、行政办公楼、田竞运动场、室内体育馆、标准篮球场2个、食堂等。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积极创建“学习型”学校,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制定了“争创一流成绩,建设一流环境,树立一流校风,创办一流学校”的办学目标。学校根据中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强化了德育工作,实施了“由他律为主向自律为主,由批评为主向表扬为主,由保姆型向导师型,由警官型向挚友型”的转轨工程,坚持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加强学生的吃苦教育。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立校之本,努力加强教学管理,强化教研工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全校教学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学校荣誉

自2002年创办以来,高考成绩一直在全县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2003年首届高考,二本以上达到169人,学生有考取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一流重点大学的。2004年达到181人,创学校最高记录;2006年学校生源较差、生源较少的情况下,通过全体高三教师的辛勤工作,在高考中仍然取得了优异成绩,人均提高40多分,上二本线达到81人,在全县名列第三。2006年我校首届初中毕业就一炮打响,初三4个班193人参加中考,其中600分以上人数达到134人,其中700分以上达到5人,语文、数学、英语、化学、历史等学科三率和均排全县第一。

二、联系校方,回访恩师

访谈时间:2011年2月11日

访谈对象:于都实验中学 校长及老师 访谈人员:李一帆,林清 后期整理:张开轩,康小辉

访谈内容:就于都实验中学的领导和老师对本次回放母校活动的想法及对高三和高校学子的期望。

7月11日上午,我们来到母校于都实验中学,和恩师和校领导进行访谈,我们安排由李一帆担任提问记者,由陈剑强进行记录,由王海兰和林清拍照。我们首先在高一年级组办公室找到了我们高中三年的语文老师欧阳爱京。我们和老师在进行短暂的招呼之后,就开始了采访。欧阳老师是一个十分随和的人,我们的采访在一个十分放松的气氛中进行。

李一帆:欧阳老师,您好!今天我们很高心能够和您进行这样一次沟通,我们这次活动是以“回访母校,携手成长”为主题的一个活动,您能和我们谈谈您对这样一次活动的一些看法吗?

欧阳老师:首先呢,对你们能够回到母校,我感到非常高兴,同时,看到我的学生们从实验中学走出去,并考上理想的大学,我感到很自豪。从一开始听说你们要举行这样一次活动,我就觉得你们成长了,你们没有让我失望。我希望你们能把这次活动办得有意义,能够给高三备考的学子带来帮助和鼓励,这是我最希望看到的。

李一帆: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们承受着高三备考的压力,我还记得老师那个时候总是一次次地鼓励我们,而现在的高三学弟学妹们和我们当时的处境非常相似,老师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吗?

欧阳老师:虽然我现在教的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但我对高三的学生还是非常关注,他们确实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无论面临多大的压力,我都希望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学习的进步,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同时,对于你们以前没能进入大学的同学,通过一年的努力,我希望他们能够梦想成真!

李一帆:作为您的学生,我们非常感谢您的辛勤培育,您让我们有幸获得了进入大学学习的机会,此时此刻,我们有太多感谢想对您说,您有什么想对我们说的吗?

欧阳老师:作为一名教师,看到自己的学生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我很自豪。进入了大学,你们就踏上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你们要从零开始,扎实地学好专业知识,除了专业知识过关之外,综合素质也要过关。你们要好好利用四年的大学时光,不要虚度,不要迷茫,为自己设立理想和目标,并不断为之奋斗。

带着欧阳老师对我们的真诚期待,这次访谈结束了。不过,正当我们要告别欧阳老师,离开学校时,刚好碰上了正在视察工作的母校校长王南昌校长。于是,在征得王校长的同意之后,我们开始了另一段访谈。

李一帆:非常感谢王校长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对我们进行指点,我们这是第一次进行回访母校的活动,我们都想听听王校长的意见。

王校长:我从开始教书到现在当校长已经几十年了,我最早那届学生都已经四十多岁了,每次看到自己的学生回来,我都很高心,看到你们回来,我也十分高兴。对于你们这次回访母校的活动,我非常地赞成。这样一次活动,可以向高 三的学弟学妹们介绍大学生活,让他们了解高中生活和大学生活的差异,你们也可以凭借你们的经验,向他们提供一些选择大学的建议。同时,你们都是从我们学校走出去的精英,你们可以给学弟学妹们介绍你们的学习经验和方法,你们还可以给他们鼓鼓劲儿,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和选择正确的方向。总而言之,这次活动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李一帆:王校长,您也是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作为过来人,同时也是一位从事教育事业几十年的资深教育人,您能和我们分享一下您的一些经验吗?

王校长:其实我们那个年代是那个的大学和现在的大学有很大的差别,那时的大学元没有现在的大学自由和开放,那时候我们在大学还是想在高中一样,天天学习,除了在宿舍,就是在教室和实验室。而现在的大学里,除了学习,还有各色各样的活动。所以,你们除了学好专业知识外,还要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来提高综合能力。如今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有所改变,学习成绩不再是唯一的能力凭证,综合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次回放母校的活动正是一次锻炼能力的很好的机会,你们以后要多参加此类活动。

李一帆:感谢王校长对我们的教诲,对我们大一新生,您有什么寄语吗?

王校长:你们刚刚开始大学生活,首先要慢慢适应大学里独立自主的生活,我给你们三点建议。第一,你们要学会做人,做人是一门大学问,无论在什么环 境和处境,做人是进行一切行为的基础;第二,你们要有目标,对于大学四年后的打算,是直接参加工作,还是继续读研,还是准备出国留学,你们要有大致的目标,并从现在开始朝着目标不断前进;第三,你们要学会怎样和别人打交道,这个很重要,是一个人要想立足社会而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你们要在大学里有意识地开始培养这方面的能力。最后,对于你们获得进入大学的机会,我感到非常高兴,希望你们在大学里过得充实,精彩!

三,宣讲会进行中

7月11日下午6点:过了好几天的精心准备,今天我们终于等来了宣讲会,宣讲会开始时间是晚上7点。我们实践队成员下午六点在于都实验中学校门口集合,在负责本次活动各项事宜的朱晓东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会议室,之后我们便开始了准备工作。首先,我们调试了会议室的多媒体设备,确保了活动所需的PPT能够正常使用;之后,我们把已经准备好的小纸条放到了每一个座位上,小纸条是在宣讲会中供同学们提问用的;最后,一切准备完毕,我们等待着马上就要进场的同学们。

七点左右:下课铃响了,陆陆续续有高三同学进入了会议室,我们的成员们组织他们有序地入座。

七点十分:宣讲会正式开始,由张萍上台进行开场演讲,他首先感谢了同学们的到来,并介绍了活动成员,讲了分学科介绍学习经验,还有分享大学生活和心理调整经验;二是提问环节,让同学们在小纸条上写好关于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疑惑,我们将为大家现场解答。

七点二十五分:开场介绍完毕,宣讲会进入第二个环节,学习经验和大学生活、心理调整经验介绍。分别由彭保平、李观海、肖仪然、余圣华、李锦(他们都是2010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各大高校的于都实验中学的毕业生)对语文、数学、英语、文综、理综进行学习经验介绍,之后由赖敬峰和李观海分别对大学生活和高考备考心理调整经验进行介绍,每个人大概进行十分钟的演讲。在学科经验介绍的同时,林清和段斌开始向同学们分发关于武汉大学的调查问卷。

八点二十分:宣讲会进行中,林清和段斌开始收集会前发下的小纸条,然后由王海兰和康小辉对纸条上的问题进行整理,并选出大概五个被提到的频率较高的问题在提问环节中进行解答。

八点四十分:经验介绍完毕,提问回答环节开始,以下列出选出的五个问题的大概内容:

1、大学的就业情况如何,2、大学的招生情况如何,3、考试前一天怎么复习,4、地理解答题分数如何提高,5、英语作文怎么写才能得高分。这些问题分别由张开轩、李观海、肖仪然、林清向大家进行了解答

九点:由李一帆主持进行现场提问回答环节,同学们现场举手提问,由各位成员现场解答。同学们踊跃地提问,现场气氛非常好。例如,有同学问道,如果想补习,应该如何选择补习的学校,这个问题由由补习经验的李观海进行了解答。

九点二十分:由于时间有限,宣讲会进入了尾声,这时由李一帆进行宣讲会结束演讲,同时,我们在屏幕上留下了实践队成员的联系方式和用于交流的QQ群。至此,宣讲会结束,一部分成员在会议室出口组织同学们有序地离场,同时,段斌和林清收集发下的调查问卷,剩下的成员整理和收拾会议室。

一、关于高三应届生对此次宣讲会的看法

在高三应届生来此次宣讲会的目的这一方面,36.59%的高三应届生来此次宣讲会的目的是与师兄师姐交流16.26%的高三应届生来此次宣讲会的目的是增强对大学的了解;28.46%的高三应届生来此次宣讲会的目的是加强对武汉大学的了解;只有18.69%的高三应届生来此次宣讲会的目的是无聊来看看。另一方面,有许多同学对我们的宣讲会提出了自己宝贵的建议和看法,同学们认为此次的宣讲会不仅传授了学习方法和心得经验,还使他们对大学尤其使武汉大学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并且同学们认为此次宣讲会使他们对应对高考更有准备了。与此同时,同学们也提到了,宣讲会中上台演讲的师哥师姐有些紧张,准备有些不充分,学习方法未注意细节的描述等问题。但大部分同学都对此次的实践活动持肯定态度。

二、实践效果

回访母校活动是我喜欢的一次实践活动,在到各个活动的进行,到最后的实践总结报告的整理撰写,我们实践队经历了一个漫长辛苦的过程。不过,有付出就有收获,我们的活动还是取得了令我们满意的效果。

一、动给高三的学弟学妹们起了非常好的引导和鼓励作用。这个时候的高 学子正在进行紧张的备考,无论在学习方面,还是在心理心态方面,他们都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和非常多的困惑,我们的宣讲会让他们在紧张中得到一次放松的机会。我们把我们备考的学习经验介绍给他们,同时也在提问环节中为他们解答了各方面的困惑,提升了他们的信心,鼓舞了他们的士气。在我们建立的 QQ 群里,也有很多同学提出了各种疑问,我们都尽力为他们进行了解答,并不断鼓励他们。

三、再者,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虽然在活动之前听取了一些学长学姐的经验,但是在真正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一点经验也没有,所有活动都是我们在通过仔细认真的讨论和准备之后才完成的。以前不敢上台演讲的同学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以前海鸥啊老师的同学会和老师谈笑风生了;以前没做过海报的同学慢慢学会了。。整个活动过程的点点滴滴都从无到有,都是难忘的回忆和宝贵的财富。整个活动过程中,大家团结一致,共同跨过了一个又一个坎儿,彼此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想,这也是我们这次活动的最大收获之一。

四、很高心能够有机会参加回访母校的暑假实践活动,活动取得的不错的效果是对我们的最大鼓励,我们以后还会参加更多的实践活动,并一如既往地做好它们。

三、实践感言

一、大学犹如一个小社会,踏入了大学就等于步入了半个社会。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经受风吹雨打的花朵,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只有真正地投入社会实践,才能使我们发现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第一次参加暑假实践活动,心里充满了好奇,带着微笑,我出发了。活动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波折,但却收获了许多感动。当活动结束时,我还是带着微笑,同时心里还装着一份美好而又难忘的回忆。

三、本次回访母校活动中,我是于都实验中学部分的分队长,负责全方位策划这次暑假活动的于都实验中学部分。对我来说,第一次担任分队长之职,既是大家对我的信任,也是一种责任。由于是第一次参加回访母校的实践活动。没有任何经验。从前期的报名参加实践活动,确定活动策划,筹集人员,到中期的活动准备,任务分配,组织宣讲会,再到后期的数据分析整理,完成实践报告等等,对我来说都是全新的挑战。于是我四处请教,请教了许多学姐学长,一旦遇到了不清楚的地方,我就四处寻求解答。对于整个活动的每一步,我都想做到最好,既要让自己问心无愧,也要对得起前来聆听宣讲会的学弟学妹们,所以,每一个活动环节我都认认真真、小心翼翼地准备好。

四、以前对于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没有重视,从来都是口头说说而已,而经历了这次活动,我才真正认识到团队合作力量的伟大。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大家团结合作,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了一个个任务。大家互相沟通讨论,分配了任务都尽量地完成。活动结束时,我们除了能力得到了锻炼,还真正体会到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这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收获。

五、友谊也是此行的一大收获。虽然大家在一起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天,但这几天里,我们一起在奶茶点店讨论活动安排,没时间回家吃饭时就在小饭馆一起吃饭,一起来到学校办公室和老师进行访谈……渐渐地,我们由一开始不太熟的同学,变成了配合默契的队友和关系融洽的好朋友。活动的任务很多,有时候心里会觉得迷茫、烦恼,感觉压力挺大。不过,他们给了我很大的动力和很多的感动。还记得宣讲会刚结束的那天晚上,我由于在宣讲会中一时紧张说错了几个词儿感到很内疚,于是在QQ空间里发了条状态,说明自己的失误。很快,很多队员都给我留了言,有安慰我的,有鼓励我的。确实很感动,非常感谢他们。我会好好珍惜这份友谊,好好珍藏大家在一起度过的这段难忘的经历。

六、通过实践活动,我们有幸获得了与高三的学弟学妹们近距离交流的机会。宣讲会中,我们通过学习经验介绍和现场提问回答等许多方式与他们交流。宣讲会后,许多学弟学妹通过手机或QQ等方式与我们联系交流,他们有什么疑惑之处,我们都尽量帮他们解答,并鼓励他们要好好努力。看到他们,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从前,他们这个时候学习压力很大,正需要鼓励和帮助,这正是我们需要做的,这也应该归为实践的一部分。

七、在实践中,我也深刻地了解到,自己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在许多方面还不能做到全面、细致,以至于在实践中出现了许多错误。经过这次实践,我将认真做好总结,在以后的更多实践中,时刻提醒自己不再出现类似的问题。

7.武汉大学回访母校调查问卷 篇七

1 太原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基本情况

1)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太原市大学生的创业现状。

2)调查时间及对象。调查时间为2009年5月—6月,调查对象主要以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太原科技大学、中北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和山西大学商务学院6所高校的部分全日制在读本科、硕士生和博士生为主。

3)调查方式。在太原地区6所高校发放大学生创新创业调查问卷1 200份(其中6所高校各发放问卷200份),最终收回有效问卷1 131份,问卷回收率为94.25%。

4)调查的科学合理性。首先,我们的问卷是在参考有关专业问卷的基础上,结合太原市实际,经过认真研究和讨论之后设计得出的。其次,本次调查范围涉及的6所高校是太原市具有代表性的主要高校。太原理工大学、太原科技大学、中北大学的专业设置以“工科”为主,专业方向主要涉及建筑、资源、电力、环境工程等基础性行业;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的专业设置以计算机等高科技产业为主;山西医科大学的专业设置以医疗行业为主,创业学生可从事卫生、医药、制药行业;山西大学作为一所文理兼具的综合性大学,其哲学、中文、外语、管理专业颇佳。从科学合理的角度讲,整个调查兼具全面性和典型性。

2 太原市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

对收回的1 131份有效问卷进行了整理、统计,并对重要指标作了深入分析。

2.1 关于大学生是否想创业

在太原市大学生中,有64.3%的大学生表示“想创业”,21.6%的大学生表示“目前没打算”,只有14.1%的同学明确表示“不想创业”。在表示“想创业”的大学生中,想在3年以内创业的学生占82.2%,想在3年后创业的占17.8%。这表明,太原市想创业的大学生中多数有信心,也更愿意在走出大学校门后短时间内开始创业。

2.2 关于大学生创业资源

通过调查,发现太原市有9.4%的大学生表示有资金,21.2%表示有技术,20.2%表示有项目,47%拥有其他创业资源。可见,将近41.4%的大学生拥有技术或项目,这些将成为创业的重要优势,但绝大多数大学生不具备资金这一创业资源。

2.3 关于对现在创业政策的了解程度

通过调查,目前有66.5%的大学生表示“不了解”创业政策,33.5%的大学生表示“了解一些”创业政策。显然,太原市大学生对创业政策的了解程度不高,这将严重阻碍太原市大学生创业的整体发展。

2.4 关于希望大学生创业基地在哪方面提供服务

通过走访高校大学生,发现38.7%的大学生表示希望提供创新创业办公场所,43.8%的大学生表示希望提供创新创业实验设备及场地,63%的大学生表示希望提供创新创业指导,71.1%的大学生表示希望提供创新创业启动资金扶持(见图1)。这表明,资金、场所及创业指导方面的支持成为大多数大学生创业的热切期望。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多数大学生拥有技术或项目或其他创业资源,有创业的激情,但缺乏创业启动资金,以及办公场所等,对创业政策了解不多甚至根本就不了解。如果我们能有效搭建一个平台,顺应广大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的期盼,帮助这些大学生解决以上问题,太原市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前景将是非常光明的。

3 建立太原市大学生创业基地的对策

3.1 建立太原市大学生创业基地

大学生创业基地是面向大学生创业的孵化服务平台,该平台坚持“支持创业、鼓励创新、激励成功、宽容失败”的方针,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以科技项目为载体,分三步规划建设大学生创业基地。

1)第一步规划。围绕“一心多区”的思路,实行“真项目、真操作、真环境”的见习模式,利用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创业环境和创业企业的生产基地,提供大学生创业实践见习岗位,搭建大学生与创业者和创业企业的实践平台,促进大学生与创业企业、创业者建立互动关系,体验创业过程,开展创业实践,提升创业企业的运行管理能力。以科伟通国家级孵化器为核心区,依托电子专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联合机械制造、通信、太阳能、新材料等领域创业企业形成专业园区,建设5 000 m2大学生创业基地,主要为在校和毕业三年内的大学生免费提供一定面积的办公场地。对没有创业能力,具备创业意愿、技术和项目的大学生实行“预孵化”,为其搭建模拟创业平台,将其项目挂在创业服务机构,通过创办虚拟公司或零资本注册的形式,开展创业实训,待具备了创办企业的能力后再创办公司。为已经具备一定创业基础的大学生提供注册公司后创业辅导、孵育服务,与“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联手,引导大赛获奖项目在孵化器创办企业,支持和帮助具有商品化、产业化和市场竞争潜力的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第二步规划。利用正在筹建中的太原生物技术中试基地(生物技术孵化器)搭建专业领域平台,拿出5 000 m2作为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重点在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环保产业培养复合型领军人才和生物创新型企业,增加大学生就业及实习锻炼的平台,从而带动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就业。

3)第三步规划。引导太原市各县区依据各自的产业特点建立不同的产业园区,形成产业集聚区,为孵化器内毕业的企业及创业成功的企业提供产业化场地,通过创业加速器扶持毕业企业做大做强。预计3~5年后,大学生创业基地规模可达到10 000 m2,基地内孵化企业达100家,毕业率达到30%,形成一批拥有科技成果、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的企业,解决1 000余人的就业问题。帮助毕业企业进入新的产业化园区,形成产业集聚,为创业成功的企业做大做强创造条件。

3.2 努力营造符合大学生创业特点的创业环境

加大对“太原市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及太原市科技创业种子资金”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大学生创业项目,在一般项目中对具有成长性的企业给予连续扶植。按照“持股孵化”理念,引导风险投资的早期参与,对大学生的优秀创业项目进行市场孵化。建立“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引导和组织社会资金,解决大学生初创企业的早期资金瓶颈障碍,探索适合太原市实际发展需求的可行性路径。

8.武汉大学回访母校调查问卷 篇八

一、大学毕业生对四年学业的回顾

转眼间,大学生活结束了,在这四年里大家有得有失,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85.2%的同学对大学生活满意;思想成熟和知识增长各占81.3%;能力的提高占41.2%;20%的同学认为大学生活一般,原因是同学们之间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只是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相互之间交流的机会少,缺乏理解。仍有2.87%的同学不满意大学生活,认为大学生活没有收获,这些同学是大学生群体当中的弱势群体,应将其作为学生将来工作的重点。

专业技能是衡量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77.76%的同学对自己研究的专业领域的成就持乐观态度;19.4%的同学对自己的专业持悲观的态度;2.73%不发表意见。有同学指出专业重要,但还要注意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基于调查结果反映出来的问题,我们对大学生选择专业考虑的因素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在高考选报专业时主要依据自己的兴趣(占53.6%)和就业市场(21.4%)。热门专业9.8%;就业市场21.4%;自己的兴趣46.7%;性别因素1.4%;其它15.9%。填报高考志愿时,调查发现,绝大部分是由自己决定或与父母商量的,占89.1%,有15.43%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专业,有74.1%的学生表示将另选专业。在进一步对专业不满意原因的调查中发现,在校大学生认为自己对专业不满意的主要原因如下:自己不感兴趣(占总调查人数的48.2%);专业前景不好和就业困难(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16.1%和26%);受家庭影响的占0.9%;其他因素的占3.2%。由此可见,专业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自己不感兴趣。其次,影响专业学习的因素,除了专业兴趣外,还与从事某一专业或职业的生涯动机、个人学习某一专业或从事某一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以及个人的个性特点等有关,这些都是专业选择和职业选择中应该重要考虑的方面。

二、毕业后的打算

随着毕业的的临近,是继续“在国内”攻读研究生学位,还是选择“出国留学”或及早就业,再次成为大四毕业生的热门话题。其实是否选择出国留学还要根据学生个人情况、家庭情况作出多方衡量。52.7%的同学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是考研(其中69.44%的同学考本专业;30.55%的同学跨专业考研);30.5%的同学选择先就业;10%的同学选择出国或创业。在选择就业的同学当中同学们对自己的初次择业期望:47.22%选择工作尽量专业对口,但不必强求;5,55%选择专业一定要对口;8.337%选择只要找到工作就可以;27.77%要求待遇要好;5.55%的选择是工作稳定最重要;13.88%坚持发展优先的原则。要强调的是:出国留学仅是为自己提供了一次机会,至于能否很好的把握住,则要依个人的努力程度而定。但有些学生和家长由于误读政府政策,信息了解不到位,或忽视学生自身个性特质,跟风选择出国留学。主要表现在盲目选择留学国家和专业,造成的后果往往是使学生抱撼终生,也造成了社会总体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三、关于择业

据悉,去年,全国新增高校毕业生212万人,到年底还有近20%没有找到工作。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择业难度也日趋明显。在目前的情况下,充分就业显然是不现实的,而选择职业之难还不仅仅来自就业机会的多寡,更多的来自择业者自己对职业的理解。

当代大学生作为跨世纪的一代青年,有理想、有追求,成为青年学生的主体形象,在时代变动、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从总体分析,主流积极健康向上,支流问题不容忽视;思想情绪稳定活跃,但在许多问题上,表而上焰向于务实,深层次陷入迷茫困惑。大学生界定人才的主要标准:64.86%社会工作能力的认可度;16.21%高超的专业技术能力;13.51%英语;5.40%毕业学校的知名度。在学校出现考研热、实用知识热、晚自修率高、去图书馆人多的现象,学习压力、就业市场的竞争,使学生更加注重自我完善,对英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在择业中作用的看法也很务实,比例占到22.85%;重要但是只是一个方面的占62.85%;在国内工作无所谓的占14.28%。在价值取向上,注重自我价值实现、注重功利,价值多元化。深入分析,部分学生的成才动机与国家的振兴、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联,主导思想是自我价值与自我奋斗,并力争社会的认可。

所以,同学认同的最主要的择业标准:47.22%看重的是待遇;43.58%看重行业发展的前景;23.07%考虑个人爱好(如音乐、体育、美术等专业)5.12%认为择业受地域文化的影响。首选的工作单位是私企的占31.57%;事业单位的占23.68%;行政单位的占10.52%;外企的占23.68%;国企的占5.26%;自主的占5.26%。职业,被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大学生的择业观念转向,追求工作要轻松一点,环境要好一点,待遇要高一点,造成了择业初期一些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所以,“择业难”从某种意义上为个人价值观所驱动。关于择业,我们历来主张个人兴趣与社会需求相结合,首先是谋生,其次谈发展。

由于机遇等因素,人并不能百分之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但人不能因此而不工作。分析当前大学生心中认同的影响就业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个人能力26.19%;社会环境17.85%;社会实践经验15.47%;学历问题13.09%;地区经济发展情况13.09%;高校教育与社会现实之间的配合14.28%。对单位工作是有机会就跳槽,或有更好的机会就跳槽的占73.52%;一有机会跳槽的占20.58%;不确定的占5.88%。其实,人的兴趣是有弹性的,有时个人兴趣完全可以在工作中培养。你对某个职业没兴趣,可能是因为你不了解那份工作,关键是要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你选择社会。也是在接受社会的选择。在选择职业时,贪图高薪和安逸是最要不得的。个人成才是如此,个人致富也是如此。不少大城市出现的“许多工作没人做,许多人没工作做”的状况,说明人们在择业时的短视与轻率,最终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四、求职途径

投简历,参加笔试,迎接面试,人们都有了太多的相似,就业方式从就业双方来讲都有太多的可能和不可能,所以必须积极主动、卓有成效的从各方面来包装自己。在求职前对自己进行包装的看法有:58.82%的同学认为很有必要,因为包装是现代职场基本的要求;20.58%的同学认为没有必要,显的做作;14.70%持中间态度;5.88%的同学无所谓。

考大学是为了有个工作,大学毕业了却没有工作,不管是家长,还是大学生,都不可能甘心,所以家长及亲友十分关注孩子能否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求职途径主要是依靠学校的招聘会占24.13%; 人才交流市场占31.03%;查找相关就业信息,从中获取机会占25.86%;得到老师帮助的占8.62%;其它的占10.34%。

如何看待自主就业与家庭成员的关系7027%不排除在家庭的帮助下,选择自己爱好的专业;18.91%选择自力更生。

五、对学校提供就业指导的满意程度

据调查显示,对各校就业平台的利用情况如下:利用招生就业网43.90%;《毕业生就业实用手册》7.31%;《就业指导报》17.07%;就业辅导课14.63%;其它17.07%。

六、求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众所周知,大学生就业难的背后还有一个怎样转变择业观的问题,这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解决的。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适合大学生就业,比如民营企业、公共领域。教育部门在管理要转变职能,高校在办学上要转变思路,大学生在择业上要转变观念。当问到你认为求职当中的最大障碍是什么时:16.66%认为是表达能力不强;48.88%认为是社会交际能力差;8.33%认为和形象有关;11.11%认为专业知识不过关;19.33%认为家庭没有背景。

在择业中,你如何看待签署就业协议:73.52%同学认为必须签协议,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方法;&82%的同学暂时不签,有了反而成为制约自己的枷锁;11.17%无所谓,看公司的惯例;5.88%尽量争取。

9.回访母校论文 篇九

在南农学习已有半年了,虽不能说对学校有多么的了解,但一些基本情况已有了解。

南京农业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盘的古都南京,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之一。学校校区面积1.3万亩,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资产总值23亿元。图书资料收藏量超过206万册(部),拥有外文期刊1万余种和中文电子图书100余万种。学校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配套齐全,校园环境优美。南京农业大学是“全国文明单位”。在百余年办学历程中,学校不断传承和弘扬优良文化传统,崇尚科学精神,形成了以“诚朴勤仁”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学校将继续以人才强校为根本、学科建设为主线、教育质量为生命、科技创新为动力、服务社会为己任,为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而奋斗!在南农学习的半年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学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学子的热情踏实。

在这样一个寒假里,借着学校开展“回访母校”的活动,我回到了原来高中毕业的学校宣传南农的真实情况,以扩大南农的知名度与吸引力。

首先我想对我的母校进行一个简单介绍:

启智 ,是湘乡启智高考补习学校的简称,她也是湖南著名的民办学校,她诞生于1985年金秋,至今已跨越25个年头!25年来,虽然学校领导、老师换了好几批,但启智的精神始终没变,那就是:“求知是本,立品为先”。

求知是本:学校名师荟萃,管理班子精干高效,治教治学严谨,校纪校风严明,正因如此,学校教学成果丰硕,25年来,已把一万多学子送入了高等学府。

立品为先:学校党支部很抓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定期进行各种思想教育方面的讲座,每年总有不少学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更值得一提的是,学校重视人文关怀,成立了爱心基金,每年救助不少家庭困难的学生,使他们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如09届学校就拿出了179200元救助困难学生,后面将附表说明。于是学校赢得了各级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学生及家长的高度赞誉,学校被省教育厅授予“优秀民办学校”称号,连续被推选为“湖南省民办教育协会理事”及“湘潭市民办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学校在各级民办教育的年检评估中年年被评为“先进或优秀单位”。学校党支部被授予“先进党支部”,“十佳党支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校长谭世元,中学化学高级教师,原湘乡一中南院校长兼书记,退休后进入启智学校担任工会主席,2007 年开始接任启智学校校长。

谭世元校长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深爱教育事业,多年担任班主任,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治学严谨,教育严慈,爱生如子,深得学生的敬仰与爱戴。同时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深得社会的好评,曾被评为“全国十佳德育先进个人”,“专家型教师”。在他担任班主任期间,曾培养了罗武林、李恒中等十多名清华、北大生,其他优秀学生更是不计其数。

担任启智校长以来,更是发挥余热,倾心管理,精选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如所选班主任潘淑云老师曾是“全国劳模”,班主任邹昭鸿老师曾为“湖南省优秀校长”;所聘任课教师都选自教育界的权威教师。

基于这些,启智学校在谭校长的领导下,管理班子紧密团结,同心同德,启智每年成绩辉煌,启智学校名声在三湘大地更加响亮。

以下是我在这次活动中获得的切实感受:

正月十六日,全国中小学开学日。这天,我拿着宣传资料,怀着一种激动的心情来到了我的毕业学校——启智学校。一进校门,我就被学弟学妹们的刻苦钻研精神震撼了。无论上课下课,同学们都一如既往地坐在教室看书做题,丝毫不敢有半点放松。我不忍心去打扰他们学习,于是先去了校长办公室。我敲开门,只见校长正在兢兢业业地办公。校长见了我,就关心地询问我在大学的学习情况与生活状况。我如实地描述了一番,并告诉了校长我此行的目的。校长对我的宣传工作表示大力支持,不过在我开展宣传工作之前对我再三叮嘱:“尽量不要打搅同学们学习啊!”

走出办公室,我站在走廊上等待同学们下课。终于,下课铃声想起,我赶忙走进教室,将宣传资料发到同学们手中,并开始了我简短的宣传,没想到在同学们积极配合下,5分钟的宣传却达到了意想不到的轰动效果。

宣传过后,回到家中,我仔细整理了收集到的材料。通过这次宣传,我了解到:

1.同学们对南农知之甚少。

2.同学们的思想观念并未完全革新,在他们眼中,农业大学就是高级点的农民而已。

3.同学们对专业的理解过于表面。(虽然我也不是很了解)4.同学们热衷于高薪技术性的职业,如计算机软件等。

针对这些情况,我想对学校提出几点建议:

1.加大对外省学校学生的宣传工作,以提高南农在全国的知名度与熟悉度。

2.重点加强我校专业的竞争力,提高我校对学生的吸引力。3.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扩大我校的媒体曝光率,以增加学生对我校的了解与来我校学习的动力等。

最重要的是加强我校对贫困学生救助情况的宣传工作。因为我了解到,我高中毕业学校学生家庭情况普遍不是很好,所以我认为学校补贴对学生也是一种极大的吸引力。当然,学校仍要以师资力量建设,学生毕业后出路与同国外知名大学的交流学习为主要工作,只有真正有实力学校才能吸引学生就读,或者说实力才是最好的广告。

最后,我预祝我高中毕业学校在2012年高考中取得骄人成绩;预祝南农成为一所世界一流的农业大学。

水产养殖111班

冯超群

10.回访母校策划 样稿 篇十

寒假回访母校活动

策 划 书

主办单位:浙江大学本科招生处

共青团浙江大学委员会

承办单位:回访母校团队

浙江大学西工大附中回访小队

合作单位: 西工大附中

清华大学西工大附中回访小队 北京大学西工大附中回访小队(点评:优点封面介绍详细,但是可以加入一些浙大特有的元素)

浙江大学西工大附中回访小队见简介(简单的介绍也是可以的)

回访小队由来自西工大附中不同班级的15名同学组成,现分属于浙江大学包括竺可桢学院在内的多个学院。本团队成员高中时期均能保持优异成绩,是高中母校各位老师的得意门生,现在仍与各位老师保持着良好的联系。各成员均深爱浙江大学与自己的高中母校,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为自己的“两所母校”增进友谊。

活动背景

“回访母校”组织活动组在学校团委,本科招生处的指导下,开展这次意义深刻的“浙江大学学子回访高中母校活动”,让每位热爱浙大,同时情系高中母校的志愿者回到自己以前的高中,为即将参加高考和因人生规划而徘徊的学弟学妹们介绍经验,帮助他们明确定位,尽到自己一份义务和责任,体现浙大人的团结协作精神,传承求是文化。(注:志愿者精神)

历年来,西工大附中毕业生中考入清华北大的同学都回访母校,而进入浙大的学生无此先例,一是因为前些年从附中考入浙大的学生未形成规模;二是因为前些年浙大在西安市民心中的地位与如今有一定距离;三是因为前几届附中考入浙大的学生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组织团体。而今年,附中考入浙大的学子多达30人,占陕西录取数的四分之一,在校团委、本科招生处的大力所支持下,我队采用多种方式招募到15名回访队员,与清华北大的附中回访小队积极合作,筹备“名校学子回访母校系列活动”,协力完成此项意义重大的回访活动。

活动意义(活动的灵魂所在,要请有文采的人着重写好,可以是要点陈述,但不能应为追求文采而忽略

内容的实质性)

当你重回高中母校,这里的一草一木是否依然熟悉?

回想起三年的苦乐酸甜,一定感慨颇多。高中是个容易迷茫的季节,我们也曾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该去向何方,那时也许就是学长学姐的一席话,让我们倍受鼓舞、茅塞顿开。如今,作为一个过来人,你一定也有很多话想对DDMM说。来吧,加入我们“回访母校”活动!

让我们一起来为母校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同时也让更多优秀的学弟学妹了解浙大,感受浙大,爱上浙大。作为一个过来人,回报母校恩情我们义不容辞; 作为一名浙大人,推广求是文化我们责无旁贷。

一、以力所能及的形式与学弟学妹们进行交流,于点滴之处报答母校。

二、作为浙大人,有责任宣传浙大的文化、历史、特色,展示浙大之大不自多,而通过回访母校做到这一点是最好的形式之一。

三、通过组织回访母校活动,锻炼自我,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协调工作、搜集资料、与人合作等各方面的能力。

四、在成果报告的交流中,也能为我们的母校的宣传出一份力。

活动时间

2007年2月9、10日

活动地点

西工大附中(主要在附中报告厅)时间地点要事先与校方商量好,考验队长的沟通能力

缺少活动目标这一项目!!

活动内容(这一部分也是重点,要尽量做到详而不繁,详而不乱,)

前期:准备阶段(即日——军训结束)

1.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工大附中(以下简称附中)回访小组组织者联系协商,将本次活动举办为一次“名校学子回访母校系列活动”。在达成一致的情况下,积极与校领导、曾经的老师以及各年级组长联系,确保进行报告会能顺利进行。考虑到军训结束后高一高二已放假,联系时要做好班主任工作,让他们在放假前通知学生,浙江大学西工大附中回访小队将于2月10日九点在高中部七楼报告厅开报告会,原则上,学生自愿参加。2.整理开学之后,手中拿到的浙大宣传资料。负责各方面工作的同学注意收集相关素材,并予以整理。

3.拍摄各校区风景、教学实验室、人文景观(以紫金港为主),同时从cc98中找典型图片作为资料,制作PPT或DV,反映浙大整体概况,给学弟学妹留下美好映象。(建议校方征集精美DV供各回访组使用。)4.设计宣传展板、海报及签名横幅。

5.准备报告内容,确定主持人、各项发言主题,确定各项的发言人、回访系列活动主题,设计活动流程。

6.制作专门的bbs作为讨论平台,以便校友更好地发表看法,进行讨论。

中期:实施阶段(回到西安——过年前)

我们将于这期间进行为期数日的回访活动。

7.首先,看望各授课老师,与老师进行交流,谈论自己半年来在浙大的生活及学习的适应情况,以得到指导。同时,以宣传海报、展板等媒介,在附中营造宣传出能够体现浙大精神的氛围,并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8.召开以“求是创新·迈向名校”为主题的浙大学子情系母校报告会(共两场)。

8.1.大会时间初步定为2月10日上午九点和下午四点,地点在高中部七楼报告厅,面向对象分别为高一高二年级和高三年级。

8.2.大会分为三个模块:1.就个人学习、考试、生活心得做简要的主题发言;2.分类介绍浙大风采,宣扬浙大文化;3.互动环节。会后留下成员联系方式及附中-浙大qq群号码,建立长期友谊。(大会过程将进行记录、拍照、录音)8.2.1.主题发言: 1.徐宁:《长期抑郁,如何排解》

2.吴雪:《从考前三天说起》《简谈自主招生》

3.任悦(文)易可心(理)(港大委培生):《教你如何走进港大》 4.闫涛:《边缘人物的选择》 8.2.2.浙大风采:

1.许超:浙大总揽(简史及全景(DV展示)及校长与西工大的渊源)2.朱强:百团风采(介绍讲座、社团、活动,对外交流(可以咨询徐宁),SRTP,学校所注重的综合素质培养,第二课堂等)

3.李潇斐(竺可桢工科平台)、杨凡超(工科实验基地)、何惠:院系介绍。

4.赵铭:无限网络。(介绍内网的丰富资源)

8.2.3.互动提问(参与者赠送浙大小本子一本,10×2本):

1.某学科的学习或复习方法;(针对高一二年级,姜璟介绍计算机竞赛的相关信息)

分工:语文-李潇斐;数学-闫涛;英语-许超、魏海;物理-杨凡超;化学-朱强;生物-魏海; 2.对港大的了解。

3.特邀:05年陕西省物理竞赛第一名赵宇心与学弟学妹交流。4.承诺请浙大新生聚餐,并以此在浙大营造家园般的气氛。5.其它。

8.2.4.注意:对于高一二年级,侧重于“浙大风采”;对于高三年级,侧重于“主题发言”。(很好,对象明确)

9.报告会之后,在高中部门口设咨询台,与学弟学妹们近距离交流,回答他们的疑问,分享自身各方面的成败经历与所感所悟,建立长久友谊。10.制作横幅,开展学弟学妹签名表决心活动,激励他们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不懈努力,走向成功,迈向名校,如愿以偿。

后期:整理阶段(过年后——新学期第一周)结合活动过程中的照片、留言、签名、录音等资料,采用多种形式反映整个活动过程。参与者报告心得体会,具体参与的活动,总结经验,为今后组织大型活动积累经验。

要求:各参与者报告在800-1200字为宜,由赵茗醇负责整理出稿,并进行上报。

预期效果:

使附中的学弟学妹们更加了解浙大,甚至部分人产生浙大情节;另各个组员得到了锻炼;报告成果展后,让更多的人认识附中。

人员安排(很详细,不错)

总负责:姜璟

主题发言: 徐宁:《长期抑郁,如何排解》 吴雪:《从考前三天说起》《简谈自主招生》

任悦、易可心:《教你如何走进港大》 闫涛:《边缘人物的选择》 浙大风采:

许超:浙大总揽 朱强:百团大战 李潇斐、杨凡超、何惠:院系介绍 赵铭:无限网络 分科解疑:

语文-李潇斐; 数学-闫涛; 英语-许超、魏海; 物理-杨凡超;

化学-朱强; 生物-魏海; 计算机(竞赛)- 报告总结:赵茗醇 海报制作:艾雷 魏海 策划起草:姜璟 联络人员:闫涛

经费管理:姜璟 BBS制作:姜璟 赵铭

(摄影,摄像的人员安排还没有)

活动经费预算(过于简单,应该是不只这些开销的)

海报:6×5=30 横幅:40 公共汽车车费:4×15=60 “浙大”本子:0.8×20=16

最后最好还应该有一些备注,说明或者是阻碍分析的东西,这样的策划才更为全面!总计:146元 附:1

活动所需资料

1、浙江大学风景展示DV(望学校提供)

2、浙江大学近期学生活动及报告汇总目录(望学校提供)

11.武汉大学回访母校调查问卷 篇十一

一、调查概况

为了掌握在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 我们以实证调查的方式进行了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发放问卷的方式, 共向大学生随机发放了300份调查问卷, 回收问卷295份, 回收率达到了98.3%。

二、调研情况分析

学生对法律的作用及重要程度有一定认识但还不深刻。法律的存在首先是为了保护公民权利同时规定公民的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 当违法犯罪现象出现要予以处罚, 最终达到巩固统治阶级的目的。调查中还有2%的同学对法律的作用认识不够清楚, 其余同学都已经认识到法律存在的作用。在日常学习生活中, 法律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 关于“法律在您的日常生活中作用如何”的回答, 同学们的见解也有不同 (详见图1) 。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 53%的同学认为法律在生活中非常重要、28%认为比较重要、16%认为一般重要、3%同学认为法律没有作用、不重要。这个结果表明仍然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 因为学生群体在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和纠纷还较少, 总觉得离自己很远。但学生毕业择业时候就面临签约、劳务合同等问题, 这些问题都需要运用法律才能合理解决。

学生应用法律知识的能力较弱。在接受调查的同学中, 半数以上的同学从未有过运用法律途径解决纠纷的经历。当他们与他人产生纠纷时, 解决的方法虽然不同, 但直接通过运用法律知识来解决只占9% (详见图2) 。

从图中2可以看出, 31%学生对学校领导依赖较高期望他们出面协调, 53%的宁愿双方私下和平解决。这说明学生遇到纠纷时候不懂得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权, 过于依赖学校或者其他人, 这是由于法律知识的缺失直接导致的。

大部分同学已经形成法律意识却止于行动。但不是所有同学都完全没有法律意识, 受调查同学中, 法律意识水平很强且完全懂得如何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占34%, 法律意识较强但未付之于行动的占44%, 但仍然有22%的同学还未形成法律意识。

这说明学生的法律意识亟待增强, 尤其是那部分完全没有法律意识的同学, 当他们遇到难题、纠纷的时候肯定完全摸不着头脑找不到方法维权。而当问及大学生法律意识欠缺的原因的时候, 同学们认为主要在于社会还不够发展的影响, 家长、老师、朋友的影响以及高等教育体制不合理, 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社会不够发展。

学生对法律知识有较强求知欲。问卷中, 75%以上的同学希望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问卷还显示, 同学们认识法律知识的渠道以学院宣传、法制教育活动、法制教育课程和电视专题栏目为主, 还有一部分是通过阅读有关法律方面的书籍、报刊报纸和家庭教育来认识和了解的。了解法律知识对于大学生的生活是很有意义的, 同学们对这一点的认识有一定深度 (详见图3) 。

从图3中可以看出, 62%同学认为了解法律知识对于生活有意义, 法律能帮解决实际问题;24%的认为有意义, 但基本不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除非迫不得已;12%的认为意义不大, 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的地方太少了;2%的认为没有意义, 现在还没有步入社会, 法律离自己很远。另一个角度也说明, 还有2%的同学完全不认为了解法律知识对生活有意义, 觉得在学校这个安全的大环境里谈法律太过遥远。

学习法律知识过程中还存在问题。现在高校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 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方法和渠道也相应增多。我们调查后发现, 同学们认为加强法律意识的最佳方法为参加各种丰富的宣告法制活动与讲座, 其他非常好的方式还包括通过各种传媒、设置课程来学习、学校的社团以及身边的例子交流, 这些方法都能帮助大学生加强法律意识。学校也经常举办各种法制宣传活动, 每一次都有很多同学积极参与, 对于这样的法制宣传活动也收到同学们的赞成, 受调查过程中, 有54%以上的同学表示法制宣传活动非常有意义, 也非常愿意参加。大学开设有关法律的课程同学表示赞成, 问卷中有52%同学认为有用, 35%认为只有一定作用, 11%同学认为“没有用, 只为了修学分”, 2%认为纯属多余。

问卷中44%同学感到“有些法律知识但联系实际就不会用”, 40%同学则表示法律知识不足, 还有16%的同学不能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加以重视, 要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学习法律知识。不仅如此, 问卷中还调查了“大学开设法律基础课要如何上才能取得提高同学们法律素养的效果”这一重要问题, 学生们有49%认为要尽可能介绍能解决社会生活的法律法规, 37%认为从案例中说明相关法律理论, 9%认为按照教学大纲讲就行, 5%则认为这门课与生活无关。

三、我校学生法律意识现状

(一) 现在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还是比较淡薄, 当他们自身遇到法律问题时, 不是积极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 而是过于依赖学校或者其他人。

(二) 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缺乏重视, 很少主动学习法律知识, 认为法律离自己很遥远, 与自己关联甚微, 而是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自己专业课的学习上, 他们认为只要学好专业知识才是最重要的, 因而, 对学校开设的相关法律课程, 只求考试过关。

(三) 现在网络的普遍深入使用, 一方面拓宽了大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渠道;另一方面负面的影响也使他们对法律信仰和法治观念产生了偏差。

四、如何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建议

(一) 当前, 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主要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公共课, 为了提高授课质量, 帮助学生们学习法律知识、形成法律意识, 应该尽量多的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法律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和纠纷, 并尽可能多的使用案例讲解来授予同学们相关知识, 要摒弃教条的讲授方法。

(二) 针对不同年级大学生对法律认知的不同状况及需求, 我们可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使法律素养培育贯穿于学习生活的全过程, 有效实现法律素养培育的持续性。

(三) 普法教育毕竟过于抽象, 要真正唤醒学生的法律意识, 应采取一些更具体, 更行之有效的办法, 针对大学生年龄及性格特点, 把法律意识的培养同组织法制宣传活动相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论

总之, 大学生法律素养是现实社会形势的需要, 对国家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需要社会, 学校, 个人共同努力, 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法律意识得到很大的提高。

摘要:法律意识是拥有理论知识和高技能的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必备素质, 法律意识的培养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发展极为重要, 本文主要通过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做了调查, 并分析了原因, 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调查情况,法律意识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沈超, 柳赟, 施展.大学生法制意识状况调查分析.商业文化 (法学之窗) , 2011年6月.

[2]刘雪峰, 于钦明.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之我见.世纪桥, 2012年第3期.

12.回访母校活动总结 篇十二

关于母校,有许多听腻但确实很有道理的话。有人说:“母校是一个你自己可以吐槽800遍的,却不允许别人说一句坏话的地方。”作为一名在读的大二学生,为积极响应学校对于优秀学子寒假回访母校招生宣传活动的号召,本人组建了一支四人队伍,于2016年1月30日来到衡水市,在衡水市第二中学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调查与宣传活动。

一 活动背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坐落于农科城杨凌,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32所副部级建制的重点大学之一,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111计划”,“2011计划”成员。由教育部与中国科学院、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等16个部委和陕西省共建。同时是中国西北地区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发源地。由于地理位置与历史因素,知名度仍然有待提高。因此,我校招协号召我校学子在2016年寒假期间回访母校拜访老师,宣传西农。

河北省是生源大省,衡水市第二中学,是河北省示范性学校,是衡水市唯一一所外国语学校,也是衡水市人民政府直属的三所省重点高中之一。学校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超越永无止境”的校训,以及优秀的师资力量,曾获得“河北省文明单位”、“全国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河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河北省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并且在历届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015年高考,衡水二中33人冲入清华北大,统招人数全省第二。本一上线3712人,600分以上1437人。理科700分以上5人,690分以上24人;文科660分以上6人,640分以上18人。9名同学进入文理全省前20名。其中,理科一名同学总分711分(不含加分),文科一名同学总分670分(不含加分)。理科应届生本一上线率82.46%,本二上线率99.38%;文科应届生本一上线率75.10%,本二上线率92.07%;该校一同学一举夺得甘肃省理科状元。(其在衡水二中高三学习时间为:2014年10月10日至2015年5月18日。29班班级平均分为668.8,为河北最高班级平均分。衡水二中理科班1班、2班、29班、30班四个班的高考平均成绩为665分,较河北省一本线高出121分。其中29班高考平均成绩为668.8分,这是河北省今年高考的最高班级平均分。由此可见,衡水市第二中学生源质量毋庸置疑。宣传我校招生政策有利于中学生与我校的双向选择。

二 活动目的

拜访母校教师,与学弟学妹分享学习经验;

宣传我校及招生政策,提高我校知名度与生源质量。

三 活动时间

2016年1月30日~2016年1月31日

四 活动过程

活动开展前,组内成员与母校的班主任取得联系,虽然母校纪律严明且高三的学弟学妹们学习十分紧张,但我们还是努力争取得到了校方的支持。在确定活动的当天,我们四名成员从各地赶到衡水,等待着约定的时间,在等待的时候,我们对高中生活进行了生出许多感慨的回忆,一切都很熟悉,一切也已经远去。

天色渐暗,于晚上七点时,我们汇合在母校门口,开始了该项活动。我们首先拜访了当初的老师,交流了关于大学生活的感受,表达了感激之情,并同他们沟通,了解了母校近几年的毕业生的状况以及高二高三同学们的学习状态。

之后我们先到达指定的教室,将准备好的视频和PPT拷到电脑上,分发了西农的宣传手册以及书签,本子等礼品。等到老师所带的实验班的同学们下了第一节晚自习后,我们正式开始宣讲活动。首先播放了西农的宣传视频,视频包括了对于西农所处的农业高新发展区杨凌的介绍,以及对于西农历史的追溯,西农学子大学生活学习状态的展示,对于西农前景的展望。

之后,我们以PPT的方式向学弟学妹们介绍了西农的学科专业,招生政策,人才培养模式等信息,使他们对于西农的基本情况和招生政策有了一定的了解。其中,我们还详细的对比了每年西农在河北省的录取分数,各专业的录取分数,平均分、最高最低分等信息的详列对比。我们还着重介绍了教授的研究成果,师资力量等等。同学们看的十分专注,了解的积极性也很高,我们十分开心能够取得这样的效果。最后,我们讲述了自己充实的大学生活来作为学弟学妹们熬过这一段压力沉重的岁月的动力,并勉励学弟学妹们给予一段自己想到都会感动到流泪的青春。这次宣传活动在学弟学妹们热烈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

四 活动意义与收获

在与老师的交流中,我们体会到了本次活动的一个重要意义,那就是不忘师恩。衡水二中实行的是严厉的军事化管理,不仅使学生,老师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尤其是班主任,不仅要保证自己的教学质量,还要时刻留意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心理状态。当时所不能理解的老师的严厉甚至是与老师的矛盾,都在一场平易近人的交谈中冰消雪融了。此外,我们活动顺利进行也离不开老师的支持与信任,我们也都非常感谢老师对我们的帮助。

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自己的心理素质和口才得到了锻炼,如何在台上清晰完整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并能够感染台下的观众,是一门学问。更不要说我们站在台上不仅代表了自己这一个团队,更是西农与母校高中交流的纽带。我们回到母校,不仅要追忆那一段青葱岁月,还要将自己的经验教训穿厚给学弟学妹,更是要将西农的魅力发扬,通过一种进取的精神紧密地连接两所学校,两个人——努力奋进的西农人和不断超越的衡二人。

此外,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也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在活动中,我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才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开展和进行,我们每一位成员都是不可或缺的,要感谢每一位成员的付出。

五 活动反思与总结

由于经验欠缺和材料准备等问题以及某些客观因素,活动进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麻烦,结果也不是尽如人意,这是我们做的欠缺的地方,但我们同时也积极地想办法努力克服了这些困难,尽了自己的努力将宣传效果做到了最好。

13.回访母校个人总结 篇十三

日出日落,回首高三时刻;花开花谢,方知润物无声。母校,是我们每一个学子心中最温暖的字眼!根据学校对学生“承担社会责任,致力学术繁荣”的要求,我们山大的学生每年都要开展一定量的社会实践活动,而我们大一新生选择的余地就比较广泛,母校亲情回访、家庭角色体验、专业素质拓展等等。当我听说我们可以在学校的支持下做回访母校这项活动时,我毫不犹豫地就选择了这个,当时觉得,能以山东大学优秀学子的身份回访母校,这是何等的光荣!

记得学院里开会讲社会实践时,对于回访母校,李凯老师跟我们说:“处在这样一个团队中,你的身份决定了你的收获,如果你是一个队长,你可能付出的要比其他队员多一些,但你学到的也一定更多。”这句话我一直谨记在心。开会过后的几天我就联系了我其他校区、其他学院的几名校友组了一个小队,在联系指导老师后,又在老师的帮助下加入了两名哈尔滨的队员,壮大了队伍。领回了实践所需的物品,回到家后的几天,我们就开始风风火火的搞活动啦!下面说一下我作为队长在活动中的一些收获和心得体会。

在这次活动中我收获最大的就是勇气和与人交流的一些礼貌方式等等,我们队在五所高中开展了实践项目,有三所高中是我在老师的配合和亲友的帮助下联系的。刚刚从高中走出来,校长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最具威严的,给他们打电话提出我们的请求,要是以前的我,一定不敢。但这次不同,我们是带着光荣的使命来的,带上了“山东大学的优秀学子”的称号,就一定要在母校的学弟学妹们面前做出个样子不是?这才硬着头皮给学校的领导打了电话,有时赶上对方有事,一个学校要联系好多次才能商量好。来到学校后,我们又要在一些不认识的面孔前开展我们的山大宣讲和学法讲座,因为不知道下面的同学会问什么问题,发言稿都是我们事先无法准备的,只能就我们所知道的给予弟妹们最好的建议,我觉得这无疑也是一种心理上的突破。

第二,身为一个队长,我真实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的团队如果只有我一个人,就什么都做不了,能有最后的结果,还得感谢大家的努力啊!记得在四中的第一天,那次我们上午集合的有点晚了,到了才知道一个小时后学生们就要放学了,与领导谈完活动方式后只剩半个小时了,大家便开始分工,男生去搬桌椅挂队旗,女生去贴海报和明天的讲座通知,这才紧忙地赶在学生放学前准备好了。还有在讲座时,我们大家也是有分工协作的,学法上进行分科目讲

座,每个队员挑自己的强项讲,我是负责讲考前心理的,在一中那一场,宣讲会结束后还有一个热心的女同学来跟我诉说她现在心理上的一些困惑,而其他同学在宣讲会上听得也特别认真。正是我们集体的精心准备,才能让活动开展的如此丰富,受学弟学妹们的欢迎。

14.武汉大学回访母校调查问卷 篇十四

关键词:红色资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正确、积极、向上的思想对青年大学生来说, 是奋发向上的动力;对一个政党来说, 是治国理政的旗帜;对一个民族来说, 是团结向前的向导。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基础和核心内容之一, 历来是我国高校教育的重点和优势。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势, 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 理想信念模糊, 社会责任感缺乏等状况。而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却有些滞后,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不紧密, 缺乏亲和力和说服力, 过于呆板, 教育形式单一。曾几何时我们引以为豪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可能已变成了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缺失。

现在大部分大学生关心政治, 关心国家前途;大部分大学生认同我国当前的指导思想;大学生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势;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独立意识。但从外部环境看, 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 社会共同理想的淡漠使思想政治教育难度加大;从内部环境看, 部分高校存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 从教育者自身来说,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有待提高。因此, 我们要探讨、创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与方式。

上海是红色资源独特、基础厚实、潜力巨大的城市, 全市现有红色资源246处, 其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1处, 包括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博物馆等, 是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的有效教育资源。另外还有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2处, 区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83所。这些红色资源既是历史的见证, 也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 更为拓展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提供了充分的资源。如何借助其生动直观的形式, 把理论的精髓注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之中, 让学生在健康向上的环境中提升思想境界和个人修养, 是本课题着力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意义所在。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工作自2010年10月起至2011年3月结束。我们在上海抽取了6个高校的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 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 收回问卷525份, 其中研究生101份, 本科生424份, 调研情况的相关数据如下:

年龄:18-21岁的学生422人, 占80.38% ; 22岁~25岁的103人, 占19.62%。

性别:男生266人, 占50.67%;女生259人, 占49.33%。

政治面貌:团员323人, 占61.52%;党员193人, 占36.76%;非团员非党员9人, 占1.71%。

专业背景:理工科210人, 占40%;文科292人, 占55.62%;其他23人, 占4.38%。

二、上海高校利用红色资源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1.大学生对红色资源的认知度低

(1) 您是否了解上海的红色资源。

调查显示, 大学生听说过红色资源的占59.05%, 没有听说过的占37.33%, 听说过不了解的占3.62%。由此可见, 大学生对红色资源的认知程度比较低。

(2) 您是否去过所列举的上海11个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红色资源景点。

调查显示, 其中15位学生一个景点都没去过, 占2.86%;去过一个景点的243人, 占46.29%;去过两个景点的122人, 占23.24%;去过三个景点的62人, 占11.81%;去过四个景点的35人, 占6.67%;去过五个景点的33人, 占6.29%;去过五个以上景点的15人, 占2.86%。由此可见, 大学生对上海红色资源的实践相当有限, 就更不用说了解了。

(3) 您了解红色资源的信息来源是。

从调查来看, 通过互联网了解红色资源的389人, 占74.1%;通过旅行社了解的40人, 占7.62%;通过电视广播了解的77人, 占14.67%;通过报纸杂志了解的7人, 占1.34% ;通过课堂了解的12人, 占2.29%。同学们获取红色资源的主要信息来源是互联网, 而不是学校的宣传教育, 是很值得深思的, 说明我们的高校还没有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或者是对利用红色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没有重视。

(4) 对于您所知道的上海红色景点您会去了解或参观吗。

调查显示, 主动会去了解的238人;如学校组织, 会去的276人;不会去的11人。这说明红色资源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还是比较低的, 从另一侧面也反映出大多数同学在学校的组织下还是有意愿去接受教育的, 这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努力研究利用红色资源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与途径。

(5) 对于上海的旅游景点, 以下您最想去的地方。

为考察红色资源的吸引力和影响, 特意列举了四处主题风格不同的景点进行对照, 即张闻天故居、外滩、“一大”会址、新天地。大学生选择最想去的地方是外滩, 占59%;其次是新天地, 占26%;再次是 “一大”会址和张闻天故居。这说明:第一,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中的认识度不高:第二,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红色资源的主题作用没有得到重视, 其教育意义没有充分体现。

2.上海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涵及时代价值没有得到体现

从调研的整体结果来看, 上海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涵及时代价值没有得到体现, 红色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大学生身上没有充分显示出来。

(1) 红色革命精神对您的价值观是否有影响。

调查显示, 有276位同学认为红色革命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有影响, 有7.62%的学生认为红色革命精神对其价值观没有影响, 39.81%的学生认为说不清楚。

(2) 红色革命精神对您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否有影响

(3) 红色革命精神对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是否有作用

(4) 红色革命精神对激发您的爱国主义情怀是否有作用

(5) 红色革命精神对激发您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否有作用

(6) 在您的日常成长过程中, 您会以哪类人物来激励自己

在成长过程中, 过半数的学生会以商业成功人士来激励自己, 这说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情况下我们利用红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不到位。

(7) 平时看电影电视, 您最喜欢的题材是

这样的结果从侧面说明红色革命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并不明显。

三、上海高校利用红色资源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红色资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素材, 而利用好红色资源达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需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式或方法。

具体而言, 利用红色资源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就是以大学生为主体, 采取其喜闻乐见并行之有效的方式或方法, 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

1.走进红色旧址, 追忆峥嵘岁月;徜徉现代展馆, 感受幸福生活, 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海是一座夹杂着古朴与繁华的大都市, “海派文化”底蕴尤其丰厚, 江南传统文化与欧美文化使得整座城市飘散出浓浓的历史气息, 既古老又现代, 既传统又时尚, 具有开放而又自成一体的独特风格。红色革命地点如一大会址、二大会址、团中央旧址、陈云故居、张闻天故居、宋庆龄陵园、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龙华烈士陵园、周公馆等革命遗址, 见证了从老上海到新上海的演变与发展史。解放日报、文汇报更是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点点滴滴。上海各大高校应充分利用如此丰厚的红色资源, 积极开展独具特色的亲访红色之地等教育活动, 让同学们的思绪在历史与现实中穿梭, 回顾民族百年奋斗史, 缅怀先烈精神。作为华夏儿女、辛亥传人, 大学生应该团结一心, 向先烈学习, 以不软弱、不退缩, 不怕苦、不怕难的精神, 维护国家领土安全与统一,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2.“小网络, 大世界”, 鼠标一点, 大千世界便尽收眼底, 以集中充分挖掘网络红色资源为途径, 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 网络已成为大学生不可缺少的学习工具。网络能及时了解时事新闻, 获取各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 熟知从古到今的各个历史事件。利用网络红色资源学习历史, 将大学生的娱乐方式与学识方式相结合, 创办红色网络教室、创建网上历史交流园, 能极大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拓大学生视野、引导同学积极对外交流, 简单高效多变的获取红色信息。例如, 上海理工大学开展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史知识竞赛”活动, 使得同学们在BBS上激烈的讨论, 积极发表自己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和见解;上海理工大学主页的“红色历史专栏”也获得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学生在每天的网络娱乐活动后都会关注此栏目, 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事件, 观看红色电影并发表影评。可视性强、生动形象、更新快, 集教育性、娱乐性、交互性于一体的网络学习教育活动, 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式。

3.以建立红色学生组织为途径, 向学生传递红色理想、红色信念, 实现大学生红色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红色学生组织致力于扩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情操、张扬学生个性, 把红色资源学习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例如, 上海理工大学积极建设红色学生组织, 以“服务学生, 加强学生红色文化学习”为核心, 加强红色文化宣讲, 深刻体会到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核, 继承红色文化精神。此外, 学校在各大社团中开展马列主义学习实践课程、党建学习小组、思想政治研讨会等红色项目, 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增加了对红色文化的兴趣, 加强了学生的红色知识, 缩短了党组织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让广大学生们更靠近党组织, 受到了更多很好更彻底的红色教育。

参考文献

[1]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R].华中师范人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7.

[2]张颢.论红色资源开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前沿, 2007, (7) .

上一篇:现场技术员个人年终总结下一篇:三年级作文:青岛栈桥